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上·药性变迁论-医学源流论
卷上·药性变迁论
古方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凿凿者,今依方施用,竟有应有不应,其故何哉?盖有数端焉。一则地气之殊也。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其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传种他方,则地气移而力薄矣。一则种类之异也。凡物之种类不一,古人所采,必至贵之种,后世相传,必择其易于繁衍者而种之,未必皆种之至贵者。物虽非伪,而种则殊矣。一则天生与人力之异也。当时所采,皆生于山谷之中,元气未泄,故得气独厚。今皆人功种植,既非山谷之真气,又加灌溉之功,则性平淡而薄劣矣。一则名实之讹也。当时药不市卖,皆医者自取而备之。迨其后有不常用之品,后人欲得而用之,寻求采访,或误以他物充之,或以别种代之,又肆中未备,以近似者欺人取利,此药遂失其真矣。其变迁之因,实非一端。药性既殊,即审病极真,处方极当,奈其药非当时之药,则效亦不可必矣。今之医者,惟知定方,其药则惟病家取之肆中,所以真假莫辨,虽有神医,不能以假药治真病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赵之谦
清·徐镛
唐·僧彦悰
清·顾景星
李定夷
(唐)佚名等撰
明·杨丽泉
(宋)袁阳源著
宋·方万里
(宋)黄彻撰
宋·杨绘
(宋)岳珂(繁体)
(清)许南英
宋·赵希鹄
宗喀巴
唐·张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