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吕留良《四书语录》七部,又六本,又十八本,又十四本,又十五本。吕留良《四书讲义》八部,又六本。

吕留良《四书题说》一部,又十本,又七本。吕留良《评点陈大士稿》一部。

《天盖楼偶评》三本。王锡侯《试帖详解》十七部。

焦竑《澹园续集》一部。陈际泰《已吾集》二部。

锺惺《隐秀轩集》四本。艾南英《天佣子集》一部,又三本。

邝露《峤雅集》一部。钱谦益《笺注杜诗》一部。

《李氏焚书》一部。

以上共书一百八部,又零星三百八十八本。(宫中朱批奏折) 六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鲁之裕书三种阅看并缴进烧毁片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十九日

臣等遵旨将发下鲁之裕书三种详晰阅看,除原黏各签外,尚无悖谬之处。谨将原书缴进烧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 谕陆费墀因遗失全书底本着销去加一级免其降调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吏部议覆先据侍郎王杰参奏稽查不力,以致遗失四库全书底本之武英殿提调 詹事府少詹事陆费墀照例降抵一疏,奉谕旨:

陆费墀着销去加一级,免其降调。(起居注册) 七○一 湖广总督富勒浑等奏续行查获应禁各书折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湖广总督臣富勒浑、湖北巡抚臣郑大进跪奏,为查获应禁各书,分别解毁,并将续行勘出妄诞文籍缘由,陈请圣鉴事。

窃照民间存留违碍各书,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内钦奉谕旨,予限二年,实力查缴。当经钦遵誊黄,分布宣谕,节次派员收缴。业经前后查获应禁书总计六千七百三十五部,经前任各督臣暨臣郑大进奏明解送军机处查销在案。

臣富勒浑到楚后,因各省屡有告发逆书之案,且将届限满,恐委员等查办懈弛,限内未能净尽,公同臣郑大进严饬各员,实力搜罗,务期迅速缴尽去后。节据各州县暨委官敎职等,陆续禀获应禁书共一百三十五种,计一千八百六十六部,先后饬交局员磨勘。兹据藩司梁敦书、署臬司张廷化禀称,督饬武昌府知府永庆并局员等,将获交各书详加较核。内《明通纪》等书二十二种,系属四库馆通行禁毁之书;又《唐诗应试分类详解》等书九十六种,系经各省奏明解毁,移会互相收缴,湖北前经缴过,今又续获之书;又《古文觉斯》等书一十六种,系各省已经缴过、湖北按照查获之书。以上俱应解送军机处查销。又《松圆集》一种,系未经载入查禁书内,现今查有违碍干犯,应一并查禁缴毁外,又故道鲁之裕所著《式馨堂文集》、《经史提纲》、《书法彀》三种,查系乾隆三十八年采访遗书案内,经前任抚臣陈辉祖奏送四库馆查核,本年安徽省查获前书内,有钱谦益等姓名,经安徽抚臣闵鹗元,奏明禁毁,当于鲁恕极等家起获板片书本,发局较勘。随点查板片残缺不全,中多剜补,磨勘《式馨堂文集》内,不特有钱谦益等姓名,其剿袭附会之词,狂妄悖谬甚多,更有庙讳未经恭避之处。《经史提纲》内多割裂经史,违碍失体,俱应严行查办。并将各书呈核前来。

臣等覆加查核,除续获已禁各书委员解送军机处查销外,其《松圆集》一种悖妄之处,系前人偏见,现据藏书之家遵限缴出,自应遵旨免其治罪。至已故鲁之裕系近时之人,身为道员,前为逆犯戴昆作《约亭诗》序,因已身故,仰蒙皇上恩施格外,免其深究,今续勘其自着之书,语多妄诞,且有庙讳未经恭避之处,自未便并免深究。随提鲁恕极查讯,据供:前于采访遗书案内将书呈缴时,因查有未经敬避庙讳暨未妥字迹,当将原板剜补,改正刷出呈缴,其余因未看出违碍,未曾尽改。今蒙指出,纔知谬妄。至书内尚有庙讳未避之处,实系剜补时遗漏。板多缺失,因年久损坏。等语。伏查鲁之裕既有妄诞文籍,安知不另有违碍之书,虽现在严查在楚家属,并无别项不法字迹,但其子孙俱散处湖南、广西、直隶等省,亦难保其无携带藏匿。臣等已分咨各省,一体严行查办,统俟覆到,确审究拟。谨恭折具奏。

所有《式馨堂文集》、《经史提纲》二书,同《松圆集》黏签,并将应毁各书,缮具清单,恭呈御览,请旨销毁。谨此具奏,伏乞皇上睿鉴。

再,查应禁各书,臣等现经开单,分咨各省一体收缴,并此外民间如尚有违妄书籍,仍严督各属,依限缴尽,毋致限满仍有存留,致干重戾。合并陈明,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七○二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查出悖谬书籍分别办理折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安徽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恭缴悖谬各书,仰祈圣鉴事。

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谬各书,钦奉谕旨,展限二年,实力搜查,并令明白晓谕,及早呈缴,如限满后尚有隐匿存留,从重治罪。等因。臣节经明切宣布恩旨,令藏书之家毋得隐匿,自罹重罪,并派委敎职等官,会同州县实力搜查,节次恭缴在案。

兹据各属将续经查出各书,先后申送,由布政使农起、按察使袁鉴核总,申请汇奏前来。臣复督同在省教官,将缴到之书悉心查核,除业经各省奏过应禁各书外,所有从前未经奏明应禁、今经查出应销者,计十六种,内记载违谬、语多触犯者五种,悖逆诞妄、语多狂吠者九种,有采入钱谦益诗文者二种,谨将悖谬处所,逐一黏签封固,开具清单,恭呈御览。

至前项违悖书本版片,系安徽人所著者,现在严饬该地方官查缴,取具并无隐匿存留甘结申送,其余各书卽移知著书人原籍,并通行各省一体查缴,以期净尽。至从前业经各省奏明应禁之《阐义》等书,据各属陆续缴到书二百八十四种,计共二千六百八十八部,现在另造清册,移送军机处查核,一面委员解京查销。

所有查出悖谬书籍,分别办理缘由,理合会同两江总督臣萨载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三 谕孙士毅着赏给翰林院编修并进呈书籍与纪昀等一同列名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奉旨:

孙士毅着加恩赏给翰林院编修。所有四库全书处进呈书籍,着与纪昀、陆锡熊、陆费墀等一同列名。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十五日

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钦遵谕旨,实力查缴,恭折覆奏事。

窃臣于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尉 公福隆安字寄,钦奉上谕:前据闵鹗元奏查有和州逆犯戴移孝及伊子戴昆所著《碧落后人诗》、《约亭遗诗》二本,阅其书内悖逆之处甚多,殊属可恶,已将二书销毁矣。其作序之鲁之裕,身任道员,敢为逆犯作序,使其人尚存,必当重治其罪,今已身故,姑免深究。但此二书刊刻多年,留存断不止二本。现据戴昆之孙戴世道供称,《约亭遗诗》系乾隆十年在湖广刻印,恐楚省尚有收藏之家,着传谕闵鹗元、富勒浑等饬属严查,如有此书板片及抄本刻本,卽行解京销毁。其余别省,亦恐有流传之处,并着各该督抚等实力查缴,俾狂吠诗词搜毁净尽,以正风俗而厚人心。倘有片纸只字存留,将来别经查出,惟该督抚等是问。将此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臣查和州逆犯戴移孝父子生逢圣世,胆敢妄作悖逆诗词,天下臣民共深切齿,若从前或有误留,此时尚不急为缴销,罪更难逭。臣仰荷皇上天恩,畀以巡抚重任,正人心而厚风俗,是臣专责。兹钦奉谕旨交办,何敢稍存泄视。况楚粤毗连,诚恐逆诗或有传播,臣现在星卽饬司,刊发简明告示,乘此通省清查保甲之时,责成道府直隶州督同汉土州县,遍行晓谕。如有流传至粤,务令尽数缴出,不使片纸只字存留,臣断不敢虚应故事,自干谴咎。

再,臣续准安徽抚臣闵鹗元咨称,讯出逆犯戴世道伯曾祖戴本孝着有《前生录》、《余生录》二书,亦应销毁等因。臣现在一并严饬查缴,务期净尽。合并陈明。

除俟查竣另容具奏外,所有臣遵旨实力查缴缘由,相应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臣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每三月查校一次,分校记过二次者,交部察议,毋庸于下次积算。嗣奉旨,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其书既少,嗣后每错一次,卽行交部察议。阿哥所校之书,如有错误,亦应一体查校,其应罚之俸,着照尚书例议罚,卽于应得分例内坐扣。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节经遵旨办理在案。其总校等检阅书籍较多,仍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亦在案。

本年三月以前,各员记过次数业经按季查校。自四月起至六月止,四库馆进过全书十六次,臣等详加查校,十一阿哥记过二次,总裁嵇璜记过二次,董诰记过五次,王杰、曹文埴各记过一次;总阅倪承宽记过八次,朱珪记过六次,吉梦熊记过四次,李汪度记过三次,胡高望、钱载、周煌、谢墉、窦光鼐各记过二次,达椿记过一次;总校杨懋珩记过六十次,仓圣脉、王燕绪各记过三十九次,朱钤记过三十八次,缪琪记过三十次,何思钧记过十二次;分校李斯啄(咏)记过三十次,叶兰记过二十八次,季学锦记过二十二次,郭祚炽记过十六次,嵇承志、秦泉各记过十四次,朱炘、胡予襄、王锺泰各记过十二次,沈培、吴垣、王璸、李楘各记过十次,石鸿翥、张曾效、潘庭筠、罗万选、张曾炳、袁文邵各记过八次,杨寿楠、汪学金、钱樾、张焘、雷纯、金学诗、黄晃各记过六次,卜维吉、范鏊、蔡镇、陈昌齐、翟槐、周鋐、吴俊、庄通敏各记过四次,鲍之锺、邱桂山、王家宾、宋镕、罗修源、沈孙琏、裴谦、常循、汪日赞、李荃、汪镛、吴寿昌备记过二次,均应交内务府、都察院、吏部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 全书处汇核四至六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

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初起至六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十六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应将汇核之总裁、总阅、总校、分校逐次开具于后:

一、《意林》内文子注「周平王时人」,未经签校;又「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二句倒用。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金学诗记过四次。此二册系总阅倪<承宽>阅。

一、《意林》内「人有亡鈇者」句,「鈇」讹「铁」。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金学诗记过二次。

一、《韦苏州集》内「娟娟双青蛾」句,「蛾」讹「娥」。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昌齐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十一阿哥阅。

一、《道德指归论》内「是以天下嫌疑炫耀」句,「炫」讹「眩」。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大学集说启蒙》内「则媢疾之」句,「媢」讹「(女冐)」。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石鸿翥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吉<梦熊>阅。

一、《中庸集说启蒙》内「豳风」,「豳」字讹作「(豳中豕去人)」。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石鸿翥记过二次。

一、《水云村藁》内「值豕蛇之蹂躏」句,「躏」讹「(躏中佳改柬)」;又「肥瘠秦越」句,「瘠」讹「膌」;又「欢均鳌掖」句,「鳌」讹「(上敖下力)」。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六次。

一、《稼村类藁》内「空有囊中药不龟」句,误作支韵;又「毋意」,「毋」字讹作「母」;又「去父母国之道也」句,「母」讹「毋」;又「南溟五百岁而叶方春」句,「溟」讹「冥」;又「其谁有意于怜才」句,「怜」讹从俗体作「怜」;又「滥巾末第」句,「巾」讹「中」;又「蛾眉皎皎」句,「蛾」讹「娥」。总校官朱钤记过七次、分校官秦泉记过十四次。

一、《隋文纪》内「江总」,「总」字讹作「摠」;又「寤寐思之」句,「寤寐」讹作「窹(寐中宀改穴)」;又「奏太蔟」句,「蔟」讹「簇」;又「颇览经籍」句,「籍」讹「藉」;又「成燕尔之亲」句。「燕」讹「嬿」。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五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十次。

一、《隋文纪》内「一日万几」句,「几」讹「机」。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郭祚炽记过二次。

一、《孝经集传注》内「彼童而角,实虹小子」二句,「角」讹「觉」,「虹」讹「讧」。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孙琏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孝经集传》内「安其寝处」句,「寝」讹「(寝中宀改穴)」;又「哀次之」句,「次」讹「(氵欠)」。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沈孙琏记过四次。

一、《四溟集》内「不妬蛾眉心自闲」句,「蛾」讹「娥」。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汪学金记过二次。

一、《四溟集》内「断云飞去辽天阔」句,「辽」字少写两点。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曾效记过二次。

一、《野趣有声画》内「枪(旗寺方改木)鼎内茶」句,「枪(旗寺方改木)」讹作「鎗(旗寺方改金)」。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翟槐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野趣有声画》内「四野农歌蚕麦天」句,「农」讹「人」。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楘记过二次。

一、《周易参义》内「龙兴云致」句,「云致」讹作「致云」。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翟槐记过二次。

一、《礼部集》内「幸斯文之未湮兮」句,「湮」讹「堙」;又「翠毡醉卧花下雪」句,「毡」讹「毡」。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此册系总阅倪<承宽>阅。

一、《礼部集》内「不道羣鱼正可怜」句,「羣」字挖补未填;又「金华峯顶前朝寺」句,「顶」字多写「山」头。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一、《猗觉寮杂记》内「谓之补代」句,「代」讹「袋」。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裴谦记过二次。

一、《陶庵全集》内「日夜盼家信」句,「盼」讹「盻」;又「岂知力耕者」句,「岂」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黄晃记过四次。此册系总阅胡<高望>阅。

一、《陶庵全集》内「且夫制蹂躏之边庭」句,「躏」讹「躙」。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黄晃记过二次。

一、《陶庵全集》内「西江惊旱魃」句,「旱」字写不成字;又「那知前路已荒芜」句,「芜」讹「无」。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庄通敏记过四次。

一、《严陵集》内「近名非取尚」句,「尚」讹「向」。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钱樾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李<绶>阅。

一、《严陵集》内「潇洒」,「潇」字写不成字;又「翠鳞浮动绿波闲」句,「闲」讹「间」。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钱樾记过四次。

一、《咸平集》内「乐天有长恨歌」句,「歌」讹「词」;又「或烈风之飘摇」句,「摇」讹「飘」;又「观其唳青霜」句,「唳」讹「戾」;又「燕冷莺寒恨想同」句,「冷」讹「泠」;又「谢朓遗风称雅言」句,「朓」讹「眺」;又「毋乃见尔痴尔痴」句,「痴」讹从俗作「痴」。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六次、分校官叶兰记过十二次。

一、《天马山房遗稿》内「江蓠薜芷」句,「蓠」讹「离」。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常循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嵇<璜>阅。

一、《天马山房遗稿》内「聊拓旧为新」句,「旧」字写不成字。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曾效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嵇<璜>阅。

一、《天马山房遗稿》内「蓬萍偶盍簪」句,「盍」讹「合」;又「暝色云萝亦可攀」句,「暝」讹「瞑」。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张曾效记过四次。

一、《对山集》内「僊风泠乎清绰」句,「泠」字少写一点;又「境象委乎穹窿」句,「窿」讹「栊」。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一、《雪楼集》内「何万几之犹紊」句,「几」讹「机」。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杨寿楠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十一阿哥阅。

一、《文氏五家集》内「浩歌常傍白苹洲」句,「洲」讹「州」;又「得州」字,「州」讹「舟」。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四次。

一、《浙江通志》内「召棠郇雨」句,「召」讹「邵」。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汪日赞记过二次。

一、《浙江通志》内「黄秉」二字墨污。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曾炳记过二次。

一、《浙江通志》内「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句,「谥」讹「谥」。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李荃记过二次。

一、《浙江通志》内「孤此夜之清光」句,「孤」讹「辜」;又「徐次铎」失载时代;又「梅花开尽腊亦尽」句,「腊」讹「蜡」。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六次。

一、《浙江通志》内,遗漏界画。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

一、《重订诗经疑问》内「驷驖孔阜」句,「驖」讹「铁」;又「题彼脊令」句,「脊」讹「春」;又「天之牖民」句,「牖」讹「牗」;又「维昔之富」一章,误接上写。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四次、分校官嵇承志记过八次。

一、《白孔六帖》内「采蘩」,「蘩」字讹写作弋繁」;又「穴」字讹写作「(宀几)」;又「陟彼岵兮,瞻望父兮」二句,「兮」讹「矣」。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张曾炳记过六次。

一、《经济类编》内「践阼以来」句,「阼」讹「祚」;又「近见国家践阼前事」句,「阼」讹「祚」。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周鋐记过四次。

一、《经济类编》内「枕经藉书」句,「藉」讹「籍」;又「颜耽乐于箪瓢」句,「箪」讹「簟」;又「书不尽怀」句,「尽」讹「书」。总校官缪琪记过三次、分校官张焘记过六次。

一、《草庐集》内「凤台萧史」句,「萧」讹「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吴俊记过二次。

一、《草庐集》内「百物难磨铁石坚」句,「铁」讹「铁」。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二次。

一、《倪文僖集》内「此地忻无杜宇飞」句,「杜」讹「社」。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汪镛记过二次。

一、《巽斋文集》内「一苇可杭之地」句,「杭」讹「航」。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嵇承志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达<椿>阅。

一、《巽斋文集》内「公朝方索李侯之赃」句,「赃」讹「赃」;又「竹」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嵇承志记过四次。

一、《会稽志》内「莼字一作莼」句,「莼」讹「薄」;又「芥千金而不盼」句,「盼」讹「盻」;又「江总」,「总」字讹「摠」。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李楘记过六次。

一、《会稽续志》内「姚颍」,「颍」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楘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钱<载>阅。

一、《毛诗集解》内「心之忧矣」句,「矣」讹「兮」;又「召伯所憩」句,「憩」讹「(上(自舌)下心)」。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朱炘记过四次。

一、《余冬序录》内「王粲尝诣邕」句,「粲」讹「(上叔下米)」;又「未辨樝梨」句,「樝」字挖补未填;又「宛转蛾眉能几时」句,「蛾」讹「娥」。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袁文邵记过六次。

一、《余冬序录》内「晋阼」二字,「阼」讹「祚」。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袁文邵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倪<承宽>阅。

一、《全闽诗话》内「谢朓」,「朓」讹「眺」。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吴俊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倪<承宽>阅。

一、《方舆胜览》内「山原旷其盈视」句,「旷」讹「圹」;又「谢朓」,「朓」字讹「眺」;又「若问江南事」句,下脱三字。总校官缪琪记过三次、分校官郭祚炽记过六次。

一、《方舆胜览》内「王子猷剡溪访戴」,「子猷」二字讹作「逵」字;又孔稚圭「北山移文」,失载地名。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郭祚炽记过四次。此册系总阅朱<珪>阅。

一、《徐霞客游记》内「越冈西」句,「冈」讹「岗」;又「坳」字空白未填。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季学锦记过四次。

一、《云林集》内「春风渐绿瀛洲草」句,「洲」讹「州」。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吴寿昌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吉<梦熊>阅。

一、《淡然轩集》内,「谥」字讹「谥」。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培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朱<珪>阅。

一、《淡然轩集》内「遥聆圣音清远」句,「聆」讹「(目令)」;又「生冈为岢岚学正」句,「冈」讹「岗」;又「机声轧轧露漙漙」句,「漙」讹「团」;又「汇奏」,「汇」字讹「类」。总校官缪琪记过四次、分校官沈培记过八次。

一、《粤闽巡视纪略》内「先是曦命延政」句,「曦」字挖补未填;又「其乐器有觱篥琵琶」句,「觱」讹「(上竹中戚下角)」。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石鸿翥记过四次。

一、《学庸正说》内「亲亲作创业垂统」句,「垂」字挖补未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倪<承宽>阅。

一、《广川画跋》内「怪」字多写两点;又「万几」,「几」字讹写作「机」。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卜维吉记过四次。此二册系总阅周<煌>阅。

一、《焦氏易林》内「既痴且狂」句,「痴」讹从俗体作「痴」。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鲍之锺记过二次。

一、《辨惑编》内「郊焉而天神假」句,「神」讹「人」。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郊(校)官邱桂山记过二次。

一、《徂徕集》内「合州太守鬓将丝」句,「鬓」讹从俗体作「鬂」。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徂徕集》内「褒姒烕之」句,「烕」讹「(冫烕)」。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鹿皮子集》内「铁钵生色」句,「铁」讹从俗体作「铁」。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家宾记过二次。

一、《博物志》内「近者大」,误写「大者近」;又「万几」,「几」字讹写「机」。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郭祚炽记过四次。此二册系总阅朱<珪>阅。

一、《周易参同契发挥》内「而欲掘九仞之井」句,「仞」讹「轫」。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宋镕记过二次。

一、《示儿编》内「或从纟」句,「纟」字上多一画。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范鏊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倪<承宽>阅。

一、苎不儿编》内「鸒斯」,「鸒」讹「鷽」。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范鏊记过二次。

一、苎爪儿编》内「百国忠生」句,「百」讹「一」;又「邱」字写不成字;又「白鸟翯翯是也」句,「翯」讹「鹤」。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六次。

一、《遗山集》内「此日睹青天」句,「睹」讹「暏」。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朱<珪>阅。

一、《遗山集》内「乾坤多事泣秋蛩」句,「蛩」讹「虫」;又「太古鸿荒见典刑」句,「刑」讹「型」;又「赢」字挖补未填;又「无才无德只痴顽」句,「痴」讹「痴」;又「万寿无疆」句,「疆」讹「强」;又「则一苇所杭」句,「杭」讹「航」;又「殷士黼(口(上曰下于))」句,「(口(上曰下于))」讹「哻」。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七次、分校官叶兰记过十四次。

一、《遗山集》内「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句,「而王」二字讹作「有」字。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二次。

一、《遗山集》内「新愁两鬓蓬」句,「鬓」讹「鬂」。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田间诗学》内「幅陨既长」句,「陨」讹「(巾员)」;又「笾豆有践」句,「笾」讹「边」。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王锺泰记过四次。此二册系总阅李<绶>阅。

一、《田间诗学》内「维日不足」句,「维」讹「惟」;又「求尔新特」句,「尔」讹「我」;又「见晛曰消」句,「晛」讹「睍」;又「仪刑文王」句,「刑」讹「型」。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四次、分校官王锺泰记过八次。

一、《遗山集》内「儿郎伟」以下误与前行连写。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清江文集》内「余惟宋谢灵运好山」句,「宋」讹「晋」;又「大雪之辰」句,「辰」讹「晨」。总校官扬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四次。

一、《清江文集》内「陟彼屺兮」句,「屺」讹「岵」;又「尔生既育」句,「生」讹「姓」。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四次。

一、《清江文集》内「城头落日啼乳鸦」句,「鸦」讹「雅」;又「雁断天南日已曛」句,「曛」讹「醺」。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汪学金记过四次。

一、《絜斋集》内「辄敢破我藩篱」句,「藩」讹「籓」。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昌齐记过二次。

一、《絜斋集》内「毋乃与此异乎」句,「毋」讹「母」。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絜斋集》内「营壁桥道」句,「壁」讹「璧」;又「书先茔」二首,「茔」讹「莹」;又「朔风萧飒吹衣裾」句,「裾」讹「踞」。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高中记过六次。

一、《论语学案》内「美目盼兮」句,「盼」讹「盻」。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雷纯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吉<梦熊>阅。

一、《论语学案》内「自牖执其手」句,「牖」讹「牗」;又「据于德」句,「据」讹「(扌处)」。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雷纯记过四次。

一、《论语学案》内「何用不臧」句,「臧」讹「藏」。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蔡镇记过二次。

一、《禹贡长笺》内「萋兮斐兮」句,「斐」讹「菲」。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二次。

一、《大事纪通释》内「六月宣王北伐也」句,错置前二行;又「菀柳刺幽王也」句,「菀」讹「莞」。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四次。

一、《大事记解题》内「邹阳发寤于心」句,「寤」讹「窹」。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朱炘记过二次。

一、《大事记解题》内「及穿治骊山」句,「骊」讹「丽」。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朱炘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钱<载>阅。

一、《大事记解题》内「蔼然有洙泗典刑」句,「刑」讹「型」。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朱炘记过二次。

一、《大事记题解》内「谥」讹「谥」。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朱炘记过二次。

一、《翠寒集》内「武帝升遐玉殿空」句,「遐」讹「霞」。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蔡镇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王<杰>阅。

一、《宾退录》内「庆历中」句,「历」字未写完;又「尽铺龙脑郁金香」句,「龙」字不成字;又「苑中池水白茫茫」句,「苑」讹「花」;又「展得绿波宽似海」句,「绿」讹「彩」;又「六宫官职总新除」句,「总」讹「摠」。总校官缪琪记过五次、分校官吴垣记过十次。

一、《诗话总龟》内「戮屠黎献」句,「屠」讹「屏」;又「遥闻横笛音」句,「音」讹「声」。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四次。此二册系总阅谢<墉>阅。

一、《诗话总龟》内「据」写作「(扌处)」,不成字;又「种桃齐蛾眉」句,「蛾」讹「娥」;又「寂寞堂前日又曛」句,「曛」讹「熏」;又「谢朓」,「朓」讹「眺」;又「不分前时悞主恩」句,「分」讹「忿」;又《灵隐寺诗》节去二句;「待入天台路」句,「路」讹「寺」;又「谢朓」,「朓」讹「眺」;又「河分冈势断」句,「冈」讹「岗」。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八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十六次。

一、《诗话总龟 后集》内「乃以物色踪迹之」句,「踪」字讹写不成字;又「晨牝妖鸱」句,「牝」字讹写不成字。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四次。

一、《诗话总龟 后集》内「筑场怜穴蚁」句,「怜」讹「怜」;又「几家能有一絇丝」句,「絇」讹「钩」;又「初月波中上」句,「中」字涂抹未补;又「看取眉头鬓上」句,「鬓」讹「鬂」。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四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八次。

一、《曹月川集》内「惟弟惟兄父母儿」句,「惟弟惟兄」讹写作「惟兄惟弟」。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吉<梦熊>阅。

一、《松桂堂全集》内「丝障高笼十里春」句,「春」讹「香」;又「冀毫厘之有补」句,「厘」字写不成体;又「月落参斜酒半醺」句,「醺」讹「曛」;又「更行园令肃旌旗」句,「旗」讹「旗」;又「风尘濩落鬓毛皤」句,「鬓」讹「鬂」;又「髻中今日带珠兰」句,「髻」讹「(上髟下告)」;又《初入里门有述》五言绝句四首,误接写。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七次、分校官季学锦记过十四次。

一、《松桂堂全集》内「九天曙色丽朝暾」句,「曙」讹「(目署)」;又「祚」字上多写一点。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季学锦记过四次。此二册系总阅窦<光鼐>阅。

一、《北史识小录》内「弯弓三百斤」句,「斤」讹「觔」;又注内「毡」字误从俗写作「毡」。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王璸记过四次。此二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北史识小录》内「枕藉六经」句,「藉」讹「籍」。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王璸记过二次。

一、《南识小录》内「颓项卷发」句,「卷」讹「拳」;又「一门生二儿举篮轝」句,「篮」讹「蓝」。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王璸记过四次。

一、《泾野子内篇》内「便往郯去问郯子」句,「郯」讹「谭」。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罗修源记过二次。

一、《泾野子内篇》内「两喜」,「两」字讹从俗写作「両」。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泾野子内篇》内「却太忍了」句,「太」讹「大」。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泾野子内篇》内「今人有事边鄙」句,「边」字写不成字体;又「始决意入阳曲」句,「始」字写不成字体。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杨寿楠记过四次。

一、《诗本音》内「见晛曰消」句,「晛」讹「睍」;又「倡予要女」句,「予」下脱去「要」字;又「乱如此怃」句,「怃」讹「幠」。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六次。

一、《诗本音》内「其旗笩笩」句,「笩」讹「茷」。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军机处原折)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四日

吏部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进过书籍,每三月查核一次,自四月至六月止所进全书,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总裁 大学士嵇璜、户部侍郎署吏部侍郎董诰、吏部侍郎王杰、兵部侍郎曹文埴,总阅 太常寺卿倪承宽、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珪、内阁侍读学士吉梦熊、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汪度、工部侍郎胡高望、礼部侍郎钱载、工部尚书周煌、吏部侍郎谢墉、宗人府府丞窦光鼐、礼部侍郎达椿,总校之归班进士今补江苏桃源县知县杨懋珩、编修仓圣脉、王燕绪、归班进士朱钤、缪琪、检讨何思钧,分校之编修钱樾等,均有记过,照例分别罚俸抵销一疏,奉谕旨:

皇十一子永瑆着罚尚书俸六个月,嵇璜、董诰、王杰、倪承宽、朱珪、吉梦熊、钱载、周煌、谢墉、窦光鼐、达椿俱着罚俸六个月,仓圣脉、王燕绪、钱樾、庄通敏、裴谦俱着罚俸三个月,沈孙琏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李汪度、胡高望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曹文埴、季学锦、秦泉、潘庭筠、陈昌齐、汪镛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何思钧、杨寿楠、张焘、翟槐、罗修源、吴寿昌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记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 七○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查缴违碍书籍并缮清单呈览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八日

浙江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浙江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一十八次,节经奏明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在案。臣五月到任后,将局内收得违碍各书逐一检阅,诚恐印委各员或渐涉懈怠,致有贻留,随经严谕,广为搜求,分头收买,并立法策勤儆惰,俾各上紧购觅去后。兹据各员陆续查缴应毁之禁书七种,计八部,又前缴禁书内续查出一百一十四种,计七百四部,一并收存在局。

除另行委员解送军机处外,臣谨恭折奏闻,并缮书目清单敬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 第十九次查缴应毁各书清单

新查出应毁禁书七种,共计八部:

《丽崎轩诗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查近光撰。查第一卷内有《捣衣》诗、第三卷内有《晚秋传边报志感》诗,均有违碍字句。《蘧庐稿》三册。刊本。是书明韩上桂撰。不全。内有《塞上曲》、《东征歌》,语多违碍。《喙鸣轩集》二册。刊本。是书明沈一贯撰。不全。查第七卷内有《正统论》一篇,辞意俱谬。《明馆课录》一册。刊本。是书不全。查系明丁未科成基命等馆课。《建州考》四篇,均有干犯之语。《兴朝治略》一册。刊本。是书不全。查系明周世雍选辑明人时务策议。内有徐孚远策二篇,语多干触。《启祯野乘》初集、二集各一部。刊本。是书邹漪撰。分初、二集,皆天、崇时人专传,纪载失实。初集有钱谦益序文。《俍亭语录》三册。刊本。是书徐世臣撰。不全。虽系释门语录,辞意不经。

前缴各书内,现又查缴一百一十四种,共计七百四部:《明通纪》十部。刊本。是书陈龙可续陈建本。三部全,七部不全。《通纪直解》三部。刊本。是书张嘉和辑。一部全,二部不全。《明通纪集要》四部。刊本。是书江旭奇续陈建本。一部全,三部不全。《明通纪辑要》二部。刊本。是书马晋允增定陈建本。不全。《明通纪续编》一部。刊本。是书董其昌辑。不全。《通纪会纂》十六部。刊本。是书锺惺定,王汝南续。十三部全,三部不全。《通纪纂》十八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锺惺定。十部全,八部不全。《明纪编年》十二部。刊本。是书王汝南续锺惺本。六部全,六部不全。《捷录大成》三十一部。刊本。是书锺惺续顾充本。二十四部全,七部不全。《历朝捷录》十三部。刊本。是书锺惺续顾充本。《捷录直解》八部。刊本。是书汪淇参定顾充本。五部全,三部不全。《捷录大全》三部。刊本。是书锺惺增补顾充本。二部全,一部不全。《明朝捷录》三部。刊本。是书锺惺撰。《捷录真本》一部。刊本。是书锺惺编。《明从信录》十六部。刊本。是书沈国元续陈建本。一部全,十五部不全。《两朝从信录》十五部。刊本。是书沈国元撰。二部全,十三部不全。《十六朝广汇纪》一部。刊本。是书陈龙可续陈建本。不全。《三朝要典》十一部。刊本。是书顾秉谦撰。六部全,五部不全。《明法传全录》五部。刊本。是书高汝栻续陈建本。一部全,四部不全。《两朝法传录》三部。刊本。是书高汝栻订。不全。《三朝法传录》十部。刊本。是书高汝栻订。三部全,七部不全。《名山藏》七部。刊本。是书何乔远辑。一部全,六部不全。《人事记》八部。刊本。是书朱国桢辑。五部全,三部不全。《五边典则》一部。刊本。是书徐日久撰。《媚幽阁文娱》四部。刊本。是书郑元勋辑。二部全,二部不全。《郡书典汇》二部。刊本。是书黄道周撰。一部全,一部不全。《古今议论参》三部。刊本。是书林德谋编。一部全,二部不全。《广古今议论参》四部。刊本。是书吴中龙等编。一部全,三部不全。《名山业》一部。刊本。是书周锺选。不全。《后场纪年》三部。刊本。是书周锺选。不全。《策衡》一部。刊本。是书茅维辑。不全。《二三场典》二部。刊本。是书张懋忠撰。不全。《东林书院志》一部。刊本。是书严瑴撰。《五杂俎》六部。刊本。是书谢肇淛撰。二部全,四部不全。《宋西事案》一部。刊本。是书不着撰人姓名。《古今纡筹》二部。刊本。是书朱锦撰。不全。《沈氏蘧说》一部。刊本。是书沈长卿撰。不全。《苍霞草》一册。刊本。是书叶向高撰。不全。《四夷考》五部。刊本。是书叶向高撰。四部全,一部不全。《辽筹》一部。刊本。是书张鼐撰。《甲申纪事》二部。刊本。是书文震亨等撰。不全。《夷俗记》二部。刊本。是书萧大亨撰。《东夷考略》二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称苕上愚公撰,不着姓名。《眉公杂录》三部。刊本。是书陈继儒撰。不全。《白石樵真稿》一部。刊本。是书陈继儒撰。《晚香堂集》十一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陈继儒撰。三部全,八部不全。《容台集》四部。刊本。是书董其昌撰。二部全,二部不全。《容台别集》一部。刊本。是书董其昌撰。《无梦园集》七部。刊本。是书陈仁锡撰。一部全,六部不全。《七录斋集》八部。刊本。是书张溥撰。六部全,二部不全。《隐秀轩集》九部。刊本。是书锺惺撰。不全。《王季重集》四部。刊本。是书王思任撰。一部全,三部不全。《避园拟存》三部。刊本。是书王思任撰。一部全,二部不全。《尔尔集》二部。刊本。是书王思任撰。卽《避园拟存》内一种。不全。《拟山园集》四部。刊本。是书王铎撰。一部全,三部不全。《太乙山房集》二部。刊本。是书陈际泰撰。不全。《天佣子集》七部。刊本。是书艾南英撰。二部全,五部不全。《石臼前集》五部。刊本。是书邢孟贞撰。四部全,一部不全。《石臼后集》四部。刊本。是书邢孟贞撰。三部全,一部不全。《孙宇台集》三部。刊本。是书孙治撰。二部全,一部不全。《寓林集》六部。刊本。是书黄汝亨撰。不全。《漉篱集》一部。刊本。是书卓发之撰。不全。《寒支集》一部。刊本。是书李世熊撰。《柳堂遗集》一部。刊本。是书胡允嘉撰。不全。《勾注山房集》一部。刊本。是书张凤翼撰。不全。《已吾集》三部。刊本。是书陈际泰撰。二部全,一部不全。《峚阳草堂集》四部。刊本。是书郑鄤撰。《吹万集》一部。刊本。是书李熙载撰。不全。《崇相集》一部。刊本。是书董应举撰。不全。《宝日堂集》二部。刊本。是书张鼐撰。不全。《杜曲集》一部。刊本。是书戴澳撰。《峤雅》一部。刊本。是书邝露撰。不全。《田间诗集》一部。刊本。是书钱澄之撰。《碧山学士集》一部。刊本。是书黄洪宪撰。不全。《偶居集》一部。刊本。是书锺震阳撰。不全。《薠川集》一册。刊本。是书陈与郊撰。不全。《黄离草》四部。刊本。是书郭正域撰。不全。《卽山集》三部。刊本。是书沈承撰。二部全,一部不全。《石民四十集》一部。刊本。是书茅元仪撰。不全。《石民又岘集》一册。刊本。是书茅元仪撰。不全。《石民赏心集》一册。刊本。是书茅元仪撰。不全。《福堂寺贝余》一册。刊本。是书茅元仪撰。不全。《暇老斋笔记》一部。刊本。是书茅元仪撰。《澄水帛》一部。刊本。是书茅元仪撰。《六月谭》二部。刊本。是书茅元仪撰,一部全,一部不全。《白牙集》一部。刊本。是书钱良佐编。不全。《白耷山人》妙四部。刊本。是书阎尔梅撰。三部全,一部不全。《千山诗集》一部。刊本。是书释函可撰。《天盖楼四书讲义》八十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撰。五十三部全,二十九部不全。《天盖楼四书语录》二十四部。刊本。是书吕留良撰。十二部全,十二部不全。《吕子评语》九部。刊本。是书吕留良撰。三部全,六部不全。《岭南三家诗》四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等撰。二部全,二部不全。《独漉堂集》四部。刊本。是书陈恭尹撰。《酌中志》六部。抄本。是书刘若愚撰。五部全,一部不全。《酌中志余》一部。抄本。是书陈琮撰。《广东新语》三十三部。刊本,内一部抄本。是书屈大均撰。十八部全,十五部不全。《瀚海》三十部。刊本。是书沈佳元编。九部全,二十一部不全。《牧斋尺牍》二十七部。刊本。是书钱谦益撰。十八部全,九部不全。《牧斋诗》三部。刊本。是书钱谦益撰。《徧行堂正续集》八部。刊本。是书金堡撰。二部全,六部不全。《屈翁山诗》二十八部。刊本。是书屈大均撰。十八部全,十部不全。《翁山诗外》十三部。刊本。是书屈大均撰。五部全,八部不全。《翁山诗外选略》一册。刊本。是书屈大均撰。《翁山文钞》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撰。《翁山文外》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撰。不全。《晚村文集》六部。刊本。是书吕留良撰。《晚村家训信札》十一部。刊本。是书吕留良撰。八部全,三部不全。《晚村时文稿》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撰。《惭书》十一部。刊本。是书吕留良撰。《喜逢春》二部。刊本。是书不着撰人姓名。《字贯》二部。刊本。是书王锡侯撰。《经史镜》一部。刊本。是书王锡侯撰。《试帖详解》十九部。刊本。是书王锡侯评选。十八部全,一部不全。《西江文观》一部。刊本。是书王锡侯评选。不全。

以上通共一百二十一种,计七百十二部。(宫中朱批奏折) 七○九 谕内阁嵇璜着兼文渊阁领阁事并充国史馆总裁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一日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

嵇璜着兼文渊阁领阁事,并充国史馆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一○ 寄谕湖广总督舒常等严加诘讯鲁恕杰并据实覆奏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一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广总督舒<常>、湖北巡抚郑<大进>,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奉上谕:

据姚成烈奏,准湖广督臣富勒浑等咨拏鲁之裕之孙鲁恕杰,随委员于全州将鲁恕杰拏获,严搜止有随身行李,并无别项不法书籍,已将该犯押解赴楚收审。等语。鲁之裕身任道员,胆敢为逆犯戴移孝父子逆诗作序,使其身尚在,自当置之重典,今其人已故,姑免深究。至其子孙若将前项悖逆诗集翻刻流传,其罪自难轻逭。着传谕舒常等,即将鲁恕杰有无另行翻刻传布之处,严加诘讯。如有翻刻传布,卽从重究拟。仍将原书尽行搜缴销毁,并将审明缘由据实覆奏。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七一一 寄谕山东巡抚国泰办理刘遴等修葺宗谱事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四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山东巡抚国<泰>,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奉上谕:

国泰奏,据沂水县知县褚廷琛查出刘遴等宗谱凡例,内开载「卓尔源本衍汉维新」等不经字样,殊属狂悖,现饬兖州府严搜刘遴家中板片并所印谱本及有无不法字迹,严审定拟。等语。刘遴等修葺宗谱,于凡例内远引汉裔,妄自夸耀,甚属不合。徂汉人积习相沿,每有此等陋见,其实可鄙。如搜查该犯家中,果实有别项不法形迹,自应从重办理,以照炯戒。若止于支谱内妄相援引,以为宗族荣笼,亦不过照例拟以不应重律,将所有板片及印存家谱尽营销毁,已足示惩。并令地方官晓谕百姓,务各安分守法,毋得再蹈此等陋习,致涉不经,自干罪戾。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七一二 谕内阁着派纪昀等详细考证内外官职纂成《历代职官表》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七日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

国初设官分职,不殊周官法制。及定鼎中原,参稽前代,不繁不减,最为详备。其间因革损益,名异实同。稽古唐虞,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奋庸熙载,亮采惠畴。周则监于二代,立三公、三孤。秦汉以后,为丞相、为中书门下平章知政事。明洪武因胡惟庸之故,改丞相为大学士。其实官名虽异,职守无殊。惟在人主太阿不移,简用得人,则虽名丞相,不过承命奉行。卽改称大学士,而所任非人,窃弄威福,严嵩之流,非仍名大学士者乎?盖有是君,方有是臣。惟后克艰厥后,庶臣克艰厥臣。昔人言天下之安危,系乎宰相。其言实似是而非也。至六官卽今之六部,周礼典制綦详,要亦本于唐虞司徒秩宗诸职。外而督抚,自秦汉以来,所称守牧、节度、行省,卽唐虞十二牧之遗。历年改革,建置纷如,难以缕数。我国家文武内外官职品级,载在《大清会典》,本自秩熬。至于援古证今,今之某官卽前某代某官,又或古有今无,或古无今有,允宜勒定成书,昭垂永久,俾览者一目了然。

现在编列四库全书,遗文毕集,着卽派总纂、总校之纪昀、陆锡熊、陆费迟(墀)、孙士毅等,悉心校核,将本朝文武内外官职阶级,与历代沿袭异同之处,详稽正史,博参羣籍,分晰序说,简明精审,毋冗毋遗。其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八旗都统、获(护)军统领、健锐火器营、内务府,并驻防将军及新疆增置各官,亦一体详晰考证,分门别类,纂成《历代职官表》一书。由总裁复核,陆续进呈,候朕阅定。书成后,卽以此旨冠于卷首,不必请序。列入四库全书,刊布颁行,以昭中外一统,古今美备之盛。因首论丞相一官,余可类推。览是编者,其各顾名思义,凛然于天工人代,兢兢业业,夙夜靖共,以庶几克艰无旷之义。钦哉特谕。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一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应毁书籍板片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六日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奏解应毁之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西省设立书局以来,凡属堪备采择及新获违碍应毁各书,节经臣具折分晰陈奏在案。所有已经奏明应毁之书,而印本、板片存留在外者,亦经臣刊刻书目,分发各属认真收缴。自上年七月以前,业已先后解过书一万一千五百一部、板四千五百五十三块。

兹查自上年八月至今,据各属陆续呈缴到局书二千六十三部,计一万一千五百八十七本,又板片二十一种、计四千六百七块,存积已多,应行解毁。谨缮清单,恭呈御览。

除分别装箱,委员解交军机处查收请旨销毁,仍再严饬各属,晓谕士民,示以恩予限期,将次届满,作速争先呈缴,毋致存留干罪,务期违碍之书本、板片净尽无遗外,臣谨会同署两江总督臣陈辉祖、江西学政臣汪永锡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八日

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奏闻事。

窃照奉文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搜查,据各属先后呈缴,经前抚臣吴虎炳、李世杰先后咨送军机处销毁,并恭折奏明在案。

臣到任后,又通饬各属详细访查,并将臣在粤东藩司任内所刊奉文各禁书书目,分发各属,责成各学教官,令其向书坊内并本地读书之家暨士民人等家塾,逐一细查,广为晓喻,无论全部书本及残篇断简,凡在应禁之列者,卽行缴出送销,并出示遍行晓喻。兹据藩司朱椿、臬司富躬详送查出应缴各禁书前来。除咨送军机处销毁外,臣谨缮清单,恭呈御览。

臣仍严饬各属再行详细访查,实力办理,期于家喻户晓,尽数查出,毋许片纸存留,务断根株,以正人心而肃功令。相应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臣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一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一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各在案。

本年六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自本年七月起至九月止,四库馆进过全书十四次,臣等详加查核,总裁八阿哥记过二次,嵇璜记过一次,王杰、董诰、曹文埴各记过二次;总阅朱珪记过七次,窦光鼐、达椿各记过三次,倪承宽、李汪度各记过二次,吉梦熊记过一次;总校何思钧记过三十一次,杨懋珩记过二十七次,王燕绪记过二十五次,仓圣脉记过十九次,朱钤记过十七次,缪琪记过十一次;分校王家宾记过二十二次,范鏊记过十次,孙球、李镕各记过八次,方炜、范衷、田尹衡、张曾效、李荃、钱樾各记过六次,于鼎、张焘、陈文枢、张慎和、莫瞻菉、吴甸华、吴裕德、吴舒帷、金学诗、陈昌齐各记过四次,王锺泰、章宗瀛、张虎拜、李楘、袁文邵、胡敏、周鋐、吴寿昌、季学锦、温汝适、牛稔文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一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一六 谕内阁和珅着充四库馆正总裁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五日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和珅着充四库馆正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一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请将总裁曹文埴等交部议处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六日*

臣阿桂、和珅谨奏,为参奏事。昨发下四库全书沈炼《青霞集》八本,内蒙皇上指出空格未填者,共数十签。臣等逐一检阅,内总裁曹文埴未经看出者一处、总校仓圣脉未经看出者共一百四十二处。查从前此等字样,曾于乾隆四十二年奉有谕旨,令该管酌改呈进。此次何得漫不经心,空格至百余处之多,非寻常错误可比,相应请旨,将未经看出一处之总裁曹文埴交部议处,未经看出至一百四十二处之总校仓圣脉交部严加议处。至分校之员阅看书篇既少,更不应疏玩若此,应请一并交部分别议处。

其明季中叶以后著录各书,容臣等详加阅看,遇有此等字样,悉细另行校订,陆续进呈。谨奏。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奉旨:着交部。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一八 谕未详查《日下旧闻考》错误之蔡廷衡等着分别罚俸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吏部等衙门奏纂辑《日下旧闻考》错误未经详查之编修蔡廷衡,其复核之侍讲张焘,及英廉、梁国治均照例察议一疏,奉谕旨:

蔡廷衡着罚俸六个月,英廉、梁国治俱着罚俸三个月,张焘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起居注册) 七一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违碍各书开具清单缴进销毁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查各省送到违碍各书,业将必应销毁及抽毁之本节次开单进呈在案。

兹据各该督抚等将查出应毁重本陆续解到,谨开具清单,装成一百三十箱缴进销毁。再,查各省所送书内,有因沿途雨湿霉烂者,难以翻揭查点,但外间未便存留,理合装成六十捆,一并缴进销毁。所有各省解到板片,并请交武英殿查照向例,分别办理。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二○ 福建巡抚富纲奏复行查出不应存留书籍并请撤毁林兆恩祠祀牌额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福建巡抚臣富纲跪奏,为复行查出不应存留书籍,恭折奏缴销毁事。

窃照钦奉谕旨,查缴违碍各书,业经前任督抚二臣先后搜罗奏缴在案。

臣抵任以来,诚恐僻壤穷乡,尚有遗留,搜毁未尽,随时谆饬各属,会同敎官各就附近村庄,选派明白绅士,遍历有书之家,悉心查检。兹据各属陆续呈缴全书废帙共一百三十一种,计五千一百八十三本,并起有板片六千三百三十七块。臣逐加查阅,内《广舆记》等一百二十九种,俱系四库全书馆及各省奏明应禁之书。除另行委员解送军机处销毁外,其《丛桂堂全集》、《三敎正宗》二书,系由闽省查出。臣查《丛桂堂全集》系明季闽人颜廷榘所著,内中间有违碍字句,不便存留。其《三敎正宗》系明季莆田县生员林兆恩所著,刻自隆万年间,书内虽无甚违碍之处,但创为三教归一之说,其意欲援老释而附于儒,实则推老释而混于儒,名为独尊孔子,实则以孔子之敦为下级,老为中级,释为上级,且妄自称为「三敎先生」、「三一敎主」,复以「夏午尼」为号,以比孔之仲尼、老之清尼、释之牟尼,不特参孔圣、老子、释迦而四之,直欲驾孔圣、老子、释迦而上之。称名既属狂诞,立说更为不经,应请销毁,以息邪说而正人心。至有无原板翻刻及别项著述,并其门人卢文辉有无专集流传,现在通饬实力查缴,并咨会各省一体查办外,所有二书内违碍谬妄语句,臣谨黏签封固,另开书目清单,恭呈御览。

再,查林兆恩伪托发明三教,彼时从游弟子,谬为推重,颇有为之立祠者,既以敎主为名。臣恐尚有别项流传邪敎等事,随细加访察,并于乡试时查询。该县诸生率多不知其人,间有知为明季道学者,亦称世远年湮,不知何所著述。核之该县志乘,亦仅列于隐逸门内,并未载有前书,并查该祠牌额,亦止名为理学,不复有三敎之名,是其说仅能淆惑于一时,久已不行于圣世。惟其书既悖于正学,似不便复存其祠祀,应请查明撤毁,以为欺世盗名者儆。

合并陈明。伏祈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二一 湖广总督舒常奏缴湖北省第十次查获应毁各书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一日

湖广总督臣舒常、湖北巡抚臣郑大进跪奏,为十次查获应毁各书,委员解缴,恭折奏闻事。

窃照各种违碍书籍,湖北先经酌委敎职人员,各回原籍,向亲友家中劝谕呈出,并令各州县会同该学教官慎选醇谨绅士,分乡查缴,业已九次查获违碍各书,总计八千六百零三部,俱经奏明,委员解送军机处在案。

臣舒常到任后,复会同臣郑大进严饬各员,实力搜罗,毋稍隐匿。兹又据各委员陆续呈缴查获违碍书一百五十二种,计一千三百八十八部。臣等现在点明封固,除委员解赴军机处查销外,所有湖北省第十次查获应毁各书委员解缴缘由,臣等谨会折具奏,并缮简明清单,恭呈御览。

再,查奉淮定限以来,此时虽已满二年,但楚省幅员辽阔,臣舒常莅任未几,诚恐查察或有未周,不无遗漏。臣等管见,应请仍饬各属,遇有查出,准令随时报解,以便陆续呈缴,不使借口满限,转致漏匿。

合并陈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二二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馆哈密瓜人员名数单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二日

拟赏四库全书馆哈密瓜人员名数单

总裁十员,除臣等在军机处行走及懋勤殿行走者,已蒙恩特赏外,余总裁三员,酌拟每员赏瓜一圆。

英廉、嵇璜、金简,拟共赏三圆。

总纂四员,拟赏二圆。

提调十一员,拟赏二圆。

总校八员,拟赏一圆。

纂修、分校及排校聚珍板并对音、缮签、督催等官共一百五十三员,拟共赏十二圆。(军机处上谕档)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旨:

纂辑《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 公阿桂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奉上谕:

前令各省将违碍字句之书籍实力查缴,解京销毁。现据各省督抚等陆续解到者甚多。因思演戏曲本内,亦未必无违碍之处,如明季国初之事,有关涉本朝字句,自当一体饬查。至南宋与金朝关涉词曲,外间剧本,往往有扮演过当,以致失实者。流传久远,无识之徒或致转以剧本为真,殊有关系,亦当一体饬查。此等剧本,大约聚于苏、扬等处,着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有应删改及抽掣者,务为斟酌妥办,并将查出原本暨删改抽掣之篇,一并黏签解京呈览。但须不动声色,不可稍涉张皇。至全德向不通晓汉文,恐交伊专办,未能妥协。所有苏州一带应查禁者,并着伊龄阿帮同办理。将此传谕知之。钦此。

军机大臣遵旨传谕两淮盐政伊龄阿、苏州织造全德。(军机处上谕档) 七二五 军机大臣奏呈《明季奏疏》拟选各篇目录并将原书缴进销毁片(附清单)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前发下明人奏疏各书,查系上年二月所进各省送到违碍应毁书籍。内蒙皇上亲加抽阅,卽次发下,奉有谕旨:此等奏疏内有剀切敷陈切中当时弊政者,应别加编录,名为《明季奏疏》,勒成一书,使天下万世晓然于明之所以亡,亦可垂示方来,永为殷鉴。其应存诸疏,将触背字面略为改易选录,余仍分别撤毁。等因。钦此。

当经馆臣将拟选各篇掣出存馆,酌改编次,原书仍行缴进,请旨销毁。至拟选各篇,因各省陆续缴进书内恐有发下应行选录者,是以尚未编辑成帙,谨抄录原奉谕旨及开写拟选各篇目录进呈,并将原书仍行缴进销毁。谨奏。

附 拟选各篇目录清单

宋祯汉《西台疏草》内拟选六篇:《魏忠贤不宜予荫》、《论加派扰民之弊》、《请去权珰魏忠贤》、《再请斥退魏忠贤》、《都城刼盗叠见营务废弛》、《论大计滥举纵贪之弊》。

高推《柱史小草》内拟选三篇:《盗贼充斥法纪废弛》、《极边民蹙日甚新饷苦累难支》、《论延安失守抚臣欺君冒功隐罪》。(军机处上谕档)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翰林院奏补文渊阁校理并带领引见,奉谕旨:

韦谦恒着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德昌着以原衔署文渊阁校理。瑞保、汪如藻、五泰、陈崇本、刘谨之、彭元珫、邹炳泰、周永年、王增、王尔烈、邵晋涵、程晋芳、吴省兰、戴衢亨俱着记名,俟遇有缺出,挨次充补。余依议。(起居注册) 七二七 寄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解京填补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

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版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七二八 军机大臣奏查办《说郛》《续说郛》情形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查陶宗仪《说郛》,皆元以前书,现已抄录入四库书内,并非应毁之本。其陶珽所辑《续诋郛》,内有明末违碍之处,应行抽毁,俟该省解到时签出进呈。进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二九 军机大臣奏俟湖北省解到《续说郛》时黏签进呈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臣等遵旨查阅现在各省所缴违碍书籍,内并无陶珽《续说郛》一书。请俟湖北省解到比书时,卽行黏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三○ 军机大臣奏将《两朝纲目备要》年月参错各条黏签呈览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查《两朝纲目备要》内仰蒙睿鉴指示之处,因卷七内「立贵妃杨氏为皇后」一条,目内已叙入韩侂冑诛死以后事,而下条纲内复书以韩侂冑为太师,序次颠倒,首尾不明。此外,纪述无绪及干支错互之处尚多。前于初次进呈时,蒙圣训详悉指示,令臣等通行查明订正,臣等凛遵谕训,详加考核。其叙事年月前后参错者,俱行加案驳正,其或有因追叙补叙,以致节次混淆者,亦俱为推寻文义,逐一加案声明,以清端绪。谨逐条查出,黏贴黄签,恭呈御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三一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各书分别办理情形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查各省送到违碍各书,节经臣等开单进呈在案。兹又据各省督抚等将应营销毁各书陆续解到,交该纂修等详加阅看。查出《秘书》、《兵衡》等九十种,俱有违碍字句,谨开列清单,恭呈御览,请旨销毁。又应毁重本各书一百八十二种,装成九十五箱,一并缴进销毁。所有各省解到版片,并请交武英殿查照向例,分别办理。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三二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总阅等着分别罚俸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又吏部等衙门会议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四库馆进过书籍十四次,其中错误次数之总裁、总阅皇八子仪郡王、大学士嵇璜、吏部左侍郎王杰、户部侍郎董诰、兵部侍郎曹文埴、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珪、宗人府府丞窦光鼐、礼部侍郎达椿、太常寺卿倪承宽、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汪度、内阁侍读学士吉梦熊,总校 编修王燕绪等均已记过,例应分别罚俸一疏,奉谕旨:

皇八子永璇着罚尚书俸六个月,王杰、董诰、朱珪、窦光鼐、达椿、倪承宽俱着罚俸六个月;吉梦熊着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王燕绪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李镕、范衷、莫瞻菉、张虎拜俱着罚俸三个月。嵇璜、曹文埴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李汪度着销去纪录一次,其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何思钧、方炜、吴裕德、吴寿昌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仓圣脉、钱樾、吴舒帷、季学锦、张焘、于鼎、陈昌齐、章宗瀛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 七三三 谕未看出《青霞集》空格未填之仓圣脉等着降级调用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又议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四库全书沈炼《青霞集》八本,内蒙皇上亲自检阅,指出空格未填者四十余签,其疏漏错误未经看出之总裁 兵部侍郎曹文埴、总校 编修仓圣脉、分校 检讨王汝嘉均应照例降调不准抵销一疏,奉谕旨:

仓圣脉、王汝嘉俱着降二级调用,曹文埴着销去加一级,免其降级。(起居注册) 七三四 寄谕各省督抚留心查办外间流传剧本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上谕:

前因外间流传剧本,如明季国初之事,有关涉本朝字句,亦未必无违碍之处,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斟酌妥办。兹据伊龄阿覆奏,派员慎密搜访,查明应删改者删改,应抽掣者抽掣,陆续黏签呈览;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请勅各督抚查办。等语。自应如此办理。着将伊龄阿原折抄寄各督抚查办,留心查察,但须不动声色,不可稍涉张皇。将此遇各督抚奏事之便,传谕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三五 军机大臣奏阅看《西斋集》情形并请敕交苏抚查解书板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日

发下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臣等详加阅看,其中狂悖指斥之处甚多,殊堪发指。查此书系两江总督萨载解到,所有板片尚未查解。至王仲儒及作序之汪之珩等,臣等已交吏、礼二部详查,尚未送到。但王仲儒是否系明末国初人,现在有无子孙,其作序之汪之珩等是否尚存,应请勅交江苏巡抚,就近一并详查核办,并令将此书板片立即查明,解京销毁。此外各省恐亦有刊刻流传之本,臣等行文各督抚,饬令严查解京销毁,并将原书先行缴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三六 山东巡抚国泰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

山东巡抚臣国泰跪奏,为遵旨办理奏覆事。

窃臣于十二月初二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版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臣当卽钦遵转行藩臬二司,一面行知省城总书局各委员遵照,将各属缴到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并令一面转行各该府州,通饬各属严行出示,晓谕士民及坊间书肆,凡有如沈炼《青霞集》等类不应销毁之书,留有空格各书籍及有版片者,俱卽查出呈缴省城总局,以凭签出解京,听候填补。其版片存留省城总书局,以凭俟馆阁发出填本,照样填刻,不得稍有遗留、隐匿。所有臣现在遵旨办理缘由,理合先行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三七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棹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

窃臣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窒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版片者,即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臣跪读之下,仰见我皇上化洽同文、嘉惠艺林之至意。伏查各种书籍,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自应酌量填补,但各省自行查填,诚如圣谕,恐未妥协,亦难画一。今荷圣明训示,概行签出解京,交馆臣查明填补后,发回补刻,则所填字样咸归画一,自可传信于万世。

臣随恭录谕旨,广行宣布,并移会学臣札行两司,通饬各州县印学各官,在于所属坊肆及藏书之家,逐细详查,俟查明签出另行解京外,所有遵旨办理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三八 河南巡抚雅德奏缴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

河南巡抚臣雅德跪奏,为恭缴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豫省节奉查缴违碍各书,俱经前任各抚臣通饬晓示,并于省城设立书局,派委专员校勘,先于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将查出应缴书籍板片,奏明解送在案。

兹据署布政使郑源璹详称,自上次缴书之后,又据开封等九府、光州等四州所属各州县陆续缴到书籍三百零二种,共五千二百七十八部,计五万八千四百五十九本,板片四百零二块,当经局员校勘,俱系通行应缴违碍书籍,造册呈送前来。臣查核数目相符。

所有查出各项书籍,除造具清册解送军机处查收销毁外,理合恭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三九 满本堂为知照堂属各官员数职掌事致典籍厅移付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

满本堂为移覆事。

准四库全书馆职官表处文称:现在本处钦奉谕旨,办理《历代职官表》一书,所有在京各衙门自本朝以来官制沿革,均应详悉查明,逐一编纂裁入。为此,合行移咨内阁,希卽将堂属各官员数职掌,自国初以来建置年月及有无分析改并、裁减、添设并兼辖之处,分款详细造册,迅速移送过馆,以便纂办。等因前来。

查本堂额设侍读学士二员、侍读四员、八旗额设中书每旗五员,共四十员。于乾隆十四年奉旨裁汰一员,仅止三十九员。每旗改设四缺,共三十二缺,所余七缺作为八旗轮补公缺。遇有公缺中书缺出,咨取空缺旗分之文举人一员,与空缺旗分之贴写中书,一同考试拟补在案。至贴写中书每旗额设三员,共二十四员,前因事繁人简,不敷应用,于乾隆三十二年经原任大学士 公傅<恒>等奏请每旗添设学习中书一员,亦在案。但国初以来,建置年月及改并之处,历年已久,无案可稽。所有职掌事宜黏单开列于后,相应移付贵厅查照,转行咨覆办理四库全书职官表处可也。须至付者。

计黏单一纸。

右移付典籍厅。(内阁移付) 七四○ 暂署两江总督陈辉祖奏续缴应禁书籍并请展限一年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

暂署两江总督 江南河道总督臣陈辉祖谨奏,为续缴应禁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一切诞妄著作,钦奉上谕,实力查缴,所有江宁书局先后收获违碍书籍,均经历任督臣奏明,委员解京在案。

臣接署督篆,叠檄行催,今据各属续缴重复违碍书二千六百七十八部、新获违碍书三十七种,又《虞初新志》等书板三千一十二块,均应销毁,现饬藩司造册详送,以凭委员解送军机处查收,并分咨各省一体查缴。

再,查此案前奉谕旨予限二年,现已届满,但江南地方书籍繁多,各属尚在源源购缴,并未禀报搜罗已尽,若遽为停止,转恐尚有遗漏,应请再为展限一年,俟临时再行察核具奏。臣仍饬属实力购访,并广行出示晓谕,卽残编断简,稍涉违碍字句,俱令及时呈缴,务使犬吠狼嘷,根株净绝,藉以正人心而厚风俗。除饬知藩司遵照办理外,理合将新获各书另缮清单,恭呈御览。

臣谨会同江苏抚臣闵鹗元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四一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空格书籍缘由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

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奏覆事。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板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卽钦遵转行司道府厅州等官督率所属,一体留心查办,无论家藏市刻,均令详加确查。如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签出解省,汇送馆臣填补,并谕知俟填补后,仍行发还;有板片者,即可遵照补刻,以期书不阙疑,法归尽善。

所有遵旨查办缘由,谨先恭折奏覆,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四二 河南巡抚雅德奏遵旨查缴《青霞集》等书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河南巡抚臣雅德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

窃臣于十二月初四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寄字内开,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板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钦遵到臣。

随即饬令署藩司郑源璹将豫省坊行刻本详细检核,容俟查覆到日,凡有如《青霞集》等种书籍,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臣谨签出解京,奏请交馆填补外。

所有钦奉谕旨缘由,合先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四三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汇缴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山西巡抚臣喀宁阿谨奏,为汇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应禁书籍,钦奉谕旨,并准各省咨查及晋省自行查获各书,均经前抚臣节次奏明缴销在案。

臣到任后,复严饬各属州县并教职等官,逐处详查,实心购访,如有明末国初伪妄之书,无论全书、废卷,概令呈缴,以期查办净尽。兹据各属陆续查缴前来。臣与布政使谭尚忠饬委妥员,设局逐细校阅。内有山西省自行查获之《钱牧斋诗钞》二本、钱谦益评选《归震川稿》四本,叶向高、王凤洲订纂《通鉴经筵集解》十本,又王士正选《感旧集》二部,内有钱谦益诗。臣查钱谦益、叶向高、王凤洲等评着书籍,现准咨查俱应缴销。又王廷垣所著《历朝捷览》六本,内有触碍语句,并载及宏光伪号,应营销毁。查王廷垣序文内开,前礼部尚书兼翰林院经筵侍讲大学士,并未开明籍贯何省。惟伊侄王景淑序文内开有「古临」字样,似系江西人氏。臣现在飞咨该省一体查办。又《尺木语录》六十本,其中狂悖诞妄之处甚多,所有书本版片,应请一并销毁。臣查以上各书,既系刻本,不无翻刻流传,随又严饬各属,并移咨各省通行查缴,以期永绝根株。

谨将各书黏签封固,并查获版片三十九块,又各省咨查应缴书八十三种计二百七十二部,序文一百一十册,残缺不全书五十五种,散页二分,时文十一篇,一并委员解送军机处查收,进呈销毁。

理合恭折具奏,并缮具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四四 军机大臣奏请交总纂纪昀等再加详阅选剩明末奏疏片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昨发下明末人奏疏各种,查系选剩之书。其从前拟选各篇已经掣出,但现在编辑《明季奏疏》,不厌精详,恐其中尚有酌应入选者,应请交总纂纪昀等再加详细阅看,俟选定缮录进呈后,同原书一并缴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四五 满票签为知照本处官员职掌事宜致典籍厅移付(附事宜单)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

满票签为咨覆事。

准四库全书馆职官表处文称:现在本处钦奉谕旨,办理《历代职官表》一书,所有在京各衙门自本朝以来官制沿革,均应详细查明,逐一编纂载入。为此合行移咨内阁,希即将堂属各官员数、职掌,自国初以来建置年月,及有无分晰改并、裁减添设并兼辖之处,分款详细造册,迅速移咨过馆,以便纂办。等因前来。相应将本处侍读、中书等官员职掌事宜开具清单,移付贵厅转行办理四库全书馆职官表处可也。须至移付者。

计事宜单一纸。

右移付典籍应。

附 满票签事宜单

满票签事宜:

一、满票签处额设侍读三员,额设议叙中书二十员、议叙蒙古中书二员。

一、直省题奏一切本章,由汉本堂翻译,交满本堂缮写清字,票签处照本择取略节,拟写票签呈中堂酌定进呈。

一、通部本章,并直省督抚、提镇、学政、将军、布政、按察及各部院衙门题奏事件,每有奉旨查问者,票签处声明缘由,呈明中堂,缮写说帖进呈。

一、每日进呈通部本章,内有奉旨交部改正或另改签者,票签处呈明中堂,遵旨办理。

一、遇皇上谒陵行围,票签处每次派侍读一员、中书五员随驾,办理六部大小衙门及各省督抚、提镇本章。一应交发清汉上谕、奏折并一切查办事件,随本发到夹板报匣奏折进呈发出时,查明缮写清单,随本发京,转交该衙门办理。

一、奉特旨交大学士办理事件,票签处呈明中堂办理。

一、每日批本处批出红本,票签处查明发科后,登记丝纶簿。

一、交各该处一切清汉上谕并直省一切清汉折奏,交发各该部院衙门后,票签处登记外,记档以备查考,仍将原底交回奏事处或军机处。

一、每日进呈本章有折改者,票签处择取略节呈送中堂。

一、遇御门折本改签,系票签处承办。

一、遇皇上驻跸圆明园,票签处侍读、中书,每班侍读一员、中书六员,轮流该班,办理本章,缮写进呈票签,并批本处批出红本,查明发京转发六科。又将奏事处、军机处交出清汉上谕、奏折,一切查办事件,俱摘取略节,缮写发单,发京转交各该衙门办理。

一、遇勾到之年,一应事件,票签呈明中堂办理。

一、凡一切发抄上谕并清汉奏折,票签处查明登记档案,传交各该部院衙门办理。

一、遇皇上御门之日,票签处将满洲学士职名缮写绿头牌,交奏事处转奏。奉旨派出之学士奏折本〔章〕奉旨后,大学士等遵旨拟写改签,票签处缮写进呈。(内阁移付) 七四六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办《西斋集》情形片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六日

查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请将两江督臣萨载解缴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恐各省亦有刊刻流传,请旨行文各省严查销毁。臣等查此项书本,上年正月间曾经两江督臣萨载咨会查缴,卽经臣郑大进于暂署督篆时严密委员收缴,未有获解。兹复接阅抄寄奏片,现在已饬两司及原委收缴遗书各敎职,再加密访。如有《西斋集》实时呈出缴解,不得稍有遗漏,致后有发觉,自取罪戾。

理合将查办缘由,附片奏闻。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四七 护理贵州巡抚孙永清奏覆黔省查缴《青霞集》等空格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

护理贵州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孙永清跪奏,为接奉谕旨,钦遵查办,先行覆奏事。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九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等字寄,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版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钦遵。寄信到臣。

伏查黔省僻在偏隅,素无藏书之家,亦少坊间刊本,所有各项书籍皆由商贾贩运而至。近年以来,钦遵谕旨查办违碍各书,经历任督抚转饬各属尽力搜缴,并于省城设有书局派员专办,陆续解京销毁在案。

兹查沈炼《青霞集》一书,黔省缴到各项书籍中并无此种。至坊间行刻各书,留有空格者,自所不免。臣接奉谕旨,并准督臣福康安知会,随行署藩司奇丰额、署臬司德隆转饬各府厅州县并敎职等官,各于所属境内,一面出示晓谕收缴,一面设法详细确查。复于教职佐杂中选派明白晓事之员,令在省城书坊及读书士子之家善为晓示,如有沈炼《青霞集》及空格各书,无论书本、版片,均卽呈缴省局,逐一签出汇齐解京,祇请酌量填补。仍登记档案,听候发回,以便给还原缴各人承领。不得阳奉阴违,聊且塞责,致有遗漏,亦不得假手吏胥,藉端滋扰,以仰副我皇上嘉惠士林至意。

除俟查缴到日,卽行汇齐解京办理外,合将奉到谕旨查办缘由,先行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钦此。(宫中朱批奏折)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七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各在案。

上年十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按季查核。自十月起至十二月止,进过全书四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总裁 八阿哥记过一次,十一阿哥记过三次,王杰记过三次,臣董诰记过二次,曹文埴记过四次;总阅周煌、李汪度、倪承宽各记过一次,谢墉、胡高望各记过三次,朱珪记过十六次;总纂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各记过三次;覆校邹炳泰记过三十八次,黄轩、邵晋涵各记过十八次,平恕记过十二次,彭元珫记过十次,吴典记过八次,王增记过五次;总校朱钤记过八十七次,杨懋珩记过八十五次,缪琪记过五十三次,仓圣脉记过三十四次,王燕绪、何思钧各记过三十一次;分校陈木记过三十四次,范鏊记过二十八次,牛稔文记过二十四次,彭元珫、王璸各记过二十次,王增、叶兰各记过十八次,金光悌、黄昌禔、卜维吉各记过十四次,胡予襄、陈初哲、刘景岳各记过十二次。孙球、邱庭漋、嵇承志、励守谦、吴舒帷、张慎和、潘庭筠各记过十次,秦泉、罗万选各记过八次,汪日赞、徐步云、李岩、杨世纶、袁文邵各记过六次,吴典、王彝宪、潘曾起、汪锡魁、陆湘、李楘、李斯咏、朱依鲁、陈文枢、王锺泰、朱炘、范来宗、宋镕各记过四次,周鋐、孙梅、吴省兰、蔡必昌、王家宾、王庆长、毛凤仪、赵秉渊、鲍之锺、张曾炳、戴联奎、李荃、金榜、石鸿翥、周兴岱、宋枋远、于鼎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四九 全书处汇核十至十二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

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起至十二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四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除总校官陆费墀前经奉旨免其议处,毋庸开送外,应将应行汇核之总裁、总阅、总校逐次填注。又总裁阿<桂>、和<珅>覆阅奏明记过之处,一并填注。统行开具于后:

一、《大事记续编》内「士民相庆」句,「庆」字写不成体。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二次。

一、《大事记续编》内「尝为郡掾」句,「掾」讹」。椽」。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刘景岳记过二次。

一、《中州名贤文表》内「条山东峙画屏开」句,「屏」讹「幈」。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北溪大全集》内「吾姊今朝庆诞辰」句,「辰」讹「晨」。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周鋐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嚬蛾强一妆」句,「蛾」讹「娥」。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身未亡」句,「亡」讹「忘」。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小堂绮帐三千户」句,「户」讹「万」。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君王乃背彤砌」句,「彤」讹「雕」。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秦泉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吴」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秦泉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乔」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叶蔺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明视八世孙」句,「视」讹「(日示)」;又「与宋鹊谋而杀」之句,「鹊」字下傍注「集」作「(犭足)」,刊本「(犭足)」讹「徒」。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黄昌禔记过四次。

一、《文苑英华》内「赙物二百段」句,「赙」字涂墨未改;又「二」字讹「三」。总校官朱钤记过六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四次。

一、《文苑英华》内「碑三十四」四字酌删,乃涂抹未经挖去;又「一作皆唐大诏令」,亦酌删,未改。总校官朱钤记过十次。

一、《文苑英华》内「华清恩幸古无伦」句,「恩」讹「思」;又「犹恐蛾眉不胜人」句,「蛾」讹「娥」。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王钟泰记过四次。

一、《文苑英华》内「寤寐增劳」句,「寤寐」二字讹「窹(寐中宀改穴)」。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王璸记过四次。

一、《文苑英华》内「云鬓花冠金步摇」句,「鬓」讹「鬂」;又「芙蓉帐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二句,「宵」并讹「霄」;又「宛转蛾眉马前死」句,「蛾」讹「娥」。总校官朱钤记过四次,分校官金光悌记过八次。

一、《文苑英华》内「紫微降天仙」句,「微」讹「薇」;又「深山望里钟」句,「钟」讹「锺」;又注内「一作屣」,「屣」讹「(尸从)」。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六次。

一、《文苑英华》内「江总」,「总」讹「摠」。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赵秉渊记过二次。

一、《文苑英华》内「攘袂瞋目」句,「袂」讹「(衤央)」;又「若夫扃牖六合」句,「牖」讹「牗」;又《封建论》下失写李百叶姓名。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黄昌禔记过六次。

一、《文苑英华》内「对禹问」下失写韩愈姓名。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鲍之锺记过二次。

一、《四书讲义困勉录》内,五页未画上阑。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五次。

一、《春秋五礼例宗》内「总羣公言之」句,「总」讹「摠」。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秦泉记过二次。

一、《刘随州集》内「汉口夕阳斜度鸟」句,「度」讹「渡」。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秦泉记过二次。

一、《罗昭谏集》内「尘飘马尾甘蓬转」句,「蓬」讹「篷」。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宋镕记过二次。

一、《罗昭谏集》内「花落花开泪满膺」句,「膺」讹「缨」。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宋镕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八阿哥阅。

一、《古文苑》内「调铅无以工其貌」句,「貌」字写不成体。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范来宗记过二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齐孔稚珪」,「齐」讹「宋」;又二百九十九卷内,「齐」讹「梁」。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汪日赞记过四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涓埃何以答恩荣」句,「埃」讹「涘」;又「春星烂漫烛微坦」句,「微」讹「薇」;又「空传暮雨过」句,「过」讹「多」;又「江上数峯青」句,「青」讹「清」;又「晋陶潜」,「晋」讹「宋」。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五次,分校官高中记过十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与丁廙诗」,「廙」讹「翼」。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孙梅记过二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更洒江毫上玉堂」句,「堂」讹「皇」;又「谢朓」,「朓」字讹「眺」。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四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宛约风流」句,「宛」讹「婉」;又「阼」字讹「祚」。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朱炘记过四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臣闻久变无津」句,脱去「臣」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卷一百二十九第四十四页,误装入第四十页之前。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五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南村诸杨北村卢」句,「杨」字挖补未填。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二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薛能谢刘相公寄天柱茶》诗上应空格,误填「膝」字。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收书老更痴」句,「痴」讹「痴」。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吴省兰记过二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摧心对董帷」句,「帷」讹「帏」。又「邂逅相逢食楚苹」句,「逅」字未填。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黄昌禔记过四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晋潘岳两阶铜人训曰」句,「两」讹「両」。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木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御定渊鉴类函》内「未似雕阑倚半酲」句,「酲」讹「醒」。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二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稻粱恩厚莫愁饥」句,「饥」讹「饥」;又「步南园以迥眺」句,「眺」讹「朓」;又「雝雝鸣鴈」句,「雝雝」讹「雍雍」;又「修文之应」句,「修」字挖补未填;又注内「偃武修文之应」句,又挖补未填;又「睍睆黄鸟」句,「睆」讹「睕」;又「鸤鸠在桑」句,「鸤」讹「鸣」。总校官缪琪记过十六次,分校官王璸记过十六次:

《御定渊鉴类函》内「乃是乌鬼报仇也」句,「乌」字涂抹,未经挖补。总校官缪琪记过五次。

一、《初学记》内「谢朓」,「朓」字讹「眺」。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二次。

一、《俟庵集》内「践阼」,「阼」字讹「祚」。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嵇承志记过二次。

一、《龟巢稿》内「梁上新巢乳燕栖」句,「栖」讹「飞」。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二次。

一、《龟巢稿》内「幽人校书深闭门」句,「门」讹「关」。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胡<高望>阅。

一、《衡庐精舍藏稿》内「其奈明朝又转蓬」句,「蓬」讹「篷」。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朱依鲁记过二次。

一、《衡庐精舍藏稿》内「(上雨下对)元云而盖天皎明」句,「(上雨下对)」字写不成体。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朱依鲁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胡<高望>阅。

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目录内,邵尧夫「尧」字讹「雍」。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范鏊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胡<高望>阅。

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内「非特尚书之万几」句,「几」讹「机」。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宋元诗会》内「痴儿不了公家事」句,「痴」讹「痴」;又「伊川洛浦寻芳徧」句,「徧」讹「偏」;又「丑妍巨细千万殊」句,「妍」讹「研」;又「湘水未干终未尽」句,「干」字写不成体;又「头白鸳鸯占绿萍」句,「萍」讹「苹」;又「端为琼花芍药催」句,「催」讹「开」。总校官缪琪记过六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十二次。

一、《宋元诗会》内「横经还集绛纱帷」句,「帷」讹「帏」。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倪<承宽>阅。

一、《佛祖历代通载》内「老子生于天冈」句,「冈」讹「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李岩记过二次。

一、《万寿盛典初集》内注「其七」二字,挖补未填;又「沙碛难耕赖月粮」句,「粮」字写不成体。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六次,分校官李岩记过四次。

一、《黄氏日抄》内「淮南王刘安」句,「南」讹「安」;又《浏阳杨龟山画像记》,「浏」字写不成体;又「礼以恭逊节俭」句,「恭」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七次,分校官侍朝记过六次。

一、《黄氏日抄》内「以祈黄耇」句,「耇」讹「苟」。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曾炳诏过二次。

一、《端平诗隽》内「城卧数条冈」句,「冈」讹「岗」。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王<杰>阅。

一、《范忠贞集》内《垛庄和壁间韵》,「庄」讹「庄」,又「了此一番痴」句,「痴」讹「痴」。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四次。

《御定八旗通志 初集》内,卢沟桥「卢」字讹「芦」。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二次。

《御定八旗通志 初集》内「追谥曰烈」句,「谥」讹「谥」。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李荃记过二次。

《御定八旗通志 初集》内「凡征高丽」句,「凡」字,又「万禩」,「禩」字,二字俱写不成体。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四次。

《御定八旗通志 初集》内「渭涘凝庥」句,「庥」字写不成体。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御定八旗递志 初集》内,「践阼」,「阼」字讹「祚」。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二次。

一、《古微书》内「周召桧豳」句,「豳」字写不成体;又「夷齐墨胎氏之二子也」句,「胎」讹「台」;又「喓喓草虫」句,「喓」讹「要」。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范鏊记过六次。

《御定性理大全》书内「据陈恒弒其君」句,「据」讹「(扌处)」;又「圣门事业学须强」句,「强」讹「疆」。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御定性理大全》书内,李贺上应加圈,未曾填好;又朱子「朱」字空格,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六次,分校官金光悌记过四次。

《御定性理大全》书内「已久闻于邻国」句,「久」讹「父」。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金光悌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周<煌>阅。

一、《春秋管窥》内「故谥而不谥」句,「谥」讹「谥」。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戴联奎记过二次。

一、《春秋管窥》内「不反哭于寝」句,「寝」字写不成体。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金榜记过二次。

一、《姑苏志》内「须暝往攻离」句,「暝」讹「瞑」;又刘勰「勰」字写不成体。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李楘记过四次。

一、《抱朴子外篇》内「故委世务而不纡眄」句,「眄」字写不成体;又四十页一行、六行二处「抱朴子曰」应别为一条,讹与上接写。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杨世纶记过六次。

一、《蔡中郎集》内「施公输之剞劂」句,「输」讹「愉」。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二次。

一、《拓轩集》内「按图哀怨岂绿珠」句,「岂」讹「起」。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二次。

一、《太平御览 书目》内陆玑「玑」字讹「机」;又「日月之食」句,「食」讹「蚀」;又「聊复尔耳」句,「耳」讹「尔」。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三次,分校官袁文邵记过六次。此册系总裁程<景伊>阅。

一、《太平御览》内「有胆力雄武」句,「胆」讹「胆」;又谢朓「朓」字讹「眺」。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四次。

一、《太平御览》内「邶北风之诗」句,「风」讹「门」;又「绁北犬」句,「犬」讹「大」。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四次。

一、《太平御览》内「郭泰字林宗」句,「宗」讹「字」。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石鸿翥记过二次。

一、《太平御览》内梁天监「监」讹「鉴」。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蔡必昌记过二次。

一、《太平御览》内谢朓「朓」字讹「眺」,共三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刘景岳记过六次。

一、《太平御览》内「召勇士孙涓」句,「涓」讹「(亻肙)」,共九处;又「沙门支遁」句,「支」讹「友」。总校官仓圣脉记过十次,分校官范鏊记过二十次。

一、《太平御览》内「麦铁杖」句,又「铁杖应声」句,「铁」俱讹「铁」。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汪锡魁记过四次。

一、《太平御览》内太祖,「太」字讹「大」;又「与足下隔」句,「足」讹「天」。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徐步云记过四次。

《御定孝经衍义》内「洽比其邻」句,「洽」讹「协」;又「邶」讹「(比阝)」,共六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七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陈初哲记过十二次。

《御订全金诗增补 中州集》内「却笑幽忧客」句,「却」字挖补未填;又「蝉鬓慵梳长倚门」句,「鬓」讹「鬂」。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六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四次。

《御选唐宋文醇》内「蒙将军恬南伐楚」句,「伐」讹「代」;又「羽衣翩跹」句,「跹」讹「(扁迁)」。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御选唐宋文醇》内「周南召南」句,「周」字写不成体。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孙球记过二次。

一、《诗集传》内「辗转反侧」句,「辗」讹「展」。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程<景伊>阅。

一、《书影》内二「谥」字讹「谥」;又「又谓目之流盼也」句,「盼」讹「盻」。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牛稔文记过六次。

一、《骈志》内二「杕」字讹「杖」;又「东家有大枣树」句,「树」字挖补未填;又「徧观子弟」句,「徧」讹「偏」。总校官朱钤记过八次,分校官张慎和记过八次。

一、《骈志》内谢朓「朓」字讹「眺」。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家宾记过二次。

一、《成都文类》内「夜多无雨晓生尘」句,「尘」讹「烟」。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邱庭漋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王<杰>阅。

一、《成都文类》内诗题下失写「前人」二字,二处;又「甘棠忆召公」句,「召」讹「邵」;又「小摘为情亲」句,「情亲」讹「亲情」。总校官缪琪记过四次,分校官邱庭漋记过八次。

一、《成都文类》内「遵邑门以西出兮」云云一首,讹空格写。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周兴岱记过二次。

一、《石仓历代诗选》内「晤言一室之内」句,「晤」讹「悟」;又下梁诗三」,「三」字讹「二」;又「春鲸吐华浪」句,「春」讹「奉」。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嵇承志记过六次。

一、《石仓历代诗选》内「不得颉颃」句,「颃」讹「顽」。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嵇承志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石仓历代诗选》内蛾眉,「蛾」字讹「峨」;又「汉室长陵小市东」句,「东」讹「中」。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潘曾起记过四次。

一、《石仓历代诗选》内「新调白马怕鞭声」句,「怕」讹「柏」。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张慎和记过二次。

一、《石仓历代诗选》内「至今钟磬满南邻」句,「邻」讹「陵」。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庆长记过二次。

一、《石仓历代诗选》内「千载笑巫娥」句,「娥」讹「蛾」。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范来宗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曹<文埴>阅。

《御选唐宋诗醇》内「清泠玉韵两三章」句,「泠」讹「冷」;又「不妨小倦带余酲」句,「酲」讹「醒」;又「回向禅龛一炷香」句,「向」讹「回」;又「怳如随计入都时」句,「都时」二字讹「成都」。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五次,分校官吴舒帷记过十次。

一、《渚宫旧事》内「王朝羣臣」句,「羣」写作「群」。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卜维吉记过二次。

《御定佩文韵府》内「影入机中之鬓」句,「鬓」讹「鬂」。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御定佩文韵府》内「肝胆呈」,「胆」讹「胆」。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二次。

《御定佩文韵府》内「河鼓黄姑牵牛也」句,「河」讹「何」。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徐步云记过二次。

《御定佩文韵府》内王之涣,「之涣」二字讹作「涣之」。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毛凤仪记过二次。

《御定佩文韵府》内扬子,「扬」字讹「杨」;又「红耳霜毫趁草眠」句,「草」讹「子」。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王彝宪记过四次。

《御定佩文韵府》内嵇康「嵇」字讹「稽」;又卷九十二之三,首篇目录剥字下遗脱未写;又「麋角」上遗漏识语。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十六次,分校官侍朝记过十二次。

《御定佩文韵府》内「徇齐」,「徇」讹「狥」。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资治通鉴》内「谅阴」,「阴」讹「闇」,「万几」「几」讹「机」;又小注「阴音闇」讹「闇音阴」;又「省悉井翻」,「井」讹「亮」;又「宋纪十四」,「四」讹「一」。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六次,分校官叶兰记过十二次。

一、《资治通鉴》内「谗人罔极」句,「人讹」「言」;又「若千顷陂」句,「千」讹「干」。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孙球记过四次。

一、《资治通鉴》内「强其两翻」【真按:此强音为勉强之强也。强通强。】,「两」讹「雨」;又「拓跋普根」句,「跋」讹「拔」。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孙球记过四次。

一、《海叟集》内「漫说江南万玉妃」句,「漫说」二字讹「未误」。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扬子法言》内,三页后八行,「蠃」讹「臝」;又「说」字涂墨,未曾挖补。总校官缪琪记过六次,分校官刘景岳记过四次。

一、《论语类考》内「是为墨胎」句,「墨」讹「默」;又「谥」字讹「谥」,共四处;又阮籍「籍」字讹「藉」。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六次,分校官卜维吉记过十二次。

一、《陈氏香谱》内「贾至」讹「杜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于鼎记过二次。

一、《广博物志》内「晋陶潜」,「晋」讹「宋」。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二次。

一、《广博物志》内,「虫鱼上」,「上」字讹「一」;又「鸟兽」下脱去「第二」二字;又「鸟兽」下脱去「第一」二字;又小注脱去「兽上」二字。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六次。

一、《广博物志》内「陈思王曹植恶鸟论曰」句,「植」下衍「贪」;又「子勃有琴曰应谷」句,「子」讹「兄」。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四次。此册系总裁程<景伊>阅。

一、《云南通志》内「南极炎洲之境」句,「洲」讹「州」。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云南通志》内「珞」字挖补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五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王<杰>阅。

一、《云南通志》内「山色到檐楹」句,「楹」讹「棂」。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汪日赞记过二次。

一、《长短经》内「万几」,弋几」字讹「机」。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朱<珪>阅。

一、《长短经》内「楚襄王问宋玉曰」句,「襄」讹「威」;又「魏拓跋氏」句,「拓」讹「跖」;又「林中不卖薪」句,「卖」讹「买」。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六次。

一、《临皋文集》内「歃血」,「歃」讹「插」;又「别有岐路埋伏」句,「岐」讹「跂」;又「乘机吓诈」句,「机」讹「讥」;又「莫无噍类」句,「噍」讹「焦」;又「村落荼毒稍息」句,「荼」讹「涂」;又「无敢不震慑」句,「慑」讹「蹑」;又「包茅不共」句,「包」讹「苞」;又「仓皇就道」句,「仓」讹「苍」;又「犹然门下之属毛离里」句,「离」讹「丽」;又「一日荼毒可虞」句,「荼」讹「涂」;又「主爵者聊借陪雁行」句,「陪」讹「倍」;又「益讶人藏其心」句,「讶」讹「呀」;又「蔬食裋褐」句,「裋」讹「短」;又「是有土夷煽恐之者」句,「恐」讹「(口恐)」;又「而以杨罗属毛离里之戚」句,「离」讹「丽」;又「代有奋起皆颙卬」句,「卬」讹「昂」。总校官朱钤记过十六次,分校官陈木记过三十二次。(军机处录副奏折) 七五○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

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

窃照陕省节次钦奉谕旨,并准各省咨查应禁各项违碍书籍、板片,俱皆刊刻书目,遍谕士民,尽行呈献。除从前查获各书俱经臣陆续奏缴外,兹据布政使尚安呈送各州县查获《古今全史》等书共计一百十部,又零星不全书一千零四十四本,又《文论》三十九篇,均系各省奏明违碍应缴之书。臣逐一细加查阅各种书籍,内有整部者,有残缺不全者,据称实系各家旧日存留,并无版片。

除将各书封送军机处查销外,理合恭折具奏,并谨缮书目清单恭呈御览,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五一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详查不应销毁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

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恭折覆奏事。

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版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当卽札行布政司转移各道,并通饬所属逐细详查,凡坊行及各家所存刻本,各书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速送,臣再加覆阅,恭折汇进,奏请勅交馆臣查明填补。其本省人所著书籍、家藏有版片者,现已饬令地方官一并查明,俟填过之书发回后,遵照所填字样饬卽补行填刻,以归画一。

查陕西各属坊间流行书本,尽系新刻经史及寻常家塾须用之书,并无旧书坊铺。至士庶人家,藏书亦少。臣现谕各该州县,率同原派查办禁书之教官及本地绅衿生监等,妥细详查,不得稍涉张皇,借端滋扰,亦不得略有遗漏,致干参处。

所有奉到谕旨查办缘由,理合先行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此等事当尽心而不宜滋扰。(宫中朱批奏折) 七五二 陕甘总督勒尔谨奏续缴违碍书籍折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

陕甘总督臣勒尔谨跪奏,为续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查缴违碍书籍一案,臣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内接准部咨,钦奉谕旨予限二年,实力查缴,当卽恭录谕旨,通饬各属将应禁书籍明白开单,遍行晓谕,务使僻壤穷乡,咸知例禁,互相查察,无令稍有遗存。嗣据各属将查获各书陆续呈送,节经臣恭折奏缴在案。

查此案自奉文之日起,扣至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年之限已满。兹据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将乾隆四十五年分各属查缴各项书籍汇齐呈缴前来。臣覆加查核,所缴书籍俱系各省奏明应缴之书。

除备具文批解京咨呈军机处查销外,理合恭折奏闻,并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五三 寄谕各省督抚查缴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书籍板片解京销毁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上谕:

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书内未能搜缴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一体查缴,陆续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七五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查对《戒庵漫笔》并改正黏签进呈片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

臣和珅、臣梁国治谨奏:

奉旨指出《戒庵漫笔》第一卷内,《端阳竞渡图》「元黄振鹏」改「王振鹏」、《南都打春金陵春》「前一月」改「前一日」,查对俱系原本错误,谨遵旨改正,并将原本黏贴黄签进呈。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旨:总校、本校官着照例分别议处。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五五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毁书籍板片并请展限检缴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一日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解毁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自四十三年八月起至四十五年十月底止,计查出应禁书一万三千五百六十四部、板九千一百六十块,陆续奏明销毁在案。

兹于十一月起,据各属缴到历年本省暨各省奏明应禁之书一千四百八十部、板片十一种,谨开列清单,恭呈御览。其书籍、板片委员解京交军机处查收销毁外,伏查销毁书籍,前奉谕旨予限二年。江右自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旨之日为始,扣至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届满,当经通饬各州县暨教官取具并无遗漏印结,申送备案。旋据各属士庶佥以缴书予限,山自格外深仁,倘限外仍有遗存,获戾更大,呈请暂展时日,容俟遍传宗族乡党,再为悉心检点,逐一缴解,务期净尽等情,尚属遵法畏罪之意。且臣现于去腊今正,接准湖广、浙江、福建、山西等省咨会奏毁书目,自六七种至十余种不等,各书有无流传,江右境内正在通查,未便以限满停收,致滋漏匿。合无仰恳皇上天恩,俯如士民所请,准再传谕检缴,务将前此遗剩同现今准咨应毁各书,悉行缴销,勿使片楮存留,庶几根株尽绝。合并陈明。

臣谨会同署两江总督臣萨载、江西学政臣胡高望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 汇解销毁书籍板片清单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今将汇解军机处销毁书籍、板片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明策选》一部,二十八本。

《寓林集》一部,二十本。

《李氏文集》一部,十本。

《李氏焚书》二部,十一本,不全一部。

《英宏》一部,三本。不全。

《吴忠节遗集》一部,二本。

《谢云庵诗集》二部,三本。俱抄本。

《灌园余事》一部,一本。不全。

《睡庐诗选》一部,一本。不全。

《是堂诗集》二部,二本。

《掬山堂诗集》一部,一本。

《犀厓文集》二部,三本。俱不全。

《寅斋诗稿》一部,一本。

《白室杂着》一部,一本。抄本。

《毅堂诗抄》三部,四本。俱不全。

《东垣集》一部,未钉。

《经世实用编》一部,十一本。不全。

《容台集》一部,六本。不全。

《咸陟堂诗集》二部,十八本。内一部不全。

《日知录》一部,十六本。

《豫变纪略》一部,二本。

《探珠集》二部,七本。内一部不全。

《策学考实》一部,五本。不全。

《文耻斋集》二部,四本。

《张太岳集》一部,十九本。不全。

《地图综要》四部,十本。

《媚幽阁文娱》二部,九本。

《明名臣言行录》一部,八本。

《觚剩》一部,五本。不全。

《诗慰》二部,十八本。

《明人物考》一部,四本。不全。

《花学集》一部,一本。不全。

《缺壶编》一部,二本。

《张芑山文集》一部,八本。抄本。

《白石樵真稿》一部,四本。不全。

《同时尚论录》一部,五本。

《文镫岩集》二部,七本。

《鉴史便读》一部,六本。

《晚香堂集》一部,十本。

《元明八家古文选》一部,八本。

《箧衍集》二部,八本。内抄本一部,不全一部。

《拟山园集》一部,四本。

《壶山集》十三部,十三本。

《亭林文集》二部,四本。俱不全。

《尤西堂集》四部,二十本。俱不全。

《吾学编》二部,二十二本。俱不全。

《七录斋集》一部,十本。

《明诗归》二部,十本。

《史外》二部,十四本。

《寻乐斋集》三部,八本。内二部不全。

《明世法录》一部,六本。不全。

《舆图备考》一部,十六本。

《觉迷录》四部,十二本。内二部不全。

《咏物诗选》五部,二十七本。

《寄园寄所寄》一部,十六本。

《廿一史弹词》七部,四本。内六部未钉。

《隐秀轩集》一部,二本。不全。

《祈永堂集》一部,一本。不全。

《刘出子集》二部,二本。俱不全。

《江变纪略》一部,一本。抄本。

《诗持》一部,一本。不全。

《邹忠介奏疏》二部,八本。内一部不全。

《彭躬庵集》二部,十本。内一部不全。

《纶扉奏草》一部,二十六本。

《独漉堂集》一部,十九本。不全。

《邱邦士集》六部,十七本。内不全四部,未钉一部。

《瀚海》九部,二十八本。内不全七部。

《感旧集》三部,二十四本。

《古今治统》五部,三十七本。内不全一部。

《黄陶庵集》三部,十四本。

《道援堂集》一部,三本。

《痴山集》七部,十本。内不全四部。

《吕晚村家训》一部,一本。

《钱谦益序札》二部,二本。

钱谦益《有学集》七部,四十三本。内三部不全。

钱谦益《初学集》二部,八本。内一部不全。

《牧斋尺牍》一部,二本。

《吕晚村诗经详解》一部,二本。不全。

《吕晚村文集》一部,四本。

《吕晚村时文》五部,五本。

《惭书》二部,二本。

《屈翁山诗集》一部,四本。不全。

《屈翁山文钞》一部,六本。

《广东新语》二部,二十本。

《朴村诗集》一部,一本。

《蚊语》一部,一本。

陈士业《石庄集》一部,一本。不全。

《素心堂古文》一部,二本。不全。

《素心堂诗稿》一部,二本。

《耐耕堂诗集》五部,十一本。内三部不全。

《明论必读》四部,四本。俱不全。

《四书难题问答》七部,三十六本。内一部不全。

《潜确类书》一部,三十本。不全。

《庐山古迹诗选》三部,十一本。俱不全。

《明从信录》二部,九本。俱不全。

《古今治平略》一部,二本。不全。

《太乙山房集》三部,五本。俱不全。

《博物典汇》三部,二十二本。

《四六初征》二部,十二本。内一部不全。

《古今全史》九部,三十一本。内六部不全。

《通鉴总论》一部,二本。抄本。

《世史纪要》一部,一本。抄本。

《明状元策》五部,二十六本。内一部不全。

《明纪编年》三部,十本。俱不全。

《揭蒿庵集》九部,十三本。内八部不全,一部未钉。

《广百将传》三部,九本。俱不全。

《标题通鉴》十三部,十五本。内六部不全。

钱谦益《杜诗笺注》四部,三十八本。

钱谦益《历朝诗集》三部,四十四本。内二部不全。

《壑云篇》(《半谷集》、《代言集》同)九部,二十五本。内不全七部,抄本一部。

《西山志》十一部,三十八本。

《湘帆集》七部,三十二本。内不全五部。

《通鉴集要》三部,二十四本。内不全一部。

《通鉴要略》九部,九本。俱不全。

《武备志》一部,四本。不全。

《尺牍新抄》三部,十七本。内一部不全。

《登坛必究》十三部,五十九本。俱不全。

《说铃》五部,二十五本。内一部未钉,三部不全。

《徐文长集》九部,六十本。内三部不全。

《历朝捷录》二十三部,五十七本。俱不全。

《寒支集》八部,六十八本。内三部不全。

《四六新书》(《新书广集》同)二十六部,一百零一本。内二十部不全。

《天佣子集》十七部,八十八本。内九部不全。

《羣书典汇》七部,六十三本。内六部不全。

《行厨集》十一部,八十七本。俱不全。

《纲鉴大全》十六部,一百六十九本。俱不全。

王锡侯《经史镜》四部,一百二十二本。俱不全。

《王锡侯诗》一部,一本,抄本。

《国朝试帖详解》六部,十本。俱不全。

王锡侯《感应篇》二部,二本。

《唐试帖详解》五十七部,一百九十七本。内二十七部不全。

《质亡集》十五部,八十本。内十二部不全。

《吕选八家古文》十三部,六十本。内八部不全。

《国朝诗别裁》二部,三十四本。俱不全。

《天盖楼四书讲义》十六部,一百本。内六部不全。抄本一部。

《天盖楼四书语录》十部,九十四本。内二部不全。

《鱼郎诗集》二部,二本。内抄本一部。

《世史类编》五部,四十五本。俱不全。

《戴田有时文》十七部,四十七本。内九部不全,二部未钉。

《明纪会纂》十三部,四十本。内七部不全。

《羣书备考》十三部,五十本。内二部不全。

《明诗别裁》十一部,四十七本。内三部不全,二部未钉。

《课儿鉴略》三十九部,五十五本。内三十七部不全。

内纲鉴会纂》四部,五十一本。内三部不全。

《已吾集》三十四部,七十七本。内十八部不全,一部未钉。

《明纪鉴略》二十三部,四十三本。内十五部不全。

《明通纪》二部,二十五本。内一部不全。

《三魏全集》十六部,一百九十一本。内不全十二部,未钉一部,抄本一部。

《广名将谱》四十一部,一百五十九本。内不全二十五部。

《将传必读》一部五本,不全。

《天盖楼偶评》四十七部,三百零八本。内三十八部不全,二部未钉。

《山晓阁明文选》十六部,一百四十一本。内十四部不全。

《笠翁一家言》十八部,一百三十三本。内十部不全。

《广舆记》五十一部,四百一十七本。内二十部不全。

《湘中草》一部二本。

《三易集》一部,六本。

《高子遗书》一部,六本。

《偈庵集》一部,二本。

《壮悔堂集》一部,四本。

《陈眉公秘籍》二部,七本。俱不全。

《明纪本末国书》一部,四本。不全。

《吴文恪集》三部,二十八本。

《留青广集》八十三部,三百三十六本。内四十三部不全。

《纲鉴易知录》七部,八十七本。内六部不全。

《明鉴易知录》一百六十九部,六百六十七本。内不全一百四十八部,五部未钉。

《了凡纲鉴补》一百六十四部,二千零五本。内不全一百二十四部。

《留青集》、《新集》、《二集》共一百零八部,九百二十二本。内不全九十三部,未钉一部。

《历朝纲鉴》十六部,四十九本。内十一部不全。

以上共一千四百八十部,八千七百零五本,内不全九百八十七部,抄本十八部,未钉十九部。

《理园集》板一百四十九片。

《犀厓集》板二百一十八片。

艾千子《天佣子集》板五十二片。

《是堂诗集》板四十片。

《西山胜境》板十九片。

《明鉴易知录》板二百三十八片。

《朴村诗集》板十八片。

《寻乐斋集》板二十八片。

《明诗别裁板》二十八片。

《白鹿洞诗选》板三十六片。

《庐山古迹诗选》板一百二十九片。

以上原奉查禁板片十一种,九百五十五片。(宫中朱批奏折) 七五六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天文占验书籍板片折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二日

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奏覆事。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十日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自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未能搜查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详悉搜缴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伏查《天元玉历祥异赋》暨《乾坤宝典》二种,原系妄言祸福之书,自不应在外存留,致滋淆惑。臣现已谆饬各属,实力详加搜查,并令随时缴送解京,如有板片,卽令一并送京销毁外,所有遵旨查缴缘由,理合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五七 谕内阁着将列朝御纂各书分列各家着撰之前并将御题四库诸书诗文从总目卷首撤出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三日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

据四库全书总裁奏进所办《总目提要》内,请于经、史、子、集各部,冠以圣义、圣谟等六门,恭载列圣钦定诸书及朕御制、御批各种。所拟殊属纷繁。从前开馆之初,曾经降旨,以四库全书内惟集部应以本朝御制诗文集冠首,至经、史、子三部,仍照例编次,不必全以本朝官书为首。今若于每部内又特标圣义诸名目,虽为尊崇起见,未免又多增义例。朕意如列圣御纂诸经列于各本经诸家之前,《御批通鉴纲目》等书列于各家编年诸书之前,五朝圣训、朱批谕旨、方略等书列于诏令诸门之前,《御注道德经》列于各家所注道德经之前,其它以类仿照编次,俾尊崇之义,与编纂之体并行不悖。

至阅其总目,特载朕前后修书谕旨及御题四库诸书诗文为卷首,所办未为尽协。四库全书,体大物博,将来书成之日,篇帙浩繁,举何为序?所有历次所降谕旨,列之总目首卷以当序,事属可行。且官撰诸书,亦有以谕旨代弁言者,自不得不如此办理。至朕题四库诸书诗文,若亦另编卷首,将来排列,转在列朝钦定诸书之前,心尤未安。虽纂校诸臣尊君之意,然竟似四库全书之辑,端为朕诗文而设者,然朕不为也。着将所进诗文六卷撤出,仍分列入朕御制诗文集内,俾各为卷首,则编排在列朝钦定诸书之后,而四库书内朕所题各书诗文,列在本集首卷,庶眉目清而开帙了然。

将此谕令馆臣遵照办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五八 谕内阁所有四库全书各部俱各按撰述人先后依次编纂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五日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昨据四库全书总裁奏进总目,请于经、史、子、集各部,冠以圣义、圣谟等六门。业经降旨,令将列朝御纂、御批、御制各书,分列各家着撰之前,不必特标名目,并令将卷首所录御题四库诸书诗文撤出,分列御制诗文各集之前,所以示大公也。

朕一再思维,四库全书之辑,广搜博采,汇萃羣书,用以昭垂久远,公之天下万世。如经部易类,以《子夏易传》冠首,实为说易家最古之书,允宜弁冕羲经。若以钦定诸书列于各代之前,虽为纂修诸臣尊崇本朝起见,而于编排体例,究属未协。况经、史、子、集各部内,尚有前代帝王论著,以本朝钦定各书冠之,亦有未合。在编辑诸臣,自不敢轻议及此,朕则笔削权衡,务求精当,使纲举目张,体裁醇备,足为万世法程。卽后之好为论辨者,亦无从置议,方为尽善。所有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各部,俱着各按撰述人代先后,依次编纂。至我朝钦定各书,仍各按门目,分冠本朝著录诸家之上,则体例精严,而名义亦秩然不紊,称朕折衷详慎之至意。

将此谕令馆臣遵照办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五九 军机大臣奏遵将《四库全书总目》体例上谕交大学士等阅看片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臣等遵旨将《四库全书总目》体例上谕一道,交大学士、九卿阅看。据三宝等跪称:前恭读本月十三日所奉谕旨,义例允协,已非臣等愚昧所能窥见万一。今又蒙宣示,命将经、史、子、集各部俱依时代先后编纂,而以钦定各书冠本朝著录诸家之上。仰见我皇上权衡精当,至公至平,洵足昭垂久远,为万世法程。臣等不胜钦服之至。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 谕内阁《总目提要》办竣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交部从优议叙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全会总目提要》现已办竣呈览,颇为详核,所有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着交部从优议叙,其协勘查校各员,俱着照例议叙。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一 军机大臣奏全书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谢恩片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据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及协勘查校各员等,合词呈请代奏,恭谢天恩前来。臣等理合将原呈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二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籍板片折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山西巡抚臣喀宁阿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臣于二月十四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自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未能搜查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详悉搜缴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臣遵卽移会学臣,并檄行两司,严饬各府州督率印学各官,逐户晓谕,悉心搜访,如有明仁宗所制之《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无论全书、废卷,俱令呈缴,并严查此书有无板片,立即解送销毁,务使片纸只字,不致存留在外,以期净尽根株。

所有接奉谕旨,钦遵办理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六三 谕着嵇璜沈初分充三通馆总裁副总裁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八日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八日奉旨:

嵇璜着充三通馆总裁,沈初着充三通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四 谕《总目提要》并黄签考证书成时俱着列于四库全书之首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九日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奉旨:

此次所进《总目提要》,并王太岳、曹锡宝所办黄签考证,将来书成时,俱着列于四库全书之首。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五 军机大臣奏《浮溪集》《简斋集》于三月完竣进呈片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九日

臣等遵旨查得聚珍馆所摆各书,自乾隆三十九年五月间进书起,至四十五年十二月,陆续进过各书六十五种,业经呈览。

现今摆印《浮溪集》计三十二卷,《简斋集》计十六卷,于三月间完竣,回銮后进呈。其余应摆各书,俱系随校随发,上紧摆印,不致有悞。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六 广东巡抚李湖奏覆查办空格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广东巡抚臣李湖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奏覆事。

窃臣接准督臣巴延三知会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板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等因。转抄到臣。

伏查各种不应销毁书籍,凡遇违碍字样留有空格者,坊本中往往有之,若外省自行填补,诚如圣谕,恐未妥协,亦难画一。臣现饬两司示谕省城绅士书坊,凡有存留空格书籍,随时呈缴,并通饬各属,责成该学敎官就近搜访,交县转解省城,委员覆阅,汇齐签出,遵旨解京,恭候勅下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其板片现存粤省者,仍俟领回原书,遵照所填字样补刻发还。

所有接奉谕旨,钦遵查办缘由,合先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六七 山东巡抚国泰奏缴应毁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二)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三十日

山东巡抚臣国泰跪奏,为收缴应毁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

窃照违碍各书,节次钦奉谕旨,搜罗解缴,以杜邪言而正人心,经臣迭饬各属,实力奉行。嗣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日奉上谕:以接奉此旨之日为始,预限二年实力搜查,及早呈缴,仍免治罪,至二年限满,卽毋庸再查。如限满仍有隐匿存留,一经发觉,从重治罪。等因。钦此。钦遵。复经臣通饬查办在案。

臣伏查东省自设局查缴以来,初次查获违碍书七十种,二次查获违碍书一百八十六种,均经按次派员解缴军机处销毁,恭折奏闻。兹因年限届满,先经臣凛遵谕旨,迭饬地方官徧行晓谕,无论全书、废卷,凡有违碍,悉令缴出,务使净尽,并委派教职试用人员分往查收,复令书局委员细加检点,以凭汇解。现据局员将各府州属陆续缴存到局之书,由司汇送到臣。其书六千四百五十八本,又未装钉书二百零二册,除重复外,实书一百五十七种。内有准各省咨会奏明应禁书一百五十四种,本省现查出应毁书三种,经两司查明,书内或有钱谦益序文,或诗句内有违碍及载有钱谦益、阎尔梅、屈大均之诗,均未便存留。臣覆加核阅,实为应行缴销之书外,并查有《感旧集》板片三百五十二页、《谷山笔麈》板片一百八十九页、《徐东痴诗集》板片三十页。

除将各书封固,同查出板片派委妥员咨解军机处查收,听候销毁外,理合分晰开列书目清单,恭折奏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一 山东省查出应毁书目清单

《性理大全标题汇纂》一部,六本。系秀水沈鸿举纂辑。《先正编集》姓氏内有钱谦益序,应营销毁。

《鼓吹新编》一部,六本。系古吴程(扌秉)、施諲评选,钱谦益鉴定。内有钱谦益、阎尔梅诗,应营销毁。

《诗观三集》一部,八本。系吴郡邓汉仪评选。内诗句有违碍,兼载有钱谦益、阎尔梅、屈大均诗,应营销毁。

以上三种,共三部,计二十本。

附二 查缴各省咨会应毁书目清单

《寒支集》 系李世熊着。计二部,十六本。

《容台集》 系董其昌着。计二部,十本。又二部,不全,十本。

《捷录大成》 系顾充原本,陈继儒参订。计二十九部,一百五十六本。又十二部,不全,四十五本。

《历朝捷录》 系锺惺等编着。计八部,三十六本。又二部,不全,八本。

《通纪会纂》 系锺惺着。计八部。二十九本。又三部,不全,十八本。

《古今将略》 系冯孜辑。计一部,八本。

《金正希稿》 系吕晚村评点。计六部,二十二本。七部未钉。又二部,不全,四本。

《鸿书》 系刘仲达辑。计三部,八十二本。又六本。

《纶扉奏草》 系叶向高着。计一部,十六本。

《李氏藏书》 系李贽着。计一部,二十四本。又三部,不全,五十七本。又四本。

《潜确类书》 系陈仁锡着。计七部,三百八十六本。又三部,不全,四十九本。

《世法录》 系陈仁锡纂。计二部,七十四本。又四部,不全,一百十五本。

《明纪会纂》 系锺惺等订。计九部,四十九本。

《唐诗分类详解》 系王锡侯选。计七部,四十六本。又一部,不全,五本。

《天外谈》 系石庞等订。计一部,四本。

《天佣子集》 系艾南英着。计五部,三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四本。

《捷录法原》 系钱炅着。计一部,八本。

《李氏焚书》 系李卓吾着。计二部,十二本。又一部,不全,五本。

《名山藏》 系何乔远着。计二部,八十本。

《两朝从信录》 系沈国元着。计三部,五十二本。又二部,不全,三十二本。

《晚村语录》 系吕留良撰。计十一部,一百零六本。又二部,不全,十五本。

《状元策》 系焦竑集。计四部,三十本。又三部,不全,十一本。

《晚村讲义》 系吕留良订。计二十三部,二百三十三本。又四部,不全,三十三本。

《左忠毅集》 系左光斗着。计二部,八本。

《邱邦士集》 系邱维屏着。计二部,不全,十二本。

《陈几亭集》 系陈龙正着。计一部,四本。

《颂天胪笔》 系金日升汇集。计一部,二本。

《山晓阁明文选续集》 系孙琮选。计四部,一百零一本。

《峄桐集》 系刘城着。计一部,六本。

《续说郛》 无着辑人姓名。计一部,四十本。又二部,不全,五十三本。

《从信录》 系陈建辑。计八部,一百六十八本。又四部,不全,七十一本。

《捷录真本》 系顾充原本,周昌年参订。计三部,十四本。

《皇明百将传》 系顾其言撰。计一部,不全,三本。

《质亡集》 系吕留良评辑。计一部,六本。又一部,不全,七本。

《陈大士稿》 系吕留良评点。计一部未钉。又二部,不全,十本。

《杨忠烈公文集》 系杨涟着。计一部,六本。

《金正希文集》 系金声着。计三部,十五本。

《隐秀轩集》 系锺惺着。计一部,八本。又二部,不全,十六本。

《太乙山房文集》 系陈际泰着。计一部,十本。

《吴梅村文集》 系吴伟业着。计四部,二十九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留青集》 系陈枚辑。计二部,不全,二十六本。

《听嘤堂新书》 系黄始等选。计一部,六本。

《捷录全编》 系陈继儒订。计七部,四十三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惭书》 系吕留良着。计一本。

《明纪辑略》 系朱青岩纂。计十二部,一百四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八本。

《古今全史》 系曹勋着。计六部,三十本。

《明纪编年》 系锺惺着。计十部,七十八本。又六部,不全,二十三本。

《鸳鸯绦传奇》 系海来道人着。计一部,四本。

《吾学编》 系郑晓着。计八部,一百六十二本。又五部,不全,七十六本。又三本,

《羣书备考》 系袁黄着。计十三部,九十四本。

《牧斋尺牍》 系钱谦益着。计四部,十二本。又一部,不全,三本。

《芑山文集》 系张自列着。计一部,十本。

《七录斋集》 系张溥着。计一部,七本。又二部,不全,八本。

《岭南三家诗》 系王隼辑。计四部,二十一本。

《王氏存笥稿》 系王维祯着。计三部,二十本。

《博物典汇》 系黄道周着。计三部,二十二本。又一部,不全,六本。

《续藏书》 系李贽着。计二部,二十本。

《皇明通纪集要》 系陈建辑。计三部,不全,十二本。

《田间诗集》 系钱澄之着。计一部,不全,二本。

《陈眉公杂录》 系陈继儒编。计二部,不全,二十九本。

《地图综要》 系朱国干等参。计一部,六本。

《翰海》 系陈继儒辑。计六郭,三十九本。又三部,不全,十五本。

《武备志》 系茅元仪辑。计一部,不全,七十本。

《留青广集》 系陈枚辑。计四部,五十四本。又八部,不全,一百零三本。

《捷录大全》 系锺惺着。计十六部,九十七本。又一部,不全,五本。

《晚香堂小品》 系陈继儒辑。计四部,四十八本。又二部,不全,十三本。

《留青新集》 系陈枚辑。计七部,二百零八本。又十二部。不全,三百二十八本。

《四品稿》 系李若讷着。计一部,十二本。

《广舆记》 系蔡方炳增辑。计四部,四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十一本。

《明鉴易知录》 系朱国标等辑。计二部,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六本。

《明季遗闻》 系邹漪辑。计三部,八本。

《文娱集》 系陈继儒订。计二部,十四本。

《皇明经济文录》 系万表选。计一部,不全,三十本。

《启祯野乘》 系邹漪辑。计一部,八本。

《留青全集》 系陈枚辑。计五部,一百二十四本。

《天盖楼偶评》 系吕晚村选。计二部,二十二本。又四部,不全,二十七本。

《广治平略》 系蔡方炳纂。计七部,一百十四本。

《登坛必究》 系王鸣鹤撰。计二部,八十本。又二部,不全,二十本。

《策衡》 系茅维辑。计一部,不全,三十一本。

《广东新语》 系屈大均撰。计三部,三十二本。

《大义觉迷录》 计四本。

《职方地图》 系陈组绶编。计二部,六本。

《已吾集》 系陈际泰着。计五部,十八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十六朝广汇记》 系陈建辑。计一部,十二本。

《古今治平略》 系朱健辑。计一部,不全,二十九本。

《十三经序文》 系钱谦益着。计十四本。

《见闻录》 系陈继儒辑。计一部,二本。

《广百将传》 系黄道周注。计三部,三十二本。又三部,不全,二十五本。

《皇明百将传》 系赵卿甫纂。计一部,一本。

《读书堂稿》 系叶灿着。计一部,四本。

《周忠毅奏议》 系周宗建着。计一部,四本。又一部,不全,三本。

《明诗归》 系锺惺等选。计二部,二十本。

《定山堂文集》 系龚孝升着。计一部,十六本。

《吕晚村稿》 系吕留良着。计一部,一本。

《壶山集》 系陈孝威着。计一本。

《江左三家诗钞》 系顾有孝等辑。计三部,二十二本。

《翁山诗集》 系徐肇元选。计一部,六本。

《白耷山人诗集》 系阎尔梅着。计三部,二十八本。

《皇明经世文编》 系陈子龙等选。计一部,一百九十八本。

《傃庵野抄》系蔡士顺纂。计二部,不全,七本。

《诗慰》 系陈伯玑评选。计一部,十二本。

《拟山园集》 系王铎着。计二部,不全,六本。

《澹园续集》 系焦竑着。计一部,五本。

《诗选别裁》 系沈德潜选。计二部,三十六本。又一部,不全,十六本。

《漉篱集》 系卓发之撰。计一部,不全,七本。

《治平全书》 系朱健等着。计一部,七本。

《李文节集》 系李廷机着。计一部,十本。

《感旧集》 系王渔洋选。计三部,二十二本。又一部,未钉。

《归震川文稿》 系吕留良选。计三部,二十七本。又一部,未钉。

《黄陶庵稿》 系吕留良选。计二部,五本。

《八家古文精选》 系吕留良选。计二部,十六本。

《浮山文集》 系方以智着。计一部,十六本。

《明通纪直解》 系张嘉和辑。计一部,十本。

《皇明两朝法传录》 系高汝栻辑。计一部,四本。又一部,不全,二本。

《皇明法传录》 系陈建着。计一部,十八本。又一部,不全,八本。

《皇明三朝法传录》 系高汝栻辑。计一部,八本。

《列朝诗集小传》 系钱牧斋原本。计二部,十六本。

《苍霞草》 系叶向高着。计一部,八本。

《疏稿》 系熊廷弼着。计一部,十二本。

《孙高阳集》 系孙承宗着。计一部,十本。

《史外》 系汪有典纂。计二部,十七本。

《亭林集》 系顾炎武着。计一部,十本。

《无梦园集》 系陈仁锡着。计一部,二十本。又四册,未钉。

《万历疏钞》 计一部,不全,三十一本。

《实用编》 系冯应京辑。计二部,二十四本。

《明分省人物考》 系过庭训着。计一部,五十本。

《捷录直解》 系王相等辑。计一部,不全,二本。

《徐文长文集》 系陶望龄撰。计三本。

《石臼集》 系邢昉着。计一部,六本。

《眉公秘籍真本》 系陈继儒着。计四部,不全,二十一本。

《眉公诗钞》 系陈继儒辑。计二部,八本。又七本。

《明鉴会纂》 系朱国标纂。计三部,十九本。

《三朝要典》 系顾秉谦等纂。计一部,六本。又一部,不全,四本。

《皇明馆课》 系王锡爵选。计一部,十本。

《鸿宝应本》 系倪元璐着。计一部,六本。

《经世挈要》 系张燧纂。计一部,十四本。

《晚香堂集》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不全,五本。

《白石樵真稿》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十四本。

《诗观初集》 系邓汉仪评选。计一部,六本。

《柴庵集》 系吴甡着。计一部,十一本。

《通纪辑录》 系陈建辑。计九部,一百七十二本。又五部,不全,五十五本。

《鸿宝遗诗》 系顾予咸选。计一部,二本。

《谷山笔麈》 系于慎行着。计二部,八本。

《鸿猷录》 系高岱着。计一部,四本。

《三藩纪事本末》 系杨陆荣着。计一部,四本。

《杜曲集》 系戴澳着。计一部,十二本。

《通鉴会纂》 系陈继儒订。计一部,十二本。

《难题问答》 系王鸣昌着。计一部,十本。又二部,不全,十七本。

《东林列传》 系陈鼎编。计一部,十本。

《魏氏全集》 系魏际瑞着。计一部,四十八本。

《古学指南集》 系王道升辑。计一部,四本。

《眉公秘籍》 系陈继儒着。计一部,十六本。

《高子遗书》 系高攀龙着。计一部,十本。

《镜山庵集》 系高出着。计七部,五十六本。又一部,未钉。

以上共一百五十四种,五百七十一部,六千四百五十八本。内有十二部未钉,共二百零二册。

《感旧集》板片三百五十二页。

《谷山笔麈》板片一百八十九页。

《徐东痴》板片三十页。

以上共板片五百七十一页。(宫中朱批奏折) 七六八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遵旨查办王仲儒《西斋集》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初四日

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查办事。

窃臣于上年十二月赴淮徐查赈途次,接准大学士 公阿桂抄寄折片,内开:臣阿桂等谨奏,发下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臣等详加阅看,其中狂悖指斥之处甚多,殊堪发指。查此书系两江总督萨载解到,所有板片尚未查解,至王仲儒及作序之汪之珩等,臣等已交吏、礼二部详查,尚未送到。但王仲儒是否系明末国初人,现在有无子孙,其作序之汪之珩等是否尚存,应请勅交江苏巡抚,就近一并详查核办,并令将此书板片立即查明,解京销毁。此外,各省恐亦有刊刻流传之本,臣等行文各督抚,饬令严查解京销毁,并将原书先行缴进销毁,谨奏。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又单开《西斋集》,兴化王仲儒景州着,新安程道光载锡选,作序遂安毛际可、江左洪嘉植、表侄李驎,表侄李国宋、弟王熹儒、如皋汪之珩。等因。行知到臣。臣当将饬司确查,并提犯属赴苏审办缘由,恭折奏蒙圣鉴。

嗣于回省后,臣检查督臣萨载奏缴《西斋集》原案,细加查核。缘王仲儒系兴化县贡生,刻有《西斋集诗稿》,该犯于康熙三十七年身故,所有书板前因查缴违碍书籍,经王仲儒曾孙王度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将此书板片二百二十块赴县首缴,经县印出书本,连板解司。经督臣萨载发江宁书局委员校核,语多狂悖指斥。因在奉旨予限二年,准其呈缴免罪限内,遵奉于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第八次奏缴违碍各书案内,奏明请旨销毁,并咨会各省,通饬各属一体查缴在案。又王度首缴书板之后,其父王喈凤因穷苦无聊,忆及《西斋集》内曾有汪之珩跋语,起意图诈,卽假刻县印,伪造移查丰利场取结之文,向汪之珩之子汪为霖诈钱未成,卽被官拏获。经前抚臣杨魁审明,因该犯假印图诈,虽未得财,其情较重,照伪造印信图骗财物银不及十两杖一百流三千里例拟流。于乾隆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咨准部覆,所有《西斋集》板片存于江宁书局,于上年十二月经署督臣陈辉祖汇同第九次违碍各书,一并委员解京销毁各在案。此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奏缴之原委也。

兹据该府县提齐应审人卷解省,臣督同藩司瑺龄、臬司塔琦、苏州府知府胡观澜、扬州府知府恒豫、通州知州那澄严加鞫讯。据首缴书板之王度供称:王仲儒系其曾祖,生于明末,于康熙三十七年物故,葬在兴化县南十里亭。所著《西斋集》板片二百二十块,原存于伊叔王周鹭家中。周鹭因贫苦难堪,将门堵闭,出外佣工觅食。因屋垣坍损,王度见竹簏内盛有书板,伊见官府出示查缴应销书籍,恐有违碍,随邀同乡保,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将书板二百二十块全行赴县首缴,并不敢稍有隐匿。等语。并提王仲儒各房的属孙裔,并饬讯邻佑地保人等,供各相符。其王喈凤等,藉书图诈假印讹索情事,亦讯与原案无异。

臣查王仲儒《西斋集》一书,语多狂悖,虽经伊曾孙王度自行首缴,但该犯以明末时人,既已身入本朝,食毛履土,且曾为贡生,乃敢肆其狂吠,鸱张指斥,实属罪大恶极,未便因伊裔孙首缴,遽宽其恶逆之罪,应请旨将该犯王仲儒斲棺剉尸,昭示显戮,以申国宪而快人心。臣已飞饬该府县,将该犯坟墓封固,拨役看守,候奉到谕旨遵行。至该犯王仲儒生子七人,王宗植、王宗枚、王汉栢、王秦松、王江楫、王国桢、王国栋,俱已物故。现存孙三人,王维、王周鹭、王喈凤,均经该府县亲赴各家搜查,并无收藏《西斋集》诗本。此案逆书板片系王喈凤之子王度到官首缴,系在乾隆四十三年钦奉上谕,予限二年呈缴免罪期内,可否免其治罪之处,(朱批:旨岂可不信?自应免罪。)出自圣恩。

至《西斋集》选诗作序之人,除程道光系安徽之新安人,毛际可系浙江之遂安人,已飞咨安徽、浙江二省,严查其人何年身故,有无伊等子孙收存《西斋集》诗本,分别办理外。其籍隶江苏之作序人李驎,已于另案所作《虬峯集》案内经督臣萨载等查明,奏请戳尸完结。李国宋、洪嘉植、王熹儒俱久已物故,均经各该县亲诣各该后裔家内搜查,并无《西斋诗集》。讯据各供年代久远,委不知伊祖如何代王仲儒作序情事,应免究拟外。

至作跋之汪之珩,查系如皋县人,捐纳道衔,其跋作于乾隆二十年。缘彼时王仲儒之子王国栋在汪之珩家处馆,《西斋集》向有刻本,汪之珩为之作跋,并为出赀刷印。查此等狂悖之书,早应销毁,乃汪之珩既为作跋,又为出赀刷印,(朱批:自是一狂悖之流。)流传煽惑,情殊可恶。虽据查明业于三十一年物故,并经该县亲往其家逐细搜查,并无存留《西斋诗集》,亦无别项违碍书本,并提讯伊家属人等,坚称不知汪之珩作跋刷印情事。但汪之珩止有一子汪为霖,现任刑部郎中,挈眷在京,伊处有无存留此书,汪为霖曾否与知伊父为《西斋集》作跋刷印之事,应请旨勅下部臣,就近查明办理。(朱批:已有旨了。若无收藏之事,亦不罪之,想其已毁之矣!)臣仍通饬各属,再行出示晓谕,如有存留《西斋集》诗本者,卽行查缴,毋得隐匿,致别经发觉,自罹重罪。

再,查王仲儒之子王国栋,着有《秋吟阁诗本》,于四十五年经江西省查明,是书有徐述夔序文,并有为徐述夔题照之诗,汇案奏请销毁,移行苏省,查起板片。饬据该府鲧讯据王国栋之子王喈凤。据称:因四十三年闻知徐述夔逆书犯案,恐有干碍,业将板片销毁。并经臣讯究王喈凤供称,此书亦系汪之珩帮赀刊刻。今板片虽已毁弃,恐尚有流传之本,现饬一例严查,搜缴净尽,以仰副我皇上正人心而励风俗之至意。

所有臣遵旨查办缘由,理合恭折覆奏,并缮供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六九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覆查办《西斋集》等书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初十日

闽浙总督兼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查明覆奏事。

案于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前督臣富勒浑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等抄寄原奏一件内开,发下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臣等详加阅看,其中狂悖指斥之处甚多,殊堪发指。查此书系两江总督萨载解到,所有板片尚未查解。至王仲儒及作序之汪之珩等,已交吏、礼二部详查。但王仲儒是否系明末国初人,现在有无子孙,其作序之汪之珩等是否尚存,应请勅交江苏巡抚,就近一并详查核办,并令将此书板片立卽查明,解京销毁。此外,各省恐亦有刊刻流传之本,臣等行文各督抚,饬令严查,解京销毁。等因具奏。奉旨:知道了。钦此。并另单一纸。当经前督臣富勒浑查明,另单所开作序遂安毛际可,系浙江严州府所属。当卽饬委署严州府高模,率同遂安县前往毛际可家逐细搜查。据该府县禀复,密赴毛际可曾孙家内,将各处书籍逐细检查,并无《西斋集》书本存留,亦无《西斋集》序文底稿板片;并查毛际可有自着诗文四种,内《安序堂文钞》、《浣雪词钞》、《黔游日记》三种,并无违碍。惟《松皋诗选》一本,内序文一篇,系王仲儒所作,上册《离珠集》有赠王西斋诗一首,应请销毁。并据毛际可曾孙原任江南道御史毛绍睿供,伊曾祖毛际可系顺治戊戌进士,曾任彰德府推官,于康熙四十七年身故,至今七十余年。从前曾祖与王仲儒如何相识,实因年远,不能知悉。绍睿现年六十九岁,因衰病在家。自读书以来,从未见过《西斋集》书本,卽曾祖文稿内亦无《西斋集》序文底稿,现蒙查起可验。祖父先后做官,均系挈眷任所,从前住屋屡次被火,由乡迁城,是否散失,无从深悉。曾祖自作诗文板片,因山路崎岖,寄存杭州省城汪日永家。等情。旋据毛绍睿取回《松皋诗选》板片呈缴,一面饬钱塘县亲赴汪日永家,将毛际可诗文板片一并查起。查汪日永系举人,已赴京会试,复传汪日永胞弟汪字心,讯据供称:此项毛际可书板,系当日祖父为毛姓寄存,此外并无寄存《西斋集》书籍板片;其如皋汪之珩,并非一家,素不认识伊子孙,亦无来往。等供。由布政司复核,详请奏覆前来。

臣查遂安毛际可系康熙年间身故,其从前为《西斋集》作序,与王仲儒如何往来相识,据伊曾孙毛绍睿供称,实因年远,不能知悉。其家所存书籍,逐细搜查,并无《西斋集》书本及原作序文底稿。惟毛际可自着《松皋诗选》,有王仲儒作序一篇,上册《离珠集》有赠王西斋诗一首。此项书籍板片,均应解京销毁。臣又通饬各府属,广为出示晓谕,严查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如有刊刻流传之本,悉行呈缴,务期净尽,并将毛际可所著《松皋诗选》一并查缴,毋致遗漏。

除现查出《松皋诗选》一本缴送军机处外,所有查办缘由,理合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亦不必株连深求矣。(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 护河南巡抚李承邺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一日

暂护河南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李承邺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

窃照前抚臣雅德任内,于本年二月十九日承准尚书,额驸 公福隆安寄字内开,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自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未能搜查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详悉搜缴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钦遵。当经前抚臣转饬查缴,二十日卽起程恭迎銮辂,调任山西。移交到臣。

臣查《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占验天文,妄言祸福,诚如圣训,最易淆惑人心,而豫省民情愚直者居多,怪异之词,尤易轻信。前项书籍若不搜罗净尽,难免贻害愚民。臣复严饬各属,加意访查,实力搜缴,如有板片,一并逮京销毁,以尽根株。

所有遵旨查办缘由,理合恭折覆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一 湖北巡抚郑大进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五日

湖北巡抚臣郑大进跪奏,为遵旨查办奏覆事。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二月初四日奉上谕:

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自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未能搜查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详悉搜缴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查督臣舒常因巡察湖南营伍公出,臣卽恭录札会外,伏查各省互相咨会查缴禁书案内,先经云南省获缴《天元玉历》、甘肃省获缴《乾坤宝典》开列名目,移会到楚,当经分饬查照搜罗。据藩司梁敦书查禀,已收获《乾坤宝典》一部二本,系残缺钞本,存俟汇解,赴京请毁。其《天元玉历祥异赋》尚无查获,兹钦奉谕旨,随札司钦遵,遍饬详悉搜缴,并查有无板片另行奏解销毁,毋许稍有遗匿。抑臣又查,天文占验,妄书祸福,诚如圣谕,最易淆惑人心,凡有类此之书,自应旁推搜净。臣伏见各郡邑志乘,每载象纬物异占验,事多附会穿凿,前蒙谕旨,将各志书中应禁诗文及其人事实书目详查芟削。现据各属赍缴,交局员校办,臣并督饬详细查明,如星野灾祥等门内,除记事有关征考,仍听存留,并偶被偏灾恭纪赈恤殊恩理宜敬载外,其有语涉占验不经,虽前古陈编并从芟撤,以仰副圣主厘正羣言、牖民维俗之至意。

所有查办缘由,理合恭折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大学士英<廉>、侍郎诺<穆亲>,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奉上谕:

闵鹗元奏,查办王仲儒《西斋集》,先据伊曾孙王度于二年限内呈缴,可否免罪,出自圣恩。至为《西斋集》作跋之江之珩,系如皋县人,业于乾隆三十一年物故。汪为霖现任刑部郎中,挈眷在京。伊处有无存留此书,曾否与知其事,请勅部臣就近查办。又王仲儒之子王国栋,着有《秋吟阁诗本》,内有徐述夔序文,并有为徐述夔题照之诗,讯究此书亦系汪之珩帮赀刊刻。等语。

王仲儒所著《西斋集》,指斥狂悖,殊堪发指,伊曾孙王度既于限内呈缴,尚可免其治罪。至汪之珩既为作跋,又为出赀刊印,是亦一狂悖之流,今已身故,姑免深究。伊子汪为霖,现任刑部郎中,伊处如并未存留比书,或知其语涉悖妄,业经销毁,朕亦不加深罪。若其家现有收藏,则罪无可逭。着传谕英廉、诺穆亲,卽亲赴汪为霖家中,严密搜查有无此项书籍板片,毋任隐匿。又王国栋所著《秋吟阁诗本》,虽据闵鹗元等奏,现在查起板片,奏请销毁,但亦系汪之珩帮赀刊刻,汪为霖家中或尚有存留者,着一并严查,搜缴净尽,并卽将查办情形据实覆奏。

再,虽无此等书籍,而别有夤缘书信,亦不可为之隐讳,就案了事也。伊系刑部司官,英廉宜知,并谕闵鹗元知之。闵鹗元折着抄寄英廉等阅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七七三 福建巡抚富纲奏覆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福建巡抚臣富纲跪奏,为遵旨查办覆奏事。

窃臣于本年三月十二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自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未能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详悉搜缴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臣查各种应毁之书,节经前任督抚二臣暨臣督属实力搜罗,先后奏缴在案。至《祥异赋》等二种,并未见有呈缴者。恐各属或因查无违悖字句,漏未缴销,若不搜毁净尽,实难免淆惑人心。臣现饬两司,责成各地方官会同教官,督令前派查书各绅士,各就附近城乡,遍历有书之家,详加查检。倘有前项书籍,无论刻本、抄本及板片,悉行呈缴,井命推广圣训,凡有类此妄言祸福占验,易于惑人之书,亦卽一体查缴,免致遗留。臣仍责令该管道府随时委员查察,认真妥办,断不使稍有疏漏,以仰副圣主维世敎而正人心之至意。

所有遵旨查办缘由,理合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四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查缴应禁各书并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

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奉谕旨,展限二年,俾各及早呈缴,仍免治罪。上年十二月内,经署两江督臣陈辉祖以二年限满,江南地方书籍繁多,各属尚在源源购缴,奏请再行展限一年,广为搜访,荷蒙俞允在案。

兹据各属陆续查缴申送苏州书局,由司汇请奏缴前来。臣逐一查核,除重复查出已禁书一千二十五部,另委员解京销毁外,所有现经查出违碍应销书十四种,或悖谬狂吠,或诞妄失实,谨将悖妄处所,逐一黏签封固,开具清单恭呈御览。其各书板片,分别移行查起,并通咨各省一体查缴。臣仍严切晓谕所属,凡有稍涉悖妄者,俱令及时呈缴,毋得稍有藏匿,致干重谴,以期净绝根株。

臣谨会同两江总督臣萨载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 江苏省查缴应销各书清单

谨将江苏省现在查出应营销毁悖妄各书开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可经堂疏辑》二本。明嘉禾徐石麒着。《陈明卿集》二本。明古吴陈仁锡着。

《体孝录》二本。明黄梅瞿罕着。

《魏子敬遗集》二本。明嘉善魏学洢着。

《金双岩集》二本。明南谯金光辰着。

《鸣和堂集》八本,不全。明晋陵庄恒声着。

《楚天长》一本。明张万年着。

《后场备考汇典》三本。明吴郡杨彝、顾梦麟选。

《桴亭五议》抄本一本。明太仓陆世仪着。《默庵遗藁》一本。长乐冯舒着。

《粤中疏草》抄本一本。杭州金堡着。

《蹈东集》抄本一本。阎姓着,无名。

《辽谚》抄本一本。无著书人姓名。

《南都杂志》抄本一本。无著书人姓名。(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五 广东巡抚李湖奏覆查缴《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折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广东巡抚臣李湖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奏覆事。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自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未能搜查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详悉搜缴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伏思谶纬之书,妄言祸福,诚如圣谕,最易淆惑人心。粤东习尚轻浮,信从占验,遇有灾祥邪说,往往传播流言。如《天元玉历祥异赋》、《乾坤宝典》等书,从前查办所及,不知该书名目,恐有未经收缴。兹奉圣明指出,自当督饬搜查,务期净尽。如有流存板片,一并查出,遵旨解京,听候销毁。

除檄行藩臬两司,彷照节次查收禁书之例,出示晓谕,通饬各属,一体遵照办理外,所有钦奉谕旨及饬行遵办缘由,合先恭折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六 江西巡抚郝硕奏遵旨查办流传剧本情形并黏签呈览折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六日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遵旨覆奏事。

窃臣于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因外间流传剧本,如明季国初之事,有关涉本朝字句,亦未必无违碍之处,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斟酌妥办。兹据伊龄阿覆奏派员慎密搜访,查明应删改者删改,应抽掣者抽掣,陆续黏签呈览。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请勅各督抚查办等语。自应如此办理。着将伊龄阿原折抄寄各督抚阅看,一体留心查察。但须不动声色,不可稍涉张皇,将此遇各督抚奏事之便,传谕知之。钦此。钦遵寄信到臣。

臣查江西昆腔甚少,民间演唱有高腔、梆子腔、乱弹等项名目。其高腔又名弋阳腔。臣检查弋阳县旧志有弋阳腔之名,恐该地或有流传剧本,饬令该县留心查察。随据禀称:弋阳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无凭稽考,现今所唱卽系高腔,并无别有弋阳词曲。并据附省之南昌府禀称:遵经传谕各戏班,将戏本内事涉明季及关系南宋金朝故事,扮演失当者,严行禁除外,所有缴到各戏本,派员查核,内有《全家福》、《乾坤鞘》二种,语有违碍。又《红门寺》一种,扮演本朝服色,应呈请查办。等情。臣与藩臬两司复核无异。查江右所有高腔等班,其词曲悉皆方言俗语,俚鄙无文,大半乡愚随口演唱,任意更改,非比昆腔传奇,出自文人之手,剞劂成本,遐迩流传,是以曲本无几,其缴到者,亦系破烂不全抄本。现在检出之三种内,《红门寺》系用本朝服色,《乾坤鞘》系宋金故事,应行禁止;《全家福》所称封号,语涉荒诞,且核其词曲,不值删改,俱应竟营销毁。臣谨将原本黏签恭呈御览。

至如瑞州、临江、南康等府,山隅僻壤,本地既无优伶,外间戏班亦所罕至。惟九江、广信,饶州、赣州、南安等府,界连江、广、闽、浙,如前项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去。臣饬令各该府,时刻留心,遇有到境戏班,传集开谕,务使一体遵禁改正,以昭我皇上端本维风之至治。仍不许稍有张皇,及苟且从事,致干严行参究。

所有现在遵旨查办缘由,理合恭折覆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七 两淮盐政图明阿奏恭录勘办《金雀记》等剧本进呈折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九日

奴才图明阿跪奏,为恭录勘办剧本,进呈御览事。

窃照查办戏曲,昨奴才拟请凡有关涉本朝字句及宋金剧本扮演失实者,皆应遵旨删改抽掣,另缮清本同原本黏签进呈。其余曲本有情节乖谬、恐其诳惑愚民者,亦照此办理,若但系字句违碍,则祇将原本黏签改正进呈。等情具奏。奉到朱批:好。知道了。此亦正人心之一端,但不可过于滋扰耳。钦此。仰见我圣主德化敎思,无微不至。

奴才惟有钦遵恩训,督率委员加谨(紧)查勘,斟酌删改抽掣。今办得《金雀记》等九种,并全德移来《鸣凤记》一种,奴才俱覆加酌核,缮写清本,同原本黏签恭呈御览。

奴才又覆勘得《千金记》等十种,又全德移来《种玉记》等十种,均系曲白,内间有冗杂之处,抽改无多,现在卽以黏签原本进呈。奴才谨开具清单,恭折具奏。

其余在局曲本,仍敬谨遵奉,细心勘办,随时呈缴,并会同全德再行慎密搜罗,不敢稍有滋扰懈忽,以仰副圣主训饬至意。伏乞恩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卽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各在案。

上年十二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进过全书九次。臣等详加查核,除总裁记过一次之程景伊,分校记过五十次之高中、记过二十五次之陈文枢、记过十八次之沈清藻、记过十六次之卢遂,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总裁曹文埴记过一次,臣董诰记过十六次;总阅周煌记过三次;覆校裘行简记过八次;总校何思钧记过五十三次,王燕绪记过三十九次,杨懋珩、朱钤各记过三十五次,仓圣脉记过十四次,缪琪记过七次;分校陆湘记过二十次,徐步云、胡予襄各记过十八次,卜维吉记过十六次,叶兰、励守谦各记过十二次,潘奕隽记过十次,张焘、戴衢亨、施培应各记过八次,吴裕德、赵秉渊、李荃、贾锬、范鏊、徐秉敬各记过六次,温汝适、石鸿翥、李斯咏、钱世锡各记过四次,孙梅、潘庭筠、刘景岳、孙玉庭、王家宾、胡士震、汤垣、李岩、潘曾起、吴俊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奉旨:着交部。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七九 全书处汇核正月至三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

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起至三月底止,呈进过全书九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除总校官陆费墀前经奉旨免其议处,毋庸开送外,应将应行汇核之总裁、总阅、总校逐次填注。又总裁阿<桂>、和<珅>覆阅奏明记过之处,一并填注,统行开具于后:

一、《古诗纪》内「沈吟至今」句,「沈」字写不成体。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二次。

一、《西湖游览志余》内「秪知春色在桃溪」句,「桃」讹「头」。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叠山集》内「恩」字挖补未填。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五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一次。

一、《少谷集附录》三卷内,撰人名不应列入,而校对未曾校删。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六次。

一,《东莱集附录》三卷内,撰人名不应列入,查系总校讹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前集》内「背伊阙越轘辕」句,「背」字讹「北过」二字;又「以太尉掾」句,「掾」讹「椽」;又「范仲淹」「淹」讹「俺」。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吴裕德记过六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前集》内「泠然善也」句,脱「善也」二字;又「爰采爰献」句,「采」讹「揉」。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四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后集》内「不禁烟雨轻欹着」句,「欹」讹「欺」;又」。锦帏初卷卫夫人」句,「帏」讹「围」。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赵秉渊记过四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续集》内「郑谷」,「谷」字挖补未填;又「叶法善」,「善」讹「喜」。又「户牖墙壁」句,「牖」讹「牗」;又「若赐观刍荛」句,「刍」讹「蒭」;又「好学讥弹」,「弹」讹「禅」。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九次,分校官潘奕隽记过十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后集》内「怜」字讹从俗写作「怜」。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赵秉渊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古今事文类聚 续集》第二十八卷内,「朱」字讹写「墨」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十四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十八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古今事文类聚 别集》内「而以蛾眉入妬」句,「蛾」讹「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孙梅记过二次。

一、《古今事文类聚 前集》内「始知嬴女善吹箫」句,「箫」讹「萧」。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江西通志》内「凤歌笑孔丘」句,「丘」字空白未填;又「波心旧列七星桩」句,「桩」讹「椿」。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六次,分校官温汝适记过四次。

一、《江西通志》内「而自衒自媒者」句,「衒」讹「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二次。

一、《江西通志》内「涂廙」,「涂」字挖补偏傍未填。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五次,分校官刘景岳记过二次。

一、《江西通志》内「以古学砥砺」句,「砺」讹「厉」;又「籛铿」,「籛」字讹「钱」。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石鸿翥记过四次。

一、《唐文粹》内「骆宾王」,「宾」字讹「王」;又「王」讹「玉」,「太」字、「先」字、「帝」字,俱写不成体;又「狐」字讹「孤」,「摧」字讹「催」;又「残」讹「浅」。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八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十六次。

一、《唐文粹》内「拜禹言」下失写李翱名字;又「丁」字写不成字;又「黄帝垂衣」句,「黄」讹「皇」;又「段文昌」,「段」字挖补未填;又「夫总四大者」句,「夫」字上衍一「譔」字;又「生不用封万户侯」句,脱「封」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十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十二次。

一、《唐文粹》内「稹」字写不成体;又「一日万几」句,「几」讹「机」。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四次。

一、《麟角集》内「六律带霜啼」句,「啼」讹「飞」。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

一、《二薇亭诗集》内《题陈待制湖庄》,「庄」讹「庄」。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李荃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程<景伊>阅。

一、《古乐府》内《寒夜怨》题下,陶弘景名未写全。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孙玉庭记过二次。

一、《羣书考索 后集》内,「铁」字讹从俗写作「铁」;又「司徒掾」句,「掾」讹「椽」;又「惟寂寞」句,「寞」字上衍一「惟」字;又「荀悦才智经纶」句,「纶」讹「论」;又「李白一斗诗百篇」句,「斗」字讹从俗写作「(豆斗)」;又「纪列国则据左氏」句,「据」讹「(扌处)」;又「桓子新论则作于桓谭」。「桓」俱沿宋讳作「亘」;又「左氏膏肓」句,下肓」字二处俱讹「盲」。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九次,分校官徐步云记过十八次。

一、《羣书考索,别集》内「经于桓十五年」句,「桓」讹「威」。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家宾记过二次。

一、《西湖游览志》内「颜原遗事在」句,「原」讹「渊」。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敌兵二十余万」句,又「诸路已久解散」句,又「密探西路青巴图动静」句,并有讹字;又「谏署扬辉」句,「扬」讹「杨」;又「夏渴瓢箪」句,「箪」讹「簟」;又「落魄远游兮赋子虚」句,「虚」讹「都」;又「万几」,「几」字讹「机」,二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八次,分校官高中记过十六次。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设天网以该之」句,「网」讹「纲」。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胡士震记过二次。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输肝胆」字(句)。「胆」字讹从俗写作「胆」。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雕以翠绿」句,「绿」讹「缘」。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吴垣记过二次。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卧在床席」句,「席」讹「席」;又「蛾眉」,「蛾」字讹「娥」。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二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四次。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考验前古」句下,原本阙佚,但正本未注「阙」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李岩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编」字讹「撰」字,涂抹未曾挖补。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李荃记过二次。

一、《文章辨体汇选》内「谢朓」,「朓」字二处俱讹「眺」;又「萤烛末光」句,「萤」讹「营」。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六次。

一、《玉海》内「红」字遗脱未写;又「贾谊鵩鸟」句,「鵩」讹「鹏」;又「名御寇先庄子」句,「御」讹「圄」。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六次。

一、《玉海》内「金墀玉厢」句「厢」讹「箱」。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玉海》内「太公」、「六韬」、「汉书」、「越绝书」等字,应用朱填,讹从墨写。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徐秉敬记过二次。

一、《清閟阁全集》内「杨维桢」,「桢」字讹「祯」;又「谢朓」,「朓」字讹「眺」。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钱世锡记过四次。

一、《清閟阁全集》内「泠然涤心尘」句,「泠」讹「冷」。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求古录》内「役不于时」句,「役」讹「投」。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海岱会集》内《富亭遗爱》题下,失写刘澄甫名字。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潘曾起记过二次。

一、《广西通志》内学校门,失写序说,十二行辙注原阙二字,殊属错误。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李荃记过二次。

一、《广西通志》内「浮探玉海门」句,「探」字涂抹偏傍,未经挖补。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元艺圃集》内「水犀军散弩台空」句,「犀」讹「(尸羊)」。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御选历代诗余》内,「坐赃」,「赃」字讹从俗写作「赃」;又「披鹤氅」句,「鹤」字讹从俗写作「隺」。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御选历代诗余》内「陡寒生翠幕」句,「陡」讹「(徙去彳改阝)」。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徐秉敬记过二次。

一、《合订删补大易粹言》内「又无应与」句,「无」作「无」。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于清端政书》内「赃私累累」句,」。赃」讹从俗写作「赃」;又「维某年」句,「维」字,多一画,不成字体。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四次。此册系总裁董<诰>阅。

一、《于清端政书》内「在麻属望花山铺」句,「铺」讹从俗写作「铺」。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韩内翰别集》内「风势偃罗帷」句,「帷」讹「帏」。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二次。

一、《建康集》内「驰心汾水之阳」句,「汾」讹「分」。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毛诗类释》内「大雅绵篇」句,「绵」讹「丝」;又「秬鬯一卣」句,「鬯」讹「一」;又「如半璧」句,「璧」讹「壁」;又「坎坎伐檀」句,「伐」讹弋代」。总校官朱钤记过四次,分校官施培应记过八次。

一、《经典稽疑》内「如孟子受薛七十镒」句,「镒」讹「谥」;又「盐铁论」句,「铁」字讹从俗写作「铁」。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四次。此册系总阅周<煌>阅。

一、《经典稽疑》内「桓谭新论」,「谭」字讹「(言堂)」。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增注唐策》内「更历诸寺」句,「寺」讹「守」;又「能作祸祟」句,「祟」讹「福」。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四次。

一、《蒙求集注》内「杨子见岐路而哭之」句,「岐」讹「逵」。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范鏊记过二次。此册系总阅周<煌>阅。

一、《蒙求集注》内「五斗解酲」句,「酲」讹「醒」;又「博闻强识」句,「识」讹「志」。总校官缪琪记过二次,分校官范鏊记过四次。

一、《卢升之集》内「石楼摧折」句,「摧」讹「催」。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此册系总裁八阿哥阅。

一、《卢升之集》内「相如为入室之雄」句,「如」讹「入」。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叶兰记过二次。

一、《富山遗稿》内「主人改事屏车樯」句,「樯」讹「墙」;又「花时饮桃蹊」句,「蹊」讹「溪」,与上韵复;又「幽讨如横绿野图」句,「图」讹「园」;又「坐看落月与横参」句,「横参」二字写倒。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四次,分校官张焘记过八次。

一、《白云稿》内「李陵苏子卿之离别」句,「子」讹「少」。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二次。

一、《云麓漫抄》内「据此二说」句,「据」讹「(扌处)」。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二次。

一、《湛园扎记》内「谢朓」,「朓」字讹「眺」;又「宗室刘安」句,「安」下讹衍「国」字。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四次。

一、《龟溪集》内「呼愁眼易饥」句,「饥」讹「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吴俊记过二次。

一、《愿学集》内「谭玄空自守三庚」句,「三」讹「长」;又「俟河之清」句,「俟」讹「似」;又「虽难追其往」句,「虽」讹「须」;又「耳目口鼻以精气用」句,「用」讹「曰」;又「寄所著易参」句,脱去「着」字;又「睽之上九」句,「上九」讹「九三」;又「使君之志」句,「君」讹「志」;又「火传无尽」句,「无」讹「之」;又「户科」,「科」字讹「部」。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九次,分校官胡予襄记过十八次。

一、《泾皋藏稿》内「清泉白石」句,「清」讹「青」;又「尚茫然言诠未能实有诸已」句,「诠」讹「铨」;又「士风弟靡」句,「弟」讹「茅」;又「四明公」句,「明」讹「时」;又「入郎客曹」句,「客」讹「容」;又「公也而登诸私」句,「公也」讹「诸公」;又「好为仁」句,「仁」讹「大」;又「巨珰」,「珰」字讹」。铛」。覆校官裘行简记过八次,分校官卜维吉记过十六次。

一、《戒庵漫华》内「道主」,「主」字讹「士」。又「书后题二十一字」句,脱去「一」字;又「张道陵」,脱去「道」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贾锬记过六次。

一、《檀园集》内「行当寻云栖」句,「栖」讹「楼」;又「是固张子之所不敢居也」句,「固」讹「故」;又「香灯贝叶雨牕西」句,「西」讹「前」;又「抗章上殿陛」句,「陛」讹「阶」。总校官朱钤记过四次,分校官戴衢亨记过八次。

以上四种系覆阅、总裁看出,奏明记过。(军机处录副奏折) 七八○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

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恭奉谕旨事。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八日臣于途次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有河南省解到之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自未便存留在外。恐各省查办未能搜查净尽,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详悉搜缴解京,并查明有无板片,一并解送销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臣跪读之下,仰见皇上防微杜渐,息邪说以正人心至意。臣遵奉谕旨,已札饬两司,通行各属及各学教官,一体钦遵查明,细加搜访,并广行出示。凡士庶之家有收藏《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乾坤宝典》二种者,俱令实时缴出,毋许隐匿。其有板片者,将板片一并追出送销,如有匿不呈缴,一经查出,卽重治其罪。仍严饬各属,务须搜查净尽,毋得稍有遗漏。

除俟查缴到日卽行解京外,所有臣现在遵办缘由,合先恭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八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户部为遵旨〔察〕议事。

陕西司案呈,本年三月初七日准吏部咨称:

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公 额驸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十月起至十二月止,进过全书四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总裁八阿哥记过一次,十一阿哥记过三次,王<杰>记过三次,董<诰>记过二次,曹<文埴>记过四次;总阅周<煌>、李汪度、倪承宽各记过一次,谢<墉>、胡<高望>各记过三次,朱珪记过十六次;总纂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各记过三次;覆校邹炳泰记过三十八次,黄轩、邵晋涵各记过十八次,平恕记过十二次,彭元珫记过十次,吴典记过八次,王增记过五次;总校朱钤记过八十七次,杨懋珩记过八十五次,缪琪记过五十三次,仓圣脉记过三十四次,王燕绪、何思钧各记过三十一次;分校陈木记过三十四次,范鏊记过二十八次,牛稔文记过二十四次,彭元珫、王璸各记过二十次,王增、叶兰各记过十八次,金光悌、黄昌禔、卜维吉各记过十四次,胡予襄、陈初哲、刘景岳各记过十二次,孙球、邱庭漋、嵇承志、励守谦、吴舒帷、张慎和、潘庭筠各记过十次,秦泉、罗万选各记过八次,汪日赞、徐步云、李岩、杨世纶、袁文邵各记过六次,吴典、王彝宪、潘曾起、汪锡魁、陆湘、李楘、李斯咏、朱依鲁、陈文枢、王锺泰、朱炘、范来宗、宋镕各记过四次,周鋐、孙梅、吴省兰、蔡必昌、王家宾、王庆长、毛凤仪、赵秉渊、鲍之锺,张曾炳、戴联奎、李荃、金榜、石鸿翥、周兴岱、宋枋远、于鼎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等因。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误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钦奉谕旨: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分校、覆校各员应议者,须止罚俸三个月。钦此。又奉旨:阿哥所校之书如有错误,亦应一体查核,其应罚之俸,着照尚书例议罚,卽于应得分例内坐扣。钦此。钦遵。各在案。除主事陈文枢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奉旨派出校书之八阿哥多罗仪郡王永<璇>有记过一次,十一阿哥永<瑆>有记过三次,应遵旨照尚书俸各罚俸六个月,所罚银两行知内务府于应得分例内照数坐扣外。至记过三次之吏部左侍郎 今授浙江学政王<杰>,记过二次之户部侍郎 署吏部左侍郎董<诰>,记过四次之兵部侍郎曹<文埴>,记过一次之总阅 兵部尚书周<煌>,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汪度,太常寺卿倪承宽,记过三次之吏部右侍郎谢<墉>,工部侍郎 今授江西学政胡<高望>,记过十六次之翰林院侍讲学士 今授福建学政朱珪,记过三次之总纂 内阁学士纪昀,光禄寺卿陆锡熊,编修孙士毅,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三十八次之覆校 编修邹炳泰,记过十八次之詹事府洗马黄轩、编修邵晋涵,记过十二次之侍讲平恕,记过十次之检讨彭元珫,记过八次之编修吴典,记过五次之编修王增,记过八十七次之总校 归班进士朱钤,记过八十五次之归班进士 今授江苏桃源县知县杨懋珩,记过五十三次之归班进士 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三十四次之编修仓圣脉,记过三十一次之编修王燕绪、检讨何思钧,记过三十四次之分校 国子监助教陈木,记过二十八次之庶吉士范鏊,记过二十四次之中书牛稔文,记过二十次之宗人府主事王璸,记过十八次之中书 今升安徽(庆)府同知叶兰,记过十四次之中书金光悌、国子监助教黄昌禔、学正卜维吉,记过十二次之助教胡予襄、修撰 今授湖北荆宜施道陈初哲、太常寺典簿刘景岳,记过十次之候补中书孙球、编修邱庭漋、中书嵇承志、编修励守谦、吴舒帷、吏部考功司主事张慎和、编修潘庭筠,记过八次之编修秦泉、助教罗万选,记过六次之詹事府主簿汪日赞、中书徐步云、学录李岩、中书杨世纶、内阁典籍袁文邵,记过四次之中书王彝宪、编修 今授贵州学政潘曾起、助敎汪锡魁、候补中书陆湘、户部主事李楘、中书李斯咏、编修朱依鲁、中书王锺泰、中书 今授山西平阳府同知朱炘、编修范来宗、中书宋镕,记过二次之学正周鋐、中书孙梅、编修吴省兰、助教 今授山西徐沟县知县蔡必昌、内阁侍读 今升湖南衡州府知府王家宾、中书王庆长、庶吉士 今归班铨选之毛凤仪、中书赵秉渊、鲍之锺、国子监监丞张曾炳、编修戴联奎、候补中书李荃、修撰金榜、中书石鸿翥、编修周兴岱、候补中书宋枋远、编修于鼎,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徐步云已经革职,其罚俸之处应行注册。李汪度已经终养,应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黄轩、卜维吉、秦泉、范来宗、鲍之锺、金榜、周兴岱、赵秉渊、孙球已经丁忧,王燕绪、何思钧、吴舒帷、张曾炳已患病调理,朱钤、毛凤仪、宋枋远、汪日赞系候补之员,仓圣脉已经降调,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彭元珫、王增、吴典,又分校任内记过在二次以上,应照例再罚俸三个(月)。查曹<文埴>有纪录七次,胡<高望>、李汪度、陆锡熊均有纪录六次,俱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六个月,连前共罚俸九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合计抵销。吴典有纪录四次,王增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金榜有纪录六次,王家宾有纪录五次,于鼎有纪录三次,仓圣脉、李楘、宋镕、张曾炳均有纪录二次,陈水、范鏊、吴舒帷、张慎和、汪日赞、王彝宪均有纪录一次,俱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吴省兰有纪录八次,平恕、蔡必昌有纪录五次,黄轩有纪录四次,秦泉、赵秉渊有纪录三次,邹炳泰、王璸、叶兰、潘庭筠、潘曾起、李斯咏、周兴岱均有纪录二次,何思钧、黄昌禔、邱庭漋、汪锡魁、朱依鲁、朱炘、戴联奎俱有纪录一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题,三月初二日奉旨: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俱着罚尚书俸六个月。王杰、董诰、周煌、倪承宽、谢墉、朱珪、纪昀、孙士毅俱着罚俸六个月。邵晋涵、彭元珫、励守谦,俱着罚俸三个月。彭元珫着再罚俸三个月。范来宗、王燕绪,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曹文埴、李汪度、胡高望、陆锡熊,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吴典、王增、金榜、于鼎、吴舒帷,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吴省兰、平恕、黄轩、秦泉、邹炳泰、潘庭筠、潘曾起、周兴岱、何思钧、邱庭漋、朱依鲁、戴联奎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等因。又准宗人府咨同前事。各等因前来。

查此案兵部侍郎 署理本部侍郎曹<文埴>等罚俸议以纪录抵销毋庸议外,应将吏部侍郎 今授浙江学政王<杰>等罚俸之案注册,应扣俸银,行文吏部等衙门,于造送领俸册内声明坐扣。本部侍郎董<诰>应扣俸银,俟领俸时查扣。至前任总校 今授江苏桃源县知县杨懋珩等罚俸各案,应移江南等司行文扣抵。其总校归班进士朱钤等补官日罚俸之处,仍咨吏部俟补官之日知照过部,以便查扣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典籍厅。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二日。(内阁移会) 七八二 军机大臣奏查勘总目之汪如藻等请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片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查乾隆四十三年四库馆五年期满议叙,所有提调、纂修各员,请旨酌量加恩。奉旨:着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升用。钦此。今查勘总目之编修汪如藻、程晋芳、李潢,部议照例请旨引见,酌量加恩,亦以应升之赞善、司业列名在前,伏候钦定。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奉旨:着照例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升用。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八三 谕着添派德保同办《日下旧闻考》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七日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七日奉旨:

《日下旧闻考》,着添派德保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八四 军机大臣奏吴树萱等呈请自备资斧充当全书处分校片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七日

据散馆改归进士原班铨选之吴树萱、柴模呈请自备资斧,仍在四库全书处充当分校,恳求据情代奏,理合将原呈进呈。应否准其在四库馆効力之处,伏候训示。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八五 军机大臣等奏将原办《热河志》全部缴进片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十三日

臣等谨将原办《热河志》,全部共四十八本缴进。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八六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违碍书籍并请展限一年及查察剧本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日

闽浙总督兼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浙江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一十九次,节次奏明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在案。

恭查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准礼部咨,钦奉上谕:查缴违碍书籍,着通谕各督抚以接奉此旨之日为始,予限二年,并再明白宣谕,凡收藏违碍悖逆之书,俱各及早呈缴,仍免治罪。至二年限满,卽毋庸再查,如仍有隐匿存留,一经发觉,将收藏者治罪,且于承办之督抚是问。等因。钦此。钦遵。随经前任督抚臣严饬,依限查缴去后。兹扣至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四日二年限满,据印委各员将限内缴到各书,陆续解局,由布政使具详前来。臣查现在缴送应禁之书六十二种,计一百三十一部,又从前已缴过各书续查出二百七十种,计二千一百八十七部,均应销毁。除行司委员解送军机处外,谨恭折奏闻,并缮书目清单敬呈御览。

抑臣更有请者,现在二年之限已满,诚恐闽浙两省地方广阔,应禁各书难保无遗,且本年二月初四日承准廷寄钦奉谕旨,搜缴明仁宗所著《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亦须假以时日,始得普为搜罗。应请仰乞圣恩赏赐展限一年,仍遍加晓示,同各种应禁书籍,一体详查,缴收务尽,不使穷乡僻壤复有遗留。

至外间流传剧本,自应恪遵恩旨,不动声色,不涉张皇,留心查察。臣现饬各属安详妥办,如剧本中查有字句违碍并扮演过当者,俱令分别查销禁止。再,江浙地方连界,而江南繁富集镇,梨园演习剧本较多,贩卖传播,在所恒有。如有应禁之本,臣一并移查,彼此开会,随时办理。合并陈明。

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八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西省设局查书,自乾隆四十三年八月起至四十六年正月,共计查出应禁书一万五千四十四部,板一万一百一十五块,陆续奏明销毁。嗣经臣以钦奉谕旨,予限二年之期届满,未便因限满停收,致滋漏匿,具折奏恳圣恩,俯准展限,恭奉朱批:览。钦此。遵照转行在案。

兹据各属缴到应禁各书,内有违碍应行全毁之《柯亭诗集》等二十二种,又应行摘毁之《孔惟叙文集》等四种,谨开列清单,同原书黏签恭呈御览。此次书籍内,已起获《诗因集》板六十二片,《法苑陈情》板三百八十五片,委员解交军机处查收销毁。一面通饬本省暨咨明各省,将现今查出应禁书籍并板片,一体查缴,务期净尽,毋使流传外。

所有查获应毁书籍缘由,相应会同署两江总督臣萨载、江西学政臣胡高望合词恭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 清单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谨将江西省各属呈缴应行全毁、摘毁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柯亭诗集》一本。瑞金杨方樵着。诗中语句多有违碍。

《钓亭诗集》一本。瑞金杨方渔着。诗中语句间有诞妄。

《五家文钞》四本。瑞金杨长世等着。集中语句狂悖触犯之处甚多。

《性余堂集》八本。新城涂国鼎着。集中多有悖谬触碍之语。

《撷芳延绿亭诗》一本。瑞金杨方萌等着。集中语有违碍。

《连峯楼诗集》二本。瑞金谢适着。诗中多有触犯违碍之语。

《诗因》二本。永新陈伟言着。诗中有失于敬避字样,并有逆犯沈大绶序文。

《法苑陈情》七本。大庾僧一喆着。所撰杂文为斋醮之用,多有荒诞触碍语句。

《狎鸥亭诗》三本。瑞金杨枝远着。诗中多有荒诞触碍之句。

《松窦诗集》二本。瑞金僧行起着。语多狂诞,又有失于敬谨抬写字样。

《濯香亭自娱集》一本。虔州谢大昺着。序文有僭妄语,诗中亦有失检之处。

《江上吟草》一本。虔州谢芳着。诗集中有未经敬避字样,亦有谬妄之句。

《述山堂诗集》一本。虔州谢芳着。诗集中有未经敬避字样,亦有失检之语。

《武溪别墅草》一本。虔州王绍曾着。集中多有违碍谬妄之语。

《汇东手谈》十本。鄱阳史珥着。中有议论荒谬之处。

《浣月亭诗》二本。奉新彭智祚着。中有妄诞语句,又有未经敬避字样。

《三事始末》一本。上高黄鼎彝着。内有隆武年号及荒谬语句。

《鳣堂合集警四本。铅山杨人杰着。内有违碍语句,且有谢简赠诗,本系禁毁。

《步鹅山房稿》二本。铅山杨人杰着。内有李士珠、王槐植、谢简等诗,本系禁毁。

《折桂先资》一本。无名氏作。书内有失于抬写及未经敬避字样。

《天潮阁集》三本。闽人刘芳着。集中语多悖谬不经。

《平寇志》三本。海盐彭孙贻着。语句多有触犯违碍。

以上二十二种应请全毁。

《孔惟叙文集》二本。新城孔毓功着。内有吕留良之言,不应存。

《古文正义》一本。吴郡葛鼎等选。内皆唐宋名家文,惟篇首有钱谦益序文并述略,有荒谬之语,不应存。

《明文得》一本。山左孙维祺选。系前明时文,内有钱谦益、吕留良评语,不应存。

《诗文汇函》四本。龙雾邹梧冈选内有钱谦益文,不应存。

以上四种应请摘毁。(宫中朱批奏折) 七八八 谕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吏部议办理四库全书处之总裁皇八子仪郡王、总阅周煌等照例罚抵一疏,奉谕旨:

皇八子永璇着罚尚书俸六个月,董诰、周煌俱着罚俸六个月,励守谦、戴衢亨俱着罚俸三个月,孙玉庭、王燕绪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曹文埴着销去纪录一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张焘、潘庭筠、潘曾起、何思钧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吴裕德、施培应、钱世锡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奉旨:

《日下旧闻考》,着添派和珅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应毁重本书及罗敎经卷开单缴进销毁片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臣等遵旨阅看各省送到违碍各书,业将应毁之本陆续开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

兹据各省将应毁重本续行送到,谨逐一查明,装成八十籍,另开清单缴进销毁。

再,据江西省送到宁都州罗敎案内起获经卷四十八种,装成一箱,谨一并开单进呈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九一 谕令图明阿等妥办流传剧本不得过当致滋烦扰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谕:

前因世俗流传曲本,内有南宋与金朝关涉或本朝新事新编词曲,扮演过当,以致失实,无识之徒,或转以剧本为真,殊有关系,曾传谕该盐政等,令其留心查察,其有应行删改抽掣者,斟酌妥办。乃本日据图明阿奏查办剧本一折,办理又未免过当。剧本内如《草地》、《败金》等出,不过描写南宋之恢复及金朝退败情形,竟至扮演过当,称谓不伦,想当日必无此情理,是以谕令该盐政等留心查察,将似此者一体删改抽掣。至其余曲本内无关紧要字句,原不必一例查办。今图明阿竟于两淮设局,将各种流传曲本尽行删改进呈,未免稍涉张皇。且此等剧本,但须抄写呈览,何必又如此装潢,致滋糜费!原本着发还。并着传谕全德、图明阿,令其遵照前旨,务须去其已甚,不动声色,妥协办理,不得过当,致滋烦扰。将此遇便传谕知之。钦此。

军机大臣遵旨传谕两淮盐政图明阿、苏州织造全德。(军机处上谕档) 七九二 谕内阁承办《热河志》之纂修褚廷璋等着照例议叙

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初四日

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

现在《热河志》办理完竣,所有承办之纂修褚廷璋、戴衢亨、汪学金,俱着加恩照例议叙。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九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七日

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

窃查陕省节次钦奉谕旨,并准各省咨开应禁违碍书籍板片,俱皆刊刻书目,遍谕士民尽行呈献,并行文详饬各属将民间所有之书,卽原单内未经开列者,倘有违碍疑似之处,并须一体呈缴,以便核阅查销。所有从前各属缴到违碍诸书,节经臣陆续奏缴在案。

兹据布政使尚安将各州县续经查获《太乙诗集》等书,共计四十四部;又零星不全等书共三百七本,呈送前来。臣逐一细加查阴,内有《太乙诗集》、《经济录》二种,并张炼着。查张炼系武功县人,前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任湖广道员,所著《太乙诗集》,语句多有违碍。其《经济录》中筹边各议,俱系用兵策略,未便存留。至《槲叶集》系李栢着查李栢系郿县诸生,国初未经出仕,诗文内亦有悖缪(谬)之处,均应查禁。谨将三书黏贴黄签,与各项违碍书籍,一并封呈军机处查核销毁,并一面咨明各省督抚,将《太乙诗集》、《经济录》、《槲叶集》三书一体搜查呈缴。

所有板片另行送交留京军机处查销外,理合恭折具奏,并将各书名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宫中朱批奏折) 七九四 军机大臣奏应进全书内四十五本俱经沾渍交兵部行查片

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七日

本日本报到来,所有应进四库全书五十本,又覆进书十五本,内四十五本俱经沾渍,想系途次遇雨所致。但沿途驰递木箱,因何不行小心遮护,致受潮湿之处,相应奏明,交兵部挨站行查覆奏。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七九五 谕《乐善堂全集》定本毋庸补入此序《蔡世远文集》照旧缮录

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七日

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七日奉旨:

《乐善堂全集》定本内,毋庸补入此序,其四库全书所抄《蔡世远文集》内,仍着照旧缮录。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九六 武英殿修书处为知照奏请拣员充补纂修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奏折)

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

武英殿修书处为移会事。

照得本处总裁董<诰>、曹<文埴>、嵩<贵>奏庶吉士王朝梧、冯集梧、曾燠、沈步垣四员充补纂修等因一折,于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奏,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相应抄录原奏,移会内阁典籍厅。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武英殿修书处总裁董诰等奏请拣选充补纂修折

臣董<诰>、臣曹<文埴>、臣嵩<贵>谨奏,为奏闻事。

查武英殿行走翰林,前经奏准遇有员缺,臣等拣选具奏充补在案。今出有编修闵惇大,庶吉士范鏊、吴蔚光、吴树萱四缺,臣等谨拟以庶吉士王朝梧、冯集梧、曾燠、沈步垣四员充补。为此谨奏请旨。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七九七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汇缴应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十日

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汇缴应禁书籍,恭折奏明事。

窃照节次钦奉谕旨,查缴违碍各书,经前督臣周元理等饬查奏缴有案。

臣于到任后,复又谆饬各地方正印教职等官,并派委在省试用之敎职前往协同访查,剀切晓谕,凡有违碍书籍,悉令呈缴,暨严禁胥役人等藉端滋扰。兹据各属将查出应禁各书,陆续缴送到省,由布政司委员校核无异,详请解京销毁前来。臣逐一检查,与钦奉谕旨及四库全书处奏明饬禁暨各省咨查应禁书籍名目相符,并有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等评选诗文,均属久奉饬禁之书。内书本完全者计四百一十七部,残缺不全者计六百六十五部,另缮书目清单,恭呈御览。

一面委员解交军机处查收办理,并仍饬各属再加详细访查,陆续收缴,另行奏解,毋稍疏漏外,谨缮折奏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 清单

查出违禁书目:《潜确类书》六部,共三百九十六本,全。九部,共三百二十五本,不全。明陈仁锡辑。《澹园集》一部,十本,全。一部,八本,不全。明焦竑撰。《阃外春秋》一部,三本。不全。明尹商着。《杜律笺注》一部,八本,全。一部,九本,不全。钱谦益注。《名家制义》一部,四十八本,全。十三部,共一百四本,不全。张希良辑。《苍霞集草》二部,共五十本,全。一部,八本,不全。董应举撰辑。《名臣言行录》一部,二十四本,全。徐开任辑。《唐诗分类详解》二十九部,共一百七十八本,全。十六部,共六十本,不全。王锡侯编。《明状元策》十四部,共一百三十二本,全。十三部,共八十四本,不全。明吴道南校正。《朱子异同条辨》一部,四十本,全。明李沛评。《顾锡畴纲鉴》一部,二十三本,不全。明顾锡畴着。《皇明世法录》一部,二十九本,不全。李模撰。《锺伯敬纲鉴》一部,二十本,全。明锺惺着。《国朝馆课宏词》一部,十六本,全。明王锡爵着。《续宏词》一部,十六本,全。一部,十三本,不全。又续编四本,不全。明王锡爵着。《鹿裘石室全集》一部,二十五本,全。明汤宾尹订。《大阴会典》一部,二十四本,全。无著书姓名。《皇舆考》一部,二本,全。张天复撰。《黄睡庵纲鉴》一部,四十三本,全。明汤宾尹辑。《四书汇通》一部,二十三本,不全。明李戴礼辑。《古诗归》一部,五本,不全。明锺惺撰。《魏仲子集》一部,四本,全。明魏允中着。《百将评林》一部,四本,不全。张预着,《续百将评林》一部,四本,不全。明何乔新着。《忆雪楼诗集》一部,二本,全。王煐作。《大雅堂》一部,五本,全。李贽着。《今文得》一部,六本,不全。吕留良评。《氏族笺释》一部,八本,全。熊峻运着。《今文明文商》一部,十六本,不全。吕留良评。《明文传薪》一部,八本,全。明臧岳着。《天崇文读本》一部,三本,不全。吕留良评。《吕留良评归金陈稿》一部,十四本,不全。吕留良评。《赖古堂尺牍》一部,十本,全。周在浚钞。《解人颐》一部,二本,全。明陈继儒着。《孙高阳集》五部,共五十四本,全。明叶向高着。《鸿宝应本》二部,共十二本,全。明倪元璐着。《通鉴集要》三部,共二十二本,不全。无撰书人姓名。《通鉴纪要录》一部,三本,不全。明叶羲昂纂。《熊芝集》一部,十一本,不全。明熊廷弼撰。《广舆集》一部,十二本,全。四部,共二十二本,不全。明蔡文炳辑。《列朝诗传》一部,七本,不全。钱谦益着。《金陈合稿》二部,未装钉,全。二部,未装钉,不全。吕留良评。《杜工部诗集》一部,八本,全。一部,四本,不全。钱谦益注。《梅村诗集》四部,共二十二本,全。明石庞着。《陈大士稿》三部,共二十三本,全。十部,共五十一本,不全。吕留良评。《王氏存笥稿》四部,共三十六本,全。明王维贞着。《唐诗合选》二部,共十四本,不全。钱谦益选。《博物典汇》三部,共十二本,全。一部,十本,不全。明黄道周着。《刘氏鸿书》二部,共八十本,全。二部,共十八本,不全。明刘仲达着。《考卷探珠》一部,四本,不全。陆成岑选。《宪章类编》一部,十六本,不全。明劳堪着。《四夷考》一部,二本,不全。陈继儒着。《杨忠愍文集》一部,四本,不全。杨继盛着。《三藩记事》三部,十二本,全。一部,二本,不全。陆荣编。《寰宇分合志》一部,三本,不全。明徐枢编。《息园存稿》一部,二本,不全。明顾璘着。《世史类编》二部,七十二本,全。三部,六十二本,不全。明朱青岩撰。《大政记》一部,十六本,全。二部,共二十二本,不全。明朱国桢着。《明诗归》一部,十本,全。三部,共十九本,不全。明陈龙正编。《高子遗书》一部,八本,全。无著书人姓名。《四六逢源》一部,六本,不全。明曾汝鲁撰。《尺牍新抄结邻集》一部,十本,全。李清撰。《几亭全书》一部,十四本,全。明陈龙正着。《明季遗闻》二部,共五本,不全。明邹(疏去疋改足)漪撰。《历代合法将传》一部,十四本,全。明赵光辑。《列朝诗集》二部,共二十本,不全。无著书人姓名。《戴田有文稿》四部,共十九本,全。四部,共十五本,不全。戴名世作。《李氏藏书》八部,共一百四十三本,全。四部,共计六十七本,不全。李贽着。《李氏焚余》一部,五本,全。李贽着。《李氏焚书》三部,共十六本,不全。李贽着。《续藏书》四部,共五十本,不全。李贽着。《献征录》一部,八本,全。明焦竑编。《皇明疏钞》一部,六本,全。明孙旬辑。《徐文长集》二部,共十六本,全。六部,共三十七本,不全。明袁宏道评。《徐文长遗集》一部,六本,全。明袁宏道评。《袁黄纲鉴》三部,共九十二本,全。一部,十八本,不全。明袁黄辑。《明纪要》三部,共六本,全。六部,共七本,不全。明陈建辑。《明纪辑略》五部,共七十六本,全。五部,共二十四本,不全。明朱青岩撰。《古今全史》三部,共十八本,全。二部,共九本,不全。明曹勋纂。《广东新语》二部,共二十本,全。屈大均着。《山晓阁》四部,共二十六本,不全。孙执升评。《五经七书》二部,共十七本,不全。明朱墉辑。《广百将传》七部,共六十六本,全。三部,共三十本,不全。明黄道周辑。《广百将谱》一部,六本,不全。明黄道周辑。《四六新书》二部,共二十五本,全。钱谦益着。《吾学编》三部,共三十七本,不全。明郑晓着。《耦耕堂》一篇,不全。钱谦益着。《四六初征》一部,一本,不全。钱谦益着。《史外》一部,十本,全。汪有典订。《钱谦益四书文》一部,一本,不全。钱谦益着。《天元玉历》抄本一部,一本,不全。无著书人姓名。《杨忠烈文集》一部,六本,全。二部,共九本,不全。李贽着。《古今史略》一部,三本,不全。李渔着。《有学集》一部,十本,全。钱谦益着。《纲鉴会纂》五部,共二百三十八本,全。八部,共一百三十五本,不全。王世贞辑。《龙门纲鉴》十二部,共一百六十五本,不全。王世贞纂。《凤洲纲鉴》二部,共五十六本,全。八部,共一百四十四本,不全。王世贞着。《黄陶庵稿》一部,五本,全。十四部,共十八本,不全。又三束。吕留良评。《金正希稿》一部,六本,全。十八部,共七十五本,不全。吕留良评。《渔村全稿》一部,二本,全。吕留良评。《渔洋诗集》一部,四本,全。王士正辑。【真按:渔洋诗集应系王士正(王士禛)撰,何故题辑?疑有误也。】《弹词》一部,八本,不全。张三异着。《四书要达》一部,二十本,全。徐灿辑。《笠翁一家言》一部,二十本,全。李渔着。《尺牍双鱼》一部,二本,不全。陈继儒选。《归震川文集》三部,四本,全。吕留良评。《钱吉士稿》三部,九本,不全。吕留良评。《广名将谱》一部,一本,不全。无著书人姓名。《明文百家粹》一部,一本,不全。明金堡着。《牧斋诗钞》一部,三本,不全。顾有孝撰。《章大力时文》一部,二本,不全。吕留良评。《杨维节时文》一部,一本,不全。吕留良评。《陈子龙稿》一部,二本,不全。吕留良评。《艾千子稿》一部,三本,不全。吕留良评。《医贯》二部,共七本,不全。吕留良评。《留青全集》三部,共七十二本,全。十九部,共三百六十四本,不全。陈梅辑。《纲鉴全编》一部,十本,全。王世贞辑。《资治纲鉴》一部,四十本,全。三部,共七十六本,不全。明锺惺订。《凤洲纲鉴全编》一部,五十六本,不全。王世贞纂。《纲鉴大全》四部,共六十一本。不全。明锺惺订。《翁山诗集》二部,共十四本,全。屈大均着。《诗外》一部,十二本,不全。屈大均着。《同时尚论录》一部,八本,全。明蔡士顺辑。《赐闲堂》一部,二十本,不全。申时行着。《纲鉴直解》一部,二十四本,全。张居正着。《明人物考》二部,共五本,不全。明王世贞着。《孙高阳年谱》一部,四本,全。一部,三本,不全。孙奇逢订。《天文地理述》一部,一本,不全。无著书人姓名。《纲鉴正史》一部,十八本,不全。王世贞着。《明鉴会纂》一部,六本,全。朱国梁编。《四书语类》一部,十本,全。吕留良着。《易经详解》一部,五本,不全。吕留良着。《陈孝逸论》一部,一本,不全。陈士骥着。《诗观》一部,二十本,全。邓得仪选。《菁华录》一部,二本,全。林佶编。《通鉴易知录》一部,六本,全。王仕云编辑。《明疏议辑略》一部,十本,不全。无著书人姓名。《天盖楼》四部,共九十本,全。四十六部,共四百六十四本,不全。吕留良评。《说铃》三部,共六十本,全。十一部,共一百二十二本,不全。徐倬撰。《羣书备考》十二部,共八十八本,全。十四部,共七十七本,不全。袁黄着。《天盖楼述评》一部,五本,不全。吕葆中着。《范凤翼诗文集》一部,五本,全。一部,五本,不全。范玺卿着。《列朝诗选》一部,五十一本,不全。钱谦益选。《留青新集》八部,共二百五十六本,全。二十三部,共五百二十八本,不全。陈枚着。《留青广集》三部,四十八本,全。十一部,共一百三十一本,不全。陈枚着。《留青彩珍集》一部,二十四本,全。四部,共四十三本,不全。陈枚着。《留青集》四部,共五十三本,不全。陈枚着。《留青二集》二部,共二十五本,不全。陈枚着。《武备志》一部,八十本,全。二部,二十三本,不全。明利瓦伊贞着。《王凤洲纲鉴原本》一部,四十八本,全。王世贞纂。《古文觉斯》二部,二十本,全。三部,共二十四本,不全。明过珙着。《明鉴易知录》二部,共十五本,不全。朱国标钞。《纪事本末》四部,共九十二本,全。六部,共八十一本,不全。谷应太辑。《大训记》一部,五本,全。二部,八本,不全。朱国桢辑。《沈氏弋说》一部,一本,不全。沈长卿着。《焦氏笔乘》一部,三本,不全。焦竑辑。《田盘纪游》一部,一本,全。屈大均撰。《名臣纪》一部,十本,全。郑晓着。《金正希文集》一部,八本,全。一部,五本,不全。熊开元订。《左忠毅文集》一部,七本,不全。左光斗辑。《罗文止时文》一部,二本,全。吕留良评。《左忠毅年谱》一部,四本,全。左宰敬辑。《周忠毅奏议》二部,八本,全。熊开元校。《初学集》一部,二十八本,不全。钱谦益辑。《古学鸿裁》一部,一本,不全。范柽订。《纲鉴正史全编》一部,二十四本,全。王世贞着《诗学鸿裁》一部,一本,不全。范柽订。《八大家精选》十四部,共九十九本,全。吕留良选。《四书讲义》二十八部,共二百八十七本,全。十三部,共七十二本,不全。吕留良着。《捷录直解》七部,共三十九本,全。五部,共十七本,不全。吴正伯着。元朝历朝事类明朝捷录 捷录标题评林六种,十四部,共四十七本,不全。顾充编。《捷录真本》三部,共十八本,全。五部,共十六本,不全。顾充编。《通鉴直解》二部,共三十四本,全。八部,共一百四本。不全。明张居正着。《通纪会纂》八部,共六十一本,不全。明锺惺着。《通纪纂》三部,共十九本,不全。明锺惺着。《明从信录》三部,共五十六本,全。三部,共七十四本,不全。沈国元述。《天慵子集》二部,共十本,全。明艾南英撰。《四书难题问答》三部,共三十本,全。二部,共十本,不全。王鸣昌着。《神宗大事纪要》二部,共四本,不全。明许重熙着。《策衡》一部,二本,不全。无著书人姓名。《王季重集》二部,共三本,不全。明王思任着。」《羣书沥液》一部,四本,全。梁显祖着。《明纪编年》八部,共六十六本,全。二十部,共九十七本,不全。明锺惺着。《晦村初集》一部,二本,全。明石庞着。《鼾林》一部,一本,不全。王渔着。《归钱尺牍》二部,共十二本,全。明归有光、钱谦益着。《牧斋尺牍》二部,共八本,全。明钱谦益着。《沆瀣集》一部,二本,全。明姚希孟撰。《登坛必究》一部,三十本,全。一部,十本,不全。明王鸣鹤着。《七录斋》二部,共十二本,全。明张清撰。《句注山房集》一部,五本,不全。明张凤翼着。《三朝要典》五部,共三十四本,不全。明顾秉谦等着。《眉公杂录》二部,共十五本,不全。明陈继儒着。《眉公秘籍》六部,共四十六本,不全。明陈继儒着。《两朝从信录》二部,共三十四本,全。四部,共四十七本,不全。明沈国元撰。《十六朝广汇》三部,共六十五本,全。四部,共五十八本,不全。明陈建辑。《捷录大全》八部,共五十本,全。三部,共十本,不全。明顾充撰。《捷录大成》二十五部,共一百四十六本,全。六部,共三十七本,不全。明锺惺着。《捷录全编》二部,共十二本,全。六部,共四十一本,不全。明陈继儒着。《明通纪》五部,共五十六本,全。十二部,共一百二十五本,不全。明陈建撰。《洺词》三部,共六本,全。六部,共八本,不全。明白南金着。《瀚海》一部,四本,全。明陈继儒订。【真按:疑当作翰。前文有作翰者,中研院在线目亦作翰海,而无题为瀚海者。】《名山藏》一部,三十六本,不全。何乔远撰。《白耷山人文集》三部,共五本,不全。阎尔梅着。《皇明资治通纪》二部,共十四本,全。五部,共三十三本,不全。明陈建辑。《明纪会纂》六部,共五十四本,全。九部,共五十六本,不全。明锺惺着。《皇明通纪直解》一部,十本,全。十九部,共一百五十四本,不全。无著书人姓名。《太乙山房文集》三部,共二十八本,全。三部,共十一本,不全。明陈际泰着。《隐秀轩》七部,共五十二本,全。二部,共十六本,不全。明锺惺着。《四书语录》八部,共一百二十四本,全。十二部,共一百四十二本,不全。明吕留良撰。《明法传录》九部,共一百四本,不全。明高汝棫纂。【真按:当作高汝栻(前文及中研院在线目均作栻)。(乃涉下文郭正域而误耶?)5528_屈万里全集16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初稿.djvu著录此人名字亦讹作「拭」!】《羣书典汇》二部,共二十六本,不全。明黄道周撰。《万历疏抄》一部,三十三本,全。一部,十三本,不全。明于孔兼撰。《寒支集》一部,十本,全。明李世熊撰。《丹霞洞天志》一部,六本,全。释古如撰。《容台集》一部,九本,全。又一部,四本半,不全。明董其昌着。《宝颜堂》一部,十二本,全。明陈继儒着。《宝日堂》一部,八本,不全。明张鼐着。《古今纡筹》一部,五本,全。明朱铮撰。《合并黄离集》一部,十六本,全。明郭正棫着。《石臼集》一部,六本,全。一部,二本,不全。邢孟贞着。《惭书》五部,共七本,全。二部,共三本,不全。吕留良着。《白石樵》一部,十八本,全。一部,十一本,不全。明陈继儒撰。《五杂俎》一部,十本,全。明谢肇淛着。《避园拟存》二部,二本,全。明王思任着。《晚香堂》一部,二本,全。二部,十本,不全。明陈继儒着。《古今议论参》一部,一本,不全。明林德谟着。《广古今议论参》一部,五本,不全。明吴中龙编。《杜曲集》一部,五本,不全。明戴渔撰。《皇明实纪》三部,共四十八本,不全。明陈建辑。《通鉴纂》二部,共二十二本,全。二部,共十七本,不全。明锺惺纂。《明纪辑录》一部,十六本,全。明陈建着。《眉公杂录》一部,六十三本,不全。明陈继儒着。《见闻录》一部,三本,不全。明陈继儒着。《明通纪集要》二部,共二十七本,不全。明陈建着。《已吾集》二部,共十本,全。一部,三本,不全。明陈际泰着。《卽山集》一部,二本,不全。明沈承着。《壶山集》一部,一本,不全。明陈孝威撰。

以上各书,全者共四百一十七部,不全者共六百六十五部。谨钦遵节次谕旨及四库全书处奏明饬禁暨各省咨查应禁书籍名目,核对相符。(宫中朱批奏折) 七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十六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钦遵。各在案。

本年三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今自四月起至六月止,进过全书十四次。臣等详加查核,除总裁记过五次之程景伊;分校记过二十五次之孙辰东,记过七十六次之高中,记过五十六次之陈文枢,记过二十八次之宋枋远,记过二十二次之陈墉、吴锡龄,记过二十次之翁树棠,记过十八次之卢遂,记过十次之沈清藻,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总裁八阿哥记过一次,十一阿哥记过五次,嵇璜记过八次,王杰记过二次,臣董诰记过一次,曹文埴记过八次,沈初记过十四次;总阅周煌记过十次,谢墉记过三次,达椿记过二次,钱载记过九次,胡高望记过一次,倪承宽记过七次,朱珪记过一次,吉梦熊记过四次;总校何思钧记过一百五十三次,朱钤记过一百四十二次,王燕绪记过九十一次,缪琪记过九十次,杨懋珩记过八十五次,仓圣脉记过五十九次;覆校平恕记过五次,邹炳泰记过十七次,王增记过六十六次,庄通敏记过三次,邵晋涵记过十五次,吴典记过三十九次,王尔烈记过二十四次;分校陈昌齐、孙玉庭、于鼎、李岩、鲍之锺、金光悌、徐立纲、戴联奎、汤垣、张敦培、吴锡麒、周琼、朱炘、汪学金、刘源溥、戴衢亨各记过二次,余集、彭元珫、程晋芳、王家宾、蔡必昌、曹锡龄、戴均元、萧九成,张慎和、吴绍昱、罗万选、钱世锡、吴甸华、朱攸、汪锡魁各记过四次,李尧栋、庄承籛、范衷、甄松年、王坦修、范鏊、常循、袁文邵、嵇承志各记过六次,王学海、田尹衡、邱桂山、盛惇崇各记过八次,王庆长、胡士震、杨寿楠、杨世纶、秦泉、励守谦各记过十次,王春煦、李楘、庄通敏、缪晋、潘奕隽、雷纯各记过十二次,胡予襄、严福、牛稔文、王璸、李斯咏各记过十四次,吴舒帷、陈木、潘曾起各记过十六次,郭祚炽记过十八次,叶兰、张曾炳各记过二十次,潘庭筠记过二十二次,吴裕德记过二十三次,李荃记过二十四次,吴鼎雯记过二十七次,隆湘记过三十次,王尔烈记过三十一次,周鋐记过三十二次,许烺记过四十二次,卜维吉记过四十四次,苏青鳌记过五十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十六日奉旨:交部。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七九九 谕内阁《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初三日

内阁奉谕旨:

《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起居注册) 八○○ 谕内阁提调吴裕德着销去纪录二次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初三日

吏部议行在兵部尚书福隆安奏四库全书馆进呈书籍,在途沾湿,提调 编修吴裕德照例抵罚一疏,内阁奉谕旨:

吴裕德着销去纪录二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 八○一 谕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初六日

吏部等衙门奏办理《清文舰》书成之纂校各员议叙一疏,奉谕旨: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余依议。(起居注册) 八○二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

窃照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接准部咨钦奉上谕:查缴违碍书籍,着通谕各督抚以接奉此旨之日为始,予限二年,实力查缴,并再明白宣谕,凡收藏违碍悖逆之书,俱各及早呈缴,仍免治罪,至二年限满,卽毋庸再查。如有隐匿存留,一经发觉,将收藏者从重治罪,且惟于承办之督抚是问。等因。钦此。钦遵。在案。

臣到任后,查得前抚臣吴虎炳、李世杰奏缴过违碍书籍五次,计三百零六部,不全书籍六十□件。臣又通饬各属再加详细访查,并将臣前在粤东藩司任内所刊奉文应禁各书目分发各属,责成各学教官令其向书坊并读书之家塾逐一细查,广为传谕,无论全部书本及残篇断简,凡在应禁之列者,卽行缴出送销,并出示遍行剀切晓谕去后。嗣据各属呈缴应禁各书八十四部,共八百四十一本,经臣咨送军机处并恭折奏明在案。兹扣至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限满,又据布政使详缴应禁书十八种,计二十部前来。臣已逐加复核,现在汇送军机处查销,谨缮清单恭呈御览。

再,查此案钦限已满,虽粤西边僻搜查似已无遗,但恐各属或尚有查缴未周,稍致遗漏未尽之处,除通饬查取并无隐匿存留切结另行送部外,至本年先后承准廷寄钦奉谕旨搜缴明仁宗所著《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天文占验、妄言祸福应禁各书,及各直省咨送违碍书目,臣遵卽逐次严饬实力搜查,务令尽净,不使存留片纸只字,致干咎谴。仍俟各属如有查到另行奏缴外,至外间流传剧本,广西虽戏班无多,臣前次奉到谕旨后,卽已通饬各属将剧本中查有字句违碍及扮演过当者,俱令不动声色,分别查销禁止。合并陈明。伏祈皇上睿鉴。臣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三日奉朱批:览。(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广东巡抚臣李湖跪奏,为奏明事。

窃照办理违碍书籍一案,节奉谕旨饬查。广东省前后查出应禁书本,节经奏缴,其有连板片起出者,分别委员解京销毁在案。

嗣四十三年十二月钦奉谕旨:查缴违碍书籍一案,着以奉旨之日为始,予限二年,实力查缴,限满卽毋庸再查。如限满后仍有隐匿存留违碍悖逆之书,一经发觉,将收藏者从重治罪,且惟于承办之督抚是问。钦此。等因。臣等到任后,节经严饬搜查,并将前后奉行查禁书目汇刊一册,按照各道府州县并各府州县儒学颁发一本,令其加意搜访,并多出告示,晓谕民间,凡有应禁违碍书籍,务遵尽数缴出送销,如限满后仍有藏匿,查出即行从重治罪。责令各学教官明切宣示去后。兹据各属陆续将查出应禁书本申缴,并据司道等会详,据广州等十府三州转据所属各州县结报,属内凡有应禁书本、版片,业遵查缴净尽,并无存留,加结详送前来。臣等详细查勘,缴到各书共十一种,均系粤省近今查出之书,核勘俱有违碍,均属不应存留,相应奏缴销毁,并分咨各省一体查销。其粤省各府州县现已结报收缴净尽,应遵谕旨毋庸再查,将来如仍有隐匿存留违碍悖逆之书,一经发觉,卽将收藏之人从重治罪。倘地方官因已经结报,互相隐庇,亦卽严行参处。

至现在续奉谕旨饬查《天元玉历》、《乾坤宝典》及尹嘉铨编纂各书,暨现准各省咨查应毁书本板片,仍严饬各属实方搜访,俟查缴到日,再行送销。尚有查出《双柏庐集》等书板片,应俟附便解送。

除将各书黏签封送军机处查核销毁外,臣等谨恭折具奏,并另录书目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四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六日

又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四月至六月止,校书错悞纪过之皇八子仪郡王、皇十一子等照例分别罚俸抵销一疏,奉谕旨:

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俱着罚尚书俸六个月,嵇璜、王杰、董诰、周煌、谢墉、达椿、钱载、倪承宽、朱珪俱着罚俸六个月;庄通敏、邵晋涵、周琼、戴衢亨、彭元珫、戴均元、王坦修、励守谦俱着罚俸三个月;吉梦熊着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何思钧、王燕绪、余集、吴舒帷、孙玉庭、萧九成、许烺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庄通敏着再罚俸三个月;曹文埴、胡高望、沈初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其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戴联奎、钱世锡、平恕、邹炳泰、吴裕德、秦泉、陈昌齐、徐立纲、李尧栋、杨寿楠、王尔烈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王增、吴锡麒、汪学金、朱攸、范衷、潘曾起、潘庭筠、吴鼎雯、于鼎、王春煦、吴典、庄承籛、严福、苏青鳌、缪晋、程晋芳、曹锡龄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稿本) 八○五 谕《盛京通志》字画错误总裁福隆安等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又议方略馆进呈《盛京通志》字画错误之承办中书章煦,总裁 兵部尚书 公福隆安、户部尚书和珅、梁国治、户部左侍郎董诰、右侍郎福长安,照例罚俸一疏,奉谕旨:

福隆安、梁国治、董诰、福长安俱着罚俸一个月;和珅罚俸一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 八○六 湖南巡抚刘墉奏查缴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三)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为查缴应毁遗书,恭折具奏事。

窃照违碍书籍,钦奉谕旨频颁,饬令悉行查缴,业经前任抚臣遍加搜访,节次奏缴在案。

今据布政使陈用敷详称:据印委各官晓谕士民将应禁各省书籍及前人著作陆续呈缴解省,董率局员逐一校核,内有各省暨本省曾经奏缴今续获重复各书共一百四十九种,计完全者一千五百九十二部,残缺者一千八百四十七部。此外,查有本省人著作陆续呈请销毁之书五十种,计完全者四十九部,残缺者十一部;又外省人著作应营销毁之书二十四种,计完全者十三部,残缺者十四部;应行摘毁之书十一种,完全者二部,残缺者九部;并各板片二十四副。俱应解京销毁等情。臣细加核对,凡有违碍之处,俱黏签贴说,编号装箱,预期委员运解起程,咨送军机处验收,酌计此时可以运至京城。理合开具书目,恭呈御览,听候军机处请旨销毁。

再,查违碍遗书,前奉谕旨予限二年,钦遵在案。限满以后,现在加意查缴,以期净尽。此后如有续缴书籍,照旧校阅解缴。再,《湖南省志》及府州县志书,悉经磨勘,凡应行芟节之处,俱逐条删削抽换另刊。

合并陈明。谨缮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四白奉朱批:览。钦此。

附一 湖南本省人著作书目板片单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谨将湖南本省人著作应毁书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韵槐阁文集》,四本。安乡人毕雨周着。《韵槐阁诗集》,四本。安乡人毕雨周着。板片共四百四十四块。《楚诗纪》,五本。长沙人廖元度辑。板片二百六十一块。《杨文弱集》,二十五本。武陵人杨嗣昌着。《孤儿吁天录》,四本。武陵人杨山松着。《损斋诗集》,六本。湘潭人刘授易着。板片二百八十三块。《罗氏藏书》,八本。益阳人罗喻义着。板片二百四十二块。《石邨文集》,三本。湘潭人郭金台着。《石邨诗集》,三本。湘潭人郭金台着。《硕薖园集》,八本。永明人蒲秉权着。板片三百零八块。《辽金大传》,一本。攸县人陈履谦着。钞本。《刘友光批注李文正乐府》,一本。攸县人。残板一十四块。《船山自定稿》。三本。 《五十自定稿》,二本。 《六十自定稿》,二本。 《七十自定稿》,一本。《夕堂戏墨》,二本。 《船山鼓棹》,二本。《五言近体》,一本。 《七言近体》,二本。 以上八种,俱衡州人王而农着。《廖大隐诗集》,四本。板片一百四十八块。《环山堂文集》,一本。攸县人蔡来苏着。《梦草亭集》,三本。上湘谢天墀着。板片一百一十二块。《青湖诗集》,一本。华容人严承范着。板片一十八块。《秋心草》,一本。湘潭人胡继虞着。板片一十六块。《大学衍义迩言钞本》,三本。平江人彭其位辑。《云秋养和录》,一本。酃县人谭衡瑗着。板片三十三块。《天听楼偶兴》,五本。湘乡人李嗣亮着。板片三百三十八块。《龙邻遗谱》,一本。益阳人曹尔质着。板片四块。《紫岩集钞本》,一本。长沙人黄学谦着。《濑园诗集》。二本。华容人严首升着。《濑园文集》,七本。华容人严首升着。板片五百一十五块又三十九块。《天放古文》,一本。攸县人陈履谦着。钞本。《古唐诗》,一本。攸县人陈履谦着。钞本。《南溪草》,安乡人杨明伦着。钞本。《慎斋诗》,溆浦人舒宏训着。钞本。《南浦遗训》,酃县人谭秀云着。钞本。《晴江草堂诗集》,八本。衡阳人李稳着。板片三百一十五块。《楚风补》,十本。长沙人廖元度辑。板片五百六十块。《常华堂文集》,二本。宁乡人张鸣珂着。板片七十三块。《一纪删余稿》,一本。湘潭人胡继虞着。板片一十五块。《后一纪删余稿》,二本。湘潭人胡继虞着。板片六十六块。《秋感诗》,一本。清泉人周士仪着。《耕余堂》,一本。安化人郭洪起着。《楚风冷诗集》,一本。攸县人陈五玉着。《了葊文集》、《诗集》,各八本。湘潭人王岱着。又诗板六百二十五块。《夕堂绪论》,三本。衡州人王夫之撰。板片二十四块。《燕日堂录》,七本。醴陵人廖志灏着。《国朝诗选》,十二本。攸县人彭廷梅选。《后场经济类编》,一本。古吴杨廷枢选,古潭张运泰笺释。

以上书五十种,均有违碍及板片,俱请销毁。

注:此单中《孤儿吁天录》前有乾隆朱点。

附二 外省人著作应请销毁书目清单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谨将查获外省人著作应毁书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赖古堂尺牍新钞》,六本。高阜罗耀选。《写心集》,四本。西湖陈枚辑。《天盖楼述评》,十本。吕葆中选。《唐顺之稿》,十五本。逆犯吕留良评。《皇明制书》,五本。《通鉴会纂》,十二本。竟陵锺惺订,西陵汪桓定。《听嘤堂汇选名表》,二本。吴郡黄始选。《樵史》,一本。无撰人姓氏。《古文观止》,六本。山阴吴乘权、吴大职同辑。《明文得珠》,二本。古棠徐暄评释。《叩钵斋》,一本。西陵李之浵、汪建封同辑。《历朝鉴谱》,未钉。云间聂慎行着。《二三场有神集策》,二本。江宁黎利宾编次。《二三场有神集表判》,二本。江宁黎利宾编次。《二三场开宗表策》,一本。赵城赵灿英评。《英烈传小说》,四本。君召余应诏刊。《明文大家二编》,三本。《明文得》,一本。《小题合评文在》,一本。《今文大小题商》,一本。《通鉴约义》,一本。吴郡王世贞纂。《历朝纲鉴辑略》,六本。古虞朱青岩着。《四书尊注会意解》,十二本。广陵张九达着。《半窗史略》,十二本。永新龙体刚纂。

以上书二十四种,俱应销毁。

附三 外省人著作应请摘毁书目单

湖南巡抚臣刘墉跪奏,谨将外省人著作应请摘毁书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古文快笔》,一本。吴门杭永年、琅琊王化远同评。查目录载钱谦益文一首。

《明文初学读本》,二本。长洲汪份选。内有钱谦益文三篇。

《香海棠诗歌》,一本。四川袁子让着。内有花命妇歌。

《诗持》,二集七本,三集六本。闽中魏宪选。内有龚鼎孳、钱谦益、吴伟业、屈大均等诗。

《明文分类传针》,一本。江南汪思回编。内有钱谦益文。

《明文小题传薪》,三本。濮阳臧岳评选。内有钱谦益文四首。

《江辰六文集》,十一本。贵阳江闿着。内有引钱谦益语并屈大均诗。

《程墨衡》,一本。查系明人程墨选,不着选人名氏。有锺惺文一篇。

《合并纲鉴全编》,一本。无撰人名氏。总论多引《历朝捷录》。

《陶庵诗集》,一本。明嘉定黄淳耀着。查集内《少年走马行》、《宏光改元书怀》等诗,字有空缺。

以上书十一种,俱应摘毁。(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安徽巡抚臣农起跪奏,为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恭折奏覆事。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因外间流传剧本,如明季国初之事,有关涉本朝字句,亦未必无违碍之处,传谕伊龄阿留心查察,斟酌妥办。兹据伊龄阿覆奏:派员慎密搜访,查明应删改者删改,应抽掣者抽掣,陆续黏签呈览;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请敕各督抚查办等语。自应如此办理。着将伊龄阿原折抄寄各督抚阅看,一体留心查察。但须不动声色,不可稍涉张皇。将此遇各督抚奏事之便,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臣查安徽省各属地居上游,与下江江苏省毗联,所演之戏大半俱属昆腔。惟怀宁县所属距省城四十里之石牌镇地方,教习戏本卽名为石牌腔,曲调卑靡,节奏无序。该镇地处西偏,因与江西、湖广二省接壤,彼处昆腔较少,遂盛行于江广之间,在安河本境演唱者不及十之二三。臣以观玩剧本为名,陆续查取阅看,其底本均系抄录,并无坊刻。所演故事,如小说中《西游》、《隋唐演义》之类居多,其中词句鄙俚不堪,上下文气扞格,语言错杂,不顾情理,其余皆鼓儿词等类,并无关涉本朝字句。惟扮演唐末五代无稽之番邦妇女,间有妄用本朝服色及慢侮古昔圣贤之事,臣俱逐一删芟饬禁,毋许再为演习。现在已阅过二十余本,其余携带外出之剧本,俟其回籍,容臣陆续查取校核。如有违碍字句,卽分别删改抽掣,俾无知愚民不致惑于习见,以端风俗而正人心,共臻一道同风之盛。

所有臣办理缘由,理合恭折奏闻,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四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八 署云南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缴应禁书籍并请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署理云贵总督印务 署云南巡抚臣刘秉恬跪奏,为查缴应禁书籍,委员解京,仰祈圣鉴事。

窃查云南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业经六次,计书一千九百余部,节次奏明解京在案。

臣于上年六月到滇后,卽会同督臣福康安严饬各属实力查办,钦遵于二年限限内俱各呈缴。随据各府厅州县陆续送到违碍书籍,臣等率同司道逐加查阅。嗣钦奉上谕: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钦此。续又奉到上谕: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未便存留在外,传谕详悉搜缴解京。钦此。臣等复经遵照饬令各属查缴去后。兹查各属送到书共四百廿五部,计四千八百七十本。臣详加查阅,内向例查禁书三十五种,向未查禁节准各省咨禁书四十四种,又向未查禁经滇省节次黏签奏缴书二十三种外,现又查有朱鹤龄选《杜甫诗》及钱遵王注《草堂诗笺》二种,卷首俱有钱谦益序;又王士祯《精华录笺注》卷首有钱谦益序及古诗一首;又汪份选《庆历读本新编》、陈骐选《明文题荃》二种,内俱有钱谦益文;又《岭云编》一种、韩菼《历科房书选》一种,内有逆犯吕留良批语,俱应摘毁。臣谨开注清单,恭呈御览。仍于书内分晰黏签,同应禁各书另行委员咨送军机处查办。

其各属送到空格书籍,查有孔晁《汲冢周书》、姜希辙《左传统宗》、林云铭《古文析义》、《王十朋全集》、方回选《瀛奎律体》、《杨起元集》、《杨继盛集》、王琦辑《李白文集》、宋荦《施江苏诗》、唐泰《翛园集》、汪森增定《词综》、沈德潜《杜诗偶评》,臣检查书内并有空格,应遵旨签出,现于清单内注明,并将空格之书,一并委员咨送军机处,交馆查办。

至明仁宗《天元玉历》一种,查滇省于四十三年二月内曾经查获一部,奏请销毁。现在仍饬各属,并同《乾坤宝典》一种,遍行严查,务使此等妄言占验祸福之书搜绝根株,以杜邪说而正人心。

臣查滇省士民尚称愿(厚)朴,颇知劝畏,应无藏匿不缴之事。惟是边地辽阔,虽屡经谕识,而穷乡僻壤,时有远出归家闻信后始将应禁书籍呈缴者。又有续准各省咨禁书籍,名目繁多,随到随饬查缴,由近及远,复由各属解省,颇稽时日,诚恐一时未能搜罗净尽,合无仰恳圣恩,准予展限一年,俾得从容查缴。臣仍不时遍加示谕,谆切劝导,将奉行应缴之书,依限悉行缴尽。如再逾限,敢有藏匿违碍书籍,一经发觉,卽行严办。并督率司道,严饬地方官实力遵行,随时严密访查;,以仰副我皇上维风正俗之至意。

至剧本流传,滇省地界边徼,密〔访〕民间尚无传播。臣已屡饬各属一体查禁,如有应营销禁之本,随时酌量办理。

合并陈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清单

向例查禁书三十五种,共一百四十五部,一千一百三十本:

《历朝捷录》,五部,共九本。

《通鉴直解》,一部,四本。

《四书语录》,三部,共十二本。

《四书讲义》,九部,共六十七本。

《广治平略》,十部,共一百六十九本。

《羣书备考》,四部,共二十三本。

《明纪会纂》,二部,共十二本。

《大政记》,二部,共十八本。

《明政统宗》,一部,十二本。

《李忠定文集》,一部,五本。

《经济录》,一部,一本。

《鸿猷记》,一部,一本。

《续藏书》,十四部,共一百七十八本。

《天外谈》,二部,共六本。

《眉公杂录》,一部,三本。

《揣摩成》,一部,一本。

《状元策》,一部,三本。

《明通纪》,一部,一本。

《捷录直解》,二部,共五本。

《读史纲》,一部,十七本。

《明世法录》,一部,五本。

《登坛必究》,一部,二十本。

《广东新语》,一部,十二本。

《纲鉴大全》,一部,一本。

《捷录评林》,一部,三本。

《钱牧斋尺牍》,二页。

《捷录大成》,一部,六本。

《捷录大全》,一部,一本。

《四六新书》,六部,共三十六本。

《明纪全载》,六十四部,共四百六十三本。

《唐诗分类详解》,一部,八本。

《古今全史》,一部,四本。

《天佣子集》,一部,五本。

《广古今议论参》,一部,十六本。

《通鉴会纂》,一部,三本。

现准各省咨禁书四十四种,共一百九十部,二千九百三十五本:

《天盖楼庭训遗稿》,一部,一本。

《黄陶庵文稿》,一部,三本。

《广百将传》,二部,十一本。

《古文觉斯》,六部,共三十三本。

《启正大小题文》,一部,三本。

《偈庵集一部》,二本。【真按:标点有误!当作《偈庵集》一部,二本。】

《陈眉公秘籍》,三部,共七十一本。

《眉公诗钞》,一部,一本。

《归震川文稿》,四部,共十七本。

《金正希文稿》,六部,共二十六本。

《说铃》,三部,共四十六本。

《历朝纲鉴辑要》,一部,五本。

《资治纲鉴》,四部,共三十四本。

《登华记》,一部,一本。

《明诗归》,四部,共二十本。

《留青集》,八十七部,共一千八百五十五本。

《徐文长文集》,一部,十二本。

《广名将谱》,一部,五本。

《诗持》,一部,一本。

《吴梅村集》,四部,共二十三本。

《古今治统》,一部,八本。

《唐荆川文》,二部,共二本。

《魏氏全集》,二部,共八十七本。

《今文大小题商》,一部,二本。

《四书朱子异同条辨》,三部,共一百二十二本。

《四书尊注会意解》,六部,共一百十九本。

《古诗归》,一部,十六本。

《看云草堂》,一部,二本。

《唐诗合选》,二部,共十二本。

《戴田有时文》,一部,三本。

《今文得》,一部,十四本

《明纪辑略》,二十二部,共二百九十八本。

《明文传薪》,一部,五本。《黄山志》,一部,七本。

《日知录》,二部,共二十四本。

《四忆堂诗集》,一部,一本。

《结邻集》,一部,四本。 《李笠翁传奇》,一部,九本。

《龙门纲鉴》,一部,十五本。

《金陈合稿》,一部,四本。

《图书编》,一部,五本。《四六全书》,一部,一本。

《李笠翁一家言》,一部,一本。

《尤西堂集》,二部,共四本。

滇省节次奏缴,今又查获书二十三种,共八十二部,七百六十二本:

《王凤洲纲鉴》,七部,共二百四本。

《郭彦博纲鉴明纪》,七部,共五十八本。

《袁黄纲鉴补》,九部,共一百五十七本。

《世史纪要》,三部,共十八本。

《世史类编》,五部,共六十三本。

《广舆记》,六部,共六十一本。

《天盖楼偶评》,四部,共十五本。

《四书难题问答》,九部,共三十七本。

《医贯》,一部,三本。

《吕留良评古文八家》,四部,共二十五本。

《吕留良时文》,三部,共五本。

《质亡集》,二部,共八本。

《大方纲鉴》,三部,共三十六本。

《吕留良评陈际泰文》,一部,四本。

《木增芝山集》,一部,一本。《钱谦益杜诗笺注》,一部,一本。

《半窗史略》,二部,共二十一本。

《吕留良易经详解》,三部,共十四本。

《诗经详解》,一部,二本。《鉴略妥注》,一部,一本。

《通鉴要略》,一部,二本。

《唐诗鼓吹》,四部,十二本。

《黄陶庵集》,四部,共十四本。

向未查禁此次查出应毁书七种,共八部四十三本:

《杜甫诗集》,一本,不全。系朱鹤龄譔。有钱谦益序一篇,应请摘毁。

《杜甫草堂诗笺元本》,一本,不全。系钱谦益族孙钱遵王注。卷首有钱谦益序一篇,应请摘毁。

《精华录笺注》,一本,不全。系王士祯诗。有钱谦益序一篇,古诗一首,应请摘毁。

《庆历读本新编》,二部,共十三本。系汪份选。内有钱谦益文,应请摘毁。

《明文分类大小题荃》,一部,五本。系陈骐评。内有钱谦益文,应请摘毁。

《岭云编》,九本。系明人制艺。内有吕留良评语,应请摘毁。

《历科房书选》,一部,十三本。系韩菼评。内有吕留良评语,应请摘毁。

现奉查缴空格书十二种,共十三部二百二十二本:

《汲冢周书》,一本。系晋孔晁注。

《左传统宗》,一部,十本。系姜希辙辑。

《古文析义》一部,十本。系林云铭评。

宋《王忠文公全集》,一部,八本。系宋王十朋着。【真按:此著录方式与前都不同,疑有误!(宋应在书名号内乎?)】

《瀛奎律髓》,一部,十六本。系宋方回选。

《杨文懿公集》,一部,四本。系明杨起元着。

《杨忠愍公集》二部,共八本。系明杨继盛着。

《李太白文集》,一部,二十四本。系王琦辑注。

《施注苏诗》,一部,二十四本。系宋荦定。

《翛园集》,一本。系明唐泰着。

《词综》,一部,十二本。系汪森增定。

《杜诗偶评》,一部,四本。系沈德潜选。(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盛京舆图》刊刻情形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五日

遵旨将《盛京舆图》曾否办理完竣,交查舆图处。兹据称:图样二十五张,御题一张,业于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四日恭绘呈览,并缮写清、汉字标注,交武英殿刊刻。复查据武英殿刊刻处称:现在刊刻图板二十六块,内有刻得八、九成者,有刻得四、五成者,现在催令作速刻竣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一○ 广西巡抚姚成烈为查无《青霞集》等空格书事致军机处咨文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六日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 提督军务姚<成烈>为札行事。

据广西布政使朱椿、按察使富躬会详称: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六日奉本部院宪札,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二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额驸,公福<隆安>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省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捕后仍行发还,其有板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将此谕令知之。钦此。等因。行司。奉此。本司等当卽遵奉上谕,刊示通颁晓谕,并饬各属一体钦遵查缴去后。

兹据陆续催据桂林等十一府、郁林直隶一州,转据临桂等六十四州县各覆称:卑职等遵将奉颁告示,遍贴晓谕,并移会儒学,将书坊内及绅士各家逐一细加搜访,委无沈炼《青霞集》名色,亦无如《青霞集》之空格者,无凭查缴。等情前来。本司等犹恐各州县查办不实,又复通行再查。嗣据各属详覆:遵卽再加细查,缘粤西系属边省,士子诵习,坊铺货卖,不过经史、时文、唐诗、韵府之类,亦系外省贩来,本省并无刊刻板片,实未经见沈炼《青霞集》一种书目,及如《青霞集》空格之书,并无前项书名板片。兹奉饬查,理合据实申覆。等情到司。

据此,本司等覆查无异,相应会合详请,伏候察核,咨明办理军机处。等情。到本部院。据此,相应呈明。

为此,咨呈贵军机处,谨请查照施行。须至咨呈者。

右咨呈办理军机处。(军机处咨文) 八一一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续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六日

署理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缴应禁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宁书局收缴违碍书籍,屡经奏明委员解京,并经前署督臣陈辉祖请再展限一年,饬属实力购缴,奏蒙圣鉴在案。

臣接任后,又复谆饬搜查,叠檄行催。兹据江宁藩司刘墫将各属陆续申缴新获违碍《方舆胜略》等书三十三种,重复违碍《小学义疏》等书一千三百五十九部,《李氏文集》等书板一千三百九十四块,造册详送,现饬委员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并分咨各省一体查缴。臣仍督饬各属上紧实力购访,迅速呈缴,务使犬吠狼嗥,根株净尽。理会将新获各书另缮清单,恭呈御览。

臣谨会同江苏抚臣闵鹗元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五日奉

朱批:览。钦此。

附 清单

今将江宁书局收缴违碍书籍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方舆胜略》,一部,二本。方以巽纂。

《孤儿吁天录》,一部,四本。杨山松着。

《撷芙蓉集》,一部,六本。周韩瑞着。

《秦楚之际游记》,一本。常熟薛熙着。

《杨日补诗选》,一本。长洲杨补着。《续文选》,三本,不全。孙矿选。

《心斋聊复集》,一本。张潮着。

《建州考》,一本。明吴继仕着。

《古今史略》,一部,四本。李渔辑。

《严石溪诗集》,一部,六本。严怡着。

《菊庐诗稿》,一本。洪嘉植着。

《大荫堂集》,一本。洪嘉植着。

《笔歌》,一本。张潮着。

《奚囊寸锦》,一本。张潮着。

《昭代丛书》,一部,六本。张潮辑。

《新书别集》,一部,四本。黄始选。

《近代诗钞》,一部,五本。周雨郇辑。

《遂园集》,一部,五本。侯恪着。

《明史略》,一本。上元程嗣章纂。

《震川别集》,一部,三本。归有光着。

《振雅云笺》,一部,三本。徐文长辑。

《历代名臣奏议》,一部,二十本。不全。太仓张溥辑。

《曝书亭集》,一部,十二本。朱彝尊着。

《林蕙堂集》,一部,十二本。吴绮着。

《精华录》,一部,四本。王士正着。 《宪章录》,一部,五本。明薛应旗编。

《榆溪集》,一本,不全。徐巨源着。

《黄山导》,一部,五本。休宁汪璂辑。

《西陂类稿》,一部,十六本。宋荦着。

《写心集》,一部,四本。陈枚选。

《宋稗类钞》,一部,八卷。未订。潘长吉辑。真按:前文均作钉也.

《黄忠端集》,一本。许三礼选。

《古学汇纂》,一部,十一本。长洲周峕雍辑。

以上新书三十三种,内《方舆胜略》至《奚囊寸锦》十四种,书内俱多违碍,应请销毁。其《昭代丛书》至《古学汇纂》十九种,内有钱谦益、屈大均等诗文,或仅一篇违碍,应请抽毁。

重复违碍《小学义疏》等书一百八十种,计一千三百五十九部。

《李氏文集》等书板片一千三百九十四块。

(军机处录副奏折)

附注:《孤儿吁天录》、《建州考》书名前有乾隆朱点。【真按:前有此例,但作注,不作附注!○孤儿吁天录见其名愚亦好奇,毋怪乎乾隆亦然矣.此不知为后来黑奴吁天录之名源耶 又此孤儿,既关禁毁,又为孤儿,则疑系明末(禁毁)珰祸(孤儿)之时事也.此书名背景可略推知一二者.】 八一二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出近刊明末违悖书籍及讯办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十日

湖广总督臣舒常、湖北巡抚臣郑大进跪奏,为查出明季违悖遗书系近时刊本,恭折奏明办理事。

窃照明末野史,悖妄书籍,仰奉谕旨实力搜查。楚省节年派员搜缴收买,并设局委员将呈到之书发交查勘,计前后十次,总共查出书九千九百余部,节经奏明解销。尚有未经勘竣之书,复经添员上紧分勘。兹据藩司梁敦书面禀,据局员 宜昌府同知王宸等查出有明末人瞿罕所著《孝经对问》、《体孝录》二书,语有违悖,系黄梅县人吴碧峯刊出,将书呈阅办理。

臣等公同查阅,二书内庙讳、御名并未敬避。其《体孝录》内,如天启年间拟讲官监臣各谢表及瞿九思子孙谢表、再谢王回溪启内各狂吠语句,尤堪痛恨。查此书系前任藩司吴虎炳据委访遗书之敎谕戴学焞查至黄梅县,据吴碧峰自行缴出,【真按:上下文或作峯。一公文内又作吴碧峰,又作吴碧峯,咄咄怪哉!近时尚有身分证以温与温为二姓者,此乃混作一名。】申送到司,转呈前抚臣陈辉祖,汇发局员查勘之书。臣等伏读前奉谕旨:遗编中或有字义违碍,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卽速交出,与收藏之人并无干碍。钦此。圣明宽大,实为仁至义尽。但系止于收藏,又卽缴出,始可仰邀宽典。若刊刻前人之书,并其违悖语句亦依样刊入,虽自行呈缴,岂得并置免议?臣等随令黄州府知府李国麒前赴搜起板片书部,并查书内作序编次有名人等,一并解讯去后。据该府督同黄梅县知县谢肇清查覆:原著书瞿罕之裔孙,俱属耕农,惟据本宗监生瞿学富呈缴《孝经对问》四本,残缺《体孝录》二本,供系吴碧峯从前送给,伊于文义不谙,以致书置家中,为幼孩扯残,此外别无瞿罕遗书。搜查无异。随诣搜吴碧峰家,并无前项书籍板片,供系三十九年内房屋失火,被毁无存。传讯保邻,佥供被火属实。至书内所刊作序之利瓦伊桢,据供系明末时人,吴永述系伊亲父,同瞿国宾已经身故。薛乘时、姚思廉俱系黄梅旧令,久经去任。惟王谟现存,与瞿学富及该犯吴碧峰一并解省。

臣等随公同两司,督饬委员 武昌府永庆等查讯。据吴碧峰供:《孝经对问》,《体孝录》二书,系伊故父吴永述在日,从书摊上买得的旧本,说是本乡瞿罕著作,发明孝道之书,该替他刊刻。后来父故未刻。乾隆二十三年,伊始将书刊成,先各刷出二十四部送人,如今只记得送过瞿学富、洪立人、洪朝宗、熊起昆、郑德纯、余式丹、邢振远七人各一部,余书分送何人,年久忘记。因书不行,未经续刷。至三十九年三月初十日,家里房屋失火,将板烧毁了。后来有委员戴教官来县,传谕访缴遗书,伊在书馆寻出前书各一部,呈送转缴。伊系照依原底本雇匠刊刻,并未增减一字,不知书中何处违碍。今蒙指出,如梦方醒,返悔无及。至旧序内利瓦伊桢系明末时人,作序之瞿国宾已故多年,王谟序文系伊说知大意求作。王谟并未见书。薛乘时、姚思廉俱系旧时县令,其时薛令早已去任,姚令署事止一月有余,俱系借名刊作编次的。并质讯王谟、瞿学富,供情相符。

臣等又查《体孝录》内瞿国宾序称:乾隆十九年奉特旨搜聘君藏书行世,举家惶惧不能应等语。查无此件案据。又《孝经对问》尾后载,瞿罕于前明神宗时,进其父所著《明诗》及瞿罕《孝经集义贯注》等书。瞿国宾序内称:吴碧峰将宾祖遗书悉付剞劂,《体孝录》特其开雕等语。其刊刷自不止此二种。又查书内遇故明诏旨等字,因何概行抬写?且此书刊后,如止刷过一次,因何卽有残缺数页?是否抽匿?向吴碧峰逐一严诘,据坚供已故瞿国宾序内称奉旨搜访他祖上藏书,想系夸张之词。其余各书籍或事在前明,或系瞿国宾作序铺张,伊实未见。伊只刊《孝经对问》、《体孝录》二种,止装添叙头,余俱依旧样发刊,所以抬头字样还是他旧款式。旧书原不全,并非抽缺等供。矢口不移。

臣等查前项书板,虽据查明被火焚烧是实,但该犯既刷成二十四部送人,现在止获二部,余书未便稍任匿遗,并书内列有名目之《明诗》等书,俱行司严饬县府暨委员等实力搜访,并查唤得书之洪立人等讯明,尽数追缴。至书内列为编次之薛乘时,查系河南原武县人,姚思廉系浙江钱塘县人,俱系前任黄梅县知县,久经卸事离楚,既列名编次,并卽分咨提解。又吴碧峰系告顶生员,与监生瞿学富俱卽分别追照斥革,一并质究明确,另行按拟具奏外。

所有查讯缘由,理合先行恭折奏闻,并将二书逐一黏签,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施行。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廿七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一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应毁书《新增鉴略补》恭呈御览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十日

前据巴延三奏到应毁书籍单内,有《新增鉴略补》一书,奉旨:俟解到时呈览。钦此。

兹据巴延三委员解送前来,遵旨将《新增鉴略补》一部五本,恭呈御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一四 军机大臣奏节年各省解到销毁书板难以铲用俱作烧柴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臣等遵旨将节年各省解到应营销毁书板,分别铲改应用及作为烧柴两项,共有若干数目,并节省银两若干之处,交查武英殿。

兹据覆称: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起至四十五年十月,共收到应销板片五万二千四百八十块,俱系双面刊刻,仅厚四、五分不等,难以铲用。节经奏明交造办处玻璃厂作为硬木烧柴,共三万六千五百三十斤,每千斤价银二两七钱,计共节省银九十八两六钱零。又四十五年十一月起至四十六年九月,共收到板片一万五千七百五十九块。现在逐加拣选,如有堪用者,留用;余统俟年底汇总,仍交玻璃厂作为烧柴。等语。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一五 谕内阁《契丹国志》体例书法讹谬着纪昀等依例改纂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全书馆进呈书内,有宋叶隆礼奉勅所撰《契丹国志》。其说采摘通鉴长编及诸说部书,按年胪载,抄撮成文,中间体例混淆,书法讹舛,不一而足。如书既名《契丹国志》,自应以辽为主,乃卷首年谱,既标太祖、太宗等帝,而事实内或称辽帝,或称国主,岂非自乱其例?又是书既奉南宋孝宗勅撰,而评断引宋臣胡安国语,称为胡文定公,实失君臣之体。甚至大书辽帝纪元于上,而以宋祖建隆等年号分注于下,尤为纰谬。夫梁、唐、晋、汉、周僭乱之主,享国日浅,且或称臣、称儿、称孙于辽,分注纪元尚可。若北宋则中原一统,岂得以春秋分国之例,概予分注于北辽之下?又引胡安国论断,以刦迫其父、开门纳晋军之杨承勋,谓变而不失其正。时承勋被围,虑祸及身,乃刦其父,致杀戮,而己受爵赏。夫大义灭亲,父可施之子,子不可施之父,父卽(既)背叛,子惟一死,以答君亲,岂有蔑伦背义,尚得谓之变而不失其正?此乃胡安国华夷之见,芥蒂于心,右逆子而忘天经,诚所谓胡说也!其它乖谬种种,难以枚举。朕详加披览,经指驳者数十条,馆臣乃请撤出此部书。朕以春秋天子之事,是非万世之公,昨曾着《正统辨》,论断甚明。今《契丹国志》既有成书,纪载当存其旧,惟体例书法讹谬,于纲目大义有乖者,不可不加厘正。

着总纂纪昀等详加校勘,依例改纂。其志中之事迹,如祭用白马、灰牛、毡中枯骨、变形视事及戴野猪头披皮之类,虽迹涉荒诞,然与书诗所载简狄吞卵、姜螈履武,复何以异?盖古人神道设教,以溯发群,义正如此,又何信远而疑近乎?其余辽帝过举,如母后擅权诸事,足为后世鉴戒者,仍据志实书,一字不可易。

该总裁等覆阅进呈,候朕亲定,录入四库全书,并将此旨书于简端,以昭纲常名敎、大公至正之义。特谕。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一六 军机大臣福隆安等奏查明七月至九月总裁等校书记过次数应交部察议折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八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谨奏: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钦遵。各在案。

本年六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今自七月起至九月止,进过全书六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十六次之沈清藻、记过十次之翁树棠、卢遂,记过六次之吴锡龄,记过二次之高中,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蔡新记过一次,臣董诰记过十次,曹文埴记过八次;总阅李绶记过二次;总校朱钤记过四十一次,何思钧记过十八次,杨懋珩记过十七次,王燕绪记过十次,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五十次,励守谦记过二十次,潘曾起记过十八次,于鼎、冯培各记过十四次,黄晃记过八次,李楘、陈木、陆湘、李荃、孙玉庭各记过六次,叶兰、张曾炳、庄通敏各记过四次,杨世纶、陈昌齐、秦泉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八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一七 全书处汇核七月至九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

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初起至九月底止,呈进过全书三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除总校官陆费墀前经奉旨免其议处,毋庸开送外,应将应行汇核之总裁、总阅、总校、分校逐次填注。又总裁和<珅>、梁<国治>覆阅,奏明记过之处,一并填注。统行开具于后:

一、《春秋左传要义》内「芈是楚姓」句,「芈」讹「芉」;又「鳌」字讹写作「龞」,二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孙玉庭记过六次。

一、《苏魏公文集》内「事见王充《论衡》」句,「充」讹「允」;又「谷雨催花色未干」句,「干」讹「亁」;又「复参筦于机衡」句,「机」讹「几」;又「坐企闺台之彦」句,「闺」讹「门」;又「辐轴知将相之事」句,「辐」讹「幅」。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十次。

一、《苏魏公文集》内「膺百福以攸同」句,「膺」讹「(雁月)」。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昌齐记过二次。

一、《长安志》内「姚氏」,「氏」字讹「兴」;又「不敎青鸟出花枝」句,「敎」讹「交」;又「源出骊山坑谷」句,「坑」讹「坈」。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李荃记过六次。

一、《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内「青毡」,「毡」字讹从俗写,作「毡」;又「章」字,讹写作「姜」;又「孔稚珪」落去「稚」字;又「徐陵」,「陵」字讹「摛」;又「芈」字,讹写作「芉」;又「楚襄王」,「襄」讹「威」;又「至沈佺期」句,「沈佺期」讹写作「沈约」。总校官朱钤记过七次,分校官冯培记过十四次。

一、《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内「以为林宗巾」句,「宗」讹「角」;又「善射覆」句,「射覆」二字倒置。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张曾炳记过四次。

一、《近思录集注》内「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句,「学」字墨污。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杨世纶记过二次。

一、《近思录集注》内「博闻强识」句,「闻」讹「文」。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读书斋偶存稿》内「王士祯」,「祯」字讹「正」。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潘曾起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读书斋偶存稿》内「早同献赋识相如」句,「如」讹「知」;又「王士祯」,「祯」字讹「正」,五处;又「勅使」云云抬头,误另行提写;又「窻拂虫丝径翦莱」句,「莱」讹「来」。总校官朱钤记过八次,分校官潘曾起记过十六次。

一、《陈检讨四六》内「圆天为盖」句,落去「盖」字;又「丁年奉使」句,「奉」讹「奏」;又「大夫登徒子」句,「大夫」二字倒置。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陆湘记过六次。

一、《陈检讨四六》内「羌笛何须怨杨柳」句,「笛」讹「苗」;又「春风不度玉门关」句,「玉」讹「王」;又「楚王亡其猿」句,「王」讹「玉」。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三次,分校官吴锡龄记过六次。

一、《陈检讨四六》内「梁书」,「梁」讹「晋」。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陈木记过二次。

一、《三吴水考》内「会太湖亦入白茆港」句,「茆」字挖补未填;又「瞿庄泾通张庄河」句,「庄」讹「庄」,二处;又「扬子江」句,「扬」讹「杨」,三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十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十二次。

一、《三吴水考》内,题下漏载「失名」二字,计三处。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李楘记过六次。

一、《隐居通议》内「汉成帝」,「成」讹「武」;又「其太玄法言」句,「太」讹「大」;又「夭桃曼李」句,「夭」讹「妖」;又小注内,「棹音掉」句,「棹」讹「濯」。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四次,分校官于鼎记过八次。

一、《双溪类稿》内「临卭旧事不记省」句,「卭」讹「卬」。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此系总阅李<绶>阅。

一、《双溪类稿》内「阅麒麟之画」句,「画」讹「画」;又「偷闲来此一嚬呻」句,「呻」讹「伸」;又「镜中容易鬓毛苍」句,「鬓」讹「鬂」。总校官朱钤记过三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六次。

覆勘处

一、《春秋正旨》内「安得必可考而知」句,落去「而」字。总校官缪琪记过一次,分校官高中记过二次。

一、《小辨斋偶存》内「而寰必欲抑忼慨之士」句,「慨」讹「慷」;又「遂令此味日消月铄」句,「令」讹「吟」。总校官朱钤记过二次,分校官叶兰记过四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宋布衣集》内「予自楚过卫适邹」句,「邹」讹「驺」。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秦泉记过二次。

一、《刘子遗书》内「与吾儒」句,「与」讹「于」;又「又经几十回」句,「回」讹「会」。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陈木记过四次。

一、《范文忠集》内「累叶熙洽」句,「叶」讹「业」。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二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范文忠集》内「所不利者」句,「不」讹「谓」;又「主兵益」句,「益」讹「议」;又标题应低四格,误低一格;又「放囚如虞延」句,「延」讹「廷」;又「亦坐批拫」句,「拫」讹「根」;又「有姜伯淮之风」句,「淮」讹「维」;又题末「茶」字讹写作「岕」;又「数年惴惴」句,「惴惴」讹」。喘喘」;又「祥刑吕传重三推」句,「祥」讹「详」。总校官朱钤记过九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十八次。

一、《陶庵全集》内「象山语录」句,落去「录」字;又「江狶善倒奔」句,「狶」讹「稀」。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二次,分校官庄通敏记过四次。

一、《陶庵全集》内「或务为名高」句,「或务」二字倒置;又「言传号涣」句,「号」讹「汗」;又「雅俗更相诮」句,「雅」讹「野」;又「少师名强」句,「强」讹「疆」。总校官杨懋珩记过四次,分校官黄晃记过八次。

一、《仰节堂集》内「奢躬陵物」句,「陵」讹「凌」;又「十四岁时」句,「十」讹「甫」。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四次。

一、《仰节堂集》内「筋力劳惫」句,「筋」讹「肋」;又「各仪注」句,「注」讹「注」;又「天之生亦有自」句,「自」讹「生」。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于鼎记过六次。(军机处录副奏折)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0818-1021)

八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辽金元三史办理全竣折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臣和珅、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

窃臣等奉命改译辽、金、元三史人地官名,轮卯进呈,节次进过《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十卷,又续进过《辽史 本纪传志》一百零七卷,此次将《辽史 表》八卷改对校正,缮写装潢进呈,所有辽、金、元三史现在全行告竣。

臣等伏查三史旧文,承讹袭谬,展转失真,又复诠解附会,支离无当,我皇上折衷鉴远,正俗同文,厘前代之传讹,辟列史之鄙陋。如《金史》内有三人同一名者,而原书或称为「埽喝」,或称为「燥合」,或称为「速可」;有三地同一名者,而原书或称为「活罗海」,或称为「鹘里改」,或称为「胡里改」。又如《元史 泰定帝纪》以俚语译诏辞,全无文理,列传内速不台完者、都阿塔赤等皆系一人两传。以及先后时代颠倒者,不可胪举,并经臣等率同满汉纂修详悉厘订。所有三史人、地、职官、氏族及一切名物、象数,俱依原文字义,触类此音,并详加笺释,以次分帙呈进,仰蒙睿鉴亲裁,悉衷至当,析疑核实,一破羣蒙,实足以永示准绳,垂信万世。应请将《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重行编次,分刊于原史之前,并恭请御制序文,冠于卷首,用昭一统同文之盛。其旧史内原有之《国语解》概行撤去。

又三史内人地名前后异同及事实显然讹错脱落之处,并经臣等援据各书,逐加案语,恭呈睿鉴。应请将原签择取其精当者改为考证,刊附原史各卷之末,庶信史益为完善。

又查三史内改译字样,或一篇仅有数字者,仍交武英殿挖改,其累牍连篇,原板难以挖改者,请交武英殿查明,另行刊刻。是否,伏候钦定。

所有辽、金、元三史办理全竣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训示。谨奏。(军机处原折) 八一九 军机大臣奏将前命馆臣编录明季奏疏事写入纂辑明代奏议谕旨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恭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奉旨,命馆臣于应毁书籍内,抽选明神宗以后奏疏,名为《明季奏疏》。现在编录。是以臣等拟写纂辑《明代奏议》谕旨内,一并写入。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 谕内阁着派诸皇子同总师傅为总裁纂辑《明名臣奏议》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

历代名臣奏疏,向有流传选刻之本,四库全书内,亦经馆臣编次进呈,其中危言谠论、关系前代得失者,固可援为法戒。因思胜国去今尤近,三百年中,荩臣杰士、风节伟著者,实不乏人。迹其规陈治乱,抗疏批鳞,当亦不亚汉、唐、宋、元诸臣,而奏疏未有专本,使当年绳愆纠谬、忠君爱国之忱,后世无由想见,诚阙典也。卽或其人品谊未醇,而其言一事,陈一弊,切中利病、有裨时政者,亦不可以人废言。至神宗以后诸臣奏疏内,有因辽渖用兵,涉及本朝之处,彼时主闇政昏,太阿倒置,阉人窃柄,权幸满朝,以致举错失当,赏罚不明,其君缀旒于上,竟置国是若罔闻,遂至流寇四起,兵溃饷绝,种种粃政,指不胜数。若杨涟、左光斗、熊廷弼诸人,或折冲疆埸,或正色立朝,俱能慷慨建议,剀切敷陈。设明之君,果能采而用之,犹不致败亡若是之极。其事距今百十余年,殷鉴不远,尤当引为炯戒,则诸人奏疏不可不亟为辑录也。除《明史 本传》外,所有入四库全书诸人文集,均当广为搜采,裒集成编。卽有违碍字句,祇须略为节润,仍将全文录入,不可删改。此事关系明季之所以亡,与我朝之所以兴,敬怠之分,天人之际,不可不深思远虑,触目惊心。

着派诸皇子同总师傅蔡新等为总裁,其皇孙、皇曾孙之师傅、翰林等,卽着为纂修、校录,陆续进呈,候朕亲裁。书成后卽交武英殿刊刻,仍抄入四库全书,将此旨冠于简端。所有前派纪昀等选出神宗以后各奏疏,卽着归入此书,按其朝代,一体编纂。特谕。(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一 军机大臣奏陈辉祖前进书内并无《体孝录》等书谨拟询问谕旨进呈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

遵旨查舒常等奏到《体孝录》、《孝经对问》二书,前陈辉祖在湖北巡抚任内,所奏应毁违碍书籍内无此二种。臣等谨拟写询问陈辉祖谕旨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二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据实覆奏查勘《孝经对问》等书事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闽浙总督陈<辉祖>,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奉上谕:

舒常、郑大进奏,查出明末人瞿罕所著《孝经对问》、《体孝录》二书,语有违悖,系黄梅县人吴碧峯刊刻,自行缴出。并声此书系前抚臣陈辉祖汇发局员查勘。等语。各省查缴违碍各书,自应随时奏明。今《孝经对问》、《体孝录》二书,语有违悖,吴碧峯既自行呈缴,陈辉祖于发局查勘之时,何以仅交后任查办,并不自行具奏。着传谕陈辉祖令其据实覆奏,舒常等折并着抄寄阅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高丽史鉴》等书情形并将《朝鲜史略》黏签进呈御览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

遵旨交翰林院四库馆查取《续通典》内所载《高丽史鉴》、《日本东鉴》、《中山世鉴图》等书。兹据覆称:现在四库全书史部内止有《朝鲜史略》一部,至《高丽史》《高丽通鉴》、《日本东舰》、《中山世鉴》,现在并无其书。惟查《朱彝尊文集》及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内,载有各书名目等语。谨将送到《朝鲜史略》全部,并《朱彝尊文集》、徐葆光《传信录》黏签进呈。

再,查《朝鲜史略》,乃明代朝鲜国人所撰,本国之史始自檀君,终于明洪武二十五年王瑶之废,皆以其世次纪年叙事,为编年之体。核之列代正史内高丽、朝鲜各传,均属相合,其叙述亦颇详备。惟自汉以迄明代,多以中国年号用双行分注,殊乖大义。又所纪金朝初兴时事,亦语涉舛谬。现拟加删节抄存,谨黏签进呈御览。其所注中国年号,亦于初见处加签。合并声明。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四 谕内阁纂修辽金元史之呈麟等准以在京应升之缺分别叙用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三日

初三日辛丑,吏部议方略馆总裁和珅等奏进呈辽金元三史告竣,满汉纂修各员照例分别议叙一疏,内阁奉谕旨:

呈麟准以在京应升之缺选用,平恕、李尧栋、黄寿龄准其以应升之缺开列在前,善庆、朝乐准其照《永乐大典》书成之例议叙。(起居注册稿本) 八二五 谕内阁所有《美人八咏》诗并似此者一并从全书撤出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

昨阅四库馆进呈书,有朱存孝编辑《回文类聚补遗》一种,内载《美人八咏》诗,词意媟狎,有乖雅正。夫诗以温柔敦厚为敎,孔子不删郑卫,所以示刺、示戒也。故三百篇之旨,一言蔽以无邪。卽美人、香草,以喻君子,亦当原本风雅,归诸丽则,所谓托兴遥深,语在此而意在彼也。自《玉台新咏》以后,唐人韩偓辈,务作绮丽之词,号为香奁体。渐入浮靡,尤而效之者,诗格更为卑下。今《美人八咏》内,所列《丽华发》等诗,毫无寄托,輙取俗传鄙亵之语,曲为描写,无论诗固不工,卽其编造题目,不知何所证据。朕辑四库全书,当采诗文之有关世道人心者,若此等诗句,岂可以体近香奁,概行采录?所有《美人八咏》诗,着卽行撤出。

至此外各种诗集内,有似此者,亦着该总裁,督同总校、分校等详细检查,一并撤去,以示朕厘正诗体、崇尚雅醇之至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应禁各书并请再行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

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

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奉谕旨展限,俾各呈缴,仍免治罪。所有苏州书局第十四次应缴各书,经臣于本年三月恭折奏缴在案。

兹据各属陆续查出违悖各书申送到局,由司汇请奏缴前来。臣逐一查核,除重复查出已禁书一千一百十二部,并尹嘉铨所著书二百七十四部,又缴到《赐闲堂》等书应销板片二十七副,另委员解京销毁外,所有现经查出违碍应销书六十一种,或悖谬狂吠,或诞妄失实,谨将悖妄处所逐一黏签封固,开具清单,恭呈御览。其各书板片分别移行查起,并通咨各省一体查缴。

再,查违碍书籍,上年十二月内经前署两江督臣陈辉祖奏请展限一年,现已届满。但查江南地方书籍繁多,各属尚在源源查缴,应请再行展限一年,广为搜访。臣仍严切晓谕所属,凡有稍涉悖妄者,俱令及时呈缴,毋得稍有藏匿,致干重谴,以期净绝根株。

臣谨会同两江总督臣萨载,恭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月朱批:览。钦此。

附 苏州书局查出应销各书清单

谨将江苏省现在查出应营销毁悖妄各书,开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宁澹斋全集》,十本。明句章杨守勤着。

《明诏制》,十本。明孔贞运编辑。

《司铨疏略》,六本。明晋陵陆卿荣着。

《时政议要》,六本。明太仓张泳删述。

《斗酒堂集》,五本。明江上贡修龄着。

《按辽奏疏》,五本。明方震孺着。

《鞠躬堂集》,四本。明温陵刘麟长着。

《经略续草》,三本。明熊廷弼着。

《太平洪业》,三本。明金日升着。

《表式表括表沤言》,三本。明袁黄着。

《兵机选要》,三本。明会稽阮维新着。

《名将略》,二本。明湖上马龙友订。

《张忠烈存集》,二本。明沁水张铨着。

《贺太仆集》,一本。明丹阳贺王盛着。

《后场持雅录》,一本。明华亭周立勋选。

《灵山藏小草》,一本。明上饶郑以伟着。

《阁部爰谘》,一本。明古虞徐尔一着。

《帝京篇》,一本。明何光显著。

《辛未大历》,一本。明何光显著。

《明经济名臣录》,四本。明永新贺中男辑录。

《杨文弱集》,二十二本。明武陵杨嗣昌着。

《李忠定奏议文集》,六本。明左光先选。

《明兵略纂闻》,四本。不全。明常熟瞿汝说辑。

《岳归堂集》,四本。不全。明竟陵谭友夏着。

《贞石堂集》,四本。明吴兴温璜着。

《炳烛斋稿》,三本。明海虞顾大韶着。

《王司马奏疏》,二本。明河北王家桢着。

《娄子柔诗文集》,十本。明长洲娄坚着。

《郁林薖草》,一本。明当湖陆澄原著。

《天启宫词》,一本。抄本。明虞山陈悰着。

《江东乐府》,一本。抄本。明赤山陈简编次。

《军器图说》,一本。明毕懋康着。

《吴文恪集》,六本。不全。明吴道南着。

《安攘疏草》,三本。不全。明吴兴沈儆炌着。

《长啸山房稿》,二本。不全。明豫章胡维霖着。

《奏疏》,一本。不全。明钱塘朱东观选辑。

《三垣笔记》,一本。抄本。明李清记。

《三朝野史》,一本。抄本。明李逊之着。

《登辽记事》,一本。抄本。明金陵余五化着。

《夷考》,一本。抄本。天柱野人着。

《野老漫录》,一本。抄本。无著书人姓氏。

《纪事捷要》,一本。抄本。无著书人姓氏。

《今策》,二本。不全。无选辑人姓氏。

《三三场绛璧》,二本。不全。无选辑人姓氏。

《时务菀鸿集》,二本。不全。无选辑人姓氏。

《冷斋漫评》,一本。不全。无着辑人姓氏。

《经济考》,一本。不全。无着辑人姓氏。

《初外二外》,二本。不全。无着辑人姓氏。

《国史类抄》,七本。抄本,不全。无着辑人姓氏。

《明大臣年表》,一本。抄本。无编辑人姓氏。

《熹庙谅阴记事》一本。抄本。无编辑人姓氏。

《文渊事略》,一本。抄本。无着辑人姓氏。

《元明诗家》,六本。渤海戴明说选。

《木厓续集》,四本。龙眠潘江着。

《庚辛壬癸录》,一本。贵池吴应箕着。

《诗刻二集》,一本。太仓胡周鼒着。

《羁绪》,一本。闽中陈肇曾着。

《甲申传信录》,二本。抄本。彭城钱(巾只)编辑。

《乙酉纪事》,一本。抄本。嘉定朱子素着。

《赣州乙丙纪略》,一本。抄本。雩水易学实着。

《遗事琐谈》,三本。抄本。无着辑人姓氏。(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二七 军机大臣奏恭录御制诗冠列《诗经世本古义》等集卷首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臣等遵旨将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张吉《古城集聚》二种,恭录御制诗,冠列卷首。又朱存孝《回文类聚补遗》内《美人八咏》,已遵旨撤去,【真按:前文作回文类聚补遗.】谨于卷首恭录钦奉谕旨。至《契丹国志》一书,现在交馆重订,俟办竣再行缮写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二八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

窃照陕省节次钦奉谕旨,并准各省咨开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板片,俱经刊刻书目,遍谕士民查明尽行呈出。所有从前各属缴到书籍,节经臣陆续奏缴在案。

前据布政使尚安将各厅州县续经查获各书呈送前来。臣逐加查阅,内《羣书备考》等书共计十四部,又零星不全书二百十三本,序文二十九篇,均系违碍应禁之书。又臣钦遵谕旨查获尹嘉铨所刻书计十五种,共二十八本,又十八卷。

除一并封送军机处查明销毁外,理合恭折具奏,并分缮书目清单,恭呈御览。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九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户部为遵旨等事。

陕西司案呈,本年十月初二日准吏部咨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内阁典籍厅可也。须至移会者。计黏单一纸。

右移会典籍厅。

附 黏单

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四月起至六月止,进过全书十四次。臣等详加查核,除总裁记过之程景伊、分校孙辰东、高中、陈文枢、宋枋远、陈墉、吴锡龄、翁树棠、卢遂、沈清藻,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总裁八阿哥、十一阿哥、大学士嵇(璜)等,【真按:疑当作嵇<璜>.】并总校、分校等官,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十六日奉旨:着交部。钦此钦遵。抄出到部。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悞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奉旨: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分校、覆校各官应议者,止须罚俸三个月。钦此。又奉旨:阿哥所校之书,如有错悞,亦应一体查核,其应罚之俸着照尚书例议罚,卽于应得分例内坐扣。钦此。钦遵。各在案。

查奉旨派出校书之八阿哥多罗仪郡王永<璇>有错悞一次,十一阿哥永<瑆>有错悞五次,应遵旨照尚书俸各罚俸六个月,所罚俸银行知内务府于应得分例内照数坐扣外。至记过八次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记过二次之吏部侍郎今授浙江学政王<杰>、记过一次之户部侍郎 署吏部侍郎董<诰>、记过十八次之兵部侍郎曹<文埴>、记过十四次之兵部侍郎沈<初>、记过一次之总阅 兵部尚书周<煌>、记过三次之吏部侍郎谢<墉>、记过二次之礼部侍郎达<椿>、记过九次之礼部侍郎钱<载>,记过一次之工部侍郎今授江西学政胡<高望>、记过七次之太常寺卿倪承宽,记过一次之翰林院侍讲学士今授福建学政朱珪,记过四次之内阁侍读学士吉梦熊,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一百五十三次之总校 翰林院检讨何思钧、记过一百四十二次之归班进士朱钤、记过九十一次之编修王燕绪、记过九十次之归班进士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八十五次之归班进士今授江南桃源县知县杨懋珩,记过五十九次之编修仓圣脉、记过五次之覆校 侍讲平恕、记过十七次之编修邹炳泰、记过六十六次之编修王增、记过三次之编修庄通敏,记过十五次之编修邵晋涵、记过三十九次之编修吴典、记过二十四次之陕西道监察御史王尔烈,记过二次之分校 编修陈昌齐、检讨孙玉庭、编修于鼎、国子监学录李岩、内阁中书鲍之锺、金光悌、编修今授安徽学政徐立纲、编修戴联奎、大理寺司务汤垣、内阁中书张敦培、编修吴锡麒、周琼、中书今授山西平阳府同知朱炘、编修汪学金、候补中书刘源溥、修撰戴衢亨,记过四次之编修余集、检讨彭元珫、编修程晋芳、侍读今授湖南衡州府知府王家宾、国子监助敎今授山西徐沟鲧知县蔡必昌、编修曹锡龄、戴均元、检讨萧九成、吏部员外郎张慎和、户部额外主事吴绍昱、助教罗万选、检讨钱世锡、候补中书吴甸华、编修朱攸、助教汪锡魁,记过六次之编修李尧栋、詹事府左赞善庄承籛、编修范衷、候补中书甄松年、检讨王坦修、刑部额外主事范鏊、学录常循、内阁典籍袁文邵、中书今升江西建昌府同知嵇承志,记过八次之候补中书王学海、中书今升湖北荆州府同知田尹衡、候补中书邱桂山、兵部额外主事盛惇崇,记过十次之中书王庆长、待诏胡士震、江南道监察御史杨寿楠,中书杨世纶、编修秦泉、励守谦,记过十二次之编修王春煦、户部主事李楘、编修缪晋、候补中书潘奕隽、兵部额外主事雷纯,记过十四次之助敎胡予襄、编修严福、起居注主事牛稔文、宗人府主事王璸、中书李斯咏,记过十六次之编修吴舒帷、助教陈木、编修今授贵州学政潘曾起,记过十八次之通政使经历郭祚炽,记过二十次之中书今升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监丞张曾炳,记过二十二次之编修潘庭筠,记过二十三次之编修吴裕德,记过二十四次之中书李荃,记过二十七次之编修吴鼎雯,记过三十次之候补中书陆湘,记过四十二次之编修许烺,记过四十四次之学正卜维吉,记过五十次之编修苏青鳌,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吉梦熊已经丁忧,应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何思钧、王燕绪、余集、罗万选、吴舒帷、张曾炳、潘庭筠俱患病调理;仓圣脉已经降调,孙玉庭、鲍之锺、戴联奎、萧九成、钱世锡、秦泉、缪晋、郭祚炽、许烺俱经丁忧,袁文邵已告假回籍,朱钤、刘源溥、吴绍昱、吴甸华、甄松年、范鏊、王学海、邱桂山、盛惇崇、潘奕隽、雷纯、陆湘俱系候补之员,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庄通敏、王尔烈又分校任内记过在二次以上,应照例再罚俸三个月。查曹<文埴>、胡<高望>俱有纪录五次,沈<初>有纪录二次,均有罚俸三个月注抵,今议罚俸六个月,连前共罚俸九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其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仓圣脉、戴联奎、钱世锡、汪锡魁俱有纪录一次,平恕有纪录五次,邹炳泰、朱炘、王璸、吴裕德俱有纪录二次,秦泉有纪录三次,陈昌齐、徐立纲、李尧栋俱有纪录四次,蔡必昌有纪录六次,杨寿楠有纪录九次,均有罚俸三个月注抵,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王尔烈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缪琪、王增、吴锡麒、汪学金、朱攸、范衷、李楘、李斯咏、潘曾起、叶兰、张曾炳、潘庭筠、吴鼎雯俱有纪录一次,于鼎、张慎和、嵇承志、王春煦俱有纪录二次,吴典、庄承籛、严福、牛稔文、苏青鳌俱有纪录三次,缪晋有纪录五次,程晋芳有纪录六次,曹锡龄有纪录七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均应注于纪录,合计抵销。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题,九月初六日奉旨: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俱着罚尚书俸六个月;嵇璜、王杰、董诰、周煌、谢墉、达椿、钱载、倪承宽、朱珪俱着罚俸六个月;庄通敏、邵晋涵、周琼、戴衢亨、彭元珫、戴均元、王坦修、励守谦俱着罚俸三个月;吉梦熊着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何思钧,王燕绪、余集、吴舒帷、孙玉庭、萧九成、许烺俱着于楠官日罚俸三个月;庄通敏着再罚俸三个月;曹文埴、胡高望、沈初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其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戴联奎、钱世锡、平恕、邹炳泰、吴裕德、秦泉、陈昌齐、徐立纲、李尧栋、杨寿楠、王尔烈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王增、吴锡麒、汪学金、朱攸、范衷、潘曾起、潘庭筠、吴鼎雯、于鼎、王春煦、吴典、庄承籛、严福,苏青鳌、缪晋、程晋芳、曹锡龄各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等因。又准宗人府咨同前事各等因前来。【真按:原误作宗入府,径改之!】

查此案四库全书处总裁 兵部侍郎 署本部侍郎曹<文埴>等罚俸之处,议以纪录抵销,及翰林院编修王增等罚俸注于纪录抵销,均毋庸议外。应将大学士 管理吏部事务嵇<璜>等罚俸之案注册,应扣俸银行文内阁等衙门于造送领俸册内声明坐扣;本部侍郎 署吏部侍郎董<诰>应扣俸银,俟领俸时查扣;礼部侍郎达<椿>,应扣俸银移付俸饷处查扣;并八阿哥、十一阿哥各罚尚书俸六个月,吏部行知内务府于应得分例内坐扣,应一并移付俸饷处查照;至内阁侍读学士吉梦熊等补官日罚俸之处,仍咨吏部,俟补官之日知照过部,以便查扣;其归班进士今授江南桃源县知县杨懋珩等罚俸,移付江南等司行文扣抵可也。(内阁移会) 八三○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嵇璜等着分别罚俸或于纪录抵销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吏部议四库全书内错误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协办大学士蔡新、户部侍郎董诰、兵部侍郎曹文埴,总阅 大理寺卿李绶,总校 检讨何思钧、编修王燕绪、编修周永年、励守谦、潘曾起、于鼎、庄通敏、陈昌齐、秦泉、检讨孙玉庭,均照例分别抵罚,何思钧、王燕绪现在告假,孙玉庭丁忧,应于补官日罚俸一疏,奉谕旨:

嵇璜、蔡新、董诰俱着罚俸六个月;周永年、励守谦、庄通敏俱着罚俸三个月;何思钧、王燕绪、孙玉庭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曹文埴着销去纪录二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李绶、于鼎、潘曾起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陈昌齐、秦泉各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起居注册) 八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查《白室杂着》作者等情形并将原书先行缴毁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

发下《白室杂着》一本,臣等将著书之刘及并作序之吴芹,交查礼部学册内有无两人姓名。兹据覆称:康熙、雍正年间学册已经霉烂,无凭查核等语。查此书系江西巡抚郝硕解到,臣等行文该抚就近查明,咨覆到日,再行具奏。谨将原书先行缴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三二 谕内阁全书第一分完竣所有总校等着总裁查明咨部照例议叙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全书第一分,现在办理完竣,所有总校、分校人员等,着该总裁查明咨部,照例议叙。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三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将查出空格书籍封呈军机处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七日

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查办空格书籍,恭折具奏事。

窃臣承准廷寄钦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青霞集》一种,内篇中凡违碍字样,俱行空格,已发交阿桂、和珅查核填补矣。此外,各省坊行刻本,如《青霞集》之空格者,谅复不少,俱应酌量填补,但各督抚自行查填,恐未妥协,亦难画一。着传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其有版片者,卽着各督抚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填刻,以归画一。钦此。钦遵。在案。

臣查陕省地方,人文朴陋,仕宦旧家自通行经史而外,向无善本书籍,并鲜著书之人,所有历来流传遗书数十种,节经臣陆续查明奏进。兹复接奉谕旨,因卽行知各属,将前项经进各书,逐一查核,另行刷印呈送。今据节次送到,臣悉心检阅,其中印本留有空格者,共得七部,计五十六本。中间有无违碍之处,诚如圣谕,自行查填,未能妥协,谨遵旨将原书黏贴黄签,封呈军机处,俟交馆查明填补发回后,臣再行遵照所填字样,补行刊刻,以归画一。此外,遍加搜查,再无空格书籍。

谨缮折具奏,并将查出空格各书名目,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陕西省查出空格书目清单

计开:

《康海集》六本。

《马理集》四本。

《杨爵集》六本。

《赵崡石墨镌华》四本。

《冯从吾集》十八本。

《李颙集》八本。

《李因笃集》十本。

以上共空格书七部,计五十六本。(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三四 军机大臣奏查出各省送到应毁重本书开单呈进销毁片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臣等遵旨阅看各省送到违碍各书,业将应毁之本,陆续开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

兹据各省将应毁重本续行送到,今谨查出六十六箱,另开清单进呈销毁。其余俟臣等逐种查明,再行呈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三五 谕内阁《离骚图》中各图缺略不全着重加订正补画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旨:

四库全书馆进呈书内,有萧云从画《离骚图》一册,盖踵李公麟《九歌图》意,而分章摘句,续为全图,博考前经,义存规鉴,颇合古人左图右书之意。但今书中,所存各图,缺略不全,着南书房翰林重加订正。其应补者,酌定稿本,令门应兆补行绘画,以成完璧。书成卽录此旨,冠于简端。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三六 谕内阁《永乐大典》内散篇全数完竣该总纂等应予议叙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馆办理《永乐大典》,内散篇全数完竣,【真按:不当有逗号!】该总纂等应予议叙。其覆校、分校等官,着总裁等查明年限,分别咨部照例察议。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三七 军机大臣进呈《永乐大典》总裁等人员记过次数清单

乾隆四十六年

翰林院、四库馆于本年七月分三次寄围进呈过《永乐大典》第一分,正本十四种,共计一百四十本。今将总裁、分校记过次数,分晰开列于后。

《周官总义》卷三内「公」讹「工」,总裁董<诰>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十三内「太」讹「大」,总裁董<诰>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二十内「疆」讹「强」,总裁董<诰>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二十七内「壁」讹「璧」,总载董<诰>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

《左氏传续说》卷二内「刍」讹「蒭」,总裁曹<文埴>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七内两「达」字俱讹「逵」,总裁曹<文埴>记过二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二次;卷九内「旧」讹「(旧中艹改竹)」,总裁曹<文埴>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

《周官集传》卷三内「干」讹「亁」,总裁嵇<璜>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六内「太簇」讹「大簇」,凡四处,总裁嵇<璜>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

《数学九章》序文内「铢锱」倒写「锱铢」,协办大学士 尚书蔡<新>记过一次,分校陈际新记过一次。

《春秋释例》卷一内「据」讹「(扌(上虍下匆))」。总裁曹<文埴>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四内「谥」讹「谥」,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

《文选颜鲍谢诗评》卷一内「朓」讹「眺」,总裁嵇<璜>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二内「(上艹下(舟只))」讹「艧」,总裁嵇<璜>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又卷二内「台」讹「籉」,总裁嵇<璜>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三内「赋注」倒写「注赋」,总裁嵇<璜>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四内「蛾」讹「娥」,总裁嵇<璜>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

《彭城集》卷二内「刍」讹「蒭」,总裁曹<文埴>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四内「乌」讹「鸟」,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六内「憩」讹「憇」,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十内「篷」讹「蓬」,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十五内「闲」字挖补未填,总裁曹<文埴>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五次;卷三十五内「箪」讹「簟」,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三十七内「太」讹「大」,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

《公是集》卷三内重写一「兮」字,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七内「摧」字描改不合,分校周永年记过五次;卷二十内「霖」讹「霜」,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二十五内「毂」讹「谷」,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三十内「掾」讹「椽」,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四十三内「几」讹「机」,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五十内「禅」讹「禅」,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

《牧庵集》卷五内「谥」讹「谥」,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十内「祇」讹「示」,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十三内「员」讹「(巾员)」,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二十七内「铭」讹「名」,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三十二内「洲」讹「州」,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又卷三十二内「餍」误「厌」,分校周永年记过一次;卷三十三内「阳」字磨损未填,总校曹<文埴>记过一次,分校周永年记过五次。

以上,总裁 大学士嵇<璜>共记过七次,协办大学士 尚书蔡<新>共记过一次,总裁 侍郎董<诰>共记过四次,总裁 侍郎曹<文埴>共记过八次,分校 编修周永年共记过五十次,分校 灵台郎陈际新共记过一次。(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三八 贵州巡抚李本奏查缴禁书解京销毁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初四日

贵州巡抚李本跪奏,为查缴禁书,解京销毁,恭折奏闻事。

窃照应禁书籍,屡奉谕旨饬令查缴,并准部臣暨各省咨会,经臣开单示谕,行令所属府厅州县督率教官,随时严查报解。并于省城设局,委员校阅,由司复核呈缴,业经臣于上年将查出禁书八十一种,计一百五部,汇齐奏缴在案。

兹据藩司孙永清详据各府厅申称:黔省僻在偏隅,文风粗浅,鲜有著作之家,仰沐圣化一百四十余年,士习颇称醇谨,并无妄诞不经之词。书贾贩卖止有寻常经书诗文,并无坊刻板片。惟将查与奉禁书目相同者,搜罗陆续解司,饬令委员 同知王润、知县周大烜、皮昌玙,逐细清查,共获应禁书文七十五种,计二千五百二十本,开单详缴前来。臣将缴到各书,委员解京,交军机处收明销毁,仍严饬再行查缴,务期净尽,以端士习,而正人心。

合将查得禁书解京销毁缘由,恭折奏闻,并缮书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四日奉朱批:览。钦此。【真按:前文均作朱批.】

附 清单

贵州巡抚臣李本跪奏,谨将贵州省查出应禁书籍缮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袁黄《纲鉴》五百零二本。

袁黄《羣书备考》二十本。王世正(贞)《纲鉴》二百八十八本。

王世正(贞)《世史类编》三十八本。王世正(贞)《明纪会纂》六本。

朱璘《明纪全载》一百九十六本。顾充《历朝捷录》四十六本。

叶羲昂《世史纪要》五本。陈仁锡《通鉴要略》三本。

邓志谟《事类捷录》四本。李廷机《大方纲鉴》二十二本。

李廷机《鉴略妥注》七本。陈建《明纪辑要》十一本。

朱国标《明鉴易知录》十七本。陈枚《留青集》四百三十四本。

黄始《四六新书》三十七本。黄道周《博物典汇》十四本。

黄道周《广名将谱》十二本。谷应泰《通鉴纪事》十三本。

袁枢编次《通鉴纪事》十七本。锺惺《明纪编年》二十三本。

锺惺、谭元春《唐诗归》三十七本。锺惺、谭元春《明诗归》七十二本。

锺惺、谭元春《古诗归》七本。锺惺、谭元春《名媛诗归》八本。

锺惺增删《捷录》六本。锺惺《隐秀轩集》三本。

陆应阳《广舆记》七十三本。吕留良《诗经详解》七十二本。

吕留良《四书讲义》五本。《吕留良评陈际泰文》十八本。

《吕留良评金声文》九本。《吕留良评金陈合稿》十本。

《吕留良评归有光文》十本。《吕留良评黄淳耀文》九本。

《吕留良评钱禧文》一本。《吕留良评墨卷质疑》二本。

《吕留良评今文商》十二本。吕留良《古文精选》六本。

吕留良《易经详解》六本。吕留良《医贯》四本。

吕留良《天盖楼评》五十九本。陆虚舟《考卷探珠集》二十一本。

尤侗《杂组》二十三本。【真按:疑当作杂俎.】尤侗《小草》二本。

王鸣昌《四书难题问答》三十八本。徐奋鹏删补《诗经》八本。

徐奋鹏《古今治统》六本。仇兆鳌《易经详解》五本。

《戴名世时文》六本。《钱谦益注杜诗》九本。

《钱谦益尺牍》一本。艾南英《天佣子集》十九本。

《艾南英评归有光文》十九本。《慎独生校正通鉴》八本。

赵殿扬《四书集成》二十三本。《三家岭南诗集》十本。

释淡归《徧行堂集》十五本。【真按:前文均作澹归.】赵光裕《百将传》二本。

李光祚《如面谈》三本。杨本源《纲鉴纂编》八本。

《朱鹤龄注杜诗》三本。名家杂着《说铃》二十本。

吴道南《状元策》十本。缪昌期《从野堂集》八本。

何新乔《续百将传》四本。【真按:当作何乔新!】陈际泰《已吾集》四本。

焦竑编纂《状元策》十本。陈继儒《晚香堂集》四本。

王锡侯《试帖详解》三十本。张九达《四书尊注》二十七本。

《徐文长文集》十本。过珙《古文觉斯》十本。

杨用修《弹词》二本。释金无《光宣台集》八本。

以上七十五种,共二千五百二十本。(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三九 四库全书总裁等奏分别请叙纂办二三四分书籍各员折奉旨依议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十一日

十一日戊申。

是日,四库全书总裁王、大臣等奏,纂办二、三、四分书籍完竣,遵旨分别议叙,除总纂之内阁学士纪昀、光禄寺卿陆锡熊俱已列大员恭请钦定外,应将总纂 编修孙士毅及列为一等之提调、覆校、分校等官带领引见,列为二等之覆校、分校等官及收掌、誊录、供事人等咨部议叙一折,奉谕旨:依议。(起居注册) 八四○ 四库全书总裁等奏请准议叙缮校第一分书籍各员折奉旨依议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十一日

又奏缮校四库全书第一分完竣,除总校之少詹事陆费墀屡次蒙恩不敢仰邀议叙外,应将总校 编修原任中允王燕绪请旨赏给中允职衔,总校 庶吉士散馆归班中书朱钤请旨赏给编修职衔,总校疎忽部议降调原任编修仓圣脉请旨赏给庶吉士,总校 检讨何思钧请旨准其加二级。至列为一等之分校 翰林吴省兰等六员、中书助敎胡予襄等四员,提调 翰林韦谦恒、彭元珫、吴裕德三员,均带领引见;列为二等之分校等官及督催监造收掌等官咨部议叙;列为一等之督催监造、主事、笔帖式等咨部量加优叙,额设供事及已经议叙留馆供事分别等次咨部议叙一折,奉谕旨:依议。(起居注册) 八四一 谕孙士毅着补授太常寺少卿等议叙事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奉旨:

孙士毅着补授太常寺少卿。韦谦恒着补授赞善。吴省兰、王坦修、李尧栋、李镕、吴典、吴裕德、汪学金、陈崇本、许兆椿、于鼎、俞大猷、彭元珫、百龄、周兴岱俱着照所请,遇有应升缺出,与俸深人员轮班分次带领引见,其有应行开列之处,仍与俸深人员分单进呈。其汪学金俟散馆后,陈崇本俟扣满五年后,归入此次议叙人员内,按照名次一体办理。德昌、瑞保亦俟扣满五年,查照上次列名在前之例办理。其胡予襄、王庆长、李荃、李斯咏、富炎泰、董椿、门应兆、田起莘、吴应霞、楚维宁俱着交该部,查照原奏照例升用。至列为二等之裴谦等四十二员,并着加恩与此次议叙一等人员同入文渊阁筵宴,一并加赏。其办理四库全书黄签之王太岳、曹锡宝,着加恩以国子监司业升用。王太岳俟服阕之日,再行拟补。以示全书告成,加惠儒林至意。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二 军机大臣奏孙士毅等呈请据情谢恩片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据新授太常寺少卿孙士毅、赞善韦谦恒、候补国子监司业王太岳、曹锡宝等呈请据情代奏,恭谢天恩,理合将原呈一并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三 军机大臣奏王燕绪等呈请代奏谢恩片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据新授中允衔王燕绪等呈请代奏,恭谢天恩,理合将原呈一并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四 谕内阁此次进呈《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三十日

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

昨阅进呈《一统志》内,国朝松江府人物祇载王顼龄、王鸿绪诸人,而不载张照。其意或因张照从前办理贵州苗疆,曾经获罪,又其狱中所题白云亭诗,语意感愤,经朕明降谕旨,宣示中外,因而此次纂办《一统志》,竟将伊姓氏里居概从删削,殊属非是。张照不知朕办理其案之公衷,而反挟私怨怅,诚非大臣公忠体国、精白一心之道。然其文采风流,实不愧其乡贤董其昌,卽董其昌亦岂纯全之正人君子哉!使竟不登志乘,传示艺林,致一代文人学士,不数十年竟归泯没可乎!况从前张照之获罪,因疑为鄂尔泰倾陷,其狱中怨愤之词,亦大都指摘鄂尔泰者居多。盖鄂尔泰欲致伊于死地,朕若听信其言,张照岂获生全?彼盖不知朕非信谗之主,而鄂尔泰又岂能谗张照之人?卽如朕初政时,户部尚书缺出,果毅亲王保荐右侍郎托时,朕以海望乃左侍郎,资俸既深,皇考眷注亦优,特予擢用。夫鄂尔泰之力,必不能过于果亲王。果亲王尚不能荐用一尚书,岂鄂尔泰能构一尚书致死耶?嗣念张照究系可用之材,因出之囹圄,不数年间由内阁学士洊擢刑部尚书,供奉内廷,是朕之待张照,终始成全,原不以一眚之微,终使摈弃,可谓极儒臣之荣遇。卽将来国史中亦当令载笔之臣,将伊事迹详晰编入,何此时纂办《〔一〕统志》转佚其名耶?总之,张照虽不得谓醇儒,而其资学明敏,书法精工,实为海内所共推重,瑕瑜不掩,公论自在。所有此次进呈之《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其各省志书或有似此者,纂修诸臣皆宜查明,奏闻补入。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五 弘历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等官宴并赏赉有差【真按:以其文内云上御,便译题为弘历御,实在也不伦.题为上御即可.由此直呼乾隆名讳,亦知为今人编者所题名矣(见凡例).今大陆中国人每喜直呼古代帝王者,尤其明君亦不例外.噫,想而今两岸,谁有古时帝王风光,可惭愧而已.民主胜于封建,犹待这些自是者表现呀.民国九十六年了,而今中国安在哉尔.大陆搞文革,台湾讲去中,反倒是外族满人,别传倭人,尤较此自诩为炎黄者而爱为炎黄也.斯亦愚所慨叹日人入主失之交臂者也.或许另一满清,也较汉中强.看汉人执政于中国者,大抵至明已腐败至极.而今民国以来,观之,愈信夫汉人之不足为中国矣.又胡不以东倭北满以为中国乎尔.可慨也夫.况尤有媚于倭者.初吾不之屑,后细忖之,虽不至于媚然从俗,亦颇有以然之者而已矣,岂其一媚外轻薄然哉.自有其深谛焉尔.】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二日

上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总阅、总纂、总校、分校、提调、校理、检阅等官宴,并赏赉有差。(起居注册)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二日

臣等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一、二等人员名单,并将未经引见议叙人员另单一并进呈,恭候钦定。谨奏。

附单

拟赏议叙人员名单

一等二十八员:

少卿孙士毅,侍读学士富炎泰,侍读德昌、瑞保,赞善韦谦恒,编修百龄、陈崇本、吴裕德、吴省兰、李尧栋、李镕、吴典、汪学金、许兆椿、于鼎、俞大猷、周兴岱、彭元珫,检讨王坦修,郎中董椿,以上二十员,每员八丝大缎二疋、砚一方、笔一匣、墨刻一本、如意一柄、墨一匣、绢笺十张。

主事门应兆,中书王庆长、李荃、李斯咏、田起莘、吴应霞,助教胡予襄,笔帖式楚维宁。以上八员,每员五丝大缎二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

二等四十二员:

侍读张焘,候补洗马刘权之,中允庄承籛,赞善季学锦,御史萧际韶,编修邵晋涵、王增、吴鼎雯、范衷、王春煦、陈万青、裴谦、严福、周原辕、【真按:疑当作周厚辕.原、厚,形近而误.】孙希旦、章宗瀛、励守谦、罗修源、曹锡龄、朱攸、邱庭漋、钱樾、祥庆、周永年,检讨五泰、运昌、苏青鳌、刘校之、左周,员外冯培,主事蒋谢庭,五官灵台郎陈际新。以上三十二员,每员墨刻一本、如意一柄、八丝大缎一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

主事王璸、牛稔文,中书宋镕、张埙、杜兆基、秦瀛,助敎陈木、汪锡魁、周鋐,学正常循。以上十员,每员墨刻一本、如意一柄、五丝大缎一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

拟赏议叙未经引见人员名单:

内阁学士纪昀,光禄寺卿陆锡熊,少詹事陆费墀,司业曹锡宝,中允衔王燕绪,检讨何思钧,庶吉士仓圣脉。以上七员,每员墨刻一本、如意一柄、八丝大缎二疋、砚一方、笔一匣、墨一匣、绢笺十张。(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七 军机大臣为查明《古今说海》内人物等事交四库馆总纂片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七日

交四库馆总纂:

现在进呈明神宗以后书内,陆楫所著《古今说海》一部,一百三卷内「端平甲午七月八日」一则,有亡金人手抄诗,内载李国栋、梁仲经、史舜元系属何人?所云「哀王旦」者又系何人?其爵里事实俱逐一查明。又称「于《感怀篇》着其无父子之道,于《哀辽东》、《哀王且》着其败亡之迹,以见天道之好还」,俱何所指?再,所云《暌车志》、《话腴》,究系何人所著,何以不着姓名?殊未明晰。其通部体例,所引各书,均注撰人名氏。再查《北征录》,系何人所撰?并将提要取阅,以便覆奏。

再,此后讹错字句,黄签黏贴下方,如有违碍删改之处,将黄签黏贴上方,俾一览了然,方妥。(军机处上谕档)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臣和珅、臣曹文埴谨奏:窃臣等纂办《一统志》,钦奉谕旨:将原任刑部尚书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其各省志书内有似此者,并令纂修诸臣查明奏闻补入。钦此。仰见我皇上奖励儒林、善善从长之至意。

伏查《一统志》自乾隆二十九年开馆以来,已阅一十九年,陆续进过十五省共二百八十余卷,尚有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及外藩一门。臣等现在督率总纂 编修吴省兰等上紧趱办,约计乾隆四十九年可以全数完竣。臣等检查从前进过各省志书,节年以来,不特人物事实逐渐加增,卽疆域建置、户口滋生、职官学校之裁改添设,前后多有不同。且如直隶、山东、山西诸省,以成书在前,恭遇近年来我皇上省方问俗,行庆盛典,尚未恭载。向来馆例纂办各书,皆俟全部完竣再行画一办理,另缮正本进呈。但《一统志》卷帙既繁,门类亦伙,若俟全书告成始行增改,未免有稽时日。现在奉旨:将各省人物事迹查明补入。臣等拟分列条款,一并行文各省,自乾隆二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凡添设裁并之府厅州县及户口职官,有新编新改之处,概令详悉造册。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限文到半年以内,江南、浙江、江西、湖广、陕西限文到八个月以内,甘肃、福建、两广、四川、云南、贵州限文到一年以内,俱详晰造册送馆,交与原派总纂 编修吴省兰悉心补辑,画一办理。臣等仍再加复核,每办完一省,缮写正本呈进,上紧趱办,则全书告成时,便可写入四库全书。至盛京为丰镐始基,直隶、山东、江苏、浙江五省,各有河工海塘要务,皆廑圣心眷注,清跸时巡,应于成书时,再办画一,庶不致或有挂漏。其人物一门,原定凡例时议,以曾经入祀贤良、名宦、乡贤诸祠者,始准登载。臣等拟再加采录,凡潜德幽光足资矜式及学问事迹与张照相似者,夹签声明,恭候钦定。若文望可称,而品诣卑琐,或始终易辙,甚至誖瞀负恩,如沈德潜之流,仍不予载入,亦附签声明,庶于搜采之中,仍寓甄别之意。至办理改补纂辑画一事宜,头绪繁多,应仍责成总摹 编修吴省兰详细核办,但限期较紧,拟添派编修汪如藻、修撰戴衢亨协同纂辑,以冀克期集事,臻于完备。至现在未经进呈各卷,仍令各纂修等按卯轮进,不得逾限。

所有臣等酌办各缘由,谨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七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八四九 军机大臣奏请旨将承办《通鉴长编》未行敬避庙讳各员交部议处片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九日

昨发下《通鉴长编》内,于庙讳仅缺一笔,不行敬谨全避,分校官未经看出改正,实属错误。查开馆之始,经总裁 原任尚书王际华发有刊刻条例一张,内称:凡遇庙讳、御名本字,偏傍全写者,俱敬谨缺笔。该分校等拘泥馆例,凡所校之书,向俱照此办理。伏思遇有庙讳、御名,上一字自当缺笔,下一字理应敬避,该分校等仍拘刊行条式,并未请示总裁,率听照例缮录,不行改正,究属不合。

相应请旨将承办之员交部议处。但现在办竣之第一分全书内,有无似此不行全避字样,应一体查明挖改,并请交各总裁转饬分校各官,嗣后遇有庙讳上一字仍照例缺笔外,下一字即敬谨全避,以昭画一。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上年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钦遵。各在案。

上年九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所有上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进过全书六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七十八次之陈墉,记过六十六次之沈清藻,记过四十八次之陈文枢,记过四十六次之宋枋远、胡士震,记过二十八次之翁树棠,记过二十八次之卢遂,记过十次之高中,记过十次之吴锡麟,记过二次之王嘉曾,已经病故,毋庸议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蔡新、沈初各记过一次,董诰记过四次,曹文埴记过七次;总阅德保记过三次,达椿、庄存与、尹壮图、李绶各记过二次,周煌、钱载各记过五次,钱士云记过一次,汪永锡记过六次,窦光鼐记过四次,倪承宽记过三次;提调吴裕德记过三十一次;总校王燕绪记过二百八十六次,朱钤记过一百三十一次,何思钧记过一百二十四次,仓圣脉记过八十九次,杨懋珩记过四十四次,缪琪记过三十四次;分校陆湘记过九十八次,励守谦记过九十二次,陈昌齐记过八十八次,刘源溥记过四十次,俞大猷记过二十九次,于鼎记过二十八次,庄承籛、范衷各记过二十六次,苏青鳌记过二十三次,缪晋、吴省兰各记过二十二次,李斯咏、蔡必昌、石鸿翥各记过二十次,吴鼎雯记过十八次,王增、卜维吉各记过十六次,平恕、曹锡龄、罗万选、钱世锡、温常绶、许兆椿各记过十四次,戴衢亨、汪镛、雷纯、金光悌、张慎和、庄通敏各记过十二次,郭祚炽、汪锡魁、范鏊、牛稔文、严福、潘曾起、邵晋涵各记过十次,王锺泰、朱攸、张虎拜、常循、闵惇大各记过八次,王春煦、汪如洋、潘庭筠、袁文邵、甄松年、邱桂山、汪日赞、王璸、胡予襄、戴联奎各记过六次,吴锡麒、李荃、汪(上旦下永)、潘奕隽、孙球、张焘、秦瀛、孙溶、叶菼、王汝嘉、陈木、冯敏昌、康仪钧、刘图南、季学锦、周鋐各记过四次,邹奕孝、周兴岱、罗修源、徐立纲、邹炳泰、王学海、王允中、裴谦、田尹衡、李镕、章宗瀛、吴绍昱、朱炘、盛惇崇、施培应、秦泉、徐步云、范来宗、张曾炳、胡敏、孙希旦、叶兰、沈凤辉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八五一 全书处汇核上年十至十二月全书内缮写讹错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

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起至十二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六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除总纂官纪昀等、总校官陆费墀前经奉旨免其议处毋庸开送外,应将应行汇核之总裁、总阅、提调、总校、分校逐次填注,又总裁和<珅>、梁<国治>覆阅奏明记过之处,一并填注,统行开具于后。

一、《王子安集》内「气凌彭泽之樽」句,「泽」讹「蠡」;又「尝谓奉琴巵于北牖」句,「牖」讹「牗」;又《九成宫颂》下漏写「并序」二字;又「舣龙舟而罕迨」句,「舣」讹「(舟羲)」。总校官何思钧记过四次,分校官曹锡龄记过八次。

一、《范德机诗集》内《至夏庄怀平坡旧游》,「庄」字讹从俗写作「庄」。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罗万选记过二次。此系总裁嵇<璜>阅。

一、《明文衡》内「臣知陛下洞烛之矣」句,「烛」讹「瞩」;又「犹能糜人之国」句,「糜」讹「麋」。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励守谦记过四次。

一、《刘彦昺集》内撰人名「杨维桢」,讹写作「杨廉夫」,共五处。总校官朱钤记过五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十次。

一、《刘彦昺集》内,撰人名「杨维桢」,讹写作「杨廉夫」,共四处。总校官朱钤记过四次,真按:才隔一条,标点便有不同?前条为连读,此却加逗。分校官陈文枢记过八次。

一、《白石山人逸藁》内「可怜人度可怜宵」句,「宵」讹「霄」。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李斯咏记过二次。此系总阅周<煌>阅。

一、《浪语集》内「短篷负长虹」句,「篷」讹「蓬」。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郭祚炽记过二次。

一、《海壑吟稿》内「拟伴青藜返故州」句,「州」讹「洲」。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道园学古录》内「莫厌羹鱼斫尾赪」句,「赪」讹「(赪去贞改负)」。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学海记过二次。此系总裁董<诰>阅

一、《道园遗稿》内「龙吟微应读书声」句,「声」讹「灯」。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沈清藻记过二次。

一、《本堂集》内「走不离乡千里鱼」句,「鱼」讹」。余」。总校官朱钤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楚词补注》内「蛾眉曼只」句,「蛾」讹「娥」。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曹锡龄记过二次。此系总阅庄<存与>阅。

一、《楚词补注》内「商风肃而害生兮」句,「商」讹「啇」;又「蝉」字,讹从女旁作「婵」。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二次,分校官曹锡龄记过四次。

一、《宝章待访录》内「汉河间献王购书必录古简」句,「献」讹「宪」。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吴锡麒记过二次。

一、《尚书故实》面签「子部」讹写作「经部」。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渊颖集》内「蜚扬恨不鸟两翅」句,「翅」讹「趐」。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宋枋远记过二次。

一、《书小史》内「戴颙字仲若」句,「仲」讹「孝」;又「杭州钱唐人」句,讹「河南阳翟人」。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二次,分校官李荃记过四次。

一、《毛诗集解》面签「经部」讹写作「集部」,共二册。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二次。

一、《广东通志》内标题「梁」字讹写作「陈」字。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王锺泰记过二次。此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南北史合注》内题前脱写「四夷」标题。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缪晋记过二次。此系总裁曹<文埴>阅。

一、《南北史合注》内「立为皇太子」句,「皇」讹「王」;又「为太子詹事」句,「太」讹「大」;又徐摛「摛」字讹「擒」;又「或棹扁舟」句,「棹」讹「掉」;又「傅粉施朱」句,「傅」讹「传」;又《恩幸上》标题脱「上」字;又《恩幸下》标题脱「下」字。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七次,分校官缪晋记过十四次。

一、《庾开府集笺注》内「陈江总集」句,「陈」讹「梁」;又「汉枚乘传」句,讹写作「汉枚乘维傅」;又「曹植求自试表」句,讹作「曹植上文章表」。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潘庭筠记过六次。

一、《庾开府集笺注》内「魏何宴《景福殿赋》」句,「魏」讹「晋」;又「汉陆贾传」句,「陆」讹「陵」;又「溟池九万里」句,「池」讹「地」;又「寡妇曰孀」句,「曰」讹「不」;又「郦道元《水经注》云」句,落去「道」字;又「日拂于扶桑」句,「扶」讹「拂」。总校官王燕绪记过六次,分校官陈墉记过十二次。

一、《忠肃集》内「隔墙竚立情如痴」句,「痴」讹从俗写作「痴」。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一次,分校官陈墉记过二次。

一、《华阳集》内「而汉文践阼」句,「阼」讹「祚」;又「无愧谥号」句,「谥」讹「谥」;又「鹴裘典尽终讳寒」句,「鹴」讹「骦」。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三次,分校官陈文枢记过二次。

一、《剑南诗槀》内「杯残炙泠正悲辛」句,真按:疑当作冷(杯残炙冷正悲辛也)。「炙」讹「(炙去火改肉)」;又「此身老健更谁如」句,「如」讹「知」;又「盘设灵苗匕箸香」句,「匕」讹「七」。总校官何思钧记过三次,分校官戴衢亨记过六次。

一、《针灸甲乙经》面签「子部」讹写作「集部」。提调官吴裕德记过一次。

一、《毘陵集》内「相支撑枕藉者」句,「藉」讹「籍」。总校官仓圣脉记过一次,分校官朱攸记过二次。

一、《史记索隐》内「乌号之雕弓」句,「乌」讹「鸟」。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王允中记过二次。

一、《北郭集》内「前驱牛骡后(痝去疒改厂)承」句,「(痝去疒改厂)」讹「庞」。总校官杨懋珩记过一次,分校官卢遂记过二次。

一、《陵阳集》内「篮舆转陂路」句,「篮」讹「蓝」。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翁树棠记过二次。

一、《通鉴释文辩误》内「拓跋」,「跋」字讹写作「拔」。总校官王燕绪记过一次,分校官袁文邵记过二次。

一、《芥隐笔记》内《滕王阁序》,「序」字讹写作「记」,共二处;又「华林园马射赋序」句,落去「园」字、「序」字。总校官朱钤记过四次,分校官卢遂记过八次。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