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总论
  欲治伤寒。先须识症。诊脉定名。处方必应。且如太阳有伤荣伤卫之分。阳明有在腑之病。少阳但主乎中。故曰胆为清净。至三阴有传经直中之不常。须究脉理而推详。传经者。脉沉数而烦热。直中者。脉沉细而清凉。当汗而下。为结胸痞气。当下而汗,为厥竭亡阳。肠垢溏。须辨协寒协热。瘀热蓄血。可知发黄发狂。癃疹斑烂。起于湿热二毒。筋惕肉。由于汗下两伤。若夫风温湿温。风湿中湿。风温则喘息多眠。湿温则妄言不食。风湿肢体重而额汗流。中湿肌肤黄而小便赤。温病发于春时。热病生于夏月。阳毒则面赤而狂斑。阴毒则唇青而冷厥。发汗战汗。身凉者喜水火既济之功。合病并病。下利者俱土木互相为克。又闻实为谵语。虚作郑声。水气停蓄者。或呕或哕。火邪劫夺者。或狂或惊。蛔厥狐惑。总是虫症之号。刚痉柔痉。并为风病之名。霍乱乃暑湿相搏。寒热是邪正交争。喘咳者。水搏寒而所致。吐衄者热迫血而妄行。单伏双伏。此非怪脉。乃否极泰来之兆。阳易阴易。皆为危症。犯男交女接之情。恶寒喘嗽者。发表自愈。恶热喘满者。攻里必宁。咳逆又名呃忒。动悸更曰怔忡。双传者双经同病。百合者。百脉一宗。懊恼因心中之郁闷。烦躁是内热之薰蒸。脐痛引阴。名为脏结。厥利能食。号曰除中。螈者。手足抽搐。怫郁者。

  头面蒸红。劳食再复。缘新瘥之狂禁。过经不解。与温疟之相同。盖伤寒传变之不一。非杂病径直而可攻。予兹略陈其要。学人自宜变通。

  伤寒总诀治法

  一二日可发表而散。三四日宜和解而痊。五六日便实。方可议下。七八日不愈。又复。日传二经。病名两感。经传六日。应无不痊。太阳无汗。麻黄为最。太阳有汗。桂枝为先。小柴胡为少阳之要领。大柴胡行阳明之秘坚。至三阴则难拘定法。或可温而可下。宜数变以曲全生意。或可方而可员。

  太阳经伤寒

  恶寒发热身无汗。头痛腰痛属太阳。此是伤寒邪在表。急宜发散最为良。

  按伤寒初起一二日内。乃足太阳膀胱经受之。其脉起于目内睛明穴。上脑下项。

  。挟脊。抵腰。行身之后。终于足小指。至阴穴也。其症则头项痛。腰脊强。以及周身病是也。然太阳为表之表。其脉尺寸俱浮而紧者。寒伤荣。故无汗也。急宜发散。则汗出而诸症愈矣。宜羌活汤及麻黄汤主之。若浮而缓者。风伤卫。故有汗也。宜桂枝汤主之。若伤寒见风。伤风见寒。此为风寒兼受。荣卫两伤也。宜大青龙汤主之。他如发热烦渴。小便不利。此为热入膀胱之本。宜五苓散主之。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见发热畏寒身体痛。须知一服汗淋漓。伤寒发表用羌防。苏叶川芎白芷苍。甘草生姜葱共引。冬时无汗用麻黄。

  按羌活防风。为足太阳发表药也。佐以苏叶川芎白芷苍术诸味之辛温。则能助阳气而发表矣。和以甘草。使以姜葱。俾腠理通而寒邪散。至冬月伤寒。必须麻黄之辛热以汗之。断不可少也。他如春夏秋。谓非时感冒。未可轻用。

  太阳经伤风

  伤风约略似伤寒。有汗须知救表先。此是风邪伤在卫。桂枝斟酌自安全。桂枝汤内药三般。芍药甘草一处攒。若是麻黄相合用。方名各半治伤寒。大青龙汤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藏。枣子生姜乘热服。风寒两解此为良。五苓散内用猪苓。白术云苓泽泻群。肉桂少加为引导。功能利水更生津。

  阳明经分在经在腑

  太阳不解入阳明。邪入阳明势渐深。目痛鼻干人少睡。在经在腑却宜分。

  阳明者,阳气正盛。故曰阳明。其脉尺寸俱长。长而微洪。经病也。长而沉数。腑病也。脉有寸关尺三部。此止言尺寸者。关在其中矣。

  阳明经经病

  在经发热尚憎寒。目痛难眠鼻孔干。症属太阳犹未罢。葛根白虎应居先。

  按伤寒二三日内。乃足阳明胃经受之。其脉起于鼻承泣穴。络于目。循于面。行身之前于足次指。属兑穴也。其症则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然阳明为表之里。其脉尺寸俱长。长而微洪。经病也。乃太阳症未罢。犹有恶寒在也。宜解肌汤葛根汤及白虎汤主之。长而沉数。

  腑病也。乃太阳经症已罢。不恶寒。专发热也。宜大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主之。若表症未除。里症又急者。宜大柴胡汤合表里而兼治之。他如病在膈上者可吐。宜瓜蒂散主之。此重剂也。汗下后虚烦懊恼者可吐。宜栀子豉汤主之。此轻剂也。

  解肌汤内芍甘羌。干葛陈皮桔梗良。白芷黄芩姜共枣。阳明经病可煎尝。葛根汤内用麻黄。

  二味加入桂枝汤。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去麻黄。白虎汤中用石膏。甘草知母本乃抄。

  人参加上生津液。热渴虚烦入米熬。

  阳明经腑病

  在腑不寒专发热。咽干作呕心烦渴。发狂谵语大肠坚。大小三承汤可啜。

  按不恶寒者,邪不在表也。咽干烦渴,并作呕者。皆胃热甚也。胃火上冲。故心神失守。谵语狂言。大便坚燥。皆里症也。急宜下之。陶节曰。伤寒邪热传里。须看气势浅深用药。若三焦俱伤。则痞满燥实坚全见。宜大承气汤。邪在中焦。只有燥实坚三症。宜调胃承气汤加甘草和中。去枳实者。恐伤上焦氤氲之气也。邪在上焦。则痞而满。宜小承气汤去芒硝者。恐伤下焦真阴也。若表症未除。里症又急。不得不下者。则用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调胃又次之。大柴胡又次之。盖恐硝性急燥。不可轻用也。

  大承气汤用朴硝。大黄等分不须饶。浓朴倍加并枳实。通肠利便有功劳。小承气汤三件药。枳实大黄并浓朴。结胸谵语大肠坚。每服五钱功易觉。

  大黄浓朴枳实名浓朴三物汤又浓朴大黄两味治太阳病腹痛而闭。

  调胃承气有硝黄。甘草同加用最良。腹满便坚兼口渴。心烦谵语总相当。大柴胡汤用大半夏枳实共为良。更有黄芩与芍药。姜枣同煎利大肠。瓜蒂散中赤小豆。二味匀平有传授。

  豆豉一合水同煎。膈上停痰须此吐。栀子豉汤栀子先。更加豆豉水同煎。病后虚烦眠不得。心中懊恼吐之痊。

  少阳经主中宜和解

  少阳寒热往来频。口苦咽干胁下疼。目眩耳聋头角痛。小柴汤是顶门针。

  按伤寒三四日内。及足少阳胆经受之。其脉起于目锐。瞳子骨、上头角、络耳、循胸、胁、行身之侧。终于足四指之窍阴穴也。其症则胸胁满而耳聋。往来寒热。然少阳为半表半里。其脉尺寸俱弦。弦而数者。病在中也。宜小柴胡汤和之。凡治有三禁。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只宜和之。以柴胡汤。至病患呕而不渴。加半夏。渴而作呕。加姜汁竹茹。或渴或不渴。或呕或不呕。在随症而加减之。

  小柴胡汤五般。半夏人参共交攒。更有黄芩与甘草。生姜枣子水同煎。

  三阴经分传经直中

  三阳传罢入三阴。转入阴经势转深。若是阴经名直中。沉寒锢冷却宜温。

  所以三阴有传经直中之不常。须究脉理而推详。传经者。脉沉数而烦热。直中者。脉沉

  太阴经传经热症

  阳邪传入太阴经。腹满咽干手足温。尺寸俱沉时常数。桂枝加入大黄平。

  按伤寒四五日内。乃足太阴脾经受之。其脉起于手足大指之隐白穴。上行至腹。络于嗌。连舌本。行身之前。终于大包穴也。其症则腹满或痛。咽干自利。然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其脉尺寸俱沉。沉而有力。传经热症也。宜桂枝加大黄汤下之。沉而无力。直中寒症也。宜理中四逆汤温之。若本是阳症。或重受风寒。或过食生冷。或误服凉药。遂变成阴症。此为害热未已。寒病复起。始病热症。末传寒中也。亦宜理中四逆汤温之。他如伤寒入三阴。尚有在经表邪。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皆阴经表药也。

  当归四逆汤

  当归白芍桂枝细辛通草甘草大枣桂枝大黄甘草芍。枳实柴胡姜枣着。槟榔大腹用水煎。太阴实热须臾却。桂枝加芍减甘草。更用生姜及大枣。表症未除因误下。太阴腹痛斯安好。

  太阴经直中寒症

  直中阴经不发热。腹痛恶寒四肢厥。唇青面黑是真阴。四逆理中真妙诀。(此太阴直中寒症其脉沉细无力宜温之)四逆汤中姜一两。生附减半去皮尖。一两甘草水煎服。厥而下利用之痊。理中甘草用干姜。白术人参是的当。若是内中加附子。更名附子理中汤。

  少阴经传热症

  阳邪传入少阴中。口燥咽干谵语同。便实绕脐时硬痛。腑中燥屎却宜攻。

  按伤寒五六日内。及足少阴肾经受之。其脉起于足之涌泉穴。上行贯脊。循喉咙。络舌注心中。行身之前。终于府穴也。其症则口燥咽干。便实谵语。或绕脐腹痛。是腑中燥屎使然。与直中全无干涉。宜下之。如大承气及调胃承气汤是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

  少阴经直中寒症

  恶寒无热厥如冰。吐泻交加腹内疼。六脉沉迟阴毒盛。身如被杖爪唇青。

  此少阴直中寒症也。其脉沉细无力。宜温之。如四逆汤理中汤之类是也。

  厥阴经传经热症

  舌卷囊拳消渴甚。四肢厥冷乍还温。烦满便坚多属热。六一顺气可旋吞。

  按伤寒六七日内。乃足厥阴肝经受之。其脉起于足大指之大敦穴。循阴器。抵小腹。络于肝。行身前之侧。终于期门穴也。其症则烦满而囊缩。筋急而唇青。在男子则囊拳。在女子廷孔急痛。痛引小腹。廷孔者。阴之深处也。亦宜分传经直中治之。其脉沉实有力当下。如六一顺气汤之类是也。沉迟无力当温。如回阳救急汤之类是也。

  六一顺气芍药标。柴胡枳实大黄硝。黄芩浓朴同甘草。可代三黄功更高。

  厥阴经直中寒症

  口吐涎沫不作渴。呕逆腹疼四肢厥。爪唇青黑是真寒。回阳救急功尤捷。(此足厥阴直中寒症也。其脉沉迟无力宜温之)回阳救急半甘苓。熟附干姜肉桂参。白术陈皮五味子。治寒直中厥阴经。

  夫伤寒三阴有传经之热症。有直中之寒邪。自是两途。岂容混治。其可用不可用之理。

  果何哉。若能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治法焉有不当者乎。

  结胸

  结胸五种须分别。大小结胸并水结。热实结胸烦躁多。寒实结胸浑不热。

  按伤寒太阳经症。表未解而医遽下之。表邪乘虚入里。在五六日便坚口渴。日晡潮热。上至心下。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按者。乃大结胸也。宜大陷胸汤主之。或心下硬满。

  按之则痛。是必待按。然后作痛。况止在心下。则小腹之不硬痛可知矣。热征于前。故曰小结胸也。宜小陷胸汤主之。或水饮停胸。水结胸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或热多烦躁。热实结胸也。如大柴胡六一顺气汤。皆可选用也。或寒多无热。寒实结胸也。枳实理中汤主之。

  大陷胸汤大黄硝。甘遂同煎力更饶。邪在胸中宜陷下。体虚胃弱漫轻调。小陷胸汤半夏连。

  栝蒌实共水同煎。苦能泄热辛能散。利下黄涎即便安。小半夏加茯苓汤。行水散痞有生姜。

  加桂去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

  血结胸

  血结胸中不可按。如狂嗽水不欲咽。大便黑色小便通。犀角地黄汤最善。

  按伤寒经病。热极而蓄血积于胸中。硬痛而不可按者。为血结胸也。宜犀角地黄汤、及桃仁承气汤主之。活人云。大抵结胸症固当下。须看气之虚实。脉之盛衰。若脉来浮大者。犹带表邪不可下。下之则死。下后而复反结者亦死。结胸症悉具。而烦躁者亦死。下后而舌反黑裂者亦死。下后而谵言语者亦死也。

  痞气

  满而不痛名为痞。枳桔频投是妙方。更有泻心汤可服。大黄附子半甘姜。

  按伤寒心下痞硬而痛者。为结胸。为实。硬满而不痛者。为痞气。为虚。凡伤寒痞气。

  轻者通用枳桔汤。其行气下膈也。若心下痞。按之濡。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若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若寒多热少。胸满而不痛。脉濡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若干呕有水气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若干呕下利腹鸣者。此非结热。但以胃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大抵伤寒之痞。与杂症不同。伤寒之痞。从外之内。故宜苦泻。杂症之痞。从内之外。故宜辛散。

  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扬。痞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始相当。半夏泻心黄连芩。

  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并和阴。(去人参即甘草泻心汤加姜即生姜泻心汤)

  下厥上竭

  少阴但厥身无汗。强发之时血不安。或从口鼻或目出。下厥上竭实难全。

  按伤寒传入少阴而身厥者。乃荣卫俱虚。不当发汗也。若强发其汗。致血妄行。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此名为下厥上竭。主不治也。

  亡阳

  过汗亡阳症不轻。三焦上下及周身。桂枝加减苓甘附。真武汤兼附泻心。

  亡阳者。谓发汗过多而汗不止也。然有卫外之阳。为周身荣卫之主。此阳虚遂有汗漏不止。恶寒身痛之症。宜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有膻中之阳。为上焦心肺之主。此阳虚遂有叉手冒心。及奔豚之症。宜桂枝甘草汤及茯苓桂枝甘草汤主之。有肾中之阳。为下焦真元之主。此阳虚遂有发热眩悸。振擗地之症。宜真武汤主之。有胃中之阳。为中焦水谷生化之主。此阳虚遂有腹胀满。胃不和。而成心下痞之症。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大抵伤寒亡阳。病本不轻。救误者须观脉症。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真武汤中芍药煨。云苓浙术炙甘随。附子炮来加减用。生姜五片总相宜。

  肠垢溏

  伤寒下利多般数。要识阴阳勿差误。三阳利时身必热。三阴但温无热俱。合病自利汤。或用黄芩汤可愈。自利不渴属太阴。少阴必渴身虚故。外审证兮内凭脉。内外并观斯两得。脉大由来却是虚。脉滑而数有宿食。协热而利脐下热。谵语而利燥屎结。少阴心痛口燥烦。却与利之斯要诀。

  按利与痢不同。利者。泻也。不因攻下而泄泻也。此即伤寒自利之症。俗名漏底伤矣。凡伤寒自利。有因三阳传阴经而下利者。为协热利。协热利者。曰肠垢。脐下必热。宜黄芩汤葛根汤主之。有因阴寒直中阴经而下利者。必协寒利。协寒利者。曰溏。脐下必寒。宜理中四逆汤主之。原病式曰。泻白为寒。青黄红黑皆热也。大抵阳热之利。与阴寒不同。宜细辨而详治之。凡自利不可发汗。以下利为邪气内攻。走津液而胃虚也。

  黄芩汤用甘芍并。伤寒自利枣和烹。此方遂为治痢祖。后人加味或更名。

  发黄

  温热在里不能散。蓄积脾中成此患。头面有汗至颈还。渴饮水浆曾莫闲。茵陈五苓汤最奇。渗湿除黄功有赞。瘀血之症亦相类。大便必黑此其异。下焦有热或加狂。桃仁须加入承气。

  脾胃有湿热则发黄。黄者、脾胃之色也。此即伤寒瘀热、发黄之症。瘀热即阳黄也。经曰。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则不发黄。若但头汗。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痰热在里。必发黄。宜以茵陈蒿汤主之。如初起发者。则以茵陈五苓散主之。亦有太阳瘀热在里发黄者。此亦为阳黄。宜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若身如橘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亦宜茵陈蒿汤主之。若身黄发热者。则热外出而不内入矣。宜以栀子柏皮汤主之。亦有寒湿发黄者。身熏黄而色暗。此为阴黄。宜茵陈附子汤主之。亦有瘀血发黄者。小便利。大便黑。此蓄血症也。宜桃仁承气汤及犀角地黄汤主之。大抵伤寒发黄。与杂症不同。

  宜参症治之。经曰。中湿与发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茵陈蒿汤用大黄。浓煎去疸善殴黄。栀子柏皮兼可用。五苓加上又为良。桃仁承气五般奇。

  甘草硝黄并桂枝。血症发黄瘀内结。狂言妄语总相宜。渗湿汤中苍白术。陈皮泽泻猪苓茯。

  浓朴香砂甘草同。灯心姜引水煎服。犀角地黄芍药汤。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汤毒皆堪治。

  或益柴苓总伐肝。

  发狂

  烦躁狂言仍面赤。热潮咽痛号重阳。便于阳毒经中治。承气黄连白虎详。阴燥发狂宜附子。血瘀承气地黄汤。

  发狂者。谓湿毒在胃。并入于心。遂使神志不定而发狂也。狂之发作。少卧不饥。

  妄语笑。妄起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甚则逾垣上屋。此伤寒阳毒发狂之症也。经曰。邪入于阳则狂。又曰。重阳则狂。是也。宜以大承气汤倍加芒硝急下之。有身热烦躁。不得发狂者。表里俱热。宜三黄石膏汤。双解散治之。又有干呕、面赤、发斑、咽痛、下利黄赤、壮热不得汗者。宜葶苈苦酒汤治之。亦有阴燥发狂者。此非狂也。为阴极发燥。周身之火。浮游于外。或欲坐井中。或欲投泥水中卧。或欲向阴凉中坐。烦躁不安。亦如狂也。但手足逆冷。脉息沉微迟细。虽烦躁不能饮水者也。宜附子汤救之。不可一例以阳狂治也。亦有瘀血发狂者。血上逆则喜忘。血下蓄则如狂。宜桃仁承气汤及犀角地黄汤主之。其或重熨迫汗。灼艾烧针。令人烦躁卧起不安。则谓之火邪惊狂凡是数者。各有条例。或狂言目反直视。为肾绝。汗出辄复狂言。不能食。死症也。非药石所能及矣。

  附子汤

  附子(炮二枚)茯苓(三两)人参白术芍药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是。退黄清热更祛烦。吐血便红皆可治。

  发斑

  身如涂朱眼如火。发斑狂叫无人我。血热不散出乘虚。三黄青黛汤最妥。

  发斑者。谓热伤血。血热不散。里实表虚。发于皮肤而为斑也。或渴症误温。或当汗失汗。当下失下。或汗下未解。或下早热邪入胃。或下迟热留胃中。皆致发斑。轻如疹子。重如锦纹。若色紫黑。热极而胃烂者必死。此即伤寒阳毒发斑之症也。凡斑疹将发未发之时。

  宜以升麻葛根汤先透其毒。如热甚者。再以犀角地黄汤主之。如青黛大青知母石膏黄连黄柏黄芩之类。以斑尽为度。如汗吐下后。虚极发斑者。宜以人参白虎汤主之。亦有温毒发斑者。冬时感寒。至春始发也。宜以元参升麻汤解之。凡斑疹不可发汗。发汗则重令开泄。更增斑烂。亦不可遽下。遽下。则重损其阴。恐斑毒内陷。多致不救。不可不慎也。

  升麻葛根汤四味。攒上芍药甘草是。伤寒发热与头痛。痘疹初热为要剂。

  筋惕肉

  病患肉并筋惕。汗出过经真无敌。不然邪入大经中。状如螈癫痫疾。发汗动经身振摇。宜用茯苓桂枝术。动气在左误下之。忽尔肉最为逆。

  筋惕肉者。皆由汗下太过。表邪未解。血气虚夺。筋肉失养所致。不然邪入大经者。

  谓不因发汗。而邪热搏于血脉之中。故惕惕而跳动也。张仲景特立真武汤以救其误。又腹中上下左右有动气。俱不可汗下。否则必筋惕肉。其在左边动气者。俱不可汗下。若汗下则筋惕肉。其在右边动气者。尤当以汗下为戒也。

  风温

  风温热汗脉多浮。喘渴痴眠体不收。病在二阴无发汗。人参败毒散宜投。

  风温者。谓先伤于风。因而伤热。风与热搏。即发风温也。其脉尺寸俱浮。其症则身热自汗。头痛、喘息、发渴、昏睡。或体重不仁。其病则在少阴厥阴二经。宜以人参败毒散治之。凡风温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烦躁。目乱无精。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人参败毒散桔梗。甘草川芎茯苓等。枳壳前胡独活羌。柴胡十味性凉冷。

  湿温

  湿温谵热汗流频。腹满胫寒头目疼。病在太阴无发汗。加苍白术效如神。

  湿温者。谓伤于湿。因而中暑。湿与热搏。即发湿温也。其脉寸濡而弱。尺小而急。其状胸满。头目痛。发壮热。若妄言。身上汗多。而胫逆冷。其病则在太阴经。宜以白虎加苍术汤治之。凡湿温不可发汗。发汗则使人不能言。耳聋不知痛处。其身青面色变。是名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风湿

  风湿浮兮额汗微。肿疼发热毒重衣。桂枝附子专能治。甘附汤中悉可医。

  风湿者。先伤湿而后伤风也。其脉浮虚而涩。其症肢体重痛。不能转侧。额上微汗。怯寒而不欲去衣。大便难。小便利。宜以桂枝附子汤及甘草附子汤治之。凡风湿不可发汗。若发汗则风去湿在。非徒无益。而反害之。

  中湿

  中湿身黄热痛频。肠稀便涩缓而沉。五苓除湿专能治。甘附汤中悉可宁。

  中湿者风雨袭虚。润泽蒸气。人多为湿所伤也。其脉沉而缓。其症一身尽痛。重着发黄。

  关节烦痛。发热鼻塞。时或胀满。大便利。小便难。宜以五苓散除湿汤及甘草附子汤治之。凡中湿不可发汗。发汗则病热而痉者死亦不可下下之则额汗胸满微喘而哕。小便不利。经曰治湿之道。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温病热病

  伤寒温病发于春。夏月伤寒热病临。羌活冲和汤可治。防风通圣散能平。

  伤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不即病者。谓之温暑。及冬时伤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也。其原不殊。故一称为伤寒。其类则殊。施治不得相混。今人或疑麻黄桂枝汤不可用。不知伤寒冬寒之时。寒邪在表。开其腠理。非辛温不能散之。此麻黄桂枝等剂。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发于暄热之时。郁热自内达外。无寒在表。故非辛凉寒苦酸之剂。不能解。此麻黄桂枝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九味羌活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

  九味羌活汤防风。黄芩白芷与川芎。苍术生地细辛甘。煎法还用姜枣葱。防风通圣将军芍。薄荷归芎草朴硝。栀翘芩桔并白术。麻黄荆芥滑石膏。

  阳毒

  阳毒狂言面赤红。身斑烦躁数弦洪。黄连承气专能治。犀角升麻汤可攻。

  阳毒者。谓邪气深重。或失汗。或失下。或误服热药。遂变成阳毒。其脉弦洪促数。其症面目俱赤。发斑如锦纹。心下结闷烦躁咽痛。甚则狂言奔走。逾垣上屋。宜以升麻葛根汤、犀角地黄汤、大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详症治之。五日者可治。过六七日不可治矣。

  阴毒

  阴毒唇青厥冷频。腹痛阴燥疾而沉。回阳四逆专能治。真武和阴悉可平。

  阴毒者。谓肾本虚寒。或伤冷物。或感寒邪。或汗下失宜。遂变成毒。其脉沉细而疾。

  其症爪唇青黑。四肢厥冷。身如被杖。腹中绞痛。甚则阴极发燥。精神恍惚。宜以四逆真武汤详症治之。五日可治。过六七日不可治矣。

  发汗

  太阳发汗用青龙。误服之时肾气空。厥逆身何药救。方名真武可收功。

  发汗者。谓发汗过多。乃误服大青龙汤所致。仲景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此亦少阴过汗亡阳之症。故俱用真武汤以救其误。盖取固肾为义也。

  战振栗

  战动于身栗动心。二邪胜负两般寻。振振汗出将全愈。鼓颔虚寒四逆平。

  战者。身为之摇也。栗者。心战而惕也。此伤寒欲解。将汗之时。邪正相争。故战振而股栗也。然战栗有属阳者。真气来复。正气鼓动。外争而胜。故身为振摇。遂大汗而解也。有属阴者。阳微阴胜。邪气内争。而正不胜。故心寒足蜷。鼓颔厥冷。而一身战摇也。宜四逆汤温之。

  合病

  太阳合胃脉浮长。若是浮弦合少阳。胆合胃时弦不短。黄芩承气葛根详。

  合病者。谓二阳经。或三阳经同病。病之不传者也。凡三阳合病。必互相下利。如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脉浮长者。葛根汤主之。如太阳少阳合病下利。脉浮弦者。黄芩汤主之。如少阳阳明合病下利。脉弦长者。小承气汤主之。若脉长大而弦。利不止。不食。病名曰负。负者失也。土败木贼则死也。

  并病

  太阳原与阳明并。复病归来作一家。尚有太阳宜各半。太阳症罢大承瘥。

  并病者。谓一经先受病。又过一经病之传者也。如太阳阳明若并而未尽。是谓未过。仲景所谓太阳病不罢。面赤。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烦躁短气是也。犹当汗之以各半汤。若并之已尽。是谓传过。仲景所谓太阳病罢。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谵语是也。法当下之。以大承气汤。

  是知传则入腑。不传则不入腑。并病传变有如此。

  谵语

  谵语证本非一类。或因下利或胃实。三阳合病或瘀血。或者热入于血室。大抵发热阳脉生。反见阴脉斯为逆。血室血瘀承气宜。柴胡白虎地黄合。

  谵语者。数数更端。声高脉洪而数。盖由胃热乘心。神识昏冒。妄言不休。经曰。实则谵语是也。然谵语症非一端。有因胃有燥屎而谵语者。宜承气汤治之。有因过汗亡阳而谵语者。宜柴胡加桂枝汤治之。以和荣卫而通津液也。有因三阳合病而谵语者。

  宜白虎汤治之。有因热入血室而谵语者。宜桃仁承气汤及犀角地黄汤治之。大抵谵语属实。

  故宜解清热。然亦有阳虚气脱而谵语者。宜用参术归等剂。他如脉短则死。脉自和则愈。

  又身微热。脉浮大者生。逆冷脉沉。或气上逆而喘满。或气下夺而自利。皆为逆。

  郑声

  郑声脉细是虚形。一语频言脉更沉。大小便稀手足冷。急煎附子理中汤。

  郑声者。只将一事一语。郑重谆复。声低脉细而沉。经曰虚则郑声是也。其证大便稀。

  小便利。手足冷。此阳虚气脱之状也。宜急煎附子理中汤以救之。大抵郑声属虚。本非实证。他如神昏气促。呃逆不止。不知人事者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