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明本卷十-抱朴子内篇
明本卷十
或问儒道之先后。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为阴阳之术〔一〕,众于忌讳〔二〕,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不可遍循〔三〕;法者严而少恩,伤破仁义。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指约而易明,事少而功多〔四〕,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者也。而班固以史迁先黄老而后六经,谓迁为谬。夫迁之洽闻,旁综幽隐,沙汰事物之臧否,覈实古人之邪正。其评论也,实原本于自然,其褒贬也,皆准的乎至理。不虚美,不隐恶,不雷同以偶俗。刘向命世通人,谓为实录;而班固之所论,未可据也〔五〕。固诚纯儒,不究道意,玩其所习,难以折中。夫所谓道,岂唯养生之事而已乎?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六〕。又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七〕,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又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国之有道,贫贱者耻焉。凡言道者,上自二仪,下逮万物,莫不由之。但黄老执其本,儒墨治其末耳。今世之举有道者,盖博通乎古今,能仰观俯察,历变涉微,达兴亡之运,明治乱之体,心无所惑,问无不对者,何必修长生之法,慕松乔之武者哉〔八〕?而管窥诸生,臆断瞽说,闻有居山林之间,宗伯阳之业者,则毁而笑之曰,彼小道耳,不足算也。嗟乎!所谓抱萤烛于环堵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九〕;侣●□于迹水之中者〔一0〕,不识四海之浩汗;重江河之深,而不知吐之者昆仑也;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今苟知推崇儒术,而不知成之者由道。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酝酿彝伦者也。世间浅近者众,而深远者少,少不胜众,由来久矣〔一一〕。是以史迁虽长而不见誉,班固虽短而不见弹。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至于人事,岂独不然?故藜藿弥原,而芝英不世;枳棘被野,而寻木间秀;沙砾无量,而珠璧甚□;鸿隼屯飞〔一二〕,而鸾凤罕出;虺蜴盈薮,而虬龙希觌;班生多党,固其宜也。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为国,能令七政遵度,二气告和,四时不失寒燠之节,风雨不为暴物之灾,玉烛表升平之征〔一三〕,澄醴彰德洽之符〔一四〕,焚轮虹霓寝其祅〔一五〕,颓云商羊戢其翼〔一六〕,景耀高照,嘉禾毕遂,疫疠不流,祸乱不作,□垒不设,干戈不用,不议而当,不约而信,不结而固,不谋而成,不赏而劝,不罚而肃,不求而得,不禁而止,处上而人不以为重,居前而人不以为患,号未发而风移,令未施而俗易,此盖道之治世也。故道之兴也,则三五垂拱而有余焉。道之衰也,则叔代驰骛而不足〔一七〕焉。夫唯有余,故无为而化美。夫唯不足,故刑严而奸繁。黎庶怨于下,皇灵怒于上。或洪波横流〔一八〕,或亢阳赤地,或山谷易体,或冬雷夏雪,或流血漂橹,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城愈高而冲愈巧,池愈深而梯愈妙〔一九〕,法令明而盗贼多,盟约数而叛乱甚,犹风波骇而鱼鳖扰于渊,纤罗密而羽禽躁于泽,豺狼众而走兽剧于林,爨火猛而小鲜糜于鼎〔二0〕也。君臣易位者有矣,父子推刃者有矣,然后忠义制名于危国,孝子收誉于败家。疾疫起而巫医贵矣,道德丧而儒墨重矣。由此观之,儒道之先后,可得定矣。”
或问曰:“昔赤松子王乔琴高老氏彭祖务成郁华〔二一〕皆真人,悉仕于世,不便遐遁,而中世以来,为道之士,莫不飘然绝迹幽隐,何也?”抱朴子答曰:“曩古纯朴,巧伪未萌,其信道者〔二二〕,则勤而学之,其不信者,则嘿然而已。谤毁之言,不吐乎口,中伤之心,不存乎胸也。是以真人徐徐于民间,不促促于登遐耳。末俗偷薄,雕伪弥深,玄淡之化废,而邪俗之党繁,既不信道,好为讪毁,谓真正为妖讹,以神仙为诞妄,或曰惑众,或曰乱群,是以上士耻居其中也。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睹几而作,不俟终日。故赵害鸣犊,而仲尼旋轸〔二三〕,醴酒不设,而穆生星行〔二四〕,彼众我寡,华元去之〔二五〕。况乎明哲,业尚本异,有何恋之当住其间哉?夫渊竭池漉,则蛟龙不游,巢倾卵拾,则凤凰不集,居言于室,而翔鸥不下,凡卉春翦,而芝蓂不秀,世俗丑正,慢辱将臻,彼有道者,安得不超然振翅乎风云之表,而翻尔藏轨于玄漠之际乎?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夫入九室以精思〔二六〕,存真一以招神者,既不喜喧哗而合污秽〔二七〕,而合金丹之大药,炼八石之飞精〔二八〕者,尤忌利口之愚人〔二九〕,凡俗之闻见,明灵为之不降,仙药为之不成,非小禁也,止于人中,或有浅见毁之有司〔三十〕,加之罪福,〔三一〕或有亲旧之往来,牵之以庆吊,莫若幽隐一切,免于如此之臭鼠矣。彼之邈尔独往,得意嵩岫〔三二〕,岂不有以乎?或云: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此皆为仙药已成,未欲升天〔三三〕,虽在三军,而锋刃不能伤,虽在都市,而人祸不能加〔三四〕,而下士未及于此,故止山林耳。不谓人之在上品者,初学道当止于三军都市之中而得也,然则黄老可以至今不去也。”
或问曰:“道之为源本,儒之为末流,既闻命矣,今之小异,悉何事乎?”抱朴子曰:“夫升降俯仰之教,盘旋三千之仪,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三五〕,欢忧礼乐之事,经世济俗之略,儒者之所务也。外物弃智,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儒者祭祀以祈福,而道者履正以禳邪。儒者所爱者势利也,道家所宝者无欲也。儒者汲汲于名利,而道家抱一以独善。儒者所讲者,相研之簿领也。道家所习者,遣情之教戒也。夫道者,其为也,善自修以成务〔三六〕;其居也,善取人所不争;其治也,善绝祸于未起;其施也,善济物而不德;其动也,善观民以用心;其静也,善居慎而无闷〔三七〕。此所以为百家之君长,仁义之祖宗也,小异之理,其较如此,首尾污隆,未之变也。” 或曰:“儒者,周孔也,其籍则六经也,盖治世存正之所由也,立身举动之准绳也,其用远而业贵,其事大而辞美,有国有家不易之制也。为道之士,不营礼教,不顾大伦,侣狐貉于草泽之中,偶猿猱于林麓之闲,魁然流摈,与木石为邻,此亦东走之迷,忘葵之甘也。”抱朴子答曰:“摛华骋艳,质直所不尚,攻蒙救惑,畴昔之所餍,诚不欲复与子较物理之善否,校得失于机吻矣。然观孺子之坠井,非仁者之意,视瞽人之触柱,非兼爱之谓耶?又陈梗概〔三八〕,粗抗一隅。夫体道以匠物,宝德以长生者,黄老是也。黄帝能治世致太平,而又升仙,则未可谓之后于尧舜也。老子既兼综礼教,而又久视,则未可谓之为减周孔也〔三九〕。故仲尼有窃比之叹〔四十〕,未闻有疵毁之辞,而末世庸民,不得其门,修儒墨而毁道家,何异子孙而骂詈祖考哉?是不识其所自来,亦已甚矣。夫侏儒之手,不足以倾嵩华;焦侥之胫〔四一〕,不足以测沧海;每见凡俗守株之儒,营营所习,不博达理,告顽令嚚〔四二〕,崇饰恶言,诬诘道家,说糟粕之滓,则若睹骏马之过隙也,涉精神之渊,则沦溺而自失也〔四三〕。犹斥鷃之挥短翅〔四四〕,以凌阳侯之波,犹苍蝇之力驽质〔四五〕,以涉昫猿之峻〔四六〕,非其所堪,袛足速困。然而喽喽守于局隘〔四七〕,聪不经旷,明不彻离〔四八〕,而欲企踵以包三光,鼓腹以奋雷灵〔四九〕,不亦蔽乎?盖登旋玑之眇邈,则知井谷之至卑,睹大明之丽天〔五十〕,乃知鹪金之可陋〔五一〕。吾非生而知之,又非少而信之,始者蒙蒙,亦如子耳,既观奥秘之宏修,而恨离困之不早也。五经之事,注说炳露,初学之徒,犹可不解。岂况金□玉札,神仙之经,至要之言,又多不书。登坛歃血,乃传口诀,苟非其人,虽裂地连城,金璧满堂,不妄以示之。夫指深归远,虽得其书而不师受,犹仰不见首,俯不知跟〔五二〕,岂吾子所详悉哉?夫得仙者,或升太清,或翔紫霄,或造玄洲〔五三〕,或栖板桐〔五四〕,听钧天之乐〔五五〕,享九芝之馔,出携松羡于倒景之表〔五六〕,入宴常阳于瑶房之中〔五七〕,曷为当侣狐貉而偶猿狖乎?所谓不知而作也。夫道也者,逍遥虹霓,翱翔丹霄,鸿崖六虚〔五八〕,唯意所造。魁然流摈,未为戚也。牺腯聚处,虽被藻绣〔五九〕,论其为乐,孰与逸麟之离群以独往,吉光坼偶而多福哉〔六十〕?”
校释〔一〕先以为阴阳之术孙校:“先”下当有脱文。校勘记:荣案卢本“先”作“夫”。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亦作“夫”。
〔二〕众于忌讳校补云:“于”字无义,疑“相”之草书,形近之讹。 〔三〕不可遍循“遍循”原作“偏修”。校补云“偏”当作“遍”,“修”当作“循”,并字之误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索隐曰:不可遍循,言难尽用也。抱朴所言,实本史记。今据改。
〔四〕指约而易明事少而功多上述儒、墨、道、法、阴阳之要旨,略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五〕未可据也孙校:“据”藏本作“遽”。
〔六〕立天之道至曰仁与义语见周易说卦。
〔七〕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语见周易系辞上。
〔八〕慕松乔之武者哉孙校:“武”藏本作“式”。案鲁藩本、慎校本亦作“式”。
〔九〕天光之焜烂焜烂,光明灿烂。
〔一十〕侣●□于迹水之中●,音雠,小鱼。□同虾。
〔一一〕由来久矣“由”鲁藩本、慎校本作“其”。
〔一二〕鸿隼屯飞孙校:“鸿”刻本作“鹰”。案:屯,难也。 〔一三〕玉烛表升平之征春夏秋冬四气和谓之玉烛,见尔雅释天。
〔一四〕澄醴彰德洽之符澄醴即醴泉。尔雅释天云: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一五〕焚轮虹霓寝其祅焚轮,颓风,即暴风从上下降。尔雅释天云:“焚轮谓之颓”。此句言颓风与虹霓并不为害。颓同颓。
〔一六〕颓云商羊戢其翼商羊,鸟名。此句言暴风不起,乱云不翻,商羊亦不飞舞。
〔一七〕叔代驰骛而不足叔代,指衰世之人。驰骛,谓劳碌奔走。
〔一八〕或洪波横流孙校:藏本无“或”字。明案鲁藩本亦无。
〔一九〕池愈深而梯愈妙孙校:二“愈”字藏本作“逾”。明案鲁藩本亦作“逾”。 〔二十〕小鲜糜于鼎鲜,生鱼。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孙校:“糜”藏本作“麋”。 〔二一〕老氏彭祖务成郁华校补云:务成郁华,道家有二说。太上老君开天经(云笈七签二)云,伏羲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帝尧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务成子。此谓务成郁华诸仙,皆老子化身,盖本道家旧说也。葛氏神仙传辨之云,夫有天地则有道术,道术之士,何时暂乏。是以伏羲以来,至于三代,显名道术,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也。是抱朴不取旧说者矣。今以老子、务成、郁华并列,正可与神仙传相印证。
〔二二〕其信道者孙校:“其”下藏本有“明”字。案鲁藩本、慎校本亦有“明”字。
〔二三〕赵害鸣犊而仲尼旋轸史记孔子世家云:孔丘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
〔二四〕醴酒不设而穆生星行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遂谢病去。
〔二五〕彼众我寡华元去之左传宣公二年:郑伐宋,宋师败绩,囚华元。宋人以车马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见叔牂云云。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二六〕入九室以精思九室,修道之静室。
〔二七〕既不喜喧哗而合污秽孙校:刻本无“合”字,按当有脱误,未详。明案“合”疑当作“沾”,涉下文“合金丹”而误。
〔二八〕炼八石之飞精神仙传老子传云:“所出度世之法,九丹八石”等。八石见前论仙篇注。校勘记:御览六百七十“精”作“英”。
〔二九〕尤忌利口之愚人孙校:“人”下藏本有“忌”字,非。 〔三十〕或有浅见毁之有司孙校:“毁”字当衍。
〔三一〕加之罪福孙校云“之”下当脱“以”字,“福”当作“祸”。
〔三二〕得意嵩岫孙校云:“嵩”一本作“岩”。
〔三三〕未欲升天校勘记:御览六百七十作“未欲轻举”。
〔三四〕而人祸不能加校勘记:御览六百七十“人祸”作“凶祸”。 〔三五〕轻身重义之节孙校:“义”藏本作“命”。案鲁藩本亦作“命”。 〔三六〕其为也善自修以成务孙校:“其”藏本作“无”,误。
〔三七〕其静也善居慎而无闷孙校:“慎”当作“真”。
〔三八〕耶又陈梗概孙校:“耶”当作“即”。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耶又”作“又聊”。
〔三九〕未可谓之为减周孔也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减”下有“于”字。
〔四十〕仲尼有窃比之叹孔丘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云云。孔丘谓弟子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盖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也。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此即谓仲尼有窃比之叹。 〔四一〕焦侥之胫焦侥亦作僬侥。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列子汤问篇: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
〔四二〕告顽令嚚孙校:“令”当作“舍”。
〔四三〕则沦溺而自失也孙校:“则”下当脱二字。
〔四四〕斥鷃之挥短翅斥鷃亦作尺鷃,小鸟。
〔四五〕犹苍蝇之力驽质孙校“犹”字当衍,藏本脱“苍”字“之”字。明案鲁藩本亦脱“苍”“之”二字,“蝇”讹为“鱦”。
〔四六〕以涉昫猿之峻原校:“昫”一作“日”。孙校:“昫”当作“眴”。
〔四七〕然而喽喽守于局隘喽喽,烦琐貌。
〔四八〕聪不经旷明不彻离旷,师旷,耳聪能善辨音。离,离朱,古之明目者。
〔四九〕鼓腹以奋雷灵孙校:“奋”当作“夺”。 〔五十〕睹大明之丽天大明,指日月。
〔五一〕知鹪金之可陋鹪金,疑谓鹪明鸟羽上之金光。
〔五二〕俯不知跟孙校:“跟”藏本作“根”。案鲁藩本亦作“根”。 〔五三〕或造玄洲玄洲,十洲之一,人迹罕绝处。海内十洲记云:玄洲在北海之中,上有太玄都,饶金芝玉草。 〔五四〕或栖板桐原校:“板”或作“枝”。明案:板桐,山名,昆仑墟三山之一。楚辞庄忌哀时命云:望阆风之板桐。洪氏补注引博雅曰: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板桐、玄圃。
〔五五〕听钧天之乐钧天之乐,古神话传说天上之音乐。昔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其声动人心。见史记赵世家。
〔五六〕出携松羡于倒景之表松,赤松子;羡,羡门子高,传说皆是古之仙人。见刘向列仙传王圆照校正本。
〔五七〕入宴常阳于瑶房之中常,平常生;阳,陵阳子明,皆是所谓修道之人,见列仙传。
〔五八〕鸿崖六虚六虚,上下四方。
〔五九〕牺腯聚处虽被藻绣牺,宗庙之牲,色纯白曰牺,如牺牛牺羊。腯,豕豚肥盛。庄周不欲为被文绣之牺牛,见庄子列御寇篇。 〔六十〕吉光坼偶而多福吉光,神兽,见对俗篇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王仕云
宋·宝昙
宋·毛滂
梁·陶宏景
清·李德洽
清·薛绍元
清·黄元吉
唐·李恕
(南北朝)傅昭
黄质
清·盛大士
(明)罗贯中 原著 (清)毛宗岗 评改
(南朝齐)谢赫
北凉·浮陀跋摩
(清)谢泰阶
清·朱玉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