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龙凤再生缘-佚名
龙凤再生缘目录: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第十三回
第十四回
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九回
第二十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九回
第四十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第四十五回
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七回
第四十八回
第四十九回
第五十回
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三回
第五十四回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八回
第五十九回
第六十回
第六十一回
第六十二回
第六十三回
第六十四回
第六十五回
第六十六回
第六十七回
第六十八回
第六十九回
第七十回
第七十一回
第七十二回
第七十三回
第七十四回
第六十一回
却说安知县再问项氏曰:“前年忠孝王父子得胜回朝,荣显王爵,天下周知,小姐何不早言,重到此时方才说明呢?”项氏曰:“奴家前日守节逃遁,官料必死。虽然知忠孝王封王,未闻寻妻之事,疑是无情,故甘心守节终老,不愿嫁负义之徒。今见了恩诏,知是忠孝王有义,奏请朝廷,故有此诏;奴家若不说出,恰是负义欺君。”安匆县称□曰:“小姐果然有志,待卑职禀明上司,同项员外送小姐进京。”项氏谢曰:“多蒙贵县盛情,后当重谢。”安知县曰:“卑职怎敢望谢,但求令尊老大人并忠孝王父子日后照拂,便感恩不尽。”项氏曰:“这个自然,不须叮嘱。”
正言
...更多
第六十二回
却说孟士元闻忠孝王于二十五日早朝便要上表,答曰:“如此极好。”韩氏曰:“你须商议定当,但不要使小女失脸方好。”亦是天数未该相认,故忠孝王、孟士元父子失于捡点,偏不私下商议,欲使孟小姐当殿失脸,莫怪孟小姐翻脸无情。
当下孟士元父子、岳婿三人齐答曰:“此乃佳话,岂有失脸。”忠孝王曰:“小婿回舍具表,次早朝房等齐。”即起身上马,回府入内,满门尚在殿中伺候。忠孝王退入驾风宫,向画图作揖曰:“下官实因父母之命,迎娶刘氏,致被小姐见怪,大为不该。”谢罪毕退出,此时心中狂喜,坐立不定,苏不进刘氏富申。到了晚间,忠孝王仔细具
...更多
第六十三回
却说孟士元见二相夹攻,忠孝王自知将已败露,若不见机,必遭重罪,乃奏曰:“只因二月初五日郦相诊脉,臣妻跌昏,郦相相认,俱如郦相所言。臣只说此言,并无别话。”帝怒问曰:“倒底郦相是你女或不是你女,可说明白,免得怀疑。”孟士元只要卸担,乃奏曰:“陛下明镜,父女虽是至亲,但长十四五岁,即在绣房,父兄相见有限!且臣的女儿十六岁即改装潜逃,于今四年,臣已年老,心昏眼昏,焉能辨得真假。”帝闻言,即摇头曰:“你今真是胡涂。郦相欲救你妻,屈认你女,你却认以为真,致有许多闪话。”言讫,拍案嘱曰:“朕虽薄德菲才,自念登极以来,专务整访,朝纲幸得严肃,岂
...更多
第六十四回
却说郦相对刘氏曰:“今后我当改变骄傲。我平日待忠孝王不薄,他乃乘我入阁,进表乱言,今幸无人说我闲话。我一生耿直,是非面斥,从无见怪怀恨,倘是别人,岂不积怨在心?今后凡事不可狂妄,夫人若回,可说下官并无记怪,不必多心。但夫人亲驾降临,大为不该。”说罢回顾素华曰:“烦贤妻备酒礼待刘夫人,下官失陪。”即回身进内去了。素华即请刘氏坐下,笑曰:“拙夫性躁,有事面言,从无记怪。夫人面对尊夫说,可来相见,不须多疑。”刘氏称谢师娘盛德,寻思郦相果然美貌胜图,但官威利害,即对素华曰:“贱妾还要拜见太师义母,烦夫人请来相会。”素华曰:“家母现染微恙,
...更多
第六十五回
却说成宗见郦相赞白牡丹,乃曰:“先生可题一诗。”郦相领旨。内监呈上笔砚,郦相一挥而就,帝见上写《题白牡丹诗》,满洒丰姿不染泥,别传仙韵傲杨姐,轻笼夜露银塘影,薄剪春风玉燕衣。上苑韶华霞灿灿,申庭香气雪宰靠;珍珠帘外檬陇处,疑是轻绢是也非。
帝看毕喜曰:“白牡丹诗意极佳,红牡丹并无一吟,郦先生大为不公。”郦相曰:“此有何难,当再题一首。”
东皇作意聚韶华,出初倾城第一花。步金盏春酣浓带酒,玉兰风静暗流霞。杨妃薄汗凝红雨,甘后轻纳换绎纱;今夜承恩陪御宴,天香馆外月西斜。
...更多
第六十六回
却说孟士元叫下书人走进内堂,“王府的下书人拜见孟士元毕,票曰:“家王爷欲择吉日行聘,未知大人意下如何?特差小人前来请命定夺。”孟士元曰:“尔可回去,多多拜上尔家王爷,说老夫即刻到府请教。”王府下书的人领命回至王府,禀知其言,“孟尚书随后便来。”
且说孟士元打发下书人去后,韩夫人在后堂闻得孟士元要到王府,遂出来对孟士元曰:“尔至王府,切不可认那女子为己女,使我女儿日后无依倚。”孟士元曰:“逆女哪里顾及改扮之事,我劝尔休得想他为女。我前日险些儿被其害,若不是我舌辩,性命岂不枉送于逆女之手么?他既不认我为父,我何认
...更多
第六十七回
却说太后闻皇后所奏欲赐酒及脱靴之言,乃曰:“郦相是朝廷大臣,若有差池,如何是好?须要想得妥当,方无后悔。”皇后奏曰:“此酒实是能醉,不致害人性命,惟有此计,别无他谋。”太后曰:“既如此,来日当速宣来。”皇后领旨,谢恩退出,回宫自思,主上这几天为何不见进宫?即叫一名宫女前来,吩咐曰:“尔速传权目前来,说俺家有事差遣。”宫女领命来到偏殿,见权昌曰:“今奉娘娘命,速宣汝前去,有事差遣。”权昌闻皇后宣召,随同宫女进宫,朝见皇后曰:“不知娘娘唤奴婢前来,有何便会?“皇后曰:“俺家问你,这几天圣上在何处?若不真说,俺家活活打死你。”权昌见娘娘
...更多
第六十八回
却说成宗对皇后曰:“郦相办事无私,满朝大臣,谁能及彼?这几天告假,梁相与内阁大臣批案不甚妥当,朕日夜改批,甚是辛苦,所以无暇回宫,怎说朕有意躲避?若说你们女人,个有才貌,莫不互敬爱。朕与郦相俱系少年,游圆正是敬重大臣,留宿乃怜他路远,夜已深,回阁辛苦,他欲回阁,朕即令内侍送回,并不强留,怎说戏谑?御妻背后妄言,好不晓事。”说罢不悦。皇后曰:“郦相未验明白,焉知男女,怎说少华欺侮老师?”太后辩曰:“因有认母之事,贤媳所以疑心。”帝曰:“如果是女,梁相之女怎无异言?”皇后曰:“先后之弟一道表彰投到宫里,陛下便降旨配婚,今臣妾之弟竟置之
...更多
第六十九回
却说成宗帝又嘱权昌曰:“尔等须送郦相回府,方来交旨。”权昌等押了御擎,赶向明月池清风阁而去。帝自步行来到兴庆宫前,举头四望,其时驾凤已去,温妃迎接入宫,设宴款待。帝因偏护郦相,心喜做得完全,即便坐下畅饮一番。不表。
且说郁美儿告苗瑞英曰:“太后命我们脱靴验看虚实,今天子又令我们欺瞒,事在两难,姊姊作何主意?”苗瑞英曰:“朝筵如此吩咐我们,如果实说,将来性命难保。宁可敷瞒太后,不可得罪朝廷。”商议已定,回至万寿宫,奏称郦相呕血不停,慷慨欲绝,帝恐污秽宫阐;已着武士将尸送回相府,交还梁相收碱。太后闻奏,大惊失色,
...更多
第七十回
却说成宗对郦相曰:“朕强迫忠孝王与云南孟女成亲,卿就可脱身。卿若不听朕言,貌作孟氏,朕当照律究办,决不宽贷。”郦相曰:“三日之后便见分明。”帝想如此美貌,看来断难私通,若肯替朕脱衣,心愿已足。即对郦相曰:朕恐卿醒后,知道失脱绣鞋,疑必败露,故特冒雨通知,不料适逢暴雨,打得朕衣襟俱湿。卿当念朕辛苦,替朕脱下雨衣。”郦相面变怒容,跪下奏曰:“臣最重礼法,极感圣恩,只好来生补报。臣非侍御,怎敢不遵礼法,为陛下脱衣?还望陛下自重,不可有乖礼法。”帝不悦曰:“朕只烦尔替朕脱衣,便如此抗拒,好不薄情。”郦相跪伏叩头曰:“臣愿请死,不敢紊乱礼法
...更多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吴迁
(元)佚名 李之亮 点校
(明)屠隆
杨玄操
陈守真
汉·张苍
明·丰坊
清·弘赞
明·杨宏
战国·尉缭
清·祝庆祺
钱基博
张拟
宋·戒珠
清·黄淦
清·柳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