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六十七回 严助奉诏定远方 闽越杀王奉汉令-西汉野史
第六十七回 严助奉诏定远方 闽越杀王奉汉令
话说当日窦婴与田蚡同时免官,皆以列侯家居,自表面观之,二人失意正复相等,然而内中情形,却大不相同。窦婴生性不善趋时,全借窦太后为泰山之靠。今既触怒窦太后,将他疏远,平时罕得进见,遇事不与商议,即使偶然进言,亦不见听。名为外戚,并无一毫势力。田蚡虽亦为窦太后所不喜,尚有王太后可以倚赖,况论起戚谊,算是武帝母舅,比窦婴亦自较亲,故罢官之后,仍然得势,常在武帝左右,言事每多听从,田蚡以此日加骄横。
一日,忽报闽越王郢,发兵攻击东瓯,东瓯遣人前来告急。
武帝因问田蚡,应否发兵救之。田蚡对道:“越人自相攻击,本其常事,不足劳中国往救。况越地当秦时已弃之,不属中国,尽可置之不理。”时严助在旁,闻言即诘问田蚡道:“越地本我属国,今为邻国所困,特来告急,朝廷置之不救,将何以服万国?若谓为秦所弃,则秦连咸阳亦皆弃之,何况于越?今所论者,在吾力能救与否耳。”田蚡被驳,无言退去。
原来严助自从对策被擢为中大夫,常在武帝左右,甚得宠幸,如今数言驳倒田蚡。武帝听了,点首称善,遂对严助道:“太尉不足与计,今决意往救东瓯,但吾新即位,不欲便出虎符,向郡国发兵,惊动天下人耳目。汝可持节前往会稽郡,命郡守发兵往救。”严助奉命起行,到了会稽,传武帝之诏,令其发兵。郡守见严助并无虎符为验,意欲依法拒绝,正在迟疑不决。严助知得郡守意思,心恐误了使命,忽想起自己持节出使,例许专杀,遂故意发怒,斩一司马示威。一面将武帝不发虎符之意告知郡守,郡守方才悚然听命。克日调齐兵队,由严助带领出发。
说起闽越与东瓯,皆是蛮夷。秦时曾以其地为闽中郡,与南越通称为百越。及汉定天下,高祖立故闽越君长无诸为闽越王,建都冶县;惠帝又立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两国境土相连,其地势东南近海,西接南越,西北与汉会稽、豫章二郡交界。交界之处,皆是高滩峻岭,道路难行。加以地气暑泾,不便行军,如今严助欲救东瓯,特改由海道前往。
闽越王无诸与东海王摇,同为越王勾践之后,本属一族。
先是七国反时,吴王刘濞兵败,走至丹徒,被东瓯人诱杀。太子刘驹,逃入闽越,心怨东瓯,欲借闽越之兵,报复父仇。日夜进劝王郢,吞并东瓯。王郢听从其计,遂于建元三年起兵往攻东瓯。王郢心想道路险远,汉兵未必来救,量着东瓯国小,无力抵御,定可破灭。及闻严助竟由海道进兵,心中恐惧,连忙将兵退回本国。
当日严助带领军队,乘坐战舰,浮海南下,到了东瓯。东瓯王出迎,严助问知闽越早巳退兵,地方安静无事,甚是欢喜。
暗想闽越畏我声威,此来不战而定,已算出于意料之外。论理本应进兵闽越,讨其擅攻邻国之罪。但恐他未必肯服,万一出兵抵拒,我兵不能取胜,以致损失国威,反为不美。不如趁此收场,免得画蛇添足。严助想定,遂传令班师,仍由海道回国。
东瓯王见严助就此退兵,并不向闽越声讨其罪,默计我与闽越已结仇隙,不久必又来攻。若屡向汉廷告急,也觉厌烦。
况汉兵远道来救,或恐缓不及事,一旦被其破灭,举国人民,不遭杀戮,亦被掳掠成为奴隶。似此提心吊胆,日夜不安,不如弃了国家,迁往内地,尚得保全生命,安居过日。于是将此意告知严助,严助奏闻武帝,允其所请。遂将东瓯全国人众,移到江淮之间,拨与土地居祝闽越王郢,自从收兵回国,惟恐汉兵来讨,过了一时,闻说严助班师,又闻东瓯全国内徙,现在其地空虚,王郢大喜,急将人民移往居住,于是不费一兵,不折一矢,竟完全将东瓯占领。
闽越王郢既得东瓯,贪心不足,又想吞并南越。到了建元六年,复兴兵往攻南越。南越王胡遣人上书告急,其书道:两粤俱为藩臣,毋擅兴兵相攻击。今东粤檀兴兵侵臣不敢兴兵,唯天子诏之。
武帝览书,深嘉南越王能守职遵约。即下诏命大行王恢、大司农韩安国为将军,各率兵队,一由豫章,一由会稽,两路合攻闽越,讨其背约之罪。闽越王郢闻知汉兵来讨,遣兵据守险阻,预备抵抗。却有闽越王之弟余善,见事势不妙,遂暗地与宗族密议道:“今王未曾请命天子,擅自发兵攻击邻国,以致天子兴师来讨。汉兵既众且强,即使侥幸被我战胜,以后必然更来,直至灭国乃止。为今之计,不如杀王以谢天子。天子若肯就此罢兵,我国固得保全,倘仍不允,然后与战,战复不胜,再逃入海。吾计如此,不知众意若何?”众人闻说,同声称善。于是余善遣人将王郢刺死,割下首级,送到王恢军前,请求罢兵。王恢道:“我此来本为讨王,今不战而得王头,乃是莫大利益。”遂顿兵不进,使人将此事通知韩安国,一面遣使奉闽越王之头,驰驿报闻武帝。武帝下诏两将,命其班师。
又查得此次闽越兴兵,独有无诸之孙繇君丑,并不预谋,乃立丑为闽繇王。谁知余善自从刺死王郢,威行国中,人民多服,居然自立为王,繇王不能制止。后为武帝所闻,心想单为余善一人,犯不着起兵往讨,且念其有功未赏,遂下诏立余善为东粤王,与繇王同居一国。
武帝既平闽越,遂遣严助前往南越,告知此事,并谕意南越王胡,令其入朝。南越王胡闻诏,顿首谢道:“天子乃幸兴兵诛闽越,臣虽死无以报德,谨遣太子婴齐入京宿卫。”又对严助道:“小国新遭兵火,应请使者先行,胡不日束装就道。”严助既去,南越大臣谏阻赵胡道:“先王有言,奉事天子,但求不至失礼,不可为好言所诱,便行入朝。入朝之后,不得复归,必至亡国。”赵胡见说,遂称病不肯入见。先是淮南王刘安,闻武帝征讨闽越,上书谏阻。武帝虽然不听,却念他是一番好意。此次严助由南越奉使回京,武帝命其顺路前至淮南,告知平定闽越之事。严助由淮南回京,备述淮南王刘安闻言顿首谢过。武帝大悦,因问严助意中何欲,严助对道:“愿为会稽太守。”武帝遂拜严助为会稽太守。
当日武帝招求文学之士,严助最为先进,此外尚有东方朔、司马相如、枚皋、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徐乐、严安、终军、胶仓、庄葱奇诸人,陆续进用。就中最得亲近者,为严助、东方朔、司马相如、枚皋等。未知东方朔等为人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宋祁
元·刘郁
明·陆深
宋·王宗稷
(明)方以智
唐·李隆基
唐·白居易
晋·杨泉
唐·韩愈
李修行
清·云川道人
西晋·竺法护
元结
五代·王松年
孫子
唐·裴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