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2部分-中国医籍考
第2部分
出入乘轩车 从。广座中伸眉抵掌。论议无所忌。识者谓必中奇祸。顷之两目皆盲。KT KT 成废人。不出户庭。而曩所交游。皆断绝。诧叹一室。竟以偾懑卒。此殆天之所以保全之也。(道古堂文集)四库全书提要曰。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明卢之颐撰。其说谓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但古有今无者。居三之一。
因于本经。取二百二十二种。又于历代名医所纂。自陶弘景别录。至李时珍纲目诸书内。采取一百四十三种。以合三百六十五之数。未免拘牵附会。然考据该洽。辨论亦颇明晰。于诸家药品。甄录颇严。虽辞稍枝蔓。而于本草。究为有功。其曰乘雅者。四数为乘。此书初例。有核。有参。有衍。有断。每药之下。其目有四。故曰乘也。
又曰半偈者。明末兵燹。佚其旧稿。之颐追忆重修。乃以核参该衍断。已非原书之全。故曰半也。立名亦可谓僻涩矣。案杭世骏所撰之颐传。称其父复精于医理。尝着本草纲目博议。有椒菊双美之疑。不能决。得之颐私评而决。因令面判匕药。皆有至理。病亟。趣令之颐成之。历十八年。而本草乘雅始出。中冠以先人字者。即博议也。
则此书实继其父书而作。惟此本十卷。而世骏传。作十二卷。则不知其何故矣。
〔陆氏(仲德)本草拔萃〕未见钱谦益序曰。医经经方之义。至河间东垣而大备。国初诸明医。各有师承。而本草一经。几为绝学。吾友缪仲淳常喟然叹息。以谓三坟之书。烬于秦火。独素问本草存。本草朱黄正文。出黄帝岐伯之手。古之至人。所以相天地之宜。
类万物之情。穷理尽性。精义入神者。发挥变化。实在于此。而世之学医者。徒取以庀汤液给方剂。荟蕞津涉。
未有能沉研而钻极者。盖此书。自唐宋以来。增益于古人之别录。 驳于近代之纲目。学人目庸耳食。莫知原本。
于是乎医学承陋。经方传讹。用药石杀天下。实自此始。乃奋笔为经疏。以救其失。参治简误之文。若列掌故。
若置甲乙。金科玉条。犁然毕举。上下五百年。发轩岐不传之秘者。仲淳一人而已。仲淳少苦疾 。壮多游寓。
所至必访药物载刀笔。五十年而成书。仲淳没后二十余年。家子陆仲德氏读缪氏之书。而学其学。作为本草拔萃。
以发明其宗要。呜呼何难也。仲淳天资敏捷。磊磊瑰伟。从紫柏老人游。精研教乘。余事作医。用以度世耳。余观其理积 起奇疾。沉思熟视。如入禅定。忽然而睡。焕然而兴。掀髯奋袖。处方撮药。指麾顾视。拂拂然在十指涌出。语其险。则齐桓之断孤竹。语其奇。则狄青之度昆仑。语其持重。则赵充国之金城方略。浅人曲士。逖听风声。犹为之口 不合。况有能论其人读其书。知而好之。好而传者乎。余每思仲淳绪言。叹后世无子云。今得见吾仲德。则仲淳不死也。于其着斯书也。乐为之叙。以导引其志意。而假仲淳以发其端。仲德好学深思。束修矫志。进德修业。日新富有。余虽昏耄。尚能为仲德详叙上医医国之事。如太史公之传扁鹊仓公者。姑书此以俟之。(有学集)
〔岳氏(甫嘉)本草辨真总释〕未见按上见医学正印种子编。
〔刘氏(默)本草发明纂要〕未见苏州府志曰。刘默。字默生。钱塘人。侨居郡城之专诸里。以医名。遇危证能取奇效。所着有证治石镜录。本草发明纂要。
〔沈氏(穆)本草洞诠〕二十卷 存自序略曰。余读蕲阳李氏纲目一书。精核该博。叹其美备。从而采英撷粹。兼罗历代名贤所着。益以经史裨官。微义相关。并资采掇。勒成一编。顺治辛丑菊月吴兴沈穆石匏氏书。
〔张氏(志聪)本草崇原〕三卷 存自序曰。神农本草。谓之本经。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五种为君。无毒。主久服。
养命延年。益气轻身。神仙不老。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或有毒。或无毒。主通调血气。却邪治病。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或有毒。或无毒。或大毒。主除寒热邪气。破积聚 瘕。中病即止。夫天地开辟。草木始生。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六气者。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三阴三阳是也。五行者。申己运土。乙庚运金。丙辛运水。丁壬运木。戊癸运火。五运五行是也。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
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天地万物。不外五行。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着为药性。开物成务。传于后世。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
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余故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俾上古之言。了如指掌。运气之理。炳如日星。为格物致知三才合一之道。其后人之不经臆说。
逐末忘本者。概置勿录。学人能于此会悟之。则神农观天察地穷理尽性之学。庶几近之。后世之书。有涉讹谬者。
屏弃勿道。可也。
王琦跋曰。因陋就简。舍其本而末是图。学人大弊也。今之言药性者。往往杂取世俗孟浪之说。奉为律令。
而于神农本经。弃犹敝屣。譬之经生家四书五经。不之研究。而只记腐烂时文。以为应试之用。思侥幸以取科第。
安能冀其必得哉。先民卢不远作本草博议。其子晋公广之作乘雅。张隐庵高士宗作本草崇原。皆以本经为宗。
而推衍之。发前人所未发者甚多。可谓良工心苦。第乘雅间杂闲文。语兼晦涩。性根谫陋者。多不能读。崇原则诠解明皙。中人以下。咸可通晓。似于新学为宜。在昔张君创其始。张殁而高君集其成。缮写样本。方欲锓板。
高君又亡。事遂中辍。厥后样本传归胡念庵家。念庵父子谢世。不知又归谁氏。兹从胡之门人高端士处。得其移写副本。惜乎雠校未精。文句间有缺略讹谬。恐后之阅者。不免夏五三豕之叹。爰加订正。而授之梓。以公于世。
学人苟能根据此而详译之。举一反三。引伸触类。自可以入烈山氏之藩篱。而得其妙用。视彼因陋就简之徒。杂采世俗之说。以处方定剂者。其得失不大有迳庭耶。乾隆丁亥冬至后七日。胥山老人王琦跋。
〔郭氏(佩兰)本草汇〕十八卷 存自序曰。本草之书备矣。予曷为而有是编哉。是编盖成于养 。二十年来当体求医。诹今稽古。由博反约。以有此书也。夫医之为道至隐。而唯药之在本草则甚显。命名有义矣。审形有状矣。产有地矣。制有法矣。五行五色之异用。五气五味之殊涂。其昭明较着如此。宜乎所投辄效。
应不旋踵。而往往试之不验。且以召祸。斯何以故。则读本草不熟也。何言之。药物之胪于本草。固各有成说。
然其义蕴之妙。生克之宜。或根柢于灵素之精微。或散现于方书之绪论。或参变于古今诸名家之意悟而心得。相远也而实以相成。相近也而反以相贼。匕剂之微。死生反掌。岂刻舟按图。守一卷之师。所能仿佛乎。所以古人立一方必不可移。制一剂必不敢率。则有擅改前贤之成方。与株守先辈之余唾者。俱不知医者也。予禀弱善病。
寄命药饵。草草尝试。濒危者屡。虽博取轩岐之书读之。未识纲领。间与默生朗仲诸方家。纵谈蕴奥。赖其启翼良多。继得游念莪李先生之门。不为先生弃遗。辄耳提而面命之。历有年所。于是反复深思。HT 然有会。作而起曰。医之道。无形之理也。医之药。有形之物也。有形之物不精。则无形之理安寄。乃即前所谓根柢于灵素。散现于方书。参变于古今诸名家者。本先生之教。汇而为书。所与晨夕者。又复有陈子白笔。同病相怜。遂得同方毕业。而请求借以不孤矣。编既成。凡一药当前。必始终具备。冠以短言。可资记诵。后列注疏。以便考稽。间附单方。旁罗制度。譬如千支万派,总归一流。夏书曰。东汇泽为彭蠡。东迤北会为汇。予于是编。亦此义尔。
他如羌独活之不分。大小蓟之混一。麋鹿角之同用。赤白芍赤白苓之殊功。决明子之不辨青葙。相思子之承讹赤豆。石燕失收禽部。淡竹仅见草中。诸若此类。要皆曩贤代为阐发。而未立科条。故世人习用不知。能无乖反。
裒而出焉。亦卫生之一助也。每于铩翮之暇。杜门无事。既辑四诊指南。劳瘵玉书二种。类经纂注若千卷。并是编录而存之,非敢云作。亦验而后言尔。今年春家咸树侯获睹是编。请助梓以公世。亟命其季梅在操笔牍以从。盖树侯走善如骛。而梅在亦以忧中。愿留心于此也不复为北上计。而陈子白笔仍粲寒斋。课儿子树 树畹树畦为时务义。得始终藉其是正云。康熙五年。岁次丙午。夏六月。吴阊上津里郊西郭佩兰章宜题。
〔朱氏(东樵)惠民局本草诗笺〕十卷 未见蒋溥序曰。予闻医之有方也。犹陈之有图。弈之有谱。善用之。足以制胜。不善用之。未有不失算而败者也。
故河汾氏之言曰。医者意也。药者瀹也。先得大意。后以药物疏瀹之。此可谓善言医者矣。尝考古之着医书者。
自神农本草。而后汉有七家。唐九倍之。得六十有四。宋以一百九十有七。元明以迄本朝。著作如林。奚啻充栋。第以有定之方。治无定之病。予不知其意于何指也。吴郡东樵朱子业精和缓。疗治惠民局贫病。屡收成功。
复以肘后之奇。谐之音律。着为本草诗笺十卷。析类分门。旨该词简。其殆先得大意。不失河汾氏之指者乎。昔张长沙有云。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术。上疗君亲。下救危苦者。非失也。玄晏云。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
而不知医事者。游魂也。是书发微阐幽。独开生面。不独津梁后学。抑且使博物君子。摩挲吟咏。详性辨功。其为金针之度者。良非浅鲜。故谓之华佗养性也可。谓之桐君药录也亦可。是为序。(长洲县志)
〔翟氏(良)药性对答〕未见益都县志曰。翟良字玉华。弱冠聪悟有思理。从父宦游武昌。婴弱疾剧甚。会遇明医。数月得瘥。从此刻意方书。穷治冥逊。如是七年。转得统绪。既尽发古人之奥府。又能以意参互用之。及归为诸生。其好方书。日益甚。凡有病者。一投药饵。小试小效。大试大效。轮蹄童叟。日集门庭。所活不可量数。声飞海岱间。自抚军下。罔不钦奉。名日益彰,遂数被召。年八十四岁。着书数编。曰脉诀汇编。经络汇编。药性对答。本草古方讲意。痘科类编。刊行于世。
〔陈氏(元功)本草纂要〕一卷 存王心一序曰。吾吴陈晏如先生世将也。而习儒。于古今之书。无所不窥。更精心轩岐之理。诸凡孙子兵书。
太公阴符诸篇。特其胸中武库之一也。庙间海内治安。烽烟息警。无所用武。晏如盖折节为医。因病处方。施罔不效。说者疑为长桑君别有秘授。晏如曰。我非有异人药也。亦以用药者有微异耳。夫古之圣人。尝百草以辨五味。分阴阳以治五脏,一似未有难经。先有本草。升降浓薄。温寒燥润。药性之异。介在毫厘。故同一药。而宜君宜臣。宜佐宜使。根枝已辨浮沉多寡。即分生死。嗟乎。学医而不读本草。犹之为将而不晓用兵。皆以人之性命戏者也。第今本草具在。有图经。有证类。有纲目等刻。名目太繁。几至一千八百余种。使人不胜读。读亦不胜记。于是乎本草始贵有纂。然或纂而失要。或要而不详。亦何取焉。乃纂而皆药囊中之所必需。且有一药。必备言其性之所以可独用可兼用。与所以不可用。使读者君臣佐使。了然于心手之间。虽庸医知之。皆可以活人。
虽初学得之。不迷于下手。则惟晏如之纂要乎。晏如纂要。仅得一百八十余种。已删去十之九。余闻汉初所存。
亦止三百六十种。而今又几减其半。说者得毋犹存乎见少。而不知用药者。如是足也。晏如为将。尝以杀卫生。
今则以此回生起死。而又欲付诸剞劂。以公海内。盖仁人之心远矣哉。至于察脉知微。妙同见垣。则信乎长桑君有秘授哉。亦惟晏如自知之。而余又何足以知之。吴郡友人王心一题。
〔刘氏(若金)本草逑〕三十二卷 存高佑记序略曰。大司寇潜江刘云密先生在先朝。举天启乙丑进士。起家县令。历监司。忤时拂衣。以正气名闻天下。崇祯末。一再膺荐。后驰驱闽海间。见政柄下移。知事不可为。即于学易之年。坚乞骸骨归。自号蠡园逸叟。隐居着书三十载。而于是编。尤加意焉。盖其存心济物。不获见诸行事。而寓意于此也。其学博。其识精。
故能辨别本草禀受之性。以窥阴阳之奥。而得其协议而化之原。乃编采诸家方论。权衡而上下之。即世所奉为金科玉律。如李东璧氏本草纲目。亦时有去取焉。观止矣。蔑以加矣。
吴骥序略曰。故司寇潜江云密刘公道德洽闻。以刚肠直节。名于海内。年登八十。称 造 遗之老。生平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笃好轩岐之学。探赜反约。竭三十年之力。而本草述成。其曰述者。本经合论。曲鬯旁通。以明夫不居作者。骥夙获撰杖。辱公呼为小友。甲辰阳月。访公于家。公神明不衰。剧谈弥夕。酒阑烛HT 。自云。
不佞壮而多病。以医药自辅。看题处方。良用娱慰。虽古人之好 好屐。诚弗若也。笔其所见。幸底于成。子其为我序之。 诿郑重而别。逾年乙巳。公正星辰之位。又逾年。乃克为序。
〔陆氏(圻)本草丹台录〕海宁续目二卷 未见朱彝尊零丁为陆进士寅作序曰。钱唐陆先生圻字丽京。一字景宣。高尚之士也。甲申后。卖药海宁之长安市。
会湖州有私撰明书者。为人告讦。辞连先生。既而论释。游岭南。时前进士知临清州事□□□遁迹浮屠。南雄陆大守世楷为辟丹崖精舍。 铁锁以上。先生根据焉。一夕梦至琳官。丹梯碧瓦中。有神建龟蛇之 。寤对寺僧言状。僧楚人。
谓曰。此大和山也。先生乃易道士衣往访。竟不知所终。
〔王氏( )握灵本草〕二十卷 存自序略曰。夫士不通六艺之书。其临政制治。殃民必多。医不知本草之经。其临病制方。伤生必甚。尝见市药之人。昧于药之方土节候。惟听之采药之家。求药之人。昧于药之根茎花实。惟听之市药之家。其用之也。是名是而实乖。或质同而效异。此之不知药。医之得过也犹浅。若乃真赝既分。良毒已辨。而暗于阴阳。迷于升降。
其用之也。或应阴而用阳。成宜升而反降。此之不知药。医又安所逃其罪哉。孔志约撰本草序。有曰名实既爽。
寒温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斯言良足畏已。窃考近世本草。惟宋证类一书。最称明备。明李东璧为之增品益方。资以百家考辨。撰为纲目若干卷。嗜奇之家。无不什袭珍之。而俗医习守蒙筌摘要之旧。既苦其不能读。又苦其不易购。将使作者之心。空怀利济。终古 可慨也。夫方药所以疗疾。非以炫博。当未经考辨之先。即绘图山海。未足供其睹记。及考辨既定。则经略之阴阳。性用之宜忌。与制剂之大小奇偶。无不亟待讲求。而方土形性。又其次矣。故考信一则众说可芟。精义存则繁言可节。方则务取合理。苟涉迂诞。概置弗录。昔杨医博去有名未用之药。而有删繁一书。日华子详华实性味。而作诸家本草。又若珍珠囊之成于洁古。用药法象之撰自东垣。数子者。并以巨眼卓识。精别弃取。 虽不敏。窃效斯旨。是编也。始于丙申。
迄于壬戌。凡四易稿而成。法尚精严。文仍璀璨。视海虞华亭牵合附会以疏经。 栝芜陋以为汇者。则无间矣。学人尊之为本经。勿卑之为方技。是则余删述之微意也。是编初成。
西昌嘉言喻先生适馆余舍。曾出以示先生。先生喟然曰。雷桐不作。斯道晦塞久矣。君其手提灵珠。以烛照千古乎。握灵本草者。喻先生之言也。康熙二十二年。岁在昭阳上章大渊献月临则且中浣谷且嘉王 撰。
〔陈氏(士铎)本草新编〕五卷 存金以谋序略曰。陈子远公所着石室秘 。皆传自异人。而于青囊肘后。阐发尤多。故拨肓起疲。捷如附应。
余既序之。梓以行世矣。无何,复邮本草新编。余读竟。而益叹其术之奇也。服其心之仁也。粤稽烈山氏躬尝百草。教后世以医。轩辕岐伯相与论性命之学。即今金匮灵枢素问难经。一以天地阴阳。四时寒燠。五行屈伸。悔吝之道。通于人身之风寒暑热。五脏六腑。相生互伐。强弱通塞之机,盖古先哲之明乎天人合一之理。而后颐指意会。将使天下之人之病。无有不治。且并其病也而无之。而后快焉。是道也。犹之政也。先王固以不忍人之心行之矣。后世若淳于意华元化孙思邈许胤宗庞安时诸公。咸以医鸣。而长沙张公能集大成者。得是道也。得是心也。其间继起立论著方。或多偏畸。犹滋訾议。而况其凡乎。自挽近以来。家执一言。人持一见。纷然杂然。□□行天人同一之旨晦。由是习焉。莫测其端。狃□□家其变。而冀得心应手也。必无几矣。陈子乃慨然以著作自任。上探羲皇。旁证仙真。寤寐通之,着书累千万言。而本草一编。略人所详。详人所略。考纲目辨疑诸善本。
惟□注方与真赝。与甘温凉热。治病 制而已。兹则一药必悉其功用。权其损益。入某经,通某脏。人能言之。
入某经而治阴之阳。阳中之阴。通某脏而补水中之火。火中之水。人不能言也,至或问辨疑。蕉抽茧剥。愈入愈细。举灵枢以上诸书。后世有误解误用者。必引经据史。以辨明之。使人不堕云雾中间乎。陈子术之奇也。且其论滋补。则往复流连。论消散则殷勤告诫。而于寒凉之味。则尤其难其慎。不翅涕泣而道之。固唯恐轻投于一二人。贻害者众。
错置于一二时。流毒者远也。斯其心可不谓仁矣乎。今医统久替。似续殊难其人。若陈子所云岐伯雷公仲景纯阳诸先哲。或显形而告语。或凭乩而问答。殆亦悯医理之不明。欲以斯道属斯人也。陈子何多让焉。谋也三载薪劳。
一官丛脞。不能仰副圣主如天之仁。以广仁政。而独于民人死生之际。三致意焉。故得是书。而乐为之序。
〔程氏(履新)山居本草〕未见(按上见于易简方论凡例。)
〔汪氏(昂)本草备要〕四卷 存自序曰。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其次则当明药性。
如病在某经。当用某药。或有因此经。而旁达他经者。是以补母泻子。扶弱抑强。义有多端。指不一定。自非兼贯博通。析微洞奥,不但呼应不灵。或反致邪失正。先正云。用药如用兵。诚不可以不慎也。古今着本草者。无虑数百家。其中精且详者。莫如李氏纲目。考究渊博。指示周明。所以嘉惠斯人之心。良云切至。第卷帙浩繁。
卒难究殚。舟车之上。携取为艰。备则备矣。而未能要也。如主治指掌。药性歌赋。聊以便初学之诵习。要则要矣。而未能备也。近如蒙筌经疏。世称善本。蒙筌附类。颇着精义。然文拘对偶。辞太繁缛。而阙略尚多。经疏发明主治之理。制方参互之义。又着简误。以究其失。可谓尽善。然未暇详地道。明制治。
辨真赝。解处偶有傅会。常品特多芟黜。均为千虑之一失。余非岐黄家。而喜读其书。三余之暇。特裒诸家本草。
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凡四百品。汇为小帙。某药入某经治某病。必为明其气味形色。所以主治之由。间附古人最恶兼施。制防互济。用药深远之意。而以土产修治畏恶附于后。以十剂宣通补泻冠于前。既着其功。亦明其过。
使人开卷了然,庶几用之不致舛误。以云备则已备矣。以云要则又要矣。通敏之士。由此而究图焉。医学之精微。
可以思过半矣。题曰本草备要。用以就正于宗工焉。休阳 庵汪昂题于延禧堂。
〔增订本草备要〕四卷 存自序略曰。医学与堪舆不同。堪舆当有秘奥。天机不欲轻泄。若医集。所以济生救疾。自应无微不阐。无隐不彰。恣意极言。不遗余蕴。及泛览诸书。惟灵素难经仲景叔和。奥衍弘深。不易究殚。自唐宋而下。名家百氏方书。非不灿陈。而义蕴殊少诠释。如本草。第言治某病某病。而不明所以主治之由。医方第云用某药某药。
而不明所以当用之理。千书一律。开卷茫如。即间有辨析病源。训解药性者。率说焉而不详。语焉而不畅。医理虽云深造。文本多欠通明,难以豁观者之心目。良用怃然。不揣固陋。爰采诸家之长。辑为本草备要。医方集解二编。理法全宗古人。体裁更为创制。本草则字浅句释。仿传注之详明。医疗则诠症释方。兼百家之论辨。书分两帙。用实相资。要令不知医之人。读之了然。庶裨实用。两书甫出。幸海内名贤。颇垂鉴许。今本草原刻。字已漫灭。特再加厘订。用酬世好。抑世尚有议余药味之简者。余惟歌赋汤液。药仅二百四十种。拙集广至四百种。不为少矣。如食物仅可充口腹。僻药非治所常需者。安能尽录。盖既取其备。又欲其要。应如是止也。兹因重梓。更增备而可用者。约六十品,聊以厌言者之口。仍不碍携者之艰。苟小道之可观。倘不至致远之恐泥也乎。康熙甲戌岁阳月。休宁八十老人 庵汪昂书于延禧堂。
〔王氏(逊)药性纂要〕四卷 存凡例曰。明万历间。蕲州李时珍东璧者。汇纂诸书。名为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今逊于纲目中。选切要者五百九十七种。增金部神水、水中金。谷部人皇豆、朱米。草部烟草。鳞部海参。兽部狮子油、猴结。人部马子碱。共六百六种。名为药性纂要。以药备用五行。品类百千。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皆供治疗。未可专以群卉该之也。故药则录其功用。书则纂其要言。庶使览者不惮烦。而易记也。
〔顾氏(元交)本草汇笺〕十卷 存〔张氏(璐)本经逢原〕四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本经逢原四卷。国朝张璐撰。其书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部分次第。悉根据李氏本草纲目。而疏通大义。较为明显。自序云。濒湖博洽今古。尚尔。舍本逐末。仅以本经主治。
冠列于首。以为存羊之意。缪氏仲淳开凿经义。迥出诸家之上。而于委曲难明之处。则旁引别录等说。疏作经言。
未免朱紫之混。盖时珍书多主考订。希雍书颇喜博辨。璐书则惟取发明性味。辨别功过。使制方者易明云。”吴县志曰。张璐字路玉。吴之明医也。能审虚实决死生。又所着伤寒大成。诊宗三昧。医通。衍义诸书。梓行于世。
〔陈氏(治)药理近编〕一卷 存〔王氏(子接)绛雪园得宜本草〕一卷 存〔黄氏(元御)长沙药解〕四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长沙药解四卷。国朝黄元御撰。张机伤寒论。共一百十三方。金匮玉函经。共一百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之药。共一百六十种。元御各为分析排纂。以药名药性为纲。而以某方用此药为目。各推其因证主疗之意。颇为详悉。然药有药之性味。此不易者也。用药有用药之经纬。此无定者也。故有以相辅而用者。有以相制而用者。并有以相反相激而用者。此当论方。不当论药。但云某方有此药。为某证而用。某方有此药。又为某证而用。是犹求之于筌蹄也。
〔玉楸药解〕四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玉楸药解四卷。国朝黄元御撰。玉楸者。元御别号也。是书谓诸家本草。其议论有可用者。
有不可用者。乃别择而为此书。大抵高自位置。欲驾千古而上之。故于旧说。多故立异同。以矜独解。
〔吴氏(仪洛)本草从新〕六卷 存自序曰。余先世藏书最伙。凡有益于民用者。购之尤亟。以故岐黄家言。亦多海内希见之本。余自髫年。
习制举业。时即旁览及焉。遇有会意。辄觉神情开涤。于是尽发所藏。而精绎之。迄今四十年矣。夫医学之要。
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故拙着医学十种。其一曰一源必彻。其二曰四诊须详。于经义病情。必斟酌群言。而期于至当也。而又念天之生药。凡所以济斯人之疾苦者也。有一病必有一药。病千变药亦千变。能精悉其气味。则于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然则歧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自来注本草者。古经以下。代有增订。而李氏纲目。为集大成。其征据该洽。良足补尔雅诗疏之缺。而备医学之用。则病其稍繁。踵之有缪氏之经疏。不特着药性之功能。且兼言其过劣。其中多所发明。而西昌喻嘉言颇有异议。最后新安汪氏祖述二书。着备要一编。卷帙不繁。而采辑甚广。宜其为近今脍炙之书也。独惜其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余不揣固陋。取其书重订之。因仍者半。增改者半。旁掇旧文。参以涉历。以扩未尽之旨。书成。名曰本草从新。付之剞劂。庶几切于时用,而堪羽翼古人矣乎。其余数种。将次第刊布。与有识者商之。乾隆丁丑岁三月上巳日。澉水吴仪洛遵程书于硖川之利济堂。
〔沈氏(金鳌)要药分剂〕十卷 存自序曰。按徐之才曰。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经。而本经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药者。
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诚哉是言也。内经发挥宣通等义亦甚详。而十剂之说。诚足尽药之用。以为根据矣。隐居陶氏续入寒热二条。仲淳缪氏以寒有时不可治热。热有时不可治寒。訾为背谬。因去寒热。而增升降二剂。夫缪之訾陶。其说良是。但即升降二义绎之。十剂中。如宣轻则兼有升义。泻滑则兼有降义。且诸药性。非升即降。
或可升可降。或升多降少,或升少降多。别无不升不降。专为宣通等性者。则升降二字。可以概群药。不得别立二门。次于十剂后。宜之才以十剂为药之大体。靡所遗失也。自神农着本经。
历代药性书。悉以草木金石等。根据类相次。读者几忘十字之义。并忘药有此十种之性。宜其制方用药。相反相戾。
错杂以出之也。余辑是书。爰据十剂。以分门类。非敢好异。欲阅者晓然于药之各有其性。因各有其用。庶临症时可无背云尔。沈金鳌自书。
〔赵氏(学敏)本草话〕二十二卷 未见〔奇药备考〕六卷 未见〔药性元解〕四卷 未见按上见于汇刻书目。
卷十五
食治
〔神农黄帝食禁〕汉志七卷 佚〔神农食忌〕宋志一卷 佚〔黄帝杂饮食忌〕七录二卷 佚〔老子禁食经〕隋志一卷 佚〔崔氏(浩)食经〕旧唐志九卷 佚自序曰。余自少至长。耳目闻见。诸母诸姑所修妇功。无不蕴习。酒食朝夕养舅姑。四时供祭祀。虽有功力。
不任僮使。常自亲焉。昔遭丧乱。饥馑仍臻。 蔬糊口。不能具其物用。十余年间。不复备设。止妣虑久废忘。
后生无所知见。而少不习书。乃占授为九篇。文辞约举。婉而成章。聪辩强记。皆此类也。亲没之后。遇国龙兴之会。平暴除乱。招定四方。余备位台铉。与参大谋。赏获丰浓。牛羊盖泽。资累巨万。衣则重锦。食则粱肉。
远惟平生。思季路负米之时。不可复得。故序遗文。垂示来世。(北史本传)
〔刘氏(休)食方〕七录一卷 佚隋志注曰。齐冠军将军刘休撰。
〔崔氏(禹锡)食经〕(旧阙禹锡名。今据本朝现下书目订补。)隋志四卷 佚按是书。源顺类聚钞所引字训。较诸本草。及国小之书。有不同者。盖以菌为葺。芥为辛菜。萍蓬为骨蓬。
款冬为 。斑鸠为 。告天子为云雀。秧鸡为蛙鸟。棘鬣鱼为鲷。赭鲈为 。香鱼为 之类是也。想举当时之名称而所记。后世字书。遂失其训者。犹篁之为竹田。岚之为猛风。帐之为簿。均是六朝间之称。今人视为国语也。医官田泽温叔(仲舒)录出禹锡之说。散见于古书中者。裒为二卷。虽未为完帙。足以知鼎味矣。
〔亡名氏食经〕七录二卷 佚〔食经〕七录十九卷 佚〔食经〕隋志十四卷 佚〔四时御食经〕隋志一卷 佚〔太官食经〕七录五卷 佚〔太官食法〕七录二十卷 佚〔食法杂酒食要方白酒并作物法〕七录十二卷 佚〔家政方〕七录十一卷 佚〔食图四时酒要方〕七录一卷 佚〔马氏(琬)食经〕隋志三卷 佚〔诸葛氏(颖)淮南王食经并目〕(旧阙撰人名氏。今据唐志订补。)隋志百六十五卷。大业中撰。(旧唐志。作一百三十卷。目十卷。新唐志。作二百三十卷。音十三卷。食目十卷。)佚〔亡名氏膳羞养疗〕隋志二十卷 佚〔竺氏(暄)食经〕旧唐志四卷 佚〔赵氏(武)四时食法〕旧唐志一卷 佚〔卢氏(仁宗)食经〕旧唐志三卷 佚〔孟氏(诜)食疗本草〕艺文略三卷 佚旧唐书本传曰孟诜汝州梁人也。举进士。垂拱初。累迁凤阁舍人。诜少好方术。尝于凤阁侍郎刘 之家。
见其敕赐金。谓 之曰。此药金也。若烧火其上。当有五色气。试之果然。则天闻而不悦。因事出为台州司马。后累迁春宫侍郎。睿宗在藩。召充侍读。长安中。为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初致仕。归伊芳阳之山第。以药饵为事。诜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尝谓所亲曰。若能保身养性者。
当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睿宗即位。召赴京师。将加任用。固辞衰老。景云二年。优诏赐物一百段。又令每岁春秋二时。特给羊酒糜粥。开元初。河南尹毕构以诜有古人之风。改其所居。为子平里。寻卒。年九十三。
诜所居官好勾剥。为政虽繁而理。撰家祭礼各一卷。丧服要二卷。补养方。必效方。各三卷。
掌禹锡曰。食疗本草。唐同州刺史孟诜撰。张鼎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旧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凡三卷。
〔严氏(龟)食法〕新唐志十卷 佚新唐志注曰。震之后。镇西军节度使撰子也。昭宗时。宣慰汴寨。
〔昝氏(殷)食医心鉴〕宋志二卷(艺文略作三卷)佚郑樵曰。成都医博士昝殷撰。
按此书。医方类聚所援。有论十三首。方二百九首。尚得知其梗概矣。
〔陈氏(士良)食性本草〕艺文略十卷 佚掌禹锡曰。食性本草。伪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陈士良撰,以古有食医之官。因食养以治百病。故取神农本经。洎陶隐居苏敬孟诜陈藏器诸药。关于饮食者类之。附以说。又载食医诸方。及五时调养脏腑之术。集贤殿学士徐锴为之序。
〔王氏(易简)食法〕艺文略十卷(宋志作五卷)佚〔亡名氏养身食法〕宋志三卷 佚〔娄氏(居中)食治通说〕宋志一卷 佚陈振孙曰。食治通说一卷。东虢娄居中撰。临安药肆金药臼者也。有子登第。以恩得初品官。赵忠定丞相跋其后。书凡六篇。大要以为食治则身治。此上工医未病之一术也。(文献通考作十六篇)
〔郑氏(樵)食鉴〕宋志四卷 佚〔忽氏(思慧)饮膳正要〕医藏目录三卷 存自序曰。伏睹国朝奄有四海。遐迩罔不宾贡。珍味奇品。咸萃内府。或风土有所未宜。或燥湿不能相济。
傥司庖厨者。不能察其性味。而概于进献。则食之恐不免于致疾。钦惟世祖皇帝圣明。按周礼天官。有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分职而治。行根据与故。设掌饮膳太医四人。于本草内。选无毒无相反。可久食补益药味。与饮食相宜。
调和五味。及每日所造。珍品御膳。必须积制。所职何人。所用何物。进酒之时。必用沉香木沙金水品等盏。斟酌适中。执事务合称职。每日所用。标注于历。以验后效。至于汤煎琼玉黄精天门冬苍术等膏。牛髓枸杞等煎。
诸珍异馔。咸得其宜。以此圣祖皇帝圣寿延永无疾。恭惟皇帝陛下。自登宝位。国事繁重。万机之暇。遵根据祖宗定制。如补养调护之术。饮食百味之宜。进加日新。则圣躬万安矣。臣思慧自延 年间。选充饮膳之职。于兹有年。久叨天禄。退思无以补报。敢不竭尽忠诚。以答洪恩之万一。是以日有余闲。与赵国公臣普兰奚。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煎膏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
名曰饮膳正要。分为三卷。本草有未收者。今即采摭附焉。伏望陛下恕其狂妄。察其愚忠。以燕闲之际。鉴先圣之保摄。顺当时之气候。弃虚取实。期以获安。则圣寿跻于无疆。而四海咸蒙其德泽矣。谨献所述饮膳正要一集以闻。伏乞圣览下情。不胜战栗激切屏营之至。天历三年三月。饮膳太医臣忽思慧进上。
〔吴氏(瑞)日用本草〕医藏目录八卷 存李汛序曰。此元天历中。海宁医学吴君瑞卿所编日用本草。是已岁久。旧板残缺殆半。其六世孙景素有祖风。
尝有志翻刻。未克而没。其子世显继起卒事。而属予序。夫本草曰日用者。摘其切于饮食者耳。盖饮食所以养人。
不可一日无。然有害人者存。智者察之。众人昧焉。故往往以千金之躯。捐于一箸之顷而不知。瑞卿悯之。于是类次食物。凡五百四十余品。共为八卷。曰日用本草。行于世。盖以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救也。其用心亦仁矣。
然非上考神农疗疾本草。及历代名贤所着。与夫道藏诸方书。恶足以知之。虽曰四方之味。不止于此。而因是可推矣。抑观鲁记。宣父沽酒市脯不食。 馁败。色恶失饪。不时之物不食。则饮食固圣门所尝谨也。瑞卿可谓善学。继其先志。修复先世遗文。俾二百余年残仁断惠。续行于世如一日。世显可谓善绍。皆宜书此固然也。愚复窃谓是编。事虽近。而利则远。文虽浅。而意则深。不但泛泛误于饮食者可免而已。为人臣子。而欲尽忠爱于日膳者。皆不可以不知也。故为序之云。
李时珍曰。日用本草。书凡八卷。元海宁医士吴瑞取本草之切于饮食者。分为八门。间增数品而已。瑞字瑞卿。元。文宗时人。
〔卢氏和食物本草〕二卷 存〔汪氏(颖)食物本草〕二卷 未见李时珍曰。食物本草。正德时九江知府江陵汪颖撰。东阳卢和字廉夫。尝取本草之系于食品者。次编此书。
颖得其稿。厘为二卷。分为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类云。
〔亡名氏日食本草〕未见徐春甫曰。益府长史着。(古今医统)
〔宁氏(原)食鉴本草〕医藏目录二卷 存李时珍曰。食鉴本草。嘉靖时京口宁原所编。取可食之物。略载数语。无所发明。
〔吴氏(禄)食品集〕医藏目录二卷 存〔穆氏(世锡)食物辑要〕医藏目录八卷 未见〔李氏(时珍)食物本草〕二十二卷 存按松平士龙(秀云)本草正讹曰。李时珍食物本草。所载与纲目不同。书中记崇祯丙子十一月食观音粉。考时珍子建元进本草纲目。在于万历二十四年。则崇祯中事。非时珍所知。是盖明季姚可成者编辑。托名于时珍耳。
〔吴氏(文炳)食物本草〕四卷 存〔亡名氏食说〕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岳氏(甫嘉)食物辨真总释〕未见按上见于医学正印。
〔沈氏(李龙)食物本草会纂〕十二卷 存〔宋氏(公玉)饮食书〕六卷 存〔施氏(永图)本草医旨食物类〕五卷 存〔夷白堂主人食物本草〕三卷 存
卷十六
脏象
〔神农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黄帝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岐伯精藏论〕艺文略一卷 佚〔岐伯五脏论〕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张仲景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五脏荣卫论〕(崇文总目撰人阙)宋志一卷 佚〔华氏(佗)玄门脉诀内照图〕崇文总目一卷 存按是书胡文焕所刻。题曰华佗内照图。文本讹脱。殆不可读。友人奈须玄盅(恒德)所借一本。题曰玄门脉诀内照图。卷末云。绍圣二年三月日。秘阁秘书省正字臣沈铢校书。据此崇文总目所载。即此书也。首篇有欲知五脏之病。先须识脉诀语。是所以名脉诀欤。卷后。更有新添长葛禹讲师益之晋阳郭教授之才经验。妇人产育小儿方。运气节要。是则后人所附也。内照图所说。理趣肤浅。其为假托。不待辨而显然矣。
〔亡名氏腑脏要〕七录三卷 佚〔五脏决〕隋志一卷 佚〔五脏论〕隋志五卷 佚〔耆婆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存陈自明曰。五脏论。有称耆婆者,今推其说之理。类皆浅鄙不经。妄托其名于三藏佛者。语涉怪诞。(妇人良方)
按医方类聚所载五脏论。篇首生育说。与陈氏妇人良方所引同。其药名之部。及五常之体。其文理殆类雷公炮炙论序。体制古朴。似非唐以后之书也。且有黄帝为医王。耆婆童子。妙述千端。又禀四大五常。假合成身等语。则所谓托名于耆婆三藏者。而崇文总目所载是也。弟 庭从类聚中录出。别为一卷。
〔孙氏(思邈)五脏旁通明鉴图〕宋志一卷 佚〔五脏旁通导养图〕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五脏论〕旧唐志一卷 佚〔吴氏(竞)五脏论应象〕新唐志一卷 佚旧唐书本传略曰。吴竞汴州人。励志勤学。博通经史。直史馆修国史。累月拜右拾遗。内供奉。神龙中。迁右补阙。与□承庆崔融刘子玄撰。则天实录成。转起居郎。俄迁水部郎中。丁忧还乡里。开元三年服阕。拜谏议大夫。根据前修史。俄兼修文馆学士。历卫尉少卿右庶子。居职殆三十年叙事简要。人用称之。末年修于大简。国史未成。十七年。出为荆州司马。制许以史稿自随。累迁台洪饶蕲四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长史。封长垣县子。天宝初。改官名为邺郡太守。入为恒王传。竞尝以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梁齐周史各十卷。
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又伤疏略。竞虽衰耗。犹希史职。而行步伛偻。李林甫以其年老不用。天宝八年卒于家。
时年八十余。
〔裴氏(王进)五脏论〕新唐志一卷 佚〔刘氏(清海)五脏类合赋〕新唐志五卷 佚〔裴氏(王庭)五色傍通五脏图〕新唐志一卷 佚〔张氏(文懿)脏腑通元赋〕新唐志一卷 佚〔段氏(元亮)五脏镜源〕新唐志四卷 佚〔亡名氏五脏含鉴论〕(宋志作金鉴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张氏(尚容)大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小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连方五脏论〕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五脏要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五鉴论〕艺文略五卷 佚〔五脏类纂〕艺文略十二卷 佚〔诸家五脏论〕艺文略五卷 佚〔五脏摄要明鉴图〕艺文略一卷 佚〔玄女五脏论〕艺文略一卷 佚〔吴氏(简)欧希范五脏图〕佚赵与时曰。庆历间。广西戮欧希范及其党。凡二日剖五十有六腹。宜州推官灵简皆详视之。为图以传于世。
王莽诛翟义之党。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然其说今不传。(宾退录)
郑景壁曰。世传欧希范五脏图。此庆历间杜杞待制治广南贼欧希范所作也。希模板书生。桀黠有智数。通晓文法。尝为推官。乘元昊叛。西方有兵时。度王师必不能及。乃与蒙干啸聚数十人。声摇湖南。朝廷遣杨畋讨之不得。乃以杞代。杞入境。即伪招降之。说与之通好。希范猖獗。久亦幸苟免。遂从之。与干挟其酋领数十人皆至。杞大为燕犒。醉之以酒。已乃执于坐上。翌日尽磔于市。且使皆剖腹。刳其肾肠。因使医与画人。一一探索。
绘以为图。未几。若有所睹。一夕登圊。忽卧于圊中。家人急出之。口鼻皆流血。微言欧希范以拳击我。三日竟卒。(剧谈录)
杨介曰。宜贼欧希范被刑时。州吏吴简令画工就图之以记。详得其证。吴简云。凡二日剖欧希范等五十有六腹。皆详视之。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傍则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长者。
斜者。直者。有窍者。无窍者。了无相类。唯希范之心。则红而 。如所绘焉。肝则有独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肾则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则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干多病嗽。则肺且胆黑。欧诠少得目疾。肝有白点。此又别内外之应。其中黄漫者脂也。(僧幻云史记标注。引存真图。)
〔杨氏(介)存真图〕读书后志一卷 佚杨介曰。黄帝时医有俞跗。一拨见病因。能割皮解肌。湔浣肠胃。以祛百病云。宜贼欧希范被刑时。州吏吴简令画工就图之记。详得其状。或以书考之则未完。崇宁中。泗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观。决膜摘膏。
曲折图之。得尽纤悉。介取以校之。其自喉咽而下。心肺肝脾胆胃之系属小肠。大肠腰肾膀胱之营叠其中。经络联附。水谷泌别。精血运输。源委流达。悉如古书。无少异者。(僧幻云史记标注引。)
政和三年洛阳贾伟节存真环中图序曰。杨君介吉老以所见五脏之真。绘而为图。取烟萝子所画。条析而厘正之。又益之十二经。以存真环中名之。(同上。幻云曰。存真。五脏六腑图也。环中。十二经图也。)
赵希弁曰。存真图一卷。上皇朝杨介编。崇宁间。泗州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决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于医家也。王莽时。捕得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亦是此意。
王明清曰。杨介吉老者。泗州人。以医术闻四方。(挥尘余话)
〔亡名氏医门玉髓〕书录解题一卷 佚陈振孙曰。不知作者。皆为歌诀。论五脏六腑相传之理。
〔朱氏(肱)内外二景图〕读书敏求记一卷 未见钱曾曰。政和八年。朱肱取嘉 中丁德用画左右手足。并荣俞经合原。及石藏用画任督二脉十二经疏注。杨介画心肺肝胆脾胃之系属。大小肠膀胱之营垒。较其讹舛。补以针法。名曰内外二景图。此系旧钞。复以朱界其穴而标之。未知有刊本行世否。
〔亡名氏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八卷 存钱雷序曰。余上世仲 氏仕宋。以医名世。神宗擢翰林医院。赐金紫。家学传今。父祖皆继是业。源远而绪分。痛余考早世。无所指授。乃从业宗泉王先生。先生。光禄大夫上柱国谷斋先生后。谷斋事高庙,以内科。全皇太后濒危。事文庙以幼科苏皇太子风蹶。立殊勋。征进御院。加授太保谨身殿大学士。名震朝野。诸撰摭补偏拾遗。剔歧彰隐。先生出其后。学迈凡伦。余传其秘奥。道遂行。爰售知抚院藩臬郡邑诸公。岁辛未代巡虬峰孙公亦效。公改巡江右。征往讲医论道。历三时以归。归则先生即世矣。不获启手足。心犹痛焉,人亡书亦散亡矣。购其遗得一书。曰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尽采素灵十二经。奇经八脉。次第汇编。每经主之以脏。配之以腑。继以图说。 脉步穴所在。五运有太过不及平气。而先后之不齐。六气有司天在泉。淫胜厥复之不一。气运主客所临。胥为民病。而又别是动所生之见证。脉诊四时顺逆。而推阴阳表里寒热。血气虚实之所因。详五邪十变。而断平病死生之有定。各经投以药饵。
正逆引导。随其气味浓薄。升降所宜。相虚实。垂子母补泻之法。内景别喉咽分气食。揭七冲四海八会。而知荣卫经脉之流行。外景列正背侧图。着头面胸背腹胁腰脊足股骨节。而举形体之悉备。手足虽分十二经。而周流交接。条贯互根。至简至妙。譬之探奇武库。张乐洞庭。其义备。挈裘于领。提网于纲。其要举。不必皓首穷研。
丹铅椠录。而包括无遗也。深得轩岐心法。高出于诸贤之纂辑。会而通之。可以辨证。可以处方。可以拯疲癃。
可以寿国脉。如运之掌矣。然求其人。惜无序引赞跋可稽。考之医鉴。有徐仲融者。得异人授以葫芦。启视乃扁鹊人镜经。史言长桑君饮以上池之水。尽见脏腑 结。是经岂扁鹊所遗耶。何以又有后贤之绪论在也。谛疑之。
必有豪杰之士。神符心悟。探赜钩玄。着为济世之典。用以指画后人。若泛舟以适波。斯蹑蹬以登岱华。引之以入俞跗雷公之域,而不止也,余侍先生。纂述协力。着有脉经本旨。药性统宗。病源纲目。体仁拔萃。灵素枢机。
非不微有发明。未暇HT 梓。而汲汲是编。不敢隐秘自私。不特为吾辈筌蹄。虽以呈缙绅钜公。一纵目焉。必能知证疗之概。断不粗工所误矣。是书扶济之功。岂谫浅耶。而余之附骥。岂不远哉。
〔施氏(沛)脏腑指掌图书〕一卷 存凡例曰。脏腑之在胸腹。犹匣匮之藏禁器。非经神圣论列。岂能洞见隔垣。世有内照图。谓为汉华元化所作。
其论理人形。列别脏腑。颇为简明。但相传既久。未免为后人所乱。余得宋时杨介所绘存真图原本。及王海藏大法等书。互相参考。而一轨于灵素。纂为是编。与他集迥别。览者辨之。一正误。如或指膈膜为膻中。或谓膻中为父母。或谓喉中有三窍。或谓膀胱无上口。皆误也。至误引难经。以人之上口。作膀胱下口。曰口广二寸半。
尤足令人绝倒。
〔贾氏(诠)脏腑性鉴〕未见〔尤氏(乘)脏腑性鉴增补〕二卷 存凡例曰。脏腑性鉴。实本之扁鹊人镜经。传自北齐徐之才祖仲融。至明杭医钱雷。得之其师王君宗泉者。鸳水贾君诠附灵素要义。发明脏腑体性。改名脏腑性鉴。余今重加补辑。凡耳目所及。汇纂增补。其中非轩岐问答。
则先哲绪编。及某脏某腑见证。并诊法治法。针灸穴法。兼附无遗。则又余之管见也。
〔李氏(中梓)内外景说〕未见〔沈氏(彤)释骨〕一卷 存沈彤曰。骨为身之干。其载于内经甲乙经者。以十百数。皆有其部。与其形象。然名之单复分总。散见错出。
能辨析而会通者实鲜。余方嗟其为学人之阙。适吴生文球从事经穴。数以是请。遂与之详考而条释。以贻之。
四库全书总目曰。沈彤字贯云。号果堂。吴江人。尝预修三礼。及一统志。议叙九品官。(尚书小疏注○案彤所着周官禄田考。贯云作冠云。)
又曰。释骨一卷。国朝沈彤撰。是编取内经所载人身诸骨。参以他书所说。胪而释之。中间多所辨正。如谓经筋篇。足少阳之脉。循耳后上额鱼。额乃头字之讹。谓曲角之曲。经文刊本。皆误作周。据气腑论注改定。谓颔字。说文作 。与颐同训。 盖自口内言之。如从口外言。
则两旁为颔。颔前为颐。两不相假。故内经无通称者。谓或骨之或。乃古域字。引说文为证。谓齿数奇当为牡。
偶当牝。说文玉篇。并以牙为牡齿。恐误。谓曲牙二穴。侠口旁四分。王冰以为颊车穴。恐非经义。谓高骨通指脊骨。不专指命门穴上一节。谓膺中有六穴。穴在骨间。则骨当有七。谓张介宾误以胁下为 。谓 骨。即肩端骨。谓经脉篇。斜下贯胛之胛。乃胂字之讹。谓本 篇肘内大骨。内字乃外字之讹。掌后两骨。骨字乃筋字之讹。谓掌后兑骨。非手髁。谓壅骨。在鱼际傍寸口前。非掌后高骨。谓楗。即髀骨之直者。谓骨空论。颏下为辅。
下字乃上字之讹。谓刺腰痛论。成骨在膝外廉。膝字。乃 字之讹。其考证皆极精核。非惟正名物之舛。并可以纠针砭之谬。已加载所着果堂集。此其别行之本。序称为吴文球。讲明经穴而作。则其本旨。以谈医而起。今附存其目于医家焉。
卷十七
诊法(一)
〔黄帝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黄帝脉经〕宋志一卷(读书后志作三卷)佚赵希弁曰。上题云黄帝撰。论诊脉之要。凡二十一篇。
〔素女脉诀〕佚〔夫子脉诀〕佚贾公彦曰。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曰夫子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礼记正义)
〔扁鹊脉经〕宋志一卷 佚按王氏脉经。引有扁鹊脉法数条。
〔扁鹊脉髓〕 竹堂书目 未见〔仓公生死秘要〕崇文总目一卷 佚〔涪翁诊脉法〕佚按上见于后汉书郭玉传。
〔张仲景脉经〕宋志一卷 佚〔华氏(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隋志一卷 佚按脉经引。有华佗察声色要诀。或此书之遗也。
〔脉诀〕佚按上见于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
〔脉经〕未见按上见于濒湖脉学。
〔亡名氏脉经〕隋志十四卷 佚〔脉生死要说〕隋志二卷 佚〔黄氏(公兴)脉经〕隋志六卷 佚〔亡名氏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隋志一卷 佚〔脉经略〕隋志一卷 佚〔脉经〕隋志二卷 佚〔王氏(叔和)脉经〕隋志十卷 存自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
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
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 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
又曰。王叔和性沉静。好着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
大行于世。(太平御览)
林亿等进呈札子曰。臣等承诏。典校古医经方书。所校雠中。脉经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着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医传中。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 。若网在纲。
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其文约。其事详者。独何哉。盖其为书。一本黄帝内经。间有疏略未尽处。而又辅以扁鹊仲景元化之法。自余奇怪异端不经之说。一切不取。不如是。何以历数千百年。而传用无毫发之失乎。又其大较。以为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详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谬。为果不疑。然而自晋室东渡。南北限隔。天下多事。于养生之书。实未皇暇。虽好事之家。仅有传者。而承疑习非。将丧道真。非夫圣人。曷为厘正。恭惟主上体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叙极之文。推锡福之良心。鉴慎疾之深意。出是古书。俾从新定。臣等各殚所学。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大抵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推其本文。
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睹厥真。各秘其所藏尔。今则考以素问九墟灵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之书。并千金方及翼。说脉之篇。以校之。除去重复。补其脱漏。其篇第亦颇为改易。使以类相从。仍旧为一十卷。总九十七篇。
施之于人。俾披卷者。足以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无待饮上池之水矣。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郎中臣孙奇。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
陈孔硕序曰。予少时。母多疾。课医率不效。因自誓学为方。求古今医书。而穷其原。得所谓王叔和脉诀者。
怪其词俚而指浅。更访老医。得脉经十卷。盖祖黄帝岐伯扁鹊经。以及于张氏伤寒论。条贯甚明。真王氏书也。
验之乃建本。自是求之建阳书坊。绝无鬻者。板亦不存。嘉定己巳岁。京城疫。朝旨会孔硕董诸医。治方药。以拯民病。因从医学。求得脉经。复传阁本。校之与予前后所见者。同一建本也。乃知脉诀出。而脉经隐。医者不读。鬻者不售。板遂亦不存。今之俗医。问以王氏书。则皆诵脉诀以对。蜀人史堪以儒生名能医。其所着方书。
脾胃条。引脉诀中语。而议之曰。此叔和知之而未尽也,予每叹曰。冤哉叔和。如史载之之工。尚引诀而罪经。
余又何怪焉。因思今世俗医。知有朱氏伤寒百问。而不知有伤寒论。俗儒知诵时文。而不知诵经史。其过一律也。
因取所录建本脉经。略改误文。写以大字。刊之广西漕司。庶几学人知有本原云。然恨无他本可校。以俟后之仁者。长乐陈孔硕。
何大任后序曰。医之学以七经为本。犹儒家之六艺也。然七经中。其论脉理精微。莫详于王氏脉经。纲举目分。言近旨远。是以自西晋至于今日。与黄帝卢扁之书并传。学人咸宗师之。南渡以来。此经罕得善本。凡所刊行。类多讹舛。大任每切病之。有家藏绍圣小字监本。历岁既深。陈故漫灭。字画不能无谬。然昔贤参考。必不失真。久欲校正传之未暇。兹再承乏医学。偶一时教官。如毛君升李君邦彦王君邦佐高君宗卿。皆洽闻者。知大任有志于斯。乃同博验群书。孜孜凡累月。正其误千有余字,遂鸠工创刊于本局。与众共之。其中旧有阙文。意涉疑似者。亦不敢妄加补注。尚赖后之贤者。嘉定丁丑仲夏望日。濠梁何大任后序。
赵希弁曰。脉经十卷。上晋王叔和撰。纂岐伯华佗等论脉要诀。
吕复曰。脉经十卷。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本诸内经素问九灵。及扁鹊仲景元化之说。裒次而成。实医门之龟鉴。
诊切之指的。自与近代仿托钤诀者不同。历岁既深。传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至宋秘阁林亿等。始考证谬妄。颇加改易。意其新撰四时经之类。皆林氏所增入。陈孔硕何大任毛升王宗卿辈。皆尝审订刊传。今不多见。
近人谢坚白以其所藏旧本。刻于豫章。传者始广。
袁表曰。西晋太医令王叔和作脉经十篇。凡十万一千余言。其首篇。论著人脉有三部。曰寸。曰关。曰尺。
持脉之法。大都二十有四种。曰浮。曰芤。曰洪。曰滑。曰数。曰促。曰弦。曰紧。曰沉。曰伏。曰革。曰实。
曰微。曰涩。曰细。曰软。曰弱。曰虚。曰散。曰缓。曰迟。曰结。曰代。曰动。次本其所主五脏六腑。阴阳荣卫。虚实逆顺。轻重从横。伏匿迟疾。短长射人。疾病所起。与其将瘥难已之候。其第二第三第六篇。着人脉本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五脏。曰肝为厥阴。心为手少阴。脾为足太阴。肺为手太阴。肾为足少阴。六腑。曰胆为足少阳。小肠为手太阳。胃为足阳明。大肠为手阳明。膀胱为足太阳。三焦为手少阳。十二经之外。又有奇经八脉。曰阳维。曰阴维。曰阳跷。曰阴跷。曰冲。曰督。曰任。曰带。因以各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同异。用为施治补泻之方。其第七篇。论著治病之法。大都有八。曰汗。曰吐。曰下。曰温。曰灸。曰刺,曰火。曰水。
察人阴阳交并虚实生死损至。以合治法可否之宜。第四第五篇,决四时百病生死之分。本仲景扁鹊华佗所以察声色消息死生之理。第八篇。着杂病医宜。第九篇。平妇人童子。其末篇。有手检图二十一部。今观其文。则皆覆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三部二十四种。形证所属。
无图可见。岂叔和所着。故有图。久不复传耶。乃宋臣林亿札割中。则称世之传授。其别有三。有以随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篇。有以第五篇分上下。而撮全经之文。别增篇目者。亿曾据素问九墟灵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诸书。
校其脱漏。仍为十篇以传。则知末篇传疑已久。亿但补正其文。而所谓手检图二十一部云者,直存旧目。无从考证耳。
徐灵胎曰。王叔和着脉经。分门别类。条分缕晰。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后之说。一无所遗。其中旨趣。亦不能画一。使人有所执持。然其汇簇言。使后世有所考见。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脉之为道。不过验其血气之盛衰寒热。及邪气之流在何经何脏。与所现之证。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所以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论脉。其立论反若甚疏。而应验如神。若执脉经之说。以为某病当见某脉。某脉当得某病。虽内经亦间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琐也。试而不验。于是或咎脉之不准。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药之不对证。而不知皆非也。盖病有与脉相合者。有与脉不相合者。兼有与脉相反者。同一脉也。见于此证为宜。见于彼证为不宜。同一证也。见某脉为宜。见某脉为不宜。一病可见数十脉。一脉可现数百症。变动不拘。若泥定一说。则从脉而证不合。从证而脉又不合。反令人彷徨无所适从。所以古今论脉之家。彼此互异。是非各别。人持一论。得失相半。总出不知变通之精义。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读脉经者。知古来谈脉之详密如此。因以考其异同。辨其得失。审其真伪。穷其变通。则自有心得。若欲泥脉以治病。
必至全无把握。学人必当先参于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说。而贯通之。则胸中先有定见。见后人之论。皆足以广我之见闻。而识力愈真。此读脉经之法也。(医学源流论)
按丹州公医心方。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语。据此。叔和名熙。以字行者也。先友山本莱园(允)
亦尝谓之。
又按此书第三卷。称新撰者。叔和以素问诸经之文。有杂而难了。乃新抄事要者。四时经,盖隋志所载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一卷是也。吕复以此二件。为宋臣所搀。误矣。先子曰。脉经第十卷。首标曰手检图三十部。明袁表校本。及沈际飞本。作二十一部。今阅之以气口一脉。分为九道。以论三阴三阳奇经之脉。其义未太明。且不及手三阳任督冲之六脉。知是不止其图。其文亦残阙。不可复寻绎焉。吴山甫云。手检图脉法。惟通融之士。能知能行。亦未知图与经文。既亡且缺也。
〔脉诀〕宋志一卷 佚赵希弁曰。上题曰王叔和。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根据托者。然最行于世。朱子曰。俗间所传脉诀。五七言韵语者。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宜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寸尺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指。然世之高医。以其赝也。遂委弃而羞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郭长阳医书跋)
陈言曰。脉为医门之先。是以圣人示教。有精微气象之论。后贤述作。为太素难经之文。仲景类集于前。
叔和诠次于后。非不昭着。六朝有高阳生者。剽窃作歌诀。刘元宾从而解之。遂使雪曲应稀。巴歌和众。经文溺于覆瓿。正道翳于 辞。良可叹息。(三因方)
王好古曰。陈无择云。王叔和脉诀,即高阳生剽窃。是亦后人增益者杂之也。何以知其然。予观刘元宾注本杂病生死歌。后比之他本。即少八句。观此八句。不甚滑溜。与上文书意叠、后人安得不疑。与本草朱书杂乱。
素问之亡混淆。何以异哉。宜乎识者非之。继而纷纭不已也。(汤液本草)
柳贯曰。脉诀熟在人口。宜谓叔和作。而不知叔和所辑者。脉经耳。当叔和时。盖未有歌括之比。疑宋之中世。始次为韵语。取便讲习。摭其条肆。而忘其根节者也。(脉经序)
谢缙翁曰。称王叔和脉诀者。不知起于何时。惟陈无择三因方序脉云。六朝时有高阳生者。剽窃作歌诀。
刘元宾从而和之。其说似深知脉经者。而于篇后。又自着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则无择盖亦未尝详读脉经者也。按脉经。论脉形状秘诀。二十四种。初无表里九道之目。其言芤脉云。中央空两边实。又云。减则为寒。芤则为虚。
寒虚相搏。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云。脉浮而芤。浮则为阳。芤则为阴。脉诀乃以芤为七表之阳脉。仲景辨脉法云。脉浮大数动滑。阳也。脉沉涩弱弦微。阴也。而脉诀九道。以动为阴。七表以弦为阳。似此之误颇多。脉经则与仲景合。而经中第十卷。分上下中央为九道者。的然非歌诀九道之谓也。宋熙宁初。林亿校正脉经。序中于脉诀。未尝见称。陈孔硕序始云。脉诀出而脉经隐。愚疑脉诀。或熙宁以后人所作。是不可得知也。(脉经序)
吕复曰。脉诀一卷。乃六朝高阳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学人。通真子刘元宾为之注。且作歌括附其后。辞既鄙俚。意亦滋晦。今代王光国删其旧辞。而益以新语。既不出其畦迳。安能得乎本原。(医史沧洲翁传)
王世相曰。诊候之法。不易精也。轩岐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泄其奥。五代高阳生着脉诀。
假叔和之名。语多 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藉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濒湖脉学引医开)
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濒湖脉学)
按高阳生不审何代人。刘元宾熙宁元 间注此书。则知为宋以前人。而此书隋唐志并不着于录。且其辞理鄙俗。决非成于六朝时者。其称五代高阳生。近是。然亦未见何据。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载王叔和脉诀云。三部之位。辄相去一寸。合为三寸。今本无此语。则其所引。别自一书。赵继宗儒医精要。论诊脉专主叔和脉诀。分各脏与左右手歌括之误。其言亦有理。
〔刘氏(元宾)脉诀机要〕宋志三卷 未见自序曰。余窃窥百氏。滥肩九流。乃至医家。尤甚厉意。尝读黄帝难经。粗究玄理。八十一难之内。诊候者二十四首。详夫圣人用意。岂徒然哉。盖后之学人。浅识难量。罔得精粹。今辄于前代名流脉诀中。拣择当用者。
乃成机要一部。虽言辞鄙陋。所贵从俗。使学人先晓径路。然后探难经之妙旨。是不难矣。
赵希弁曰。脉诀机要三卷。晋太医令高平王叔和撰。通真子注并序。不著名氏。熙宁以后人也。
刘 曰。刘元宾。字子仪。号通真子。主邵州郡邵阳县簿。(幼幼新书)
王 曰。蜀人通真子注叔和脉经。已行于世。而其道未行。遂历湖汉江浙。亦未有目之者。及至淮之邵伯镇。
旅于僧舍。亦然无闻于人。又将顾而之他。主僧闻之曰。子若不设肆。人谁之知。市有寺屋。吾给子器具。请试为之。既而医道大行。妻子具而家产丰。一日主僧将化。召其来前。密语曰。子前生在此。铺街凿井。今享此报。
更宜积德。他生后世,又非今日之比也。言讫而化。(泰定养生论)
安福县志曰。刘元宾连魁乡举。历任潭州司理。通阴阳医药术数。真宗试之。赐名通真子。所着有集正历。
横天卦图。神巧万全方。注解叔和脉诀。伤寒论。洞天针灸经。
按刘元宾自序。旧附于补注脉诀卷首。署曰西晋王叔和序。盖后人所妄改也。
又按弟坚曰。刘元宾里贯。或为安福人。或为蜀人。然脉要秘括序。题云庐陵通真子。则二说俱非。或以其尝寓安福。而修县志者。误为土人也。其仕履。刘方明曰。主邵州邵阳县簿。又神巧万全方诸痢门云。熙宁四年。
予亲老在邵阳。盖子仪初为邵阳主簿。而后任潭州司理矣。王中阳曰。至淮之邵伯镇。旅于僧舍,淮无邵伯镇。
殊可疑尔。真宗试之赐名。是史书所未历见。医学源流。称自称通真子。似得其实。而子仪实非真宗时人。则县志所言亦不免差误也。
〔通真子续注脉赋〕宋志一卷 未见〔补注王叔和脉诀〕三卷 存自序曰。夫医之道。元自于黄帝。流于卢人扁鹊。太仓华佗之徒。而派于皇甫士安张仲景王叔和之辈。为末也。习末而不求其源。使之疗疾。未见其生。惟见其死。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
若然妄为之医。是不可也。予昔因母氏多病。积有年矣。学古之外。元慕此术。凡百家方书。罔不究览。晚得王叔和脉诀。
观其词语。亦甚鄙俗。今之医者。多所诵习。然问之旨趣。则十有十。百有百。未有以知之元者,孰不知叔和之意。皆出于黄帝之书矣。小子不敏。辄因暇日。为之注解。大约多本八十一难经。及素问为词焉。故注或称经者。
即难经尔。或曰。某论某篇者。即素问之篇目尔。二经之中。或无所证。则引他书。以释其义。若巢氏病源之类。
是也。其叔和之语。有不甚稳者。亦略加改正。盖欲浅于医者。识究其源。而无虚虚实实之所。使人人用心医而无差尔。维时宋元 五年七月望日。通真子谨序。
按僧幻云史记附标曰。通其子脉诀补注多异本。或题曰新刊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或曰增修注王叔和脉诀机要。俱各一册。脉要秘括。以五脏色脉为第一。补注脉诀。并脉诀机要。以诊候入式歌为第一。但脉诀机要诀。
无诊候入式歌之题。据此宋志所载。似与此书不异。
〔亡名氏王叔和脉诀发蒙〕艺文略三卷 佚〔李氏( )集解脉诀〕国史经籍志十二卷 未见〔张氏(元素)洁古注叔和脉诀〕国史经籍志十卷 存苍岩山人序曰。脉诀之书。其医家之入门也。洁古父子。世传医学。熟究方书。洞察脉理。随脉辨证。随证注药。兼集诸家之善。以释后学之疑。其用心亦良矣。江南医士。HT 所未睹。今虞成夫喜得兹本。不欲私藏。亟刻诸梓。推展活人之惠。其志尤可嘉。以HT 见洁古之有功于叔和。而虞又有功于洁古也。岂小补哉。
〔戴氏(起宗)脉诀刊误集解〕二卷 存题词曰。六朝高阳生剽窃晋太医令王叔和脉经。撮其切要。撰为脉诀。蔡西山辨之详矣。世相因人相授。咸曰王叔和脉诀。既不能正其名。又安能辨其文之非。讹承惑固。是以罔觉。今刊其误。题曰脉诀。不以王叔和加其首者。先正其名也。窃取灵素内经。秦越人张仲景华佗王叔和。乃历代名医之书以证。又述诸家所解集长短。知我者其惟脉诀乎。罪我者其惟脉诀乎。
吴澄序曰。医流鲜读王氏脉经。而偏熟于脉诀。诀盖庸下人所撰,其讹谬也。奚怪焉。戴同父儒者也。而究心于医书。刊脉诀之误。又集古医经。及诸家书为之解。予谓此儿童之谣。俚俗之语。何足以辱通人点窜之笔。
况解书为其高深玄奥。不得不借易晓之辞。以明难明之义也。今歌诀浅近。夫人能知之。而复援引高深玄奥者为证。则是以所难明。解所易晓。得无类奏九韶三夏之音。以聪折杨皇华之耳乎。同父曰。此歌诚浅近。然医流仅知习此而已。窃虑因其书之误。而遂以误人也。行而见迷途之人。其能已于一呼哉。予察同父之言。盖仁人之用心如是。而着书其可也。临川吴澄序。
朱升曰。愚久见此序。而未见其书。岁乙巳秋。得之于金陵郝安常伯。即借而传抄之。客子光阴有限。故不及全。而节其要云。
徐春甫曰。戴同父名起宗。建业人。任儒学教授文学。以作圣为己功。谓医为性命之学。遂潜心以究内经之秘。撰五运六气之旨。刊脉诀之误。辟邪说正本源。诚有功于医者也。
〔脉诀刊误附录〕一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一卷。元戴启宗撰。启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龙与路儒学教授。考隋书经籍志载王叔和脉经十卷。唐志并同。而无所谓脉诀者。
吕复群经古方论曰。脉诀一卷。乃六朝高阳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学人。通真子刘元宾为之注。且续歌括附其后。词既鄙俚。意亦滋晦。其说良是。然以高阳生为六朝人。则不应隋志唐志皆不着录。是亦考之未审。文献通考。以为熙宁以前人伪托。得其实矣。其书自宋以来。屡为诸家所攻驳。然泛言大略。未及一一核正其失。且浅俚易诵。故俗医仍相传习。启宗是书。乃考证旧文。句句为辨,原书伪妄。殆抉摘无遗。于脉学殊为有裨。明嘉靖间祁门汪机刊之。又以诸家脉书要语。类为一卷,及所撰矫世惑脉论一卷。并附录于后。以其说足相发明。仍并载之。去参考焉。
〔汪氏(机)补订脉诀刊误〕二卷 存自序曰。昔朱文公跋郭长阳医书。谓俗间所传脉诀。辞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殊不知叔和所辑者。脉经也。
当叔和时。未有歌括。此盖后人特假其名。以取重于世耳。摭为韵语。取便诵习。故人皆口熟脉诀以为能。而不复究其经之为理也。元季同父戴君深以为病。因集诸书之论评。正于歌括之下。名曰脉诀刊误。乡先正枫林朱先生为节抄之。予始闻是书于歙之旧家。彼视为秘典。不轻以示人。予备重资。不远数百里。往拜其门。手录以归。
然而传写既久。未免脱误。予于是补其缺而正其讹。又取诸家脉书要语。及予所撰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以扩刊误未尽之旨。诚诊家之至要也。用刻之以惠久远。且使是书不至于湮没也。自今而后。学人得见是书。而用其心。则歌括之谬。一览可见矣。噫。使天下后世。举得以由于正道。而不惑于曲学。宁不由是书之刻哉。嘉靖癸未春三月下浣。祁门朴野汪机题。
〔徐氏(枢)订定王叔和脉诀〕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松江府志曰。徐枢。字叔拱。华亭人。元医学教授复子也。枢少传父业。兼学诗于会稽杨维桢。会天下乱。
晦迹田里。洪武二十八年。年四十余。始以荐为秦府良医。正出丞枣。强召为太医院御医。累奏奇效。历迁院使告归展墓。宣宗亲赋诗送之。遣中官二宫人一护还。年八十致仕。赐金带。又七年卒。有足庵集行世。子彪。
〔熊氏(宗立)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国史经籍志六卷 存自序曰。脉诀一书。医家之准绳。犹儒之有四书六经也。然其歌演岐黄之道。辞钩素难之玄。其中阃奥。窥测难知。近观诸家注解。或泛或略。所遗而不解者。亦多。由是脉经之义弗彰。延医之法隐秘。区区小子。聋謇痴愚。窃以旧注。芟其繁拾其粹。意从俗解。复取三部九候七诊五邪。画成图局布篇首。使初学之士。开卷披玩。
便得见其意趣。则脉经之旨。自然渐渍而明矣。盖为此者。未审取舍之当否。非敢施于高明当达。聊为初学发蒙者设也。幸勿诮诸。时正统丁巳六月。道轩题。
〔脉诀辨明〕未见按上见于松江府志艺文部。
〔张氏(世贤)图注王叔和脉诀〕国史经籍志四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图注脉诀四卷。附方一卷。明张世贤撰。是编因世传王叔和脉诀。而为之图注。考晁公武读书志曰。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又曰。脉诀一卷。题曰王叔和撰。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根据托者。然最行于世云。据此则脉经为叔和作。脉诀出于伪撰。今脉经十卷。尚有明赵邸居敬堂所刊林亿校本。知公武之言不诬。世贤不考。误以脉诀为真叔和书。而图注之。根抵先谬。其他可不必问矣。书末附方一卷。皆因脉以用药。然脉止七表八里九道。而病则变现无方。非二十四格所能尽。限以某脉某方。亦非圆通之谓也。
按一本题曰脉诀辨真。盖后人所妄改也。
〔马氏(莳)脉诀正义〕医藏目录三卷 未见〔王氏(文洁)图注释义脉诀评林快捷方式统宗〕八卷 存〔邢氏(增捷)脉诀删补〕未见按上见于新昌县志。
〔翟氏(良)脉诀汇〕未见按上见于益都县志。
〔陈氏(士铎)脉诀阐微〕未见按上见于陈凤辉洞天奥旨序。
〔冯氏(兆张)脉诀纂要〕未见按上见于锦囊秘录。
〔李氏(延 )脉诀汇粹〕未见按上见于曝书亭集高士李君塔铭。
卷十八
诊法(二)
〔王氏(叔和)小儿脉诀〕佚曾世荣曰。宣和御医戴克臣侍翰林日。得叔和小儿脉诀。印本二集。一本曰。呼吸须将六至看。一本云。
呼吸须时八至看。遂与内台高识。参详字义。审察至数。就诊五岁儿。常脉一息六至者是。八至者非。盖始因镂板之际。误去六字上一点一画。下与八字相类。致此讹传。迨与卒以学易。作五十以学易之误是也。尝考默庵张氏脉诀亦云。小儿常脉。一息只多大人二至为平。即六至也。然一呼一吸之间。六至明矣。不然。姑俟来者考之。
(活幼心书)
〔皇甫氏(谧)脉诀〕佚按上见于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
〔秦氏(承祖)脉经〕隋志六卷 佚〔康氏(普思)脉经〕隋志十卷 佚〔徐氏(阙名)脉经〕隋志二卷 佚〔新撰脉经诀〕(旧唐志作脉经诀)隋志二卷(旧唐志作三卷)佚〔许氏(建吴)脉经钞〕隋志二卷 佚〔王氏(子 )脉经〕新唐志二卷 佚〔甄氏(权)脉经〕新唐志一卷 佚〔脉诀赋〕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脉经〕十卷 崇文总目十卷 佚〔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崇文总目曰。无名氏杂论脉诀。
〔李氏( )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脉经诀录〕崇文总目一卷 佚钱侗曰。通志略。有脉经秘录一卷。不着撰人。疑即此书。
〔黄氏(阙名)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金鉴集歌〕崇文总目一卷 佚〔卫氏(崇)医门金宝鉴〕新唐志三卷(崇文总目。作一卷)佚赵希弁曰。右卫嵩撰。嵩仕至翰林博士。崇文总目云。不详何代人。述脉候征验要妙之理。
〔亡名氏凤髓脉经机要〕崇文总目五卷 佚〔医鉴〕崇文总目一卷 佚〔张氏(及)脉经手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宋志曰。王善注。
〔亡名氏百会要诀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碎金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延灵至宝诊脉定生死三部要诀〕(艺文略。灵。作龄。)崇文总目一卷 佚〔张氏(尚容)延灵钞〕艺文略。作延龄宝钞。宋志。作延龄至宝钞。崇文总目一卷 佚〔太医秘诀诊脉候生死〕(旧。候。作俟。今据艺文略改订。)崇文总目一卷 佚〔徐氏(裔)指诀〕(艺文略。作指下诀。宋志。作徐氏黄帝脉经指下秘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脉诀〕崇文总目二卷 佚〔覃氏(延镐)新集脉色要诀〕(艺文略。作谭延镐。)崇文总目一卷 佚〔亡名氏经要集〕(艺文略。作自经要集。)崇文总目一卷 佚〔吴氏(复圭)金匮指微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耆婆脉经〕艺文略一卷 佚〔韩氏(阙名)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脉经〕宋志一卷 佚〔孙子(阙名)脉论〕艺文略一卷 佚〔脉诀论〕艺文略一卷 佚〔唐氏(强明)诊脉要诀〕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诊脉会要〕艺文略一卷 佚〔指难图〕艺文略一卷 佚〔李氏(上交)柴先生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华氏(子 )相色经诀〕艺文略一卷 佚〔亡名氏脉证口诀〕艺文略一卷 佚〔清溪子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杜氏(光庭)了证歌〕一卷 未见钱曾曰。光庭谨傍难经。各推了证歌为之。以决生死。宋高氏为之注。东越伍捷又为之补注。其于脉理。可谓研奥义于精微者矣。
四库全书提要曰。杜天师了证歌一卷。旧本题唐杜光庭撰。光庭字圣宾。晚自号东瀛子。括苍人。应百篇举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幸蜀。召见。赐紫衣。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赐号广成先生。除谏议大夫。
进户部侍郎。后归老于青城山。此书题曰天师。据陶岳五代史补。亦王建时所称也。考光庭所着。多神怪之谈。
不闻以医显。此书殆出伪托。其词亦不类唐末五代人。钱曾读书敏求记。以为真出光庭。殊失鉴别。其注称高氏伍氏所作。而不题其名。后附持脉备要论三十篇。亦不知谁作。多引王叔和脉诀。而不知叔和有脉经。则北宋以后人矣。
〔崔氏(嘉彦)注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 存〔黎氏(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三卷 存〔直鲁古脉诀〕佚按上见于辽史本传。
〔萧氏(世基)脉粹〕读书后志一卷 佚赵希弁曰。上皇朝萧世基撰。世基尝阅素问。及历代医经。患其难知。因缀缉成一编,治平中姚谊序之。
〔刘氏(元宾)脉要新括〕(国史经籍志。作脉要秘括。)宋志二卷 存自序曰。余尝注王叔和脉诀。如其间五脏歌后。又歌曰等编。及入式语。数处词语鄙俗。文理不通。疑非叔和之作。而后人增之。尝欲削其不类者。补以己之所为。庶有以合乎岐黄内经。越人难经之本旨。因循未果就。
或者谓余曰。君为伤寒括要六十篇传于世。颇开医者之耳目。盖更取医书切用者。纂而述之。顾不美欤。余闻其言。而有契于心。因闲暇吟成百篇。下为之注脚。辞语虽俚。理则该博。使学人读之。如手举大纲。众目从而张矣。所谓两得之也。名之曰补注脉要秘括。览者或不我诮。试取叔和脉法。合而观之。则埙 迭和。互相发明。
其于医学。岂小补哉。宋熙宁九年。卢陵通真子自序。
陈振孙曰。脉要新括一卷。通真子撰。以叔和脉诀。有 HT 鄙俗处。疑非叔和作。以其不类故也。乃作歌百篇。案经为注。又自言尝为伤寒括要六十篇。其书未之见。
〔脉书训解〕三卷 未见澹生堂书目曰。宋刘元宾撰。明刘裕德解。
〔许氏(叔微)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佚许叔微曰。大抵仲景脉法。论伤寒与杂病脉法异。故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百证歌注)
又曰。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发微论)
〔庄氏(绰)脉法要略〕佚按上见于幼幼新书。
〔崔氏(嘉彦)脉诀〕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崔嘉彦曰。夫脉者。天真要和之气也。晋王叔和以浮芤滑实弦紧洪为七表。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为八里。以定人之阴阳,以决人之死生。然文理甚繁。后学未能解。大抵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其枢要。但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且如浮而有力者为风。浮而无力者为虚,沉而有力者为积。沉而无力者为气。迟而有力者为痛。迟而无力者为冷。数而有力者为热。数而无力者为疮。更看三部。在何部得之。且如寸部属上焦。头面胸膈之疾。关部属中焦。腹肚肠胃之疾。尺部属下焦。小腹腰足之疾。更看五脏。何脏得之。六腑亦然。学人当以意会而精别之。庶无按寸推尺之诮。
钱曾曰。紫虚脉诀一卷。句如蒙求。盖欲初学医者易知耳。
四库全书提要曰。崔真人脉诀一卷。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
陶宗仪辍耕录。称宋淳熙中南康崔紫虚隐君嘉彦。以难经于六难。专言浮沉。九难专言迟数,故用为宗。以统七表八里。
而总万病。即此书也。宋以来诸家书目不着录。焦 国史经籍志。始载之。东垣十书。取以冠首。李时珍已附入濒湖脉学中。至其旁注之评语。真出李杲与否。则无可征信矣。
按此书。东垣十书。医统正脉中所收。其歌括耳。若全文。世从不知之。秘府所藏明钞幼幼新书。附录脉书五种。首编则崔氏原书。题曰紫虚真人脉诀秘旨。今记题词于此。以订正焉。
〔刘氏(开)脉诀〕国史经籍志一卷 佚南康府志曰。刘开。字立之。习释老学。常游庐山遇异人。授以太素脉行世。元帝召赴阙。赐号复真先生。
卒。葬于西古山。着有方脉举要。
按刘开南宋人。不知府志何以为元人。而赴阙赐号之说。亦未见所据。
〔脉诀理玄秘要〕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跋曰。开。庐山野人。 伏山林。无用于世。浅识寡闻。言辞鄙拙。岂堪人师。因承师训。剖露肺肝。以为脉诀。诱诸门人弟子。为人道之蹊径。若夫深造渊源,博究妙旨。则先生长者。不无望焉。嘉熙五年上巳日。
后学刘开识。
〔王氏(元标)紫虚脉诀启微〕未见江宁府志曰。王元标。字赤霞。上元人。宋文安公尧臣后。少业儒。兼精素难诸书。遂以医名。崇祯己卯大疫。标携药囊过贫乏家。诊视周给。全活多人。甲申之季。大宗伯荐为太医丞。标不应。逃赤山。寻葛稚川旧居卜筑焉。着有紫虚脉诀启微。又着医药正言。未及就而卒。
〔蔡氏(元定)脉经〕一卷 存跋曰。元定放逐春陵。地近西广。倏寒忽热。日备四时。素疾多病。遂尔日增。因取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及孙真人诸家脉书读之。若其乱杂无伦。因为之部分次第。
则为一书。以便观览。近世所传叔和脉诀。昔年见其乖谬鄙俗。疑非叔和所作。近见三因方。具言乃高阳生所作。
颇自信以为知言。今之医者。自脉诀之外。无所闻见。欲以意见决死生。亦何怪其悖谬也。同书于此。使学人知脉诀之伪。
〔施氏(发)察病指南〕三卷 存自序曰。医之为学。自神圣工巧之外无余说。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一者何。切而知之。谓之巧也。然亦曷尝真见其所谓巧者。特窃是名。以欺世耳。间有以活人自任者。又弊于医者之委压。惑于议论之纷纭。无所折衷。每得其粗。而不得其精。余自弱冠。有志于此。常即此与举业并攻。迨夫年将知命。谢绝场屋。尽屏科目之累。专心医道。取灵枢素问太素甲乙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参考互观。求其言之明白易晓。余尝用之而验者。
分门纂类。裒为一集。名曰察病指南。其间如定四季六脏平脉。与夫七表八里之主病。分见于两手三部者。亦本于圣贤之遗论。特推而广之。触类而补之。其他言之未甚昭着者。附以己意发明之。盖将以贻诸子孙。非敢求人之知也。年来疫疠盛行。病者不幸而招医。多见以阳病服丹附者。悉殒于非命。岂惟不知脉。并于证而不知。吁何惨哉。或者不察。乃曰。吾取医之运耳。奚暇问其学之精否。殊不知恃运以言医。虽幸而或中。而所丧亦多。
求其万举万全者难矣。此余所以不敢自私。欲锓梓以广其传。庶几与同志者共云。淳 改元。九月立冬后四日。
永嘉施发政卿序。
赵崇贺序曰。能医人多矣。能使人皆能医人。不多也。
盖以医医人有限。以医教人无穷。施桂堂察病证有书。曰指南。考本草有书。曰辨异。而续易简。又有方有论。
桂堂之心。使人人知有此书此方此论也。不特自能医人。且欲人莫不能医人。视碌碌辈。曰秘方。曰家藏方。小智自私。靳不示人。心之广狭盖可见。淳 丙午。正月中浣。澹斋赵崇贺书。
〔杨氏(士瀛)脉诀〕一卷 未见闽书曰。杨士瀛。字登父。怀安故县人。精医学。着活人总括。医学真经。宜指方论。行于世。
按上见于也是园书目。
〔察脉总括〕一卷 存〔黎氏(民寿)决脉精要〕一卷 存〔李氏( )脉歌〕未见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脉髓〕未见按上见于濒湖脉学。
〔李氏(杲)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 存按此书收在于医统正脉中。题曰丹溪先生朱震亨彦修父着。然其六气全图说。称予目击壬辰首乱已来。民中燥热者。多发热痰结咳嗽。重以医者不识时变。复投半夏南星。以益其燥热。遂至嗽血痰涎逆涌。咯吐不已。
肌肉干枯而死者多矣。平人则两寸脉不见。两尺脉长至半臂。予于内外伤辨。言之备矣。余因疑此书似非朱震亨所着。辄阅李明之内外伤辨序。称其书已成。陵谷变迁。忽成老境。束之高阁。十六年矣。后为昆仑范尊师所奖。
更就成之。时丁未岁也。考丁未。即元定宗三年。以长历溯之。十六年当金哀宗天兴元年。岁次壬辰。则其所言。
与书中壬辰首乱以来之语相符。又内外伤辨曰。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
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云云。则其言凿凿可证。乃如此书实出于明之之手。其移甲付乙。
盖明时书估之所致。吴勉学遂刊于正脉中而不改者。抑何失检之甚矣。书中阴阳关格图说载丹溪先生曰。阴乘阳则恶寒。阳乘阴则发热。是亦系妄人之所搀。当抹杀之。
〔张氏(璧)脉谈〕佚徐春甫曰。张璧。元素之子。得父业。号云岐子。名著当时。有脉谈行世。(医统)
〔严氏(三点)脉法撮要〕一卷 存周密曰。近世江西有善医。号严三点者。以三指点间。知六脉之受病。世以为奇。以此得名。余按诊脉之法。
必均调自己之息。而后可以候他人之息。凡四十五动为一息。或过或不及。皆为病脉。故有二败三迟。四平六数、七极、八脱、九死之法。然则察脉固不可以仓卒得之。而况三点指之间哉。此余未敢以为然者也。或谓其别有观形察色之术。姑假此以神其术。初不在脉也。(齐东野语)
〔张氏(道中)玄白子西原正派脉诀〕一卷 存自序曰。宋淳熙中。朱文公守南康间。隐居崔紫虚名嘉彦者。结庵西原山。乃别筑卧龙庵。绘象孔明其中。
崔君及己列左右。时往还。叩养生济世术。盖崔以策干时贵赵唯相。不用而肥遁者。养生济世。固其余事。公亦欲但如此。而口传心授。竟为复真刘先生开。发而行之。今两山南北名医之流。悉自刘氏。吾师宗阳朱炼师脉明。
最为得传者。大德辛丑。既从炼师得崔刘四脉。玄又乃扩其意。为之图并歌括。以教稚子。肄业习不至 格。因图卷端。玄白老人书。
〔玄白子相类脉诀〕一卷 存玄白子曰。余读脉经。常为十类。脉析其义。而又恨夫脉之相类者。犹未止此也。作疑脉韵语。
〔玄白子诊脉八段锦〕一卷 存〔脉法微旨〕一卷 存〔姚氏(宜仲)诊脉指要〕佚吴澄序曰。俗间误以脉诀机要为脉经。而王氏脉经。观者或鲜。 江姚宜仲三世医。周秋阳周嘉会。儒流之最也。丞称其善脉。其进于工巧可知。增补断病提纲。殆与钱闻礼伤寒百问歌同功。诊脉一编。父经子诀者也。
为医。而于医之书。医之理。博考精究如此。岂俗医可同日语哉。余不治医。而好既其文。脏腑各六。三在手三在足。医所诊一寸九分。乃手太阴肺经一脉尔。于肺之一脉。而并候五脏六腑之气。其部位也。脉要精微论言之。
下部候两肾。中部左肝右脾。上部左心右肺。心包与心同位。所谓在内以候膻中。是也。而不寄诸右命门之部。
陈无择脉偶。盖十得八九。而未之尽。何也。脉书往往混牢革为一。有牢则无革。有革则无牢。夫牢者坚也。经云。紧牢为实。又云。寒则牢坚。革者。寒虚相搏之脉也。而可混乎。脉之名状。浮沉实虚。紧缓数迟。滑涩长短之相反也。弦弱。犹弓之有张弛。牢滞。犹物之有坚硬。匹配自不容易。抑有难辨者焉。洪散俱大。而洪有力。
微细俱小。而微无力。芤类浮也。而边有中无。伏类沉也。而边无中有。若豆粒。而摇摇不定者。动也。若鼓皮。
而如如不动者。革也。洪微也。散细也。芤之与伏也。动之与革也。亦其对也。二十四者之外。促结代。皆有止之脉。疾而时止。曰促。徐而时止。曰结。虽有止。非死脉也。代真死脉矣。故促结为对。而代无对。总之凡二十七。宜仲有脉位脉偶二条。因附鄙说。其然欤。其不然欤。裁之可也。(临川吴文定公文集)
〔朱氏(震亨)丹溪脉诀〕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澹生堂书目。
〔丹溪脉法〕未见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滑氏(寿)诊家枢要〕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题词曰。天下之事。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言约而尽。事核而当。斯为至矣。百家者流。莫大于医。医莫先于脉。浮沉之不同。迟数之反类。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抑亦以对待。而为名象焉。有名象。而有统会矣。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或者曰。脉之道大矣。古人之言亦伙矣。犹惧弗及。而欲以此统会该之。不既太约乎。呜呼。至微者脉之理。而名象着焉。统会寓焉。观其会通。以知其典礼。君子之能事也。由是而推之。则溯流穷源。因此识彼。诸家之全。亦无遁珠之憾矣。
〔曹氏(怀静)诊家补遗〕未见冯梦祯序曰。医家祖素问。犹儒术祖易论语。盖不独义理精深。而文章简奥。非肤学小儒所易测识。唐以来惟启玄注撄宁抄。稍得其要领。丁氏点白又为之补正。足称二氏功臣矣。撄宁又有诊家枢要一卷。附素问钞之末。
盖得岐黄之精。而约取之。用其言以起死肉骨。不减九转灵砂。而世曾莫之窥也。吾友曹怀静先生业儒。而研精医典。尤笃嗜诊家枢要。有所见辄次其语。以补樱宁生之缺。积数十年。而书大备。名曰诊家补遗。将寿之梓。
而问序于余。余虽不知医。而甚知医之难。且伤世医之陋。大都不识丁。人为之趁。运善觅钱。世目之良医。遂以性命付之。一有疾。医六七辈。纷集其门。百药尽试。而侥幸不死。即死。医故不专。有所逃责。此何异衰国之用人哉。即曹君书出。谁为观之者。余曰。不然。今儒术久衰。周孔之书。尽为俚儒及科举之学所坏乱。于此时。有能揭儒先精义示人。则孟氏所称圣人之徒。而功不在禹下者也。余于曹君亦云。(快雪堂集)
〔滑氏(寿)脉诀〕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引黄氏书目。
〔吕氏(复)五色诊奇HT 〕未见〔切脉枢要〕未见〔脉绪〕未见〔脉系图〕未见按上四种。见于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卷十九
诊法(三)
〔吴氏(景隆)脉证传授心法〕一卷 存自序曰。脉证传授心法。其来始自黄帝与岐伯问难。继而秦越人作八十一难经。以重明之。其间文义深奥。
后学率未易识。至晋王叔和作脉经。以发明素难之旨。实得诊脉之径路。识病之枢机也。无何好事者。撰为脉诀。
托叔和之名。传之于世。致使后人置脉经于高阁而不读。又况歌诀多以己意附会。而不本于素难脉经,其中多有不能讲解之语。所以后人不得叔和正传。实斯道之不幸也。后有丹溪先生。深契内经之旨。知脉诀为高阳生谬言。
故敢排出冷生气等语。而不使乱叔和之脉经,医道至此。始晦而复明焉。愚故尝谓医家之有丹溪。如儒道之有晦庵也。夫何后世业医者。往往以丹溪之言。为迂而不遵。虽有通真子杨仁斋滑伯仁等。相继而作。各出所长。以发明之。然未有能会而为一者也。予幼因举不第。乃弃儒学医。朝夕研究。颇知义理一二。乃敢辄忘芜陋。会集诸家之说。取其长。融会为一。名曰脉证传授心法。盖以便后学之记诵。以补前哲之未备耳。倘蒙后之君子。恕其狂僭而改正之。则非生之幸。实吾道之幸也。弘治壬子六月既望。梅窗居士后学吴景隆序。
〔袁氏(颢)脉经〕二卷 未见按上见于嘉善县志。
汪氏(宦)统属诊法 未见徐春甫曰。汪宦。字子良。号心谷。新安祁门人。机之族彦。幼从兄宇习举子业。颖敏夙成。后弃儒就医。
潜心内素。有神领心得之妙。证王氏之谬注。如分鳞介于深泉净HT 之中。诚有功于轩岐,启迪天下后世。医学如瞽复明。质疑尺寸等论可见矣。为人质实。不以有学自矜。后游者甚多。所着医学质疑。统属诊法。证治要略等书行世。
〔李氏(言闻)四诊发明〕明志八卷 未见〔卢氏(志)脉家要典〕未见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程氏(伊芳)脉荟〕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贺氏(岳)诊脉家实〕未见按上见于海盐县志。
〔吕氏(夔)脉理明辨〕未见按上见于江阴县志。
〔吴氏(洪)诊脉须知〕医藏目录五卷 存兰溪县志曰。吴洪。太平乡人。号悠斋。世习小儿科。传授口诀。洪恺悌柔和。视小儿风寒麻痘等证。诊脉察色。不厌再三。有如己子然。故内外心感之。用药慎确。加减轻重。必重思之。不误伤人。不概受人谢。盖医而有儒风者。君子取之。
〔诊脉要诀〕医藏目录三卷 存〔李氏(时珍)濒湖脉学〕明志一卷 存题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
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 所。
四库全书提要曰。濒湖脉学一卷。明李时珍撰。宋人剽窃王叔和脉经。改为脉诀。其书之鄙谬。人人知之。
然未能一一驳正也。至元戴启宗作刊误。字剖句析。与之辨难。而后其伪妄始明。启宗书之精核。亦人人知之。
然但斥赝本之非。尚未能详立一法。明其何以是也。时珍乃撮举其父言闻四诊发明。着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
其法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代。二十七种。毫厘之别。精核无遗。又附载宋崔嘉彦四言诗一首。及诸家考脉诀之说。以互相发明。与所作奇经八脉考。皆附本草纲目之后。可谓既能博考。
又能精研者矣。自是以来。脉诀遂废。其廓清医学之功。亦不在戴启宗下也。
〔章氏(季)医经脉要录〕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鲍氏(叔鼎)图经脉证类拟〕国史经籍志二卷 未见〔方氏(谷)脉经直指〕明志七卷 存自序曰。大哉医之为道也。最难者莫甚于脉。最验者亦莫知于脉。以所难者。莫知可求。以所验者。莫舍可知。岂可懵然无知之人。而强道知之之术。不按诊法。而自是用治。殊不知气血寒热。表里虚实。皆从何来。
酸辛甘苦。温凉咸淡。亦从何施。升降补泻。汗下宣通。尤从何用。是故古之圣贤出。而有好生之德。设脉知病。
对证用药。立三部而通五脏。由七诊而分九候。取其轻清重浊。而断其表里虚实。分其浮沉迟数。而察其内外寒热。此千古不易之法。为后世医学之准绳也,今之愚者。徒知病之所来,而就施药之所治。则虚实有不论也。补泻又无法也。所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吾尝战兢惕励于此。考内经之旨。立七诊而不能尽备其源学。叔和分表里九道。又难入于隐微之地。使后之学人。迷惑者多。
何况于造道升堂入室之所也。或偶然侥幸。一时医治。几人病痊。则曰我明此道也。我能治此也。又不知略少难处。用药不灵。则举手无措。或人问博。则汗颜无答。方知有弗能也。我之门人小子。不若用心于克学之际。而舒怀于临症之时。使言谈有论。治病有法。切脉有验。而为高明之士。不狭于人下者矣。吾因诊脉之甚难。固立阶梯之直指。诱掖奖进。以明后学之愚。以引精微之地也。是为序。万历甲戌仲夏一日。钱塘后学医官方谷谨识。
〔亡名氏脉学秘传〕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徐氏(行)脉经直指碎金集〕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经籍类。
〔翁氏(宜春)脉学指掌〕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诈氏(兆祯)诊翼〕医藏目录二卷 存许兆祯曰。甚哉医之难言也。甚哉脉之尤难言也。粤自羲黄开其源。和缓浚其流。扁鹊仓公仲景华佗扬其波。
而脉道如日中天。然犹各明一义。漫靡统归。晋王叔和罗其成。
而次脉经九十七篇。囊括似为详尽。第支于万派。读者苦之。迨六朝诡叔脉诀一出。遂蝇然易其卒业。(按二句难解。恐是讹文。)而经寻沉掩不行。彼诀乃高阳生援经剽窃。而不合经义者多。观其所立。七表八里。即内外阴阳。
已大戾厥旨。他何论焉。自兹已还。作者鳞次而出。无不拾其牙后。以证己唾者。独王裳着阐微论。始议脉诀论表不及里。其空谷足音哉。顾事雕刻太深。而坐谫露殊甚。夫既知七表八里之陋。而犹然增长数二脉为九表。加短细二脉为十里。意阴阳之数。极于九与十也。吁脉之动静。固阴阳所生。而其变化。岂名数可限。试观内经以来论脉即义辨形。触体成状。至有不可名状。果七表八里能尽耶。况脉以表里名者浮沉耳。他因浮而见。皆为表。因沉而见。皆为里。
讹以传讹。总邻笑步。亦所贵正哉。降是家筑一墙。人执一凿。炫奇贾异者。又毋虑数千种。其说愈长。其故武愈失。犹之青出于蓝。转施丹HT 。色滋绚而益背其祖矣。余因伏而思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圣经贤传具在。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得毋可因流见流者耶。于是参互考订。口诵心维。积之数载。庶几哉梦觉之顷乎。而犹虑觉之复梦也。聊择微所有得者。而拂之纸帙。竟以质之刘诚意公。公曰。此可谓诊翼哉。因叩之梓以传世。夫章寻句摘。非体也。揣摩臆度。非明也。敢云发所未发。为诊脉家羽翼哉。虽然。公之命不可辞也。
遂授梓之。而并识此。
按上据医四书录之。别有一本。题曰脉镜。盖系书坊所妄改。
〔吴氏(昆)脉语〕二卷 存自序曰。脉者指下之经纶也。斯而或昧。轻则系病之安危。重则关人之生死。诚不可不语者。自六朝高阳生伪叔和而着脉诀。脉之不明也久矣。余幼慕是术。窃有悯焉。敬业之余。每以素难灵枢脉经甲乙。及长沙河间东垣丹溪之书。间阅之。越十年。以举子业不售。里中长老谓余曰。古人不得志于时。多为医以济世。子盍事医乎。奚拘一经为也。余于是投举子笔。专岐黄业。乃就邑中午亭余老师。而养正焉。居三年。与师论疾。咸当师心。师勉余友天下士。嗣是由三吴循江浙。历荆襄抵燕赵。就有道者。师事之焉。或示余以天人贯通之道。或示余以医儒合一之理。或示余以圣贤之奥旨。或秘余以家世之心传。其间讲求脉理。出入岐黄者。未常乏人。然童而习之。白首不达者。又不可以枚举而数计矣。呜呼,一指之下。千万人命脉所关。医家于此而懵焉。是以人为试耳。世之疲癃生理残障。将安赖之。于是以孤陋之闻。集成语录二篇。以告同志。虽未敢以为可传。然杨园之道。倚于亩丘。是亦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孙氏(橹)脉经采要〕未见浙江通志曰。孙橹。号南屏。东阳人。性颖异。精岐黄。五都有单姓。妻产死三日。心尚温。橹适过之。一剂而苏。竟产一男。又有人头生瘤痒甚。橹曰。此五瘤之外。名为虱瘤。决破之。果取虱碗许。遂全。其效多类。
着有医学大成。活命秘诀。脉经采要等书。
〔王氏(宗泉)脉经本旨〕未见按上见于钱雷人镜经序。
〔姚氏(浚)脉法正宗〕未见按上见于江南通志。
〔亡名氏脉赋〕六卷 未见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持脉备要〕一卷 未见按〔天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 存跋曰。夫脉道至妙。圣人秘宝。阴阳隐奥。其理幽微。非神明何以能见死生。善言事理者。须识今古。故云三部五脏易识。九候七诊难明。凡习医徒。若不晓其指下。察其形质。安能断定凶吉。虽使披诵医书。至于白首。终无识者。余撰此图于天元诀内。搜方辨五行之方色。布六脉之要。文繁者歌之于图。难明者资之于影。谨撮其要。于以示后来者尔。
〔申氏(相)诊家秘要〕未见潞安府志曰。申相。长治人。通方脉。研究脉理。尤精伤寒一科。着诊家秘要。伤寒捷法歌。活人多应。
〔黄氏(武)脉诀〕未见山阴县志曰。黄武。字惟周。少颖敏。有志康济。尤善古诗文。事举子业不就。遂精岐黄术。先是越人疗伤寒。
辄用麻黄耗剂。武独曰。南人质本弱。且风气渐漓。情欲日溢。本实已拨。而攻其表。杀人多矣。乃投以参 。
辄取奇效。自是越之医咸祖述之。一时名医。如陈淮何鉴。咸出其门。所着有医学纲目数百卷。脉诀若干篇。行于世。
〔唐氏(继山)脉诀〕未见会稽县志曰。唐继山以字行。万历年间人。住安宁坊。少喜读书。长而习医。以温补为事。多奇效。尤能以脉理。决生死于数年前。人至今称之。有脉诀行世。
〔邹氏(志夔)脉辨正义〕五卷 未见靖江县志曰。邹志夔。字鸣韶。其先丹阳人。少业儒。一再试不售。辄弃去。怡情坟典。于书无所不窥。为人朴雅。则古称先。严于取予。一介不苟。中年精医术。尝罗远古扁仓。以及近代刘李诸家之书。着脉辨正义五卷。言言理要。与素问灵难相发明。邑人朱家 为之传。
〔刘氏(会)脉法正宗〕二卷 存自序曰。岁己酉。余司训云阳。因寅僚冯公直华索脉要于余。遂辑脉法三卷授之。大抵多祖述内经。而出入卢扁叔和之旨。且也顺文注释。经络症治,靡所不备。公读之跃然曰。自古论脉者多。然繁者搏而寡要。简者略而不明。未有若此书之详且善者。所谓美则爱。爱则传者。
非耶。因名之曰正宗云云。
〔沈氏(野)诊家要略〕未见按上见于顾自植暴证知要。
〔李氏(盛春)脉理原始〕一卷 存张氏(三锡)四诊法 一卷 存〔方氏(炯)脉理精微〕未见福建通志曰。方炯。字用晦。莆田人。尝与方时举诸人。为壶山文会。精医术。时有一僧暴死。口已噤矣。
炯独以为可治。乃以管吹药纳鼻中。良久吐痰数升而愈。前后活人甚多。有酬以资者。贫则却之。富则受之。以济穷乏。自号杏翁。着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等书。传世。
〔孙氏(光裕)太初脉辨〕二卷 存自叙曰。余髫年失怙。倚母为天。受遗经而继志。尊慈训以闲家。不意事变迭兴。忧危百出。随且病魔我侵。而家丁屡受。仓卒求医。半为药误。爰以攻苦之余。抉灵兰秘典。金匮玉尺等书。深知古圣人之重民命若此。
第四诊之法。古来并重。今特以按脉为尚。故经生术士。莫不精研脉理。群以叔和脉诀为宗。余初诵而莫如其解。
及细玩之。始悟其不合内经者甚多。犹不敢遽以为非。怛违众所尊也。及阅脉诀刊误。濒湖脉学。诊家枢要。脉诀图说。愈知此书非晋太医令王叔和之真诠。乃六朝高阳生之误诀也。余虽不敏。窃欲僭订其讹。因以先贤之折衷。参错肤见。着为一书。非敢为后学之指迷。聊以明一己之无谬尔。乃期生欲为刊布。而木生相与协赞焉。余念此书一人之管窥。恐未足以公世。适会吴兴谢道宾盘桓于期生醉古居。两越月日。促膝而谈。言无不合。因此前所集同栖云□如。共相质明。以祈攸当。乃始付梓人。复参订于颐生微论之旨。列其叛内经者十事于后。鲜不甚叛者。俟病机本草等书续出。悉为校定。若夫知我罪我。兹姑听也。虽然。世之医病两家。咸以此为首务。不知切乃四诊之末。所谓巧也。况脉理渊微。生死反掌。何可轻视。欲会其全。非四诊不可。是为识。明崇祯乙亥岁长至日。浮碧山人孙光裕撰。
〔石氏(震)脉学正传〕未见武进县志曰。石震。字瑞章。得名医周慎斋之传。尝云治病必先固其元气。而后伐其病根。不可以欲速计功利。刻有慎柔五书。慎斋三书。脉学正传。运气化机。及医案诸书行世。
〔赵氏(献可)正脉论〕未见按上见于鄞县志。
〔施氏(沛)脉微〕二卷 存施沛曰。沛反复内经灵枢。以迄仓扁仲景叔和诸书。此参彼证。沉酣四十余年。今识见颇定,始敢祖述轩岐之旨。纂成脉书。然其书浩瀚。难于记诵。故复撮其要略。约为是编。以视初学。俾步趋不谬。若欲登轩岐之堂。
入仓扁之室。必须仰钻灵素。卓有定见。庶不为邪说所惑。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
〔周氏(宗岳)脉学讲义〕未见按上见于滨州志。
〔卢氏(之颐)学古诊则〕四卷 存王琦序曰。医家以望闻问切为四要。夫闻与问。按式而行之。如以灯取影。罔有不合。无难也。若望色一端。所恃者。目力之精巧。辨之于隐微之间。用之稍难矣。至于切脉。凭之于指。会之以心。古谓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乃难乎其难者也。晋唐以后。脉学之书日增矣。各抒所见。互有短长。伪诀流传。更相淆惑。学人于此。
不能无多歧亡羊之患。卢子繇先生独采内经之微言。参以越人仲景之说。荟萃成书。分为四帙。名之曰学古诊则。
明当从古先圣哲之言以为则。而无事劳心于后人之纷拿云耳。先是子繇遵其父遗命。着本草乘雅。年二十八耳。
越十八年。而乘雅乃成。于是注伤寒。越五年。而伤寒金针亦成。于是注金匮。自言参核本草毕。而右目眇。疏钞金针终。而左目又眩。大抵由心劳血耗所致。至五十六。两目遂蒙。于时论疏金匮。甫及其半。不能复亲书卷。
时从冥目晏坐中。摩索其义。有所得口授子婿陈曾篁录出之。遂以摩索名其书。年届六十。始获成编。此皆其书中自叙。有岁月可考者也。诊则不知起于何时。小叙中并不纪岁月。大抵先已具稿草创。至摩索告成。始着意剪裁。未及六年。子繇即世。臆揣此编殆未成之书耶。观其前半。纵横错综。俱有条贯。然二帙之末。所谓六部四时寸口三条。只列其目。其辞缺焉。若三四两帙。则文本讹落。兼有错乱。所引内经。删节字句。全失义理者有之。又其叙次分起条目。与一帙之连章累牍。脉络贯注者。迥乎不同。核以小序所云。一意就绪。恐难饰会者。
殊不相合。又云。简阅诊则。破讹转甚。扶疾命曾篁对读。庶得无漏者。亦殊不然。大抵由易稿时。书人倦堕。
故遗落其字句。
子繇既抱西河之疾。不能亲自校勘。即命子婿对读。一时未遑卒业。迁延岁月。而观化之期已至。故前后异同若此。断以为未成之书。殆无疑矣。世之读是书者。于前半。苦其段落之联缀。而起止难辨。于后半。苦其文义之有重有缺。而头绪纷错。至援引灵枢素问之辞。文奥意深。理精旨远。俱无训诂。校会尤难。往往读未终帙。倦而思弃者有矣。余为此惜。乃详加考订。随其文义。区分而界隔之。使检阅者易。于寻索。诠论者便于研求。至于理旨深邃者。搏采名贤之论。而折衷焉。音释未明者。旁求字学之书。而参考焉。庶几疑义可以冰释。诵读得无舛错乎。若夫鱼豕混淆。文句遗漏。或更字以正其讹。或增字以昭其义。总蕲完此书之眉目。而不使有残缺失次之嫌。亦兼以启后人之愤悱。而得以有辨惑释疑之益。非敢于先哲妄起异同也。后之学人。于此四帙。果诵而能解。解而能明、明而能会通以用之。又安有心中之未了。而指下之难明哉。虽然诊脉。特四要之一耳。昔人谓医有四要。犹人有四肢。一肢废不成完人。一要缺不成上医。余尝晤先生之曾孙玉成。知其家藏。固有未刊色诊一编也。学人更能精究于是。而复益之以闻。参之以问。四要全而脏腑阴阳虚实。自能辨晰其精微矣。奚待饮长桑君药。而始有洞垣之视也夫。乾隆三十五年。岁次庚寅。五月丁丑朔。胥山老人王琦述。
〔李氏(中梓)诊家正眼〕二卷 未见〔尤氏(乘)增补诊家正眼〕二卷 存自序曰。西晋王叔氏所着脉经。其理渊微。其文古奥。读者未必当下领会。以致六朝高阳生伪诀。得以行于世。而实为大谬。士材李夫子以良相之才。而屡困场屋。数奇未遇。旁通岐黄之学。遂登峰造极。足以继前贤而开后学。着为正眼一书。真暗室一灯。与叔和脉经并不朽于霄壤间。就谓良医之功。不与良相等哉。向有原刻。始于本朝庚寅。惜乎即罹散失。越十年。予重加考订。付之剞劂。后复校本草通玄。病机沙篆。合为三书。行世已来。将五十年。使遐陬僻壤。咸得私淑李夫子矣。奈其板将颓。且更思有未详。如四诊之类。僭补无遗。重登梨枣。今四方君子。读之悟其理。以大其用。而医士之不易为者。可共为焉。岂不甚快。吴下门人尤乘拜题。
〔李氏(中梓)脉鉴〕未见 按〔蒋氏(示吉)望色启微〕三卷 存自序曰。慨自书之兴也有运。书之衰也有劫。何以故。上古典谟。遭秦火而殆尽,至汉绛帐传经。迄今以为美谈。况三坟在唐虞之前者乎。至扁鹊起。而仓公华佗诸公。递相授受。而后彰显。其文类多汉时语。自后学者多习汤液之术。置灵素二书。深微莫究。至唐太仆令王冰。始释素问。后发明者不一家。独灵枢九卷。宋元以前。无有注者。及太医玄台马氏为之注释。五千余年未明之书。一旦豁然。实希有之事也。奈为读者珍藏。未易得见。甲申乙酉间。际沧桑之变。避兵于赤松子采药处。案头惟有灵枢原文一部。取而读之。至五色篇。心入其奥。忘飧废寝。胸中如有未了事状。若是者一年。揣摹始成。释其文绘其图。犹恐千虑一失。藏而不露。后复取希夷风鉴诸书。阅其部分。较之灵枢。若合符节。予喟然叹曰。书之宜明也。亦有运乎。更将灵素望色之旨。反覆绎。一句二句。阐化一章。日之月之。积而成集。其间增删较改。殆经七易。欲商同志。不克就梓。置之匮中久矣。辛亥秋。吾友日生柳子见而喜甚。参酌尽善。分为三册。付之镌者。以公天下。呜呼。此书之成也。参之则虚空欲碎。书之则铁砚将穿。非遇沧桑之劫。宁有暇至此乎。劫乎亦运乎。若因劫以为运。吾亦不知其为解矣。
〔王氏(宏翰)四诊脉鉴〕未见按上见于吴县志。
〔张氏(璐)诊宗三昧〕一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诊宗三昧一卷。国朝张璐撰。是书专明脉理。首宗旨。次医学。次色脉。次脉位。次脉象。
次经络。次师传。次口问。次逆顺。次异脉。次妇人。次婴儿。其医学篇有云。王氏脉经。全氏太素。多拾经语。
溷厕杂说于中。偶一展卷。不无金屑入眼之憾。他如紫虚四诊。丹溪指掌。撄宁枢要。濒湖脉学。士材正眼等。
要皆刻舟求剑。挨图索骥之说。夫得心应手之妙。如风中鸟迹。水上月痕。苟非智能辨才。乌能测其微于一毫端上哉。其言未免太自诩也。
〔何氏(镇)脉讲〕未见〔脉诀〕未见按二书。见于本草纲目必读类纂。
〔程氏(云鹏)脉覆〕未见程云鹏曰。脉覆。叔和之书。伪乱难凭。李士材根据素问。考据甚悉。分列二十八字。窥深迎浮。后生小子。
殊苦寻究。和气二气之说。又未能吻合岁运。是用正之。(慈幼 序)
〔陈氏(治)视诊近纂〕二卷 存〔黄氏(韫兮)脉确〕一卷 存黄韫兮曰。脉理作为歌。便诵习也。其以浮沉至数。及不以浮沉至数辨者。各从其类。欲其易分别也。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字之韵。欲其不混淆也。脉之应病。以内经为主。内经未详者。以脉经补之。脉经未详者。以历代明医之说补之。欲其简而该也。有是脉。即有主是病之由。复逐句笺释于其下。欲明且畅也。较前人脉赋脉诗。颇有胜处。有志医学人。由此入门。虽曰快捷方式,实为正路矣。
〔舒氏(诏)辨脉篇〕一卷 存自序曰。昔人云。脉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可言传者。迹象也。中有神理。必意会而心悟之。非言辞之所可达。此其欺我也。悟得到。便说得出。说不出者。必其悟不到者也。岂非其说之诞乎。盖仲景教人望闻问切。
以临证不易之法也。望者。望其颜色气色。以察形体之荣瘁。闻者。闻其语言声息。以审内气之盛衰。复问其病起于何时。得于何因。所见之证。属于何经。或兼见何经之证。于是再问其平日有何旧病与否。其本气宜寒宜热。
则病之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确有所据矣。而后切其脉以验证。不过再加详慎之意。并非尽得其证于脉息之中。
倘脉证不符。犹必舍脉而从证。可见重在证。不重在脉。故以切为独后。彼不谙仲景之法者。藉脉理之说。文其陋而欺于世也。至于望闻问三字。不得其传。而病之六经阴阳表里。懵然不识。求其不杀人者。几希矣。且即以二十七脉言之。于中不无缺略。取义命名。亦有舛谬。譬如芤脉中空。谓其状若芤葱。曷若以离中虚状之。革脉浮大。中候沉候皆不见。谓其状若鼓皮。曷若以艮覆碗状之。牢脉浮大。浮候中候皆不见。谓其脉象牢坚。曷若以震仰盂状之。凡此岂非其取义之不精。命名之不当乎。又常有中候独见。而浮沉皆不见。状若坎中满者。有浮候不见。而中候沉候并见。状若兑上缺者。有见于中候浮候。而沉候不见。状若巽下断者。脉诀无此名目。岂非缺略乎。今皆不之较。第以人皆言脉。予亦毋庸不言。特不易言者。不欲以玄渺而无据者误人也。兹将二十七脉之迹象。逐一分疏。而复辨之以理。于中以浮沉迟数四者为纲。诸脉乃各从其类。列于其下。俾学人了然于心。即可畅然达之于口也。并将奇经八脉。妊娠诸诊。概为摘入。以备查考。至于主病。但以浮沉迟数。有力无力。验其表里寒热虚实而已。尚有不尽然者。而况其余乎。兹皆不录。大清乾隆四年己未。子月长至日。进贤舒诏驰远自识。
〔沈氏(金鳌)脉象统类〕一卷 存沈金鳌曰。人之有病。七情所感。六淫所侵。重则脏受。轻则腑受。深则经受。浅则肤受。象现于脉。脉诊于指。人与人异。指与肉隔。气有长短。质有清浊。且阴阳殊其禀。寒热虚实互其发。而欲于三指之下。顷刻之间。脏腑毕现。洞幽彻微。不有犀照。何能毫厘不差。因着脉象统类一卷。诸脉主病诗一卷。(俞 尊生序)
〔诸脉主病诗〕一卷 存题词曰。濒湖脉诀。各有主病歌辞。然只言其梗概。余撰脉象统类。各脉所主之病已详。但琐碎无文义相贯。
难于记识。因仿濒湖法。作二十七脉主病诗。阅者读此。复按核统类。则某脉主某病。某病合某脉。庶益洞然于中矣。
〔吴氏(仪洛)四诊须详〕未见按上见于本草从新序。
卷二十
诊法(四)
〔亡名氏太素脉法〕读书敏求记一卷 未见钱曾曰。序云。仙翁不知何地人。隐崆同山。常带一粗丸药。出山救人。更于指下。决未兆古凶寿限。时人莫不神之。后不知所终。唐未有樵者。于其石室石函中得此书。以传于后。
四库全书总目曰。太素脉法一卷。不着撰人名氏。其书以诊脉辨人贵贱吉凶。原序称唐未有樵者。于崆峒山石函得此书。凡上下二卷。云仙人所遗。其说荒诞。盖术者所根据托。此本只一卷,或经合并。或佚其下卷也。案太素脉。自古无闻。宋史载僧智缘事。王安石曰。昔医和诊晋侯。而知其良臣将死。则视父知子。亦何足怪哉。
其引据亦自有理。然推绎传文。医和亦以人事断之。料其当尔。故其对晋侯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 。其对赵武曰。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 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何尝一字及于脉。且传曰视之。亦不云诊。是特良医神解。望其神色知之。安石所云。殊为附会。大抵此术与于北宋。故智缘以前。不闻有此。而罗扩作张扩传。称少好医。从庞安时游。后闻蜀有王朴善脉。又能以太素。知人贵贱祸福。从之期年。得衣领中所藏素书。尽其诀乃辞去。扩徽宗时人。则王朴当与智缘同时。足证其并出于嘉 间。观此书。原亦仅称唐末所得。其非古法审矣。此本所载。皆七言歌括。
至为鄙浅。未必即领中之素书。殆方伎之流。又从而根据托也。(术数类)
〔齐氏(能之)太素造化脉论〕一卷 存自序曰。太素之理。妙用莫测。变化难穷。余生以济人为心。以施药为事。遂研精医学。深究脉法。无穷之理。自得于心。验人贫富贵贱。寿夭忧乐。往往不期而言中。于是忘其浅陋。撰成造化脉论。不出于阴阳两字。
测之然后知其为益深。穷之然后知其为益远。然亦安敢自是其是。姑志一得之愚。以俟知者正焉。新安实轩齐能之自叙。
〔太素脉经诗诀〕一卷 存齐能之曰。造化脉论。已经山屋先生订正。然其理深远。观者未易穷测。遂并编述前贤诗诀于后。其间辞意有窒塞不通。隐奥难晓者。辄以己意。增减而润色之。盖脉论者。造化之根原。诗诀者。吉凶之克应。二者不可缺一。合而观之可也。
〔杨氏(文德)太素脉诀〕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饶州府志曰。杨文德。乐平万全乡人。攻医。精内经太素脉。明初征诣太医院。洪武戊寅。乞归田里。明祖御书种德二字赐之。舟抵饶城。医者刘宗玉延之。文德为讲岐黄心法。以太素授之。紫极宫道士宋姓者疾。文德诊之曰。不数剂愈。宋以银饮器谢之。文德却不受。中途长啸。时宗玉子烈因问其啸之故。文德曰。明年春肝木旺。脾土受克。至期果死。黄复昌疾。文德诊之曰。一剂即瘥。官贵脉旺。秋当入仕。寻以荐授丹阳令。余皆类此。所着有太素脉诀一卷。
〔赵氏(铨)太素脉诀〕未见庐陵县志曰。赵铨。字仲衡。与罗文庄善。赠以古风。称为石亭子是也。高唐里人。精岐黄家言。虽为制举业不废。以诸生入监贡。仕灵寿霍山两邑。夏贵溪大拜入京。取道吴城。即携与入京。会世庙不豫。太医束手。
贵溪及大臣公卿。咸举铨入诊视。不终剂而龙体大安。铨既称旨。朝廷官之。而就令焉。铨意不欲久仕。解组归。
惟着书修真而已。有乞医者即赴之。不责人金帛。而施药不怠。诊太素有神。所着有春风堂集。石亭医案。岐黄奥旨。诸家医断。太素脉诀。体仁汇编。
〔彭氏(用光)太素原始脉诀〕一卷 存彭用光曰。假如诊得浮脉。缓缓如蝴蝶斗舞者。应在庚辛之日有喜。若太过不及者。有灾晦。若先期能预慎防闲。则或能减少。太素一书。正欲使人避凶趋吉。故程子曰。知之减半。慎之全也。余仿此。用光续修赵石亭条下。参验甚详。
江西通志曰。彭用光庐陵人。善太素脉。言多奇验。所着有体仁汇编。医术家多循守之。
〔詹氏(炎举)太素脉诀〕未见按上见于濒湖脉学。
〔亡名氏太素心要〕二卷 存〔太素脉诀秘书〕一卷 存〔王氏(文洁)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统宗〕七卷 存魏时亨序曰。客有问于余曰。书必有名。名必有义。脉诀以太素名者何也。果以太初者气之始。而太素者质之始。原其质之始。乃以太素名欤。且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太素脉寿夭富贵。贫贱祸福。无不知之。其于原始反终之意。盖益深矣。余曰。非也。有自来矣。有青城山神仙张名太素者。会悟叔和脉理之微。贯通岐黄卢扁之秘。一诊视之间。不特可以知人之虚实寒热。疾病安危。
而人之贵贱贫富。死生祸福。莫不于是决焉。人因其言之验。异其术之神。即其人之名。传其世之广。所以称之当时。曰太素脉所诀也。闻之后世。亦曰太素脉所诀也。而太素之说。起于此耳。愈传愈远。愈异愈奇。人遂以太初太素之义。神其说以重之。是徒知太素之名。而不知太素之实矣。反而思之。青城张仙之以太素为名。而因以太素名脉诀者。非张仙之自炫其名也。由人之慕张仙之术之异。而顾以其名名之。使不失其真也。岂料后之人。
因名而反失其名。考实而莫讯其实耶。友人冰鉴留心于是。亦悼太素之脉名虽传。而实不符也。乃以张仙脉诀。
详求搜正。汇为卷帙。与扁鹊难经。叔和脉赋等书。并类以行。使自今而后人之欲行太素脉者。不必求之太初太素之说。而当求之青城张仙之云也。
〔李氏(守钦)太素精要〕未见水县志曰。李守钦。号肃庵。聪明善悟。读书损神。病将危。得蜀医医而愈之。即北面受其业。走峨眉。
邂逅异人。授岐伯要旨。归从黄冠游。尤精太素脉理,又能预知人事。远近活者。不可胜数。诸王台省。咸敬礼之。徙居荥泽观。中有客自河北来。星冠羽扇。守钦识其非常人。即谨遇之。数日谈论。皆世外事。守钦善对。
客甚敬之曰。先生我师也。又曰。三日后罗主事过此。我当去也。因题诗于壁而别。越三日。果罗主事自南而北。
经于荥泽。为黄河泛涨所阻。栖迟观中。偶见所题。惊曰。此吾世父之笔。缘何题此哉。始知客为罗念庵也。人由是谓守钦能识仙客。号为洞元真人。寿九十有八。所着有方书一得。太素精要诸书。
行于世。
〔程氏(时卿)太素脉要〕二卷 未见李维桢序曰。祁门程时卿游于不佞之门者三世。其业儒不就。为形家。已乃攻医。已从宣城沈先生谭理学。
所全活不受糈。遇异人。教以太素脉。多奇中。即不佞所睹记。不可一二详矣。不佞数叩之曰。请待数年。而后与子。久之时卿之父母皆大耋。而身且开六帙。顾其子姓中。无可受业者。则谓不佞与其私传子。就若公之人人。
出囊中一编。盖异人所口授。而时卿手录者。稍芟其杂复。定为二卷。不佞卒业。掩卷而语时卿。是何异是吾儒洪范之绪论也。洪范以五事分属五行。而征休咎。太素以五脏六腑之脉。分属五行。而诊休咎。其揆一耳。然而太素多奇中。洪范或不其然。洪范推极于天地人物。博而不能该。太素一人之身。约而可据也。是书首所载五运六气。盖自洪范五行始。时有出入。惟所谓七表八里九道。六极四离。顺四季。旺十二时。按之百不失一耳。子独取指南剪金通玄隐微四赋。而汰诸蔓延谬悠之说。有以也。时卿唯唯。不佞因为题其端而行之。
按太素脉之说。未审始于何时。医说。载张扩闻川有王朴先生者。其察脉。非特知人之病。而太素之妙。能测人之死生祸福。见于未着之前。服膺几年。尽得其妙。乃辞而归。惜乎名盛于崇宁大观时。而享年止四十九。
卒于南昌。宋史僧智缘传曰。嘉 末。召至京师。舍于相国寺。每察脉。知人贵贱祸福休咎。诊父之脉。而能道其子吉凶。所言若神。士大夫争造之。王 与王安石在翰林。 疑古无此。安石曰。昔医和诊晋侯。而知其良臣将死。夫良臣之命。乃见于其君之脉。则视父知子。亦何足怪哉。据此,北宋之时。其说已行。彭用光曰。太素之传。实自东海冯真人。在金灵山。得于灵宝洞中神仙授受之术。向未有传。而方书亦不载。至干德乙丑。仲夏八日。始真人出洞游行。太素法遂传诸世。而得之者。皆口传心授。少着述以流布。嗣后亦间有知者。多自秘而弗传。书亦弗备。揆其大要。论贵贱。切脉之清浊。论穷通。切脉之滑涩。论寿夭以沉浮。论时运以生克。论吉凶以缓急。亦皆仿佛内经素问。
虚实攻补。法天法人法地之奥旨云。干德乙丑。宋太祖干德三年也。其说即似始于当时。然剧录曰。咸通干符中。
京师医者续坤颇得秦和之术。详脉知吉凶休咎。至于得失时日。皆可预言。古者善医道多矣。迹其前事。不过视彻膏肓。心解分剂。未闻乎平诊脉候。见于蓍龟之能也。是唐时已有此说。而其为术也。不过假风鉴以神之。岂得于三点九按之际。察其休咎贵贱邪。吴昆脉语曰。医家以岐黄为祖。其所论脉。不过测病情决死生而已。未有所谓太素也。扁鹊仓公之神。仲景叔和之圣。亦无所谓太素也。何后世有所谓太素者。不惟测人之病情。而能占人之穷通。不惟决人之死生。而能知人之祸福。岂其术反过于先圣。即是亦风鉴巫家之教耳。初学之士。先须格致此理。免为邪说摇惑。则造诣日精。而仓扁张王之堂可闯矣。故太素乃医之旁门。不得不辨。亦恶紫乱朱。距邪放淫之意。又曰。业太素者。不必师太素。但师风鉴。风鉴精。而太素之说自神矣。至其甚者。索隐行怪。无所不至。是巫家之教耳。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王士岂为之。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曰。诊脉以之治病。其血气之盛衰。及风寒暑湿之中人。可验而知也。乃相传有太素脉之说。以候人之寿夭穷通。智愚善恶。纤悉皆备。
夫脉乃气血之见端。其长而坚浓者。为寿之征。其短小而薄弱者。为夭之征。清而有神者。为智之征。浊而无神。
为愚之征。理或宜然。若善恶已不可知。穷通则与脉何与。然或得寿之脉。而其人或不谨于风寒劳倦。患病而死。
得夭之脉。而其人爱护调摄。得以永年。又有血气甚清。而神志昏浊者。形质甚浊。而神志清明者。即寿夭智愚。
亦不能皆验。况其他乎。又书中更神其说。以为能知某年得某官。某年得财若干。父母何人。子孙何若。则更荒唐矣。
天下或有习此术。而言多验者。此必别有他术。以推测而幸中。借此以神其说耳。若尽于脉见之。断断无是理也。
此论俱为得矣。其命名之义。取之乎所谓质之始也。魏时亨王文洁以为张太素者精此术。而后世称之。殆未可信。
盖太素脉之术。虽无裨于治法。以其托言于医流别编为一卷。附于诊法之后。
卷二十一
明堂经脉(一)
〔神农明堂图〕隋志一卷 佚〔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一卷 存按是书每图随病候而设焉。附以人神及尻神。逐岁所在。雷火针法。药方数道。盖其根据托。成于明人之手者也。
〔黄帝针灸经〕隋志十二卷 佚〔黄帝流注脉经〕隋志一卷 佚〔黄帝明堂偃侧人图〕(新唐志。作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隋志十二卷 佚〔黄帝针灸虾蟆忌〕隋志一卷 存〔按太医和气氏奕世所传。有黄帝虾蟆经轴子一卷。盖此书也。首举虾兔图。随月生毁日月HT 避炙HT 法(书中。蚀刺字。俱讹作HT HT 。)次载灸刺避忌法八门。其事虽似渺茫。非后人可为假托者也。考日中有乌。月中有虾兔。其说来尚矣。史龟策传曰。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淮南子精神训曰。日中有 乌。而月中有蟾蜍。又说林训曰。月照天下。蚀于詹诸。乌力胜日。而服于 礼。论衡顺鼓篇曰。月中之兽。兔蟾蜍也。其类在地。螺与 也。参同契曰。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魄吐生光。李善文选谢庄月赋注曰。张衡灵宪云。月者阴精之宗。积成为兽。象兔形。春秋元命苞云。月之为言阙也。
两说。蟾 与兔者。阴阳双居。明阳之制阴。阴之倚阳。太平御览。引抱朴子曰。黄帝医经。有虾蟆图。言月生始二日。虾蟆始生。人亦不可针灸其处。
据此则此书。当汉人所撰。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唐志。无人字。) 隋志一卷 佚〔黄帝明堂经〕(宋志。作灸经明堂。)旧唐志三卷 佚〔黄帝内经明堂〕旧唐志十三卷 佚〔黄帝杂注针经〕旧唐志一卷 佚〔黄帝针经〕旧唐志十卷 佚〔明堂针灸图〕读书后志三卷 佚赵希弁曰。上题云黄帝。论人身俞穴。及灼灸禁忌。
〔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宋史。无黄帝二字。)崇文总目一卷 佚〔岐伯灸经〕(宋史。作黄帝问岐伯灸经。)新唐志一卷 佚〔岐伯针经〕宋志一卷 佚〔黄帝岐伯针论〕艺文略二卷 佚〔扁鹊偃侧针灸图〕隋志三卷 佚〔扁鹊针传〕崇文总目一卷 佚〔子午经〕读书后志一卷 佚赵希弁曰。上题云扁鹊撰。论针砭之要。成歌咏。盖后人根据托者。
〔涪翁针经〕佚后汉书郭玉传曰。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经诊脉法传于世。
〔华氏(佗)枕中灸刺经〕隋志一卷 佚〔吕氏(广)玉匮针经〕(旧不着吕氏名。今据太平御览玉匮针经序录之。崇文总目。作金滕玉匮针经。
吕博撰。)隋志二卷(旧新唐志。作十二卷。崇文总目。作三卷。)佚〔募 经〕佚皇甫谧曰。吕广撰募 经云。太仓在脐上三寸。非也。
〔皇甫氏(谧)黄帝甲乙经〕(旧唐志。作黄帝三部针经。)隋志十卷。注曰。音一卷。梁十二卷。(旧唐志。作十三卷。)存宋志曰。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经十二卷。即甲乙经。
自序曰。夫医道所兴。其来久矣。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雷公受业。传之于后。
伊芳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中古名医。有俞跗医缓扁鹊。秦有医和。汉有仓公。其论皆经理识本。非徒诊病而已。汉有华佗张仲景。其他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于畏恶。治之而瘥云。后九年季琰病应发。发当有感。仍本于畏恶,病重必死。终如其言。仲景见侍中王仲宣。
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仲景论广伊芳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
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办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论病精微。九卷是原本经脉。
其义深奥。不易觉也。又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皆黄帝岐伯选事也。三部同归。文多重复。错互非一。甘露中。
吾病风。加苦聋。百日方治。要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易曰。观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见矣。况物理乎。事类相从。聚之义也。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其本论其文有理。虽不切于近事。不甚删也。若必精要。后其闲暇。当撰核以为教经云。
晋书曰。皇甫谧字士安。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以着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后得风痹疾。因而学医。习览经方。手不辍卷。遂尽其妙。(太平御览)
王焘曰。皇甫士安晋朝高秀。洞明医术。撰次甲乙。并取三部为定。如此则明堂甲乙。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人。宜遵用之。不可苟从异说。致乖正理。(外台秘要)
林亿等序曰。臣闻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医者虽曰方技。其实儒者之事乎。班固序艺文志。
称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又云。方技者。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非能通三才之奥。安能及国之政哉。晋皇甫谧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得风痹。因而学医。习览经方。
遂臻至妙。取黄帝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撰为针灸经十二卷。历古儒者之不能及也。或曰。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曰。人生天地之间。八尺之躯。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长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十二经之血气。大数皮肤包络其外。可剖而视之乎。非大圣上智。孰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皇甫士安能撰而集之。惜简编脱落者已多。是使文本错乱,义理颠倒。世失其传。学之者鲜矣。唐甄权但修明堂图。孙思邈从而和之。其余篇第。亦不能尽言之。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令取素问九墟灵枢太素经千金方及翼。外台秘要诸家善书校对。玉成缮写。将备亲览。恭惟主上圣哲衣冠文物。光辉上下。孝慈仁德。蒙被众庶。大颁岐黄。远及方外。使皇化兆于无穷。和气浃而充塞。兹亦助人灵顺阴阳明教化之一端云。国士博士臣高保衡。
尚书屯田郎中臣孙奇。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上。
四库全书提要曰。“甲乙经八卷。晋皇甫谧撰。是编皆论针灸之道。隋书经籍志。称黄帝甲乙经十卷。注曰。
音一卷。梁十二卷。不着撰人姓名。考此书首。有谧自序。称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又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皆黄帝岐伯选事也。三部同归。文多重复。错互非一。
甘滦。吾病风加苦聋,百日方治。(案此四字。文义未明,疑有脱误。今仍旧本录之。谨附识于此。)要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词。除其重复。至为十二卷。(案至字。文义未明。亦疑有误。)云云。
是此书乃裒合旧文而成。故隋志冠以黄帝。然删除谧名。似乎黄帝所自作。则于文为谬。旧唐经籍志。称黄帝三部针经十三卷。始着谧名。然较梁本多一卷。其并音一卷计之欤。新唐书艺文志。既有黄帝甲乙经十二卷。又有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经十三卷。兼袭二志之文。则更舛误矣。书凡一百一十八篇。内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篇。疾形脉诊篇。针灸禁忌篇。五脏传病发寒热篇。阴受病发痹篇。阳受病发风篇。各分上下经脉篇。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篇。各分上中下。实一百二十八篇。句中夹注。多引杨上善太素经。孙思邈千金方。王冰素问注。王惟德铜人图。参考异同。其书皆在谧后。盖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所加。非谧之旧也。考隋志。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图三卷。又明堂孔穴图三卷。唐志。有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黄帝明堂三卷。又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元孙黄帝明堂三卷。今并亡佚。惟赖是书。存其精要。且节解章分。具有条理。亦寻省较易。至今与内经并行。不可偏废。盖有由矣。”按弟坚曰。此书命以甲乙。未有详解。按杨玄操难经序。昔皇甫玄晏总三部。为甲乙之科。外台秘要。引此书。其疟病中云。出庚卷第七。水肿中云。出第八辛卷。又明堂及香港脚中。并引丙卷。然则玄晏原书。以十干列。
故以甲乙命名。隋志。黄帝甲乙经十卷。可以证焉。今传本并玄晏自序。作十二卷。盖非其真也。魏都赋。次舍甲乙。西南其户。李善注。甲乙。次舍之处。以甲乙纪之也。景福殿赋。辛壬癸甲。为之名秩。吕延济注。言以甲乙为名次也。此其义一尔。
〔徐氏(悦)龙衔素钺并孔穴虾蟆图〕(旧新唐志。 。作针经二字。)隋志三卷 佚〔亡名氏杂针经〕隋志四卷 佚〔程氏(天祚)针经〕隋志六卷 佚〔亡名氏灸经〕隋志五卷 佚〔曹氏(阙名)灸方〕隋志七卷 佚〔秦氏(承祖)偃侧杂针灸经〕隋志三卷 佚〔偃侧人经〕隋志二卷 佚〔明堂图〕旧唐志三卷 佚〔徐氏(叔向)针灸要钞〕隋志一卷 佚〔张氏(子存)赤乌神针经〕(旧不着撰人名字。今据唐志订补。)隋志一卷 佚〔亡名氏明堂流注〕隋志六卷 佚〔明堂孔穴〕隋志五卷 佚〔明堂孔穴〕隋志一卷 佚〔新撰针灸穴〕隋志一卷 佚〔明堂孔穴图〕隋志三卷 佚〔偃侧图〕隋志八卷 佚〔偃侧图〕隋志二卷 佚〔明堂虾蟆图〕隋志一卷 佚〔针灸图要诀〕隋志一卷 佚〔针灸图经〕隋志十一卷注本十八卷 佚〔针灸经〕隋志一卷 佚〔十二人图〕隋志一卷 佚〔流注针经〕隋志一卷 佚〔曹氏(阙名)灸经〕隋志一卷 佚〔谢氏(阙名)针经〕隋志一卷 佚〔殷氏(元)针经〕隋志一卷 佚〔亡名氏要用孔穴〕隋志一卷 佚〔九部针经〕隋志一卷 佚〔释氏(僧匡)针灸经〕隋志一卷 佚〔亡名氏三奇六仪针要经〕隋志一卷 佚〔杨氏(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旧唐志十三卷 阙自序曰。臣闻星汉照回。□□分其澜□□巫 水□□□□□□□□所以□□□□化通乾坤之气。象人之秀异。得□□□虽四体百节。必有攸系。而五脏六腑。咸存厥司。
在于十二经脉□□纲领是犹玉绳分晷。而□者不□金□ HT 。而晦明是□。至于□□□财□□□□□□乃细而运之者广。言命则微而摄之者大。血气为其宗本。经络导其源流。呼吸运其阴阳。营卫通其表里。始终相袭。上下分□亦□□荣输□□□□□□相倾。躁静交兢。而昼夜不息。循环无穷。圣人参天地之功。测形神之理。贯穿秘奥。弘长事业。秋毫不遗。一言罕谬。教兴绝□仁被群有。旧制此经。分为三卷。□候交杂。窥察难明。支体□经复兴八脉亦如沮漳沅澧□波于□汉丰 □ 分态于河宗。是以十二经脉。各为一卷。奇经八脉,复为一卷。合为十三卷焉。欲使九野区分。望□□□□□六音疏□变混□而归□且也□□□□□累气殊流合济无乖胜范□禀皇明。以宣后学。有巢在昔。而大壮成□栋字网罟犹秘以明离照其佃渔今乃成之。圣曰。取诸不远。然□□□□□□□□□太素陈其宗旨。明堂表其□见。是犹天一地二。亦渐通其妙物焉。
〔杨氏(玄操)撰注黄帝明堂经〕旧唐志三卷 佚〔亡名氏灸经〕旧唐志一卷 佚〔雷氏(阙名)灸经〕新唐志一卷 佚〔甄氏(权)针经钞〕(旧不着撰人名氏。今据崇文总目订补。)新唐志三卷 佚〔针方〕(旧不着选人名氏。今据唐书本传订补。)新唐志一卷 佚〔明堂人形图〕(同上)新唐志一卷 佚〔米氏(遂)明堂论〕(崇文总目。作朱遂。)新唐志一卷 佚〔孙氏(思邈)明堂经图〕佚孙思邈曰。安康公李袭兴称武德中出镇潞州。属随征士甄权。以新撰明堂示余。余既暗昧。未之奇也。时有深州刺史成君绰。忽患颈肿如数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已三日矣。以状告余。余屈权救之。针其右手次指之端。如食顷气息即通。明日饮啖如故。尔后缙绅之士。多写权图。略遍华裔。正观中。入为少府。奉敕修明堂。
与承务郎司马德逸。太医令谢季卿。太常丞甄立言等。校定经图。于后以所作呈示甄权曰。人有七尺之躯。脏腑包其内。皮肤络其外。非有圣智。孰能辨之者乎。吾十有八。而志学于医。今年过百岁。研综经方。推究孔穴。
所疑更多矣。窃闻寻古人。伊芳尹汤液。根据用炎农本草。扁鹊针灸。一准黄帝雷公。问难殷勤。对扬周密。去圣久远。愚人无知。道听涂说。多有穿凿。起自胸臆。至如王遗乌御之法。单行浅近。虽得其效。偶然即谓神妙。且事不师古。远涉必泥。夫欲行针者。必准轩辕正经。用药者。须根据神农本草。自余名医别录。益多误耳。余退以甲乙校秦承祖图。有旁庭藏会等一十九穴,按六百四十九穴。有目无名。其角孙景风一十七穴。三部针经具存焉。然其图阙漏。仍有四十九穴。上下倒错。前后易处。不合本经。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云云。(千金翼方)
〔针经〕宋志一卷 佚〔崔氏(知悌)骨蒸病灸方〕(宋志。作劳灸法。外台。作崔氏别录灸骨蒸方图。中书侍郎崔知悌撰。)新唐志一卷(外台。载灸骨蒸法图四首。云出第七卷中。据此。王氏所录。似在纂要方中者。)佚自序曰。夫含灵受气。禀之于五常。(按苏沈良方作五行。)摄生乖理。降之以六疾。至若岐黄广记。抑有旧经。(苏沈。抑作蔚。)攻灸单行。(苏沉。单。作兼,)罕取今术。(苏沈。作显著斯术。)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 。亦称伏连。(苏沈。作复连。)亦曰无辜。丈夫以癖气为根。妇人以血气为本。
无问少长。多染此疾。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其为状也。发干而耸。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块。或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苏沈。无近下字。)多者乃至五六。或夜卧盗汗。梦与鬼交通。(苏沈。无通字。)虽目视分明。而四肢无力。或上气食少。渐就沉羸。纵延时日。终于溘尽。余昔忝洛州司马。常三十日。灸活十三人。前后瘥者。
数过二百。(苏沈。过作逾。)至如狸头(苏沈。作狸骨。)獭肝。徒闻曩说。金牙铜鼻。罕见其能。未若此方。
扶危拯急。非止单攻骨蒸。又别疗气疗风。或瘴或劳。或邪或癖。(苏沈。此有或字。)患状既广。救愈亦多。
不可具录。(苏沈。作灸活者不可具述。)略陈梗概。又恐传授谬讹。以误将来。今故具图形状。庶令览者易悉。
使所在流布。颇用家藏。未暇外请名医。傍求上药。还魂反魂。何难之有。遇斯疾者。可不务乎。(外台秘要方)
旧唐书崔知温传曰。兄知悌。高宗时。官至户部尚书。
新唐书崔知温传曰。兄知悌亦至中书侍郎。与戴至德郝处俊李敬玄等。同赐飞白书赞。而知悌敬玄以忠勤见表。还尚书左丞。裴行俭之破突厥。斩泥孰匐残落保野狼山。诏知悌驰往定襄慰将士。行俭平道寇有功。终户部尚书。
沈括曰。崔丞相灸劳法。外台秘要崔相家传方。及王宝臣经验方。悉编载。然皆差误。毗陵郡有石刻。最详。余取诸本参校。成此一书。比古方极为委曲。根据此治人。未尝不验。往往一灸而愈。予在宜城。久病虚羸。
用此而愈。(苏沈良方)
〔亡名氏新集明堂灸法〕崇文总目三卷 佚〔山眺针灸经〕(宋志注。眺。一作兆。)崇文总目一卷 佚〔公孙氏(克)针灸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杨氏(颜齐)灸经〕(旧不着选人名氏。今据艺文略订补。)崇文总目十卷 佚〔亡名氏玄悟四神针法〕崇文总目一卷 佚〔点烙三十六黄经〕读书后志一卷 佚赵希弁曰。上不着撰人。唐世书也,国史补云。自茗饮行于世。世人不复病黄瘅。
按圣惠方第五十五卷。载治三十六种黄证候点烙论并方。三十六种黄点烙应用俞穴处。盖采是书全文而编入者也。
〔亡名氏针经〕(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提要。作铜人针灸经。)一卷(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提要。作七卷。)存序曰。夫针术玄奥。难究妙门。历代名工。恒多祖述。盖指归有异。机要HT 陈。或隐秘难明。或言理罔尽。
或义博而词简。或文赡而意疏。背轩后之圣文,失岐伯之高论。致俾学人莫晓宗源。今则采摭前经。研核至理。
指先哲之未晤。达古圣之微言。 览精英。着经一卷。斯经也穷理尽性。通幽明玄。陈穴道而该通。指病源而咸既。
用昭未晤。以导迷津。传示将来。庶期攸远者尔。
钱曾曰。铜人针灸经七卷。铜人针灸经。传来已久。而窦氏秘传内。有金津玉液,大小骨空。八风八邪。髁骨八法。此书与明堂灸经俱不载。何耶。四库全书提要曰。铜人针灸经七卷。不着撰人名氏。案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 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王应麟玉海曰。天圣五年。十月壬辰。医官院上所铸穴铜人式二。诏一置医官院。一置大相国寺仁济殿。先是上以针砭之法。传述不同。命尚药奉御王唯一。考明堂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又纂集旧闻。订正讹谬。为铜人 穴针灸图经三卷。
至是上之。摹印颁行。翰林学士夏竦序所言。与晁氏略同。惟王惟德作唯一。人名小异耳。此本卷数不符。而大致与二家所言合。疑或天圣之旧本。而后人析为七卷欤。周密齐东野语曰。尝闻舅氏章叔恭云。昔 襄州日。尝获试铜人全像。以精铜为之。腑脏无一不具。其外 穴。则错金书穴名于旁。凡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盖旧都用此以试医者。其法外涂黄蜡。中实以汞。俾医工以分析寸。案穴试针。中穴则针入而汞出。稍差则针不可入矣。亦奇巧之器也,后赵南仲归之内腑。叔恭尝写二图。刻梓以传焉。今宋铜人。及章氏图皆不传。惟此书存其梗概尔。
按此书。收在于圣惠方第九十九卷。今味其序语。非出于唐以后之人者。原本当自单行。王怀隐等编书。采入其全文者也。熊氏卫生堂所刊。 为七卷。改名铜人针灸经。敏求记并提要所着。则是也。彼未见圣惠方铜人图经等书。故其说特致傅会矣。
〔明堂灸经〕一卷 存序曰。夫玄黄始判。上下爰分。中和之气为人。万物之间最贵。莫不禀阴阳气度。作天地英灵。头像圆穹。
足摸浓载。五脏法之五岳。九窍以应九州。四肢体彼四时。六腑配乎六律。瞻视同于日月。呼吸犹若风云。气血以类江河。毛发比之草木。虽继体父母。悉取像于乾坤。贵且若斯。命岂轻也。是以立身之道。济物居先。保寿之宜。治病为要。草木有蠲 之力。针灸有劫病之功。欲涤邪由。信兹益矣。夫明堂者。圣人之遗教。黄帝之正经。叙血脉循环。阴阳俞募。穷流注之玄妙。辨穴道之根元。为脏腑权衡。作经络津要。
今则采其精华。去彼蘩芜。皆目睹有凭。手经奇效。书病源以知主疗。图人形贵免参差。并集小儿明堂。编类于次。庶令长幼,尽涉安衢。俾使华夷同归寿域者尔。
按上收在于圣惠方第一百卷。是亦王怀隐等编书时所采入者。其实唐以前书也。隋唐志载明堂书数部。若此二书。不记撰人名氏。是以不可决定其何是。乃着于斯。至大辛亥春月燕山活济堂刊本。分正背侧人图及小儿灸方。为三卷。
〔西方子明堂灸经〕医藏目录八卷 存钱曾曰。西方子不知何解。昔黄帝问岐伯。以人之经络。穷妙于血脉。参变乎阴阳。尽书其言。藏灵兰之室。
洎雷公请问。乃坐明堂以授之。后世言明堂者以此。今医家记针灸之穴为偶人。点志其处。名明堂。非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明堂灸经八卷。题曰西方子撰。不知何许人。与铜人针灸经。俱刊于山西平阳府。其书专论灸法。铜人惟有正背左右人形。此则兼及侧伏。较更详密。考唐志。有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兹或其遗法欤。其曰明堂者。钱曾读书敏求记云云。今考旧唐书经籍志。以明堂经脉。别为一类。则曾之说信矣。古法多针灸并言。或惟言针以该灸。灵枢称针经是也。自王焘外台秘要方。始力言误针之害。凡针法针穴。俱删不录。惟立灸法为一门。此书言灸不言针。盖犹焘意也。
〔直鲁古针灸书〕佚按上见于辽史本传。
〔吴氏(复 )小儿明堂针灸经〕宋志一卷 佚〔王氏(唯一)铜人 穴针灸图经〕崇文总目三卷 存夏竦序曰。臣闻圣人之有天下也。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王泽不流。则奸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气不荣。则 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昔我圣祖之问岐伯也。
以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之数十有二。人经络以应之。周天之度。三百六十有五。人气血以应之。上下有纪。左右有象。督任有会。 穴有数。穷妙于血脉。参变乎阴阳。始命尽书其言。藏于金兰之室。洎雷公请问其道。乃坐明堂以授之。后世之言明堂者以此。由是门灸针刺之备备矣。神圣工巧之艺生焉。若越人起死。华佗愈 。
王纂驱邪。秋夫疗鬼。非有神哉。皆此法也。去圣浸远。其学难精。虽列在经诀。绘之图素。而粉墨易糅。豕亥多讹。□艾而坏肝。投针而失胃。平民受弊而莫赎。庸医承误而不思。非夫圣人。孰救兹患。洪惟我后。勤哀兆庶。
迪帝轩之遗烈。只文母之慈训。命百工以修政令。敕太医以谨方技。深惟针艾之法。旧列王宦之守。人命所系。
日用尤急。思革其谬。求济于民。殿中省尚药奉御王唯一素授禁方。尤工厉石。竭心奉诏。精意参神。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 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总会诸说。勒成三篇。上又以古经训诂至精。学人封执多失。传心岂如会目。着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内分腑脏。旁注 谷。井荣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在昔未臻。惟帝时宪。乃命侍臣。为之序引。名曰新铸铜人穴针灸图经。肇颁四方。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案说蠲 。若对谈于涪水。披图洞视。如旧饮于上池。保我黎蒸。介乎寿考。昔夏后叙六极以辨疾。帝炎问百药以惠人。固当让德今辰。归功圣域者矣。
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谨上。
赵希弁曰。铜人 穴针灸图经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为序。明堂者。谓雷公问道。黄帝授之。故名云。
王应麟曰。天圣五年十月壬辰。医官院上所铸 穴铜人式二。诏一置医官院。一置大相国寺仁济殿。先是上以针砭之法。传述不同。命尚药奉御王唯一。考明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又纂集旧闻。订正讹谬。为铜人穴针灸图经三卷。至是上之。摹印颁行。翰林学士夏竦序。以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上。七年闰二月乙未。赐诸州。
明一统志曰。三皇庙。在顺天府治南明照坊。元元贞初建。内有三皇并历代名医像。东有神机堂。内置铜人针灸图二十有四。凡五脏旁注。为 谷所会。各为小窍。以导其源委。又刻针灸经于石,其碑之题篆。则宋仁宗御书。元至元间。自汴移置。此洪武初。铜人取入内府。图经犹存。
熊均曰。宋咸淳间。翰林医宦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王唯一编修铜人 穴针灸图经五卷。
高武曰。铜人针灸图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
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为序。然其 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
明英宗御制序曰。人之生。禀阴阳五行而成。故人之身。皆应乎天。人身经脉十二。实应天之节气。周身气穴。
三百六十。亦应周天之度数。其理微矣。而医家砭 之功。尤神且速。欲后之造其突奥。识其微妙。厥亦难哉。
宋天圣中。创作铜人 穴针灸图经三卷。刻诸石。复范铜肖人。分布 穴于周身。画焉窍焉。脉络条贯。纤悉明备。考经案图。甚便来学。其亦心前圣之心。以仁夫生民者矣。于今四百余年。石刻漫灭而不完。铜象昏暗而难辨。朕重民命之所资。念良制之当继。乃命砻石范铜。仿前重作。加精致焉。建诸医官。
式广教诏。呜呼。保民者君人之事。医虽其道之一端。然民命所系。故圣人肇之。历代尚之。夫使斯民。皆获保终其天年者。宜必资于此。斯朕所为 体前圣之仁。以贻无穷也。来者尚敬之哉。故引诸其端。大明正统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按先子曰。读书后志。唯一作惟德。针灸聚英。古今医统亦同。可疑。咸淳。南宋度宗时号。而此书旧凡三卷。其为五卷者。金大定中所刻。补注本也。熊氏云。宋咸淳间。王唯一编。书五卷。误甚。针科医官山崎子政先生善曰。明滑寿着十四经发挥。一据金兰循经云。然其所引循经文。与此书毫无差异。乃知循经全取诸铜人。
而滑寿未尝见铜人图经也。盖元明之际。隐晦罕传。英宗之重修。抑由此乎。
〔亡名氏补注铜人 穴针灸图经〕五卷 存按此书不知出于何人。第三卷。载大定丙午岁上元日。平水闲邪 叟针灸避忌太一图序。序后有书轩陈氏印行木记。考丙午,金世宗大定十六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也。涉园山崎子政先生尝得此刻。将重雕行于世。使余序之。先子称虽天圣之旧。尤可贵重焉。
〔铜人 穴针灸图经都数〕一卷 存按此明英宗重修石本所附。徐三友校刊。为第四卷。盖非宋板之旧也。
〔王氏(唯一)明堂经〕宋志三卷 佚〔亡名氏灸经背面相〕宋志二卷 佚〔许氏(希)神应针经要诀〕宋志一卷 未见宋史本传曰。许希。开封人。以医为业。补翰林医学。景 元年。仁宗不豫。侍医数进药不效。人心忧恐。
冀国大长公主荐希。希诊曰。针心下包络之间。可亟愈。左右争以为不可。诸黄门祈以身试。试之无所害。遂以针进。
而帝疾愈。命为翰林医官。赐绯衣纸鱼及器币。希拜谢已。又西向拜。帝问其故。对曰。扁鹊臣师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之赐。安敢忘师乎,乃请以所得金。兴扁鹊庙。帝为筑庙于城西隅。封灵应侯。其后庙益完。学医者归趋之。因立太医局于其旁。希至殿中省尚药奉御。卒。着神应针经要诀。行于世。录其子宗道。为内殿崇班。
〔王氏(处明)玄秘会要针经〕宋志五卷 佚〔亡名氏明堂玄真经诀〕宋志一卷 佚〔刺法〕宋志一卷 佚〔刘氏(元宾)洞天针灸经〕佚按上见于安福县志。
〔赐大师刘真人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撰。不着其名。前有崇宁元年序。则当为宋徽宗时人。然序称许昌滑君伯仁。尝看经络专专。(案专专二字疑误。姑仍原本录之。)手足三阴三阳。及任督也。观其图彰训释。(案图彰二字未详。今亦姑仍旧本。)纲举目张云云。伯仁。滑寿字也。元人入明。明史载之方技传。崇宁中人。何自见之。其伪可知矣。书中所言。皆针灸之法及方药。盖庸妄者所托名也。
〔琼瑶真人针经〕读书敏求记三卷 未见钱曾曰。题云赐大师刘真人集。未详何时人。神农煮针法。他书俱失载。独备于此。亦可宝也。
〔琼瑶真人八法神针紫芝春谷全书〕读书敏求记二卷未见钱曾曰。峨眉山人黄士真序而传之。录于至正乙未仲秋。
〔庄氏(绰)膏肓 穴灸法〕宋志一卷(书录解题。作二卷。)存跋曰。余自许昌。遭笋狄之难。忧劳难危。冲冒寒暑。避地东下。丁未八月。抵渭滨。感 疟。既至琴川。
为医妄治。荣卫衰耗。明年春末。尚苦 肿腹胀。气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足重痿。杖而后起。得陈了翁家。
专为灸膏肓愉。自丁亥至癸巳。积三百壮灸之。次日即胸中气平。肿胀俱损。利止而食进。甲午已能肩舆出谒。
后再报之。仍得百壮。自是疾证浸减。以至康宁。特新旧间见此殊切。灸者数人。宿 皆除。孙真人谓。若能用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之。无疾不愈。信不虚也。因考医经同异。参以诸家之说。及所亲试。自量寸以至补养之法。分为十篇。一绘身指屈伸坐立之像。图于逐篇之后。令览之者易解。而无徒冤之失。亦使真人求穴。济众之仁。盖广于天下也。建炎二年。二月十二日。朝奉郎前南道都总管同干办公事赐绯鱼袋庄绰记。
〔明堂针灸经〕书录解题二卷 佚〔王氏(执中)针灸资生经〕读书附志七卷 存赵希弁曰。上王执中所编也。执中。东嘉人。尝为从政郎澧州教授云。
徐正卿序曰。铜人明堂。黄帝岐伯鬼臾区留以活天下后世。自隔胆透肤之妙无传。乃谓是能绝筋脉。伤血肉。
至望而畏之。有疾则甘心于庸医。百药之俱试。不知病在巅者。必灸风池风府。非桂枝辈所能攻。病在膺者。必灸刺魂门。虽枳实辈不能下。遂至于束手无策。岂不哀哉。近世朱肱庞安常俱为针法。许知可亦谓病当以刺愈。
三衢邹握虎以治法为歌诗该括行。古圣贤活人之意。赖以复传。今东嘉王叔权又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对病。凡百氏之说切于理。自己之见得于心者。悉疏于下。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传谓为人子者。不可不学医。予亲年八十。精力强健。非赖此书耶。因俾医卫世杰订证。不传见者。十有八条。锓木庚司。以补惠民之阙。时嘉定庚辰孟夏朔。承议郎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徐正卿序。赵纶后序曰。予得 澧阳。吏以图经来迓。暇日阅之。见文籍之目。有灸经焉。
意其非明堂。即铜人也。只役以来。亲故惠书。及士夫之经从者。多以印置此书为托。扣其所以。乃前郡博士王君执中之所编着也。求其版则亡之矣。岂好事者。携之以去。或守藏者不谨。而散逸之邪。然是经流传既久。岂无存者。冥加搜访。竟未得之。忆箧中有淮东庾使徐君正卿所刊针灸资生经。取而视之。其序引。历述东嘉王叔权发明编类之功。且谓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则知王君之用心。亦仁且至矣。
所谓叔权者。其王君之字欤。一日出示医谕刘 。刘一见惊且喜曰。王君所刊。正此书也。今之刻画精致。视昔有加。究所由来。盖徐君尝主民曹。于是邦得此书。归而刊之耳。吁是经也。王君首刊之澧阳。今不复存。徐君继刻之海陵。其存与否。又未可知。版之不存。则二君之志。将遂湮微。岂不惜哉。予负丞于此。适携以偕。殆非偶然者。亟命工锓梓。以广其传,使是书得不泯绝,其于卫生。岂曰小补。绍定四年四月望。朝散郎澧阳郡丞赵纶后序。
高武曰。资生经。东嘉王执中叔权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属病。盖合铜人千金明堂外台。
而一之者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针灸资生经七卷。旧本题叶氏广勤堂新刊。盖麻沙本也。不着撰人名氏。前有嘉定庚辰徐正卿初刊序。称东嘉王叔权作。又有绍定四年赵伦重刊序。称澧阳郡博士王执中作。而疑叔权为执中字。以字义推之。其说是也。其书第一卷。总载诸穴。二卷至未。分论诸证。经纬相资。各有条理。颇为明白易晓。旧本冠以徽宗崇宁中陈承裴宗元陈师文等校奏医书一表。与序与书。皆不相应。考裴宗元陈师文等。即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人。殆书贾移他书进表。置之卷端。欲以官书取重欤。然宋代官书。自有王惟德铜人针灸经。曷可诬也。”〔闻人氏(耆年)备急灸法〕一卷 存题词曰。古人云。凡为人子。而不读医书。是谓不孝。则夫有方论。而不传诸人者。宁不谓之不仁乎。然方书浩博。无虑万数。自非夙者究心。未易寻检。本朝名医团练使张涣着鸡峰普济方。外又立备急一卷。其方皆单行独味。缓急有赖者。张公之用心。其可谓切于济人者矣。仆自幼业医。凡古人一方一技。悉请求其要。居乡几四五十载。虽以此养生。亦以此利人。仆今齿发衰矣。每念施药惠人。力不能逮。其间惠而不费者。莫如针艾之术。然而针不易传。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今将已试之方。编述成集。锓木以广其传。施之无疑。用之有效。返死回生。妙夺造化。其有稍涉疑难之穴。见诸图画。使抱疾遇患者。按策可愈。庶几少补云。宝庆丙戌正月望。杜一针防御婿 李闻人耆年述。
〔杨氏(阙名)玉龙歌〕读书敏求记一卷 未见钱曾曰。玉龙一百二十穴。有穴行针。恐时人有差别。故作此歌。以为卫生之宝焉。
〔葛氏(可久)十二经络〕佚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卷二十二
明堂经脉(二)
〔李氏(庆嗣)针经〕一卷 佚金史本传曰。李庆嗣。洛人。少举进士不第。弃而学医。读素问诸书。洞晓其义。大德间。(按大德夏崇宗乙卯所改年号。当金熙宗天会十三年。而金人不可称之。疑是当作大定。)岁大疫。广平尤甚。贫者往往阖门卧病。庆嗣携药与米分遗之。全活者众。庆嗣年八十余。无疾而终。所着伤寒纂类四卷。考证活人书二卷。伤寒论三卷。针经一卷。传于世。
〔李氏(源)流注指要〕佚按上见于医学源流。
〔窦氏(杰)针经指南〕一卷 存流注指要赋后序曰。望闻问切。推明得病之原。补泻迎随。揭示用针之要。予于是学。自古迄今。虽常覃思以研精。竟未钩玄而索隐。俄经传之暇日。承外舅之训言。亡了世纷。续推兵扰。(二句难解。卫生宝鉴。作云及世纷。孰非兵扰。又似不为义。)其人也神无根据。而心无定。或病之精必夺。而气必衰。兼方国以乱而隔殊。
药物绝商而那得。访历市而求方。效不若砭。力排疾势。既已受教。遂敏求师。前后仅十七年。无一二真个辈。
后避屯于蔡邑。方获诀于李君。(旧注。名源巨明。)斯人以针道救疾也。除疼痛于目前。愈瘵疾于指下。信所谓伏如横弩。应若发机。万举万全。百发百中者也。加以好生之念。素无窃利之心。尝谓予曰。天宝不付于非仁。圣道须传于贤者。仆素不求揆。遂伸有求之恳。获垂无吝之诚。(三句旧多脱文。今据卫生宝鉴订补。)授穴之所秘者。四十有二。疗(旧。疗。讹作圣。今据卫生宝鉴改订。)疾而不瘳者。万千无一。铭诸心而着之髓。务整其困而扶其危。而后除疼迅速若手拈。破结聚涣如冰释。夫针者也。果神矣哉。然念兹穴俞以或忘。借其声律则易记。辄裁八韵。赋就一编。讵敢匿于己私。庶共传于同志。时岁次壬辰。重九前二日题。
元史类编曰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水乡人。幼嗜书。金末遭兵乱被俘。同时三十人皆见杀。
惟默得脱归。其家破母亡。遂南走渡河。遇医者王翁(通鉴。作李浩。)妻以女。使业医。后仕元世祖。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卒。时年八十余。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罗天益曰。癸丑岁,窦子声先生随驾。在瓜忽都田地里住。冬与先生讲论。因视见流注指要赋。及补泻法。
用之多效。(卫生鉴宝)
熊均曰。窦杰。字汉卿。古肥人。官至太师。以医学显于世。得针灸法。遂着针经指南。
高武曰。针经指南。古肥窦汉卿所撰。首标幽赋。次定八穴指法。及叶蛰宫图。颇于素问有不合者。
徐春甫曰。窦太师针灸。一名针灸指南。名杰。字汉卿。为金太师。
钱曾曰。太师针灸一卷。窦太师针灸。传于婺源王镜泽。一百二十八法录于成辛丑夏五月。藏书家未见有此本也。
〔王氏(开)重注标幽赋〕佚金华府志曰。王镜泽。名开字启元。兰溪人。家贫好读书。不遇于时。遂肆力医道。游大都窦太师汉卿之门。
二十余年。悉传其术以归。窦公嘱之曰。传吾术以济人。使人无病。即君之报我也。遇人有疾。辄施针砭。无不立愈。至元初。领扬州教授。以母老辞。所着有重注标幽赋传于世。子国瑞。孙廷玉。曾孙宗泽。皆克世其业云。
〔祝氏(定)注窦太师标幽赋〕佚处州府志曰。祝定。字伯静。丽水人。以医术鸣。洪武初。授本府医学提举。转正科。注窦太师标幽赋。医学咸宗之。
〔窦文贞公六十六穴流注秘诀〕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子午流注 一卷 未见〔注铜人针经密语〕一卷 佚〔王氏(开)增注针经密语〕一卷 佚贝琼序略曰。皇元时。窦文贞公得丘长生之传。大显于中朝。而四方咸宗之。且推其所得。述标幽二赋行于世。后注铜人针经密语一卷。未成而没。其徒有兰溪王镜潭及其子瑞庵者。增注而成之。则三百六十五穴之分。
不可有一过不及之差。渊乎微哉。一日瑞庵挟之。访予 山。求序以冠其端。予读之累日。为之叹曰。嗟乎。针为医之一耳。而书之浩繁。有不可胜穷者。皆非所以为密也,夫观室而不睹其密。则未造乎室。适道而不求其密。
则未造乎道。补注密语。其用针之 HT 乎。然其书 而未广也。镜潭父子。因文贞公之注。复详之于后。则所谓密语者。既显而不得 矣。学人获从而考之。则知其所慎。而见于治人者。足以冀夫十全之效。而无悟也已。故不辞而书其说云。(清江文集)
〔忽氏(公泰)金兰循经取穴图解〕读书敏求记一卷 未见高武曰。金兰循经。元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所着。其子光济诠次。大德癸卯平江郡文学岩陵邵文龙为之序。
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传之北方。自恒山董氏锓梓吴门。传者始广。自滑氏注十四经发挥。而人始嫌其简略矣。
钱曾曰。忽先生名公泰。字吉甫。元翰林集贤直学士。中顺大夫。是书与素问。若合符节。大德癸卯。刊于吴门。图长尺有四。折而装潢之。他书未有也。
〔亡名氏节要〕一卷 存〔针经摘英集〕一卷 存按上二种,收在于济生拔粹。
〔何氏(若愚)流注指微赋〕一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流注指微赋一卷,元何若愚撰。若愚爵里未详。原注有云。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
探经络之赜。原针灸之理。明营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于内自取义。以成此赋。则若愚先着指微论。又自约其义。为此赋。便记诵也。今指微论不传。惟此赋载永乐大典中。
按此赋载在于子午流注针经卷首。题云南唐何若愚撰。常山阎明广注。考赋中有范九思疗咽。于江夏闻见言希之语。盖范宋嘉 中人。然则此非南唐人所撰者。提要以为元人。当又有所据。
〔流注指微论〕四库全书提要三卷 未见〔子午流注针经〕三卷 存〔窦氏(桂芳)针灸杂说〕一卷 未见高武曰。针灸杂说。建安窦桂芳类次,取千金禁忌人神。及离合真邪论。未能曲尽针灸之妙。
〔葛氏(应雷)经络十二论〕佚按〔王氏(镜潭)针灸全书〕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王氏(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王国瑞撰。国瑞。婺源人。其书专论针灸之法。首为一百二十穴。
玉龙歌八十五首。次为注解标幽赋一篇。次为天星十一穴。歌诀十二首。次为人神尻神太乙九宫歌诀。次为六十六穴治证。次为子午流注心要秘诀。次为日时配合六法图。次为盘石金直刺秘传。次又附以针灸歌。及杂录切要。
后有天历二年国瑞弟子周仲良序。称托名扁鹊者。重其道而神之。其中名目颇涉鄙俚。文义亦多浅近。不出方技家之鄙习。而专门之学。具有授受。剖析简要。循览易明。非精于斯事者。亦不能言之切当若是也。
〔滑氏(寿)十四经发挥〕医藏目录三卷 存自序曰。人为血气之属。饮食起居。节宣微爽。不能无疾。疾之咸人。或内或外。或小或大。为是动。为所以生病。咸不出五脏六腑。手足阴阳。圣贤者兴。思有以治之。于是而入者。于是而出之也。上古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其有疾。率取夫空穴经隧之所统系。视夫邪之所中。为阴为阳。而灸刺之。以驱去其所苦。观内经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为灸者四三。其它则明针刺。无虑十八九。针之功其大矣。厥后方药之说肆行。针道遂寝不讲。灸法亦仅而获存。针道微而经络为之不明。经络不明。则不知邪之所在。求法之动中机会。必捷如响。
亦难矣。若昔轩辕氏岐伯氏斤斤问答。明经络之始末。相孔穴之分寸。探幽摘邃。布在方册。亦欲使天下之为治者。视天下之疾。有以究其七情六淫之所自。及有以察夫某为某经之陷下也。某为某经之虚若实。可补泻也。某为某经之表里。可汗可下也。针之灸之。药之饵之。无施不可。俾免夫频蹙呻吟。抑已备矣。远古之书。渊乎深哉。于初学或未易也。乃以灵枢经本输篇。素问骨空等论。裒而集之。得经十二。任督脉云行腹背者二。其队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考其阴阳之所以往来。推其骨空之所以驻会。图章训释。缀以韵语。厘为三卷。目之曰十四经发挥。庶几乎发前人之万一。且以示初学人。于是而出入之向方也。乌乎考图以穷其源。因文以求其义。尚不戾前人之心。后之君子。
察其勤而正其不逮。是所望也。至正初元闰月六日。许昌滑寿自序吕复序曰。观文于天者。非宿度无以稽七政之行。察理于地者。非经水无以别九围之域。矧夫人身而不明经脉。又乌知荣卫之所统哉。此内经灵枢之所由作也。窃尝考之。人为天地之心。三材盖一气也。经脉十二。以应经水。孙络三百六十有五。以应周天之度。气血称是。以应周期之日。宜乎荣气之荣于人身。昼夜环周。轶天旋之度。四十有九。或谓卫气不循其经。殆以昼行诸阳。夜行诸阴之异。未始相从。而未尝相离也。夫日星虽殊。
所以丽乎天者。皆阳辉之昭着也。河海虽殊。所以行乎地中者。实一水之流衍也。经络虽交相贯属。所以周于人身者。一荣气也。噫。七政失度。则灾眚见焉。经水失道。则洚潦作焉。经脉失常。则所生是动之疾。由是而成焉。以故用针石者。必明俞穴审 阖。因以虚实。以补泻之。此经脉本输之旨。尤当究心。灵枢世无注本。学人病焉。许昌滑君伯仁父尝着十四经发挥。专疏手足三阴三阳。及任督也。观其图章训释。纲举目张。足以为学人出入向方。实医门之司南也。既成。将锓梓以传,征余叙其所作之意。余不敏。辄书三材一气之说以归之。若别经络筋骨度之属。则此不暇备论也。时至正甲辰中秋日。四明吕复养生主书于票骑山之樵舍。
宋濂序曰。人具九脏之形。而气血之运。必有以疏载之。其流注。则曰历。曰循。曰经。曰至。曰抵。其交际。则曰会。曰过。曰行。曰达者。盖有所谓十二经焉。十二经者,左右手足。各备阴阳者三。阴右而阳左也。
阳顺布而阴逆施也。以三阳言之。则太阳少阳阳明。阳既有太少矣。而又有阳明者何。取两阳合明之义也。以三阴言之。则太阴少阴厥阴。阴既有太少矣。而又有厥阴者何。取两阴交尽之义也。非徒经之有十二也。而又有所谓孙络者焉。孙络之数。三百六十有五。所以附经而行。周流而不息也。至若阴阳维跷冲带六脉。固皆有所系属。
而唯督任二经。则苞乎腹背。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初不可谓非常经而忽略焉。法宜与诸经并论。
通考其隧穴六百五十有七者。而施治功。则医之神秘尽矣。盖古之圣人。契乎至灵。洞视无隐。故能审系脉之真。
原虚实之变。建名立号。使人识而治之。虽后世屡至抉膜导筵。验幽索隐。卒不能越其范围。圣功之不再。一至是乎。由此而观。学医道者。不可不明乎经络。经络不明。而欲治夫 疾。犹习射而不操弓矢。其不能也决矣。
濂之友滑君深有所见于此。以内经骨空诸论。及灵枢本输篇所述经脉。辞旨简严。读者未易即解。于是训其字义。释其名物。疏其本旨。正其句读。厘为三卷。名曰十四经发挥。复虑隧穴之名。难于记忆。联成韵语。附于各经之后。其有功于斯世也。不亦远哉。世之着医书者。日新月盛。非不繁且多也。汉之时仅七家耳。唐则增为六十四。至宋遂至一百七十又九。其发明方药。岂无其人。
纯以内经为本。而弗之杂者。抑何其鲜也。若金之张元素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四家。其立言垂范。殆或庶几者乎。
今吾滑君起而继之。凡四家微辞秘旨。靡不贯通。发挥之作。必将与其书并传无疑也。呜呼。橐 一身之气机。
以补以泻。以成十全之功者。其唯针砭之法乎。若不明于诸经。而误施之。则不假锋刃。而戕贼人矣。可不惧哉。
纵诿曰九针之法。传之者盖鲜。苟以汤液言之。亦必明于何经中邪。然后注何剂而治之。奈何粗工绝弗之讲也。
滑君此书。岂非医涂之舆梁也欤。濂故特为序之以传。非深知滑君者。未必不以其言为过情也。滑君名寿。字伯仁。许昌人。自号为撄宁生。博通经史诸家言。为文辞温雅有法。而尤深于医。江南诸医。未能或之先也。所着又有素问钞。难经本义。行于世。难经本义。云林危先生素尝为之序云。翰林学士亚中太夫知制诰兼修国史金华宋濂谨序。
朱右曰。撄宁生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方圆补泻之道。又究夫十二经走会属络。流输文别之要。至若阴阳维跷冲带六派。虽皆有系属。而惟督任二经。则苞乎腹背。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宜与十二经并论,乃取内经骨空诸论。及灵枢本输篇所述经脉着十四经发挥。(医史)
〔张氏(权)十四经发挥合纂〕十六卷 存〔陈氏(会)广爱书〕十卷 未见〔神应经〕一卷 存宁献王序曰。昔在太朴之世。未有药物。独用砭 之道。活生民于掌握。此医道之大者也。予喜其无药物咀之劳。而能回生于指下。可谓易矣。乃求其术于医者。久而得之者。十有余家。独宏纲乃遇信卿席真人所授之术。故其补泻折量之法。其口诀指下之妙。与世医之所不同。出于人者。见于此也。其徒二十四人。独刘瑾得其指下之秘。故能继宏纲之术而无坠也。予谓干将虽神。使之补履。莫若一锥之能。良药虽众。至于劫病。莫若一针之捷。药以气味而达之。故其宣利经络也迟。针以HT 而取之。故其疏通血脉也速。况加以冰台。灼以神燧。
助其真阳。遂其阴邪。而元气充矣。奚何病之有哉。若人遇夜。或在路。倘有微恙。药不可得也。惟砭 之术。
可以应仓卒之用。士之于世。欲治生者。不可不知。予故爱而学之。乃命医士刘瑾。重校其师宏纲所传广爱书十卷。予止取其穴之切于用者为一卷。更其名曰神应经。内五百四十八证。计二百一十一穴。又择其刘瑾之经验者六十四证。计一百四十五穴。纂为一册。目曰神应秘要。而以此心推之于众庶。不负宏纲广爱之仁也。此书世所未有。用传于世。今命刊行。以纪于首章云。时在洪熙乙巳。四月二十一日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神应经一卷。明陈会撰。刘瑾补辑。会字善同。称宏纲先生。瑾字永怀。号恒庵。均不知何许人。瑾所附论。皆冠以臣字。亦不知何时进御本也。案宦官刘瑾武宗时流毒海内。终以谋逆伏诛。断无人肯袭其姓名者。此书当在正德前矣。所论皆针灸之法。有歌诀。有图有诀。传写讹谬。不甚可据。前有宗脉图一页。
称梓桑君席宏达。九传至席华叔。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传至会。会传二十四人,嫡传者二人。一曰康叔达。一即瑾也。又有席宏达誓词。谓传道者。必盟天歃血。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或妄传非人。私相付度。阴有天刑。
明有阳谴云。是道家野谈耳。
按提要说欠详。盖似未见宁献王序者。献王序旧不题名。有咸跻寿域印记并花押。与其所着乾坤生意。活人心序所识同。即知是书。刘瑾因献王之命。就陈会广爱书。节抄为编。
〔杨氏( )针灸详说〕明史二卷 存〔针灸集书〕二卷 存自序曰。岁在壬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古并耿公奉命来镇关陕。便宜行事。政暇集 谓曰。用药必先明脉理。
针灸在乎知穴法。此医道之当然。脉理穴法。虽在人身。而其治法具载于方书。用之者要当察真体之切。庶不失位而误人也。一或讹舛。则脉理不明。孔穴不真。用药针灸。徒为人害。欲疾之瘳者难矣。尝观素问有云。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斯言至矣。而东嘉王叔权资生经固详。其间于十二经络中穴。有列于正侧偃伏之下者。使学者罔知经分。知子由太医院出。亲灸当代名人。博览群籍。必得其旨要。尝着伤寒撮要等书。已行于世。子何不详考诸说。立成经络起止绘图。分注 穴。各归所属经。分类而集之。不惟使后学人有所持循。而济世利人之功。
亦莫大于此也。 既承教。不敢固辞。乃取素问铜人诸书。参互考订。分为经络起止。灌注交会。 穴寸数。度量取穴之法。与夫针灸补泻。治病 穴。次韵括诀。悉类而集之。于正侧偃伏所载之穴。各附本经。兼督任二脉之穴。绘于图像。举始见终。观者了然心目。集为一帙。凡二卷。名之曰针灸集书。呈稿间。公被召还朝。乙亥。公复镇陕右。 遂具录以呈。公乃披而喜曰。子之集此书。深契前贤之心。亦发其蕴奥。又具简明。易于检阅。诚有益于世也。于是始廪命工。锓梓以传。欲人之获睹是书。资之而有以全其生焉。其用心亦仁矣。 俱愧闻见之不广。采取之未备。凡我同志。览其讹缺。详加订正。庶几脉理穴法。而无妄举臆度之失。济世卫生。不无小补云。书成。因纪述作之意于卷端云。
〔针灸撮要穴法〕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也是园书目。
〔凌氏(云)流注辨惑〕一卷 未见浙江通志曰。凌汉章。名云。号卧岩。归安文学。以孝感遇泰山异人。授明堂针术。治秦藩疾得瘳。孝宗闻之。延见圣济殿。赐太医院御医。年七十有七。无疾而终。生平轻财好义。死之日。家无余资。
按是书。浙江通志经籍部。着之于眼疾类。也是园书目。录之于疮肿科。考二家似未读其全书者。盖流注当是经脉流注之义。汉章以针法。显名于当世。明史方伎传。又载治验数则。可知其所辨非眼疾疮肿之谓矣。
〔汪氏(机)针灸问对〕三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针灸问对三卷。明汪机撰。机字省之。祁门人。明史方伎传。称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即其人也。是书成于嘉靖壬辰。前有程 序。上中二卷论针法。下卷论灸法。及经络穴道。皆取灵枢素问难经甲乙经。及诸家针灸之书。条析其说,设为问答。以发明其义。
措语颇为简明。
其论针能治有余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详辨内经虚补实泻之说。为指虚邪实邪。非指病体之虚实。又论古人充实。病中于外。故针灸有功。今人虚耗。病多在内。针灸不如汤液。又论误针误灸之害。与巧立名目之诬。皆术家所讳不肯言者。其说尤为笃实。考机石山医家。凡所疗之证。皆以药饵攻补。无仅用针灸奏功者。盖惟深知其利病。故不妄施。所由与务奇技者异也。
〔高氏(武)针灸节要〕三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针灸节要三卷。明高武撰。是书以难经素问为主。难经首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荣俞经合。
次及经脉素问。首九针。次补泻。次诸法。次病刺。次经脉空穴。俱颠倒后先。于经文多割裂。
鄞县志曰。高武。号梅孤。负奇好读书。凡天文律吕。兵法骑射。无不闲习。嘉靖中。武举北上。因历览塞垣。以策于当路不用。遂弃归。所言干象无不验。晚乃专精于医。治人无不立起。尝慨近时针灸多误。手铸铜人三。男妇童子各一。以试其穴。推之人身。所验不爽毫发。所着射学指南。律吕辨。痘疹正宗。针灸聚英发挥直指。各三十卷。行于世。
〔针灸聚英发挥〕八卷 存引曰。扁鹊有言,疾在腠理。熨 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是针灸药三者得兼。
而后可与言医。可与言医者。斯周官之十全者也。曩武谬以活人之术止于药。故弃针与灸。而莫之讲。每遇伤热入血室。闪挫诸疾。非药饵所能愈。而必俟夫刺者。则束手无策。自愧技穷。因悟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思得师指。而艰其人。求之远近。以针鸣者。各出编集标幽玉龙肘后流注神应等书。其于抚针补泻。尚戾越人。从卫取气。从荣置气之说。复取素难而研精之。旁究诸家。又知素难为医之鼻祖。犹易为揲蓍求卦之原。诸家医流。如以钱掷甲子起卦。勾陈玄武。 蛇龙虎。断古凶。似易而乱易也。后世针灸。亦若是尔。呜呼。不溯其原。则昧夫古人立法之善。故尝集节要一书矣。不究其流。则不知后世变法之弊。此聚英之所以纂也。安故狃近者。犹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诗变而骚。君子取之。郡县者封建之变。租庸者井田之变。后人因之。固足以经国治世。奚怪于针灸之变法哉。奚是古非今为哉。岂知封建井田变。
而卒莫如周之延祚八百。针灸变。而卒莫如古之能收功十全。如使弊法而可因。则彼放荡逾闲者。可以为礼。以之安上治民。妖淫愁怨者。可以为乐。以之移风易俗哉。夫易谓穷斯变通久。素难者。垂之万世而无弊。不可谓穷不容于变而自通且久也。周子谓。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治者远。然则不学古医。不变今俗。而欲收十全之功者。未之有也。兹续编诸家。而折衷以素难之旨。夫然后前人之法。今时之弊。司命者知所去取矣。时嘉靖丙午冬十二月吉日。四明梅孤高武识。
四库全书提要曰。“针灸聚英四卷。明高武撰。武始末未详。是书以经络穴法类聚为一卷。各病取穴治法为一卷。诸论针灸法为一卷。各歌赋为一卷。凡诸书与素问难经异同者。取其同而论其异。故以聚英名书。其所搜采。惟铜人明堂子午。及窦氏流注等书。余皆不录。”按此书原八卷。提要以为四卷者。唯据其凡例所言。未熟读全书。故致误耳。
〔针灸大成〕四卷 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经籍类。
〔沈氏(子禄)经脉分野〕佚〔徐氏(师鲁)经络全书〕二卷 佚自序曰。嘉靖末年。余友沈君承之手一编见示曰。此予所述经脉分野也。子深于医者。幸为我订而序之。
予谢不能。沈君祈请再三。往复不置。乃应曰。诺。予时方注礼记。未有以应也。已而沈君从计偕士之京师。居岁余。竟无所遇而还。郁郁不得志。遂病以死。久之礼注脱稿。乃受书而卒业焉。其书自巅放趾。条析分明。一本内经及诸大家之说。而时参以己见。可谓博洽君子。称名家矣。惜其引证繁复。补益太过。则其见托订正之意。
良非虚也。昔吴季子挂剑于徐君之墓曰。吾已心许之矣。况于口诺者乎。窃惟先君早学斯道。洞究大旨。予不肖弗克缵承先绪。改而从儒。儒幸晚成。犹及先君之存。旦夕过庭。每口授内经诸家之论。以为邪客诸脉。 疾乃生。所谓脉者。非独寸关尺之谓也。盖脉之在人身也。有经。有络。有筋。而经有常奇。络有大小。又各有直有支。有正有别。有正别诸阴之别。皆为正。而筋亦有宜有支有别。其传注之所。曰端。曰俞。曰上。曰下。曰内。
曰外。曰前。曰后。曰中。曰间。曰侧。曰交。曰会。传注之名。曰上。曰下。曰出。曰入。曰径。曰直。曰横。
曰邪。曰起。曰从。曰及。曰循。曰历。曰注。曰行。曰走。曰之。曰去。曰乘。曰过。曰还。曰络。曰绕。曰系。曰属。曰结。曰合。曰交。曰贯。曰布。曰散。曰至。曰抵。曰并。曰挟。曰别。曰约。曰究。曰兼。以别表里。以分虚实。以明营卫。以测传变。以辨补泻。以审汗下。以决死生。皆于是乎取之。彼寸关尺者。特以候之而已。针石灼艾。固以此为要。而汤液丸散。亦必藉焉。苟不先寻经络。而茫然施治。乌能中其肯綮。而收万全之功哉。其说盖与沈君合。固知此道渊微。唯精研者乃相契也。爰乘稍暇。为之删校。复述枢要。以续斯编。更名曰经络全书。一以酬沈君见托之急。一以缵先君不传之绪。一以裨后学搜括之勤。虽问与沈君异同。要不失为忠臣矣。死者如可作也。吾将质之。万历四年丙子。五月望日。吴江徐师鲁序。
〔尤氏(乘)重辑经络全书〕二卷 存凡例曰。医学之道。以洞视脏腑为贵。非扁鹊有神授也。轩岐之书。皆所以救人洞视者。后人竟忽焉。而莫能察。其不至费人也几希。所幸沈承之先生。编为经脉分野。而脏腑咸得以洞视矣。惜其书迄今。将二百年。未寿诸梓。虽有传写。故得其益者尚寡。兹刻之所以不客已也。一沈君之书。已经伯鲁先生为订正矣。伯鲁以为引证繁复。故爰加删校。予得是编。窃心喜而朝夕读之。是以知其尚未备也,因僭加补订。亦经三易稿矣。不谓戊辰冬闻有吴君聘者。隐于西郊。予慕往就教焉。见予手订则曰非沈君之原本乎。乃出其姻亲顾君所增订者示予。
予不胜击节。先得吾心之所同。然抑又幸也。由是采以所增。广以未备。辨以讹。删以复。庶可称全书。洵为不易之典也。一伯鲁删校之后。复续以经络枢要。因名曰经络全书。似可谓尽善矣。然脏腑经络及筋。有正有别。
有直有支之类。悉加详注。不厌重复。务使读者无遗憾矣。
〔吴氏(嘉言)针灸原枢〕二卷 存严州府志曰。吴嘉言。分水人。世以医名。尽得素难等书玄妙。当道重之。授太医院吏目。有当世名医之誉。礼部尚书潘晟祭酒余有丁皆有赞赠。所着有医学统宗。针灸原枢等书。行于世。子学易亦以医知名。后任雷州吏目。徐氏(廷璋)活人妙法针经 二卷 未见〔李氏(时珍)奇经八脉考〕明志一卷 存顾问序曰。奇经八脉考者。李君濒湖所撰辑以活人者也。经有正有奇。独考奇者奇经。人所略。故致详焉。
并病源治法。靡不条具。若指诸掌。岂惟医学有赖。玄修之士。亦因以见身中造化真机矣。用心之勤如此。何其仁哉。濒湖世儒。兼以医鸣。一门父子兄弟。富有着述。此特见一斑耳。问不佞。尝推其直谅多闻之益。因僭识卷端。以舍后之君子。明万历丁丑小暑日。同里日岩顾问顿首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奇经八脉考一卷。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
为十二正经。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任督带。为八奇经。正经人所共知。奇经医所易忽。故特评其病源治法。
并参考诸家之说。荟粹成编。其原委精详。经纬贯彻。洵辨脉者所不可废。又创为气口九道脉图。畅发内经之旨。
而详其诊法。尤能阐前人未泄之秘。考明初滑寿尝撰十四经发挥一卷。于十二经外。益以任督二脉。旧附刊薛己医案之首。(案薛己医案。凡二本。其一本不载此书。)医家据为绳墨。时珍此书。更加精核。然皆根据灵枢素问。以究其委曲。而得其端绪。此以知征实之学。由于考证。递推递密。虽一技亦然矣。
〔徐氏(凤)针灸大全〕(医藏目录。作针灸捷法。通行本。作针灸捷法大全。)明志七卷(医藏目录。
作六卷。)存〔杨氏(济时)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三卷 未见王国光序曰。三衢杨子继洲幼业举子。博学绩文。一再厄于有司。遂弃其业业医。医固其世家也。祖父官太医。授有真秘。纂修集验医方进呈。上命镌行天下。且多蓄贮古医家抄籍。杨子取而读之。积有岁年。寒暑不辍。
倬然有悟。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乃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
题曰玄机秘要。诚稽此而医道指掌矣,世宗朝命太宗伯。试异选。侍内廷。功绩懋着。而人以疾病 疡造者。应手奏效。声名藉甚。会在朝善杨子,究其自出是编。诸公嘉之。乃寿诸梓。以惠后学。请序于余。素知杨子去儒业业医。今果能以医道侔相功。益信儒道之通于医也。是编出。而医道其指南焉。神明在人。寿域咸济。诸公之仁溥矣。远矣。是为序。
蕲贤曰。玄机秘要。三衢继洲杨济时家传着集。(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十卷 存赵文炳序曰。医关民命。其道尚矣。愿古之名医。率先针砭。而黄岐问难,于此科为独详。精其术者。立起沉。见效捷于药饵。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余承乏三晋。位时多事。群小负 。万姓倒悬。目系民艰。弗克匡济。由是愤郁于中,遂成痿痹之疾。医人接踵。日试丸剂。莫能奏效。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至则三针而愈。随出家传秘要以观。乃知术之有所本也。将付之梓人。犹以诸家未备。复广求群书。若神应经。古今医统。乾坤生意。医学入门。医经国小。针灸经。针灸聚英。针灸捷要。小儿按摩。凡有关于针灸者。悉采集之。
更考素问难经。以为宗主。针法纲目。备载之矣。且令能匠。于太医院省。刻铜人像。详着其穴。并刻画图。令学人便览而易知焉。余有忧于时事。愧无寸补。恨早年不攻是业。及能济人利物也。因刻是书。传播海内。必有仁人君子。诵而习之。精其术以寿斯民者。是为序。时万历辛丑桂月吉日。巡按山西监察御史燕赵含章赵文炳着。
四库全书提要曰。针灸大全十卷。明杨继洲编。继洲万历中医官。里贯未详。据其刊版于平阳。似即平阳人也。是书前有巡按山西御史赵文炳序。称文炳得痿痹疾。继洲针之而愈。因取其家传卫生针灸元机秘要一书。补辑刊刻。易以今名。本朝顺治丁酉。平阳府知府李月桂以旧版残阙。复为补缀。其书以素问难经为主。又肖铜人像。绘图立说。亦颇详赅。惟议论过于繁冗。
〔吴氏(昆)针方六集〕六卷 存自序曰。良医者,非人司命。任不啻与九鼎争昂。然必针药并诸其极。始为无忝。隆古圣神。既尝百草。而示人以药。作作九针。而喻人以刺。亦以人命至重。拯救之术。不得不详且悉也。正统中。圣虑宋制铜人。日久漫灭。命复范铜为之。建诸医官。式广教诏。又砻石图经。序由御制。圣心之保民也弘矣。其所望于医者至矣。
语曰。不针不神。不灸不良。良有以也。近世刀圭之徒。才能不及中庸。分科疗病。更不讲求。神良精艺者。万夫一辙。无亦法妙。无方探之。犹望洋尔。昆自束发修儒。游心灵素。诸砭 针经。皆时讨究。盖未及壮年。负笈万里。虚衷北面。不减七十二师。念在取善发蒙。不谓一 非律。一篑非山故也。时以所授针方。对证施治。
种种神验。然穷其所以神者。 牾背驰。阻于顿悟。益之三十余年。觉以岁积。始破前迷。今樗栎之年。六十有七。视昔考医方时。年则倍矣。志在公善于人。成斯六集。首神照。次开蒙。次尊经。次旁通。
次纷署。次兼罗。其间一得之愚。实千虑之所开也。良工之心独苦。今乃验之。籍是以翼图经。岂至自与。 瞻天朝。轸念疲癃。泽同雨露。兹六集者。倘有补于圣政。亦桔槔之助甘霖耳。遑自功哉。所 望者。一人有庆。
寿域同跻。林总万方。家松龄而人鹤算。参苓不饵。针石永捐。俾池上神工。挟术而无所施。则岩穴之私慰矣。
他尚何求。岁丁巳。海阳程处士标病剧得起。进不肖为医林长。侧弁六集而左袒焉。复捐阿堵。以鸠剞劂。义之纪也。惟是并序。皇朝万历四十六年岁次戊午长至日书。
〔砭 考〕未见按上见于鹤皋山人小传。
〔吴氏(文炳)神医秘诀遵经奥旨针灸大成〕四卷 存〔亡名氏针灸快捷方式〕二卷 存按〔飞腾八法〕(绛云楼书目。作飞腾八法神针。)医藏目录卷阙未见〔针灸纂要〕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针学提纲〕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南干针灸书〕医藏目录二卷 未见〔针灸治例〕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姚氏(良)考古针灸图经〕未见吴县志曰。姚良。字晋卿。宋谥文康爽七世孙。明医所着尚书孔氏传。律吕会元。溯源指治方论。考古针灸图经。
〔过氏(龙)针灸要览〕一卷 未见苏州府志曰。过龙,字云从。吴县人。手神超逸。隐于医。着针灸要览。十四经发挥。茶经。各一卷。时与祝京兆文待诏游。生平不 不畲。所需自足。自号十足道人。年九十三卒。文征明有十足道人传。
〔十四经发挥〕未见〔刘氏(继芳)发挥十二动脉图解〕未见太平府志曰。刘继芳。字养元。精治外证。得华佗肘后之传。四方造请者屦尝满。着有发挥十二动脉图解。
并怪证表里因等集。长子翱鲤绳家学。亦负重名。考授太医院吏目。三子腾鲤拔贡。任灵宝令。
〔金氏(孔贤)经络发明〕未见浙江通志曰。经络发明。万历义乌县志。金孔贤着。字希范。
〔吴氏(延龄)经络俞穴〕未见浙江通志曰。经络俞穴。归安县志。吴延龄着。字介石。
〔黄氏(渊)针经订验〕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经籍类。
〔亡名氏铜人针灸方〕一卷 未见〔针灸集成〕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绀珠针法〕未见〔密治针经〕未见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针书〕一卷 未见〔碧峰道人八法神法〕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也是园书目。
〔吕氏(夔)经络详据〕未见按上见于江阴县志。
〔邓氏(良仲)针灸秘传〕未见按〔张氏(三锡)经络考〕一卷 存〔赵氏(献可)经络考〕未见按上见于鄞县志。
〔李氏(中梓)铜人穴经〕未见按〔施氏(沛)经穴指掌图〕一卷 存〔凌氏(千一)针灸秘要〕四卷 未见大樵山人序曰。粤自神农氏以草木治病。说者谓非大圣人不能。夫以草木治病。犹以身尝之。而得其性味者。
若针灸则于何而知说。见五经四子之书者。惟孟子求三年之艾一语耳。而针无闻焉。灸之法。今所在皆有。惟针不尽传。即传亦不得其秘要。深以为恨。然余尝阅黄帝内经。秦越人难经以下。所论针灸最多。而尤详于针法。
何今能者之寥寥也。迎随补泻之异其法。男女老幼之异其宜。人各一说。意惟论之者多。故愈烦而无当。人莫知所适从。故愈以失其法欤。双林凌氏之以针灸名旧矣。有千一者。博综群书。留心济世。于是弃举子业业医。尤精于针灸学。着针灸秘要四卷,而亦于论针为特详。别是非。辨疑似。发先圣贤之微言。汇众见而归于一是。予于医绝无所知。今读其言。若自视其掌纹。井井然可数而得,(文集)
〔凌氏(贞侯)针灸集要〕未见潘耒序曰。海内针灸家。独推双林凌氏。其先受针法于异人。以治病无不立瘥。远近数百里。趋之若神。传数世迄今。子孙多世其业。而贞侯最为工妙。沈 夙疾。应手着奇效者。不可胜数。所至冠盖骈集。黄童白叟。拥马足不得行。历中原河北。转客京师。声称藉甚。达于至尊。召入禁中。时时为贵戚治病。可谓至荣。而贞侯为人。和易真率。接人无贵贱。终始若一。绝不以遭遇自矜诩。盖类有道者。余故乐与之游。间出一编示余曰。针灸惟灵枢素问精言之。自后传书绝少。吾惧其久而失真也。
爰本黄帝岐伯书。参以诸家。述先世所传。传着己意。为集要一书。以示来兹。幸为我序之。嗟夫。针灸之妙。
正以其不从方书得也。而贞侯顾为是乎。虽然。大匠不能与人巧。未尝不与人以规矩。规矩在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今夫斯术之妙。在迎随消息之间。得之心而应之手。不可以书传者也。至于经脉俞穴之名状。针之分。火之度数。此可以书传者也,后之人诚能就其可传者。以深探其不可传者。因蹄得兔。因筌得鱼。书之益顾不大哉。夫禅宗所重。在不立语言文本。而灯灯相继。犹有传书。况在于医。夫所谓方书害医者。非病书也。
病夫执一书而不知合变者也。(遂初堂文集)
〔翟氏(良)经络汇编〕未见按上见于益都县志。
〔汪氏(昂)经络歌诀〕一卷 存
卷二十三
方论(一)
〔张仲景伤寒卒病论〕新唐志十卷 存隋志曰。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亡。
自序曰。论云。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
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
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
束手受败。 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
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述。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 若游魂。哀乎。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 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汉长沙守南阳张机着。
何 别传曰。同郡张仲景总角造 。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 先识独觉。言无虚发。王仲宣年十七。尝遇仲景。仲景曰。君有病。宜服五石汤。不治且成门。后年三十。当眉落。仲宣以其贯长也。远不治也。后至三十。疾果成。竟眉落。其精如此。仲景之方术。今传于世。(太平御览)
医林列传曰。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后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着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其文辞简古奥雅。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为诸方之祖。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
古琴疏曰。张机。字仲景。南阳人。受业于张伯祖。精于治疗。一日入桐柏山。觅药草。遇一病患求诊。仲景曰。
子之腕有兽脉。何也。其人以实具对。乃峄山穴中老猿也。仲景出囊中丸药遗之。一服辄愈。明日。其人肩一巨木至。曰。此万年桐也。聊以相报。仲景刘为二琴。一曰古猿。一曰万年。皇甫谧曰。张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
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
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甲乙经序)
又曰。仲景论广伊芳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同上)
又曰。华佗存□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晋书本传释劝论。)
高湛曰。王叔和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太平览御)
葛洪曰。仲景开胸纳赤饼。(抱朴子)
孙思邈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孙奇等序曰。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芳尹以元圣之才。
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
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着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巨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朱肱曰。华佗指张长沙伤寒论。为活人书。昔人又以金匮玉函名之。其重于世如此。然其言雅奥。非精于经络。不可晓会。
赵希弁曰。仲景伤寒论十卷。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按名医录云。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着论二十三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善医者或云。仲景着伤寒论。诚不刊之典。然有大人之病。而无婴孺之患。有北方之药。而无南方之治。此其所阙者。盖陈蔡以南。不用柴胡白虎二汤治伤寒。其言极有理。
陈振孙曰。伤寒论十卷。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建安中人。其文辞简古奥雅。又名伤寒卒病论。凡一百一十二方。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
严器之曰。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世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
所能赜究。
刘完素曰。汉末之魏。有南阳太守张机仲景。恤于生民多被伤寒之疾。损害横夭。因而辄考古经。以述伤寒卒病方论一十六卷。使后之学人。有可根据。然虽所论未备。诸病仍为道要。若能以意推之。则思过半矣。且所述者众。所习者多。故自仲景至今。甫仅千岁。凡着述医书、过往古者八九倍矣。夫三坟之书者。大圣人之教也。
法象天地。理合自然。本乎大道。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文亦玄奥。以致今之学人。尚为难矣。故今人所习。皆近代方论而已。但究其末。而不求其本。况仲景之书。复经太医王叔和撰次遗方。唐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编集进上。虽二公操心用智。自出心意。广其法术。杂于旧说。亦有可取。其间或失仲景本意。未符古圣之经。愈令后人学之难也。(原病式序)
吴澄曰。汉未张仲景着伤寒论。予尝叹东汉之文气。无复能加西都。独医家此书。渊奥典雅。焕然三代之文。
心一怪之。及观仲景于序。卑弱殊甚。然后知序乃仲景所自作。而伤寒论。即古汤液论。盖上世遗书。仲景特编纂云尔。非其自撰之言也。晋王叔和重加论次。而传录者。误以叔和之语。参错其间。莫之别白。(活人书辨序)
吕复曰。伤寒论十卷。乃后汉张机仲景用素问热论之说。广伊芳尹汤液而为之。至晋王叔和。始因旧说。重为撰次。而宋成无己复为之注释。其后庞安常朱肱许叔微韩祗和王实之流。固亦互有开发。而大纲大要。无越乎吐汗下温四法而已。盖一证一药。万选万中。千载之下。如合符节。前修指为群方之祖。信矣。所可憾者。审脉时汨王氏之言。三阴率多断简。况张经王传。亦往往反复后先。亥豕相杂。自非字字句句。熟玩而精思之。未有能造其阃奥者。陈无择尝补三阴证药于三因论。其意盖可见矣。
王履曰。读仲景之书。当求其所以立法之意。苟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则知其书足以为万世法。而后人莫能加。
莫能外矣。苟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则疑信相杂。未免通此而碍彼也。呜呼。自仲景以来。发明其书者。不可以数计。然其所以立法之意。竟未闻有表章而示人者。岂求之而不得之欤。将相习循而不求欤。抑有之而余未之见欤。余虽不敏。HT 请陈之。夫伤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也。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与暑。夫伤寒温暑。其类虽殊。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由其原之不殊。故一以伤寒而为称。由其类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以所称而混其治。宜乎贻祸后人。以归咎于仲景之法。而委废其大半也。吁。使仲景之法。果贻祸于后人。伤寒论不作可也。使仲景之法。果不贻祸于后人。伤寒论其可一日缺乎。后人乃不归咎于己见之未至。而归咎于立法之大贤。可谓溺井怨伯益。失火怨燧人矣。夫仲景法之祖也。后人虽移易无穷。终莫能越其矩度。由莫能越而观之。则其法其方。果可委废太半哉。呜呼。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后人能知仲景之书。本为即病者设。不为不即病者设则尚恨其法散落。所存不多,而莫能御夫粗工妄治之万变。果可惮烦。而或废之乎。是知委废太半。而不觉其非者。由乎不能得其所以立法之意故也。今人虽以治伤寒法治温暑。亦不过借用耳。夫仲景立法。天下后世之权衡也。故可借焉以为他病用。虽然。岂特可借以治温暑而已。凡杂病之治。莫不可借也。今人因伤寒治法。可借以治温暑。
遂谓其法通为伤寒温暑设。吁。此非识流而昧原者欤。苟不余信。请以证之。夫仲景之书。三阴经寒证。居热证什之七八。彼不即病之温暑。但一于热耳、何由而为寒哉。就三阴寒证而详味之。然后知余言之不妄。或者乃谓三阴寒证。本是杂病。为王叔和增入其中。又或谓其证之寒。盖由寒药误治而致。若此者皆非也。夫叔和之增入者。辨脉平脉。与可汗不可汗等诸篇而已。其六经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赞辞也。但厥阴经中下利呕哕诸条。却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遂并无厥逆而同类者。亦附之耳。至若以药误治。而成变证。则惟太阳为多。纵使三阴证。
亦或有寒药误治而变寒者,然岂应如是之众乎。夫惟后人以仲景书。通为伤寒温暑设。遂致诸温剂。皆疑焉而不敢用。
又曰。王叔和搜采仲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但惜其既以自己之说。混于仲景。所言之中。又以杂脉杂病。纷纭并载于卷首。故使玉石不分。主客相乱。若先备仲景之言。而次附己说。明书其名。则不致惑于后人。而累仲景矣。昔汉儒收拾残编断简于秦火之余。加以传注。后之议者。谓其功过相等。叔和其亦未免于后人之议欤。余尝欲编类其书。以伤寒例居前。而六经病次之。相类病又次之。瘥后病又次之。诊察治法。治禁治误。病解未解等又次之。其杂脉杂病。与伤寒有所关者。采以附焉。其与伤寒无相关者皆删去。如此庶几法度纯一。而玉石有分。主客不乱矣。
然有志未暇。姑叙此以俟他日。
又曰。伤寒三百九十七法。余自童时。习闻此言。以为伤寒治法。如是之详且备也。及考之成无己注本。则所谓三百九十七法者。茫然不知所在。于是询诸医流。亦不过熟诵此句而已。欲其条分缕析。以实其数。则未遇其人。遂乃反复而推寻之。以有论有方诸条数之。则不及其数。以有论有方。有论无方诸条通数之。则过其数。
除辨脉法。平脉法。并伤寒例。及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诸篇外。止以六经病篇中。有论有方。有论无方诸条数之。则亦不及其数。以六经病篇。及 湿 。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中。有论有方。
有论无方诸条数之。则亦过其数。至以六经病。 湿 。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篇。有论有方诸条数之。则又太少矣。竟不能决。欲以此句视为后人无据之言而不从。则疑其或有所据。而或出仲景叔和而弗敢废。欲尊信而必从之。则又多方求合而莫之遂。宋林亿等校正伤寒论。其序曰。今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余于是就其十卷二十二篇而求之。其六经篇。霍乱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篇中。有方治诸条。以数为计。又重载于各篇之前。又谓疾病至急。仓卒难寻。复重集诸可与不可方冶。分为八篇。亦以数为计。继于阴阳易差后劳复篇之后。其太阳上编注曰。一十六法。太阳中篇注曰。六十六法。太阳下编注曰。三十九法。阳明篇注曰。四十四法。少阳篇不言法。太阴篇注曰。三法。少阴篇注曰。二十三法。厥阴篇注曰。六法。不可发汗篇注曰。一法。可发汗篇注曰。四十一法。发汗后篇注曰。二十五法。可吐篇注曰。二法。不可下编注曰。四法。
可下编注曰。四十四法。
汗吐下后篇注曰。四十八法。以其所注之数通计之。得三百八十七法。然少阳篇。有小柴胡汤一法。其不言者。
恐脱之也。又可吐篇。却有五法。其止言二法者。恐误也。并此脱误四法。于三百九十七法之中。亦仅得三百九十一法耳。较之序文之说。犹欠六法。乃参之脉经。其可汗可吐等篇外。比伤寒论。又多可温。可灸。可刺。可水。可火。不可刺。不可灸。不可水。不可火诸篇。欲以此补其所欠。则又甚多而不可用。窃尝思之。纵使三百九十七法之言。不出于林亿等。而出于亿之前。亦不足用。此言既出。则后之闻者。必当核其是非。以归于正。
而乃遵守听从。以为千载不易之定论。悲夫。
赵嗣真曰。仲景之书。一字不同。则治法霄壤。读之者。不可于片言只字。以求其意欤。
又曰。仲景伤寒一书。人但知为方家之祖。而未解作秦汉文本观。故于大经大法之意。反有疑似。
陶华曰。仲景固知伤寒。乃冬时杀厉之气所成。非比他病可缓。故其为言。特详于此书。而略于杂病也。倘能因名以求其实。则思过半矣。不幸此书传世久远。遗佚颇多。晋太医令王叔和得于散亡之后。诠次流传。其功博矣。惜乎以己论混经。未免穿凿附会。
黄仲理曰。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纤悉毕备。有条而不紊也。
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三百九十七法之外者也。又 湿三种一篇。出金匮要略。叔和虑其证与伤寒相似。恐后人误投汤剂。故编入六经之右。致有宜应论别之语。是为杂病。非伤寒之候也。又有不可汗。宜汗。不可吐。宜吐。不可下。宜下。并汗吐下后证。叔和重集于篇末。比六经中。仓卒寻检易见也。
陈桷曰。辨脉法。非仲景本文。乃叔和所采摭者。故多乖忤。学人宜审别之。
郑佐曰。伤寒论。为文简严。而寓意渊奥。离为六经。法有详略。详者义例甄明。非长余也。略者指趣该洽。
非阙落也。散之若截然殊科。融之则约于一贯。顾读而用之者何如耳。儒者既不暇读。医流又鲜能读。是以微辞要义。秘而不宣。至谓此非全书。宜欲分门平叙。续臆说及为奇。杂群方而云备。使矿 合治。貂犬同裘。如活人杀车等书。皆仲景之螟 也,方有执曰。张松北见曹操。以其川中医有仲景为夸。以建安言之。则松亦仲景时人。
又曰。夫扁鹊仓公。神医也。神尚矣。人以为无以加于仲景。而称仲景曰圣。岂非以仲景之见诸事业载诸简编者。皆表章天人。股肱素难。达之天下。通之古今。易简而易知易能。非神奇怪异。人之所不可知。不可能者。
所可同年而语哉。是故称圣焉。贾太传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语不虚矣。然医圣也。书曰论。何也。论也者。仲景自道也。盖谓愤伤寒之不明。戚宗族之非命。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论伤寒之一病也。
其文经也。其事则论。其心则以为始事于戚。乃不欲忘其初。其多则惠我后人。其意则又不欲以经自居。易曰。
谦谦君子。此之谓也。吾故曰。名虽曰论。实则经也。虽然。若曰伤寒经。殊乖矣。必曰医经。称情哉。又曰。
金匮序略云。伤寒卒病论。卒读仓卒之卒。诚书之初名。此其有据也。但不知卒病二字。漏落于何时。俗尚苟简。承袭久远。无从可稽矣。君子于此不能无憾焉。
又曰。辨痉湿 病证篇。相传谓叔和述仲景金匮之文。虽远不可考。观其揭首之辞。信有之也。然既曰以为与伤寒相似。而致辨焉。则亦述所当述者。是故后人称之。为仲景之徒云。辨脉法。叔和述仲景之言。附己意以为赞经之辞。譬则翼焉。传类也。篇目旧名平脉。次第二。而僭经右。夫传不可以先经。论脉亦无先各脉。而后平脉之理。且平脉不过前数条。冒事必如此耳。后亦各脉。安得直以平脉名篇。皆非叔和之旧。其为后人之纷更明甚。凡痉湿 。辨脉上下编。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发汗吐下后脉证。皆叔和分经。
及述经外之余言。附己意以撰次之。合经亦十一篇。共目二十二。以为全成仲景氏未韦之遗书者也。而第十七十八二十二三篇。则又皆抱空名。而拥虚位。无册条之可检。实则一十九篇之条册耳。皆叔和所纪之旧额如此。世固有少此以为非仲景之全书。而起其说者。呜呼。是书也。仲景之作于建安。汉年号也。出自叔和之撰述。晋太医令也。相去虽不甚远。盖已两朝相隔矣。是仲景之全书。非仲景之全书。诚不可晓也。
又曰。医道之方法具备。自仲景始。故世称仲景方法之祖。伤寒论。乃其书也。考求其方法。义例明甚。何谓例。如中风一也。伤寒二也。兼风寒俱有而中伤。三也。三病不同。以皆同在太阳。故皆发汗。发汗云者。非例言乎。何谓义。如发中风之汗。汗之以桂枝汤。发伤寒之汗。汗之以麻黄汤。发兼风寒俱有而中伤之发。发之以大青龙汤。一例发汗。而三汤则不同。非以其各有所宜之义乎。然则方法者。
道之用也。例者所以行其方法也。义则其行而宜之之谓。是已。是皆相须而不相离。一致之谓道也。奚此为然哉。
其余各属。悉皆类此。条目具在也。夫何无己之注解。不省义例原属方法中。法外又独有伤寒之例。独例伤寒。
而置诸各属。舍义而独曰例。岂仲景之言。其后人之伪。明亦甚矣。伪例者谁。或曰叔和。谓叔和者。以其编述也。编述论而出始。则叔和之于论。诚功之首也。乃若又伪此例。则后之医伤寒者。不知通求各属。但务专拟于伤寒。仿例而行。仲景之道反愈晦。而至今愈不明。究其叛乱。不由尼于此例。以至如此乎。以此言之。则叔和者。亦一罪之魁耳。贤如叔和。愚意其智不乃尔也。或曰无己。谓无己者。以其注解也。此则近似。何也。己任注解。则当精辨论之条目。详悉各属本义。以迪诸后。不当愎强苟且。一概 己。朦胧训为伤寒。比之于例。俨然一家口语。以此拟己。夫复何疑。且例苟在。非以前亦当暴白其非。不令得以迷误。继述是也。奈何懵此不为。
乃固尾之以阿顺可乎。
闵芝庆曰。伤寒论之称诸证也。证虽纷然。称有定例。其中微旨。非易窥测。至于编列次序。岂不难乎。凡称某经病者。以病在此经也。六经伤寒固如此。杂病亦有此者。如太阳湿证 证之类。盖辨似伤寒之杂病。称某经者也。有以伤寒二字冠之者,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之类。盖兼中风而言者也。以伤寒为病。
多从风寒得之。故或中风。或伤寒。总以伤寒称也。其中专称伤寒。不兼中风者。如伤寒脉浮。不发汗因致衄者。
麻黄汤主之之类。是也。有中风伤寒之外。如温病风湿之类,亦在论中者。以明不可混称伤寒也。有但称病患。
但称病。称厥。称呕。称下利等证。不明言伤寒中风杂病者。大概论之也。论中称有定例如此。叔和编述。以惠后世。乃立一见。而先列辨脉平脉二篇。盖谓论病当先明脉也。伤寒例。为六经诸篇要领。故以统论者。列于脉法之后。 湿 三种。有似伤寒。故辨又次之。脉既明矣。要领举矣。相似之证别论。而不得淆矣。斯可细论六经。继以霍乱诸篇乎。
又曰。伤寒有例。犹律法有例。罪有明证。从例治之。病有明证。从例治之。是皆所谓法也。证可定罪之名。
证可定病之名。正名所当先也。伤寒例。先正伤寒所由名。遂及温暑时行冬温寒疫所由名。各正其名者。欲发明伤寒与诸病相异。故论伤寒。而略言诸病耳。此伤寒例所由名也。彰之以六经脉证。曰可汗。曰可下。是明例在可治者也。两感于寒者死。不两感于寒。不传经。不加异气者。得自愈。十三日不瘥者危。感异气变为他病者。
当根据坏证治之。是明例各不同者也。又叮咛病须早治。治勿妄施。仁爱之意。深且切矣。须知此篇。乃论中纲领。
仅道伤寒之常。而未尽其变。诸变不可胜数。故后有六经诸病。发明此例。前后一贯。岂容偏废哉。方氏作条辨。
辨伤寒例非仲景之言。出后之伪。遂削去之。吾不敢谓此例皆仲景言也。中有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等语。岂仲景言乎。不敢谓此例皆非仲景言也。中有微词奥义发素问热论所未发者。后人岂能伪乎。谓叔和附以己意则可。
谓全非仲景之言则不可。且无论伪与非伪。当观可法与否。以决应存应削。例中发明太阴脉尺寸俱沉细。方氏注。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窃沉细一句证之。例中发明厥阴脉微缓。方氏注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窃微缓二字证之。既窃夫例则取之。而以为可法矣。又胡为削之哉。呜呼。伤寒之不明于天下。由不得其要领。而昧失此例者众也。反谓仲景之道。晦而不明。厄于此例。以至谓成无己不能暴白伪例之非。固为阿顺。妄以春秋赵盾律之。可乎。
又曰。世于仲景伤寒论。每曰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方固止于此。法则论中可垂训者。言言皆法。
难以数拘焉。今按汪石山伤寒选录所述。出自类证者。据其所云。则以六经至劳复八篇。为仲景伤寒论之正。余皆叔和采述仲景之他书。又附以己意者。为三百九十七法之外矣。由是方中行作条辨。以六经至劳复为法。而以有论有方。及有论无方者。均数之。其间以承上文立论。如小柴胡论方后证治。同上文作一法。如云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同上文作一法。又如问曰证象阳旦一条。同上文作一法。如此数之。盖求合于三百九十七之数耳。其太阳上编六十六法。中篇五十七法。下编三十八法。阳明篇七十七法。少阳篇九法。
太阴篇九法。少阴篇四十六法。厥阴篇五十四法。来法篇二十法。霍乱篇九法。阴阳易差后劳复篇七法。总三百九十二法。又据将旧本太阳中篇不可汗六法。移在条辨第十五篇中。则是三百九十八矣。此乃小差。而所系重轻。
全不在此。亦不必论。但当论六经至劳复八篇之外。是法非法。云三百九十七法也。夫方则尽于八篇一百一十三而已。法则八篇固为法。其余亦皆法也。所以有三百九十七法之说者。盖检八篇。而计其方之数。遂并计八篇中法之数耳。可谓此外非法哉。其中即有叔和附己意者。不可斥曰非法。应思叔和何如人也。非悉出叔和者耶。故曰。论中可垂训者。言言皆法。难以数拘也。学人勿执三百九十七法之说。而忽其余焉。
王肯堂曰。王叔和编次张仲景伤寒论。立三阳三阴篇。其立三阳篇之例。凡仲景曰太阳病者。入太阳篇。曰阳明病者。入阳明篇。曰少阳病者。入少阳篇。其立三阴篇。亦根据三阳之例。各如太阴少阴厥阴之名。入其篇也。
其或仲景不称三阳三阴之名。但曰伤寒某病。用某方主之。而难分其篇者。则病属阳证。发热结胸痞气蓄血衄血之类。皆混入太阳篇。病属阴证。厥逆下利呕吐之类。皆混入厥阴篇也。惟燥屎及屎硬。不大便。大便难等证。
虽不称名。独入阳明篇者。由此证类属阳明胃实。非太阳厥阴可入。故独入阳明也。所以然者。由太阳为三阳之首。凡阳明少阳之病。皆自太阳传来。故诸阳证不称名者。皆入其篇。厥阴为三阴之尾。凡太阴少阴之病。皆至厥阴传极。故诸阴证不称名者。皆入其篇。后人不悟是理。遂皆谓太阳病诸证。不称名者。亦属太阳。而乱太阳病之真。厥阴篇诸证。不称名者。亦属厥阴。而乱厥阴病之真。为大失仲景之法也。
又曰。仲景立法。凡云太阳病者。皆谓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也。凡云阳明病者。皆谓胃家实也。凡云少阳病者。
皆谓口苦咽干目眩也。凡云太阴病者。皆谓腹满时痛吐利也。凡曰少阴病者。皆谓脉微细但欲寐也。凡云厥阴病者。皆谓气上撞心。痛吐蛔也。候如少阴病。不一一逐条曰脉微细但欲寐。而总用少阴病三字括之者。省文也。
故各条或曰。少阴病及发热脉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者。谓脉沉细但欲寐。而又反发热者。用其方也。或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烦不卧。用黄连阿胶汤者。谓脉微细但欲寐。二三日后。变心烦不卧者。用其方也。后人不悟是理。遂皆不察少阴病三字。所括脉微细但欲寐之证。但见发热脉沉。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见心烦不卧。便用黄连阿胶汤。尤为失仲景之法也。
卷二十四
方论(二)
喻昌曰。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天苞地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杂以后人知见。反为尘饭土羹。
又曰。后汉张仲景着卒病伤寒论十六卷。当世兆民。赖以生全。传之后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可也。斯民不幸。至晋代不过两朝相隔。其卒病论六卷。已不可复睹。即伤寒论十卷。想亦劫火之余。仅得之读者之口授。故其篇目。先后差错。赖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名目。可以为校正。太医令王叔和附以己意。编集成书。共二十二篇。后人德之。称为仲景之徒。今世传仲景伤寒论。乃宋秘阁臣林亿所校正。宋人成无己所诠注之书也。林亿不辨朱紫菽粟。谓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皆不及也。又传称成无己注伤寒论十卷。深得长沙公之秘旨。殊不知林成二家。过于尊信叔和。往往先传后经。将叔和纬翼之辞。且混编为仲景之书。况其他乎。如第一卷之平脉法。二卷之序例。其文原不雅训。
反首列之。以错乱圣言。则其所为校正。所为诠注者。乃仲景之不幸。而斯道之大厄也。元泰定间。程德斋作伤寒钤法。尤多不经。国朝王履所论。虽有深心。漫无卓识。亦何足取。万历间方有执着伤寒条辨。始先即削去叔和序例。大得尊经之旨。然未免失之过激。不若爱礼存羊。取而驳正之。是非既宗。功罪自明也。其于太阳三篇。改叔和之旧。以风寒之伤营卫者分属。卓识超越前人。此外不达立言之旨者尚多。大率千有余年。若明若昧之书。欲取而尚论之。如日月之光昭宇宙。必先振举其大纲。然后详明其节目。始为至当不易之规。诚以冬春夏秋。时之四序也。冬伤于寒。春伤于温。夏秋伤于暑热者。四序中主病之大纲也。举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然后仲景之书。始为全书。其冬伤于寒一门。
仲景立法独详于春夏秋三时者。盖以春夏秋。时令虽有不同。其受外感则一。自可取治伤寒之法。错综用之耳。
仲景自序云。学人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可见引伸触类。治百病有余能。况同一外感乎。是春夏秋之伤温伤热。明以冬月伤寒为大纲矣。至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向也大纲混于节目之中。无可寻绎。只觉其书之残缺难读。今大纲既定。然后详求其节目。始知仲景书中。矩则森森。毋论法之中更有法。即方之中亦更有方。通身手眼。始得一一点出。识之而心开识朗。
不复为从前之师说所 浸。假由其道。而升堂入室。仲景弥光。而吾生大慰矣。
又曰。尝观王叔和汇集扁鹊仲景华元化先哲脉法为一书。名曰脉经。其于仲景伤寒论。尤加探讨。宜乎显微毕贯。曲畅创法制方之本旨。以启后人之信从。可也。乃于汇脉之中。间一汇证。不该不贯。犹曰汇书之常也。
至于编述伤寒全书。苟简粗率。仍非作者本意。则吾不知之矣。如始先序例一篇。蔓引赘辞。其后可与不可诸篇。
独遗精髓。平脉一编。妄入己见。总之碎剪美锦。缀以败絮。盲瞽后世。
无由复睹黼黻之华。况于编述大意。私淑原委。自首至尾。不叙一语。明是贾人居奇之术。致令黄岐一脉。斩绝无遗。悠悠忽忽。沿习至今。所谓千古疑城。莫此难破。兹欲直溯仲景全神。不得不先勘破叔和。如太阳经中。
证绪分头。后学已难入手。乃更插入温病合病并病。少阳病过经不解病。坐令读者茫然。譬诸五谷。虽为食宝。
设不各为区别。一概混种混收。鲜不耕者食者之困矣。如阳明经中。漫次仲景偶举问答一端。隶于篇首。纲领倒置。先后差错。且无扼要。至于春温夏热之证。当另立大纲。颛自名篇者。乃懵然不识。此等大关一差。则冬伤于寒。春伤于温。夏秋伤于暑热之旨尽晦。致后人误以冬月之方。施于春夏。而归咎古方之不可以治今病者。谁之过欤。至于霍乱病。阴阳易。瘥后劳复等证。不过条目中事耳。乃另立篇名。与六经并峙。又何轻所重。而重所轻耶。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也哉。
又曰。王叔和于仲景书。不察大意。妄行编次补缀。尚存阙疑一线。观其篇首之辞。谓痉湿 。虽同为太阳经病。以为宜应别论者。其一征也。观其篇中。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旨难得。故重集可与不可方治者。其一征也。观其篇末。补缀脉法。分为二篇。上编仍仲景之旧。下编托仲景以传。犹未至于颠倒大乱者。其一征也。
第其不露补缀之痕。反以平脉本名。易为辨脉。而阴行一字之颠倒。此吾所为讥其 窃耳。若夫林亿之校正。成无己之诠注。则以脉法。为第一卷矣。按仲景自叙云。平脉辨证。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则脉法洵当隶于篇首。
但晋承汉统。仲景遗书未湮。叔和补缀不言。不敢混入。姑附于后。不为无见。二家不察。竟移编篇首。此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讵能辨其孰为仲景。孰为叔和乎。然犹隐而难识也。其序例一篇。
明系叔和所撰。何乃列于第二卷。岂以仲景之书。非序例不能明耶。即使言之无弊。亦无先传后经之理。况其蔓引赘辞。横插异气。寸瑜尺瑕。何所见而崇信若是。致令后学画蛇添足。买椟还珠。煌煌圣言。千古无色。是二家羽翼叔和以成名。比以长君逢君无所逃矣。至其诠释之差。十居六七。夫先已视神髓为糟粕矣。更安望阐发精理乎。
程应旄曰。论之为言。断也。断者蔽也。分明指此为伤寒之爰书矣。故首尾分篇。只存论之体裁。而别嫌明疑。指奸摘伏。深文大义。具见于标篇之辨字上。辨之为言。诘也。诘者鞫也。既诘且鞫。则必无枉无偏。方蔽无辜。自不得不借论以申其辨。
按程氏有辨伤寒论五篇。王叔和序例贬伪一篇。冗文闲语。漫无统纪。故省不录。
汪琥曰。仲景论。为方书之祖。以内经中有论而无方也。叔和起而撰次之。知尊仲景矣。但其于仲景论中。
插入己意。使学人不知孰为仲景。孰为叔和。以故后人诽议之。云叔和变乱仲景伤寒论。故其脉经。亦受高阳生所窃取。此其报也。然仲景书。当三国时兵火之后。残缺失次。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后。复有成无己。为之注解也。今医勿但责叔和之过。而忘叔和之功。
又曰。伤寒论。自成注以后。在昔明医。如李东垣不过以治法略举其要。朱丹溪亦仅以疑处。摘问其目。未闻有以仲景原论全解者。至明季有歙人方中行。着伤寒条辨八卷。乃成氏之后一人而已。我朝初有喻嘉言者。推广方氏未发之旨。着尚论篇五卷。是亦仲景之功臣也。复有程子郊倩。即仿二书之意。着后条辨六集。其中亦有可采之处。所可嫌者。三家之书。皆倒乱仲景六经篇原文。彼虽各有其理。要之六经原次。或当日叔和未尽改易。其间仲景妙义。焉知不反由此新编而尽失耶。况方书治病。不过欲每条解明。不致医药有误而已,非若文公章句。必欲承上起下也。孔子云。爱礼存羊。凡六经原次。余不敢乱叔和之旧。
又曰。王叔和编次仲景方论三十六卷。当是十六卷。据论集中云。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叔和编次。
何至遽增二十卷书邪。况仲景当日。止着论二十二篇。尚未分为几卷。至叔和。始托名仲景。撰成并辨脉平脉法。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是医林列传。云三十六卷。误矣。相传仲景论。有一百一十三方。考其书十卷内。计方止一百一十二道。
柯琴曰。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为两书也。凡条中不贯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消渴气上冲心等证。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证立法也。观五经提纲。
皆指内证。惟太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因太阳主表。其提纲为外感立法。故叔和将仲景之合论。全属伤寒。不知仲景已自明其书不独为伤寒设。所以太阳篇中。先将诸病线索。逐条提清。比他经更详也。其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是伤寒别有提纲矣。此不特为太阳伤寒之提纲。
即六经总纲。观仲景独于太阳篇别其名。曰伤寒。曰中风,曰中暑。曰温病。曰湿痹。而他经不复分者。则一隅之中。可以寻其一贯之理也。其他。结胸藏结。阳结阴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谵语如狂等证。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纷纭杂沓之中。正可思伤寒杂病合论之旨矣。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脱六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此扼要法也。叔和不知此旨。谓痉湿 三种。宜应别论。则中风温病。何得与之合论邪。以三证为伤寒所致。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则中风非伤寒所致。温病与伤寒不相似者。何不为之别立耶。霍乱属肝木为患。阴阳易差后劳复。皆伤筋动骨所致。咸当属于厥阴。何得别立篇目。叔和分太阳三症于前。分厥阴诸症于后。岂知仲景约法能合。而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证名目上求枝叶。叔和以私意。挈乱仲景之原集。于劳复后。
重集可发汗不可发汗诸篇。如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下。不知如何名反。岂濡微弱涩等脉。有定位乎。其云大法春夏宜发汗。春宜吐。秋宜下。设未值其时。当汗不汗。当下不下。必得其时耶。而且利水清火。温补和解等法。概不言及。所以今人称仲景只有汗吐下三法。实由于是。夫四时各家。人所同受病者。因人而异。汗吐下者。因病而施也。立法所以治病。非以治时。自有此大法之谬。后人因有随时用药之道。论麻黄桂枝汤者。谓宜于冬月严寒。而三时禁用。论白虎汤者。谓宜于夏。而大禁于秋分后。与立夏之前,夫寒热温凉之逆用、必先岁气。独不曰有假者反之。有是证因有是方。仲景因证立方。岂随时定剂哉。当知仲景治法。悉本内经。
又曰。仲景言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是脉与症。未尝两分也。夫因病而平脉。则平脉即在辨症中。脉有阴阳。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病之阴阳也。
当列前论之首。浮大动数名阳。沉涩弱弦微名阴。是脉之阴阳也。此条当为之继。叔和既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是知叔和别立脉法。从此搜采耳。试观太阳篇云。脉浮者病在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派浮数者。法当汗出愈。诸条脉法。不入辨脉平脉篇。是叔和搜采未尽。犹遗仲景旧格也。由此推之。知寸口脉浮为在表。及寸口脉浮而紧。脉浮而数诸条。皆从此等处采出。脉有阴结阳结条。未始不在阳明中风中寒之间。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未始不在少阳寒热往来之部。脉阴阳俱紧者。未必非少阴之文。阴阳相搏条。未必不在伤寒脉结代之际。设仲景别集脉法。或有上下之分。决无辨平之别矣。名平名辨。皆叔和搜采诸说。仲景所云。各承家伎者。
是也。叔和既改抉仲景原文。独为伤寒立论。十六卷中。不知遗弃几何。而今六经之文。夹杂者亦不少。岂独然仲景旧集哉。世以金匮要略。为仲景杂病。共经魔魅之后乎。
张志聪曰。注解本论。必明仲祖撰论之原。方为有本。某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之说。素问九卷者。素问八十一篇。内有遗阙。故举其卷,灵枢。君臣问难八十一篇。毫无遗阙。故举其篇。
阴阳大论者。素问中大论七篇。皆论五运六气。司天在泉。阴阳上下。寒热胜复之理。胎胪药录者。如神农本经。
长桑阳庆禁方之类。其序又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元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由是而才识之士。须知仲祖撰论本灵素。而补其未尽。必于伤寒原序。玩索有得。胎胪。罗列之谓。
又曰。本草灵素。圣经也。伤寒要略。贤论也。贤论。犹儒者之四书。圣经。犹儒者本经。奈千古以来。天下之医。只求方伎以行术。不求经旨以论病。仲祖序云。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伎。终始顺旧。举世昏迷。莫能觉悟者是也。夫本论虽论伤寒。而经脉脏腑。阴阳交会之理。凡病皆然。故内科外科。儿科女科。
本论皆当读也。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者。不可以为医。经云。非其人勿授。论云。传与贤人。甚哉人之不易得也。
张璐曰。余尝见王叔和集仲景伤寒论。未尝不废书而三叹也。嗟夫犹赖叔和为仲景之功臣。使无叔和之集。
则伤寒书同于卒病之不传矣。何能有六经证治乎。
钱潢曰。伤寒论一书。按长沙公自序。原云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至西晋王叔和编次之后。其卒病论六卷。
早已云亡。后人不得复见。相传谓叔和又次为三十六卷。至宋成无己。因王氏之遗书。又注为伤寒论十卷。非唯仲景之旧。不得复视。即叔和之书。亦杳不可见矣。第阅叔和所作伤寒序例一篇。其妄用经文。创立谬说。亦殊不足观。不若遗亡之为愈也。其成氏注本。原云十卷。今行于世者。究仅七卷。以辨脉平脉。为第一卷。其言原系仲景原文。亦不为过。但第二卷。伤寒例一篇。乃王叔和所作。非仲景原文。因何亦列于七卷之中。而反居仲景六经之前。非唯文理背谬。且冠履倒置。棼乱错杂矣。其第七卷。虽有霍乱阴阳易。及瘥后诸复症。允为仲景原文。而后之诸可与不可。又非长沙之笔矣。何以知之。其卷首云。夫以疾病至急。仓卒难寻。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为易见也。如此语气。确为叔和所集。况大法春宜汗。及春宜吐。秋宜下之说。于理未通。均属可删。
魏荔彤曰。伤寒例。叔和氏修缉医圣之书。发其凡例也。列于论首。名之曰例。标题原未有序字。后人以其文近于序。故更名之曰序例。成氏注之。方氏删之。喻氏驳之。程氏嘻笑且怒骂之。以为HT 滥。以为悖谬。愚平心静气论之。其意亦未大舛。特欲推展伤寒于伤寒外耳。不知伤寒论。原非专论伤寒内也。例之大概。谓四时皆有外感之气。惟冬月乃正伤寒之名。欲推展而反成拘执矣。更为引伸春温夏暑疟病热病疫病。原思于伤寒外。
多所论列。因医圣自序中。言伤寒疑似之间。误人阶厉。故欲辨其是非。以附益原书之义也。但于诸证。不为条分缕晰。一如凡例之制。乃参杂反复。笼统铺叙以成文。既无太史公伯夷列传手笔。必见方凿圆枘。否则重楼叠嶂矣。例不成例。序不成序。是其才力之不逮。体认之未真。以尊崇阐发之心。竟成儒者自分两歧。迄难合一。
何也。以医圣原兼万病。而论其一。叔和之例。欲分万病为万也。至于详明时令气化。以别疾病感受。仍是分晰异同之见。何其冗乱无纪乎。因而及于药治之迟早。风土之凉燠。以为明切。实皆郛廓。不能得伤寒论之精深。
虽欲有言。不能不流为冒语也。复叙六经伤寒。及两感之脉证。与各有愈期不治之故。在伤寒论中已明。此非赘疣耶。最是初感风寒二邪。大关巨节。默无分剖。又何疏乎。却将坏证。牵入温疟等症。既明温暑疟热疫证。不同伤寒。分时异感。各成一病。又忽有四变之说。殊觉自相秦越。更及迟治误治诸条。曰若曰凡。纵再增益千百。
亦苦于挂少漏多。发凡起例,不言全书持纲携领之处。而以己意泛滥举之。曰此书之例。书自书而例自例。何以使人读例。而得书之简洁精微乎。将徒画蛇之足。续凫之 而已。末虽明生愈死亡之机。终亦不可胜言,总因不能合全书。以为体会。撮其易简之善。
着为知从之法。乃以为既缉是书。不可不以推展为发明。本欲附骥名彰。立言不朽。抑知后人不少假借。细加指摘也耶。愚故原其初念。本在遵循。非蒙违戾。而智浅才薄。不能心得全书精义。乃欲以多求胜。备其阙略。岂知医圣之文。言近而指远。辞简而意该乎。然医圣数千年正学。赖此不坠。其功亦不在卫敬仲序诗之下。诗序虽经朱子删驳。而古远所传。于今不泯。则叔和之例。可以比照杜氏以例例春秋矣。至可例与否。例之当否。其例具在。叔和不能自达其意者。后之读例君子。可以代明。何必削之。不许天下共见闻。而求其公是耶。方氏谓以传先经非体。愚谓例也。非传也。传必附经。例则仍可首例也。倘叔和当日。能将所谓温暑疟热疫诸证。各就专门。分撰附经。详其脉论。精言治法。以述寓作。如朱子之补大学。岂非医圣之高弟。医门之功臣乎。不能为此。
而于例中丛脞言之。吾知其于此数证原委亦未大明。约略敷衍。不意乃成罪案。因此没其缉书原志。则亦大可惜矣。
又曰。辨脉一篇。的是医圣原文。其辞简括。其义深长。与伤寒杂病论。心思笔致。皆足令人 绎不尽。推暨无方矣。盖辨脉为论证之先务。所以叔和叙次为第一。不可谓以传HT 经也。既非叔和所能拟议。原为医圣高文巨典。不妨置之诸论之首。以重诊视之事矣。于平脉分篇是否。医圣本意。或叔和效虞书中分二典之智乎。但忽首为韵语。似反觉肤廓浅近。不类一手。岂少陵不能作散文。而医圣不能作韵语耶。真赝已无可考。孰得而屏之。
屏之反为HT 矣。
又曰。辨脉平脉二篇。亦非后人妄分为二也。盖于辨平二字之义。未能深悉也。辨者。分别之也。平者。较量之也。平如平章之平。非平人之脉。如谓篇中专言平人之脉。试观之。何其言平人之脉。十之一二。言疾病之脉。十反八九乎。然则辨者。始条理也。分为二。推至于无穷也。平者。终条理也。衡如一。究归于不二也。气有阴阳。邪亦有阴阳。病必分阴阳。脉必辨阴阳。故必分为二以辨之。气之阴阳。有有余不足。邪之阴阳。亦有衰盛。病因而有轻重。脉必平阴阳。故权衡如一以平之。 玩二篇。洵是此义。不可悉举。略观大意可知矣。至于其文古穆简洁。其义精微广大。惟医圣独擅其能。非王氏所可赞之辞,合伤寒例观之。亦自明编次于六经论之首。先脉后证。先辨平乎脉以审证。后条列乎证以处治。序次亦未紊也。
吴仪洛曰。仲景书。一语可当千百言。每令人阐发不尽。读者须沉潜反复。必于言外透出神髓。斯为能读仲景书耳。
姚际恒曰。伤寒论。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此书本为医家经方之祖。然驳杂不伦。往往难辨。读者苦不得其旨要。
徐大椿曰。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
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和之次序。或以此条在前。或以此条在后。或以此证因彼证而生。或以此经因彼经而变。互相诟厉。孰知病变万端。传经无定。古人因病以施方。无编方以待病。其原本次序。既已散亡。庶几叔和所定为可信。何则叔和序例云、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则此书乃叔和所搜集。而世人辄加辨驳。以为原本不如此。抑思苟无叔和。安有此书。且诸人所编。果能合仲景原文否耶。夫六经现证。有异有同,后人见阳经一证。杂于阴经之中。以为宜改入阳经之内。不知阴经亦有此证也。人各是其私。反致古人圆机活法。泯没不可问矣。凡读书能得书中之精义要诀。历历分明。则任其颠倒错乱。而我心自能融会贯通。否则徒以古书。纷更互异。愈改愈晦矣。(医学源流论)
周省吾曰。仲景伤寒书。为叔和编次。已失其真。即林亿校本。亦已难得。今世所传。惟成无己注释之本而已。至三百九十七法。莫不津津乐道。而究鲜确指。汪苓友亦云。前人所未明言。其引张孝培伤寒类疏。桂枝汤服后,至以助药力为。一法。温复至如水流漓。又一法。称与诸家不同。顾吾不知其何本而有此考。前明有吾虞赵开美翻刻宋板伤寒论全文。其三百九十七法。于每篇之首。注其几先。则节录原文。开明第一第二。次于原文之下。后列一二三之数。总计全书。治法了然也。但不知出自叔和。出自林亿。今之传本亡之者。殆为无己所删乎。后人未见宋刻。茫然不晓。如王安道亦未之见也。国朝王晋三虽于每方之下。注以各法。亦不过继张孝培汪苓友之志。而爱礼存羊。究有未能悉洽者。故愚以为注书。不应改移。止宜就文辨论。如朱子之贤。阙文错简。
皆仍其旧。无己何人。而乃擅削。以致迄今盈庭聚讼也。(吴医汇讲)
按 先子曰。伤寒论。后汉张仲景着。晋王叔和撰次。经六朝隋唐。而未见表章者。至宋治平中。始命儒臣。校定是书。孙奇等序。载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然其书文理舛误。未尝校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
总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有一百一十二方。其命书以伤寒者。仲景自序。称其宗族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夭横之莫救。遂作此书。考论中伤寒。乃外感中之一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即麻黄汤之所主。其十分之七。岂尽以麻黄汤一证而死乎。盖伤寒者。外感之总称也。素问。黄帝问热病者伤寒之类也。而岐伯答以伤寒一日太阳云云。难经曰。伤寒有几。曰。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千金方引短剧曰。伤寒。雅士之辞。云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异矣。肘后方曰。贵胜雅言。总呼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外台秘要。许仁则论天行病曰。此病。方家呼为伤寒。而所以为外感之总称者。盖寒为天地杀厉之气。亘于四时。而善伤人。非温之行于春。暑之行于夏。各王于一时之比。是以凡外邪之伤人。尽呼为伤寒。仲景所以命书者。只取乎此而已。如麻黄汤证。则对中风而立名者。即伤寒中之一证。其义迥别矣。后汉书崔实政论曰。夫熊经鸟申。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此所谓伤寒者。指天行病。即是雅士之辞也。而仲景称之以论者。是论难之论。内经诸篇。有岐黄问答之语者。必系以论字。无之者则否。金匮要略各篇题下。有论几首。证几首。方几首。考之原文。其云论者。乃问答之语也。朱震亨格致余论序云。假设问答。仲景之书也。其为论难之义较然矣。后人尊崇之至。遂以经论之论释之。恐非仲景之本旨也。仲景自序首。题曰伤寒卒病论。卒。乃杂之讹。序中云。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其为误写可知矣。隋志有张仲景方十五卷。而无伤寒论之目。盖得非当时以湮晦而不见之故耶。旧唐志亦不收之。
至新唐志。则云王叔和张仲景方十五卷。伤寒卒病论十卷。杂之讹卒。其来旧矣。杂病乃对伤寒。而谓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之类。杂病论。
即今金匮要略。喻昌曰。卒病论已不可睹。钱潢云。卒病论早云亡。程应旄曰。本论是有治杂病之方法。柯琴曰。
条中不贯伤寒者。皆是杂病。故曰伤寒杂病论。此说并不可从也。又隋志。载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亡。今伤寒论。每篇尽冠辨字。即指今伤寒论。而其云亡者。盖千金方。称江南诸师。秘伤寒方法不传。然则隋志云亡者。
其实非亡也。而其云十卷者。考诸仲景自序。乃缺六卷。盖伤寒论十卷。杂病论六卷。各别行于世者。而王焘外台秘要。载金匮要略诸方。而曰出张仲景伤寒论某卷中。则唐时其全帙十六卷。不易旧目者。才存台阁中。王氏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时。王得探其秘要。而载其着书。今所传十卷,虽重复颇多。似强足十卷之数者。然逐一对勘。大抵与外台所引符。则今伤寒论。不可断为非七录及唐志之旧也。盖外台所引。今考其卷目。桂枝汤。出第二卷中。知太阳上编。出第二卷。葛根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云出第三卷中。知太阳中篇。在第三卷。柴胡桂枝干姜汤。大陷胸丸。大小陷胸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文蛤散。白散。云出第四卷中。知太阳下编。在第四卷。大承气。茵陈蒿汤。猪苓汤。云出第五卷中。知阳明篇。在第五卷。半夏散及汤。真武汤。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云出第六卷中。知少阴厥阴二篇。在第六卷。其第一。第七。第八第九。虽无所考。而葛根黄芩黄连汤。云出第七卷中。其余不引药方。则当第一卷。辨脉等篇。第七以下。乃汗吐下可不可等篇。且太阳病三日云云。属调胃承气汤条。今本载第五卷阳明篇。云出第十卷。伤寒。汗出恶寒身热。大渴不止。欲饮水一二斗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条今本失载。盖系于脱文。而云出第十卷中。知辨发汗吐下后病。在第十卷。
由是观之,伤寒论。大抵与今本无大异同。如杂病。则痉湿 在第十一卷,黄胆在第十四卷。疟病胸痹心痛寒疝。
在第十五卷。呕吐哕。在第十六卷。而百合病论并方。霍乱。理中汤。附子粳米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并云出第十七卷中。肺胀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加半夏汤。肺瘫。桔梗白散。并云出第十八卷中。是王氏所见本。不止十六卷。乃知杂病分门次第。与今本金匮要略大不同。此可窥旧本之崖略也。晋皇甫谧甲乙经序曰。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景仲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案伊芳尹作汤液。所未经见。唯汉书艺文志。载汤液经法四十卷。此岂伊芳尹所作欤。然仲景自序特云。博采众方。未言及汤液。士安去仲景时不远。岂亲观所谓汤液者。而为此说欤。
自序又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盖伤寒三阴三阳。乃原于素问九卷。伤寒中风温病等之目。本于八十一难。其他如阴阳大论。虽未知何等书。然要之纂旧典之文。而编着者。非悉仲景之创论立方也。元吴澄作活人书辨序曰。汉末张仲景着伤寒论。予尝叹东汉之文气。
无复能如西都。独医家此书。渊奥典雅。焕然三代之文。心一怪之。及观仲景于序。卑弱殊甚。然后知序乃仲景自序。而伤寒论。即古汤液论。盖上世遗书。仲景特编纂云尔。吴氏此说。原于士安。其论未可定然。但至论文章之更变。则虽非我医家所能及。似宜以资考镜也。林亿等校定序曰。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按皇甫谧甲乙经序。晋书皇甫谧传。其被称于当时可见。晋去汉不远。其言如此。仲景虽于汉书无传。其为汉末人无疑矣。后汉书刘表传曰。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英雄记曰。张羡南阳人。盖仲景羡之族。岂表破羡之后。使仲景代之乎。林亿等校定序又曰。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成无己亦曰。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盖仲景书。当三国兵燹之余。残缺失次。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今。功莫大矣,而明洪武中芗溪黄氏作伤寒类证辨惑曰。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是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纤悉毕备。有条而不紊也。辨脉平脉伤寒例三篇。叔和采摭群书。
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三百九十七法之外者也。 湿 一篇。出金匮要略。叔和反编入于六经之右。又有汗吐下可不可。
并汗吐下后证。叔和重集于篇末云。此说原乎王履溯洄集。但履以伤寒例。为仲景旧文也。从此而降。方有执喻昌柯琴辈。从而宗其说。或驳或贬。以加诋 。如序例。则云搜采仲景旧论。外台乃载其文。揭以王叔和曰。则此一篇。叔和所撰。非敢伪托而作也。至辨脉。平脉。汗吐下可不可等篇。叔和既于脉经中引其文。以为仲景语。
高湛养生论曰。王叔和性沉静。好着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言。撰脉经十卷。叔和脉经序亦曰。今撰集岐伯以来。
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伤寒例固多不合仲景之绳墨。而言属荒谬者。然叔和亦一名士也。岂有以我所立论。嫁名于前贤。而为采摭于已着书中。如毒手狡狯之伎俩乎。阴阳五行汉儒好谈之。五脏六腑,经络流注。史记扁仓传。间及于此。汉志亦重载其书目。仲景生于汉末。何独屏去。
今根据临川吴氏之言而考之。如六经至劳复。文辞典雅蕴奥者,系于所撰用古经之文。其他言涉迂拘。而文气早弱。
世人以为叔和所羼入者。岂知非却是仲景之笔乎。因意伤寒例。及原文中。或曰。疑非仲景方。或曰。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或本云等之语。皆叔和所录,其语气明显。此余尽是仲景旧文。而其义前后矛盾。文理暧昧难晓者。古书往往有之。又何疑焉。方喻诸家。逐条更定。删改字句。以为复仲景之旧。殊不知益乖本来。惑乱后人。
莫此为甚。视诸叔和。其功罪之轻重。果奈何也。张遂辰仲景全书卷首。载医林列传曰。王叔和撰次张仲景方论。
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此原出于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然隋志等。不载三十六卷目。汪琥曰。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叔和编次。何至遽增二十卷书邪。则云三十六卷。误矣。要之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其所关系大矣。故读此书者。涤尽胸中成见。宜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发汗吐下。攻备和温之别。而痛着工夫。
欲方临证处疗。身亲试验之际。而无疑殆也。其中或有条理 牾。字句钩棘。不易晓者。勿敢妄为穿凿。大抵施之行事。深切着明者。经义了然。无太难解者。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之类。岂不至平至易乎。学人就其至平至易处。而细勘研审。辨定真假疑似之区别。而得性命上之神理。是为之得矣。其所难解释。诸家费曲说者。纵令钻究其旨。不免隔靴抓痒。如以其不的确明讲者。施之于方术。则害于性命。亦不可测。然则其所难解释者。置诸阙如之例而可也。谚云。开卷了然。临证茫然。是医家之通患。学人宜致思于此。
亦何苦以诋诘古人为事乎哉。
又按南阳府志载清张三翼募建张医圣祠序。桑芸张仲景先生祠墓记。称南阳郡东南阜处。父老相传。为先生墓。与故宅存在。洪武初。有指挥郭云仆其碑。墓遂没。越二百六十余年。为崇祯戊辰,有兰阳诸生冯应鳌者。
感寒疾殆危。恍惚中。有神人抚体。百节通快。问之曰。汉长沙太守南阳张仲景也。城东四里许有祠。祠后七十七步有墓。今将凿井其上。封之惟子。后病愈。千里走南阳。访之不可得。因谒三皇庙。有仲景像。即纪石庙中而去。后数年。园丁掘井得石碣。题曰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云。其言荒唐不足信矣。三异序中。仲景名作玑。
字考机古与玑通。书舜曲。璇玑玉衡。释文云。玑。本作机。晋书陆机字士衡。可以证矣。
卷二十五
方论(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王应麟
唐·王方庆
(梁)释慧皎
(宋)龙衮
清·魏文中
明·杨慎
薛涛 李冶
唐·郑綮
战国·墨翟
(明)安遇时 等编
叶霖
明·胡宗宪
枫江半云友
明·郎锳
(梁)吴均撰
宋·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