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01章 六爻预测机理-续六爻新大陆
第01章 六爻预测机理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起卦装卦等是六爻预测术的最基本知识,几乎每一部六爻著作都有讲述,但大多流于表面,读者对此也往往熟视无睹。我在此郑重提醒读者:凡是吾师饶宜献先生在《六爻新大陆》中已经阐明的,本书较少去重复,我所作的强调和补充,必然有其用意,希望读者认真对待。越高深的往往越基础,越基础的往往越容易被忽视。一般预测者只知道预测的方法,对易理仅有肤浅的认识。任何一门学术,若不追根究底,便难窥其真奥。科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先教原理,再授技法,只有这样,才符合逻辑。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六爻预测模型,由起卦年月日时加上所起之卦组成,这个模型称为卦的原象。下面将对原象的两大组成部分从易理角度摸清其来龙去脉,探究六爻预测机理等关节性问题。
第一节 起卦年月日时的本质
受称谓的影响,我们容易把起卦年月日时片面地理解成起卦时间。时间是什么?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反映了事物运动的连续性。试问:如果起卦年月日时表示的仅仅是时间,为何不直接标示为公历或者农历,而非得换算成干支?也许有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因为六爻卦纳的是地支,所以起卦时间要换算成干支。这样子回答就象问你1+1为什么等于2?你答:因为1+1就是等于2一样肤浅。
随着认识的加深,我们逐渐意识到,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时间反映事物运动的连续性,空间则反映事物运动的延展性。随着广义相对论的确立和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我们又了解:事物运动的特性决定着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原来是个自转的椭圆行星,在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银河系又在总星系中运动--地球竟是如此渺小!我们注意到了某个时间总是与特定的天文大空间相对应,人类生存在运行着的天体当中,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而以公历或农历形式标示的年月日时,只能体现出事物运动的连续性,并不能反映出其空间位置,一经换算成干支历法,则岂不两全其美?于是,我们又自然而然地把起卦年月日时理解成了时空,且不禁为自己的科学知识比古人丰富而窃喜。
殊不知,这样的认识仍不能切中干支历法的本质。我们对天体运行的观测角度在随科学发展而扩大到整个地球乃至置身于太空来旁观的同时,却越来越远地背离了干支历法的创制背景及依据,在不自觉中将一些外延性的东西强加给了它,从而掩盖了它原始而朴素的本质。又问:如果时间和空间足以囊括起卦年月日时,那么直接标示为公历或农历之后,再将地球卫星观测到的有关数据罗列出来不更到位吗?回答这个问题,同样不能问非所答甚至强辞夺理。 我们应该明白,正如四柱测人生、梅花易数推兆应、六爻测万事一样,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一旦超出了适用范围,真理也就变成了谬论。众所周知,现行的干支历法,只能在北半球适用,它如何能反映整个地球在天体中的空间位置变化呢?要想直指干支历法本质,就要返回易理源头,从其创制历史背景入手。
干支历法是中国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根据太阳在恒星之间运行的黄道十二宫上的位置变化,结合所在地理位置的气象规律与物侯特征制定的。古人认为人居天地之间,必然有其中心,他们在创制干支历法的时代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是根据最直接的体验概括为天圆地方,大地东西、南北纵横三万里,天有胆而地有心,天之胆为太阳,大地中心在河南嵩山周公测影台八尺高表矗立之所,“中原”、“中国”、“中华”之称谓甚至河南口语“中不中”均由是而来。大地在下固定不动,太阳、月亮、北斗等星宿围绕其运行,所谓“斗转星移”是也。也就是说,古人创制干支历法时,是以大地为中心,严格来讲是以观测者所在位置为中心进行的,所注重的是以人为本,面南背北,所以干支历法标示的实质上是某一时间星体运行状态对观测者所在位置的地域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时位”--不说“时空”而称“时位”,是为了弥纶干支历法创制的历史背景及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本质。换句话说,干支标示的年月日时,表面看来仅是表示地球以外的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其实已经是表示地球以外的天体对地球上某一点的影响结果了。明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预测为何要以地方太阳时为准的道理了。
值得提请注意的是,古人有某些认识,在今天看来显得非常幼稚甚至是错误的,却因其针对的是观测者所在地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别个区域更不是外星上的情形,因而得到的体验却最为直接、最为真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时因地制宜,此正是大道为何至简的根本所在。所以,切勿因古人对于宇宙观测的立场不同而以愚昧讥之,在我们自诩高明的同时,却犯下了原则性的错误。
我顺便想到,如今有书提到:年柱表示太阳(有的称为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月柱表示月亮(有的称为月亮绕地球一周);日柱表示地球(有的称为地球自转一周);时柱代表太阳光线与地球上某一点的经度夹角变化。从干支历法的角度去理解,只有关于时柱的理解是基本正确的。为何只是“基本正确”呢?因为从地球上某一点来观测,太阳的“运行”轨迹不是平面,而是螺旋型的,所以一天之内不仅太阳光线与该点经度的夹角在变化,与纬度的夹角也在发生细微的变化。要不然就不会有季节的变化了。如今有的学者认为新的一天应该由24∶00开始。这种认识为什么是错误的呢?我们知道,一天当中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时为正午时即12∶00,而一个时辰共计2小时,一个完整的午时为11∶00--13∶00前。与之对应的正子时为24∶00,则午时的开始11∶00与子时的开始23∶00相对,而一天是由完整的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所以新一天的开始时间是23∶00。如果24∶00为新一天的开始,将意味着把子时拆开,前半部分留在了昨天。还有,反映寒冷暑热的节气,是以地日运行规律来确定的,而与月亮的运行没有关系,所以节气实际上属于阳历范畴。然而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节气是阴历。其实你只要注意一下节气在阳历和阴历的日期,就不难看出:各个节气在阴历里的日期变动很大,而在阳历中差不多都有固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会超过一、二天。所以,现今预测当中,有些习惯性的表述并不合理,比如应期在酉月,习惯上表述为阴历八月,而最确切应该用节令,但通常情况下,求测者对节令缺乏认识,故在实际表述中用大体对应于节令的阳历要比阴历来得贴切、更符合易理。
星体运行对大地某一区域造成的影响效果(即时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祖先能用干支六十甲子的有序排列来对其进行刻画,必是通过长期观察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为什么甲子年就定在了那一年而不是其它年份?我们都熟悉的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法,甲己之年为什么是丙寅月开始而不是其它月份?甲己日为什么又是甲子时开始而不是丙子时?……这一系列看似随意规定、我们又习惯到了不会去问为什么的问题,其实有其客观的对应关系,有着深刻的易理内核。
第二节 阴阳
本节任务:一是为沟贯阴阳、五行、干支之间的本质联系服务;二是为后面第九节吉凶判定标准打下伏笔。阅读本书,要注意紧跟思路、融会贯通。
我们所说的宇宙,照淮南子解释:“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相传在天地形成之前,宇宙是一片混沌。老子将之形容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宇宙之所以行健不息,永恒的一颗种子成为造化万物之原始能,一切精神、物质、能力,它都可以产生而起作用。
盘古开天辟地,将混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又把这两种属性更具体、形象地称为二种气,即“阴气、阳气”,并认为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气是天地万物的源泉。气化天地、道分阴阳,刚柔相推、遂生变化。自然界万物万象,其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对立”。阴阳两种对立的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矛盾。然而阴阳虽是两种对立的矛盾,但又是互相统一的,惟有这种统一,然后方能产生变化,生成万物。故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始终。
阴阳不但统摄了万物万象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是有两种相反的不同属性。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能颠倒,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归类的。阴阳之间有着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阴阳就是在这种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此消彼长的变化中,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联系。阴与阳的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即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因此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和观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由于阴阳两个对立的矛盾始终处在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才能保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日往夜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所谓往来就是阴阳消长,白天变黑夜,黑夜变白天,天气由热变冷,由冷变热,用日月、寒暑的变化规律,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这种变化出现了反常,也就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应。
阴阳转化,就是阴阳互变,事物或现象的阴与阳两种不同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系辞》说:“阴阳合德,则刚柔有体”。阴与阳是对立的,但又是互相依存的,只有阴阳统一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变化与发展,这样阴阳才能长期共存。
第三节 五行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人独创的。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万物万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物质不断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属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为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即运用五行的各种特性,以金木水火土为中心,凡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特征、形态、功能、表现等诸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类似,就把它归纳于哪一行中,分成五类,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分门别类作系统归纳,将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理出五行规律,从而可以说明各类之间的联系及变化。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助的基本规律,因此,生克助就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关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生,含有滋生、生长的意思;克,含有制约、抑制的意思;助,含有促进、助长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被生者对主生者则为泄。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被克者对主克者则为耗。
五行相助:木助木,火助火,土助土,金助金,水助水。作用和反作用均为助。
五行间相生相克相助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那么,五行与阴阳有什么联系呢?阴阳是对自然界万物万象的抽象概括,阴阳互根、消长、转化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五行是对自然界万物万象的形象概括,五行相生、相克、相助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前面说过“理本一源,质无二致”,故五行源于阴阳,五行作用规律源于阴阳作用规律。
五行与阴阳的渊源,更可从天地生成数说起,从中亦可明了宇宙分阴阳后,为什么阴阳分出的是五行而不是四行或者六行……
古人认为,分阴阳、成奇偶、测盈虚、探消息、察顺逆、知进退,仅以一到十这十个个位数便足够运用(零为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混沌数,故不用),至于百千万亿兆等等都只是其衍数而已,故称这十个数为天地之体数。我们平时口头语“十全十美”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故《系辞》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为阳故包奇数,地为阴故罗偶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就如左右手各有五指,相得而合成为万能的双手。相得而合的法则是生数一二三四五与成数六七八九十自然相配、阴阳相合而显生成之作用,于是便产生了五行。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位居北方、主冬;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位居南方、主夏;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位居东方、主春;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位居西方、主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位居中央、分旺于四季月。
五行水火木金土,行不但指行列、各有其性能,同时也指运化。如下图横线为一六、三八、五十、七二、九四、五个排列,亦是河图所言一六水、三八木、五十土、二七火、四九金之五行数,极其自然,正如《系辞》所言:“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同‘纹’),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明乎此,方可以学易,才可以论卜。”
水 一 ---- 六
木 三 ---- 八
土 五 ---- 十
火 七 ---- 二
金 九 ---- 四
第四节 干支
十干十二支取名含义、十二支配月建、时辰、人体等基础知识,大家均已熟知,我不打算多讲。此节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干支与五行、阴阳的本质联系是什么?参透此理,便彻底明白沿着怎样的思路去总结干支作用规律才是正道(亦即回答第一节未尾的问题)。二、天干十个,地支缘何比天干多出两个?参透此理,便彻底明白六爻术为何重在用支。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五行“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而出干支。干即古“乾”(读gān)字,支即古“枝”字,表示“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而非独指树干、树枝。即就树木而言,南边向暖、北边向寒,于是也有阴阳之定位。
由此可见,干支源于五行。五行既源于阴阳,则干支亦源于阴阳。理本一源,质无二致,阴阳、五行、干支一脉相承,阴阳相对抽象,五行比较形象,而干支更加具体。是故干支作用规律源于五行,作用规律,反映阴阳作用规律。
然一直以来,研易者由于对爻之作用关系等易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不全面甚至错误的思想指导下运用不严谨规范的运算机制进行实践,遇到了许多仅从干支基本作用规律中找不到解释的问题,便依靠自身的实践体会对干支作用规律、尤其是地支作用规律进行发明创造,在这种情形之下,不少发明创造便偏离了五行、阴阳的规律。更有些特殊的作用关系在预测之前已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如相刑、相害、相穿等等。
天干地支各凭自身的阴阳五行属性,按照五行生克助以及泄耗助的规律,同性作用力大,异性作用力小的阴阳规律发生作用。由于六爻预测重在用支(待后说明原因),在此对天干作用形式不多作阐述(然理本一源,质无二致,研习四柱预测的读者可自行体会),对于大家比较熟悉的地支作用形式也不再重复,仅就辰戌丑未的特性及作用机理进行剖析。
天道有寒暖、地道有燥湿。是以天干戊己只有阴阳之分并无燥湿之别,而地支辰戌丑未则既有阴阳之分,又有燥湿之别,辰丑为湿土、未戌为燥土。
辰丑土具有松软性和湿润性。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辰丑的主要成份是普通土;二、辰丑的次要成份是水。
所以本质上:辰丑对申酉金的作用机理是,辰丑中普通土生申酉金,辰丑中水泄申酉金,由于辰丑主要成份是普通土,水只是次要成份,故相比之下,辰丑总体表现为生申酉金;
辰丑对亥子水的作用机理是,辰丑中普通土克亥子水,辰丑中水助亥子水,由于辰丑主要成份是普通土,水只是次要成份,故相比之下,辰丑总体表现为克亥子水;
辰丑对寅卯木的作用机理是,辰丑中普通土耗寅卯木,辰丑中水生寅卯木,由于辰丑主要成份是普通土,水只是次要成份,故相比之下,辰丑总体表现为耗寅卯木;
辰丑对巳午火的作用机理是,辰丑中普通土化泄巳午火,辰丑中水克巳午火,故辰丑总体表现为晦巳午火;
辰丑对辰丑的作用机理是互助。
当辰丑被强水稀释后:
辰丑生金之力大减,泄金之力大增;克水之力大减,助水之力大增;耗木之力大减,生木之力大增;克火之力大增;辰丑对辰丑的作用机理是互助而缓解被稀释的态势。
当辰丑被强火生烤后:
辰丑生金之力大增,泄金之力大减;克水之力大增,助水之力大减;耗木之力大增,生木之力大减;化泄火之力大增,克火之力大减;辰丑对辰丑的作用机理是增加普通土的成份。
未戌土具有干脆性和燥烈性。这句话也有两层含义:一、未戌的主要成份是变质土;二、未戌的次要成份是火。前面对辰丑的分析较细致,目的之一就是想让读者自行旁通对未戌的理解。为方便读者自悟,我再提醒一下:未戌在没有受潮的情况下,其中的变质土虽为主要成份,但既不化泄火、也不生金,这使得虽为次要成份的火在未戌对申酉金、巳午火的作用中脱颖而出,表现为未戌脆申酉金、助巳午火。于是我们也顺便明白了未戌虽助火,但不能把未戌完全等同于火,别忘了其中还有既不化泄火、也不助火的成份,所以遇到哪怕起卦年月日时俱未戌的情况,卦宫五行离火、卦爻巳午火也不可论强极,此易理将在后面的实例分析中派上用场。
最后讲讲辰丑和未戌之间的作用机理。
首先,根据阴阳规律,肯定是同性作用力大,异性作用力小。其次,根据五行作用规律,土对土肯定主要是互助。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成份进一步剖析即知:辰丑对未戌的作用机理是,辰丑中普通土化泄未戌中火性,辰丑中水性克未戌中火性,淋湿未戌中变质土使其恢复为普通土与辰丑中普通土融为一体。只不过辰戌、丑未同性作用力大,而辰未、丑戌异性作用力小罢了。明乎此,相信读者已能旁通未戌对辰丑的作用机理。
顺便重申一点:亦是第一节最后自然段提到的:六爻卦中地支作用规律(非指爻之作用关系)与起卦年月日时的地支作用规律密不分但又有所区别指的就是卦中辰戌丑未对其它五行的作用机理随着起卦年月日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情况。此发现决不违背五行、阴阳作用规律,而是有着深刻的易理内核,后面仍有进一步的分解。
现在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照河图方位来配合,本来亥子配北方一六水主冬;寅卯配东方三八木主春;巳午配南方二七火主夏;申酉配西方四九金主秋,唯土居中央旺于四季,而欲使时位物候交会配合,流行为十二个月方为功成。土既旺于四季,就该将土分配下去,两个不够,便将辰戌丑未之四土配于每季暮月,能聚能散,可分可合。盖土生万物,一年四季使万物都有生成化育之功。故地支十二比天干多两,是依地理自然分之,绝非横空出世、任意妄为。
五行之中既各有阴阳,是本“天数五、地数五”而来,合之为十天干,甲丙戊庚壬本天数奇为阳,乙丁己辛癸本地数偶为阴,分五道成五色,是以成天之纬度,以示天道之用。
天之经度便是将十二辰对地道之影响,作为十二地支运行于四时,以大圆形三百六十度划分为十二,则每辰亦即一地支,可占三十度,用以沟通天地之道,以示人道之用。是故天地之气得人而通,万物之用,得人而彰,所谓变理阴阳是矣。人与万物皆出于地而行于地,故与地道最为接近与密切。
由此不难看出,代表时位的干支历法能同时体现出天文、地理、物候等三方面的特征,干主轻阳之天文、支表浊重之地理物候,天地交而万物通。干又主主观思想模式,支又主客观行为方式,思想指导行为,由行为逆知思想,而六爻测人事的实质就是体察客观行为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所以六爻预测重在用支。
有些人不明就理,加上对爻之作用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地支作用规律不注重从阴阳、五行方向去把握,以致于在实践中四处碰壁。偏偏这些人不承认自己学艺未精,对最基础的易理缺乏洞悉,于是故作高深地找个借口说六爻预测准确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重视天干的应用。
关于起卦年月日时(时位)与所起之卦的有机联结将在第六节讲完卦宫的位置之后循着思路顺势铺开。
第五节 八卦
八卦缘何能预测人事呢?
上古时期,河出图、洛出书,神农则之,演为《连山》。黄帝演《连山》而作《归藏》。文王将《连山》、《归藏》两易加以改进而作《周易》。
《周易·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八卦是在对自然规律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八卦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系辞》又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成大业。”说的是在天地形成之前,宇宙处于一种没有对恃的混沌太极状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四象,有此四象才能生出八卦,始开万物组合之先声。具体说来,阳仪生太阳、少阴,阴仪生太阴、少阳,太阳生乾兑两卦,少阴生离震两卦,少阳生巽坎两卦,太阴生艮坤两卦,八卦由此而形成。我们看到,从两仪到八卦,完全顺其自然,丝毫没有牵强附会。这说明八卦的生成之道体现了自然演化规律,故八卦能具备预测功能。
四象生八卦,八卦分八方。乾为天,故乾在上,坤为地,故坤在下。以数之顺逆而言,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从上往下,数皆顺者,此四卦为阳仪之所化,阳顺,故一二三四数而顺也。坤八艮七坎六巽五从下往上,数皆逆者,此四卦为阴仪之所化,阴逆,故八七六五数而逆也。八卦自乾而下,自坤而上,此逆布者,乃依天道而左旋,是故“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此伏羲先天八卦对恃之理也。
《系辞》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于是坤母率三女(兑为少女、离为中女、巽为长女)于西南,乾父率三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震为长男)于东北,各从其类,至于分工合作。文王后天八卦而斯而立。
伏羲仰承天道而画先天八卦,文王俯察地道而画后天八卦。而一切人事皆发生在大地上,故八卦预测使用的乃后天卦。明了“类聚群分”之理,我们也豁然明白其实坤艮土只有阴阳之分,并无燥 湿之别。
《系辞》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也就是说,单卦以象论,复卦以爻言,这便是梅花易数与六爻预测术的区别所在。六爻术起卦原理,《系辞》述为:“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五十”为没有对恃的太极数。“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表示太极生两仪。“挂一以象三”,“三”即天地人三才。“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四”即四象。所以,起卦的过程严格遵循八卦生成之道,完全符合自然演化规律。
最初的起卦方式是通过揲蓍三演十八变完成的。现时之摇卦乃以钱代蓍,然理本一源,质无二致,铜钱外圆内方,代表天圆地方,三枚铜钱摇掷六次,还是天地人三才三六一十八变。
画卦都是由下往上画,而不存在什么横排,圆排等等之类的方式,其中道理,观太极两仪四象生八卦图便一目了然。照数的原理,一是点、二是线(二点一线)、三成角、四成方,五为心、六为体(单凭此看,六爻已呈现立体的预测模型,绝非有些书所贬的平面模型)。故易六画而成卦,兼三才而两之,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现时之六爻术乃沿用《归藏易》之八卦分宫卦象次序以定世、应,而不是沿用《易经》卦序,原因是易经卦序以生化为旨,八宫卦序以爻之如何遁进与演变为主。
那么三才中的“人”具体以怎样的方式融入起卦过程从而实现天地人合而为一呢?
“天道不可见,见之于阴阳;地道不可察,察之于柔刚;阴阳迭运,刚柔相推,遂生变化;天地之心不可见,见在人心。”人为万物之灵,时位屡迁不止,人心之限量随之亦无穷无尽。当人心平静、喜怒哀乐未发之时象征混沌的太极状态。孟子曰:“定于一”。寂然不动,表示静态时便有动念发生。静而后能虑、虑即有意念,意念一动,感而遂通,思潮起伏,往复回环,由思虑而产生意识,由意识而产生形态,藉气之鼓荡而生变化,等到意识形态与外界时位事物发生接触时,吉凶成败才得以确立,并藉此作为往来进退之依据。所以管子说:“心生规、规生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与矩,皆生于心,天地万物之情亦逃不出、跳不过此规矩方圆之外,因此,易足以“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道理在此,卜签尚其占者亦在此。
所以说,天地人三才中的“人”在起卦过程中即表现为人之意念。明乎此,方知“任意起一卦便是终身卦”之谬;明乎此,更知道六爻预测术为何慎用报数起卦的道理。(其实,六爻术慎用报数起卦的原因有五:一、即前述梅花易数与六爻预测术的区别;二、鉴于《系辞》所述的起卦原理;三、报数过程往往容易忽视输入具体意念的过程;四、如有缘领略饶老师“变易”在六爻中的运用,更能一针见血地说明问题;五、若坚持用报数方法,那么在确保有具体意念输入的前提下,要是远距离电话求测,务必使用求测者所在的地方太阳时,个中原由在前面有关“时位”的论述中已经阐明。)
关于摇卦时注意事项,在恩师《六爻新大陆》中已有细致的讲解。在此,我只想补充一点:因为心存疑难急欲知道后果而来问卜的人,大都心神不定,容易激动或冲动。人有血气,血含铁质,气若不和,促使血液循环骤升骤降,所产生磁场感应便不稳定,同理,在喧嚣嘈杂的环境或遇到电闪雷鸣的天气时亦不宜摇卦。
第六节 卦宫的位置
某一时位,某人为测某事所起之六爻卦,便是以该人为中心(太极),所有相关的人、事、物均从其角度去感应而进行客观定位。卦中父、孙、官、财、兄乃从该人之角度,按照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助“我”(“我”助)的关系来确认,而代表该人的“我”即是卦宫。研易者整天把“生‘我’者为父母……”挂在嘴边,却对真正代表“我”的卦宫视而不见。吾师饶宜献先生从实践中发现了它,并且开拓性地提出了六爻预测必须有卦宫五行参与运算方能使之合理、规范。此点在读者看过《六爻新大陆》之后,相信已有共鸣。古人也许知道卦宫的重要性而有意隐晦它,但并非只字未提,只是很多人不解其意,望文生义罢了。古书云:世为我。“世”字即卦宫的统称,所谓持世(临世)之爻其实是指贴近、临近“世”(卦宫)的那个爻。世与持世(临世)之爻完全是两码事,正如贴近“我”的那个人跟“我”是两个人一样。所以,各六亲在卦中尚且有自己的位置,在现实中活生生的“我”,于卦中怎会寻不到踪影、找不着太极点呢?
明了“世”字就是卦宫“我”,即如我自测年运甲申年丙寅月甲寅日辛未时(子丑空)摇得《履》之《乾》卦,便可记为:
天泽履 乾为天
兄戌 、 、 玄
财子孙申 、 艮 、 虎
父午 、 、 蛇
兄丑 x 、 辰兄 勾
官卯 、 应 、 雀
父巳 、 、 龙
只知六亲依卦宫“我”而定,却看不到“世”字即指卦宫,很容易受“八卦分布于八方”的影响而把卦宫“我”虚化成伏卦甚至包围着六亲的“东西”,造成卦宫“我”是卦爻(即其他人事物)所存在的环境的错觉而体现“地”的作用,所有六亲都得由“我”来统帅,都得听“我”的。
其实:
1、既然想到了“八卦分布于八方”,怎么没接着想到下一句“太极则屹立于中央”呢?上句指经卦表四时方位而言,亦即“单卦以象论”。六爻卦乃复卦,“复卦以爻言”。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2、卦宫就是代表摇卦人“我”,别无其它外延。卦宫“我”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地”的作用呢?
3、通过前面的阐述可知,时位才真正体现了“地”的作用。
4、卦中所有六亲(包括卦宫本人)在时位面前、在现实中都有一定的平等性,难不成父母甚至长官等人都得由“我”来统帅、都得听“我”的?
我们也顺便明白了,六亲虽依卦宫“我”而定,但六亲的基础强弱绝不会是来源于卦宫“我”(摇卦人),否则的话,每一卦兄弟、子孙一律为强(哪怕卦宫“我”弱甚至弱极),这显然不合逻辑。
既然卦中所有六亲(包括卦宫本人)在时位面前、在现实中都有一定的平等性,那么他们的强弱来源和判定标准也应该是一样的。
--由此便引出起卦时位与所起之卦的关系问题。
第七节 强弱问题
一切事物均依赖时位而形成、证实其存在与幻灭,以观其变化。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进行过程亦必须依赖时位来证实与认定。时间虽无始终,可是事有始终;位置虽无定住,可是物有本末。事物既随时位而有所变化和转移,则时位亦可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现象加以刻画。时位观念既由相对的假定而产生,事物的演变亦可通过起卦方式投射于此相对的假定中去探测。从静态中看卦宫“我”与所测之人事物符号的强弱与起卦时位中能量转化有何关联。由静态预知动态,在原则上加以范围,如此方可概本末始终之道、阐幽抉微,则吉凶情伪,跃然可见。
卦宫和人际上的六亲的地位,客观上在时位面前具有平等性,所以怎样去确定卦宫格局,也应该怎样去确定卦爻强弱。既然一切事物均依赖时位而存在,换句话说,就是一切事物都必须服从于时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亦必须服从于相应阶段的时位。所起之卦作为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进行过程某一假定静态之载体,其中诸元素亦必须服从于相应的起卦时位。起卦时位反映的是当时当地五行能量假定静止的转化状态,则卦宫、六亲的能量强弱必是来源于起卦时位。
如何来量化呢?
在断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般月建对强弱的影响最大,日辰其次,年时再次,遂以此武断地认定在年月日时四个能量级别中,月建的力量本来就是最大的。虽然这样的结论有时并不影响断卦的准确性,然而正是诸如此类不全面的认识障蔽了我们窥视大道的目光。失去最原始、最本质易理的指导,很多研究便会陷入困惑彷徨。
以古人之时位观念:年支代表一年当中的能量指标,其管辖的范围为太阳自黄经(注意: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东经、西经”)三百一十五度开始往复一周(即两个立春之间的地域);月支代表一月之内的能量指标,其管辖的范围为三十度黄经;日支代表一天当中的能量指标,其管辖的范围为一度黄经;时支代表一个时辰之内的能量指标,其管辖的范围为十二分之一度黄经(这才是时辰的本质)。
由此可知,就年月日时各支能量级别而言,是年﹥月﹥日﹥时。而若认为在断卦中对卦宫、卦爻强弱的影响也是年﹥月﹥日﹥时则不完全正确。
这是为什么呢?
摇卦人所在的地域是一个较小、较具体的范围,仅凭当时之时支所对应的十二分之一度黄经便足以覆盖之。而时辰所表之地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时在日中,日在月中,月又在年中。如图:
年 月 日 时卦
由此可知,年月日等并非各自以其全部能量去影响卦宫、卦爻的强弱,其余大部分的能量仍分散于其它范围。既然卦爻以卦宫为太极点进行排列组合,那么只有以诞生此卦的时支为中心方向去确定好起卦时辰范围内所接收到的年月日时的实际五行能量比重,才能据此确定卦宫、卦爻的强弱。(插讲:1、传统说法云爻“动”本身是旺衰的来源之一,故动爻“如走如飞”。其实爻动而变,“动”的本身仅仅表示一种变化趋势并不能给爻带来力量。动爻的基础强弱也只有一个来源--时位。2、八字预测以日干为中心建立太极。月柱离日柱较近,月对日的影响更明显,这便容易造成四柱当中月柱力量最大的错觉。正因为对日这个中心而言,月对其影响最大,所以大运依月柱来排,而不是根据它柱排定,也不是人为任意规定。又因为年柱对月柱的影响最大,它左右着月柱对日柱的作用,所以推命时注重流年对大运的作用,其规律其实是依据年柱要通过月柱间接对日柱产生影响而来的--此乃一孔之见,本人对八字预测一窍不通,不敢多言。)例如我自测年运甲申年丙寅月甲寅日辛未时摇得《履》之《乾》卦。此卦是我具体在宾阳地方辛未时感应出来的。但此辛未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甲寅日内,最直接地受日支寅之克。而甲寅日在丙寅月内,除了直接克时支未,同时还直接得月支寅之助。同样道理,丙寅月在甲申年中,除了助日龙门寅,同时还直接受年支申冲克。可以看出:年支申要想达到时支未,得经过月、日支寅,其中最直接、明显的一关是月支寅;月支寅要达到时支未,得背后被年支申拖住,与此同时主要经过日支寅;日支寅直接与时支未打交道。也不难看出,相邻两支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便是“相邻作用、隔不作用”的实质(隔并非绝对不发生作用,只是因其次要而忽略不计罢了)。有卦书云:“月日独立为政,各司其职,互不作用。”由上可知,此属谬论。“独立”观点实质是无极观点,而无极状态只在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时期才勉强存在。(读者想想为何说是“勉强”?)
虽然时支范围可直接覆盖所起之卦代表的人事物,却因其能量比重很小而对卦宫、卦爻体现出次要的影响地位。日支紧贴时支,就其能量级别而言是时支的12倍之多,故对卦宫、卦爻的影响力反而更加明显。月支能量级别是日支的30倍之多,更容易通过日、时支且仍有较大力量去作用于卦宫、卦爻。年支级别虽是月支的12倍,却因其要长途跋涉过月日时三关而成强驽之末,最后对卦宫、卦爻的影响反不及月支明显。仍如上例:年支申要想对在时支未内感应出来的卦宫艮和诸爻所表示之人事物施加影响,必须首先冲克月支寅。而与此同时,日、月双寅联手通力冲耗年支申,几乎完全堵死了年支申的前路。此种情况于技法上表述为年支申两次受制,对卦宫、卦爻几无影响。月支寅在冲耗年支申的同时又助日支寅来克时支未。时支未被克,对卦宫、卦爻亦几无影响。如此一来,时辰范围内几乎全部弥漫着寅木之气,卦宫艮基础状态已显弱极,诸爻基础状态:卯、巳、午强极,其余丑、辰、申、戌、子均为弱极。
此节直指时位影响卦宫、卦爻基础强弱之原真。弄懂了最本质的易理,聪明的读者自可一通百通而自行悟道,无须我多举例子。相反地,如果我只举例子,不讲明来龙去脉,那也是汤多肉少--真传与“填鸭”的区别也正在于此。
为了方便大多数读者悟道,我着重提醒几点:
1、起卦时位之年月日时既不是以级别能量直接去影响卦宫、卦爻的强弱,也不是各自以实际能量直接施加影响,而是以实际能量,以时支为方向经层层路线去影响卦宫、卦爻的强弱。所以实质上我们据此分析出的卦宫、卦爻在起卦时位中的基础强弱,已经是真正意义上起卦那一时段的强弱了。换句话说,卦宫、卦爻的先天强弱与起卦那一时段的相应生助之五行比重保持一致。
2、作用原则是相邻作用,隔不作用(相隔作用力小,可忽略不计)。
3、同性作用力大,异性作用力较小(但不容忽视)。
4、年支两次受制对卦宫卦爻强弱影响一般可不计。
5、月支受年支、日支两次制约对卦宫卦爻强弱的影响力由强转弱但绝不会是弱极。
6、日、月联手制年支,若得时支克泄日支,则年支不为两次受制,仍可以弱力去影响卦宫、卦爻。
7、两次受制只考虑脆克泄冲,不考虑耗。
8、月、时支同时脆克泄冲日支,则日支弱极,对卦宫、卦爻几无影响。
9、申对巳是异性耗之,并不是什么合绊,酉对巳是同性耗之,也不是什么半三合绊。
10、起卦时位:甲申年庚午月乙丑日庚辰时。月支午通过生日支丑而将部分火气转化成了普通土,由于月支能量级别很大而日支较小,故月支火气不可能全部转化成普通土,其理就象一缸水不可能全倒进一只小桶一样。若所起之卦卦宫为乾或兑,此时卦宫金得时日年生助为偏于强,而不会是强极,也不会是弱。若换成日支是子,则月支午、日支子相冲战双方均减力。但由于月支能量级别大于日支,故对卦宫、卦爻强弱的影响仍占优势,日支子却被月支午冲、时支辰克至几无气息。因此,时位中相生的能量转化形式与相战的情况区别很大。
11、卦宫分阴阳,但在分析年月日时对卦宫强弱的影响时,我们并未考虑同性、异性作用。同理,在分析年月日时对卦爻强弱的影响时,我们也不需要考虑同性、异性作用,因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卦宫、卦爻强弱范围的判断。正因为我们在分析卦宫、卦爻强弱时只需知道其属于“强、弱、强极、弱极”这四种范围中的哪一种就够了,不必深究具体强到哪个点上弱到哪个点上等等,所以不必细化到同性作用力大,异性作用力小。在具体分析某流月等情形时,我们考虑同性、异性作用是为了将吉凶和应期推算得更为准确、细致。异性作用力小是相对于同一作用形式而言的,例如:巳年巳月巳日巳时,卦中有巳、午爻,巳爻得时位同性之助为强极,若把异性作用力小曲解成“异性不作用”而论午爻弱极,岂不贻笑大方?
……
第八节 爻之作用关系
卦宫、卦爻各凭起卦时位赋予的能量强弱,依照爻之作用关系发生作用。
学过传统六爻的朋友都知道,卦爻之间可以随心所欲地作用,根本无规律可循。许多人学习六爻长达十几年之久,但断卦时仍不得要领,其中最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卦爻之间作用关系的认识。六爻预测有其一套精密的运算机制,缺少其中一环,预测吉凶就不准,甚至颠倒黑白。古人以八宫为中心把64卦配入其中,又根据卦宫来纳支、安世(即卦宫)应、定六亲,它们之间环环相扣。诸爻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样如此,只不过我们后学者大都忽视了其特性。
吾师饶宜献先生依据太极图和六爻的对应关系,发现六爻预测首先必须遵循最原始的太极阴阳理论,再从中理解如何才能使六爻预测符合易理中的辩证法。他在《六爻新大陆》之根本易理一节中阐述了六爻与太极图的对应关系:“一个六爻卦由两个经卦组成,有阴阳、内外、上下、表里之别,且各经卦各持世应。当我们仔细观察和细心理解太极图时,就会发现原来古人发明的两经卦和世应与太极图有着完美的契合。即太极图中的阴阳两鱼代表两经卦,两个阴阳鱼眼代表世应之爻。世应是一卦的主体,是卦中阴阳二气消长变化的关节点。完整的六爻是由两个经卦共同组成的。世、应两爻是上卦和下卦的核心点,上下两卦的其它爻必须各自围绕这两个核心点来转,然后才是世应之间发生作用。把爻之间的作用关系对应到人事生活中来理解可能更有说服力。自然界中的人类是一个小太极,他分男女两仪,人类的繁衍生息靠男女的两个核心点(生殖器)去完成。男和女能互相爱慕本质上就是性的吸引。只有通过两性之点发生作用,人类才得以延续。口和口、手和手去作用能奏效吗?”
通过前面对第六节卦宫位置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世即卦宫,平常受习惯影响而称呼的临世之爻其实是指临近卦宫的那个爻。所以太极图中的两个阴阳鱼眼代表的是临近卦宫的那个爻和与之爻位相对应的另外一个爻(应爻的“应”即“对应”的意思)。
现用我摇的年卦来讲述爻之作用关系会更加直观:
起卦时位:甲申 丙寅 甲寅 辛未 (子丑空)
天泽履 乾为天
兄戌 、 、 玄
财子孙申 、艮 、 虎
父午 、 、 蛇
兄丑 x 、 辰兄 勾
官卯 、应 、 雀
父巳 、 、 龙
临艮的孙申和与之爻位对应的官卯是沟通上、下卦的桥梁。官卯直接耗孙申。
下卦诸爻的作用规律是:应爻官卯作为下卦的核心点,其它爻必须围绕它来作用。具体作用次序是这样:父巳直接泄官卯。爻动而变是爻内部基因产生裂变,此爻必先完成裂变过程,才转对外部发生作用。故兄丑先动化兄辰回头助,然后去耗官卯。父巳和兄丑相隔不发生作用。
上卦诸爻的作用规律是:临近卦宫艮之孙申作为上卦的核心点,其它爻必须围绕它来作用。具体作用次序是:父午直接克孙申。兄戌直接脆孙申。水五行不上卦,伏财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伏爻,财子直接泄孙申。孙申直接泄卦宫艮。父午兄戌财子和卦宫艮之间相隔发生作用。
兄丑和父午因处在两经卦的边界,一般不发生作用。
除了遵循上述作用规律之外,我再补充几点:1、如果四爻对五爻是克或脆或耗的关系,而四爻对三爻是相生(特别是同性相生)的关系,此时四爻便会露出其贪生厌克(脆、耗)的本性,越界去生三爻。如上例父午就有贪生兄丑而忘克孙申之嫌。2、如果上爻、五爻、四爻是连续向下生助的情况,则能量大部集中于四爻,此种情况四爻可同性作用于三爻--按理,如果初爻、二爻、三爻是连续向上生助的情况,则能量大部集中于三爻,此种情况三爻也应该可以同性作用于四爻。但64卦当中并不存在初爻、二爻、三爻连续向上生助的情况,不信请查查。3、一般来讲,变爻之间是互不作用的,但当变爻不是受本位动爻脆克冲泄耗,而是得本位动爻生助而增力时,它就会对变卦中的邻爻发生作用。
……
第九节 吉凶判定标准
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进行过程必须依赖时位来证实与认定,故卦宫、卦爻的能量来源于起卦时位。起卦时位之年月日时各自存在一个理想化的表面强弱,即级别能量。它们以覆盖卦宫、卦爻所表之人事物的时辰范围为方向,按照地支作用规律进行能量转化后,时辰范围便有了确定的年月日时实际五行能量比重。此时,卦宫、卦爻的强弱便随之与生助该卦宫,卦爻的实际五行能量比重总和成正比。此即时位赋予卦宫、卦爻的基础强弱或称先天强弱。分为四种:弱、强、弱极、强极。
卦宫、卦爻各凭起卦时位赋予的基础强弱,在各自的爻位上依照爻之作用关系发生作用。那么吉凶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呢?
天下万事万物皆以和为贵。《易经·系辞》云:“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者,中和也。中和者,阴阳平衡也。是故,阴阳朝着平衡的方向发展则吉;阴阳朝着失衡的趋势发展则凶。这是判定吉凶的总方针。
弱和强是阴和阳的表现形式。
从前面第二节阴阳的阐述中,我们领悟到:从促进阴阳平衡角度而言,一个太极系统(卦宫)中的阴阳只有三种状态:阴阳平衡状态;阴阳消长状态;阴阳转化状态。这三种状态体现了阴阳的互根、消长与转化关系。
阴阳平衡是一种瞬间的理想状态,故卦中判定不出绝对的中和、强弱均衡。
阴阳消长状态包括阳长阴消和阳消阴长两种情况,是指阴阳双方刚刚打破平衡,一方处于增长期而同时另一方处于衰减期的初始失衡状态。卦宫若属阳长阴消的情况则为强,若属阳消阴长的情况则为弱。此指起卦时位赋予卦宫的基础强弱。诸爻以卦宫为最终受力点,按照爻之作用关系发生作用。若作用的总趋势是促使卦宫太极系统朝着阴阳平衡的方向发展,表明该卦宫系统总体朝着吉的大方向发展。反之,若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剧卦宫太极系统阴阳失衡的态势,表明该卦宫系统总体朝着凶的大方向发展。总体朝着吉的大方向发展,只表示总体情况不错,却未必代表事事如意。诸爻中若某爻所主之因素实为卦宫太极系统趋向平衡的绊脚石,则此爻对应的六亲所主之事反而体现出凶的情况。亦有某爻所主之因素本当为卦宫太极系统趋向平衡的动力,却因受制或先天弱极而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发生该爻六亲所主方面的凶事。同样道理,总体朝着凶的大方向发展,只表示总体情况不妙,却未必代表事事皆凶。诸爻中若某爻所主之因素客观上在一定程度减缓了卦宫失衡的步调,则应此事物方面的吉。亦有某爻所主之因素本是加剧卦宫失衡的,却因受制或先天弱极施展不开,反而应此事物方面的吉。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是因为人事生活内容多样,吉凶参杂而非千篇一律。总体为吉或者为凶,是我们对一切事物、关系等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细分开来又当区别对待,我们预测,从中取出一个主用神来,那是选出一项事物来进行单独评价。具体说来,比如卦宫基础为弱,用神本身能发挥促使卦宫趋于平衡的作用,则卦宫“我”得到用神方面的好事。或者用神本身能发挥减缓卦宫偏弱失衡步调的作用,亦应用神方面的好事。反之若用神发挥的作用是使卦宫趋于更弱,则卦宫“我”遭遇用神方面的坏事。或者用神本身不能发挥减缓卦宫偏弱失衡步调的作用,亦应用神方面的坏事。卦宫基础为强的情况按此易理推之。
阴阳转化状态包括阴极转阳和阳极转阴两种情况,是指阴阳双方在能量对比上已处于极其悬殊的境地。卦宫若属阴极转阳的情况则为弱极,若属阳极转阴的情况则为强极。此亦指起卦时位赋予卦宫的基础强弱。诸爻以卦宫为最终受力点,按照爻之作用关系发生作用。若作用的总趋势是促进卦宫太极系统新一轮阴阳平衡的产生,表明该系统总体朝着吉的大方向发展。反之若作用的总趋势是企图阻止新一轮平衡的产生,表明该卦宫太极系统总体朝着凶的大方向发展。“理本一源,质无二致”,其余细分情况可依前述易理触类旁通。
可能有读者问:卦宫基础为弱,若卦爻能将其抑至弱极,是否主吉?卦宫先天为强,若卦爻能将其扶至强极,是否主吉?卦宫先天为弱,若卦爻生助其太过,是否不吉?卦宫先天为强,若卦爻抑之太过,是否也不吉?
听起来蛮有道理,殊不知,卦宫先天为弱,卦爻抑之,即使能将其抑至弱极,没等卦宫达到弱极,就已越来越偏离阴阳平衡点而表现出凶的事实来了。余问类推。
明了爻之作用关系和吉凶判定标准,我们的思路随之进入下一环节:六亲喜忌。
第十节 六亲喜忌
我们已经知道,卦宫、还有卦爻在起卦时位的影响下存在四种基础状态:弱、强、弱极、强极。这四种基础状态分别对应于:阳消阴长、阳长阴消、阴极转阳、阳极转阴四种关系。
根据吉凶判定标准我们又得知:卦宫先天弱和强极,喜得卦爻生助,忌受卦爻克泄耗;卦宫先天强和弱极,喜得卦爻克泄耗,忌受卦爻生助。
传统六爻不分爻之喜忌,使多少代研易人陷入泥泞不能自拔。如今,很多学者误将临近世(即卦宫)之爻当成“我”,而且直接以其余爻对临近世(即卦宫)之爻的关系来确定六亲喜忌。而恰恰是这种犯了两个原则性错误的对应关系,一直占据了众多易友的思维空间。
吾师饶宜献先生将其三大发现“卦宫、爻之作用关系、变易”之前两项易理公诸于世后,使得定六亲喜忌显得严密而科学。如今已在易界引起了轰动。
下面,仍以我自测年运之例阐明六亲喜忌定法:
起卦时位:甲申 丙寅 甲寅 辛未 (子丑空)
天泽履 乾为天
兄戌 、 、 玄
财子孙申 、艮 、 虎
父午 、 、 蛇
兄丑 x 、辰兄 勾
官卯 、应 、 雀
父巳 、 、 龙
由第七节对此例的分析已知,卦宫艮在时位中先天弱极。
由第八节对此例爻之作用关系阐述及联系第九节吉凶判定标准可知:
第一步,确认先天弱极之卦宫艮喜得卦爻克泄耗,忌受卦爻生助。
第二步,确定卦宫艮所在上卦诸爻的喜忌:临近卦宫艮的五爻孙申泄卦宫艮而为喜神。孙申临近卦宫艮,是卦宫太极系统的第一敏感部位,上卦其它爻必须围绕它来转,而不能直接针对卦宫艮来定喜忌。四爻父午克喜神孙申,所以父午是(卦宫艮的)忌神。上爻兄戌脆喜神孙申,所以兄戌也是(卦宫艮的)忌神。
第三步,确定应爻的喜忌:应爻官卯耗喜神孙申,所以官卯是(卦宫艮的)忌神。应爻是卦宫太极系统的第二敏感部位,下卦其它爻必须围绕应爻来转,而不能直接“上访”临近卦宫的孙申来定喜忌,更不能直接针对卦宫艮来定喜忌。初爻父巳泄忌神官卯,所以父巳是(卦宫艮的)喜神。三爻兄丑动化兄辰回头助进而耗忌神官卯,所以兄丑、兄辰均为(卦宫艮的)喜神。
第十一节 旬空和弱极
上节讲了六亲喜忌定法,在进入“吉凶判定方法”环节之前,本节一剑封喉,直插旬空和弱极要害。
一、不能理解成旬空之爻没有强弱;也不能理解成旬空之爻一定弱极;更不能理解成旬空之爻等于不存在。旬空之爻喜忌强弱按正常情况定。旬空之爻实质是空而待用(用的意思,例如旬空之爻本为喜神,若出空填实后能真正发挥其为喜的作用则为喜神空而有用;反之,不能发挥出喜神的作用为喜神无用,喜神有用应喜神方面的吉,喜神无用应喜神方面的凶。旬空之爻本为忌神的道理与此类通。)到底有用否,由其先天强弱组合决定。
若视旬空之爻为“没有”,其所持的实质上是无极观点。而无极状态在卦中是不存在的。时位随天体的运行在不断地发生转变,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旬空当然也不会永远空,只表示冲实、出空、填实之前暂时不与外界发生作用罢了。一旦冲实、出空、填实,它便引发原象中所提示的作用。具体说来,若原象中旬空之爻先天不为弱极,卦内又不受较其远离卦宫的邻爻制约(下节详述),则此爻冲实、出空、填实后必能发挥其原来的作用--此爻为喜神则发挥喜神作用,是忌神则发挥忌神的作用;若原象中旬空之爻在卦内受较其远离卦宫的邻爻制服(下节详述),则此爻冲实、出空、填实后反被制个正着,就象枪打出头鸟一样--此爻原本为喜神,则喜神被制应喜神方面的凶事,此爻原本为忌神,则忌神被制应忌神方面的吉事。
这就是爻旬空的实质。
二、强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通过五行能量对比得知的。即便是弱极,也多少存在一定的能量,否认这一点便会陷入无极论,返归万物创生前的混沌、非自然状态。因为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自然状态下的物质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零度,而任何物质只要高于绝对零度,就会向外辐射电磁波,与外界进行能量信息交换。故而即便是弱极之爻,也还在多多少少地发挥其本质作用,即其本性喜忌没有改变,变的只是喜忌的程度,因此,我们在断卦时一定要注意,反断仅仅是一种手法,反断的其实是结果(程度)而不是喜忌本身。技法上的表述方式有时虽便于我们使用,而对其理解一定要从本质上去探源,千万别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三、某爻旬空或弱极,与之相邻的两个不为弱极之爻能不能跨过此旬空或弱极之爻发生作用呢?
答案是不能。因为:一、此爻虽旬空,并不表示不存在,弱极也未必什么都没有;二、否则的话,例如某爻弱(不是弱极),与之相邻的两个爻很强,同理这两个强爻也应该能跨过此弱爻发生作用--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主要这种假设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同样的道理,某爻旬空或弱极,其邻爻(包括变爻)也没有资格填实、代入此旬空、弱极之爻位--各爻各支,在天地人三才中各有其位,若胡乱篡位,岂不违背了易理原则和自然规律?!
第十二节 吉凶判定方法
我们确定爻的喜忌,是根据卦爻作用关系,以卦宫为中心,由临近卦宫之爻一步一步逆向往外推知的。由这种关系的确立,我们要明白:所谓的喜神,其实就是欲使卦宫趋衡或阻止卦宫失衡态势的因素(爻)。所谓的忌神,就是欲加剧卦宫失衡态势或抑制卦宫趋衡的因素(爻)。也就是说,爻之喜忌是根据是否利于卦宫平衡而确定出来的,一切吉凶成败都是围绕用神与卦宫之间的这种关系展开的。这一条要始终记住,始终贯彻。我们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不知不觉地脱离、忽视了这种最本质的必然联系,而导致最后光盯住用神本身为喜为忌的增减力上面。其实,根据上面所述的本质意义我们轻易就知道:若用神为喜神而应凶、应败、则必是此喜神不能使卦宫趋衡,不能阻止卦宫失衡的态势。更直接明白地说,是此有利于卦宫平衡的因素受到了伤害致使其不能有效地维护卦宫趋衡,故而应了此喜神方面的凶事。我们知道,卦爻之先天在时位中的基础、静态的强弱、喜忌在原象中已客观上定了下来(下节详述),那么我们如何判断用神喜神受到了伤害而不能有效地维护卦宫趋衡呢?--要明白这一点,还是不要忘了:此用神之所以为喜神是因为它的功能是克泄耗较其靠近卦宫而又与它毗邻的那个(卦宫的)忌神或者生助较其靠近卦宫而又与它毗邻的那个(卦宫的)喜神。如果它的这种功能遭到破坏,就意味着它无法实现其应该具有的那种克泄耗较其靠近卦宫而又与它毗邻的那个忌神了,或者不能生助较其靠近卦宫而不与它毗邻的那个喜神了。根据能量转化消阳消长原理,它无法实现应有的功能,则那个较其靠近卦宫的忌神就会相应增力,或者那个较其靠近卦宫的喜神就会相应减力,终致卦宫加剧失衡态势,所以卦主有凶。此凶是由于该喜神受伤害引起的,故其凶应在了该喜神六亲类象上。
由此可知,何谓喜神受伤害这个问题也逐渐明朗了--能伤害喜神的应该是比该喜神远离卦宫而又与该喜神毗邻的那个忌神,而不是比该喜神靠近卦宫又与该喜神毗邻的那个爻(包括受此喜神克泄耗的忌神和受此喜神生助的喜神),因为实质上比该喜神靠近卦宫又与该喜神毗邻的那个爻(若为忌神则耗生克该喜神,若为喜神则泄该喜神)在此作用过程中是该喜神有效地发挥了维护卦宫平衡的功能,对卦宫平衡有利,而不能从表面来武断为凶为败--此喜神虽然减力但卦宫却趋衡了,当然为吉,此吉是该喜神引起的故其吉应在该喜神六亲类象上。所以用神若为喜而应凶,必是该喜神乏力又受较其远离卦宫的那个邻爻克泄耗而无救应。
所谓“理本一源,质无二致”,用神为喜神而应吉应成的情形与此相反,其它用神为忌而应吉,为忌而应凶的情况在易理上都循此理。
举例:我自测年运。
起卦时位:甲申 丙寅 甲寅 辛未 (子丑空)
天泽履 乾为天
兄戌 、 、 玄
财子孙申 、艮 、 虎
父午 、 、 蛇
兄丑 x 、辰兄 勾
官卯 、应 、 雀
父巳 、 、 龙
由第七节分析已知:卦宫艮在时位中先天弱极。诸爻基础状态:卯巳午强极;其余丑辰申戌子均为弱极。其中子丑旬空。
由第十节分析已知:五爻孙申、初爻父巳、三爻兄丑、变爻兄辰均为(卦宫艮的)喜神;四爻父午、上爻兄戌、伏爻财子、应爻官卯俱为(卦宫艮的)忌神。
在当时的两分钟内,我输入的意念划分为“总--分--重”三个阶段:开始的意念是“看看今年总体运气如何?”。中间的意念一是问身体健康;二是问易技进展;三是问财运情况;四是问父母、哥嫂、侄女、侄儿平安。最后,我的意念集中在“易技进展如何?”这个焦点上。
有关这一卦,到目前为止,我除了将每月每日发生的较明显、特殊的情况都记录下来之外,甚至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什么时候跟某位朋友去卡拉ok花掉多少钱也不放过。
我摇的卦自己知道它的可靠性。发生的事情,我心知肚明。所以每记录一项,我必大胆、细心地研究一番。就是这个卦,让我发现了不少东西。其中有一项易理,若能旁通到八字预测体系,我有预感:它将比“百神论”更先进(此项易理非指后面提到的“以六亲为中心另立一太极”)。虽然我正当而立之年,但是为了始终确保六爻一门精进,一直以来心无旁鹜,就连风水、择日术等也是随师实践速成,故对八字预测一窍不通。我希望精于八字的有缘易友能受到启发,酝酿出一部真金不怕火炼的《八字新大陆》来。
言归正传,下面仅就“易技进展如何?”一项稍作分析:
析卦之前,我们想到的是:测学易情况、易技进展一般取父母爻、官鬼爻为用神。父母爻代表学问、老师、书籍、资料等。官鬼代表技术、机遇、名气等。
一看父母爻两现,官卯恰好居于卦宫太极系统的第二敏感部位(应爻),遂取应爻官卯和与之相邻的初爻父巳为用神,兼看四爻父午。
应爻官卯忌神先天强极,代表易技进展阻力非常大。卦宫所在的上卦代表家中,四爻父午忌神先天强极,与官卯隔不作用,代表呆在家中非但得不到真传,反被伪说狂轰滥炸。
卦内比应爻官卯忌神远离卦宫的邻爻初爻父巳喜神先天强极力泄官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官卯作为忌神去耗孙申进而给卦宫太极系统造成的巨大压力。同时,忌神官卯也有贪生父巳而忘耗孙申之嫌。表明出门求学能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真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则难;出路、出路,出去才会有路。”
三爻兄丑喜神动化兄辰回头助进而伙同初爻父巳两面夹击忌神官卯。丑辰先天弱极,且丑月下旬空似乎空有架势。是不是兄丑真的无心无力耗忌神官卯从而帮卦宫“我”一把呢?非也,我在第八节爻之作用关系补充用法第1点中提到:“如果四爻对五爻是克……的关系,而四爻对三爻是生……的关系,此时四爻便会露出其贪生忘克……的本性,越界去生三爻。”故而丑辰虽先天弱极,但有强极之父午“准”生,可转强耗官卯。正是兄弟丑辰的出现,使得原本作为忌神父午贪生之而忘克孙申,将把以前的不利化为有利。喜神兄丑耗忌神官卯,将给卦宫“我”带来机遇。
强大的忌神官卯受到强大的喜神父巳化泄(同时卯亦主动贪生巳)及转强的兄丑“准”耗。这是一种化不利为有利、化压力为动力的大趋势,官卯是作困兽之斗。
卯月,应爻官卯忌神主事,易技进展的阻力最大。实际情况是到那个月为止,我的脑子被古今各门各派的理论和方法挤迫得都快爆炸了,质疑层出不穷,却难以自拔。正好那个月我有事要出远门到母校所在的浙江(在我家的东北方向)去一趟,干脆暂停学习,调整状态。
兄丑得强极之父午“准”生,有由弱极转强之迹象,所以丑空为空而待用,表示时机没到。一旦冲实、出空、填实,兄丑必有能力去耗忌神官卯,从而给卦宫“我”带来机遇。丑动化辰,预示此信息将在辰月得到充分引发,届时现实中必有活生生的事实与之相对应。实际情况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打电话第一次向“北方易学书市”的同道李福贺先生随便询问他那儿有什么好书?素昧平生的他直接向我力荐《六爻新大陆》--正是这次奇遇,使我的学易历程发生了最关键之转折。
巳月引发初爻父巳力泄忌神官卯。实际情况是该月开始,我在师父饶宜献先生那儿,得到了他倾囊相授,易技一天上一个新台阶,半个月后即当了他的助手,随师实践。
喜忌神经过一番较量,兄丑、官卯、父巳及它们所临的六神勾陈、朱雀、青龙,都体现出了吉的类象:兄动化兄临勾陈代表一大帮同道(事实上从那时起我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同门和同道);官临朱雀代表技术、口才进步;父临青龙代表有明师指点之喜庆事。
有兴趣的读者可断一断我每个月的财运。内里大有玄机。
第十三节 不易
一个卦,在配上起卦时位之前,无所谓强弱、喜忌。一旦配上了起卦时位,其卦宫、卦爻之先天强弱,卦爻喜忌乃至吉凶成败以及应期便成为定局。内因有利,表示人事进展总趋势不错,即便进行时位之外因不利,也不能彻底阻碍其进程,一旦时机适可,有利的内因便会得到引发而应成应吉。反之,内因不利,表示人事总体朝着负面发展,即便进行时位之外因有利,也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转机,一旦形势恶化,便会引发不利的内因而应败应凶。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原象内因中吉凶成败的大局既定,后天的时位(含过去时位和将来时位)便不能改写这种信息,更不能无中生有。同样地,卦宫、卦爻之先天强弱,卦爻喜忌既已在原象中确立,后天的时位也不能改变卦宫、卦爻之先天强弱,而只能引发原有的信息,使其在后天的舞台中一一亮相。其中的道理就如鸡蛋孵不出小鸭一样简单。
--这就是《易经》三大原则“简易、不易、变易”中的“不易”。
为何会这样呢?为何所起之卦不是今天是这种强弱,明天又是另外一种强弱呢?……
前面第七节一开始就已阐明:时位观念既由相对的假定而产生,事物的演变亦可通过起卦方式投射于此相对的假定中去探测。从静态中看卦宫“我”与所测之人事物符号的强弱与起卦时位中能量转化有何关联。由静态预知动态,在原则上加以范围,如此方可概本末始终之道、阐幽抉微,则吉凶情伪,跃然可见。
读者通过回味这段话,不知领悟到真谛没有?
若还不明白,我再啰嗦几句:
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进行过程必须依赖时位来证实与认定。某一阶段某人测某事究竟能得出什么卦来,是由客观进行过程决定的。看似偶然,却是必然,这就是起卦测人事的本质。所以说,测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位往往会起得不同的卦,也是由客观进行过程决定的。测同一事物,若在不同的时位起出相同的卦,必是先天强弱等无差,这同样是由客观进行过程决定的。不同的人测同一事物在相同的时位起出不同的卦,都是由客观进行过程决定的。我们断卦,实质上是分析客观进行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对应的卦宫、卦爻之先天强弱,卦爻喜忌、组合等。而这一切均对应于该阶段中影响客观进行过程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分析这此因素如何影响客观进行过程,从而预知该过程到了某阶段又会是何种状态,即以目前的趋势为基准进行推测。既是基准,便有一定的不易之理。
“不易”有何作用呢?用处可大了,其中之一是排除反断表象之干扰(包括排除八字预测体系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反断论”表象之干扰),直接从本源上去洞悉问题。
第十四节 各具一太极
人禀受天地时位之气息,又受周边人事、物的影响。周边人事、物同样禀受天地时位之气息,适者生存。“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指的就是某人受周边人、事、物的影响如果顺应了天地时位对该人的影响,则该人昌,反之则该人亡(亡的意思包括损失、死亡等等)。
天地时位赋予该人的气息表现为起卦时位对卦宫“我”的影响。周边人、事、物对该人的影响表现为卦爻六亲对卦宫的影响。所以卦爻六亲对卦宫的影响若其趋势是促进卦宫趋衡则“我”吉,反之为凶。
周边人、事、物对“我”的关系用六亲类之,而人、事、物同类者甚众,故以意念选之。人、事、物于“我”之吉凶成败得失及其应期以用神对“我”之喜忌、强弱、组合定之,由时位引发之。
依上理,可知卦宫“我”和人际上的六亲在地位上在时位面前具有客观平等性。卦宫“我”有自己的强弱,六亲也有自己的强弱;卦宫“我”有自己的喜忌,六亲也应该各有自己的喜忌。那么在单测某六亲吉凶或某六亲自己的事情时,就必须以该六亲为中心另立一太极,确定周边各爻对该六亲之喜忌,测其吉凶成败。
这样,各具一太极之观点和根据便确立了。
如此一来,诸如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死了老婆却财源广进等等“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各具一太极之易理,为一卦多断由自身范围拓展到六亲范围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后有实例)。
值得一提的是:代测卦也必须以代表事主的用神为中心建立太极,卦宫始终代表摇卦人,不可能变成事主,更不是某些谬书所说的临世之爻代表事主。这是代测卦要注意的前提。有些书上讲,代测六亲之事,只要摇卦前输入“假设我就是此六亲本人”的意念,此卦便等同于事主摇出。这是违背客观实际的。
有人会说了,既以代表事主的用神为中心,则六亲关系也应该以此“中心”来重新排定。此话听似很有道理。但不要忘了,卦是您感应出来的,一切事物都是从您的认识角度进行客观定位的。譬如测儿子的财运,卦宫“我”克者即代表钱财,对儿子来说它也还是钱财,而不会到了儿子那里就变成了子孙--硬要说儿子克者“官鬼”才是钱财,这世界岂不乱了套?
此指测六亲之事(含代测卦),此事的属性是物而不是人的情况,此事的六亲类象仍从卦宫“我”的认识角度进行客观定位。若此事的属性不是物而是人的情况,则其六亲类象又该如何去定位呢?此点由读者结合后面的实例自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郑鹏云
宋·鲁訔
明·张应文
金·元好问
南唐·佚名
晋·司马彪
徐养浩
唐·通玄先生
清·陈梦雷
宋·陆九韶
无名子
清·张凤羽
李耳
清·孙光祖
明·杨丽泉
(清)武林缪艮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