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臺灣文獻叢刊提要·下-台湾文献丛刊提要
臺灣文獻叢刊提要·下
(自第二三一種~至第三0九種)
一、引言
「臺灣文獻叢刊」之編印,截至民國六十一(一九七二)年十二月止,共出至三百零九種,計五百九十五冊、四千八百七十一萬字。溯自四十六(一九五七)年六月創刊以來,已歷時十五年又半整。筆者不敏,自始即忝與執役之末,分任部分編校工作。前在本刊(「臺灣銀行季刊」)十八卷一期「本刊出版二十週年紀念特輯」(民國五十六(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出版)上並曾撰「臺灣文獻叢刊」一文,就當時已印行之二百三十種書刊分別作提要報導(嗣又重刊於「臺灣研究叢刊」第九六種「二十年來之臺灣銀行研究室」)。近五年來,計續刊七十九種。茲再就第二三一種起,試作「續篇」。
二、廣例
前文「述例」,嘗先就本叢刊創刊旨趣、搜輯範圍、刊印方式、資料來源以及編輯方面之若干成例,加以說明;最後,並一言標點與校訂。關於這些編例,大體一直無甚變更;祇是其中搜輯範圍,略有擴展。
「述例」有云:『本叢刊之搜輯,初以「拿清代有關臺灣的私人著述」為範圍,而以對臺灣研究者提供資料為目的。約而言之,要以「臺灣」為中心。舉凡臺灣之地理、歷史、風俗、人情等社會資料之搜求,固無論矣。抑有進者,臺灣之歷史文化來自大陸,當年大陸漢民族如何與臺灣發生關係?如何來此開天闢地?又如何建立社會、政治以及其他種種設施?其後如何遞嬗演變?此在研究臺灣歷史──即或是研究臺灣社會史、經濟史……,均為所必需之課題。非特隋、唐、宋、元之關係資料有需搜羅,即秦、漢時期亦不無可資研究之史料有待發掘。迨至明代以降,東南海上騷動,外由荷蘭、日本,內因「海寇」、「流民」,臺灣與大陸之關係,愈益密切。後以南明動盪,以啟鄭氏入臺,擴我疆宇。凡此直接、間接之歷史發展資料,莫不為「臺灣研究」所必需。因此,本叢刊提供與搜輯之範圍,自非臺灣之內涵所局限,要亦外延至歷史與地理上輻射之所及』。這個原則,殆屬固定不移。
「述例」續云:『就已出版諸書而言,其他姑不列舉;自第七六種「南天痕」起,則漸及於明季(以南明為主)史料。因臺灣鄭氏(包括鄭芝龍)之崛起,有其時代背景。而此構成時代背景之記載與描繪,同為研究臺灣鄭氏之所需,自無待言。不過,其間亦有分際,如祇收「明季南略」(第一四八種)而不刊「北略」,取「東南紀事」(第九六種)而捨「西南紀事」,可作說明』。但近五年來由於研究所需,對於明季之史料,稍作深入之搜求;先前著重於已成完整史籍之編印,後乃注意於零星或原始資料之采收。換言之,明季稗史亦在搜輯之列。因此,「明季北略」(第二七五種)與「西南紀事」(第二六七種)兩者仍隨之一併收入。但是,仍有分際存焉:如第二五○種取「三朝野紀」刪割為「崇禎朝野紀」與第二七二種就「啟禎記聞錄」改編為「崇禎記聞錄」為其顯例。此種作法,實有其「不得已」之情──言止於此。至所稱明季稗史,頗多零編斷簡,不能單獨成書。於是每多有採取集刊方式,而以其中一篇為題;或以其中某種為主,餘以「附錄」出之。但由於史料入手有先後,又往往未能按時代、分地區、依事類彙集,致略有凌亂之感。其次,明季閩海關係史料,嘗再有所發掘(蓋早先刊印第五六種「閩海贈言」,同屬此類史料);此即所謂「外由荷蘭、日本,內因「海寇」、「流民」」相互發展之求證,藉以尋求明代大陸與臺灣實際關係開始之史實。再次,近年對於明、清兩代有關琉球之紀錄,並有輯刊。一則由於古代琉球與臺灣之辨認久為世人所混淆,一則由於琉球之地位與中、琉航路上之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等一系列島嶼之所屬引起國人之注意,均有待澄清。提供這些史料,俱與「臺灣研究」有益。所謂搜輯範圍之擴展,約略如是。如衡以原定搜輯範圍,祇有深度與廣度之伸延,並無基本原則上之變遷。
三、提要
茲就續出各書,分別作一提要。
第二三一種「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
本書(一冊七○面四二、○○○字)不分卷,吳贊誠撰。贊誠字存甫,安徽廬江人。清咸豐元年,由拔貢朝考知縣。光緒二年,以三品京堂繼丁日昌督辦福建船政。四年四月,兼署福建巡撫;十月,轉光祿寺卿,仍留署任。旋辭署撫篆,留辦船政。在使閩期間,嘗兩渡臺灣辦理「開山撫番」事宜。歿後遺有「吳光祿使閩奏稿彙存」三卷,各卷分別題曰「船政奏事各摺」、「臺灣奏事各摺」及「陳病狀辭任各摺」。日本國立京都大學圖書館藏有此書,「選錄」影攝其中卷二、卷三部分,整理排印。「臺灣奏事各摺」有摺片十三篇,起自光緒三年四月,迄於四年十一月;「陳病狀辭任各摺」有摺八篇,起於光緒四年五月、迄於五年八月,亦多涉在臺情形。
此外,書後另刊有「卞制軍奏議選錄」十三摺片,作為「附錄」。按儀徵卞寶第(字頌臣,號娛園)先於同治七年廷福建巡撫,旋奉母終養。至光緒七年,復拜湘撫之命;十二年三月,擢陞閩浙總督。所錄十三摺片中,一篇係在閩憮時奏給同治六年分臺、澎各營俸餉事宜,一篇係在湘撫後期奏覆查抄臺灣道劉璈財產之摺;餘均為在閩浙總督任內奏報臺灣核銷及人事有關等摺片。卞氏另撰有「閩嶠輶軒錄」,其中涉及臺灣府部分,已摘刊於第二一六種「臺灣與地彙鈔」;參見前列篇。
第二三二種「漳州府志選錄」
本書(一冊一一二面六七、二○○字)不分卷,選自清光緒四年增刊之沈定均等纂修「漳州府志」。「漳志」原編計有建置、星野、疆域、山川、規制、學校、祀典、秩官、賦役、選舉、兵紀、宦績、人物、列女、民風、物產、古蹟、藝文、災祥、紀遺等二十門,都五十卷。本書所選有關臺灣史料,分以志地、志事、志人、志文四目編次:其「志地」一篇,取自「兵紀」中明代衛所、營寨及諸遊等記載;一以見澎湖在明代海防上之地位,一以知當年倭寇與「海寇」犯漳之行徑(後者與鄭芝龍有關)。「志事」一篇,節選「災祥」所附「寇亂」目下所載;上自明嘉靖二十六年佛郎機「番船」進泊浯嶼,下訖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破澎湖、入臺灣。「志人」一目,係就「宦績」、「人物」、「列女」及「紀遺」諸門選集;「志文」三篇,選自「藝文」門。後二目所涉,有關於明季「海寇」(主為鄭芝龍舊日之伙伴)事,有關於清初閩中唐玉立國及其後鄭氏(成功及其子孫)繼續抗爭事,亦有關於臺灣入清以後事。
第二三三種「泉州府志選錄」
本書(一冊一七四面一○四、四○○字)不分卷,選自清乾隆二十八年黃任與郭賡武重修、同治九年知府章倬標等補刊之「泉州府志」。原書列有四十六門類,凡七十六卷、卷首一卷。,本書所選有關臺灣史料,改以志地、志事、志人分目,而殿以「志餘」六則。首為「志地」,錄有原書軍制門「明軍制」「水寨軍兵」一節,記明代泉州府屬諸島嶼--包括澎湖設寨置汛概況。次為「志事」,此目分兩篇:一偽節自原書祥異門所附「紀兵」,一為選錄海防門有關紀載。「紀兵」上擷宋乾道七年昆舍邪入寇事,下取明崇禎二年以訖清康熙二十二年止明季「海寇」擾泉活動及清初鄭氏海上之進止。「海防」斷自明萬曆二十五年添設澎湖遊兵以及於臺灣入清以後以臺、廈為樞紐之海上交通管制諸措施。又次為「志人」,選自原書「名宦」、「封爵」及「人物」諸傳。其最早者為宋乾道時汪大猷傳,有涉及昆合邪之記載;最晚者,則止於清雍、乾間人。至未附「志餘」六則,本諸原書「拾遺」門轉載諸家筆記或文集有關臺、澎及鄭氏之軼聞。
第二三四種「行在陽秋」
本書(一冊七八面四六、八○○字)分上、下兩卷,未著撰人。紀南明永曆朝事,起隆武二年(丙戌)冬十二月十四日永明王監國肇慶,訖永曆十六年(壬寅)秋七月二十九日晉王李定國薨於景線。書中間載有「劉湘客曰」與「施氏曰」紀事,並轉載有「兩粵新書」、「雜錄」等所述。
溫睿臨「南疆逸史」「凡例」有云:「有兼紀弘、永兩朝來者,……劉湘客「行在陽秋」是也』;但本書僅紀永曆朝事,說非盡同。徐鼒「小腆紀傳」:「劉湘客,西安人。永曆建號粵西,湘客為御史。李成棟歸明,湘客與給事中金堡、丁時魁、蒙正發因袁彭年以納交於成棟之養子元胤,時謂之「五虎」;湘客工窺瞷閣中事,彭年、時魁勞動必咨之,人目為「虎皮」。桂林破,與族人刑部侍郎劉遠生隱猺洞中。著有「行在陽秋」,言粵事甚悉』。惟覈本書於五虎事頗多貶辭,其非劉湘客所撰明甚。如「小腆紀傳」所言屬實,亦當另有一書。因又有「施氏日」紀事,而日人川口長孺「臺灣割據志」(見第一種篇)末附」引用書目」中「行在陽秋」作者著為「明人施氏失名」,未知是否別有所據?此外,楊鳳苞(秋室)「南疆逸史跋」(「夢華潭水榭叢錄」本)有云:『曰「行在春秋」(戴笠……此皆專紀桂藩者也』;而在「楊秋室先生集」戴奢則作「行在陽秋」。附誌一筆,以供參考。
第二三五種「幸存錄」
本書(一冊六五面三九、○○○字)收「幸存錄」上下兩卷、「續幸存錄」一卷,正錄為夏允彝撰,續錄為其子完淳作。允彝字彝仲,松江華亭人。明季東林方盛講學,長洲名士楊廷樞、太倉張溥等結復社以示異;允彝與同邑陳于龍、何剛、徐孚遠等赤結幾社相應和,為幾社大于之一。弘光立、摺授吏部考功主事。乙酉南都破,總兵吳志葵起兵松江,允彝入其軍,為之飛書走檄,四方響應。事敗,自沈松塘死。「幸存綠」為其絕華,「自序」云:『今待死耳,又復何云。然於國家之興衰、賢奸之進退、虜寇之始末、兵食之源流,懼後世傳者之失實也,就余所憶,質言之,平言之;或幸而存,後世得以考焉』。完淳字存古,年少才藻橫逸,江左罕儷。丙戌,魯監國授中書舍人;監國航海,拜表慰問,為邏者所得。明年,與陳子龍同下獄;死節時,年僅十八。「夏節愍公全集」(完淳所著詩文集)存有「續幸存錄自序」:『先忠惠臨歿,呼淳也手編而命之曰:「余欲述南都之興廢、義師之勝衰焉,今余從義師諸公九京遊矣,汝其續余書以成」』!完淳遵遺命,因有一續錄」。本書據「明季稗史彙編」本排印,已刪削不全。「幸存錄」編,據「續幸存錄自序」:『「幸存錄」者,……首盛衰大勢,遼事、門戶與流寇皆有大略、有雜志。……詳述至先帝死社稷,遂絕筆不復記』。今上卷首列「自序」外,僅有「國運盛衰之始」、「遼事雜志」、「門戶大略」、「門戶雜志」四篇;下卷前有「闕題」一篇(似為「門戶雜志」之續)外,亦僅「流寇大略」、「東夷大略」兩篇。可知:此外尚缺「遼事大略」、「流寇雜志」兩篇。「續幸存錄」編,「自序」云:『凡「南都大略」、「雜志」二卷,「義師大略」一卷、「雜志」二卷,「先忠惠行狀」一卷,「死節考」一卷』。今所存祇僅「南都大略」、「南都雜志」兩篇,餘付闕如。不特此也。「幸存錄」「國運盛衰之始」題下註云:『其論有極正者、有極偏者,不足盡信,存之可也』。「續幸存錄」末附無名氏跋語:『以書生談朝事,甚訛者十之三、四。故余刪其訛而存其是,非全錄也』。蓋夏氏對於明季黨禍不為偏倚之論見忌於人,如復社中黃宗羲等遂深詆其書,譏「幸存錄」為「不幸存錄」,並作「汰存錄」以辨之。本書顯已為人批改及刪削殊多,無復本來面目。至如「國運盛衰之始」「迨烈皇帝登極」句後一千餘言與「東夷大略」後段重複,而後者卻又剔刓觸忌之字頗多;其舛錯更不可究詰矣。
第二三六種「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補編」
本書(一冊六○面三六、○○○字)合三書選錄而成:一為「道光咸豐兩朝籌辦夷務始末補遺選錄」、二為「英國檔選錄」、三為「美國檔選錄」;所選係自清道光二十二年至咸豐十一年有關臺灣史料,同為前編第二○三種「籌辦夷務始末選輯」之補遺,因名「補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有「道光咸豐兩朝籌辦夷務始末補遺」及「四國新檔」兩書,前一書為新編史料,原由已故蔣廷黻先生於民國十九年選自北平大高殿所藏清代軍機處檔案,近代史研究所今據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JohnKingFoirbank)所存選抄本取其七百零八件編印成書;後一書係咸豐九年清廷軍機大臣奉旨纂輯,就咸豐朝軍機處檔案分編「英國檔」二十卷、「法國檔」二卷、「美國檔」四卷及「俄國檔」二十卷,與後來成書之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較,約有十分之四為後書沂未收。本書所選,前者主要為關於道光年間中、英鴉片戰爭一役所謂「臺灣殺俘」事件,次為咸豐年間與英、法、美、俄簽訂天津及北京條約後臺灣開港問題交涉事;後者在「英國檔」為道光三十年及咸豐八年至九年間英人欲在臺灣購煤及逕往貿易等事,在「美國檔」全屬咸豐九年換約後美人請在潮州與臺灣兩地先行互市交涉文件(「法國檔」與「俄國檔」或已見前編「籌辦夷務始末選輯」、或並無有關臺灣史料,因無選輯)。
第二三七種「崇相集選錄」
本書(一冊一四四面八六、四○○字)不分卷,董應舉撰。應舉字崇相,福建閩縣人;明萬曆戊戌(二十六年)進士,歷官至工部侍郎兼戶部。其在任官期間,並曾兩度回里:一在萬曆四十年代前期,以告歸;一在祟禎之初,落職閒住。前一時期,適在日人村山等安侵略臺灣前後;後一時期,乃值鄭芝龍受撫及其任勦「海寇」之時。先後在籍,禦倭、勦寇均與其事。所著「崇相集」,先於萬曆四十年上有「嚴海禁疏」,其後並有籌倭、防寇各議以及與沈有容、黃承玄、韓仲雍、南居益、熊文燦諸當事論時事書,均為明代閩海與臺灣有關之難得史料。本書計選文五五篇,就中以一嚴海禁疏」、「籌倭管見」、「黃中丞(承玄)勘功揭」、「中丞黃公(同前人)倭功始末」及「與熊撫臺(文燦)書」等篇,特具史料仍值。書末,並搜選茅瑞徵「皇明象胥錄」「日本」、「琉球」、「和蘭」、朱國禎一湧幢小品」「東湧偵倭」、「明神宗實錄」「巡按福建監察御史李凌雲奏」、張燮「東西洋考」「逸事考」(一則)、昊偉業「綏寇紀略補遺」「漳泉海寇」、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彭湖嶼」、「琉球」、陳仁錫「皇明世法錄」「閩海」、「彭湖圖說」、「攻夷紀」、「備紅夷議」等篇作為「附錄」。
第二三八種「東明聞見錄」
本書(一冊九○面五四、○○○字)收「東明聞見錄」、「求野錄」、「也是錄」、「兩廣紀略」及「安龍紀事」五種明季稗史而成(除「安龍紀事」據「紀載彙編」本外,餘均據「明季稗史彙編」本),因以第一種署為書名,餘則列作「附錄」。「東明聞見錄」一卷,不著撰人;記南勇永曆事,起自「丁亥永曆元年春正月帝至桂林,訖於「庚寅永曆四年十一月清師入桂林,督師閣部臨桂伯瞿式耜、總督楚師司馬張同敝不屈死之」。是編大書分注,體例與「粵游見聞」(另收於第二三九種「閩事紀略」書中)同;且兩編首尾銜接,所論又皆冠「逸史氏日」云云,則係一書歧而為二。「粵游見聞」題日「前行人瞿共美記」,是編同為瞿氏所撰。撰者稱瞿式耜為「先太師」,又間稱「稼軒」(式耜字),當為式耜族人。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有「題天南逸史」,所言均與此合,則是編合「粵游見聞」實為「逸史」一書。「逸史」為常熟瞿叔獻(式耜同里)撰,共美、叔獻或即一人耳(補記:筆者後撰有「粵游見聞與東明聞見錄合為一書考釋」,略異此說)。「求野錄」一卷,題「客溪樵隱編」。所記起自「永曆十二年(戊戌)正月詔以原督師兵部尚書程源為禮部尚書、都御史錢邦芭掌院事」,訖於「永曆十六年(壬寅)四月二十五日吳三桂以帛進帝所,帝遂崩,……明亡」;書用綱目體,寓有深意。據朱希祖「再跋求野錄」:『玆讀胡欽華「天南紀事」,中有「永曆帝入緬本末」上、中、下三篇,始知「朋季稗史」中之「求野錄」全襲此三篇而去其篇題,易名為「求野錄」耳』。欽華閱歷,待考。「也是錄」一卷,題「自非逸史編」;前有「桐山樵隱冥鴻子元益氏」(謝國楨「晚明史籍考」作「旡益民」)序有云:『嶺嶠之遺聞,猶載「輳耕」之錄;玆焉緬甸之播遷,難徵文獻之存,幸有從蹕故臣鄧凱一之錄焉」。據此,是編即鄧凱所撰。凱,江西吉安人,隨扈永曆入緬,為都督同知;十五年(辛丑)飲咒水之禍,宗室文武從官四十二人被殺,凱以足傷未與,得免於難。後永曆還滇遇害,凱遁跡為僧(邵廷采「西南紀事」有傳)。是編所記起自「永曆十二年(戊戌)十二月十五日帝自溪畿起行」,訖於「永曆十六年(壬寅)四月十八日上被難」,係凱追錄己亥(十三年)以後事;其起訖時間約與「求野錄」同,而所記事蹟有詳略、亦有出入,可互參證。有謂兩錄同為鄧凱撰,實非。「兩廣紀略」一卷又名「粵中偶記」,華復蠡撰。復蠡,無錫人;明崇禎甲申,官廣東臨高知縣。是編起自當年三月二十七日梁溪發棹」,訖於「辛卯正月有上韶州之便,遂寄曲江」;記述其罷官居粵所見唐(聿■〈金粵〉)、桂變亂之事,並特附丁魁楚、洪天擢及李綺三人始末大略。「安龍紀事」一卷,江之春撰。之春,明季廣西安龍人,閱歷不詳。按永曆移蹕安龍時,外受制於孫可望、內被欺於馬吉翔,首輔吳貞毓等奉密旨陰召李定國護駕事洩,死難者凡十八人。是編所紀,即為此事之始末。
第二三九種「閩事紀略」
本書(一冊六○面三六○○○字)併刊華廷獻「閩游月記」及「閩事紀略」兩種,另收瞿共美「粵游見聞」、范康生「倣指南錄」為附錄;以均與南明閩事有關,即署為「閩事紀略」概之。「閩游月記」二卷、「閩事紀略」一卷,俱記隆武時事。廷獻字伯修,無錫人;崇禎特賜進士,嘗官修武知縣。甲申南部立國,又出宰閩汀歸化。「月記」即為此時所作,敘時事極詳。跋云:『「月」者,微詞也;彰之不得,則微云耳。「月記」者,簡詞也;詳之不得,則簡云耳』。所述見聞,有足資為他書佐證,亦有他書所未及者。惜敘次凌雜、分卷割裂,為其病耳。至「閩事紀略」,為「月記」變體之作。何以一人記同時事而作兩書?或其中必有一偽、或一書而割裂為二,尚有待深考。「粵游見聞」一卷,記隆武入閩及永曆建號事,與「東明聞見錄」銜接,為「天南逸史」之一部;餘已詳第二三八種「東明聞見錄」篇。「倣指南錄」一卷,作者自述隆武二年(丙戌)十月四日贛州陷清被執,至二十六日放歸經過,其中追記三月至十月與萬元吉、楊廷麟等守忠誠府(贛州苦守半年餘,隆武錫名「忠誠」)事甚悉。作者字訒軒,江西安福人,時官中書舍人。按宋文天祥著有「指南錄」,是編「自跋」有云:『命名曰「倣指南錄」,庶幾對文山而無愧云」。
第一一四○種「青燐屑」
本書(一冊六六面三九六○○字)分二卷,應廷吉撰。廷吉本名喜臣,浙江慈谿人;書題「慈谿應喜臣著」,蓋有所避也(「南疆繹史」作鄞縣人,誤)。明祟禎戊辰(元年),成進士(「小腆紀傳」作天啟丁卯,並誤),授碭山知縣。南都立,擢淮安推官,赴揚督師史可法軍前為監紀。廷吉精天算勾股之學,識風鑑,可法倚信之。揚州之役,以縋城督餉,得免於難。本書殆專記督師軍前事,因身履其境,敘述較詳。
書後,今附「燕都日記」一種,記自甲申「三月初一日昌平兵變,京都戒嚴」起,至五月「十五日攝政王登武英殿受朝賀,出示京城,令官兵除服剃頭、衣冠悉遵大清之制」止;不分卷。書據「紀載彙編」本,題「馮夢龍原本、莫釐山人增補」。按夢龍字猶龍,吳縣人;祟禎中貢生,嘗知壽寧縣。晚年,輯有「甲申紀事」十四卷。「甲申紀事」「自敘」有云:『……又未幾,得無名氏「都城日記」』;可知甲申之歲,夢龍實未在都。所謂「馮夢龍原本」,乃據「甲申記事」所輯而言。書中有「馮夢龍曰」言,知夢龍亦附有論說。莫釐山人,未知何許人;所補不少,均分別註有「補」字。書中若干處又註有「原本」如何如何,「今依「北略」改」語,並附「計六奇曰」云云;足見是編補成於計著「明季北略」之後(按「北略」自序作於清康熙十年),固非本來面目矣。
第二四一種「吳耿尚孔四王全傳」
本書(一冊五○面三○、○○○字)不分卷,不著撰人。據「紀載彙編」本,題簽署「吳耿尚孔四王全傳」,書口則為「吳耿尚孔四王合傳」;著述清平西王吳三桂(並及其孫世蕃)、靖南王耿仲明(並及其子繼茂、孫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並及其子之信、之孝等)及定南王孔有德(並及其女四貞、婿孫延齡)四傳為一書,因稱「合傳」。各傳初記諸人降清經過,終詳諸人或其裔戚掀起或響應三藩之變始末。
書末,今再就「紀載彙編」錄附文獻三種:一為計六奇「金壇獻案」,二為章學誠「戴重事錄」,三為不著撰人「董心葵事記」。計六奇撰有「明季北略」與「南略」,分見第一四八種「明季南略」及第二七五種「明季北略」篇。所撰「金壇獄案」,敘南明永曆十三年鄭成功攻取南京失敗後金壇(鎮江屬邑)人士王重、段冠、袁大受等「通海」之獄;是役被斬者四十八人、絞者一人、流徙十四人:共六十三人。章學誠,字實齋;清倉稽人,乾隆進士。邃史學,以纂修方志重於時。嘗修「和州府志」,為戴重作傳。重以和州諸生痛明之亡,揭竿起事;事敗,遁跡為僧,卒--時清順治三年也。上述「戴重事錄」,經人就章傳刪削而成;故篇末附識:「余乃芟章傳之煩而存此」。董心葵,明季武進人;素無賴。後至京師,夤緣權要問;周延儒納賄,多出其手。李自成陷北都,心葵亦在交通逢迎之列(見第二四○種所附「燕都日記」)。後為清兵所殺。上述「董心葵事記」敘其一生,但未及與聞交通事。
第二四二種「江南聞見錄」
本書(一冊七四面四四、四○○字)收「江南聞見錄」、「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紀略」、「東塘日劄」及「江上遺聞」五種明季稗史而成(除「揚州十日記」據「明季稗史彙編」本外,餘均屬「紀載彙編」,因以第一種署為書名,餘則列作「附錄」。「江南聞見錄」一卷,不著撰人;專記南明弘光元年(乙酉)五月十日至二十九日南都逐日事。自弘光出狩,以訖諸臣迎降(間有死節),頗為屑細。「揚州十日記」一卷,王秀楚撰。秀楚,江都人,閱歷不詳;以當地人記乙酉四月二十五日揚州失守後十日親身所遇、所見慘絕人寰事,令人不忍卒讀。「嘉定屠城紀略」一卷與「東塘日劄」一卷同記嘉定屠城事,前者未著撰人,後者署「嘉定朱子素(九初)述」。兩者內容十九雷同,似以「日劄」為原作,「紀略」係就「日劄」改仿「綱目」體裁撰成者。考「痛史」有朱撰「嘉定縣乙酉紀事」一種,其跋云:『是書朱子素所著,其事實一見「明季稗史」「嘉定屠城紀略」,一見「荊駝逸史」「東塘日劄」大致相同』(不署執筆者之名)。可知三本同出一源。作者亦當地當時人,詳述邑紳侯峒曾、黃淳耀等倡義守城,兵敗被屠,至再至三。至「嘉定縣乙酉紀事」已收作第二五八種「江上孤忠錄」附錄,另見第二五八種篇。「江上遺聞」一卷,江陰沈濤撰。濤字次山,清乾隆丁已進士。「遺聞」記乙酉陳明遇、閻應元城守江陰事,歷八十一日而城破,死數萬人。
第二四三種「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本書(六冊一、○一四面六○八、四○○字)不分卷,據趙爾巽、柯劭忞等撰修「清史稿」關內本選輯。原書依史例分本紀、志、表及列傳四門,凡五百三十六卷。本書就中選集關係明鄭與臺灣之史料,仍依紀、志、表、傳列目:「本紀」分世祖、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九紀(原太祖、太宗及宣統三紀均無所取),上自順治元年清兵入關,下訖光緒二十一年臺灣淪日;凡與南明以降至於鄭氏三世以及臺灣在清代之始末所有資料,均予選取。「志」取「地理志」之「臺灣」一節外,餘如「食貨志」之戶口、田制、鹽法、礦金、徵榷、「兵志」之綠營、水師、海防、「交通志」之電報、「邦交志」之英吉利、法蘭西、美利堅、德意志、日本、和蘭(荷蘭)及日斯巴尼亞(西班牙),均擷其與臺灣有關之記載。「表」僅由「諸臣封爵世表」及「疆臣年表」選編二表:「諸臣封爵世表」,取清初至末葉涉及明鄭與臺灣史事之人物,依等分列;「疆臣年表」,選統轄閩臺之總督與巡撫兩職合輯。「列傳」所取,在臺灣入清以前,凡涉及明鄭史事之人物均在采選之列;入清以後,除錄涉及當時史事者外,凡屬臺灣職官及「文叢」作者,不論有無事蹟著錄,一律收入。末列琉球、安南兩傳,蓋各與臺灣史事有關。
第二四四種「明亡述略」
本書(一冊五二面三一、二○○字)凡二卷,題「鎖綠山人撰」。「自序」稱是書「著明亡之原委本末」,實則以夾敘夾議方式述明季崇禎朝及福、唐、桂三王史事得失,尤對人有所論列;至明亡之「原委本末」,則未之著焉。
書後,今加附李之芳「平定耿逆記」一卷。之芳字鄴園,山東武定人;清順治進士,官至兵、吏二部尚書,入為文華殿大學士,卒諡「文襄」。康熙十三年三藩變起,時任浙江總督,始佐康親王傑書扼福建耿藩規浙之兵,後督所屬拒臺灣鄭氏(成功子經)橫海之師。撰上述「平定耿逆記」,乃簡十三年五月至二十一年八月身在行間九年之經過。至當時所有之奏疏與文移,另有專輯,見第二八五種「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篇。
第二四五種「島噫詩」
本書(一冊七八面四六、八○○字)凡四卷--今加「留菴文選」一卷,盧若騰撰。若騰字閑之,號牧洲;福建同安金門人。明崇禎庚辰(十三年)進士,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遣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溫、處、寧、台;後加兵部尚書。閩敗,赴水拯起。尋入舟山,輾轉至閩海;偕王忠孝、諸葛倬、沈宸荃、曾櫻、許吉璟、辜朝薦、徐孚遠、郭貞一、紀許國、沈光文等居浯洲嶼,自號「留菴」。永曆十八年,與沈佺期、許吉璟東渡,寓澎湖。病亟,值崇禎帝殉難日,一慟而絕,享年六十六;遺命題其基曰「有明自許先生之墓」。所著,尚存有「留菴文集」、「詩集」、「與畊堂學字」、「島噫詩」等書。本書正文得自抄本,註稱「八世胞孫德資重錄」。書前「小引」有云:「島居以來,雖屢有感觸吟詠,未嘗作詩觀,未嘗作工詩想;如痛者之呻、哀者之哭,噫氣而己』。所詠頗足反映明鄭時代戎馬倥傯之社會狀況,可作史料讀,亦可作文學作品讀。除有目無詩兩題(可能漏錄)外,共五、七古詩及律詩一百零四首。至另有選自「留菴詩集」者二十三首,則刊入第二八○種「臺灣詩鈔」中。後附「留菴文選」,有序十、書二、疏十、露布一及傳一,均關當年史事。
第二四六種「江陰城守紀」
本書(一冊六二面三七、二○○字)分上、下兩卷,韓菼撰。菼字元少,別字慕廬;長洲人。清康熙間,殿試第一,官至禮部尚書。是編記南明乙酉江陰城守事;其「自序」有云:「菼少遊戚氏(按指戚勳)殉節地,長謁閻、陳二公祠,耳其事。……嗟乎!乙酉之事,不忍傳,實不忍不傳;所當諱;實不當盡諱者也。搜羅散逸,刪煩去複,彙為一編」。蓋以事繫月日,大書分注,比他書為詳。書後今加一附錄」三,首為許重熙「江陰守城記」一卷,同記一事,較為簡約。重熙,江陰人,明祟禎時,以撰「五陵注略」等書,為誠意伯劉孔昭所糾。因係明人,口吻與「韓紀」有異。關於記江陰城守事,有沈濤「江上遺聞」,已列第二四二種「江南聞見錄」中;另有趙曦明「江上孤忠錄」,見第二五八種「江上孤忠錄」篇。
其餘兩種「附錄」,一為南園嘯客「平吳事略」,一為戴田有「揚州城守紀略」。「平吳事略」一卷,雜記南明乙酉清兵南下陷蘇州、嘉興、松江諸郡縣事。南園在吳縣城內,題「南園嘯客輯」,作者或即吳縣人氏;文中有記「至康熙初」事,乃係清人託名耳。「揚州城守紀略」一卷,原稱「弘光乙酉揚州城守紀略」,略作今名;記史可法守城死節前後事,可與第二四○種「青燐屑」互讀。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清康熙己丑(四十八年)進士,官編修。生平留心有明一代史事,因綱羅放失、徵訪遺老,考求故事,折衷一是;是編祗是其中之一而已。其述史可法之死,大節凜然,不取諸家傳聞之說,具見特識。後因所著「南山集」用「永曆」年號,竟坐「大逆」受戮。
第二四七種「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
本書(八冊一、一二六面六七五、六○○字)據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申報」創刊初期十餘年之合訂本選輯臺灣史料而成,不分卷。「申報」自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一九七二年四月三十日)創刊於上海,幾與清季中、日交涉以及臺灣對日關係同其開始。本書所輯內容,約有數端:(一)由於同治十年十一月及十二年二月琉球及日本飄風難民在臺遭害所引起之日兵侵臺始末(自十一年至十三年),記載極為詳盡,無隱無飾。(二)由於日兵侵臺之刺激,清廷對臺灣實行「開山撫番」、拓疆分治,並從事各種初步建設;歷年(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九年)經由沈葆楨、王凱泰、丁日昌、岑毓英以至劉璈等之努力,約見其概。(三)由於日兵侵臺之結果,使日本以為清廷默認琉球屬於日本,導致日夷琉球為其屬縣之一;清廷困擾於此者達數年(自光緒五年至八年)之久,斷續有所報導。(四)至光緒九年,由於法、越問題,中、法面臨戰爭邊緣,台灣與瓊州、舟山三處為法人列為「據地為質」之目標;次年發生法兵侵臺事件,巳見端倪。此外,臺灣在此十餘年中由於時勢之發展,諸如文武官吏之異動、地方事宜之因革以及一般庶政之設施,每多為其他文獻鮮見之紀錄。內有錄自清廷宮門每日所發布之公報--即所謂「京報」,有諭旨、摺片等文件,史料價值極高。惜自光緒八年正月十九日起,「京報」另印單張,存報(合訂本)夫予收附,其後記載付諸闕如。中央圖書館所藏「申報」止於光緒九年(後僅存光緒十三年四月一個月),本書所輯亦至此為限。
第二四八種「庭聞錄」
本書(一冊四六面四○、八○○字)凡六卷,劉健撰。健字汝嘉,南昌人。父昆,清順治己亥(十六年)進士,官雲南同知;吳三桂反清,脅之不屈,戍騰衝。清兵平滇,復職。著有「吳三桂傳」及「滇變記」,述吳三桂事;但燬於火。後四十餘年,健追錄所述,因以「庭聞」名篇。是書卷各一目:卷一,乞師逐寇(明崇禎十七年)卷二,鎮秦徇蜀(清順治二年至九年);卷三,收滇入緬(順治十五年至十七年);卷四,開藩專制(康熙元年至十二年);卷五,稱兵滅族(康熙十二年至二十年);卷六,雜錄備遺(不繫年)。其中以吳三桂「稱兵滅族」為較詳、「開藩專制」次之,蓋見聞頗多直接所得故也。間附章奏、文移,甚具史料價值。
第二四九種「遇變紀略」
本書(一冊四六面二七、六○○字)一卷,題「聾道人述」。據謝國楨「晚明史籍考」:「備徵錄」本「燕都志變」一卷,原題「聾道人徐應芬述」;「荊駝逸史」之「遇變紀略」、「昭代叢書」之「燕都識餘」,均即此書。當明崇禎甲申都城之變,適作者隨御史涂必宏在京,歷經從賊逃奔及歸清作吏,詳記三月至五月所見。本書錄自「荊駝逸史」,缺序;「燕都志變」小敘云:『此余出都門時作也。………目擊心愴,所不敢輕施者,予奪之文;有不容終沒者,是非之實』。所記尚稱平實,足發人深省。
書後,今加「附錄」有五:(一)「甲申紀變錄」與(二)「甲申忠佞紀事」各一卷,均錢邦芑撰。邦芑字開少,南直丹徒人。明亡,走閩、粵為僧,號大錯。前編記甲申事變經過,自「三月十七日賊兵圍城」至「清兵大人,李賊屢戰屢敗,後不知所終」;所述甚簡。後編志甲申忠佞諸臣,分殉職、遯跡、受刑、受職四目,亦略而不詳。(三)「滄州紀事」一卷,程正揆撰。正揆字端伯,孝感人;明崇禎進士。甲申三月,奉使南京,至滄洲遇變;旋在滄州倡義殺偽官、固城守,頗有作為。「紀事」所述,具見共詳。(四)「北使紀略」一卷,陳洪範撰。南明弘光立,洪範以左都督同兵部侍郎左懋第使北。懋第不屈,被殺;洪範輸款南還,遂為滿清反間。有不著撰人「使臣碧血」記懋第殉節事,分見第一一八種「魯春秋」篇及第二六四種「甲申傳信錄」篇。是編為洪範自述,乃飾辭自文之作。(五)「袁督師斬毛文龍始末」一卷,李清撰。清字心水,一字映碧;揚州興化人。明祟禎進士,官至大理寺丞。是編記袁崇煥殺毛文龍事,為崇禎初年一件大事。
第二五○種「崇禎朝野紀」
本書(一冊一八八面一一二、八○○字)取李遜之撰「三朝野紀」卷四至卷七輯成,改題「崇禎朝野紀」;今略去卷次,不再分卷。遜之字膚公,常州人;自稱「江上遺民」。所撰「三朝野紀」記明泰昌、天啟、祟禎三朝事,起泰昌元年八月,止祟禎十七年三月;全七卷,卷一記泰昌、卷二與卷三記天啟,卷四以下記崇禎。由於乃父應昇為東林黨人,故書中述璫禍事極為詳備。今踓截取祟禎朝部分,但仍載其所作原序。原序有云:『………但就邸報鈔傳與耳目睹記及諸家文集所載,摘其切要,據事直書;間或旁託稗官,雜綴小品:要於母偏毋徇,勿偽勿訛」。書成於清康熙十年,距北都之亡已近三十年矣。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云:『是書見聞質實,議論亦平』。惜傳本多所舛誤,閱讀頗為費力。
第二五一種「風倒梧桐記」
本書(一冊七二面四三、二○○字)凡二卷,何是非撰。是非,卬甫其字;題稱「三山」人(或為福州產)。所記南明永曆帝初年播遷事,描述頗為畫致。卷末有云:「丙戌年十月初十日至今五、六年中之事局,日變月新,千奇百怪;後之作史者,諒亦幸此書之獨存也」!其撰述時間,約在永曆五年至六年間。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曾指此書「名既纖俗」,又有若干謬誤。其史料價值如何?要在利用者之鑒別與抉擇。
書後,今另加「附錄」三種:(一)瞿元錫「庚寅十一月初五始安事略」一卷,記永曆四年冬瞿式耜留守桂林與張同敝殉難事。文中稱式耜為「先太師」,作者當為其族人或後人(補記:筆者近撰有「粵游見聞與東明聞見錄合為一書考釋」,曾及此編,並有新說)。據謝國楨「晚明史籍考」,有「始安事略」一書為明瞿純仁(元鍚)撰,可能同屬一種。(二)戴田有「弘光朝偽東宮偽后及黨禍紀略」一卷,記如書題所示。田有為名世字,里居、閱歷見第二四六種「江陰城守紀」篇。是編於弘光頗多恕詞,非特將「偽太子」諸事與黨禍始末條分縷析,並對一代興亡之故言之甚悉。(三)不著撰人「東林本末」三卷(「荊駝逸史」本),概述東林門戶始末,並分加論列。據謝國楨「晚明史籍考」,是編為吳應箕撰。按應箕字次尾,南直貴池人。明祟禎壬午(十五年)副榜,後殉國難。「自序」題下注云:『書共六卷,存陳其年(維崧)太史家』。註文未知出誰手筆,據此可知今本並非完本。上、中兩卷題稱「門戶始末」,於上卷題下註:『始自並封至丁巳京察,未及熹廟也』。卷下分六篇,曰「江陵奪情」、「三王並封」、「癸巳考察」、「會推閣員」、「辛亥京察」(上、下)、「三案」(李慈銘「越縵堂日記」稱作「要典三案」);均為論體。
第二五二種「兩粵夢遊記」
本書(一冊四四面二六、四○○字)全一卷,馬光撰。光字涑菴,南直吳縣人。明崇禎己卯(十二年)徵辟特科,由監生試授廣西永寧知州,調繁全州。當永明王(後為永曆帝)為流賊羈禁道州時,嘗與總兵楊國威突圍救出,護送粵東;後由嶺西副使入朝端州,陞太僕少卿,旋撫全、永。是書自記其己卯赴北闈、次年赴粵以至壬辰(永曆六年)還家,中經目睹行朝門戶相軋、兵馬荒亂,後為清兵所執放歸。所見所聞,多為他書所未見。
書後,今附加徐世溥「江變紀略」二卷。世溥字巨源,里居、閱歷不詳。所記為金聲桓、王得仁南昌反正為明事,敘述頗為織細。
第二五三種「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
本書(三冊四六八面二八○、八○○字)據清光緒十至十一年間廣州「述報」殘帙選輯而成,不分卷。「述報」為一小型報紙(戈公振「中國報學史」未曾提及),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八八四年四月十八日)創刊,至翌年二月十八日(一八八五年四月三日)宣告「停派」三天,此後有無續刊,不得而知。時值中、法戰爭期中,當年臺灣在此戰役中,基隆曾遭受侵佔、西岸海口被封鎖,清廷先以劉銘傳駐臺辦理軍務,隨後並由楊岳斌繞道東海岸登陸援勦;此報對於此役紀事,格外加意採錄,極具史料價值。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此報殘帙六卷,完整者為十年九月、十二月與十一年正月、二月四卷,其餘殘存兩卷中見有十年三月二十三、二十四兩日,其後不明月日者若干頁及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三日;雖就殘帙所輯並不完整,資料仍極豐富,堪稱研究臺灣史事一種有用文獻。
書末,另收不署編者名氏所輯「中法戰爭資料」中佚名著「澎湖考略」、羅惇曧著「中法兵事本末」、池仲祜著「甲申戰事記」、唐景崧著「請纓日記」(節錄)及李光漢諸人著「後海疆」等詩文若干篇,作為「附錄」。
第二五四種「研堂見聞雜記」
本書(一冊六八面四○、八○○字)不分卷,不著撰人。據謝國楨「晚明史籍考」,「原題婁東無名氏撰」;知作者為太倉(州)人。證以書中有「吾州在籍諸紳,如吳梅村……」語,足資徵信。另據近人太倉馮超考證,是書為同州王家禎撰;家楨字研堂,為明季復社主盟張溥弟子。所記江南社事以及南都覆亡前後蘇、常一帶擾攘情況,頗為詳晰,亦頗沈痛;後對鄭氏(成功)北征之役,並嘗涉及。雖已作清人語,仍隱存故國之思。且由於出諸親身見聞,甚有史料價值。
按本書訖於清康熙五年南潯莊氏史獄,書末今又收不著撰人「莊氏史案」一卷,作為「附錄」。
第二五五種「滿洲秘檔選輯」
本書(一冊八二面四九、二○○字)不分卷,選自金梁(息侯)輯「滿洲秘檔」(原名「滿洲老檔秘錄」)。按清廷前存有「滿洲老檔」,藏瀋陽故宮。原書梁序(民國七年撰)略云:『舊藏「滿洲老檔」一百七十九冊,分紀天命、天聰、崇德朝事,多「三朝實錄」、「開國方略」、「東華錄」所不載。……原本為無圈體滿文,其字近蒙古,與通用滿洲文字不同,繙繹至難。經滿、漢文學士十餘人之手,費時二載,今始脫稿。當分編百卷,以卷帙過多、校刊非易,遂擇要摘錄,名曰「滿洲老檔秘錄」--亦曰「滿洲秘檔」,先行繕印』。並云:原書不及全書二十分之一。序後有民國二十二年「再識」,略云:「原檔滿文百八十冊(按與原序稍異)編年紀事,為「實錄」、「本紀」之所本;惟續修紀、錄不免諱飾,已多削改,而是書為當時舊檔,獨存其真』。原書於滿清初期崛起境況、宮廷內幕以及對明室之和戰,均有秘紀;誠為一難得之史料。本書所選,純為有關後者之若干文件,而以努爾哈赤(太祖)及皇太極(太宗)與明臣--如李永芳、毛文龍、袁祟煥、祖大壽、張春、陳杜明等往還書信為多。其中尤以毛文龍迭向滿清通款各件,足補舊史所不及。
第二五六種「清奏疏選彙」
本書(一冊九四面五六、四○○字)不分卷,選取清代朝臣疆吏三十八篇與臺灣直接、間接有關之奏疏輯成。其中大部分采自署仁和琴川居士所輯「皇清奏議」一書,餘則分據李光地「榕村全集」、徐炘「吟香書室奏疏」、黃爵滋「黃少司寇奏疏」、張佩綸「澗于集」、宗室寶廷「竹坡侍郎奏議」、王仁堪「王蘇州遺書」、丁寶楨「丁文誠公遺集」、鄧承修「語冰閣奏議」等各專集選錄,並另有兩疏得自抄件。依時序分,順治年間,共有十三篇;以時值鄭氏(成功)與清廷抗衡於東南沿海,所選幾均為奏陳東南海上戰守事宜,具疏者為陳錦、季開生、王永吉、林德馨、陳棐、龔鼎孳、王于玉、王啟祚、蔡竹馨、王命岳、季振宜等。康熙十三至十四年,即耿(精忠)、鄭(經)聯合抗清前後,共有兩篇;一為福建總督范承謨在耿變前絛陳閩省利害,一為在籍(安溪)編修李光地密陳「攻勦」耿、鄭機宜。五十八年,有福建巡撫呂猶龍「進呈臺灣番檨疏」一篇。雍、乾兩朝時代,共有六篇,均關係臺灣因革事宜,具疏者為高其倬、史貽直、高山、喀爾吉善、吳士功、福康安等。道光二年,共有四篇,為福建布政使護理巡撫徐炘有關臺、澎等事宜奏議。二十年,共有兩篇,為刑部右侍郎黃爵滋回奏查辦淡水同知龍大惸舞弊一案。光緒年間,共有十篇。內張佩綸具奏者二:一為當三年臺灣正在「開山撫番」、拓土分治之際,張氏以詞臣言事,因列論臺灣與新疆、吉林三地防務,合為籌邊疏;一為十年中、法戰爭之初,張氏奉命會辨福建海疆事宜,因查參臺灣總兵張在元案。寶廷具奏者一,為八年奉派典試福建鄉試之餘奏陳閩省海防、船政、關稅三事。餘為光緒十年至十一年法兵侵臺期間王仁堪(官修撰)、丁寶楨(官四川總督)、鄧承修(官鴻臚寺卿)諸人所具援臺奏議(其中王氏三篇係代作)。
第二五七種「玉堂薈記」
本書(一冊九八面五八、八○○字)分上、下兩卷,楊士聰撰。士聰字朝徹,號鳧岫;山東濟寧人。明崇禎進士,官至諭德。是編雜記崇禎朝故事,成於距北都之亡僅有百餘日。「自序」有云:『余叨史局,不廢存記,且積有年歲矣。壬午(按即崇禎十五年)再入春明,感輿時事,甚懼世道之淪喪也,乃取舊所編輯,更加撰次,不拘年月,惟有慨於中則書之,彙為一帙;凡十餘年來世局、朝政、物態、人情,約略粗載於此。而戲笑不經之事,亦往往而在』。如就體栽而言,絕類小說筆記;但就史料以觀,亦不無深意存焉。中有記杜三策冊封琉球,旁及彭湖島(今澎湖)及東島(按指臺灣)情況;記曾櫻,並及鄭芝龍輦金入京為其謀陞事。
第二五八種「江上孤忠錄」
本書(一冊八四面五○、四○○字)收「江上孤忠錄」、「孤忠後錄」、「嘉定縣乙酉紀事」、「過江七事」及「金陵紀略」五種明季稗史輯成,而以第一種署作書名,餘則列作「附錄」。「江上孤忠錄」一卷(「痛史」本;餘同),原題「江陰趙曦明集」;記南明江陰典史閻應元等城守殉難事。卷首有「守城實跡」小題,下綴敘言云:『江陰殉難事,或載「閻公狀」及「義史」,或署「紀事」及「江上遺聞」、「乘城紀略」及「甲乙事實」,或見於「文石紀」。愚參考其中,集而注之,公之當時;亦庶幾不負忠臣義士之苦心云爾』。所據參考文獻,多屬略稱;考有黃晞「閻公死守孤城狀」、閻應元「和眾乘城略」。或為其所本之一二。按此錄晚出,與第二四六種「江陰城守紀」及第二四二種「江南聞見錄」附錄「江上遺聞」同為清人編撰,實非直接史料;分見前二種篇。並考另有明江陰黃曦明原纂、清武進黃懷孝重訂「江上孤忠錄」一卷(「粟香室叢書」本),所記為同一事;據謝國楨「晚明史籍考」,取二書相較,後本凡有忌諱處皆已刪去,大致相同,恐即一書。因未收後本,存此備考。「孤忠後錄」一卷,江陰祝純嘏(芸堂)編;記丁亥(永曆元年)江陰貢生黃毓祺(嘗參預城守事)謀復常州,死金陵獄事。「嘉定縣乙酉紀事」一卷,朱子素(九初)撰;所記與第二四二種「江南聞見錄」附錄「嘉定屠城紀略」與「東塘日劄」大致相同,詳見前篇。未署名氏所作跋有云:『顧朱子素為明季人,目擊兵燹屠略情形,慨乎言之;如稗史、逸史所刊,或稱清帥、或稱大清名義,似係尊王,殊非著者口吻。且時日略有參差,或經後人刪改及傳鈔之誤』。此讀三種記載時所當注意者。「過江七事」,宜興陳貞慧撰;記南明渡江諸事,目分「計迎立」、「正糾參」、「禁緝事」、「護總憲」、「裁鎮將」、「防左鎮」、「持逆案」,凡七事。貞慧字定生,明萬曆間廩生,與侯方域、冒襄、方以智稱「四公子」,為復社領袖之一。阮大鉞以附「逆案」潛居金陵,聲色自娛;貞慧等草「南都防亂公揭」以逐之。迨馬(士英)、阮當政,假他事陷之於獄;南都覆,得出,隱居不仕。所記七事,各敘本末;當迎立之際,不但有「立潞」之議,且有「迎桂」之說云。「金陵紀略」一卷,不知撰人名氏;是編略論南都事,篇幅極少,多詰難辭(末附「南征記」一則,題註有「時鴻玉從貝勒軍中」語;此所稱「鳴玉」者,是否即為「紀略」作者,無法確斷)。
第二五九種「東林與復社」
本書(一冊一二六面七五、六○○字)收錄蔣平階「東林始末」、吳偉業「復社紀事」、陸世儀「復社紀略」三種明季黨社文獻,並以黃宗羲「汰存錄紀辨」作為「附錄」。「東林始末」一卷,述東林門戶始末,始於萬曆二十一年吏部稽勳員外郎虞淳熙、兵部職方郎中楊于廷之中京察,終於崇禎十六年大學士周延儒之賜死;特著意於齊、楚、浙三黨之紛爭,而餘非所詳。作者蔣平階,清華亭人。按第二五一種「風倒梧桐記」附錄有明吳應箕「東林本末」一種,可資參閱。「復社紀事」一卷,略具祟禎年間復社始末。作者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明崇禎進士,授編修。入清後,復官至國子監祭酒。嘗另著有「綏寇紀略」,記明末流寇始末;第一二七種「鹿樵紀聞」篇曾及之。偉業為復社主盟張溥弟子,身與社局;故卷末有云:「其老儒佚叟零落僅存,於往來都不復記憶,亦罕有能言之者矣。……余故輯而存之』。所記自較允當;但為周鍾出脫,識者病之。「復社紀略」四卷,前有「總綱」,先作簡明提要;正文所紀,每多引述原始文件,足補史事之闕。作者陸世儀字道威,號眉史,晚號桴亭;亦太倉人。早歲從學於明劉宗周之門,後為清初明儒之一。「紀略」卷末鄧實跋有云:「道威早歲亦署名復社,後以故自去,故其於社事多有微詞;然前既為社中人,於社事始末甚悉。是綱記載,首尾完備,實由身親目擊,故能言之鑿鑿可徵』。但正文僅記至崇禎九年,未及「總綱」所提十年至十六年事,為一大缺憾。鄧跋又云:『後附吳梅村「復社紀事」,讀者比較觀之,益有得社會之真面目云』。今本吳著雖未附,卻已另見本書前收,足資彌補。附錄「汰存錄紀辨」一卷,即第二三五種「幸存錄」篇所稱「汰存錄」是。謝國楨「晚明史籍考」著錄黃撰「汰存錄」外,又著錄巢鳴盛「汰存錄紀辨」(未註明版本)一種。今查覈是編與吳江薛鳳昌輯「梨洲遺著彙刊」本「汰存錄」內容同,惟前多巢撰「原序」。而此序據謝考係採自花朝生「甲申朝市小記」所收,顯非原編所有。可異者,巢序首冠「原序云」,而黃撰「自序」則冠以「原按云」,似又與薛輯略異。巢序為「幸存錄」辨日:『此殆非夏子之言,其為小人附會之言也。…即無「汰存」可也』。至宗羲有關明季史事著,分見第二五種「賜姓始末」篇及第一三五種「海外慟哭記」篇,惜未收其「汰存錄」。
第二六○種「閩中紀略」
本書(一冊五八面三四、八○○字)不分卷,題「野史氏落帽生許旭撰」原書無序,末有吳江沈楙惠跋;今本改跋作序,移置卷首。清康熙十二年十月,作者以幕友身分,隨福建總督范承謨(覲公)由浙之閩(范由浙撫擢閩督);次年適逢三藩事變,范以身殉,旭以先歸倖免。所紀閩中情況,均在事變之前;但范、耿(靖南王耿精忠)間之猜忌及變亂之形象,已顯而可見。書中頗多涉及臺灣鄭氏(經),例如:『鄭氏雖在海外,然制府亦有間諜在彼,時時馳至』。又如:『余一日偶見一小冊,內書:東寧國,……文武宥陳永華、馮錫範、薛進忠、柯平、洪磊諸人,俱材能知幹。新建天興、萬年二州以及各縣城郭濠塹、軍器儲偫,事事修整、時時討練,勢非一日忘中國者。明室子孫崇養在彼者甚眾,而無一人任事權;年號至今尚稱「永曆」』。凡此當年記載,極具史料價值。至沈序(跋)云云,頗欠妥實。所稱是編作於康熙十四年(乙卯)仲秋六日,未知何據?揆諸書中有承謨「今尚隱忍被縶」語,則亦決非遲至十五年九月十六日遇害之後;而謂作者對於承謨「遇害本末惓惓弗能置,恐後日無以徵諸青史,緣敘而記之」,則誤矣!沈氏或係「後人」,乃出於「想當然耳」。
書末,今收臨海洪若皋(虞鄰)「閩難記」及「海寇記」作為「附錄」。洪氏嘗於清順治間服官閩中,「閩難記」記福建耿精忠事,於三藩之變始末略具;「海寇記」首記防倭,次述鄭芝龍及子成功等祖孫三世事蹟,所敘頗為簡明。此外,另收附不著撰人「國變難臣鈔」一種,記明崇禎甲申北都之變諸臣之遭際;凡分目七:曰死難、曰刑辱、曰囚辱、曰潛身、曰叛逆臣、曰受賊官職、曰誅戮。文末作者附有按語,略考若干不死諸人後來事。
第二六一種「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
本書(二冊二八四面一七○、四○○字)不分卷,原由民國二十四年國立北京大學史料室整理所得洪承疇在清代之揭、題、奏、報銷冊等項檔案輯印。前有吳世拱「編例」,後有孟森「跋」。承疇由明臣降清,清初東南與西南幾均由其底定;在明為逆臣,在清則為功狗。本書所輯,始順治十二年迄十七年,由「招撫」江南各省及「經略」湖廣、江西、廣西、雲南、貴州等處,共收六十七個文件;凡屬人事、兵馬、錢糧等項,無所不包。前編第一六九種「南明史料」,曾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刊印「明清史料」各編選輯同一時期有關檔案,祗偶一見有洪承疇文件;本書足資互為補助。「南明史料」尚僅限於東南,本書並及西南各省,範圍亦較廣。書末孟跋嘗就彙輯文件提供與史事相參證處,可供研讀之助。
第二六二種「東華錄選輯」
本書(二冊三二二面一九三、二○○字)據王先謙纂「東華錄」選輯,列順治朝、康熙朝、雍正朝三目,不分卷。按「東華錄」一書,初由蔣良騏(一作驥)纂輯,以編年體裁,述清代肇興規模;自太祖天命以迄世宗雍正,分歷六朝(太宗天聰、祟德分列作二)。蓋清代國史館設於北京紫禁城東華門內,蔣氏於乾隆三十年任國史館纂修,因纂輯此錄,以「東華」名。據蔣氏「自序」:『謹按館例,凡私家纂述,但考爵里,不采事實。,惟以「實錄」紅本及各種官修之書為主』。後至光緒年間,王氏任國史館總纂,纂有「東華續錄」;又病蔣錄簡略,因加增補。其在光緒五年所刊乾隆朝「續錄」跋文有云:『嘉慶以下,稿本粗具;雍正以前,錄自蔣氏加詳:將依次刊行焉』。又云:『凡登載諭旨,恭輯「聖訓」、「方略」;編排月日,稽合「本紀」、「實錄」;於制度沿革,纂「會典」;於軍事奏摺,取「方略」;兼載御制詩文,旁稽大臣列傳』。「續錄」如此,雍正以前增補所據,自亦相同。本書即據王本就順、康、雍三朝選成,內容以康熙二十二年分限:前此為與南明鄭氏關係史料,後此為臺灣入清以後記載。
「東華續錄」另有選輯,詳見第二七三種「東華續錄選輯」篇。
第二六三種「烈皇小識」
本書(二冊二二六面一三五、六○○字)几八卷,文秉撰。秉字蓀符,明吳縣震孟子。甲申國變後,隱居竹塢,自號「竹塢遺民」;乃搜討思陵遺事,輯成此書。所識為崇禎一代史事,而於溫(體仁)、周(延儒)朋黨及流寇、遼患諸事獨詳。「自序」有云:『年來屏跡深山間,有客相過從,詢及舊事,尚有一二仿佛胸臆間。又承同志或一人一事相示,因纂抄成冊』。由於纂抄成冊,雖用編年體裁,排比每見凌亂;但對當日臺諫奏疏採錄頗備,亦為一長。書中有稱「先文肅」、「先臣」者,指乃父震孟是也。
作者另有「甲乙事案」一書,後人誤作顧炎武著「聖安本紀」,前於第一八三種「聖安本紀」篇已及之。
第二六四種「甲申傳信錄」
本書(一冊一五○面九○、○○○字)凡十卷,錢■〈甹只〉撰。■〈甹只〉字稚農、又字稚拙,平湖貢生。明崇禎十六年(癸未)八月入都,親睹甲申三月十九日之變。「自序」首敘遇變經過,嗣滯跡於燕者三年;續云:『丙戌冬,客從江南攜甲申事來,所載「國變錄」、「甲申紀變」、「國難紀」、「聞見紀略」、「國難睹記」、「變記確傳」、「燕都日記」、「陳濟生再生錄」、「孤臣紀哭」、「陳方策揭」凡十餘家;猥繁不倫,異端叢出,一時簡策無所折衷。余於是博蒐見聞,勤咨與難諸賢,講求實錄;刊訛謬、芟蕪穢,補闕遺漏,分為十篇』。綜此十篇,篇各一卷:卷一曰「睿謨留憾」,記癸未(祟禎十六年)八月至甲申(十七年)三月事;卷二曰「疆埸裹革」,記陝西、山西、京圻殉難諸臣;卷三曰「大行驂乘」,記在京殉難諸臣;卷四曰「跖餔遺臠」,記李闖拷掠諸臣;卷五曰「槐國衣冠」,記李闖除授偽官;卷六日「赤眉寇略」,記李闖始末;卷七曰「董狐剩筴」,記甲申前後河南、湖廣、京圻等地攻勦闖、獻事略。,卷八曰「桑郭餘鈴」,記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始末;卷九曰「戾園疑蹟」,記北都偽太子始末;卷十曰「使臣碧血」,記南都左懋第使北殉節始末。所記各篇,頗不失實;惟卷二「疆場裹革」附記李闖糾眾、張獻忠攻麻城、開門迎入(指曹化淳迎闖,並有為周鍾開脫語)、見機先遁諸事,仍屬不倫。而「見機先遁」並及史夏隆,末謂『何「明史」著之「忠義傳」』?按「明史」成於乾隆年間,決非作者所及見;當出後人加贅之筆。是書海鹽朱氏藏有註本,考證頗詳,惜未得見。卷十「使臣碧血」與第一一八種「魯春秋」所附之篇雖微有不同,實出同源。
至上引「燕都日記」,見前第二四○種「青燐屑」附錄所收;「國難睹記」,見後第二七二種「祟禎記聞錄」所收:分詳前後各種篇。
第二六五種「中日戰輯選錄」
本書(一冊一一六面六九、六○○字)不分卷,選自清東莞王炳耀(煜初)輯「中日戰輯」。原書輯於光緒二十一年,彙集中、日甲午之役中外報章所刊資料,依次排比;閒亦加綴簡單說明,用作提綱。全書六卷,卷題按序為「中日戰機」、「中日戰端」、「聲罪致討」、「禍延盛京」、「遣使議和」及「傅相議和」;而「傅相議和」卷並包括臺民抗約自立、日攻臺南、劉軍門遁等諸網,集有憂民抗日史料。本書選其卷五「遣使議和」與卷六「傅相議和」(包括上述三綱)部分,略加刪節而成。原書收有「兩國全權大臣第一次至第五次問答」節略,因已刊有第四三種「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一書,並略而僅存其目。如祇見前刊一伊李問答」,所謂議約云云,實無從得其要領;本書選有兩國全權大臣往來照會、函札以及和約底稿說帖等件,相互印證,方能獲得和局全貌。書末,今另由「中日戰爭資料」一書選取「答客問劉大將軍事」、「簡大獅慘死憤言」與文廷式「聞塵偶見」三文以及諸家詩詞十數首作為「附錄」。
第二六六種「弘光實錄鈔」
本書(一冊一一○面六六、○○○字)凡四卷,不著撰人。據楊鳳苞「南疆逸史跋」,此書為黃宗羲(梨洲)撰;傅以禮、朱希祖均主之。所紀始於明「崇禎十七年夏五月庚寅福王建監國號於南京」,訖於弘光元年「秋七月庚申朔江西巡撫曠昭迎降,萬安知縣梁于涘不下」。「自序」有云:『鈔之為言略也。凡書自備而略之者,曰炒。……其曰鈔者,非備而鈔之也,鈔之以求其備也」。繼而慨然直稱帝之不道,深致微詞。序末署「古藏室史臣」,作於清順治十五年(戊戌)。書中有「臣按」語,對馬、阮尤多深刻之語;又以「偽太子」為真,並左袒左良玉稱兵。書末另附有「識語」:『東浙、閩中建義,雖俱在閏六月,而此不載者,以事屬監國、隆武兩「實錄」也。此所載,亦有口口所命者;然皆遙命之,非刑賞所加也』。此為宗羲所言乎?不能無疑。惟記載大體信實有徵,非耳食之言可比;問亦有失考,尤以江陰閻典史(應元)與其勇士暮溯(原誤津)大江而去為不確。
書末,今附錄「福王登極實錄」一卷,吳縣文震亨撰;記南明福王初臨南都監國事,止於迫祁彪佳頒諭江南。震亨為震孟弟,嘗官中書舍人;後絕粒死。
第二六七種「西南紀事」
本書(一冊一三○面七八、○○○字)凡八卷,邵廷采撰。廷采里居、略歷已見第九六種「東南紀事」篇;其著「東南紀事」及本書由來,並具前篇。本書紀傳體,序列桂王由根、永寧王周宗、鄖西王常湖、寧靖王術桂、何騰蛟、堵胤錫、瞿式耜、嚴啟恒、陳子壯、張家玉、陳邦彥、王興、李乾德、王祥、金堡、鄧凱、沐天波、楊畏知、李成棟、李定國、劉文秀、金聲桓、孫可望,凡二十三篇。其中永寧王、鄖西王、寧靖王三傳以入「東南紀事」為宜,或以本書著成在先之故歟(參看「東南紀事」篇所引「邵念魯年譜」)!
第二六八種「浙東紀略」
本書(一冊七四面四四、四○○字)不分卷,徐芳烈撰;記明南都敗後浙東志士奮起共謀恢復事。書中有記:『蕭庠廩生徐芳聲及芳烈、同學蔡士京、何之杰等於前「三月十九日」之變,會通庠文學慟哭於明倫堂,……鳴咽欲絕,隨有不願仕進、冥鴻高騫者一百十三人』。由此,可知芳烈亦為冥鴻高鶱者之一。卷首「自序」云:『乙、丙之交,大清尚未統一,浙東一隅亦以南北分之,紀實也』。計起自乙酉(弘光元年)五月、迄至丙戌(監國魯元年)六月,為時約一年;而以魯王為中心,不及舟山事。所記樸質無飾,有裨參考。
書後,今加附錄有四:一為「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功績錄」一卷,記滿清貝子富喇塔自浙東進討耿精忠事;自康熙十三年三月閩變,迄十四年八月台州圍解而止。雖未著撰人名氏,末有「解我台民倒懸」語,則知執筆者當為台州人。後富喇塔與傑書會師入福州,卒於軍。是編並附有「貝子戰績紀略」,記台、溫兩郡戰績;「貝子撫嵊功績事實」,記撫嵊縣地方事:均不知撰人。又附「平閩功績聞見錄」,記富喇塔自浙進兵平閩,以至於卒;閩人金泳(雲飛)撰。二為「揚州變略」一卷,記明季甲申高傑爭入揚州事;三為「京口變略」一卷,記同年史可法部將于永綬與浙兵在京口相鬨事。兩俱短文,並不著撰人。四為「淮城紀事」一卷,記甲申春李自成預遣偽官至山東、河南代任,淮撫路振飛、巡按王燮同拒守,並淮城被兵情狀;自三月九日至六月二日,凡八十三日事。據考,此係吳騰(一飛)館於淮上目擊而筆之,經馮夢龍潤而刻之者;文中有記云:『時一飛避難於涇河寶積菴後之莊房,目擊共事,慘不忍述』。
第二六九種「蜀碧」
本書(一冊八四面五○、四○○字)凡四卷彭遵泗撰。遵泗字磬泉,四川丹稜人;清乾窿丁巳(二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書記明季張獻忠禍蜀始末及一時死節士女;名「蜀碧」者,取萇弘之血「三年化碧」之意。起自明祟禎元年,迄於清康熙二年;末有附記十五條及楊展、劉道貞、鐵腳板、余飛等傳。作者以蜀人述蜀亂,嘗即其故老所聞。昔年蜀中人禍天災洊臻,饑荒甚,人相食;讀書中「余兒時見親故中老叟數人,目黃如蠟,詢之,皆啖人肝所致者」云,不禁泫然!
第二七○種「崇禎長編」
本書(一冊九四面五六、四○○字)分兩卷,不知編者姓氏。所編僅自崇禎十六年(癸未)十月至甲申(十七年)三月,而癸未十月以前缺焉。今據「痛史」本,原附跋文云:『……舊鈔如此,諸家藏目又不經見,無從補其缺失也。但細檢舊本,紙格中心悉記葉數,自一至終相聯而下。據此,則書固完善耶!抑錄副之時,已止存殘本耶?事較「明史」帝紀為備;野乘佚聞幾經零落,今日視之,悉為寶書。爰亟付印而誌其疑如此』。另據朱希祖「崇禎長編殘本跋」,考定此書為清初鄞縣萬言(字貞一,號管村;斯言子)所撰。董沛「鄞縣志」人物傳云:『明史館開,總裁徐元文特薦七人,言與焉。在史館性鯁直,不肯徇所干;獨成「崇禎長編」』。其所以較「明史」帝紀為備者,「明史」因忌諱所汰而此編則存其舊耳。
此外,另有「崇禎長編」殘本六十六卷本,輯有「選錄」收入第二九六種「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作為一附錄」;參見第二九六種篇。
第二七一種「客滇述」
本書(一冊五八面三四、八○○字)不分卷,雲間顧山貞撰;記明末川、貴之亂,起崇禎元年流寇之始,至永曆十二年清吳三桂進兵貴州止。卷首有小題曰「川、貴寇亂」(今略),所述重心未嘗在滇,當為順氏(仕履不詳)客滇時所作;或「客滇述」乃為全書,「川、貴寇亂」祇是其一部分而已。所述以明朔紀年(祟禎十七年起附註清曆),顧氏又為明之遺民無疑。書中對張獻忠及遺類之流毒、清兵之橫行以及地方武力曾英、王祥、李占春、楊展等之混戰,均直述無諱。
書後,今加不著撰人「蜀記」一卷,專記張獻忠禍蜀事;記自甲申(崇禎十七年)六月,止丁亥(永曆元年)正月。所記種種,多為第二六九種「蜀碧」一部分之所本。
第二七二種「崇禎記聞錄」
本書(一冊一二四面七四、四○○字)分八卷,據「痛史」本「啟禎記聞錄」略去卷一前半部天啟元年至七年部分,改題今名。作者蘇州人(書中屢有「吾蘇」語),在籍記明季遺聞。書為隨筆體裁,逐條列舉;其中記地方雜事以外,對於崇禎朝政並甲申國衄、乙酉南都敗亡以及後此蘇、松變故與海上關係,多所記述。所可異者,原書起自明天啟初元,訖於清順治十年(癸巳);而末尾十年已非崇禎時事,何以名為「啟禎記聞錄」?書首有崇禎戊寅(十一年)天寥道人葉紹袁撰序(自序),所言與原書不合。今加「弁言」,因作考略;結語云:『書非葉氏所作,序文亦非本書所有。作者蘇州人(籍吳縣或長洲),堪以認定:以當時人記當時事,已足可取,固不必問其出自誰手!原書名為「啟禎記聞錄」,原止有四卷,卷末因另收他人之作為「附錄」。卷五以下,為原作者所續,或為他人所增』。本書略去天啟部分,約尚不及全書十分之一。至卷囚末所收他人之作,計有三文:首篇後署草莽陳莽波臣(疑有錯字)記「國難睹記」,係記目擊北都國變事;次篇未署撰人「史閣部、黃虎山殉國紀略」,係記史可法、黃得功成仁事;末篇署固密齋主人(朱英)「播遷日記」,係記乙酉身經南都敗亡事。以上三文既非作者所撰,何以又夾附書中,亦為疑異之一。
第二七三種「東華續錄選輯」
本書(二冊三四○面二○四、○○○字)分據王先謙纂清乾隆、嘉慶、道光及同治四朝「東華續錄」並潘頤福纂咸豐朝「東華續錄」選輯,依次列乾隆朝、嘉慶朝、道光朝、咸豐朝及同治朝五目,不分卷。王氏所纂,第二六二種「東華錄選輯」篇已略及之。至何以未見王氏咸豐朝「續錄」而適另有潘氏之纂,待考。接清代以乾隆朝為極盛,自此以降,由盛而衰。由於內變與外侮日亟,臺灣史事遂與大陸各地息息相關。本書所見,先有乾隆朝林爽文之事變,與東南各省天地會有關;繼有嘉慶朝蔡牽事件,乃受安南艇匪侵擾浙、閩、粵諸海之影響。道光以下,就內變言,咸、同間太平天國革命後期,臺灣有戴潮春事變,雖彼此未見有顯著之關係,而在清廷措置上往往聯在一起;就外侮言,道光朝鴉片戰爭有英船犯臺事件,咸豐朝簽訂天津、北京兩條約後有臺灣開口之交涉及其後教案、樟腦事件之糾紛,同治末年更有因牡丹社事件導致日兵侵臺一役,臺灣漸已成為列強侵略目標之一。
至光緒朝「續錄」,另見第二七上種「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篇。
第二七四種「清史列傳選」
本書(三冊五四○面三二四、○○○字)不分卷,據中華書局印行之「清史列傳」選輯。清史諸傳,較早所見者有當年國史館臣抄刊之「宗室王公功績表傳」、「蒙古王公功績表傳」、「滿漢名臣傳」、「儒林文苑傳」以及「貳臣傳」、「逆臣傳」等書。「清史列傳」晚出,收有「宗室王公傳」、「大臣畫一傳檔正編」、「大臣傳次編」、「大臣傳續編」、「大臣畫一傳檔後編」、「新辦大臣傳」、「已纂未進大臣傳」、「忠義傳」、「儒林傳」、「文苑傳」、「循吏傳」、「貳臣傳」(分甲、乙兩編)及「逆臣傳」,凡八十卷。書首未見序例,但徵諸李桓纂「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已另輯有「選編」,見第二三○種「清耆獻類徵選編」篇)輯載「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及「國史館本傳」,凡同名者文亦相同,可知除「宗室王公傳」即係「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之一部分外,餘傳亦即所謂「國史館本傳」。李纂由於就「耆獻」徵選,「貳臣」、「逆臣」兩彙傳自無所取;中華本參以後人修史觀點,對於「國史館本傳」當亦有所取捨。且李纂所收「國史館本傳」僅迄道光三十年間為止,後此亦惟有於「清史列傳」中求之。本書所選,主要取諸「貳臣」、「逆臣」諸傳以及道光以下各傳檔;此外,僅補輯有李纂「徵選」以外若干篇--亦即道光以上「國史館本傳」未入李纂而於「清史列傳」中得之者。由「清史列傳」原可選取有關臺灣史事人物傳計二百三十餘篇,因內一百二十餘篇已見前輯「清耆獻類徵選編」,本書祇錄一百零六篇。至所輯內容,區分為三:一為臺灣入清以前關於鄭氏及其直接、間接有關聯者,除少數出於「大臣傳檔」及「循吏傳」外,餘幾均為所謂「貳臣」、「逆臣」兩彙傳中人;前列鄭芝龍(附子成功、孫經、曾孫克塽),以示國人經營臺灣之發軔。二自康熙中葉以下而至同治之末,半為道、咸、同三朝人物,並有臺灣王得祿、林文察諸傳。三自光緒建元迄二十一年,而以李鴻章為殿。書末,收「文叢」作者傳九篇作為「附錄」。
第二七五種「明季北略」
本書(四冊六七六面四○五、六○○字)凡二十四卷,計六奇撰。六奇撰「明季北略」、「南略」二書,已略見第一四八種「明季南略」。「北略」所紀凡三十餘年事,自卷一萬曆四十年(丙辰)迄卷二十二崇禎十七年(甲申),按年分目紀事;卷二十三「補遺」,體例同;卷二十四為「五朝大事總論」(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弘光),分「國運盛衰」、「門戶大略」、「流寇大略」三目析述。是編采取頗廣,其病與「南略」略同,謬誤、怪誕尤甚。
第二七六種「劉鉻傳撫臺前後檔案」
本書(二冊二七二面一六三、二○○字)不分卷,據臺灣省立博物館所藏清季光緒年間恒春、彰化兩縣部分檔案整理刊行。此一檔案,一般通稱「劉銘傳撫臺檔案」;但實際上全部檔案有起自光緒二年並有至於二十一年臺灣淪日前不久者,綜計先後歷時十有九年;雖其中以劉氏撫臺期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七年)文件為多,而外此者亦達四分之一左右。因此,改題今名。原藏檔案分類整理編目,今改按各官署發文日序排比。全部共一百六十個文件,大體為臺灣(南)府(或道)轉行辦理或知照各案。其內容以設防、撫番、建省、人事等案為多,清賦、理財、郵電、礦務、洋務等次之,樟腦、鴉片及風化等又次之。
書末,又收入「皇朝道咸同光奏議」中劉氏有關臺灣摺片(與第二七種「劉壯肅公奏議」較,知專集己由編集者酌加潤飾或刪略,並非原本面目)與前未經見之沈葆楨摺片八件作為「附錄」。
第二七七種「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
本書(二冊二三八面一四二、八○○字)不分卷,據清季朱壽朋纂「東華續錄」(光緒朝)選輯而成。所輯史事,適始於同治十三年日兵侵略牡丹社事件之後,中經法、越一役法兵之入浸,以訖光緒二十一年臺、澎之淪日,其間「開山撫番」、籌防建省之經營,不啻為清季臺灣開一創局;可惜甲午中、日戰爭結果,臺、澎竟罹割地之變。一番慘淡經營之結果;卻以悲劇收場。前輯第二六二種「東華錄選輯」及第二七三種「東華續錄選輯」原書均本於各朝「實錄」為主(詳見前兩種篇),本書原書則出於邸抄、京報並兼采當時新聞紙所載,自有其獨特之處;亦因如此,卻又不及官書(「實錄」及其他官纂史書)之嚴整。
第二七八種「清季臺灣洋務史料」
本書(一冊九八面五八、八○○字)不分卷,選輯自世界書局印行「洋務運動文獻彙編」;囚專集清光緒元年至二十年關係臺灣文件,故名曰「清季臺灣洋務史料」。共集有當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海軍事務衙門、閩浙總督、福建巡撫以及閩臺分省後之臺灣巡撫等機關摺片及上諭凡四十七件,涉及臺灣電線、鐵路、輪船、機器、煤務、油礦、金砂、硫磺、樟腦、茶葉等事項。其已見第二九種「福建臺灣奏摺」及第一三一種「李文忠公選集」者均略而不錄,尚未計入;而各摺片中凡有牽連而未錄各件,並另註明所見,以利查考。其中以光緒初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所作建議,特具見地;後來之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所辦事業,最為突出。此外,總理衙門復議丁日昌及海軍衙門復議劉銘傳所奏,顯示當時樞臣意向所趨;尤以總理衙門會同戶部復議劉銘傳片奏官商合辦基隆煤礦一摺,乃決定劉氏去職之主要原因,影響臺灣至鉅。
第二七九種「甲乙日曆」
本書(一冊一六○面九六、○○○字)分編兩卷,祁彪佳撰。彪佳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號世培;浙江山陰人。明天啟壬戌(二年)進士,選福建興化府推官。崇禎初,擢御史。甲、乙之際,先以刷卷南畿身與南都肇造,旋出安撫蘇、松,轉任巡撫;後雖回籍,仍與朝野人士音問相通。迨南都敗、杭州潞王降,由於清帥所迫,投水殉節。隆武時,諡「忠敏」。遺著「祁忠敏公日記」,起自崇禎辛未(四年)、止於弘光乙酉(元年)閏六月初六日殉節前二日。辛已(十四年)以前,按年名為「涉北程言」、「棲北冗言」、「役南瑣記」……諸篇;壬午(十五年)以後,概以「日曆」分歲紀目。本書截取其與南明史事有關之甲申、乙酉兩歲部分,故以「甲乙日曆」名之。日記為逐日所記之實錄,足正諸史之闕失;閱此兩年所記,當日南都、蘇松、杭州等地實際狀況,可見一斑。且作者嘗官興化,與福建鄭芝龍一門不無淵源;所記與鄭氏昆仲(芝龍與鴻逵)交往情形,赤足為研究臺灣鄭氏之助。書末,並收王思任纂「祁忠敏公年譜」作為「附錄」。
第二八○種「臺灣詩鈔」
本書(三冊五二二面三一三、二○○字)分編二十五卷,乃選抄諸家有關台灣史事之詩篇輯成。有關臺灣詩篇,除見已刊各種「方志」及第六四種「臺灣詩乘」(連橫撰)外,另見已刊專集者合共近三十種(書目詳本書「弁言」);其餘未刊專集與零篇,尚不在少數。由於編刊主旨側重於蒐存史料,對於偏具文學價值之詩作難盡收入;因於已刊諸篇以外,選集臺灣史事之詩,作為「補遺」。本書選集原則,以提供兼具史料價值之詩篇為準。凡諷詠臺灣或與臺灣相關之史事、地理、人文、俗尚等古今體詩,均在收羅之列;而於描繪民生疾苦之作,尤三致意。其輯編方式,係按作者分目;並於每一作者名下,分別綴以略歷。至於分卷,首以時代為先後,次以史事為單元,或參以地區再加劃分;後者如日據時期詩人輩出,又區為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及澎湖等卷次。
附錄有二:一、各種未刊詩集序跋;二、「臺灣文獻叢刊」巳刊臺灣詩作索引。
第二八一種「通鑑輯覽明季編年」
本書(一冊一六六面九九、六○○字)分編上、下兩卷,截自清乾隆間廷臣奉敕撰輯「歷代通鑑輯覽」第一百十六卷至一百二十卷編成。「歷代通鑑輯覽」亦名「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通稱「通鑑輯覽」;都一百二十卷。其第一百十六卷記明季甲申、乙酉間北都與南都事(卷題稱「明莊烈帝」),第一百十七卷至一百二十卷為「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一。所記要言不繁,脈絡頗為分明。因截取成書,繫以「明季編年」之名。並經將原卷次略去,區作兩卷:上卷分甲申、乙酉歲兩目,下卷分唐王及桂王(一)、桂王(二)、桂王(三)四目。所稱「御批」,乃為清高宗弘曆手批。如本書卷端批云:『「通鑑輯覽」將成,司事者舉「通鑑綱目三編」之例,於甲申崴大書「順治元年」,分註「崇禎十七年」於下。且凡勝朝事,皆別書「明」;而於李自成陷京師,即繫以「明亡」。余曰:「不可」。……效於甲申歲,仍命大書「崇禎十七年」,分書「順治元年」以別之。即李自成陷京師,亦不遽書「明亡」;而「福王弘光元年」,亦令分註於下。必俟次年福王於江寧被執,而後書「明亡」。夫福王設於江南能自立,未嘗不可為南北朝,如宋高宗之例也;而奈其日即慆淫,以致天命去而人心失。是非開創者欲究我兵威,而實守成者自失其神器也!若夫唐王、桂王,窮竄邊隅,苟延且夕;此正與宋之帝昺、帝是同例,不可仍以正統屬之』。由此,並可見本書體例。至書中記魯王居金門「將往南澳,(鄭)成功使人沈之海中」一節,係沿張廷玉等「明史」之謬誣,已辨之多矣;近年金門發見「魯王壙誌」(文見第一一八種「魯春秋」附錄二),尤為一有力之實證。
第二八二種「石匱書後集」
本書(三冊五四四面三三二、四○○字)凡六十三卷(內缺九卷),張岱撰。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菴,又號蝶菴居士;先世蜀之劍州人,後遷浙江山陰而顯於明季(曾祖元忭,「明史」有傳,祖父汝霖附見;父耀芳,官魯藩右長史)。南明魯王監國,岱嘗預江干抗清之役。後乃披髮入山,浸淫於明史「石匱書」之撰述(生平其他著作甚富,不具述)。本書為繼「石匱書」(自明初迄天啟末)之作,記崇禎一代以及南明史事。計分本紀三卷、世家三卷、列傳五十七卷,而於福、唐、桂、魯諸王特立「五王世家」以示別有衷曲。惟「五王世家」所記事蹟極為簡略,如桂王、魯王均不及終。缺傳甚多,不及一一列舉;但內有「甘輝列傳」一目,最感突出。甘輝為閩海鄭成功部將,久任中提督,永曆封崇明伯;成功北征敗還廈門,建廟祀死事諸人,以輝為第一。本書不傳成功而傳甘輝,殊不可解。或以缺傳中另有「鄭芝龍列傳」一目,成功當附其後;果爾,以志不可屈之鄭成功附於降清乃父之後,實屬不倫。作者以遺民述當時事,雖小有瑕疵,仍多異聞可供考鏡(補記:筆者撰有本書「後記」,未及刊入;今改題「張岱及其石匱書與石匱書後集」,並略有補充)。
第二八三種「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註)
本書(一冊八○面四八、○○○字)不分卷,據國立中央圖書館代管國立北平圖書館所藏原本攝製(圖)、排印(圖說)。「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增訂本)「史部」「政書類」」(三七八面)著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七十九幅,清乾隆間臺灣知府蔣元樞進呈紙本彩繪,三三×四一.五公分。北平』。原本係散頁,有圖說四十幅,圖僅三十九幅,合計如上數。所積「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顯係揉合現代詞彙所成,當為北平圖書館入藏編目時所定;原名稱已無可考。蔣元樞,字仲升;江蘇常熟人。初以舉人任福建知縣,歷陞臺灣府知府。在臺任期,為乾隆四十一年四月至四十三年六月,歷三年又二月;其間,並護臺灣道篆(四十一年十二月至四十二年四月)四閱月。在臺建設,為修郡城、設望樓、祟學宮、新寺廟、造橋樑、建公館、築燈塔、立殯舍、興營房、整鹽場、立馬頭等,不一而足。此四十幅圖說及圖繪乃為進呈朝廷而製,僅見其大者而已。今圖已縮影,並未照原本色彩製印,洵為美中不足。綜計圖說目分重建臺灣郡城、重修臺灣府署並建迎暉閣景賢舫、恭修萬壽宮、重修海會寺、新建鯽魚潭、移建臺灣佐屬公館、重修臺灣府學、孔廟禮器、文廟樂器、佾舞、鼎建鹽課大館、重建洲南鹽場、建設臺邑望樓、建設鳳邑望樓、建設諸邑望樓、建設彰化縣望樓、建設淡水廳望樓、鼎建傀儡生番隘寮、重修風神廟並建官廳馬頭石坊、重修關帝廟、鼎建臺郡軍工廠、重修臺郡崇文書院魁星閣、重建臺灣縣學、捐修臺鳳諸三縣養濟院普濟堂、重建臺郡橋樑、重修塭岸橋、重修臺灣府城隍廟、重修臺郡先農壇、重修臺郡天后宮、修築安平石岸、新建鹿耳門公館、重建洲南場禹帝廟、重修湖北場上帝廟、重修龍王廟、建設南壇義塚並殯舍、捐建北門兵丁義塚、移建中營衙署、捐建南路兩營公署、捐建各營兵屋、捐建澎湖西嶼浮圖(每目均有「圖說」二字,惟鼎建鹽課大館稱「記」),但缺圖一幅。所有諸圖約有三分之一並有碑記可考,分別見於第一四○種「續修臺灣縣志」及第二一八種「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堪稱信而有徵。此外,臺南現尚存有「萬壽宮圖」、「重修海會寺圖」、「臺灣府學全圖」、「接官亭圖」、「「軍工廠圖」及「臺陽城隍廟圖」六座圖碑,並與本書內六圖均相吻合,尤見實証;今並攝製縮影圖分附於六幅圖說之後,俾與圖繪對照。本書不特提示清乾隆間臺郡建設之大者,且見當年各種建築圖繪之一斑。
(註)本書書名封面「郡」字誤排「灣」字(版權頁及廣告亦同),其餘目錄、書口均無謬。
第二八四種「平定三逆方略」
本書(三冊四八○面二八八、○○○字)凡六十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廷臣奉敕撰。所謂「三逆」,乃指吳、耿、尚三藩;二四一種「吳耿尚孔四王全傳」初記諸人降清經過,終詳諸人或其裔戚掀起或響應三藩之變始末,具見則篇。清廷纂此「方略」,專記平定吳三桂、耿精忠(仲明孫、繼茂子)、尚之信(可喜子)事。全書網羅清廷平定三藩檔案頗繁,保存史料不少。按康熙十三年三藩變起,滇、黔、廣、閩、川、陝所在響應,計涉地十餘省、歷時凡八載;臺灣鄭氏(成功子經--本書作錦)亦重入閩南、粵東,應吳、聯耿,共圖驅滿。詎意鄭、耿交惡中變,自尋干戈,終致敗事。本書所記涉及鄭氏,每以「海寇」、「海賊」、「海逆」稱之。此役之結果,對於臺灣鄭氏之前途影響至巨。
第二八五種「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
本書(三冊五二四面三一四、四○○字)凡十卷、卷首一卷,李之芳撰。之芳里居、閱歷,見第二四四種「明亡述略」篇。其在清康熙十三年至二十一年浙江總督任內,幾全為清廷鎮壓福建耿藩之變--西扼耿藩規浙之兵、南拒鄭氏(經)橫海之師,效其犬馬之勞。有「平定耿逆記」,附刊於上述「明亡述略」之末,參見第二四四種篇。身後(諡「文襄」)所遺奏疏、文移,其子鍾麒為輯成「奏議」二卷、「奏疏」十卷、「別錄」六卷,並附以「年譜」(程光■〈示豆〉纂),裒為一集。除首列「奏議」二卷為前此歷官所為「臺諫集」之外,「奏疏」、「別錄」(各種文移)純為督浙時所撰,十九均與耿、鄭兵事有關。本書輯其督浙之部,並將「奏疏」與「文移」按年月合編,以「奏疏」原卷帙為序,而將「別錄」各種文移分附於各疏之後(「文移」中無與兵事之文,並已予酌刪)。計卷首題曰「督浙」,卷一至卷九均為「督師」、卷十為「班師」。書中對於臺灣鄭氏稱「海寇」、「海賊」、「海逆」」經作錦。
書末,並收程纂「文襄公年譜」作為「附錄」。
第二八六種「雪交亭正氣錄」
本書(二冊二一○面一二六、○○○字)凡十二卷,高宇泰撰。宇泰字元發、一字隱學,晚號檗菴;浙江鄞縣人。嘗仕南明監國魯玉,官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浙東江上以迄舟山敗後,在里屢罹困阨,卒毋墮明臣志節。晚輯南明死難諸烈小傳,冠以「雪交亭」之名。全祖望撰「明故兵部員外郎檗菴高公墓石表」稱是書為「雪交亭集」,但另著「高武部宇泰傳」又作「六年)舟山殉難閣部張肯堂之寓亭,舟山陷,其亭亦圯;高氏雅愛其名,移署為鄞之萬竹嶼所建之亭,並以名書。全書前十卷自甲申至癸巳,按年分紀;後二卷別立「特紀」與「附紀」,不依年次。內卷九「壬辰」巳缺,今僅存其目。諸傳之後,每附有遺著、絕筆詩文,而他人所作哀輓之辭亦閒及之。原刊本國後人紛加接語、附註,本來面目漸被掩沒;今本已刪除他人所贅,因將所有序例除作者「自序」殘文仍列卷首外,其餘後人所加序跋、校例及作者表傳等諸作均移作「附錄」,以供參考而巳。
第二八七種「使琉球錄三種」
本書(二冊二九○面一七四、○○○字)為一集刊,共收明代「使琉球錄」三種,故名。考明代歷遣使臣冊封琉球中山王,除洪熙元年遣內監柴山外,其後均以給事中為正使、行人為副使。自正統八年至崇禎六年,凡十二使:正統八年,俞忭、劉遜;十二年,陳傅、萬祥;景泰三年,陳謨、董守宏;七年,李秉彝、劉儉;天順七年,潘榮、蔡哲,成化八年,官榮、韓文;十五年,董旻、張祥,嘉靖十三年,陳侃、高澄;四十年,郭汝霖、李際春,萬曆七年,蕭崇業、謝杰;三十四年,夏子陽、王士禎;崇禎六年,杜三策、楊掄。在歷遣封使中,嘉靖十三年陳侃首上「使琉球錄」,其後郭汝霖、蕭崇業、夏子陽諸使均踵事之。本書收有陳、蕭、夏三錄,郭錄則付缺如(按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有此錄,惜未得收入)。陳錄「自序」有云:『凡道途山川風俗人物之實、起居日用飲食之細,皆得耳目之所親究;乃知舊存紀載,殆郢書、燕說之類。志其略、辨其異,此錄之所以不容已也』。「使錄」分「使事紀略」、「群書質異」兩部,所謂「志其略、辨其異」耳;另益以敕諭、題奏以及其他文獻,俾供考鏡。蕭、夏二錄並各刊有「琉球過海圖」,詳志針路、道里(更數)。所有三種「使錄」體例相仿,大致後錄本諸前錄而增益。蓋明代以前各種載籍所見琉球,究指今日之琉球抑為今日之臺灣,爭論不已;因有前輯第一九六種「流求與雞籠山」,彙集有關琉球與臺灣之紀載,用裨研究。「使錄」由於封使親臨其境,聞見所得,益可互證。按琉球入貢、請封始於明初;貢道由閩以達京師,歷遣封使航海,亦由閩啟行。下論封貢,俱以臺灣北部海面雞籠嶼、彭佳嶼(「使錄」稱平嘉山或彭佳山)、釣魚嶼等為往返(指封往、貢返)所經指標;當時對於海上情形,不能謂非熟悉。但遠隔數千里之琉球已早與交通,而近在咫尺之臺灣反至後來始得其真象?此乃殊值研究之一課題。
第二八八種「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
本書(三冊四○八面二四四、八○○字)不分卷,選自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道咸同光四朝奏議」抄本(臺灣商務印書館現已有影印本出版)。原書起自清道光元年、止於光緒十年,本書就其中有關臺灣部分集輯而成。所撰容有已見前輯各書,但如沈葆楨、李鴻章等奏議已刊第二九種「福建臺灣奏摺」、第一三一種「李文忠公選集」除非詳略有別或係別出,概未重複收入。綜計共收一百零七疏,道光朝六件、同治朝三件、光緒朝九十八件,以光緒十年六十三件佔大部分。由於是年適值中、法戰爭發展至閩海,臺灣遭受法兵侵犯,所選幅度較寬;即其中若干奏議雖未直接涉及,亦經收取,以備參考。
第二八九種「明經世文編選錄」
本書(二冊二七○面一六二、○○○字)不分卷,選自明季陳子龍、徐孚遠、宋徵璧合輯「皇明經世文編」;共收文百篇,作者有李承勛、羅玘、林希元、張岳、夏言、朱紈、康太和、張時徹、王慎中、胡宗憲、唐樞、鄭若曾、馮璋、屠仲律、王逈、張翰、高拱、劉燾、林■〈辶里〉、張居正、宗臣、王世貞、吳桂芳、戚繼光、塗澤民、張囪、姜寶、許孚遠、徐學賢、李廷機、葉向高、黃承玄、徐光啟等三十三家。書末,另就黃承玄(萬曆間福建巡撫)著「盟鷗堂集」加選有關倭情奏疏六篇作為「附錄」。有明中葉以下,東南海上騷然;外由日本人、荷蘭,內因「流民」、「海寇」,臺灣漸成為各方逋逃、越阪以至拓殖經營之對象。其間相互關係,極為錯綜複雜。本書斷自嘉靖之初、訖於天啟之末(原書所輯,即止於此),凡屬以閩海--包括臺灣為中心之關係文獻,均在收羅之列;間有雖未直接涉及,但亦有其因果關聯(參閱第二九六種「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篇)。而所選諸家之言,雖未備紀事系統,要足以「導發其端,條晰其緒」(引原書陳子龍序)。關於明季日人侵略臺灣--雞籠山,內有黃承玄二疏及「附錄」諸篇詳之;至日人何以侵略臺灣,有徐光啟「海防迂說」言之透澈淋漓,可謂為「導發其端,條晰其緒」之代表作。至當年有關閩海之「流民」、「海寇」,自嘉靖吳平以下,曾一本、林道乾等相繼竊發,山海交鬨;後來鄭芝龍等崛起,自非偶然。本書所選吳、曾、林諸人有關文字,亦籍以「導發其端」之意。
第二九○種「臺灣對外關係史料」
本書(一冊一○四面六二、四○○字)不分卷,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美關係史料」已印行之「嘉慶、道光、咸豐朝」(台刊一冊)及「同治朝」(分上、下二冊)兩種選輯而成。原書所收文件,以清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清檔為主,輔以「美使館來去底稿」等美國國家檔案;其已見於成書者僅予存目,不收正文。本書就其有關臺灣部分選輯,但以美國與臺灣全盤關係而言,僅屬咸、同兩朝部分資料而已。原定名為「中美關係臺灣史料」,後以擬就清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清檔續輯有關臺灣各檔,因改今名,預作印行「續輯」之張本。本書所選內容,可得而言者三:(一)關於美國駐廈門及臺灣領事之更迭與動態;其中尤以李讓禮在廈門領事任內及其後之行動,值得注意。(二)所見自同治七年春夏兩季起閩省督、撫或將軍送次咨送總理衙門之「福建中外交涉事件清冊」,均有臺灣口已、未結各案,可覘臺灣一般涉外事件情況。(三)同治十三年日兵侵臺,嘗涉及美國人船參與問題;總理衙門並曾將與日交涉始未告知美使,其所附往來之件,並為一宗中、日間重要外交史料。書中每一文件所註出處,所稱「中外交涉檔」、「各省美國交涉檔」、「各省英國交涉檔」、「美國領事檔」、「英國領事檔」、「布國領事檔」、「瑞威敦瑙威國檔」,均係總理衙門清檔,現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美使館來去底稿」,原稱OfficeCopiesofChineseDespatchespReceivedandSent【byU.S.LegationinChina】1846~1874,現藏美國國家檔案局。
第二九一種「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本書(二冊三○六面一八三、六○○字)凡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一年廷臣奉敕撰。前十一卷,著錄明季殉節臣民;後一卷,特存建文死事人士。「四庫全書提要」略云:『大扺以欽定「明史」為主,而參以官修「大清一統志」、各省「通志」諸書,皆臚列姓名,考證事跡,勒為一編。凡立身始末卓然可傳而又取義成仁、搘拄名教者,各予專諡,共三十三人。若生平無大表見而慷慨致命、矢死靡他者,彙為通諡:其較著者曰「忠烈」,共一百二十四人,曰「忠節」,共一百二十二人;其次曰「烈愍」,共三百七十七人;曰「節愍」,共八百八十二人。至於微官末秩、諸生韋布及山樵市隱,名姓無徵、不能一一議諡者,並祀於所在忠義祠,共二千四百人』。今已將卷十二非屬明季之「建文殉節諸臣」略去,存前十一卷。其目分為卷一「專諡諸臣」,卷二「通諡忠烈諸臣」,卷三「通諡忠節諸臣」,卷四、卷五「通諡烈愍諸臣」(上、下),卷六至卷八「通諡節愍諸臣」(上、中、下),卷九「入祠職官」,卷十、卷十一「入祠士民」(上、下):其總人數自較上述差少。此書為清廷則具用心之作,當以史料視之也可。
第二九二種「清代琉球紀錄集輯」
本書(二冊二八二面一六九、二○○字)係一集刊,共收清代冊封琉球「使錄」及有關文獻十二種。清代冊封琉球凡八使,其正、副使為:康熙二年,張學禮、王垓;二十二年,汪楫、林麟焻;五十八年,海寶、徐葆光;乾隆二十一年,全魁、周煌;嘉慶五年,趙文楷、李鼎元;十三年,齊鯤、費錫章;道光十八年;林鴻年、高人鑑;同治五年,趙新、于光甲(其人選以翰林院侍講、檢討、編修、修撰及內閣中書舍人為準,但亦有例外)。每使或由正使、或由副使,例有撰述;惟體例不一,巳非明代「使錄」型式。本書所收「使錄」,有張學禮「使琉球記」及「中山紀略」(前種「使錄」附屬篇)、徐葆光「中山傳信錄」、李鼎元「使琉球記」;此外,計有趙文楷「槎上存稿」(為紀行詩稿,非「使錄」)、王士禎「琉球入太學始末」、黃景福「中山見聞異」、錢氏(原脫作者名)「琉球實錄」、姚文棟(譯)「琉球說略」、中根淑「琉球形勢」(譯文)、王韜「琉球朝貢考」及「琉球歸日本辦」等八種。除王撰「琉球入大學始末」及趙撰「槎上存稿」(後者據「太湖趙氏家集叢刻」)兩種外,全據「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收錄。所收以徐撰「中山傳信錄」及李撰「使琉球記」篇幅較多:徐錄條目紛繁,頗為詳備;然類多不相統系,稍嫌凌雜。李記以日記體裁,詳記使琉始末。
其餘清代冊封琉球「使錄」及有關文獻,分見第二九三種「琉球國志略」篇、第二九九種「清代琉球紀錄續輯」篇;此外,徐錄並另據原刻本重刊單行本,見第三○六種「中山傳信錄篇」。
第二九三種「琉球國志略」
本書(二冊三三八面二○二、八○○字)凡十六卷、首卷一卷,周煌撰。煌字景垣,號海山;四川涪州人。清乾隆二十一年,嘗以編修充冊封琉球副使,同正使侍講全魁往封琉球中山王尚穆;自六月二日由閩航海啟行,至次年二月十六日返國。前此歷遣封使幾均撰有「使錄」,煌則以「志體擬錄」,輯此「志略」一書。明、清兩代有關琉球「使錄」,今巳惜有遺佚;本書當時廣徵諸錄,在乾隆中葉以前者殆全採及。且所徵其他書籍近五十種,已集琉球史料之大成。首卷列御書、詔敕、說祭文以及圖繪--有「琉球星野圖」、「琉球國全圖」、「琉球國都圖」、「論祭先王廟圖」、「冊封中山王圖」、「中山王圖」、「天使館」、「球陽八景圖」(今略)、「封舟圖」、「玻璃漏圖」、「羅星圖」、「針路圖」;卷一星野、卷二國統、卷三封貢、卷四(上)與地、(下)風俗、卷五山川、卷六府署、卷七祠廟、卷八勝蹟、卷九爵秩、卷十賦役、卷十一典禮、卷十二兵刑、卷十三人物、卷十四物產、卷十五藝文、卷十六志餘,共十七目(「凡例」稱十六目,無卷四(下)風俗)。首卷「琉球全圖」,在徐葆光「中山傳信錄」稱作「琉球三十六島圖」;卷四(上)輿地「疆域」小目下所志三十六島,亦全承襲徐錄而略加添註。蓋徐錄對於琉球地輿測繪有其特殊貢獻,參見第三○六種「中山傅信錄」篇。
書後,今附刊趙新「續琉球國志略」一種。考周撰「琉球國志略」後,有嘉慶十三年封使齊鯤、費鍚章合撰「續琉球國志略」六卷;趙新為同治五年封使,所撰乃續齊、費「續志略」而作,志嘉慶十四年以後至同治五年事。是編凡二卷、首卷一卷;首卷列御書、詔敕、論祭文,卷一分表奏、國統二目,卷二分封貢、典禮、學校、政刑、官制、冠帶簪衣制、府署、祠廟、風俗、人物、物產、針路、靈蹟等十三目。
第二九四種「崇禎實錄」
本書(二冊三二四面一九四、四○○字)本文「崇禎實錄」凡十七卷、前加「明口宗口皇帝實錄」四卷,均不著撰人名氏。「崇禎實錄」為吳興嘉業堂舊藏抄本,現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並據以影印為校印本「明實錄」附錄之二。起自祟禎元年正月,訖於十七年三月;年為一卷,繫日記載。各卷分別冠題「懷宗端皇帝(一)」至「(十七)」,與卷次同數。「懷宗端皇帝」為清廷首加諡號,此錄係以清人立場著筆。考崇禎帝即位於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丁已),此錄斷自建元,前此未見所記。適有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本「明實錄」所收「明口宗口皇帝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並收作校印本「明實錄」附錄之一),起自天啟七年九月,止於十二月;因並錄刊於本書之前,用補不足。「明口宗口皇帝實錄」中有「建虜」或「建夷」(「虜」或「夷」已由原刊本以缺字諱之)等詞彙,顯為明人之作;而書題廟號、諡號缺字,作者原有待於後人填補。崇禎朝未有官修「實錄」,今兩錄合刊,首尾完備,亦足補一代之缺失。
第二九五種「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
本書(四冊五九四面三五六、四○○字)不分卷,據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所藏「淡新檔案」選錄。所謂「淡新檔案」,乃為清代淡水廳及光緒四年以後新竹縣之檔案。臺灣日據初期,新竹地方法院曾接管有上述檔案一批,轉由覆審法院(後改稱高等法院)贈與前臺北帝國大學(即今國立臺灣大學之前身)文政學部作為研究資料,日人稱之為「臺灣文書」。臺灣光復以後,由戴炎輝教授主持整理,編目庋藏。據戴氏「弁言」,整理結果,全部檔案分編三類:行政編共五七四案、民事編共二二四案、刑事編共三六五案,總共一、一六三案。本書就其行政編摘錄比較重要之一部分文件,題曰「行政編初集」;其餘連同民事、刑事兩編,均有待繼續選編。所選文件,以儘量保留原件程式為原則;書前列有「選錄體例」,分別詳加說明。每案編號列目,自第一號編至四七五號,並註明整理原案號碼,以供考索。內有四號分列甲、乙兩件,合共四七九件。此集之重點,在於財政與撫墾;其次,多為鄉保行政。此種原始文件,價值甚高:不但為法制史研究之好材料,對地方自治、社會及經濟史研究,均有貢獻。極盼其餘部分,早日續編問世。
第二九六種「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
本書(一冊一七八面一○六、八○○字)不分卷,據明世宗、穆宗、神宗、光宗、嘉宗五朝「實錄」選集閩海關係史料輯成。明季閩海關係史料,幾均與臺灣直接、間接有關。按臺灣在「實錄」上初以「東番」之名出見,而後以「雞籠、淡水」著稱(「明史」外國列傅因有「雞籠山」篇)。所選載涉及臺灣者,或隱或顯,不無線索可尋。例如福建漳、泉人下海「通番」漂沉朝鮮遣返者,自嘉靖以至萬曆間,屢見不鮮;既有北漂朝鮮,自亦有南至臺灣。北漂朝鮮,乃得遣返;南至臺灣,不為「島夷」(指當地先住民)所殺害,即當就彼謀生--越販或墾殖漁獵。萬曆元年;有「逋賊」林鳳鳴(或即林鳳)擁其黨萬人東走,福建總兵胡守仁追逐之,因招漁民劉以道諭東番合剿,遠遯。足知如劉以道等漁民,已早與東番發生關係。萬曆二十五年,福建巡撫金學曾等條議:東西洋引及雞籠、淡水、占城、高址州等處共引一百十七張,請再增二十張。是時漳、泉人赴臺通販為生,已與日俱增。陳第「東番紀」述萬曆三十年倭據東番,有「夷及商、漁交病」語,益信而有徵。嘉靖間「海寇」吳平以下,曾一本、諸良賣(一作朱良寶)、林鳳、林道乾等相繼竊發,其早年與臺灣發生關係者不止一林道乾,如林鳳(與上引林鳳鳴似同為一人)於萬巨曆二年自彭湖(今澎湖)逃往東番魍港(又謂「海寇」林鳳犯閩不利,更入廣而留舶於魍港為窖宅),次年被胡守仁追至淡水洋,衝沈二十餘船,逃往西番。迨至萬曆、天啟之際,又有「海寇」林辛老等嘯聚萬計,屯據東番占候風汛,揭帆入犯;則又不止後來之顏思齊與鄭芝龍已耳。至於日本、荷蘭之因求市(日本入貢,意亦在市)以至轉向臺灣覬覦或屯據,情尤顯然。不過日本南圖臺灣,幾經努力,終歸失敗;荷蘭經一再入據彭湖,直趨臺灣,逐其所願。
書末;列有「附錄」兩種,一為「崇禎長編選錄」,一為「鄭氏史料初編補輯」。「祟禎長編」有兩種,一種為「痛史」本(僅自崇禎十六年十月至十七年三月,已刊有專書,詳見第二七○種「祟禎長編」篇。「選錄」原書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舊抄本(現已影印作校印本「明實錄」附錄之四,計殘本六十六卷(自天啟七年八月至祟禎五年十二月),係選其中閩海閩係史科(亦即與鄭芝龍有關)輯成。「鄭氏史料初編補輯」純為有關鄭芝龍史料,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印「明清史料壬編」選輯。關於鄭芝龍史料,前已從「明清史料」「乙編」、「丁編」與「戊編」選編有第一五七種「鄭氏史料初編」;「壬編」晚出,未及選入。補輯此帙,用益前編。
第二九七種「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
本書(一冊一○八面六四、八○○字)分兩卷,吳大廷自著。大廷字桐雲,湖南沅陵人。清咸豊乙卯(五年),登順天鄉薦。初以拔貢,例得內閣中書;繼由軍功,簡放福建監法道。同治五年十月,移調臺灣,兼理學政;至七年二月,奉准交卸。在臺灣道任內,同治六年適有美船舶「羅妹」(Rover)號在臺灣南部海岸遭難等涉外事件發生。後此,嘗預福建船政與沈葆楨巡視臺灣事,并與當時各方人士多所交往。所著「小酉腴山館自著年譜」對於在臺措施及其後涉及臺灣史事,頗多記述。卷一,自道光四年至同治六年,卷二,自同治八年至光緒三年。
吳氏撰述甚富,有「小酉腴山館文集」十二卷、「詩集」八卷及其他專著多種(分詳「年譜」所載)。就有關臺灣者言,并有「福建票豎志略」與「臺灣進退志」等書。其「臺灣進退志」惜未見,今取「文集」及「詩集」各有關臺灣詩文若干篇作為本書「附錄(內有「上吳仲宜制軍書」一文,并見於第二二九種「清經世文編選錄」所收。此外,又是輯「東瀛訓士訓民錄」一種--輯自藍鼎元「棉陽學準」、方苞「禮闈示貢士」及王守仁文移告示等文件,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抄本;今採其序文及「識語」併入「附錄」,而略去「訓士馴民錄」本文。
第二九九種「清代琉球紀錄續輯」
本書(一冊二二○面一三二、○○○字)係繼第二九二種「清代琉球紀錄集輯」後之一集刊,共收有關琉球文獻三種。一為日人桂山義樹(君華)輯「琉球事略」一卷,取自徐葆光「中山傳信錄」。前有敘言,作為乾隆七年(日本寬保二年);末附「書後」,略記日人所見。二為潘相撰「琉球入學見聞錄」四卷,今略其卷次而改編。潘相,湖南安鄉人。乾隆拔貢,歷充武英殿校書。二十五年,琉球官生鄭孝德等入學,調為教習;二十九年教習事竣,選授山東福山知縣。此錄不但詳具琉球入學本末,且參考中琉載籍、覈問入學陪臣,廣及琉球歷史、地理、制度、風土、文教,實為「地志」之一種。卷首有序、有例,正文依次為封爵、錫賚(土貢附)、星土、星槎(島蹟附)、謹度、爵祿、田賦(食貨附)、制度、祀法、兵刑、風俗、土音、字母、書籍、誦聲(教條附)、賢王(良吏民附)、奏疏、廩給、師生、官生、教規、答問、藝文,凡二十三目。三為姚文棟譯「琉球小志並補遺」一種,為光緒八年姚氏隨使日本時所譯。是編原附有「琉球說略」一文,因已見前編「集輯」所收,故略。據「說略」敘言(前收「說略」未載)云:『予東來後,就修史館新纂地書中摘譯琉球一門,參以海軍省實測圓說,為「琉球小志」兩卷。今見學校中幼童肄業之本,其說琉球地勢,亦為簡明。因復譯之,名曰「琉球說略」,以附「小志」之後』。「小志」分疆城、度數、形勢、沿革、間切、山嶽、河渠、港灣、岬角、海峽、島嶼、暗礁諸目,「補遺」亦略如之;所志島嶼,堪與徐撰「中山傳信錄」三十六島記載互為尋繹,試為有用。此外,尚譯有日人所作數文,姚氏附跋闢之。
第三○○種「雍正硃批奏摺選輯」
本書(二冊二六二面一五七、二○○字)不分卷,據「雍正硃批諭旨」選輯。所稱「硃批諭旨」,係清世宗胤禛就歷年外任大臣硃批奏摺選編而成。胤禛精勤嚴覈,手批臣下奏摺--或數十言、或數百言,今在故宮博物院陳列室中猶有見之。原書載有「上諭」,略云:『此等奏摺、皆本人(按指外任大臣)封達朕前,朕親自閱覽,親筆批發;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無一件假手於人,亦無一人贊襄於側。非如外廷宣布之諭旨,尚有閣臣等之撰擬也』。自雍正十年開始檢發,付之剞劂;隨檢隨發,即士三年之奏摺亦經收入。書未刻成,胤禛逝世;至乾隆三年,編刊始成。本書所選,計自雍正元年五月至十二年九月閩省督撫、將軍、提督、巡臺御史及其他官員三十餘人奏摺,凡二百十三件。內容包括臺灣吏事、兵事、糧農、財政、習俗、教育、衛生、治安、先住民、災祥等項,而以糧農、吏事、先住民、治安等資料較多,亦較珍貴。原書各人奏摺集中彙編,選輯亦仍之;本書製附「奏摺序時索引」,以利檢閱。
第三○一種「偏安排日事蹟」
本書(二冊二八一面一六八、六○○字)凡十四卷,不著撰人;接月排日記南明弘光朝事。考此書在謝國楨「晚明史籍考」並無著錄,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有抄本,為一罕見之書。書用「綱目」體裁,自弘光帝即位至北狩一年期間,約有二百七十餘日日有記事;且所記頗多引用章奏原文,甚具史料價值。其中對於款北一事,較他書為詳,亦無所諱;南都陷後,並續著有見聞。惜因此書輾轉傳抄,頗多訛誤;雖經若干訂正,仍多存疑之處。
第三○二種「嶺海焚餘」
本書(一冊九二面五五、二○○字)凡二卷,金堡撰。堡字道隱,浙江仁和人。明崇禎庚辰(十三年)進士,選臨清知州,坐事罷。南明隆武立,入朝;知鄭芝龍不足恃,請棄閩幸楚。授兵科給事中,以服未終,辭。旋齎敕印聯絡江上師,芝龍密約方國安執之;得脫歸,辭朝去。戊子冬,詣肇慶謁永曆帝,授禮科給事中。堡在掖垣,以敢言直聲著。因罹黨禍,幾瀕於死。後祝髮為僧,抗志以終。是編為其疏奏彙輯,共四十九篇;內有二篇為一、再上魯藩啟,不稱疏。卷上自隆武乙酉十月止丙戌八月,十八篇;卷中、下自永曆戊子十一月止庚寅正月,三十一篇。書後有孫德謙跋,今改跋為序;有曰:『其書世無刊本,藏家無著錄者;蓋舊在焚燬之列。今假睹閟齋鈔本,獲讀一過,因綴數語以歸之』。孫氏當為清乾隆焚禁「違礙書籍」後之人;所謂「焚餘」云者,意在斯乎!奏疏為直接史料,隆、永兩朝史事,由此具知其略。
第三○三種「陳第年譜」
本書(一冊一四八面八八、八○○字)不分卷,金雲銘編撰。雲銘,近人;里居、閱歷不詳。譜主陳第,字季立,號一齋;福建連江人。當明萬曆三十年(壬寅)六十二歲時,於是年十二月嘗預浯嶼遊擊沈有容勦倭東番之役。著有「東番記」,見第五六種「閩海贈言」篇。本書謂「東番記」惜今已佚,蓋未見「閩海贈言」故。「東番記」為明季親臨臺灣目擊耳聞者所留之最早文獻,因特刊作者其人「年譜」,以供參考。
第三○四種「寄鶴齋選集」
本書(三冊四四四面二六六、四○○字)不分卷,次為文選、詩選及專著三編;洪棄生撰。棄生里居、略歷及其著作,已略見第五九種「瀛海偕亡記」篇。因其著作每冠「寄鶴齋」名,「選集」命題以此(有「寄鶴齋賦」存「文選」中)。「文選」包括古文、駢文、書札、詩話,分別取自各本集。「詩選」包括詩(分上、中、下三目)、詞,另附「八州詩草」;亦分別選自各集。作者自撰「寄鶴齋詩曫小引」云:『愚裒詩始弱冠,迄於今閱三十一寒暑,都四集:曰「乙未以前謔蹻集」,凡八卷;曰「乙未以後披晞集」,凡八卷;曰「枯爛集」,凡九卷;曰「蕈菌集」,卷性未定』。此引作為民國六年正月,可知前三集巳於彼時編定。但就其家藏遺稿所見「謔蹻」、「披晞」兩集,各僅七卷;第三集雖足九卷,各卷首祇見「寄鶴齋」三字,未題集名、卷次。究其三集撰作時間,「謔蹻集」約自清光緒十二年(著者弱冠之歲)至二十一年(乙未)間:「披晞集」自光緒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下與「枯爛集」相接),「枯爛集」(即前稱第三集」)自光緒三十二年至民國五年(前有「四十初度感賦」、末存「五十感傷四首」)。而前一集與後二集間以乙未臺灣淪陷於日本為界限,具有「劃時代」意義。此三集各以十年為一段落,亦即分占著者二十、三十、四十歲各年代。所選依三集原序分編上、中、下三目,足可顯示其「詩史」價值。至於卷帙未定之「蕈菌集」,顯係當年預定未來所作之稱;今未見稿本。惟所存另有「壯海遺集」及少數零星遺稿,則未加選錄(「壯悔餘集」一名「香籢詩」,「文選」中有「香籢集自敘」)。至民國十一年大陸之遊所著「寄鶴齋八州詩草」,詩格為之一變,僅選附若干首而已。詞選四闋,略備一格。蓋不論文與詩,所選旨在用存臺灣史事與史蹟,並對民生疾苦之作尤三致意。「專著」包括「中西戰紀」、「中東戰紀」兩種:前一種分上、下兩卷,記光緒甲申(十年)中、法之戰;後一種不分卷,記甲午(二十年)中、日之戰。此兩戰役,對臺灣均有深遠之影響。
第三○五種「蘄黃四十八砦紀事」
本書(一冊一一八面七○、八○○字)分四卷,羅田王葆心撰。所記為明季蘄、黃四十八砦事,始則禦流寇,繼則拒清兵;此蹶彼興,歷數十年不絕。按明季山砦,鄂、豫、皖等地均有之;總共以百數計,而以鄂之蘄、黃四十八砦最有名。作者以清季(「自序」作於光緒三十四年)鄂人廣集明、清之際各種稗史及方志記載撰此「紀事」,可補明季遺聞之未備。卷一,有「大勢篇」(附宗藩類表)、「形勢篇」、「前事篇」、「統系篇」、「規律篇」及「鄂砦篇」;卷二,有「鄂砦續篇」、「鄂砦附篇」,附「皖砦篇」及「山砦用兵年表」;卷三,有「山砦列傳」、「山砦秩官列傳」及「山砦列女傳」。卷末,並綴有「敘論」一篇。「鄂砦續篇」引俞樾集:『陳金龍者,漳州人;其先世避明季亂,入深山中,二百年不薙髮。洪秀全微時,嘗至其地,與之為異姓兄弟。及是為咸豐九年,已八十矣』。因疑金龍為鄭延平郡王之戚畹以留守兼相國陳永華或庶僚諸陳之後,猶廑故國之思。本書之有裨故實,豈僅補明季遺事而已。
第三○六種「中山傳信錄」
本書(二冊二七八面一六六、八○○字)凡六卷,徐葆光撰。葆光字亮直,號澄齋;江蘇吳縣人。清康熙壬辰(五十一年)進士,官編修。五十八年,受命為冊封琉球副使,同正使檢討海寶往封中山王尚敬;去以六月(以抵那霸登岸為準)、回自次年二月(以自那霸開洋為準),在琉計時八閱月,較歷遣封使為久。所撰「中山傳信錄」,已略見第二九二種「清代琉球紀錄集輯」篇。由於「集輯」所收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除略去卷次外,文字有所刪節,圖繪又一無所存。在歷遣封使所撰「使錄」,以此錄始見詳備;雖稍嫌凌雜,不失為研究琉球及中、琉海上關係史之重要書刊。因重刊全本,補前不足。原書為初刻本,康熙六十年刊行。全書條目紛繁,不遑列舉。其圖繪有「封舟圖」(並附玻璃漏、針盤二圖)、「針路圖」,有「琉球星野圖」、「琉球三十六島圖」、「琉球地圖」,有「諭祭先王圖」、「冊封中山王圖」、「中山王圖」,有「天使館圖」,有「女集圖」,有「屋宇圖」及米廩、器皿等圖,均分別配列各條目文前或文中。其中「針路圖」,較明代「使錄」「琉球過海圖」確實;「琉球三十六鳥圖」,錄中並詳誌其方位、道里。蓋海、徐此役在冊封琉球使命外,並負有測繪輿地任務。卷四「星野」目有云:『臣海寶、臣徐葆光奉冊將行,上特遣內廷八品官平安、監生豐盛額同往測繪』。惜如從客翁長祚在「後序」中指出:『右圖左錄,凡二十餘目,分為上、下兩冊;縹裝錦裹,以為使歸之獻。……既陳乙覽,藏之秘府矣。玆以副墨排纂,分為六卷』。則所繪各圖,祗是「副墨」而已,固非原圖真面耳。書末,並附有「中山贈送詩文」一卷,乃為琉人之作。
第三○七種「明史選輯」
本書(四冊五七二面三四三、二○○字)不分卷,選自清張廷玉等奉敕撰「明史」。「明史」原書凡三百三十二卷: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內類傳五十二卷)。本書所選,仍列紀、志、表、傳四門;而選取內容,則以明代閩海與臺灣(雞籠山)之關係以及與南明發展有關史事為範圍。「本紀」,自太祖至熹宗選編一目,主要選取東北至西南沿邊諸藩屬以至東西洋關係國家封貢、市易與寇患諸事;並自萬曆時起,兼及閣臣更迭與黨爭之興(蓋明亡之機,預伏於此;與後來南明史事,有其關聯)。其次,莊烈帝另編一目,採錄全文。「志」,首選「食貨志」「市舶」一目,因與海外諸國貢市有關;次採「兵志」「海防」一目,此與沿海寇患有關。「表」,由「諸王世表」擷取魯、唐、潞、福、桂諸藩並及定、永二王部分,分次五表;魯、唐二表與潞、福桂、定永三表間,並以上、下編分別之。「列傳」,共選編為三十一目。各傳編次不依原書先後為序,改按涉及史事重心所在之時代為準。大體言之,首為海上關係史之發展,次為萬曆以下至崇禎末年由黨禍、流寇以訖北都之亡,再次為南明諸王之始末。至於分目,大多依事類聚合,間有即以原書全卷仍之。按「明史」對於南明史事,由於事涉易代,每多忌諱;其中誣鄭成功沈魯王(以海)於海(見魯王傳),尤為不經云(互參第二八一種「通鑑輯覽明季編年」篇)。
第三○八種「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
本書(一冊一二○面七二、○○○字)不分卷,羅大春撰。大春字景山,貴州施秉人。清咸、同間,由行伍歷福寧鎮總兵,陞授福建陸路提督。同治十三年日兵侵臺,以巡視臺灣大臣沈葆楨奏調,移駐臺灣北路,從事後山「開山撫番」工作。所撰日記,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藏有刊本,題為「羅景山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未著其他。今既著作者之名,乃略「羅景山」三字。記事始於當年三月,以訖次年八月。初以練兵募勇,延未赴調;直至六月二十日始由泉州東渡,七月十三日自府城抵達蘇澳。在後山北路一年零數日,從蘇港開路至花蓮港,備歷艱辛。終以因病開缺,回籍調理。所記以北路「開撫」為經,並緯以對日交涉、籌防以及南路、中路「開撫」之進展;蓋嘗據沈葆楨抄發疏草及與閩、臺其他官員通訊所得,詳誌其見聞。尤以其中載有沈葆楨「通籌全臺大局」一疏為前刊第二九種「福建臺灣奏摺」(據「沈文肅公致書」所輯)所未見,最為難得之史料。以是評估本書之史料價值,固不限於臺灣北路一隅「開山撫番」事。
書末,今收有「附錄」三:一為不著撰人「上制府經理臺灣後山番地」稟,係作老於同治六年四月間建議閩浙總督吳棠經理東部臺灣事;所言於日兵入侵牡丹社一役,不啻先事預見。二為方濬頤「淮軍平定番社紀略」與「臺灣地勢番情紀略」兩文,所記均為同治十三年臺灣南路、中路「開撫」有關事,足可與本書正文參證。三為日人依田學海「征番紀勳」一文,係記同年日兵入侵牡丹社事;所記雖屬彼邦人語,亦有足供查考之處。
第三○九種「臺灣關係文獻集零」
本書(二冊二二二面一三三、二○○字)不分卷,係集輯有關臺灣零星文獻史料而成,因名「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至不名之「拾遺」而稱為「集零」者,固知遺佚尚多,未可遽言盡拾也。所集文獻史料,則有如下十九種。
(一)孫承澤「閩省海賊」。此為孫撰「春明夢餘錄」卷四十二之一目,節載明季給事中何楷、玉家彥、傅元初等奏疏,涉及祟禎年間閩、粵海上所謂海寇、外夷與臺灣之關係。
(二)張麟白「浮海記」。記南明浙、閩海上黃斌卿、周鶴芝、鄭芝龍兄弟子姪諸人以及己丑冬(永曆三年)與阮美同往日本請援等事,間有異聞。按張麟白或為託名,待考。
(三)鄭經「皇明樂齋公暨妣郭氏誌銘」、「皇明石井鄭氏祖墳誌銘」及鄭克塽「鄭氏祔葬祖父墓誌銘」。此三誌銘,為研究臺灣鄭氏之珍貴資料。
(四)葉舒穎「閩中即事」(詩四首)。作者為清順治貢生;上題詩四首,均與鄭氏史事有關。
(五)「清三藩史料」選錄。此就國立故宮博物院輯「文獻叢編」「清三藩史料」選取清廷議政王等議覆題本五件,全為康熙十四年五至六月間鄭經攻圍漳州兵事。
(六)蕭奭「永憲錄」選錄。所選各條,幾全與臺灣朱一貴事變有關。
(七)「雍正八年上諭檔」選錄。此就前偽滿洲國庫籍整理處編「史料叢編」雍正「八年上諭檔」選錄有關臺灣史事部分。
(八)陳宏謀「培遠堂偶存稿」選錄。所選係陳氏在乾隆十七年至十九年福建巡撫任內檄飭臺灣府有關清釐社倉及嚴禁米船需索事。
(九)湯彝「柚村文」選錄。選有「臺灣內附考」、「海寇考」、「王辰征臺記」及「市舶考」四文;而以「壬辰征臺記」述親身見聞道光十二年張丙事變,最具參考價值。
(一○)劉鴻翱「綠野齋集」選錄。劉氏於道光十三年至十六年間任臺灣道兼提督學政,所選有「書孔平二公遺事」及「臺灣記事」等八文,均在臺道任內作;「臺灣記事」亦記張丙事變。另有「上程制軍書」及「覆興泉永觀察周芸皋書」二文,已見第二二九種「清經世文編選錄」所收。
(一一)夏燮「臺灣之獄」。此為夏撰「中西紀事」卷十之一目,專記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英兵犯臺及臺灣鎮、道因而搆獄事件。
(一二)鴉片戰爭閩省軍需請銷案(兩件)。錄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壬編」,為閩浙總督劉韻珂及劉鴻翱奏摺,內均涉及臺灣。
(一三)陳璞「送黎召民觀察臺灣序」。接同治八年九月履任之臺灣道黎兆棠,字召民;此序錄陳氏「尺岡草堂遺集」。
(一四)岑毓英「岑勤襄公奏稿」選錄。岑氏於光緒七年至八年間由黔撫調閩,督辦臺灣防務;在任一年中,兩次渡臺,續行「開山撫番」、濬大甲溪、築臺北城等,頗多建樹。選有有關臺灣摺片,共計三十二件。
(一五)陳衍「石遺室集」選錄。陳氏曾於光緒十二年渡臺參與劉銘傳幕;除在臺所作詩已選入第二八○種「臺灣詩鈔」外,再選錄其「劉銘傳別傳」、「書姚石甫張亨甫兩先生事」及「行抵臺北內山加九岸記」三文。
(一六)唐贊袞「臺陽集」。唐氏於光緒十七年署臺灣道,旋補臺南知府,迄二十一年初離任。其撰述已刊有第三○種「臺陽見聞錄」外,此為詠臺詩集,有裨史事參考。
(一七)不著撰人「書臺嶠紳民電稟後」。光緒二十一年臺灣遭割地之變,臺地紳民曾上電清廷抗爭;作者因感書臺灣史略於篇,以存舊蹟。
(一八)「澎湖文獻抄存」(十二則)。此帙為黃典權先生所提供,悉為未經著錄之文獻。其中以有關澎湖蔡廷蘭者為多,林鳳捷次之;餘為一二零星資料。
(一九)「數典不忘」。此帙為清乾、嘉間臺灣縣內閣中書林朝英家譜牒資料,亦為黃典權先生提供。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陈舜俞
落花散人
汉·徐干
宋·赵佶
明·沈受先
清·南怀仁
宋·袁燮
清·甘韩
宋-周必大 撰
(清)朱翊清
明·刘纯
(宋)张齐贤撰
清·张璐
明·沈受先
金·侯善渊
清·姚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