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六壬技术-未知
六壬技术目录:
起课
地盘
天盘
月将
取活盘
天干寄宫
寄宫订正
立四课
起贵人
旬空
起课
起课
(1)定时起课
六壬起课有“定时”与“活时”之分,定时是以起课当日当时的干支为逻辑起点,进入预测系统,此为“定数预置耦合系统”。
例2006年10月1日上午10时起课,即为:
年 月 日 时 (子丑空)
丙 丁 癸 丁
戌 酉 亥 巳
...更多
地盘
地盘是用十二个地支所组成的,恒定不动,表示时辰位置和平面方位,以及立体空间。
地支作一年看时,则一支为一月,十二支共十二月。
地支作一日看时,则一支为一个时辰,十二支共十二个时辰。
地支作平面看时,卯为东方,午为南方,酉为西方,子为北方。
地支作立体看时,卯为左,酉为右,午为上,子为下。
...更多
天盘
天盘与地盘结构相同,也是用十二地支组成,只不过地盘静止不动,天盘运转不巳,并且不设固定位置。天盘十二地支称十二宫,代表天文中黄道十二宫。
太阳周年运动(视运动),可在黄昏时分观察西方接近太阳的那个星座,经过一个时期,比如一个月,再看一下,原来的星座已经沉没。而出现的是原来星座东面的星座,这说明太阳自西向东移动了。古人把这个太阳在天空中由西向东的移动路线,习惯用黄色表示,所以叫黄道。把月亮移动的路线称白道,用白色表示。将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与地球球面相交的线称为赤道。黄道是从巴比伦星象学引进的
...更多
月将
雨水至春分正月,月将在亥宫(用登明亥将)。
春分至谷雨二月,月将在戌宫(用河魁戌将)。
谷雨至小满三月,月将在酉宫(用从魁酉将)。
小满至夏至四月,月将在申宫(用传送申将)。
夏至至大暑五月,月将在未宫(用小吉未将)。
大暑至处暑六月,月将在午宫(用胜光午将)。
处暑至秋分七
...更多
取活盘
知道月将,再根据起算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天地盘了,地盘是恒定不变的,天盘是运转不已的,每次预测都不同,称之取活盘。
例正月雨水之后的一个午时测占,正月为寅,与之相合的亥为月将,把亥加临到地盘午(占时)之上,然后将其余各地支按次序排布,形成天盘。两个中气之间约30天,其间任何一天的午时,都是如此摆布,每30天才有变化,说明太阳月走完了一个宫,全年要经过12个宫。
亥将加临地盘午时确定天盘
大六壬传统
...更多
天干寄宫
奇门显用天干,地支隐于其中,而六壬相反,显用地支,而天干隐于其中。这是指地支中暗藏了特定天干,天干寄生地支中,又称禄库,如天干甲寄于地支寅,实际就是甲几乎等于寅,其它天干也是如此。寄宫口诀如下:
甲课寅兮乙课卯,丙午戊戌分别论,
丁巳己未庚申上,辛酉壬子是其真,
癸课原来亥宫坐,分明要用四正神。
求简便可见下表(圈外为天干,与圈内地支对位而寄在其宫):
...更多
寄宫订正
a.启用子、午、卯、酉4个地支。
传统大六壬起课时,天干寄宫摒弃了子、午、卯、酉四个地支,古人认为子为夜极,午为昼极,卯为东方日升之时,酉为西方日落之时,是阴阳互转、昼夜交替之临界线,称之关、隔之地,所以“分明不用四正神”。
其实这是古人的主观意识在作祟,在这四个时段,照旧星移斗转,照旧万事万物与时间一同平滑流逝,并没有滞迟或跳跃的感觉,毕竟这不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而是平行的一个流动过程,一个人为的时间记号而已。所以,我认为子、
...更多
立四课
第一步:先将测事当日天干、地支写上,如甲子日,乙丑日。先看天干,依十天干寄宫规定,查日干寄在地盘哪一支,如天干甲寄地盘寅,天干乙寄地盘卯。再看地盘其支上加临的是天盘何支,将其支写在当日天干的上方,此即第一课。
例:甲子日 亥将已时占
月将加时取天盘,先将月将亥加临地盘巳之上,以确定天盘。见下图天地盘,内圈为地盘恒定不变,每占相同,外圈为天盘运转不已,每占不同。
① 月将亥
...更多
起贵人
贵人即天将,六壬测事符号,一共有十二个,其排列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1贵人 2青龙 3六合 4勾陈 5腾蛇 6朱雀
7太常 8白虎 9太阴 10天空 11玄武 12天后
贵人分昼贵、夜贵;按不同的起课时间来确定:
昼贵:卯、辰、巳、午、未、申,共6个时辰(从早上5时起至下午5时前止)。
夜贵:酉、戌
...更多
旬空
旬空可直接从天地盘上查找。方法是用当日天干加临在当日地支上(天地盘),顺数至癸止(十天干最后一位),后面两个地支即是空亡。
例:乙亥日巳时,戌将(甲戌旬中申酉空)
日干加日支顺数,从天盘数或从地盘数,都一样。但运用则有天空、地空、天地皆空之别。
旬空表
日干推时表
(完)
...更多
1
2
可能你会感兴趣
太公金匱
明·钱椿年
元·李东垣
宋·陈襄
元魏·昙摩流支
陆贾
韩邦庆
清·万维鶾
(南宋)吴自牧
唐·柳宗元
孙光祖
海上独啸子
南朝·宗懔
(宋)曾巩撰
(元)程端礼
唐·金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