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九十八 刑政一刑论-皇朝经世文续编
卷九十八 刑政一刑论
刑论
梅曾亮
天下之法。未有久而无弊者也。法之者其弊浅。法之密者其弊深。惟其法之良而守之。不敢稍变通其法。以得罪于天下后世。故其弊遂成而不可返。夫杀人不忌为贼。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后世近古者莫如汉。亦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此皆法之整齐简易者也。古之人非不知杀人之情事。万有不齐。而一切之法。不足以悉其变也。然宁从其略者。以为法贵易知而难犯。决一人之死。而可使千万人之不敢入于死。则易知而难犯之故也。而后人曰。是其法犹未详。于是同一杀也。而有谋杀故杀杀误杀。有戏杀。有过失杀。有下手加功之杀。因是同一死罪也。而有入情实。有不入情实者。有立决。有缓决。又有缓决而从末减者。盖一死罪之成。其文书之反复诘难。积盈尺之纸而不足也。而后得由州县以上于刑部。而之人也。如是犹或不至于死。噫。是何立法之密。而如此其难知也。是法也。良法也。苟其变之。则受不仁之名。而得罪于天下后世。虽心知其非。曰姑从众。从众而失。是天下之公失也。议法者曰。有滥生者。即有枉死者。是救生不救死也。执法者曰。死者已矣。生者亦犹是民命也。已死而枉。究与吾杀死者殊。而吾救生之心。亦足以自解于天下。呜呼。是非徒不救生也。且益民之死也。非徒益民被杀者之死。且益民杀人者之死也。今里巷之中。有杀人者。民惊相告矣。某杀人者死。某杀人者不死。民亦惊相告矣。死生者。民之所知也。曰杀曰误杀曰戏杀曰过失杀。则民所不知也。民不知一杀人之例。如是之委曲分别也。而惟见杀人者有时而不死也。夫使杀人者毕出于死之一途。以慑其勃然不可遏之气。犹有能忍。有不能忍。今使介于可生可死。而先快心于一挺刃之下。亦何惮而不汹汹哉。腊有毒。食之立死。一人死而无有继者矣。三人食而一人生。则继死者将不止三人。是非民之不畏死也。法误之也。故曰非徒益民被杀者之死也。而并益杀人者之死。呜呼。计较于一罪之轻重。而卤莽于千万人之死生。循其法之弊。其势固不至乎此而不得也。而人且曰。必如是而长吏始不得以误杀人。固也。长吏之不得以误杀人也。而其弊则使平民皆可以故杀人。天下之为长吏者少。而为平民者多。则法之生人者少。而杀人者多。
读禹谟康诰。知故杀过失杀。自古分矣。惟古人折狱。必得其情。当其罪。即曰罪疑惟轻。亦必实有所疑。乃从末减。非若后世狱吏。博不轻杀人之名。罪至当死。舞文以生之也。嗟乎。法当死者。有时而生之。知法当生者。亦有时而死之矣。罪至死者。自我而轻之。知罪不至死者。亦必自我而重之矣。网漏脂凝。自一时事也。何也。衡期于平。失则俱失也。民且悔恨其恶之不极而罪之不大焉。有世道人心之责者。能无忧乎。王家璧书后
刑论
蒋彤
三代以上。礼与刑合。故礼行而刑措。而民相乐趋于圣贤。三代以下。礼与刑离。故礼坏而刑繁。而民无所措其手足。譬今有坦途于此。昭然为愚不肖所共。乃为之深沟巨壑以承其下。执行人而诰之曰。谨而步。慎而趋。毋陨越于中以自绝。而人未有不耸然以从者也。有深沟巨壑。而后可禁人之横行径踰。有昭然坦途之可由。则横行径踰自殒于深沟巨壑中。而后可以无所恨。礼之与刑犹是也。然而古之圣人。略于刑而详于礼。隐于刑而着于礼。理狱不必繁其官。法律不必着于书。圣人曰。吾显有礼以导民。又显设刑以防民。是不以先生长者之道待天下。而使之内丧其廉耻也。且民亦将勃然曰。上之为此。具是以盗贼虑我。而不以圣贤期我也。是故唐虞之时。礼乐分二官。而兵刑为一职。钦恤之意。君臣相与私论于庙堂之上。而礼则集瑞巡方。修饰发挥无旷岁。五服三居。略设其科。而礼则黼黻絺绣。致详于衣服之闲。至于夏商之季。成周之时。刑稍繁矣。大至于众弃。微至于圜土。悬之象魏。布之闾阎。深切着明之于有司百职事。似乎法令滋章矣。而盗贼戢而百姓安者。何也。其刑不略而礼愈详。刑不隐而礼弥着。其制刑也。即议礼之精微也。其用刑也。即用礼之准绳也。三千三百。无体之刑。三刺八辟。无刑之礼。故二帝三代。刑之繁不同。而同归于措。以有礼在故也。礼既亡矣。则制刑之繁与。用刑之严与宽。举不足以安天下。其繁且严也。贼民命。剥元气。有人心者。皆知其不可。其且宽也。亲戚有罪而不问。大臣失事而不诛。民之极恶大罪一切弥缝而与之轻典。是非圣人之所为忠厚。是乃末世之所为纵肆也。忠厚之至。则从容于道德。餍饫于仁义。迁善远罪而不自知。纵肆之至。则明不足发奸。法不可制暴。将逆芽乱萌而不可止。胜广之形发于狭隘酷烈之朝。未必不伏于因循丛脞之世也。然则将严刑乎。曰。严刑而无礼。是速其祸而已矣。孔子曰。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有国者三复斯言。则三代上之所以治且安。三代下之所以乱且亡者。不烦言而解矣。
原刑
汤鹏
浮邱子曰。先王制道德以化不衷也。制礼以坊不轨也。制刑以诛不法也。是故道德穷然后礼。礼之穷然后刑。不得已之苦心也。唯礼捄道德之穷。唯刑捄礼之穷。不得已而不已之妙用也。昔周官之言曰。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是故善刑者为妙用。不善刑者为惨戚。善赦者为仁政。不善赦者为慈懦。数赦之主。其威必降。数赦之国。其必多。是故苛事造端骚动中外者罪无赦。钓名市利粉饰奸欺者罪无赦。不材受任蠹蚀太平者罪无赦。疑诏诡使挤陷忠良者罪无赦。开门揖盗毁坏蕃篱者罪无赦。丧师失律削夺边境者罪无赦。国耻不振睢盱自得者罪无赦。民困不理疮痍塞路者罪无赦。乃心不测输情强虏者罪无赦。流言不止沮桡国是者罪无赦。兹十无赦者。傥所谓刑乱国用重典。是邪非邪。是故公孙侨治郑。其言曰。莫如猛而已矣。诸葛亮治蜀。其言曰。慎无赦而已矣。先乎侨亮而为之则者。则有若管夷吾。其言曰。赦者小利而大害。无赦者小害而大利。是则夷吾所繇治齐而已矣。后乎侨亮而为之亚者。则有若王景略。其言曰。宰宁国以理。治乱邦以法。是则景略所繇治秦而已矣。是道也。何道也。匪纯古之道。而捄时之道也。且夫捄时之道。管夷吾死。唯公孙侨得其意。公孙侨死。唯诸葛亮得其意。诸葛亮死。唯王景略得其意。景略死。遂难取节焉。或有剽窃近似者。则已大非四君子之神理骨干矣。矧乃背四君子者。有饰和平以觊福泽。有贪姑息以弛宪典。有调停德怨以申不情之请。有弥缝功罪以作亡理之状。出以理乎众焉。不能令众爱。不能令众畏。入以赞乎主焉。不能令主仁。不能令主义。不能令主仁者。其主必私。不能令主义者。其主必萎。必私者多倒持。必萎者多拙举。是故可赦勿赦。谓之虐。不可赦而赦。谓之纵。位兼将相而罪必赦。谓之阿。众皆愤怒而我独赦。谓之偾。可枝解一二人以作三军之气而不枝解。可放流一二人以作百寮之气而不放流。及乎事机既误。纲纪破坏。则屑屑乎以薄罚随其后。谓之愚。名为威棱而上无震动恪共之积。名为律令而下有揣摩拟议之功。及乎怒气渐平。左右窥伺。则睮睮乎请以宽典随其后。谓之弄。本有误国滔天重于邱山之罪。而罚其细。赦其巨。唯赦其巨。不足以塞其人猖狂无忌之心。乃并罚其细。亦不足以生其人勉强为善之心。于是战栗霣越。皆成故态。谓之顽。同为蠹君贼民万口抵斥之人。而罚其一。赦其一。唯赦其一。不足以服天下贤智而能主持是非者。乃并罚其一。亦不足以厉天下庸鄙而不稍自矜奋者。于是刀锯斧钺。皆属浮文。谓之紊。诗曰。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尔乃无愿赎者。又从而为之辞。不亦惑乎。书曰。哲人惟刑。无疆之辞。尔乃不思流誉无疆。而庇其私以危其国。不亦悔乎。
是故炰羔饮醇其躯强。茹苦吞辛其躯伤。塞违已乱其国祥。崇慝长奸其国殃。周诛管叔。是以武庚之叛不害为周。汉诛马谡。是以街亭之败不害为汉。故曰塞违已乱其国祥。唐唯不诛李林甫。是以禄山之乱。唐室几倾。宋唯不诛秦桧。是以金人之横。宋业不振。故曰崇慝长奸其国殃。于乎。山将朋者马先避。室将成者燕先来。国将祥者愚先庆。国将殃者智先哀。是故君子知刚知柔。知春知秋。柔以怀之。刚以砺之。春以煦之。秋以涤之。导之而不从。我唯时其据宪典以耸之。耸之而不动。我唯时其援天时人事以争之。争之而不能。我唯时树清议以代之。议之而不入。我唯时其剀激悲痛以泣涕之。诗曰。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忧乎忧乎。当为谁乎。已乎已乎。能奈而乎。
陶论
谢应芝
天之于人也。日月之明。鬼神之幽。无一息不与相质对。而疾疠灾沴。时时警惕之。俾之迁善改罪而不能已。方其严寒冰雪。毒虫猛兽。无不蛰藏以避其威。而雷霆奋厉。风雨暴疾。草木之无知。咸昭苏而植立。是大造之仁也。虽以圣人在上。不能无蛮夷之祸。寇贼奸宄。大用甲兵。小用刑罚。得其人以治之。惟明克允。卒之刑罚措。兵革息。其以此欤。不然。以养以教。一切刀锯斧。弛而不用。否或职之者非人。奸民以慈惠为可狎。逸欲无度。乘闲窥窃。贼虐无辜。外夷四侵。夫妇辛苦垫隘。父子兄弟离散。教无所施。礼无所用。不得已赫然用武。草薙而禽狝之。近者十余年。远或祸延毕世。斯亦与于不仁之甚矣。尝怪禹陶。尧舜之见知。而陶仅为刑官。子夏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陶。不仁者远矣。孟子曰。舜以不得禹陶为己忧。则知此非伯夷稷契所能为。垂益夔龙所能任也。自秦尚苛法。恣睢暴厉。以亡天下。鉴此者。欲以黄老清静之学胜之。而汉文帝之废肉刑也。一时煦煦之仁。几至流弊于万世。淫盗之罪多。既无以为治。酷吏且滋起矣。尝读书至康诰立政。愀然见古之人于刑无不重视之。曹参为齐相。令代者无扰刑狱。呜呼。彼虽为黄老之学。其尚审于此哉。
皋陶论
李元度
孟子论道统。首尧舜。而以禹皋陶为见而知之。子夏亦曰。舜有天下。举皋陶。而不仁者远。言皋陶则赅稷契矣。能知尧舜者。莫皋陶若也。然观皋陶称舜。不过曰帝德罔愆。罔愆者。无过失云尔。夫以舜之浚哲文明。宜若智周万物者。而其命皋陶作士。又诫以惟明克允。是必赏当其功。刑当其罪。不失人。亦不失出。乃可谓明且允也。然而舜不自信。皋陶亦不自信也。故不颂舜之大智。而第以宽简为罔愆之本。至指其宽简之实。则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失不经岂可为训。而对杀不辜而言。则宁出乎此也。且功罪皆曰疑。是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犹不能使赏罚悉当也。但可疑者必从宽耳。不能使罪人必得也。但无辜者不至滥杀耳。乌虖。此舜与皋陶深体好生之德。惟恐杀一不辜之苦心也。所谓罔愆。但求不失好生之本心而已。其斯以为舜。其斯为皋陶之知舜欤。且夫世之治乱。民之死生休戚。系乎君相之一心。闇者无论已。正恐天质英明。恃其聪察而以击断行之。自谓无疑。而其失也多矣。夫聪明睿智。岂有过于舜者。乃犹不能保其无疑与失。后之人自视聪明孰与舜多。而必谓功罪无疑。刑罚悉中。是欲求胜于舜也。舜必不可胜。而民之被其毒也。不可胜道矣。是皋陶所大惧也。皋陶刑官也。而其言若此。然后知申韩商鞅之术。武健严酷。悖好生之德。真千古罪人也。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弗喜。宋欧阳观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况求而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之二说者。庶几与皋陶之论相发明哉。自申韩之毒。中于人心。后世酷吏。史不绝书。即号称儒者。亦往往持论偏激。鄙好生者为妇人之仁。自皋陶观之。皆尧舜之罪人也。舜之称皋陶也。曰明五刑。五教。民协于中。时乃功。所谓协中者。未尝自信为协也。与其过也宁不及。时时恐失中。乃适得乎中耳。乌虖。舜皋陶明良一德若此。宜其独任见知之统。而仁覆天下哉。
六安答问
周济
或曰。皋陶明刑。世绝不祀。信乎。答曰。非也。左氏慨中国衰弱。坐视荆楚侵灭先圣之后。而不能救尔。夫残民之事。莫大于荡废廉耻。桎梏仁义。倡异端邪说以丧其心。次者厚赋巧敛。奢淫侈汰。以破坏攘敓其家。此其流毒。必世百年而后复。宜天刑所必加。而未闻其验之如景应形也。故曰天道远。若夫刑者。与礼相维。与兵相摄。义取于禁暴。德成于好生。皋陶之用刑。何虐于民。何辜于天。而假手蛮夷殄其允嗣以为报复哉。皋陶为帝李。以官为氏。凡诸李宜皆出皋陶。且唐虞至春秋。千数百年矣。蓼六之外。岂无支属。即楚灭二国。公姓公族。度不过俘诸翦赐。亦未至劋绝靡孑遗也。自佛法入中国。而生杀之教分。儒者往往渐染不觉。动引经传相左证。夫刑及无辜谓之残杀。辟以止辟谓之祥刑。萧何起刀笔吏。用明法佐汉。其治孰与皋陶。而候之封。与汉并永。子孙蕃衍昌大。史不绝书。是亦足以明论者之惑矣。末俗吏多选不职。明不足以烛奸。强不足以除暴。煦煦妪妪。盗宽仁之名。以济其容身保禄位之计。而自诡子孙必将高大其门闾。一二有为者出其闲。必相与怪而挤之。若唯恐奸之不获养。国是之不获误也。然则仲尼子产之为政。顾不及。不足法与。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救生不救死论
裕谦
民之生一也。乐生而恶死。情之所同也。之生而致死之。仁者所不忍为也。然而圣人制刑。或取生人而致之死。非杀人也。杀其杀人者也。书曰。欲并生哉。彼杀人者既逆其情。而不与生者并生。则执法者必据其情。而使与死者并死。故曰杀人者死。法之至平也。而有司曰。吾将有以救之。杀人者于法必死。两死也。而一既死。一尚生。既死者吾不得而救之。尚生者吾不可以不救。驳之曰。生与死雠也。生者不死。则死者不服救其生者。何以谢死者。则将应之曰。均吾民也。使死者未死。吾固当并救之。不幸既死。吾无以施吾救。吾戚焉。而尚生者又死于吾手。是再杀吾民也。吾乌得而弗救。曰何以救之。曰吾将于腕下救之。彼犯死法。不能自匿其必死之情。吾据其实而声之。则无救。吾略为减省之。移其重以就其轻。则可救。且吾非以贿纵之。非以私庇之。非以有所干请而徇之。非以有所瞻顾迎合畏避而为之。则吾心固可质之幽明而无愧。而况救雀救蚁。犹获善报。吾救人于死。则阴德亦大矣。吾何惮而不为。而救生不救死之说。遂至相习成风。或官倡之。幕和之。或幕倡之。官从之。牢不可破。殊不知圣人制刑之心。固将胥天下而生之也。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使杀人者得不死。则强者皆思逞其力。而弱者无生理。黠者皆思逞其谋。而愚者无生理。是以圣人制之于法。使天下皆知其不可犯。虽有凶悍狡狯之民。皆将自爱其死。而后鞠人谋人。得举天下而胥匡以生。所谓刑期于无刑也。今取圣人之法。而阳奉之。阴坏之。则圣人之仁术已穷。而害理为已甚。且夫死与生。其情一也。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言死生无二理也。故死者之含冤。甚于生者之求脱。当其遭遇凶人而致之死。其宛转毒虐迫切痛楚之状。固有天地所不忍视。鬼神所不忍闻者。彼其冤魂厉魄。沈痛九幽。以待官长之昭雪。而有司曰。吾不救死。呜呼。戾气之郁结如此。而有不酿为殃咎者乎。又其亲戚骨肉。若父若子若夫若妻。痛心疾首以赴愬于官长。而有司曰。吾不救死。使其慈父孝子鳏夫寡妇。喷血切齿。以坐视仇人之冤脱。而不得冲其胸而刃之。而有不呼天抢地以干神祗之震怒者乎。夫有司者。奉法者也。我 皇上钦恤执中。慎重人命。四方刑罪。由各地方官审转定拟。通详达部。部院大臣。又复致其聪明。悉其忠爱。反复推勘。必使毫发无憾。而后上呈 天鉴。傥有一线可生之路。皆得仰邀 浩荡之恩。而至于情真罪当。法无可宽。则必明正典刑。以彰国宪。辟以止辟。仁之至也。地方官固当奉扬 圣化。深明律意。慎断狱情。毋枉毋纵。以臻忠厚之至。如一切杂案。愚民误触法网。无杀人之事。而有拟死之条者。哀矜其情。委宛其事。立义于法中。而施仁于法外。使其惩恶有地。迁善有门。诚盛德之事也。
若夫逆理逞凶。处心肆恶。阳暴之横。人理灭绝。阴贼之险。鬼道诪张。自当明惩其实。显断以威。秉其至公。一惩百戒。庶几所杀者少。所生者众。仁之妙用也。何至隐其真情。饰为假案。不恤死者之苦。而屈其所当伸。不论生者之凶。而爱其所当恶。于情为不平。于理为不顺。于居心为作伪。于事上为不忠。犹欲以救生为阴德。不亦傎乎。夫州县为定案根基。情节既改。察看甚难。在庸碌之手。牵强附会。尚或留其罅隙。在能干之员。弥缝完固。更复无可吹求。凶人得计。相与效尤。而庶狱繁矣。尸亲失志。上诉不已。而巨案兴矣。屈一枉死之鬼。而相缘而死者益多。救一幸生之人。而所累之生者尤众。幸而事寝。孽已难逭于冥诛。设或案翻。咎且上连于大吏。每览覆辙之由。深为叹惜。因不禁慷慨激发。愿与二三同志者商之。知好生之理者。当以为何如也。按此篇当指谋故杀而言。若杀出于无心。秋审时衡情定谳。苟有一线生机。慎勿主刻核之论也。
罪疑惟轻说
裕谦
余恶夫曲法者之长恶也。乃作救生不救死之论以正之。又为宽纵辨以申之。既而有疑狱。余为从轻拟之。客有笑于座者曰。是宽乎。是纵乎。抑何以异于救生不救死。余曰。是非所谓宽。尤非所谓纵。盖疑也。其情暧而难明。其迹似而未真。以为不杀人欤。则其情与迹皆疑于杀人。疑于杀人而出之。吾无以质死者。以为杀人欤。则其情与迹皆疑于不杀人。疑于不杀人而入之。吾无以质生者。故轻之然。而不得谓为宽。何也。夫宥过无大。盖必有以信其过之大而无疑。虽大而宥之。则刑不滥。故为宽。夫刑故无小。盖必有以信其故之小而无疑。即小而刑之。则刑亦不滥。故亦为宽。若夫情真罪当而曲脱之。则是明知其杀人而故纵之也。故宽与纵皆非。疑之谓也。经曰。罪疑惟轻。而释之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盖圣人之慎也。慎而名之曰失。盖不敢托于宽。正恐其流于纵也。曰。然则何以异于救生不救死之说。曰。吾惟救生者。故不敢重其罪。抑惟救死者。故未尝脱其罪。是于生与死两平也。曰。若是。则凡犯法者。皆将诪张为幻。以溷有司之聪明。而天下之疑狱滋繁。而皆从而轻之。则奸宄将无所不至。毋乃非惟明克允之旨乎。余曰。不然。夫诪张为幻者。特设为可疑。而非真有可疑者也。吾准之以情。惩之以迹。曲为尽之。旁为证之。则其疑必破。故曰明。明则出入无所遁。然而圣人不敢矜其明。以天下固自有不可明之事也。有杀人之情。无杀人之迹。则疑。有杀人之迹。无杀人之情。则疑。有所仇而杀之。有所图而杀之。有所猜嫌忌妒而杀之。皆情也。而未尝实见其杀之。则疑。或殴杀之。或金刃杀之。或药物水火杀之。或昏夜杀之。或山僻野外杀之。或谋主使人杀之。皆迹也。而殴之伤。或轻不足以致死。金刃之伤。最久踰辜限而死。药物水火之伤。或未见其所用药物水火之情状。昏夜山野。指为盗杀。而或未尝失财。指为仇杀。而其仇或不止于所指之人。或所指之人。容貌辞气。皆非能杀人之人。指为谋主。而其人或愚拙不足以为谋主。则疑。至于远年之案。证据尽亡。远省之案。形势莫。则无所不疑。疑者。不可得而明者也。于此而欲矜其明。正恐死者不得昭雪之天。而生者且入黑暗之地。故圣人特着之于经。曰罪疑惟轻。疑非明也。而有以通明之穷。轻非宽也。而有以妙宽之用。其视救生不救死之故纵人罪。岂同量哉。客无以对。因书以识之。
对用刑说
管同
世皆谓今之用刑。轻于古昔。故民不畏。而犯法者多。其说曰。汉高之法。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今之律例。有故杀。有误杀。有下手加功之杀。故杀者死。而误杀者未有或死者也。下手加功者。仍以致命不致命为分。致命者或幸不死。而不致命者未有或死者也。其法如此。用法者。大抵避重而就轻。故杀人者往往不死。民见杀人者之犹可以不死也。彼何惮而不杀人。故不畏而犯法者多。今当一效汉法。直曰杀人者死。可也。奚用多律为。是论也。愚请折之。今士大夫之家。有器皿焉。一奴故坏之。一奴误坏之。一奴谋坏焉而一奴助之。是数奴者。主人将以一例处之乎。故坏与谋坏者。笞而逐之可也。助而坏之。其轻谯骂足矣。彼误坏者。遇牛宏则且曰烂女手。遇韩琦则须无言而俾执烛如故。何罪之有焉。人命之重。固非若器皿之轻也。然其中实有故杀误杀之分。实有下手加功之异。情事悬殊。用法者安得以一例处之。汉高之兴。庶事草创。约法三章。然未几法不足用。故必命萧何造律。设使初法可行。汉有天下后。奉行三语足矣。造律何为。若是者。岂独汉为然。尚书吕刑。孔子录以垂教者也。其言五刑之属至于三千。古之明王。岂其不乐于哉。世故日降。人情日纷。不多为科条。不足以尽天下之情而穷天下之变。今不问其情事之何如。第曰杀人者死。是荒陋之说。不应经典者也。天下之事。名实而已矣。今之制法。缓既死之辜。重失入之罪。仁厚迈乎前世。要之杀人者死。必有主名抵罪者。是名实在也。名实在。则民已知惧矣。何虑乎不畏之多。即使幸而不死。人命株及。亦必遭毒刑。入牢狱。拘禁如犬豕。少者一年。多者二三年。然后减为徒流。或竟逢赦宥。虽不死而惩之者极矣。如此而仍犯法。非人情也。谓此可以侥幸不死。而乐效其犯法者。尤非人情也。世固有桀骜凶悍愍不畏死者。然如此人。虽峻法岂能使其变更哉。盖经有之。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自古圣贤皆言省刑。未有或言峻法者也。汉以文景为盛。网漏吞舟之鱼。宋以仁宗为盛。所用者或止于鞭朴。惟商鞅治秦。王猛佐苻坚。皆教之峻法以杀人。致二秦之祚不长。 国家慎重人命。旷古未闻。盖古者富侠酷吏者操生杀之权。今虽宰相不能妄杀一人。古者人命系乎刑官而已。今自州县府司督抚以内达刑部而奏请勾决焉。杀一人而文书至于尺许。民之感激也深。天之垂佑也至。社稷延长。端赖于此。有识之士。不当于此时而议严刑也。
周书明丑说
俞樾
吾读周书度训篇曰。罚多则困。赏多则乏。乏困无丑。教乃不立。是故明王明丑以长子孙。度训篇曰。夫民生而丑不明。无以明之。能无丑乎。若有丑而竞行不丑。则度至于极。又曰。天道三。人道三。天有命有祸有福。人有丑有绋絻有斧钺。以人之丑当天之命。以绋絻当天之福。以斧钺当天之祸。常训篇曰。明王自血气耳目之习以明之丑。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此三篇者。皆文王之书。而其书皆言丑。且与绋絻斧钺列而为三。呜呼。古之圣人所为移风易俗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者。其莫大于丑乎。盖闻上古之时。无所谓五刑也。画衣冠。异章服。以丑之而已矣。故曰。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履当刖。以艾当宫。以布衣无领当大辟。夫如此者。其于人非有毫发之损也。然而人之受之者。不啻刀锯之在其身。是何也。曰丑也。至于后世。刑不可得而废矣。然而人之耳目形色犹古也。其血气心知亦犹古也。亦安在不可以丑之哉。是故圣人之立教也。曰不用吾教者。不与之齿。夫不与之齿。亦于其人无毫发之损也。然而是人也。行乎国中。而居乎宗族乡党。乡之时有与我等夷者焉。今不与我齿矣。有卑幼与我者焉。今不与我齿矣。此其丑岂直挞之于市而已哉。今夫绋絻也。斧钺也。实焉者也。丑则虚焉者也。实之为用有穷。而虚之为用无穷。故丑者圣人治天下之大权也。今之世。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有闻于朝而旌其闾者矣。至于干名犯义。伤风败俗者。未闻别异其衣服居处。禁不与齐民齿也。是民知为善者之荣。而不知为不善者之丑也。此刑罚之所以日繁。而奸宄之所以不息欤。昔孔子射于矍相之圃。使子路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是亦丑之之意也。后世若蔡兴宗之于王道隆。江之于纪僧真。其有矍相之遗风乎。是故绋絻也。斧钺也。朝廷之事也。不在其位。不得议也。至于丑。则士大夫与有责矣。
复雠论
吴嘉宾
国有士师。民自复雠。可乎。曰不可复雠者诛。可乎。曰不可。然则如之何。曰。先王知复雠之为民义。民有亲虐死而贼弗获。则令其复雠。杀人者罪不至死。则令其避复雠。非后世有司已定谳。民复自复雠者比也。司寇士职曰。凡报仇雠者书于士。杀之无罪。不告士而复雠。固不免于罪矣。既书于士。雠者之情已得。其有逋诛。使有司求之。不若使民自求之之密也。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遇而报之。何罪之有。此虐死而贼弗获。则令其复雠者也。司徒调人职曰。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凡和难。父雠避诸海外。兄弟避诸千里之外。从父兄弟不同国。弗避。则与之瑞节而以执之。过杀人者。非其本意。所谓眚灾耳。不在士而在调人。虽然。苟有至亲。造次报祸。国家岂得更为戮报者哉。明其可报。以迫其必避。必避。然后横民有所警。怨民有所纾。此杀人者罪不至死。则令其避复雠者也。弗避。则执以属有司而罪之。盖犹未可擅杀。异于士之直许复雠者。过杀。情固轻也。有报杀者。犹必酌其情以定其罪否可知矣。非是二者。则不许复雠。先王复系其禁于调人曰。凡杀人而义者令勿雠。雠之则死。春秋传曰。父不受诛。子复雠可也。父受诛。子复雠。此推刃之道。郑游昄夺人妻。其夫攻杀之。子展使游氏勿怨。故游昄世卿也。匹夫杀之而义。族弗敢怨。此不许复雠者也。先王治复雠之法三。有许者。有止者。有弗许弗止者。以有罪杀无罪许复雠。以无罪杀无罪弗许复雠。亦弗止复雠。以无罪杀有罪。止复雠。故复雠非诎法也。以正法也。夫贼弗获而民复雠。则杀人者始无所容矣。过失杀人令避复雠。则杀人者始无所恃矣。杀人而义者禁勿雠。则复雠者固有所止矣。议者乃曰。人各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又曰。复雠非治世之法。是不知先王治复雠之义而惑也。夫谳必以情。先王之治复雠。治诸其情而已矣。后世之吏。皆曰杀人者死。使杀人者钧死。则民安有雠也。杀人者或不死。而复雠者死。何也。
惜赦论
张澍
管子曰。凡赦者。小利而大害。故久而不胜其。无赦者。小害而大利。久而不胜其福。惠者多赦。先易后难。法者无赦。先难后易。惠者民之仇。法者民之父母。是诚为政之龟鉴也。诸葛治蜀。不轻语赦。或有问者。公答曰。治国以大德不以小惠。岂非深有味于其言哉。而世儒遂以诸葛治杂管商申韩不纯王道訾之。妄矣。夫古者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被前王之恶。其民为敌。罔不寇贼消义。奸宄夺攘。以革命受祚为之父母。乃得一赦也。若虞书之言眚灾肆赦者。汉孔氏谓过而有害。乃缓赦之。程氏谓眚过也。过失而入于者。灾害非人所致而至者。眚则纵肆宽缓之。灾则赦而除释之。林少颖谓眚灾者。不幸而入于戾。其非已作。或为人误而入于刑。如论语所谓虽在缧绁之中。非其也。如此之人。情在可恕。逋逃未获则肆之。已获而用系则赦之。曾氏又谓自生谓之眚。天火谓之灾。眚灾虽有所肆亦赦焉。其说虽异。要非若后世之元恶大憝。一概荡涤之也。如大亦赦。则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乱莫大于是。而岂致治刑措之道哉。故吴汉对光武曰。愿陛下慎无赦而已。先帝曰。吾周旋郑康成卢子干。曾未语赦。来敏责费祎曰。赦者。偏枯之物也。诸葛公可谓能慎刑。
书欧阳子纵囚论后
龙启瑞
欧阳子论唐太宗纵囚之事。谓其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善哉言乎。其于当世之情事尽矣。惜所以处囚者。犹未善也。窃尝推而论之。以为既谓之曰囚。则决无可纵之理者也。如欧阳子之言。上既失刑而纵之。纵而来归。则又杀之无赦。夫既存一必杀之心。则何必纵。既纵之而有来归之义。则又何必杀。此说之不可通者也。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将何以处之乎。如因其实为恩德之致而赦之。则安知前者之来。为非恩德之致也。同罪而异罚。尚不可谓仁。今同罚而异赦。独可谓之义乎。如又来而又杀之。是以民命为戏也。王者不忍为也。欧阳子亦知其说之无以处也。而归之于必无之事。夫治天下者。安可因其必无而偶为之。则今日之偶者。其果合于义也。且安知天下之不幸吾偶而以常者例也。然则如之何。曰。由吾之言。既谓之曰囚。则决无可纵之理者也。王者之持政也平。故致罚惟求其当。而不示吾以可幸之恩。王者之虑患也深。故用法必守其常。而不望民以难得之事。夫以至平之心持政。而以至深之谋虑患。则唐太宗之事。固有所不行。而欧阳子之说。亦有不必用者矣。然则偶一行之。终不可乎。曰。偶一行之。是待今之纵者则为宽。而视他日之刑者则不恕也。故论处囚之道。必归于无纵而后可。
记章佳文勤公语
钱仪吉
章佳文勤公方燕居。文成公侍立。公仰而若有思。忽顾询曰。 朝廷一旦用汝为刑官。治狱宜何如。文成谢未习。公曰。固也。姑言其意。文成曰。行法必当其罪。罪一分。与一分法。罪十分。与十分法。公大怒。傌曰。是子将败我家。是当死。遽索杖。文成皇恐叩头谢。曰不知妄言。惟大人教戒之。不敢忘。公曰。噫。如汝言。天下无全人矣。罪十分。治之五六。已不能堪。而可尽耶。且一分之罪。尚足问耶。其后文成长刑部。数为诸曹郎述之。前御史仁和魏君成宪闻之。道光初。予与魏君同官户部八旗现审处。而魏君以告予。书曰。惇大成裕。汝永有辞。二公其有焉。然文成数平大狱。而于黩货者皆尽法。人或疑之。吾谓是文成之善承父教也。苟不以之宽愚民。而以之纵墨吏。狼之牧羊。终无已时。是使之日死其民。而吾且自居于仁恕。夫岂文勤之意也哉。
送朱干臣为浙江按察使序
管同
刑狱之事。起于县。申于府。转于道。而定于臬司。以上达于刑部。臬司曰生。则其人不得而死。臬司曰死。则其人不得而生。天下之官。其权有过于是者哉。虽然。官非亲民。则情不易得。事统一省。则识不易周。所观者详报之语。则意见先惑。所问者敲朴创残之余。则震訾恐栗。虽有冤莫敢复辨。由是或失而出。或失而入。一出入而人命关焉。天下之官。其难为亦无过于是者已。吾乡朱干臣先生。廉洁正直。处吏部十余年。转御史。出为贵州知府。居官皆着有声绩。 皇帝在潜邸。深悉其贤。甫即位。即擢为陕西潼商道。未数月。又擢为浙江提刑按察使。省亲过江宁。猥承枉顾。语次责某以赠言。某仓卒无以应。谨诵欧公文集中语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憾也。先生以为仁厚之言。叹息首肯者久之。呜呼。天下之事。非一言可尽。要而论之。败于私者半。伤于刻者亦半。以廉洁正直之身。而加之以仁厚。虽至吾前者情伪万变。而吾所以应之者先有余矣。斯行也。某见浙人之无冤。而不负 圣人委任之意也。谨次其言。以当贫交之饯。
大冶县拏获滋事匪徒批
胡林翼
大冶倪令拏刘立有等。应饬解省。仰两司并提前后各犯。另行审讯。凡习教为匪之人。并无确切案据供词可讯。其应杀之罪。在犯上作乱耳。在经不正则邪慝作耳。在好勇疾贫耳。有一于此。杀之无赦。此非俗吏簿书所能援证。在风宪大吏之自为审察而主持之。世俗不杀人。以阴为说。忍于善人。而不忍于不善人。且不论人之善恶。而以为杀人则必受殃。昌黎不云乎。凡有殃咎。宜加臣身。我愿执其咎矣。且姑息养奸之古人。莫如吴下老公。终为侯景所制。其子孙又各自戕贼。今人则有郑巡抚祖琛之在粤西。杀一盗必念佛三日。遂以贻祸天下。涂炭至今。不知所谓阴者安在。汉书元后传。载王翁孺绣裳捕盗。皆纵不诛。自言所活万人。后世其兴。因缘政君。同日五侯。固其验矣。然更始之际。王氏宗族。有一人存活者乎。张汤以磔鼠习狱。其子安世为汉世硕辅。至于建武之始。爵邑相畴。抑又何故。然则好杀不好杀。均非情理之平。惟其生杀之当而已矣。以杀人之政。行其不嗜杀人之心。而归于以生道杀人而已矣。
上台湾孔兵备论治匪书
姚莹
南路贼匪滋事。仰荷硕画。文武尽力。首从咸获保障全郡。绩烈无量。莹羇旅此邦。亦得蒙威武之力。略无惊骇。鼓舞欢欣。不能自已。惟自起事至于竣功。业已匝月。未能入告者。岂非以罪人众多。悉心研鞫。不欲造次定谳故乎。于此仰见阁下仁恕为怀。虽严厉肃杀之中。仍体 圣主一夫不辜之德。所谓求可原于法外者也。乃浅俗无识之徒。不明大义。往往以纵为宽。遂欲使有罪逃刑。此则舆论之误矣。自古有道之国。不赦有罪。盖法者本诸 天祖。虽 天子之权。不能以意为轻重。今则拘于阴德报应之说者。往往有意减释人罪。莹尝苦口争之。以为是纵也。非宽也。夫所谓宽者。特举其大纲。不为苛刻繁细附会深文而已。故 圣王在上。网漏吞舟之鱼。然未尝废网而不用。武侯治蜀。用法颇峻。而蜀人百世怀之。子产称众人之母。而铸刑书。此其义至为深远。非浅见俗士习妇人之仁者所能知也。虽然。法者圣王不得已而用之。期以止辟而已。而不为已甚。其中有权衡焉。苟矫纵弛之弊。而一意峻法。则或有不得其平者。日者贼徒谋逆。至欲攻城戕官。此诚罪大恶极。然犹幸党羽无多。即已破灭。今渠魁助恶之十数人。既服极刑。而从逆攻城。服大辟者亦数十人。其余桎梏待罪者。尚有百数。以莹之愚。似可悉就发遣。无事更加骈首矣。何也。圣王之律。所以极重于反逆者。以此等恶戾败坏人心。闾阎受其荼毒。灾祸之中。至为惨酷。故主谋者必寘以极刑。而后人人知儆耳。方贼势初挫。民闲谣言未息。犹尚惊疑。其潜受贼约者。亦尚不免于观望。当此之时。若非严刑峻法。不足以儆凶慝。定人心。及乎事已平定。民人安堵。贼徒畏惧。解散之后。则戮数百人与数十人等耳。今者逆与助恶之人。或寘极刑。或寘大辟。其余业已输服。及按验时俯首无辞者无论矣。或言词反复。虽明知其狡诈。似不妨姑援惟轻之议。降等问罪。此虽近于纵。而实则非纵。盖就法者已多。而 国法足以昭戒也。仁义两途。互相为用。权衡之道。是在秉钧。窃谓此时宜速檄府县定谳上闻。以抒 圣怀。不必再事推求。今月已几望。傥过此潮期。则开舟须至岁除。未免太迟。愚昧之言。伏乞垂鉴。
复孙小云书
许宗衡
一昨来书以民少盗多为虑。仆则曰。皆法弛之故也。夫民固不欲为盗者也。饥寒驱之耳。今之法尚非密乎。而盗不日减。何也。用兵以来所杀者。是盗实皆民也。斩艾剥割之惨。极乎法之用。而盗且日增。何也。是盗又不欲为民者也。为盗无不死。然不即死。而且可快其生。为民当不死。然不能遂其生。则亦无不死。故始也民不欲为盗。既而盗不欲为民。此可徒恃法乎。仆尝谓法立而民畏。而实则法立而民玩。盖法一而。似有可避。而避者转少。法不一而密。密似无可避。而避者转多。窃国窃。法不当罪。方且漏网于吞舟之鱼。曾子固所谓繁于法以御之。故法至于不胜其繁。而犯者亦至于不胜其众也。久之反畏而为玩而法穷。于是反法而为赦而政穷。玩法则赦不感。多赦则法不行。法虽密犹之无法。桓宽曰。不患无法。患无必行之法。法不必行。所谓弛也。而况饥寒驱之哉。而况吏之苛敛。兵之绎骚。欲为民而终无以免于死。欲不为盗而转无以安其生。此又不独法弛之故也。夫人情莫不恶死。其恶死。固以生为乐也。生无可乐。而复有苛敛绎骚之无可解免焉。则愿死。虽然。此愿死之心。亦愤激于一时耳。少一辽缓。纵有苛敛绎骚。且忍而与之旦暮焉。然则人情亦大可见矣。若解倒悬。事半功倍。使今之吏皆体乎此。其法民且不能避。彼以为上之法。祗此一二不可犯。犯则无不行。吾不犯焉斯已耳。密其法民将无不避。彼以为上无往而非法。吾即戒不犯而时有触焉。虽其法不必行。然而牵连拘苦。不戕吾生。亦必耗吾财。吾不避。可奈何。而法既非一二。又卒不可避。必欲避焉。则惟铤而走险而为盗。而盗亦引为鉴。而不欲为民。是苛敛绎骚。足以驱民为盗。拒盗为民。而法之密复有以速之。民少而盗多。此其故兵为之犹暂。吏为之则常。仆以为吏者。民之慈父母也。乃贼民。是为民而父母不复以为子。有避而为盗耳。吏者。盗之严父母也。乃纵盗。是为盗而父母不敢以为子。尚肯不避而为民乎。天下变故之来。因蕴萌。鲜不由此。及其后而治之。终无当也。贾生有言。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法治之者。积刑法。刑法积而民弃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此言徒法不足以为政。而法且弛矣。自礼义之治之不行。众人皆狃于一说。于是之以刑罚。法令极而民风衰。而又无必行之法。则民益离矣。仆尝纵观古今之故。有口不必言。而人皆知之者。有口必不可言。而人犹未知之者。礼义既愆。教化斯绝。至于顽顿亡耻。而见利则逝。见便则夺。滔滔者无所既极。盖又不独贾生之长太息也。民少而盗多。终且无民之非盗。即奈何因仍视之哉。足下试吏数年。心乎为民。客自秦中来者。莫不谓足下无求于邦之父老。无旦夜不寝食于堂皇。官衙洞开。民视如户庭。日升阶言疾苦。讼者得手状陈辞于帘阁。昔之束缚系。变为保抱携持。而丁胥无所措手足。贼来登城。身为民。民志遂如。有不逞者杀无赦。然则足下固民之慈父母。而盗之严父母也。仆闻之。喜而不寐。使秦之吏皆如此。则秦治。天下之吏如此。则天下治。然则势不能也。顾足下。当官则何愧。海内多事久矣。其故不可尽言。因感来书。略布一二。足下终勉之。毋使民忍而与之旦暮焉。固仆所深望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钱易著
清·潘德舆
清·阎若璩
杜审言
宋·王贵学
清·超永
魏·刘邵
清·郑钦安
宋·魏泰
明·刘士鏻
明·吴承恩
元·陈梦根
清·吴兰修
西晋·司马彪
宋·胡仔
清·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