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三十六-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起昭阳大渊献,尽著雍执徐,凡六年。
孝平皇帝下
元始三年(癸亥、三)
①春,太后遣長樂少府夏侯藩、宗正劉宏、尚書令平晏納采見女。
〔婚有五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陸德明曰:采,音七在翻,擇也。師古曰:謂采擇其可者。〕
還,奏言:「公女漸漬德化,
〔漸,音沾。〕
有窈窕之容,
〔窈窕,幽閒也。王肅曰:善心曰窈,善容曰窕。〕
宜承天序,奉祭祀。」太師光、大司徒宮、大司空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劉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積,
〔百官表:太常有太卜、太史等令。師古曰:皮弁,以鹿皮為冠,形如人手之弁合也。素積,調素裳也。朱衣而素裳。積,謂襞績,若今之邝為也。邝,音雛戀翻。賢曰:素積者,積以為裳也,言要中辟積也。賈公彥曰: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積素以為裳。〕
以禮雜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
〔兆,卜也。卦,筮也。孟康曰:金、水相生也。張晏曰:金王則水相也。遇父母則泰卦,乾下坤上,天下於地,是配享之卦。師古曰:王,音于放翻。原父曰:但言父母得位,安知是泰卦乎!相,息亮翻。〕
所謂康強之占,逢吉之符也。」
〔洪範曰: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
又以太牢策告宗廟。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千,為錢二萬萬;」莽深辭讓,受六千三百萬,而以其四千三百萬分予十一媵家及九族貧者。
〔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孫之親。按漢書王莽傳:「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莽深辭讓,受四千萬,而以其三千三百萬予十一媵家。群臣復言:「今皇后受聘,踰群妾亡幾。」有詔,復益二千三百萬,為三千萬。莽復以其千萬分予九族貧者。又按杜佑通典:聘后黃金二萬斤,漢呂后為惠帝聘魯元公主故事也。予,讀曰與。〕
②夏,安漢公奏車服制度,吏民養生、送終、嫁娶,奴婢、田宅、器械之品,立官稷,
〔元始元年,莽號安漢公。至是始書以冠事,表其所從來者漸矣。通鑑凡書權臣例始此。如淳曰:郊祀志:已有官社,未有官稷,遂立官稷於官社之後。臣瓚曰:漢初,除秦社稷,立漢社稷;其後又立官社,配以夏禹,而不立官稷。師古曰:淳、瓚二說皆未盡也。初立官稷於官社之後,是為一處。今更創置建於別所,不相從也。〕
及郡國、縣邑、鄉聚皆置學官。
〔張晏曰:聚,邑落名也。師古曰:聚,音才喻翻。〕
③大司徒司直陳崇使張敞孫竦草奏,
〔師古曰:草,謂創立其文。〕
盛稱安漢公功德,以為:「宜恢公國令如周公,
〔成王以周公有勳勞於天下,封以曲阜地方七百里。〕
建立公子令如伯禽,
〔魯頌閟宮之詩曰: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於魯。〕
所賜之品亦皆如之,
〔魯公之封於魯也,賜以附庸,殷民六族,大路,大旂,封父之繁弱,夏后氏之璜,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白牡之牲,郊雍之禮。〕
諸子之封皆如六子。」
〔周公六子,封於凡、蔣、邢、茅、胙、祭。師古曰:六子,伯禽之弟也。祭,側界翻。〕
太后以示群公。群公方議其事,會呂寬事起。
初,莽長子宇非莽隔絕衛氏,
〔隔絕事見上卷元年。長,知兩翻。〕
恐久後受禍,即私與衛寶通書,教衛后上書謝恩,
〔上,時掌翻;下同。〕
因陳丁、傅舊惡, 冀得至京師。莽白太皇太后,詔有司褒賞中山孝王后,益湯沐邑七千戶。衛后日夜啼泣,思見帝面,而但益戶邑;宇復教令上書求至京師。
〔復,扶又翻。〕
莽不 聽。宇與師吳章及婦兄呂寬議其故,章以
【章:甲十六行本「以」下有「為」字;乙十一行本同。】
莽不可諫而好鬼神,
〔好,呼到翻。〕
可為變怪以驚懼之,章因推類說令歸政衛氏。
〔推類者,因變怪而推言事類如洪範五行傳,以說莽也。說,輸芮翻。〕
宇即使寬夜持血灑莽第,門吏發覺之;莽執宇送獄,飲藥死。宇妻焉懷子,
〔師古曰:焉,其名。〕
繫獄,須產子已,殺之。
〔師古曰:須,待也。已,訖也。〕
甄邯等白太后,下詔曰:「公居周公之位,輔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誅,不以親親害尊尊,朕甚嘉之!」莽盡滅衛氏支屬,唯衛后在。吳章要斬,磔尸東市門。
〔要,與腰同。磔,陟格翻,裂也,張也。〕
初,章為當世名儒,
〔章治尚書經,為博士。〕
教授尤盛,弟子千餘人。莽以為惡人黨,皆當禁錮不得仕宦,門人盡更名他師。
〔師古曰:更以他人為師,諱不言是章弟子。更,工衡翻。〕
平陵云敞時為大司徒掾,
〔姓譜:侫,出自祝融之後,為侫國;後去邑為云。〕
自劾吳章弟子,
〔劾,戶僙翻。〕
收抱章尸歸,棺斂葬之,
〔師古曰:棺,音工喚翻。斂,音力贍翻。〕
京師稱焉。
莽於是因呂寬之獄,遂窮治黨與,連引素所惡者悉誅之。
〔治,直之翻;下同。惡,烏路翻。〕
元帝女弟敬武長公主素附丁、傅,
〔長,知兩翻。〕
及莽專政,復非議莽;
〔復,扶又翻。〕
紅陽侯王立,莽之尊屬;
〔立,莽叔父也。〕
平阿侯王仁,素剛直;
〔仁,譚子也。〕
莽皆以太 皇太后詔,遣使迫守,令自殺。
〔使,疏吏翻;下同。令,力丁翻。〕
莽白太后,主暴病薨;
〔主,言敬武公主。〕
太后欲臨其喪,莽固爭而止。甄豐遣使者乘傳案 治衛氏黨與,
〔傳,知戀翻。〕
郡國豪桀及漢忠直臣不附莽,
【章:甲十六行本「莽」下有「者」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皆誣以罪法而殺之。何武、鮑宣及王商子樂昌侯安、
〔涿郡王商,相成帝者也。〕
辛慶忌三子護羌校尉通、函谷都尉遵、水衡都尉茂、南郡太守辛伯皆坐死。
〔何武不舉莽為大司馬。鮑宣素有強項名。王商與王鳳不協,為所擠陷,忿毒而死;其子安不附王氏;辛慶忌本王鳳所成,莽見其三子皆能,欲親厚之;辛茂自以名臣子孫,兄弟並顯列,不宜附莽,又不甚詘事甄豐、甄邯;伯亦辛氏之族:故并及禍。〕
凡死者數百人,海內震焉。北海逢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
〔莽殺其叔父,又自殺其冢嫡,是滅其天性也;殺其君之祖姑,又盡除忠直之臣,是無君也;故曰三綱絕矣。逢,皮江翻。〕
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
〔萌時學於長安。賢曰:漢宮殿名:東都門,今名青門。註又見昭紀。〕
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莽召明禮少府宗伯鳳
〔宗伯,姓也。鳳,名也。鳳明於禮,官為少府。少,詩照翻。〕
入說為人後之誼,白令公卿、將軍、侍中、朝臣並聽,
〔說為人後者義不得顧私親。師古曰:白令皆聽之。朝,直遙翻。〕
欲以內厲天子而外塞百姓之議。
〔厲,諷厲也。厲者,磨錯垢故以就新,取此義也。師古曰:塞,止也。塞,悉則翻。〕
先是,秺侯金日磾子賞、都成侯金安上子常皆以無子國絕,
〔先,悉薦翻。秺,音勡。磾,丁奚翻。〕
莽以
【章:甲十六行本「以」下有「日磾」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曾孫當及安上孫京兆尹欽紹其封。
〔當,日磾曾孫也。〕
欽謂「當宜為其父、祖立廟,
〔晉灼曰:當是賞弟建之孫。此言當自為其父及祖父建立廟也。為,于偽翻。〕
而使大夫主賞祭也。」
【章:甲十六行本無「也」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也」作「事」;張校同。】
〔如淳曰:以賞故國君,使大夫掌其祭事。臣瓚曰:當是支庶,上繼大宗,不得顧其私親也。而欽令尊其父、祖以續日磾,不復為賞後,而令大夫主掌祭事。師古曰:瓚說是。〕
甄邯時在旁,廷叱欽,因劾奏「欽誣祖不孝,大不敬;」下獄,自殺。
〔劾,戶僙翻:下,遐稼翻。〕
邯以綱紀國體,無所阿私,忠孝尤著,益封千戶。更封安上曾孫湯為都成侯。湯受封日,不敢還歸家,以明為人後之誼。
④是歲,尚書令潁川鍾元為大理。
〔哀帝元壽二年,復改廷尉為大理。〕
潁川太守陵陽嚴詡
〔地理志,陵陽縣屬丹陽郡。〕
本以孝行為官,
〔行,下孟翻。〕
謂掾、史為師友,
〔掾,俞絹翻。〕
有過輒閉閤自責,終不大言。郡中亂。
〔史言世降俗薄,徒善不足以為政。〕
王莽遣使徵詡,官屬數百人為設祖道,
〔為,于偽翻。〕
詡據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徵,不宜若此!」詡曰:「吾哀潁川士,身豈有憂哉!我以柔弱徵,必選剛猛代;代到,將有僵仆者,
〔師古曰:僵,偃也。仆,顛也。僵,音薑。仆,音赴。〕
故相弔耳!」詡至,拜為美俗使者;
〔文穎曰:宣美風化使者。〕
徙隴西太守
【章:甲十六行本「守」下有「平陵」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何並為潁川太守。並到郡,捕鍾元弟威及陽翟輕俠趙季、李款,皆殺之;郡中震栗。
〔地理志,陽翟縣屬潁川郡。翟,音直格翻。〕
四年(甲子、四)
①春,正月,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以配上帝。
〔師古曰:郊祀,祀於郊也。宗,尊也,祀於明堂也。上帝,太微五帝也;一曰:昊天上帝也。王肅曰:上帝,天也。馬融曰:上帝,泰一之神,在紫微宮,天之最尊者。杜佑曰:元氣廣大則稱昊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②改殷紹嘉公曰宋公,周承休公曰鄭公。
〔成帝綏和元年,封殷紹嘉公,進周承休侯爵為公,為二王後。〕
③詔:「婦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歲已下,家非坐不道、詔所名捕,
〔張晏曰:名捕,謂下詔所特捕也。〕
他皆無得繫;其當驗者即驗問。
〔師古曰:就其所居而問。〕
定著令!」
④二月,丁未,遣大司徒宮、大司空豐等奉乘輿法駕迎皇后於安漢公第,授皇后璽紱,
〔乘,繩證翻。續漢志:皇后綬,與乘輿同,四采黃、赤、縹、紺,長丈九尺九寸,五百首。璽,蓋亦玉璽也。師古曰:紱,所以繫璽,音弗。考異曰:王莽傳云「四月,丁未」,平紀云「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下云「夏,皇后見于高廟」。外戚傳云明年春,迎皇后於安漢公第。然則言四月者誤也。〕
入未央宮。大赦天下。
⑤遣太僕王惲等八人各置副,假節,
〔副,副使也。惲等持節,其副則假之以節。惲,於粉翻。〕
分行天下,
〔行,下孟翻。〕
覽觀風俗。
⑥夏,太保舜等及吏民上書者八千餘人,咸請「如陳崇言,加賞於安漢公。」章下有司,
〔下,遐稼翻;下同。〕
有司請「益封公以召陵、新息二縣及黃郵聚、新野田;
〔新息、召陵二縣,屬汝南郡。續漢志,南陽郡新野縣有東鄉,故新都,王莽所封也;又有黃郵聚。聚,才諭翻。〕
采伊尹、周公稱號,加公為宰衡,
〔伊尹曰阿衡,周公位冢宰。稱,尺證翻。〕
位上公,三公言事稱『敢言之』;賜公太夫人號曰功顯君;
〔莽母也。〕
封公子男二人安為褒新侯,臨為賞都侯;
〔莽封新都侯,析其國名二字,加「褒」、「賞」,以封其二子。〕
加后聘三千七百萬,合為一萬萬,以明大禮;太后臨前殿親封拜,安漢公拜前,二子拜後,如周公故事。」
〔成王之侯伯禽於魯也,周公拜前,魯公拜後。〕
莽稽首辭讓,
〔稽,音啟。〕
出奏封事:「願獨受母號,還安、臨印韍及號位戶邑。」
〔韍,即紱;音弗。〕
事下,
〔下,遐稼翻。〕
太師光等皆曰:「賞未足以直功;
〔師古曰:直,當也。〕
謙約退讓,公之常節,終不可聽。忠臣之節亦宜自屈,而伸主上之義。宜遣大司徒、大司空持節承制詔公亟入視事;詔尚書勿後受公之讓奏。」
〔復,扶又翻;下同。〕
奏可。莽乃起視事,止減召陵、黃郵、新野之田而已。
莽復以所益納徵錢千萬遺太后左右奉共養者。
〔遺,于季翻;下同。白虎通曰:納徵用玄纁。共,居用翻。養,弋向翻。〕
莽雖專權,然所以誑耀媚事太后,下至旁側長御,方故萬端,賂遺以千萬。數白尊太后姊、妹號皆為君,食湯沐邑。
〔姊君挾為廣恩君,君力為廣惠君,君弟為廣施君。〕
以故左右日夜共譽莽。
〔譽,音余。〕
莽又知太后婦人,厭居深宮中,莽欲虞樂以市其權,
〔樂,音洛。〕
乃令太后四時車駕巡狩四郊,
〔張晏曰:市權者,以遊觀之樂易其權,若市賈然。師古曰:虞,與娛同。邑外謂之郊,近二十里也。仲馮曰:言郊,不必二十里也。〕
存見孤、寡、貞婦,所至屬縣,輒施恩惠,賜民錢帛、牛酒,歲以為常。太后旁弄兒病,在外舍,
〔服虔曰:官婢、侍史生兒,取以作弄兒也。〕
莽自親候之。其欲得太后意如此。
太保舜奏言:「天下聞公不受千乘之土,
〔古者諸公之國,地方百里,出兵車千乘。〕
辭萬金之幣,
〔謂聘后之幣也。〕
莫不鄉化。
〔鄉,讀曰嚮。〕
蜀郡男子路建等輟訟,慚怍而退,雖文王卻虞、芮何以加!
〔師古曰:卻,退也。虞、芮,二國名也,並在河之東。二國之君爭田不平,聞文王之德,乃往斷焉;入周之竟,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乃相謂曰:「我小人也,不可以履君子之庭!」遂相讓,以其所爭為閒 田而退。怍,才各翻。〕
宜報告天下。」
【章:甲十六行本「下」下有「奏可」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於是孔光愈恐,固稱疾辭位。太后 詔:「太師毋朝,
〔朝,直遙翻。〕
十日一入省中,置几杖,賜餐十七物,然後歸;官屬按職如故。」
〔師古曰:食具有十七種物,言十日一入朝,受此寵禮,他日 則常在家自養;而其屬官依常各行職務。〕
⑦莽奏起明堂、辟雍、靈臺,
〔應劭曰:明堂所以正四時,出教化。明堂上圓下方,八窗四達,布政之宮,在國之陽:上八窗八風,四達法四時,九室法九州,十二重法十二月,三十六戶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風。黃帝曰合宮,有虞曰總章,殷曰陽館,周曰明堂。辟雍者,象璧;圜之以水,象教化流行。大戴禮:明堂,以茅蓋,上圓下方。天子曰靈臺,諸侯曰觀臺,以望氣,書雲物。〕
為學者築舍萬區,
〔為,于偽翻。〕
制度甚盛。立樂經;益博士員,經各五人。徵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天文、圖讖、
〔張衡曰:圖讖虛妄,非聖人之法。劉向父子領校秘書,閱定九流,亦無讖錄;成、哀之後,乃始聞之。〕
鍾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
〔孟康曰:史籀所作十五篇古文書也。師古曰: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大篆書也。籀,直救翻。〕
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前後至者千數,皆令記說廷中,將令正乖謬,壹異說云。
〔令各造廷中而記其說也。〕
又徵能治河者以百數,
〔治,直之翻。〕
其大略異者,長水校尉平陵關並
〔姓譜:關,夏大夫關龍逢之後。風俗通:關令尹喜之後。〕
言:「河決率常於平原、東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惡。
〔疏,音捤。〕
聞禹治河時,本空此地,以為水猥盛則放溢,少稍自索,
〔少,詩沼翻。師古曰:猥,多也。索,盡也,音先各翻。〕
雖時易處,猶不能離此。
〔離,力智翻。〕
上古難識。近察秦、漢以來,河決曹、衛之域,
〔漢之濟陰、定陶,故曹國也。東郡及魏郡黎陽,古衛地也。〕
其南北不過百八十里。可空此地,勿以為官亭、民室而已。」御史臨淮韓牧以為:「可略於禹貢九河處穿之,縱不能為九,但為四、五,宜有益。」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地,高於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常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寖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師古曰:漸,寖也,讀如本字,又音子廉翻。〕
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
〔師古曰:行,謂通流也。〕
周譜云:『定王五年,河徙,』
〔如淳曰:譜,音補,世統譜諜也。〕
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又秦攻魏,決河灌其都,
〔事見七卷秦始皇二十二年。〕
決處遂大,不可復補。
〔復,扶又翻。〕
宜卻徙完平處更開空,
〔空,音孔。師古曰:空,猶穿。〕
使緣西山足,乘高地而東北入海,乃無水災。」
〔西山,謂黎陽以西諸山。〕
司空掾沛國桓譚典其議,為甄豐言:
〔為,于偽翻;下同。〕
「凡此數者,必有一是;宜詳考驗,皆可豫見。計定然後舉事,費不過數億萬,亦可以事諸浮食無產業民。
〔師古曰:事,謂役使也。〕
空居與行役,同當衣食,衣食縣官而為之作,乃兩便,
〔師者曰:言無產業之人,端居無為及發行力役,俱須衣食耳。今縣官給其衣食而使修治河水,是為公私兩便也。〕
可以上繼禹功,下除民疾。」時莽但崇空語,無施行者。
⑧群臣奏言:「昔周公攝政七年,制度乃定。今安漢公輔政四年,營作二旬,大功畢成,宜升宰衡位在諸侯王上。」詔曰:「可。」仍令議九錫之法。
〔應劭曰: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百人,七曰鈇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此皆天子制度,尊之,故事事錫與,但數少耳。張晏曰:九錫,經本無文;周禮以為九命,春秋說有之。臣瓚曰:九錫備物,霸者之盛禮,齊桓、晉文猶不能備。鄭玄曰:按九錫之名,古無有也。王制:三公一命袞;若有加,則賜也不過九命。孔穎達曰:鄭意以為九命之外,別加九賜。案禮緯含文嘉,上列九錫之差,下云四方所瞻之成,侯子所望。宋均註云:九賜者,乃四方所共見,公侯伯子男所希望。孔引含文嘉所謂九錫,與應劭同,獨樂器曰樂則耳。宋均註云:進退有節,行步有度,賜之車馬以代其步。言成文章,行成法則,賜之衣服以表其德。長於教訓,內懷至仁,賜之樂則以化其民。居處修理,房內不渫,賜之朱戶以明其別。動作有禮,賜之納陛以安其體。勇猛勁疾,執義堅強,賜之虎賁以備非常。亢揚威武,志在宿衛,賜之斧鉞使得專殺。內懷仁德,執義不傾,賜之弓矢使得專征。孝慈父母,賜之秬鬯以事先祖。〕
⑨莽奏尊孝宣廟為中宗,孝元廟為高宗;又奏毀孝宣皇考廟勿脩;
〔宣帝元康元年尊悼園曰皇考。〕
罷南陵、雲陵為縣。
〔南陵,文帝母薄太后陵。雲陵,昭帝母趙太后陵。〕
奏可。
⑩莽自以北化匈奴,東致海外,南懷黃支,
〔莽自奏曰:越裳氏重譯獻白雉;黃支自三萬里貢生犀;東夷王渡大海,奉國珍;匈奴單于順制作,去二名。〕
唯西方未有加,乃遣中郎將平憲等多持金幣誘塞外羌,使獻地願內屬。憲等奏言:「羌豪良願等種可萬二千人,願為內臣,
〔種,章勇翻。〕
獻鮮水海、允谷、鹽池,
〔地理志,金城郡臨羌縣西北至塞外,有西海、鹽池。闞駰云:西有卑禾羌海,即獻王莽地為西海郡者也。酈道元曰:世謂之青海,東去西平二百五十里。〕
平地美草,皆與漢民;自居險阻處為藩蔽。問良願降意,
〔降,戶江翻。〕
對曰:『太皇太后聖明,安漢公至仁,天下太平,五穀成孰,或禾長丈餘,
〔長,直亮翻。〕
或一粟三米,或不種自生,或癧不蠶自成;甘露從天下,醴泉自地出;鳳皇來儀,神爵降集。從四歲以來,
〔謂自莽輔政以來也。〕
羌人無所疾苦,故思樂內屬。』宜以時處業,
〔處,謂度地以處之。業,謂使各有作業也。樂,音洛。處,昌呂翻。〕
置屬國領護。」事下莽,莽復奏:
〔下,遐稼翻。〕
「今已有東海、南海、北海郡,請受良願等所獻地為西海郡。分天下為十二州,應古制。」奏可。冬,置西海郡。
〔考異曰:王莽傳,置西海郡在明年秋;今從平紀。〕
又增法五十條,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萬數,民始怨矣。
梁王立坐與衛氏交通,廢,徙南鄭;自殺。
〔衛氏,帝外家也。〕
分京師置前煇光、後丞烈二郡。
〔前煇光蓋領長安以南諸縣,後丞烈蓋領長安以北諸縣也。〕
更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官名、位次及十二州名。
〔更,工衡翻。〕
分界郡國所屬,罷置改易,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矣。
五年(乙丑、五)
①春,正月,祫祭明堂;
〔應劭曰:禮,五年而再殷祭,壹禘壹祫。祫祭者,毀廟之主皆合食於太祖。師古曰:祫,音合。〕
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餘人,徵助祭。禮畢,皆益戶、賜爵及金帛、增秩、補吏各有差。
〔已封者益戶,未有爵者賜爵,已有爵者賜金帛,已有秩者增秩,未有官者補吏。〕
②安漢公又奏復長安南、北郊。三十餘年間,天地之祠凡五徙焉。
〔成帝建始元年罷甘泉泰畤、汾陰后土祠,作長安南、北郊;永始三年,復甘泉、汾陰;成帝崩,皇太后詔復長安南、北郊;哀帝建平三年,復甘泉、汾陰;今又復南、北郊;是五徙也。〕
③詔曰:「宗室子自漢元至今十餘萬人,其令郡國各置宗師以糾之,
〔漢元,漢初也。師古曰:糾,謂禁察也。〕
致教訓焉。」
④夏,四月,乙未,博山簡烈侯孔光薨,贈賜、葬戲甚盛,車萬餘兩。
〔兩,音亮。〕
以馬宮為太師。
⑤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書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列侯、宗室見者
〔見,賢遍翻。〕
皆叩頭言:「宜亟加賞於安漢公。」於是莽上書言:「諸臣民所上章下議者,事
【章:乙十一行本「事」作「願」;孔本同。甲十六行本「事」作「以」。】
皆寢勿上,
〔上,時掌翻。下,遐稼翻。〕
使臣莽得盡力異制禮作樂;事成,願賜骸骨歸家,避賢者路。」
〔言久處大位,妨賢者進用之路。避位,所以避賢者路也。〕
甄邯等白太后,詔曰:「公每見輒流涕叩頭言,願不受賞;賞即加,不敢當位。方制作未定,事須公而決,故且聽公制作;畢成,群公以聞,究于前議。
〔師古曰:究,竟也。〕
其九錫禮儀亟奏!」
五月,策命安漢公莽以九錫,莽稽首再拜,受緣韍,袞冕,衣裳,
〔師古曰:此韍,謂蔽膝也。或謂韍坆。韍,音弗;坆,音畢。〕
瑒琫、瑒珌,
〔孟康曰:瑒,玉名也。佩刀之飾,上曰琫,下曰珌。詩云,鞞琫有珌是也。毛傳曰: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天子玉琫而珧珌;諸侯璗琫而璆珌。陸云:鞞,刀室也。琫,佩刀削上飾;珌,佩刀下飾。爾雅云:黃金謂之璗。說文云:璗,金之美與玉同色者也。師古曰:瑒,音蕩。琫,音布孔翻。珌,音必。〕
句履,
〔孟康曰:今齊祀履頭飾也,出履三寸。師古曰:其形岐頭。句,音巨俱翻。〕
鸞路、乘馬,
〔師古曰:鸞路,車之施鸞者也。四馬曰乘,音食證翻。〕
龍旂九旒,
〔周禮:交龍為旂。爾雅:有鈴曰旂。旒,旂之末垂也。〕
皮弁、素積,戎路、乘馬,
〔師古曰:戎路,戎車也。〕
彤弓矢、盧弓矢,
〔師古曰:彤,赤色。盧,黑色。〕
左建朱鉞,右建金戚,
〔師古曰:鉞、戚,皆斧屬。〕
甲、冑一具,
〔冑,兜鍪。〕
秬鬯二卣,
〔秬鬯,香酒也。周禮春官鬯人註云:釀秬為酒;秬如黑黍,一稃二米。陸田埤雅曰:說文:鬯以秬釀,鬱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舊說:芬芳條暢,故謂之鬯;禮以鬱合鬯,言鬱於中而鬯於外也。又曰:先鄭、小毛以為鬯,香草也,築而煮之為鬯。秬者,百穀之華,鬯者,百草之英,故先王煮以合鬯。卣,中樽也。秬,音巨。卣,音攸,又音羊久翻。〕
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
〔師古曰:圭瓚,以圭為勺末。上公九命,青者春色,東方生而長育萬物也。〕
朱戶,納陛,
〔朱戶以居,納陛以登。孟康曰:納,內也,謂鑿殿基際為陛,不使露也。師古曰:孟說是也。尊者不欲露而升陛,故納之於霤下也。〕
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
〔放周公也。成王之命周公,祝、宗、卜、史。杜預曰:太祝、宗人、太卜、太史,凡四官。〕
虎賁三百人。
〔孔安國曰:虎賁,勇士稱也。若虎賁戰,言其猛也。賁,音奔。〕
⑥王惲等八人使行風俗還,
〔惲,於粉翻。行,下孟翻;下同。〕
言天下風俗齊同,詐為郡國造歌謠、頌功德,凡三萬言。閏月,丁酉,詔以羲和劉秀等四人使治明堂、辟雍,
〔治,直之翻。〕
令漢與文王靈臺、周公作洛同符。
〔詩曰: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周公營成周,曰:其作大邑,其自時配皇天中乂。〕
太僕王惲等八人使行風俗,宣明德化,萬國齊同,皆封為列 侯。
〔四人者,劉秀,紅休侯;平晏,防鄉侯;孔永,寧鄉侯;孫遷,定鄉侯。八人者,王惲,常鄉侯;閻遷,望鄉侯;陳崇,南鄉侯;李翕,邑鄉侯;郝黨,亭鄉 侯;謝殷,章鄉侯;逯普,蒙鄉侯;陳鳳,盧鄉侯。考異曰:恩澤侯表,劉歆等十一侯皆云丁酉,獨平晏云丁丑。按十二人同功俱封,是年閏五月甲午朔,無丁丑, 表誤。〕
⑦莽又奏為市無二賈,
〔師古曰:言純質也。賈,讀曰價。〕
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飢民,道不拾遺,男女異路之制;犯者象刑。
〔師古曰:白虎通云: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犯劓者以赭著其衣。犯髕者以墨蒙其髕,象而畫之。犯宮者屝。犯大辟者布衣無領。屝,草屨也。臏,音頻忍翻。屝,音扶味翻。〕
⑧莽復奏言:「共王母、丁姬,前不臣妾,
〔師古曰:言不遵臣妾之道。復,扶又翻。,共,音恭。〕
冢高與元帝山齊,
〔賈公彥曰:爾雅「山頂,冢」,則山冢之冢;封土為丘曰冢,則冢墓之冢。冢,知隴翻。〕
懷帝太后、皇太太后璽綬以葬。
〔師古曰:懷,謂挾之以自隨也。璽,斯氏翻。綬,音受。〕
請發共王母及丁姬冢,取其璽綬;徙共王母歸定陶,葬共王冢次。」太后以為既已之事,不須復發。
〔復,扶又翻。〕
莽固爭之,太后詔因故棺改葬之。莽奏:「共王母及丁姬棺皆名梓宮,珠玉之衣,
〔謂之梓宮者,以香梓為之,言猶生時所居宮室也。珠玉之衣,珠襦玉匣也。〕
非藩妾服。請更以木棺代,
〔更,工衡翻;下同。〕
去珠玉衣;
〔去,羌呂翻。〕
葬丁姬媵妾之次。」奏可。公卿在位皆阿莽指,入錢帛,遣子弟及諸生、四夷凡十餘萬人,操持作具,
〔作具,畚鍤之類。操,七刀翻。〕
助將作掘平共王母、丁姬故冢;二旬間,皆平。莽又周棘其處,以為世戒云。
〔師古曰:以棘周繞也。〕
又隳壞共皇廟,諸造議者泠褒、段猶
【章:甲十六行本「猶」下有「等」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皆徙合浦。
〔褒、猶奏見三十三卷哀帝建平元年。考異曰:師丹傳云:「復免高昌侯宏為庶人。」按功臣表:建平四年,董宏已死;元壽二年,子武坐父為佞邪免;不得至今。丹傳誤也。〕
徵師丹詣公車,賜爵關內侯,食故邑。數月,更封丹為義陽侯;
〔丹,建平元年罷歸故邑,高樂侯戶邑也。恩澤侯表:義陽侯,國於南陽新野。考異曰:恩澤侯表:「丹,元始三年,二月,癸巳,更為義陽侯。」胡旦因此并發傅太后陵、徙泠褒等事俱著之三年。按外戚傳云:「元始五年,莽發共王母及丁姬冢,改莽之。」馬宮傳:「莽發傅太后陵,追誅前議者;宮凓懼,乃乞骸骨。」公卿表:宮以今年八月壬午免。然則褒等徙合浦及丹封侯,皆在今年明矣。按長曆,二月丙申朔,無癸巳。日月必有誤者。〕
月餘,薨。
初,哀帝時,馬宮為光祿勳,與丞相、御史雜議傅太后諡曰孝元傅皇后。及莽追誅前議者,宮為莽所厚,獨不及。宮內凓懼,上書言:「臣前議定陶共王母諡,希指雷同,詭經僻說,
〔師古曰:詭,違也。〕
以惑誤主上,為臣不忠。幸蒙洒心自新,
〔師古曰:洒,音先禮翻。〕
誠無顏復望闕庭,無心復居官府,無宜復食國邑。
〔宮封扶德侯,邑於琅邪贛榆。復,扶又翻。〕
願上太師、大司徒、扶德侯印綬,避賢者路。」
〔上,時掌翻;下同。〕
八月,壬午,莽以太后詔賜宮策曰:「四輔之職,為國維綱;三公之任,鼎足承君;不有鮮明固守,無以居位。
〔鮮明,猶言精明也。〕
君言至誠,不敢文過,朕甚多之。
〔師古曰:多,猶重也。〕
不奪君之爵邑,其上太師。大司徒印綬使者,
〔上印綬於使者也。〕
以侯就第。」
⑨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
〔張晏曰:時年十四,始有婦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為牡,火以地二為牝,故火為水妃,今通子午以協之。案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
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
〔師古曰: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當,故謂之子午耳。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漢道者名子午谷,又宜州西界、慶州東界有山名子午嶺,計南北直相當,此則北山是子,南山是午,共為子午道。仲馮曰:史文自以從杜陵徑漢中為子午道耳,顏說非史意也。三秦記:長安正南山名秦嶺,谷名子午,一名樊川,一名御宿。〕
⑩泉陵侯劉慶上書
〔師古曰:眾陵節侯賢,長沙定王子。本始四年,戴侯真定嗣;二十二年薨。黃龍元年、頃侯慶嗣,此則是也。莽傳及翟義傳並云「泉陵」。地理志,泉陵縣屬零陵郡,而表作「眾陵」,表為誤也。〕
言,「周成王幼小,
【章:甲十六行本「小」作「少」;「少」下有「稱孺子」三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周公居攝。今帝富於春秋,宜令安漢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慶言。」
時帝春秋益壯,以衛后故,怨不悅。
〔謂衛后不得至京師,其族皆死徙,故不悅。〕
冬,十二月,莽因臘日上椒酒,
〔上,時掌翻。〕
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請命於泰畤,願以身代,藏策金縢,置于前殿,敕諸公勿敢言。
〔師古曰:詐依周公為武王請命作金縢也。書曰:周公納策金縢之匱中。孔安國曰:為請命之書,藏之於匱,緘之以金,不欲人開之。孔穎達曰:縢,是縛約之名。〕
丙午,帝崩于未央宮。
〔臣瓚曰:帝年九歲即位;即位五年,壽十四〕
大赦天下。莽令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喪三年。奏尊孝成廟曰統宗;孝平廟曰元宗。斂孝平,加元服,
〔斂,力贍翻。〕
莽康陵。
〔臣瓚曰:康陵,在長安北六十里。〕
班固贊曰: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顯功,以自尊盛。觀其文辭,方外百蠻,無思不服,休徵嘉應,頌聲並作;至於變洪見於上,
〔見,賢遍翻。〕
民怨於下,莽亦不能文也。
〔如淳曰:不可復文飾也。〕
以長樂少府平晏為大司徒。
太后與群臣議立嗣。時元帝世絕,而宣帝曾孫有見王五人,
〔王之見 在者五人,淮陽王縯、中山王成都、楚王紆、信都王景、東平王開明也。見,賢遍翻。〕
列侯四十八人。
〔廣戚侯顯、陽興侯寄、陵陽侯嘉、高樂侯修、平邑侯閔、 平纂侯況、合昌侯輔、伊鄉侯開、就鄉侯不害、膠鄉侯武、宜鄉侯恢、昌城侯豐、樂安侯禹、陶鄉侯恢、釐鄉侯褒、昌鄉侯且、新鄉侯鯉、郚鄉侯光、新城侯武、宜 陵侯封、堂鄉侯護,成陵侯由、成陽侯眾、復昌侯休、安陸侯平、梧安侯譽、朝鄉侯充、扶鄉侯普、方城侯宣、當陽侯益、廣城侯疌、春城侯允、呂鄉侯尚、李鄉侯 殷、宛鄉侯隆、壽泉侯承、杏山侯遵、嚴鄉侯信、武平侯璜、陵鄉侯曾、武安侯镓、富陽侯萌、西陽侯偃、桃鄉侯立、栗鄉侯玄成、金鄉侯不害、平通侯且、西安侯 漢、湖鄉侯開、重鄉侯少柏,凡五十人。而廣戚侯顯,孺子之父,栗鄉侯玄成,先已免侯,止四十八人耳。師古曰:疌,音竹二翻。镓,音受。〕
莽惡其長大,
〔惡,烏路翻。長,知兩翻;下同。〕
曰:「兄弟不得相為後。」乃悉徵宣帝玄孫,選立之。
是月,前煇光謝囂奏武功長孟通浚井得白石,
〔武功縣本屬扶風,莽分屬前煇光。師古曰:浚,抒治之也。囂,音許驕翻。浚,音峻。抒,音直呂翻。〕
上圓下方,有丹書著石,
〔師古曰:著,音直略翻。〕
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莽使群公以白太后,太后曰;「此誣罔天下,不可施行!」太保舜謂太后曰:「事已如此,無可柰何;沮之,力不能止。
〔沮,慈呂翻。〕
又莽非敢有他,但欲稱攝以重其權,填服天下耳!」
〔師古曰:填,音竹刃翻。〕
太后心不以為可,然力不能制,乃聽許。舜等即共令太后下詔曰:「孝平皇帝短命而崩,已使有司徵孝宣皇帝玄孫二十三人,差度宜者,
〔師古曰:差度,謂擇也。度,音大各翻。〕
以嗣孝平皇帝之後。玄孫年在襁褓,不得至德君子,孰能安之!安漢公莽,輔政三世,與周公異世同符。今前煇光囂、武功長通上言丹石之符,朕深思厥意,云『為皇帝』者,乃攝行皇帝之事也。其令安漢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
〔祚,位也。〕
具禮儀奏!」於是群臣奏言:「太后聖德昭然,深見天意,詔令安漢公居攝。臣請安漢公踐祚,服天子韍冕,背斧依立於戶牖之間,
〔背,蒲妹翻。鄭氏曰:斧依,為斧文屏風。師古曰:依,讀曰扆,音於豈翻。〕
南面朝群臣,聽政事;
〔朝,直遙翻;下同。〕
車服出入警蹕,民臣稱臣妾,皆如天子之制。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祭群神,贊曰『假皇帝』,
〔師古曰:贊者,謂祭祝之辭。共,音恭。余謂此贊固主於祭祝,若朝會亦有贊者,所謂贊拜、贊謁是也。〕
民臣謂之『攝皇帝』,自稱曰『予』。平決朝事,
〔朝,直遙翻。〕
常以皇帝之詔稱『制』。以奉順皇天之心,輔翼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託之義,
〔寄託,謂寄以天下,託以孤幼也。師古曰:遂,成也。〕
隆治平之化。
〔治,直吏翻。〕
其朝見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復臣節。
〔見,賢遍翻。帝皇后,謂平帝后也。復,如字,反也,還也。〕
自施政教於
【章:甲十六行本「於」下有「其」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宮家國采,
〔宮者,謂以安漢公第為宮也。家者,謂其家也。國者,謂其所封新都國也。采,謂以武功縣為采地,名曰漢光邑也。師古曰:采,官也,以官受地,故謂之采。采,音七在翻。又音七代翻。〕
如諸侯禮儀故事。」太后詔曰:「可。」
王莽上
〔字巨君,孝元竹旺后之弟子也。莽父曼,祖禁。禁,武帝繡衣御史賀之子也。〕
居攝元年(丙寅、六)
〔莽既攝政,遂改元為居攝。〕
①春,正月,王莽祀上帝於南郊,又行迎春、大射、養老之禮。
〔上無天子,通鑑不得不以王莽繫年。不書假皇帝而直書王莽者,不與其攝也。及其既篡也書莽,不與其篡也。呂后、武后書「太后」,其義亦然。〕
②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孫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
〔亦因周公輔成王,二叔流言曰,「公將不利於孺子」,而為此號。〕
嬰,廣戚侯顯之子也。
〔楚孝王子勳封廣戚侯,顯則勳之子也。地理志,沛郡有廣戚侯國。〕
年二歲;託以卜相最吉,立之。
〔相,息亮翻。〕
尊皇后曰皇太后。
③以王舜為太傅,左輔甄豐為太阿、右拂,
〔師古曰:拂,讀曰弼。〕
甄邯為太保、後承;又置四少,秩皆二千石。
〔四少,少師、少傅、少阿、少保也。少,詩照翻。〕
④四月,安眾侯劉崇
〔師古曰:安眾康侯丹,長沙定王子;崇即丹玄孫之子也,見王子侯表。地理志,安眾,侯國,屬南陽郡,故宛西鄉也。〕
與相張紹謀曰:「安漢公莽必危劉氏,天下非之,莫敢先舉,此乃宗室之恥也。吾帥宗族為先,海內必和。」
〔帥,讀曰率。和,戶臥翻。〕
紹等從者百餘人遂進攻宛;
〔宛,南陽郡治所。宛,於元翻。〕
不得入而敗。
紹從弟竦與崇族父嘉詣闕自歸;莽赦弗罪。
〔從,才用翻。〕
竦因為嘉作奏,
〔為,于偽翻。〕
稱莽德美,罪狀劉崇:「願為宗室倡始,
〔師古曰:倡,音先向翻。〕
父子兄弟負籠荷鍤,
〔師古曰:籠,所以盛土。鍤,譍鍬。荷,下可翻;又音何。〕
馳之南陽,豬崇宮室,令如古制;
〔古者畔逆之國,既伏其罪,則豬其宮室以為汙池。師古曰:豬,謂畜水也。〕
及崇社宜如亳社,以賜諸侯,用永監戒!」
〔武王勝殷,分亳社以班諸侯,四牆其社,覆上棧下,使不得通陰陽之氣,所以著亡國之戒也。〕
於是莽大說,
〔說,讀曰悅。〕
封嘉為率禮侯,嘉子七人皆賜爵關內侯;後又封竦為淑德侯。長安為之語曰:「欲求封,過張伯松。
〔師古曰:伯松,張竦之字。〕
力戰鬭,不如巧為奏。」自後謀反
【章:甲十六行本「反」下有「者」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皆汙池云。
〔師古曰:汙,下也,音烏。〕
群臣復曰:「劉崇等謀逆者,以莽權輕也;
〔復,扶又翻。〕
宜尊重以填海內。」
〔填,竹刃翻。〕
五月,甲辰,太后詔莽朝見太后稱「假皇帝」。
〔朝,直遙翻。見,賢遍翻。〕
⑤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⑥十二月,群臣奏請安漢公廬為攝省,府為攝殿,第為攝宮。奏可。
〔廬,殿中止宿之舍。府,治事之所。第,所居也。〕
⑦是歲,西羌龐恬、傅幡等
〔師古曰:幡,音敷元翻。〕
怨莽奪其地,反攻西海太守程永;永奔走。莽誅永,遣護羌校尉竇況擊之。
二年(丁卯、七)
①春,竇況等擊破西羌。
②五月,更造貨:
〔更,工衡翻。〕
錯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錢,一直五十;
〔食貨志:錯刀,以黃 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張晏曰:案今所見契刀、 錯刀,形質如大錢,而肉好輪厚,異於此。大錢形如大刀環矣。契刀,身形圓,不長二寸也;其文左曰「契」,右曰「刀」,無「五百」字也。錯刀,則刻之作字也;以黃金填其文,上曰「一」,下曰「刀」。二刀泉,甚不與志相應也。似札單差錯、文字磨滅故耳。師古曰:張說非也。王莽錢刀,今並尚在,形質及文與志相合,無差錯也。索隱曰:錢,本名泉,以貨之流布如泉。布者,言貨流布。刀,以其利於人也。〕
與五銖錢並行,民多盜鑄者。禁列侯以下不得挾黃金,輸御府受直;
〔百官表:少府有御府令、丞。師古曰:御府,主天子衣服。〕
然卒不與直。
〔卒,子恤翻。〕
③東郡太守翟義,方進之子也,
〔翟,直格翻。〕
與姊子上蔡陳豐謀曰:
〔地理志,上蔡縣屬汝南郡。〕
「新都侯攝天子位,號令天下,故擇宗室幼稚者以為孺子,
〔故意為之曰故。稚,直利翻。〕
依託周公輔成王之義,且以觀望,
〔師古曰:言漸試天下人心。〕
必代漢家,其漸可見。方今宗室衰弱,外無強蕃,天下傾首服從,莫能亢扞國難。
〔亢,口浪翻;禦也。扞,戶榦翻。難,乃旦翻。〕
吾幸得備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漢厚恩,義當為國討賊,以安社稷;
〔為,于偽翻。〕
欲舉兵西,誅不當攝者,選宗室子孫輔而立之。設令時命不成,死國埋名,
〔師古曰:埋名,謂身埋而名立。〕
猶可以不凓於先帝。今欲發之,汝肯從我乎﹖」豐年十八,勇壯,許諾。義遂與東郡都尉劉宇、嚴鄉侯劉信。信弟武平侯劉璜結謀,
〔信,璜皆東平煬王雲子。嚴鄉、武平二國,蓋皆在東郡。璜,胡光翻。〕
以九月都試日斬觀令,
〔地理志,觀縣屬東郡,本曰畔觀。應劭曰:夏有觀扈;世祖改為衛公國,以封周後。師古曰:觀,音工喚翻。〕
因勒其車騎、材官士,募郡中勇敢,部署將帥。信子匡時為東平王,乃并東平兵,立信為天子;義自號大司馬、柱天大將軍;移檄郡國,言「莽鴆殺孝平皇帝,攝天子位,欲絕漢室。今天子已立,共行天罰!」
〔師古曰:共,讀曰恭。〕
郡國皆震。比至山陽,眾十餘萬。
〔比,必寐翻。〕
莽聞之,惶懼不能食。太皇太后謂左右曰:「人心不相遠也。
〔師古曰:言所見者同。〕
我雖婦人,亦知莽必以此自危。」莽乃拜其黨、親
〔孫建、劉宏、竇況,莽之黨也。王邑、王駿、王況、王昌,莽之親也。〕
輕車將軍、成武侯孫建為奮武將軍,光祿勳、成都侯王邑為虎牙將軍,明義侯王駿為強弩將軍,春王城門校尉王況為震威將軍,
〔師古曰:春王,長安城東出北頭第一門也。本名宣平門,莽改名焉。余按漢城門校尉掌十二城門。觀此,則莽改官名,十二城門各置城門校尉。〕
宗伯、忠孝侯劉宏為奮衝將軍,
〔平帝元始四年,莽更名宗正為宗伯。〕
中少府、建威侯王昌為中堅將軍,
〔莽更少府曰共工。此中少府,蓋長樂少府也;以職在宮中,故曰中少府。〕
中郎將、震羌侯竇況為奮威將軍,凡七人,自擇除關西人為校尉、軍吏,將關東甲卒,發奔命以擊義焉。
〔校,戶教翻。將,即亮翻。〕
復以太僕武讓為積弩將軍,屯函谷關;
〔復,扶又翻;下同。〕
將作大匠蒙鄉侯逯並為橫將軍,屯武關;
〔師古曰:逯,姓也;並,名也。逯,音錄;又音鹿;今東郡有逯姓,二音並得書。本「逯」字,或作「逮」,今河朔有逮姓,自呼音徒戴翻,其義兩通。〕
羲和、紅休侯劉秀為揚武將軍,屯宛。
〔宛,於元翻。〕
三輔聞翟義起,自茂陵以西 至汧
〔地理志,汧縣屬右扶風,音口堅翻。賢曰:汧故城在隴州汧縣南。〕
二十三縣,盜賊並發。槐里男子趙朋、霍鴻等自稱將軍,攻燒官寺,殺右輔都尉及斄令,
〔地理志,右輔都尉治郿,郿與斄縣皆屬扶風。斄,周后稷所封邑也。師古曰:斄,與邰同,音胎。〕
相與謀曰:「諸將精兵悉東,京師空,可攻長安!」眾稍多至 十餘萬,火見未央宮前殿。
〔見,賢遍翻。〕
莽復拜衛尉王級為虎賁將軍,
〔賁,音奔。〕
大鴻臚、望鄉侯閻遷為折衝將軍,西擊朋等。以常鄉侯王惲為車騎將軍,屯平樂館;
〔樂,音洛。〕
騎都尉王晏為建威將軍,屯城北;城門校尉趙恢為城門將軍;皆勒兵自備。以太保、後承、承陽侯甄邯為大將軍,
〔承陽之承,音烝。〕
受鉞高廟,領天下兵,左杖節,右把鉞,屯城外。王舜、甄豐晝夜循行殿中。
〔行,下孟翻。〕
莽日抱孺子禱郊廟,會群臣,稱曰:「昔成王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
〔師古曰:祿父,紂子也。父,讀曰甫。〕
今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自古大聖猶懼此,況臣莽之斗筲!」
〔師古曰:斗筲,諭材器小也。〕
群臣皆曰:「不遭此變,不章聖德!」冬,十月,甲子,莽依周書作大誥
〔師古曰:武王崩,周公相成王,而三監及淮夷叛,周公作大誥。莽自比周公,故依倣其事。〕
曰:「粵其聞日;
〔孟康曰:翟義反書上聞日也。師古曰:粵,發語辭。〕
宗室之儁有四百人,
〔孟康曰:諸劉見在者。〕
民獻儀九萬夫,
〔孟康曰:民之表儀,謂賢者也。〕
予敬以終於此謀繼嗣圖功。」
〔師古曰:我用此宗室之儁及獻儀者,共圖謀國事,終成其功。〕
遣大夫桓譚等班行諭告天下,以當反位孺子之意。
諸將東至陳留菑,
〔孟康曰:菑,故戴國,在梁,後屬陳留,今曰考城。陳留風俗傳曰:菑縣,奏之穀縣也,遭漢兵起,邑多菑年,故改曰菑縣。章帝東巡過縣,詔曰:陳留菑縣,其名不善,其改曰考城。〕
與翟義會戰,破之,斬劉璜首。莽大喜,復下詔先封車騎都尉孫賢等五十五人皆為列侯,即軍中拜授。因大赦天下。於是吏士精銳攻圍義於圉城,十二月,大破之。義與劉信棄軍亡,至固始界中,捕得義,尸磔陳都市;卒不得信。
〔地理志,圉、固始、陳,三縣皆屬淮陽國。賢曰:圉故城在今汴州雍兵縣東南。卒,子恤翻。〕
始初元年(戊辰、八)
〔是年十一月,莽始改元始初。〕
春,地震。大赦天下。
②王邑等還京師,西與王級等合擊趙朋、霍鴻。二月,朋等殄滅,諸縣息平。還師振旅,莽乃置酒白虎殿,勞賜將帥。
〔勞,力到翻。〕
詔陳崇治校軍功,第其高下,
〔治,直之翻。校,古效翻。〕
依周制爵五等,以封功臣為侯、伯、子、男,凡三百九十五人,曰「皆以奮怒,東指西擊,羌寇、蠻盜,反虜、逆賊,不得旋踵,應時殄滅,天下咸服」之功封云。其當賜爵關內侯者,更名曰附城,又數百人。
〔項安世家說曰:王莽封諸侯,置附城,漢人蓋以城解墉也。古文庸,即墉字,後人加土以別之。不成國者謂之附城,猶今言支郡為屬城也。余按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鄭註曰: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國事附於大國。正義曰:庸,城也,謂小國之城不能自通,以其國事附於大國,故曰附庸。項說本諸此。更,工衡翻。〕
莽發翟義父方進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燒其棺柩;
〔柩,音舊。〕
夷滅三族,誅及種嗣,
〔種,章勇翻。嗣,祥吏翻。〕
至皆同阬,以棘五毒并葬之。
〔如淳曰:五毒,野葛、狼毒之屬。翟方進,本汝南上蔡人。〕
又取義及趙朋、霍鴻黨眾之尸,聚之通路之旁,濮陽、無鹽、圉、槐里、盩厔凡五所,
〔濮陽、無鹽、圉、義黨之尸也。槐里、盩厔,朋、鴻黨之尸也。盩厔,音舟窒。〕
建表木於其上,
〔師古曰:表者,所以標明也。〕
書曰:「反虜逆賊〈魚畺〉鯢。」
〔師古曰:〈魚畺〉鯢,大魚為害者也;以此比敵人之勇桀者。崔豹古今註:鯨,大者長千里,小者數丈,一生數萬子,常以五六月就岸生子,至七八月導從其子還大海中,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長,一皆逃匿,莫敢當。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蓋鯨鯢有力,能驅食小魚,故以喻夫強暴而淩弱者。而導從數萬子,跋扈大海中,亦有渠魁之義。〈魚畺〉,古鯨字,音其京翻。鯢,五奚翻。〕
義等既敗,莽於是自謂威德日盛,
【章:甲十六行本「盛」下有「大獲天人之助」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遂謀即真之事矣。
③群臣復奏:進攝皇帝子安、臨爵為公;
〔復,扶又翻;下同。〕
封兄子光為衍功侯。
〔光,莽兄永之子。〕
是時莽還歸新都國;
〔莽既居攝,故還歸新都國。〕
群臣復白以封莽孫宗為新都侯。
〔宗,宇子也。〕
④九月,莽母功顯君死。莽自以居攝踐阼,奉漢大宗之後,為功顯君緦縗弁而加麻環絰,如天子弔諸侯服。
〔周禮,王為諸侯緦縗弁而加環絰,同姓則麻,異姓則葛。師古曰:於弁上加環絰也。謂之環者,言其輕細如環之形。記曰:緦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賈公彥曰:凡五服之絰,皆兩股絞之。言環絰,則與絞絰有異矣。謂以麻為體,又以一股麻為糾而橫纏之,如環然,故謂之環絰。縗,倉回翻。〕
凡壹弔再會;而令新都侯宗為主,服喪三年云。
⑤司威陳崇
〔莽謂司威,司察百官。〕
奏:莽兄子衍功侯光私報執金吾竇況,令殺人;
〔私報者,私屬之也。霍顯曰:少夫幸報我以事。〕
況為收繫,致其法。
〔為,于偽翻。〕
莽大怒,切責光。光母曰:「汝自視孰與長孫、中孫!」長孫、中孫者,宇及獲之字也。
〔獲死見上卷哀帝元壽元年。宇死見上平帝元始三年。師古曰:中,讀曰仲。〕
遂母子自殺,及況皆死。初,莽以事母、養嫂、撫兄子為名,
〔事見三十一卷成帝始元年。〕
及後悖虐,復以示公義焉。
〔服虔曰:不舍光罪為公義。仲馮曰:莽不服母喪,亦以示公義。悖,蒲內翻,又蒲沒翻。〕
令光子嘉嗣爵為侯。
⑥是歲,廣饒侯劉京言齊郡新井,
〔地理志,齊郡有廣饒縣。〕
車騎將軍千人扈雲言巴郡石牛,
〔師古曰:千人,官名,屬車騎將軍。扈,其姓;雲,其名。余按百官表,千人在候、司馬之下。〕
太保屬臧鴻言扶風雍石;
〔漢公府有掾有屬。姓譜:魯孝公之子彄,食采於臧,子孫以為氏。雍縣屬扶風。雍,音於用翻。〕
莽皆迎受。十一月,甲子,莽奏太后曰:「陛下遇漢十二世三七之総,
〔三七二百一十年,漢元至是歲二百一十四年。〕
承天威命,詔臣莽居攝。廣饒侯劉京上書言:『七月中,齊郡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一暮數夢,曰:「吾,天公使也。
〔使,疏吏翻。〕
天公使我告亭長:
【章:甲十六行本「長」下有「曰」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攝皇帝當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當有新井。」亭長晨起視亭中,誠有新井,
〔師古曰:誠,實也。〕
入地且百尺。』十一月,壬子,直建冬至,
〔師古曰:壬子之日冬至,而其日當建。〕
巴蜀石牛,戊午,雍石文,皆到于未央宮之前殿。臣與太保安陽侯舜等視,天風起,塵冥,風止,得銅符帛圖於石前,文曰:『天告帝符,獻者封侯,』騎都尉崔發等視說。
〔師古曰:視其文而說其意也。〕
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師古曰:論語所載孔子之言。〕
臣莽敢不承用!臣請共事神祇、宗廟,
〔師古曰:共,讀曰恭。〕
奏言太皇太后、孝平皇后,皆稱『假皇帝』;其號令天下,天下奏言事,毋言『攝』;以居攝三年為始初元年;
〔考異曰:莽傳作「初始」。荀紀及韋莊美嘉號錄、宋庠紀年通譜皆作「始初」。今從之。〕
漏刻以百二十為度;用應天命。臣莽夙夜養育隆就孺子,
〔師古曰:隆,長也。成就之,使其長大也。〕
令與周之成王比德,宣明太皇太后威德於萬方,期於富而教之。孺子加元服,復子明辟,如周公故事。」
〔書洛誥: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孔安國註曰:周公盡禮致敬,言我復還明君之政於子。子,成王也。年二十成人,故必歸政。〕
奏可。眾庶知其奉符命,指意群公
【章:甲十六行本「公」作「臣」;乙十一行本同。】
博議別奏,以示即真之漸矣。
⑦期門郎張充等六人謀共劫莽,立楚王。
〔楚王紆,宣帝之曾孫。〕
發覺,誅死。
⑧梓潼人哀章
〔師古曰:梓潼,廣漢之縣也。潼,音童。哀姓,章名。姓譜曰:哀姓,以諡為氏。余按古人以哀為諡非一,孔子弟子傳有公簒哀,烈士傳有羊角哀,獨不可以為出於其後乎!〕
學問長安,素無行,好為大言,
〔行,下孟翻。好,呼到翻。〕
見莽居攝,即作銅匱,為兩檢,
〔檢,居掩翻。毛晃曰:檢,書檢,印窠封題也。〕
署其一曰「天帝行璽金匱圖」,其一署曰「赤帝璽某傳予皇
【張:「皇」作「黃」。】
帝金策書」。
〔予,讀曰與。〕
某者,高皇帝名也。書言王莽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圖書皆書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興、王盛,章因自竄姓名,
〔師古曰:竄,謂廁著也。〕
凡十一人,皆置官爵,為輔佐。章聞齊井、石牛事下,
〔下,遐稼翻。〕
即日昏時,衣黃衣,
〔時衣,於既翻。〕
持匱至高廟,以付僕射。
〔高廟有令、有僕射。〕
僕射以聞。戊辰,莽至高廟拜受金匱神禪,
〔師古曰:言有神命,使漢禪位於莽也。〕
御王冠,
〔王者之冠也。〕
謁太后,還坐未央宮前殿,下書曰:「予以不德,託于皇初祖考黃帝之後,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
〔詳見下卷。〕
而太皇太后之末屬。皇天上帝隆顯大佑,成命統序,符契、圖文、金匱策書,神明詔告,屬予以天下兆民。
〔師古曰:屬,委付也,音之欲翻。〕
赤帝漢氏高皇帝之靈,承天命,傳
【章:甲十六行本「傳」下有「國」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金策之書,予甚祗畏,敢不欽受!以戊辰直定,
〔師古曰:以建除之次,其日當定。〕
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
〔因新都國以定號也。〕
其改正朔,易服色,變犧牲,殊徽幟,異器制。
〔師古曰:徽幟,通謂旌旗之屬也。幟,音式志翻。〕
以十二月朔癸酉為始建國元年正月之朔;以雞鳴為時。
〔以十二月為正,以丑時為十二時之始也。〕
服色配德上黃,犧牲應正用白,
〔以土繼火,故尚黃。萬物紐牙於丑,其色白,故應正用白。〕
使節之旄幡皆純黃,其署曰『新使五威節』,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使,疏吏翻。〕
莽將即真,先奉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驚。是時以孺子未立,璽臧長樂宮。
〔璽,即傳國璽。臧,古藏字通。〕
及莽即位,請璽,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舜素謹敕,太后雅愛信之。舜既見太后,太后知其為莽求璽,
〔為,于偽翻。〕
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
〔師古曰:而,汝也。〕
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
〔師古曰:孤寄,言以孤寄托之。〕
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師古曰:言惡賤。〕
天下豈有而兄弟邪!
〔言天下無此等人,謂其全無人心也。一曰:言天下將共誅之,不復有兄弟存也。〕
且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
〔師古曰:若,亦汝也。〕
變更正朔、服制,
〔更,工衡翻。〕
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而欲求之!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側長御以下皆垂涕。
〔長御,太后旁側常侍者。〕
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謂太后:「臣等已無可言者。
〔師古曰:言不可諫止。〕
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后寧能終不與邪!」太后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乃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知
【章:甲十六行本「知」作「如」;乙十一行本同。】
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傳國璽,奏之;莽大說,乃為太后置酒未央宮漸臺,
〔說,讀曰悅。為,于偽翻。師古曰:未央殿西南有蒼池,池中有漸臺。黃圖曰:漸,浸也。言為池水所漸。漸,讀曰沾。〕
大縱眾樂。
莽又欲改太后漢家舊號,易其璽綬,恐不見聽;而莽疏屬王諫欲諂莽,上書言:「皇天廢去漢而命立新室,
〔去,羌呂翻。〕
太皇太后不宜稱尊號,當隨漢廢,以奉天命。」莽以其書白太后,太后曰:「此言是也!」
〔師古曰:恚忿之辭也。〕
莽因曰:「此誖德之臣也,
〔師古曰:誖,乖也;音布內翻。〕
罪當誅!」於是冠軍張永獻符命銅璧文,
〔冠軍,屬南陽郡。服虔曰:銅璧,如璧形,以銅為之。冠,古玩翻。〕
太皇太后當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莽乃下詔從之。於是鴆殺王諫而封張永為貢符子。
班彪贊曰:三代以來,王公失世,稀不以月寵。及王莽之興,由孝元后歷漢四世為天下母,饗國六十餘載,群小
【章:甲十六行本「小」作「弟」;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作「小」。】
世權,更持國柄;
〔載,子亥翻。更,工衡翻。〕
五將、十侯,
〔師古曰:五將者,鳳、音、商、根、莽皆為大司馬。十侯者,陽平頃侯禁、禁子敬侯鳳、安成侯崇、平阿侯譚、成都侯商、紅陽侯立,曲陽侯根、高平侯逢時、安陽侯音、新都侯莽也。一曰:鳳嗣禁為侯,不當重數,而十人者,淳于長即其一也。〕
卒成新都。
〔卒,子恤翻。〕
位號已移於天下,而元后卷卷猶握一璽,
〔師古曰:卷,音其圓翻。惓惓,忠謹之意。余謂此云卷卷,猶眷戀也。〕
不欲以授莽,婦人之仁,悲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韩拙
三国·曹丕
宋·陈瓘
梁启超
(民国)老吏
宋·东轩居士
明·袁了凡
(清)劉良璧 纂輯
明·崔时佩
(漢)仲長統
唐·不空
(宋)韩彦直
朱履贞
唐·丘光庭
吕抚
宋·毛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