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下·妇科论-医学源流论
卷下·妇科论
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期胎产之病不同,且多症瘕之疾。其所以多症瘕之故,亦以经带胎产之血易于凝滞,故较之男子为多。故古人名妇科谓之带下医,以其病总属于带下也。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脉起于气街(在毛际两旁),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脐旁四寸),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又云: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原洞悉,而后其所生之病,千条万绪,可以知其所从起。更参合古人所用之方,而神明变化之,则每症必有传受,不概治以男子泛用之药,自能所治辄效矣。至如世俗相传之邪说,如胎前宜凉,产后宜温等论。夫胎前宜凉,理或有之,若产后宜温,则脱血之后,阴气大伤,孤阳独炽;又瘀血未净,结为蕴热,乃反用姜桂等药,我见时医以此杀人无数。观仲景先生于产后之疾,以石膏、白薇、竹茹等药治之,无不神效。或云:产后瘀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此大谬也。凡瘀血凝结,因热而凝者,得寒降而解;因寒而凝者,得热降而解。如桃仁承气汤,非寒散而何?未闻此汤能凝血也。盖产后瘀血热结为多,热瘀成块,更益以热,则炼成干血,永无解散之日。其重者,阴涸而即死;轻者,成坚痞褥劳等疾,惟实见其真属寒气所结之瘀,则宜用温散。故凡治病之法,不本于古圣,而反宗后人之邪说,皆足以害人。诸科皆然,不独妇科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阮阅
清·高秉钧
好古主人
三国·刘徽
(唐)孟啓
宋·太平老人
宋·郑友贤
吴·支谦
清·陈宏绪
(唐)赵蕤
(宋)乐史
清·陈歧
汉·黄玄锺
清·超永
(汉)韩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