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禅宗永嘉集-(唐)释玄觉
禅宗永嘉集目录:
○禅宗永嘉集序
○禅宗永嘉集
○慕道志仪第一
○戒憍奢意第二
○净修三业第三
○奢摩他颂第四
○毗婆舍那颂第五
○优毕叉颂第六
○三乘渐次第七
○事理不二第八
○劝友人书第九
○发愿文第十
○禅宗永嘉集序
唐庆州刺史魏静述
闻夫。慧门广辟。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迹晦名言之表。悲夫。能仁示现。应化无方。开妙典于三乘。畅真诠于八部。所以发挥至赜。悬梵景于昏衢。光阐大猷。泛禅波于欲浪。是以金棺揜耀。玉毫收彩。孤标灵鹫之英。独负成麟之业者。其唯大师欤。大师俗姓戴氏。永嘉人也。少挺生知。学不加思。幼则游心三藏。长则通志大乘。三业精勤。偏弘禅观。境智俱寂。定慧双融。遂使尘静昏衢。波澄玄海。心珠道种。莹七净以交辉。戒月悲花。耿三空而列耀。加复霜松洁操。水月虚襟。布衣蔬食。忘身为法。愍伤含识。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
...更多
○禅宗永嘉集
唐慎水沙门玄觉 撰
大章分为十门。慕道志仪第一。夫欲修道。先须立志。及事师仪则。彰乎轨训。故标第一。慕道仪式。戒憍奢意第二。初虽立志修道。善识轨仪。若三业憍奢。妄心扰动。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戒憍奢意也。净修三业第三。前戒憍奢。略标纲要。今子细检责。令粗过不生。故次第三明净修三业。戒乎身口意也。奢摩他颂第四。前已检责身口。令粗过不生。次须入门。修道渐次。不出定慧。五种起心。六种料简。故次第四。明奢摩他颂也。毗婆舍那颂第五。非戒不禅。非禅不慧。上既修定。定久慧明。故次第五明毗婆舍那颂也。优毕叉颂第六。偏修于定
...更多
○慕道志仪第一
先观三界。生厌离故。次亲善友。求出路故。次朝晡问讯。存礼数故。次审乖适如何。明侍养故。次问何所作。为明亲承事故。次瞻仰无怠。生殷重故。次数决心要。为正修故。次随解呈简。为识邪正故。次验气力。知生熟故。次见病生疑。堪进妙药故。委的审思。求谛当故。日夜精勤。恐缘差故。专心一行。为成业故。亡身为法。为知恩故。如其信力轻微。意无专志。粗行浅解。泛漾随机。触事则因事生心。缘无则依无息念。既非动静之等观。则顺有无之得失。然道不浪阶。随功涉位耳
...更多
○戒憍奢意第二
衣食由来。长养栽种。垦土掘地。盐煮蚕蛾。成熟施为。损伤物命。令他受死。资给自身。但畏饥寒。不观死苦。杀他活己。痛哉可伤。兼用农功。积力深厚。何独含灵致命。亦乃信施难消。虽复出家。何德之有。噫。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绝尘之行。徒为男子之身。而无丈夫之志。但以终朝扰扰。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费。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负四恩。诚以为耻。故智人思之。宁有法死。不无法生。徒自迷痴。贵身贱法耳
...更多
○净修三业第三
贪嗔邪见意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口业。杀盗淫身业。夫欲志求大道者。必先净修三业。然后于四威仪中。渐次入道。乃至六根所对。随缘了达。境智双寂。冥乎妙旨。云何净修身业。深自思惟。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检摄三愆。无令漏失。慈悲抚育。不伤物命。水陆空行。一切含识。命无大小。等心爱护。蠢动蜎飞。无令毁损。危难之流。殷勤拔济。方便救度。皆令解脱。于他财物。不与不取。乃至鬼神。随有主物。一针一草。终无故犯。贫穷乞丐。随己所有。敬心施与。令彼安隐。不求恩报。作是思惟。过去诸佛。经无量劫行檀。布施象马七珍。头目髓脑。乃至身命。舍而无吝。我今亦尔。随有施
...更多
○奢摩他颂第四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閴尔无寄。妙性天然。如火得空。火则自灭。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其辞曰。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为无知。自性
...更多
○毗婆舍那颂第五
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则了境而生。境了则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无所了。了境而生。生无能生。生无能生。虽智而非有。了无所了。虽境而非无。无即不无。有即非有。有无双照。妙悟萧然。如火得薪。弥加炽盛。薪喻发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辞曰。达性空而非缚。虽缘假而无著。有无之境双照。中观之心历落。若智了于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花。空是了花空眼。若智了于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虽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无了境智。境空智犹有。了境智空智。无境智不了。如眼了花空。及以了眼空。非无了花眼。花空眼犹有。了花眼空眼。无花眼
...更多
○优毕叉颂第六
夫定乱分政。动静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明生则转愚成慧。静立则息乱成定。定立由乎背动。慧生因乎舍暗。暗动连系于烦笼。静明相趋于物表。物不能愚。功由于慧。烦不能乱。功由于定。定慧更资于静明。愚乱相缠于暗动。动而能静者。即乱而定也。暗而能明者。即愚而慧也。如是则暗动之本无差。静明由兹合道。愚乱之源非异。定慧于是同宗。宗同则无缘之慈。定慧则寂而常照。寂而常照则双与。无缘之慈则双夺。双夺故优毕叉。双与故毗婆奢摩。以奢摩他故。虽寂而常照。以毗娑舍那故。虽照而常寂。以优毕叉故。
...更多
○三乘渐次第七
夫妙道冲微。理绝名相之表。至真虚寂。量超群数之外。而能无缘之慈。随有机而感应。不二之旨。逐根性以区分。顺物忘怀。施而不作。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设教多途。无乖一揆。是以大圣慈悲。随机利物。统其幽致。群籍非殊。中下之流。观谛缘而自小。高上之士。御六度而成大。由是品类愚迷。无能自晓。或因说而悟解。故号声闻。原其所修。四谛而为本行。观无常而生恐。念空寂以求安。患六道之轮回。恶三界之生死。见苦常怀厌离断集。恒畏其生证灭。独契无为修道。惟论自度。大誓之心未普。摄化之道无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运。因乖万行。果阙圆常。六度未修。非小何类。如
...更多
○事理不二第八
夫妙悟通衢。则山河非壅。迷名滞相。则丝毫成隔。然万法本源。由来实相。尘沙惑趣。原是真宗。故物像无边。般若无际者。以其法性本真。了达成智故也。譬夫行由通径。则万里可期。如其触物冲渠。则终朝域内。以其不知物有无形之畔。渠有穷虚之域故也。是以学游中道。则实相可期。如其执有滞无。则终归边见。以其不知有有非有之相。无有非无之实故也。今之色相纷纭。穷之则非相。音声吼唤。究之则无言。迷之则谓有形声。悟之则知其閴寂。如是则真谛不乖于事理。即事理之体元真。妙智不异于了知。即了知之性元智。然而妙旨绝言。假文言以诠旨。真宗非相。假名相以标宗。譬夫象非雪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五代·施肩吾
清·吴道源
晋·佚名
宋·王尧臣
宋·张澡
清·王原祁
(东晋)法显
清·叶霖
梁·陶宏景
清·万斯同
清·黄小配
唐·韩愈
(东晋)僧肇
三国·刘徽
欧阳修
汉·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