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熊十力
熊十力文章精选
以下为熊十力文章的精选集,欢迎大家品鉴!
佛家名相通释
- 撰叙大意
本书略分二卷。卷上,依据《五蕴论》,综述法相体系。卷下,依据《百法》等论,综述唯识体系。
疏释名相,只取唯识法相,何耶?佛家宗派虽多,总其大别,不外空有两轮。诸小宗谈空者纷然矣,至龙树、提婆,谈空究竟,是为大乘空宗。诸小宗谈有者纷然矣,至无着、世亲,谈有善巧,是为大乘有宗。大乘有宗,虽亦未尽善巧,然比较小乘,则不能不谓之善巧。如以赖耶代替外道神我说,又破实极微,而仍不妨假说极微,皆较小乘为善巧,此例不胜举也 若严核之,法相是无着学,唯识是世亲学,疏释名相,何故取此二师学耶?二师成立大有,对小宗执有者而曰大
...更多
佛家名相通释
- 序
汾城刘生锡嘏,朝邑阎生悌徐,并有志研穷佛学,而苦名词难解。余既久病且老矣,口讲殊困,欲以时召二子笔谈,因循未果。然眷怀两生好学之意,辄愧无以副之也。今次,北庠授课,实用《新论》。《新唯识论》 顾学子参稽旧籍,仍以名词为苦。番禺黄生艮庸,夙耽法乐,常殷请曰:“俗有《佛学大辞典》,卷帙甚巨,其所集释名词,已不少矣。然读佛书者,欲乞灵于其中,卒无甚益处。盍为一书,疏释名相,提挈纲纪,使玄关有钥,而智炬增明,宁非急务?”余嘉黄生用意,却久置,而未有以答也。迄今乃无可复置,爰以夏末,起草是书,及秋获成,题曰《佛家名相通释》,故志其缘起云尔。
...更多
佛家名相通释
- 卷上
本卷大体依据《五蕴论》,而颇有增广。
[法]法字义,略当于中文物字之意。略当之言,显不全肖,后皆准知 中文物字,乃至普遍之公名,一切物质现象,或一切事情,通名为物。即凡心中想象之境,亦得云物。物字亦恒与事字连用,而曰物事或事物。物字所指目者,犹不止于现象界而已,乃至现象之体原,即凡云为万化所资始,如所谓道或诚者,亦得以物字而指目之。如《老子》云:“道之为物。”《中庸》云:“其为物不二。”皆以物字指目实体也。故中文物字,为至大无外之公名。佛书中法字,与物字意义相近,亦即至大无外之公名。如根尘曰色法,了别等等
...更多
佛家名相通释
- 卷下
本卷,准《百法论》成立唯识大指,而旁搜识论之体系,取诸名相。详为疏释,具有纲纪。
[百法论]具云《百法明门论》,亦世亲撰。世亲始从有部出家,本治小学,小者小乘 后从兄无着闻大乘义,始舍小而入大,未几盛张唯识之论。《百法》一书,依据《瑜伽·本地分》中,略录名数,即心法八,心所法五十有一,色法十一,不相应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合得百法之数。提纲挈领,取此百法,而彰论旨,成立唯识。论者,抉择法义,而兴诠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故名为论。今此论之恉,则在成立唯识也 云何唯识?以一切法不离识故。说识名唯,非谓唯有识
...更多
1
熊十力
简介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