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十一-皇明經世文編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十一
華亭徐孚遠闇公 宋徵璧尚木 陳子龍臥子 顧開雍偉南選輯
宋存棐端木參閱
呂司馬奏疏(疏) 龔□□集(說)
呂司馬奏疏(疏)
呂光洵
◆疏
修水利以保財賦重地疏
○修水利以保財賦重地疏
【 江南水利】
今天下大計。在西北莫重於軍旅。在東南莫重於財賦。而蘇松等府地方。不過數百里。歲計其財賦所入。乃畧當天下三分之一。由其地阻江湖。民得擅水之利。而修耕稼之業故也。近歲水路漸湮。有司者既不以時奏 聞。而民間又不肯自出其力。隨處修治。遂至於大壞。而瀦泄之法。皆失其常。自嘉靖十八年以來頻遭水患而去年尤劇、今年又值旱災、其始高阜槁枯、至七八月間河浦絕流、雖素稱沃壤之田、皆荒落不治、而耕稼之民、困餓流離。無以為命、伏蒙 皇上憐其疾苦、 詔蠲常稅數十萬石、又令郡縣發廩以賑之、恩澤甚厚、田野父老、莫不感激泣下、然困者未甦、饑者未飽、而公私儲蓄、已告空竭矣、萬一來歲雨暘少愆其候、民復告饑、又將何以繼之、此臣之所以私憂而過計也、臣聞善治病者。必攻其本。善救患者。必探其源。水利之興廢。乃吳民利病之源也。蠲賑優矣。而水利不修。是猶治病者專療其標。而不攻其本。未有能生者也。臣愚以為莫若兩利而並舉之。此標本兼治之方也。臣嘗廵歷各該地方、相視高下、詢問父老、頗得其說、輒敢條為五事、仰俟 聖明裁擇、一曰廣疏濬以備瀦洩。二曰修圩岸以固橫流。三曰復板閘以防淤澱。四曰量緩急以處工費。五曰專委任以責成功。 何謂廣疏濬以備瀦洩、葢三吳之地。古稱澤國。其西南翕受太湖陽城諸水。形勢尤畢。而東北際海岡隴之地。視西南特高。大抵高者其田常苦旱。卑者其田常苦澇。昔人治之。高下曲盡其制。既於下流之地。疏為塘浦。導諸湖之水。由北以入於江。由東以入於海。而又畝引江潮。流行於岡隴之外。是以瀦洩有法。而水旱皆不為患。近年以來。縱浦橫塘。多湮塞不治。惟二江頗通。一曰黃浦。二曰劉家河。然太湖諸水源多而勢盛。二江不足以洩之。而岡隴支河。又多壅絕。無以資灌溉。於是上下俱病。而歲常告災。臣據各府所報河浦湮塞之處。在下流者以百計。而其大者六七所。在上流者亦以百計。而其大者十餘所。治之之法。當自要害者始。宜先治澱山等處一帶茭蘆之地。導引太湖之水。散入陽城昆承三泖等湖。又開吳淞江并大石趙屯等浦。洩澱山之水以達于海。濬白泖港并鮎魚口等處。洩昆承之水以注于江。開七浦鹽鐵等塘。洩陽城之水以達于江。又導田間之水。悉入于小浦。小浦之水悉入于大浦使流者皆有所歸而瀦皆有所洩則下流之地治而澇無所憂矣乃濬臧村等港以溉金壇。濬澡港等河以溉武進。濬艾祁通波以溉青浦。濬顧浦吳塘以溉嘉定。濬大瓦等浦以溉崑山之東濬許浦等塘以溉常熟之北。凡岡隴支河。湮塞不治者。皆濬之深廣。使復其舊。則上流之地亦治而旱無所憂矣此三吳水利之大經也。 何謂修圩岸以固橫流、葢四府最居東南下流、而蘇松又居常鎮下流、其水易瀦而難洩。雖導河濬浦引注于江海吾鄉有塘長之役昔以修塘也今僅以濬河耳而每遇秋淋泛漲風濤相薄則河浦之水。逆行田間。衝齧為患。宋轉運使王純臣常令蘇湖作田塍禦水。民甚便之而司農丞郟亶亦云治河以治田為本。其說多可採行。臣嘗詢問故老。以為二三十年以前。民間足食無事。歲時得因其餘力。營治圩岸。而田益完美近年空乏勤苦。救死不贍。不暇修繕。故田圩漸壞。方之田水旱無備者止以無溝洫圩岸故耳而歲多水災是吳下之田以圩岸為存亡也失今不治則坍沒日甚。而農桒日蹙矣。宜令民間如往年故事每歲農隙。各出其力以治圩岸。圩岸高則田自固。雖有霖澇。不能為害且足以制諸湖之水不得漫行而咸歸於河浦則河浦之水自高於江江之水自高于海不待決洩自然湍流而岡隴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又得畝引以資灌溉葢不但利於低田而□ 何謂復板閘以防淤澱、河浦之水。皆自平原流入江海。水漫而潮急。沙隨浪湧。其勢易淤。不數年即菹茹成陸歲修之則不勝其費。昔人權其優宜。去江海十餘里或七八里。夾流而為閘。平時隨潮啟閉以禦淤沙。歲旱則閉而不啟以蓄其流。歲澇則啟而不閉以宣其溢。志稱置閘有三利。葢謂此也。而宋臣郟僑亦云錢氏循漢唐遺事。自松江而東至于海。又遵海而北至于楊子江。又沿江而西至于江陰界。一河一浦。大者皆有閘。小者皆有堰。臣按郡志。葢與僑之言頗合。然多湮廢。唯常熟縣福山閘尚存。正德間廵按御史謝琛議復吳塘等閘而不果即今金壇縣議復莊家閘。江陰縣議復桃花閘。嘉定縣議於橫瀝練塘等處各置閘如舊。臣訪諸故老。皆以為優。以是推之。凡河浦入海之地。皆宜置閘。然後可以久而不壅。葢不獨數處為然也。 何謂量緩急以處工費、夫經畧得宜。則事易集。施為有漸。則民不煩。往歲凡有興作皆併役於一時。是以功未成而財食告匱。為今之計。宜令所在有司檢勘某水利害大。某水利害小。某水最急。某水差緩。其最大而急者。則今歲修之。次者明年修之。次者又明年修之。則興作有序。民不知勞。而其工費之資。亦可以先時而集矣。但方今歲時荒歉。公私俱絀。既不可加歛於民。而 內帑又不敢望。乞將見查節年未完錢糧。係糧解大戶侵欺者。此項在今日又不可□矣督令有司設法清追自嘉靖二十四年以後者照舊起解。二十三年以前者。量支數十餘萬兩。存留在官。畧倣宋臣范仲淹以官粮募饑民。修水利之法。行令有司查審應賑人數。籍其老病無力者為一等。壯徤有力者為一等。無力者日給米一升。聽其自便。有力者日給米三升。就令開濬。通將前項官銀及賑濟錢糧。一體通融給散。各另造冊查考。則官不徒費。民不徒勞。所謂一舉而兩利者也。以後年分每於冬月募民興作。至次年二月而罷。其費用皆取於侵欺。不足則繼之以賍贖。大約三四年而止。通計所費。不過三四萬。而水利大治矣。夫計利害者。必權輕重。四府所入。歲不下數百萬。而今年一遇災傷。放免者即三四十萬。他日荒亡逋負不能追徵者。又不知幾十萬。以疏濬之費。准其凶荒陰耗之實。其孰得孰失。孰多孰寡。不待較而知也。 何謂專委任以責成功、夫論事非難。而建事為難。建事非難。而成事為難。臣嘗仰稽 先朝大臣奉 命經理吳中者。凡數十餘人。其有功於水者。殆不過數人。惟正統間。廵撫侍郎周忱功効最著吳民至今思之此時東南物力尚饒可供文襄揮霍夫忱之才固有過人者。葢亦 先朝委任特專而歷年又久故忱得以盡行其志近來江南數被水患。常遣大臣疏治。多欲以歲月成功。故雖賢者亦不暇為 國遠慮。此臣所謂成事之難也。臣願申明 先朝委任周忱事例。特敕撫臣。務為長久之計。凡一應錢糧夫役。與夫疏治經畧之宜。工成緩急之序。聽其以便宜從事。而責成功焉。其府州縣有司官員。凡遇陞遷行取給由者皆必考其水利有効。方許離任。其遷延玩愒。及處置乖方。費財而僨事。仍聽臣等隨事糾治。以懲不恪。如是則事有定規。人有定志。而成功可期矣。此五者治水之要也。臣嘗會集蘇州府知府范慶、松江府知府何繼之常州府知府符驗、鎮江府知府林華、嘉定縣知縣張重、崑山縣知縣宋伊、吳縣知縣張思誠、青浦縣知縣楊垚、丹徒縣知縣茅坤、金壇縣知縣黃縉等、面議可否、皆以為便、臣又精思累月、乃敢昧死 上聞然臣猶有三慮焉、臣聞羣志難集、浮言易興、是以事每阻於旁撓、功多毀於垂成、臣竊見上流喉咽之地。淤澱豐衍。士大夫浮議必□矣多為民間所據一旦欲取而疏之。是必游揚其說。以為興作不便。此臣之所慮者一也。工役之費。出於侵欺、而善侵者類多豪猾。憑藉根連。堅不可破。臣甞廉治二十餘人。而有司皆畏其口語。莫敢窮竟。今欲悉其類而清之。亦必游揚其說。以為興作不便。此臣之所慮者二也。郡縣有司。咸受約束。而責以成功。其志在於生民者。固皆欣然樂於從事矣。而其因循觀望。隨俗俯仰。以規速化者。亦必游揚其說以為興作不便此臣之所慮者三也。臣愚以屏此三者而後五事之功可成也。伏乞 皇上仁明獨斷、敕下該部詳議施行、民生幸甚、
龔□□集(說)
龔輝
◆說
採運?說
○採運?說
【 川蜀採木】
公奉命採木營仁壽宮故作此說
謹按全蜀古梁益之地、險厄四塞、獨冠天下、唐杜李二子形諸咏歌、至稱天以擬之、固以見非人世所宜有也、乃若採取所由、特異內壤、人跡不到、魑魅魍魎之區其山則有若青岡黑蕩古嘴磨角偏腳坎頂薄刀棺木殺人剮腦猿猴菩薩峻虎陷鬼蛇退馬鞍之類。其水則有若龍吼魚□羊角雞肝臊虎喂賊落眉結髟?火雷鳴混陣甕柄剪刀閻王老虎帚節鬼門。以至眼號穿錢。路名鬼錯。灘成八害。崕目萬人之類。顧名思義。險實與俱。第不幸而不遇二子、寂寥無聞、其亦幸而未經品題、不拒人於千里自分終棄之材、猶得以登廟堂之用也、作山川險惡、寒巖氷壑、崎嶇萬狀攀木緣崖、索橋傴僂、升之則躋於九天之上、降之則入於九地之下、怵目駭心、神云?鬼飛越、作跋踄艱危、嘗聞蚺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禽獸偪人、自古為然而况深山窮谷、老箐荒林、固其所窟穴哉、作蛇虎縱橫道里之遠、程以千計、夫役之眾、日以百計、供頓之繁歲以萬計、櫛風沐雨、水陸疲勞、雖雞犬亦有不寧者作採運困頓斷岸千尺、下臨無際結搆重叠、綿亘數里、作飛橋度險、梁棟美材、天地固秘藏之、重以頻年採取之故、所遺無幾、崇岡叠巘、限隔高下、其為力且百倍於曩時、作懸木吊崖、人日食米一升一夫負米五斗。往返之期有七日。自給之外。僅足以給二人。萬一變生不測。趨赴少後緩急將何所濟。作饑餓流離、輕生嗜利、夷虜之常、以逸待勞、以眾暴寡、昏夜乘間將何所不至哉、作焚刼暴戾、天災流行、世所必有、加以蠻烟瘴雨之所侵滛、饑渴勞瘁之所搖奪、鮮不及矣、作疫癘時行、至若灘高水落。為力尤難。築堤壅泉。架木飛輓。若轆轤之汲井然。游移前卻日不能以一里。作天車越澗波濤泛漲、衝激四出挽留無計仰天太息要之水旱俱病。惟川蜀為然。作巨浸飄流、上自藩臬以至若府州縣、轉相督責、撫字之心誠勞、而職業固然、不敢怠廢、矧無知犯法、小民之恒性哉、作追呼逮治、山林材木、初不必其皆良。兼之天時人事。參錯不齋外直而中空者十之八。毀折而遺棄者什之九。僥倖苟且。百纔一二。宿負未償、新逋是急。稱貸不足。繼以田宅。田宅不敷、繼以子女。子女不給。隨以妻妾、夫人孰不欲有宮室之奉、夫妻子毋之屬哉、自全之道、固如是也、作鬻賣償官、驗收登記、比次成筏、連筯捩頂顧募器用之類、種種各備、每筏為木、凡六百有四。為竹凡四千四百有五。為銀以兩計者凡百四十有八、公私耗斁、莫可勝記、作騐收找運、自蜀至京不下萬里、每運為筏、以二十三十為率、每筏運夫四十、每夫日計直十分之五、大約三年、其為直殆且六萬要皆生民膏、血日朘月削、其存幾何、父往子來、曾無寧歲、出萬死於一生、作轉輸疲弊、噫不身膏野草、則葬於江魚之腹、隨其所在、動若陷穽、彼青黃雕刻木之災也、楩楠杞梓、獨非生民之災乎、夫楩楠杞梓、愛護而保全之、徒以應用營建所需之故、而傷 陛下赤子、曾楩楠杞梓之所不若、每三復萇楚之詩、為之於邑、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十一終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西晋·炖煌三藏
宋·宋子安
唐·义净
(南朝梁)沈约
清·陆世仪
清·李雨堂
清·陈鉴
孙禄堂
明·杨循吉
宋·范仲淹
清·吴兰修
元·蒋祈
(明)郑朴 辑
宋·佚名
(清)况周颐
(清)山阴俞蛟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