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第三十九-小腆纪传
卷第三十九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三十二 张国维 朱大典(傅岩等、吴邦璇) 刘中藻(连邦琪等) 张国维朱大典(傅岩等、吴邦璇)刘中藻(连邦琪等)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壬戌(一六二三)进士,知番禺县。崇祯元年(一六二八),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魏党、陈时政五事,进礼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少卿。七年(一六三四),授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是冬,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年方壮,一夕须发顿白。请于朝,割安庆、池州、太平别设巡抚,以史可法任之。安庆之不隶江南,自此始也。又于苏、松间捍海筑塘,浚渠通漕;民德之。入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一六四三),大清兵入畿内,檄赵光抃拒战螺山,师溃;言者交诋之,逮下狱。国维知库藏空虚,首急军饷。乃倡开事例一法,杀人行劫,皆得输金赎罪;谓己一至江南,数百万可立致。帝惑其说,会苏民诣阙乞贷,即宥出。召对中左门,命以原官驰赴江、浙督饷。出都十日,而都城陷。弘光帝立,召以原官,协理戎政。追叙平山东盗李青山功,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佥事。国维请建三辅以藩南京:以京口为东辅、芜湖为西辅,京师为中辅,各设重兵镇守;不果行。徐石麒之去位也,廷议以国维代之;阮大铖私取中旨用张捷。国维知事不可为,遂乞省亲归。 南都亡,起兵乡里;朝鲁王于台州,奉以监国。进少傅,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江上。连复富阳、于潜,树木城守缘江要害;联合方国安、王之仁、郑遵谦、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诸营为持久计。冬十月,诸军御王师于钱塘江上,大战十日而罢。 会隆武帝命给事中刘中藻颁诏浙东,将吏恇惑,监国将避位,国维自江上驰还,令勿宣读;议曰:『唐、鲁同宗,无亲疏之别;义兵同举,无先后之分。惟成功者帝耳。若一称臣,则江上诸将须听命于闽,如王之号令何』!上疏闽中曰;『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咸当协力誓图中兴。成功之后,入关者王;监国退守藩服,礼制昭然。若以伦敦叔侄定分,在今日原未假易。且监国当人心溃散之日,鸠集为难;一但退就藩服,人无所依。闽中鞭长莫及,猝然有变,则唇亡齿寒,悔将何及!臣老矣,惟社稷是图;岂若朝秦暮楚者举足左右为功名计哉』!隆武帝览疏,无如何也。寻马士英请朝监国,国维劾其十大罪;不许。士英乃入方国安军中,阮大铖亦至,构国安使杀闽中犒师佥都御史陆清源,夺其饷;国维闻之,叹曰:『自我戕毒,祸不远矣』!监国亦以清源之死虑闽中问罪,令国维抽师西御;自是江上之师愈弱。 丙戌(一六四六)六月,诸军尽溃,国安劫监国南行,国维振旅追扈。而国安已与马、阮谋执监国北降;监国乃航海,传命国维遏防四邑以图再举。国维遂归东阳。俄报义乌破,有劝入山观变者;叹曰:『误天下者,文山、迭山也』!作绝命诗三章,有『时去仍为朱氏鬼,精灵长傍孝陵坟』之句。衣冠跃入池中死,年五十有二。我朝赐专谥,曰「忠敏」。 朱大典字延之,一字未孩;金华人。家世贫贱。大典始读书,为人豪迈,好谈兵。举万历丙辰(一六一六)进士,除章邱知县。天启二年(一六二二),擢兵科给事中。客、魏假保护功,予荫袭;大典抗疏谏。出为福建副使,进右参政;以忧归。 崇祯三年(一六三○),起故官,莅山东;寻调天津。毛文龙之死也,其部将李九成、孔有德、有时、耿仲明、毛承禄等据登州叛,围莱州;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死。五年(一六三二)四月,擢大典右佥都御史代之。督主客兵数万,分总兵金国奇等为三路,携三日粮,抵新河南岸乱流以济;大败有德,兵围始解。追至登州,筑长围守之。城三面距山、一面距海,墙三十里而遥,东西俱抵海;贼不能出。十一月,李九成出战,降者泄其谋,官军馘之于阵;贼粮绝,恃水城可走,不降。大典命参将王之富、祖宽以轻骑夺其水门外护墙,贼大惧。大典谓贼必入海,请伏兵海道邀之;朝议未许。有德、仲明果于六年(一六三三)春,先后载子女、财帛由海道以降于我大清。游击刘良佐复穴城以火药崩其水门,降伪将七十五人,自缢、投海死者无算。贼平,进大典兵部右侍郎,世荫锦衣百户,巡抚如故。 八年(一六三五)正月,流贼陷凤阳,毁皇陵;总督杨一鹏被逮,诏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郡,移镇凤阳。在任三年,累着战功。十三年(一六四○),以救援湖广功,晋左侍郎。十四年(一六四一)六月,命大典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镇凤阳。贼袁时中众数万横颍、亳间,大典率总兵刘良佐等击破之。是时卢象升、洪承畴皆以忤杨嗣昌受齮龁,而大典独无恙;论者颇以此启疑。 大典有保障功,而公私囊橐无所戒,为给事中方士亮等所劾。事未竟,而东阳许都之乱作;大典请出家财募兵,剿寇自效。居京口,集材官、剑客、西洋火药三百余筩。贼围金华,大典子万化募健儿御之;贼平而所募者不散。大典自京口驰驿,知县徐调元、在籍给事中姜应甲与大典有隙,阅都籍有万化名,乃言大典纵子通贼;诏逮治,籍其家充饷。会国变,止。刘宗周劝其募兵勤王,乃率兵三千至南京。给事中熊汝霖奏充为事官;吏部尚书徐石麒言:『大典虽贪,其人材足倚也。今湖南残破,可令为巡抚,练士卒、具粮糗,立功自效』。马士英觊其贿,拟旨切责;不得已,乃乞援于马、阮,始收其兵入卫,召为兵部左侍郎。御史郑瑜劾其前为总督时侵赃;得旨:『大典创立军府,士马岂容枵腹!岁饷几何,不必妄讦』。寻进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上江漕粮军务。用是,不能自绝于马、阮矣。寻左兵犯阙,奉命偕大铖监黄得功军御之;加太子太保。得功死,走杭州;潞王亦降,乃还金华据城固守,监国鲁王就加东阁大学士。 金华与闽相近,隆武帝之在高墙也,大典为淮抚,尝白其冤;屡书招之入阁。辞曰:『钱塘一江扼要,吾去则谁司饷?唇亡齿寒,闽又何恃焉』!乃就加文华殿大学士,封婺安伯,督师浙东。或劝其子媳先行为善后计;曰:『吾子媳去,则一境无固志;是教之叛也。为天下者,乌得及其家』!大铖构之方国安,称大典家多财,索饷四万、围攻一月;监国传旨至再,始解散。比国安、大铖降,言愿破金华以自效。大典杀招抚使,与部将吴邦璇、何武固守三月。监军御史傅严为义乌强宗,请以子弟兵为援;泣许之,夜缒而出。国安以大炮攻城,城中亦以炮应,日哄如雷。已守者渐疲;城西门有新筑土未坚,大铖识其处,炮专攻之,城遂崩。子万化巷战,力尽见执;大典麾其爱妾、幼子及万化妻章氏投井。邦璇曰:『城中火药尚多,不可资敌;不若焚之为吾辈死所』!大典袖火绳示之曰:『此吾意也』!环坐库中,宾从侍者二十余人皆焚死。同时死者:同知叶向荣,城破,投野塘死。傅严;还至义乌死。都督蒋若来,力尽自刎死。浦江诸生张君正,自经于明伦堂死。又武进人郑邠馆,大典家;亦死。我朝赐大典通谥「烈愍」、严「节愍」、若来「忠烈」(向荣自有传)。 吴邦璇字睿玉,山阴世家子。习孙、吴法,受知于朱大典。鲁监国时,荐之守金、衢,官都督同知。监国航海,或约偕之闽;邦璇曰:『奉命守此,而他之吾不知也』。与大典协守金华至二十日,势不支;邦璇曰:『城中火药多,不可资敌,当为吾辈死所』!大典曰:『固吾意也』!即环坐武库中举火;火发作霹雳声,外兵骇而却走。妻傅氏,亦投缳死。 刘中藻字荐叔,福安人。崇祯庚辰(一六四○)进士,授行人。甲申(一六四四)之难,被榜掠;贼败,南归。 隆武帝立,以兵科给事中宣谕浙东;张国维、熊汝霖不奉诏。还至金华,朱大典客之;荐其才,召对称旨,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金、衢。团练獠民,时称能军。闽败,窜入括苍山中,纠众复庆元、泰顺、寿宁、福安、宁德、古田、罗源七县;请命监国,进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中藻善抚循,激劝富人出财佐饷,士卒乐为用。郑彩专政,心勿善也。先是,隆武帝殂于汀州,其总兵官涂登华尚守福宁拒监国;命中藻移师攻之,登华未即降。钱肃乐以书晓之,登华遂诣郑彩降,彩使私人守之;中藻愠不可,遂有隙。监国使大学士沈宸荃解之,彩不听;中藻移驻福安,彩反掠其地。大兵乘之攻城;中藻善守,所杀伤四、五千人。 戊子(一六四八)冬十月,我军距城十里,下掘壕,环树以栅;城中求战不得。明年四月食尽;中藻知必陷,遂冠带坐堂上为文自祭,吞金屑死。我朝赐通谥,曰「烈愍」。同死者,兵科给事中钱肃范,肃乐弟也。邑举人连邦琪、缪士垧、方德新、贡生郭邦雍、陈瀚迅、幕友瓯宁吕天贶、部将卢某、董世上、张先,皆同日死。 中藻子思沛,时羁浦城狱中;闻父死,曰:『父死节,子可不继先志乎』!亦死(或曰:思沛即画网巾先生也。肃范另有传)。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杨陆荣
唐·杜佑
(唐)李白著
清·延昌
陈治平、孙轩辕、陈文
宋·王开祖
清·江考卿
五代·谭峭
清·沈雄
宋·李成之
元·叶留
嵇康
新竹县采访册
清·彭继先
明·心泰
周·墨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