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居家风水杂谈-未知
居家风水杂谈目录:
1.序言
2.住宅选址篇
3.居家布局总论
4.卧室篇
5.书房篇
6.厨房与餐厅
7.卫生间篇
8.窗户
9.阳台吉祥物
10.格局协调篇
11.家居风水窍门篇
12.办公室篇
13.座驾篇
14.常用风水化煞工具
15.开光
1.序言
1.序言
——风水总论
有的人一听到风水,首先想到迷信。其实并不尽然。
风水学最初是作为帝王的御用术,应用于指导城邑、宫殿、陵址等的修建活动之中。其源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而在封建时代,为了其生存与流行,也掺入了不少迷信和穿凿附会的内容。但作为一门学说,其中有一些是上千年的经验积累,有其科学依据。还有一些是现代科学程度仍无法解答的疑点。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更多
2.住宅选址篇
大门是气口,属内外气流动的必经之地,是与外界联系的咽喉和屏障。要因势利导,因环境、地域、大气环流等因素而定。
三要:门、主房、灶。
六事:门、路、灶、井、坑、厕。
四选择:1前朱雀(南门)2左青龙3右白虎4后玄武(北门)
2.1福址
门要配路形:
...更多
3.居家布局总论
入门宜三见:
见红--喜庆。壁纸、装饰。
见绿--舒爽。植物。
见画--涵养。舒展的、色彩相宜、有情趣的字、画。
入门宜三不见(化解:在进门出做一玄关即可)
开门见灶--火气冲人。
开门见厕--秽气袭人。
...更多
4.卧室篇
人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而卧房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回到家休息和补充能量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第二天的体能和精神状态。如果这个地方不好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在这里补充到应有的能量,去面对第二天的拼搏。这将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当然也就直接影响到事业和财运。因此这是至关重要的!
4.1屋大人少,是凶屋
古代的风水理论有这样一句话:「屋大人少,是凶屋。」这是为什么呢?买大屋,这是多少香港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围绕着这个
...更多
5.书房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背后有靠,不受干扰。案头放富贵竹(单支)类水种植物,利于启迪智慧(乐水)。桌前明堂要宽广(对窗),易纳气、思路敏捷、外观养眼。但不要对旗杆、电杆、烟囱等,如有,可用重量的镇纸化解。门不对厨房、厕所,被水火冲。桌上应无横梁物。
家具色应深,凝炼、厚重、质朴,利于思考。书桌不宜面对或背靠卫生间的墙壁。
...更多
6.厨房与餐厅
厨房不宜向南,南属火,火火相加,不吉。且向南食物易腐。
——东、东南属木,与水、火能共处。
通过横竖线的选择、色泽的搭配、光源的增添增大厨房的空间感。应尽量避免死角(积灰藏虫)。灯具造型尽量简洁,便于擦洗。要安全插座。
厨房如有地方的话应放些喜阴的植物,以调节。灶具需避水、避风(门窗)。
6.1炉灶
...更多
7.卫生间篇
厨房属“孤阳燥火”;卫生间属“独阴浊水”。两者合为一体存于宅心,不但不能组成阴阳和合,反而成火水相冲局面,双重不利。宅中如人的心脏,中心受污,不仅有碍观瞻,且秽气极易对流到其他房间,湿气闷在室内,易滋生细菌,人易得病。
卫生间门不能直对大门、走廊和厨房门。
卫生间要保持干燥、通风。
卫生间多采用属金的白色及属水的黑色和蓝色,使人安宁静娴。
...更多
8.窗户
窗户是住户既希望与外界保持适度的距离,获得独立性与安全感,又希望与外界联接在一起,达到和谐统一的纽带。
8.1窗形
直长形--属木型。向上的速度感。进步、蓬勃发展的气氛。
正方或横长方形--属土型。安定稳重。平稳踏实的气氛(适合餐厅、书房)。
圆形或拱形--属金型。使外立面有凝聚吸引力。团结气氛(适合卧
...更多
9.阳台吉祥物
石狮:阳刚之气,可镇宅。主对室外气势压过本宅(大银行、办公大楼)或阴气重的(庙宇、医院、殡仪馆、坟场)。狮头向外。
铜龟:以柔克刚,逢凶化吉。主对遇天斩煞(两楼之间狭缝如刀劈-血光之灾)、大路直冲、尖角冲射、锯齿建筑、反弓路等。龟头相对。
石龟:面对属火的建筑物(烟囱、红色高楼、油库等)
麒麟:鹿头、龙身、牛尾、马蹄。仁兽,重礼守信。求子。一对
...更多
10.格局协调篇
10.1上乘之选
云:“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是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是古人把住宅人性化,说明格局搭配得当,对住宅与人都是很重要的。为何有些房子一走进去就会感觉到神清气爽,如沐春风;而有的房子则感觉压抑沉闷,坐立不宁?这就在于格局优劣的分别。四方宽敞、正大光明,布置协调的格局是住家上乘之选。
10.2避忌
10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崔象川
金·刘处玄
(梁)沈约
宋·史达祖
(北魏)郦道元,杨守敬 纂疏,熊会贞 疏
清·王彦威
(宋)赵汝砺
清·潘永因
姜夔
宋·薛居正 等
明·陈士元
(清)句曲张芳菊人
费只园
(清)倚云氏著
清·毕沅
宋·汪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