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玄空本义-未知
玄空本义目录:
叙
序
凡例
绪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叙
玄空本义叙
玄学由来久矣,众以为玄空为玄学,而不知其乃科学化之学术也。其论山水形势,则地理学也。土质土色,则地质学也。布局聚势,力贵向心,则物理学之力学也。俯察仰视,成象成形,则天文学也。风水方位,阴阳冲和,则气象学也。八卦九宫,三元两片,则又不外乎数学也。地理地质物理天文气象与数学,人皆知其为自然科学矣,玄空地学阐明此诸学之体,而且习远其用,不惟区此诸学之全,而且独造其精,推而国之建邦经野,则有以知其兴亡强弱。人之钟灵毓秀,则有以知其质愚贵贱。是又兼有社会科学之用,谓非科学化,其可乎哉,
...更多
序
序
天地间万事万物,不外乎阴阳,用之于物质,则成科学,用之于理智,则为哲学,我国羲文周孔,最先发明,原本科学哲学并重之,易日一阴一阳谓之道,自古制器律历,滴漏南车,无一不从阴阳中来,近代世界交通各国发明科学,专重物质,以为能制胜一切,可知无一非从阴阳哲理,而形之于物质也,至于我国,则不特科学之落后,即阴阳哲理,亦将频临于湮没之中,先觉而反为后觉。因循还延于不知不觉之中,殊为可惋,武进谈养吾先生,幼习经诗,兼善哲理,自得肇省李师薪传以还,孜研探讨,穷究于青囊天玉各经之中,将历年心得,积四
...更多
凡例
本编命名玄空本义者,因玄空之旨,本由易理而来,发纫于羲文周孔,至晋郭朴唐杨益,始有专书,故以古意名之,惟原理深奥,历来阐注各异,得真诠者,近代除蒋公大鸿,刘公麓巖二者之外,殊不多见,养吾研究有素,得诀已届二十馀年,兹特将青囊天玉宝照各经文,分节详注,并将历年心得,列为言语录,他如研究录等,亦共同付刊,共为一集,故名之日养吾全集,以免日久混矇,可知除本着之外,本人别无他集。
地理形气各书,汗牛充栋,理气除蒋公原注辨正,及刘公小补二者讲玄空古义,此外别无他书,形势则远而张发微之王髓经,近而袁守定啖
...更多
绪言
玄空者,包含三才,大而无外之谓也。合一阴一阳之谓道而言之,阴阳既判,雌雄显象,而万物生焉,于是万物各具一太极,亦即各具一玄空也。几者发动之所由始,发于阴阳之始,是名太极,太指太始化始为言,极者阴阳之结晶,为万物发动之端,小而无内,至微而不能显,至动而不能遏,玄空与太极,二者相需而不能须叟离也。一为化始,一为化成,而始与成之间,必具有一机焉,地理者,以有机而测其始,察其成者也。故列为六法,雌雄,金龙,挨星,测其机也。城门考,察其成也。太岁者,造化之循环,化成之休咎,吉凶消长循乎此,生旺衰死隶于此,已往将来,概可洞彻,形气相感,息息相
...更多
卷一
河图
河图圆,圆者气也。天数五,地数五,天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二四六八十,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一生一成而造化之机成焉,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无土不成,故一加五为六,所以云一六共宗,南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火无土不成,故二加五为七,所以云二七同道,东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木无土不成,故三加五为八,所以云三八为朋,西方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金无土不成,故四加五为九,所以云四九为友,五十俱为土,而同途在中宫,盖五行无土不成,无中央则不能临制四方也。冬令为北方之气而属水,水
...更多
卷二
六法馀义
六法精蕴,上节已阐述之矣,至其运用之道,阅者犹恐未详,兹特不挥宣,复表而出之,以公同好,并以贡世之有德者运用之,今世欧风东渐,重科学而不重哲学,对此大都不加置信,甚至陃为迷信,实缘于原理深奥,潮流所趋,亦犹国学之于近代也。而于此为尤甚,行此者不究正理,类多术士,莫怪人之妄加评论也。研究者,第一务从阿洛先后天之卦理中推求,参以易学,证之辨正,理通则道自合,实则地理乃物质上之哲学,犹今土木工程之设计耳,其用法曰先天为体者,子母公孙,皆从交易变易而来,故二十四龙中,只有三大卦,
...更多
卷三
天玉经上 唐杨益筠松撰
江东一卦从来吉,八神四个一, 江西一卦排龙位,八神四个二,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应无差。
本经专在理气上探讨,姜氏谓即玄空大卦之理,反覆其词,以授曾公安者也。江东江西各为一卦,以戌辰为界,江南江北共为一卦,以未丑为界者,以辰戌丑末为天地四方之界也。四个一为四,四为巽,即风雷为江东一卦也。四个二为八,八为艮,即山泽为江西一卦也。南北八神共一卦者,自一至九,一九合十,所以水火为南北一卦也。巽离坤兑之水,乾坎艮震之山
...更多
卷四
性理地理
其一
人莫不孝其亲,爱其子,亲其亲,长其长,生养死葬,慎终追远,万世而不能外也。生则居厦屋,死则蹴壤土,于是地理之道尚矣。居厦屋,莫不以形式高爽,空气畅通为宜。葬壤土,莫不以地方清净,山水清明为合,此即性理之地理也。人人得而知之,出于自然者性理也。人人得而知之,出于人为者地理也。亦人人得而知之,有自然,而后有人为,虽属人为,必合于自然,地理以人为而合于自然者也。人为而不以自然为主者,非性理非地理也。地理以阴阳为主者
...更多
卷五
言语录
一言,玄空二字,如何解释,冠以大字,更是何意。
一语,玄空者,无边无际,无方无体,放之弥于六合,以已有已成之八体为言,乃天人地合而言之之词,故曰大支空,阴阳混而言之,故曰玄空,以其至大至外,而不能更大更外而范围之,故曰大玄空,太初阴阳末分。由内而发者太极也。混沌既开,由外而无边无际,而不能范围之者,大玄空也。一内一外,似一而二,先于自然阴阳,自然之配合,自然之交媾,天地如是,人与万物,亦莫不如是,有此大玄空自然之气,所以有人及万物自然之
...更多
卷六
研究录
一 覆樟树宗云程函 廿六年五月十二日
七日函敬悉,鄙一刖着各书,系宗章氏之天心正运,用一二三四五入中立极,分运分坐向。近世名之曰大玄空者,大都用此法,即今沈氏玄空,荣氏二宅实验,尤氏宅运新案等等,同属一流,皆发行在鄙者之后,弟为最初发刊之一人,后遇李师,传以玄空六法,始得玄空心法,始知前着这非真玄空法也。特于庚午二月,登报声明,今为学术与道德计,特再将辨正全部,详加诠注,以冀千百年后留理学一线之光耳,非为目前计也。先生谓仍与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欧大任
(明)皇甫录
南朝陈·徐陵
宋·徐汶滨
(清)沈复
南朝宋·范晔
(北齊)魏收
唐·刘餗
(清)屈大均
(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
明·屠羲时
清·李西沤
(清)沈祥龙
明·王肯堂
唐·陆元朗
宋·胡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