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第五-小品方
卷第五
要方第五卷所治如下∶丸散酒煎膏诸方治下利诸方治咳嗽诸方(待考)治上气如奔豚诸方治心腹胸胁中病诸方治虚补养(肾虚腰疼)诸方治渴利诸方治风诸方治邪狂颠诸方上八件
[卷第五] 治下利诸方
乌梅丸,治杂下方。第一下赤;二下白;三下黄;四下青;五下黑;六固病下,下如瘀赤血;七久下;八下不可止;九连年下;十卒下;十一下少血数;十二霍乱而下;十三下如舍水;十四下已则烦;十五息下,一作一止;十六下而不欲食;十七食无数,但下者;十八下但欲饮水;十九重下;二十杂错不可名字。合二十种下。江夏太守以此法治,是下尽愈方。
黄连(一两)黄柏(一两)熟艾(一两)附子(一两)甘草(一两)干姜(二两)乌梅(凡七物,合捣下筛,蜜和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渐至二十丸,日三。
青要结肠丸,治热毒下不绝,不问久新,悉治之方。
苦参橘皮阿胶(炙)独活芍药黄连蓝青(一方干姜四分代)鬼臼黄柏甘草(各四分)凡十物,合捣下筛,蜜烊胶和之,并手捻作丸,如梧子,干以饮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增。
姜附散,治青下、白下方。
干姜附子(炮)皂荚(炙去子)上三味,等分,捣筛为散,饮服方寸匕,不过再服即愈。亦可丸服。
[卷第五] 治上气如奔豚诸方
治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方,桐君说。
伏出鸡卵壳中白皮梨木灰麻黄(去节)紫菀(各等分)上四味,捣下筛,作丸、散,随宜酒服十丸,如梧子,散者方寸匕。治三十年喉中结气咳逆立瘥也。亦可水煮为汤,以意分之。
[卷第五] 治心腹胸胁中病诸方
九痛丸,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生来心痛,方悉主之。并治冷肿上气,落马堕车方。
附子(二两)巴豆仁(一两)生野狼毒(一两,炙令极香、抨)人参(一两)干姜(一两)食茱萸(一两)六味,蜜和,空腹服如梧子三丸。卒中恶腹痛,口不言,二日一服。连年积冷,流注心胸者,亦服之,好好将息,神验。
七气丸,治七气。七气为病,有寒气、怒气、喜气、忧气、恚气、愁气、热气。此七气为病,皆生积聚,坚牢如坏在腹中,心痛烦怨,不能饮食,时去时来,发作有时,每发痛欲绝也。其寒气则吐逆,心下胀满;其热气则慌惚闷乱,常如眩冒,失精;其怒气则不可当,热病上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其恚气则积聚心下,不得食饮;其喜气则不可疾行久立;其忧气则不可苦作,卧不安席;其愁气则怒,忘置物四傍,不复忆处,四肢手足肿,不得举。亦治产生早起,中风余疾也。
大黄(十分,炮)人参(三分)椒(二分,熬)半夏(三分,熬)乌头(五分,熬)桔梗(三分)细辛(三分)茱萸(三分,熬)干姜(三分)菖蒲(三分)茯苓(三分)芎(四分)紫菀(三分)甘草(三分)石膏(三分)柴胡(三分)桃仁(三分)凡十七物,冶,合下筛,和以蜜,酒服如梧子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至十丸为度。
[卷第五] 治虚补养(肾虚腰疼)诸方
肾虚腰痛治之方。
牡丹(二分,去心)萆(三分)白术(三分)桂心(三分)上四味,捣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汤服之。忌生葱、胡荽、桃李、雀肉等。
治腰痛少气,阴弱寒冷,小便清冷沥滴,阴下湿痒,少腹急,无子息方。
甘草(十四分,炙)续断(三分)麦门冬(三分)薯蓣(三分)附子(三分,炮)干姜(二分)棘刺(四分)上七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治腰痛,皆积年痛者方。
干地黄(十分)白术(五分)干漆(五分)桂心(八分)甘草(五分,炙)上五味,捣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芜荑等。
治卒腰痛不得俯仰方。
鹿角(长六寸,烧)上一味,捣筛为末,以酒服方寸匕。
腰疼方。
鳖甲(一枚,炙令黄,刮削令净洁。)上一味,捣筛,空腹以汤、饮、酒服方寸匕,日三。忌人苋菜。
[卷第五] 治渴利诸方
男子消渴,饮一斗水,小便亦得一斗,宜八味肾气丸主之,神方,消渴人宜常服之。
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茯苓(三两)山茱萸(五两)泽泻(四两)牡丹皮(三两)附子(三两,炮)桂心(三两)上药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丸,少少加,以知为度。忌猪肉、冷水、芜荑、胡荽、酢物、生葱。
栝蒌丸,治日饮一石许,小便不通方。
栝蒌(三分)铅丹(三分)葛根(三分)附子(一分)凡四物,冶下筛,蜜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
铅丹散,治消渴,止小便方。
铅丹(二分)栝蒌(十分)泽泻(五分)石膏(五分)赤石脂(五分)白石脂(五分)胡粉(二分)甘草(十分)凡八物,冶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年壮服半匕。得病一年,服药一日愈,二年二日瘥。甚者,夜以水服,勿用酒。
[卷第五] 治风诸方
丹参膏,治伤寒时行贼风恶气方。
在外即肢节麻痛,喉咽痹,寒入腹则心急胀满,胸胁痞塞。内则服之,外则摩之。并瘫缓不随,风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耳聋齿痛,头风痹肿,脑中风动且痛,若痈结核漏瘰坚肿未溃,敷之取消,及丹疹诸肿无头欲状骨疽者,摩之令消,及恶结核走身中者,风水游肿,亦摩之。其服者如枣核大,小儿以意减之,日五服,数用之悉效。
丹参蒴(各三两)莽草叶踯躅花(各一两)秦胶独活乌头川椒连翘桑白皮牛膝(各二两)十二物,以苦酒五升,油麻七升煎令苦酒尽,去滓,用如前法,亦用猪脂同煎之。若是风寒冷毒,可用酒服。若毒热病,但单服,牙齿痛单服之,仍用绵裹嚼之,比常用猪脂煎药。有小儿耳后子,其坚如骨,已经数月不尽,以帛涂膏贴之,二十日消尽,神效无比。
[卷第五] 治邪狂颠诸方
别离散,治男子女子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交欢日久成劳。悲愁忧恚,怒喜无常,日渐羸瘦,连年岁月,深久难治,或半月或数月日,复发者方。
杨上寄生(三两,炙)菖蒲细辛附子(炮)干姜蓟根天雄(炮)桂心(各一两)白术(二两)茵芋(二两)上十味,合捣下筛,以酒服半方寸匕,日三,不饮酒,用童子小便调服,合药勿令妇人见之,勿令病患见。见者,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忌生葱、生菜、猪羊肉、桃李、雀肉、饧等物。
治鬼魅,四物鸢头散方。
东海鸢头(是由跋)黄牙石(又名金牙)莨菪防葵(各一分)上药捣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欲令病患见鬼,增防葵一分;欲令知鬼主者,复增一分,立有验。防葵、莨菪并令人迷惑慌惚如狂,不可多服。
治癫疾发作,僵仆不知人言语,妄见鬼方。
莨菪子三升,清酒五升渍,出曝干,复纳,汁尽,曝干,捣冶末,空腹服四分匕,日三。
治卒癫疾,癫狂莨菪散方。
莨菪子三升,末之,酒一升渍多日,出捣之,以向汁和,绞去滓,汤上煎令可丸,服如小豆三丸,日三,口面当觉急,头中有虫行者,额及手足应有赤色处,如此必是瘥候,若未见,服取尽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胡宏
(东汉)辛氏撰
清·陈培桂
韩愈
明·徐勃
清·汤漱玉
唐·道世
(唐)皇甫枚
明·萧良有
清·甘韩
唐·张文成
晋·陈寿
范甯、杨士勋
清·张惠言
(宋)謝希深
汉·朱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