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六 随、蛊、临、观、噬嗑、贲-周易尚氏学
卷六 随、蛊、临、观、噬嗑、贲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归藏曰马徒。马徒。即周礼太仆职所谓前驱。越语勾践亲为夫差前马。注前马前驱。在马前也。按震为马。互艮为徒隶。马徒皆随贵人马。前行以辟道。而兑为口。为传呼。于卦象颇合。兹周易名随。似取随时之义。震春。故曰元亨。兑秋。故曰利贞。吉春而夏可赅。言秋而科可赅。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循环不穷。故曰随。随时而动。不过不忒。故无咎。
象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王肃本。随时。皆作随之。将卦义全失。朱于从之过矣。故夫读易以明理为先也。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晌晦入宴息。艮为君子。又止故宴息。兑为昧为晦。震往。往而遇兑。故曰晌晦。巽伏。故君子法此象。以晌晦人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官。蜀才作馆。见释文。惠栋云。官。古文馆。以穆天子传。官人陈牲为证。按作馆是也。艮为馆。下卦艮覆。故曰馆有渝。渝变也。初至四为正覆良。象覆即于覆取义。易通例也。自覆象失传。渝之古旧解皆不能说其所以然。而用覆之辞。如蒙掾(无左)如中孚之二三交。诂皆误矣。渝而得位。故贞吉。与下贞凶为对文。艮为门。初临之。而震为出。故曰出门。出门则有交接。阳遇阴则通。故有功。凡阳临重阴者无不吉。此其一也。象曰。官有偷。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失与佚通用。供逸也。震动故不佚。言不敢安逸也。此与比六二不自失。小畜九二亦不自失。皆读为佚。与吉韵。义详比九五失前禽注。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此爻旧解。淆乱至今者。一由卦象失传。二由同性相敌之理不明也。初震为小子。四艮为丈夫。二近初。故系小子。为六三所隔。不能承四。故失丈夫。易林家人之巽云。孩子贪饵。以伏震为孩子也。孩子即小子。是焦氏以震为小子。义即本此也。又复之剥云。夫亡从军。以剥上艮为夫。是艮为丈夫。焦氏仍本之易。盖以二人言。初生者长。后生者少。故说卦以震为长子。艮为少子。而以一人言。则初少上老。故经以震为小子。艮为丈夫。先儒不知经取象。往往与说卦不同。不敢直认。岂知象传所释至明也。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二居初四之间。近初远四。故曰弗兼与。虞翻谓二应五。以五为小子。五为少女。焉能为小子。失之远矣。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句得。句利居贞。
三近四承阳。故上系文夫。为二所阻。故下失小子。象谓志合下。是明以震为小于。艮为丈夫也。随有求句。与下随有获对文。艮为求。阴承阳故有得。巽为利。咸六二云。居吉。兹云利居贞。似亦以动为戒。盖上无应。静而承阳则吉。动则不利。旧解谓之正应上。于居义相背。非也。
象曰。系丈夫。志合下也。
下谓初。轻以艮为丈夫。以震为小子。可谓明白矣。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下乘重阴得民。故有获。不当位。前遇敌。故贞凶。然下孚于众。光明正大。遵循正道。亦无咎也。艮为道。为光明。虞氏命三四全变成离。取明象。迂曲失经旨。大畜彖传曰。刚健笃实辉光。刚健谓乾。辉光谓艮。是艮为光明。易有明文。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其义凶者。谓四本不凶。而凶者以不当位也。大畜颐上九皆下孚于阴而吉。九五。孚于嘉。吉。易林每以震为嘉。盖本此也。嘉指二。五孚于二。二震体。故曰孚于嘉。
象曰。孚于嘉。位正中也。二五皆当位。故曰正中。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伏艮为拘为山。兑西故曰西山,兑口故曰亨。王渭五。三至上正反巽。巽为绳。故曰系。曰维。虞翻曰。两系称维。正反两类诗所谓絷之维之也。卦以随为义。六穷于上。五恐其去。拘系之。从维之。或即其隐居之处而宴享之。言六无所随。而五必随之也。西溪易说云。先儒说易。遇西山西邻。皆曰文王事也。可谓大谬。象曰。拘系之。上穷也。穷尽也。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左传虫蛊。而归藏作蜀。诗(?)风绢绢(左虫)者躅(左虫)。躅(左虫)葵中蚕也。诗诂蜀已有虫。再加虫俗字。然则蜀亦虫。与蛊义同也。蛊败也。坏也。卦上山震木。为材木之所出。乃下卦为巽。巽陨落故败。又巽为虫。虫蠢物朽腐。大过曰栋挠(左木)。易林旅之履云。木内生蠢。蠢即蛊。皆以巽也。故坏。礼王制。执左道以乱政疏云。蠢者损坏之名。周礼秋官庶氏。掌除毒蛊。郑注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又翦氏。掌除蠢物。凡庶蛊之事。注蛊。蠢之类。又史记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注蛊恶气。是蛊之为蠢为腐坏甚明。又左传云。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女惑男。男败。风落山。山败。亦以败坏说蛊。荀爽谓蛊为事。朱子盖以为不安。又曰坏极而有事。夫卦名皆由卦象而生。诂蛊为事为惑。皆正训不误。而此则义为败坏。亦卦象所命也。彖曰巽而止蛊。亦以败坏为说。若必拘序卦而训为事。则此句义难通矣。阳得阴则通。坤为大川。为事。刚往坤上。下履重阴。容民得众。故曰利涉大川。曰往有事。乾元为甲、蛊之先为泰。乾为日。三爻故曰先甲三日。乃由泰反否而蛊为之始。初交上为蛊。二三随上成否。甲之在下者反上。先甲变为后甲矣。故又曰后甲三日。蛊旁通随。随者由否反泰之始。上爻下成随。四五随下成泰。甲之在上者反下。后甲又变为先甲矣。否泰相循环相终始。来往 信。天道因如是也。象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行道也。泰者随之终。蛊者否之始。故曰终则有始。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风止山下。气郁不通。故蛊。蛊则不生育。振而作之。所以救蛊而育德也。象义有因卦象而取法者。有反省者。兹则反省者也。
初六。于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初虽不当位。然上承重阳。与上合志。与升初六同。故吉。易林以震巽为父母。详焦氏易诂朱汉上以复垢(左女)为小父母。复殷(左艮)仍震巽。初伏震。故曰父。曰了。乾正也。能正父蛊。故曰有子考。逸周书谧法云。考成也。左氏襄十三年弥庙疏。考成也。言有成德也。有子考者。即谓有子能成就先业也。故无咎。风陨故厉。承阳故终吉。马融王肃读考字绝句。王注作考无咎。非也。
象曰。乾父之蛊。意承考也。意承考。谓初上承重阳。能承继先德也。承顺也。巽象。
象曰。乾母之蛊。得中道也。二五得中。
九三。乾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三震体。故亦因父。按九三上虽无应。然当位。前临重阴。与大畜九三象同。当吉。乃大畜九三利往。此云小悔无大咎者。以体下断也。凡巽体上交多不吉。先儒不知其故在本弱。故多误解。
象曰。乾父之蛊。终无咎也。九三前临重阴。利往。故终无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裕宽也。虞云不能净父过也。前遇敌。阴遇阴则窒。故往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乾父之蛊。用誉。得中。有应。上承阳。而艮为名。故可致闻誉。
象曰。乾父用誉。承以德也。德谓阳。承以德。言上承阳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三震为王。为诸侯。上不应之。故曰不事王侯。言不事王侯之事也。高居物表。逍遥事外。故曰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则法也。不事王侯。若共伯和吴季礼之流是也。作奉事者非。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释诂。临视也。毁梁哀七年。有临天下之言焉。注。临抚有之也。卦以震君临四阴。正抚有也。故曰临。临辟丑。阳息卦。故曰元亨。左传云。不行之谓临。行而不已。则至八月而凶矣。故又曰利贞。言利于贞定也。月卦始子复。至未遁正八月。故郑陆虞皆以八月为遁。而虞氏以杀君父说凶义则非。杀君父皆否遁所同有。胡独八月凶乎。按易林恒之临云。神之在丑。破逆为咎。不利西南。商人休止。临辟丑。震为神。故曰神之在丑。乃行至未而破丑。故曰破逆为咎。又按汉书翼奉传。平昌侯三来见臣。皆以正日加邪时。孟康曰。谓乙丑之日。丑为正。日加未而来。未破丑。故曰邪时。陆绩易传至于八月凶注曰。建丑至未也。八遁亦以未破丑说凶义。徒以弒君父为说。何以辞于其它消卦乎。几易言八月七日。皆言爻数。后儒往往以殷正周正为说。皆梦吃语也。
象曰。临。刚来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通消卦。故曰不久。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震兑皆为言。故曰教思无穷。坤为民。震为仁。故曰容保民。坤广大。故曰无疆。初九。咸临。贞吉。咸感也。初二爻皆有应。故皆曰咸临。贞卜问也。
象曰。咸临员吉。志行正也坤为志。应在坤。皆当位。故曰志行正。
九二。成临。吉。无不利。承遇阴则通。故曰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二必升五。得尚于中行。而卦以不利为义。故曰未顺命。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说文。甘美也。三独近二。阴顺阳。言甘于顺二也。然不当位。无应。故无所利。坤为忧。知无所利而优之。故无咎也。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不长谓不久。
六四。至临。无咎。虞翻曰。至下也。谓下应初。当位有实。故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知音智。言宜知几也。震为大君。象失传。详焦氏易诂九二震主交。应在五。二五相上下。皆当位。故曰大君之宜。言二宜升五也。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二五皆中位。故曰行中。知临者。言宜知几。与二相上下也。上六。敦临。吉。无咎。阳息即至三。上稍止即有应。故曰敦临。敦与屯与顿皆通。有止意待意。义详复卦。言稍待即有应。故曰志在内。内谓三也。故复五六亦曰敦复。言五少迟。阳即息至二。有应。与此同也。旧解训敦为厚。非。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言顿止之故。因阳息即至三。有应也。易之道贵将来。将来有应。故吉。不然内无应。何吉之有。凡云志在内。志在外者。皆谓应爻。九家谓志在二升五。清儒皆宗之。由误解敦字故也。观。漱而不荐。有孚若。五得尊位。下临万民。民为庙堂。万民瞻仰。故曰观。易林以艮为观为视。象失传。详焦氏易治盖即本此也。国之大事。在把与戎。礼之可观。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莫盛乎祭祀。初漱降神也。马融云。进爵灌地以降神也。卦巽为白茅。茅在地上。坤水沃之。缩酒之象也。灌地降神。其诚敬之心。孚于神明。禺(右页)敬也。及至荐牲则扎简略。一孔子曰帝(左衣)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与此义同也。象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漱而不荐。有孚禺(右页)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坤为天下。天下化则服矣。此圣人所以以神道设教也。观亦候卦。故曰四时。临曰元亨利贞。亦四时也。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坤为方为民。艮为观。故曰省方。曰观民。巽为命。故曰教。先王巡狩四方。观风问俗。宣布教化。亦若风行地上也。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释文。马云童犹独也。郑云樨(左禾)也。而虞翻以艮为童。诂与郑同。按马说是也。太玄玄冲云。童寡有也。而易林每以坤为寡。初坤体。上无应。阴遇阴失类。孤寡极矣。故曰童观。其在小人。独行踽蹈(左同)。尚可无咎。若君子则狭隘为病矣。故吝。盖童之象不在艮。而在坤。初何以孤寡。则以上无应而行失类也。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道行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说文窥闪也。倾头门中视也。二应五。坤为门。二在门中。上窥九五。而坤为闭为羞。故羞缩不敢正视而窥观也。圣人取象之精。非注视卦象。不知其微妙如此也。窥观乃妾妇之行。故利女占。若在丈夫。则可丑矣。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丑谓不庄
六三。观我生。进退。凡我生皆谓应与。诗小雅。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易以阴阳相遇为朋友。故谓应与为我生。三应在上。故曰观我生。进退。上巽为进退。进退者上下也。三与上相上下。谓三宜进居上。上宜退居三。各当位也。故象曰不失道。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道行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艮为国为光。四独近五。故曰观国之光。曰宾于王。王谓五。巽为利。言利于朝觐天子作宾王家也。巽为旅客。故曰宾。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尚宾者。言宾于上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此我生谓二。五应在二。二坤为民。故象曰观民。九五为观之主。亦艮之主。艮为君子。下观万民。抚部(左血)教养。故无咎也。
象曰。观我生。现民也。观民即指二。二坤为民。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诸家或释生为出为性为道。一人前后。诂即不同。似非。按其。谓五。生指三。上应在三。三坤体。坤民下附。皆五之民也。上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宜高尚其事矣。乃犹不忘情。欲应三而观其生焉。故象曰志未平。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巽为志。
噬嗑也。亨。利用狱。噬嗑也。嗑合也。亨通也。夫上下之不能相合者。中必有物间之。嗑而去其间。则合而通矣。国家之有刑狱。亦复如是。民有梗化者。以刑克之。则顽梗去。而上下通矣。故曰利用狱。震为口。颐利求口实是也。为口故曰噬。雷电合居于东。故曰合而重。震为口。初至四。正反震口合。上离。正反兑口合。故曰噬嗑。自覆象失传。及震为口之象亡。噬嗑之义。遂晦而不明。卦一阴一阳。刚柔交。故曰亨。坎为狱。折狱之道。不明则人不服。不威则众不从。今威明并济。故利。
象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童。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有物谓四。四在顾中。故曰有物。颐上下阳。中四交皆阴。阴顺阳。故求得口食。今四阳横互于中。阳遇阳为仇为敌。不顺。嗑去此物。则合而通。故曰噬嗑而亨。卦阳爻与阴交相间。故曰刚柔分。雷电合居于东。故曰合而章。五不当位。然文明以中。断制枉直。不失情理。故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涑(右力)法。罚法皆坎象。敕(右力)正也。威之用。明则离之用也,
初九。屦校减趾。无咎。震为趾。坎为校。初临重阴。利往。往而遇坎。坎在震上。故曰屦校。校械也。屦贯也。言以械贯于震足之上。足不见。故曰减趾。初当位。故无咎。
象日。屦校减趾。不行也。此言人初有过。其过尚微。故罚亦从轻。使有所惩。而不至积累其罪。以至于诛。所谓小惩大戒也。初本利行。行而遇险。故不行。
六二。噬肤减鼻。无咎。震为噬。二艮体。故曰肤。曰鼻。言艮肤艮鼻。为震口所噬。隐伏于坎水之下。故曰减。二乘刚。故有是象。按减趾有类于刖刑。减鼻有类于劓刑。皆初犯罪。刑之轻者。皆冀其有所惩于后也。二得中。故可免于咎。
象曰。噬肤减鼻。乘刚也。乘刚不顺。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说文腊乾肉也。民坚故曰腊。坎为肉。故三爻四爻五爻皆言肉。坎为毒。遇毒者。坎在前也。坎肉象。详焦氏易诂然有应故小识破。无咎。王弼曰。噬以喻刑人。腊以喻不服。毒以喻怨生。按三不当位。以斯用刑。民必不服。岂惟不服。怨毒以生。言小民不知惩戒。仍积恶不俊也。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三阳位。
九四。噬乾肺。得金矢。利艰贞。吉。姐(左月)。玉篇。肉带骨也。离艮皆为火。坎肉居中。故曰乾姐(左月)。艮为金。坎为矢。详焦氏易诂四艮主爻。故曰金。亦坎主爻。故曰金矢。坎陷故利艰贞。按周礼大司寇以两造两剂。禁民狱讼。人束矢钧金。然后听之。兹云得金矢。仍寓止讼之意。夫今民人金矢。原欲止其狱讼。兹曰得金矢。是讼者不止。而益深其罪也。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坎隐伏故曰未光。升五则光矣。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离火故仍曰乾肉。离色黄。五履艮金上。故曰得黄金。贞卜问。失位。故贞厉。得中。故无咎。按五位虽尊。然不当位。以斯噬物。物亦不服。其坚有如噬乾肉之难。夫据尊位。能行其戮者也。乃物仍不服。不知诫惧。则其估恶不俊(左心)。顽坚难化也明矣。故曰得黄金。言其坚愈进也。得黄金非吉辞。如吉则下不日贞厉矣。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得当者。得中也。
上九。何校严耳。凶。
坎为校为耳。上应在三。三坎体亦艮体。良为背为何。坎校在民背上。耳则遮矣。故曰严耳。易爻在此。而象全在应。此其一也。王弼曰处罚之极。恶积不改者也。罪非所惩。故刑及其首。及首非诫。减耳非惩。凶莫甚焉。正义曰。罪未及首。犹可戒惧归善。罪已及首。性命将尽。非复可戒。故云及首非戒也。校既灭耳。将欲刑杀。非可惩改。故云灭耳非惩也。
象曰。何校又耳。聪不明也。灭耳则有害于聪。故曰不明。
贲。亨。小利有攸往。
归藏作荧惑。荧惑火星。史记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是也。卦上艮为星。离亦为星。下离为火。艮亦为火。离主夏位南。艮纳丙亦南。故曰荧惑。于象恰合。至周易作贲。贲。释文云。傅氏作斑。文章貌。郑云文饰貌。太玄拟作饰。按卦一阴一阳相杂。相杂则有文。故曰斑。曰文饰。又按尔雅。龟三足曰贲。卦离艮皆为龟。而震为足。数三。正龟三足也。初二曰其趾其须。九三云儒如。六四云皤如。言其形也。上九云白贲。言其色也。杂卦云。责无色也。艮为黔。坎为隐伏。为黑。亦无色。无色即不明。不明故象言无敢折狱。盖山下有火。与地下有火略同。地下有火明夷。山下有火等耳。故孔子筮得贲不乐。以与明夷同也。后人谓山下有火。明不及远。皆读下为旁。故其义永不能通。前一义旧解皆从之。后一义鲜有述之者。故引信其义。以俟深于易理者定夺焉。
亨谓二。离夏故亨。传所谓柔来文刚也。小谓五。分泰二居上。五得中承阳。故曰小利有攸往。言利往五也。唐郭京举正。谓小为不。非。
象曰。贵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
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观乎天丈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卦刚柔相杂故曰文。离日坎月。民星震辰。天文。离礼震乐。人文。离夏震春坎冬。故曰以察时变。震为生。艮为成。为天。故曰化成天下。朱子云。先儒说。天文上当有刚柔交错四字。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山下非山旁。火在山下。与地下同。直明夷耳。后儒谓明不及远者误也。艮为君子。明庶政。象每以相反见义。如同人曰类旅辨物。无妄曰时育万物。蛊曰振民育德皆是。兹因贲不明。君子反以明庶政。坎为狱。折狱须明。离在下不明。故无敢折狱。而无敢折狱。尤贲为无色无明之确征。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初应在四。四震故曰趾。坎为车。初在车下。当然不乘而徒也。盖初九正当勿用之时。安于徒步。以遂其志者也。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来也。
徒谓徒步。义弗乘者。言志行高洁。不肯苟乘也。
六二。贲其须。
艮为须。象失传。详焦氏易诂艮须在上。下离文之。故曰贲其须。其指上卦。言六二之须。谓上艮也。泰二往上成艮。故曰兴。二因得当位居中。故曰与上兴。候果谓三至上有颐象。二在颐下。故有须象。虽巧切。不知艮即为须也。
象日。贲其须。与上兴也。
兴起也。与上兴。即喜上兴也。
九三。 贵如濡如。永占吉。
坎水故曰德如。阳贞于三当位。前临重阴。故曰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之往也。三应在上。上艮为陵。乃上不应。故终莫之陵。永贞于三吉也。又前临重阴。皆顺三。无有陵越之患也。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左传宣二年。皤其腹。疏皤腹貌。卦三至上互大离。离为大腹。故曰皤如。释文皤苟作波。郑陆作幡(左虫)。音烦。按皤通番。番音烦。郑陆读烦声是也。凡易如此等辞。往往用韵。疑番与翰协。诗大雅申伯番番。徒御蝉蝉(左口)。戎有良翰。番与翰协。与此同也也。陆绩云。震为白。为马。按震为羽翰。翰象失传 详焦氏易诂翰如马行貌。言疾如羽翰也。四乘坎。坎为寇。疑其逼己。岂知四当位。下有正应。三无能害之。终得与初婚媾也。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疑谓疑三。坎为疑。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久久。吝。终吉。
艮为丘园。坤为帛。乾环约其两端。故曰束帛。子夏传。五匹为束。三玄二熏。象阴阳。戋戋。马训为委积。虞作多。易林旅之丰云。束帛戋戋。膊(左贝)我孟宣。似亦以盛多为训。俗解因戋通残。便训戋戋为薄物。又或作残落者非也。仪礼士冠上虞礼。周礼大宗伯注。皆以束帛为十端。每端丈八尺。两端合卷。决为五匹。皆与子夏传同。然则束帛五匹者。乃先王之定制。戈戈乃形容束帛之盛。谓薄物固非。残落尤谬也。下元应故吝。上承阳。故终吉。彖谓小利往。以此。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五承阳。故有喜。
上九。白贲。无咎。
贲而曰白。其为物也明矣。若训为饰为文为斑为黄白色。范望太玄视首上九注为色不纯。高诱吕览贲字注此二字皆不能通。诸儒据绘事后素。曲为之说。无当也。盖艮为贲。责无色。故曰白贲。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下乘重阴。故曰得志。言阳得阴而通也。大畜上九曰道大行也。损上九曰大得志。益九五曰大得志。颐上九曰大有庆。与此义皆同。乃二千年旧解。少能知其故者。真可渭(左口)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东汉)佚名
汉·钟离权
明·周怡
曹组
清·陈祖范
(宋)赵彦卫撰
明·朱棣
宋·陈敬
孟森
清·文康
清·朱鹤龄
清·张起南
成公绥
清·罗美
萧廉泉
清·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