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通義山澤第十


  〔一〕

  孝經曰:「聖不獨立,智不獨治,神不過天地,同靈造虛,由立五嶽,設三台。〔二〕」傳曰:「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其餘或伯或子男,大小為差。〔三〕」尚書:「咸秩無文。〔四〕」王者報功,以次秩之,無有文也〔五〕。易稱:「山澤通氣。〔六〕」禮:「名山大澤,不以封諸侯。〔七〕」故積其類曰山澤也。

  〔一〕 蘇頌曰:「山澤十,子抄云:『二十四。』」

  〔二〕 馬國翰以下引傳為援神契,定此為孝經緯援神契文。黃奭曰:「案風俗通原文引作孝經,今孝經無其文,據列仙傳引作援神契,其為緯文無疑。朱彝尊經義考僅引『聖不獨立』二句,以為緯語,疏矣。」札迻曰:「案孝經無此文,攷劉向列仙傳讚云:『援神契言神不過天地,造靈洞虛,猶立五嶽,設三台。』與此文同,則是孝經緯文。漢人引經、緯,不甚分別也。『同靈造虛』,『同』疑『洞』之誤。」譚獻復堂日記五曰:「此當為孝經緯文,古微書、緯攟皆失采記之。」

  〔三〕 禮記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注:「視,視其牲器之數。」尚書大傳夏傳:「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其餘山川視伯,小者視子男。」注:「所視者,謂其牲幣、粢盛、籩豆、爵獻之數,非謂尊卑。」(據陳壽祺定本)說苑辨物篇:「五嶽者,何謂也?泰山,東嶽也;霍山,南嶽也;華山,西嶽也;常山,北嶽也;嵩高山,中嶽也。五嶽何以視三公?能大布雲雨焉,能大歛雲雨焉。雲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施德博大,故視三公也。四瀆者,何謂也?江、河、淮、濟也。四瀆何以視諸侯?能蕩滌垢濁焉,能通百川於海焉,能出雲雨千里焉,施德甚大,故視諸侯也。山川何以視子男也?能出物焉,能潤澤物焉,能生雲雨,為恩多,然品類以百數,故視子男也。書曰:『禋于六宗,望秩於山川,遍于群神矣。』」後漢書襄楷傳注、書鈔五0引孝經援神契:「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書鈔九一引詩含神霧:「五岳視三公,岱宗為之長,封禪往焉。」又詳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注、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及博物志一。

  〔四〕 雒誥文。

  〔五〕 孫星衍曰:「咸秩,謂遍序其尊卑;無文,謂禮質無文。何氏注公羊、鄭注王制皆云:『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是周尚文,殷尚質;此言『無文』者,用殷禮祀之。漢書翟方進傳云:『定五畤廟祧,咸秩亡文。』注:『孟康曰:諸廢祀無文籍,咸祭之。』與應氏不同者,或古文說也。」阮元咸秩無文解:「書洛誥:『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又曰:『稱秩元祀,咸秩無文。』此兩言『無文』者,謂無詩也。古人稱詩之入樂者曰文,故子夏詩大序曰:『聲成文謂之音。』又曰:『主文而譎諫。』鄭康成曰:『聲謂宮、商、角、徵、羽也。聲成文者,宮商上下相應。主文,主與樂之宮商相應也。』孟子曰:『不以文害辭。』趙岐曰:『文,詩之文章。』然則周公祀明堂之時,但秩序祀禮,仍用殷禮,而樂則殷樂,詩不可用,周樂詩又未敢遽作,故曰『咸秩無文』也。周頌及文王之什等詩,皆周公祀明堂,歸政後在鎬京所作也。」器案:僖公三十一年公羊傳:「山川有能潤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漢書郊祀志:「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咸秩無文。」師古曰:「秩,序也,舊無禮文者,皆以次序而祭之。」後漢書章紀:「詔曰:『今山川鬼神,應典禮者,尚未咸秩。』」注:「咸,皆也;秩,序也;言山川之神,尚未次序而祭之,書曰:『咸秩無文。』」

  〔六〕 易說卦兩見此文。周語下:「川,氣之導也。」注:「導,達也。易曰:『山澤通氣。』又疏為川谷,以導其氣。」博物志一:「山澤通氣,以興雲雨,雲氣觸石,膚寸而合,不崇朝以雨。」黃宗炎曰:「山能灌澤成川,澤能蒸山作雲,是謂通氣。」

  〔七〕 禮記王制文。

  五嶽

  東方泰山,詩云:「泰山巖巖,魯邦所瞻。〔一〕」尊曰岱宗,岱者,長也〔二〕,萬物之始,陰陽交代〔三〕,雲觸石而出〔四〕,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五〕,其惟泰山乎!故為五嶽之長。王者受命易姓,改制應天,功成封禪,以告天地〔六〕。孔子曰:「封泰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七〕」岱宗廟在博縣西北三十里〔八〕,山虞長守之〔九〕。十月曰〔一0〕合凍,臘月曰涸凍,正月曰解凍〔一一〕,皆太守自〔一二〕侍祠,若有穢疾〔一三〕,代行事,法七十萬五千三牲,燔柴〔一四〕,上福脯〔一五〕三十朐,縣次〔一六〕傳送京師〔一七〕。四嶽皆同王〔一八〕禮。南方衡山,一名霍山〔一九〕,霍者,萬物盛長〔二0〕,垂枝布葉,霍然而大〔二一〕。廟在廬江〔二二〕灊縣〔二三〕。西方華山,〔二四〕華者,華也〔二五〕,萬物滋熟〔二六〕,變華〔二七〕於〔二八〕西方也〔二九〕。廟在弘農華陰縣〔三0〕。北方恒山,恒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三一〕。廟在中山上曲陽縣〔三二〕。中央曰嵩高〔三三〕,嵩者,高也〔三四〕,詩云:「嵩高惟嶽,峻極于天。〔三五〕」廟在潁川陽城縣〔三六〕。

  〔一〕 魯頌閟宮文。

  〔二〕 拾補「尊」上據續漢書祭祀志補「泰山山之」四字,「尊」下補「者一」二字,「岱者」下據書舜典正義、左傳昭公四年正義引補「始也宗者」四字。器案:詩大雅崧高疏引作「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又周頌時邁疏引作「岱,始也;宗,長也」,爾雅釋山疏引作「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杜甫望嶽詩王洙注引與崧高疏、釋山疏同,續漢書祭祀志中劉昭注引「始」作「胎」。諸書釋五嶽之名,俱以雙聲叠韻為訓,始、胎同台聲,始字漢讀當與今異。

  〔三〕 御覽十八引三禮義宗:「東岳所以謂之岱者,代謝之義,陽春用事,除故生新,萬物更生,相代之道,故以代為名也。」費長房歷代三寶記九引提謂經:「東方泰山,漢言代岳,陰陽交代,故謂代岳。」(又見續高僧傳一)倪思寬二初齋讀書記五曰:「愚案萬物之始,陰陽交代,後世泰山治鬼之說,實造端於此。」

  〔四〕 類聚七、御覽三八引春秋元命包:「山者,氣之苞含,所以含精藏雲,故觸石而出。」

  〔五〕 魏鶴山師友雅言:「膚寸之膚,投壺有一字注:『側指為膚。』握拳便有四寸,古者以聲為律身為度。在靖有一農者買牛,謂自頂至膊有十九膚者,良邦近古,猶有古字存於世。」又曰:「因說膚寸字,在靖州有買牛者,謂頂闊四膚者,良遂問何如為膚?云:鋪四指為一膚。及讀投壺『注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注:『鋪四指曰扶,一指案寸。春秋傳曰:膚寸而合。』是扶膚同音。」阮福膚寸而合解:「膚之音與扶相通。禮記投壺:『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鄭康成注:『鋪四指曰扶,一指按寸。春秋傳曰:膚寸而合。』伏生尚書大傳:『扶寸而合。』鄭康成注:『四指為扶,音膚。』韓非子:『上失扶寸。』注:『四指為扶。』玉篇、廣韻皆作扶。由是觀之:則膚、扶聲之轉,可見古人通用也。所謂『膚寸而合』者,如雲出山,散而不合,則不得雨,今膚寸而合,如人以兩手之四指平鋪,先分兩處,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漸肖雲合之狀,合之甚易,故云『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非謂泰山之雲,相離四寸而合也。」

  〔六〕 尚書大傳:「五嶽皆觸石而出雲,扶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注:「四指為扶。」(據陳壽祺定本)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注:「側手為膚,按指為寸。言其觸石理而出,無有膚寸而不合。崇,重也;不重朝,言一朝也。」(文選張景陽雜詩注引何休曰:「四指為膚。」與今本異。)白虎通封禪篇:「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報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日,改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所以必於泰山者何?萬物之始,交代之處也。」又巡狩篇:「東方為岱宗者何?言萬物更相代於東方也。」白帖六、初學記五、御覽二九引五經通義:「泰山一名岱宗,言王者受命易姓,報功告成,必於岱宗也。東方萬物始交代之處。宗,長也,言為群嶽之長。」書鈔九一引劉向五經通義:「太山,五岳之長,故獨封太山,告太平於天,報神功也。」御覽十八引崔靈恩三禮義宗:「東岳謂之岱者,代謝之義,陽春用事,除故生新,萬物更生,相代之道,故以岱為名也。」漢書眭弘傳:「泰山者,岱宗之嶽,王者易姓告成之處。」後漢書安紀注:「太山,王者告代之處,為五嶽之宗,故曰岱宗。」

  〔七〕 古書言封泰山、禪梁父者,其說不一。御覽六八二引漢官儀:「孔子稱封太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史記封禪書:「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御覽五三六引河圖真紀鉤:「王者封泰山、禪梁父,異姓奉度,繼興崇功者,七十二君。」又引典略:「建武三十年,有司奏封禪,詔曰:『災異連仍,日月薄蝕,百姓怨歎,而有事於太山,汙七十二代編錄,以羊皮雜貂裘,何彊顏耶!』」又引孫嚴宋書:「臣逢千載之會,願上封禪書一篇,使聲齊七十二代。」此以為七十二者也。白虎通封禪篇:「故孔子曰:『升泰山觀易姓之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君。』」史記封禪書正義引韓詩外傳:「孔子升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人,不得而數者萬數也。」(又見尚書序正義、小學紺珠五引)晉書禮志:「自開闢以來,封禪者七十餘君。」此以為七十餘者也。御覽五三六引張華封禪議:「立德濟世,揚暉仁風,以登封太山者,七十有四家,其謚號可知者,十有四也。」此以為七十四者也。張華以七十二為七十四,十二為十四,蓋兼秦皇、漢武記之也。

  〔八〕 漢書郊祀志下:「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東嶽泰山於博,中嶽泰室於嵩高,南嶽灊山於灊,西嶽華山於華陰,北嶽常山於上曲陽。」漢書地理志:「博有泰山廟,岱山在西北求山上。」史記封禪書正義引括地志:「泰山一曰岱宗,東岳也,在兗州博城縣西北三十里。」申鑑時事篇黃省曾注引漢制:「岱宗廟在博縣西北三十里,山虞長守之。」疑本應氏此文。

  〔九〕 周禮地官山虞注:「虞,度也,度知山之大小及所生者。」又:「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注:「物為之厲,每物有蕃界也。為之守禁,為守者設禁令也。守者,謂其地之民占伐林木者也。鄭司農云:『厲,遮列守之。』」

  〔一0〕「曰」原誤作「日」,今據拾補校改。拾補校「日」為「曰」,云:「下皆同。」器案:後漢書祭祀志上注引作「博縣十月祀岱宗,名曰合凍」,不誤,今據改正。

  〔一一〕御覽五二六引漢舊儀:「祭五嶽,祠用三正色牲,十月涸凍,二月解凍,皆祭祀,乘傳車,稱使者。」

  〔一二〕岱史望典紀引無「自」字。

  〔一三〕通志五八選舉一:「凡舉士不得有金痍痼疾,督郵書其版,舉主保之。」(其督郵版狀曰:「身無金痍痼疾云云。」)案後漢書朱浮傳注引漢官儀載舉狀云:「身無金痍痼疾。」有穢疾不得侍祠,蓋亦有金痍痼疾不得應舉之比。

  〔一四〕文選甘泉賦注引應劭漢書注:「柴,牲玉之香也。」

  〔一五〕漢書賈誼傳:「上方受釐坐宣室。」應劭曰:「釐,祭餘肉也。漢儀注:『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還致福。』釐音禧。」師古曰:「禧,福也,借釐字為之耳,言受神之福也。」書鈔一四五引風俗通:「俗說:膊,大脯也。案太山博縣,每歲十月,祠太山,脯闊一尺,長五分。」

  〔一六〕漢書武紀:「起官寺市里,募徙貧民,縣次給食。」又平紀:「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縣次猶言所經過之縣也。

  〔一七〕「皆太守」以下,拾補據續漢書祭祀志上注引校作「皆太守潔齋,親自執事,作脯廣一尺,長五寸,既祀訖,取泰山君夫人坐前脯三十朐,太守拜章,縣次驛馬,傳送雒陽。」按申鑒注引漢制:「皆太守自侍祠,法七十萬五千三牲,燔柴,上福脯三十朐,縣次傳送京師。」黃山曰:「說文:『朐,脯挺也。』朐與挺皆脯名,以同物通訓。公羊昭二十五年傳何注:『屈曰朐,申曰脡。』士虞禮鄭注:『古文「脡」為「挺」。』曲禮鄭注:『屈中曰朐。』是朐為脯之屈中者,作脯廣一尺長五寸,故須中屈之。」

  〔一八〕「同王」舊倒植,今從拾補校改。

  〔一九〕「山」字原無,從拾補校補。

  〔二0〕詩大雅崧高正義、左傳昭公四年正義、爾雅釋山疏引「萬物」上有「言」字。

  〔二一〕「霍然而大」,詩正義、左傳正義、爾雅疏作「霍然大也」。白虎通巡狩篇:「南方為霍山者何?霍之為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御覽二一引崔靈恩三禮義宗:「南岳謂之霍,霍者護也,言陽氣用事,盛夏之日,護養萬物,故以為稱。」又三八引白虎通:「南方衡山者,上承景宿,銓德均物,故曰衡山。」

  〔二二〕漢書地理志注引應劭曰:「廬江,故廬子國。」又武紀:「元封五年,登灊天柱山。」應劭曰:「灊音若潛。南嶽霍山在灊,縣名,屬廬江。」

  〔二三〕漢書地理志:「灊,天柱山在南,有祠。」水經禹貢山水澤地所在:「霍山為南岳,在廬江灊縣西南。」注:「天柱山也。」申鑒注引漢制:「衡廟在廬江灊縣。」爾雅釋山:「霍山為南嶽。」注:「即天柱山。」史記封禪書:「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灊之天柱山,號曰南岳。」又見補武紀、漢書郊祀志及搜神記。蓋漢武以衡山遼闊,因讖緯皆以霍山為南岳,故移其神於此也。御覽三九引徐靈期南岳記:「衡山者,五嶽之南嶽也,其來尚矣,至於軒轅,乃以灊霍之山為副焉,故爾雅云:『霍山為南嶽。』蓋因其副焉。(或云衡山一名霍山)至漢武南巡,又以衡山遼遠,道隔江、漢,於是乃徙南嶽之祭於廬江灊山,亦承軒轅副義也。」是其故也。洪頤烜筠軒文鈔霍山為南嶽解:「爾雅釋山述五嶽,一云:『江南衡。』李巡曰:『衡,南嶽衡山也。』一云:『霍山為南嶽。』郭璞曰:『霍山,今廬江灊縣,灊水出焉,別名天柱山。漢武帝以衡遼闊,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嶽。』案漢書地理志長沙國湘南下注云:『禹貢衡山在東南,荊州山。』廬江郡灊下注云:『天柱山在南,有祠。』班孟堅作志,在武帝移易衡山以後,故注嶽祠於天柱山下,並未以天柱為霍山也。霍山即衡山,應劭風俗通云:『衡山一名霍山。』衡之與霍,猶泰之與岱,是一山有二名也。故孫炎注爾雅,以霍山為誤,當作衡山。李善注文選遊天台山賦引爾雅:『衡山為南嶽。』當即據孫炎所改之本。是霍山在漢武未易以前,即荊州衡山之別名,漢武既易以後,後人始以名灊縣之天柱山。故水經記山水澤地所在云:『霍山為南嶽,在廬江灊縣西南。』又泚水篇云:『泚水出廬江灊縣西南霍山東北。』張揖廣雅云:『天柱謂之霍山。』皆據移易以後言也。郭景純注爾雅獨云:『南嶽本以兩山為名,非從近也。而學者多以霍山不得為南嶽。』又言:『從漢武帝始乃名之。』如此言為武帝在爾雅之前乎?斯不然矣。景純此言,明駁孫炎不知漢武移易南嶽,以衡山遼曠,因移嶽祠于天柱下,並非以天柱有霍山之名,舉以當南嶽也。若天柱本名霍山,既有爾雅此文可證,漢志灊縣下當稱霍山,不當稱天柱矣。且衡山江南,天柱在江北,若霍山即天柱,爾雅所舉,不應前後互異。故應仲援以霍山即衡山,而不分為二,其所言與漢志、爾雅合,視景純為覈實也。」郝懿行爾雅義疏,亦依洪氏為說,不具錄。若朱字綠杜溪文稿有南岳考二卷,則文更繁富也。

  〔二四〕「崋」俗作「華」,本書宋本以下各本及廣博物志五引此文,「 山」、「 者」、「 陰」字皆作「 」。說文山部 下云:「山在弘農華陰,從山,華省聲。」九經字樣山部 下云:「經典相承用『華』字。」今案:漢西嶽 山廟碑、西嶽 山亭碑、樊毅脩 嶽廟碑、樊毅復 下民租碑,凡說 山字皆從山作 。

  〔二五〕「華」,拾補據書正義、左傳正義校作「變」。案所據正義,見詩大雅蕩、崧高、左傳昭公四年,又爾雅釋山疏引亦作「變」。徐氏識語曰:「案崋、變聲義都遠,西方成實,變義不類也。切謂變與 近,俗作变,與夸近,故訛耳。此當為『 也,萬物晠 ,由西方也』。爾雅釋草:『芺薊,其實荂。』注:『其實也。』荂即 字,知 有實義。方言:『晠,荂也。』故晠荎盎文,『然』為『晠』訛,故或為『成』,『滋於』本為『茲亏』,『茲』為『 』之上,『亏』為『 』之下,訛錯傎到,其蹟可尋也。」

  〔二六〕宋本、大德本作「熟」,餘本俱作「然」,廣博物志引亦作「然」。拾補曰:「『滋然』二字左正義作『成』。」器案:詩正義、爾雅疏亦作「成」。

  〔二七〕「華」,拾補校作「由」。器按:詩正義、左傳正義、爾雅疏作「由」。

  〔二八〕「於」,拾補云:「書無左有。」器案:詩正義、爾雅疏亦有。

  〔二九〕白虎通巡狩篇:「西方為華山者何?華之為言穫也,言萬物成熟可得穫也。」初學記五引白虎通:「西岳華山,少陰用事,萬物生華,故曰華山。」

  〔三0〕漢書地理志:「華陰,太華山在南,有祠。」申鑒注引漢制:「華廟在弘農華陰縣。」

  〔三一〕白虎通巡狩篇:「北方為恒山者何?恒,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白帖二引白虎通作「陰陽終其常久,故曰常山。」初學記五引白虎通作「陰終陽始,故其道長久,故曰常山。」

  〔三二〕漢書地理志注引應劭曰:「中山,中山故國。」志又云:「上曲陽,恒山北谷在西北,有祠。」申鑒注引漢制:「恒廟在中山上曲陽縣。」

  〔三三〕「嵩高」,廣博物志引作「嵩山」。今案爾雅釋山:「山大而高崧。」郭注:「今中嶽嵩高,蓋依此名。」釋文:「『崧』又作『嵩』。」五經文字:「『崧』作『嵩』同,又通作『崇』。」國語周語:「融降於崇山。」韋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陽城,崇高所近。」是崇高即嵩高也。後漢書靈紀:「熹平五年夏四月,復崇高山名為嵩高山。」注:「前書:『武帝祠中嶽,改嵩高為崇高。』東觀記曰:『使中郎將堂谿典請雨,因上言改之,名為嵩高山。』」則嵩高與崇高之命名,蓋亦隨時王典制而改易也。「崇」又通作「崇」,考工記釋文云:「『崇』本亦作古『崇』字。」漢書郊祀志及地理志並作「崇高」,注云:「『崈』,古『崇』字。」唐寫本經典釋文舜典第二崇山云:「古崇字。」薛季宣本古文尚書亦作「崇」。

  〔三四〕拾補云:「爾雅疏下有『言高大也』四字。」今案詩正義亦有四字。白虎通巡狩篇:「中央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中央之嶽獨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御覽三八引白虎通:「嵩者高也,言峻大矣,處中以領四方。」釋名釋山:「嵩,竦也,亦高稱也。」爾雅釋詁:「崇,崧,高也。」說文山部:「崇,嵬高也。」

  〔三五〕詩大雅蕩崧高文。禮記孔子閒居引「崧」作「嵩」,文心雕龍夸飾篇:「嵩高極天。」亦作「嵩」,與此同。俞樾茶香室叢鈔一云:「按毛傳:『嵩,高貌。嶽,四嶽也。』不專言中嶽。應氏之說,或本三家歟?宋樓鑰攻媿集跋先大父嵩嶽圖云:『嵩高維嶽,峻極于天,巍然居四嶽之中,蓋天下之絕境也。』亦以『嵩高維嶽』為指中嶽。」

  〔三六〕漢書地理志:「潁川郡崇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廟。古文以崇高為外方山也。」師古曰:「『崇』古『崇』字。」(又見武紀及史記封禪書)申鑒注引漢制:「嵩縣在潁川陽成縣。」器案:漢志陽城下不言有嵩廟,疑仲瑗就所近言之。漢書武紀注引應劭曰:「嵩高縣有上、中、下萬歲里。」蓋因漢武登嵩高,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後因設此里也。

  謹按:尚書:「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岱宗,泰山也〔一〕--望秩于山川,遂見東后〔二〕,東后〔三〕,諸侯也--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嶽,--南嶽,衡山也--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嶽,--西嶽,華〔四〕山也--十二〔五〕月北巡狩,至于北嶽,--北嶽,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禮。〔六〕」中嶽〔七〕,嵩高也,王者所居,故不巡焉。巡者,循也;狩者,守〔八〕也;道德太平,恐遠近〔九〕不同化,幽隱有不得所者,故自親〔一0〕行之也〔一一〕。所以五載一出者,蓋五歲再閏,天道大備〔一二〕。嶽者捔〔一三〕功考德〔一四〕,黜陟幽明〔一五〕也〔一六〕。

  〔一〕 此引古文未終,即於其間為之訓故之辭。下加破折號者同。

  〔二〕 今舜典作「肆覲東后」。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曰:「『肆』,周禮大行人注、五帝本紀、封禪書、漢書郊祀志、後漢書律曆志元和二年詔、白虎通巡狩篇、春秋公羊隱公八年何注、風俗通義山澤卷十皆作『遂』。」

  〔三〕 「東后」,拾補云:「下當有『東方』二字。」今案:封禪書、郊祀志俱作「東后者」。

  〔四〕 「華」,當從上文作「 」。

  〔五〕 「二」,當作「一」。

  〔六〕 尚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后,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復。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禮。」

  〔七〕 「嶽」字原無,今補。

  〔八〕 「守」,拾補云:「當作『牧』,見所校白虎通。」

  〔九〕 「近」字原無,拾補云:「脫,類聚有。」器案:御覽五三七引亦有,今據補正。

  〔一0〕「自親」,拾補據白虎通校作「親自」。案御覽引「自親」上有「必」字。

  〔一一〕白虎通巡狩篇:「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者牧也,為天下巡行守牧民也。道德太平,恐遠近不同化,幽隱不得所者,故必親自行之,謹敬重民之至也。」(據陳立疏證本)孟子梁惠王:「巡狩者,巡所守也。」文選東都賦注引逸禮:「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者牧也,謂天子巡行守牧也。」公羊傳隱公八年解詁:「五年親自巡守,巡猶循也,狩猶守也,循行守視之辭,亦不可國至人見,為煩擾,故至四嶽,知四方之政而已。」疏云:「堯典文也。」陳壽祺尚書大傳定本以為唐傳。

  〔一二〕白虎通巡狩篇:「所以不歲巡守何?為太煩也,過五年為大疏也,因天道,時有所生,歲有所成,三歲一閏,天道小備,五歲再閏,天道大備,故五載一巡守。」後漢書張純傳引禮稽命嘉:「三年一閏,天道小備,五年再閏,天道大備。」御覽五三七引逸禮:「王者必制巡狩之禮何?尊天重民也。所以五年一巡狩何?五歲再閏,天道大備。所以至四嶽者,盛德之山,四方之中,能興雲致雨也。巡狩者何?巡,循也,狩,牧也,為天循行牧民也。」

  〔一三〕「桷」,原作「埆」,拾補校作「捔」,今從之。案詩召南行露正義引五經異義:「獄者埆也,囚證於埆核之處。」蓋涉彼而誤。

  〔一四〕拾補作「捔考功德」,云:「舊倒,據書、左正義、爾雅疏乙正。」

  〔一五〕「幽明」,拾補云:「三書皆無此二字。」

  〔一六〕白虎通巡狩篇:「嶽者何謂也?嶽之為言捔也,捔功德也。」廣雅釋山:「嶽,确也。」廣韻三覺:「嶽,捔也。」禮記王制疏:「嶽者何?嶽之為言捔也,捔功德也。必先於此岱宗者,言萬物皆相代於東方,故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宗者尊也,岱為五嶽之首,故為尊也。」又案詩大雅蕩崧高疏引作「嶽捔考功德,黜陟也。」尚書、左傳正義及爾雅疏合。

  四瀆

  河出燉煌〔一〕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二〕。易:「河出圖,聖人則之。〔三〕」禹貢:「九河既道。」詩曰:「河水洋洋。〔四〕」廟在河南滎陽縣〔五〕。河隄謁者〔六〕掌四瀆,禮祠與五嶽同〔七〕。江出蜀郡湔氐徼外〔八〕崏山,入海〔九〕。詩云:「江、漢陶陶。〔一0〕」禹貢:「江、漢朝宗于海。」廟在廣陵江都縣。〔一一〕淮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一二〕,入海〔一三〕。禹貢:「海、岱及淮,淮、沂其乂。」詩云:「淮水湯湯。〔一四〕」廟在平氏縣〔一五〕。濟出常山房子〔一六〕贊皇山,東入沮〔一七〕。禹貢:「浮于汶,達于濟。」廟在東郡臨邑縣〔一八〕。

  〔一〕 漢書地理志「燉煌」作「敦煌」,注引應劭曰:「敦,大也;煌,盛也。」

  〔二〕 說文水部:「河水出焞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

  〔三〕 繫辭上文。

  〔四〕 衛風碩人文。

  〔五〕 漢書地理志河南郡滎陽注引應劭曰:「故虢國,今虢亭是也。」史記封禪書:「水曰河,祠臨晉。」索隱:「韋昭曰:『馮翊縣,地理志臨晉有河水祠。』」正義:「即同州馮翊縣,本漢臨晉縣,收大荔,秦獲之,更名。括地志云:『大河祠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漢書郊祀志:「水曰河,祠臨晉。」師古曰:「即今之同州朝邑縣界。」郊祀志下又云:「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河於臨晉。」師古曰:「馮翊之縣也,臨河西岸。」地理志:「臨晉有河水祠。」續漢書郡國志同。封禪書,郊祀志並云:「高帝時河巫祠河於臨晉」,應氏此文云「祠河於滎陽」,申鑒注引漢制:「河廟在河南滎陽縣。」水經河水注五:「河水又東經五龍塢北,塢臨長河,有五龍祠,應劭云:『崑崙山廟在河南滎陽縣。』疑即此祠,所未詳。」則謂河廟在滎陽,酈道元已疑之矣。

  〔六〕 河隄謁者,見水經濟水注引應劭漢官儀,又河水注有河隄謁者王景、王誨、司馬登等。

  〔七〕 漢書郊祀志:「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祀,東嶽泰山於博,中嶽泰室於嵩高,南嶽灊山於灊,西嶽華山於華陰,北嶽常山於上曲陽,河於臨晉,江於江都,淮於平氏,濟於臨邑界中,皆使者持節侍祠,唯泰山與河歲五祠,江水四,餘皆一禱而三祠云。」御覽五二六引衛宏漢舊儀:「祭五岳,祠用三正色牲,十月涸凍,二月解凍,皆祭祀,乘傳車稱使者。祭四瀆,用三正色牲,沈珪,有車馬紺蓋。」

  〔八〕 「湔氐徼外」,原作「湔流互徼外」,拾補校作「湔氐道徼外」,朱筠曰:「『氐』訛作『互』,『流』字衍,當作『江出江都湔氐徼外』,據許氏說文江字解更正。」今參盧、朱二家說校改。

  〔九〕 說文水部:「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

  〔一0〕今大雅蕩之什江漢作「江、漢浮浮」,王引之經義述聞謂當作「江、漢滔滔,武夫浮浮」,與二章言「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相應,其說曰:「風俗通山澤篇引此詩曰:『江、漢陶陶。』『陶』與『滔』古字通,(楚辭九章「滔滔孟夏兮」,史記屈原傳作「陶陶」。)若非經文本作『滔滔』,何以應劭引作『江、漢陶陶』?(風俗通窮通篇云:「詩美『滔滔江、漢,南國之紀』。」所引乃四月六章也,此云「江、漢陶陶」,則引江漢首章也。)此其明證也。上句為『江、漢滔滔』,則下句當為『武夫浮浮』明甚,而孔氏正義已據誤本作解,陸氏釋文亦不列古今本之異同,則當時已上下互訛,莫能是正矣。」

  〔一一〕漢書地理志:「江都有江水祠。」郊祀志:「江水祠蜀,宣帝改祠于江都。」續漢書郡國志:「江都有江水祠。」水經淮水注:「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江都縣為一都之會,故曰江都也。』縣有江水祠,俗謂之伍相廟也,子胥但配食耳,歲三祭與五岳同,舊江水道也。」申鑒注引漢制:「江廟在廣陵江都縣。」史記封禪書:「江水祠蜀。」索隱:「案風俗通云:『江出崏山,崏山廟在江都。』地理志:『江都有江水祠。』蓋漢初祠之於源,後祠之於委也。」正義:「括地志云:『江瀆祠在益州成都縣南八里,秦并天下,江水祠蜀。』」

  〔一二〕水經淮水注引「氏」下有「縣」字,「東南」上有「在」字。

  〔一三〕說文水部:「淮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

  〔一四〕小雅谷風之什鼓鐘文。

  〔一五〕桐柏淮源廟碑:「以淮出平氏,始于大復,潛行地中,見于陽口,立廟桐柏,春秋宗奉,灾異告愬,水旱請求,位比諸侯。」水經淮水注:「桐柏大復山……山南有淮源廟,廟前有碑,是南陽郭苞立,又二碑並是漢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辭鄙拙,殆不可觀。」續漢書郡國志注:「荊州記曰:『桐柏山淮源涌發其中,潛流三十里,東出大復山南,山南有淮源廟。』」申鑒注引漢制:「淮廟在平氏縣。」七修類稿二引中都志:「風俗通曰:『淮廟在唐州,廟前槐樹下有一泉眼,淮水出焉,其源甚窄。』」郎瑛曰:「今考風俗通無有,實謬論也。」案漢無唐州之名,唐代始置,後改淮安郡,尋復曰唐州。風俗通何得有唐州之稱,此實中都志之謬論耳。

  〔一六〕水經濟水注一:「山海經曰:『王屋之山,聯水出焉,西北流注於秦澤。』郭景純云:『聯、沇聲相近,即沇水也,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於東丘,今原城東北有東丘城。』孔安國曰:『泉源為沇,流出為濟。』春秋說題辭曰:『濟,齊也;齊、度也,貞也。』風俗通曰:『濟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廟在東郡臨邑縣。濟者,齊也,齊其度量也。』余按二濟同名,所出不同,鄉流亦別,斯乃應氏之非矣。」拾補云:「此非四瀆之濟,酈道元已議其誤。案四瀆之濟,本作 字,說文:『 ,沇也。』漢書地理志:『河東垣縣,王屋山在東北,沇水所出。』 亦作泲,後人與濟混用無別,故致斯誤。」器案說文繫傳云:「漢書:『房子縣贊皇山,濟水所出,東至廮陶入泜,此非四瀆之濟,四瀆之濟,古皆作泲,今人多亂之。』」辨濟、泲二水甚明,張華博物志一亦以出王屋之濟,為四瀆之濟,證以說文:「泲,沇也,東入于海。沇水出河東東垣王屋山,東為泲。」則濟、泲二水,自不相混,道元以下,辨之者眾,茲不具。

  〔一七〕朱筠曰:「『沮』當作『泜』,據說文濟字解更正。」器案:漢書地理志:「常山房子,贊皇山,石濟水所出,東至廮陶入泜。」說文:「濟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泜。」又泜下云:「水在常山。」沮水,水經、漢志「直路」下俱云:「出北地直路,入洛。」不言受濟水,此作「沮」,誤。

  〔一八〕漢書地理志:「臨邑有泲廟。」師古曰:「泲亦濟水字也。」續漢書郡國志:「臨邑有泲廟。」水經四:「濟水又北過臨邑東。」注引地理志曰:「縣有濟水祠也。」申鑒注引漢制:「濟廟在東郡臨邑縣。」

  謹按:尚書大傳〔一〕、禮三正記:「江、河、淮、濟為四瀆。〔二〕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民陵居,殖五穀也〔三〕。江者,貢也,珍物可貢獻也〔四〕。河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五〕。淮者,均〔六〕,均其務〔七〕也〔八〕。濟者,齊,齊其度量也。〔九〕」

  〔一〕 宋本、吳本、兩京本、胡本、郎本「大」作「太」,不可據;宋藏元本、仿元本「大傳」更誤作「太傅」。

  〔二〕 陳壽祺定本以此為夏傳文。

  〔三〕 永樂大典本水經河水注引作「江、淮、河、濟為四瀆,瀆,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白虎通巡狩篇:「謂之瀆何?瀆者,濁也,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也。」釋名釋水:「天下大水四,謂之四瀆,江、河、淮、濟是也。瀆,獨也,各獨出其所而入海也。」水經二河水:「河水又東北流四瀆津。」注:「津西側岸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瀆口,河水東分濟,亦曰沛水,受河也。然滎口水右斷門不通,始自是出,東北流逕九里,與清水合。攷沛瀆自河入濟,自沛入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也。」王觀國學林四:「唐書許敬宗傳:『高宗東封泰山,以敬宗領使,次濮陽,帝曰:「天下洪流巨谷,不載祀典,濟甚細,而在四瀆,何哉?」敬宗對曰:「瀆之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者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觀國按:前漢郊祀志曰:『天子祭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顏師古注曰:『江、河、淮、濟為四瀆,瀆者,發源而注海者也。』所謂發源而注海者,江、河、淮、濟皆發源于西,而注乎東,受他水而不為他水之所受,有直通之意,故謂之瀆。天下洪流巨谷雖多,然自發源以往,皆為他水之所受,未有如四瀆,不為他水之所受;許敬宗乃言瀆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其說非也。瀆與獨雖同音,而其義則大不同,豈遽以瀆為獨耶?四瀆正因受餘水,而不為餘水之所奪,故能直赴于海,而敬宗乃言不因餘水獨能赴海,非也。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前漢地理志引禹貢『沇水東流為泲。』顏師古注曰:『泉出王屋山名為沇,流去乃為泲也。泲與濟同。』蓋濟水雖潛流屢絕,而亦自發源赴海,不為他水之所奪,故居四瀆之數,而敬宗以為獨而尊,亦非也。瀆亦通用竇字,周禮大宗伯:『以血祭五祀五嶽。』鄭注曰:『不見四竇者,四竇,五嶽之匹,或省文也。』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鄭氏注曰:『四望,五嶽;四類,四竇也。』竇亦直通之意,瀆與竇雖異文而義則同,以此觀之,則四瀆或讀為四竇。春秋桓公十二年左氏傳曰:『乃宋公盟于勾瀆之丘。』杜預注:『勾瀆之丘,榖丘也。』釋文:『勾音鉤,瀆音豆。』又哀公六年左氏傳曰:『拘江說囚王豹于勾竇之丘。』釋文:『竇音豆。』然則瀆、竇二字通用矣。鄭康成讀四瀆謂之四竇,則四瀆或讀為四竇,可知矣。」

  〔四〕 拾補據水經注校補「所出」二字於「珍物」上。器案:永樂大典本水經江水注引作「出珍物可貢獻」,文選江賦注引作「江者貢也,為其出物可貢」。帝範審官篇注引作「出珍物,可貢獻也」。御覽六0引作「江,貢也,所出珍物可貢獻也」。群書通要甲集九引作「所出珍物,可獻貢也」。廣雅釋水:「江,貢也。」釋名釋水:「江,公也,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據畢沅校本)水經江水注引釋名:「江,共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文選江賦注引釋名:「江者,公也,所出物不私,故曰公也。」

  〔五〕 「播也」二字原無,拾補據水經注校補。器案:永樂大典本水經注河水注五引作「河,播也,(太平寰宇記引水經注此文,下尚有「昔禹治洪水」五字)播為九河,自此始也」。御覽六一引作「河,播也,播為九州也」。廣雅釋水:「河,何也。」詩玄鳥箋:「河之言何也。」水經河水注引春秋說題辭:「河之為言荷也,荷精分布,懷陰引度也。」釋名釋水:「河,下也,隨地下處而流通也。」

  〔六〕 拾補曰:「水經注引『淮,均也』,此不加『也』字亦可,書中自有此文法,下『濟者齊』同。」

  〔七〕 拾補曰:「水經注引春秋說題辭,『務』作『勢』。」

  〔八〕 廣雅釋水:「淮,均也。」釋名釋水:「淮,圍也,圍繞揚州北界,東至海也。」水經淮水注、御覽六一引春秋說題辭:「淮者,均其勢也。」地理志淮浦注引應劭曰:「淮,涯也。」水經淮水注引應劭曰:「淮,崖也。」崖、涯字同。

  〔九〕 水經濟水注引作「濟,齊其度量也」,注又引春秋說題辭:「濟之為言齊也,齊者,度也;度者,貞也。」廣雅釋水:「濟,濟也。」釋名釋水:「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

  林

  謹按:詩云:「殷商之旅,其會如林。〔一〕」傳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二〕」禮記將至〔三〕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四〕林,樹木之所藂〔五〕生也〔六〕。今配林在泰山西南五六里,予前臨郡,因侍祀之行,故往觀之,樹木蓋不足言〔七〕,猶七八百載間有衰索乎〔八〕!

  〔一〕 大雅文王文。

  〔二〕 注見愆禮篇。

  〔三〕 「禮記將至」,拾補曰:「疑是『禮將祀』三字,『至』字當為衍文。禮器本作『齊人將有事於泰山』,此或約省其文也。程本改『祀』為『記』,書中無此例。」

  〔四〕 續漢書祭祀志上:「建武三十年三月,上幸魯,過泰山,告太守以上過,故承詔祭山及梁父。時虎賁中郎將梁松等議:『記曰:齊將有事泰山,先有事配林。蓋諸侯之禮也。河、嶽視公侯,王者祭焉,宜無即事之漸,不祭配林。』」注:「盧植注曰:『配林,小山,林麓配泰山者也。謂諸侯不郊天,泰山,巡省所考,五嶽之宗,故有事將祀之,先即其漸,天子則否矣。』」案禮器鄭注:「配林,林名。」正義:「配林是泰山之從祀者也,故先告從祀,然後祭泰山,此皆積漸從小至大之義也。」公羊傳成公十七年何注作「蜚林」,釋文:「蜚,芳尾反,又音配。」惠棟曰:「古『配』字讀為『妃』,故『配林』一作『蜚林』,音相近。」

  〔五〕 「藂」原作「聚」,今從拾補校改。

  〔六〕 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淮南說林篇高注、文選西京賦薛注:「木叢生曰林。」呂氏春秋安死篇高注:「木藂生曰林。」釋名釋山:「山中叢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御覽五七引蔡邕月令章句:「叢木曰林。」

  〔七〕 御覽五七引作「配林在泰山西南五六里,金樹木,蓋不足言」,疑有脫誤。

  〔八〕 猶、由通,此通春秋至漢末言之。

  麓

  謹按:尚書:「堯禪舜,納于大麓。〔一〕」麓,林屬於山者也〔二〕。春秋:「沙麓崩。〔三〕」傳曰:「麓者,山足也。〔四〕」詩云:「瞻彼旱麓。〔五〕」易稱:「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六〕」

  〔一〕 堯典文。

  〔二〕 水經濁漳水注、漢書地理志上鉅鹿注引應劭曰:「鹿者,林之大也。尚書曰:『堯將禪舜,納之大麓之野,烈風雷雨不迷,致之以昭華之玉,而縣取目焉。』」案所引尚書,當是大傳文。史記堯本紀:「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舜本紀:「入于大麓,烈風雷雨不迷。」淮南泰族篇:「既入大麓,烈風雷雨而不迷。」高注:「林屬於山曰麓。堯使舜入林麓之中,遭大風雨而不迷也。」論衡吉驗篇:「堯使舜入大麓之野,虎狼不搏,蝮蛇不噬,逢烈風疾雨,行不迷惑。」(又見亂龍篇)僖公十四年穀梁傳:「林屬於山為鹿。」說文麓下引一曰:「林屬於山為麓。」

  〔三〕 見僖公十四年,今本「麓」作「鹿」。

  〔四〕 詩旱麓傳:「麓,山足也。」書堯典釋文引馬、鄭云:「麓,山足也。」路史發揮五引尚書大傳鄭注:「山足曰麓,麓者,錄也。」易屯卦集解引虞翻曰:「山足稱鹿,鹿,林也。」

  〔五〕 大雅文王之什旱麓文。周語引詩作「旱鹿」,韋注:「山足曰鹿。」

  〔六〕 屯卦文。釋文:「王肅作『麓』,云:『山足。』虞翻曰:『艮為山,山足稱麓。』」集解引虞注作「鹿」。李賡芸炳燭編云:「李鼎祚集解載虞翻注及應劭風俗通皆以鹿為山足作麓,正字作鹿,古省,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亦省麓作鹿也。魏志王粲傳:『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文選左思魏都賦:『即鹿縱而匪禁。』淮南繆稱訓高誘注云:『鹿以喻民。』則皆以為麋鹿之鹿。」

  京

  謹按:爾雅:「丘之絕高大者為京。〔一〕」謂非人力所能成,乃天地性自然也〔二〕。春秋左氏傳:「莫之與京。〔三〕」國語:「趙文子與叔向游於九京。〔四〕」今京兆〔五〕、京師〔六〕,其義取於此〔七〕。

  〔一〕 釋丘文。爾雅作「絕高為之京,非人為之丘」。

  〔二〕 御覽五六、一五五、長安志二引作「京謂非人力所能成,天地性自然也」。郭注京云:「人力所作。」丘云:「地自然也。」御覽一五七引應劭漢官儀:「絕高曰京,京,大也。」說文:「京,人所為絕高丘也。」又:「丘之高也,非人所為也。」

  〔三〕 莊公二十二年文。

  〔四〕 晉語八作「趙文子與叔向遊於九原」,韋注:「『原』當作『京』也,京,晉墓地。」宋庠本作京,注曰:「『京』當作『原』,九原,晉墓地。」黃丕烈曰:「檀弓載此事作『原』,又:『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鄭注:『晉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京」蓋字之誤,當作「原」。』」案韋解云「此當作京」者,考水經汾水注云:「京陵縣故城,於春秋為九原之地,其京尚存,漢興,增陵於其下,故曰京陵。」地理、郡國二志皆曰京陵,是韋正依當日地名,傅合趙文子從先大夫於九京為說,與鄭不同,鄭易「京」為「原」,此則易「原」為「京」耳。司馬彪云:「京陵,春秋時九京。」是亦從「京」不從「原」也。別本「京」、「原」互異,乃宋公序誤用鄭改韋。

  〔五〕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內史、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注:「張晏曰:『地絕高曰京。左傳曰:「莫之與京。」十億曰兆。尹,正也。』師古曰:『京,大也;兆者,眾數。言大眾所在,故云京兆也。』」應劭漢官儀:「京兆,絕高曰京,京,大也;十億曰兆。欲令帝都殷盛也。」(據孫星衍校集本)

  〔六〕 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白虎通京師:「京師者何謂也?千里之邑號也。京,大也;師,眾也;天子所居,故以大眾言之。明什倍諸侯,法日月之經千里。春秋傳曰:『京師,天子之居也。』王制曰:『天子之田方千里。』」獨斷上:「天子所都曰京師。京,水也,地下之眾者,莫過於水,地上之眾者,莫過於人。京,大;師,眾也。故曰京師也。」

  〔七〕 御覽、長安志引作「京師義亦取此」。

  陵

  謹按:詩云:「如山如陵。〔一〕」易曰:「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二〕」又:「天險不可升,地險山川丘陵。〔三〕」春秋左氏傳曰:「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四〕」殽在弘農澠池縣,其語曰:「東殽、西殽,澠池所高。〔五〕」國語:「周單子會晉厲公於加陵。〔六〕」爾雅曰:「陵莫大於加陵。〔七〕」言其獨高厲也〔八〕。陵有天性〔九〕自然者〔一0〕。今王公墳壟,各稱陵也〔一一〕。

  〔一〕 詩無此文,小雅天保、魯頌閟宮俱有「如岡如陵」語,疑此乃應氏用三家詩。

  〔二〕 同人文。

  〔三〕 坎文。

  〔四〕 僖公三十二年文。

  〔五〕 御覽四二引西征記:「崤山上不得鳴鼓角,鳴則風雨總至。自東崤至西崤三十里,東崤長阪數里,峻阜絕澗,車不得方軌。西崤全是石阪,十二里,險絕不異東崤。」草堂詩箋十三潼關吏注引永初山川古今記:「澠池有二崤;東為左崤,西為右崤,悉長坡數十里,路阻深澗,屈曲盤紆,車不得方軌也。」

  〔六〕 拾補曰:「即柯陵,見周語下,宋庠補音:『「柯陵」或作「加陵」。』案淮南人間訓亦作『嘉陵』。」

  〔七〕 釋地文,郭注云:「所在未聞。」翟灝爾雅補郭曰:「應劭風俗通義山澤卷引國語『周單子會晉厲公於加陵』,下又引爾雅此文。今國語無會加陵事,惟周語柯陵之會,宋庠補音曰:『柯,古何反,今本或作加陵,內傳及二傳皆是柯,又無別音,設作加字,亦當音柯。』然則宋初所見國語,固猶有以柯陵為加陵者。單襄公與晉厲公會,正是柯陵,而淮南子人間訓亦云:『晉厲公合諸侯於嘉陵。』嘉與加同音通借,漢人所引,既各如是,不得謂加非是本字,而必亦柯音矣。韋昭、杜預俱云:『柯陵,鄭西地。』左傳莊公十四年:『晉厲公自櫟侵鄭,及大陵。』大陵亦鄭地,疑即此陵矣。蓋此陵於諸陵中為獨大,故當時又號之曰大陵。」案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十答問七,亦舉淮南之嘉陵,謂「『嘉』與『加』同,即春秋之柯陵也」。

  〔八〕 案「厲」疑當作「廣」,涉上文「晉厲公」而誤,御覽五三引春秋說題辭:「陵之為言棱也,輔山成其廣,層棱扶推,益厥長也。」即此高廣之義也。水經延江水注引詩曰:「高平曰陵。」高平與高廣義亦近。

  〔九〕 「性」,拾補據水經渭水下注引校作「生」。

  〔一0〕拾補云:「水經注有『也』字。」

  〔一一〕拾補曰:「水經注無『各』字『也』字。」劉寶楠漢石例墓域稱陵(北海相景君碑、丹陽太守郭旻碑)下云:「日知錄(二十四)據水經注引風俗通、後漢書明、章二帝紀、西京雜記及曹公祭橋玄文、陳思王上書,謂人臣得稱陵。又據舊唐書德肁傳盧粲駁武承訓造陵之奏,謂『陵之稱施於尊極,不屬王公已下,此自南北朝以後然爾』。審是則人臣不得稱陵,由來已久。案水經注滱水篇云:『滱水又東逕京邱北,南對漢中王頃王陵,北對君子岸,岸上有哀王子憲王陵,滱水又東,逕白土北,南即靖王子康王陵,又東逕漢哀王陵北,冢有二墳,故世謂之兩女陵,非也。』漯水篇云:『漯水又東逕燕王陵南。』此漢代人臣得稱陵也。濟水一云:『又東逕秦相魏冉冢南,世謂之安平陵。』此戰國時得稱陵也。河水四云:『其水東南逕子夏陵北。』汾水篇云:『襄陵縣西北有晉襄公陵。』顏師古注漢書地理志,亦以河東郡襄陵為晉襄公之陵。陳留郡襄邑,本承匡襄陵鄉也,宋襄公所葬。此春秋時諸侯及大夫士皆得稱陵。河水四引闞駰十三州記曰:『雷首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俗謂之夷齊墓。』似商、周之際,已通名陵,顧氏謂始於趙秦,恐非。」器案:漢時人臣墳壟稱陵者,尚有陳陵,為陳元方祖父墳,見太平寰宇記一陳留縣。至于董仲舒墓俗呼蝦蟆陵,則蘇頲壟土記及宋敏求長安志九亦載之。

  丘

  謹按:尚書:「民乃降丘度土。〔一〕」堯遭洪水,萬民皆山棲巢居,以避其害,禹決江疏河,民乃下丘,營度爽塏〔二〕之場而邑落〔三〕之,故丘之字,二人立一上,一者地也,四方高〔四〕,中央下,像形也〔五〕。詩云:「至于頓丘。〔六〕」「宛丘之下。〔七〕」論語:「他人之賢丘陵也。〔八〕」爾雅曰:「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九〕」

  〔一〕 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段玉裁撰異曰:「風俗通義山澤篇曰:『謹按尚書:民乃降丘度土。』此今文尚書也。『是』字作『民乃』二字,『宅』作『度』,此文字異者七百有餘之目也。凡古文尚書『宅』字,今文作『度』,說見堯典(「宅嵎夷」下),揚子方言曰:『度,居也。』史記夏本紀:『於是民得下丘居土。』司馬所據今文尚書,亦當作『民乃降丘度土』,『度土』作『居土』,亦如『度西曰柳谷』作『居西』也。王伯厚藝文志考舉漢儒所引『民降丘宅土』,未詳見何書,地理志:『是降丘宅土。』蓋或用古文尚書改之也。」器案:詩大雅文王有聲:「宅是鎬京。」坊記引作「度」,詩皇矣:「此維與宅。」論衡初稟篇引作「度」,書堯典:「宅西。」周禮縫人注引作「度」,舜典:「五流有宅,五宅三居。」史記五帝本紀二「宅」字並作「度」,禹貢:「三危既宅。」夏本紀亦作「度」。

  〔二〕 左傳昭公三年:「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請更諸爽塏者。』」杜注:「就高燥也。」文選蜀都賦:「營新宮於爽塏。」劉淵林注:「爽塏,高明也。」又西京賦李周翰注:「爽,明也;塏,大也。」

  〔三〕 後漢書東夷傳:「夫餘國……其邑落皆主屬諸加。挹婁國……其邑落各有大人。東沃沮國有邑落長帥。」

  〔四〕 程本「方」誤「不」。

  〔五〕 說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從北從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北,故從北,中邦之居,在崑崙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象形。」又:「北,乖也,從二人相背。」釋名釋喪制:「丘,象丘形也。」今案:說文:「屯從屮貫一」,「才從-上貫一」,「之從屮從一」,「旦從日見一上」,「立從大立一之上」,「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從一」,「氏從氏下箸一」,「且從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此從一皆訓為地。

  〔六〕 衛風氓文。毛傳:「丘一成為頓丘。」釋名釋丘同,爾雅釋丘作敦。

  〔七〕 陳風宛丘文。毛傳:「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爾雅釋丘:「宛中,宛丘。」又云:「丘上有丘為宛丘,陳有宛丘。」釋名釋丘:「中央下曰宛丘,有丘宛宛如偃器也。」

  〔八〕 子張文。

  〔九〕 釋丘文。

  墟

  謹按:尚書:「舜生姚墟。〔一〕」傳曰:「郭氏之墟。」墟者〔二〕,虛也。郭氏,古之諸侯,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三〕,故善人怨焉,惡人存〔四〕焉,是以敗為丘墟也〔五〕。今故廬居處高下者,亦名為墟〔六〕。姚墟在濟陰城〔七〕陽縣,帝顓頊之墟,〔八〕閼伯之墟是也〔九〕。

  〔一〕 陳壽祺大傳定本以此為大傳文,段玉裁撰異以此為今文尚書,當在堯典「有鰥在下曰虞舜」下,林春溥古書拾遺亦以為書佚文。史記始皇本紀正義引孝經援神契曰:「舜生姚墟。」

  〔二〕 莊子秋水篇釋文、一切經音義十三、五三引無「者」字。

  〔三〕 黃石公三略上:「善善不進,惡惡不退,賢者隱蔽,不肖在位,國受其害。」

  〔四〕 桓譚新論「存」作「仇」。

  〔五〕 新序雜事四:「昔者,齊桓公出遊於野,見亡國故城--郭氏之墟,問於野人曰:『是為何墟?』野人曰:『是為郭氏(御覽五六引作「虢」,誤)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惡惡。』桓公曰:『善善而惡惡,人之善行也,其所以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惡惡而不能去,是以為墟也。』桓公歸,以語管仲,曰:『其人為誰?』桓公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也。』於是桓公招野人而賞焉。」群書治要引新論譴非篇:「昔齊桓公出見一故墟而問之,或對曰:『郭氏之墟也。』復問:『郭氏曷為墟?』曰:『善善而惡惡焉。』桓公曰:『善善惡惡,乃所以為存,而反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貴己而不用,則怨之,惡人見其賤己而不好,則仇之。夫與善人為怨,惡人為仇,欲毋亡得乎?』」說文郭下云:「齊之郭氏虛,善善不能進,惡惡不能退,是以亡國也。」貞觀政要納諫篇:「珪對曰:『臣聞於管子曰:「齊桓公之郭國,問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於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六〕 漢書王莽傳注:「墟,故居也。」文選西征賦注:「聲類曰:『墟,故所居也。』」禮記檀弓下疏:「凡舊居皆曰墟。」左傳昭公十七年疏:「虛者,舊居之處也。」

  〔七〕 「城」,拾補曰:「漢志作『成』,他紀、傳亦作『城』。」

  〔八〕 漢書地理志下:「春秋經曰:『衛{興,中"八改仓"}于帝丘。』今之濮陽是也,本顓頊之虛,故謂之帝丘。」又東郡濮陽下注曰:「衛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顓頊虛。應劭曰:『濮水南入鉅野。』」

  〔九〕 左傳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杜注:「商丘在宋地。」疏云:「梁國睢陽縣也。」又昭公元年:「遷閼伯於商丘,主辰。」注:「商丘,宋地。」續漢書郡國志二:「睢陽,本宋國閼伯墟。」

  阜

  謹按:詩云:「如山如阜。〔一〕」春秋左氏傳:「魯公伯禽宅曲阜之地。〔二〕」阜者,茂也〔三〕,言平地隆踊〔四〕,不屬於山陵也〔五〕。今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六〕,雒北芒阪,〔七〕即為阜也。

  〔一〕 小雅天保文。

  〔二〕 今左傳無此語,書費誓序:「魯侯伯禽宅曲阜。」疑應氏係用此文。

  〔三〕 釋名釋山:「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高厚也。」

  〔四〕 書鈔一五七引「隆」作「陸」,不可據。

  〔五〕 爾雅釋地李注:「土山獨高大名阜。」

  〔六〕 續漢書郡國志二:「魯國,古奄國。」注:「應劭曰:『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書鈔引此文作「七八百里」,衍「百」字。

  〔七〕 書鈔「阪」作「阪」。續漢書郡國志一:「雒陽注:『皇覽曰:縣東北山,萇弘冢;縣北芒山道西,呂不韋冢也。』」

  培〔一〕

  謹按:春秋左氏傳:「培塿無松柏。〔二〕」言其卑小〔三〕。部者,阜之類也〔四〕,今齊、魯之間,田中少高卬,名之為部矣。〔五〕

  〔一〕 拾補曰:「當作『部』,疑與下『培塿』,皆近人所改。」

  〔二〕 拾補曰:「見襄廿四年傳,此作『培塿』,非。觀下文兩『部』字猶不改,可證本皆作『部』字,御覽『部』皆改作『培塿』,不可從。」器按:御覽引見卷五十六。說文附下引左傳作「附婁」,淮南原道篇注:「嶁讀〈山咅〉嶁無松柏之嶁。」則又作「〈山咅〉嶁」,並音近通假。倭名類聚鈔一引「培塿」與今本同,源順自注云:「上音部,下音嶁。」方言:「冢,秦、晉之間或謂之培,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郭注:「培,音部。」書鈔一五七引墨子:「培塿之工,即生松柏。」

  〔三〕 晉語八:「松柏不生埤。」注「埤,下濕也。」

  〔四〕 書鈔、御覽引作「培塿者,即阜之類也」。劉師培曰:「此承上文引左傳言,似以作『培塿』為長。」

  〔五〕 御覽引作「田中小高者名之為培塿矣」,倭名類聚鈔引作「培塿,田中小高者也」。

  藪

  謹按:爾雅:「藪者,澤也。〔一〕」藪之為言厚也〔二〕,草木魚鱉,所以厚養人君與百姓也〔三〕。魯有泰〔四〕野,晉有泰陸,秦有陽紆,宋有孟諸,楚有雲夢,吳有具區,齊有海隅,燕有昭餘祁,鄭有圃田,周有焦漢〔五〕濩。今漢有九州之藪:揚州曰具區,在吳縣之西〔六〕;荊州曰雲夢,在華容縣南〔七〕,今有雲夢長掌之;豫州曰圃田,在中牟縣西〔八〕;青州曰孟諸,不知在何處〔九〕;兗州曰大野,在鉅野縣北〔一0〕;雍州曰弦蒲〔一一〕,在汧縣北蒲谷亭〔一二〕;幽州曰奚養,在虒〔一三〕縣東〔一四〕;冀州曰泰陸,在鉅鹿縣西北〔一五〕;并州曰昭餘祈,在鄔縣北〔一六〕;其一藪,推求未得其處〔一七〕。尚書:「紂為逋逃淵藪。〔一八〕」春秋左氏傳曰:「山藪藏疾。〔一九〕」又曰:「藪之薪蒸,虞候守之。〔二0〕」是也。

  〔一〕 釋地作「藪,澤之別名也」。

  〔二〕 爾雅釋地疏、御覽七二引作「藪,厚也」。

  〔三〕 爾雅疏引作「有草木魚鱉,所以厚養人也」,御覽引同此本,當據爾雅疏引「草木」添「有」字為允。

  〔四〕 「泰」,拾補校作「大」,云:「下句同。」器案:此所引爾雅頗有異文,蓋應氏所見本與郭注本異,不必以今本爾雅改風俗通。

  〔五〕 「漢」,拾補云:「衍。」案蓋涉下文而誤。

  〔六〕 漢書地理志會稽郡吳下云:「具區澤在西,揚州藪,古文以為震澤。」續漢書郡國志四吳郡云:「吳,本國,震澤在西,後名具區澤。」

  〔七〕 漢書地理志南郡華容下云:「雲夢澤在南,荊州藪。」注引應劭曰:「春秋『許遷於容城』是。」續漢書郡國志四南郡云:「華容,侯國,雲夢澤在南。」

  〔八〕 漢書地理志河南郡中牟下云:「圃田澤在西,豫州藪。」續漢書郡國志一河南尹云:「中牟有圃田澤。」水經渠水注:「風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與泲亂流,東逕榮澤北,東南分泲,歷中牟縣之圃田澤北,與陽武分水,故述征記曰:『踐縣境便睹斯卉,窮則知踰界。』今雖不能然,諒亦非謬。詩所謂『東有圃草』也。皇武子曰:『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圃。』澤在中牟縣西,西限長城,東極官渡,北佩渠水,東北四十許里,南北二十許里,中有沙岡,上下二十四浦,津流逕通,淵潭相接,各有名焉。」

  〔九〕 漢書地理志梁國睢陽縣:「禹貢明諸澤在東北。」周禮職方氏鄭注:「望諸,明都也,在睢陽。」呂氏春秋有始篇:「宋之孟諸。」高注:「孟諸在梁國睢陽之東北。」淮南地形篇高注同。爾雅釋地:「宋有孟諸。」郭注:「今在梁國睢陽縣東北。」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夢河神謂己曰:『吾賜汝孟諸之麋。』」杜注:「在睢陽縣東北。」是東漢、西晉諸儒尚知其處,仲遠云不知,何也?續漢書郡國志二於梁國睢陽下,遂不出孟諸澤之名,豈亦承其誤耶?然劉注於睢陽有陽梁聚下別引左傳、爾雅言孟諸之文,與注他澤例同,豈續志有脫文與?

  〔一0〕「鉅野」,原作「鉅鹿」,今校改。鉅鹿屬冀州,不屬兗州,漢書地理志山陽郡鉅野本注云:「大野澤在北,兗州藪。」續漢書郡國志二山陽郡云:「鉅野有大野澤。」

  〔一一〕逸周書職方解作「彊蒲」,蓋字之誤。

  〔一二〕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汧下云:「北有薄谷鄉、弦中谷,雍州弦蒲藪。」續漢書郡國志一右扶風汧下不出弦蒲澤,注云:「爾雅曰:『十藪,秦有陽紆。』郭璞曰:『在縣西。』」又於弘農華陰下注云:「呂氏春秋九藪云:『秦之陽華。』高注曰:『或在華陰西。』」今案:周禮職方氏雍州云:「其澤藪曰弦蒲。」鄭注:「弦蒲在汧。」冀州云:「其澤藪曰楊紆。」鄭注:「所在未聞。」及郭璞注爾雅釋地「秦有楊陓」云:「今在扶風汧縣西。」酈道元注水經汧水云:「汧水出汧縣之蒲谷鄉,決為弦蒲藪。」及劉昭郡國志注,皆以職方之弦蒲,即爾雅之楊陓。邵晉涵爾雅正義曰:「雍、冀二州,同一澤藪,而異其名,竊所未詳。」

  〔一三〕「虒」,原作「虎」,今據拾補校正。徐友蘭識語曰:「漢地理志:『奚養幽州藪,在琅邪長廣縣西。』案長廣在今山東萊州府,虒奚在今直隸順天府,不相應。切以『虎』為『黃』訛,後漢之黃,當先漢之睡,與長廣近矣。」

  〔一四〕拾補曰:「考漢志奚養在琅邪長廣縣。周禮注同。此云虒,當即續漢郡國志之傂奚縣,屬漁陽,前志作〈广辛〉奚,〈广辛〉音題,疑形近而誤。」器案:班志〈广辛〉奚下、劉志傂奚下本文及注,俱未出奚養藪名,周禮注及漢志俱云:「奚養幽州藪,在琅邪長廣縣西。」則此仍當在長廣縣西,他書亦未有言奚養在漁陽之傂奚者,拾補說未安。

  〔一五〕漢書地理志鉅鹿郡鉅鹿下注云:「禹貢大陸澤在北。」又引應劭曰:「鹿,林之大者也。」續漢書郡國志二鉅鹿郡鉅鹿云:「故大鹿,有大陸澤。」

  〔一六〕「鄔」原作「鄢」,今據拾補校改。漢書地理志太原郡鄔縣本注云:「九澤在北,是為昭餘祁,并州藪也。」

  〔一七〕器案:尋應氏上文,此當指周之焦濩,爾雅釋地:「周有焦濩。」郭注:「今扶風池陽縣瓠中是也。」漢書地理志左馮翊池陽注引應劭曰:「在池水之陽。」未及藪名。續漢書郡國志一左馮翊池陽下注云:「爾雅十藪,周有焦濩。郭璞曰:『縣瓠中是也。』」小雅六月:「整居焦濩。」正義引孫炎云:「周,岐周,並此及弦蒲,是雍州有二藪也。」仲遠言「推求未得其處」,何也?晉書地理志:「扶風郡池陽縣,今為西安府三原縣,焦濩澤在涇陽縣界。」元和郡縣志:「焦濩藪,亦名瓠口即所謂鄭、白二渠是也。」

  〔一八〕引書今佚,又見左傳昭公七年。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云:「此亦今文尚書襲故語為說,與左氏合。」

  〔一九〕宣公十五年文。

  〔二0〕昭公二十年文。

  澤

  謹按:尚書:「雷夏既澤。〔一〕」詩云:「彼澤之陂,有蒲與荷。〔二〕」傳曰:「水草交厝,名之為澤。〔三〕」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四〕。春秋左氏傳曰:「澤之莞蒲,舟鮫守之。〔五〕」韓詩內傳:「舜漁雷澤。〔六〕」雷澤在濟陰城陽縣〔七〕。

  〔一〕 禹貢文。

  〔二〕 陳風澤陂文。葉抱崧說叩引風俗通「有蒲與荷」,「蒲」作「藪」,謂為魯詩,不知所據為何本也。

  〔三〕 爾雅釋水:「水草交為湄。」疏引李巡注:「水中有草木交會曰湄。」「湄」亦作「麋」,詩巧言:「居河之麋。」毛傳:「水草交謂之麋。」釋文:「『麋』本作『湄』。」爾雅釋水注即作「湄」。左傳襄公十四年注:「居河之麋。」釋文:「『麋』本作『湄』。」又僖公二十八年:「吾賜汝孟諸之麋。」杜注:「孟諸,宋藪澤。水草之交曰麋。」是河澤皆得言湄,自其水草之交言之則曰湄,自其水之所居者言之則為澤也。

  〔四〕 釋名釋地:「下而有水曰澤,言潤澤也。」

  〔五〕 昭公二十年文。

  〔六〕 玉函山房〈咠十〉佚書、宋綿初內傳徵俱未收此文。

  〔七〕 續漢書郡國志三:「濟陰郡成陽有雷澤。」案:舜又有漁于濩澤之說,水經沁水注:「東逕濩澤,墨子曰:『舜漁濩澤。』(今尚賢篇作「雷澤」)應劭曰:『澤在縣西北。』」縣謂陽阿縣,漢書地理志河東郡陽阿縣濩澤注引應劭同。元和郡縣志:「濩澤在陽城縣西北十二里。」則舜漁之地,應亦兩主之。

  沆〔一〕

  謹按:傳曰:「沆者,莽也〔二〕,言其平望莽莽〔三〕無涯〔四〕際也。〔五〕」沆,澤之無水,斥鹵之類〔六〕也〔七〕。今俗語亦曰沆澤〔八〕。

  〔一〕 「沆」原作「沈」,拾補曰:「當從說文作『沆』,下並同。」今據改正。

  〔二〕 拾補曰:「水經巨馬水注引作『沆漭』,無『者』字。」器案:天中記十八引亦作「漭」,文選西京賦薛琮注:「沆漭,猶洸潒,亦寬大也。」後漢書馬融傳:「瀇瀁沆漭。」注:「並水貌也。」

  〔三〕 拾補曰:「水經注作『言乎淫淫漭漭』。」案:天中記引同水經注。

  〔四〕 拾補曰:「『涯』,水經注『崖』。」案:天中記亦作「崖」。

  〔五〕 史記燕世家正義引作「亢,莽也,言平望漭漭,無涯際也」,(據日本會注考證本)御覽七0引作「言其平望汎莽,無崖際也」。器案:涯、崖字通,說文有厓無涯,爾雅釋水:「滸,水厓。」字或作涯,淮南原道篇高注:「潯,厓也。」文選謝希逸宋孝武宣貴妃誄注、沈休文應詔樂遊苑詩注引許慎注作「潯,涯也」,江賦注引作「潯,水涯也」。莊子天道篇:「而積斂無崖。」成玄英疏云:「略無涯峙。」俱其證。

  〔六〕 「類」,拾補云:「水經注『謂』。」器案:史記會注考證本正義、天中記引亦作「謂」。

  〔七〕 說文:「沆,大水也,從水,亢聲。一曰:大澤貌。」徐鍇繫傳引博物志:「停水,東方曰都,一名沆。」御覽七0引述征記:「齊人謂湖曰沆。」漢書刑法志:「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園囿術路三千六百井。」漢紀孝文紀「沈斥」作「沆斥」,王制正義引異義:「左氏說曰:『賦法積四十五井,除山井坑岸三十六井,定出賦九井。』」「岸」亦「斥」之誤。文選西京賦:「絕阬踰斥。」書鈔酒食部五引齊地記:「齊有皮邱坑,民煮坑水為鹽。」水經膠水注:「膠水北歷土山注於海,土山以北悉鹽坈。」「坈」亦當作「坑」,「坑」、「阬」通用。

  〔八〕 郎本脫「澤」字。後漢書馬融傳廣成頌:「彌綸阬澤。」水經巨馬水注:「巨馬水又東經督亢澤,荊軻傳之督亢地圖也。」下引風俗通此文。御覽三六引淮南地形篇「東南方曰沅澤」,今本淮南作「元澤」,「元澤」即「亢澤」之誤,「沅澤」即「沆澤」之誤,是「沆澤」又通作「亢澤」、「阬澤」、「坑澤」也。

  沛

  謹按:尚書〔一〕、春秋公羊傳:「齊桓公〔二〕循海而東,師大陷沛澤之中。〔三〕」左氏傳〔四〕:「齊景公〔五〕田于沛,招虞人以弓。〔六〕」傳曰:『送逸禽之超大沛。〔七〕」沛者,草木之蔽茂〔八〕,禽獸之所蔽匿也。

  〔一〕 拾補曰:「此或引大傳,有脫文,今大傳亦無考。」

  〔二〕 「桓」原作「景」,拾補曰:「『景』非,此見僖四年。」今按:此蓋涉下文而誤,盧校是,今據改正。

  〔三〕 何休注云:「草棘曰沛,漸洳曰澤。」孟子滕文公:「園囿汙池沛澤多。」趙注:「沛,草水之所生也。澤,水也。」

  〔四〕 拾補曰:「見昭卅年。」

  〔五〕 「公」字原無,今據拾補校補。

  〔六〕 孟子萬章下:「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

  〔七〕 未詳所出。淮南覽冥篇:「過歸雁於碣石,軼鶤雞於姑餘。」文意相似。

  〔八〕 詩甘棠:「蔽芾甘棠。」張遷碑:「蔽沛棠樹。」易豐卦:「豐其沛。」釋文引子夏傳作「芾」,芾、沛通。說文無芾字, 下云:「艸木盛, 然,讀若輩。」當為正字。

  湖

  謹按:春秋國語:「伍子胥諫吳王:『與我爭五湖之利,非越乎?』及越滅吳,范蠡乘扁舟於〔一〕五湖。〔二〕」湖者,都也〔三〕,言流瀆四面所猥〔四〕都〔五〕也〔六〕,川澤所仰以溉灌也。〔七〕今盧江臨湖〔八〕、丹陽蕪湖縣是也。

  〔一〕 「於」,拾補曰:「類聚『如』。」案書鈔一三七引「於」上有「遊」字。

  〔二〕 按事見吳語、越語、說文侙下引吳語「於其心也侙然」,亦稱為春秋國語,漢書藝文志國語列入六藝略春秋類。

  〔三〕 「都也」二字原無,今據拾補校補。拾補曰:「二字脫,以初學記補,下同。」器案:吳郡志四八引亦有「都也」二字。

  〔四〕 「猥」,鍾本作「徼」,拾補校作「隈」。

  〔五〕 「都」字原無,拾補校補,今從之。

  〔六〕 御覽六六、天中記十引作「湖,都也,流瀆四面所隈都也」。

  〔七〕 說文:「湖,大陂也,川澤所仰以灌溉也。」

  〔八〕 「湖」字原無,今據拾補校補。

  陂

  謹按:傳曰:「陂者,繁也。〔一〕」言因下鍾水以繁利萬物也。今陂皆以溉灌,今汝南富陂〔二〕縣是也。

  〔一〕 拾補曰:「錢云:『古讀繁如婆,與陂音相近。』」

  〔二〕 「陂」,拾補曰:「漢志『波』,水經注『陂』。」

  渠

  謹按:傳曰:「渠者,水所居也。〔一〕」秦時韓人鄭國穿渠,孝武帝時趙中大夫白公復穿渠,故其語曰:「田於何所?池陽〔二〕谷口〔三〕。鄭國在前,白渠起後〔四〕。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埿數斗〔五〕。且溉且糞〔六〕,長我稷黍。衣食京師,數百萬口。〔七〕」又鄭當時穿渠以利漕運,若此非一,官民俱賴其饒焉〔八〕。

  〔一〕 說文:「渠,水所居。」

  〔二〕 漢書地理志上:「左馮翊池陽。」注:「應劭曰:『在池水之陽。』」

  〔三〕 史記河渠書索隱:「瓠口即谷口。」案此谷口,即漢書地理志上九嵕山東之谷口。

  〔四〕 「起」,水經渭水注引作「在」,今案漢書溝洫志正作「在」,作「在」是。

  〔五〕 此言涇河水中含泥量之大。

  〔六〕 漢書溝洫志注:「如淳曰:『水渟淤泥,可以當糞。』」

  〔七〕 拾補曰:「漢書『億萬之口』。」漢紀作「百萬餘口」。

  〔八〕 事並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水經渭水注。

  溝

  謹按:周禮:「溝者,溝也〔一〕,廣四尺,深四尺。〔二〕」漢書「高祖與項羽要,割鴻溝以東為楚」是也〔三〕。鴻溝在滎陽縣〔四〕。

  〔一〕 拾補曰:「此無義理,當依匠人作『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與下一例。」器按:釋名釋水:「水注谷曰溝,田間之水亦曰溝。溝,構也,縱橫相交構也。」疑此當作「傳曰:『溝,構也,言縱橫相交構也。』周禮:『溝廣四尺,深四尺。』」今本有脫誤,遂不可解。拾補逕改從周禮,亦未可從。

  〔二〕 說文:「溝,水瀆,廣四尺,深四尺。」周禮遂人注:「遂、溝、洫、澮,皆所以通水於川也。遂廣深各二尺,溝倍之,洫倍溝,澮廣二尋,深二仞。」漢書溝洫志注引應劭曰:「溝廣四尺,深四尺,洫廣深倍於溝。」

  〔三〕 史記高紀:「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正義引應劭曰:「在滎陽東二十里。」器按:漢書高紀、項羽傳俱言割滎陽,史記則言鴻溝,疑此當作「漢書」為允。

  〔四〕 水經濟水注一:「濟渠水斷阪溝,惟承此始,故云汳受旃然矣;亦謂之鴻溝水,蓋因漢、楚分王,指水為斷故也,郡國志曰『滎陽有鴻溝水』是也。蓋因城地而變名為川流之異目。」楊守敬疏曰:「案史記項羽本紀:『羽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以東者為楚。』裴駰、司馬貞引文穎說,以官渡水為鴻溝,劉昭、顏師古並以為據。考渠水出滎陽北,河東南,逕陽武縣為官渡水,又逕大梁城東南入潁,言楚、漢事者,或主滎陽,應劭注漢書,謂『鴻溝在滎陽東南二十里』是也;或主大梁,張華謂『始皇鑿渠引河水以灌大梁,謂之鴻溝,楚、漢會此處』是也。蓋鴻溝之約,未幾即爽約,故人無定說。酈氏於此篇,敘滎陽鴻溝,於渠水篇敘大梁鴻溝,並有『漢、楚指水』之說,乃兩存之。至旃然水亦謂之鴻溝者,則因濟渠水斷汴溝,惟承此水,並渠水之上流,被以鴻溝之名耳。』又渠水注:「渠水於此有陰溝、鴻溝之稱焉。項羽與漢高分王,指是水以為東西之別。蘇秦說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鴻溝』是也。故尉氏縣有波鄉、波亭,鴻溝鄉、鴻溝亭,皆藉水以立稱也。今蕭縣西亦有鴻溝亭,梁國睢陽縣有鴻口亭,先後談者,亦指此以為楚、漢之分王,非也,蓋春秋之所謂紅澤者也。」范守己御龍子集十七璅譚一豫譚云:「漢書云:『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合流,南入于淮者也。其支派與宋、鄭、陳、蔡諸水,皆相流通。厥後河徙不常,故流遂絕。正統間河自中牟南行,由開封西南經通許、睢、陳支流入淮,由是汴南諸水之故跡俱沒於河,已而河復北徙,止遺河形瀰漫而已,古跡茫然,莫可復辨。今西華猶稱古鴻溝。」

  洫

  謹按:周禮:「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故〔一〕謂之洫。〔二〕」論語曰:「禹盡力乎溝洫。〔三〕」

  〔一〕 「故」,拾補曰:「衍。」

  〔二〕 考工記匠人文。

  〔三〕 泰伯文。說文:「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從水血聲。論語曰:『盡力乎溝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