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下·脉经论-医学源流论
卷下·脉经论
王叔和着脉经,分门别类,条分缕晰。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后之说,一无所遗,其中旨趣,亦不能画一,使人有所执持。然其汇集群言,使后世有所考见,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脉之为道,不过验其血气之盛衰寒热,及邪气之流在何经何藏,与所现之症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所以《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论脉,其立论反若甚疏,而应验如神。若执脉经之说以为某病当见某脉,某脉当得某病,虽《内经》亦间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琐也。试而不验,于是或咎脉之不准,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药之不对症,而不知皆非也。盖病有与脉相合者,有与脉不相合者,兼有与脉相反者。同一脉也,见于此症为宜,见于彼症为不宜;同一症也,见某脉为宜,见某脉为不宜。一病可见数十脉,一脉可现数百症,变动不拘。若泥定一说,则从脉而症不合,从症而脉又不合,反令人彷徨无所适从。所以古今论脉之家,彼此互异,是非各别,人持一论,得失相半,总由不知变通之精义,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读脉经者,知古来谈脉之详密如此,因以考其异同,辨其得失,审其真伪,穷其变通,则自有心得。若欲泥脉以治病,必至全无把握。学者必当先参于《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说而贯通之,则胸中先有定见。后人之论,皆足以广我之见闻,而识力愈真,此读脉经之法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刘熙载
(清)梁恭辰
清·沈三白
梁漱溟
无名子
明·史玄
宋·李景元
(唐)長孫無忌 等編修
(宋)黄彻撰
明·陈霆
杨伯峻
明·冯可宾
(唐)杜牧
(東漢)劉珍等 吳樹平校注
清·咫观
清·刘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