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诗人大全
诗人大全
不限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舒元舆
舒元舆(791年-835年),字升远,唐婺州东阳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擅文敢谏,著有
...更多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更多
杜淹
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贞观名相杜如晦的叔父。杜淹出身于京兆杜氏,早年曾在隋朝为官,担任御史中丞,后效力于王世充,授为吏部尚书。投降唐朝后,被唐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
...更多
赵顺孙
赵顺孙(1215-1277),字和仲,号格庵,缙云云塘人。南宋淳祐十年(1250)进士。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著有《奏草》29篇、《四书纂疏》10卷、《近思录》、《精义录》、《孝宗系年录》、《中兴名臣言行
...更多
蒲道源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后徙居兴元南郑。初为郡学正,教授乡里三十余年,皇庆二年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
...更多
龙辅
龙辅,适武康常阳。性夷淡令淑,兼善属文。有《龙辅诗选》四卷,已佚,今存《女红馀志》二卷。清同治《湖州府志》卷八九有传。 龙辅诗,以《吴兴诗存》本为底本,编为一卷。
...更多
罗点
罗点,宋崇仁县高垍(今江西省崇仁县石庄乡高溪村)人。官至代理兵部尚书。罗点6岁即能文。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第二名,即谓榜眼。初授定江军节度推官,丁父忧,受到漕运使赵汝愚的赏识,荐为太学博士。
...更多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
...更多
释法薰
释法薰,号石田,赐号佛海,俗姓彭,眉山人。年十六出家,从丹棱石龙山法宝院智明。年二十二薙发受具戒。南游湖湘,江西疏山柏庭文、怀衲裢皆延留之。未几至浙见无用全于天童,见秀岩瑞、空叟印于鄮峰。往依吴门穹窿破庵禅师,破庵迁吴兴凤山资福,使为知藏。
...更多
崔庸
崔庸,唐末诗人。吴郡(今苏州)人。唐哀帝天祐二年(905)进士及第。崔庸能诗,曾于昭宗乾宁初,游苏州昆山惠严寺。该寺殿基构筑神巧,壁上有著名画家张僧繇所画龙。如腾跃状,栩栩如生,崔庸颇为称赏,遂赋《题惠严寺》诗。
...更多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著名作者
岳珂
龚自珍
刘子翚
虞俦
释印肃
刘克庄
宋庠
欧阳修
苏辙
强至
杨万里
张镃
刘禹锡
文天祥
白居易
楼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