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宦績-褔建通志臺灣府
宦績
總督
張存仁,遼東人,明寧遠副將,國朝順治三年以浙督兼督福建。時山海交訌,汀延諸屬有為明魯王守者,存仁以次收復。草創之始,多方拊循,士民戴之。卒謚忠勤。
陳錦字天章,正藍旗漢軍人。順治五年,以浙督兼督福建,偕大師入閩。賊據延平將軍寨為巢穴,巍峭特甚。偽瞰順永將沙,袤及諸郡;屢攻不下。錦命壘土高與寨齊,一鼓而上,拔之。鄭成功黨鄭彩連■〈舟宗〉據長樂、連江,陷福安、羅源、永春、德化諸縣。江西偽新建王朱由柍攻陷大田、尤溪。錦次第削平,閩地稍謐。九年,成功復至漳州,圍急。錦赴援,戰江東橋失利,退次同安,夜半為刺客所害。贈兵部尚書,賜祭葬。
李率泰字壽籌,瀋陽人。順治五年,以刑部侍郎偕督臣帥兵收復建寧、興化、同安各郡縣;凱還,晉吏部左侍郎。十三年,擢太子太保,以浙督兼督閩。時鄭成功屢擾海上,率泰疏增水軍,造戰艦,布間諜,謀廣招徠。十五年,命專督福建,先後降偽都督唐邦杰、偽忠靖伯陳輝等。海寇少靜,而山寇方張。康熙二年,統延、建、邵三路兵合剿之,斬逆首王鐵佛。成功子錦復由梁山內犯。率泰曰:『不殄鄭氏,山寇亦不得平也』。率大兵攻廈門、金門、浯嶼,拔之,趨八尺門,用夜半渡海,拔銅山,偽永安侯黃廷芳率家屬降,錦以十數艘遁歸臺灣。乃整師剿山寇,擒其魁,賊平。四年卒,贈兵部尚書,謚忠襄。
劉兆麟,清苑籍,鑲白旗漢軍人。康熙八年,總督浙閩,招撫賊黨偽都督阮欽、施轟,偽將軍林伯馨等先後以戰船將卒來降。鄭錦自是益衰,海烽少靖。因疏言禁民通海,宜先使近海之民得所。凡無業者,以無主田地官給牛種令墾。又申嚴保甲令,奸商土豪窩隱者連坐,則民不冒險犯禁而偷越之弊可除。又言舊報災例,夏災不出六月終旬,秋災不出九月終旬,新制止於五月、九月中旬,安必遇災不在限後;恐不卹民者藉新制逾限不報,卹民者以違時受罰;請仍舊。得旨如所請行。
郎廷相,鑲黃旗漢軍人。康熙十五年,任福建總督。時耿變初定,餘孽老虎三、紀朝佐等尚擁眾連營。廷相剿撫互用,旬月悉平。滇逆遣偽將軍韓大任部眾十餘萬由江右入,廷相遣人說降之。興、泉、漳三郡士民為耿逆拘系者以千計,廷相盡釋之,給資遣歸。海寇鄭錦、山寇朱寅合眾迭犯郡縣,廷相屢卻之。錦據玉洲等寨分擾石碼、江東橋,廷相以漳屬兵單請援。命大將軍康親王督滿兵協剿。廷議廷相不能殄賊,以姚啟聖代。
姚啟聖字熙止,一字憂菴。其先為浙之紹興人,以鑲紅旗漢軍籍登康熙癸卯順天解元。任香山縣,詿誤去官。十三年,耿逆亂閩,啟聖起郡佐。以溫處道銜從康親王入閩。即遣人說精忠降。未決,乃單騎至其營。精忠大宴,啟聖飲啖指畫,詞氣伉爽。宴罷,長揖去。精忠曰:『是李抱真之流,必不我欺也』。遂降。啟聖以功遷福建布政使。閩自亂後,民不堪命,輕徭薄賦,與之休息,慎管鑰,吏斂手莫敢為奸。精忠之降也,其黨多畏罪歸鄭錦。錦乘虛取內地。啟聖積糧繕械,召募壯勇,有澄清海外之志。或謂:『公文臣,無事此』。啟聖掀髯笑曰:『若以文武為二途耶?我國家金甌無缺,聲教覃敷,奈何以彈丸海島廑宵吁憂乎』!吳三桂驍將韓大任者,世稱小淮陰也,由贛入汀,謀與鄭氏合;啟聖說降之,簡其兵得死士三千人以為親軍。十六年,隨康親王收復邵武、興化,盡取漳、泉地,錦遁歸廈門。十七年,總督郎廷相會諸軍討錦失利,賊復熾,天子震怒,命王舉所代,即軍中擢啟聖為總督。舉循良,懲貪墨,戢豪暴,境內肅清,遂移駐漳州,開招徠館,賊降者優禮之以示寬大。時引數騎招搖城市,見廣廈輒盛供帳,榜其門曰「某鎮公館」、「某將軍行台」。獲賊偵,佯示之期善遣之。賊自相猜忌。十九年二月,會提鎮七路出師,破十九寨,復海澄,進攻廈門、金門,拔之。錦退保澎湖,諸陷縣盡復。二十年,錦死,子克塽幼,啟聖密陳平台之計。偽行人傅為霖,錦之謀主也,以計殺之。泉人施琅習水戰,熟悉海上情形,特薦之為大帥。二十二年六月,決策進兵,克澎湖。七月,克塽降。命加啟聖宮保,予世職。由是閩海永清,復海界,遷居民歸井疆,安本業,不復知有兵革。其初議平海也,賊數遣偵動靜;啟聖故示弛緩。會元夕,命百姓張燈,自與文武大僚置酒還珠門樓上,陳百戲為宴樂。漏下二鼓,忽稱疾,命屬吏行酒,而啟聖已開南關,疾馳數百里至五虎門調將出師矣。康親王督禁旅來閩,民苦供億;啟聖三疏請敕王還師。及出境,白王下令禁挾民間婦女,竭儲贖歸。又置通省郡邑學田,供貧士膏火。以病卒於官,柩出西郊,士庶填衢巷跪奠流涕。為祠洪江滸,肖像祀之。
王國安字磬石,正白旗漢軍人,康熙二十三年總督閩浙。時臺灣新入版圖,國安疏請台屬府縣學額比照內地,由分巡廈門道考收。其文武官三年後例得陞轉內地。其駐防兵亦請赴汛三年期滿調歸原營。又台澎兵糧就本地支領,其俸餉取給內地,宜順風信,請每年四月撥解夏秋,十月撥解冬春。得旨如所議行。二十六年遷刑部侍郎,閩人遮留不得,醵金贈行,不受;民為置卻金亭。
覺羅滿保字鳧山,正黃旗滿洲人,康熙甲戌進士。五十一年巡撫福建,飭紀綱,綜煩劇。五十五年進總督閩浙。奉命自浙江乍浦至閩粵分海之南澳五千餘里建台寨百二十七所、砲位千一百七十有八。又疏言臺灣安平鎮水師三營乃諸海岸,宜分極衝、次衝築墩台,設汛巡守。又淡水雞籠山為極北界,其澳港可容百餘巨艦,更進為肩豆門,沃野百里,番社交據,請置淡水營,設官駐防,以為後蔽。皆報可。六十年四月,鳳山賊朱一貴作亂,全台陷。滿保謂撫臣呂猶龍曰:『廈門,台郡咽喉,當親往以安人心。綏輯會城,撥濟糧餉,請以相屬』。即由省疾趨泉州,值淫潦,乘竹兜從數騎行泥淖中,人莫知其為制府也。比至,揭示技勇出群、剽悍能殺賊者悉充伍,得過在逋者許自效。於時漳泉蠢動,見示咸束身編伍,內地無恐。飛咨水師提督施世驃督師,南澳總兵藍廷珍副之。嚴申軍令,舟師至者止許一人登岸市薪菜。大軍雲集,民不見兵革,市肆晏然。時全台惟淡水尚堅守,調守兵千七百餘援之。六月十二日,發大小戰艦六百餘艦,兵萬六千人,分為三路。授諸將策曰:『至澎湖發視』。十三日抵澎湖,發之,則曰『:並三路為一,盡銳攻鹿耳門』。於是世驃以十五日駕潮發港,諸軍銜尾進,遂復安平鎮,轉戰七鯤身。廷珍率精騎由西港登岸,繞賊背擊之。賊大潰。乃頒示台民有懸大清旗號者為順民,書字帖衣帽者免誅。民皆反正。一貴悉眾而遁,遂復府治。翼日,收鳳山、諸羅,賊眾益北。而前所援淡水兵已結陣以待。前後夾擊,殲之。一貴與其黨十二人逸去。諸羅溝尾莊民楊旭等醉之酒,縳獻之。凡七日台郡平。加兵部尚書、贈一品秩。雍正三年卒於位。
高其倬字章之,鑲黃旗漢軍人,康熙甲戌進士。雍正四年總督閩浙。甫抵浙,聞閩中歲祲,即奏請截江浙漕米二十萬由海運平糶以賑,寬臺灣米禁以濟漳泉,民不病饑。既至,平生番阿密氏之亂。溫旨諭曰:『朕無南顧憂矣』!先是康熙五十六年嚴洋禁,至是其倬疏言:『福、興、漳、泉各府,生齒日繁,無業者流而為盜,請弛洋禁。民之稍富者為船主、為商人,其貧者為頭舵、為水手,一船幾及百人。一年往還,得千餘金或數百金。即水手之類,亦每人可得二、三十金。其本人長年不食本地米糧,又得銀歸養其家,下及手藝之人皆大有生業。洋船一回,開行設鋪,又足養商賈之家。且多有帶外國米歸者。此開洋之利益也。從前諸臣所慮者,大約有三。一云載米出洋。臣查外國皆產米之處,不資中國之米。洋盜多劫米之人,無買米之盜。且洋盜皆在沿海直洋,洋船皆在橫洋之內,道路不同。似盜米之說為無足慮。一云透漏消息與各外國。查外國船到中國。廣東之洋船現俱許到外國。豈福建之船獨慮漏洩?一云外國造船需用中國船料桅舵,恐閩船賣與之。查外國洋船甚大,其夾板船隻皆用整根之木,而閩船皆用板片。閩省之大桅尚小於外國之頭桅,舵之大小亦然。何能相資為用?至每船回省,請酌量帶米而歸,於閩省更屬有益』。廷議如其所請,併定例洋船自外夷回者帶米三百石至百石有差。又台郡水沙連等社番自朱一貴亂後不納賦稅,時出焚掠,有司不能治。五年,以其倬專督閩,檄文武弁兵,分路進剿。擒首惡骨宗等二十餘人,各社懼,受約束。其倬性明恕,政舉大鋼,不矜苛細。遇屬吏有恩禮,清節尤著。七年,移督兩江,後徵拜戶部尚書,道卒,謚文良。
劉世明河南河內人,由千總擢侍御。雍正七年巡撫福建,八年進總督。留意兵防,請設督標水師營於福州之南台,撥戰船趕繒船四配坐官兵以時察巡,另造八漿哨船以備遊巡。又謂臺灣下淡水地方遼闊,其山豬毛口為生番出入要隘,請增守備鎮之,仍隸南路營參將。並如所議行。
郝玉麟,鑲白旗漢軍人,雍正十年總督福建。值臺灣大甲西等搆亂,遣兵剿平之。十二年兼領浙江,改閩浙總督。奏升福寧州為府,永春、龍嶽二縣為州,改建寧協為鎮,臺灣北路營為協,南路分防山豬毛口為營。先是彰化縣剿滅之牛罵等三社田畝,奉旨仍歸番民。部議漢人耕番界田者盡還之,以杜爭擾。玉麟覆言:『漢民耕番田,系番黎契賣,而流寓十數萬人耕番地二十萬畝,若令歸還,不但原價難追,漢人無田可耕,失其故業,番人無力以耕,荒其熟地,彼此不願。請將現所耕地,查明四至,注冊存案,以後禁買』。部無以難。福建頻年缺食,請截漕廣采買。籌兵籌食,不遺餘力。
喀爾吉善號澹園,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十二年,由山東巡撫擢閩浙總督。端重靜鎮,有大臣體。時臺灣生番跳梁,授機宜平定之。番人自此尤向化。建寧匪類魏現、漳州匪類蔡榮祖先後謀不軌,事露,擒其渠魁置之法。累加太子太保。十六年,賜御製詩及「海疆制閫」額。二十二年,賜禦製詩及「耆臣清德」額。卒,謚莊恪,祀賢良祠。子定長,乾隆二十七年任福建巡撫。
蘇昌,正藍旗滿洲監生。乾隆二十九年總督閩浙。三十一年,淡水廳屬鱟殼莊民為生番焚殺多人,檄官兵嚴緝之。事平,因條奏事宜,凡近番零戶悉遷附大莊,酌撥弁兵移駐捍衛,連望樓,嚴守望,禁墾界外荒埔,並禁漢人不得侵佔熟番產業,以免越界滋事。卒,謚愨勤。
福康安,鑲黃旗滿洲人。乾隆五十三年任。先是乾隆五十一年冬,台匪林爽文謀逆滋事,官兵持數月不下。五十二年,命福康安以協辦大學士為將軍及參贊海蘭察帥師來閩,渡台剿滅之,獲其魁,遂奏凱歸旋。奉命授閩浙總督。時大兵之後,繼以旱荒,甫下車,籌經費。檄閩、侯兩邑延省中紳士疏會城河渠,濬城西小西湖,以興水利,溉農田,疏穢惡。城中頻不戒於火,聞報即單騎飛至,帥營員親自撲救,參遊以下有逡巡者立鞭之。賞罰嚴明,肅清吏治。值歲暮,侯邑令某以官物勒質弗遂,憾之。向例質鋪票據字皆草書,令以字畫糊塗,責令一體作楷。質鋪難之,同時罷當。城市囂然。福康安聞之,立予撤任。門丁經胥同串詐,依律辦理。由是官民帖然。其課鼇峰也,親臨考校,謙恭愛士,常如不及。尋調兩廣總督。
孫爾準字平叔,江蘇金匱人,嘉慶乙丑進士。十九年,由翰林院編修出守汀州。屬寧化有糾眾獄,大府欲當以叛逆。爾準曰:『此屬相煽斂錢耳』;法其魁而散其黨。所至勤求民隱,奸弊不售。二十一年,遷鹽法道。二十五年,遷按察使,尋擢布政使。先是參員及已故賠款,有旨弗問,前政不為釐,爾準悉豁之,本員及旅櫬始克歸里。擢安徽巡撫。道光三年調福建巡撫。稔知延建上游阻險,多劫案,請撥鹽庫曬帑息為懸賞購線費,盜多獲,兩郡清肅。四年,巡臺灣,周歷形勢,請於彰化、嘉義間開五條港正口,噶瑪蘭開烏石港正口以饟內郡,移鳳山埤治於故城興隆里以固東北,嚴漢佃據番田之禁以安番人。五年,授閩浙總督。值歲收歉,豫請開海禁,募運浙米以賑各屬,囤積者無可居奇,價悉平。六年五月,彰化匪徒糾黑與粵莊械闘,群不逞造謠焚掠,蔓及嘉義、淡水,所在不靖。警聞,爾準馳赴廈門,檄副將邵永福率兵由五虎門對渡八里坌,趨艋舺,阻其北竄,總兵陳化成斜渡鹿港,截其入海之路。己乃東渡,直指彰化獲著名盜首數人,僇之。揭示械闘者與焚搶殊科,焚搶者仍別首、從,初犯、積犯定擬,脅從解散者省釋;人心大定。搜餘黨,令閩人捕閩、粵人捕粵,化其分類之見。旬日廓清。而番割滋事。番割者,漢人通番語,竄內山娶番婦,時引生番劫掠平民。而黃斗乃、黃武二等為之魁。粵莊勾引之出助闘。爾準曰:『不翦番割,亂未已』。分兵三路,由斗換坪、鹽水港、南港入,擒斗乃等二十餘人,台郡平。凱歸,詔加太子少保、賞戴花翎。道莆田,見木蘭陂淤,嘆曰:『南北二洋溉田四十萬畝,為閩省第一水利,今半為斥鹵,必復之,百世之利也』。遂捐俸倡修,並小西洋、延壽陂悉深通之。自是福州之東西湖、三十六灣通潮便舟楫者,以次修復。拓貢院千餘楹,敞號舍,復闢鳳池書院,疏請明儒黃道周從祀文廟。又奏修福建通志,未及成,卒於位,贈太子太師,謚文靖,祀名宦祠,賜子慧惇進士、慧翼員外郎。
巡撫
宜永貴,遼東人,順治十二年任。明年病癭,請解任。代未至,海寇襲陷閩安鎮,直薄城下。時大兵悉赴清漳,城中騎士僅數十。永貴力疾率士庶登陴,每垛守以一壯丁,十垛領以一庠士,每門率以搢紳數人。永貴晝夜拊勞,與城守王玉璧合力固守。起廢弁田勝等令領騎兵,易服,更番分出七門接戰,每多殺獲。寇三薄城,皆計卻之。嘗坐射烏樓,寇悉眾來攻,砲仆侍役,永貴神色不動,指揮自若。捍禦匝月,因發大砲斃其渠魁,賊稍卻。會援師至,圍乃解。是役也,四郊烽火,危城得全,皆由永貴平昔拊循之力云。
吳興祚字伯成,正紅旗漢軍人,其先浙江人也。康熙十五年,隨大師平閩,授按察使。端重有風度,案無留牘,獄無沈冤。南昌朱統錩自稱宜春王據貴溪,為江、閩、浙患,復竄入浙境。興祚令前投誠之偽總兵蔡淑為內應,大軍直擣其巢,賊黨馬大珩縛統錩以獻。十七年,擢巡撫。台寇鄭錦、偽師劉國軒擾漳、泉、興化。總督姚啟聖銳意削平,興祚力為贊畫,水陸輓運,軍餉常充。又以重兵悉赴泉、漳,慮省會空虛,聯絡漁舟以備不虞,建復沿海遊寨,以資保障。十八年,大破賊於江東橋。十九年,會師拔廈門,因留防守。蠲荒田租糧,減關課,與民更始。至於葺賢良祠以興文行,造洪山橋以濟行旅,皆實惠之及民者。尋擢兩廣總督。
陳璸號眉州,廣東海康人,康熙甲戌進士。五十五年,由台廈道擢任。性情介,起居止一廳事。一切章奏檄移,盡出己手。每食草具疏糲,佐以老薑少許而已。奉命巡海,自齎行糧,屏絕供億。五十七年,卒於官,遺疏言:『閩省應交臣衙門公費及餘平現存一萬三千餘,應令新撫臣解京充西師之費,以盡臣未盡之心』。上諭諸臣曰:『陳璸操守極清,清官如璸者朕實未見』。贈禮部尚書,謚清端。
劉於義,江南武進人,康熙壬辰進士,乾隆七年任。漳平奸民陳作糾眾圍城,躬督師剿滅之。台匪王永興復起揭竿散劄,有眾數千,檄鎮臣授方略,即時就獲。福建鹽課有加額,奏請分別裁減,商裕而課亦充。八年,移撫山西。
陳大受,湖南祁陽人,雍正癸丑進士,乾隆十年任。時巡台御史肆威福,苛責供應,濫準訟牒,撓有司之守。無賴子竄名役伍中,恃符擾民,縣官不能問。大受劾奏,下部議處。自是少戢。又台郡惟鳳山有穀,許番民春借秋還,無息,餘廳縣則番民重息稱貸漢人,不能償則沒其子女田產。大受請撥台穀二萬石分貯以貸,如鳳山例。十三年內召去。
吳士功,河南固始人,雍正癸丑進士,乾隆二十三年任。始至,緝巨盜南州、劉良福、馬蹟山、林成功等。上嘉之。內地民寄食臺灣者向準給照搬眷,自乾隆十二年經喀爾吉善奏止,而冒險偷渡,其弊百出。士功疏言:『內外民人均屬赤子,向之在台為匪者皆隻身無賴,若安分良民,報墾立業,有父母妻子之戀,有仰事俯畜之勤,必顧惜身家,各思保聚。請嗣後在台有業、其嫡屬在內地者,許在所由冊報移驗,給照放行』。下部議行。
張師誠字心友,一字蘭渚,浙江歸安人,乾隆庚戌進士,嘉慶十一年任。時海盜蔡牽擾臺灣,朱濆亦擁百餘艘出沒閩浙南北洋。師誠嚴海口,杜接濟,招黨類,以翦其羽翼。飭沿海廳縣日報某賊船入境,某舟師追剿,以定賞罰。十四年七月,權閩浙總督,檄水師提督王得祿、浙江提督邱良功會剿北洋。尋偵知賊在南洋,飛飭轉帆南駛,追及黑水外洋,砲沈其舟,牽落海死。前二月,朱濆為總兵許松年砲斃。濆弟渥聞牽誅,率四十艘詣館頭乞降。復剿撫鳳尾、吳尾等幫,海寇悉平。今于山磨崖百字碑,記平海績也。先是延建邵汀會匪、擔匪交訌為民患,至是捕二百餘人戮之,+山盜亦平。十六年,台地噶馬蘭編入版圖,師誠條議事宜入奏,悉得旨如所議行。清釐藩庫,調劑鹽政,弊絕風清,群司奉職。十九年,移江蘇。
布政司
周亮工字元亮,一字櫟園,河南祥符人,明崇禎庚辰進士,任濰令,行取授御史。國朝順治四年任福建按察使,值芝城陷寇,劍南道梗,乃由杉關入駐邵武,去會城數百里,嘯聚彌山,烽火時警。亮工募敢死士,日開門轉戰溪谷,夜則坐譙樓長嘯賦詩,與刁斗聲相聞。建詩、話樓祀宋嚴滄浪於其上。尋以計誅叛將熊再法,秦登虎等,西境以安。既蒞省,大吏倚之如左右手。六年,擢右布政使。屬汀寇猖獗,委攝汀南道,恩威互用,降賊首曾省,復以次剿平邵武耿虎、建寧陳和尚、延平吳賽娘諸劇賊。又署漳泉道,海寇鄭成功據廈門,亮工繕軍需,鳩民兵固守。收瘞被難骸八十餘萬,贖陷賊子女千餘人。十年,轉左布政。前後兩署督學,兼攝兵道、海道。所至輒見紀。尋召入,授副都御史。十三年,以被訐還閩聽勘,適成功率千艘陷閩安鎮,直抵城下,城中騎士僅千人,勢在呼吸。巡撫宜永貴假便宜,出亮工守西南門,賊乘大雨薄城。亮工手發大砲,轟斃渠帥三人,賊奪氣去,城賴以全。亮工素得民心,閩人依以為命,所至百姓扶老攜幼,頂香道左。及去,號泣竟數百里。
張尚字仙羽,遼陽人,順治十二年任右布政。值寇陷漳州,泉郡震動。進剿官兵,資糧供億,日費金錢萬計。尚沿海往來,備歷險阻,親冒矢石,相機宜,贊方略,卒復漳州。擢左僉都御史。
金光祖,正白旗漢軍人,康熙元年任右布政使。值遷界令行,光祖多方拊卹,俾沿海流移鹹得樂業,凡向化新附之眾,安置有方。又軍旅雲屯,籌餉給兵,未嘗少闕。至驕弁悍卒,必嚴行禁飭,無敢肆暴。賦役均平,里胥積弊釐剔一清。
巡台御史
夏之芳字荔園,江南高郵州人,雍正癸卯進士。六年,以御史任兼督學政。不立崖岸,而苞苴自不入其門。按南北二路,民番感悅。主歲科兩試,公慎明決,不假督責而士風自化。
李元直,山東高密人,康熙癸已進士,雍正八年任,兼督學政。時滿漢各一員,同時奉命者為奚德慎。上謂奚曰:『汝不可愛錢。如李元直者,可保其不愛錢』。既至,絕一切饋遺。建議十餘條,搜剔利病,不愧其職。
嚴瑞龍字凌雲,四川閬中人,康熙戊戌進士,雍正十三年以給事中任,兼督學政。疏減番丁社餉。北路加志閣凶番為虐,奏請搜捕,躬治軍旅,籌畫剿撫,酌定善後事宜,威惠兼至。
分守興泉道
王育賢,遼東正黃旗人,康熙十九年任,駐泉州。六月,海寇圍泉,育賢日夜為戰守具,與士卒登陴守禦,不解甲者四十餘日。徒跣築垣,躬操畚鍤。聞援師至,單騎自臨閭巷,遍慰父老。父老皆感激流涕。以勞卒。圍解,老幼輸貲運櫬,攜牲醴祭者數千人,哭送三十餘里,設木主崇陽樓下祀之。
分巡興泉道
葉灼棠字函公,江南江寧人。順治十二年,以中翰隨定遠大將軍征閩,委署興泉道事。時瘡痍未起,灼棠務與民休息。未幾還京。十五年復任,謝絕竿牘,飲冰茹蘖。值歲饑,煮粥以啜饑民。盜賊充斥,灼棠領卒蒐捕元醜數十人,駢戮以殉。戊午五月,海寇連數十艘迫犯內港,灼棠督師夾山而陣。城闉不閉,寇知有備,越日解去。寇復潛窺上游,逼湄洲嶼。灼棠偵知,預請督鎮檄調興化舟師截其後,自以泉標千人乘夜擊之,斬俘甚眾,兩郡遂定。因條陳安泉十要,禁除四害,皆悉中時弊。巡按成勇備疏入告,允行。逾年,外艱去,郡人投櫃一日滿百金,固卻不受,留賑貧民。自衰絰扶杖行,民攜老幼懷酒核追送數百里。著有興泉政略六卷。
胡昇猷,順天大興人,順治丁亥進士,十七年任。是年冬,山賊季月高糾黨許子敬二千餘人應海逆鄭成功,掠泉漳諸郡。昇猷偕提督馬得功進剿,分遣遊擊陳天玉擣洋坑、永春等寨,斬月高、子敬,餘黨悉伏誅。又率參將張應詔剿泉南賊首王貴,擒斬之。次年,復斬其黨柯瑞等十一人。是年山賊劉尾、陳鎮聚眾三千據黃肚寨,海賊黃昌以船千餘窺黃崎、崇武。昇猷分遣陳天玉討山賊,奪險奮擊,誅之;遣遊擊郭懷宇、守備王承印協攻海寇,昌亦敗走。
分巡海防汀漳道
蔣龍光,江南宜興人,順治乙未進士,康熙十九年任。值海寇沸騰,龍光設法固禦,令井里自守。官兵駐集,米價驟昂,乃請總制姚啟聖檄江西運米協濟,兵民交賴之。啟聖平定金門、廈門十七寨,龍光撫綏難民,使復故業,請弛海禁,資民採捕。往來駕駛樓船於定海間,操練水師,為規取臺灣之計,多所區畫。尋遷浙江參議,兵民請留不可,勒石於福州南台,以志遺愛。
分守漳南道
吳執中字匪公,浙江山陰貢生,順治十二年任。時漳初附,兵旅雲集,而飛輓不至;海寇逼郡,民多遁去。執中握算持籌,還定安集,師無饑焉。濱海民許茂等持兩端,不遽歸附。提督馬得功將盡屠之,執中曰:『小民逼寇患,各保身家,撫之皆吾民也;且海澄、廈門猶將諭其來降,況近郊赤子乎』?得功大悟。諸陷賊者聞之,接踵降。未幾,海澄納款。以功陞山西副使,祀名宦。子興祚巡撫福建,有父風,而平海之功尤偉云。(詳總轄宦績)
分巡台廈道
王敏政字九經,正黃旗漢軍人。由監察御史外轉興泉道。康熙四十四年,移節臺灣。仁厚不苛,事悉就理。尤加惠番民。凡通事社商有朘削者嚴警之,番車之有濫派者懲創之。遇歲荒歉,申請賑卹,民賴生全。秩滿,陞廣東雷瓊道。卒,民建祠祀之。
陳大輦,湖廣江夏人,字子京,康熙丙戌進士。初知粵西永安州,遷福建鹽運公司,釐剔鹺政,奉委清丈閩田,平允得民。歲辛丑,台匪作亂,大輦督造平底小艘,飛渡台港,多所裨助。尋擢台廈道,至則安輯流亡,撫綏部落,生番歸化者接踵。會餘孽跳梁未靖,大輦悉捕獲正法,台民始獲衽席之安。蒞任三年,以疾卒。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四十。
臺灣府知府
蔣毓英字集公,錦州府官生,知泉州府。康熙二十二年,臺灣歸命,督撫會疏交薦,調知臺灣府。時府新設,毓英見井里蕭條,哀鴻未復,躬曆郊原,披荊斬棘,經界三縣封域,相土定賦,罷不急之役,安撫土番,招集流亡,訪詢疾苦。進父老子弟,教以孝弟之義,振興文教,捐俸創立義學,延師課督。任滿,遷湖廣鹽驛道,士民重繭詣巡撫告留。會江右觀察使缺,特旨調補。百姓立碑紀績於所建書院,塑像祀之。
靳治揚,鑲黃旗漢軍人,由筆帖式歷知漳州府。康熙三十四年,調臺灣府。抵任,蕩滌草竊,招撫土番,捐貲修文廟,詳免陷田。尤雅意作人,立社學以教番童,導之禮義,台俗一變。後請祀之名宦。
衛台揆號南村,山西曲沃廕生,知漳州府。康熙四十一年,以廉能調知臺灣。每月延諸生分席講藝,親定甲乙,多士奮興。四十四年,歲饑,詳請題免本年租課。性廉靜,不事煩苛,三年之內,民安衽席。秩滿,陞廣東鹽法道,以病乞歸。
周元文字洛書,正黃旗漢軍人。康熙四十六年,由延平知府調任臺灣。方正廉潔,僉壬畏若神明。置義學田,以贍寒士。歲荒,請免租課十之三。一切措注,悉本實心,民至今思其德。
方邦基字樂只,浙江仁和人,雍正庚戌進士。乾隆七年,任海防同知,署知府。時內郡漳、泉米貴,制府檄台郡商船於常例外加帶米六十石,而台米每石銀三兩,方苦食貴,輿情洶洶。邦基詳請酌減其數,內地得濟而台民不擾。制府韙之。尋護道篆,軍工船料,一依定價,不假手吏胥,積弊為清。以題請實授,送部引見。八月內渡,遭颶風溺於福清南日島。事聞,贈朝議大夫布政司參議,欽賜祭葬。
陳玉友字瓊度,順天文安人,雍正庚戌進士。乾隆十七年,由台防同知就升知府。改建崇文書院,倡捐膏火,以育生徒,一時人文蔚起。以事去職,民思之不置。
曾日瑛字芝田,江西南昌監生。乾隆十八年任。天旱,步禱烈日中,旬餘得雨,而日瑛病暍卒,民感傷之!
李師敏,山東惠民人。乾隆三十七年任。以番俗獷悍,椎髻裸體,與漢民雜處,誠為不便。因別其族類,定番、漢之界,禁其攘奪。然生番不時出沒,顛越人貨,民之無籍者亦乘間剽掠。乃立望樓,南自達谷山,北至大小雞籠,一千四百所,皆設柝置戍,循環更代。復示以守望巡警之法。甫閱月,即獲劫盜,無有脫者。自是劫盜屏跡。其俗尚結社,晝則散處,夜則編竹為炬,千餘人聚而轟飲。師敏厲禁,終任無敢犯者。台鹽冗不行,商課日絀,師敏令不限額數多寡,各從所便,遂得無滯。卒於官。
孫景燧,浙江海鹽人。乾隆四十九年任。五十一年,彰化賊林爽文陷大墩,殺知縣俞峻。景燧與同知長庚馳至彰化城,守兵僅八十人,同攝縣劉亨基、都司王宗武、原任彰化縣知縣張貞生、署典史馮啟宗、丁難典史李爾和糾集番眾,掘濠插竹,分門拒守。會大雷雨,賊抵城,鎗砲莫施。城中有與賊通者,開門納入,遂陷。擁景燧至演武廳,迫之降,景燧以大義責之,遂遇害。
楊廷理字雙梧,乾隆五十二年任。前年十一月,林爽文陷彰化,知府孫景燧遇害,廷理以台防同知攝府事。郡城故植竹為之,聯以木柵,柵久傾敗,廷理令各衢巷十戶置一柵,甫就而諸羅陷。總兵柴大紀領兵次鹽埕,城中虛空。廷理手一旗,大書募義勇,號於市,三日得八千人。復募海口長年水手一千人,調熟番一千人,凡萬人。設營帳,整砲械,數日而戰具告備。廷理親自部署,分四千人守各隘,以六千人屯城應調。忽報南路賊首莊大田陷鳳山,與爽文合。是時三縣全失,一郡城孤峙海外,當南北之衝,內地援師隔重洋不得至,僅驅市人不習戰者守一木柵。廷理瀝血誓師,以戰為守。賊知有備,退去。已而柴大紀克復諸羅。十二月二十九日,南北賊會大目降,抵郡東門。是夜,用蔗葉枯藤傳硫磺燒木柵,會大雨,火不能燃。凌晨,廷理率兵出小東門,左營遊擊左淵率兵由小南門斜衝賊陣擒賊目陳允、蔡茂,賊驚遁,民心始固。是日,五十二年元旦也。三月,賊復至。其大目莊錫舍有族弟莊達才為道轅吏,廷理令齎書諭降。錫舍方攻大南門,得書,倒戈攻賊。我兵夾擊之,賊大敗去。自是不敢復窺府城。十一月,大將軍大學士福康安以禁旅至。廷理已擢知府,奉檄領義勇一萬二千人會剿,至三坎店,中路猶梗。廷理三戰三捷,賊目陶烏率黨五百人降,廷理用為前驅。中路賊解,遂及大將軍於平林口,獲爽文。明年正月,大將軍率大軍南剿,廷理由水底寮與大軍會。莊大田率眾列海岸抵死拒,我軍奮銳橫擊之,獲大田。臺灣平。陞廷理臺灣道加按察使銜。
六十年,以廷理前在侯官任虧帑褫職,尋起用。嘉慶十年,海盜蔡牽結陸匪窺臺灣,上命廷理馳驛知臺灣府事。至則牽遁,而朱濆以十二年秋揚帆竄入蘇澳,謀奪蛤仔難、東勢。廷理兼程至艋舺,亟遣人諭東勢,曉以大義。於是蛤仔難民競荷畚鍤治道路,迎太守入山,請受約束。廷理集耆民撫慰之,眾皆懽躍羅拜。有林永福、翁清和願率精壯取朱濆,廷理即令率番兵千二百人穿山闢路達蘇澳,與總兵王得祿合蹙之,濆大敗,順東流遁去。自是蛤仔難、東西勢皆內附,設廳置官吏,改名噶瑪蘭。而廷理以勞卒。
沈颺字廷揚,浙江仁和舉人。乾隆六十年三月,奸民陳周全糾眾攻陷鹿仔港,理事同知朱慧昌遇害。六月,彰化文武官弁俱屯東門外八卦山禦賊。賊眾猝至,適大雨,我兵砲不能施。副將張旡咎、遊擊陳大恩、知縣朱瀾並為賊殺,縣遂陷。颺故汀州同知,以公事奉檄至,聞變慨然曰:彰化雖非我所司,城已無官,不可不假便宜辦賊。密招邑貢生吳升東、廩生楊應選等募義勇二千餘人,合兵鏖戰,賊大潰。十八日,颺入城安撫難民,分兵守四門。偵知陳周全在南路,匿埔心莊,令義勇楊仲舍等改裝入夥,縱飲博,俾賊不疑。次日,縛周全出,餘解散。臺灣道楊廷理即委颺暫權鹿港同知。事聞,得旨賞戴花翎,升授臺灣知府,辦善後事宜。立保甲,刊規條行之。嘗護道篆,試士,謝絕苞苴,士心悅服。嘉慶元年,以兼攝海防同知,勸商船捐費,添設鄉勇備蔡牽,以佐兵力,當事指為科派,奪職歸。
府佐
孫元衡字湘南,江南桐城貢生,知四川漢州知州。康熙四十二年,遷臺灣府同知。性溫厚,於物無忤,而秉骨剛正,不屈權勢,諸不便民者悉除之。會歲旱,令商船悉以運米多者重其賞,否則有罰。於是南北艘雲集,台民得飽而歌。數攝諸縣篆、署府符,所在有善政。秩滿,遷東昌知府。
洪一棟字石臣,湖廣應山監生。康熙四十八年任同知,革除水口積弊,以利商人,豁除逃亡丁賦。值荒旱,多方設法運米以活饑者,台民欣感。
王作梅,河南河內人,康熙己丑進士。雍正二年任海防同知。廈門商艘往來澎島,與臺灣小船偷運接盤米穀,名曰知擺。作梅廉知,急捕之,並得官弁受規狀,竟其獄,接盤之風遂息。提標哨船二十餘艘,絡繹赴台貿易,號為自備哨,出入海口不查驗。作梅詳請禁革。其他客頭勾引偷渡錮弊,密擒首惡痛懲之,積習一改。
劉亨基,湖南湘潭舉人,乾隆四十四年任海防同知。五十一年攝彰化篆,十一月賊陷彰化,亨基死之,劉氏一門死者十三人。女滿姑投池,水淺不能沒,賊出之,滿姑切齒痛罵,賊以刀劃其口,噴血丈餘而絕。事聞,奉旨旌女烈,從祀節烈祠。
潘凱,江南吳縣舉人,乾隆四十九年任淡水同知。五十一年死生番難。
徐夢麟,浙江桐鄉監生,乾隆五十二年任淡水同知。先是林爽文滋事,淡水已失,孤守艋舺一處。夢麟初至,沿路招集義民,克復全境,鎮守大甲溪。時彰化僅存鹿仔港,因與鹿仔港官兵相為椅角。而白石湖、金包里、七堵、八堵、三貂之漳泉粵民方分莊互殺,夢麟密遺邏卒往,傳諭開導,皆就撫。適副將徐鼎士、守備潘國材各以兵至,夢麟復募番兵數千人,並會於大甲,分守溪口等處。鑄大小砲二百餘,屢出濆賊,淡水北境恃以無恐。十一月,大學士福康安至台,各莊爭擒賊目來獻。福康安以爽文必入生番,令夢麟齎花布、紅嗶吱、頭繩、燒酒、鹽、煙、銀牌賞生番,以綢緞、番銀賞通事社丁,宣皇上德意,眾番感戴,縛爽文獻軍門。
王雋,浙江仁和舉人,乾隆四十七年任臺灣理番同知。林爽文之亂,雋司軍餉。五十二年三月八日,鳳山復陷,雋與遊擊延山、鄭嵩死之。
長庚,鑲藍旗滿洲人,乾隆五十年任理番同知。林爽文初起,陷大墩,庚與知府孫景燧同守彰化。城破,庚與賊戰,手刃二人,遂遇害。
胡建偉名健,以字行,廣東三水人,乾隆己未進士。三十一年任澎湖通判。澎湖士赴試臺灣,多憚風濤,不行,建偉詳請道府緘題扃試,二年間士入學者六人,澎人誇為盛事。在任五年,創建書院,條設學規,著澎湖紀要十卷,籌畫周至,如護惜弱子,惟恐傷之。
張芝馨,直隸南皮人,乾隆五十一年任竹塹巡檢。是年十二月,賊陷淡水、竹塹,芝馨與護同知程峻死之。
教職
袁宏仁字醇一,建陽貢生。雍正十二年,由福州府訓導移任臺灣。以台處海外,士民得書維艱,捐貲聚古今載籍數百部,藏於學舍。築草堂,進諸生朝夕講肄其中。台人知學,由宏仁始。
臺灣縣知縣
沈朝聘,奉天府人。初任晉江縣,有宦績,遷四川茂州知州。康熙二十二年,以才能移知臺灣縣。為人方平廉介,不可干以私。初抵任,不費民間供應。催科撫字,調劑得宜。治姦吏莠民,法不少貸。以憂去,民投櫃資其行,立碑志遺愛焉。
李中素字鵠山,湖廣麻城貢生。以湘鄉教諭卓異擢知閩縣,催科不擾,治行著聞。膺薦調知臺灣。善聽斷,遇有冤獄,必竭力申救;至頑梗不馴者,一繩以法,不少貸。嘗攝郡學篆,教諸生諄諄以孝悌為先。長於詩歌,旁及字畫,自成一家。卒於官,台人思之。
陳璸號眉川,廣東海康人,康熙甲戌進士。四十一年,由古田調知臺灣縣。商艘來台,窮民苦於水丁,詳請豁免。修葺文廟,建明倫堂,不時考課,文風丕振。歲祲,設法賑貸,發倉平糶。旱則去蓋步行,甘霖立至。會水漲潰隄,勢逼倉廒,躬親士石,士民無不爭先。甲申內陞銓曹,士民籲留,格於例不果。至今誕日,台人猶張燈鼓樂以祝,為海疆治行第一,累遷本省巡撫。
王仕俊,鑲黃旗漢軍監生,康熙四十三年任。前任陳璸倡修文廟,甫與工,內擢;仕俊踵成之。復建立義學。治獄多所平反。有吳姓者,仇家誣以命案,仕俊反覆詳讞,卒辨其冤。舊令李中素卒於官,因倉穀浥爛,羈其家屬,十載不得歸,仕俊惻然,代為補償。
俞兆岳,浙江海寧州貢生,康熙五十三年任。甫下車,以三事戒誓於城隍神曰:毋貪財,毋畏勢,毋徇人情。逮其去,終始不渝斯語。每巡行村落,問疾苦,如家人父子,顧復而噢咻之。有所訊鞫亂,色雍和,民無匿志。人謂兆岳仁心行政,三戒不足以盡其美云。
薛志亮,江蘇江陰人,乾隆癸丑進士,嘉慶八年任。十年,海寇蔡牽結陸匪據鹿耳門,直逼郡城,志亮素為民愛戴,倉卒登陴,不召而願從擊賊者數萬,賊不能攻。會大兵至,遁去。志亮吊死問存,追究陸匪為首者斬以徇。
縣佐
陳聖傳,廣西平樂舉人,乾隆五十一年任羅漢門丞。是年十二月,賊陷諸羅,羅漢門及斗六門、南樓社、貓霧捒皆破,聖傳被執,不屈死。
鳳山縣知縣
楊芳聲,直隸萬全貢生,康熙二十三年任。時初置縣,諸規制未遑擘畫,而清田賦、立輕徭、以宣朝廷德意,民到今食其惠。
宋永清,正黃旗漢軍監生,康熙四十三年任。初,硫磺水官田地瘠租重,率逋逃,請薄其賦,另募耕種,充文廟香火。東罔上則數百里苦旱,永清發倉穀一千石貸民,就蓮池潭築隄一千三百丈以資灌溉。又龍目井糖廍移充義塾膏火。暇則進諸生講論文藝。永清工詩,為山左名士,士樂從之遊。鳳山文教振興,自永清始。
錢洙,浙江嘉善廕生,雍正十一年任。有積匪洪寶素雄悍,里役畏之,莫敢捕系。洙廉兇狀,設法緝獲,林斃之,民服其斷。待士以禮,馭眾以寬。治盜,始薄懲,再犯嚴治,盜畏且媿,為之戢跡,馴至夜戶不閉。累陞本府知府。
陳志泰,江南甘泉舉人,乾隆十四年由泰寧縣(有宦績)移任。治奸吏蠹役,如鷹鸇逐鳥雀,積弊悉除。訟獄隨至隨斷,無積壓拘系之苦。閱三月,無一詞一事枉於情勢。以勞卒於官。
湯大奎字曾輅,江南武進人,乾隆癸未進士,四十八年任。林爽文之亂,其黨莊大田起鳳山應之。大奎訓練鄉勇王啟郎等千人嬰城固守,賊鋒稍挫。行飲至禮(?),士氣益揚,民心亦固。鳳山參將瑚圖里領兵出戰,賊佯敗走,瑚躍馬追之,伏賊從龜山入城縱火,瑚回馬見城中火起,兵民潰散,棄甲走府。大奎知事不可為,率典史史謙禦於堂皇,手刃賊七人,賊斷其三指,復中數鎗而殞。事聞,恩給雲騎尉世襲。
縣佐
史謙,浙江山陰人。乾隆四十八年任典史。五十一年十二月,莊大田陷鳳山,謙與知縣湯大奎死之。
教職
黃賜英,晉江舉人,康熙二十六年任教諭。時縣初置,文風未盛,以培育人材為己責,日進諸生勤訓課,捐貲置嘉祥里學田二十甲、赤山莊學田二十甲以供文廟香燈及諸生月課諸費,士蒙其德,祀於學宮。
葉夢苓字景西,侯官縣舉人。乾隆四十九年任教諭。五十一年,鳳山陷,夢苓同訓導陳龍池走埤頭,糾合義民禦賊。明年正月十五日,聞建寧鎮總兵郝壯猷提兵剿南路賊,率眾出迎,猝遇賊不及備,死之。子殿材從任,被執,罵賊死。義民死者過半。事聞,給雲騎尉世職。
陳龍池,侯官廩貢。乾隆五十一年任訓導。五十二年正月,與教諭葉夢苓同日遇害。
嘉義縣(本名諸羅縣,乾隆五十三年奉旨改為嘉義)知縣
季麒光,榜姓趙,江南無錫人,康熙丙辰進士。二十三年,由閩清縣移任。縣初設,無城郭,無街市都聚之會,一望蓁茅,民雜而貧,地■〈琉,?代王〉而曠。所隸土番,皆文項雕題,重譯始通一語,驟設官吏,束以法律,則日夕驚怖若鷙獸入檻,觸藩躑躅,不有其生。麒光推心循拊,巽其辭命,使之自化。初定制丁田賦役,如理亂絲,為之條分縷析,寧簡無苛。方謀經始,而遭外難,大吏以巖疆難其人,檄令節哀視事候代。乃定賦額丁數,課士招商,綏番墾荒,拔儒童才質之佳者接禮之。於是此中人始知有禮教之樂,文物之美比於內縣。爰輯有臺灣府志,綜其山川、風物、戶口、土田、扼塞以佐治理,未成而代者至。三十五年,副使高拱乾踵成之。臺灣有志,自麒光始也。
張■〈王尹〉,崞縣貢生。康熙二十九年任。見邑多曠士,招人墾闢,流民歸者如市。三十一年,蝗,■〈王尹〉日巡行阡陌,憂形於色,百姓見者莫不感泣。齋壇夜禱,雖災不害。任四年,未嘗輕笞一人、輕辱一士。
周鍾瑄字宣子,貴州貴築舉人,康熙五十三年任。捐貲助民修築水利,凡數百里陂圳皆其所經畫,民以富庶。既去,民肖像祀於龍湖巖。
陳良翼,湖北靳州人,乾隆癸未進士,四十八年任。五十一年,林爽文陷諸羅,良翼方奉差去,既竣回任。先是諸羅募人至郡運餉,皆由內山,道路難險,邑中斗米錢千七百文,艮翼禱於神,以油■〈米凡〉充饑,民賴全活。折屋為薪,取舊土牆煮硝,配火藥數千觔,以備禦。被圍既久,食盡瀕殆,終無散意。奉旨改縣名嘉義。
縣佐
方振聲,順天大興人,道光十一年任斗六門丞。十二年,逆匪張丙滋事。賊分黨來攻,振聲偕守備馬步衢等協力守禦,城陷死之。振聲妻張氏並其幼女罵賊被殺,事聞,以陣亡知府例賜卹,謚「義烈」,給騎都尉世職,祀京師昭忠祠;張氏誥贈淑人,謚「節烈」。復命於斗六門立專祠祀之。
梁永湜,山西祁縣人,乾隆五十年任斗六門巡檢。五十一年移署彰化貓霧捒。是年十二月,賊陷貓霧,永湜死之。
彰化縣知縣
俞峻,浙江歸安舉人,乾隆五十一年任。十一月,林爽文滋事,峻與遊擊耿世文、副將赫生額離城十里之大墩捕賊,賊遁匿,因燒其莊。賊遂鼓煽各莊,聲言:『官兵來,此間無孑遺矣』!眾乃從賊茹老山謀亂,一時騷動,熾不可滅。二十七日陷大墩營,峻與世文、赫生額死之。
縣佐
周大綸,直隸天津人,乾隆四十九年任南投社丞。五十一年十二月,賊陷南投社。大綸死之。
朱懋,浙江會稽人,道光八年任南投社丞。十二年,台匪滋事,署嘉義縣知縣邵用之為賊所困,懋急於往援,身先士卒,歿於陣。
馮起宗,浙江山陰人,乾隆四十九年任鹿仔港巡檢。五十一年,署本縣典史,賊陷縣城,起宗守監門,為監犯楊牛所害。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鎮守
郎賽,順治十三年,以固山額真到閩駐劄。十四年,攻海寇鄭成功,拔閩安鎮。
鎮守福州將軍
常青,鑲紅旗滿洲人。乾隆四十九年任。林爽文之亂,有援鹽水港、復鹿仔港功。
軍標
魏天錫,龍溪人。康熙末任右營遊擊。與同懷弟海壇鎮右營守備大猷皆善水性,能頂盔束甲遊海面,又能赤身入海底潛行二百里。朱一貴之亂,從軍奪安平鎮。安平至台灣府,水程五十里,天錫兄弟奉帥令沒海潛入府城,往還祗數刻,得其要領歸報,遂復府城。副都督藍廷珍薦將弁可當大任者二十人,天錫兄弟與焉。
督標
劉詔,康熙十五年任左營參將。十九年,大軍由山東埭、萬人洞、橫塘、灣腰樹、江東橋及江東橋水道分七路剿鄭錦於廈門,詔隨總督姚啟聖。連破陳洲、馬洲、灣腰山、觀音山、展旗、豐門澳、頭果堂、太平、石瑪、三叉河、玉洲等十九寨,斬賊四千餘,會大軍克廈門。錦遁歸臺灣。
撫標
邊士偉,甘肅涼州衛人。康熙末任左營遊擊。曉暢軍務。從征朱一貴,復安平鎮,登岸追至七鯤身。賊守險拒江,將老吾師。士偉與先鋒林亮等奮力衝殺,克復府城。同諸將取路南行,擒斬賊目鄭定瑞,遂復鳳山。
水陸提督
楊名高,遼東人。順治六年任。時大田縣為偽新建王朱由模所據,並建延平、高峰諸寨為聲援。名高率師破石磯嶺、高峰寨。賊渠成光芳約德化賊黨鄭文薦來援。名高令副將翰尚等截擊之,自率兵進圍其寨。賊窘,從東門突出,陷濠死者過半。大田賊潰,擒偽都督郭奇、偽總兵廖明正,諸寨悉降。進擊邵武。賊由建寧遁入江西新城。名高分兵為中、左、右三路,己與總兵王之綱殿後,直抵賊營,擒偽總兵李安民、王恆美等。得旨進世職二等輕車都尉。九月,海賊鄭成功由廈門陷長泰、漳浦、海澄、南靖,寇漳州,屯於鳳巢山。名高督兵擊破之。賊退據海澄。所陷諸邑,以次克復。會成功之父芝龍請以書招降成功,詔允罷兵議撫。成功怙固,突陷漳州府及泉州、興化屬縣。名高以赴援不力,革任。
馬得功,遼東人。順治十五年,以都督三等侯任。丙申,海寇圍會城,得功督師應援。會省圍既解,遂倍道追擊。陸攻則從石鼓以扼其鋒,水戰則遮峽江以奪其險。克復閩安重鎮。乘勝復連羅、福寧、官塘,威震海外。移駐泉州,結營鷺島。造巨舟百餘艘,復沿海十六城。白沙、南惠、德化、安溪等處老穴渠魁以次俘馘。建邵、汀、漳、溪濱獺窟諸寇,翦除殆盡。以積勞卒於官。
段應舉,遼東鑲藍旗人。康熙十五年,以都督同知擢任。當克復泉郡之日,誓師戒殺,秋毫無擾。寇圍海澄,應舉矢志堅守,食盡援絕,至蒸靴底皮、煮糊窗紙以為食,兵民無一叛者。城陷自殺。
陸路提督
楊捷字元凱,原籍揚州,先世仕遼,因家焉,遂為義州人。順治甲午,海寇肆逆,捷以左都督充右路總兵官,所當無敵。抵漳浦,逆聞奔竄。是時漳屬郡縣城率被寇拆毀,捷駐漳浦築城,民賴以安。遷提督江南。康熙戊午,逆復煽據廈島,蹂躪漳泉;復奉命督師入閩。時總督姚啟聖在漳,羽書旁午,趨援。捷以不先安泉而即援漳,將有腹背受敵之虞,遂長驅復惠安縣,解泉之圍,疾馳至漳,與啟聖商破敵策。是冬克江東橋、萬松關。己未春,寇拒險立巢。捷絕其要道,俟其困擊之。逆潰,擒偽將,斬馘無算。庚申,賊分據扼要,立十九寨,連絡要援以拒。捷出奇計破之。乃會師攻復海澄,進剿廈島,擊沉賊艦,斬馘不勝計。閩逆既平,溫旨調還提督江南,授昭武將軍。捷用兵如神,馭下威惠兼濟,而於民尤加意撫循,故所至將卒用命,而民人乂安。漳人為像祀之。漳浦民尤感其恩,祀於懷德書院。曾孫景素任巡海汀漳龍道,仕至總督。
吳英字為高。其先泉州人,後籍莆田。康熙二年,以平金、廈功授都司。甲寅耿變,英為浙提左軍遊擊。會寧海將軍視師,問諸將誰可膺大任者,提督首以英對,遂擢福建督標中營副將,授為先鋒。前後克復黃巖、太平、樂清、青田、象山等縣,解處州圍,破逆黨曾養性於溫州,殲海寇張拱垣、朱飛態於毛頭洋。復收捕遂昌、松陽等山寇。水陸數十戰,皆親冒矢石,先士卒,定謀制勝。每獻捷,功居首。擢副戎,任閩制府中軍。時海氛未靖,屢犯下游,英數出奇兵,敗賊於陳三埧、觀音山、江東橋,所向披靡。擢同安總戎。隨率舟師復平金廈。是歲,列郡大饑,馳請總督姚啟聖出示,許沿海百姓出界採捕,全活百萬。尋移鎮興化。適提督施琅疏平澎台,遂統陸師為副。誓眾登舟,先取八罩,選精銳焚賊巨鑑,奮勇直前,立克澎湖。凱旋入覲,奉溫旨褒嘉,賜鞍馬衣袍。調浙舟山,甫閱月,擢四川提督,凡十一年。又以閩海巖疆,授陸路提督。未幾復調水師。殫心經畫,凡關國計民生者無不悉力舉行。復以年老乞休,賜御書匾聯,加威略將軍。尋又賜詩存問。年七十六,率,贈太子少保。
福寧鎮
吳萬福,鑲紅旗漢軍人。順治十五年,任總兵。康熙元年,海賊偽總兵王士鰲、偽副將李禮泊船沙埕青嶼山,萬福遣使招降,已納款,為偽水師提督阮述、陳文達圍阻不得達。萬福親統兵夜馳嶺殺賊千餘,士鰲、禮突圍出。二年,賊將阮春雷以船二十餘竊據東蚶、長腰外島窺福寧,浙寇張煌言率五十餘艘與之合。適偽鎮林國樑陰送款,機洩,張、阮合圍之。國樑斬煌言弟嘉言,復以砲碎其船。萬福遣遊擊李應元因國樑船夾攻之,擒剿數百,毀東蚶、長腰賊巢,春雷、煌言遠遁。得旨嘉獎,加都督同知。三年,春雷、煌言復集百餘艘泊三都、青山等島。萬福約水師李長榮夾剿。長榮趨東衝口。萬福繞國樑船直抵官井洋,箭砲齊發,賊潰走東衝口。長榮師適至,遂合兵追至大洋,春雷降。萬福加右都督。十三年耿藩叛。萬福嬰城固守,城破死之,合門同殉。十九年,賜太子少保,謚忠愍。雍正二年,入祀昭忠祠。
王大來,浙江金華人。康熙十五年,任總兵。十七年,鄭錦偽總督劉國軒圍泉州,斷洛陽橋,留兵船守之。大來奉提督楊捷檄與副都統禪布會師洛陽橋南,兩路夾擊,用砲碎其船,泉州圍解。十九年,從提督及總督姚啟聖分下玉洲、三■〈氵义〉、石砲等十九寨,乘勝取廈門,亦分三路,故大來戰績與二督師等。
郭祺,陝西榆林府人。康熙六十年,任右營遊擊,練於軍事。從征朱一貴,奪安平鎮,復府城,遂同諸將竊追至鐵線橋,復鹽水港。一貴及餘黨悉就擒戮。
延山,乾隆五十二年任右營遊擊。林爽文黨莊大田陷鳳山縣,山同安平遊擊鄭嵩往太湖協剿,遂復鳳山縣。三月,復陷於賊。山與嵩並死之。
汀州鎮
景慧,陝西人。康熙末,任鎮標中營遊擊。從征朱一貴。既復府城,慧引兵復笨港,與舟師會擊,掃清殘孽,招集流亡,功與林亮、魏大猷埒。
王紹緒,四川潼府人。康熙末,任鎮標左營遊擊整。飭戎政,有輕裘緩帶風。從征朱一貴,克安平鎮,復府城。
石琳,永定人,任鎮標中營把總。康熙六十年,奉差領汀鎮兵至臺灣換營,遇台變,琳力請助戰,為賊所圍,歿於陣。事聞,與把總李茂吉、林彥、林富均予卹賜祭,廕一子以衛千總用。
漳州鎮
蘇明良,康熙末任漳浦營守備。從討朱一貴,奪安平鎮。翌日,賊數萬來犯安平。明良與諸將張左右翼連環發大砲,屍填巨港。自是賊益破膽,不敢再出鯤身。我師得長驅入府城。
葉應龍,康熙末任同安營守備。筋骨如鐵鑄,刀棍不能傷。以石擊其頭,石碎而頭無破損。蓋異人也。從征朱一貴,同前鋒先驅擊賊,破賊將鄭定瑞、蘇天威,遂奪安平鎮。副督師藍廷珍薦十六人可當大任,而以林亮、魏天錫、魏大猷及應龍為最。
王玉璧字楚珩,仁和人。武鄉試第一,順治壬辰會試復第一,殿試第一甲第一名,授福建都督僉事。時海寇屯漳,攻泉州、興化屬邑,惠安、同安告失,而漳之南靖、長泰、漳浦、詔安四縣先陷於賊。玉璧復惠安、同安,解泉州圍,隨從提督恢復漳城並四縣。玉璧以諸邑淪陷勢不得已,且漳城兵燹之餘,傾廢已盡,請免諸邑罪民以築城。海寇突陷閩安鎮,直逼省城。巡撫宜永貴命玉璧偕撫標分頭堵禦,帶兵不滿三百,出奇苦戰,用大砲打開賊木城,於西城龍腰斬奪雲梯,生擒賊首楊炯、韓泰等,賊遁去而城獲全。陞陝西延綏定邊都督同知。後調天津衛總兵。致仕家居三十年。年九十卒。
黃翼,平和人,海澄公標右鎮都督僉事。康熙十四年守漳,海賊陷城,血戰被執,不屈死。子廷玨、胞兄端、姪明揚、姪孫啟周暨女子婢妾四十八口同時殉難。十六年,大師克復漳州,予褒贈,遣官致祭,賜葬金三百兩,廕一子衛千總。
水師提督
王之鼎字公定,正白旗漢軍人。康熙十七年任水師提督。先是康熙初,由福建援剿總兵督軍剿海寇鄭錦,經數十戰克廈門、金門及古浪諸島。三年,敗賊帥王盛、林茂、裴德等,拔銅山衛。九年,授本旗副都統,管福建提督,尋調松江。及是改督福建水師。閩寇日蹙,會楚蜀間兵事方急,請移鎮要地自效。十八年,改四川提督。與賊戰永寧,被執不屈死,贈太子太保,謚忠毅。
王郡,陝西乾州人。雍正十年,由廣東潮州總兵擢福建陸路提督。會臺灣北路社番滋事,總兵呂瑞麐往剿。郡東渡應援,平之。復剿平南路,擒匪首吳福生,敘功加都督。偵知阿東一社有北崙、西崙、東崙、惡馬四地,為逆番巢窟,乃遣遊擊邱有章、李科等攻西崙,參將李蔭越、遊擊林黃彩攻東崙及惡馬,自統遊擊黃貴、守備蔡彬、蔡啟等攻北崙;並殲渠魁,招撫協從,四所廓清,進左都督。十一年移水師,言:『廈門四面環海,地少人多,加以營兵赴糴,難免匱乏之虞。臣查本衙門有官房四十七間,並魚池河溝四處,歲得賃銀伍百餘兩,可於穀價平減時買貯之,數年內可得萬餘石。累積既多,兵民可無食』。得旨嘉獎。乾隆二年疏言:『奉部文民人照營兵鳥槍尺寸製造,以資防患,而臺灣遠隔重洋,漢番雜處,恐奸民藉防患生事,小則侵界打鹿,與番搆結,大則偶遇水旱,不逞之徒弄兵為變。懇照舊例禁止』。下所司議行。十一年,以老乞休,加太子少保。卒謚勤愨。
林秀,漳浦人。康熙末,任水師提標前營遊擊。朱一貴之亂從征,先登奪安平。又由七鯤身、瀨口進兵,所向克捷。復偕蔣有成等窮追一貴,遇於大穆降,大敗之,餘黨漬散,歸降十之九。一貴夜遁下加冬,從賊不及千人,為楊旭等縛向軍前,秀功居多。
孫全謀,龍溪人。乾隆間任水師提標中營外委,累遷後營遊擊。五十二年,林爽文之亂,攻諸羅;全謀從總兵蔡攀龍由東北路赴援,至大崙竹子腳遇伏,全軍陷於正音莊,將弁被害者二十餘人,惟全謀與攀龍突圍而東,且行且戰抵諸羅,即領兵剿聚屯城下諸賊。賊平,賞戴花翎,擢臺灣水師副將。歷江浙總兵,進廣東提督。
海壇鎮
謝希賢,龍溪人。康熙間,任海壇鎮標左營遊擊。朱一貴之亂從征,克安平,同魏天錫、魏大猷以輕舟載槍砲硝磺於塗墼埕、水仔尾燒賊舟,烈焰彌空,焚巨艦四,與大兵會於府城下。既復府治,攻取北路,收諸羅縣。引兵北上,與淡水營遊擊張駥等會剿餘賊,北路千餘里悉平。
李信,康熙末任海壇鎮標右營把總。朱一貴之亂,信已換班登舟,聞變留軍前,血戰,遍體重傷,雜死屍中。妹夫王宋收埋,裹去得活。
陳宋,康熙末任海壇鎮標右營把總。朱一貴之亂,帶領鎮兵到台,戰敗被傷,望門投匿,不受偽劄。副督師藍廷珍核實報聞。
金門鎮
薄有成,武陵人。康熙五十八年任金門鎮標右營遊擊。從討朱一貴,氣吞諸賊。克復府城,同林彥等窮追一貴,遇於大穆降。一貴以殘卒千人走灣里溪。復蹙之於鐵線橋。一貴單騎走下加冬,為義民縛獻。
臺灣鎮
楊文魁字子偉,一字逸齋,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以都督僉事任總兵。時鄭氏初歸誠,臺灣新入版圖,文魁勤理營務,為兵民講解聖諭,俾知孝弟廉恥,習勤儉。立義學,聘內地名儒為之師,置學田資貧士膏火,內地入籍者益眾。時有鄭氏餘黨蔡機公者,匿島中,煽餘氛為民害,至是感服文魁威德,來就撫。先是文魁為大學士巴泰所保舉,一日,上詔巴泰曰:『藍理昨陛見,朕問臺灣總兵若何?藍理對云:練兵馬、興學校,潔己奉公,兵民相安。每日惟食腐菜。朕思楊文魁為封疆大臣,惟食腐菜,居官可謂清矣。爾素言楊文魁之異,朕不意其能若此』。時藍理又謂臺灣屯田可省兵餉,欲以台兵萬人發四千屯田,事下督撫提鎮會議。文魁疏言:『田皆民業,奪為兵田已萬不可,況兵皆內地抽調,父母妻子隔海相望,誰肯舉家渡海屯田乎』?疏入,奉俞旨,兵民歡呼載道。及舉行,軍政被劾者無怨言。所舉如林夔等多歷鎮帥有聲。二十六年,內陞本旗副都統,兵民爭繪象立祠。未至京,擢都統。
殷化行字熙如,陝西咸寧武進士,康熙二十六年任臺灣鎮總兵。台地習於悍戾,生熟番居其間,土俗難馴。化行宣布德教,稍稍興於禮讓焉。初議築城,化行言地皆浮沙,震動不常,城易傾頹,而孤懸海外,唯仗中國威靈統攝之,不恃城也。遂止築。又謂軍府所在不可無限,親入山相視,得木材,令麾下人致二株,不旬日而成木城,分建營壘,繕甲厲兵,時其訓練,遂為海外重鎮。初,鄭氏行永歷錢,既入版圖,有司請更鑄制錢,部頒「台」字錢式鎔故錢鑄之。然以「台」字不能行內地,商旅得錢,必降價易銀歸,錢日賤,至三、四千文值銀一兩。而給兵餉,則銀七錢三,兵以官值市物,民多閉匿弗與市。姦人搆煽其間,幾激民變。化行嚴防切諭而解。因以停鑄請於督撫,不聽。及補襄陽鎮總兵,入覲,具言其弊。上愕然曰:『此事殊有關係,爾亦封疆大臣,在任何以不言』?化行頓首言:『武臣不敢與錢穀事』。上曰:『爾至襄陽,言之未晚』。對曰:『越省言事,恐為通政司所阻』。上曰:『第作條奏來』。化行還鎮,即疏言之,果格於通政司。再具疏以上旨白通政,乃得達。下閩督撫議,遂停鑄。兵民以安。
歐陽凱,漳埔人,任臺灣鎮總兵官。康熙六十年四月,台寇朱一貴倡亂,豎旗於南路岡山。凱撥官兵前剿,賊勢猖獗。二十八日,凱領眾駐春牛埔,列營迎戰。五月朔,賊黨數萬雲集,凱奮身血戰,躍馬衝突。賊四面圍攻,勢窮力困,中鎗墜馬,賊刃交下,截其首去。詔贈太子少保,予卹賜祭葬,廕子弟一人,以守備用。
何勉,臺灣道標千總。賊圍竹仔腳塘,殺塘兵三人。勉獲賊黨蔡賜,梏之。賜願捕賊自效。遂獲黃潛等三十餘名。康熙六十一年,改鎮標。有朱一貴同謀賊首王忠久稽誅,督撫以勉膽勇有謀,專屬之。勉偵忠出沒鳳山一帶。忽傳有賊匪豎旗,飛遣賊線林慶、李暢往探。慶遇舊黨林豸,得其謀,言夜約李暢內應,視牛相闘火發為號,即揮眾圍何千總宅,暢從內斫其首云云。慶馳歸告變。更定時,果見李暢負長刀侍門側,隨喚入理床褥,取其刀出,鎖暢於內,曰:『好看我屋!我往牛相闘擒賊去也』。少頃,見林豸來放火,擒之賊,黨星散。有許廷珠因賊線張雲來歸命,勉令與李暢同立功,隨帶捕王忠令。廷珠等伏忠出入之徑,出不意擒之。事聞,擢福州城守右軍守備,旋擢北路營參將。北路內山水沙連等兇番,自臺灣變亂後,不納賦餉。雍正四年,當道調兵進攻。勉謂水沙連恃水里湖為險,官兵無舟,不能飛渡,請帶二百兵由北投社進取北港,大兵由水里湖進攻南港,逆番顧前不顧後,事可濟也。遂分路進。番眾聞大軍破險猝至,惶悸無措,悉來投順。詢知南港首惡骨宗匿所,即日捕得。於是南北港二十五社悉輸餉;惟內眉社兇番麻著未至,令本社縛以獻,事平。乾隆四年,由廣東總兵移臺灣鎮。八年,移南澳鄉,署本省水師提督,以目疾乞休,卒年七十二。
柴大紀,浙江江山武進士,乾隆四十八年任臺灣鎮總兵。五十一年十一月晦日,林爽文陷彰化;越七日乙巳,陷諸羅。大紀聞報,丙午領兵赴難,至灣里溪不得進,退守鹽埕。己酉,賊眾數萬猝至,民兵並力禦之,而賊來益眾。會營地有大銅砲,乃四十九年浮出海中者,用以擊之,斃賊無算,賊始遁去。明年正月壬辰,克復諸羅,獲偽軍師侯元。於是大紀留守諸羅待援師。時知縣陳良翼能得民心,民死守,至食盡無散意,奉旨改名嘉義縣。而大紀被蜚語,得罪死。
孫文元,雲南人,任鎮標左營遊擊。朱一貴之亂,賊攻府治。文元兵少勢孤,於鹿耳門內望北叩首,躍入海死。
李中揚,陝西武進士,乾隆四十八年任臺灣鎮標左營遊擊。五十一年,林爽文陷彰化縣,中揚領兵三百往援諸羅,道病,力疾而前,至諸羅,城破,死之。
武克勤,甘肅武威武進士,嘉慶八年任鎮標左營遊擊。九年四月,海賊蔡牽泊鹿港,由鹿港入鹿耳門,乘雨攻北線。克勤力禦之,兵敗遇害。
胡忠義,陝西人,任鎮標左營守備。朱一貴之亂,偕中營千總蔣子龍、把總林彥隨鎮帥歐陽凱率師禦賊於春牛埔,子龍、彥戰敗殉之,忠義中砲死。
周應遂,康熙末任鎮標中營把總。朱一貴倡亂,應遂偕把總吳益光從右營遊擊周應龍禦賊赤山,戰敗被擒。應遂道遇陳宗救回。及府治陷,往黃蘗寺為僧,與千總康朝功、把總李先春、韓勝等謀為內應,事洩奔匿。益光與劉得紫同禁朱子祠,後皆隨軍擊賊大穆降有功。
陳元,侯官人,任鎮標左營千總。朱一貴亂,元從本標右營遊擊周應龍於南路岡山禦賊,賊敗走。明日,直進赤山。又明日,賊悉眾四面圍攻,元鏖戰受創,被獲不屈死。
馬雲驥,任鎮標右營千總。朱一貴初起,雲驥與賊戰,敗,棄馬,夜行晝伏,至十八重溪,糾募鄉勇八百人,豎大清旗號據險待援。既大兵復府城,與賊戰大穆降,有功。
林端,乾隆五十一年任鎮標千總。林爽文之亂,從同知楊廷理剿賊,率民兵趨大穆降,遇賊結隊由大灣往攻鹽埕,以兵少不支,死之。
黃榮,乾隆五十一年任鎮標千總。五十二年,提督大軍至鹿港,駐許厝寮,離彰化城二十里。榮與千總吳聯貴追大軍未及,中途戰死。
盧思聰,乾隆五十一年任鎮標千總。五十二年,麻豆等三十八莊民請兵協剿,將軍常青發兵三百人令思聰率以往,莊陷,死之。
李元陞、翁朝龍,俱嘉慶間鎮標右營把總。從鎮師愛新泰攻破洲仔尾賊巢,又從攻桶盤棧、大穆降等處,克復鳳山縣城,擢千總。
臺灣水師協
周承恩,同安人,道光九年任水師協標中營遊擊、護水師副將。十二年,逆匪張丙滋事,承恩從總兵劉廷斌率兵剿之,與廷斌相失,承恩衝賊陣後,縱馬反尋,衝突數次,力竭被戕。奏入,上嘉憫之,下部加等賜卹。
遊崇功,漳浦人,任水師協左營遊擊。朱一貴之亂,崇功奉調援剿,同副將許雲併力擊敗賊眾。聞鎮營圍急,率兵赴春牛埔,而總鎮歐陽凱已陣歿,崇功手持大刀,左右衝突,殺賊三十餘人,中鎗墜馬死。事聞,與鎮標遊擊孫文元俱詔贈給拖沙拉哈番,賜卹典祭葬,各廕子弟一人,以守備用。
臺灣北路協
羅萬倉,甘肅寧夏人,任北路參將。朱一貴之亂,總兵歐陽凱戰死,府治陷,萬倉鼓勵將士堅守。賊攻北路,連發大砲攻之,仆賊旗。賊四面蝟集,萬倉突圍拒戰,兵孤無援,踰溝墜馬。賊以竹篙截其喉,猶揮刀殺賊而死。妾蔣氏聞兵敗,亦自經。詔贈給拖沙拉哈番世襲,賜卹典祭葬,廕子弟一人,以守備用。妾蔣氏詔建坊旌之。
陳徽,康熙末任北路營千總。北路奸民賴池等起應朱一貴,攻諸羅。徽與把總鄭高從、參將羅萬倉拒守。萬倉戰死,徽與鄭高遁入山,集鄉民訓練一月,攻復諸羅,斬賊目賴元改,以其頭祭羅參將。因無後繼,復為翁飛虎、江國論所奪,仍走入山。及兵至,乃出招撫賊目曾賢、李德。又從朱文等安輯各莊民社,以功議敘。
龔捷,康熙末任北路營千總。朱一貴亂,捷自八里坌奉調回營,中途遇賊,遯入北投社鼓勵番眾,招撫難民,據險殺賊,協守半線。
王郡,康熙六十一年任北路營千總兼署守備。郡本延平城守營千總,朱一貴陷臺灣府,郡奉總督令援淡水,自廈門一晝夜至,同守備陳策招撫林中棟等二千餘人,抵諸羅,奮勇殺賊。及移北路營,有奸匪百餘人在八掌溪、小溪洲拜旗作孽,殺塘兵三人。總兵藍廷珍遣弁兵搜北埔寮諸山,郡擒其魁李慶,見有積米百餘石,傳令焚燒,但收回所劫鄉民贓物以報,廷珍稱為知兵,擢本營守備。
馬步衢,署斗六門營守備。道光十二年,賊張丙圍臺灣,支黨分攻斗六門城。步衢築圍柵、濬濠溝,與縣丞方振聲協力抵禦。把總陳玉威擲火器以遏賊勢,賊乘夜縱火,蜂擁而入。步衢等持刀巷戰,各斃數賊,力竭死之。事聞,步衢以遊擊例賜卹,謚「剛歹」,給騎都世職;玉威以都司例賜卹,謚「勇烈」,給雲騎尉世職。玉威妻唐氏,亦罵賊死,誥贈恭人,謚「節烈」。詔於斗六門立祠祀之。
臺灣北路淡水營
黃曾榮字煥文,臺灣諸生,棄而從戎,補把總,遷千總。台廈道陳璸命往上淡水捕鄭盡心,曾榮相山川形勢,請於其地設營。後璸巡撫福建,遂與總督滿保合疏請添設淡水營,以曾榮為都司。
何太武任淡水營中營千總,秩滿給咨赴廈門,因病阻未內渡。朱一貴亂,陷府治,大武削髮為僧,入黃寺蘖謀內應,不克,及大兵至,復出報效。
臺灣南路營
苗景龍,陝西人,康熙五十八年任臺灣鎮南路營參將。朱一貴黨林君英等攻南路營,景龍戰敗,走萬丹港,匿漁寮三日,為賊擒,不屈死。
馬定國,陝西人,任臺灣鎮南路營守備。朱一貴亂,攻南路營,定國督兵拒戰,勢不能支,大呼曰:『我朝廷命官,豈可被擒取辱』?遂拔佩刀自刎死。事聞,與鎮標守備胡忠義俱詔予卹賜祭葬,廕一子,以衛千總用。
陳一得,康熙六十年任南路營守備。六十一年,偵知下淡水奸民林亨謀作亂,以「合心王」三字為勘合,方貿帛製旗,欲夜舉事,急發兵擒之,搜得勘合及偽劄,分遣弁兵圍捕賊黨,並獲之。
林富,長汀人,任南路營把總。台匪竊發,奉委率兵為遊擊周應龍前隊引路,至赤山,與賊戰。賊稍卻,富乘勝深入。賊厚陣圍之,攢刺而死。時有削職把總江先達、鎮標右營領旗王奇生俱力戰歿於陣。
張文學,康熙末任南路營把總。戰敗為賊所擒,與劉得紫同禁,不屈六日,遁往獅子巖為僧。大兵入台,集義民四百餘人,招回舊兵亦四百餘人,助攻賊黨,搜捕盡力。
臺灣噶瑪蘭營
張榮森,噶瑪蘭營守備。道光十二年,隨總兵劉廷斌剿賊張丙,被傷倒地,復持刀躍起,手刃數賊。賊匪深恨,割其首去。事聞,交部加等賜卹。
舊漳州鎮
張國柱,雲霄營參將。順治六年十一月,海寇鄭成功陷雲霄,國柱死之。
傅宏基,金華人,漳州城守遊擊,分防長泰縣。康熙十七年,海寇圍縣城,宏基嬰城固守,援絕城陷,被執不屈,死之。詔優卹,廕一子。
附官任未詳(據軍機處咨案補)
康熙十七年,海寇攻城,泉州陸路把總張應虎戰死。
雍正十年,臺灣守備彭捷征逆番,十一年,臺灣守備張玉剿吳福生,先後沒於陣。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北魏)郦道元,杨守敬 纂疏,熊会贞 疏
安·惟净
梁·周兴嗣
南北朝·贾思勰
唐·杜祐
(明)冯梦龙 编
(清)孫詒讓
三国·刘徽
宋·陈振孙
孙光祖
缪荃孙
周·尹喜
清·朱用纯
汉·杨雄
(宋)李弥逊撰
清·驷溪云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