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上-伤寒发微论
卷上
[卷上] 论伤寒七十二证候
循衣摸床(仲景云。伤寒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发潮热。不识人。
循衣妄撮。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华佗曰。病患循衣缝。谵语者。不可治。
仲景云。小便利者可治。)瞪目直视(仲景云。直视摇头。此为心绝。又云。狂言反目直视。肾绝也。)汗出如油(仲景云。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此为命绝也。)两手撮空(仲景云。吐下不解。大便不利。潮热。摸床撮空。皆宜大承气。服后脉弦者生。涩者死。华佗云。阴阳俱绝。掣衣撮空妄言者。死也。)喑哑不言(病者。如发痫之状。喑哑不言。千金方。热病七八日。其脉不软不散。
当喑哑三四日。汗不出者。死也。)舌卷囊缩(仲景云。厥阴受病。则舌卷。烦满。而囊缩。扁鹊云。舌卷囊缩者。必死。千金云。阴阳病。卵肿。缩腹中。舌出数寸而死。)鼻中煤烟(宋迪阴证诀云。阴毒渐深。则鼻中黑如煤烟。)指甲黑青(宋迪阴证诀云。阴毒甚。则指甲黑青。扁鹊云。手足爪甲下肉黑者死。)目盲见鬼(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九窍出血(仲景云。少阴病强发汗。必动血。或从口鼻耳目。是谓下厥上竭。为难治。)环口黧色(仲景云。环口黧色。柔汗发黄。此为脾绝也。)转筋入腹(霍乱证。转筋入腹者。鸡矢白汤主之。)吃噫哕(仲景云。寸口脉微而涩。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呕吐涎沫也。又云脉滑则为哕。
仲景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拍故也。)膈肉拒痛(仲景云。膈肉拒痛。胃中空虚。心下因硬。则为结胸。此陷胸证也。)发黄胆热(万全云。阳明病。瘀热在里。必发黄。凡发黄。寸口无脉。鼻气冷。皆不可治。)咽干声嗄(狐惑。湿证也。狐则咽干。惑则声嗄。)口噤(仲景云。。面赤。目脉赤。摇头。卒口噤。背反张者。病也。又风温被火炙。如惊痫。万全云。伤寒者。由肺热转于肾。转而为痉也。)筋惕肉(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误服大青龙汤。令人筋惕肉。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叉手冒心(仲景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仲景云。持脉时。
病患叉手自冒心。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斑瘾疹(阳毒。面赤发斑如锦文者。升麻汤。仲景云。风气相搏。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癫狂不定(难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仲景云。太阳病热膀胱。其人如狂者。桃核承气汤。小便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耳聋胁痛(仲景云。少阳受病。胸胁痛而耳聋。仲景云。持脉时。其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令咳而不咳。必两耳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上气喘急(太阳阳明皆有喘证或水停心下。亦喘。阴证喘者。必喘而加急。)小腹硬满(小腹硬满。小便不利者。膀胱有客热也。小腹硬满。小便利者。血证也。)唾脓咯血(仲景云。脉浮热甚。而反灸之必咽躁咯血。仲景云。吐血不止柏叶汤。)上吐下利(仲景云。发热恶寒。而复吐利者霍乱也。)二便不通(少阴。小便不利者。真武汤。阳明大便不利者。承气汤。)振振欲擗她(仲景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
欲振振擗地者。真武汤。)遗尿失溺(仲景云。溲便遗失。狂言反目直视。肾绝也。风温证。下之则直视失溲。)扬手掷足(太阳中风。以火劫。则手足躁扰。又云。六七日。三部脉至大。手足躁扰者。欲解也。)谵语郑声(仲景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话。而喘满者死。)心下痞靳(仲景云。病发于阴。而下之早。则为痞。)心中懊(仲景云。心中懊。栀子汤主之。)舌上滑苔(仲景云。湿家。舌上滑苔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又云。藏结滑苔者。
不可攻也。又云。阳明证。懊。舌上滑苔者。栀子汤。)脚挛啮齿(风痹热证。属阳也。承气汤主之。)脐上下筑动(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项强ktkt(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寒者。桂枝汤无汗者。葛根汤也。)气上冲胸(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与桂枝汤。)外气怫郁(二阳并病。小发汗。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当解之薰之。怫音拂。)脚膝挛拳(伤寒脉浮。自汗出。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此误也。)大便黑坚(阳明证。其人喜忘。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以久瘀血。屎须硬。大便反易。其色黑。)手足逆冷(有热厥。有冷厥。冷厥者求得病便四肢冷。热厥者。手足虽冷。半日复热也。)漱水不咽(阳明。但欲漱水不咽者。必衄。又湿家。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额上冷汗(湿家。额上汗出微喘。阴证。亦额上手背皆有冷汗。)烦躁发渴(太阳。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宜白虎加人参汤。)肉上粟起(太阳病。宜以汗解。反以冷水ht其热。却不得法。弥更益烦。肉上粟起。)咽喉干痛(伤寒。脉浮。咽中干。痛。而吐逆者。甘草半夏汤主之。又云。少阴证者。必咽痛。)多眠好睡(此证大约有四。少阴狐惑。风温及小柴胡证。)夜不得眠(此证大约有六。具在歌中)心下悸动(伤寒脉结代。心下悸动者。炙甘草汤主之。)腹中雷鸣(仲景云。寒气相搏。则为雷鸣。心下痞硬。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者。生姜泻心汤证。)下利溏垢(寒则鸣溏。热则垢腻。)潮热不常(仲景云。潮热者实也。大抵潮热有三证。具在歌中。)寒热往来(此证有三。一者中风证。小柴胡汤。二者热入血室证。刺期门。三者状如温疟。黄龙汤证。)身体肿满(风湿证。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郁冒不仁(仲景云。寒则为厥。郁冒不仁。)额上脉陷(衄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额上脉陷。脉紧急。直视不得。不得眠。胡绢切。目摇也。)身重难转(风湿有搏。桂枝。加白术证。三阳合病。白虎加人参。柴胡加牡蛎龙骨证。)鼻中衄血(阳明病。口燥。但欲嗽水不咽者。必衄。衄家不可发汗。宜小干地黄汤。)手背冷汗(宋迪云。额上手背有冷汗者。除毒也。)下利脓血(仲景云。少阴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吐逆不止(吐有冷热二证。有胃热吐者。有胃冷吐者。)面垢背寒(中。则面垢背寒。)腹胀满闷(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五物汤。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又云。不转失气而下之。必腹满。)咳嗽涎盛(或上焦有热。或水停心下皆嗽。)头疼恶心(头疼恶心。身不疼痛者。食积也。身疼痛者。伤寒也。)干噫食臭(胃中不利。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者。生姜泻心汤。无水者食积也。)身痒如虫行(阳明病。当汗而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为其久虚故也。)鼻鸣干呕(太阳中风证。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阳明合病。鼻鸣干呕者。葛根汤主之。)洒淅憎寒(仲景云。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腰脊疼痛(仲景云。一二日太阳受病。则头项痛。腰脊强。)腹胁时痛(仲景云。伤寒五六日。中风。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者。小柴胡证。又腹中痛。小建中汤。
胁下痛。十枣汤。)浑身壮热(仲景云。阳明受病。则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又太阳中风与伤寒皆发热。)以上七十二证。或必死。或可治。浅深虽不同。要之对证用药。斯过半矣。
[卷上] 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不同
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
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
[卷上] 论伤寒慎用圆子药
仲景论中。百一十三方。为圆者有五。理中、陷胸、抵当、麻仁、乌梅是已。理中、陷胸、抵当。
皆大弹圆。煮化而服之。与汤无异。至于麻仁治脾约证。乌梅治湿证。皆欲必达下部。故用小圆。
其它皆欲入经络。逐邪毒。破坚癖。导瘀血燥屎之类。须凭汤剂以涤除也。余见俗医用小圆药巴豆以下邪毒。而杀人者。不可胜数。盖巴豆止导食积。而不能去热毒。既下之后。藏气虚。而邪毒宛然犹在。更再以大黄朴硝下之。鲜不致毙。大抵下药。欲其必中。必当一服而止也。故不可不慎欤。
[卷上] 论桂枝麻黄青龙用药三证
仲景论表证。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桂枝治中风。麻黄治伤寒。青龙治中风见寒脉。
伤寒见风脉。此三者人皆能言之。而不知用药对病之妙处。故今之医者不敢用仲景方。无足怪也。
且脉浮而缓者。中风也。故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仲景以桂枝对之。脉浮紧而涩者。
伤寒也。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仲景以麻黄对之。至于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仲景皆以青龙对之。何也。予尝深究三者。审于证候。脉息相对。用之无不应手而愈。
何以言之。风伤卫。卫、气也。寒伤荣。荣、血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风伤卫。则风邪干阳气。
阳气不固。发越而为汗。是以自汗而表虚。故仲景用桂枝以发其邪。用芍药以助其血。盖中风则病在脉之外。其病稍轻。虽同曰发汗。特解肌之药耳。故桂枝证云。令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是知中风不可大发其汗。大发其汗。则反动荣血。邪乘虚而居其中。故不除也。寒伤荣。则寒邪干阴血。而荣行脉中者也。寒邪居脉中。则非特荣受病也。邪自内作。则并与卫气犯之。久则浸淫及骨。是以汗不出而烦冤。仲景以麻黄大发其汗。又以桂枝辛甘。而其发散。欲捐其内外之邪。荣卫之病故尔。大抵二药皆发汗。而桂枝则发其卫之邪。麻黄并与荣卫而治之。固有浅深也。何以验之。仲景桂枝第十九证云。病尝自汗出者。以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耳。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又第四十七证云。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是知中风汗出者。荣和而卫不和也。又第一卷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是知伤寒浮紧者。荣卫俱病也。麻黄汤中。并桂枝而用。此仲景之意欤。至于青龙。虽治伤寒见风脉。伤风见寒脉。然仲景云。汗出恶风者。服之则筋惕肉。故青龙一证尤难用。必须形证谛当。然后可行。王实止以桂枝麻黄各半汤代之。
盖慎之者也。
[卷上] 论两感伤寒
仲景论两感伤寒云。凡伤于寒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又云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既云必死。又云治有先后。何也。大抵此病表里双传。脏腑俱受。得此者十不全一。故云必死。然仲景岂以己见而重诬后人哉。故有发表攻里之说。以勉后世。恐万世之下。一遇大圣而得之者。不欲绝望于后人也。则仲景仁心可知矣。
[卷上] 论伤寒以真气为主
伤寒不问阴证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完壮者易医。真气虚损者难治。谚云伤寒多死下虚人。诚哉是言也。盖病患元气不固。真阳不完。受病才重。便有必死之道。何也。阳病宜下。真气弱则下之多脱。阴病宜温。真气弱则客热便生。故医者难于用药。非病不可治也。主本无力也。素问称岐伯云。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能音耐)。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
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黄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盖阳胜而汗不出者。伤寒也。阴胜身寒而汗出者。中风也。二者须知七损八益而已。盖女子二七天癸至。至七七止。男子二八精气溢。至八八而止。妇人月事以时下。故七欲损。男子精欲满而不竭。故八欲溢。如此则男子女人身常无病也。自身无病。真气完固。虽有寒邪。易于用药。故曰二者可调。是知伤寒以真气为主。
[卷上] 论治伤寒须根据次第
仲景论中。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虽临时得安。损亏五脏。
以促寿期。何足尚也。昔范云为梁武帝属官。得时疫热疾。召徐文伯诊视。是时武帝有九锡之命。期在旦夕。云欲预盛礼。谓文伯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便瘥甚易。政恐二年外不复起尔。云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况二年乎。文伯于是先以火地。布桃柏叶。布席。置云其上。顷刻汗出。以温粉之。翌日遂愈。云甚喜。
文伯曰。不足喜。后二年果卒。夫取汗先期。尚促寿限。况罔顾表里。不待时日。便欲速愈者耶。今病家不耐病。
才病三四日。昼夜督汗。医者随情顺意。鲜不致毙。故予感此。而以为龟鉴也。
[卷上] 论仲景缓迟沉三脉
仲景云。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注云缓者四肢不收。迟者身体俱重。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若然则三者皆病脉也。安得谓之和。注者乃以脉诀中沉缓迟论之。不知仲景伤寒脉。与杂病脉异。何以言之。上文云卫荣盛为高、章、纲。卫荣弱为、卑、损。至此三脉谓之和。则不盛不弱。乃平和脉。
盖伤寒之脉。高、章、纲者阳证类。、卑、损者阴证类。即是而言。则缓、迟、沉者阴阳向安之脉也。
不特此尔。下文二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非安平而何。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闻龙
陈子昂
(清)沈复
明·了圆
清·卢德嘉
清·包诚
(宋)司马光
清·钱谦益
清·倪在田
清·祝介
五代·王仁裕
(民国)汉史氏
宋·刘籍
唐·司马承祯
明·杨升庵
明·杨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