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本草备要-未知
本草备要目录:
简介
序
本草备要凡例
药性总义
一、草部
二、木部
三、果部
四、谷菜部
五、金石水土部
六、禽兽部
七、鳞介鱼虫部
八、人部
简介
本草备要 清·公元1644-1911年 汪昂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
该书据汪昂增订原本整理。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虫鱼、人)。各药内容简要实用,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原理、主治疾病特点、临床
...更多
序
陈序
医学始于《内经》,药品始于《本经》,药性之于医,特其一端耳,而生杀反掌匪细,故也同雷。而下考其性,正其用,广其数,详其义,历数十百家,宜亦无余蕴矣,然皆偏有所长。求其词句雅炼、意旨赅明、不简不繁、体裁合节者,则未之数见也。汪子庵,予之至交也。少长宫墙,逾壮厌薄制举,遂自逸以老,然经史百家靡不殚究,而于岐黄之书为尤嗜,盖以刀圭家鲜能探注,而养生者又不可以不知也。予交庵久,尊酒论文之暇,辄及医旨,殆于其间有玄解乎?近以本草一帙示予,盖会蕞诸家,而手自裁定者也,名曰备要,征序于予,予知非以
...更多
本草备要凡例
(一)注本草者,当先注病证。不然,病之未明,药于何有?从前作者罕明斯义,第云某药入某经治某病而已。浅术视之,盖茫如也。唯李氏《纲目》裒集诸家,附着论说,间及病源;《经疏》因之释药而兼释病,补前人之未备,作后学之指南。兹集祖述二书,更加增订,药性病情,互相阐发,以便资用。若每处皆释,则重复烦琐,反生厌渎,故前后间见,或因药论辨,读者汇观而统会之可也。
(二)药品主治,诸家析言者少,统言者多。如治痰之药,有治燥痰者,有治湿痰者,诸书第以除痰概之;头痛之药,有治内伤头痛者,有
...更多
药性总义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发散),浓则发热(温燥),味浓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更多
一、草部
[草部] 黄
补气,固表,泻火甘温。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丹溪云∶黄大补阳虚自汗,若表虚有邪,发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朱震亨,号丹溪,着《本草补遗》)。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脾胃缓和,则肺气旺而肌表固实。补中即所以固表也)。生血生肌(气能生血、血充则肉长,经曰∶血生肉),排脓内托,疮痈圣药(毒瓦斯化则成脓,补气故能内托。痈疽不能成脓者,死不治,毒瓦斯盛而元气衰也,痘症亦然)。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新安汪
...更多
二、木部
[木部] 茯苓
补心脾,通,行水甘温益脾助阳,淡渗利窍除湿。色白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能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能清化源,而后能下降利水也),宁心益气,调营理卫,定魄安魂(营主血,卫主气,肺藏魄,肝藏魂)。治忧恚惊悸(心肝不足),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口焦舌干(口为脾窍,舌为心苗。火下降则热除),咳逆(肺火)呕哕(胃火),膈中痰水(脾虚),水肿淋沥,泄泻(渗湿)遗精(益心肾。若虚寒遗溺、泄精者,又当用温热之剂峻补其下。忌用茯苓淡渗之药)。小便结者能通,多者能止(湿除则便自止),
...更多
三、果部
[果部] 大枣
补脾胃,润心肺,和百药甘油。脾经血分药。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伤寒及补剂加用之,以发脾胃升腾之气。多食损齿(齿属肾,土克水),中满证忌之(甘令人满。大建中汤心下痞者,减饧、枣与甘草同例。成无己曰∶ 仲景治奔豚用大枣者,滋脾土以平肾气也。治水饮胁痛,有十枣汤,益脾土以胜妄水也)。北产肥润者良(昂按∶金华南枣,更胜于北,徽宁所产,亦有佳者)。杀乌、附毒。忌葱、鱼同食。
[
...更多
四、谷菜部
[谷菜部] 粳米
粳,硬也
补脾清肺甘凉。得天地中和之气,和胃补中,色白入肺。除烦清热,煮汁止渴(仲景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并用之以清热、补不足。张文潜《粥记》∶粥能畅胃气,生津液,每晨空腹食之,所补不细。昂按∶今人终日食粥,不知其妙。迨病中食之,觉与脏腑相宜,迥非他物之所能及也)。粳,乃稻之总名,有早、中、晚三收。晚者得金气多,性凉,尤能清热(北粳凉,南粳温,白粳凉,红粳温,新米食之动气)。陈廪米冲淡可以养胃,煮汁煎药,亦取
...更多
五、金石水土部
[金石水土部] 金
重,镇心肝,定郁悸辛平有毒(生金屑,服之杀人。昂按∶金性至刚重坠,与血肉之体不相宜,故服之致死,非其性有毒也。人被金银灼者,并不溃烂,无毒可知矣。精金粹玉,世之宝器,岂有毒瓦斯哉?)。金制木,重镇怯,故镇心肝,安魂魄(虽云重坠,亦借其宝气也。古方有红雪、紫雪,皆并金银煮汁,亦假其气耳)。治惊痫风热,肝胆之病(肝经风热,则为惊痫失志,魂魄飞扬。肝属木而畏金,与心为子母之脏,故其病同源一治)。丸散用箔为衣,煎剂加入药煮。畏铅、水银(遇铅则碎,五金皆畏水银)。
...更多
六、禽兽部
[禽兽部] 鸡
补属巽属木(故动风)。其肉甘温,补虚温中(日华曰∶黑雌鸡补产后虚劳。马益卿曰∶ 妊妇宜食牡鸡,取阳精之全于天也。崔行功曰∶妇人产死,多是富贵扰攘,致产妇惊乱故耳。屏人静产,更烂煮牡鸡汁作粳米粥与食,自然无恙。鸡汁性滑而濡,不食其肉,恐难化也。俗家每产后即食鸡啖卵,壮者幸无事,弱者因而致疾矣。龚云林曰∶四五年老母鸡,取汤煮粥食,能固胎)。鸡冠居清高之分,其血乃精华所聚,雄而丹者属阳。故治中恶惊忤(以热血口、涂面、吹鼻良);本乎天者亲上,故涂口眼斜。用老者取其阳气充足也。能食百虫,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沈金鰲
(清)毕沅
清·周克复
宋·赵令畤
好古主人
梁·僧伽婆罗
(前秦)王嘉撰;(南朝·梁)肖绮录
唐·王孝通
元·曾世荣
汉·崔寔
西晋·炖煌三藏
元·子成
李渔
清·樊增祥
(元)盛熙明 述
明·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