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全漢文卷十三-全漢文
全漢文卷十三
烏程嚴可均校輯
義帝
帝名心。楚懷王孫。秦二世二年。項梁求得之民閒。立為楚懷王。都盱台。漢元年。項籍尊為義帝。徙都郴。二年。英布承籍指。陰令吳芮共敖擊殺之江中。
與諸將約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王名籍。字羽。一字子羽。下相人。楚將項燕孫。秦二世元年。從季父梁起兵。為裨將。二年。楚懷王以為次將。封魯公。三年拜上將軍。漢元年。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五年兵敗。走烏江。自刎死。有兵法一篇。
義帝 項王 劉舍 陳餘 一
斬宋義出令軍中
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
(史記項羽本紀。)
劉舍
舍。項王枝屬。賜姓劉。文帝十年嗣父襄爵為桃侯。
(漢書功臣表作桃安侯。百官表作桃丘侯。今從史記項羽紀及申屠嘉傳。)
景帝時為太僕。遷御史大夫。中三年代周亞夫為丞相。後元年卒。謚曰懿侯。一云哀侯。
請定箠令
笞者。箠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節。當笞者笞臀。毋得更人。畢一罪乃更人。
(漢書刑法志。景帝中六年。詔定箠令。丞相劉舍御史大夫衛綰請。)
陳餘
餘。大梁人。事陳涉為校尉。趙王武臣以為大將軍。項王入關。以南皮旁三縣封為成安君。趙王歇又立為代王。留相趙。漢三年。韓信破趙。斬于泜水上。
遺章邯書
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聞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並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內郤。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鈇質妻子為僇乎。
(史記項羽本紀。又見漢書項羽傳。又見荀悅漢紀有增刪。)
宋義
義。故楚令尹。秦二世二年。楚懷王以為上將軍。號卿子冠軍。三年為項王所斬。
陳餘 宋義 宋昌 二
下令軍中
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
(史記項羽本紀。)
宋昌
昌。義孫。以家吏從高帝起山東。遷都尉。出為代中尉。文帝元年拜衛將軍。領南北軍。封壯武侯。景帝中四年有罪。奪爵一級為關內侯。
勸進代王議
群臣之議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桀並起。人人自以為得之者以萬數。然卒踐天子之位者劉氏也。天下絕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磐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漢興。除秦苛政。約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難動搖。三矣。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擅權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入北軍。一呼。士皆左袒為劉氏。叛諸呂。卒以滅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雖欲為變。百姓弗為使。其黨寍能專一邪。方今內有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南、琅邪、齊、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獨淮南王與大王。大王又長。賢聖仁孝聞於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史記文紀。丞相陳平太尉周勃使人迎代王。張武等議稱疾毋往。以觀其變。中尉宋昌進曰云云。又見漢書文紀。稍有刪節。)
孔鮒
鮒一名甲。字子魚。魯人。一字甲。或稱孔甲。或謂之子鮒。孔子八世孫。陳涉起兵。以陳餘薦為博士太師。涉敗俱死陳下。
將沒戒弟子
魯。天下有仁義之國也。戰國之世。講頌不衰。且先君之廟在焉。吾謂叔孫通處濁世而清其身。學儒術而知權變。是今師也。宗于有道。必有令圖。歸必事焉。
(孔叢子荅問篇。)
宋昌 孔鮒 孔臧 三
孔臧
臧。鮒從曾孫。文帝九年嗣父聚
(孔叢作彥)
爵蓼侯。元朔二年拜太常。五年坐事免。
諫格虎賦
帝使亡諸大夫問乎下國。下國之君。方帥將士於中原。車騎駢闐。被行岡巒。手格猛虎。生縛貙豻。昧爽而出。見星而還。國政不恤。惟此為歡。乃夸于大夫曰。下國鄙固。不知帝者之事。敢問天子之格虎。豈有異術哉。大夫未之應。因又言曰。下國褊陋。莫以娛心。故乃闢四封以為藪。圍境內以為林。禽鳥育之。驛驛淫淫。晝則鳴嚾。夜則嗥吟。飛禽起而翳目。走獸動而審音。犯之者其罪死。驚之者其刑深。虞侯宛令。是掌厥禁。於是分幕將士。營遮榛叢。戴星入野。列火求蹤。見虎自來。乃往尋從。張罝網。羅刃鋒。驅檻車。聽鼓鍾。猛虎顛遽。奔走西東。怖駭內懷。迷冒怔忪。耳目喪精。值網而衝。局然自縛。或隻或雙。車徒抃讚。咸稱曰工。乃縛絲組。斬其爪牙。支輪登較。高載歸家。孟賁
(案。當有脫文。)
被髮瞋目。躁猾紛華。故都邑百姓。莫不于邁。陳列路隅。咸稱萬歲。斯亦畋獵之至樂也。大夫曰。順君之心樂矣。然則樂之至也者。與百姓同之謂。夫兕虎之生。與天地偕。山林澤藪。又其宅也。被有德之君。則不為害。今君荒于遊獵。莫恤國政。驅民入山林。格虎於其廷。妨害農業。殘夭民命。國政其必亂。民命其必散。國亂民散。君誰與處。以此為至樂。所未聞也。於是下國之君乃頓首曰。臣實不敏。習之日久矣。幸今承誨。請遂改之。
(孔叢子連叢上。)
孔臧 四
楊柳賦
嗟茲楊柳。先生後傷。蔚茂炎夏。多陰可涼。伐之原野。樹之中塘。溉浸以時。日引月長。巨本洪枝。條修遠揚。夭繞連枝。猗那其房。或拳局以逮下。
(當脫土字)
或擢跡而接窮[窮當作穹]蒼。綠葉累疊。鬱茂翳沈。蒙籠交錯。應風悲吟。鳴鵠集聚。百變其音。爾乃觀其四布。運其所臨。南垂大陽。北被玄陰。西奄梓園。東覆果林。規方冒乎半頃。清室莫與比深。於是朋友同好。几筵列行。論道飲燕。流川浮觴。殽核紛雜。賦詩斷章。合陳厥志。考以先王。賞恭罰慢。事有紀綱。洗觶酌樽。兕觥並揚。飲不至醉。樂不及荒。威儀抑抑。動合典常。退坐分別。其樂難忘。惟萬物之自然。固神妙之不如。
(當有訛字。)
意此楊樹。依我以生。未丁一紀。我賴以寍。暑不御簍。淒而涼清。內蔭我宇。外及有生。物有可貴。云何不銘。乃作斯賦。以敘斯情。
(孔叢子連叢上。)
鴞賦
季夏庚子。思道靜居。爰有飛鴞。集我屋隅。異物之來。吉凶之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為常。棄常為妖。尋氣而應。天道不踰。昔在賈生。有志之士。忌茲鵩鳥。卒用喪己。咨我令考。信道秉真。變怪生家。謂之天神。修德滅邪。化及其鄰。禍福無門。唯人所求。聽天任命。慎厥所修。棲遲養志。老氏之疇。爵祿之來。秖增我憂。時去不索。時來不逆。庶幾中庸。仁義之宅。何思何慮。自令勤劇。
(孔叢子連叢上。又見蓺文類聚九十二。御覽九百二十七。)
蓼蟲賦
季夏既望。暑往涼還。逍遙諷誦。遂歷東園。周旋覽觀。憩干南蕃。睹茲茂蓼。結葩吐榮。猗那隨風。綠葉紫莖。爰有蠕蟲。厥狀似螟。群聚其閒。食之以生。於是寤物託事。推況乎人。幼長斯蓼。莫或知辛。膏梁之子。豈曰不云。苟非德義。不以為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逸必致驕。驕必致亡。匪唯辛苦。乃丁大殃。
(孔叢子連叢上。又見蓺文類聚八十二。御覽九百四十八。)
孔臧 五
與侍中從弟安國書
臧報侍中相知。忿俗儒淫辭冒義。有意欲校亂反正。由來久矣。然雅達博通。不世而出。流學守株。比肩皆是。眾口非非。正將焉立。每獨念至此。夙夜反側。誠懼仁弟道非信於世。而以獨知為愆也。人之所欲天必從。舊章潛於壁室。正於紛擾之際。欻爾而見。俗儒結舌。古訓復申。豈非聖祖之靈。欲令仁弟讚明其道以闡其業者哉。旦曩雖為今學。亦多所不信。唯聞尚書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謂為至然也。河圖古文。乃自百篇邪。如堯典。說者以為堯舜同道。弟素常以為雜有舜典。今果如所論。及成王道雷風。周公信自在。俗儒群驅。狗吠雷同。不得其髣佛。惡能明聖道之真乎。知以今讎古之隸篆推科斗。已定五十餘篇。並為之傳云。其餘錯亂文字。摩滅不可分了。欲垂待後賢。誠合先君闕疑之義。顧惟世移。名制改變。文體義類。轉益難知。以弟博洽溫敏。既善推理。又習其書。而猶尚絕意。莫肯垂留三思。縱使來世亦有篤古碩儒。其若斯何。嗚呼惜哉。先王遺典。缺而不補。聖祖之業。分半而泯。後之君子。將焉取法。假令顏閔不歿。游夏更生。其豈然乎。不得已已。貴復申之。
(孔叢子連叢上。)
與子琳書
告琳。頃來聞汝與諸友講肄書傳。滋滋晝夜。衎衎不怠。善矣。人之進道。惟問其志。取必以漸。勤則得多。山霤至柔。石為之穿。蝎蟲至弱。木為之弊。夫霤非石之鑿。蝎非木之鑽。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堅剛之體。豈非積漸之致呼。訓曰。徒學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故學者所以飾
(文選顏延之秋胡詩注作飭。)
百行也。侍中子國。明達淵博。雅學絕倫。言不及利。行不欺名。動遵禮法,少小長操。故雖與群臣並參侍。見待崇禮。不供褻事。獨得掌御唾壺。朝廷之士。莫不榮之。此汝親所見。詩不云乎。毋念爾祖。聿修厥德。又曰。操斧伐柯。其則不遠。遠則尼父。近則子國。於以立身。其庶矣乎。
(孔叢子連叢上。又見蓺文類聚五十五。)
孔安國
安國字子國。臧從弟。武帝時為諫議大夫。遷侍中博士。出為臨淮太守。
孔臧 孔安國 六
尚書序
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先君孔子。生於周末。睹史籍之煩文。懼覽之者不一。遂乃定禮樂。明舊章。刪詩為三百篇。約史記而修春秋。讚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訖於周。芟夷煩亂。剪截浮辭。舉其宏綱。撮其機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範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舉而行。三千之徒。並受其義。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漢室龍興。開設學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濟南伏生。年過九十。失其本經。口以傳授。裁二十餘篇。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百篇之義。世莫得聞。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聞金石絲竹之音。乃不壞宅。悉以書還孔氏。科斗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於堯典。益稷合於皋陶謨。盤庚三篇合為一。康王之誥合於顧命。復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為四十六卷。其餘錯亂摩滅。不可復知。悉上送官。藏之書府。以待能者。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於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經籍。採摭群言。以立訓傳。約文申義。敷暘厥旨。庶幾有補於將來。書序。序所以為作者之意。昭然義見。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既畢。會國有巫蠱事。經籍道息。用不復以聞。傳之子孫。以貽後世。若好古博雅君子與我同志。亦所不隱也。
(文選。唐石經尚書。宋板尚書注疏本。宋巾箱板尚書。仿岳板尚書。)
孔安國 七
古文孝經訓傳序
孝經者何也。孝者人之高行。經。常也。自有天地人民以來而孝道著矣。上有明王。則大化滂流。充塞六合。若其無也。則斯道滅息。當吾先君孔子之世。周失其柄。諸侯力爭。道德既隱。禮誼又廢。至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亂逆無紀。莫之能正。是以夫子每於閒居而歎述古之孝道也。夫子敷先王之教於魯之洙泗。門徒三千。而達者七十有二也。貫首弟子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性也。至孝之自然。皆不待諭而寤者也。其餘則悱悱憤憤。若存若亡。唯曾參躬行匹夫之孝。而未達天子諸侯以下揚名顯親之事。因侍坐而諮問焉。故夫子告其誼。於是曾子喟然知孝之為大也。遂集而錄之。名曰孝經。與五經並行於世。逮乎六國。學校衰廢。及秦始皇焚書坑儒。孝經由是絕而不傳也。至漢興。建元之初。河間王得而獻之。凡十八章。文字多誤。博士頗以教授。後魯恭王使人壞夫子講堂。於壁中石函得古文孝經二十二章。載在竹牒。其長尺有二寸。字科斗形。魯三老孔子惠抱詣京師。獻之天子。天子使金馬門待詔學士與博士群儒從隸字寫之。還子惠一通。以一通賜所幸侍中霍光。光甚好之。言為口實。時王公貴人咸神祕焉。七於禁方。天下競欲求學。莫能得者。每使者至魯。輒以人事請索。或好事者募以錢帛。用相問遺。魯吏有至帝都者。齎不齊持以為行路之資。故古文孝經初出於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諸儒各任意巧說。分為數家之誼。淺學者以當六經。其大。車載不勝。反云孔氏無古文孝經。欲矇時人。度其為說。誣亦甚矣。吾愍其如此。發憤精思。為之訓傳。悉載本文。萬有餘言。朱以發經。墨以起傳。庶後學者睹正誼之有在也。今中祕書皆以魯三老所獻古文為正。河閒王所上雖多誤。然以先出之故。諸國往往有之。漢先帝發詔稱其辭者。皆言傳曰。其實今文孝經也。昔吾逮從伏生論古文尚書誼。時學士會云出叔孫氏之門。自道知孝經有師法。其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謂為天子用樂。省萬邦之風以知其盛衰。衰則移之以貞盛之教。淫則移之以貞固之風。皆以樂聲知之。知則移之。故云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也。又師曠云。吾驟歌南風。多死聲。楚必無功。即其類也。且曰。庶民之愚。安能識音。而可以樂移之乎。當時眾人僉以為善。吾嫌其說迂。然無以難之。後推尋其意。殊不得爾也。子游為武城宰。作絃歌以化民。武城之下邑。而猶化之以樂。故傳曰。夫樂以關山川之風。以曜德於廣遠。風德以廣之。風物以聽之。脩詩以詠之。脩禮以節之。又曰。用之邦國焉。用之鄉人焉。此非唯天子用樂明矣。夫雲集而龍興。虎嘯而風起。物之相感。有自然者。不可謂毋也。胡笳吟動。馬蹀而悲。黃老之彈。嬰兒起舞。庶民之愚。愈於胡馬與嬰兒也。何為不可以樂化之。經又云。敬其父則子說。敬其君則臣說。而說者以為各自敬其為君父之道。臣子乃說也。余謂不然。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雖不父。子不可以不子。若君父不敬其為君父之道。則臣子便可以忿之邪。此說不通矣。吾為傳。皆弗之從焉也。
(古文孝經。日本國本。)
孔安國 九
家語序
孔子家語者。皆當時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諮訪交相對問言語也。既而諸弟子各記其所問焉。與論語孝經並時。弟子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其餘則都集錄之。名之曰孔子家語。凡所論辯疏判較歸。實自夫子本旨也。屬文下辭。往往頗有浮說。煩而不要者。亦繇七十二子各共敘述首尾。加之潤色。其材或有優劣。故使之然也。孔子既沒而微言絕。七十二弟子終而大義乖。六國之世。儒道分散。遊說之士。各以巧意而為枝葉。孟軻荀卿。守其所習。當秦昭王時。荀卿入秦。昭王從之問儒術。荀卿以孔子之語及諸國事七十二弟子之言凡百餘篇與之。繇此秦悉有焉。始皇之世。李斯焚書。而孔子家語與諸子同列。故不見滅。高祖克秦。悉斂得之。皆載于二尺竹簡。多有古文字。及呂氏專漢。取歸藏之。其後被誅亡。而孔子家語乃散在人閒。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損其言。故使同是事而輒異辭。孝景皇帝末年。募求天下遺書。于時京師大夫皆送官。得呂氏之所傳孔子家語。而與諸國事及七十子辭妄相錯雜。不可得知。以付掌書與典禮。眾篇亂簡。合而藏之祕府。元封之時。吾仕京師。竊懼先人之典辭將遂泯沒。于是因諸公卿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乃以事類相次。撰集為四十篇。又有曾子問禮一篇。自別屬曾子問。故不復錄。其諸弟子書所稱引孔子之言者。本不存乎家語。亦以自己自有所傳也。是以皆不收也。將來君子。不可不鑑。
(元王廣謀明何孟春注家語。皆載此序。以為王肅作。又載孔衍上書云。安國撰次家語。值巫蠱不行。則以此序為安國作。毛晉重刻北宋本家語。別有王肅序全篇。肅不言安國撰次也。疑此序及孔衍上書皆後人依託。)
祕記
良得黃石公不死之法。不但兵法而已。
(抱朴子內篇至理。)
良本師四皓。角里先生綺里季之徒。皆仙人也。良悉從受其神方。雖為呂后所強飲食。尋復修行仙道。密自度世。但世人不知。故云其死耳。
(同上。)
孔衍
衍。安國孫。成帝時為博士。
(案。西晉亦有孔衍。字舒元。別是一人。)
孔衍 十
上成帝書辯家語宜記錄
臣聞明王不掩人之功。大聖不遺人小善。所以能口其明聖也。陛下發明詔。諮群儒。集天下書籍。無言不悉。命通。才大夫校定其義。使遐載之文。以大著于今日。立言之士。垂於不朽。此則蹈明王之軌。遵大聖之風者也。雖唐帝之煥然。周王之彧。未若斯之極也。故述作之士。莫不樂測大倫焉。臣祖故臨淮太守安國。逮仕於孝武皇帝之世。以經學為名。以儒雅為官。讚明道義。見稱前朝。時魯恭王壞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書孝經論語。世人莫有能言者。安國為之今文讀而訓傳其義。又撰次孔子家語。既畢。會巫蠱事起。遂各廢不行于時。然其典雅正實。與世所傳者。不可同日而論也。光祿大夫向。以為時所未施之故。尚書則不記於別錄。論語則不使名家也。臣竊惜之。且百家章句。無不畢記。況孔子家語古文正實而疑之哉。又戴聖近世小儒。以曲禮不足。而乃取孔子家語雜亂者。及子思孟軻孫卿之書以裨益之。總名曰禮記。今尚見其已在禮記者。則便除家語之本篇。是滅其原而存其末。不亦難乎。臣之愚。以為宜如此為例。皆記錄別見。故敢冒昧以聞。
(家語後敘末附記。孝成皇帝詔光祿大夫劉向校定眾書。都記錄。名古今文書論語別錄。子國孫衍為博士。上書辯之云云。奏上。天子許之。未即論定而遇帝崩。向又病亡。遂不果立。 案。此文疑後人依託。)
孔光
光字子夏。安國從曾孫。元帝時為議郎。舉方正。除諫大夫。左遷虹長。自免歸。成帝即位。徵拜博士。以高第為尚書。轉僕射。遷尚書令諸吏光祿大夫。領尚書事。永始中為光祿勳。遷御史大夫。綏和初左遷廷尉。進左將軍。代翟方進為丞相。封博山侯。建平中免。元壽初徵拜光祿大夫給事中。進御史大夫。代王嘉為丞相。定三公官。更為大司徒。平帝即位。徙太傅。又徙太師。歸老。元始五年卒。年七十。謚曰簡烈侯。
孔光 十一
上書對問日蝕事
臣聞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陰道盛彊。侵蔽陽明。則日蝕應之。書曰。羞用五事。建用皇極。如貌言視聽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則咎徵薦臻。六極屢降。皇之不極。是為大中不立。其傳曰。時則有日月亂行。謂脁側匿甚則薄蝕是也。又曰。六珍[珍當作沴]之作。歲之朝曰三朝。其應至重。迺正月辛丑朔。日有蝕之。變見三朝之會。上天聰明。苟無其事。變不虛生。書曰。惟先假王正厥事。言異變之來。起事有不正也。臣聞師曰。天右與王者。故災異數見。以譴告之。欲其改更。若不畏懼。有以塞除。而輕忽簡誣。則凶罰加焉。其至可必。詩曰。敬之敬之。天惟顯思。命不易哉。又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皆謂不懼者凶。懼之則吉也。陛下聖德聰明。兢兢業業。承順天戒。敬畏變異。勤心虛己。延見群臣。思求其故。然後敕躬自約。總正萬事。放遠讒說之黨。援納斷斷之介。退去貪殘之徒。進用賢良之吏。平刑罰。薄賦斂。恩澤加於百姓。誠為政之大本。應變之至務也。天下幸甚。書曰。天既符命正厥德。言正德以順天也。又曰。天棐諶辭。言有誠道。天輔之也。明承順天道。在於崇德博施。加精致誠。孳孳而已。俗之祈禳小數。終無益於應天塞異。銷禍興福。較然甚明。無可疑惑。
(漢書孔光傳。元壽元年正月朔。日有蝕之。徵光詣公車。問日蝕事。光對云云。書奏。上說。)
舉成公敞封事
臣以朽材。前比歷位典大職。卒無尺寸之效。幸免罪誅。全保首領。今復拔擢。備內朝臣。與聞政事。臣光智謀淺短。犬馬齒臷。誠恐一旦顛仆。無以報稱。竊見國家故事。尚書以久次轉遷。非有踔絕之能。不相踰越。尚書僕射敞。公正勤職。通敏於事。可尚書令。謹封上。
(漢書孔光傳。詔光舉可尚書令者封上。光謝云云。)
孔光 十二
奏罷減樂人員
郊祭樂人員六十二人。給祠南北郊。大樂鼓員六人。嘉至鼓員十人。邯鄲鼓員二人。騎吹鼓員三人。江南鼓員二人。淮南鼓員四人。巴俞鼓員三十六人。歌鼓員二十四人。楚嚴鼓員一人。梁皇鼓員四人。臨淮鼓員三十五人。茲邡鼓員三人。凡鼓十二員百二十八人。朝賀置酒陳殿下。應古兵法。外郊祭員十三人。諸族樂人兼雲招給祠南郊用六十七人。兼給事雅樂用四人。夜誦員五人。剛別柎員二人。給盛德主調篪員二人。聽工以律知日冬夏至一人。鐘工磬工簫工員各一人。僕射二人。主領諸樂人。皆不可罷。竽工員三人。一人可罷。琴工員五人。三人可罷。柱工員二人。一人可罷。繩弦工員六人。四人可罷。鄭四會員六十二人。一人給事雅樂。六十一人可罷。張瑟員八人。七人可罷。安世樂鼓員二十人。十九人可罷。沛吹鼓員十二人。族歌鼓員二十七人。陳吹鼓員十三人。商樂鼓員十四人。東海鼓員十六人。長樂鼓員十三人。縵樂鼓員十三人。凡鼓八員百二十八人。朝賀置酒陳前殿房中。不應經法。治竽員五人。楚鼓員六人。常從倡三十人。常從象人四人。詔隨常從倡十六人。秦倡員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員三人。詔隨秦倡一人。雅大人員九人。朝賀置酒為樂。楚四會員十七人。巴四會員十二人。銚四會員十二人。齊四會員十九人。蔡謳員三人。齊謳員六人。竽瑟鐘磬員五人。皆鄭聲。可罷。師學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給大官挏馬酒。其七十人可罷。大凡八百二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罷。可領屬大樂。其四百四十一人不應經法。或鄭衛之聲。皆可罷。
(漢書禮樂志。哀帝性不好音。及即位。下詔罷樂府官。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
條奏限名田奴婢
諸王列侯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及公主名田縣道。關內侯吏民名田。皆無得過三十頃。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歲以下不在數中。賈人皆不得名田為吏。
(食貨志此下有期盡三年一句。)
犯者以律論。諸名田畜奴婢過品皆沒入縣官。
(漢書哀紀。綏和二年六月。有司條奏。又見食貨志上。哀帝即位。師丹輔政建言。天子下其議。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寢不行。)
孔光 十三
奏請議毀廟
永光五年制書。高皇帝為漢太祖。孝文皇帝為太宗。建昭五年制書。孝武皇帝為世宗。損益之禮。不敢有與。臣愚日為迭毀之次。當以時定。非令所為擅議宗廟之意也。臣請與群臣雜議。
(漢書韋玄成傳。哀帝即位。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言云云。奏可。)
奏諫復留傅遷
詔書。侍中駙馬都尉遷。巧佞無義。漏泄不忠。國之賊也。免歸故郡。復有詔止。天下疑惑。無所取信。虧損聖德。誠不小愆。陛下以災異連見。避正殿見群臣。思求其故。至今未有所改。臣請歸遷故郡。以銷姦黨。應天戒。
(漢書孔光傳。太后從弟子傅遷在左右。尤傾邪。上免官遣歸故郡。傅太后怒。上不得己復留遷。光與大司空師丹奏言云云。卒不得遣。復為侍中。脅於傅太后。皆此類也。)
奏劾王嘉
嘉迷國罔上。不道。請與廷尉雜治。
(漢書王嘉傳。光祿大夫孔光。左將軍公孫祿。右將軍王安。光祿勳馬宮。光祿大夫龔勝劾云云。遂可光等奏。)
奏徙毋將隆
隆前為冀州牧。治中山馮太后獄。冤陷無辜。不宜處位在中土。
(漢書毋將隆傳。王莽少時慕與隆交。隆不甚附。哀帝崩。莽秉政。使大司徒孔光奏。)
奏徙張由史立
由前誣告骨肉。立陷人入大辟。為國家結怨於天下。以取秩遷獲爵邑。幸蒙赦令。請免為庶人。徙合浦。
(漢書孝元馮昭儀傳。中郎謁者張由誣言。中山馮太后祝詛上及太后。案驗無所得。中謁者令史立責問馮太后。馮太后自殺。由以先告賜爵關內侯。立遷中太僕。哀帝崩。大司徒孔光奏。)
奏徙董賢家屬
賢質性巧佞。翼姦以獲封侯。父子專朝。兄弟並寵。多受賞賜。治第宅。造冢壙。放效無極。不異王制。費以萬萬計。國家為空虛。父子驕蹇。至不為使者禮。受賜不拜。罪惡暴著。賢自殺伏辜死後。父恭等不悔過。乃復以沙畫棺四時之色。左蒼龍。右白虎。上著金銀日月。玉衣珠璧以棺。至尊無以加。恭等幸得免於誅。不宜在中土。臣請收沒入財物縣官。諸以賢為官者皆免。
(漢書佞幸傳。董賢與妻皆自殺。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詐死。有司奏請發賢棺。至獄診視。莽復風大司徒光奏賢。)
孔光 十四
奏遣紅陽侯王立就國
立舊惡。前知定陵侯 于長犯大逆罪多。受其賂。為言誤朝。後白以官婢楊寄私子為皇子。眾言曰。呂氏少帝復出。紛紛為天下所疑。難以示來世。成繈褓之功。請遣立就國。
(漢書王莽傳上。紅陽侯立太后親弟莽以諸父內敬憚之。乃復令光奏。)
奏不聽王莽讓宰衡
賞未足以直功。謙約退讓。公之常節。終不可聽。
(漢書王莽傳上。莽奏封事。願獨受母號。還安臨印韍及號位戶邑。事下太師光等。皆曰云云。)
安臨親受印韍。策號通天。其義昭昭。黃郵召陵新野之田。為入尤多。皆止于公。公欲自損以成國化。宜可聽許。治平之化。當以時成。宰衡之官。不可世及。納徵錢乃以尊皇后。非為公也。功顯君戶止身不傳。褒新賞都兩國合三千戶。甚少矣。忠臣之節。亦宜自屈。而信主上之義。宜遣大司徒大司空持節承制詔公亟入視事。詔尚書勿復受公之讓奏。
(漢書王莽傳上。莽固讓。太后下詔光等。光等曰云云。奏可。)
立嗣議
禮。立嗣以親。中山王。先帝之子。帝親弟也。以尚書般庚殷之及王為比。中山王宜為嗣。
(漢書孔光傳。議中山定陶王誰宜為嗣者。翟方進王根以為定陶王宜為嗣。光獨以為云云。又見宣元六王傳。作尚書有殷及王。兄終弟及。中山王元帝之子。宜為後。)
于長小妻迺始等坐罪議
大逆無道。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欲懲後犯法者也。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離。長未自知當坐大逆之法。而棄去迺始等。或更嫁。義已絕。而欲以為長妻論殺之。名不正。不當坐。
(漢書孔光傳。)
丞相遣郡國計吏敕
元壽二年。以丞相為大司徒。郡國守丞長史上計事。竟發遣。君侯出坐庭上。親問百姓所疾苦。所計掾吏各一大音聲者上荅。又讀五條詔書敕。讀畢罷遣。敕曰。
孔光 十五
詔書殿下。禁吏無苛暴。丞長史歸告二千石。順民所疾苦。急去殘賊。審擇良吏。無任苛刻。治獄決訟。務得其中。明詔憂百姓困於衣食。二千石帥勸農桑。思稱厚恩。有以賑贍之。無煩擾奪民時。公卿以下。務飭儉恪。今俗奢奓過制度。日以益甚。二千石務以身帥有以化之。民 食者。請論以法。養視疾病。致醫藥務治之。詔書無飾廚傳。增養食。至今未變。或更尤過度。甚不稱。歸告二千石。務省約如法。且案不改者。長吏以聞。官寺鄉亭漏敗。垣墻阤壞。治所無辨護者。不稱任。先自劾不應法。歸告二千石勿聽。
(漢舊儀永樂大典本。又引見續漢百官志一注。北堂書抄七十九。合訂成篇。)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马非百
元·俞宗本
顾诚
唐·朱景玄
元·陈梦根
清·沈起凤
鬼谷子
汉·桓谭
魏晋·向秀
清·张纯照
宋·包拯
南朝陈·姚最续
清·朱元育
明·吴正伦
唐·刘知几
周·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