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四-内经评文
卷四
[卷四] 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其别者。结于外。上中内廉。与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
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纲或作网误此谓目上胞内开阖之筋也)下结于。(音求即颧也)其支者。从腋后外廉。
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其病。小指支。(支撑拄不便也)跟肿痛。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季胁二字乃之注也经文每多如此)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篇中颔字皆与常说不同乃指眉后陷中开口合口其处即为之振撼也一作)上结于。支者。结于目。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
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结于(缺此缺谓缺其文也马注作缺盆误以上下文部位推之当在伏兔之下)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
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趾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
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其病。足大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
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足少阴之筋。起于小趾之下。
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螈及痉。
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足厥阴之筋。起于大趾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厥阴主筋为诸筋之所系属也)其病。足大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季秋痹也。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
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篇中独此句是气化之病)颈筋急。则为筋颈肿。
寒热在颈者。(似当作寒热在颈者则为筋颈肿)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上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此四十一字与手少阳之筋文重复且支者上本字即舌本之本字错衍之迹显然)名曰仲夏痹也。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
上循臂结于肘。上绕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
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结于。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上颈。
其支者。上颊。结于。直者。上出手少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
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甲乙经作胁下当是贲膈也其下无可合也抑或言合于贲下之胁处也)抵季胁。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
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
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前后胁前后也故下云挟胁下文前及胸痛前似当训膺)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臂字可疑详见下条足太阴条有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之文臂或肋之讹也)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
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胸之下脐之上无臂也臂字必误)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此挟乳里结胸中之病也)下为肘纲。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下为肘纲句是遥承上结肘内廉来随即接叙其证治也下文又遥承伏梁说叙事组织断续有趣。又按循臂下为肘纲是一串事疑本条有脱文错简)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急不能卒视。治皆如上方也。
十二排直起直落。不提不束。此种文格内经独多。其摩绘曲折之妙。与经脉同。而彼以雄阔胜此以坚朴胜。筋病起于寒热。成于燥湿。其见证则拘急缓纵支。转痿痛。俯仰屈伸而以痫痉。偏废口。急为重也。篇中多有错脱处。宜细考之。
[卷四] 骨度第十四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甲乙经作参折盖君子发际常高于众人则发所覆者不及尺二寸发以下至颐不止一尺矣故须参互而折数之)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kt。长九寸。
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kt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以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
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以文义推之上句当是一寸四分又十分分之一也下句当是九寸八分又十分分之七也经文词简意晦数不吻合)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以理推之当是其见浮而坚者多气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少气也第原文义亦可通未敢擅改)本论脉度也。却通篇只说骨度。而脉度仅于首尾见之。结末数语。忽然离开。与前文似断似续。使堆垛尽化烟云。
篇中句句皆实事。却句句皆虚境。读时须胸中牢记。目中注视。是为脉度立根。便觉字字皆立于空中。
[卷四] 五十营第十五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以天度起脉度是言其体也)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以日度起脉度是言其动也天日漏三层愈逼愈紧漏字一层即从天日中提出以作五十营之准者也故百刻正与五十营相映)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而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寥寥二百余字。有许多故事。许多议论涵盖其中。题只五十营。三字篇中幻出许多数目字。是烘托极热闹者。
[卷四] 营气第十六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其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
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
至跗上。复从跗注大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
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先提大意。作冒后详叙其事。亦行文常格。笔意洁净可喜。
[卷四] 脉度第十七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
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手足各以六阴六阳纪数是各经左右两脉气行有先后矣而跷脉阴阳只叙其一此事乃本经中一大疑团也)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以上为第一节论脉度而以治法束之是实发题面之文)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
则阴气盛矣。(此热盛灼津而血涩者也)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以上为第五节是接发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之常变也)黄帝曰。
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荣之。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
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以上为第二节是接叙跷脉之起止以补首节未尽之义也)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以上为第四节因上编营气内注只言五脏不及六腑而疑之也)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以上为第三节即第二节之尾也)词气圆润静雅。足供揣摩。独怪承接有于理解难通之处。僭拟移置分注篇中。以俟高明指正。
[卷四] 营卫生会第十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以上总冒提清全篇头绪以下浩然直往穷原竟委不必回顾提笔而自曲折赴节)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
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
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
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以上三意一气贯注直起直住为第一节)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以上专发少壮不同气义精词湛为第二节亦直起直收与上节为一正一反一常一变)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
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上焦为宗气所会本节似言卫气者宗气本营卫之所令也故上半节言其常与营俱下半节又怪其不循卫道也)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
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
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三节畅叙荣卫生会分三焦而又各推其变当作一节读之若分三节文气便促而弱矣)布局则前单后双。运意则前总后分。两截似各不相顾。而实大气盘旋。真力弥满不拘于分提分应之成法。全以议论驾驭。其闲笔力又足以副之。词旨圆润。理致深密。耐人涵泳。局阵整肃。尤有正笏垂绅之度。此篇畅发荣卫之源流正变也。前两节合提笔数项而总叙之一正一变。后分三焦。中叙之又各一正一变也。若拘拘于分。应提笔转支节矣。
[卷四] 四时气第十九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
秋取经。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风肤胀。为五十七。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徒。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中有脱文)必坚。来缓则烦。
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三字是经脉篇文误衍于此)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甲乙经有小肠也三字)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
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
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
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睹其色。察其以。(以目之讹也古目字相近)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笔力坚卓。惟结末一段语意无属笔致。亦与上文不一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钱椿年
唐·礼言
(明)苏祐
鬼谷子
清·高积厚
清·冯班
清·汪龙庄
元·王栖云
(清)江阴陈鼎定九
清·汪寄
清·宣鼎
唐·梅彪
(唐)玄奘
清·周曾锦
南唐·谭峭
郑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