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术


  亦称相地术或堪舆学,研究风水的学问。具体指人们从生存需要出发,结合传统文化意识,对居处环境进行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与方法,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问。风水术起源于华夏族先民对于居处环境的勘察和选择。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相地的记载。《大雅·公刘》篇述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其中多次提及公刘登高行远,勘察广原京峟,草泽流泉。如第五章:“驾公刘,既博既长,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三军曹,度其隰原,彻田为量,度其夕阳,幽居允荒。”公刘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形,相其阴阳、观其日出日落,之确定居处之正位。随着经验的积累,古人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认识到水火山泽、日月星辰、风雨冒电、自然方位、四时变化等对人的生活生存的影响。如《吕氏春秋》云:“轻水秃廮,重水尰躭,甘水好美,辛水疸痤,苦水尪伛。”《孔子家语》亦云:“坚土之人刚,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在此基础上,古人于是有了太清之气、两仪、四象、五行、八卦等观念,并把它们运用于居处环境的选择,进而有了这方面的专书一堪舆。汉末,形成了风水术或相地术的原形。随着眼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古人们越来醉心于探究人与自然间的各种神秘联系。唐宋之际,形成了两大风水理论流派。江西形势派注重龙脉、穴位、砂水、方位之间的呼应及其对气的藏聚,福建理气派则以五行八卦、天星、十二支为四纲,认为气作为化生人体及万物之源,无形迹可寻,须以罗经定其位而察其气,重视方位对气的生克迎聚,明清时代,两派理论渐趋融合,在风水勘察中,形、理并重,导致了风水理论的复杂化。及至今日,由于名词术语的纷繁复杂,理论系统的混淆乖舛,遂使风水术走向神秘莫测而成绝唱天书。应该说,风水现的形成,是华夏明进步的标志,风水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华夏文化高度发展和成熟完善的结果。风水术的复杂化和神秘性,是人类在对自然的奥秘和未知世的认知的感性阶段的必然产物。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