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九十八 学校部·教授


  ◎学校部·教授

  自仲尼反鲁删定六艺然後学有所宗儒术以之振矣。虽复哲人其萎微言遂绝而违者斯众传授浸广汉氏而下师训弥盛素业所守乃专门而靡杂禀教殊指或名家而别出岐分派散增华并骛盖有爵位通显誉望克治风咏推美山林倾慕徒众辐辏不远乎!千里名籍包举或逾於万数以至肥遁求志杜门却扫其於传道诲人未尝倦也。兹所谓拳拳服膺循循善诱达教学之旨为丘门之驾说者焉。

  卜商字子夏卫人孔子既没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

  澹台灭明事孔子既已受业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於诸侯。

  商瞿字子木鲁人受易孔子(商瞿姓也。瞿音)以授子庸(衢姓桥名庇字子庸庇音必)子庸授江东?干臂子弓(寐反?干姓也。音韩)子弓授燕周?鬼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汉独不禁故传授者不绝。

  汉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高祖用娄敬之言徙关东大族故何以旧齐田氏见徙时未为杜陵盖史家本其地追言也。)授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田生授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四人而四人皆著。《易传》也。子中王同字也。中读曰仲)同授淄川杨何字叔元元光中徵为太中大夫齐即墨成至城阳相(姓即墨名成)广川孟但为太子门大夫鲁周霸莒衡胡(莒人姓衡名胡也。)临淄主父偃皆以易至大官要言易者本之田何。

  丁姓字子孙从鲁荣广受诗春秋为中山傅。

  申章昌字曼君楚人(申章姓)从丁姓受学为长沙太傅丁宽字子襄梁人从田何受易授同郡砀田王孙王孙授施雠孟喜梁丘贺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宽景帝时为梁孝王将军。

  王臧兰陵人从鲁申公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施雠字长卿沛人沛与砀相近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後雠从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喜梁邱贺并为门人谦让尝称学废不教授及梁邱贺为少府事多乃遣子临分将门人张禹等从雠问雠自匿不肯见贺固请不得已乃授临等,於是贺荐雠结?事师数十年(从结?为童子即从师学著其早也。)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雠授张禹琅琊鲁伯伯为会稽太守禹至丞相授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崇为九卿宣大司空禹宣皆有传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姓毛名莫如字少路)琅琊邴丹曼容著清名莫如常山守此其知名者也。繇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父号孟卿卿(时人以卿呼之。若言公也。)善为礼春秋授后苍疏广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卿以礼经多春秋烦杂乃使喜从田王孙受易喜授同郡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兄(兄读曰况)皆为博士繇是有瞿孟白之学。

  梁丘贺字长翁琅琊诸人也。以能心计为武骑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房淄川杨何弟子也。(自别一京房非焦延寿弟子为课吏法者或书字误耳不当为京房。)房出为齐郡太守贺更事田王孙贺傅子临亦入说为黄门郎甘露中奉使问诸儒於石渠临学精熟专行京房法琅琊王吉通五经闻临说喜之时帝选高才郎十人从临讲吉乃使其子郎中骏上疏从临受易五鹿充宗授平陵士孙张仲方(士孙姓张名仲方字)沛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张为博士至扬州牧家世传业彭祖真定太傅咸王莽讲学大夫繇是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

  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其字名赣)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讠互略同惟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党读曰傥)?之孟氏不相与同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乘姓也。音食证反)皆为郎博士繇是易有京氏之学位至魏郡太守。

  费直东莱人也。(费扶味反)治易为郎长於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解说上下经琅琊王璜能传之。

  伏生名胜济南人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於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云:生老不能正言不可晓也。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A13C]川异错所不知者九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其後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於齐鲁之间齐学者繇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是後鲁周霸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嘉者贾讠互之孙也。)。

  孔安国有孔氏古文尚书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馀篇尚书兹多,於是遭巫蛊未立於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朝名都尉姓)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诸篇多古文说都尉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清河胡尝少子(少子尝字)。

  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也。事伏生授儿宽宽。又授业孔安国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於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为博士繇是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林尊字长宾济南人也。事欧阳高为博士授平陵平当梁陈翁生翁生家世传业繇是欧阳有平陈之学翁生授琅琊殷崇楚国龚胜而平当授九江朱普公文上党鲍宣宣为司隶校尉徒众尤盛知名者也。高相沛人也。治易与费公同时其学亦亡章句专说阴阳灾异自言出於丁将军传至相相授子康及兰陵母将永康以明易为郎永至豫章都尉。

  夏侯胜其先夏侯都尉从济南张生受尚书以传族子始昌始昌传胜胜。又事同郡简卿(简音奸)简卿者倪宽门人胜传从兄子建。又事欧阳高繇是尚书有大小夏侯之学建位至太子太傅。

  周堪字少卿齐人也。与孔霸俱事大夏侯胜堪授牟卿及长安许商字长伯牟卿为博士霸以帝师赐爵号褒成君传子光亦事牟卿繇是大夏侯有孔许之学堪位至光禄勋。

  张山拊字长宾平陵人也。(拊音肤)事小夏侯建为博士授同县李寻郑宽中少君山阳张无故子儒信都秦恭延君陈留假苍子骄无故善?章句小夏侯。《说文》恭增师法至百万言(言小夏侯本所说之文不多而秦恭。又增益故至百万言也。)申公名培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於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郢即郢客也。)元王薨郢嗣位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病苦也。)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胥靡相系而作役)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身既不出门非受业弟子其他宾客来者。又谢遣之不相见也。)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至受业者千馀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说其指不为解说之传)疑者则阙弗传兰陵王臧从受诗申公弟子以百数申公以诗春秋授而瑕邱江公尽能传之及鲁许生免中徐公(免中邑名也。)皆守学教授。

  韦贤治诗事大江公及许生(大江公即瑕邱江公也。以异下博士江公故称大)。又治礼传子玄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繇是鲁诗有韦氏学。

  王式东平新桃人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山阳张长安(长安名也。)先事式後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张生唐生褚生皆为博士繇是鲁诗有张唐褚氏学。

  张生兄子游卿为谏大夫以诗授元帝其门人琅琊王扶陈留许晏繇是张家有许氏学初薛广德亦事王式以博士论石渠授龚舍。

  辕固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诸齐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昌邑太傅夏侯始昌最知名。

  后苍字近君东海郯人也。事夏侯始昌通五经苍亦通诗礼授翼奉萧望之匡衡衡授琅琊师丹伏理斿君[A13C]川满昌君都君都为詹事治高密太傅家世传业繇是齐诗有翼匡师伏之学满昌授九江张邯琅琊皮容皆至大官徒众尤盛苍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子方(闻人姓也。名通汉字子方也。)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沛庆普孝公德号大戴圣号小戴繇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普授鲁夏侯敬。又传族子咸大戴授琅琊徐良游卿家世传业小戴授梁人桥仁季卿杨荣子孙(子孙荣之字也。)家世传业繇是大戴有徐氏小戴有桥杨氏之学苍官至少府。

  韩婴燕人也。景帝时为常山王太傅韩生推诗人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贲音肥)自是之後而赵燕间言诗者繇韩生韩生孙商为武帝博士孝宣时涿郡韩生其後也。以易徵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之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於孟喜闻涿韩生说易而好之即更从受焉。

  赵子河内人也。(王钦。若等曰:赵子史不载其名)事燕韩生授同郡蔡讠互讠互授同郡食子公与王吉食生授太山栗丰吉授淄川长孙顺繇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丰授山阳张就东海?福福皆至大官徒众尤盛。

  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繇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

  胡母生字子都齐人也。治公羊春秋为景帝博士与董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年老归教於齐齐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孙玄亦颇受焉而董生为江都相弟子遂之者兰陵褚大东平嬴公广川?仲温吕步舒(遂谓名位成达者)太至梁相步舒丞相长史唯嬴公守学不失师法为昭帝谏大夫授东海孟卿鲁眭孟孟为符节令坐说灾异诛。

  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也。与颜安乐俱事眭孟孟弟子百馀人唯彭祖安乐为明质问疑讠互各持所见孟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孟死彭祖安乐各颛门教授(颛与专同门言各自名家)繇是公羊春秋有严颜之学彭祖授琅琊王中为元帝少府(中读为仲)家世传业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

  颜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人眭孟姊子也。安乐授淮阳泠丰次君(泠音零)淄川任公繇是颜家有泠任之学始贡禹事嬴公成於眭孟疏广事孟卿广授琅琊?路(?亦管字也。)禹授[A13C]川堂?惠(姓堂?也。)惠授太山宜都都与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宜之学路授孙宝为大司农丰授马宫琅琊左咸徒众尤盛官至齐郡太守丞。

  瑕邱江公受?梁春秋及诗於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於口(属之欲切呐古讷字)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比次也。辑合也。比频寐反辑与集同),於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繇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梁而善之其後浸微(浸渐也。)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能尽传其诗春秋高才捷敏与公羊大师?圭孟等论数困之(孟等穷屈也。)故好学者颇复授?梁沛蔡千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姓丁名姓字子孙)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为学最笃千秋宣帝时说?梁上善?梁说擢千秋为谏大夫给事中後有过左迁平陵令复求能为?梁者莫及千秋上愍其学。且绝乃以千秋为郎中户将选郎十人从受汝南尹更始翁君本事千秋会千秋病死徵江公孙为博士刘向以故谏大夫通达待诏受?梁欲令助之江博士复死乃徵周庆丁姓待诏保宫(保宫少府之属官也。本名居室。)使卒授十人自元康中始讲至甘露元年积十馀岁皆明习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梁同异各以经处是非时公羊博士严彭祖侍郎申?免(?免音晚也。)伊推宋显?梁议郎尹更始待诏刘向周庆丁姓并论公羊家多不见从愿请内侍郎许广使者亦并内?梁家中郎王亥各五人(使者谓当时诏遣监议者也。内谓引入议所也。公羊家既请内许广而使者因并内王亥也。)议三十馀事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经讠互对多从?梁繇是?梁之学大盛庆姓皆为博士(周庆丁姓二人也。)姓授楚申章昌曼君(姓申章名昌字曼君)尹更始。又受。《左氏传》取其变理合者以为章句传子咸及翟方进琅琊房凤。

  朱?为槐里令後不仕居?田教授择诸生然後为弟子九江严望及望兄子元子仲能传?学皆为博士。

  房凤字子元不其人也。(琅琊之县也。其音基)为五官中郎将时光禄勋王龚以外属内卿(邛成太后兄也。内卿光禄勋治中宫)与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三人皆侍中歆曰:左氏春秋可立哀帝纳之以问诸儒皆不对歆,於是数见丞相孔光为言左氏以求助光卒不肯唯凤龚许歆遂共移书责让太常博士大司空师丹奏歆非毁先帝所立上,於是以龚等补吏龚为弘农歆河内凤九江太守始江博士授胡尝尝授梁萧秉君房繇是?梁春秋有尹胡申章房氏之学张苍为北平侯及梁太傅贾讠互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皆?春秋。《左氏传》讠互为。《左氏传》训故授赵人贯公为河间献王博士子长卿为荡阴令(荡阴河内县也。荡音汤)授清河张禹长子(非成帝师张禹也。)禹与萧望之同时为御史数为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上书数以称说後望之为太子太傅荐禹于宣帝徵禹待诏未及问会疾死授尹更始(禹先授更始)传子咸及翟方进胡常常授黎阳贾护季君哀帝时待诏为郎授苍梧陈钦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至将军而刘歆从尹咸及翟方进受繇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王吉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邱贺说易令子骏受焉汉兴传齐论者王吉少府宋畸(居宜切)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王吉字子阳故谓之王阳)传鲁论诗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後而行於世吉位至谏大夫。

  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位至胶西相。

  薛广德以鲁诗教授楚国龚胜舍师事焉位至御史大夫疏广字仲翁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位至太子太傅。

  韦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於学兼通尚书以诗教授号邹鲁大儒位至丞相。

  後汉刘昆少好习礼容平帝时受施氏易於沛人戴宾王莽世教授弟子尝五百馀人每春秋享射尝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勉首(诗小雅瓠叶诗序曰:刺幽王弃礼而不能行故思古人之不微薄废礼焉。《诗》曰: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斯首い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昆惧礼之废故引以瓠叶为俎实射则歌勉首之诗而为节也。)每有行礼县宰?取率吏属而观之王莽以昆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属於外黄狱寻莽败得免既而天下大乱昆避难河南负犊山中(。《。《郡国志》》河南郡有负犊山)建武五年举孝廉不行遂逃教授於江陵光武闻之即除为笃厚也。江陵令子轶字君文传昆业门徒亦盛。

  洼(洼音)丹字子玉世传孟氏易至王莽时尝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众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作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

  <角圭>阳鸿(姓<角圭>阳名鸿也。)以孟氏易教授有名称位少府。

  任安字定祖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受孟氏易兼通数经。又从同郡杨厚学图谶究极其术时人称曰:欲知仲桓问任安。又曰:居今行古任定祖学终还家教授诸生自远而至除博士不就。

  伏湛更始立为平原太守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

  伏恭湛之兄子也。太常试经第一拜博士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繇是北州多为伏氏学。

  任末字叔本蜀郡繁人(繁县故城在今益州新繁县北)少习齐诗游京师教授十馀年为郡功曹以病免。

  薛汉字公子淮阳人世习韩诗教授尝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当世言诗者推汉为长。

  杜抚字叔和犍为武阳人也。少有高才受业於薛汉定韩诗章句後归乡里教授沉静乐道举动必以礼弟子千馀人其所作诗题约义通学者传之曰:杜君法云:位至公车令。

  杨仁建武中诣师学习韩诗数年归静居教授为阆中令卒於官。

  鲁恭少习鲁诗後拜鲁诗博士繇是家法学者日盛鲁丕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遂杜绝交游不?候问之礼士友尝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遂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世名儒後归郡为督邮功曹所事之将无不师友待之。

  曹褒父充持庆氏礼传褒。又传礼记四十九篇教授诸生千馀人庆氏学遂行於世褒位至侍中。

  鲍永少有志操习欧阳尚书子昱少传父学客授於东平。

  冯豹好儒学以诗春秋教丽山下乡里为之语曰:道德彬彬冯仲文位至尚书。

  桓荣少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普卒荣奔丧九江因留教授徒众数百人莽败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尝饥困而讲论不辍後复客授江淮间位至太常。

  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後马融亦与其传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位至聊城令。

  杨政字子行京兆人也。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邱易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教授数百人官至左中郎将。

  张兴习梁邱易以教授建武中举孝廉为郎谢病去复归聚徒後辟司徒冯勤府勤举为孝廉稍迁博士永平初迁侍中祭酒十年拜太子少傅显宗数访问经术既而声称著闻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为梁邱家宗(著于南钅录)十四年卒於官子鲂传兴业位至张掖属国都尉。

  魏满字叔牙习京氏易教授位至弘农太守。

  孙期字仲?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习京氏易古文尚书家贫事母至孝牧豕於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司徒黄琬特辟不行。

  牟融习大夏侯尚书东海王良习小夏侯尚书沛国桓荣习欧阳尚书荣世习相传授东京最盛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繇是古文尚书遂显於世也。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歙为汝南太守在郡教授数百人济阴曹曾字伯山从歙受尚书门徒三千人位至谏议大夫子祉河南尹传父业教授。又陈留陈?字叔明亦授欧阳尚书于司徒丁鸿。

  牟长少习欧阳尚书拜博士稍迁河内太守免长自为博士及在河内诸生讲学者尝有千馀人著录前後万著於籍录人。

  宋登少习欧阳尚书教授数千人位至颍川太守。

  张驯少游太学能讲春秋。《左氏传》以大夏侯尚书教授位至司农。

  孔僖字仲和自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毛诗僖子季彦守其家业门徒数百人僖位至临晋令。

  郑众传周官经後马融作周官传授郑玄玄作周官注玄本习小戴礼後以古经校之取其义长者故为郑氏学玄。又注小戴所传礼记四十九篇通为三礼焉位至大司农。

  杨伦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去职讲授於大泽中弟子千馀人位至大中大夫。

  杨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

  包咸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姓右师)习鲁诗。《论语》王莽末去归乡里於东海界为赤眉所得遂见拘执十馀日咸晨夜诵经自。若贼异而遣之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位至鸿胪寺卿。

  魏应字君伯任城人也。少好学建武初诣博士受业习鲁诗闭门诵习不交僚党京师称之後归为郡吏举明经除济阴王文学以疾免官教授山泽中徒众尝数百人後拜五官中郎将应经明行修弟子自远方至著录数千人。

  卫宏字敬仲东海人也。少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於今传於世後从大司空杜林更受古文尚书为作训旨时济南徐巡师事宏後从林受学亦以儒显繇是古学大兴位至议郎。

  董春少好学究极圣旨後还归立精舍远方门徒学者尝数百人诸生每升堂讲鸣鼓三通横经捧手请问百人追随上堂难问者百馀人。

  董钧字文伯犍为资中人也。习庆氏礼事大鸿胪王临累迁五官中郎将尝教授百馀人。

  丁鸿受欧阳尚书於桓荣嗣封陵阳侯开门教授後代成封为少府门下繇是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彭城刘恺北海巴茂九江朱伥皆至公卿。

  樊?删定公羊严氏春秋章句世号樊侯学教授门徒前後三千馀人弟子[A13C]川李?九江夏勤皆为三公。

  丁恭习公羊严氏春秋恭学义精明教授尝数百人州郡请召不应後为侍中祭酒。

  周泽字?犀都北海安邱人也。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徒尝数百人位至太常。

  甄宇字长文北海安邱人也。清静少欲习严氏春秋教授尝数百人宇传业子普普传子承承讲授数百人诸儒以承三世传业莫不归服之宇位至太子少傅楼望少习严氏春秋为左中郎将教授不倦世称儒宗诸生著录九千馀人。

  程曾受业长安习严氏春秋积十馀年还家讲授会稽顾奉等数百人尝居门下著书百馀篇皆五经通难。又作孟子章句为海西令卒於官。

  张玄字君夏河内河阳人也。少习春秋颜氏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补弘农文学迁陈仓县丞清净无欲专心经书方其讲问乃不食终日及有难者辄为张数家之说令择从所安诸儒皆伏其多通著录千馀人。

  李膺为乌桓校尉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尝千人(纶氏县属颍川郡故城今阳城县是也。)。

  李育扶风人也。少习公羊春秋州郡请召育到辄辞病去尝避地教授门徒数百位尚书令。

  [A13C]容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传》师事太尉杨赐初平中避乱荆州聚徒千馀人刘表以为武陵太守不肯起。

  谢该字文仪南阳章陵人也。善明春秋。《左氏传》为世名儒门徒数百千人位至议郎。

  蔡玄字叔陵汝南南顿人也。学通五经门徒尝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徵辟并不就。

  贾逵字景伯尤明左氏明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严彭祖颜安乐俱受公羊春秋。故曰:严颜之学)与简纸经传各一通(竹简及纸也。)逵迁卫士令建初八年乃诏诸儒选高才生受左氏?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繇是四经遂行於世皆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朝夕受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欣美慕焉。

  张?永平九年明帝为四姓小侯开学南宫置五经师?以尚书教授位至司徒。

  鲁丕拜赵相门生就学者尝百馀人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李恂少习韩诗教授诸生尝数百人位至武威太守杨康好学尝在外黄大泽教授门徒。

  郅惮理韩诗严氏春秋後客居江夏教授後为芒长免官。又避地教授。

  寒朗好经学通书传以尚书教授举孝廉位至清河太守。

  李章习严氏春秋经明教授位至琅琊太守。

  刘茂习礼经教授尝数百人位至侍中。

  索卢放以尚书教授千馀人位至谏议大夫。

  夏恭习韩诗孟氏易讲授门徒尝千馀人举孝廉早卒。

  锺皓世善刑律以诗律教授门徒千馀人为郡功曹後公府辟召皆不就。

  刘淑少好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尝数百人位至侍中虎贲中郎将。

  檀敷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立精舍教授远方至者尝数百人桓帝时博士徵不就。

  王良字仲子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习小夏侯尚书王莽时寝病不仕教授诸生千馀人。

  吴?为河间相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

  郭林宗博通坟籍以党事起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刘焉居阳城山积年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

  董扶字茂安少从师学兼通数经善欧阳尚书。又事聘士。

  杨厚究极图谶遂至京师游览太学还家讲授。

  廖扶博习韩诗欧阳尚书教授尝数百人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应就。

  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徵聘名重关西马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尝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融位议郎。

  郑玄北海人也。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馀人升堂进者五十馀生玄自游学十馀年乃归乡里家贫耕於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人灵帝末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徵大司农不就。

  卢植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好学研精而不守章句学终辞归阖门教授位至尚书。

  皇甫规拜郎中?疾免归以诗易教授门徒三百馀人积十四年。

  贾洪字叔业京兆新丰人也。好学有才而特精於春秋。《左氏传》建安初付郡举计掾应州辟州中自参军以下百馀唯洪与冯翊严苞交通材学最高洪历守三县令所在辄开除厩舍亲授诸生。

  国渊字子尼师事郑玄後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渊笃学好古在辽东尝讲学於山岩士人多推慕之繇是知名。

  蔡衍少明经讲授以礼让化乡里仕至议郎。

  张奂?舀党罪禁锢时禁锢者不能守静或死或徙奂闭门不出养徒千人著尚书记难三十馀万言位至太常。

  邴原字根矩北海人黄巾之难避地辽东积十馀年自反国土,於是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数百服道数十时郑玄以博学洽闻注解典籍故儒雅之士集焉原亦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议云:青州有邴郑之学。

  魏赵典少笃行隐约(隐犹静也。约俭也。)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典学孔子七经。《河图》雒书内外艺术靡不贯综受业者百有馀人)位至尚书令魏吴虞翻为骑都尉翻性疏直数有酒失坐徙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尝数百人。

  徵崇河南人隐於会稽躬耕以求其志好尚者从学所教不过数人辄止欲令其业必有成也。

  阚泽州里先辈丹阳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著国语公羊。《?梁传》注讲授尝数十人位至中书令侍中太子太傅。

  晋续咸字孝宗为刘琨并州从事中郎性孝谨敦重履道贞素好学师事京兆杜预专以春秋郑氏易教授尝数十人博览群言高才善文论。

  宋纤敦煌效?人也。隐居於酒泉南山明究图纬弟子受业三千馀人後前凉张祚徵为太子太傅。

  杜夷博览百家?历图纬靡不毕究寓居汝颍之间十载足不出门年四十馀始还乡里闭门教授生徒千人位至国子祭酒。

  皇甫谧字士安博综典籍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故终身不仕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皆为晋名臣。

  刘?少笃学博通五经聚徒教授尝有数十齐武陵王晔为会稽太守太祖欲令?为晔讲除会稽郡丞学徒从之转众?姿状纤小儒学冠於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後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七年表世祖为?立馆以杨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曰:室美岂为人哉!此华宇岂吾宅哉!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徙居遇病子良遣从?学者彭城刘绘顺阳范缜将厨於?宅营斋及卒门人受学并吊服临送楼幼瑜字季玉亦聚徒教授不应徵辟。

  吴苞字天盖濮阳鄄城人也。儒学善三礼及老庄宋泰始中过江聚徒教学冠黄葛巾竹麈尾蔬食二十馀年隆昌元年诏曰:处士濮阳吴苞栖志穷谷秉操贞固沉静味古白首弥厉徵太学博士不就始安王遥光右卫江祏於蒋山南为立馆学者咸归之以寿终。

  沈麟士字?祯隐居馀不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者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麟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

  梁周弘正累迁国子博士时於城西立士林馆弘正居以讲授听者倾朝野焉。

  王承为中书门下侍郎兼国子博士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唯承独好之发言吐论造次儒者在学训诸生述礼易义。

  张绾为豫章内史绾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尝数百人入为御史中丞大同末城西开士林馆聚学者绾与右卫朱异太府卿贺琛递述制旨礼记中庸义。

  贺瑾为国子博士於学讲授生徒尝数百人。

  沈峻博通五经传峻业者有吴郡张及会稽孔子?官皆至五经博士。

  贺?为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於礼尤精馆中生徒尝数百弟子明经对策至数十人。

  诸葛璩琅琊人也。居京口璩性勤於训诱後生就学者日至居宅狭陋无以容之太守张友为起讲舍虞僧诞会稽人以左氏教授听者亦数百人其该通义例当时莫及。

  伏曼容初为宋中散大夫宅在瓦官寺东曼容施高坐於厅事有宾客辄升高坐为讲说生徒数十百人卞华字昭邱为安成王功曹参军兼五经博士聚徒教授华博涉有机辨说经析理为当时之冠。

  何佟之为国子博士永元末京师兵乱佟之尝集诸生讲论孜孜不怠。

  孔子?初为长沙嗣王侍郎兼国子助教讲尚书四十九篇听者尝数百人。

  皇侃为国子助教於学讲说听者数百人。

  许懋字昭哲少孤好学为州闾所称十四入太学受毛诗旦领师说晚而覆讲坐下听者尝数百人仕至中庶子。

  陈袁宪字德章尚书左仆射枢之弟也。幼聪敏好学有雅量梁武帝修建庠序别开五馆其一馆在宪宅西宪尝招引诸生与互谈论每有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後入隋为晋王府长史。

  戚衮年十九梁武帝敕策孔子正言并。《周礼》礼记义衮对高第仍除扬州祭酒从事史就国子博士宋怀方质仪礼义怀方北人自魏携仪礼礼记疏秘惜不传及将亡谓家人曰:吾死後戚生。若赴便以仪礼礼记义本付之。若不来即宜随尸而殡为儒者推许如此。

  沈德威为太学博士转国子助教每自学还私室以讲授道俗受业者数百人率皆如此。

  王元规迁南平王府限内参军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尝数十百人为国子助教东宫学士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驳杜预凡一百八十条元规引证通析无复疑滞每国家议吉凶大礼常预焉。

  孙?镇郢州尝於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

  张讥性恬静不求荣利尝慕?逸所居宅营山池植花果讲。《周易》老庄而教授焉吴郡陆元朗朱孟博一乘寺沙门法才法?寺沙门惠休至贞观道士姚缓皆传其业位至东宫学士。

  後魏刘模为中书博士与李彪为寮并相爱好至於训导国胄甄明风范远不及彪也。

  索敞字巨振以儒学见拔为中书博士笃勤训授肃而有礼京师大族贵游之子弟皆敬惮威严多所成益位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皆受业於敞敞遂讲授十馀年。

  冯元兴魏郡肥乡人学通礼传有文才年三十三还乡教授尝数百人。

  李郁为国子博士自国学之建诸博士率不讲说朝夕教授唯郁而已谦虚宽雅甚有儒者之风。

  刘?字延明敦煌人父宝以儒学称?丙年十四就博士郭?学?弟子五百馀人通经业者八十馀人。

  高允博通经史为征南从事中郎府解还家教授受业者千馀人。

  后魏李曾赵郡人孝伯之父也。曾少治郑氏礼左氏春秋以教授为业。

  刘兰武邑人性聪敏读左氏五日一遍兼通五经先是张吾实以聪辩过人其所解说不本先儒之旨唯兰推经传之繇本注者之意参以纬候及先儒旧事甚为精悉自後经义审博皆繇於兰兰。又明阴阳博物多识故为儒者宗瀛州刺史裴植徵兰讲书於州城南馆植为学主故生徒甚盛海内称焉。又特为中山王英所重英引在馆令教其子熙诱略等兰学徒前後数千成业者众。

  北齐张思伯河间乐城人也。善说。《左氏传》为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行於时亦治毛诗章句以二经教授齐安王廓武平初为国子博士。

  鲍季详从弟长暄兼通礼传武平末为任城王湝丞相掾尝在京教授贵游子弟齐亡後归乡里讲经卒於家张买奴平原人经义该博门徒千馀人诸儒咸推重之名声甚盛历太学博士国子助教。

  後周乐逊为太学博士治小师氏下大夫自谯王俭以下并行束?弟子之礼逊以经术教授甚有训导之方武帝保定中频加赏赐迁遂伯中大夫诏鲁公与毕公贤等俱以束修之礼同受业焉天和中出为湖州刺史秩满还朝拜皇太子谏议复在露门教授皇子增邑一百户。

  樊深讲习五经为于谨府参军事令在馆教授子孙熊安生长乐阜城人专以三礼教授弟子自远方至者千馀人乃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所未悟者皆发明之齐河清中阳休之特奏为国子博士安生既学为儒宗当时受其业擅名于後者有马荣伯张黑奴窦士荣孔笼刘焯刘炫等皆其门人焉。

  隋何妥为国子博士出为龙州刺史时有负笈游学者妥皆为讲说教授之。

  房晖远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尝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南阳王绰为定州刺史闻其名召为博士。

  萧该笃学尤精。《汉书》包恺兄愉明五经恺传其业。又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尤称精究大业中为国子助教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聚徒教授著录者数千人卒门人为起坟立碣焉。

  为光为太学博士初教授瀛博间门徒千数至是多负笈从入长安。

  刘焯信都昌亭人以儒学知名举秀才射策甲科直门下省俄除员外将军与杨素牛弘等於国子共论古今滞义後因国子释奠与刘炫二人论议深挫诸儒诸儒或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於是优游乡里专以教授著述为务孜孜不倦然怀抱不旷。又啬於财不行束修者未尝有所教诲时人以此少之。

  刘炫河间人与著作郎王邵同修国史俄直门下省兼於内史省考定群言炫虽遍直三省竟不得官後除殿内将军坐事除名归于家以教授为务。

  王孝籍以博览群言遍治五经开皇中召入秘书助王邵?国史邵不之礼在省多年而不免输税孝籍奏於吏部尚书牛弘弘亦知其学业而竟不得调後归乡里以教授为业终于家。

  唐秦?字仁先晋陵无锡人也。明尚书春秋兼通史传隋炀帝召为秘书直学士後还家以讲授为务。

  王方庆年十六为赵王府行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能尽其业。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