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辽史-元·脱脱
辽史目录:
辽史
卷一本纪第一 太祖上
卷二本纪第二 太祖下
卷三本纪第三 太宗上
卷四本纪第四 太宗下
卷五本纪第五 世宗
卷六本纪第六 穆宗上
卷七本纪第七 穆宗下
卷八本纪第八 景宗上
卷九本纪第九 景宗下
卷十本纪第十 圣宗一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 圣宗二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 圣宗三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 圣宗四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 圣宗五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 圣宗六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 圣宗七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 圣宗八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 兴宗一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 兴宗二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 兴宗三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 道宗一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 道宗二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 道宗三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 道宗四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 道宗五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 道宗六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 天祚皇帝一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 天祚皇帝二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 天祚皇帝三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卷三十一志第一 营卫志上
卷三十二志第二 营卫志中行营
卷三十三志第三 营卫志下部族下
卷三十四志第四 兵卫志上
卷三十五志第五 兵卫志中御帐亲军
卷三十六志第六 兵卫志下五京乡下
卷三十七志第七 地理志一 上京道
卷三十八志第八 地理志二 东京道
卷三十九志第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
卷四十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卷四十一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
卷四十二志第十二 历象志上 历
卷四十三志第十三 历象志中 闰考
卷四十四志第十四 历象志下 朔考
卷四十五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北面朝官
卷四十六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北面部族官
卷四十七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南面朝官
卷四十八志第十七下 百官志四 南面京官
卷四十九志第十八 礼志一 古仪
卷五十志第十九 礼志二 凶仪
卷五十一志第二十 礼志三 军仪 礼志四
卷五十二志第二十一 礼志五 嘉仪上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 礼志六 嘉仪下
卷五十四志第二十三 乐志
卷五十五志第二十四 仪卫志一舆服
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五 仪卫志二国服
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符印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七 仪卫志四仪仗
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 食货志上
卷六十志第二十九 食货志下
卷六十一志第三十 刑法志上
卷六十二志第三十一 刑法志下
卷六十三列传第一 后妃
卷六十四列传第二 宗室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
史卷六十六 列传第四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
卷六十八 列传第六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七
卷七十 列传第八
卷七十一 列传第九
卷七十二 列传第十
卷七十三 列传第十一
卷七十四 列传第十二
卷七十五 列传第十三
卷七十六 列传第十四
卷七十七 列传第十五
卷七十八 列传第十六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
卷八十 列传第十八
卷八十一 列传第十九
卷八十二 列传第二十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二十一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
卷八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
卷八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
卷八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卷八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
卷八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
卷九十 列传第二十八
卷九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卷九十二 列传第三十
卷九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卷九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卷九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
卷九十八 列传第三十六 卓行
卷九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 列女
卷一百 列传第三十八 方技
卷一百一 列传第三十九
卷一百二 列传第四十 奸臣上
卷一百三 列传第四十一 奸臣下
卷一百四 列传第四十二 逆臣上
卷一百五 列传第四十三 逆臣中
卷一百六 列传第四十四 逆臣下
卷一百七 列传第四十五 二国外记
卷一百八 列传第四十六 国语解
卷一百九 表第一
卷一百十 表第二
卷一百十一 表第三
卷一百十二 表第四
卷一百十三 表第五
卷一百十四 表第六
卷一百十五 表第七
卷一百十六 表第八
附录 进辽史表
卷一百十 表第二
皇子表
帝官天下,王者为焉。至于亲九族,敬五宗,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长,故吴、鲁、燕、蔡、卫、晋、郑,太史迁既者《世家》,又列《年表》,不厌其详。自汉以降,封建实亡,犹有其名,长世者登《世家》,自绝者置《列传》,然王子侯犹可以年表也,班固以为文无实,并诸侯削年而表,世君子之韪之。自魏以降,不帝不世,王侯身徙数封,朝不谋夕,于是列而传之。功不足以垂法,罪不足以著戒,碌碌然,抑又甚焉。
今摘其功罪杰然者列诸《传》;叙亲亲之恩,敬长之义,而无他可书者,略表见之,为《皇子表》。
...更多
卷一百十一 表第三
公主表
《鬏》之法,王姬下嫁书于策,以鲁公司之国为之婚主故尔。古者,妇讳不出门,内言不出梱。公主悉列于《传》,非礼也。然辽国专任外戚,公主多见《纪》、《传》间,不得不表见之。礼,男女异长,不当与皇子同列,别为《公主附表》。
(表略)
...更多
卷一百十二 表第四
皇族表辽太祖建国,诸弟窥觎,含容诱掖,弗忍致辟,古圣人犹难之。虽其度量恢廓,然经国之虑远矣。终辽之世,其出于横帐、五院、六院之间者,大憝固有,元勋实多。不表见之,莫知源委。作《皇族表》。
(表略)
...更多
卷一百十三 表第五
外戚表
汉外戚有新室之患,晋宗室有八王之难。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势分力敌,相为唇齿,以翰邦家。是或一道。然以是而兴,亦以是而亡,又其法之弊也。
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乙室已。至辽太祖,娶述律氏。述律,本回鹘糯思之后。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曰萧翰,以从中国之俗,由是拔里、乙室已、述律三族皆为萧姓。拔里二房,曰大父、小父;乙室已亦二房,曰大翁、小翁;世宗以舅氏塔列葛为国舅别部。三族世预北宰相之选,自太祖册二年命阿骨只始也。圣宗合拔里、乙室已二
...更多
卷一百十四 表第六
卷一百十四 表第六
卷一百十四 表第六
表略
...更多
卷一百十五 表第七
部族表司马迁作《史记》,叙四裔于篇末。秦、汉以降,各有其国。延续疆此界,道里云邈。不能混一寰宇,周知种落,邻国聘贡往来,焉能历览。或口传意记,模写梗概耳。
辽接五代,汉地远近,载诸简册可考。西北沙漠之地,树艺五谷,衣服车马礼文,制度文为,士产品物,得其粗而失其精。部落之名,姓氏之号,得其音而未得其字。历代踵讹,艰于考索。
辽氏与诸部相通,往来朝贡,及西辽所至之地,见于《纪》、《传》亦岂少也哉。其事则书于《纪》,部族则列于《表》云。(表略)
...更多
卷一百十六 表第八
卷一百十六 表第八
卷一百十六 表第八表略
...更多
附录 进辽史表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臣脱脱言:窃惟天文莫验于玑衡,人文莫证于简策。人主监天象之休咎,则必察乎玑衡之精;监人事之得失,则必考乎简策之信。是以二者所掌,俱有太史之称。然天道幽而难知,人情显而易见。动静者吉凶之兆,敬怠者兴亡之机。史臣虽述前代之设施,大意有助人君之鉴戒。
辽自唐季,基于朔方。造邦本席于干戈,致治能资于黼黻。敬天尊祖,而出入必祭;亲仁善邻,而和战以宜。南府治民,北府治兵。春狩省耕,秋狩省敛。吏课每严于刍牧,岁饥屡赐乎田租。至若观市赦罪,则吻合六典之规;临轩策士,
...更多
上一页
8
9
10
11
12
可能你会感兴趣
(民国)蔡东藩
唐·李鼎祚
张震南
清·卢德嘉
清·蒋敦复
清·江永
明·陈邦瞻
明·黄化宇
清·陈乃干
汉·伏胜
唐·王洙
宋·仁勇
清·曾曰瑛
(漢)仲長統
清·薛阳桂
清·陈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