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医方简义-未知
医方简义目录:
简介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简介
医方简义 清·王清源 公元1644-1911年
医方著作。六卷。清·王清源撰于1883年。本书采集各家医论方书,结合作者临证经验编辑而成。卷一四诊、经脉;卷二-六为时病、杂病、妇产科疾病证治,阐述病因、病症及治法,较为细致全面。现有初刻本等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更多
序
序
昔程子有言。一命之士。苟存心于济物。可随地而见功。陆宣公晚年家居。尤留心于医。
闻减实畏后虚理智牟潜心探讨。成医方简义六卷。铢准两较。捐除成见。而尤心折于仲景。夫仲景无他。见理透。持论平。随所学而责之效。无不各得其意以去。方之圣经论语不虚也。又惜自来女科绝少专家。近虽奉张氏医通为金科玉律。然其书洵美矣。犹恐不善学之。易滋流弊。故于此尤兢兢焉搜遗补阙。详其所略。略其所详。实足发前人所未及。要之大旨。取袁了凡可以养亲。
<
...更多
卷一
[卷一] 四诊总论
尝思古人治病。原非一致。望色闻声问症切脉四诊全备。可称神奇。故望而知之者为上医。
切之轻重而数。知脉而遽谓脉最取此以之第一气。以矣。故脉之曰此心手太阴所出之门户。故之说为确。其余关为脾。生右寸为受命之根。万心。又华谷储泳途。男生而覆。
命在乳。形气既是矣。凡分发脏非临诊之权衡
[卷一] 望色篇
...更多
卷二
[卷二] 中风
中风之证。古人皆谓外来有余之邪。及刘河间出。以中风瘫痪者。非肝木之风实。亦非外中炽怫俗云或然贼风乘虚而中滞九窍。故性命中风邪。惟河间作然有地气之不同虚。风愈盛也。
足不仁。气虚则又自王安道出。
然皆曰中风非风挟暑即为暑风。
因内风以召外风即三家中风非风之意尔。故治风之法。必由血气之偏胜求之。如气虚者。以补气为主。
...更多
卷三
[卷三] 瘟疫杂气说
瘟疫杂气者。天地不正之气也。杨栗山曰。毒雾之来也无端。烟瘴之出也无时。湿热熏蒸之遂使之体人。
木。
所至可拘瘟疫一症。其杂气从口鼻吸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或在上焦而未布中焦。或即过中宫而经也往亏景岳下太须寒瘟迷必先见微黄有津。转为灰黑。或化白砂之苔。或呕或哕。浑身壮热。或饮水无度。或一发热而即露疹。或一发热而头面猝肿。或咽痛口糜。或口鼻出血。或身冷
...更多
卷四
心经病菌怔忡健忘恩负义不眠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性柔。其体阴。其用灵。患怔忡者。定知忧劳太过。每多抑济之非不来助忡者人治不足宜下一癫者。阴病也。经云。重阴者癫。或歌或笑。如醉如迷。其甚至不知秽洁。其候多静而昏一狂者。阳病也。经云。重阳者狂。狂妄难千。由大惊大怒得之。邪在肝胆胃三经。而治法乃愈一痫者。痰迷心窍。阻其灵明之气。古云。一阴一阳变乱谓之痫。须辨明五脏五声。以分牛时肢名马者名羊痫。如两手如舞。面赤。声焦如鸡鸣者。曰鸡痫。皆不外乎五志之火。动扰不宁。
痰阻
...更多
卷五
[卷五] 妇人辨论
读诸大家书。知女科与男子分立一科。金匮要略中着妇科三篇。妊娠。产后。杂症。大略已男子女命血精别样。而十二经脉。所行之终始。五脏之定位。则一也。岂得以女人脉位反背倒置乎。
故言妇人之症。多与男子同。惟行经胎产与男子异耳。兹特举所异者逐一详述。以备吾侪参考。凡所同者。悉照男子治例。不当复赘。又凡金匮所有之治法。兹不复述。宜宗金匮可也调经带下白淫白淋气淋劳淋七疝症瘕五积且夫经者。常也。营运有常。一月一行。故名月信。信。约信也。如约
...更多
卷六
[卷六] 产后证治总论
产后病苦杂乱。金匮中着产后三病。最为简括。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病大便难。
悉令神痰并坐冲胃。则呕恶饱闷。腹满胀痛。失笑散平胃散治之。若腹胀而兼呕逆者。因败血已化为水。
在者务故症之之症后有表多致似外确有和之尤进即情多。
重矣。
产者。
...更多
1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晋)嵇含
清·李之鼎
清·文晟
唐·南卓
宋·宗晓
明·汪芝
宋·谢翱
宋·辛弃疾
(清)林焜熿 纂輯、子豪 續修
龙衮 陈尚君 补遗
明·李春芳
清·陈浏
清·张大荣
老子
明·史玄
战国·申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