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四)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成,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此方名“麻典附子细辛汤。”

  3、少阴下利(下得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不恶寒,反而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用大附子一个(去皮,切成片)、甘草(炙)二两、干姜三两,加不沽升,煮成一升,分两次温服,脉出现即愈。面赤,加葱九根;腹痛,加芍药二两;干呕,加生姜二两;咽痛,加桔梗一两;利止,而脉不出,加人参二两。此方名“脉四逆汤”。

  4、阴病恶寒(伤寒已发汗,不解,反恶寒,是体虚的现象)。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附子(炮,去皮)一枚,加水五程式,煮成一升五合。分次服下。此方名“芍药甘草附子汤”。

  5、阴盛格阳(病人躁热面饮水、脉沉、手足厥逆)。用大附子一枚,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服。逼散寒气后使热气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雳散”。

  6、中风痰厥(昏不积压人,口眼歪斜)。用生川乌头、生附子,都去掉皮脐,各取半两,和一南星一两,生木香二钱五分。各药混合后,每取五钱,加生姜十片、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此方名“五生饮”。

  7、风病瘫缓(手足软垂,口眼歪斜,语音蹇涩,步履不正)。用川乌头(去皮脐),五灵脂各五两,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五、七丸,便觉手能抬动。脚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梳头,此方名“神验乌龙丹”。

  8、风寒湿痹(麻木不仁,或手足不遂)。用香白米煮粥一碗,加入生川乌头末四钱,慢熬适当,下姜汗一匙、蜜三大匙,空腹服下。或加薏苡末二亦可。

  9、风痫。用生川乌头(去皮)二钱半、五灵脂半两,共研为末,加猪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10、小儿慢惊(抽筋,涎壅厥逆)。用生川乌头(去皮脐)一两、全蝎十个(去尾),分作三他,每服用水一碗、姜七片煎药饮下。

  11、小儿囟陷。用乌头附子(生,去皮脐)二鲷、雄黄八分,共研为末。以葱根捣和作饼巾2陷处。

  12、脚气肿痛。用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13、多年头痛。用川乌头、天南星,等分为末,葱汁调涂太阳穴。

  14、耳鸣不止。用乌头(烧作灰)、菖蒲,等分为末棉花裹着塞耳内。一天换药两次。

  15、牙痛。用附子一两(烧灰)、枯矾一分,共研为末,擦牙。又方:川乌头、川附子,生三匣面糊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纳牙孔中,痛乃止。

  16、虚寒腰痛。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黄)、附子(炮,去皮脐)各二两,盐花三分,共三工业区末,加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17、寒热疟疾。用附子一枚重五钱者,裹在面中火煨,然后去面,加人参、丹砂各一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未发病前连进三服。如药有效,则有呕吐现象或身体有麻木感觉,否则次日须再次服药。

  18、水泄久痢。用川乌头二枚,一枚生用,另一枚以黑豆半合同煮熟,一起研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黄连汤送下。

  19、阳虚吐血。用生地黄一斤,捣成汁,加酒少许。另以熟附子一两半,去皮脐,切成片,放入地黄汁内,石器中煮成膏,取出附片焙干,同山药三两研为末,再以膏调末成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0、白浊。用熟附子研为末。每服二钱,加姜三片、水一碗煮至六成,温服。|

  21、月经不调。用熟附子(去皮)当归等分。每服三钱,水煎服。

  22、痈疽肿毒辣。用川乌头(炒)、黄蘖(炒)各一两,研末唾液调涂患处。留头。药干则以淘米水润湿。

  23、疔疮肿痛。用醋和附子末涂患处。药干再涂。

  24、疥癣,用川乌头生切,煎水洗,甚验。

  25、手足冻裂。用附子去皮,研为末,以水、面调涂,有效。

天雄

  「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2、男子失精。用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共三细。每服半钱,酒送下。

  3、大风癞。用天雄、乌头的苗及根,去土勿洗,捣成汁。另取细粒黑豆(不脱皮者)浸叶中一夜。次日取豆晒干,如此七浸七晒,可供服用。开始时每次吞服三枚,以后渐加至六七枚。禁忌猪鸡肉及蒜,犯之即死。

侧子

  「气味」辛、大热、有大毒。

  「主治」痈肿风痹、腰脚疼,筋挛急,遍身风疹等。

漏篮子

  「释名」木鳖子、虎掌。

  「气味」苦、辛、有毒。

  「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

乌头

  「释名」乌喙、草乌头、土附子、奚毒、耿子、毒公、金鸦。苗名:莨、芨、堇、独白草、鸳鸯菊。汁煎名射罔。

  「气味」(乌头)辛、温、有大毒。(乌喙,一名两头尖)辛、微温、有大毒。(射罔)苦、有大毒。

  「主治」

  1、中风瘫痪(手中颤动,言语蹇涩)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至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取豆,焙干为末,加入上述药末中,以醋、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此方名“左经丸”。

  2、瘫痪顽负(风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三钱,硫磺、麝香、丁香各一钱,木鳖子五个,共研为末。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烧熏痛处。此方名“雷丸”。

  3、腰脚冷痛。用乌头三个,去皮脐,研细,醋调贴痛处。

  4、久患头风。用草乌头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冷薄荷汤送上。

  5、耳鸣耳痒(耳中如闻流乐声及风声,不治成聋)用新掘得的生乌头,乘湿削如枣核大,塞耳内。一天换二次,几天病愈。

  6、喉痹口噤。用草乌头、皂荚,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擦牙,并吸入鼻内,牙关自开,又方:用草乌尖、石胆,等分为末,每用一钱,以醋煮皂荚的液汁调稀,扫涂肿上,流涎几次,其毒即破。

  7、脾、寒、厥疟(先寒后热,名寒疟;但寒不热,面色黑者名厥疟;寒多热少,百黄腹痛,脾疟)用上等草乌头削去皮,开水泡几次,密盖一段时间,取出切细、焙干,研为末,加猛然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清早服,以姜十片,枣三枚、葱三根煎汤送下,隔一、两小时再服药一次。

  8、腹中症结。用射罔二两、椒三百粒,共捣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一丸,渐至三丸,病愈为止。

  9、内痔不出。用生草乌头切片,加醋熬成膏,摊贴患处,次日即可把根拔出。又方:两头尖一两、巴豆四个,捣烂贴患睡,疔自拔出。

  10、疔毒恶肿。用生草乌头切片,加醋熬成膏,摊贴患处,次日即可把根拔出。又方:两头尖一两、巴豆四个,捣烂贴患处,疔自拔出。

  11、遍身生疮(阴囊及两脚最多)。用草乌头一两,盐一两,化水泡一夜,炒红,研为末;另取猪腰子一个,去膜煨熟。竹刀切细、捣烂,加醋、糊调药末为丸,如绿豆在。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12、瘰疬初起(未破,发寒发热)。用草乌头头半两、木鳖子二个,加米醋磨细,再投入捣烂的葱头和蝗蚓粪少许,调匀敷患处,外贴纸条,留通气孔。

白附子

  「气味」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

  1、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2、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3、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4、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5、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6、小儿慢脾惊风。用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变治大人风,止吐化痰。

虎掌

  「释名」虎膏、鬼。

  「气味」苦、温、有大毒。

  「主治」

  1、中风口噤目闭。用天南星研为末,加白龙脑等分,调匀。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三十遍,口自开。此方名“开失散”或“破棺散”。

  2、小儿惊风。用一两重的天南星一个,放酒中浸透。取出,安新瓦上,周围用炭火炙裂。放冷,出火毒。研为末,加朱砂一分。每服半钱,荆芥汤调下。每日空心服一次。午时再服一次。此主名“坠涎散”。

  3、口眼斜。用天南星(生)研为末,自然姜汁调匀。病在左,敷右侧;病在右,敷左侧。

  4、角弓反张。用天南星、半夏,等分为末,姜汁、竹沥灌下一钱。同时烘炙印堂。

  5、痰迷心窍(心胆被惊,神不守舍,恍惚健忘,妄言妄见)。用天南星一斤,先掘一土坑,以炭火三十斤烧红,倒入酒五升,渗干后,把天南星安放在内,用盆盖住,勿令走气。次日取出研为末,加琥珀一两、朱砂二两,共研细,以生姜汁调面将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煎人参、石菖蒲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寿星丸”。

  6、吐泄不止,四肢厥逆,甚至不省人事。用天南星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枣二枚,水二盅,煎取八成,温服。无效,可再服。此方名“回阳散”。

  7、小儿解颅(囟门不合,鼻塞不通)。用天南星炮过,去皮,研为末,加淡醋调匀摊布上,贴囟门,再把手烘热,频频在囟门处摩熨。

  8、下颚脱。用天南星末,调姜汁涂两颊,一夜即能使关节处长原。

  9、喉风喉痹。用天南星一个,挖空,放入白僵蚕七枚,纸包煨熟,研为末,姜汁调服一钱。病重者灌下,吐涎即愈。此方名“如圣散”。

  10、身面疣子。用醋调天南星末涂搽。

局箬

  「释名」鬼芋、鬼头。

  「气味」(根)辛、寒、有毒。

  「主治」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

半夏

  「释名」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气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

  1、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2、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3、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4、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5、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6、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7、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8、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9、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10、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鼻内,涎出见效。

  11、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忌食羊肉。

蚤休

  「释名」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七叶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

  「气味」(根)苦、微寒、有毒。

  「主治」惊阐、瘰疬、痈肿。磨醋敷痈肿蛇毒,甚有效。

鬼臼

  「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

  1、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臼不拘多少,研为末。每服一钱,加酒一碗,煎至八成,一次服下,死胎即出。此方名“一字神散”。非常有效。

  2、发寒发热,身上长疮,古代迷信,说这是鬼怪作祟,称为“射工中人”。用鬼臼叶一把泡苦酒中,捣取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两次。

射干

  「释名」乌扇、乌、乌吹,乌蒲、凤、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

  「气味」(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

  1、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4、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5、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6、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玉簪

  「释名」白仙。

  「气味」(根)甘、辛、寒、有毒。

  「主治」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鲠,涂痈肿。

凤仙

  「释名」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气味」(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

  1、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2、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3、蛇咬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4、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坐拿草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跌打损伤、风痹,亦壮盘骨。膈上虚热,小便赤涩,神困多睡。用坐拿草、大黄、赤芍药、木香、升麻、麦门冬、黄芪、木通、酸枣仁、薏苡仁、枳壳,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汤送下。

曼陀罗花

  「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气味」(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

  1、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

  2、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3、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4、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羊踯躅

  「释名」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花)辛、温、有大毒。

  「主治」

  1、风痰注痛。用羊踯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捣作饼,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饭后服。

  2、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用凌晨踯躅花,酒拦后蒸过,晒干,研为末。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

芫花

  「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1、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3、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4、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上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5、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6、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7、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8、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9、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10、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莽草

  「释名」芒草、鼠莽。

  「气味」(叶)辛、温、有毒。

  「主治」

  1、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用莽草一斤,乌头、附子、踯躅各二两,切细,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药汁摩病处几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癣疥杂疮。耳鼻疾,可以棉裹药汁塞。此方名“莽草膏”。

  2、小儿风阐(抽筋、翻眼,重者一天发病数十次)。用莽草、舅丸各一鸡蛋黄大,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药汁摩病处几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癣疥杂疮。耳鼻有疾,可以用棉裹药汁塞住。此方名“莽草膏”。

  3、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

  4、瘰疬结核。用莽草一两,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帜疮。一天换药二次。

  5、乳肿不消。用莽草、小豆,等分为末,加苦酒和匀,敷患处。

  6、风虫牙痛及喉痹。用莽草叶煎汤。热时含口中,过一会吐去,很有效。

茵芋

  「释名」芫草、卑共。

  「气味」(茎、叶)苦、温、有毒。

  「主治」

  1、手足枯痹拘挛。用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石南叶、踯躅花、细辛、桂心各一两,切细,装薄布袋中,以酒一斗浸渍。几日后,取酒饮服。每服一合,一天两次。手足只感微痹即止。此方名“茵芋酒”。

  2、脚气病(风气积滞而成,发时甚疼)。用茵芋叶(炒)、薏苡仁各半两,郁李仁一两,牵牛子三两(生,研末),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时以姜、枣煎汤送下。以泻为验。未泻再服。此方名“茵芋丸”。

石龙芮

  「释名」地椹、天豆、石能、鲁果能、水堇、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

  「气味」(子)苦、平、无毒。(叶)甘、寒、无毒。

  「主治」(子)风湿寒痹,补肾明目;(叶)前痈肿毒疮,下瘀血,止霍乱。

钩吻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辛、温、大有毒。

  「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菟丝子

  「释名」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2、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中泄精)。用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茯菟丸”。

  3、小便淋沥。用菟丝子煮汁饮服。

  4、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号晕心慌)。用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盐汤送下。

  5、腰膝疼痛(顽麻无力)。用菟丝子(洗过)一两、牛膝二两,酒泡过,取出晾干,研为末,将原酒煮糊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6、肝伤目暗。用菟丝子三两,泡酒中三天,取出晾干,研为末,以鸡蛋白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7、身、面突然浮肿。用菟丝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两、三夜,每饮一升。一天三次,肿不消,继续服药。

  8、癣疮。用菟丝子炒过,研为末,加油调匀敷疮上。

  9、痔疮。用菟丝子熬成黄黑包,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

覆盆子

  「释名」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

使君子

  「释名」留求子。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1、小儿脾疳。用使君子、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2、小儿痞块(腹大,肌瘦而黄,渐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龙眼大。每取一丸,放入一个破了顶的鸡蛋中,饭上蒸熟,空心服。

  3、蛔虫病。用使君子为末,五更时以米汤调服一钱。

  4、小儿虚肿(头面、阴囊都有浮肿)。用使君子一两,去壳,加蜜五钱炙炙药,研细。每服一钱,饭后服,米汤送下。

  5、虫牙疼痛。有使君子煎汤频嗽。

木鳖子

  「释名」木蟹。

  「气味」(仁)甘、温、无毒。(有人认为:木鳖子有毒,不可食)。

  「主治」

  1、酒疸脾黄。用木鳖子磨醋服一、二碗,有腹泻即见效。

  2、脚气肿痛。用木鳖仁,先切开。麸炒过,再切碎重炒,去油至尽,每两加厚桂半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发汗即愈。

  3、阴疝偏坠。用木鳖子一个,磨醋调黄蘖、芙蓉两药细末,涂敷患处。

  4、腹中痞块。用木鳖子仁五两,分别放入切开的两副猪肾中,煨熟,捣烂,再加黄连末三钱,与蒸饼一起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5、肛门痔痛。用木鳖仁三枚,捣成泥,倒入百沸汤一碗,乘热先熏后洗。每日三次。

  6、多年瘰疬。用木鳖仁二个,去油,研细,加鸡蛋白,蒸熟粕于饭后服下。每日一服,半月见效。

  7、小儿丹瘤。用木鳖子仁研成泥,调醋敷患处,一日用药三、五次,有效。

  8、风牙肿痛。用木鳖子仁磨醋涂搽。

番木鳖

  「释名」马钱子、苦实把豆、火失刻把都。

  「气味」(仁)苦、寒、无毒。

  「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

马兜铃

  「释名」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

  「气味」(实)苦、寒、无毒。

  「主治」

  1、水肿喘急。用马兜铃煎汤,每日服。

  2、肺气喘急。用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一起拌匀慢火炒干,加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七,用水一碗,煎至六成,温服,或噙口中咽服。

  3、痔瘘肿痛。把马兜铃放入瓶中,烧回熏患处,有效。

盍藤子

  「释名」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1、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2、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肠风下血。用盍藤子两个、完好的皂荚子四十九个,共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选厚重者),湿纸七层包好煨熟、去壳,取肉,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一次。

预知子

  「释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

  「气味」(子、仁)苦、寒、无毒。

  「主治」

  1、精神病(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用预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远志、山药、黄精(蒸熟)、朱砂(水飞),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发芡子大。每嚼服一丸,人参汤送人。

  2、疠风(眉落、声变)。用预知子、雄璜各二两,共研为末。另以乳香三两,同水一斗,煮成五升后,加入药末熬成膏,收存瓶。饭前一匙,温酒调下。

牵牛子

  「释名」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

  「气味」(子)苦、寒、有毒。

  「主治」

  1、大便不通。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又方:加大黄等分。又方:加生槟榔等分。

  2、水盅胀满。用白牵牛、黑牵牛各取头末二钱,大麦面四两,和成烧饼,临醒时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气为验。

  3、水肿尿涩。用牵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为度。

  4、浮肿气促,坐卧不安。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成末,浸乌牛尿中一夜,天明后加入葱白一把,煎开十多次,分二次安心服下。水从小便排出。

  5、脚肿。用牵牛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送下。服药至小便通利为止。

  6、小儿肿病,大小便不利。用黑牵牛、白牵牛各二两,炒取头末,加水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萝卜煎汤送下。

  7、风热赤眼,用白牵牛末,加葱白同煮,研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葱汤送下,服毕,睡半时。

  8、脸上粉刺。用黑牵牛末,调入面脂药中,每日洗搽脸部。

  9、一切痈疸,无名肿毒。用黑白牵牛各一合,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温服。以大便出脓血为妙。此方名“济世散”。

旋花

  「释名」旋、盘根、续筋根、鼓子花、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腹中寒热邪气(用根),脸上黑痣。亦利小便,续筋骨,合刀伤,治丹毒,补劳损,益精气。

紫葳

  「释名」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花、根)酸、微寒、无毒。(茎、叶)苦、平、无毒。

  「主治」

  1、妇女血崩。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后服四物汤。

  2、粪后下血。用凌霄花浸酒,随时饮服。

  3、消渴。用凌霄花一两,捣碎,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下。

  4、通身风痒。用凌霄花为末,服一钱,酒送下。

  5、大风疠疾。用凌霄五钱,地龙(焙)、僵蚕(炒)、全蝎(炒)各七个,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以出臭汗为效。

  6、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7、月经不行。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营实墙蘼

  「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

  1、消渴尿多。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2、小儿尿床。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3、口咽痛痒(发声不出)。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4、口舌糜烂。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5、痈肿疖毒。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6、刀伤肿痛。用蔷薇根烧灰,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7、眼热昏暗。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月季花

  「释名」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活血、消肿、敷毒。

栝楼

  「释名」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1、痰咳不止。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楼十个、明矾二两,共捣成饼,阴干,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

  2、干咳。用熟栝楼捣烂,加蜜等分,再加白矾一钱,共熬成膏,随时口含回汁。

  3、痰喘气急。用栝楼二个、明矾如枣大一块,同烧存性,研细,以熟萝卜蘸食。药尽病除。

  4、肺痿咳血。用栝楼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一天二次。

  5、妇女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用栝楼仁一两,青黛、香附(童便浸,晒)各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加蜜调匀,口中噙化。

  6、黄疸。用青栝楼焙过,研为末。每取一钱,加水半碗,煎至七成,临睡时服,五更有黄物泻下,即为见效。此方名为“逐黄散”。

  7、小便不通,腹胀。用栝楼焙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服至病愈为止。

  8、吐血。泥封栝楼,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8、屙血。用栝楼一个,烧灰,加赤小豆半两,共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

  10、咽喉肿痛,不能发声。用栝楼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半,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或以棉裹半钱含咽亦可。此方名“发声散”。

  11、诸痈发背。用栝楼捣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12、风疮疥癣。用生栝楼一、二个,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热饮。

  13消渴。取大栝楼根(天花粉),去皮,切细,水泡五天,每天换水。五天后取出捣碎,过滤,澄粉,晒干。每服一匙,水化下。一天服三次。亦可将药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又方:用栝楼根切薄,炙过,取五两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随意饮服。

  14、小儿热病。用栝楼根末半钱,乳汁调服半钱。

  15、天泡湿疮。用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涂。

  16、折伤肿痛。用栝楼根捣烂涂患处,厚布包住,热除,痛即止。

王瓜

  「释名」土瓜、钩、老鸦瓜、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师姑草、公公须。

  「气味」(根)苦、寒、无毒。(子)酸、苦、平、无毒。

  「主治」

  1、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

  2、黄疸变黑。用王瓜根捣汁,清晨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药。

  3、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肛门内。

  4、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5、月经不利(小腹胀痛、带下或一月两次月经)。用王瓜根、芍药、桂枝虫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土瓜根散”。

  6、反胃吐食。用王瓜烧存性,取一钱加枣肉、平胃散二钱,酒送下。

  7、筋骨痛。用王瓜子炒开口,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大肠下血。用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黄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米汤冲服三十丸。



  「释名」鸡齐、鹿藿、黄斤。

  「气味」(根)甘、辛、平、无毒。

  「主治」

  1、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升,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

  2、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汤同服。

  3、心热吐血。用生葛根捣汁半升,一次服完。

  4、热毒下血。用生葛根二斤,捣汁一升,加藕一升服下。

  5、酒醉不醒。饮生葛根汁二升便愈。

  6、疖子初起。用葛蔓烧灰,水调敷涂。

天门冬

  「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5、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净,捣细,以好酒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服药,必愈。

百部

  「释名」婆妇草、野天门冬。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汤煎成膏,噙咽。

  2、遍身黄肿。用新鲜百部根,洗净,捣烂,敷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后,口内有酒气,水从小便出,肿亦渐消。

  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为末,烧烟熏衣,虱自落。用上两药煮汤洗亦可。

何首乌

  「释名」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

  「气味」(根)苦、涩、微温、无毒。

  「主治」

  1、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3、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

  4、肠风下血。用何道乌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5、破伤血出。用何道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7、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8、大风疠疾。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四两,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疥癣。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

萆解

  「释名」赤节、百枝、竹木、白菝葜。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腰脚痹软。用萆解二十四分、杜仲八分,一起捣烂、筛过。每天清晨用温酒冲服一匙。忌食牛肉。

  2、小便频数。用川萆解一斤,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送下。

  3、白浊(漩面如油,澄下如膏)。用萆解、石菖蒲、益智仁、乌药等分,每服四钱,加水一碗、盐一小撮,煎至七成,饭前温服。一天服一次,盐酒送下。

  4、肠风痔漏。用萆解、贯众(去土),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如圣散”。

  5、头痛发汗。用萆解、旋复花、虎头骨(酥、炙)等分为末。将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二钱,暖卧取汗即愈。

菝葜

  「释名」菝、金刚根、铁菱角、王瓜草。

  「气味」(根)甘、酸、平、温、无毒。

  「主治」

  1、小便频数。用菝葜根研为末,每服三钱,睡时温酒送下。

  2、赤白痢。用菝葜根、腊茶,等分为末,加白梅肉捣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五至七丸,小儿三丸。白痢,甘草汤送下;赤痢,乌梅汤送下。

  3、沙石淋。用菝葜根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服后用地椒煎汤浴腰腹,须臾即通。

  4、消渴。用菝葜半,捣为小块,加水三碗、乌梅一个,煮成一碗,温服。

  5、风湿腿弱。用菝葜洗净、锉细,取一斛,加水三斛,煮成九斗,泡曲子,去渣,取一斛如常法酿酒,每日适量饮用。

土茯苓

  「释名」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白蔹

  「释名」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疔疮初起。用水调白蔹末涂搽。

  2、一切痈肿。用白蔹、赤小豆、网草,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又方: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为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3、脸上粉刺。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4、冻耳成疮。用白蔹、黄蘖,等分为末,加生油调匀搽耳。

  5、汤火伤。用白蔹研末敷涂。

  6、风痹筋急。用白蔹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为度。忌食猪肉、冷水。

山豆根

  「释名」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2、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3、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4、头风热痛。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5、牙龈肿痛。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6、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7、疥癣。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8、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黄药子

  「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项瘿。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

  2、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末,放手掌上,频频舐食。又方:用黄药子、汉防已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小麦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3、天泡水疮。用黄药子研末涂搽。

白药子

  「释名」白药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

  1、风痰上雍。用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香,去牵牛一半后,共研为末,加防风末三两,和匀。每服一钱,茶送下。

  2、咽喉肿痛。用白药末一两、龙脑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3、吐血不止。用白药烧存性,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4、眼烂生翳。用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取五钱掺入切开的猪肝中,煮熟吃下。

  5、痈肿不散。用生白药根,捣烂置患处。药干即换。

威灵仙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用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盐汤送下。忌茶。

  3、喘咳呕逆,不能进食。用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共研为末,加皂有水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姜汤送下。一日服三次。一月后见效。忌茶、面。

  4、腹中痞积。用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此方名“化铁丸”。

  5、肠风泻血。用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为末,以鸡蛋白调作小饼,炙干后再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6、痔疮肿痛。用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

茜草

  「释名」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却,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4、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防己

  「释名」解离、石解。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混合后,每取一两,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汤”。

  2、关节风湿微肿。用防己一两、黄芪二两二钱半、白术七钱半、炙甘草半两,共锉为末。每取五钱,加生姜四片、枣一枚,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过一段时候再服。此方名“防己黄芪汤”。

  3、小便淋涩。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捣碎加水五升,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此方名“三物木防己汤”。

  4、喘满(心不痞坚,面黑,脉沉紧)。用木防己三两、人参四两、桂枝二两、石膏如鸡蛋大者二枚,加水六升煮成二分,分次服。如无效,可去石膏,加硭菹三钱。

  5、伤寒喘急。用防己、人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桑白汤送下。

  6、肺痿喘嗽。用汉防己二钱,加浆水一碗,煎至七成,细细饮服。

  7、咯血多痰。用汉防己、葶苈,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糯米汤送下。

  8、堆乱吐利。用防己、白芷,等分为末,水冲服二钱。

通草

  「释名」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通草根:可治项下瘿瘤。

  通草子:厚肠胃,令人能食,止渴,利小便。

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热,泻肺,利小便。

钩藤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

  1、小儿惊热。用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炙)一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温水服,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延龄散”。

  2、班疹。用钩藤的钩子、紫草茸,等分为末。每服三分或半钱,温酒送下。

白英

  「释名」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

  1、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2、目赤头眩(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醒时温水送下。

乌蔹莓

  「释名」五叶莓、茏草、拔、茏葛、五爪龙、赤泼藤。

  「气味」酸、苦、寒、无毒。

  「主治」

  1、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2、颈下热肿(俗名蛤蟆瘟)。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3、乳痈、恶疮初起。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4、跌打损伤。用乌蔹莓捣汁,加童便,以热酒送服。

律草

  「释名」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气味」甘、苦、寒、无毒。

  「主治」

  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

  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

  3、尿血。治方同上。

  4、久痢。用律草研为末,装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见效。

  5、疟疾。用律草末、常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两碗,泡药露一夜,五更时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痰涎为愈。

  6、遍体癞疮。用律草煎成浓汤洗澡。

络石

  「释名」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1、小便白浊。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3、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药混合后,每取二钱,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温服。

木莲

  「释名」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气味」(叶)酸、平、无毒。(果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

  1、遗精。用木莲(炒)、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2、肾囊肿大。用木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又方:木莲子、小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酒送下。

  3、大便下血。用木莲(烧)、枳壳(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槐花酒送下。又方:用木莲,棕榈皮,各烧存性,加乌梅(去核)、粉草(炙),等分为末。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4、脱肛。用木莲连皮、子切细,炒过,加茯苓、猪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销阳丹”。亦治梦遗。

  5、痈疸初起。用木莲四十九个,揩去毛,研细,酒化开,温服。作用与忍冬草相当。

  6、乳汁不通。用木莲二个、猪前蹄一个,煮烂连汁服,一日即可通乳。

  7、血淋。用木莲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每日小煎服。

  8、白癜风、疥癣等。用木莲藤汁涂搽。

忍冬

  「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1、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2、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3、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上。

  4、恶疮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药,病即愈。

  5、热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浓饮服。

  6、身上发青。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

  7、脚气(筋骨引痛)。用忍冬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8、中野菌毒。采忍冬藤煎服。

藤类概述

  1、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2、含水藤:解渴。

  3、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4、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5、南藤:治风。

  6、清风藤:治风湿麻痹。

  7、百灵藤:治风痹。

  8、紫藤:有小毒,治水(一种心疾)。

  9、落雁木;治脚气肿。

  10、千里及:有小毒,治赤痢、眼疾。

  11、海藤:汁名“藤黄”,有毒,杀虫。

  12、鸡血藤:苦、温;治妇人月经不调,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症。

泽泻

  「释名」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

  1、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2、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根,煎至八成,温服。

羊蹄

  「释名」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

  1、结肠(便闭)。用羊蹄根一两,加水一大碗,煎至六成,温服。

  2、肠风下血。用羊蹄根洗净,切细,加连皮老姜各半碗,是炒赤,以酒淬过,去渣,适量饮服。

  3、喉痹。用羊蹄根,在陈醋中研成泥。先以布把喉外擦红,再把药涂上。

  4、顽癣。用羊蹄根绞出汁,加轻粉少许,调成膏涂癣上,三、五次即愈。又方:用羊蹄根五升,在桑柴火上煮开四、五次,取汁洗癣,同时以羊蹄汁和矾末涂搽。

  5、湿癣(痒不可忍,出黄水,愈后易复发)。用羊蹄根捣烂,和醋调匀涂搽。过一阵,用冷水洗去。一天治一次。采得的羊蹄磨醋涂癣,有奇效。

酸模

  「释名」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菖蒲

  「释名」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

  1、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秤三钱。

  2、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3、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

  4、肺损吐血用。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5、赤白带下。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繁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一天服一次。

  6、产后流血不止。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饭前温服。

  7、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

  8、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9、痈疸。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

  10、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四肢更我,粘着衣被,不能安睡)。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



  「释名」茭草、蒋草。

  「气味」(菰笋)甘、冷滑、无毒。

  「主治」

  (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利大小便,止热痢,除目黄,止渴。

  (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水萍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

  1、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半钱、钩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

  2、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乳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服二十丸。痛三年者,服药数日可愈。

  3、水肿,小便不利,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4、吐血。用紫背浮萍(炽)半两、黄芪(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调下。

  5、中小毒病(手足指冷至膝肘)。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6、脱肛。用紫背浮萍为末,干敷患处。此方名“水圣散”。

  7、风热隐疹。用浮萍(蒸过,焙干)、牛蒡子(酒煮,晒干,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至二钱,薄荷送下。一天服二次。

  8、风热丹毒。用浮萍捣汁涂搽。

  9、汗斑癜风。夏季收紫背浮萍晒干,每了四两煎水洗浴,并以萍直接搽抹。水中加汉防己二钱亦可。

  10、大风疠疾。春末采浮萍草,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避日光收存。每服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忌食猪肉、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同时以浮萍煎汤洗浴。

  11、毒肿初起。用浮萍捣烂敷患处。

  12、烧烟去蚊。夏季取浮萍阴干烧成灰,可将蚊虫熏去。



  「释名」苤菜、四叶菜、田字草。

  「气味」甘、寒、滑、无毒。

  「主治」利小便,治毒疮,止消渴。

萍蓬草

  「释名」水粟、水栗子。

  「气味」(子)甘、涩、平、无毒。(根)甘、寒、无毒。

  「主治」厚肠胃、益气力。

水藻

  「释名」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捣汁服,去暴热、热痢;捣烂敷,治热疮游疹。

海藻

  「释名」单、落首、海萝。

  「气味」苦、咸、寒、无毒。

  「主治」

  1、项下瘰疬。用海藻一斤,装薄布袋中,泡酒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药渣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此酒名“海藻酒”连服几剂,即消瘰疬。

  2、蛇盘瘰疬,头项交接。用海藻(荞面炒)、白僵蚕(炒),等分为末,加白梅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米汤送下。毒气必泄。

昆布

  「释名」纶布。

  「气味」咸、寒、滑、无毒。

  「主治」

  1、瘿气结核,瘰疬肿硬。用昆布一两,洗其咸汁,晒干为末。每取一钱,以棉裹好,放醋中浸过,口含咽汁味尽即换。

  2、项下渐肿成瘿。用昆布、海藻,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杏核大。随时含咽。

石斛

  「释名」石、金钗、禁生、林兰、杜兰。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胃中虚热、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骨碎补

  「释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1、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2、耳鸣耳闭。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炮过,乘热寒耳中。

  3、屙血。用骨碎补(烧存性)五钱,酒或米汤送下。

  4、长久泄痢。用骨碎补研为末,放入猪肾中煨熟吃下,即止。

石韦

  「释名」石革、石皮、石兰。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1、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2、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3、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4、崩中漏下。用石韦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金星草

  「释名」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景天

  「释名」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风。用景天(干)半两、麻黄、丹参、白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浆水调服。三、四岁的小儿可服一钱。

  2、婴儿风疹及疮毒。用景天苗叶五两和盐三两,同研细,绞取汁,以热手抹涂。一天两次。

  3、热毒丹疮。用景天捣汁涂搽。一昼夜宜搽一、二十次。

  4、漆沧作痒。揉景天涂搽。

  5、眼中生翳,涩痛难开。用景天捣汁,一天点三、五次。

虎耳草

  「释名」石荷叶。

  「气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主治」

  1、耳出脓。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

  2、痔疮肿痛。用虎耳草阴干,烧烟放桶中熏疮痛处。

石胡荽

  「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口,取药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有的配方中减去青黛。此方名为“碧云散”。

  3、塞鼻治翳。治法总结为诗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鹅不食为名,塞入鼻内频频换,三日之间复旧明。

  4、牙痛。用棉裹鹅不食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

  5、一切肿毒。用石胡荽一把、穿山甲(浇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共捣烂,加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患处。

  6、湿毒胫疮。夏季采石胡荽,晒收为末,每取末五钱、汞粉五分,加桐油调成膏。先以茶洗净患处,然后贴膏包好。将有黄水流出。五、六日病愈。

  7、脾寒疟疾。用石胡荽一把,捣取汁半碗,加酒半碗服下,甚效。

  8、痔疮肿痛。用石胡荽捣烂敷贴。

螺旋草

  「释名」镜面草。

  「气味」辛。

  「主治」

  1、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净。捣烂,泡酒服。

  2、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3、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酢浆草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

  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地锦

  「释名」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3、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4、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5、风疮癣疥。用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一起捣成末,敷患处。

  6、趾间鸡眼。先割破,令出血,用地锦草捣烂敷上,甚效。

  7、黄疸。用地锦草、羊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陕西省醋二碗与皂矾四两,同熬匀后,将药末投入,再加白面适量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醋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陟厘

  「释名」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

  「气味」甘、大温、无毒。

  「主治」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

昨叶何草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

  1、小便沙淋。用瓦楹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后可以下沙通便。

  2、通经破血。用鲜瓦楹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各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共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仓,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送下。

  3、头风白屑。用瓦松晒干,浇灰淋汁热洗。六、七次后即见效。

  4、汤火伤。用瓦松、柏叶同捣烂,敷涂。

  5、恶疮。用瓦松阴干,研为末。先以槐枝、葱白汤洗净患处,然后以药末涂搽。

土马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2、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3、少年发白。用土马、石马、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二两,胡桃一个,胆矾半两,共研为末,并捏成一块,每次取弹子大一团,薄布包好,泡少量酒中,浸汁洗发,一月之内见特效。

卷柏

  「释名」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咳逆,脱肛,淋结。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石松

  「气味」苦、辛、温、无毒。

  「主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麻木。

马勃

  「释名」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咽喉肿痛,不能咽物。用马勃一分、蛇蜕一条,浇为末,棉裹一钱,含咽。

  2、失音。用马勃、马牙硝,等分为末,加沙糖和成丸子,如芡子大。噙口内。

  3、久咳。用马勃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4、积热吐血。用马勃研为末,加沙糖做成丸大,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化下。

  5、妊娠吐血及鼻血。用马勃研为末,浓米汤送服半钱。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