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一-妇科心法要诀
卷一
[卷一\调经门] 妇科总括
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
【注】妇人诸病,本与男子无异,故同其治也。其异于男子者,惟调经、经闭,带浊、崩漏、瘕、生育子嗣、胎前产后诸病,及乳疾、前阴诸证不相同耳。故立妇人一科,以分门而详治焉。业是科者,必先读方脉、心法诸书,然后读此,自有豁然贯通之妙。
[卷一\调经门] 天癸月经之原
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
【注】先天天癸,谓肾间之动气,乃禀自父母,资其始也;后天精血,谓水谷之所化,得之形成之后,资其生也。经曰女子一七而肾气盛,谓肾间动气盛也。二七而天癸至,谓先天癸水中之动气,至于女子胞中也。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皆起于胞中,所以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也。
[卷一\调经门] 妇人不孕之故
不孕之故伤任冲,不调带下经漏崩,或因积血胞寒热,痰饮脂膜病子宫。
【注】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任、冲也。经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若为三因之邪伤其冲任之脉,则有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漏、经崩等病生焉。或因宿血积于胞中,新血不能成孕;或因胞寒热,不能摄精成孕;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皆当细审其因,按证调治,自能有子也。
[卷一\调经门] 月经之常
月经三旬时一下,两月并月三居经,一年一至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经。
【注】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经三旬一下与之相符,故又谓之月水、月信也,女子月经一月一行者,其常也。或先或后,乃其病也。然亦有两月一行,谓之并月者;有三月一行,谓之居经者;有一年一行,谓之避年;有一生不行而依然能孕育,谓之暗经者。此所禀之不同,而亦非病,不须治也。
[卷一\调经门] 月经异常
经期吐血或衄血,上溢妄行曰逆经。受孕行经曰垢胎,受孕下血漏胎名。
【注】妇女月经一月一下,此其常也。若经行而吐血、衄血,上溢妄行者,是谓逆经。
有受孕之后,月月行经而产子者,是谓垢胎。有受孕数月,其血忽下而胎不陨者,是谓漏胎。此皆月经之异乎常者也。
[卷一\调经门] 外因经病
天地温和经水安,寒凝热沸风荡然,邪入胞中任冲损,妇人经病本同参。
【注】经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六淫之邪入于胞中,则损伤冲任,故妇人经病本此同参也。如寒则血凝,热则血沸,风则血荡然波涌而大下,亦犹经水之被寒、热、风而不得安澜也。
[卷一\调经门] 内因经病
妇人从人不专主,病多忧忿郁伤情,血之行止与顺逆,皆由一气率而行。
【注】妇人从人,凡事不得专主,忧思、忿怒、郁气所伤,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盖以血之行、止、顺、逆,皆由一气率之而行也。
[卷一\调经门] 不内外因经病
血者水谷之精气,若伤脾胃何以生,不调液竭血枯病,合之非道损伤成。
【注】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则化为血,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若内伤脾胃,健运失职,饮食减少,血无以生,则经必不调。亦有女子天癸既至、逾期不得与男子合,未期思与男子合,与夫经正行时而合,此皆合之非道,亦致不调。或过淫、合多则液竭,产多、乳众则血枯,亦皆能损伤阴血致成经病也。
[卷一\调经门] 血色不正病因
血从阳化色正红,色变紫黑热之征,黄泔淡红湿虚化,更审瘀块黯与明。
【注】血属阴,从阳化,故其色以正红为正,虽有经病,亦易为治也。若色变深红、紫黑,乃热之征也。或黄如米泔,乃湿化也。浅淡红白,乃虚象也。更当审其有瘀、有块、色黯、色明以治之。若黯而紫黑,兼见冷证,多属寒凝;若明而紫黑,见热证,多属热结也。
[卷一\调经门] 气秽清浊病因
热化稠粘臭必秽,寒化清彻臭则腥,内溃五色有脏气,时下而多命必倾。
【注】凡血为热所化,则必稠粘臭秽;为寒所化,则必清彻臭腥。若是内溃,则所下之物杂见五色,似乎脓血。若更有脏腐败气,且时下不止而多者,是危证也,其命必倾矣!
[卷一\调经门] 愆期前后多少
经来前后为愆期,前热后滞有虚实,淡少为虚不胀痛,紫多胀痛属有余。
【注】经来或前或后,谓之愆期,皆属经病。经来往前赶,日不足三旬者,属血热。若下血多,色深红而浊,则为有余之热;若下血少,色浅淡而清,则为不足之热也。经来往后退,日过三旬后者,属血滞。若色浅淡、血少,不胀痛者,则属气虚,血少涩滞,不足之病;若色紫、血多,腹胀痛者,则属气实,血多瘀滞,有余之病也。
[卷一\调经门] 经行发热时热
经行发热时潮热,经前血热经后虚,发热无时察客热,潮热午后审阴虚。
【注】经行发热,时热潮热之病,若在经前则为血热之热;经后则为血虚之热。发热时热,多是外感,须察客邪之热。午后潮热,多属里热,当审阴虚之热也。
[卷一\调经门] 经行寒热身痛
经来寒热身体痛,当分荣卫与虚实,有汗不胀卫不足,无汗而胀荣有余。
【注】经来之时,恶寒、发热,身体疼痛者,当分荣卫虚实∶若发热、恶寒,身痛不胀而有汗者,属卫虚荣不足;若发热、恶寒,身胀痛而无汗者,属荣实卫有余也。
[卷一\调经门] 经行腹痛
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滞痛,更审虚实寒热情。
【注】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更当审其凝滞作胀痛之故,或因虚、因实、因寒、因热而分治之也。
[卷一\调经门] 经行泻吐
经行泄泻是脾虚,鸭溏清痛乃寒湿;胃弱饮伤多呕饮,食伤必痛吐其食。
【注】经行泄泻,乃脾虚也,若鸭溏、冷痛,是寒湿也。经行呕吐,是胃弱也。若呕出涎饮,则是伤饮。若吐出食物,则是伤食。然伤食者多痛而吐食,伤饮者不痛而呕饮也。
[卷一\调经门] 错经妄行成吐衄崩
逆行吐血错行崩,热伤阴阳络妄行;血多热去当用补,血少虽虚须主清。
【注】妇女经血逆行,上为吐血、衄血,及错行下为崩血者,皆因热盛也。伤阴络则下行为崩,伤阳络则上行为吐衄也。若去血过多,则热随血去,当以补为主。如血少热尚未减,虽虚仍当以清为主也。
[卷一\调经门] 经水过多兼时下白带
多清浅淡虚不摄,稠粘深红热有余,兼带时下湿热秽,形清腥秽冷湿虚。
【注】经水过多,清稀浅红,乃气虚不能摄血也。若稠粘深红,则为热盛有余。或经之前后兼赤白带,而时下臭秽,乃湿热腐化也。若形清腥秽,乃湿瘀寒虚所化也。
[卷一\调经门] 调经证治
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汤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归脾汤逍遥散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双和饮养荣汤理中汤
补养元气四君子,参苓术草枣生姜。异功陈兼理气。虚痰橘半六君汤。呕吐香砂六君子。
渴泻七味藿葛香。脾泻参苓白术散,薏桔山莲砂扁方。思虑伤脾损心血,归脾归枣远香。减参加柴归芍薄,逍遥调肝理脾方。合物八珍兼补血。桂十全大补汤,去参苓术双和饮。去芎加陈养荣汤。脾胃虚寒吐且泻,理中减苓加干姜。
【注】四君子汤,补养元气虚弱通用之方,即人参、茯苓、白术、炙草,引用枣姜也。异功散是于补气中兼理其气,即四君子汤加陈皮也。六君子汤治脾虚痰饮,即四君子汤加橘红、半夏也。香砂六君子汤治胃虚呕吐,即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也。七味白术散治脾虚渴泻,即四君子汤加藿香、葛根,木香也。参苓白术散治脾胃虚泻,即四君子汤加薏苡、桔梗、山药、莲肉、砂仁、扁豆也。归脾汤治思虑损伤心脾气血,即四君子加当归、黄、枣仁、远志、木香也。逍遥散调肝理脾,即四君子汤减人参,加柴胡、当归、白芍、薄荷也。八珍汤于补气中兼补其血,即四君子汤合四物汤也。十全大补汤大补气血,即八珍汤加黄、肉桂也。双和饮平补气血,即十全大补汤减人参、茯苓、白术也。人参养荣汤于补气中专养荣血,即十全大补汤减川芎加陈皮也。理中汤治脾胃虚寒吐泻,即四君子汤去茯苓加干姜也。
四物汤桂枝四物汤麻黄四物汤柴胡四物汤玉烛散
妇人血病主四物,归芎白芍熟地黄。血瘀改以赤芍药,血热易用生地黄。表热有汗合桂草,表热无汗合麻黄,少阳寒热小柴并,阳明热合调胃汤。
【注】四物汤,乃妇人经产一切血病通用之方,故主之也。其方即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凡血瘀,俱减白芍药,改用赤芍药破之;血热,俱去熟地黄,易用生地黄凉之。风感太阳卫分,发热有汗,本方合桂枝汤,以桂枝甘草解之,名桂枝四物汤。寒伤太阳荣分,发热无汗,本方合麻黄汤,以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发之,名麻黄四物汤。邪传少阳半表半里,往来寒热,本方合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和之,名柴胡四物汤,邪传阳明,里热便结,本方合调胃承气汤,以大黄、朴硝、甘草下之,名玉烛散。
[卷一\调经门] 先期证治
芩连四物汤地骨皮饮胶艾四物汤芩术四物汤桃花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圣愈汤姜芩四物汤佛手散芎归汤
先期实热物芩连,虚热地骨皮饮丹。血多胶艾热芩术。逐瘀桃红柴块粘。血少浅淡虚不摄,当归补血归先。虚甚参圣愈补。热滞姜芩丹附延。逐瘀芎归佛手散,又名芎归效若仙。
【注】经水先期而至,属热而实者,用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清之,名芩连四物汤。属热而虚者,用四物汤加地骨皮、丹皮凉之,名地骨皮饮。血多无热者,用四物汤加阿胶、艾叶止之,名胶艾四物汤。血多因热者,用四物汤加黄芩、白术和之,名芩术四物汤。若血多有块,色紫稠粘,乃内有瘀血,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破之,名桃红四物汤。先期血少浅淡,乃气虚不能摄血也,用当归补血汤补之,其方即当归、黄也。若虚甚者,则当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补之,名圣愈汤。若血涩少,其色赤者,乃热盛滞血,用四物汤加姜黄、黄芩、丹皮、香附、延胡通之,名姜芩四物汤。逐瘀须用佛手散,即四物汤去生地、白芍,又名芎归汤,逐瘀血其效如神也。
[卷一\调经门] 过期证治
过期饮
过期血滞物桃红,附莪桂草木香通。血虚期过无胀热,双和圣愈及养荣。
【注】经水过期不至,因血气凝滞胀痛者,用过期饮,其方即四物汤加桃仁、红花、香附、莪术、肉桂、甘草、木香、木通也。若过期不至,并不胀痛者,乃无血可行,是血虚也,宜用双和饮、圣愈汤、人参养荣汤。
[卷一\调经门] 经行发热证治
加味地骨皮饮六神汤
经来身热有表发,内热地骨加胡连,经后六神加骨,逍遥理脾而清肝。
【注】经来发热有表邪证者,用前桂枝四物等汤发之。若内热者,用地骨皮饮加胡连清之,名加味地骨皮饮。经后发热,乃血虚内热,用四物汤加黄、地骨皮补而凉之,名六神汤。若脾虚肝热,用逍遥散理脾而清肝。
逍遥散
(方见前)
[卷一\调经门] 经行身痛证治
羌桂四物汤黄建中汤
经来身痛有表发,无表四物羌桂枝,经后血多黄建,桂芍草枣姜饴。
【注】经来时身体痛疼,若有表证者,酌用前麻黄四物、桂枝四物等汤以发之。若无表证者,乃血脉壅阻也,宜用四物汤加羌活、桂枝以疏通经络,名羌桂四物汤。若经行后或血去过多者,乃血虚不荣也,宜用黄建中汤以补之,其方即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饴糖)加黄也。
[卷一\调经门] 经行腹痛证治
当归建中汤加味乌药散琥珀散
经后腹痛当归建,经前胀痛气为殃,加味乌药汤乌缩,延草木香香附榔。血凝碍气疼过胀,本事琥珀散最良,棱莪丹桂延乌药,寄奴当归芍地黄。
【注】经后腹痛或去血过多,乃血虚也。宜用当归建中汤补之,其方即小建中汤加当归也,经前腹胀痛,乃血气凝滞。若胀过于痛,是气滞其血也,宜用加味乌药汤开之,其方即乌药、缩砂、延胡索、甘草、木香、香附、槟榔也。若痛过于胀,是血凝碍气也,宜用琥珀散破之,其方即三棱、莪术、丹皮、官桂、延胡索、乌药、刘寄奴、当归、赤芍、生地黄也。
大温经汤吴茱萸汤
胞虚寒病大温经,来多期过小腹痛,归芎芍草人参桂,吴丹胶半麦门冬。不虚胞受风寒病,吴茱萸汤更加风,细干姜茯苓木,减去阿胶参芍芎。
【注】凡胞中虚寒,一切经病,皆因经水来多,胞虚受寒所致。或因受寒过期不行,小腹冷痛者,宜用大温经汤,即当归、川芎、白芍、炙草、人参、肉桂、吴茱萸、丹皮、阿胶、半夏、麦门冬也。若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宜吴茱萸汤。根据大温经汤方更加防风、本、细辛、干姜、茯苓、木香,减去阿胶、人参、白芍药、川芎,即是吴茱萸汤也。
[卷一\调经门] 经行吐泻证治
经泻参苓白术散,鸭溏清痛理中汤,肌热渴泻七味散,呕饮香砂六君汤。
【注】经来泄泻,乃脾虚也,宜用参苓白术散。鸭溏清彻冷痛,乃虚寒也,宜用理中汤。肌热渴泻乃虚热也,宜用七味白术散。呕饮痰水,乃虚湿也,宜用香砂六君子汤。
[卷一\调经门] 经行吐衄证治
三黄四物汤犀角地黄汤
经前吐衄为热壅,三黄四物大芩连;经后吐衄仍有热,犀角地黄芍牡丹。
【注】经前吐血、衄血,乃内热壅迫其血,宜用三黄四物汤泻之,其方即四物汤加大黄、黄芩、黄连。经后吐血、衄血,虽仍有热,亦不宜泻,但当用犀角地黄汤清之,其方即犀角、生地黄、赤芍药、牡丹皮也。
[卷一\调经门] 调经门汇方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上锉,姜、枣水煎服。
异功散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各二钱)甘草(炙五分)陈皮(二钱)上锉,加生姜水煎服。
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半夏陈皮(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锉,姜、枣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汤
(即上方加藿香叶、砂仁。)
七味白术散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各一钱五分)甘草(炙五分)藿香木香干葛(各一钱)上锉,水煎服。
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山药(炒)甘草莲肉(去心)白扁豆(姜汁炒,各一钱五分)薏苡仁(炒)砂仁桔梗(各八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服。
归脾汤
人参黄(炙)白术(土炒)茯神当归龙眼肉远志(去心)枣仁(炒,各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上锉,姜、枣水煎服。
逍遥散
当归(酒洗)白芍(酒炒)白茯苓柴胡(各一钱)甘草(炙五分)白术(土炒一钱)上锉散,水一盏半,加薄荷煎服。
八珍汤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甘草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各等分)上加姜、枣煎服。
十全大补汤
人参白术茯苓黄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各一钱)肉桂甘草(炙,各五分)上姜、枣水煎服。
双和饮
(即十全大补汤去人参、白术、茯苓。)
人参养荣汤
(即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陈皮、远志、五味。)
理中汤
白术人参干姜甘草(炙,各一钱)上锉,水煎服。
四物汤
熟地(二钱)川芎(一钱)白芍(炒二钱)当归(二钱)上为粗末,水煎服。
芩连四物汤
(即本方加黄芩、黄连。)
芩术四物汤
(即本方加黄芩、白术。)
桃红四物汤
(即本方加桃仁、红花。)
羌桂四物汤
(即本方加羌活、桂枝。)
柴胡四物汤
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各一钱五分)柴胡人参黄芩(各二钱)甘草(五分)半夏(制,二钱)上为末,每五钱,水煎服。
玉烛散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各二钱)大黄芒硝甘草(各一钱)上锉,每服八钱,水煎,食前服。
地骨皮饮
当归生地(各二钱)白芍(一钱)川芎(八分)牡丹皮地骨皮(各二钱)水煎服。
胶艾四物汤
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阿胶(蛤粉末炒成珠)艾叶(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锉,水、酒各半煎,空心服。
桂枝四物汤
当归熟地川芎(各二钱)白芍(炒,三钱)桂枝(三钱)甘草(炒,一钱)姜、枣水煎服。
麻黄四物汤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各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杏仁(二十粒)甘草(一钱)姜、枣煎服。
当归补血汤
当归(三钱)黄(蜜炙,一两)上水煎服。
圣愈汤
熟地(酒拌蒸半日)白芍(酒拌)川芎人参(各七钱五分)当归(酒洗)黄(炙,五钱)上水煎服。
姜芩四物汤
当归熟地赤芍川芎姜黄黄芩丹皮延胡索香附(制,各等分)上水煎服。
佛手散
(又名芎归汤)川芎(二两)当归(三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酒二分,煎七分,温服。
过期饮
熟地白芍(炒)当归香附(各二钱)川芎(一钱)红花(七分)桃仁泥(六分)蓬莪术木通(各五分)甘草(炙)肉桂(各四分)木香(八分)上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温服。
加味地骨皮饮
生地当归白芍(各二钱)川芎(八分)牡丹皮地骨皮(各三钱)胡连(一钱)上水煎服。
六神汤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地骨皮(各等分)上咀,水煎。
小建中汤
白芍(炒,三钱)桂枝(一钱)甘草(炙,八分)上姜、枣水煎服。
黄建中汤
黄(炙)肉桂(各一两)白芍(炒,二两)甘草(炙,七钱)上每服五钱,姜、枣水煎服,日二三服。如虚甚者加附子。
当归建中汤
当归(一两)白芍(炒,二两)肉桂(一两)甘草(炙,七钱)上咀,每服三钱,加生姜、枣水煎,空心服。
加味乌药汤
乌药缩砂仁木香延胡索甘草香附(制)槟榔(各等分)上细锉,每服七钱,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琥珀散
三棱莪术赤芍当归刘寄奴丹皮熟地官桂乌药延胡索(各一两)上前五味,用乌豆一升,生姜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烂为度,焙干,入后五味,同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
大温经汤
吴茱萸(汤泡)丹皮白芍人参肉桂当归川芎阿胶(碎炒)甘草(炙,各一钱)麦冬(去心,二钱)半夏(制,二钱半)上加生姜,水煎,食前服。
吴茱萸汤
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二钱)防风细辛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三黄四物汤
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连黄芩大黄上锉,水煎服。大黄量虚实用。
犀角地黄汤
芍药(七钱半)生地(半斤)牡丹皮(一两,去心净,酒洗)犀角(一两,如无以川升麻代之)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服。有热如狂者,加黄芩二两。
[卷一\经闭门] 血滞经闭
石瘕寒气客胞中,状如怀子不经行。胞闭热气迫肺咳,伤心气血不流通。
【注】经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寒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此论经闭,因寒气客于下,故病石瘕,而不病肺劳也。经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于肺,心气不得不通,故月事不来也。此论胞脉闭,因热气攻于上,故迫肺作咳,病肺劳而不病石瘕也。
[卷一\经闭门] 血亏经闭
二阳之病发心脾,不月有不得隐曲。血枯其传为风消,息贲者死不能医。
【注】二阳者,阳明胃也。女子有隐曲不得之情,则心脾气郁不舒,以致二阳胃病,饮食日少,血无以生,故不月也。血虚则生内热,愈热愈虚,肌肉干瘦如风之消物,故名曰风消也。火盛无制,心乘肺金,金气不行,不能运布。水精留于胸中,津液悉化为痰,咳嗽不已,日久成劳,传为息责,则不能医矣。息贲者,喘也。
[卷一\经闭门] 血枯经闭
脱血过淫产乳众,血枯渐少不行经。骨蒸面白两颧赤,懒食消瘦咳嗽频。
【注】失血过多,面与爪甲之色俱浅淡黄白,乃脱血病也。或因过淫精竭,或因产多乳众,伤血血枯,经来渐少,二三月后经闭不行,以致证见骨蒸肌热,面色枯白,两颧红赤,懒于饮食,皮干消瘦,咳嗽频频不已,多成虚损之证。
[卷一\经闭门] 久嗽成劳
男劳已详心法内,女损阴血传风消;或因病后素禀弱,经闭咳嗽血风劳。
【注】男子虚劳治法,已详于《杂病心法要诀·虚劳门》内。女子之劳多因损其阴血,或因病后伤其阴血,或原素禀阴血不足。然必见阴亏骨蒸,血枯经闭,咳嗽日久不已之证,始名曰劳。若不咳嗽,则谓之虚,不可谓之劳也。风消者,古劳证名也。女子曰血风劳者,盖以《内经》曰劳风发于肺下,是谓虚病之人感受风邪,则肺受之,故始病必先咳嗽也;若不先解风邪而即补者,未有不因久嗽不已而成劳者也,故曰血风劳也。
[卷一\经闭门] 妇人经断复来
妇人七七天癸竭,不断无疾血有余;已断复来审其故,邪病相干随证医。
【注】妇人七七四十九岁时,天癸竭,地道不通,当月水不下。若月水不断,不见他证,乃血有余,不可用药止之。若已断,或一年或三五年复来者,当审其有故无故,是何邪所干,随证医治也。
[卷一\经闭门] 室女经来复止
室女经来复不来,若无所苦不为灾,必是避年未充足,若见虚形命可哀。
【注】室女年幼,气血尚未充足,有经来数月复又不来者,若无他证所苦,则不得谓之灾疾,必是避年或气血未充。若兼见虚损形状,则为室女血枯经闭童劳,多属难治,故曰命可哀也。
[卷一\经闭门] 师尼室寡经闭
师尼室寡异乎治,不与寻常妇女同。诊其脉弦出寸口,知其心志不遂情。调经若不先识此,错杂病状岂能明。和肝理脾开郁气,清心随证可收功。
【注】师,道姑也。尼,女僧也。室,未适夫之女也。寡,少而亡夫之妇也。异乎治者,谓不与寻常妇女同其治也。如诊其脉弦出寸口,则知其心志不遂,情志之为病也。凡欲调妇女一切经病,若不先识此因,则不能明情志错杂难名之病状也。治此证者,当以和肝理脾、开郁清心,随证施治,自可收功也。
[卷一\经闭门] 血滞经闭证治
三和汤
石瘕带表吴茱萸,攻里琥珀散最宜。胞闭三和汤四物,硝黄连薄草芩栀。
【注】寒气客于胞中,血留不行而成石瘕。兼表证多者,宜吴茱萸汤温散之;里证多者,宜琥珀散攻之。胞脉闭,上迫于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宜三和汤清之,即四物汤合凉膈散,乃朴硝、大黄,连翘、薄荷、甘草、栀子、黄芩也。如大便不实者,去硝黄。
吴茱萸汤琥珀散四物汤
(方俱见前调经门)
[卷一\经闭门] 血枯血亏经闭证治
六味地黄汤
胃热烁血玉烛散。失血血枯养荣汤。地黄汤治房劳损,萸药苓丹泽地良。乳众血枯经若闭,须用十全大补方。
【注】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二阳,胃也。胃热甚,则烁其血,血海干枯,故月事不下。宜以玉烛散泄其胃热,则经血自行。若原素有吐衄之证,或生育过多,则血海干枯,及房劳过伤阴血,乳众伤其血液,皆足以致经闭。失血多,宜养荣汤主之;房劳过者,以六味地黄汤滋之,即山萸、山药、白茯苓、丹皮、泽泻、熟地黄也;乳众者,以十全大补汤培补之。
玉烛散养荣汤十全大补汤
(俱见前调经门)
[卷一\经闭门] 经闭久嗽成劳证治
劫劳散
月水不行蒸潮汗,食减咳嗽血风劳。劫劳散用参苓芍,归地甘半味胶。
【注】经闭久嗽,又见骨蒸潮热,盗汗自汗,饮食减少之证,则为之血风劳。宜用劫劳散,即人参、茯苓、白芍、当归、生地、甘草、黄、半夏、五味子、阿胶也。
[卷一\经闭门] 妇人经断复来
芩心丸益阴煎
经断复来血热甚,芩心醋丸温酒吞。益阴知柏龟生地,缩砂炙草枣姜寻。血多热去伤冲任,十全大补与八珍。暴怒忧思肝脾损,逍遥归脾二药斟。
【注】妇人七七四十九岁后,天癸不行。若止而复来,无他证者,乃血有余,不得用药止之。若因血热者,宜芩心丸,用黄芩心末二两,醋丸温酒送下。或用益阴煎,即知母、黄柏、龟版、生地、缩砂、炙草也。若血去过多,热随血去,冲任虚损,其血不固者,宜十全大补汤、八珍汤。若因怒气伤肝,肝不藏血,忧思伤脾,脾不摄血者,宜于逍遥散、归脾汤二方斟酌用之。
十全大补汤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
(俱见前调经门)
[卷一\经闭门] 室女师尼寡妇经闭证治
大黄虫丸泽兰叶汤柏子仁丸
室女经闭多血结,大黄虫桃杏仁,虻蛭蛴螬甘草芍,干漆生地及黄芩;不足泽兰归草芍。柏子仁丸用柏仁,熟地泽兰牛卷续,相兼久服自然行。师尼寡妇逍遥散,附兰丹地郁栀芩。
【注】室女经闭,多有气血凝结者,宜用大黄虫丸,破血行气,其经自通。方用大黄、虫、桃仁、杏仁、虫、水蛭、蛴螬、甘草、白芍、干漆、生地、黄芩,蜜丸服。若其人虚弱不任攻下,则用泽兰叶汤,即泽兰叶、当归、甘草、白芍也。兼服柏子仁丸,方用柏子仁、熟地、泽兰叶、牛膝、卷柏、续断,丸服。煎丸并进,久久其血自行。至于师尼、寡妇经闭之证,多属郁热,宜用逍遥散,加香附、泽兰叶、丹皮、生地、郁金、黑栀、黄芩以和肝理脾、清心开郁,其经自通也。
逍遥散
(方见前调经门)
[卷一\经闭门] 妇病难治
谚云妇病不易治,盖以幽居情郁疑。执拗不喜望闻问,讳疾忌医术莫施。
【注】寇宗曰∶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谓妇人之病多不易治也。盖以妇人幽居情郁,忧恚爱憎多疑,所怀不遂,性执偏拗,诊时又不令医师观形、望色、闻声、问病。富贵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帏慢之内,且复以帕蒙手,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尽切脉之巧。未免详问,问之觉繁,反谓医学不精,往往并药不信。不知问非易事,非精于医者,必不能问也。夫望,闻、问、切四者,欲去其三,即是神医,亦无由施其术也。此古今之通患,谓之曰妇人不易治,不诚然哉!
[卷一\经闭门] 诊看妇人须先问经期妊娠
未诊妇人女子病,先问经期与妊娠,不详误药非细事,疑似难明昧所因。
【注】未诊妇人女子病,必先问经期与有无妊娠。若不详细审问,倘用药误触之,则所关匪细,多变生他证;疑似难明,岂不昧其病之所因哉!
[卷一\经闭门] 经闭门汇方
三和汤
当归川芎大黄朴硝白芍地黄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甘草(各等分)上锉,每服八钱,水煎服。
六味地黄汤
熟地(八钱)山萸肉山药(各四钱)丹皮泽泻茯苓(各三钱)上清水煎服。
劫劳散
白芍(六两)黄(炙,四两)甘草(炙)人参(去芦)当归(去芦,酒洗)熟地(洗净,焙干)五味子阿胶(炒珠,各一两)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七片,枣三枚,煎至九分,温服,无时,日三。
芩心丸
用黄芩心枝条者三两(米泔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上为末,醋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益阴煎
生地(三钱)知母黄柏(各二钱)龟版(醋炙,四钱)缩砂仁甘草(炙,各一钱)上锉,水煎服。
大黄虫丸
大黄赤芍生地桃仁杏仁干漆甘草虫虻虫蛭虫蛴螬黄芩(各等分)上末,炼蜜丸。每服丸数,量虚实增减。
泽兰叶汤
泽兰叶(三两)当归白芍(各一两)甘草(五钱)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柏子仁丸
柏子仁(炒,另研)牛膝(酒洗)卷柏(各五钱)泽兰叶续断(各二两)熟地(酒浸半日,石臼内杵成膏,三两五钱)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十丸。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闻龙
(宋)张拟
宋·惟净
清·陈梦雷
(明)宋濂
明·李士材
明·王肯堂
(宋)田况撰
(唐)李林甫 等修
(明)公安袁中道小修
唐·爱同录
清·李卫
解缙
清·冯煦
(清)沈曾植
元·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