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六十四 礼政四学校上-皇朝经世文续编
卷六十四 礼政四学校上
学校祀仓颉议
俞樾
古者崇德报功。凡有功德于民者。必在祀典。是故农则祭先啬。蚕则祭先蚕。使民反本追远。不忘所自始也。夫文字之兴自仓颉始矣。谨按许慎说文解字序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是易结绳而为书契。皆仓颉之功。慎又曰。文字者。经埶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然则仓颉之功。不在啬与蚕之下矣。郑康成注周官师曰。貉。师祭也。祭造军法者。其神盖蚩尤。夫兵者凶器。圣人所不得已而用者也。然既用其法。则不得不报其功。故虽以蚩尤之凶人。而亦祀典之所不废。况仓颉亲为黄帝史。刱造书契以利万世者乎。窃谓天下学校。上自京师。下至郡县。宜皆建立仓颉祠。祭孔子前一日。祭以少牢。以报其刱造文字之功。亦祀典之所不容已者也。仓颉祠既立。请定配享之位。恒四体书势曰。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然诸书多言仓颉。少言沮诵。意沮诵其仓颉之佐欤。今定沮诵为配享第一。周宣王时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是大篆所自始。今定周太史籀为配享第二。秦始皇帝既并天下。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军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女省改大篆。是小篆所自始。李斯赵高。其人均不当祀。今定秦太史令胡毋敬为配享第三。秦下杜人程邈。得幽系云阳。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其书曰隶书。是隶书所自始。今定秦御史程邈为配享第四。配享既定。请定从祀之位。自李斯作仓颉篇。汉初学者。以仓颉爰历博学合为三仓。嗣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平帝时杨雄作训纂篇。至后汉班固又续作十三章。有太甲篇。在昔篇。和帝时郎中贾鲂又作滂喜篇。而后之学者。因以李斯赵高胡毋敬所作为上卷。杨雄所作为中卷。贾鲂所作为下卷。亦谓之三仓。凡此诸书。今惟急就篇尚存。余林佚。然有功小学。许慎说文解字之书。盖本于此。渊源所自。不可没也。窃谓自司马相如至贾鲂六人。宜从祀仓颉祠。至许慎说文解字。为言小学者所祖。俾学者因文字而通训诂。因训诂而通义理。厥功甚巨。当从祀 文庙。故不列于此。若夫言书法者。以羲献为圣。言学者。以周沈为宗。实则破坏字体。变乱古音。斯乃六蓺之人。八体之巨蠹。后之议者。无儳入也。
学校应增祀先圣周公议
魏源
谨案礼记文王世子。凡入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郑康成注曰。先圣谓周公。先师谓孔子。考礼记出于周鲁之儒。郑氏注在东汉之世。则是周汉时。已皆祀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下及唐宋。均无启圣殿之祀。其祀启圣者。始于元世。而明代因之。我 朝雍正间。始加封王爵。其实史记孔子世家及左传孟懿子之言。皆止谓孔子祖为正考甫。生孔父嘉。嘉生防叔。始去宋。家于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统为五世。初无木金父睪夷父二世。此二世出于王肃伪家语。不可为典要。即启圣四世之祠。亦止宜祀于阙里。孔氏家庙由衍圣公奉祀。其于天下各省郡邑学校崇文敷教之谊无当也。是以本朝 列圣祀学。止拜先师。而无拈香启圣殿之事。各省学政地方官丁祭及朔望行礼。皆止诣大成殿。而无祀启圣殿之事。既同虚设。曷谓尊崇。考学校所崇五经。易诗书礼。皆原本于周公。而述定于孔子。如周易之六十四爻。皆作于周公。而传翼于孔子。诗之雅颂南豳。皆出于周公。而正乐于孔子。书之周诰固出周公。而典谟虞夏之书。亦周史藏之。而孔子编定之。至于周礼仪礼。及二戴所及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尤皆出周公一圣之手。惟春秋因鲁史之旧。而笔削于孔子耳。故夫子自言述而不作。盖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孔子一生。梦周公而师文王。文王已在历代帝王祀典之列。则以师道兼治道者。惟周公孔子而已。孟子以周公与大禹为三圣。唐韩愈原道篇曰。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道行。由孔子而下。下而为民。故其说长。今天下不独学校所诵习。皆周公经典。即上而 朝廷制度。六官分治。皆周礼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之职。且太常所奏乐舞。皆周官大乐正之遗。上自 坛庙。下及郡国。所行吉凶军宾嘉五礼。皆周公之制。及钦天监测算仪器。皆周官土圭挈壸保章及周髀算数之遗。所用典籍符印文字。皆周官保氏六书之体。中庸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洵乎非德位皆隆如周公者。不足当之矣。 国家崇德报功。凡历代有功德于民者。皆列祀典。况以三代大圣。在孔子之前。创万世礼乐之制。朝野无不遵行。而学校祭祀俎豆不及。岂非一大缺典。为人心所不安乎。且古制本以周孔并崇。今应请于 朝廷复周汉之制。即以天下学宫之启圣殿为先圣殿。中供先圣周文公之神位。恭请 御书祖述宪章四字匾额。悬之中央。每岁春秋丁祭。止增一牲币。地方官朔望行礼。止多一拜跽。不动一椽。而崇德报功。尽美尽善。从此礼乐教化之源。与日月昭而天地悠也。岂非一朝盛事必当兴举者欤。其启圣五王木主。宜用椟藏。恭贮于尊经阁。至于从祀。则其从祀于先师者。即其从祀于先圣者也。束发鼓箧。涵咏圣涯。昧昧我思。羹墙在望。不登朝列。无望扬言。敬撰斯谊。以俟来哲。
孔忠移祀崇圣祠议
俞樾
谨按家语。孔忠字子蔑。孔子兄子盖即孟皮之子也。今从祀大成殿东庑。其位在狄黑之下。公西蒧之上。说苑载孔子弟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同仕。孔蔑。即孔忠也。其贤固不若子贱。然既为孔子兄子。则子思子之从伯叔父也。子思为四配之一。祭于殿上。而孔忠祭于庑。揆之伦理。有未顺焉。伏思颜路曾。并孔子弟子。宜从祀大成殿两庑。而令入崇圣祠者。避其子颜子曾子也。孔忠于子思。固非父子。然而礼曰兄弟之子犹子也。窃谓孔忠宜移祀崇圣祠。以安子思之神。樾于咸丰六年奏请以孟皮配享崇圣祠。而未见及此。因着其说。俟后之君子焉。
拟复汉儒贾谊从祀议
陆心源
所贵乎儒者。贵其修身齐家。推之足以治国平天下。非仅讲说章句。空谈性命已也。汉儒承秦灭学之后。抱残守缺。不无为功。其能推本仲尼之学。卓然着于世用者。董仲舒之外贾谊而已。唐开元中从祀孔子庙廷。宜也。明人不考本末。妄为高论。黜其从祀。使祀于乡。非天下万世之公议也。臣谨案。汉儒刘向曰。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先臣翰林院庶吉士全祖望西汉经师从祀议曰。贾生明礼乐。言王道。当文帝时以一儒独起。尤为有功。侍讲学士卢文弨刻新书序曰。西汉文武之世。有两大儒焉。曰贾子。曰董子。皆以经生而通达治体者也。班书艺文志儒家。载贾谊五十八篇。隋唐志俱同列儒家。至宋志乃妄生意见。入之杂家。拔贡生汪中新书序曰。刘向叙左传云。荀卿授阳武张苍。苍授洛阳贾谊。生固荀卿再传弟子也。其学长于礼。其所陈立诸侯王制度教太子敬大臣。皆先王之成法。周公之旧典。仲尼之志春秋。经世之学在焉。盖仲尼既没。六艺之学。其卓然着于世用者。贾生也。传曰。偁先王。诗曰。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贾生有焉。班氏叙梁捍吴楚淮南四子之败。于经国体远。既明列其功。而不详其学之所本。是以表而出之。若夫五饵三表。秦穆用之。遂霸西戎。而中行说亦戒匈奴。则既有征矣。谓之为疏。斯一隅之见也。汉世是书甚行于世。司马迁刘向箸书动见称述。孝昭通保傅。则当时以教胄子。傅职保傅连语。辅佐胎教。戴德采之。礼篇之文。载在曲礼。今二书并尊为经。而是书传习盖寡。道之行废。岂命也欤。郎中姚鼐论曰。太史公谓贾生错明申商。公孙宏以儒术显。世多疑之。宋儒者以为生上书。谓髋髀之所。非斧则斤。以此待诸侯为申韩之意。吾谓不然。生欲立法制以约诸侯王。使受地有定。不致入于罪而抗刭之。所以为安全也。斧斤乃取譬耳。文帝仁厚。而所不足者在于法制。故生劝之立君臣等上下。法制定则天下安。此申商之所长也。申商之短。在于刻薄。贾主之知。足以知文帝。必不如申商之刻薄。特患不能用其长耳。贤者视其君之资而矫正之。不肖者顺其欲。顺其欲。则言虽正。与邪妄者等尔。贾生当文帝而明申商。和而不同。岂若公孙宏匡衡之徒。虽名为儒者。诵说之辞。洋洋盈耳。而适以文其奸说者耶。臣谨案经典叙录曰。左邱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卿传同郡荀卿名况。况传武威张苍。苍传洛阳贾谊。是则生固孔门七传弟子也。读孔氏之书。不囿于章句。当文帝崇尚黄老之世。独能明礼乐。言王道。非孟子所谓豪杰之士欤。观其痛哭陈书。洞中时獘。略见施行。已收明效。其政事不在汉儒诸葛亮唐儒陆贽之下。保傅傅职胎教等篇。诵法先王。深明礼教。其言礼不在汉儒后苍宋儒张载之下。吊屈赋服赋旱云赋诸篇。忠君爱国。一出于正。蔚然诗教之宗。其文学不在唐儒韩愈宋儒欧阳修之下。夫洛闽之徒。苟有所长。宋元以来。无不列于两庑。谊学本孔门。政事经学文章。又卓卓如此。反为明人所黜。非古今之大憾乎。刘向汉之大儒。于谊推服甚至。全祖望卢文弨汪中姚鼐乃今之通人。其序论足以袪明人之妄而执其口。西汉体用之儒。自昔并称贾董。董仲舒固无闲然。贾谊理宜并祀。臣奉职外寮。不应议礼。敬序次前人之说。参以末议。着之于篇以备采择。谨议。
拟顾炎武从祀议
陆心源
圣人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之徒。各以所闻相授受。其獘也。沈溺章句。大义茫然。至五季而其獘极矣。宋儒出而圣人之道复明。程朱之学。由博而返约。自粗以及精。体明矣必达之用。经通矣必修之行。其獘也。空谈心性。不求实学。甚则以聚徒为市道。以讲学为利阶。至明季而其獘极矣。顾炎武出而圣人之道复明。炎武不争坛坫。不立门户。其学一以朱子为宗。深然胡世宁阳明多一讲学之言。在华阴建朱子祠以示趋向。尝谓经学即理学也。自有舍经学以言理学者。乃堕于禅学而不知。其与人论学书曰。所谓圣人之道者。曰博我以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士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谈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又曰。圣人之道。下学上达之方。其行在孝弟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进退。其文在诗书三礼周易春秋。其用之身。在出处辞受取与。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法。其所著之书。皆以拨乱反正移风易俗以驯致乎太平之治。而无益者不谈。其于尽性致命之说。必归之有物有则五行五事之常。而不入空虚之论。炎武之自述其所以为学者如此。大哉斯言。虽圣人不易矣。生平耿介绝俗。尤笃于忠孝大节。母王遗命戒以勿仕。遂屡聘不出。自以曾受明职。尝六谒孝陵。六谒思陵。以申其故国之悲。病明季学者入于狂禅。因取黄氏日钞所摘谢氏张氏陆氏之言。而折衷于朱子。曰下学指南。屡观诸史明实录。以及天下图经说部。凡有关民生利害者。随录之。为天下郡国利病书。又日知录三十卷。尤为生平精诣之作。自言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跻斯世于古治之隆。而未敢为近人道也。臣窃谓汉唐以来。儒者或精训诂。或明性理。或工文章。各得圣人之一端。若夫经行并修。体用兼备。求之往昔。代不数人。 国初诸儒。惟炎武可以当之。 皇上中兴以来。丰功伟烈半出名儒。盖炎武有以开其先也。或者谓炎武明室遗臣。理宜避忌。臣谓明臣黄道周负嵎屈强。抗我颜行。故儒孙奇逢曾撑螳臂。我 宣宗成皇帝特允礼臣之请。从祀孔子庙廷。炎武虽抱不仕之节。实为 盛世之民。伏读 国史儒林传。列于诸儒之首。 钦定四库全书。收其著作甚多。儒者自全其高节。 圣世廓然而大公。列之祀典。夫何疑焉。谨议。
遵议先儒黄宗羲顾炎武从祀疏
潘祖荫
窃臣等准礼部咨。以前任江西学政陈宝琛奏。请以故儒黄宗羲顾炎武从祀 文庙。钦奉 谕旨。命臣等赴内阁会议。臣等谨按从祀之典。古无所见。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又凡始立学。必先释奠于先圣先师。郑元注。先圣。周公若孔子。先师。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亿可以为之。此为言从祀之始。汉魏以还。阙焉未举。唐贞观二十二年。诏左邱明等总二十二座。春秋二仲行释奠之礼。继遂以周公配成王。而以孔子为先圣。此为定从祀之始。推原事始。盖本乐祖瞽宗之义。凡从祀先圣者。皆博士弟子所从承学转相授受之本师。没则各以其师附祀。所谓将习其道。必各祭其师。证之古谊。斯为最合。濂洛诸贤。挺生宋代。卓然为世大师。元明以来。为增祀。亦因士习其教。故以崇德为报功。追契始初。并非相悖。厥后请祀纷纷。无关兹义。我 朝礼教昌明。动循古法。道光九年。 特旨不准李容从祀。盖惧空谈心性者冒越其闲。实与唐人创始之心。若合符节。臣等远遵其义。近懔 圣谟。谨核黄宗羲顾炎武之生平。及素所服习该故儒之遗书。窃谓宗羲炎武皆有传经之功道之力。崇正遏邪之实效。敢举其合于从祀之谊者。条列上闻。不厌烦渎。一一为我 皇太后 皇上陈之。我 朝文治昌明。经师辈出。诸经各有专家。各有疏义。精研小学。淹贯经者。尤难指数。盖自三代以来。经学至 国朝而极盛。而上溯渊源。并推至黄宗羲顾炎武而止。即至辨书古文之伪。发古韵之微。深通天算。博稽地理。凡朴学之专门。皆该二儒之遗绪。迄今著述。炳在人寰。传授既繁。渊源有在。是凡读其书习其言者。皆以该二儒为转相授受之本师。故道光年闲。京朝各官。特建顾炎武祠于京师。春秋祀事。直省学人。咸为执事。迄今不绝。盖亦未有之创举矣。臣等以为人心所在。即定论所凭。各省名臣达官。实不乏人。何以区区独祀该故儒。此即所谓将习其道。必各祭其师。皆发于人心之不自觉。臣等准之古谊。以为黄宗羲顾炎武当从祀者。此其一。然仅合古谊。而相乖今制。臣等亦不敢妄请。伏读道光九年 圣训。先儒升祔学宫。祀典至巨。必其人学术精纯。经纶卓越。方可以俎豆馨香。用昭崇德。又咸丰十年。议准从祀先儒。应以阐明圣学传受道统为断。臣等查黄宗羲编定明儒学案。综二百年学术升降之原。会通融贯。虽出自蕺山。而于姚江末派。痛予斥绝。故河东姚江两得其正。创修宋元学案。条分派别。祗斥邪而扶正。不伐异而党同。其称朱子谓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推挹可云极至。顾炎武不立讲学之名。而有蹈道之实。其论学之旨。谓圣人之道。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又谓今之理学。禅学也。不取之论语五经。而但资之语录。不知本矣。故所学一以肫笃精实。而无嚣张之气。门户之私。至推崇朱子。其所著日知录。皆可覆按。夫亦足以当学术精纯之目矣。然犹未证诸实效也。
明季心学盛行。颜山农何心隐李贽之徒。标目狂禅。荡无礼法。细行不谨。束书不观。学术既坏。国运随之。黄宗羲排斥其根株。顾炎武痛绝其支蔓。自二儒兴而禅学息矣。禅学息而朴学起矣。绝续之交。固由 景运之隆。亦该故儒教泽之力。所谓阐明圣学传授道统者非欤。至于经纶卓越之称。该二儒皆以经济交推。特以身丁末运。心在胜朝。自不能奋 昌期。各抒伟略。如顾炎武日知录所载。正定之辖五州二十七县。苏州之辖一州七县。而苏州之粮三百三万八千石。正定止一十万石。王者则壤成赋。岂有大小轻重之不同若此者。后之王者。审形势以制郡县。则土壤以起征科。乃平天下之先务。此即 列圣减定苏松浮粮。及增设直隶州改并州县之议。其它鉴明人之失。开我 朝之法者。不可枚举。而肇域志宅京记诸书。具有深意。尤非徒舆地之学。盖与宗羲明夷待访录。同为经济家必资之书矣。夫空言经济。能欺一时。而不能垂之后世。至流传二百余年。而读者犹思取法。则其非空言经济可知矣。臣等准之今制。以为黄宗羲顾炎武当从祀者。又其一。凡若此而无 列圣钦定之评。犹未敢遽定也。黄宗羲顾炎武经 四库著录之书。原案已经详列。提要褒许之语。学者无不周知。臣等毋庸复为引叙。惟 钦定国史儒林传。于黄宗羲传内。称其上下古今。穿穴言。自天文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又称宗羲之学。出于蕺山。闻诚意慎独之说。缜密平实。于顾炎武传内。谓其敛华就实。扶獘救衰。又谓 国朝学有根柢。以炎武为最。至篇末特笔。谓其在华阴于云台观侧建朱子祠。则隐然以紫阳嫡派归之矣。如谓 四库提要中有一二纠正之语。遂即寝议。此正不然。提要为叙录之体。意在解题。系专为一书而发。非是统论全书。譬如诗有正变。书有真伪。而至今并着为经。未尝有所偏废。远者无论矣。臣等即就 国朝之得列从祀者言之。如陆世仪思辨录。提要则谓其不免迂阔之失。陆陇其问学录。提要则谓其过于主持。孙奇逢四书近指。提要则谓其不免高明之病。至张伯行所著理学各书。斥入儒家存目。一字不登。向使当时礼臣必据提要之辞。以为论定诸儒之案。则陆世仪等。即不应俎豆于两庑矣。汤斌。 国朝从祀之儒之至纯至正者也。而推黄宗羲之词曰。黄先生论学。如大禹导水导山。脉络分明。吾党之斗杓也。其与顾炎武书。谓道之衰久矣。得大力阐明。岂非斯人之幸。兹数语者。苟非宗羲炎武。孰敢当此。苟非汤斌深知宗羲炎武。亦何能发此。况汤斌在史馆。得黄宗羲一书。谓宋史之道学传。乃元人之陋。遂示于众而即去之。其志同道合略见也。 圣君之评如此。贤臣之评如此。殆几乎无可致疑矣。此臣等准之成宪。以为黄宗羲顾炎武当从祀者。又其一。
以上三端。容有未尽之语。而初无溢美之词。俎豆馨香。洵无愧色。乃者礼臣具稿。力从驳议。臣等实不敢荀立异同。亦不敢随事附和。即如陈宝琛疏中。有宗羲倡于前炎武继于后二语。查二人生既同时。初无先后之分。学又异派。更无倡继之说。该学政措词偶误。臣等亦不曲为之讳。然因此而遂谓其不明学术。因并斥其所请之人。则固不可也。臣等稽之古训。求之舆论。以为该故儒之从祀。实顺人心而不违成例。况我 皇上缉熙典学。正当审辨学术。以风示天下。将因以求所谓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者。以为平治天下之本。是该故儒从祀之典。似亦系乎时政。而非徒滋议论者已。臣等公同商酌。拟请 旨准将黄宗羲顾炎武从祀 文庙。傥因 祀典重大。未能骤定。应请 旨饬下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再行详议具奏。
浏阳学祭议
吴敏树
凡州县学宫。虽甚崇饰。礼乐常不备。而浏阳其人多富。士知学。而近尤奋于科举。故其事独甚焉。然其间事类殊别。其明伦堂之前。有曰礼器局者。于后又有曰乐舞局者。皆高屋连栋。局各有董事者十许人。司先圣祭祀事。余始至见辄怪之。以谓祭礼事也。礼乐一也。且岁一再行。与官共之。何为有两局哉。及审其所由。盖始者官办春秋丁祭。而浏之士。以八月二十七日。为先圣诞降之辰。而当乡试年。居揭榜之前数日。乃请于官。于其日增行一祭。私置田产以充其用。是以有礼局之设。其后议兴修乐舞。乐事繁重而费尤大。故别局焉。及乐舞既成可用。则丁祭因取用之。而八月一月之中。既当有两祭。日近而事迫。乐局之人难之。比岁于其后祭。或罢乐不举。两局之人。始相诟怒有烦言。余有意欲相为商辨。合而正之而未发。今年秋。有以虚名状投请于府者。其言先圣生日一祭。见于礼部则例书。而乾隆间。御史有请于太学增行此祭者。 高庙谕旨。斥其不应经典。不可以渎先圣。其事得之岳麓山长丁侍讲祭议中。今浏阳此祭。未知应行应停云云。府以其状下县与学令详议。一时闻者哄然。有来问于余者。亦且婉辞解之。嗟乎。彼投状者之言则是。其意则非也。果以此祭为不宜行。浏阳之人自行之自已之可尔。何为设疑而上请哉。毋乃有阴挟其党以争胜败者与。虽然。彼投状者之意则非也。其言则是也。夫国家州县立学。学有先圣庙。有司以春秋仲月上丁祭者。此本古礼春秋入学释采之义也。生日之祭。何为者耶。古之祭者。虽王者于其先祖。未闻以其生日祭者也。而今敢妄用之于圣人耶。余所见世俗淫巫丛祠。多称生日。相聚会歌舞。云为神者称寿。盖后世人重生日。故祠鬼者亦因之。儒者以道奉先圣。岂宜与之同也。先圣之言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非其鬼祭之固谄矣。虽当祭者。非其时而数数祭之。犹谄也。先圣恶夫谄鬼者。而受人之谄哉。科名盛衰。由读书者多少。圣灵福飨不在此。非可用祈祷也。春秋书鲁郊禘。讥其僭礼。至于非时再烝。壬午犹绎之类。所失亦小矣。犹必谨而书之。盖圣人之严于祭也如此。而可苟乎。昔者御史之请。 高庙斥之。正典纪之大纲。破细人之私惑。遵今准古。何嫌何疑。且浏阳一邑之士。以祭事有争衅。尤不可之甚者。今若辍去此祭。合两局而一之。而通以丁祭礼乐为其局名。其事则县之长者同心而任焉。岂不乎。然则圣诞祭名。见于颁行则例之书。何也。礼官之牒。或革或行。未能一也。若执此以相难。则拘者阂于文。懦者怯于议矣。余忝为学官于此。念是非之论。不可以两存。且惧乖先圣谨礼重祭之义。辄为此议。先质之明府赵侯。或可与浏人士商定之。且以为复议于府之意。
南汇县禀尊经阁崇祀经师批代
蒋曰豫
据禀。该令故祖浙江教官。曾祀汉宋传注家二十一人于尊经阁内。该令拟于南汇县学。踵而行之。开具应祀名位请示前来。查尊经阁者。专备庋藏圣贤遗籍。本 朝 列圣御纂说经训士诸书。其制实与庙中殿庑崇。其名亦非传注诸家敢受。即有注疏之本。亦以附刊已久。姑取类从。而寻绎斯阁命义所由。断非末学经生所能忝与。本部院现就该令请祀之说。细为推究。实觉内有不便者数端。愿备言之。俾明此意。溯明嘉靖间。核议从祀之位。经师二十一。议留公羊子高九人。而何氏休十二人。改从乡祀。本 朝雍正同治年间。仅复郑氏康成范氏宁毛氏亨三人。其余悉未议及。今拟举而列之尊经阁下。虽非庑祀。究在宫室。且欲春秋仲丁。一体致祭。即与实列附飨无别。似非废莫敢举之义。此不便者一也。礼部定例。从祀贤儒。以阐明圣学传授道统为断。即乡贤名宦。亦必实有功德及人之事。今诸家训诂为宗。难言传道。即复生有功德。亦非此间应祀之人。既于义无可循。即属例所不许。此其不便者又一也。且诸家内。如晏以傅粉见讥。圣以受赃致败。乔固诸史。大书特书。王韩为庄老支流。其元虚之旨。实为晋人清谈所祖。孙宣公撰孟子音义二卷。其本单行。今之正义。是邵武士人所作。蔡元定犹及见其人。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及朱子全集。亦复班班可考。斯之谐俗败常。好作伪。咸与名教相违。前人议撤之。故未必不由于此。今若去此四家。则诸儒合祀。易孟子不过少一二人。尚有当祀专位。而论语去何则无人。礼记去戴则无人。毛氏亨业已复祀。则诗亦无人。敦盘升荐之时。而仰视享位。错落如晨星。阙逸如断简。其何以壮观瞻之肃。而慰将事之怀。此其不便者又一也。惟一行作吏。此事遂废。该令簿录堆中。独能计议及是。其绳武崇经之念。似亦不可无以通之。计惟有就学官斋室。或书院正厅。将拟祀诸家。商明设位。春秋丁祭后。会同学官山长执事诸生前往致祭。可查仿前贤学规。月定若干期。选择明朴生童。届期同诣。师生各将所习最熟经书。互相讲贯。务以明理达用为主。该令亦可不时前往稽查勤惰。如此办理。于祀典既不相妨。而经术可收实效。较为妥贴。可即酌行。再从祀始有先儒之称。此祗宜称经师。以示区别。汉河间刘献王德。宜称汉河间献王刘氏德。此位不宜加经师字。亦所以示区别也。如尚未奉督学批示。即将此批录呈候核。缴。折存。
江宁府学记
曾国藩
同治四年。今相国合肥李公鸿章。改建江宁府学。作孔子庙于冶城山。正殿门庑。规制麤备。六年。国藩重至金陵。明年。菏泽马公新贻继督两江。赓续成之。凿泮池。建崇圣祠。尊经阁。及学官之廨宇。八年七月工竣。董其役者。为候补道桂嵩庆暨知县廖纶参将叶圻。既饬既周。初终无懈。冶城山巅。杨吴宋元。皆为道观。明曰朝天宫。盖道士祀老子之所也。道家者流。其初但尚清静无为。其后乃称上通天帝。自汉初不能革秦时诸畤。而渭阳五帝之庙。甘泉泰一之坛。帝皆亲往郊见。由是圣王祀天之大典。不掌于天子之祠官。而方士夺而领之。道家称天。侵乱礼经。实始于此。其它炼丹烧汞。采药飞升。符箓禁。征召百神。捕使鬼物诸异术。大率依托天帝。故其徒所居之宫。名曰朝天。亦犹称上清紫极之类也。嘉庆道光中。宫观犹盛。黄冠数百人。连房栉比。鼓舞甿庶。咸丰三年。粤贼洪秀全等。盗据金陵。窃泰西诸国绪余。燔烧诸庙。祀在典与不在典。一切毁弃。独有事于其所谓天者。每食必祝。道士及浮屠弟子。见摧灭。金陵文物之邦。沦为豺豕窟宅。三纲九法。扫地尽矣。原夫方士称天以侵礼官。乃老子所不及料。迨粤贼称天以恫神而毒四海。则又道士辈所不及料也。 圣皇震怒。分遣将帅。诛殛凶渠。削平诸路。而金陵亦以时勘定。乃得就道家旧区。廓起宏规。崇祀 至圣。暨先贤先儒。将欲黜邪慝而反经。果操何道哉。夫亦曰隆礼而已矣。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于轨范之中。自有弱齿。己立制防。洒埽沃盥有常仪。羹食肴胾有定位。緌缨绅佩有恒度。既长则教之冠礼。以责成人之道。教之昏礼。以明后别之义。教之丧祭。以笃终而报本。其出而应世。则有士相见以讲让。朝觐以劝忠。其在职则有三物以兴贤。八政以防淫。其深远者。则教之乐舞以养和顺之气。备文武之容。教之大学。以达于本末终始之序。治国平天下之术。教之中庸。以尽性而达天。故其材之成则足以辅世长民。其次亦循循绳矩。三代之士无或敢遁于奇者。人无不出于学。学无不衷于礼也。老子之初。固亦精于礼经。孔子告曾子子夏。述老言礼之说至矣。其后恶末世之苛细。逐华而悖本。斲自然之和。于是矫枉过正。至讥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盖亦有所激而云然耳。圣人非不知浮文末节无当于精义。特以礼之本于太一。起于微者。不能尽人而语之。则莫若就民生日用之常事为之制。修焉而为教。习焉而成俗。俗之既成。则圣人虽没。而鲁中诸儒。犹肄乡饮大射礼于旁。至数百年不绝。又乌有窈冥诞妄之说。淆乱民听者乎。吾观江宁士大夫。材智虽有短长。而皆不诡随以徇物。其于清静无为之旨。帝天祷祀之事。固已峻拒而不惑。孟子言无礼无学。贼民斯兴。今兵革已息。学校斯立。更相与讲明此义。上以佐 圣朝匡直之教。下以辟异端而迪吉士。盖廪廪乎企向圣贤之域。岂仅人文彬蔚。鸣盛东南已哉。
永康县学碑记
孙衣言
三代盛时。自天子之都。以至于比闾族党。莫不有为学之地。自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元子。以至于士庶人。莫不有为学之事。而入学则必释菜释奠于先师。师者。教之所由立。道之所由明也。三代圣王。莫不重道而隆师。故荀子曰。君师者。治之本也。曾子曰。君子之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师严故道尊。道尊故学正。孔子生于周之末世。以匹夫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著书垂教。为万世师。至汉之贤君。始为庙以祀。历魏晋隋唐。而其祀几天下。宋仁宗命郡邑皆得立学。即学以祀孔子。而其事遂迄于今。金华在浙江为东南山郡。永康又为山邑。地瘠而民醇。明正统闲。邑人应士濂尝以私财独建县学。宏治闲。其孙尚端重建之。成化正德间。尚道天泽相继重葺之。而益储经费为岁修计。俾子孙两支分掌其事。盖四百余年矣。咸丰辛酉之岁。粤贼扰浙江。破金华。永康亦被寇。学毁于火。至同治癸亥。城始复。今尚端裔孙参申独建大成殿。尚道裔孙宝时等质常产输私橐。重建明伦堂。思超振绪荥祖等并力筹办。阅两载而告成。永康始脱兵火。邑人士即喁喁向学。可谓知本。而应氏子孙又能承先人之志。以无废数百年之盛举。则其尤贤者矣。夫学宫之设。岂徒曰为庙祀以崇我夫子而已哉。盖孔孟之时。所谓诐辞邪说。陷溺人心者。杨氏而已。墨氏而已。降及后世。亦不过佛氏而已。至今日而蛮荒绝域。自古不通人之民。挟其不经之说。纵横于中国。诱之以货财。道之以声色。眩之以奇淫之技。痼之以酖毒之媒。中国之人。趋之若流水。虽儒生学士。或贸然堕其计中。不知其用心之毒。与为祸之深也。则道之不明也甚矣。天下豪杰有智术之士。求所以御之之方。以为必讲富强。利器械。使我之功力足以敌彼。而后可以胜之。而不知其本固在于务学也。夫孔子之学。非有待于他求者也。其人则士农工商之列乎四民者是已。其事则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存乎五伦者是已。其为书则易礼诗书春秋之着乎五经者是已。而其导之以所从入。则曰义利之辨也。视听言动之不可以非礼也。是非羞恶之各有其端也。使举天下之人。懔然于不可无义。不可无礼。不可无羞恶是非。则怪诞不经之说。若粪秽臭腐之不可以一朝居。而又何为靡然从之哉。故吾谓孔子之教不可一日不明于天下。而以救今日之人心风俗。则其事尤切而不可缓。何也。杨也。墨也。佛老也。其乱吾道也。犹依托于吾道也。至今所谓怪诞不经之教。则显然与孔子为敌。而与今日好利无廉耻之人心。适足以相中而相引。则所以矫而正之者。不可无术矣。今东南甫定。 圣天子方修中兴之政。中外士大夫。亦渐有意于儒者之事。盖人心之穷而将有所转也。而金华固吕成公王文宪之所讲学。陈同甫经世奇才。实产永康。其独先奋兴于学也固宜。而亦可见孔子之道。无日不在人心。而非怪诞不经之教。所得而汨没之也。是在居民上有学校之事者。倡率而风厉之耳。故不惮极论之以为之说。
拟请郡县广行乡饮酒礼议
陈寿祺
三代之法。有留之百世而可行。行之一日而立效者。乡饮酒之礼是也。古者圣王知民之聚而不能无争也。又虑民之劳于获而旷于孝弟也。于是因其农隙。而制为乡饮酒之礼。以正齿。其时则春秋。及十二月。及三年大比。其主人则乡大夫党正州长。其宾介则处士贤者。其坐主人于东南。僎于东北。宾于西北。介于西南。其牲则狗。其乐则工歌鹿鸣之三。闲歌鱼丽之三。笙由庚之三。合乐关睢之三。鹊巢之三。尊于房户之间。羞出东房。洗当东荣。其乡之大夫士。必来观礼。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齿。谓乡之卿大夫士。以年与宾众宾相次也。不齿者。席于尊东也。周官族师。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有学者。春秋祭酺亦如之。郑氏注。谓族无饮酒礼。因祭酺而与其民以长幼相献酬。古文明堂礼。仲秋乃命国醵。盖不得官物而合钱饮酒。是周时百家以上。皆有饮酒礼。其读法书贤。视党正也。古者乡饮酒礼。罚不敬。挞其背。闾胥。凡事掌其比挞罚之事。贾公彦谓乡饮射之罚。轻者以。重者挞。是乡饮有失礼之罚也。周礼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礼记曰。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夫言治者莫不贵教化。言教化者莫不首学校。然后世学校所以教者。无父师少师门塾之法。所以升者。又大异于古乡举里选之制。独乡饮酒礼。可数为以立德行耳。自周衰礼失。秦弃诗书。汉高帝引兵围鲁。鲁中尚弦诵习礼。于是诸儒始得讲习饮射。及东京永平二年。乃诏郡国通行乡饮酒礼于学校。郑康成仪礼注云。今郡国十月行饮酒礼。汉官仪云。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生。太初元年。诏于乡射月一飨会。应劭曰。汉家飨射。皆假士礼而行之。乐县笙磬笾俎。皆如士制。是汉时乡饮射。皆约古州长党正之礼为之。晋束与同业畴人肄修乡饮之礼。补笙诗以缀不备。唐以后。乡射废而乡饮犹存。贞观及开元六年。并攽乡饮酒礼天下。令牧宰每岁十二月行之。选举志云。乡贡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序少长焉。此宾贤序齿。并而为一之始。而礼乐志云。州贡明经秀才进士孝弟旌表者。行乡饮礼。剌史为主。季冬正齿位。县令为主。则固秩然分矣。宋化三年。礼院详定乡饮仪。不果行。政和三年。改州郡鹿鸣宴为乡饮酒。绍兴十三年。从礼部言。取明州已行乡饮仪制。与比部郎林保所奏定规式。参酌修具。镂板颁行。其制兼有约束九事。十七年。国子监请令郡县科举之年。行于庠序。二十六年。诏行于里社者听。明初乡饮礼。诏天下每岁再行。洪武二十五年。再定图式。坐席别三等。听律责顽民。其法转烦苛而不可用。颇与古经违异。然吾尝观汉以来循吏儒林师古之效矣。韩延寿之守东郡也。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三岁断狱太减。为天下最。伏湛之在平原也。造次必于文德。以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
建武五年。奏行乡饮礼。遂施行之。李忠之守丹阳也。起学校。修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秦彭之守山阳也。敦明庠序。每春秋飨射。修升降揖让之仪。百姓遵奉。莫有欺犯。鲍德之守南阳也。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尊飨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咸劝服。刘昆之在陈留也。教授生徒。飨射备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县宰每率吏属观之。裴耀卿之刺宣州也。与百姓行礼奏乐。至白华华黍由庚南陔等章。言孝子养亲及物遂性之义。或有泣者。李栖筠之刺常州也。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为乡饮礼。登歌降饮。人人知劝。变俗移风其效如此。且夫是礼之所以善于变俗移风者。何也。人性虽殊。莫不固有其仁义之本。人情虽戾。莫不屈意于礼法之场。今自宾主相接。介僎相辅。先礼后财。非为饮食。则知尊让而不争。盥洗扬觯。拜至拜洗拜受拜送。则知絜敬而不慢。坐立有等。则尊长之义明。加豆有数。则养老之义着。主人速宾及介。拜宾及介。与众宾有差。则贵贱之义别。揖让献酬之节。宾介众宾。繁省不同。则隆杀之义辨。工告乐备。乃立司正。则知能和乐而不流。宾主迭酬。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则知能弟长而无遗。朝不废朝。暮不废夕。节文终遂。则知能安燕而不乱。尊让不争。絜敬不慢。尊长明。养老着。贵贱别。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故争暴乱之祸由此息。而入孝出弟之行由此立。此皆束人于礼乐之域。而导之正身安国之涂。是以其教易成也。今民之失其道久矣。邪说诐行日兴。奸慝莠秕日蔓。弃忠信。作诪张。私妻孥。薄父母。蔑长幼之序。隳尊卑之防。强陵弱。众暴寡。讼狱蕃。哄争恣。冶南之俗尤好。杀人如刈菅。然急则鬻尸买凶。善者不能自脱于网罗。恶者益肆其牙爪。纵之则狼吞。捕之则狐窜。有司患其然也。非有叛乱之迹。盗贼之踪。动临兵旅。鸡狗惊扰。累月穷年。莫得要领。抱薪救火。政胡以平。然而欲正其本。惟有制之以道。返之于礼教而已矣。礼教之上下相亲。长幼相爱。使民有所观感而兴起者。莫若乡饮。语曰。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夫朔望读法。旗亭悬令。虽皆示民之则。不如使民以身自纳于轨物之中之为愈也。学者与士大夫不急于修身尽职。而日事博奕娱戏。以翫岁愒日。武生不知诗书。而往往武断乡曲以挠官法。亦不如闲之威仪揖让之节之为愈也。今会典乡饮酒礼。文具而已。自顺天府庠外。莫之施行。又古者党五百家有庠。今举县人户不啻百之一。庠不足以容。取近遗远。则四郊之民。末由习于礼。诚令三年贡士之岁。辄以鹿鸣宴为乡饮礼。又令天下学校。及四郊里社百家以上。皆行乡饮。略仿周官州长党正族师之意。而参用礼经会典之仪。为之规约。郡中。守为主人。州县。牧令主之。四郊。丞分主之。耆年致仕德望懋著者为大宾。处士贤者为介与三宾。余为众宾。教职为司正。生员为赞礼执事。设乐设馔设律案。
其仪式依 大清会典。其坐序依 大清会典律例。高年有德者居上。高年笃者并之。以次齿列。违者论笞如律。其有曾违条犯法之人。列于外坐。不得紊越正席。违者以违制论如令。岁以孟春孟冬行之。其酒肴庀具。仿古者闾供祭器。党共射器。州共宾器。乡共礼器。毋致奢靡。素豫择贤宿戒肄仪。及期。官长亲率乡人行事。无失度数。无视虚文。上下相亲。长幼相爱。父兄之率先也顺。子弟之观摩也深。既有以生其逊悌之心。而消其粗鄙桀骛之气。又可以察其乡之贤否。因立乡正族正而寄之。以别淑慝之宜。如此而焉有狱不息俗不成者哉。近奉 明诏。令天下举行保甲法。联俗诘奸。至为明密。若复行乡饮酒礼。以通物情。以寓教化。且甲长之中。即可举为宾介。择为乡正族正。无爵秩名器之授。而有官司尊敬之荣。二法相辅。百姓孰不乐劝相从。久而不倦者哉。故曰行之而立效者此也。或曰。犷悍之民。当用威严。不可纯用德礼。不知文翁改蜀地蛮夷之风。长公除颖川怨之路。礼教之于以化民成俗。曷尝不捷如影响乎。夫以周官之法。迂阔难行。而韩延寿伏湛李忠秦彭鲍德刘昆裴耀卿李栖筠等所为。垂诸青史。岂欺人也哉。世俗即不欲高论三代。独奈何不求汉以来故事。而一试之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郑方坤
宋·戒珠
惠淇源
赵壹
清·胡王延
宋·施谔
明·都穆
唐·法照
(唐)魏徵 等編
宋·高先
(魏)楊衒之,范祥雍 校注
明·汪廷讷
唐·李冲昭
龙衮 陈尚君 补遗
明·薛凤翔
(宋元)马端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