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韩诗外传-(汉)韩婴
韩诗外传目录:
韓嬰小傳
詩外傳提要
明濟南陳明序
韓詩外傳卷第一
韓詩外傳卷第二
韓詩外傳卷第三
韓詩外傳卷第四
韓詩外傳卷第五
韓詩外傳卷第六
韓詩外傳卷第七
韓詩外傳卷第八
韓詩外傳卷第九
韓詩外傳卷第十
詩外傳跋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詩類二·附錄·韓詩外傳十卷通行本
韓嬰小傳
《漢書·儒林傳》云:韓嬰,燕人也,孝文時爲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嬰推詩人之意而作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然歸一也。淮南賁生受之。燕趙間言詩者由韓生。韓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爲之傳。燕趙間好詩,故其易微,惟韓氏自傳之。武帝時,嬰嘗與董仲舒論於上前,其人精悍,處事分明,仲舒不能難也。後其孫商爲博士,孝宣時涿郡韓生其後也。
...更多
詩外傳提要
臣等謹按:《韓詩外傳》十卷,漢韓嬰撰。嬰,燕人,文帝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漢書·藝文志》有《韓故》三十六卷、《韓内傳》四卷、《韓外傳》六卷、《韓說》四十一卷。傳世乆遠,多散佚不存。《隋志》、《唐志》惟載《外傳》十卷,即今夲是也。其書襍引古事古語,證以詩詞,與經義不相比附,故曰《外傳》。所采多與周秦諸子相出入,而《家語》及《晏子春秋》為多。班固稱其"取春秋、采襍說,咸非夲義與不得已",葢譏之也。中間如阿谷處女一事,洪邁《容齋隨筆》已議之。他如稱彭祖名並堯禹,稱長生乆視,稱天變不足畏,稱韶用干戚、舜兼二女為非,稱荆蒯芮僕不恒其
...更多
明濟南陳明序
文之在世,如風行水上,變態無定,惟載道者可貴也。外此藝焉耳。六經之文,渾涵如天,萬象森列,不可尚已。至孔孟繼六經而作其文,廣大淵弘,中間每取易詩書中之要語,而推廣之,闡幽微顯,以盡其蘊,則道從此出矣。夫何韓嬰處乎漢孝文之世,遭秦火絕學之餘,迺能衍詩作傳,命意布詞,一倣孔孟之文。凡諸詩言約旨遠者,悉肆力極致,上推天人之理,下及萬物之情,以盡其意,文則嚴整簡古,厲世範俗,皆順于道,宛然聖門家法,豈漢世人物之所遽能邪。然生在當旹以詩名,與魯申培、齊轅固二詩並列于世,亦嘗以易作傳授人,今已不傳,而其詩亦亡,又因以慨嘆天下之遺書於無窮也。嗟
...更多
韓詩外傳卷第一
第一章
曾子仕於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時,曾子重其祿而輕其身。親沒之後,齊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方是之時,曾子重其身而輕其祿。懷其寶而迷其國,不可與語仁。窘其身而約其親,不可與語孝。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故君子橋褐趨時,當務爲急。傳云:不逢時而仕,任事而敦其慮,爲之使而不入其謀,貧焉故也。詩曰:"夙夜在公,實命不同。"
第二章
傳曰:夫行露之人許嫁矣,然而未往也。見一物不具,一禮不備,守節貞理,守死不往。君子以爲得婦道之
...更多
韓詩外傳卷第二
第一章
楚莊王圍宋,有七日之糧,曰:"盡此而不克,將去而歸。"於是使司馬子反乘闉而窺宋城,宋使華元乘闉而應之。子反曰:"子之國何若矣?"華元曰:"憊矣。易子而食之,〈木片〉骸而爨之。"子反曰:"嘻,甚矣憊!雖然,吾聞圍者之國,箝馬而秣之,使肥者應客。今何吾子之情也?"華元曰:"吾聞君子見人之困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困則幸之。吾望見吾子似於君子,是以情也。"子反曰:"諾,子其勉之矣。吾軍有七日糧爾。"揖而去。子反告莊王,莊王曰:"若何?"子反曰:"憊矣。易子而食之,〈木片〉骸而爨之。"莊王曰:"
...更多
韓詩外傳卷第三
第一章
傳曰:昔者,舜甑盆無膻而下不以餘獲罪,飯乎土簋、啜乎土型而工不以巧獲罪,麑衣而{執皿}領而女不以侈獲罪,法下易由、事寡易爲而民不以政獲罪。故大道多容,大德多下,聖人寡爲。故用物常壯也。傳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忠易爲禮,誠易爲辭,賢人易爲民,工巧易爲材。詩曰:"岐有夷之行,子孫保之。"
第二章
有殷之時,榖生湯之廷,三日而大拱。湯問伊尹曰:"何物也?"對曰:"榖樹也。"湯問:"何爲而生於此?"伊尹曰:"榖之出澤,野物也,今生天子之庭,殆不吉也。"
...更多
韓詩外傳卷第四
第一章
紂作炮格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見過卽諫,不用卽死,忠之至也。"遂諫,三日不去朝,紂囚而殺之。詩曰:"昊天大憮,予慎無辜。"
第二章
桀爲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進諫,曰:"古之人君,身行禮義,愛民節財,故國安而身壽。今君用財若無窮,殺人若恐弗勝。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誅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囚而殺之。君子聞之曰:"天之命矣。"詩曰:"昊天大憮,予慎無辜。"
...更多
韓詩外傳卷第五
第一章
子夏問曰:"關雎何以爲國風始也?"孔子曰:"關雎至矣乎!夫關雎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雖神龍化,斐斐文章。大哉關雎之道也,萬物之所繫,羣生之所懸命也,河洛出書圖,麟鳳翔乎郊。不由關雎之道,則關雎之事將奚由至矣哉?夫六經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雎。關雎之事大矣哉!馮馮翊翊,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嘆曰:"大哉關雎,乃天地之基地。"詩曰:"鐘鼓樂之。"
第二章
...更多
韓詩外傳卷第六
第一章
比干諫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之惡,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爲之,不祥莫大焉。"遂解髪佯狂而去。君子聞之曰:"勞矣箕子!盡精神,竭其忠愛。見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詩曰:"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第二章
齊桓公見小臣,三往不得見。左右曰:"夫小臣,國之賤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見,其可已矣。"桓公曰:"惡!是何言也?吾聞之,布衣之士,不欲富貴,不輕身於萬乘之君。萬乘之君,不好仁義,不輕身於布衣之士。縱夫子不欲富貴可也,吾不好仁義不
...更多
韓詩外傳卷第七
第一章
齊宣王謂田過曰:"吾聞儒者喪親三年,喪君三年,君與父孰重?"田過對曰:"殆不如父重。"宣王忿然曰:"曷爲士去親而事君?"田過對曰:"非君之土地無以處吾親,非君之祿無以養吾親,非君之爵無以尊顯吾親。受之於君,致之於親。凡事君,以爲親也。"宣王悒然無以應之。詩曰:"王事靡盬,不遑將父。"
第二章
趙王使人於楚,鼓瑟而遣之,曰:"必如吾言,慎無失吾言。"使者受命,伏而不起,曰:"大王鼓瑟未嘗若今日之悲也。"王曰:"然,瑟固方調。"使者曰:"調則可記其柱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韩愈撰;(宋)魏仲举编
宋·普济
姜子牙
明·张源
明·杨循吉
周敦颐
万籁声
宋·陈舜俞
吴则虞
清·洪秀全
明·杨致和
清·唐宗源
元·李鹏飞
清·叶封
曹组
宋·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