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史载之方-未知
史载之方目录:
简介
卷上
卷下
附录
简介
史载之方 宋·史堪 公元1127-1279年
方剂著作。二卷。宋·史堪(字载之)撰。约刊于1101年以前。书中论四时正脉、运气生病,及大府泄、大府秘、小府秘、身热、身寒、头痛、腹痛等三十余种内科、妇科等病症及治疗方剂,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书中对疫疠病因十分强调与运气的关系。现存清刻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等,1949年后有《宋人医方三种》本。
...更多
卷上
[卷上\四时正脉] 春
春脉弦,其气来柔软弱虚而滑,端直以长,名之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名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冒眩巅疾,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两胁满。
[卷上\四时正脉] 夏
夏脉钩,其气来盛去衰,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湿,不及则
...更多
卷下
[卷下] 诊胃脉
诀云,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此叔和知之而未详也。大抵胃脉虽和缓而贵不疾不速,重而取之,不亏乏,浮而取之,阿阿而至,不洪不浊,即为五脏脉全,若弦而急,又洪大而有骨力,即受肝热邪,能生呕逆,若弦而紧,即受肝冷邪,能生飧泄。诀又曰∶脾数即吐因脾热,此非脾热,乃肝热而侵脾,故作此和神之方,须使去风邪药,以和胃药,此方神效,但于使疗处方觉其验。
诃子皮(一两)削术(好者二两)藿香本两)根子〔(七铢),此用行肝气,乃木香中拣圆小
...更多
附录
附录一
黄丕烈跋向闻白堤钱听然云,北宋时有名医,因治蔡京肠秘之症只用紫菀一味,其病遂愈,医者由是知名,其人盖史载之也。后余友顾千里游杭州过石冢严久能于湖上,出各种古书相质,归为余言,中有史载之方二卷,真北宋精椠,余心向往之久矣。客岁钱唐何梦华从严氏买得,今夏转归于余,余检其方,果有大府秘一门用紫菀者,始信钱丈之言为不谬,特未知用而见效之说,出何书耳,至于版刻之为北宋,确然可信,字画斩方,神气肃穆,在宋椠中不多,其避讳若炅字,尤他刻所罕,千里艳称于前,梦华作合于后,余于此书,可云奇遇
...更多
1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巢鸣盛
汉·刘珍
(宋)黎靖德 编
金·刘完素
(清)孙星衍
清·永瑢
邗上蒙人
明·逯中立
(清)袁枚
宋·周守忠
(晚清)古汉寿易顺鼎实甫
五代·冯道
唐·虞世南
明·甄伟
樊树志
明·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