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第三十五-幼幼新书
卷第三十五
卷第三十五
(一切丹毒)(凡三十八门)
[卷第三十五] 丹候第一
《巢氏病源》小儿丹候∶风热毒瓦斯,客在腠理,热毒搏于血气,蒸发于外,其皮上热而赤,如丹之色,故谓之丹也。若久不瘥,即肌肉烂伤。(《圣惠方》若久不歇则肌肉坏烂,若毒瓦斯入腹则杀人也。)土虺丹∶发两手指,作红丝,迤渐下行至关节,便杀人。(以下丹无方者,可于一切丹门中求之)。眼丹∶眼卒然赤肿,生翳,至有十数翳者是也。五色丹∶发而变改无常,或青、黄、白、黑、赤。茱萸丹∶发初从背起,遍身如细缬。
赤丹∶丹之纯赤色者是也。白丹∶初发痒痛,微虚肿,如吹奶起,不痛不赤,而白色者是也。黑丹∶初发痒痛,或肿起,微黑色者是也。殃火丹∶发两胁及腋下膀上。神火丹∶发两膀,不过一日便赤黑。野火丹∶发赤斑斑如梅子,遍背腹。骨火丹∶初发在臂起,正赤若黑。家火丹∶初发着两腋下,两膀上。火丹∶往往如伤寒,赤着身而日渐大。丹火∶其状发赤,如火之烧,须臾浆起者是也。朱田火丹∶先发背起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疮。天灶火丹∶发两膀里尻间,正赤流阴头,赤肿血出。赤流丹∶身上或一片片赤色,如燕脂染及,渐引,俗谓之流。若因热而得者色赤,因风而得者色白,皆肿而壮热是也。赤游肿∶其状皮肤赤而肿起,行游不定者是也。风火丹∶初发肉黑,忽肿起。暴火丹之状带黑色。游火丹∶发两臂及背如火炙。石火丹∶发通身,自入起如细粟大,色青黑。郁火丹∶发从背起。赤黑丹∶本是毒热折于血气,蕴蒸色赤而复有冷气乘之,冷热互交,更相积瘀令色赤黑。厉火丹∶发初从髂下起,背赤能移走。飞火丹∶着两臂及背膝。留火丹∶发一日一夜便成疮,如枣大正赤色。
蓝注候∶小儿为风冷乘其血脉,血得冷则结聚成核,其皮肉色如蓝,乃经久不歇,世谓之蓝注。
《颅囟经》∶黄帝问歧伯曰∶后生少稚多被恶疾、丹毒,二品昔分?歧伯曰∶阳解百年一十以上为毒,一十以下为丹。丹毒一也,随其大小分别之。治之有毒至根据方万无一差。喻人问∶男女皆遭丹毒之有毒至体,此枉死者复何限哉。良由信邪师之语,仍被恐之。过昧之人,勿与下手,请根据方用之。今出此图形状如后。
伊芳火丹从两胁起。神灶丹从肚起。尿灶丹从踝起。胡吹灶丹从阴囊上起。天火丹从腹背遍身起。天雷丹从头项起。火丹从背甲起。胡漏灶丹从脐中起。废灶丹从曲臂起。神气丹从头背上起。土灶丹从阴踝起。朱黄丹赤豆色遍身上起。萤火丹从耳起。野龟丹从背脊起。鬼火丹从面上起。
《婴童宝鉴》小儿诸般丹毒歌∶丹火初成似火烧,天火浑身赤转饶。伊芳火膀边青黑色,厉从额上起根苗。臀并谷道丹毒,如带红暴火调。留火发时一日甚,变改无时五色。家火颊连双腋乳,天灶内肿到阴尻。背并膝赤飞丹病,股内脐阴尿灶招。
[卷第三十五] 一切丹第二
《本草》治小儿诸热丹毒。
上并以水银服,生银少许,功胜紫雪。
《千金》治小儿丹毒方。
上捣慎火草,绞取汁,涂之良。
《千金》治丹毒大赤肿,身壮热,百治不折方。
寒水石(十六铢,《圣惠》用二十四铢)石膏(十三铢,《圣惠》用二十四铢)蓝青(十二铢,冬用干者,《圣惠》同)犀角(八铢,《圣惠》用二十四铢)柴胡(八铢,《圣惠》用二十铢)杏仁(八铢,《圣惠》用二十四铢)知母(十铢,《圣惠》用十二铢)甘草(炙,用五铢,《圣惠》用十二铢)羚羊角(镑)屑,六铢,《圣惠》用三分)芍药(七铢,《圣惠》用三分)栀子(十二铢,《圣惠》同)黄芩(七铢,《圣惠》用二十四铢)竹沥(一升)生葛汁(四合,澄清)蜜(二升,《圣惠》同)上十五味咀,以水三升,并竹沥,煮取一升三合,去滓,内杏仁脂、葛汁、蜜,微火煎取二升。一、二岁儿服二合,大者量加之。(《圣惠》蓝青散,药味同,分两不同。)《千金》治小儿丹肿及风毒、风疹。
麻黄汤
方麻黄(去根节,一两半)甘草(炙)独活射干桂心青木香石膏黄芩(各一两)上八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三岁儿分为四服,日再。
《千金》治小儿恶毒丹及风疹,
麻黄汤
方麻黄升麻葛根(各一两)射干鸡舌香甘草(炙。各半两)石膏(半合)上七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岁儿分三服。日三。
《千金》治小儿数十种
丹汤
方大黄甘草(炙)当归芎白芷独活黄芩芍药升麻沉香青木香木兰皮芒硝(各三两)上十三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内芒硝,以绵汤中,适寒温之,干则易之,取瘥止。
《千金》治小儿丹毒方。
上捣马齿苋一握,取汁饮之,以滓敷之。(《圣惠》绞汁涂之。)《千金》又方上捣赤小豆五合,水和取汁,饮之一合良,滓涂五心。
《千金》又方上浓煮大豆汁涂之良。瘥亦无瘢痕。
《千金》又方上用腊月猪脂和釜下土敷之,干则易。
《千金翼》治小儿丹肿方。
枣根升麻白蔹黄柏黄连大黄栀子甘草(生用。各二两)生地黄汁(一升)上九味切,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七升去滓。内地黄汁煎三沸,以故帛两重内汤中,以丹上。小暖即易之,常令温。
《千金翼》
泽兰汤
主丹疹入腹杀儿方。
泽兰芎附子(炮,去皮)莽草本细辛茵芋(各半两)上七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四服。服此汤然后作余汤洗之。
《千金翼》
汤
主丹、痈疽始发热,浸长进方兼主小儿丹长。忌近阴。
升麻黄连大黄芎羚羊角当归甘草(各二两)黄芩(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又还铛中,内芒硝三两,火上令一沸,贴帛肿上数过,肿热便随手消尽。
《外台》刘氏疗小儿油丹赤肿方。
上用栝蒌三大两,以酽醋捣药以敷之佳。
《外台》刘氏又方上取荞麦面以醋和,涂之瘥。
《外台》∶《救急》疗小儿赤丹,一名丹瘤方。
上取小豆捣末,以鸡子白和涂之、以瘥为度。先以针决丹上,然后敷之。(《千金》亦疗火丹。)《外台》∶《古今录验》疗月内儿发丹方。
升麻(二分,《圣惠》用一分半)黄芩(二分,《圣惠》用一分)犀角(二分,《圣惠》用一分)甘草(一分,炙,《圣惠》用半分)柴胡(二分,《圣惠》用一分》大黄(别浸二分,《圣惠》用一分)兰叶(切,三合,《圣惠》用一两)栀子仁(八分,《圣惠》用一分)石膏(三分,《圣惠》用一分半)上九味切,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八合,下竹沥四合,更煎取一半,去滓,分二服甚妙。
《外台》∶《古今录验》又方上捣蓝汁涂之。
《外台》∶《广济》疗小儿丹毒方。
青蓝汁(五合)竹沥(七合)上二味相和,分为二三服。大小量之,一合至三合。
《简要济众》治小儿丹毒从脐中起方。
伏龙肝(是年深灶下黄土,研为末)上以屋漏水和如糊,敷患处,干即再敷,以瘥为度。用新汲水调亦得。
《修真秘旨》治小儿丹瘤方。
上用蓖麻子五个去皮,研入面,一匙水调,涂之甚效。
陈藏器治小儿丹毒方。
上以淬铁水一合饮之,此打铁器时坚铁糟中水。
陈藏器治小儿丹毒寒热,腹内热结方。
上以积雪草捣,绞汁服之。(东人呼为连钱草,叶团如钱,蔓生溪间边及阴湿地。)陈藏器治小儿丹毒方。
上用旋花根、苗捣,绞汁服之。(俗呼鼓子花子也。)《子母秘录》治小儿丹烦方。
上用柳叶一斤,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洗赤处,日七、八度。
《子母秘录》治痈疮、疽、痔痛、恶疮,小儿丹方。
上用桐木皮水煎,敷。
《子母秘录》治痈疽、痔痛、恶疮及小儿丹方。
上末蛴螬敷上。
《子母秘录》治小儿丹方。
上用鲫鱼肉细切五合,小豆捣屑三合,合和更杵如泥,和水敷上。
《食疗》治小儿丹方。
上以鲤鱼血涂之即瘥。
姚和众治小儿毒破作疮,黄水出方。
上焦炒豉令烟绝,为细末,油调敷之。
《圣惠》治小儿一切丹,遍身壮热,烦渴。
升麻散方
升麻川大黄(锉碎,微炒)黄芩(各一分)川朴硝麦门冬(去心)葛根(锉。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一切丹遍身赤痛
大黄散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防风(去芦头。各半两)川升麻黄芩麻黄(去根节)秦艽(去苗。各一分)川朴硝(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一切丹发无常处,体热如火烧,宜用
升麻膏方。
川升麻川大黄景天草蛇衔栀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蓝叶生地黄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半两)上件药细锉,以竹沥浸一宿,明日漉出,却入铛中,用腊月猪脂一斤,于慢火上熬一食久,承热以绵滤去滓。候冷成膏,以瓷合盛。旋取摩之,兼以膏如枣核大,以竹沥调服之。
《圣惠》治小儿一切丹,通用
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紫葛(锉)硝石(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用冷水调涂之,干即再涂,以瘥为度。
《圣惠》治小儿一切丹,遍身体热。
硝石散方
硝石(一两)乳香(一分)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鸡子白调涂之。
《圣惠》又方太阴元精石(一两)白矾(一分)上件药细研为散,以水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浮萍草,研如泥敷之。
《圣惠》又方上以蓝靛涂之,热即更涂。
《圣惠》又方上取菲畦中土,以水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粟米,以水煮浓汁洗之。
《圣惠》又方上取地龙粪,以水研如泥涂之。
《圣惠》治小儿一切丹及诸毒肿方。
上鼠粘草根洗去苗,捣,绞取汁,每服半合。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一切丹方。
上用芭蕉根捣,绞取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蒴捣,绞取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景天花烂捣,敷之。
《圣惠》又方上以川芒硝以水研,涂之。
《婴孺》∶凡小儿病丹,此病发起暴卒,急者不治。凡人养小之家,当先察审病源初起端倪,寻方观图,视病形象随用别药。余少探之,救瘥者甚众,故复记之。治丹毒天下极验无及水中药。但有患热毒、丹肿百药不瘥者方。
上以水藻不拘多少,切烂捣熟,敷丹上,浓三分许,干则易之,则瘥则止。
《婴孺》治小儿丹方。
升麻柴胡石膏栀子仁(各五分)大黄生葛(各八分)子芩(六分)犀角(屑)杏仁芍药(各四分)甘草(三分,炙)竹沥(八合)上切,以水三升并沥煮一升,为三服,此是一岁儿服量之。
《婴孺》治小儿丹毒方。
升麻犀角(屑)白蔹黄芩栀子(各三两)蓝叶(切,一升)石膏(四合,碎)生地黄(四两)上以水五升,竹沥二升煮二升半,去滓。沾帛之,干即易。
《婴孺》又方ht菜(切,一升)豉(五合)芒硝(五两)上杵,以水和如泥,封之。
《婴孺》又方上以猪槽下泥,敷之立已。
《婴孺》又方上黄龙汤服三合,并涂之。
《婴孺》又方上取生麻油涂之。
《婴孺》治小儿恶毒、丹毒赤及风疹方。
上以甘草杵敷之。
《婴孺》又方上以小豆屑五合,生麻油和如泥涂之。
《婴孺》又方上杵蔓菁根敷之。
《婴孺》又方上取妇人月水衣洗,敷毒处,不洗中央散广去。
《婴孺》又方上以白鹅血敷之,干即易之。
《婴孺》治小儿半身皆红,渐渐长引者方。
牛膝甘草(等分)上切,以水五升煮之沸,去滓,和灶下黄土封之。
钱乙治热毒瓦斯客于腠理,搏于血气,发于外皮,上赤如丹。
白玉散方
白土(一分)寒水石(半两)上末之,用米醋或新水调涂。
张锐《鸡峰方》治丹瘤。
上捣细,豆豉水和敷之。
张锐《鸡峰》又方上栀子去皮,为末,水调涂之。
张锐《鸡峰》又方上生地黄捣烂取汁,涂之。
张锐《鸡峰》又方大黄(末)芒硝(等分)上合研匀,水调涂之。
《刘氏家传》小儿发丹方。
当得草子或叶(小儿多摘搭额者)沙苋(等分)上捣烂,绢裹磨患处,立效。
《庄氏家传》治丹瘤方。
上木鳖子新者去皮,细研醋调,以鸡翎敷,随手消。
《孔氏家传》治小儿丹瘤方。
赤小豆蛤粉上等分为末,用园荽汁调涂。
《吉氏家传》治小儿丹、疮遍赤方。
上末浮炭(打铁者)。细罗蜜调,敷之随手瘥。
《吉氏家传》发丹,遍身热,服前《圣惠》六味升麻散后,更宜涂此方。
滑石乳头香(各一分)上以鸡子清调涂之。
《吉氏家传》治小儿丹毒、瘾疹方。
上天麻末,每服半钱。或丈夫、妇人每服二钱,红酒调下。
[卷第三十五] 土虺第三
《养生必用》治土虺丹,发两手指作红丝,迤渐下行至关节便杀人。恶疮、虫子咬并治方。
大赤足蜈蚣(二条)白矾胆矾(各一钱)麝香(半钱)上为细末,每用一剜耳许,先以针拨破疮口,安药在内,以醋面粉纸花子贴定,日一换,好肉生,脓血、恶肉尽去,即贴膏药。
[卷第三十五] 眼丹第四
《集验方》治小儿眼卒然赤肿、生翳,至有十数翳者,名眼丹方。迟救之,必能损目。
上令患人仰卧,以红钱缠并剪刀刃,却安在患人眼上,以三姓老妇人各拈艾炷一枚,在剪刀上灸之。仍人祝云∶不灸病患,只灸眼丹。如此三遍,候烟断,将此剪刀弃之宅后,或无人行处路上,隔宿收之,神效。
[卷第三十五] 五色丹第五
《巢氏病源》小儿五色丹候∶五色丹发而变改无常,或青、黄、白、黑、赤,此由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故发为五色丹也。
《千金》治小儿五色丹方。
上捣蒴叶敷之。
《千金》又方上以猪槽下烂泥敷之,干则易。(《集验》治卒赤黑丹)《千金》又方上服黄龙汤二合,并敷患上。
《圣惠》治小儿五色丹方。
川大黄黄芩川芒硝栀子仁干蓝叶商陆(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水调涂之,立效。
《圣惠》治小儿五色丹遍身,宜用洗浴。
枣根汤方
枣根(四两)丹参(三两)菊花(一两半)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二两,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热,避风洗浴,极效。
《圣惠》又方苎根叶(一斤,细锉)赤小豆(三合)上件药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热,避风洗浴。
《圣惠》治小儿丹,发恶毒五色无常,宜用此方。
上青粟球有刺者捣碎,以水煮洗之。
《圣惠》又方上用赤小豆末,以鸡子白和如泥,频涂。
《圣惠》治小儿五色丹,遍身热如火烧,绕腰即损人,宜用此方。
上以芸薹子一两细研,酒一小盏,研取汁,涂之。
《孔氏家传》治小儿五色丹方。
上以小柴胡汤如法煎,饮清汁,滓敷丹上,良效。
[卷第三十五] 伊芳火丹第六
《巢氏病源》小儿伊芳火丹候∶丹发于膀骨,青黑色,谓之伊芳火丹也。
《颅囟经》伊芳火丹从两胁起。
上用猪粪烧灰,并铁槽中泥拌调涂之,日三。
[卷第三十五] 火丹第七
《巢氏病源》小儿火丹候∶丹发于臂、背、谷道者,谓之火丹也。
《颅囟经》火丹从背甲起。
上用生麻油合猪槽下泥,涂之。
《婴孺》治火丹发从背起,或走两足,赤如火方。
景天草(十两)真珠(一分)上和杵为泥,封丹上。
《婴孺》治丹入腹及下至卵者不治方。
麻黄(炒)升麻(各二分)硝石(四分)上为末,以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一方用大黄半分。
[卷第三十五] 茱萸丹第八
《巢氏病源》小儿茱萸火丹候∶丹发初从背起,遍身如细缬,谓之茱萸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茱萸丹,病初从背起,遍身如细缬,一宿成疮者方。
上用赤小豆作末以粉之,如未成疮者鸡子白和,敷之。
[卷第三十五] 赤丹第九
《巢氏病源》小儿赤丹候∶此谓丹之纯赤色者,则是热毒搏血气所为也。
《圣惠》∶夫小儿赤丹者,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初发疹起,大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生粟,色如鸡冠,故谓之赤丹,亦名茱萸丹也。
《千金》治小儿赤丹方。
上用芸薹叶汁,服三合,滓敷上良。(《千金翼》云∶末芸薹以鸡子白和,涂之。)《千金》治小儿赤丹斑驳方。
上唾和胡粉,从外向内敷之。
《千金》又方上铁屎以猪脂和,敷之。
《千金》又方上屋尘和腊月猪脂敷之。
《兵部手集》治孩子赤丹不止方。
上以土番黄米粉、鸡子白和,敷之。(黄米粉,黄粱米粉也。)《兵部手集》又方上以荞麦面醋和,敷之瘥。
《兵部手集》又方上以胡荽汁,敷之瘥。谭氏方同。
《兵部手集》又方上研粟米敷之。
《圣惠》治小儿赤丹毒肿
升麻膏方
川升麻白蔹漏芦川芒硝(各一两)黄芩枳壳连翘蛇衔(各一两半)栀子仁蒴(各二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脂一斤半入于铛中。以慢火煎诸药令赤色,去滓放冷,以瓷合盛,旋取涂之。
《圣惠》治小儿面身卒得赤丹,或痒,或肿起,不速疗之即杀人,宜用此方。
上以羊角屑八两,水五升,煎至一升,绢滤去滓,入炼了猪脂五两和令匀,摩之。
《圣惠》又方上以葛勒蔓轻磨破,以醋研诃梨勒,涂之妙。
《婴孺》治小儿赤丹斑驳方。
上以蓼子监汤洗了,蓼涂之。
《婴孺》又方上车前子为末,粉之。
《婴孺》又方上蚕砂以水二升煮汁,洗之。
张涣
升麻膏方
治赤丹初发,肉色如朱色,如鸡冠,又名茱萸丹。
川升麻白蔹漏芦川芒硝(各一分)连翘栀子仁(各半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脂半斤入铛中,用慢火煎诸药,令赤色,去滓放冷,以瓷合盛。旋取每用少许,涂患处。
《庄氏家传》治小儿丹,流如火焰红赤。
水轮散方
上赤脚蜈蚣瓦上慢火焙干为末,入石硫末少许,新汲水调,鹅毛扫头焦即止。
[卷第三十五] 白丹第十
《巢氏病源》小儿白丹候∶丹初是热毒挟风热搏于血,积蒸发赤也。热轻而挟风多者,则其色微白也。
《圣惠》∶夫小儿白丹者,由挟风冷之气,故使色白也。初发痒痛,微虚肿,如吹疹起,不痛不赤,而白色也。
《千金》治小儿白丹方。
上烧猪屎灰,鸡子白和,敷之良。
《圣惠》治小儿白丹方。
酸母草五叶草(各五两)上件药捣,绞取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捣川大黄末,以马齿苋捣,绞取汁,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兰香叶捣烂,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蓼叶捣烂,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梁上尘,以醋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鹿角烧灰,细研,以猪脂和,涂之。
《婴孺》
五香汤
治小儿风热毒肿色白,或乃恶核瘰,附骨痈疽,节解下丹白色,游走遍身,白瘾疹方。
木香薰陆香海藻(各一分)麝香(半两)沉香枳实(麸炒)升麻射干(各二分)大黄(八分)竹沥(三合)上以水四升,下沥煮一升二合,分温服之。
张涣
香豉散
治白丹,疰痛,虚肿如吹方。
香豉(二两,炒令焦)伏龙肝(一两,在灶里黑土是也)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以生油调涂患处。
[卷第三十五] 黑丹第十一
《圣惠》∶夫小儿黑丹者,由风毒伤于肌肉,故令色黑也。初发痒痛,或烟毒起微黑色也。
《圣惠》治小儿黑丹,宜
升麻汤方。
川升麻漏芦川芒硝(各二两)黄芩(三两)栀子仁(一两)蒴(半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三两,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微温。以软帛旋蘸病上,以消为度。
《圣惠》又方风化锻石(二两)屋四角茅草(三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鸡子白调涂之,日三五度,效。
《圣惠》又方茺蔚子蛇衔草护火草(各一两)上件药捣令烂,以鸡子白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青羊脂熟摩,日三、五度用之。
《圣惠》又方上以猪槽下泥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喂猪杓子炙令热,熨之。
张涣
祛毒散方
治丹黑色痒痛肿处。
川升麻漏芦川芒硝(各二两)黄芩栀子仁(各一两)上件捣为粗末。每用两匙头,以水三盏煎至两盏,去滓微热,以软帛旋蘸疮上,以消为度。
[卷第三十五] 天雷丹第十二
《颅囟经》∶天雷丹从头项起。
上用阴干葱、赤末拌脂涂。又用灶下土、鸡子白调涂。
[卷第三十五] 天火丹第十三
《巢氏病源》小儿天火丹候∶丹发遍身体,斑赤如火之烧,故谓之天火丹也。
《圣惠》∶夫小儿丹发肉中,有赤如丹,赤色大者如手,剧者遍身赤痒,故号天火丹也。
《颅囟经》天火丹从腹背遍身起方。
上用桦皮白末和,生油调涂之。亦用赤石脂、羊脂调涂之。
《千金》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方。
上用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皆便瘥。
《千金》又方上生麻油涂之。
《圣惠》治小儿天火丹,发遍身,赤如绛色,宜用此方。
麻油(五合)生鲫鱼(半斤)上件药,捣如泥,涂在丹上,燥复涂之。
《圣惠》又方虎脂(二两)黄丹(一两)上件药研为膏涂之即瘥。
《圣惠》又方上以鬼目捣,绞取汁,涂赤处。
《圣惠》又方上捣荏子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小儿埋胞衣饼子中水一、二合与儿服,及涂身上有毒处。
张涣
丹参散方
治丹发遍身,赤如绛色,痒痛甚者乃名天火丹。
丹参桑根白皮(各一两)甘菊花莽草(各一两)上捣为粗末。每用药三匙头,以水三碗煎至两碗去滓,看冷暖,避风处浴儿。(《圣惠》、《婴孺》皆同。《圣惠》以菊花为一两半)
[卷第三十五] 殃火丹第十四
《巢氏病源》小儿殃火丹候∶丹发两胁及腋下、膀上,谓之殃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殃火丹,每着两胁及腋下者方。
上伏龙肝末和油敷之,干则易。若入腹及阴,以慎火草取汁,服之。
《圣惠》治小儿殃火丹,生于胁、腋下方。
上川朴硝细研为散。每服以竹沥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与服之。
《圣惠》又方上以浮萍草捣,绞取汁,时时与儿服之。
张涣
拔毒散方
治丹发生于两胁及腋下,乃名殃火丹。
川朴硝(一两)栀子仁(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用半钱。好醋调涂患处,次用山栀膏方。
山栀子仁(四两)生鲫鱼(半斤)上同捣如泥。每用少许,以醋化,看丹发患处涂之。
[卷第三十五] 神气丹第十五
《颅囟经》∶神气丹从头背上起。
上用牯牛骨烧灰,羊脂调涂之。
[卷第三十五] 神火丹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儿神火丹候∶丹发两膀,不过一日便赤黑,谓之神火丹也。
《圣惠》治小儿神火丹方。
上景天花捣,绞取汁,先微揩丹上,后涂之,以瘥为度。《婴孺》方同云∶先刺丹上,令血出涂刺上。
《圣惠》又方上以鲫鱼半斤,捣如泥,涂丹上,唯数涂为良。
《圣惠》又方上以栀子仁捣末,用醋和涂之。
[卷第三十五] 神灶丹第十七
《颅囟经》∶神灶丹从肚起。
上用土蜂窠、杏仁、腻粉、生油调涂,立瘥。
[卷第三十五] 鬼太丹第十八
《巢氏病源》小儿鬼火丹候∶丹发两臂,赤起如李子,谓之鬼火丹也。
《颅囟经》∶鬼火丹从面上起。
上用灶下土,鸡子白调,涂之立瘥。
《圣惠》治小儿鬼火丹方。
戎盐(一两)附子(一枚,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雄鸡血调涂之。
《圣惠》又方景天草(五两)蛇衔草(三两)上件药捣如泥,以鸡血调涂之。
《婴孺》∶鬼火丹初发两臂起,赤如小豆及大豆治之方。
上用苦桃皮煮汁,浴之。
《婴孺》又方上用虎脂随病涂之。
张涣
戎盐散方
治丹发两臂赤起如李子乃名鬼火丹。
戎盐(一两)附子(一枚)雄黄(半两,细研,水飞)上件同研细。每用少许,以雄鸡血调涂患处。
[卷第三十五] 野火丹第十九
《巢氏病源》小儿野火丹候∶丹发赤斑斑如梅子,遍背腹,谓之野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野火丹病,遍身皆赤者方。
上用油涂之。(《婴孺》云∶生麻油涂。)《圣惠》治小儿野火丹方。
雄黄戎盐(各半两)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鸡子白调,数数涂之,以瘥为度。
《圣惠》又方灶中黄土(一两)青竹叶(二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鸡子白和涂之。
《圣惠》又方白僵蚕(二七枚)慎火草(一两)上件药捣令烂,涂之。
[卷第三十五] 骨火丹第二十
《巢氏病源》小儿骨火丹候∶丹发初在臂起,正赤若黑,谓之骨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骨火丹,其疮见骨方。
上捣大小蒜,浓封之,着足踝者是。
《婴孺》治小儿骨火丹刺肿上入二分。
上以黄末、牛胆汁和,涂之。
[卷第三十五] 家火丹第二十一
《巢氏病源》小儿家火丹候∶丹初发着两腋下,两膀上,名之家火丹也。
《婴孺》治家火丹发如大指,日长一寸,偏旁两颊方。
梓木白皮(二两)蓼叶(三两)上烧灰,鸡子白和如泥,敷丹上,日四、五上。(《圣惠》方同,但二味等分。)《婴孺》治家火丹攻喉,入腹大便不利方。
硝石凝水石(各二两)上研入铜器中熬令干,取研。服方寸匕,未瘥加之。
《婴孺》又方乌头(一分)赤石脂(三分)上为末,鸡子白和,涂丹上,日进三服,神良。
[卷第三十五] 火丹第二十二
(丹火附)《巢氏病源》小儿火丹候∶火丹之状往往如伤寒赤着身,而日渐大者,谓之火丹候。
《巢氏病源》小儿丹火候∶丹火之状,发赤如火之烧,须臾浆起是也。
《婴孺》云∶火丹者,往来如伤寒赤着身体,不从伤火而得名。赤如日出时,以从其处,又名日丹。宜同用《千金》漏芦汤。治小儿热毒痈疽,赤白朱丹疮疖。(漏芦汤方见痈门。)《千金》治小儿火丹赤如朱,走皮中方。
上以醋和豉研,敷之。
《千金》又方上鲤鱼血敷之,良。
《千金》又方上捣荏子敷之,良《千金》又方上猪屎水和,绞取汁,服少许良。
《仙人水鉴》治火丹疮方。
荞面黄连(各少许)上同研令细,涂之立瘥。切不得入油及盐。
《广利方》∶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
上杵马齿菜敷之,日二。
《婴孺》治小儿火丹走皮中赤者方。
上栀子末以醋和,敷之。
《婴孺》又方上鲤鱼杵烂,或片拓之。
《婴孺》治小儿天火丹者,凡小儿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极,遍身赤痒而微淫者方。
上小豆二升为末,鸡子白和,封之。遍身者合涂之令遍。
《婴孺》治小儿火丹方。
上取不犯水羊脂向火上炙,敷丹上,以白粉粉之,大良,无忌。
[卷第三十五] 萤火丹第二十三
《巢氏病源》小儿萤火丹候∶丹发如灼,在胁下正赤,初从额起而长上痛,是萤火丹也。(《颅囟经》乃云从耳起。)《颅囟经》治萤火丹。
上用慎火草捣汁,和酒调涂之。(《圣惠》以醋调涂。)《圣惠》治小儿萤火丹方。
赤小豆(一合)硝石(半两)寒水石(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婴孺》一料用硝石三钱一字。)《圣惠》又方灶中黄土(一合)生油(二合)上件药研,和如泥,时用涂之,以瘥为度。若痛上阴,不治即杀人。
《婴孺》
泽兰汤
治萤火丹走瘾疹入腹杀人方。
泽兰芎(各三分)附子(炮)莽草本细辛茵芋(各二分)上以水三升煮一升半为四服,此汤外并用粉粉病上。
[卷第三十五] 朱田火丹第二十四
《巢氏病源》小儿朱田火丹候∶丹先发背起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疮,谓之朱田火丹也。
《颅囟经》朱田火丹赤豆色,遍身上起。
上用慎火草捣汁,和酒调涂之。
《千金》治小儿朱田火丹,病一日一夜即成疮。先从背起,渐至遍身如枣大,正赤色者方。
上浓煮棘根汁洗之。已成疮者赤小豆末敷之,未成疮者鸡子白和小豆末敷之。凡方中用鸡子者,皆取先破者用之,未破者无力。
《圣惠》治小儿朱田火丹方。
上以蓝靛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鸡子白涂之。
[卷第三十五] 胡吹灶丹第二十五
《颅囟经》胡吹灶丹从阴囊上起。
上以水茄窠下泥和苦酒涂之。
[卷第三十五] 胡漏灶丹第二十六
《颅囟经》胡漏灶丹从脐中起。
上用屋漏水调灶中土涂之。
[卷第三十五] 土灶丹第二十七
《颅囟经》土灶丹从阴踝起。
上用屋四角茅草、灶横麻及鸡子白调,涂之。
[卷第三十五] 天灶火丹第二十八
《巢氏病源》小儿天灶火丹候∶丹发两里尻间,正赤流阴头,赤肿血出,谓之天灶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天灶火丹,病从脾间起,小儿未满百日,犯行路灶君,若热流下令阴头赤肿血出方。
上伏龙肝捣末,鸡子白和敷之,三日良。
《千金》又方鲫鱼肉(锉,五合)赤小豆(末,三合)上二味和捣,少水和,敷之良。
《圣惠》治小儿天灶火丹方。
荠叶青羊脂(各三两)赤小豆(一合)炉门上灰(五两)葱白(一茎,切)上件药相和,捣如膏。摩之燥再摩之。
《圣惠》又方细辛(一两)糯米(一合)景天草(三两)上件药捣如泥涂丹上,瘥。
《圣惠》又方上以车前子末水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蚕沙一升,水煮,去滓洗之。
《圣惠》又方上以铁落末用饧和如膏,涂之。
《婴孺》治天灶火丹,初发着脚胫间方。
细辛(二两)白生米(一合)景天(五两)上同杵如泥敷之。
《婴孺》又方上桑根切二升,以水一升煮一沸,去滓,浴之,日三,不瘥更合。
《婴孺》又方上取生浮萍杵为泥敷之。或取汁涂,惟多遍良。
张涣
赤豆散方
治丹发两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乃名天灶火丹。
赤小豆(末)伏龙肝(细研,灶中黑土是也。各一分)上件药再同研细,每用一钱,以鸡子白调涂患处。
[卷第三十五] 废灶火丹第二十九
《巢氏病源》小儿废灶火丹候∶丹发从足趺起,正赤者,谓之废灶火丹也。
《颅囟经》废灶丹从曲臂起。
上用屋四角茅草灰,鸡子白调,涂之。
《千金》治小儿废灶火丹,初从足趺起,正赤色者方。
上以枣根煮汁,沐浴五、六度。
《圣惠》治小儿废灶火丹方。
赤小豆(末,一两)牛角(二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散。用鸡子白调如泥涂。(《婴孺》云∶牛角烧之作声,兼治青黑石丹。)《婴孺》治废灶丹初发之时,起两脚亦如火烧方。
上五加叶、根烧灰,以炉槽中水和,涂之,惟瘥止。
《婴孺》治废灶丹初起足趺正赤。
上桑根煮汁洗五遍。
张涣
莽草散方
治丹发从足趺起正匀赤,乃名废灶火丹。
莽草寒水石硝石(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细散。每用以新汲水调涂患处。
[卷第三十五] 尿灶火丹第三十
《巢氏病源》小儿尿灶火丹候∶丹发膝上,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谓之尿灶火丹也。
《颅囟经》尿灶丹从踝起。
上用屋四角头茅草烧灰,以鸡子白调,涂之。
《千金》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皆赤色者方。
上以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良。(《千金》一方用桑根皮煮。)《千金》又方上烧李根为灰,以田中流水和,敷之良。
张涣
二根汤方
治丹发膝上,从两股至脐间走入阴处,乃名尿灶火丹。
桑根白皮李子根(各四两)上件细锉。每用三匙头,以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滓,看冷热避风淋患处。
[卷第三十五] 野灶丹第三十一
《颅囟经》野灶丹从背脊起。
上用柔香茸、蒴、赤小豆末涂之立瘥。
[卷第三十五] 大孕丹第三十二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大孕丹,诸般毒
圣涂散方。
凌霄花万州黄(各一字)苎根(半两,切,焙干用)上一处烂研,以酒调,和蜜同调,服少许,涂于丹上立消。
[卷第三十五] 尔朱丹第三十三
《婴孺》治小儿尔朱丹及一切
丹粉散方。
牡蛎(赤)乌头(烧)麻黄根(各三分)石膏(一分)真珠(二分)麝香(半分)上方六味为末,以粢米粉二升合和为散,火中小炒,须冷绢袋盛,以粉粉遍身大佳。夫丹治尔朱有疮,汁以粉粉之,无不立愈。以麻油涂病上,然后以粉粉之大验。
[卷第三十五] 赤流丹第三十四
《圣惠》∶夫小儿身上或一片片赤色如燕脂染,及热渐引,此名丹毒。俗谓之流。若因热而得者色赤,或因风而得者色白,皆肿而壮热也。可用一小铍刀散镰去恶血,毒未入腹者可疗也。
《图经》治小儿游瘤丹毒方。
上以冷水调剪刀草化如糊,以鸡翎扫之,肿便消退,其效殊佳。
《图经》又方上以老鸦眼睛草叶入醋细研,治小儿火焰丹,消赤肿。即天茄子也。
《圣惠》治小儿心热,身上赤流色如燕脂,皮肤壮热。
升麻散方
川升麻川朴硝川大黄(锉碎,微炒)元参(各半两)犀角(屑)黄芩栀子仁甘草(炙微赤,锉)木通(锉。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赤流热如火,宜用此方。
护火草汁(三合)赤地利(末)腻粉(各一钱)上件药相和,量儿大小分减服之。良久泻下血片为效。其滓敷在赤处亦佳。
《圣惠》治小儿赤流,半身色红,渐渐展引不止方。
牛膝(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生用)上件药细锉,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调伏龙肝末,涂之效。
《圣惠》又方川大黄(一两,生用)赤小豆(半两,炒令紫色)川朴硝(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鸡子清调涂之,干则易之。
《圣惠》又方李子油(三两)朱砂(一分,末)上件药调如膏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酱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萝摩汁涂赤处,随手便瘥。
《圣惠》又方上荞麦面,以醋调涂之,不过三两度瘥。
《圣惠》又方上以胡荽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用白矾一两,以水煮,冷暖得所洗之。
《圣惠》又方上取烧粉家洗瓮水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红蓝花末,以醋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芸薹叶烂捣涂之。
《圣惠》又方上砒霜不限多少细研,于砚中着水,入霜,以墨浓研,用笔点涂之,良久,以冷水洗后,更涂,以瘥为度。
《圣惠》又方上栝萎根捣末,以醋调涂之,干即更涂。
《圣惠》又方上糯米水研,稀粥涂之,干即更涂。
《圣惠》又方上粟米粉炒令黑,以唾调涂之。
《谭氏殊圣方》∶五游忽发遍身形,恐悚令人怕怖惊。乍肿刹那生满体,莫冤神鬼错看承。甘泉硝石苍龙骨,感摄消磨去痛疼。更取铁槽连底水,调和频扫便身轻。
消肿散
清泉硝石白龙骨(各一两)上研细,净器内盛。若有患赤瘤丹及毒疮者,以铁槽水调一钱,扫涂立瘥。
张涣
消毒散方
治诸丹赤流,初发甚者。
川升麻黄芩(各半两)麦门冬(去心)川大黄(锉碎,微炒)川朴硝(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
枣根浴汤方
治丹发而变改无常。
枣木根(四两)丹参(三两)菊花(二两)上件药细锉拌匀。每用两匙头,以水二碗煎三、五沸,看冷热避风处浴儿极佳。
张涣
木通散方
治身体赤流,片片赤色如燕脂染,毒瓦斯渐引者。
木通(一两)川升麻川大黄(锉碎,微炒)川朴硝(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栀子仁(各一分)上件药为粗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
截毒散方
治赤流热如火者。
川大黄(生用)郁金黄药腻粉猪牙皂角(去皮子用。各半两)上件药捣罗极细,每用少许,看赤处以生油调涂患处。
[卷第三十五] 赤游肿第三十五
《巢氏病源》小儿赤游肿候∶小儿有肌肉虚者,为风毒热气所乘,热毒搏于血气,则皮肤赤而肿起,其风随气行游不定,故名赤游肿也。
《本草》治小儿患赤白游肿。
上用虾捣碎敷之。(虾无须及煮之白色者皆不可食,生水田及沟渠中者有小毒,又内者甚有毒尔。)《颅囟经》治孩子赤游肿或如丹,烦渴,浑身赤溜壮热方。
绿豆粉铅白霜上细研芸薹汁调涂之。
《颅囟经》取铅霜法∶将铅来于石上,打令薄,掘地作坑,可铅片大,以杵捣坑实,满坑着醋,以铅盖定,经一宿去取,霜如珠子大,刮下药使之。如烦渴以后方解。
解热饮子方
麦门冬小芦根竹叶干葛(捣末)木漏芦犀角(屑。各等分)上用水四合,药半两煎一合,无问食前后,徐徐与之服。
《千金》治小儿赤游肿,若遍身入心腹即杀人方。
上捣伏龙肝为末,以鸡子白和敷。干易之。
《千金》又方上白豆末水和敷之,勿令干。
《子母秘录》治小儿赤游行于身上下至心即死方。
上以芒硝内汤中,取浓汁,以拭丹上。
《子母秘录》又方上水中苔捣末,敷上良。
《子母秘录》又方上蒴煎汁洗之。
《子母秘录》又方上捣生景天敷疮上。
《子母秘录》又方上捣芭蕉根汁煎,涂之。
《子母秘录》又方上杵菘菜敷上。
陈藏器治小儿热毒游肿方。
上破草鞋和人乱发烧作灰,醋和,敷之。
《兵部手集》治小儿游丹赤肿方。
上荞麦面醋和,敷之良。
《圣惠》治小儿赤游,皮肤作片赤肿,此是风热所致,宜服
犀角散方
犀角(屑)黄芩黄(锉)川升麻栀子仁汉防己川朴硝(各一分)牛黄(半分,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煎竹叶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及身体赤毒肿起作片,宜用
升麻膏方
川升麻(一两)生地黄(二两)犀角(屑)射干赤芍药黄芩栀子仁川大黄大青蓝子元参羚羊角(屑。各半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脂一斤半,入于铛中,慢火上煎,不住手搅,候药色变,膏成,去滓,以瓷合盛,频用摩肿处。
《圣惠》又方黄柏(末)川朴硝(细研)川大黄(末,各半两)马勃水银(手心内津研令星尽。各一分)鸡子(三枚,去壳)上件药都研如膏。每用时先以铍针铍破,然后以膏涂之。
《圣惠》又方鸡冠花商陆紫矿川大黄(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鸡子清入生油等分,调涂之,干即更涂。
《圣惠》又方附子(去皮脐)川椒(去目。各半两)石盐(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炼了猪脂四两相和,于慢火上熬成膏,以瓷合盛,候冷时用,涂之,以瘥为度。
《圣惠》又方栝蒌根(二两,末)伏龙肝(半两)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醋调涂之,干即再涂。
张涣
防己散方
治风热邪毒搏于血气,则皮肤赤而肿起,游走不定,乃名赤游肿。
汉防己(半两)川朴硝犀角(屑)黄芩黄(锉)川升麻(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煎竹叶汤调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刘氏家传》治走马胎赤肿,走入心腹则不救方。
生槐叶(一握)生栝蒌(去皮,合槐叶研烂)赤小豆(末。各等分)上和涂患处立效,此药神效。
《庄氏家传》治小儿游丹赤肿方。
上栝萎三两,以酽醋捣,敷之。
[卷第三十五] 身有赤处第三十六
(血疽附)《巢氏病源》小儿身有赤处候∶小儿因汗为风邪热毒所伤,与血气相搏,热气蒸发于外,其肉色赤而壮热是也。
《葛氏肘后》治身上有赤肿处者。
上熬粉令黑,和唾涂之。
《千金》治小儿半身皆红赤,渐渐长引者方。
牛膝甘草(炙)上二味咀,合得五升,以水八升煮三沸,去滓,和伏龙肝末敷之。
《千金》治小儿身赤肿起者方。
伏龙肝乱发(灰)上二味末之,以膏和,涂之。
《圣惠》治小儿身上有赤引于颊上或口旁、眼下,赤如燕脂,面上皮即皴剥,渐渐引多,此是心热血凝所为。
其治法宜以小刀子锋头镰破,令血出后宜服
丹参散方
丹参黄芩枳壳(麸炒微黄,去瓤)葛根(锉)犀角(屑,以上各一分)麻黄(半两,去根节)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竹叶十片、竹茹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
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身上有赤,烦热。
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去心)芦根(锉)葛根(锉)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锉)漏芦(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竹叶十片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身上有赤,或瘀肿,或如火丹,烦渴,浑身赤引壮热。
铅霜散方
铅霜绿豆粉(各半两)上件药细研为散,以芸薹菜汁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桃仁汤浸去皮,研令烂,以面脂和涂。
《圣惠》又方上黄蒿穗,以水浓煎汤,入盐少许,温温洗之。
《圣惠》又方上白矾细研,以生油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芭蕉根捣,绞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水中苔捣末,以水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川芒硝以水研涂之。
《吉氏家传》治小儿腿上并座处血疽方。此疾但有赤色如燕脂,渐引阔如钱大,或手掌大,皮肤光紧,此名血疽。此因心热,心主血,血得热即凝聚不散,宜用此药。
上以锻石炒令极热即以水沃之,澄清三度,敷之。
[卷第三十五] 赤白溜第三十七
《聚宝方》
牛黄散
治小儿初生至二、三岁一切风发赤白瘤走痒四肢方。
牛黄朱砂蜗牛肉干蝎(全者)白僵蚕(直者)天麻白附子乳香麝香(各一分)生龙脑(一钱)螳螂翅(五对,七月中采)上十一味为细末。每服一字,薄荷水调下。初生儿洗了后,用乳少许调涂口中,胎疾永除。
[卷第三十五] 卒腹皮青黑第三十八
《巢氏病源》小儿卒腹皮青黑候∶小儿因汗腠理则开而为风冷所乘,冷搏于血,随肌肉虚处停之,则血气沉涩不能荣其皮肤,而风冷搏于腹皮,故青黑也。
《婴童宝鉴》∶小儿血凝为初生下时肌未成肉,以新绵及浓衣衣之,血被热而不结变为肌肉,故凝也。其候身上青黯,哭而无声,不乳是也。
《千金》治小儿卒腹皮青黑方。
上以酒和胡粉敷上,若不急治,须臾便死。
《子母秘录》治小儿卒腹皮青黑赤,不能喘息,即急用此方。
上用女青末内口中,酒服。亦治大人。
《圣惠》治小儿卒腹皮青黑不能喘息,宜急用此方。
上苦参一两锉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醋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上取烂棺木半两,以醋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上取荆子捣,入少水绞取汁,暖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千金》灸法∶治小儿卒腹皮青黑,不急治须臾即死。灸脐上下左右,去脐半寸并鸠尾骨下一寸,凡五处各三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唐寅
李定夷
清·左宗棠
南齐·龚庆宣
清·包诚
(唐)姚汝能
清·薛绍元
(明)陆粲
周·尹佚
清·王中书
宋·王观
明·万寿祺
清·吕熊
(宋)钱世昭
清·黄世仲
施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