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新修本草-未知
新修本草目录:
简介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卷第十
[卷第十] 大黄
将军,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痛,诸老血留结。一名黄良。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得芍药、黄芩、牡蛎、细辛、茯苓疗惊恚怒,心下悸气。得硝石、紫石英、桃仁疗女子血闭。黄芩为之使。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晒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此药
...更多
卷第十一
[卷第十一] 连翘
味苦,平,无毒。主寒热,鼠,瘰,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去白虫。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生太山山谷。八月采,阴干。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谨案〕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着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
[卷第十一] 白头翁
...更多
卷第十二
[卷第十二] 茯苓
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止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淡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五劳、七伤,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马间为之使。案药名无马间,或者马茎,声相近故也。得甘草、防风、芍药、紫石英、麦门冬共疗五脏。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
...更多
卷第十三
[卷第十三] 龙眼
味甘,平,无毒。主疗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虫去毒。久服强魂魄,聪察,轻身不老,通者似槟榔。生南海山谷。广州别有龙眼,似荔枝而小,非益智,恐彼人别名,今者为益智耳,食之并利人。〔谨案〕益智,似连翘子,头未开者,味甘、辛,殊不似槟榔。其苗、叶、花、根与豆蔻无别,唯子小耳。龙眼一名益智,而益智非龙眼也。其龙眼树,似荔枝,叶若林檎,花白色,子如槟榔,有鳞甲,大如雉卵,味甘酸。
[卷第十三] 浓朴
...更多
卷第十四
味苦,平,有毒。主蛊毒,鬼疰,鬼魅,邪气在脏中,除咳逆寒热。一名陵泉,一名大就。生蜀郡山谷。三月采根,阴干。鸢尾为之使,恶茯苓、防己。似防己。亦作车辐理解。《蜀都赋》所云∶青珠黄环者,或云是大戟花,定非也。俗用甚希,市人鲜有识者。〔谨案〕此物,襄阳巴西人谓之就葛,作藤生。根亦葛类。所云似防己,作车辐理解者,近之。人取葛根,误得食之,吐利不止,用土浆解乃瘥,此真黄环也。余处亦希,唯襄阳大有。《本经》用根,今云大戟花,非也。其子作角,生似皂荚,花实与葛同时矣。今园庭种之。大者茎径六七寸,所在有之。谓其子名野狼跋子。今太常科剑南来者,乃
...更多
卷第十五
[卷第十五\【兽上】] 龙骨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小便利,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白龙骨,疗梦寤泄精,小便泄精;龙齿,主疗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疗小儿五惊,十二痫,身热不可近人,大人骨间寒热,又杀蛊毒。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角,主惊痫,螈,身热如火,腹中坚及热泄。畏干漆、蜀
...更多
卷第十六
[卷第十六\【虫鱼上】] 石蜜
味甘,平,无毒,微温。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石饴。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石蜜即崖蜜也。高山岩石间作之,色青、赤,味小碱,食之心烦,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呼为食蜜,悬树枝作之,色青白,树空及人家养作之者,亦白而浓浓,味美。凡蜂作蜜,皆和熟,状似作饴须也。又有土蜜,于土中作之,色青白,味
...更多
卷第十七
[卷第十七\【果上】] 豆蔻
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味辛烈者为好,甚香,可恒含之。其五和糁中物皆宜人∶廉姜最温中,下气;益智,热;枸小冷耳。〔谨案〕豆蔻,苗似山姜,花黄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枸橼,性冷,陶景云温者,误矣。
[卷第十七\【果上】] 葡萄
味甘,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逐水
...更多
卷第十八
[卷第十八\【菜上】] 白瓜子
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悦泽。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生嵩高平泽。冬瓜仁也,八月采之。〔谨案〕《经》云∶冬瓜仁也,八月采之。以下为冬瓜仁说。《尔雅》云∶水芝瓜也,非谓冬瓜别名。据《经》及下条瓜蒂,并生嵩高平泽,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后人误以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是甘瓜不惑。且朱书论甘瓜之效,墨书说冬瓜之功,功异条同,陶为深误矣。案《广雅》∶冬瓜一名地芝,与甘瓜
...更多
卷第十九
[卷第十九\【米上】] 胡麻
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筋骨,疗金创,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久服轻身不老,明耳目,耐饥渴,延年。以作油,微寒,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生秃发。一名巨胜,一名狗虱,一名方茎,一名鸿藏。叶名青。生上党川泽。八谷之中,惟此为良。淳黑者名巨胜。巨者,大也,是为大胜。本生大宛,故名胡麻。又茎方名巨胜,茎圆名胡麻。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俗中学人犹不能恒服,而况余药耶!蒸不
...更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邵景詹
唐·施肩吾
(清)佚名
蒋防
清·华阳散人
汉·刘珍
宋·乐史
明·徐上达
清·汪琥辨
(宋)陶岳
元·李冶
宋·陈思
(东汉)赵晔
宋·钱乙
(明)余邵鱼 冯梦龙(清)蔡元放 等
南朝梁·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