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规传(附王褒传)


  王规,字威明,琅笽郡临沂县人。他的祖父王俭是南朝齐的太尉,谥号南昌文宪公。他的父亲王骞是南朝梁的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南昌安侯。

  王规八岁时,遇上生母的丧事,因为守孝期间很有礼节,太尉徐孝嗣见到后,常常为此感动得流下眼泪,称赞他是孝童。叔父王日柬也很器重王规,常常说:“这个孩子是我们家的千里马。”王规十二岁时,便能精略地领会《五经》的核心内容。长大后,他又非常好学,有极好的口才。州里推举他为秀才,郡里任用他为主簿。

  王规从做秘书郎开始,数次调动,升任太子舍人、安右将军南康王主簿和太子洗马等职。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重建太极殿,竣工之时,王规向武帝献上自己所作的《新殿赋》,语句非常巧妙、精当。武帝因此任命他为秘书丞。以后,王规又历任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属、从事中郎等职。晋安王萧纲出任南徐州刺史时,严格挑选属官,举荐王规为云麾咨议参军。王规在此任时间很长,后出任新安太守,又因父亲的丧事离职。三年丧满除服之后,袭父亲的爵位封为南昌县侯,被任命为中书黄门侍郎。皇上诏令王规与陈郡人殷钧、琅笽人王锡、范阳人张缅等一同服侍东宫,都为昭明太子所礼重。湘东王萧绎当时为京城长官,和朝廷大臣聚饮,吩咐王规做酒令。王规从容地回答道:“自从晋室南移江东以来,还没有过这种做法。”特进萧琛、金紫光禄大夫傅昭在座,都认为王规的话很有道理。梁普通初年(520),陈庆之率兵北伐,收复洛阳,百官入朝贺喜,王规劝退他们说:“道家有言,取得一点成功并不难,保住成功就难了。羯族侵占北方,为时已久,东晋桓温北伐,得而复失,刘宋时也曾兴兵北伐,最后都没有成功。现在,我大军深入敌境,孤立无援,威势不接,粮草的运输也跟不上,这些恐怕都是这场战争失败的祸根。”不久,王师果然全军覆没,王规对事理的深刻分析常常达到这种高度。

  普通六年(525),梁武帝在文德殿设宴为新任广州刺史元景隆饯行,令群臣赋诗,同用五十个韵字,王规提笔一挥而就,呈给武帝,文辞相当精美。武帝对他大加称赞,当天就授他以侍中之职。大通三年(529),调任五兵尚书,不久又兼任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530),王规出任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当年,晋安王萧纲被立为皇太子,王规也升任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老家在吴郡,前任地方官吏都尽力拉拢他,当时芮珍宗告假还乡,王规待他很薄,芮珍宗回到京城后,暗地里告王规的状,说他“不理郡事”。不久,朝廷召回王规让他担任左民尚书,郡中官民千余人到朝廷请求让王规留任吴郡太守,上了三道奏章,皇上还是没有答应。随之,朝廷诏令王规以左民尚书兼领右军将军,还来不及授职,又征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兼领步兵校尉。王规以自己身体有病相推辞,没有受职,在钟山宋熙寺修房子居住,乐享天年。大同二年(536),王规去世,时年四十五岁。皇上下令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并赐钱二十万,布百匹,以办理丧葬事宜。谥号章。皇太子也为此哀伤痛哭,给湘东王萧绎写了一封短信说:“威明于昨天夜间突然去世,令人很是悲伤。他的风韵刚烈正直,可与神峰相辉映,数千里中找不出第二位,犹如高大的树木冲天直指,百尺之内绝无旁枝。他的学识渊博,文辞纵横千里,辩才口若悬河,豪放不拘,洒脱自如,多有山野粗犷之气,其实他是一个才智相当出众的人。顷刻之间,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好似金刀失去了光芒,千里淮河断绝了水源。去年仲冬,我们已经失去了刘子,今年初冬,我们又在一起悼念王生,古人所言悲伤之甚,我现在相信不是假话。”王规汇集《后汉书》各家之异同,注释《续汉书》二百卷,另有文集二十卷。

  王规的儿子王褒,字子渊。七岁时便能写文章。他的外祖父司空袁昂很喜爱他,常对宾客们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我们家的顶梁柱。”王褒二十岁左右被举荐为秀才,先后任秘书郎、太子舍人等职,因遇父亲的丧事离任。三年丧满除服,袭父爵封南昌侯,任武昌王文学,太子洗马,兼东宫管记,又调任司徒属、秘书丞并出任安成内史。太清年间,侯景攻陷京城建康,江州刺史当阳公萧大心举州降附侯景,侯景叛军进而占据南中,王褒仍然固守本郡,以抵抗叛军。大宝二年(551),梁元帝下令征召王褒赶赴江陵,王褒受命前往,被任命为忠武将军、南平内史,不久又调任吏部尚书、侍中。承圣二年(553),王褒调任尚书右仆射,仍然参与掌管选官事宜,并兼任侍中。这一年内,王褒又调任左仆射,跟以前一样参与掌管选官之事。承圣三年(554),江陵被北周攻陷,成了其统治区域。

  王褒著有《幼训》一书,用来告诫自己的各位孩子。其中有一篇这样写道:

  “陶士衡曾说:‘古时候大禹不吝惜一尺长的璧玉,却看重一寸光阴。’文士怎能不经常读书,武士又怎能不时常练习骑马射箭。至于漫漫冬夜和长长夏日中,那些整肃门庭,高筑院墙,使门无闲杂之人,家无号哭唠叨之声的求学者,就算得上是孔夫子的弟子了,凭这种态度来写文章,就可以达到贾谊的那种境界。古人在盘、盂上刻有勉励的铭文,在茶几、拐杖上写有鞭策的语句,进退举止都时刻参照它们、遵循它们。周文王有诗说道:‘做任何事情,开头并不是很难,难就难在能够做到善始善终。’为人处世,贵在坚持始终如一。‘行事一定要以此为准则’,这是君子之言啊。

  “儒家强调尊卑等级秩序,讲究吉、凶、征伐之礼。君王面南而坐,臣子面北而坐,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鼎、俎等礼器的足是单数,而笾、豆等器物的足是双数,这正合阴阳之道。而道家主张残毁人的肢体,减损人的聪明才智,抛弃仁和义,这离散了人的形骸,剥夺了人的智慧和知识。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让人忍受苦难,去掉恶习,通晓因果循环之理,潜心修行,这样,平常人也可以成为圣贤,它虽然也有等级之别,但其感召力还是很大的,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我起初是学习幼学,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五十岁左右),转而崇尚周公、孔子的思想,兼采老子、佛教的言论,自晋室南移江东以来,这门学问一直没有衰落,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地加以学习和研究。”

  当时,有沛国的刘珏、南阳的宗懔和王褒都是梁室中兴的重要辅佐,一起参与重大事情的策划与参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