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之三百五十-皇明经世文编
卷之三百五十
华亭陈子龙卧子 宋征璧尚木 徐孚远闇公 李待问存我选辑
朱积早服参阅
戚少保文集五(书)
戚继光
书
上军政事宜
陈边情及守操战车
覆部议入卫兵马
上政府御虏
设备附台军营
条陈尖哨事宜
议抚赏
上军政事宜【严军令】
职自承乏蓟镇巳数月矣、其于人情隐伏、行伍习套、似若明见肺腑、敢不披沥言之、大都自将领以及军士。皆以阿谀奉承为念。只顾眼前。再不虑后事何如也。尝闻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所谓庙算胜者、未必 庙堂之算、葢凡未出军之前。预筹于辕门者皆算也亦尝聚将士羣坐而筹之曰。今日与众人共计。即是庙算。试屈指而筹。夫虏技以弓矢为第一。我亦弓矢应之。弓不如虏劲。矢不如虏利。射不如虏近。近见徐玄扈先生论兵亦以着着打算事事胜敌为本诚有见之言是弓矢之算。弗如虏也。虏近身则以短刀。刀长三尺。肱长二尺。五尺之间。可以杀人。今我军弓矢之外。近身亦有短刀。刀不如虏之利。胆不如虏之壮。是刀之算。不如虏也。虏以马驰逐。我亦马应之。虏皆二三其马。且臕壮而惯习之。我军一马。又皆羸弱。是马之算。弗如虏也。虏以马冲。我以步应之。挑濠则为自守计。非却虏也。若出步战。必不能当羣马之冲突。即扌弃命立定。则盔甲破碎浇薄不如虏。而无可当虏者是。是地鬪之算。弗如虏也。外此惟有火器。奈何快鎗之制手执柄后。药发手前。两手不能持贯。气力拘兢。何以命中。况铅子不圆。火药不速。即以一营之军三千俱为火器。一字列之前行。发铳后行不得复举。又恐一放而尽也。必须分为八九班。是三千之火器。八九班轮之。每次仅得三四百。是临时心忙手颤。其不如法点灭火门者又数百。不过二百余发向。而二百余内。又不过数十命中。命中又不能透甲。是大队之虏。非快鎗能胜矣。快鎗外复有大炮。似可当虏聚冲。但大炮必防跃退。须去营二三十步而往点艰难。又加重滞。驮运不多。再若分番。其势愈寡。是我在军之众。不必出阵原野。而闭门算计。巳件件逊虏着着输虏矣。况虏众数万一心。心齐力一。较我涣散无纪之众。又何如也。若使懵瞶而往。侥幸而图。此职所不敢也。乃再三戒谕、兵家之事。短不接长。必须每事长一他分。如他有弓矢之利。我以何物胜其弓矢。他有短刀之利。我以何物胜其短刀。他有万马冲突。我以何物当他冲突。使他件件不及我。般般短于我。如此算定出门临时慌忙还有错误而况于安心故套。觊凭天幸耶。然士之情所以宁阿谀侥幸。不思对垒之计。而惟算胜之图者。皆因比来 朝廷法令。止行于督抚镇守。乃与虏出入之一二偏裨耳。哨将而下以及士卒。军法罔及。且贼未出边。而锦衣官挍巳踵其后。总兵官或阵亡。或被逮。而督抚亦拿入京。其误事者讵暇以退缩军法治之耶。以此人怕玩习为常。又闻往日督抚总兵。无贼之时。明受其阿奉。而狃于太平。不好过求。及至临时。自知祸已不远。每每益从宽驭。冀其用力。军法绝然不行。各偏裨以至士卒。无事之寺。尚皆谨慎。遵奉命令。有事之日。与对垒之时。明白欺玩。得躲便躲。得挨便挨。其应对之辞。放肆恣纵。无复名分。甚至刚愎抗傲。不用号令。自为一伙。或以刚恶跋扈。或以柔奸媚免。有何干系之足畏也。此套不能挽回。此心不能警换。便日日操。时时练。长鎗大棒。坚军壮马。徒劳心力。徒费帑藏。亦何益于成败之算哉。今职或于言之而不从者。面奉而背违者。稍振之以法。示之以威。便互相党聚。或为飞语。或粘匿帖。或布流言。或伺上意。无所不用其心。以为阻挠害成之计。嗟乎欲求今日之言信令行。而使将领军士。一改前项之念。必须将旧日从贼入墙。陷逮原主者。查治以法。庶几少惩其大者。更须疏请于 朝。明立章程。自后有事之日、在 朝廷拿治督抚镇廵、追恤阵亡总参游守等官外、其标部将领中军千把总等项、听接管督抚镇巡衙门挨次连坐。逐项究拿。治以军法。如队长不能用命或失事。而队下之军。一体照队长之罪。其自队长而上。以至督抚。一体皆然。如督抚总兵失事被逮或阵亡。则部下中军参游一体以督抚总兵之罪罪之。下至士卒。一体皆然。必期转移。即有流言计阻。并不为其所夺。然须积以岁月。而尽其沦浃之功。庶可收齐一之効也。
陈边情及守操战车
窃以边人大都五分类夷五分边人拙者皆材鲁黠者则游棍也有京师气习其转移非严不克。若任真到底。久亦自服。他日济事者此也。否则无事之时。布言感恩。有事之际。仍袭玩套。送上司入朝廷斧钺中。则余皆束手高谈。悻悻得计。其接任者。又复姑息。从未把前任误事偏裨查究。以此人人得惯。一也。夫南兵南将。凡有条约。上下讲读。信而畏之。此间将领而下。十无一二能辨鲁鱼。复有自巳敕谕。不曾记得一字。如练兵条约。连坐保结。节制甚明其戍边之吏士不识字者。固非得已。识字者且效白丁之习。二也。职又细询边情。皆云某年贼到、乃不信哨报之失、某年贼到、乃哨报迟悞之失、某年贼到、乃一时边墙无人之失。又云若有兵到、无不阻截成功、然皆面言欺人。多饰妄说。凡大贼临边。几曾不预得哨探。几曾不分布兵马。几曾兵马不到地方。缘东来山虽高耸。外面山梁延长。高下不峻。林石无碍。俱可驰马。经至墙下。或外面山梁十余道。而内之萦回则数十里者。守兵数垛一人。援兵驰集不及。即有一二枝到。若照守边之卒疏布。则无济于事。必须密密布之。又要设疑高处。三千一枝。即分不过数里。虏骑数万。首尾横布百数里。分投乱攻。必有一处疏虞。此所以千方百计为守御计。而攻无不入者也。至于战阵一节。询之旧格。凡诸军教场操习。以为观美之具临时一毫无用。惟挑濠固守者。便为上军良将。断断然无鬪志也。职谓即今所操。便为战虏实事。彼尤谓面前套数。且以面前套数应之。临阵时谓不得不繇他耳。又战车为万全之策。人人知之矣。但狡虏傍山沿壑。抬营移走。非车所及。此节终不可免。亦须为之再计。近造小车一辆。样如原车而轻且便利也。以上三项等情、乞亮职言不虚、留心区画、而边事庶或有济也、
覆部议入卫兵马【选练义勇】
调取边兵入卫、初因蓟兵少习虏情、边兵惯经战阵、欲资为原野交锋之用也、然蓟兵之所以少习虏情者、葢以蓟镇山障墙坡、有险可据、重在于守、虏非三四年间东西合势。不得辄入。为其见敌者少也。边兵所以惯经战阵者、葢以各边平原易犯、零虏时入。为其经战者多也。缘自调取入卫以来、边兵久不见贼。遂亦因而懈弛。调各边卫蓟大非策也乃致彼镇行伍。称为煎销。而视此镇边防。若为故事耳。今欲入卫兵马、每营量减一千、或五百、选摘土兵补入边兵同练似矣、但所以必用边兵者、为夹持于对垒之时帅练于临敌之秋。边兵之所以难减者。一也。又况蓟昌二镇边情、以守为先、守而不失。然后求战边墙逶迤二千四百余里、计地料人。虽逾二三十万亦且不足。而我守垛则势分。虏聚攻则势重。数里之间。又须墙下分设驰援。兵马随警策应。今并主客合守。每每犹称单弱。若拟减兵。则边墙垛口。数目不能缩少。是减一名必得一名以补其阙。此边兵之所以难减者。二也。但陕西入卫官军。道路既远。更代复频。该班者甫来。而践更者又当遣发。彼处悬边孤塞。兵力有限。均为 朝廷地方。所谓无尺寸之肤不爱。宜无尺寸之肤不养。合无以二年为期、仍以五枝分番。但每枝减去五百。行彼督抚镇守。须知减去兵数。无非体恤彼中之难。亦以见蓟镇求精不求多之意。以后遣兵入卫。务选惯战壮军。臕徤好马。精利器械。骁勇将领。到蓟之后。如有成功。一体论赏。若果不堪。怯于战鬪。部来将领。从重处治。阅发衙门。一体论及。庶痛痒相关。俾得实用。及照土兵以渐而练一节、职等叨受地方重寄、敢不殚力极虑、而岁岁仰藉于人。岂无厚颜于巳。但补练之事、经今巳十余年、而又专职宪臣、协力督抚、其期不可谓不久、其责不可谓不严、其任事不可谓不得其人夫贤才之选至督抚极矣、任法之严至宪台极矣、宽假之恩至十年极矣、而尚未得效者。实蓟镇无人可补。无中肯綮之练也。况今督抚受任未及年余、本职领镇方数阅月、辄谓额缺补充、教练成効、诚不能一掘九仞而反十年不可医之疾也、为今之计、第一当急求精兵数万。培植京师根本之地。次及蓟昌。次及各边。次及腹里。蓟镇土兵难用不特民力不堪地近京邑且习见边兵格套游滑成风勋戚宦寺庄丁佃户佥派为难故公不欲用蓟人而乌伤山僻朴愿之民终得其効也公亦难于尽言尔但佥派民壮、方今民穷财尽、应命艰难、若抽选见役之徒、则府州县城池、 国初赖于军卫以制御者、今皆无足恃、而独恃于此、且有司又用之为送迎之具、牢不可破、而素无厚养、岂能戍边、合无通行两直隶河南浙江湖广江西山陕等处军卫有司、比照贡士之法、而以巡按总其事、酌量州县大小里户多寡、选举骁勇之士年二十以上四十以下、相貌雄伟、力举三百斤以上者、州县大者岁选五名。州县小者岁选三名。每卫内有五所以外者选二名。五所以内者选一名。分别地里远近。起送赴京。名为贡义士。每年不拘地里远近。俱限五月中到部。本部预铸三百斤铁人一个。令其肩负往来行一里为合式。夫贡选勇士专于力者。缘武艺器技之习。岁月可能。一教习之劳耳。至于胆力天赋。非人力可成者。既有大力以为之本。再习精诸技。一可当十。选中送隶戎政衙门。择一善练谋勇战将统之。以七月为始。发于蓟镇标下。编伍教练。兼以防边。不许分调零散。摆边做工十二月送回京师大营。随操休息。至次年七月亦如之。但千里之足既至。而抚赡不可不厚。名色既殊。他军自难比例。以一田夫而蒙此优养。自然比之卒伍。愈当竭力报主。其给粮之则。每名每月家小在京仓支粮一石。本身日给工食银一钱。各骑战马京边支草料军火器械即于自工食内。听练兵将官发式自造使用。各役名为义兵。不作军数。是养之既厚。谕之既明。则人自肯来。民又不扰。通一岁计。可得三千有零。十年可得三万有零。且天下骁徤之选。如得名将。教以实练。真正法眼。不为虚套所误。申明严令。必信必行。是三万之义旅。即可当十万之边军。以后日积月累。合天下之力以实京师以强根本。莅中国而抚四夷。无有不克者矣。如虑钱粮过多、处办不给、见今京军逃亡者不知其几。当时开销过钱粮。总积在仓。并 国初原额三十二万。见今所缺钱粮。务要一体解足。存贮仓内。如此则京师之军。见在九万名。一查之间。一年之内。可减二三万。足养若干。三十二万原额之内。除去见操九万尚有十数万。清出一半。所得工食。可养若干。及查东南如福建浙江江西南直隶等省各卫所原额官军。十不存三。而额征仓粮足支之外。尚余半倍。合无于内查照额数缺军米石。照数解京。不下数十万。又可养若干。以三万为率。则清查旧粮逋额。便足供之。何虑钱粮之不给哉。夫京师有此三万再加额军四五万。务不减十万之数。则战必胜。守必固。内顺治。外威严。根本固而发源深。亿万年灵长之祚。此其一助矣。
上政府御虏
蓟镇虽列九边之数、其虏情军情、守势战势、种种不同、今虏西犯。则古北墙子岭马兰谷。皆其必攻必繇者。言古北则曹家寨一路在其中矣言马兰则松棚一路在其中矣。二路从曹马分出。计其最要者五路。惟石塘一路稍缓。东犯台头燕河。太平东半。石门西半。皆当其冲。而石门之东。太平之西。虽稍次于燕台。亦非不戒严之地。计其最要者四路。是全镇长短十一路间。无所不当备矣若必欲无所不备。量地计军。仅三分之一。冲处尚须一垛五六军。更急处十余军。其内地拨马随警援兵守关寨城池、与老弱幼小不及计也、惟聚犯则守兵势厚。分犯则路路可以聚攻今乃酌量缓急。分别冲僻。不应守者。或只存瞭望之役。所当备者。乃聚全标之师。军门督一副二标、专分西四路、本职督二标、专分中三路、抚院一副二标、专分东三路、而随时缓急、又不论信地、相机奔驰以应之、连标兵援兵主客、每路仅万人耳、而墙子岭尚少援兵一枝、松棚尚少劲兵二枝、太平尚少协兵一枝、石门寨尚少劲兵一枝、山海关路险固、责以自守、通计还得劲兵五枝、庶乎无所不备、无所不密矣、然议减罢者、尚未停笔、今惟计虏若东行巳深、势必难复西向、听军门调昌镇守边客兵就近互移、以补东方之缺而巳、贼如合伙或东或西、专攻一二路、闻报调凑军马以并力、职等保为守固、必收乎全国之效、今之分山永分昌镇亦诚有不得巳也若东则极东。西则极西。二路分犯。而西虏势众。于一路之内。又分攻古曹墙马松之间、势必不能万全、万有一处疏虞、不惟兵马四分、职等亦策应有限也、岂能分身处处有一督抚总兵乎、于此若堵得一路回、职集全镇之兵、堂堂一战即收奇功、未可预料、但恐二处俱入。则兵马为所分隔。须各照地方分应、势孤力寡、是所可忧、姑以兵马得聚、及预算数着而筹之、其未入也、设机于要路、特以疑之、即不能皆中、彼可疑而退、或因搜山探路。迟迟及墙。我可调度援兵。一也墙台之上、竭力守御、二也、即有数百先登之贼、可以南兵仰逐出之。只恐不得遇。不虑不得胜。三也、万一溃入、调集重兵、以车营追截、决一大战、或可击逐使伤使乱、而首功难多。马兵未可轻纵。以后相机出奇、皆难预拟、四也、及其惰归沿边布诸路步卒于险、职等弃车在后。各将马兵。每将官为一股。职当其中坚。一二十股、各扌弃一死、一齐砍杀、务获奇功、以舒数年神人之愤、即有矢石之危、尽吾致身之分、如功不满志、俟其出口、职等亲带精兵、乘懈夜出。追砍其营。必获功如愿而后返、否则决不生还、以负明时豢养、五也、此五者皆守战之策、乃若分布不足一节、非职预为巳地、非诿之兵少、亦非敢分咎于减兵、但为边方大计、欲望台下知边事真情真状、免为分沓不一之议、摇惑于胸中耳、
设备附台军营【设营】
沿边修建敌台、即为摆设官军之家。当使之临敌不走、见今敌台修建未多、纷纷报警、有敌台处。即为有家可据。但敌台止可安人。无处牧马。将马散在墙下。亦非长策、其各该客兵将领、须将各摆守官军、照各分信地、相去四五十步、即共札一营以为家。有敌台去处、即就台为营、敌台内一面仍用乱石迭砌五六尺高小墙十余丈。如月城样以便安马。无敌台处。即据旧台、或护墙台、札一营以为家、墩下内面亦以石迭成墙。无旧墩台处。即据墙上以山险为之。但周围俱要迭成院墙。或以木栅圈转亦可。遇警之时、照旧摆列信地、奋勇拒堵、至十分危急、或贼从他处溃入、即将各军收入台墩之内、并力截御、并不得以往年见贼辄走。但有一人溃、本管千百旗总、许登时将本军斩首示众。故纵者同罪。其墙内之宽窄。则视兵之多少为之。如此则我常立于不败之地。决无不可固守之理。其各该标兵援兵、一体各就台就墩就险。各下一老营以为家。有行营牌者。即用牌札。无行营牌者。亦用石迭。各先将马匹收在老营之内。一遇事势紧急。摆墙之兵。皆归老营。据营以守。标兵又将重车并列一营在总括路口。轻车移就边上适中去处札下一营。或二营。听候聚兵决战。虏即入边。当其初入见我兵在营不动。又有车营在彼。决不敢放手拆墙。我兵聚齐与战。决可驱之退走。万一不然。亦收入大车。与之大决一战。定不许深入内地。各该在边将官、务要先时料理、各该标兵、亦要先期计定、免至临时怆惶悞事、
条陈尖哨事宜
一尖哨深入虏营、无非欲得虏之消息、而时日久近。以虏情为迟速。务在预侦的当驰报。须先虏数日入口、后期以军法重究。其未及哨所、或为虏缚、亦不能无、如今春所探、本为辛爱、闻各役径入辛爱营、与彼面见、即取其辞以为情实万一执留。或因而杀之。在我安心待报。在彼突然而来。不可不虑也。惟有多差广探。即被执之人。我苶不知。各役须当散处。凡遇变知风。即便腾山传报。有失亦必有得也。但暗哨之人。不许与明哨相约使各自为哨。在内则多方设备。如虏在前。不许恃有哨探。疏于防守。则万无一失矣。一选尖哨、必其惯习虏情。能夷言而熟识夷人者。如积年能事之徒。即无身家。不得遗弃。大约严加精选取具连名结状。不堪者连及将官。 一哨夜出口必费赏物。两无对证。其侵渔之獘。或不能免。惟事期其济。勿问出入可也。尖夜银每路巳发到百两。先以其半买物。听军门抚院本镇紧急差人出口之用。其可以从容备者。不许槩用。以致临时缺乏。稽迟出口者。罪坐本提。 一蓟之积弊。急则悬万金之赏而不吝。功成则百方媒孽之。有吝赏之意。遂使掩功为罪。不止骗诱属夷无信已也。昔年把都儿议何坊伯彦得信冒雨入报。始得堵退。及事宁。止赏银五两。曲突徙薪。恩泽何在。为今之计。不可恃有此辈。遂缓我备。亦不可恃我有备。而遂疏此辈。有备无患。事权在我。不过假此添一层藩篱耳。近闻抚赏滥恶。未免怨咨。以后属夷报信成功。挟赏则与之功赏则吝惜属夷所以轻且怨也一体升赏。并入叙功疏内。其各夷行喜峯大关差人唤集受赏仍行各参提照常夷数准赏不许增加一名。其赏物不堪。将官之罪。 一名路尖夜五千有奇、率皆壮徤。倍食于军。相应通行编伍操练。该路甚少者量行增添。各路分春秋两班。春防以秋班操练春班者出口明哨暗哨架炮秋防互换。每防三月仍听本镇差官同该路操练。遇警先守本路。听参游提调。如贼团聚沿边。追贼而来。听本镇调用。
议抚赏【属夷抚赏】
蓟镇之有属夷。 国初时为藩篱。今乃藉为耳目。故岁有赏予以示羁縻。然抚赏之钱粮有限。犬羊之请乞无穷。部落日增。岁费日广。于是帑银不足。则扣其月粮。月粮不足。则继以樵采。甚至正军不足连及余丁。余丁不足。编及妻室。计日收柴。计丁纳银。剜肉补疮。剥骨见髓、则军不胜苦。而逃毙愈繁矣。推原其弊大端有七、将官不亲抚赏委之管墩夜人员。彼秩微力薄。易能弹压。随其索求。信口听许。弊一。守提而下。左右厮役。边费易侵而此为甚以无对证也率以为利。任意侵克。供抚夷者什三。充私囊者什七。弊二。钱粮给发。每至后期。万夷叩关。急如星火。不免揭贷出息。或增价买物。耗费不赀。弊三。居常有坐门之夷。临时有后赏之夷。日日宴赏。动辄百金。不作正数。弊四。贼夷稍不遂意。辄作歹扑人。该关畏罪。恣行科派。甚至千金赎人以自免。弊五。或因钱粮不敷。支吾无计。则权与赏票。以自宽目前。他日夷人持票而至。信如左券。数且加倍以为例。弊六。属夷到关。不问人数。不责非时。不论非额。一槩滥与。此关与之。彼关相援。弊七。蓟镇属夷部落繁多各边乞赏裁断为难后来抚赏人虏又有统聚为差易也如此则竭军之力。无以厌夷之欲。有增无巳。将何底极。该当各路将官。极力担当。破格区处。先查某关旧额。应赏某夷部落若干。原人数若干。给赏若干。今增添部落人数各若干。给赏若干。应准增若干。量裁若干。每年定拟赏额若干。本关额发钱粮若干。商税等项若干。如不足应采办易价若干。计处停当。呈详定议施行。候放贡之期。宣谕夷人知会。令各输服。每遇属夷扣关。即飞报本管将领。亲诣地方。盛陈兵威。以示弹压。应赏之外。不许滥用一钱一物。该道置立循环。呈请督抚印钤。转发各路。每季终将用过钱粮采过柴木赏过夷人数日。并将官临边时刻。一并填注倒换。其应发银两。每于春秋以上年十二月给发。秋季五日给发。预办赏物。以备仓卒。其军人采办柴木。半归官。半归军。免生嗟怨。如有将官不亲抚赏者。以怯懦不才参究。守提以下。或扣军粮。匿采办。并滥赏非夷预出赏票等弊。定行拿问照沿边钱粮坐赃重究。仍于本官名下追偿所费。其有夷人作歹扑人、追究原系某夷、先革抚赏设法追捕。捕获仍以功论。不许科众取赎。自干重典。此欵关系军机安危。夷情向背。为今日边关第一急务。计处毋忽。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艸衣
越·吴时志
歐陽競無
宋·鲍云龙
元·王实甫
清·杭世骏
韩愈
宋·胡知柔
唐·李靖
宋·郑望之
宋·宋祁
黄石公
明·徐复祚
北齐·魏收
清·鲍东里
(南宋)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