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目录:
乐府诗集
卷一郊庙歌辞一
卷二郊庙歌辞二
卷三郊庙歌辞三
卷四郊庙歌辞四
卷五郊庙歌辞五
卷六郊庙歌辞六
卷七郊庙歌辞七
卷八郊庙歌辞八
卷九郊庙歌辞九
卷一十郊庙歌辞十
卷一十一郊庙歌辞十一
卷一十二郊庙歌辞十二
卷一十三燕射歌辞一
卷一十四燕射歌辞二
卷一十五燕射歌辞三
卷一十六鼓吹曲辞一
卷一十七鼓吹曲辞二
卷一十八鼓吹曲辞三
卷一十九鼓吹曲辞四
卷二十鼓吹曲辞五
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
卷二十二横吹曲辞二
卷二十三横吹曲辞三
卷二十四横吹曲辞四
卷二十五 △横吹曲辞五
卷二十六相和歌辞一
卷二十七相和歌辞二
卷二十八相和歌辞三
卷二十九相和歌辞四
卷三十相和歌辞五
卷三十一相和歌辞六
卷三十二相和歌辞七
卷三十三相和歌辞八
卷三十四相和歌辞九
卷三十五相和歌辞十
卷三十六相和歌辞十一
卷三十七相和歌辞十二
卷三十八相和歌辞十三
卷三十九相和歌辞十四
卷四十相和歌辞十五
卷四十一相和歌辞十六
卷四十二相和歌辞十七
卷四十三相和歌辞十八
卷四十四清商曲辞一
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
卷四十六清商曲辞三
卷四十七清商曲辞四
卷四十八清商曲辞五
卷四十九清商曲辞六
卷五十清商曲辞七
卷五十一清商曲辞八
卷五十二舞曲歌辞一
卷五十三舞曲歌辞二
卷五十四舞曲歌辞三
卷五十五舞曲歌辞四
卷五十六舞曲歌辞五
卷五十七琴曲歌辞一
卷五十八琴曲歌辞二
卷五十九琴曲歌辞三
卷六十琴曲歌辞四
卷六十一杂曲歌辞一
卷六十二杂曲歌辞二
卷六十三杂曲歌辞三
卷六十四杂曲歌辞四
卷六十五杂曲歌辞五
卷六十六杂曲歌辞六
卷六十七杂曲歌辞七
卷六十八杂曲歌辞八
卷六十九杂曲歌辞九
卷七十杂曲歌辞十
卷七十一杂曲歌辞十一
卷七十二杂曲歌辞十二
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
卷七十四杂曲歌辞十四
卷七十五杂曲歌辞十五
卷七十六杂曲歌辞十六
卷七十七杂曲歌辞十七
卷七十八杂曲歌辞十八
卷七十九近代曲辞一
卷八十近代曲辞二
卷八十一近代曲辞三
卷八十二近代曲辞四
卷八十三杂歌谣辞一
卷八十四杂歌谣辞二
卷八十五杂歌谣辞三
卷八十六杂歌谣辞四
卷八十七杂歌谣辞五
卷八十八杂歌谣辞六
卷八十九杂歌谣辞七
卷九十新乐府辞一
卷九十一新乐府辞二
卷九十二新乐府辞三
卷九十三新乐府辞四
卷九十四新乐府辞五
卷九十五新乐府辞六
卷九十六新乐府辞七
卷九十七新乐府辞八
卷九十八新乐府辞九
卷九十九新乐府辞十
卷一百新乐府辞十一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一部专收汉代以迄唐五代乐府诗的诗歌总集,也编入部分汉以前传说的古歌辞。
乐府诗的编纂开始得很早,《汉书·礼乐志》已著录了部分汉郊庙乐歌,可以说是编纂工作的滥觞。可惜这位封建史家囿于雅俗之见,对汉代的民间歌辞,仅在《艺文志》中存其数目,歌辞一概屏弃不录。此后的官修正史,大都类同《汉书》。唯有《宋书·乐志》“自郊庙以下,凡诸乐章,非淫哇之辞,并皆详载”,著录了不少汉相和歌辞。今存汉乐府民歌,绝大部分都是藉《宋书·乐志》流传下来的。私家的编纂工作,大约始于两晋,而盛于南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专录乐
...更多
卷一郊庙歌辞一
《乐记》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以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明其有损益。然自黄帝已后,至於三代,千有馀年,而其礼乐之备,可以考而知者,唯周而也已。《周颂·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之乐歌也,《清庙》,祀太庙之乐歌也,《我将》,祀明堂之乐歌也,《载芟》《良耜》,藉田社稷之乐歌也。然则祭乐之有歌,其来尚矣。两汉已后,世有制作。其所以用於郊庙朝廷,以接人神之欢者,其金石之响,歌舞之容,亦各因其功业治乱之所起,而本其风俗之所由。武帝时,诏司马相如等造《郊祀歌》诗十九章,五郊互奏之。又作《安世歌》诗十七章,荐之宗庙。至明
...更多
卷二郊庙歌辞二
【宋明堂歌】谢庄《南齐书·乐志》曰:“明堂祠五帝。汉郊祀歌皆四言,宋孝武使谢庄造辞,庄依五行数,木数用三,火数用七,土数用五,金数用九,水数用六。案《鸿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月令》木数八,火数七,金数九,水数六。蔡邕云:‘东方有木三土五,故数八;南方有火二土五,故数七;西方有金四土五,故数九;北方有水一土五,故数六。’又纳音数,一言得土,三言得火,五言得水,七言得金,九言得木。若依《鸿范》木数用三,则应水一火二金四也。若依《月令》金九水六,则应木八火七也。当以《鸿范》一二之数,言不成文,故有取舍,而使
...更多
卷三郊庙歌辞三
【齐雩祭乐歌】谢朓《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造辞,一依谢庄,唯世祖四言也。”
【迎神歌八解】
清明暢,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阳律亢,阴晷伏。秏下土,荐穜◆。震仪警,王度乾。嗟云汉,望昊天。张盛乐,奏《云舞》。集五精,延帝祖。雩有讽,禜有秩。膋鬯芬,圭瓚瑟。灵之来,帝阍开。车煜耀,吹徘徊。停龙牺,遍观此。冻雨飞,祥风靡。坛可临,奠可歆。对泯祉,鉴皇心。 【歌世祖武皇帝】
濬哲维祖,长发其武。帝出自震,重光御宇。七德攸宣,九畴咸叙。静
...更多
卷四郊庙歌辞四
【周祀圆丘歌】庾信《隋书·乐志》曰:“周祀圆丘乐:降神奏《昭夏》,皇帝将入门奏《皇夏》,俎入、奠玉帛并奏《昭夏》,皇帝升坛奏《皇夏》,初献及初献配帝并作《云门之舞》,献毕奏登歌,饮福酒奏《皇夏》,撤奠奏《雍乐》,帝就望燎位、还便坐并奏《皇夏》。”
【昭夏】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来下风肃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钩陈开。
【皇夏】
旌回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
...更多
卷五郊庙歌辞五
【唐享昊天乐】武后【第一】
太阴凝至化,贞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昇曦。
【第二】
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第三】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闿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圆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第四】
巍巍叡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
...更多
卷六郊庙歌辞六
唐五郊乐章《唐书·乐志》曰:“祀五方上帝五郊乐:祀黄帝降神奏宫音,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豫和》。其《太和》《寿和》《凯安》《豫和》四章,辞同冬至圆丘。祀青帝降神奏角音,祀赤帝降神奏徵音,祀白帝降神奏商音,祀黑帝降神奏羽音,馀同黄帝,并贞观中魏徵等作。” 【黄帝宫音】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彰六律,兼和五声。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肃和】 眇眇方舆,苍
...更多
卷七郊庙歌辞七
唐祭汾阴乐章《唐书·乐志》曰:“玄宗开元十一年,祭皇地祇於汾阴:迎神用《顺和》八变,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顺和》。”
【顺和】韩思复大乐和暢,殷荐明神。一降通感,八变必臻。有求斯应,无德不亲。降灵醉止,休征万人。
【同前】卢从愿坤元载物,阳乐发生。播殖资始,品汇咸亨。列俎棋布,方坛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同前】刘晃大君出震,有事郊禋。齐戒既肃,
...更多
卷八郊庙歌辞八
汉安世房中歌十七首《通典》曰:“周有《房中之乐》,歌后妃之德。秦始皇二十六年,改曰《寿人》。”《汉书·礼乐志》曰::“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凡乐,乐其所生,礼不忘其本。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安世乐》。”《宋书·乐志》曰:“魏文帝黄初二年,议者以《房中》歌后妃之德,所以风天下,正夫妇,乃改为《正始之乐》。明帝太和初,缪袭奏:‘魏国初建,王粲所作登歌《安世诗》,专以思咏神灵及说神灵鉴享之意。后省读汉《安世诗》,无有《二南》风化天下之言,又改曰《享神歌》。’”
<
...更多
卷九郊庙歌辞九
齐太庙乐歌《南齐书·乐志》曰:“宋昇明中,太祖为齐王,令司马褚渊造太庙登歌二章。建元初,诏谢超宗造庙乐歌诗十六章。永明二年,又诏王俭造太庙二室歌辞。其夕牲、群臣出入奏《肃咸乐》,牲出入奏《引牲乐》,荐豆呈毛血奏《嘉荐乐》,迎神奏《昭夏乐》,皇帝入庙北门奏《永至乐》,太祝祼地奏《登歌》,皇祖广陵丞、太中大夫、淮阴令、皇曾祖即丘令、皇祖太常卿五室,并奏《凯容乐》,皇考宣皇帝室奏《宣德凯容乐》,昭皇后室奏《凯容乐》,皇帝还东壁上福酒奏《永祚乐》,送神奏《肆夏乐》,皇帝诣便殿奏《休成乐》,太祖高皇帝室奏《高德宣烈乐》,穆皇后室奏《穆德凯容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东山云中道人 编
明·薛俊
汉·刘珍
元·倪维德
宋·陈敬
青心才人
清·林枫
黃石公
晋·陆机
清·孙衣言
明·净柱
(清)法式善撰
宋·陈朴
宋·薛居正
明·蒋平阶
清·曾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