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旧唐书-五代·刘昫
旧唐书目录:
旧唐书
本纪第一 高祖
本纪第二 太宗上
本纪第三 太宗下
本纪第四 高宗上
本纪第五 高宗下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本纪第七 中宗睿宗
本纪第八 玄宗上
本纪第九 玄宗下
本纪第十 肃宗
本纪第十一 代宗
本纪第十二 德宗上
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
本纪第十四 顺宗 宪宗上
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
本纪第十六 穆宗
本纪第十七上 敬宗 文宗上
本纪第十七下 文宗下
本纪第十八上 武宗
本纪第十八下 宣宗
本纪第十九上 懿宗
本纪第十九下 僖宗
本纪第二十上 昭宗
本纪第二十下 哀帝
志第一 礼仪一
志第二 礼仪二
志第三 礼仪三
志第四 礼仪四
志第五 礼仪五
志第六 礼仪六
志第七 礼仪七
志第八 音乐一
志第九 音乐二
志第十 音乐三
志第十一 音乐四
志第十二 历一
志第十三 历二
志第十四 历三
志第十五 天文上
志第十六 天文下
志第十七 五行
志第十八 地理一
志第十九 地理二
志第二十 地理三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志第二十二 职官一
志第二十三 职官二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
志第二十五 舆服
志第二十六 经籍上
志第二十七 经籍下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
志第二十九 食货下
志第三十 刑法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列传第三
列传第四
列传第五
列传第六
列传第七
列传第八
列传第九
列传第十 宗室(太祖诸子 代祖诸子)
列传第十一
列传第十二
列传第十三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列传第十五
列传第十六
列传第十七
列传第十八
列传第十九
列传第二十
列传第二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列传第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列传第三十
列传第三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列传第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
列传第四十
列传第四十一
列传第四十二
列传第四十三
列传第四十四
列传四十五 睿宗诸子
列伟第四十六
列传第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九
列传第五十
列传第五十一
列传第五十二
列传第五十三
列传第五十四
列传第五十五
列传第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
列传第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九
列传第六十
列传第六十一
列传第六十二
列传第六十三
列传第六十四
列传第六十五
列传第六十六
列传第六十七
列传第六十八
列传第六十九
列传第七十
列传第七十一
列传第七十二
列传第七十三
列传第七十四
列传第七十五
列传第七十六
列传第七十七
列传第七十八
列传第七十九
列传第八十
列传第八十一
列传第八十二
列传第八十三
列传八十四
列传第八十五
列传第八十六
列传第八十七
列传第八十八
列传第八十九
列传第九十
列传第九十一
列传第九十二
列传第九十三
列传第九十四
列传第九十五
列传第九十六
列传第九十七
列传第九十八
列传第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列传第一百一
列传第一百二
列传第一百三
列传第一百四
列传第一百五
列传第一百六
列传第一百七
列传第一百八
列传第一百九
列传卷第一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回纥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 西南蛮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东夷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列传第一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五十
附录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泥婆罗 党项羌 高昌 吐谷浑 焉耆 龟兹 疏勒 于阗 天竺 罽宾康国 婆斯 拂菻 大食
泥婆罗国,在吐蕃西。其俗翦发与眉齐,穿耳,揎以竹桶牛角,缀至肩者以为姣丽。食用手,无匕箸。其器皆铜。多商贾,少田作。以铜为钱,面文为人,背文为马牛,不穿孔。衣服以一幅蔽布身,日数盥浴。以板为屋,壁皆雕画。俗重博戏,好吹蠡击鼓。颇解推测盈虚,兼通历术。事五天神,镌石为像,每日清水浴神,烹羊而祭。其王那陵提婆,身著真珠、玻璃、车渠、珊瑚、琥珀、璎珞,耳垂金钩玉榼,佩宝装伏突,坐狮子床,其堂内散花燃香。大臣及诸左右并坐于地
...更多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东夷
○高丽 百济 新罗 倭国 日本
高丽者,出自扶余之别种也。其国都于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在京师东五千一百里。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南渡海至于百济,北至靺鞨。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号大对卢,比一品,总知国事,三年一代,若称职者,不拘年限。交替之日,或不相祗服,皆勒兵相攻,胜者为之。其王但闭宫自守,不能制御。次曰太大兄,比正二品。对卢以下官,总十二级。外置州县六十余城。大城置傉萨一,比都督。诸城置道使,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掌曹事。衣裳服饰,唯王五彩,以白罗为冠,白皮小带,其
...更多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铁勒 契丹 奚 室韦 靺鞨 渤海靺鞨 ? 乌罗浑
铁勒,本匈奴别种。自突厥强盛,铁勒诸郡分散,众渐寡弱。至武德初,有薛延陀、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部、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等,散在碛北。薛延陀者,自云本姓薛氏,其先击灭延陀而有其众,因号为薛延陀部。其官方兵器及风俗,大抵与突厥同。
初,大业中,西突厥处罗可汗始强大,铁勒诸部皆臣之,而处罗征税无度,薛延陀等诸部皆怨,处罗大怒,诛其酋帅百余人。铁勒相率而叛,共推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居贪汗
...更多
列传第一百五十
○安禄山子庆绪 高尚 孙孝哲 史思明子朝义 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师,以卜为业。突厥呼斗战为轧荦山,遂以名之。少孤,随母在突厥中,将军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开元初,与将军安道买男俱逃出突厥中。道买次男贞节为岚州别驾,收获之。年十余岁,以与其兄及延偃相携而出,感愧之,约与思顺等并为兄弟,冒姓为安。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
二十年,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守珪剥坐,欲棒杀之,大呼曰:“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守珪见其肥白,壮其言而释之。令
...更多
列传第一百五十
○硃泚 黄巢 秦宗权
硃泚,幽州昌平人。曾祖利,赞善大夫,赠礼部尚书。祖思明,太子洗马,赠太子太师。父怀珪,天宝初,事范阳节度使裴宽为衙前,授折冲将军。及安禄山、史思明叛,累为管兵将。宝应中,李怀仙归顺,奏为蓟州刺史、平卢军留后、柳城军使。大历元年卒,累赠左仆射。祖、父之赠,皆以泚故也。
泚以父资从军,幼壮伟,腰带十围,骑射武艺亦不出人。外若宽和,中颇残忍。然轻财好施,每征战所得赏物,辄分与麾下将士,以是为众所推,故得济其凶谋。初隶李怀仙为部将,改经略副使。硃希彩既杀李怀仙,自为
...更多
附录
重刻旧唐书序
李唐氏有天下三百年,三代而降,英君明辟若唐文皇,功德固在首列。厥后子孙迭兴,虽中更丧乱,犹不失为盛朝。而玄、宪二宗至配贞观,与汉七庙同称,何也?其典章法度贻谋之善,不可及已。盖作唐史者有三人焉:吴兢、韦述、令孤峘,此皆金闺上彦,操笔石渠,而未竟一代。至石晋朝,始敕中书刘等因峘旧文,增为百九十卷,然后有唐事迹悉载无遗,而撰述详赡,妙极模写,足以上追史汉,下包魏陈,信乎史之良者,无以加于是矣。奈何宋之庆历,又出新编,大有增损,至使读者不复得睹唐朝一诏令。历年五百,旧书湮灭,君子不能无病诸。皇上右文弘道,
...更多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于鬯
坐花散人
(清)蕊珠旧史
宋·何去非
(明)黄佐
清·沈葆桢
(西汉)刘安
唐·徐炫
清·祝庆祺
陆心源
宋·陆佃
(東漢)徐幹
金·圆明老人
汉·卫汛
清·陈文达
宋·王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