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十七回 大中丞统属文武 小天子甄别贤奸-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
第十七回 大中丞统属文武 小天子甄别贤奸
却说江苏大小六十三府州县全省官员,自从得了抚藩臬三宪台会衔通札,都于正月上旬纷纷晋省,络续取齐。长元吴三县在苏州城内,近在咫尺,幸无跋涉之劳。然新年来同僚酬应,格外闹忙,几至日鲜暇晷。各府县知事官咸在胥门一带租借民房居住,道前街养育巷慈悲桥左右商店,皆靠此莫不利市三倍,街道上车马往来,正是肩摩毂击,异常热闹。说到苏州一省,为东南富庶之区,原分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徐州府、淮安府、扬州府、江宁府。八府之中,以江宁为首,苏州次之,因两江总督部堂驻节江宁,巡抚部院常驻苏州故也。余如太仓州、南通州、太湖厅,较知县为大。而一府有辖五六县者,七八县八九县不等。此刻全省府县正印官,不论实授、署理、代理,皆奉札来省,只待初十那一天五鼓,齐集辕门听点。两司两道守备中军城营卫队等武职,也都随班伺候。一到黎明交着初十那一天,抚台大人升座大堂,一声呼喝,打鼓打板,好不威风凛凛。全省六十三州县官,个个领顶辉煌,脚靴手版,谨慎小心,恭恭敬敬的挨班站候仪门外听点进见。堂上五通板三通鼓罢,案上红烛摇光,庭中乌鹊出巢,寂静肃穆中,祇听得堂上高呼“江宁府蒋焕章”,本人答应一声“到”,跻跻跄跄上前打拱,接卷按号入座。座位多排列在大堂两次间,东西相向。绩一连二的苏州府魏国柱、松江府袁观涛、扬州府徐乃嘉、淮安府史可仪、徐州府何梦周、太仓州钱諟明、上元县黄廷栋、句容县笪谦、长洲史廷扬、元和潘庭硕、吴县姜霞初……直点到丰、沛、萧、杨。六十三州县官,一个个应名接卷入号,各人排出文房四宝,息静无喧,只等题目纸下来。 时光容易,不消几个耽搁,早已辰牌时分,天光亮透,鸟鹊乱飞。幸得檐溜停歇,旭日高挂绿槐树顶,而一股晓寒之气,直逼砚池。各官呵冻磨墨先行试笔。这种情景,在一班考职出身的知县府,想来仿佛从前院试闱场,永已不弹此调,未免感今思昔;在几位捐班出身的,只自满腹忧愁,从出母胎未曾干过这痨什子,少停不知玩些什么把戏,两丬老面皮上一股热气透上来,被那朔风一吹,倒也热不出,惟有两朶红云,从眉心涌起。三声炮响,吹鼓亭里吹吹打打,将头门仪门角门统统封锁,关防严密,水泄风缝不通。正是急得那一班摇头大老爷,人中吊过额角,暗暗里兀在摇头。辕门上差使早几日派定,旗牌守门,戈什哈伺候,文巡捕武巡捕左右巡逻,以防传递代枪。粮道秦联元派题目纸,苏州浒墅关督办收卷,发照出签,藩臬两司打戮收卷。题纸发下,按位发给,有一个人有一张。大家捧来一看,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两句论,后附苏台怀古诗不拘体韵。那老在行科甲出身的,放出老本事来,究属不推板,磨墨握管,点头播脑,伏案而书;最苦那捐班老爷,官则做了长久,逢着考试,只会考别人,不会试自己,此刻真正要他的老命,说不出、画不出的苦,哑子吃黄连,独剩对这张题目纸呆看,嘴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两丬嘴唇上下一开一阖,嘴角里唧唧有小声音。看到“苏台怀古不拘体韵”,更加莫明其土地庙城隍庙。再看看别位老兄,都是下笔飕飕风雨,春蚕食叶之声,有时得意忘形,露出本来色相、旧时面目,低吟缓咏,推敲起来。今朝不是抚台大人考试,简直阎罗天子索命! 闲文休絮,讲到汤大人,身坐暖阁,望阁下两旁诸州府县看过来,尽是衣冠济济,领顶光光,独有坐在靠阶栅东首第二排第一位的,衣冠敝旧,面目憔悴,好似带病的状态。汤公坐在高处望到栅阶,太远有些看不清楚,但见他伏案而写,有时仰天而嘘,似乎搜索枯肠,神气狠肯用心似的。汤公着实留意,但看不清此人为谁,特于座上抬身,仍恐他人立起有碍文思,故走下与藩司作闲谈,移步至各人案前东看西看,慢慢走至阶栅之旁,横眼斜观此人,方识是嘉定县陆陇其。汤公看到陆稼书,心中一快:陆知县在任声名极好,闻得一贫如洗,两袖清风,今见其衣冠残碎、面目枯黄,确是忧国爱民的现象。历观全省同僚七八十人,谁不是肥头胖耳、华服鲜裳?素闻陆陇其乃浙江平湖籍进士,过班文章必妙,且观他笔墨如何。汤公一面想,一面仍是东看西看,与臬司略为小谈,然后走入暖阁坐下。时光极其容易,已将巳牌时分,打戳官手捧印泥磁缸,右手执小玉图章,从上边打下来。有的卷子已誊一两叶,有的仅写十余行,你写到那里,这朱印戳在那里。阅卷的亦颇注意,看你笔性迟速。此刻打戳的并不问你,也有好几个只写了一个题目,一句句子都没有;也有连题目都未写,打戳的不能不打,也只得埋埋虎虎在半页之前打了一个印在上面,就算卸职,究属非考秀才举人,那个肯来顶真与同寅为难,做顶死寃家呢?可晓得十几个捐班知县摇头大老爷,如沛县彭景芗、金匮县冯世杰、上海县尚之敬、丹徒柳阳凤、江阴谈古岱、山阳管汝安、新阳褚洁身、崇明真葆佩、靖江孟贤孙、昭文李瑚图等,你对我看,我对你望,不是搔鬓,定是挖耳,有个面孔涨得像血贡猪猡,有个像胡狲屁股,目定铜铃,颜如僵尸,十八画师画弗像,煞是可怜可笑。初十那一天,苏州府三首县,事前早有成约,彼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将诗文草草完篇交了卷,先出场,或有别样传唤,倘使绷在场面上,堂上未免不快活,反为不妙,求荣反辱,何苦呢?所以他三位好似同气连枝的,长洲史廷扬交了喜卷,接连就是元和潘庭硕;潘公方纔取拔照出签在手,吴县姜太公已把卷子抢步上前,也交藩台亲手收了,笑欣欣打了一个招呼,掣了一枝照出竹签,赶紧一步奔到甬道上,彼此传呼了,笑迷迷大摇大摆的出去,在仪门内恭候,只等开门,与戈什哈握手闲谈。此时已交午正三刻,抚台衙门本有子午例炮,三首县交了卷,恰恰赶到仪门,而头门外照墙里亦恰恰放炮,好像接他们三人似的,好算无巧不成书。汤公看见已有人交卷,望下一看,乃是长元吴三首县,暗暗点头称赞能员。那东面坐的山阳管汝安、江阴谈古岱,看了三首县缴卷出去,那一阴一阳两位宝贝,江山不保,性命难逃,昨夜三更来院,今日午正肚皮又是饿,身上又是冷,卷子上墨迹未留,蛔虫不客气咕噜咕噜底乱嚷,真所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宁可丢官回陕西抱儿子吃大饼,这种无告的苦头吃了何处伸寃!到未牌时候,他二人坐得上下肩,平日是同乡,素来久慕大才的,料想今日等到康熙万万年,也等不出半个西瓜大字,肚饥实在难熬,也顾不得什么了,大家将身体移近一些,附耳低声,恐防他人听了难乎为情,打了陕西土白,商量了一回:题目不写,未免说瞧不起抚台,我们题目写得好好的,我老子文章不做是不妨的。山阳江阴两位贤令尹绝妙计策打定,就呵了冻砚,说也奇怪,老天也与他作难似的,一只蒲扇大手,五只萝卜大指,握了一枝七寸斑管,揑了实心拳头,写“道之以政”的道字,被这冻墨拖住,呵一笔化一笔,一个道字,足足写了三个格子,还在红线以外。北边人身体长大,连那写的法书也长而且大,冻笔更不由自主,明明要写道字写成之后,亦像遒字,亦像达字。阴阳二君,宜兄宜弟难弟难兄,只顾肚皮饿,不顾面皮厚,也学长元吴的法子交卷掣签,头也不回,二人一缕烟急望甬道,大踏步如飞而至仪门,高鸟脱笼,猛虎离山,心中又气又喜又恨又惭愧。长元吴见有有二位早交卷同僚来了,欢迎畅叙,聊尽地主之谊,不在话下。堂上收卷朋友心是闲空,看有卷子自然要翻开来赏鉴赏鉴,换换眼光,奇文欣读,先覩为快,这是读书人的积习如是。那里晓得真是奇文,一部无字天书!苏州人俗语,笑杀夷亭王三。一看他浮票上尊姓大名,方知山阳管汝安、江阴谈古岱,这一阴一阳,正是太极图玄机妙理,都包涵在不言之中。这时官厨房按位送上热汤暖碗面,各人一碗,谚所谓饥不择食,大家均饿了,故而一到手大家吃个精光大吉。此时各人也有络绎的交卷上来,收卷官亦无暇翻阅了,一手接卷一手掣签。申初时分命放头排,文武巡捕传命出去,三吹三打,三炮高声,头排出去二十余人,堂上三分中去其一分,此时交卷者更多。不多一刻,接连又放二排,到申末夕阳挂檐,三排净放。收卷官送卷入内,各归衙门,明日再来上院。汤公入内阅卷,如何情形,且待下回分解。 评 篇首叙述苏境吏治沿革,了如指掌。 考试怪状,历来章回小说中叙及者颇少,作者独能蘸笔伸纸,淋漓摹写,将蒲留仙所谓如蜂如蚁之情形,活跃纸上,可谓能手。间及禅语,尤觉妙趣横生。民国初年亦曾行所谓文官考试矣,闻友人言其中怪状不一而足,惜谈者未详,谅亦不过如本书中阴阳二宝贝而已。一部无字天书,可谓妙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普陀洛迦新志
陈·真谛
唐·冯贽
清·杜臻
清·王泰林
缪荃孙
明·傅山
阮元
陆心源
华岳
汉·于吉
(晋)陶渊明著
明·董说
清·壮者
(南朝宋)郭季产撰
明·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