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第三-小腆纪传
卷第三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纪第三 隆武(附绍武) 隆武(附绍武) 隆武帝,太祖九世孙也。讳聿键,小字长寿。其先唐定王桱,太祖第二十三子;封南阳。父器墭,唐世子;母毛氏。祖端王硕熿惑于嬖妾,欲立其爱子,囚世子于承奉司。王时年十二岁,亦从之读书;识大义,处患难而意气不挫。年二十有八,尚未请名。世子为其弟毒死,端王讳之。分守道陈奇瑜、知府王之桂谓之曰:『世子薨逝不明,又不立其子,事且露』!端王惧,请名;立为世孙。崇祯五年(壬申、一六三二),端王薨,王嗣位;年三十一矣。选妃曾氏,诸生曾文彦女。七年(甲戌、一六三四),流寇人河南,南阳当其冲;城庳薄,王捐千金修筑,知府陈俊豪弗授工;王以为言,诏逮俊豪下狱。已又援潞王例,乞增兵三千人,以陈永福为参将领之;不许。八年(一六三五)冬,贼再犯南阳。上疏言:『臣府护卫一千二百人,近制以其半为汴梁班军,给抚臣策使。惟明诏念郡城单弱、臣困扼,以全军见还』!思宗报之曰:『南阳番军班直,祖制已久;朕不敢变』。时海内多故,思宗思广罗贤俊;召见宗人,遴才擢官,以通宗禄之穷。发金匮书,得高皇帝制曰:『宗室子孙入为中朝官者,得以其阶换』。于是下诏援祖训,郡王子孙文武堪用者,考验授职。礼部右侍郎陈子壮执不可;王历引前代故事诋之,援据经传皆有本。王好尊宗藩礼统;总督卢象升过南阳不朝,劾奏之。又所建请,多与廷臣相抵牾;思宗亦不之善也。九年(一六三六)秋八月,京师戒严。王率护军勤王,又杀其两叔;汝南道周以兴止之,不听。至裕州,巡按御史杨绳武以闻;下旨切责。会前锋值寇,亡其内竖二人,乃返国。十一月,下部议;给事中冯可宾、锺玠议废为庶人,安置凤阳高墙。押发官同知张有度欲以槛车行,王自裁不殊。至凤阳,陵奄索贿不得,用祖制墩锁法以困苦之。王病几殆,曾妃割股以进,始愈。有司廪禄不时,资用乏绝。时有望气者以高墙中有天子气,言于淮抚路振飞;振飞假赈罪宗入墙见王,心异之。因言吏虐状,振飞疏请加恩罪宗,置吏无状者石应诏于法。会南都立,大赦,出高墙。礼部请复故爵,不许;命徙居广西之平乐府。 乙酉(一六四五)五月,行抵杭州,而南都已覆。王劝潞王监国,不听。时镇江总兵郑鸿逵、郑彩自京口,户部郎中苏观生自南都,胥会于杭。逵、彩与王语及国难,沾泣襟袂;二人奇之,令副将江美鳌、郑升卫入关。既闻杭州降,二人全师回闽,与巡抚张肯堂等议奉王监国。 六月甲戌(十三日),次浦城。 闰六月癸未(初三日),各官迎谒于水口驿,南安伯郑芝龙、礼部尚书黄道周及肯堂三上笺劝进。王出御用银百五十两葺行宫,令勿扰民。 丁亥(初七日),监国福州,建行在太庙、社稷。谕曰:『孤闻汉室再坠大统,犹系人心;唐宗三失长安,不改旧物。岂独其风俗醇固不忘累世之泽哉,亦其忠义感愤豪杰相激使之然也。孤少遭多难,勉事诗书;长痛妖氛,遂亲戎旅。亦以我太祖驱除群雄,功在百姓;而勍敌骜然,睥睨神器。为子孙者诚不忍守文自命,坐视其陵迟也。二十年来,狂寇荐惊,孤未尝兼味而食、重席而处。比方二载,两京继陷;天下藩服,委身奔窜。孤中夜卧起,垂涕纵横。诚得少康一旅之师,周平晋、郑之助,躬率天下以授彤弓,岂板荡哉!今幸南安芝龙、定卤鸿逵二大将军志切恢复,共赋无衣。一、二文臣以舂陵、琅琊之义过相推戴,登坛读誓,感动路人。呜呼!昔光武、昭烈皆起布衣,所遭绝续,与大敌为雠;而能正言举义,躬承旧业。况今神器乍倾,天命未改。孤以藩服,感愤间关;逢诸豪杰,应即投袂。知明赫之际,神人叶谟:上天所眷顾我太祖绍其子孙犹未艾也。「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传」曰:「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者多助」。自闰六月初二日监国伊始,一切民间利病,许贤达条陈;孤将悉与维新,总其道揆,副海内喁喁之意焉』!鸿逵欲早正位以系人心;诸大臣言监国名正,出关尺寸,建号未迟。侍郎李长倩有「急出关、缓正位,示监国以无富天下之心」疏,芝龙亦固争以为不可。惟鸿逵曰:『不正位,无以厌众心以杜后起』!遂定议。 丁未(二十七日),祭告天地、祖宗,即皇帝位于南郊。以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布政司为行殿。大赦,改元「隆武」。追尊皇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遥上弘光帝专号曰「圣安皇帝」。诏曰:『朕以天步多艰,遭家末造;忧劳监国,又阅月于兹矣。天下勤王之师既已渐集,向义之心亦以渐起,匡复之谋渐有次第。朕方亲从行间鼓舞率励,以观厥成。而文武臣僚咸称「萃涣之义,贵于立君;宠绥之方,本乎天作。时哉不可失,天命靡不胜」!朕自缺然,未有丕绩以仰对上帝、克慰祖宗。而临安息辔,遵让无期;大小泛泛如河中之水,朕敢不黾勉以慰众志而副群望!朕稽载籍,汉光武闻子婴之信,以六月即位鄗南,即以是年为建武元年;昭烈闻山阳之信,以四月即位汉中,即以是年为章武元年。艰危之中,岂利大宝;亦惟是兴义执言,系我臣庶之故也。以今揆古,即以是年为隆武元年。其承天翊运定难功臣,悉以次第进爵,分茅胙土;其翊运宣猷守正文臣,亦以次第进级;孝秀耆宿、军民人等,俱依前谕优给。所在山川鬼神除淫祠外,皆遣官祭告,以示朕缵绪为天下请命之意焉』!进芝龙、鸿逵爵为侯,封郑芝豹澄济伯、郑彩永胜伯,赐号「奉天翊运、中兴宣力、定难守正功臣」。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苏观生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肯堂为兵部尚书,何楷为户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曹学佺为礼部尚书兼兰台馆学士。召旧辅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姜曰广、吴甡、高宏图,起朱继祚、林欲楫、路振飞、曾樱、熊开元、黄鸣俊、林增志、李先春、陈洪谧等入阁。 上少遭患难,慨然以复雠雪耻为务,布衣蔬食,不御酒肉。敕司礼监:行宫不得以金玉玩好陈设,器用瓷锡、帷幄衾褥皆布帛。后宫无嫔御,执事三十人而已。芝龙进美女十人,留之而绝不御。中宫懿旨选女厨十人,上以为扰民,不许。素好读书,博通典故;手撰三诏与鲁监国书,群臣皆莫能及。感振飞旧恩,募能致者赏千金、给五品秩。振飞至,拜太子太保、吏兵二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官其子太平为兵部员外郎。开储贤馆,定十二科取士,以观生领之。爱郑芝龙子郑森才,赐国姓,改名成功;命提督禁旋,以驸马都尉体统行事:即延平王也。 是时,宗室诸王流窜南方,臣民奉之建义者:浙东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等奉鲁王以海监国于绍兴。秋七月,江西布政使夏万亨、分巡道王养正奉益王由本起兵建昌;不克,万亨等皆死之。巡抚田仰、监军道荆本澈、总兵张士仪奉义阳王朝墠,驻崇明沙。刑部郎中王期升、长兴县民金有鉴奉通城王盛澄起兵,复湖州。中书舍人卢象观奉宗室盛沥起兵,攻南京。事败,皆亡入太湖,与吴易等相应。他则江西吏部主事曾亨应、揭重熙起兵抚州,左庶子杨廷麟、左中允刘同升起兵赣州,通政使刘士桢起兵信丰,前汜水县知县胡定海起兵德兴,泸溪知县张载述、诸生魏一柱,又德化诸生李含初、德安郭贤操各起兵拒守;定海、含初寻败死:所谓江右义师也。道远,或不能达行在。惟赣州事闻,上手诏嘉奖,擢廷麟吏部右侍郎、同升国子监祭酒。 时江以南义师亦林立:太湖,则职方主事吴易、举人孙兆奎为倡,诸生陆世钥、沈自炳、沈自駉等应之;江阴,则典史阎应元、陈明遇为主,贡生黄毓祺、生员徐趋应之;松江,则前兵部侍郎沈犹龙、给事中陈子龙、中书李待问、前罗源知县章简起兵,与水师吴志葵、黄蜚相应;昆山,则举人周室瑜、贡生朱集璜、陈大任杀投降之县丞阎茂才,奉总兵王佐才拒守,前邑令杨永言与诸生吴其沆、陶瑊、归庄、顾炎武起兵应之;嘉定,则进士黄醇耀、举人张锡眉、教谕龚用圆、诸生马元调、夏云蛟、唐全昌奉前左通政侯峒曾拒守;休宁,则御史金声、诸生江天一为倡,推官温璜转饷应之。而前山东巡抚邱祖德与举人钱龙文、生员麻三衡、沈寿荛起兵攻宁国,前职方郎中尹民兴与生员赵初浣、吴汉超起兵守泾县,贵池副榜吴应箕起兵复建德、东流,与声、天一相援应;浙西则翰林屠象美、郎中钱棅、生员郑宗彝起兵嘉兴,参将方元章、副将姚志倬、张起芬起兵复余杭。其举义,大都与上监国相前后;道远,或闻、或不闻,皆遥授总督义师衔或敕使将命。是月,昆山陷,佐才、室瑜、集璜、大任、其沆、瑊死之。攻宁国不克,寿荛死之。嘉兴陷,前吏部尚书徐石麟暨象美、棅、宗彝死之。余杭败,元章死之。嘉定陷,峒曾、醇耀以下皆死之。华阳山寨陷,祖德死之。稽亭山寨陷,三衡及诸生吴太平等七家皆死之。又,前青阳知县庞昌胤、太仓生员王湛、无锡生员顾杲等甫谋起兵而已败死。或事闻褎恤,或不及闻者(具详「列传」)。又,川省千总周鼎昌、义民余飞等亦起兵拒献贼;贼怒,大杀成都所属人,邛蒲数百里荡为血肉场(详「蜀难忠义」传)。 郑芝龙集廷臣议战守事宜:仙霞关外宜守者百七十处,应设守兵若干。其战兵以今冬简练,明春出关;一出浙东、一出江右,计兵二十余万。饷不支其半,乃请于两税正供预借一年,令群臣捐俸,劝绅士输助。察府县历年积榖银两未解者,悉催赴行者;官吏督征,闾里骚然。芝龙请清理寺田,可得饷八十万;上不许。户部侍郎李长倩请广开事例,从之;于是厮养隶卒,皆得给札授官:犹苦饷不足。廷臣日请出关,芝龙殊不欲行。黄道周自请以师相募兵江西,连杨廷麟、何腾蛟为进取计;遂于是月辛未(二十二日)率门人子弟千人以行。 八月乙酉(初六日),颁祖训于廷臣。 庚寅(十一日),命肃卤伯黄斌卿镇舟山。 壬辰(十三日),册妃曾氏为皇后,封后父曾文彦为吉水伯。 癸巳(十四日),郊祀上帝于南郊。郑芝龙、郑鸿逵称疾不从,尚书何楷劾之;上嘉楷,命掌都察院事。 行保甲法。定锦衣卫军制,设中、前、后、左、右五所;每百户为一威所,八威所为一禁军。 时兵事皆掌于郑氏,芝龙知不出关无以弭众议,乃请以鸿逵出浙东、彩出江西,各拥兵数千,号数万。既出关,托候饷不行。鸿逵驻仙阳镇,恶上书言事者,严禁仙霞关不听四方儒生入。彩行百里而还,称饷缺,留如故。 是月,靖江王亨嘉僭号桂林,执巡抚瞿式耜幽之。两广总督丁魁楚遣参将陈邦傅往讨,式耜潜与合谋擒亨嘉并其党,槛送福京□□。 我大清兵克江西之峡江,守将邓武泰死之;克袁州,同知摄府事李时兴死之;克吉安,遂取万安,杀巡抚旷昭,知县梁于涘死之;袭临川,曾亨应死之;克江南之松江,沈犹龙、李待问、章简死之;克江阴,阎应元、陈明遇死之,克金山卫,指挥侯承祖死之。 太湖吴易、孙兆奎既败浙寇李九成军,败我师于白龙桥;军甚盛。俄降将吴胜兆合四郡兵至西山,卢象观与中书葛麟、总兵毛重泰、陈坦公俱战死;乘胜追易,八面环攻,易军大溃;兆奎及沈自炳等死之,别部总兵李某、生员任源邃、吴福之、徐安远全军覆没。又魏国公徐宏基及幼子文爵避难吴江,亦以起义不克死。江南义师遂不振,惟浙东张国维等能张其军(具详「鲁纪传」,不具录)。 九月甲寅(初六日),我大清豫亲王多铎以弘光帝北还。 时闯贼李自成已死,其众无所归,推其兄子李锦为主,同自成妻高氏乞降于督师何腾蛟。腾蛟檄道臣堵胤锡往受之,一时增兵十余万。上大喜,告庙。进腾蛟大学士,封定兴伯;胤锡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南。降将皆授总兵官,赐锦名赤心、高氏弟一功名必正,号其营为「忠贞营」。已而粮不继,降者稍稍散去。高、李十三部就食施州卫,其余郝摇旗、马进忠、王进才、张光翠、袁应第、牛万才、张先璧等十余营悉隶腾蛟麾下。 召在籍吏部主事夏允彝为翰林院侍读兼给事中,未受命卒。召举人郭金台、诸生顾炎武为职方郎中,李世熊为翰林院博士;俱辞不至。 是月,江南徽、宁事急,黄道周疏乞师、乞饷,为郑芝龙所阻。泾县陷,赵初浣死之。绩溪陷,金声、江天一死之;连陷徽州,温璜死之。池州溃,吴应箕死之。惟吴易出没太湖,吴汉超收邱祖德之遗众与当涂徐淮聚众华阳,黄毓祺、徐趋匿淮上,崛强未即下。上加易、毓祺兵部尚书,总督义师,赐敕印。继起者,有广德州太学生吴源长、民人裘君量起兵梭子山,复州城;副将钱国华、生员谢琢超兵溧阳,遥奉瑞昌王盛沥;淮安人王翘、林缪鼎、吉鼎言等奉新昌王□□起兵云台山,复盐城;兴化都司酆某、生员司石盘与相应和。我大清命降臣洪承畴驻南京、土国宝驻苏州,相机剿捕;诸义师先后崩溃,不能有所为。 冬十月,科臣刘中藻颁诏浙东;浙东不纳,于是闽、浙水火矣。 上以贪吏虐民,诛建阳知县施■〈火豦〉、邵武知府吴炆炜、推官朱健人,稍惴恐。 原任兵部郎中王期升、御史彭遇颽至行在,上加期升总督、遇颽佥都御史;大学士路振飞、曾樱封还内降,谓遇颽依附马士英,期升在太湖派饷苛虐,敛怨取败:不可用。上乃止。 初,汀、赣间有峒贼数万,号四营,头左营张安者最强;杨廷麟、刘同升等招之复抚州,又复临江。于是廷麟等请上出江右、何腾蛟请出湖南,浙中诸将请幸衢州。原任临清知州金堡陛见,言腾蛟可恃、芝龙不可恃,急宜弃闽幸楚;上大喜,即授堡兵科给事中。决意出赣州,幸长沙;遣大学士苏观生先赴南安募兵。 十一月,命修「思宗实录」,幸太学。 下诏亲征。以唐王聿钊、邓王鼎器监国,首辅何吾驺随营,曾樱、郑芝龙留守司转饷。吴震文为随营兵部侍郎,王觐光为随营户部侍郎;郑鸿逵为御营左先锋山浙江,郑彩为御营右先锋出江西。先期,类于上帝、禋于太庙、禡于社稷。驾幸西郊行推毂礼,为坛设高皇帝、烈皇帝位;御翼善冠诣坛所,百官陪位,武臣戎服听事。上皮弁升坛拜谒,立于神位西,南面;御营先锋北面跪。兵部授钺,上东向揖之。赐饯,光禄寺授爵;御营先锋跪受爵。诫劳毕,谢恩出,率将士跪坛下。上甲冑誓师,乃鸣金鼓扬旌而出。当授钺时,风雨晦冥,坛上烛尽灭,神位皆仆。鸿逵出城,马蹶踣地:识者知其不祥焉。 是月,陕西都督同知孙守法起兵复凤翔,进攻西安;不克。 十二月甲申(初六日),上发福京。遣锦衣卫康永宁乞师于安南国。 江西巡抚刘同升卒,以总督万元吉兼巡抚事。 壬寅(二十四日),督师黄道周败绩于婺源,被执。我大清兵克抚州,知府高飞声死之。右佥都御史陈泰来起兵复上高、新昌、宁州、万载,进攻武州;败绩,死之。 是月,云南土司沙定洲作乱,黔国公沐天波走楚雄;连陷旁郡(详「滇黔难忠义传」)。 我大清顺治三年(丙戌、一六四六)春正月己酉朔,上在建宁,称隆武二年。以三大罪自责,不受朝贺。交址、日本国遣使入贡。 广东布政使汤来贺解饷至行在,擢户部右侍郎。 马士英自浙东叩关求入朝,谕守关将士勿纳;士英七疏自理,不许。郑芝龙、方国安合疏荐之,命充为军前办事官,俟恢复杭州复职。 浙东鲁监国遣柯夏卿、曹维才来聘,上赐监国手敕曰:『朕无子,王为皇太侄,朕有天下,终致于王。同心戮力,共拜孝陵』!命取浙东所用职官尽列朝籍,不分彼此。加夏卿兵部尚书、维才光禄寺少卿。又命佥都御史陆清源解饷十万犒浙东江防诸军;方国安兵哗夺饷,杀清源,自是闽、浙衅益深(或曰马士英部将赵体元杀之也)。 何腾蛟会师湘阴,忠贞营李赤心遇大清兵而败,诸镇兵遂不进。 授丹徒诸生钱邦芑为御史;大学士熊开元争之,改兵部司务。寻复授御史;开元遂乞罢。 以苏观生兼吏兵二部尚书、行在文渊阁大学士,赐尚方剑便宜行事;上御门,赐银印曰「瞻奉南北山陵、安集军民文武官」。授方士蔡鼎为军师。 是月癸亥(十五日),福京大雷电;甲子(十六日),雨雹大如斗,昼晦不相见。浙西金有鉴再攻长兴,败死。沙贼寇楚雄,游击王承宪败死,金沧副使杨畏知悉力御之;分兵陷武定,参将高其勋死之;陷大理,指挥陈祯死之;陷太和,县丞王士杰、教授段见锦、经历杨明盛、前同知萧时显、举人高拱极等死之;陷通海,典史单国祚死之。四川眉州义民陈登皞起兵破献贼于醴泉河。 二月,马胫岭兵变,命路振飞往浦城安抚。 丁亥(初十日),大雨雹,昼晦不相见。 诏宽「逆案」之禁。上曰:『北京陷于东林、南京亡于魏党,厥罪惟均。其党附概予洗濯,以观后效』。 广西有僧自称弘光帝,贵州抚臣俞思恂以闻。诏议迎请;廷臣曰:『即真弘光,甫经失国,有尊奉而无迎请』。审知其伪,下狱诛之。寻有木坚、李之秀者自称原任两司,召对,以原官补用;发觉,伏诛。 亨嘉俘至行在,下诸王议,废为庶人;以幽死。其党推官顾奕、总兵杨国威等,皆伏诛。封丁魁楚平粤伯,加瞿式耜兵部侍郎;式耜辞,不许。以晏日曙巡抚广西。 镇国将军常起■〈巛上水下〉兵蕲州;败绩,死之。 封孙守法、武大定爵为伯。 三月戊申朔,督师大学士黄道周殉节南京。事闻,辍朝哭;赠文明伯。 时江、楚迎驾疏相继至,上决意出汀入赣,与湖南为声援。郑芝龙不欲上行,使军民数万人遮道号呼,拥驾不得前;芝龙因表请回天兴。上不得已,驻延平,以府署为行宫。 封朱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 命前大学士傅冠总理湖南剿抚事;冠十二疏乞罢,许之。 左都御史张肯堂疏请北征,诏加少保,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实无一兵也。寻兵科给事中徐孚远自松江航海至,上水师合战议,请以水师千人由海道与浙东陆师会于金陵;诏进肯堂大学士,以太常卿朱永佑、吏部郎中赵玉成、兵科给事中徐孚远、苏州推官周之夔为参军,以平海将军周鹤芝将前军、定洋将军辛一根将中军、楼船将军林习将后军。行有日矣,郑芝龙尼之,不克行。 我大清兵克奉乡,监军道许文龙死之。辛未(二十四日),克吉安,职方主事郭锟死之;万元吉退保赣州。 是月,四川参将杨展复川南诸州县,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乃檄诸路兵讨献贼;贼大杀遗民,率众东下。展迎战于江口,大破之;贼走还成都。 夏四月庚辰(初四日)万寿节,不受贺。 命礼臣追复建文年号,立忠臣方孝孺祠。 郑彩弃广信,奔入杉关。我大清兵遂克抚州,永宁王慈炎死之。报至,举朝震惊;诏削彩职,戴罪图功。 我大清兵克铅山,兵科给事中胡梦泰、兵部员外郎万文英、主事唐倜死之;克新城,知县李翱死之。 五月丙午朔,我大清兵进逼赣州,巡抚刘广胤战败被执,杨廷麟、万元吉悉力固守。 擢兵科给事中揭重熙为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加吏部尚书郭维经总督湖南北、江西、广东、浙江、福建军务衔,募兵援赣州。擢湖广监军道章旷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北。 琉球国入贡。 廷试贡生,取万荆等十二人为萃士;照庶吉士例,送翰林院教习。 先是,鲁监国遣都督陈谦入闽,久驻衢州。自云鲁已爵为侯,邀封爵,上命取侯印为验;谦赍印至行在,御史钱邦芑请诛之。芝龙亟入朝,请以官赎,不得命;由是益萌异志。 己丑(二十日),天狗星陨。 是月壬申(二十七日),浙东江上兵溃,方国安劫鲁监国走绍兴。肃卤侯黄斌卿杀监军道荆本澈。太湖诸生张飞远龚金山卫,不克。 六月,开科取士,命流寓诸生皆入试,广额七十名。以编修刘以修、闵肃充主考官,举叶琐等百七十五人。有讦士以贿进者,命覆试,落四名。逮同考推官王三俊,下狱追赃。 温州总兵贺君尧杀前大学士顾锡畴。 以元子诞生,大赦,进诸臣爵;钱邦芑疏谏,不听。释佥都御史田辟于狱。 前南赣巡抚李永茂遣粤兵五千援赣,战于李家山,围暂解;粤兵退守南康。时赣城坚守已久,上谕奖,赐名「忠诚府」。加杨文荐右佥都御史,偕郭维经出闽援赣,与杨廷麟、万元吉为协守计。 既而浙东报至,我大清兵以是月一日渡钱塘江,鲁监国航海去;连陷绍兴、东阳、金华、衢州、严州,张国维、朱大典等皆死(详「鲁纪传」)。鸿逵驻关外闻警,徒跣疾行三日抵浦城;事闻,削鸿逵爵。芝龙时已通款于洪承畴,托言海寇至,撤兵回安海,守关将士皆随去;仙霞岭空无一人,惟所遣守关文臣及内官数人侦探报闻而已。 是月,我大清兵复定陕西;孙守法所得州县复失,声势寖衰,退保五郎山。武大定败于兴安,遁入蜀。太湖义师溃,忠义伯、兵部尚书吴易被执至杭州不屈,死之;江东义师略尽矣。 七月己巳(二十五日),上御门,内侍捧小匣置御前,谕群臣曰:『朕本无利天下心,以勋辅拥戴,不得已勉徇群策。浣衣粝食,有何人君之乐!朝夕干惕,恐负重付,岂意诸臣已变初志!昨巡闽之使得尔等出关迎降书二百余封,今俱在此。朕不欲知其姓名也,今命锦衣卫焚之午门;尔诸臣有名者,尚洗心涤虑!倘能竭节奉公,不渝终始,是所望也』。上长身丰颐,声如洪钟;闻者悚息。于是择日赴赣州。时楚督何腾蛟遣郝永忠将兵奉迎;甫抵韶州,而我大清兵已过衢州矣。 是月,献贼毁成都,走川北。 八月甲午(二十一日),上知仙霞不可守,决意幸赣,自延平出奔。宫眷皆骑,犹载书十余簏以从,从者辅臣何吾驺、朱继祚、黄鸣俊数人而已。 乙未(二十二日),我大清兵入仙霞关,守浦城御史郑为虹、给事中黄大鹏死之。丁酉(二十四日),取延平,知府王士和死之。 我贝勒既克延平,询知上由汀州趋江右,乃亲统大兵取福京,而分遣降将李成栋引兵追上。是日,上发顺昌;闻追兵已至剑津,仓卒就道,妃媵有一骑而三人者,福清伯周之藩、给事中熊纬将兵五百人随扈。庚子(二十七日),抵汀州。明日五鼓,有数十骑称扈跸者突入行宫,之藩、纬皆斗死;上与曾后遇害于汀州府之大堂(或曰:遇害于福京,后投九龙潭死;亦曰:死于建宁。或又曰:建宁代死者为唐王聿钊、汀州代死者为张致远,上实未死。后朱成功屯兵鼓浪屿,有遣使存问诸臣者,云为僧于五指山;然亦莫别真伪也)。殉难可纪者,自之藩、纬外,文臣则户部尚书姜一洪、编修徐复仪、御史王国翰、艾南英、郎中赖垓、武臣则总兵胡上琛、百户闵时,或追扈力竭死,或闻难自尽死。福京殉难者,礼部尚书曹学佺、定远侯邓文昌、中书舍人郑羽仪其最著者也。时广信亦破,巡抚周定仍、副使胡奇伟、同知胡甲桂死之。降臣马士英、阮大铖、方逢年、方国安,为我大清贝勒勒克德浑所诛。总督江西义师佥都御史揭重熙翰林院检讨傅鼎铨谋援福京不及,重熙次王洞、鼎铨次乐安。九月,上杭人执职方主事李鲁以降于我大清,鲁不屈死之。前大学士蒋德璟卒于泉州。冬十月,赣城闻汀州之讣,全城气索。丙子(初四日),城破,杨廷麟、万元吉、郭维经、杨文荐等皆死之(详见列传)。永历帝立,遥上尊号曰思文皇帝。丁酉(一六五七)春,上谥曰绍宗襄皇帝。 绍武讳聿■〈金粤〉,隆武帝之第四弟也。隆武改元,封唐王以主唐祀。丙戌(一六四六),闽败,浮海至广州,镇将林察迎之。时两广总督丁魁楚已奉永历帝监国肇庆,故大学士苏观生自南安遣主事陈邦彦奉表劝进。贻魁楚书欲与共推戴事,魁楚拒之;观生乃自南韶旋师广州。有番禺梁朝锺、南海关捷先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旧辅何吾驺、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以十一月癸卯朔拥王监国。丁未(初五日),立为皇帝,称号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宫。封观生为建明伯,进吾驺等秩。旋与应华等并拜东阁大学士,分掌诸部;军国事则观生掌之。按日举行幸学、大阅、郊天、祭地诸巨典。一月覃恩数次,举朝无三品以下官。凡宫室服御卤簿仓卒不办,通国奔走,夜中如白昼,至有假冠服于优伶者;市人传以为笑。永历帝闻王已建号,命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赍诏至广州谕止;复召见陈邦彦于舟中,令赍敕继至。耀、嘉谟语不逊,王怒,杀之。邦彦闻之,不敢入;遣人以敕授观生。观生颇不自安,而事已不可中止;乃命番禺人陈际泰督师拒桂兵于三水,为桂总督林佳鼎所败。 十二月甲戌(初二日),佳鼎乘胜至三山口。唐总兵林察遣海盗诈降,乘风纵火;桂佥事夏四敷赴水死。桂总兵李明忠急以所部登岸列营,泥淖深三尺,人马尽陷,明忠以三十骑走免:肇庆大震。 唐、桂方相持未下,而降将李成栋率大清兵已自闽入广,惠、潮望风下;用两府印移牒广州报平安,观生信之不为备。当是时,广州陆寇有花山寨,水寇有石、徐、马、郑四姓。观生皆抚而用之,授以总兵官。顾桀骜不能听节制,白昼杀人市中,悬其肠于贵官之门以示威,莫敢问者;七门之外,号令不行。十五日(丁亥),王方阅射,百官朝服行礼,俄报大清兵已逼。观生以为妄言惑众,已自东门入。始召兵登城战,仓卒不能集,城遂陷。王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为追骑所获,安置东察院。馈之食,不食;曰:『我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人于地下』!遂投缳死。周、益、辽等二十四王俱遇害。观生及太仆寺卿霍子衡、国子监祭酒梁朝锺、行人梁万爵死之;吾驺等皆降。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晉)任豫撰
宋·李元弼
清·张志聪
清·沈曾植
清·李鹏年
宋·吕夏卿
郑光祖
(清)無名氏
南朝陈·姚最续
清·沈心
元·郭居敬
(清)戴清泉
宋·刘牧
战国·公孙龙
(唐)岑参著
明·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