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三-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三
梁紀十九
〔上章敦牂(庚午),一年。〕
大寶元年(庚午、五五○)
1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2陳霸先發始興,至大庾嶺,
〔大庾嶺,在今南安軍大庾縣西南二十里。吳錄:南野縣有大庾山,自嶺嶠九嶝二里,至嶺下,平行十里,至平亭。〕
蔡路養將二萬人軍於南野以拒之。
〔南野縣,漢屬豫章郡,晉屬南康郡。劉昫曰:唐韶州始興縣,漢南野縣地。宋白曰:虔州之南康大庾嶺,南雄州之始興,皆漢南野縣地。輿地志:今虔州龍南縣,漢南野縣地。將,即亮翻。〕
路養妻姪蘭陵蕭摩訶,年十三,單騎出戰,無敢當者。杜僧明馬被傷,
〔騎,奇寄翻。被,皮義翻。〕
陳霸先救之,授以所乘馬;僧明上馬復戰,
〔上,時掌翻。復,扶又翻。〕
眾軍因而乘之,路養大敗,脫身走。霸先進軍南康,
〔考異曰:太清紀在二月。今從陳帝紀。〕
湘東王繹承制授霸先明威將軍、交州刺史。
3戊辰,東魏進太原公高洋位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臺、齊郡王。
4庚午,邵陵王綸至江夏,郢州刺史南康王恪郊迎,
〔「南康」當作「南平」,參考前後及梁書可見。夏,戶雅翻。〕
以州讓之,綸不受;乃推綸為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承制置百官。
〔考異曰:太清紀云:「三月,綸逼奪恪州,徙恪於郡廨。」今從梁書、典略。〕
5魏楊忠圍安陸,柳仲禮馳歸救之,
〔去年仲禮將兵趣襄陽。〕
諸將恐仲禮至則安陸難下,請急攻之,
〔將,即亮翻;下同。〕
忠曰:「攻守勢殊,未可猝拔;若引日勞師,表裏受敵,非計也。南人多習水軍,不閑野戰,仲禮師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襲之, 彼怠我奮,一舉可克。克仲禮,則安陸不攻自拔,諸城不傳檄定也。」乃選騎二千,銜枚夜進,敗仲禮於鳆頭,
〔敗,補邁翻。杜佑曰:鳆,音崇。水所衝曰鳆。考 異曰:太清紀作「潼頭」在去年十二月。今從典略。〕
獲仲禮及其弟子禮,盡俘其眾。馬岫以安陸,別將王叔以竟陵,皆降於忠。
〔降,戶江翻。〕
於是漢東之地盡入于魏。
6廣陵人來嶷,
〔嶷,魚力翻。〕
說前廣陵太守祖皓曰:「董紹先輕而無謀,
〔輕,牽正翻。〕
人情不附,襲而殺之,此壯士之任也。今欲糾帥義勇,奉戴府君。
〔帥,讀曰率;下同。〕
若其克捷,可立桓、文之勳,必天未悔禍,猶足為梁室忠臣。」皓曰:「此僕所願也。」乃相與糾合勇士,得百餘人。癸酉,襲廣陵,斬南兗州刺史董紹先;據城,馳檄遠近,推前太子舍人蕭籝為刺史,
〔籝,彌兗翻。〕
仍結果魏為援。皓,籝之子;
〔祖暅見一百四十七卷武帝天監十二年,諸本作「暅之之子」者,衍一「之」字。暅,古鄧翻。〕
籝,勃之兄也。乙亥,景遣郭元建帥眾奄至,皓嬰城固守。
7二月,魏楊忠乘勝至石城,
〔五代志:竟陵郡長壽縣,後周置石城郡。〕
欲進逼江陵,湘東王繹遣舍人庾恪說忠曰:「詧來伐叔
〔說,式芮翻。來伐事見上卷上年。〕
而魏助之,何以使天下歸心!」忠遂停湕北。
〔湕水之北也。湕,紀偃翻。〕
繹遣舍人王孝祀等送子方略為質以求和,魏人許之。繹與忠盟曰:「魏以石城為封,梁以安陸為界,請同附庸,并送質子,貿遷有無,
〔質,音致。貿,易也;遷,徙也;徙有之無以相貿易。貿,音茂。〕
永敦鄰睦。」忠乃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8宕昌王梁彌定
〔宕,徒浪翻。〕
為其宗人獠甘所襲,彌定奔魏,獠甘自立。羌酋傍乞鐵喹據渠株川,
〔獠,魯皓翻。酋,慈秋翻。〕
與渭州民鄭五醜合諸羌以叛魏。丞相泰使大將軍宇文貴、涼州刺史史寧討之,擒斬鐵喹、五醜。寧別擊獠甘,破之,獠甘將百騎奔生羌鞏廉玉。
〔生羌,遠在塞外,不羈屬於魏者。騎,奇寄翻。〕
寧復納彌定於宕昌,置岷州於渠株川,
〔五代志,臨洮郡臨洮縣,西魏置溢樂縣,並置岷州。復,扶又翻。〕
進擊鞏廉玉,斬獠甘,虜廉玉送長安。
9侯景遣任約、于慶等帥眾二萬攻諸藩。
〔諸藩,謂梁之宗室分任藩維者。任,音壬。帥,讀曰率。〕
10邵陵王綸欲救河東王譽而兵糧不足,乃致書於湘東王繹曰:「天時、地利,不及人和,
〔用孟子之言。〕
況於手足肱支,豈可相害!今社稷危恥,創巨痛深,
〔禮記三年問曰:創巨者其疾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斬衰、苴杖、居倚廬、食粥、寢苫、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創,初良翻。〕
唯應剖心嘗膽,泣血枕戈,
〔越王句踐臥薪嘗膽,求以報吳。晉劉琨枕戈待旦,志梟逆虜。枕,之任翻。子執親喪,泣血三年。孔穎達曰:說文:哭,哀聲也。泣,無聲出淚也。則無聲謂之泣矣。連言血者,以淚出於目,猶血出於體,故以淚比血。禮記曰:子羔執親之喪,泣血三年。註曰:無聲而血出,是也。〕
其餘小忿,或宜容貰。
〔貰,貸也。〕
若外難未除,家禍仍構,料今訪古,
〔難,乃旦翻。料,音聊。〕
未或不亡。夫征戰之理,唯求克勝;至於骨肉之戰,愈勝愈酷,捷則非功,敗則有喪,
〔喪,息浪翻。〕
勞兵損義,虧失多矣。侯景之軍所以未窺江外者,
〔荊州治江陵,在江北,故曰江外。〕
良為藩屏盤固,宗鎮強密。
〔為,于偽翻。屏,必郢翻。〕
弟若陷洞庭,
〔湘州之地,襟帶洞庭,故謂湘州為洞庭。〕
不戢兵刃,雍州疑迫,何以自安,必引進魏軍以求形援。
〔以綸之昏狂,猶能言及於此,蓋勢有所必至也。戢,阻立翻。雍,於用翻。〕
弟若不安,家國去矣。必希解湘州之圍,存社稷之計。」繹復書,陳譽過惡不赦,
〔言其過大惡極,法所不赦。〕
且曰:「詧引楊忠來相侵逼,頗遵談笑,用卻秦軍,
〔魯仲連談笑而卻秦軍,繹引此以為大言。〕
曲直有在,不復自陳。
〔復,扶又翻。〕
臨湘旦平,
〔臨湘縣自漢以來屬長沙郡,時為州郡治所。隋改臨湘縣曰長沙縣。〕
暮便即路。」
〔即路,就路也。承上文而言,若欲攻襄陽;考之下文,蓋謂討侯景。〕
綸得書,投之於案,慷慨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於斯,湘州若敗,吾亡無日矣!」
〔綸知繹兵東下,必將圖己,故云然。使在京口之時能思及此,則何亡國喪身之有!古人所以重居安慮危,居寵思畏者也。史為綸北奔張本。〕
11侯景遣侯子鑒帥舟師八千,自帥徒兵一萬,
〔徒兵,步兵也。帥,讀曰率;下同。〕
攻廣陵,三日,克之,執祖皓,縛而射之,箭徧體,然後車裂以徇;城中無少長皆埋之於地,馳馬射而殺之。
〔射,而亦翻。少,詩照翻。長,知兩翻。考異曰:太清紀曰:「城中數百人,」典略曰:「死者八千人,」今從南史。〕
以子鑒為南兗州刺史,鎮廣陵。
〔廣陵之人既殲矣,子鑒所鎮者空城耳。〕
景還建康。
12丙戌,以安陸王大春為東揚州刺史。省吳州。
〔景置吳州見上卷上年。〕
13乙巳,以尚書僕射王克為左僕射。
14庚寅,東魏以尚書令高隆之為太保。
15宣城內史楊白華進據安吳,
〔孫吳立安吳縣,屬宣城郡;隋省安吳入涇縣。〕
侯景遣于子悅帥眾攻之,不克。
16東魏行臺辛術將兵入寇,圍陽平,不克。
17侯景納上女溧陽公主,甚愛之。
〔溧,音栗。〕
三月,甲申,景請上禊宴於樂遊苑,
〔禊宴,因祓禊而開宴。禊,胡計翻。樂遊苑,在玄武湖南。〕
帳飲三日。上還宮,景與公主共據御牀,南面並坐,群臣文武列坐侍宴。
18庚申,東魏進丞相洋爵為齊王。
19臨川內史始興王鳇等擊莊鐵,
〔王鳇,始興人;鳇即「毅」字,後人傳寫,變「立」為「鳊」耳。〕
鄱陽王範遣其將巴西侯瑱救之,
〔瑱,他甸翻。〕
鳇等敗死。
20鄱陽世子嗣與任約戰於三章,約敗走;嗣因徙鎮三章,謂之安樂柵。
〔去年鄱陽王範西上,使世子嗣守安樂柵,今移柵三章,亦以安樂名柵。樂,音洛。〕
21夏,四月,庚辰朔,湘東王繹以上甲侯韶為長沙王。
〔上甲侯韶奔江陵,見上卷上年。按梁書,長沙王懿子淵業嗣封;卒,子孝儼嗣封;又卒,子噔嗣封。噔,懿曾孫也,時在建康。湘東以韶歸之,遂以為長沙王,非禮也。〕
22丙午,侯景請上幸西州,上御素輦,侍衛四百餘人,景浴鐵數千,翼衛左右。
〔浴鐵者,言鐵甲堅滑,若以水浴之也。〕
上聞絲竹,悽然泣下,命景起舞;景亦請上起舞。酒闌坐散,
〔坐,徂臥翻。〕
上抱景于牀曰:「我念丞相。」景曰:「陛下如不念臣,臣何得至此!」逮夜乃罷。
時江南連年旱蝗,江、揚尤甚,百姓流亡,相與入山谷、江湖,采草根、木葉,菱芡而食之,
〔菱,芰也。芡,巨險翻;說文曰:雞頭也。方言曰:南楚謂之雞頭,北燕謂之蕧,青、徐、淮、泗之間謂之芡。〕
所在皆盡,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衣羅綺,懷珠玉,俯伏牀帷,待命聽終。千里絕疴,
〔衣,於既翻。疴,與煙同。〕
人迹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
景性殘酷,於石頭立大確,
〔確,都內翻。〕
有犯法者擣殺之。常戒諸將曰:「破柵平城,當淨殺之,使天下知吾威名。」故諸將每戰勝,專以焚掠為事,斬刈人如草芥,以資戲笑。由是百姓雖死,終不附之。
〔史言侯景將敗。〕
又禁人偶語,犯者刑及外族。
〔男子謂舅家為外家,婦人謂父母之家為外家。外族,外家之族。〕
為其將帥者,悉稱行臺,來降附者,悉稱開府,其親寄隆重者曰左右廂公,勇力兼人者曰庫直都督。
〔南史侯景傳作「庫真部督」。誤也。〕
23魏封皇子儒為燕王,公為吳王。
24侯景召宋子仙還京口。
〔去年宋子仙克東揚州,今召還京口。〕
25邵陵王綸在郢州,以聽事為正陽殿,內外齊閤,悉加題署。其部下陵暴軍府,郢州佐莫不怨之。諮議參軍江仲舉,南平王恪之謀主也,說恪圖綸,
〔說,式芮翻。〕
恪驚曰:「若我殺邵陵,寧靜一鎮,荊、益兄弟必皆內喜,
〔帝既蒙塵,綸於兄弟之次當立。恪若除綸,則人望歸於荊、益,必當內以為喜。時湘東王繹在荊州,武陵王紀在益州。〕
海內苦平,則以大義責我矣。且巨逆未梟,
〔巨逆,謂侯景。梟,謂梟其首。梟,堅堯翻。〕
骨肉相殘,自亡之道也。卿且息之。」仲舉不從,部分諸將,
〔分,扶問翻。〕
刻日將發,謀泄,綸壓殺之。恪狼狽往謝,綸曰:「群小所作,非由兄也。兇黨已斃,兄勿深憂!」
〔南平王恪,偉之子也,於綸為兄。〕
26王僧辯急攻長沙,辛巳,克之。執河東王譽,斬之,傳首江陵,湘東王繹反其首而葬之。
〔反其首於長沙,與身俱葬。〕
初,世子方等之死,
〔見上卷上年。〕
臨蒸周鐵虎功最多,
〔吳立臨蒸縣,以縣臨蒸水而名,屬衡陽郡,晉屬湘東郡。酈道元曰:臨蒸即故酃縣,縣即湘東郡。劉昫曰:隋改臨蒸為衡陽縣,今衡州所治衡陽縣是也。衡州志:吳分酃縣立臨蒸縣,俯臨蒸水,其氣如蒸。姚思廉陳書曰:周鐵虎,不知何許人,梁世南渡,事河東王譽,為臨蒸令。如此,則通鑑逸「令」字。〕
譽委遇甚重。僧辯得鐵虎,令烹之,呼曰:
〔呼,火故翻。〕
「侯景未滅,柰何殺壯士!」僧辯奇其言而釋之,還其麾下。繹以僧辯為左衛將軍,加侍中、鎮西長史。
繹自去歲聞高祖之喪,以長沙未下,故匿之。壬寅,始發喪,刻檀為高祖像,置於百福殿,事之甚謹,動靜必咨焉。繹以為天子制於賊臣,不肯從大寶之號,猶稱太清四年。丙午,繹下令大舉討侯景,移檄遠近。
27鄱陽王範至湓城,以晉熙為晉州,
〔晉安帝分廬江郡立晉熙郡。五代志:同安郡懷寧縣舊置晉熙郡。唐以同安郡為舒州。〕
遣其世子嗣為刺史,江州郡縣多輒改易。
〔改易郡縣守令也。〕
尋陽王大心,政令所行,不出一郡。
〔惟尋一郡而已。〕
大心遣兵擊莊鐵,嗣與鐵素善,請發兵救之,範遣侯瑱帥精甲五千助鐵。
〔瑱,他甸翻,又音鎮。帥,讀曰率;下同。〕
由是二鐵互相猜忌,無復討賊之志。
〔復,扶又翻。〕
大心使徐嗣徽帥眾二千,築壘稽亭以備範,
〔據齊書晉安王子懋傳:子懋謀舉兵於江州,宣城王遣裴叔業襲取湓城,子懋先已具船於稽亭渚,聞叔業得湓城,乃據州自衛。則稽亭渚在江州城東也。帥,讀曰率。〕
市糴不通,範數萬之眾,無所得食,多餓死。範憤恚,疽發於背,五月,乙卯,卒。
〔恚,於避翻。考異曰:典略作「己酉」。今從太清紀。〕
範眾祕不發喪,奉範弟安南恬為主,有眾數千人。
28丙辰,侯景以先思虔為東道大行臺,鎮錢唐。丁巳,以侯子鑒為南兗州刺史。
29東魏齊王洋之為開府也,
〔洋為開府,見一百五十七卷武帝大同元年。〕
勃海高德政為管記,
〔管記,即記室參軍之職。〕
由是親昵,言無不盡。
〔昵,尼質翻。〕
金紫光祿大夫丹楊徐之子、北平太守廣宗宋景業,
〔漢、晉以來,中山有北平縣,後魏孝昌中,分置北平郡,屬定州。廣宗縣,漢屬鉅鹿郡,後屬安平國,後魏太和二十一年,分置廣宗郡;時屬司州。〕
皆善圖讖,
〔讖,楚譖翻。〕
以為太歲在午,當有革命,因德政以白洋,勸之受禪。洋以告婁太妃,太妃曰:「汝父如龍,兄如虎,猶以天位不可妄據,終身北面,汝獨何人,欲行舜、禹之事乎!」洋以告之才,之才曰:「正為不及父兄,
〔為,于偽翻。〕
故宜早升尊位耳。」洋鑄像卜之而成,乃使開府儀同三司段韶問肆州刺史斛律金,金來見洋,固言不可,以宋景業首陳符命,請殺之。洋與諸貴議於太妃前,太妃曰:「吾兒懦直,必無此心,高德政樂禍,教之耳。」
〔樂,音洛。〕
洋以人心不壹,遣高德政如鄴察公卿之意,未還;洋擁兵而東,至平都城,
〔九域志:遼州遼山縣有平城鎮。宋白曰:遼州平城縣本漢湟縣地,晉置武鄉縣,此地屬焉。隋開皇十六年,於趙簡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縣。〕
召諸勳貴議之,莫敢對。長史杜弼曰:「關西,國之勍敵,
〔謂宇文氏也。勍,渠京翻。〕
若受魏禪,恐彼挾天子,自稱義兵而東向,
〔此天子,謂西魏主。〕
王何以待之!」徐之才曰:「今與王爭天下者,彼亦欲為王所為,縱其屈強,
〔屈,其勿翻。強,其兩翻。〕
不過隨我稱帝耳。」弼無以應。高德政至鄴,諷公卿,莫有應者。司馬子如逆洋於遼陽,
〔遼陽縣自漢末以來屬樂平郡,隋開皇十一年,改曰遼山縣,我朝為遼州治所。〕
固言未可。洋欲還,倉丞李集曰:
〔北齊之制,太倉及水次諸倉皆有令、丞。北齊紀作「尚書丞李集」。〕
「王來為何事,而今欲還﹖」
〔為,于偽翻。〕
洋偽使於東門殺之,而別令賜綃十匹,遂還晉陽。自是居常不悅。徐之才、宋景業等日陳陰陽雜占,云宜早受命。高德政亦敦勸不已。洋使術士李密卜之,還大橫,曰:「漢文之卦也。」
〔大橫見十三卷漢高后八年。〕
又使宋景業筮之,遇乾之鼎,
〔乾之初九、九五二爻,動變而之鼎。〕
曰:「乾,君也。鼎,五月卦也。宜以仲夏受禪。或曰:「五月不可入官,犯之,終於其位。」
〔陰陽家之說,上官忌正月、五月、九月。〕
景業曰:「王為天子,無復下期,
〔復,扶又翻。〕
豈得不終於其位乎!」洋大鉋,乃發晉陽。
高德政錄在鄴在諸事,條進於洋,洋令左右陳山提馳驛齎事條,并密書與楊愔。
〔愔,於今翻。〕
是月,山提至鄴,楊愔即召太常卿邢邵議造儀注,祕書監魏收草九錫、禪讓、勸進諸文;
〔凡禪代皆奉表三讓,百僚三表勸進而後即位,故令收預草諸文。〕
引魏宗室諸王入北宮,留於東齋。甲寅,東魏進洋位相國,總百揆,備九錫。洋行至前亭,
〔前亭,在晉陽之東,平都城之西。〕
所乘馬忽倒,意甚惡之,至平都城,不復肯進。
〔惡,烏路翻。復,扶又翻。〕
高德政、徐之才苦請曰:「山提先去,恐其漏泄。」即命司馬子如、杜弼馳驛續入,觀察物情。子如等至鄴,眾人以事勢已決,無敢異言。洋至鄴,召夫
〔夫,民夫也。〕
齎築具集城南。高隆之請曰:「用此何為﹖」洋作色曰:「我自有事,君何問為!欲族滅邪!」隆之謝而退。於是作圜丘,備法物。
丙辰,司空潘樂、侍中張亮、黃門郎趙彥深等求入啟事,東魏孝靜帝在昭陽殿見之。亮曰:「五行遞運,有始有終,
〔謂五德之運,以木代水,以火代木,以土代火,以金代土,以水代金也。〕
齊王聖德欽明,萬方歸仰,願陛下遠法堯、舜。」帝斂容曰:「此事推挹已久,
〔推,吐雷翻。挹,遜也。〕
謹當遜避。」又曰:「若爾,須作制書。」中書郎崔劼、裴讓之曰:
〔劼,丘八翻。〕
「制已作訖。」使侍中楊愔進之。東魏主既署,曰:「居朕何所﹖」愔對曰:「北城別有館宇。」乃下御坐,步就東郎,
〔坐,徂臥翻。〕
詠范蔚宗後漢書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范曄,字蔚宗,作後漢書。此其贊獻帝之辭也。賢註曰:辰,時也。播,遷也。言獻帝生不逢時,身既播遷,國又屯難也。漢有天下四百年而運終。虞賓,謂虞以堯子丹朱為賓。書曰:虞賓在位。蔚,紆勿翻。屯,陟倫翻。〕
所司請發,
〔所司,謂掌禪代事者;請發者,請出宮居別邸也。此實楊愔等使人請之。〕
帝曰:「古人念遺簪弊履,朕欲與六宮別,可乎﹖」高隆之曰:「今日天下猶陛下之天下,況在六宮。」帝步入,與妃嬪已下別,舉宮皆哭。趙國李嬪誦陳思王詩云:「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
〔曹植,魏武帝之子,封陳王,諡曰思。嬪,毗賓翻。〕
直長趙道德以
【章:十二行本「以」下有「故犢」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車一乘侯於東閤,
〔直長,官名。凡殿中諸局各有奉御,有直長。趙道德蓋尚乘直長也,亦高氏之私人。東閤,即東閤門。長,竹兩翻。乘,繩證翻。〕
帝登車,道德超上抱之,
〔上,時掌翻。〕
帝叱之曰:「朕自畏天順人,何物奴敢逼人如此!」道德猶不下。出雲龍門,王公百僚拜辭,高隆之灑泣。遂入北城,居司馬子南宅,
〔司馬子如有宅在太原,故謂鄴城之宅為南宅。〕
遣太尉彭城王韶等奉璽綬,禪位于齊。
〔璽,斯氏翻。綬,音受。東魏十六年而亡。考異曰:北齊書、北史高德政傳云:「五月六日,留咸陽王坦等。七日,司馬子如等至鄴。九日,文宣至城南頓。」按後魏書、北史帝紀皆云,「辛亥,王如鄴;甲寅,加九錫;丙辰,魏主遜位;戊午,王即帝位。」典略:「辛亥,王還鄴。」以長曆推之,此月己酉朔,皆不與德政傳日相應。蓋辛亥始自晉陽如鄴,非到鄴之日也。〕
戊午,齊王即皇帝位于南郊,
〔帝諱洋,字子進,勃海王高歡第二子,澄之母弟也。歡以勃海王贈齊王,洋又進爵齊王;且高氏本勃海人,勃海故齊地也,國遂號曰齊。〕
大赦,改元天保。自魏敬宗以來,百官絕祿,至是始復給之。
〔復,扶又翻。〕
己未,封東魏主為中山王,待以不臣之禮。追尊齊獻武王為獻武皇帝,廟號太祖,後改為高祖;文襄王為文襄皇帝,廟號世宗。辛酉,尊王太后婁氏為皇太后。乙丑,降魏朝封爵有差,其宣力霸朝
〔自高歡起兵以來諸勳貴,皆宣力霸朝者也。朝,直遙翻。〕
及西南投化者,不在降限。
〔謂自關西及江南來投者。〕
30文成侯寧起兵於吳,有眾萬人,己巳,進攻吳郡;
〔吳郡帶吳縣。寧蓋起兵於吳縣界,進攻吳郡城也。按侯景傳:寧起兵於吳西鄉。去年陸緝推寧據吳郡,宋子仙擊之敗走,今復起兵於西鄉。〕
行吳郡事侯子榮逆擊,殺之。寧,範之弟也。子榮因縱兵大景郡境。
自晉氏渡江,三吳最為富庶,貢賦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亂,掠金帛既盡,乃掠人而食之,或賣於北境,遺民殆盡矣。
是時,唯荊、益所部尚完實,太尉、益州刺史武陵王紀移告征鎮,使世子圓照帥兵三萬受湘東王節度。
〔帥,讀曰率。〕
圓照軍至巴水,
〔巴郡巴縣有巴水,水折三迴如巴字。巴郡,唐為渝州。考異曰:南史云:「六月辛酉,紀遣圓照東下。」按六月,己卯朔,無辛酉。典略在五月,或者在五月辛酉歟﹖〕
繹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
〔梁置信州於白帝,唐改夔州。〕
未許東下。
31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連行揚州事。
32江夏王大款、山陽王大成、宜都王大封自信安間道奔江陵。
〔間,古莧翻。〕
33齊主封宗室高岳等十人、功臣庫狄干等七人皆為王。
〔高岳及隆之、歸彥、思宗、長弼、普子瑗、顯、國、叡、孝緒凡十人。庫狄干、斛律金、賀拔仁、韓軌,可朱渾道元、彭樂、潘相樂凡七人。〕
癸未,封弟浚為永安王,淹為平陽王,浟為彭城王,演為常山王,渙為上黨王,淯為襄城王,湛為長廣王,湝為任城王,
〔浟,以周翻。淯,音育。湝,戶皆翻。〕
湜為高陽王,濟為博陵王,凝為新平王,潤為馮翊王,洽為漢陽王。
34鄱陽王範既卒,侯瑱往依莊鐵,鐵忌之;瑱不自安,丙戌,詐引鐵謀事,因殺之,自據豫章。
35尋陽王大心遣徐嗣徽夜襲湓城,安南侯恬、裴之橫等擊走之。
36齊主娶趙郡李希宗之女,生子殷及紹德;又納段韶之妹。及將建中宮,高隆之、高德政欲結勳貴之援,乃言「漢婦人不可為天下母,宜更擇美配。」帝不從。丁亥,立李氏為皇后,
〔考異曰:典略在五月乙丑。今從北齊帝紀。〕
以段氏為昭儀,子殷為皇太子。庚寅,以庫狄干為太宰,彭樂為太尉,潘相樂為司徒,司馬子如為司空。辛卯,以清河王岳為司州牧。
37侯景以羊鴉仁為五兵尚書。庚子,鴉仁出奔江西,將赴江陵,至東莞,
〔南徐州有東莞郡,不在江西,意者東莞其東關之誤歟﹖〕
盜疑其懷金,邀殺之。
〔考異曰:太清紀在十月。今從梁帝紀、典略。〕
38魏人欲令岳陽王詧發哀嗣位,詧辭,不受。丞相泰使榮權冊命詧為梁王,始建臺,置百官。
〔詧,字理孫,武帝之孫,昭明太子之第二子。〕
39陳霸先脩崎頭古城,徙居之。
〔崎,渠希望。曲岸曰崎。九域志:南安軍治大庾縣,古南野也,有南康古城,又有峽頭鎮。〕
40初,燕昭成帝奔高麗,
〔見一百二十三卷宋文帝元嘉十三年。麗,力知翻。〕
使其族人馮業以三百人俘海奔宋,因留新會。
〔晉恭帝元熙二年,分南海郡立新會郡;隋、唐為新會縣,屬廣州。九域志:新會縣在廣州之西南三百三十里。〕
自業至孫融,世為羅州刺史,
〔五代志:高涼郡石龍縣舊置羅州。我朝為化州治所。〕
融子寶為高涼太守。
〔高涼縣,漢屬合浦郡;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吳分立高涼郡,梁置高州。〕
高涼洗氏,
〔洗,音銑;丁度集韻:姺,國名,或作「鳋」;姓氏韻纂又音綿。考異曰:典略作「沈氏」。今從隋書。〕
世為蠻酋,
〔酋,慈秋翻。〕
部落十餘萬家,有女,多籌略,善用兵,諸洞皆服其信義;融聘以為寶婦。融雖累世為方伯,非其土人,號令不行;洗氏約束本宗,使從民禮,每與寶參決辭訟,首領有犯,雖親戚無所縱舍,
〔舍,讀曰捨。〕
由是馮氏始得行其政。
高州刺史李遷仕據大皋口,
〔五代志:高涼郡,梁置高州。〕
遣使召寶,
〔使,疏吏翻;下同。〕
寶欲往,洗氏止之曰:「刺史無故不應召太守,必欲詐君共反耳。」寶曰:「何以知之﹖」洗氏曰:「刺史被召援臺,
〔被,皮義翻。〕
乃稱有疾,鑄兵聚眾而後召君;此必欲質君以發君之兵也,
〔質,音致。〕
願且無往以觀其變。」數日,遷仕果反,遣主帥杜平虜將兵入灨石,城魚梁以逼南康,
〔帥,所類翻。魚梁亦地名,近灨石。灨,古暗翻。〕
霸先使周文育擊之。洗氏謂寶曰:「平虜,驍將也,
〔驍,堅堯翻。將,即亮翻;下同。〕
今入灨石與官軍相拒,勢未得還,遷仕在州,無能為也。君若自往,必有戰鬬,宜遣使卑辭厚禮告之曰:『身未敢出,欲遣婦參。』彼聞之,必獈而無備。
〔獈,與喜同。〕
我將千餘人,步擔雜物,唱言輸賧,
〔擔,都甘翻。賧,吐濫翻。〕
得至柵下,破之必矣。」寶從之。遷仕果不設備,洗氏襲擊,大破之,遷仕走保寧都。
〔吳分漢贛縣立陽都縣,晉武太康元年,更名寧都。五代志:南康虔化縣,舊曰寧都。〕
文育亦擊走平虜,據其城。洗氏與霸先會于灨石,還,謂寶曰:「陳都督非常人也,甚得眾心,必能平賊,君宜厚資之。」
湘東王繹以霸先為豫州刺史,領豫章內史。
41辛丑,裴之橫攻稽亭,徐嗣徽擊走之。
42秋,七月,辛亥,齊立世宗妃元氏為文襄皇后,
〔后,東魏孝靜帝女。〕
宮曰靜德。又封世宗子孝琬為河間王,孝瑜為河南王。乙卯,以尚書令封隆之錄尚書事,尚書左僕射平陽王淹為尚書令。
43辛酉,梁王詧入朝于魏。
〔自此魏益厚詧矣。朝,直遙翻。〕
44初,東魏遣儀同武威牒雲洛等
〔「雲」,當作「云」。牒云,虜複姓。柔然阿那緕之求附於魏也,魏遣牒云具仁往使,牒云之為姓 尚矣。〕
迎鄱陽世子嗣,使鎮皖城。
〔劉昫曰:懷寧、宿松、望江、太湖等縣,皆漢皖縣地。蓋此城即皖縣古城也。皖,戶板翻。〕
嗣未及行,任約軍至,洛等引 去;嗣遂失援,出戰,敗死。約遂略地至湓城,尋陽王大心遣司馬韋質出戰而敗,帳下猶有戰士千餘人,咸勸大心走保建州;
〔後漢汝南郡有苞信縣,江左僑置於弋 陽界。五代志:弋陽郡殷城縣,舊曰苞信,梁置義城郡及建州。帳下勸大心走保之者,便於入濟也。九域志:殷城縣併入固始。〕
大心不能用,戊辰,以江州降約。先是,大心使太子洗馬韋臧鎮建昌,
〔降,戶江翻;下同。先,悉薦翻,洗亦同音。〕
有甲士五千,聞尋陽不守,欲帥眾奔江陵,帥,讀曰率;下同。〕未發,為麾下所殺。臧,粲之子也。
〔太清三年,青塘之戰,韋粲死之。〕
45于慶略地至豫章,侯瑱力屈,降之,慶送瑱於建康。景以瑱同姓,待之甚厚,留其妻子及弟為質,
〔質,音致。〕
遣瑱隨慶徇蠡南諸郡,
〔蠡南,謂彭蠡湖以南也。〕
以瑱為湘州刺史。
〔考異曰:太清紀在十一月。今從典略。〕
46初,巴山人去黃法氀,有勇力,
〔五代志:臨川郡崇仁縣,梁置巴山郡。劉昫曰:吳分臨汝為新建縣;梁置巴山郡。鳓,巨俱翻。〕
侯景之亂,合徒眾保鄉里。太守賀詡下江州,
〔自巴山順流赴江州為下。〕
命法鳓監郡事。
〔監,工衡翻。〕
法鳓屯新淦,于慶自豫章分兵襲新淦,
〔新淦縣,漢屬豫章郡;五代志屬廬陵郡。淦,古暗翻。〕
法鳓敗之。
〔敗,補邁翻。〕
陳霸先使周文育進軍擊慶,法鳓引兵會之。
47邵陵王綸聞任約將至,使司馬蔣思安將精兵五千襲之,約眾潰;思安不設備,約收兵襲之,思安敗走。
48湘東王繹改宜都為宜州,
〔沈約曰:劉備分南郡立宜都郡;梁以宜都郡置宜州;隋并宜都入夷陵郡。〕
以王琳為刺史。
49是月,以南郡王大連為江州刺史。
50魏丞相泰以齊主稱帝,帥諸軍討之。
〔帥,讀曰率;下同。〕
以齊王廓鎮隴右,徵秦州刺史宇文導為大將軍、都督二十三州諸軍事,屯咸陽,鎮關中。
51益州沙門孫天英帥徒數千人夜攻州城,武陵王紀與戰,斬之。
52邵陵王綸大脩鎧仗,將討侯景。湘東王繹惡之,
〔惡綸由此兵力益強,將不利於己也。惡,烏路翻。〕
八月,甲午,遣左衛將軍王僧辯、信州刺史鮑泉等帥舟師一萬東趣江、郢。
〔趣,七喻翻。考異曰:典略:「九月戊申朔,繹遣僧辯。」按太清紀事在八月末。今從梁簡文帝紀。〕
聲言拒任約,且云迎邵陵王還江陵,授以湘州。
53齊主初立,勵精為治。
〔治,直吏翻。〕
趙道德以事屬黎陽太守清河房超,
〔屬,之欲翻;下請屬同。守,式又翻。〕
超不發書,棓殺其使;
〔魏收志:孝昌中,分汲郡置黎陽郡,屬司州,治黎陽城。棓,步項翻。使,疏吏翻;下同。〕
齊主善之,命守宰各設棓以誅屬請之使。久之,都官中郎
【張:「中郎」作「郎中」。】
宋軌奏曰:
〔「中郎」當作「郎中」。五代志:都官郎中,掌畿內非違得失事。此齊制也。〕
「若受使請賕,猶致大戮,身為枉法,何以加罪!」乃罷之。
司都功曹張老上書請定齊律,
〔司都功曹,司州之功曹也。時都鄴,以鄴為司州治所。按北齊主或居晉陽,不常居鄴也。〕
詔右僕射薛琡等取魏麟趾格,更討論損益之。
〔麟趾格,見一百五十八卷武帝大同七年。琡,昌六翻。〕
齊主簡練六坊之人,每一人必當百人,任其臨陳必死,
〔魏、齊之間,六軍宿衛之士,分為六坊。任,保任也。陳,讀曰陣。〕
然後取之,謂之「百保鮮卑」。
〔百保,言其勇可保一人當百人也。高氏以鮮卑創業,當時號為健鬬,故衛士皆用鮮卑,猶今北人謂勇士為霸都魯也。〕
又簡華人之勇力絕倫者,謂之「勇士」,以備邊要。
〔邊要,邊上要害之地。〕
始立九等之戶,
〔戶有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是為九等。〕
富者稅其錢,貧者稅其錢,貧者役其力。
54九月,丁巳,魏軍發長安。
〔發長安而東代齊。〕
55王僧辯軍至鸚鵡洲,
〔鸚鵡洲在江夏江中,昔黃祖使禰衡賦鸚鵡賦於此洲,因以得名,洲之下即黃鵠磯。〕
郢州司馬劉龍虎等潛送質於僧辯,
〔質,音致。〕
邵陵王綸聞之,遣其子威正侯礩將兵擊之,
〔礩,職日翻。〕
龍虎敗,奔于僧辯。綸以書責僧辯曰:「將軍前年殺人之姪,
〔謂殺河東王譽也。〕
今歲伐人之兄,
〔綸於繹兄也。〕
以此求榮,恐天下不許!」僧辯送書於湘東王繹,繹命進軍。辛酉,綸集其麾下於西園,
〔園在郢城西偏,故曰西園。又有東園,在城東東湖上。〕
涕泣言曰:「我本無他,志在滅賊,湘東常謂與之爭帝,遂爾見伐。今日欲守則交絕糧儲,欲戰則取笑千載,
〔載,子亥翻。〕
不容無事受縛,當於下流避之。」麾下壯士爭請出戰,綸不從,與礩自倉門登舟北出。
〔據姚思廉梁書,倉門,郢城北門,帶江阻險。〕
僧辯入據郢州。繹以南平王恪為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世子方諸為郢州刺史,王僧辯為領軍將軍。
綸遇鎮東將軍裴之高於道,之高之子畿掠其軍器,綸與左右輕舟奔武昌澗飲寺,
〔武昌,今壽昌軍是也。〕
僧法馨匿綸於巖穴之下。綸長史韋質、司馬姜律等聞綸尚存,馳往迎之,說七柵流民以求糧仗。
〔時流民於北江州結七柵以相保。說,式芮翻。〕
綸出營巴水,流民八九千人附之,稍收散卒,屯于齊昌。
〔據魏收志:梁武帝置北江州,治鹿城關,領義陽、齊昌、新昌、梁安、齊興、光城郡。五代志:黃州木蘭縣,梁曰梁安郡。又有義陽郡,後齊置湘州,後改曰北江州。則齊昌亦當在木蘭縣界,唐省木蘭入黃岡縣。宋白曰:吳置蘄春郡,晉惠帝改西陽郡,南齊、北齊改西陽為齊昌郡,唐為蘄州。〕
遣使請和
【章:十二行本「和」作「降」;乙一行本同;孔本同。】
于齊,
〔使,疏吏翻。〕
齊以綸為梁王。
56湘東王繹改封皇子大款為臨川王,大成為桂陽王,大封為汝南王。
57癸亥,魏軍至潼關。
58庚午,齊主如晉陽,命太子殷居涼風堂監國。
〔據北史齊樂陵王百年傳:涼風堂在鄴宮玄都苑。監,工銜翻。〕
59南郡王中兵參軍張彪等
〔南郡王大連之鎮會稽也,以張彪為中兵參軍。〕
起兵於若邪山,
〔若邪山,在今越州東南四十里。〕
攻破浙東諸縣,有眾數萬。吳郡人陸令公等說太守南海王大臨往依之,
〔說,式芮翻。〕
大臨曰:「彪若成功,不資我力;如其橈敗,
〔橈,奴教翻。杜預曰:橈,曲也。勢屈為橈。〕
以我自解,
〔言將歸罪於大臨以自懈於侯景。〕
不可往也。」
60任約進寇西陽、武昌。初,寧州刺史彭城徐文盛募兵數萬人討侯景,湘東王繹以為秦州刺史,
〔五代志:江都郡六合縣,舊置秦郡,後齊置秦州。抑梁已置之歟﹖〕
使將兵東下,與約遇於武昌。繹以廬陵王應為江州刺史,以文盛為長史行府州事,督諸將拒之。
〔將,即亮翻;下同。〕
應,續之子也。
〔廬陵王續,卒於武帝太清元年。〕
邵陵王綸引齊兵未至,移營馬柵,距西陽八十里,
〔西陽,即今黃州黃岡縣,古之邾城也。〕
任約聞之,遣儀同叱羅子通等將鐵騎二百襲之,
〔叱羅,虜複姓。騎,奇寄翻。〕
綸不為備,策馬亡走。時湘東王繹亦與齊連和,故齊人觀望,不助綸。定州刺史田祖龍迎綸,綸以祖龍為繹所厚,懼為所執,復歸齊昌。
〔復,扶又翻。〕
行至汝南,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綸之故吏也,開城納之,
〔魏收 志:郢州有汝南郡,治上蔡縣。五代志:竟陵郡舊置郢州,所領有漢東縣,舊曰上蔡。則汝南城即漢東縣城也。又按姚思廉梁書:汝南治安陸重城。宋白曰:晉汝南 郡人流寓夏口,因僑立汝南郡汝南縣於潼口。荊湘記云:金水北岸有汝南舊城是也。〕
任約遂據西陽、武昌。
〔考異曰:梁帝紀在十一月。今從太清紀。〕
61裴之高帥子弟部曲千餘人至夏首,
〔帥,讀曰率。夏,戶雅翻。〕
湘東王繹召之,以為新興、永寧二郡太守。
〔新興郡置於江陵縣界,永寧郡置於襄陽南漳縣界。〕
又以南平王恪為武州刺史,鎮武陵。
〔武陵,唐為朗州,至我朝改為鼎州。〕
62初,邵陵王綸以衡陽王獻為齊州刺史,鎮齊昌,任約擊擒之,送建康,殺之。
〔考異曰:梁帝紀在十一月。今從太清紀。〕
獻,暢之孫也。
〔暢,武帝之弟。〕
63乙亥,進侯景位相國,封二十郡,為漢王,加殊禮。
64岳陽王詧還襄陽。
〔自朝魏而還也。前已書詧梁王矣,今復書詧舊爵,以義例言之,合改正。〕
65黎州民攻刺史張賁,賁棄城走。
〔五代志:義城郡,梁曰黎州,唐之利州是也。〕
州民引氐酋北益州刺史楊法琛據黎州,
〔魏以武興為東益州,氐王楊氏居之。梁蓋以為北益州。按下卷,楊法琛治平興,則梁置北益州於平興也。酋,慈秋翻。〕
命王、賈二姓詣武陵王紀請法琛為刺史。紀深責之,囚法琛質子崇顒、崇虎。
〔質,音致。顒,魚容翻。〕
冬,十月,丁丑朔,法琛遣使附魏。
〔使,疏吏翻。〕
66己卯,齊主至晉陽宮。
〔晉陽宮,齊獻武王所置。唐志:晉陽宮,在北都之西北,宮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都城左汾右晉,潛丘在中,長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廣三千一百二十二步,周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汾東曰東城。〕
廣武王長弼與并州刺史段韶不協,齊主將如晉陽,長弼言於帝曰:「韶擁強兵在彼,恐不如人意,
〔言恐韶為變。〕
豈可徑往投之!」帝不聽。既至,以長弼語告之,曰:「如君忠誠,人猶有讒,況其餘乎!」長弼,永樂之弟也。
〔高永樂不內高昂,使之喪元,長弼又讒段韶,高歡父子為朱刑矣。〕
乙酉,以特進元韶為尚書左僕射,段韶為右僕射。
67乙未,侯景自加宇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以詔文呈上。上驚曰:「將軍乃有宇宙之號乎!」
68立皇子大鈞為西陽王,大威為武寧王,大球為建安王,大昕為義安王,
〔蕭子顯齊志,寧蠻府所領有義安郡。〕
大摯為綏建王,
〔沈約志:宋文帝元嘉十三年,立綏建郡於漢南海郡四會縣地。〕
大圜為樂梁王。
〔樂梁,史無所考。此時諸王所封,皆郡名也,當在大同中所分二十餘州,不知處所之數。考異曰:太清紀在十一月十四日。今從梁帝紀。〕
69齊東徐州刺史行臺辛術鎮下邳。十一月,侯景徵租入建康,術帥眾渡淮斷之,
〔帥,讀曰率。斷,音短。〕
燒其穀百萬石,遂圍陽平,景行臺郭元建引兵救之。壬戌,術略三千餘家,還下邳。
70武陵王紀帥諸軍發成都,
〔考異曰:南史云「十一月壬寅。」按是月壬子朔,無壬寅。〕
湘東王繹遣使以書止之曰:「蜀人勇悍,易動難安,
〔使,疏吏翻。易,弋豉翻。〕
弟可鎮之,吾自當滅賊。」又別紙曰:「地擬孫、劉,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恆通。」
〔地擬孫、劉,欲吳、蜀各為一國也;情深魯、衛,謂兄弟也。恆,戶登翻。〕
71甲子,南平王恪帥文武拜牋推湘東王繹為相國,總百揆;繹不許。
72魏丞相泰自弘農為橋,濟河,至建州。丙寅,齊主自將出頓東城。
〔即晉陽之東城也。將,即亮翻。〕
泰聞其軍容嚴盛,歎曰:「高歡不死矣!」會久雨,自秋及冬,魏軍畜產多死,乃自蒲阪還。於是河南自洛陽,河北自平陽已東,皆必于齊。
〔邊民見魏師無功,齊能自立,心無反側,疆埸遂定。〕
73丁卯,徐文盛軍貝磯,任約帥水軍逆戰,
〔帥,讀曰率。〕
文盛大破之,斬叱羅子通、趙威方,仍進軍大舉口。
〔水經註:江水東過邾縣南,東逕白虎磯北,又東逕貝磯北,又東逕黎磯北。北岸烽火洲,即舉洲也,北對舉口。舉水出龜頭山,逕梁定州城南,又逕梁司、豫州城東,又南歷齊安郡西,又東南歷赤亭,下分為二 水,南流注于江。〕
侯景遣宋子仙等將兵二萬助約,
〔將,即亮翻。〕
以約守西陽,久不能進,自出屯晉熙。
〔考異曰:典略:「七月,景軍次濡須,使梁仲宣知留 府事。」按典略,「九月,景請梁妃主同宴,」梁帝紀,「十月,乙未,景逼太宗幸西州。」不容七月已在濡須。今因南康王會理事見之。太清紀、梁書、典略,「晉熙」皆作「皖口」,今從南史。〕
南康王會理以建康空虛,與太子左衛將軍柳敬禮、西鄉侯勸、東鄉侯籝
〔籝,彌兗翻。〕
謀起兵誅王偉。安樂侯又理出奔長蘆,
〔今真州六合縣有長蘆鎮及長蘆寺。淳熙十二年,徙寺於滁口山之東。張舜民曰:長蘆鎮在滁河西南。〕
集眾得千餘人。建安侯賁、中宿世子子邕知其謀,
〔中宿世子,中宿侯之世子也。沈約曰:中宿,漢舊縣,屬南海郡,吳度屬始興郡。〕
以告偉。偉收會理、敬禮、勸、籝及會理弟祁陽侯通理,俱殺之。
〔沈約曰:祁陽縣,吳立,屬零陵郡。考異曰:典略云:「十二月癸未,建安侯賁等告會理,」梁帝紀:「十月壬寅,景害會理。」今從太清紀。〕
又理為左右所殺。錢塘褚冕,以會理故舊,捶掠千計,
〔捶,止藥翻。掠,音亮。〕
終無異言。會理隔壁謂之曰:「褚郎,卿豈不為我致此,
〔為,于偽翻。〕
卿雖忍死明我,我心實欲殺賊!」冕竟不服,景乃宥之。勸,昺之子;賁,正德之弟子;子邕,憺之孫也。
〔昺,音丙。憺,徒敢翻,又徒濫翻。〕
帝自即位以來,景防衛甚嚴,外人莫得進見,
〔見,賢遍翻。〕
唯武林侯諮及僕射王克、舍人殷不害,並以文弱得出入臥內,帝與之講論而已。及會理死,克不害懼禍,稍自疏。諮獨不離帝,
〔離,力智翻。〕
朝請無絕;景惡之,使其仇人刁戍刺殺諮於廣莫門外。
〔朝,直遙翻。惡,烏路翻。刺,七亦翻。考異曰:太清紀在會理死前。今從南史。〕
帝之即位也,景與帝登重雲殿,
〔據梁紀,重雲殿在華林園。項安世曰:梁華林園重雲殿前置銅儀。重,直龍翻。〕
禮佛為誓云:「自今君臣兩無猜貳,臣固不負陛下。陛下亦不得負臣。」及會理謀泄,景疑帝知之,故殺諮。帝自知不久,指所居殿謂殷不害曰:「龐涓當死此下。」
景自帥眾討楊白華于宣城,白華力屈而降,景以其北人,
〔楊白華,大眼之子,魏胡太后私幸之,白華懼禍奔梁。帥,讀曰率。華,讀曰花。降,戶江翻。〕
全之,以為左民尚書,誅其兄子彬以報來亮之怨。
〔楊白華殺來亮見上卷太清三年。〕
十二月,丙子朔,景封建安侯賁為竟陵王,中宿世子子邕為隨王,仍賜姓侯氏。
〔侯景賞其告會理之功也。〕
74辛丑,齊主還鄴。
〔自晉陽還也。〕
75邵陵王綸在汝南,脩城池,集士卒,將圖安陸。魏安州刺史馬祐以告丞相泰,
〔五代志:安陸郡,梁置南司州,西魏改曰安州,今為德安府。〕
泰遣楊忠將萬人救安陸。
〔將,即亮翻。〕
76武陵王紀遣潼州刺州楊乾運、南梁州刺史譙淹合兵二萬討楊法琛,
〔元和郡縣志:梓潼郡,梁置潼州。潼,音同。〕
法琛發兵據劍閣以拒之。
77侯景還建康。
〔自晉熙還也。〕
78初,魏敬宗以爾朱榮為柱國大將軍,
〔柱國大將軍,魏初官也,世祖以加太尉長孫嵩。〕
位在丞相上,榮敗,此官遂廢。大統三年,文帝復以丞相泰為之。
〔復,扶又翻。〕
其後功參佐命,望實俱重者,亦居此官,凡八人,曰安定公宇文泰,廣陵王欣,趙郡公李弼,隴西公李虎,內公獨孤信,南陽公趙貴,常山公于謹,彭城公侯莫陳崇,謂之八柱國。泰始籍民之才力者為府兵,身租庸調,一切蠲之,
〔唐府兵之法本諸此。凡受田之丁,歲輸粟,謂之租。隨鄉所出,每丁歲輸絹綾絁布鼦麻,非蠶鄉則歲輸銀,謂之調。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為絹三尺,謂之庸。調,徒弔翻。〕
以農隙講閱戰陳,馬畜糧備,六家供之;合為百府,每府一郎將主之,
〔將,即亮翻。〕
分屬二十四軍。泰任總百揆,督中外諸軍;欣以宗室宿望,從容禁闥而已。
〔陳,讀曰陣。從,千容翻。〕
餘六人各督二大將軍,凡十二大將軍,
〔廣平王元贊,淮王元育,齊王元廓,章武郡公宇文導,平原郡公侯莫陳順,高陽郡公達奚武,陽平公李遠,范陽公豆盧寧,化政公宇文貴,博陵公賀蘭祥,陳留公 楊忠,武威公王雄,凡十二人,皆使持節大將軍。〕
每大將軍各統開府二人,開府各領一軍。是後功臣位至柱國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者甚眾,率為散官,無所統御,雖有繼掌其事者,聞望皆出諸公之下云。
〔散,悉亶翻。聞,音問。〕
79齊主命散騎侍郎宋景業造天保曆,行之。
〔時齊主命景業謟圖讖,造天保曆,景業奏依握誠圖及元命包,言齊受祿之期,當魏終之紀,得乘三十五以為蔀,應六百七十六以為章。齊主大悅,乃施用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李之鼎
明·赵献可
明·沈榜
(東漢)徐幹
明·胡应麟
(后蜀)何光远撰
明·项笃寿
清·盛康
清·张骥
庾肩吾
(清)钱涛
清·求是斋
吴则虞
(明)方以智
清·朱琰
(清)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