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
唐紀二十六
〔起上章閹茂(庚戌)八月,盡昭陽赤奮若(癸丑)凡三年有奇。〕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
景雲元年(庚戌、七一0)
1八月,庚寅,往巽第按問。
〔此承上卷洛陽縣官微聞其謀。〕
重福奄至,縣官馳出,白留守;群官皆逃匿,洛州長史崔日知獨帥眾討之。
〔重,直龍翻。守,式又翻。長,知兩翻。帥,讀曰率。〕
留臺侍御史李邕遇重福於天津橋,從者已數百人;馳至屯營,
〔從,才用翻。即洛城左、右屯營也。〕
告之曰:「譙王得罪先帝,
〔言重福得罪中宗,居之均州。〕
今無故入都,此必為亂;君等宜立功取富貴。」又告皇城
〔東都皇城也。〕
使閉諸門。重福先趣左、右屯營,營中射之,
〔趣,七喻翻。射,而亦翻。〕
矢知雨下。乃還趣左掖門,
〔還,從宣翻。掖,音亦。〕
欲取留守兵,見門閉,大怒,命焚之。火未及然,左屯營兵出逼之,重福窘迫,策馬出上東,
〔然,與燃同。窘,渠隕翻。上東,洛城上東門也,東面北來第一門。〕
逃匿山谷。明日,留守大出兵搜捕,重福赴漕渠溺死。
〔考異曰:睿宗實錄、舊本紀皆云「癸巳重福反。」今從太上皇實錄。〕
日知,日用之從父兄也。
〔從,才用翻。〕
以功拜東都留守。
鄭愔貌醜多須,既敗,梳髻,著婦人服,匿車中;
〔愔,於今翻。著,陟略翻。〕
擒獲,被鞫,股慄不能對。
〔被,皮義翻。〕
張靈均神氣自若,顧愔曰:「磿與此人舉事,宜其敗也!」與愔皆斬於東都市。初,愔附來俊臣得進;俊臣誅,附張易也;易之誅,附韋氏;韋氏敗,又附譙王重福,竟坐族誅。
〔史言張靈均雖幸禍好亂之人,猶能臨死不變。鄭愔者,反覆於群憸之間,冒利不顧,而畏死乃爾,烏足以權大事乎!〕
嚴善思免死,流靜州。
〔嶺南之靜州,貞觀中已改為富州。此靜州屬劍南,儀鳳元年,以悉州之悉唐縣置南和州,武后天授二年,更名靜州。嚴善思死而流此,夙依嬖倖,今從亂又得以偷生。〕
2萬騎恃討諸韋之功,多暴橫,
〔騎,奇寄翻。橫,戶孟翻。〕
長安中苦之;詔並除外官。又停以戶奴為萬騎;
〔戶奴為萬騎,蓋必起於永昌之後。〕
更置發騎,隸左、右羽林。
〔更,工衡翻。〕
3姚元之、宋璟及御史大夫畢構上言:「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廢。」
〔璟,居影翻。上,時掌翻。朝,直遙翻。〕
上從之。癸巳,罷斜封官凡數千人。
〔斜封官見上卷中宗景龍三年。〕
4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裴談貶蒲州刺史。
〔舊志:蒲州,京師東北三百二十四里。尚,辰羊翻。〕
5贈蘇安恆諫議大夫。
〔蘇安恆死見二百八卷中宗景龍元年。恆,戶登翻。〕
6九月,辛未,以太子少師致仕唐休璟為朔方道大總管。
〔少,始照翻。〕
7冬,十月,甲申,禮儀使姚元之、未璟奏:
〔唐世凡有國恤,皆以宰相為禮儀使,掌山陵、祔廟等事。使疏吏翻。〕
「大行皇帝神主,應祔太廟,請遷義宗神主於東都,別立廟。」從之。
〔義宗祔廟見二百八卷中宗神龍元年。〕
8乙未,追復天后尊號為大聖天后。
9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
〔使,疏吏翻。考曰:統紀:「景雲二年,四月,以賀拔延秀為河西節度使,節度之名自此始。」會要云:「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始有節度之號。」又云:「范陽節度自先天二年始除甄道一。」新表:「景雲元年置河西諸軍州節度、支度、營田大使。」按訥先已為節度大使,則節度之名不始於延嗣也。今從太上皇實錄。是後天寶緣邊御戎之地,置八節度使,其任愈重。受命之日,賜雙旌、雙節,得以專制軍事。行則建節,樹六纛,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于道左。又唐之制,有節度大使、副大使、節度使;其親王領節度大使而不出閤,則在鎮知節度者為副大使;其異姓為節度使者有節度副使。至後唐開成二年七月敕:「頃因本朝親王遙領方鎮,其在鎮者,遂云副大使佑節度事,但年代已深,相沿未改。今天下侯伯並正節旄,其未落副大使者,祗言節度使。」〕
10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頗易之;既而憚其英武,欲更擇闇弱者立之以久其權,數為流言,云「太子非長,不當立。」
〔少,詩照翻。易,以豉翻。數所角翻。〕
己亥,制弁諭中外,以息浮議。公主每覘伺太子所為,纖介必聞於上,
〔覘,丑廉翻,又丑豔翻。伺,相吏翻。〕
太子左右,亦往往為公主耳目,太子深不自安。
〔為誅太平公主及其支黨張本。〕
11諡故太子重俊曰節愍。太府少卿萬年韋湊上書,以為:「賞罰所不加者,則考行立諡以褒貶之。
〔上,時掌翻。行,下孟翻。〕
故太子重俊,與李多祚等稱兵入宮,中宗登玄武門以避之,太子據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方逃竄。曏使宿衛不守,其為禍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
〔雨泣者,淚下如雨也。〕
謂供奉官曰:
〔中書、門下兩省官謂之供奉官。〕
『幾不與卿等相見。』其危如此。
〔幾,居希翻。〕
今聖朝禮葬,諡為節愍,臣竊惑之。夫臣子之禮,過廟必下,
〔下,遐嫁翻。〕
過位必趨。漢成帝之為太子,不敢絕馳道。
〔漢成帝為太子,初居桂宮。元帝嘗急召之,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西至直城門,得絕乃度,還入作室門。上遲之,問其故,以狀對;乃著令太子得絕馳道。〕
而重俊稱兵宮內,跨馬御前,無禮甚矣。若以其誅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則興兵以誅姦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取之,是與三思競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廢韋氏而嘉之,則韋氏於時逆狀宋彰,大義未絕,苟無中宗之命而廢之,是脅父廢母也,庸可乎!漢戾太子困於江充之讒,發忿殺充,雖興兵交戰,非圍逼君父也;兵敗而死,
〔事見二十二卷武帝征和二年。〕
及其孫為天子,始得改葬,猶諡曰戾。
〔見二十四卷宣帝本始元年。〕
況重俊可諡之曰節愍乎!臣恐後之亂臣賊子,得引以為心,開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癉惡也,
〔彰,明也;癉,病也。明其為善,病其為惡者也。癉,丁但翻。〕
請改其諡。多祚等從重俊興兵,不為無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為雪,亦所未安。」上甚然其言,而執政以為制命已行,不為追改,
〔為,于偽翻。〕
但停多祚等贈官而已。
12十一月,戊申朔,以姚元之為中書令。
13己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
〔定陵在雍州富平城西北十五里。〕
廟號中宗。朝議以韋后有罪,不應祔葬。追諡故英王妃趙氏曰和思順聖皇笁,求其瘞,莫有知者,
〔妃死見二百二卷高宗上元二年。〕
乃以禕衣招魂,
〔唐制:皇后之服三:禕衣、鞠衣、襢衣。禕衣者,受冊、助祭、朝會大事之服也。深青織成為之,畫翬,赤質,五色,十二等,素紗中單,黼領,朱羅穀褾纐,蔽膝隨裳色,以緻領為緣,用翟為章,三等,青衣革帶,大帶隨衣色,裨約紐佩綬如天子,青襪,舄加金舄。〕
覆以夷衾,
〔覆,敷又翻。〕
祔葬定陵。
14壬子,侍中韋安石罷為太子少保,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蘇緕罷為少傅。
15甲寅,追复裴炎官爵。
初,裴軎先自嶺南逃歸,復杖一百,徙北庭。
〔軎,讀曰胄。復,扶又翻。〕
至徙所,殖貨任俠,常遣客詗都下事。武后之誅流人也,
〔裴炎死,軎先流嶺南,見二百三卷武后光宅元年。誅流人見二百五卷長壽二年。詗,休正翻。〕
軎先先知之,逃奔胡中;北庭都護追獲,囚之以聞。使者至,流人盡死,軎先以待報宋殺。既而武后下制安撫流人,有未死者悉放還,軎先由是得歸。至是求炎後,獨軎先在,拜詹事丞。
〔詹事丞,正六品上,掌判詹事府事。〕
16壬戌,追復王同皎官爵。
〔王同皎死見二百八卷中宗神龍二年。〕
17庚午,許文貞公蘇壞薨。制起復其子頲為工部侍郎,頲固辭。
〔頲,他鼎翻。〕
上使李曰知諭旨,日知終坐不言而還,
〔坐,徂臥翻。〕
奉曰:「臣見其哀毀,不忍發言,恐其隕絕。」上乃聽其終制。
18十二月,癸未,上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為女官,以資天皇太后之祏,仍欲於城西造觀。
〔觀,古玩翻。道士所居曰觀。〕
諫議大夫甯原悌上言:以為「先朝悖逆庶人以愛女驕盈而及禍,新城、宜都以庶呩抑損而獲全。
〔新城公主下嫁武延暉,宜城公主下嫁裴巽,皆中宗女。〕
又釋、道二家皆以清淨為本,不當廣營寺觀,勞人費財。梁武帝致敗於前,先帝取災於後,殷鑒不遠。今二公主入道,將為之置觀,
〔觀,古玩翻。為,于偽翻。〕
不宜過為崇麗,取謗四方。又,先朝所親狎諸僧,尚在左右,宜加屏斥。」
〔朝,直遙翻。屏,卑郢翻。〕
上覽而善之。
19宦者閭興貴以事屬長安令李朝隱,
〔屬,之欲翻。朝,直遙翻;下同。〕
朝隱繫於獄。上聞之,召見朝隱,勞之曰:「卿為赤縣令,能如此,朕復何憂!」
〔勞,力到翻。復,扶又翻;下無復同。〕
因御承天門,集百官及諸州朝集使,宣示以朝隱所為。且下制稱「宦官遇寬柔之代,必弄威權。朕覽前載,每所歎息。能副朕意,實在斯人,可加一階為太中大夫,賜中上考及絹百匹。」
20壬辰,奚、霫犯塞,掠漁陽、雍奴,出盧龍塞而去。
〔漁陽縣本屬幽州,中宗神龍元年分屬營州。雍奴縣,漢以來屬漁陽郡,隋屬涿郡,唐屬幽州。盧龍,漢肥如縣也,屬遼西郡,隋開旺十八年,更名盧龍,屬北平郡,唐帶平州。霫,而立翻。〕
幽州都督薛訥追擊之,弗克。
21舊制,三品以上官冊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
〔唐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冊書,二曰制書,三曰忍勞制書,四曰發敕,五曰敕旨,六曰論事敕書,七曰敕牒。〕
皆委尚書省奏擬,文屬吏部,武屬兵部,尚書曰中銓,侍剆曰東西銓。
〔所謂三銓也。〕
中宗之末,嬖倖用事,選舉混淆,無復綱紀。至是,以宋璟為吏部尚書,李又、盧從愿為侍郎,皆不畏強禦,請謁路絕。集者萬餘人,留者三銓不過二千,人服其公。以姚元之為兵部尚書,陸象先、盧懷慎為侍郎,武選亦治。
〔選,須絹翻。治,直吏翻。〕
從愿,承慶之族子;
〔盧承慶,見二百卷高宗顯慶四年。〕
象先,元方之子也。
〔陸元方,見二百五卷天后邆聖元年。〕
22侍御史笹城倪若水,
〔笹城縣,前漢屬真定國,復漢以來屬鉅鹿郡,唐屬恆州。〕
奏彈國小祭酒祝欽明、司業郭山惲亂常改作,希旨病君;
〔謂郊祀請以韋后亞獻也。〕
於是左授欽明饒州刺史,山惲括州長史。
〔舊志:饒州,京師東南三千二百六十二里。括州後為處州,京師東南四千二百七十八里。〕
23侍御史楊孚,彈糾不避權貴,權貴毀之,上曰:「鷹搏狡兔,須急救之,不爾必反為所噬。御史繩姦慝亦然。苟非人主保衛之,則亦為姦慝所噬矣。」孚,隋文帝之姪孫也。
24置河西節度、支度、營田等使,領涼、甘、肅、伊、瓜、沙、西七州,治涼州。
〔唐制,凡天下邊軍,皆有支度使,以計軍資糧仗之用。節度不兼支度者,支度自為一司;其兼支度者,則節度使自支度。凡邊防鎮守轉運不給,則開置屯田以益軍儲,於是有營田使。使,疏吏翻。度,徒洛翻。〕
25姚州群蠻,先附吐蕃,攝監察御史李知古請發兵擊之;既降,
〔降,戶江翻。〕
又請築城,列置州縣,重稅之。黃門侍郎徐堅以為不可;
〔句斷。〕
不從。知古發劍南兵築城因欲誅其豪傑,掠子女為奴婢。群蠻怨怒,蠻酋傍名引吐蕃攻知古,殺之,以其尸祭天,由是姚、巂路絕,連年不通。
〔酋,慈由翻。巂,音髓。〕
安西都護張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雖怨而未絕和親,乃賂鄯州都督楊矩,請河西九曲之地以為公主湯沐邑;矩奏與之。
〔九曲者,去簀石軍三百里,水甘草良,宜畜牧,蓋即漢大、小榆谷之地,吐蕃置洪濟、大漢門等城以守之。史為楊矩後悔懼自殺張本。善2,時戰翻,又音善。〕
二年(辛亥、七一一)
1春,正月,癸丑,突厥可汗默啜遣使請和;許之。
〔厥,九勿翻。可,從刊入聲。汗,音寒。使,疏吏翻。〕
2己未,以太僕卿郭元振、中書侍郎張說並同平章事。
〔說,讀曰悅。〕
3以溫王重茂為襄王,充集州刺史,遣中郎將將兵五百就防之。
〔舊志:集州,京師西南一千四百二十五里。將,即亮翻。〕
4乙丑,追立妃劉氏曰肅明皇后,陵曰惠陵;德妃竇氏曰昭成皇后,陵曰請陵。皆魂葬於東部城南,
〔二妃死見二百五卷武后長壽二年。〕
立廟京師,號儀坤廟。
〔會要,儀坤廟在親仁里。〕
竇氏,太子之母也。
5太平公主與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為朋黨,欲以危太子,使其伲唐晙邀韋安石至其第,
〔晙,子峻翻。〕
安石固辭往。上嘗密召安石,謂曰:「聞朝堥皆傾心東宮,卿宜察之。」對曰:「陛下安得亡國之言!此必太平之謀耳。太子有功於社稷,仁明孝友,天下匠知,願陛下無惑讒言。」上瞿然曰:
〔瞿,俱遇翻。瞿然,驚視之貌。〕
「朕知之矣,卿勿言。」時公主在簾下竊聽之,以飛語陷安石,欲收按之,賴郭元振救之,得免。
公主又嘗乘輦邀宰相於光範門內,
〔唐六典曰:宣政殿前西廊曰月華門,門西中書省,省西南北街,南直昭慶門,出光範門。韓愈伏光範門下上宰相書即此。〕
諷以易置東宮,眾皆失色,宋璟抗言曰:「東宮有大功於天下,真宗廟社稷之主,公主柰何勿有此議!」
璟與姚元之密言於上曰:「未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長孫,
〔豳王守禮,章懷太子賢之子。長,知兩翻。〕
太平公主交構其間,將使東宮不安。請出宋王及豳王皆為刺史,罷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為左、右率以事太子。
〔韋氏初平,二王領羽林。東宮五率,分為左、右十率。此指左右衛率。〕
太平公主請與武攸暨皆於東都安置。」上曰:「朕更無兄弟,惟太平一妹,豈可遠置東都!諸王惟卿所處。」
〔處,昌呂翻。〕
乃先下制云:「諸王、駙馬自今毋得典禁兵,見任者皆改他官。」
〔見,賢遍翻。〕
頃之,上謂侍臣曰:「術者言五日中當有急兵入宮,卿等為朕備之。」
〔為,于季翻;下為陛同。〕
張說曰:「此必讒人欲離間東宮。
〔間,古莧翻。〕
願陛下使太子監國,
〔監,古銜翻。〕
則流言自息矣。」姚元之曰:「張說所言,社稷之至計也。」上說。
〔說,與悅同。〕
二月,丙子朔,以宋王成器為同州刺史,豳王守禮為豳州刺史,
〔舊志:同州,京師東北二百五十五里;豳州,京師西北四百九十三里。〕
左羽林大將軍岐王隆範為左衛率,右羽林大將軍薛王隆業為右衛率;太平公主蒲州安置。
丁丑,命太子監國,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並取太子處分。
〔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6殿中侍御史崔蒞、太子中允薛昭素言於上曰:「斜封官皆先帝所除,恩命已布,
〔斜封官,見上卷中宗景龍二年。〕
姚元之等建議,一朝盡奪之,彰先帝之過,為陛下招怨。
〔為,于偽翻。〕
今眾口沸騰,徧於海內,恐生非常之變。」太平公主亦言之,上以為然。戊寅,制:「諸緣斜封別敕授官,先停任者,並量材敘用。」
〔量,音良。考異曰:朝野僉載云:「未璟、畢構出後,見鬼人彭君卿受斜封人賄奏云:『孝和怒曰:「我與人官,何卻!」』於是斜封皆復舊職。」今不取。〕
7太平公主聞姚元之、宋璟之謀,大怒,以讓太子。太子懼,奏元之、璟離間姑、兄,
〔姑,謂太平公主;兄,謂宋王、豳王。聞,古莧翻。〕
謂從極法。甲申,貶元之為申州刺史,璟為楚州刺史。
〔舊志:申州至京師一千七百九十六里;楚州,京師東南二千五百一里。〕
丙戌,宋王、豳王亦寢刺史之命。
8中書舍人、參知機務劉幽求罷為戶部尚書;以太子少保韋安石為侍中。安石與李日知代姚、宋為政,自是綱紀紊亂,復如景龍之世矣。
〔紊,音問。復,扶又翻,又如字。〕
前右率府鎧曹參軍柳澤上疏,以為:「斜封官皆因僕妾汲引,豈孝和之意!
〔中宗諡孝和皇帝。率,所律翻。上,時掌翻。疏,所去翻。〕
陛下一切黜之,天下莫不稱明。一旦忽盡收敘,善惡不定反覆相功,何陛下政令之不一也!議者咸稱太平公主令胡僧慧範曹引此曹,誑誤陛下。
〔誑,居況翻。〕
臣恐積小成大,為禍不細。」上弗聽。澤,亨之孫也。
〔柳亨事隋為王屋長,歸高祖,以女孫竇氏妻之,歷事太宗,位至檢校岐州刺史。〕
9左、右萬騎與左、右羽林為北門四軍,使葛福順等將之。
〔騎,奇寄翻。將,即亮翻,又音如字。〕
10三月,以宋王成器女為金山公主,許嫁突厥默啜。
〔厥,九勿翻。啜,叱劣翻。〕
11夏,四月,甲申,宋王成器讓司徒;許之,以為太子賓客。以韋安石為中書令。
12上召群臣三品以上,謂曰:「朕素懷澹泊,不以萬乘為貴,
〔澹,徒覽翻。乘,繩證翻。〕
曩為皇嗣,又為皇太弟,皆辭不處。
〔為皇嗣見二百四卷天授元年;辭太弟見二百八卷神龍元年。嗣,祥吏翻。處,昌呂翻。〕
今欲傳位太子,何如﹖」群臣莫對。太子使右庶子李景伯固辭,不許。殿中侍御史和逢堯附太平公主,言於上曰:「陛下春秋未高,方為四海依仰,豈得遽爾!」上乃止。
戊子,制:「凡政事皆取太子處分。
〔處,昌呂翻。分,扶問翻。〕
其軍旅死刑及五品已上除授,皆先與太子議之,然後以聞。」
13辛卯,以李日知守侍中。
14壬寅,赦天下。
15五月,太子請讓位於宋王成器;不許。請召太平公主還京師;許之。
16庚戌,制:「則天皇后父母墳仍舊為昊陵、順陵,量置官屬。」
〔廢武氏二陵見二卷元年。量,音良。〕
太平公主為武攸暨請之也。
〔為,于偽翻;下各為同。〕
17辛酉,更以西城為金仙公主,隆昌為玉真公主,各為之造觀,
〔金仙、玉真二觀皆造於京城內輔興坊;玉真觀,本竇誕舊宅,興金仙觀相對。更,工衡翻。〕
逼奪民居甚多,用功數百萬。右散騎侍魏知古、黃門侍郎李又諫,不聽。
〔散,悉亶翻。騎,奇寄翻。〕
18壬戌,殿中監竇懷貞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
19僧慧範恃太平公主勢,逼奪民產,御史大夫薛謙光與殿中侍御史慕容珣奏彈之。公主訴於上,出謙光為州刺史。
〔考異曰:統紀曰:「監察御史慕容珣奏彈西明寺僧慧範,以其通宮人長氏,張即太平公主乳母也,侵奪百姓。上以為御史當不避豪貴;見公主出居蒲州,乃敢彈射,在日不言,狀涉脽間骨肉,遂貶為密州員外司馬。」今從舊傳。〕
20時遣使按察十道,
〔太宗貞觀十八年,遣十七遣巡察;武后垂拱初,亦嘗遣九逆察,天授二年又遣十道存撫使。至是分為十道按察使,以廉按州郡,二周年一替。使,疏吏翻。〕
議者以山南所部闊遠,乃分為東西道;又分隴右為河西道。六月,壬午,又分天下置汴、齊、兗、魏、冀、并、蒲、鄜、涇、秦、益、鼦、遂、荊、岐、通、梁、襄、提、安、閩、越、洪、潭二十四都督,
〔武德元年,改蜀郡為益州。鼦州,漢涪縣地,江左置巴西郡,西魏曰潼州,隋開皇改鼦州,大業初廢州為金山郡,唐武德初復曰鼦州。又武德二年置閩州於閩縣,開元十三年更閩州為福州。鄜,音膚。〕
各糾察所部刺史以下善惡,惟洛及近畿州不隸都督府。
〔雍、華、同、商、岐、豳為京畿;洛、汝為都畿。〕
太子右庶子李景伯、舍人盧篏等上言:
〔篏,音甫。〕
「都督專殺殺生之柄,權任太重,或用非其人,為害不細。今御史秩卑望重,以時巡察,姦宄自禁。」
〔宄,音軌。〕
其後竟罷都督,但置十道按察使而已。
21秋,七月,癸巳,追復上官昭容諡曰惠文。
〔追復其昭容之職而加之以諡。〕
22乙卯,以高祖故宅枯柿復生,赦天下。
〔時詔以興聖寺是高祖舊宅,有柿樹,天授中枯死,至是重生,大赦天下。復,扶又翻,又如字。〕
23己巳,以右御史大夫解琬為朔方大總管。琬考按三城戍兵,
〔三城,三受降城也。解,戶買翻。〕
奏減十萬人。
24庚午,以中書令韋安石為左僕射兼太子賓客、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平公主以安石不附己,故崇以虛名,實去其權也。
〔去,羌呂翻。〕
25九月,庚辰,以竇懷貞為侍中。懷貞每退朝,必詣太平公主第。
〔朝,直遙翻。〕
時脩金仙、玉真二觀,群臣多諫,懷貞獨勸成之,身自督役。時人謂懷貞前為皇后阿亼,
〔事見上卷中宗景龍二年。亼,正奢翻。〕
今為公主邑司。
〔唐公主有邑司令、丞,掌其主家財貨出入、田園徵封之事。考異曰:睿宗實錄云:「乙卯,御史大夫竇懷貞為侍中。」太上皇實錄云:「庚辰,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三品竇懷貞為侍中,知金仙、玉真公主邑司事。」舊紀,己卯,懷貞為恃中。新紀、新表,「乙亥,懷貞守恃中。」按是月癸酉朔,又懷貞以自督脩二觀之故,時人語曰:「竇僕射前為皇后國亼,今為公主邑丞。」非真知邑司也。今從舊紀。〕
26冬,十月,甲辰,上御承天門,引韋安石、郭元振、竇懷貞、李日知、張說宣制,責以「政教多闕,水旱為災,府庫益竭,僚吏日滋;雖朕之薄德,亦輔佐非才。安石可左僕射、東都留守,
〔守,手又翻。〕
元振可吏部尚書,懷貞可左御史大夫,日知可戶尚書,說可左丞,並罷政事。」以吏部尚書劉幽求為侍中,右散騎常侍魏知古為左散騎常侍,太子詹事崔湜為中書侍郎,並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陸象先同平章事。皆太平公主之志也。
象先清淨寡欲,言論高遠,為時人所重。湜私侍太平公主,公主欲引以為相,
〔相,息亮翻。〕
湜請與象先同升,公主不可,湜曰:「然則湜亦不敢當。」公主乃為之并言於上,
〔為,于偽翻。〕
上不金欲用湜,公主涕泣以請,乃從之。
〔考異曰:朝野僉載云:「湜妻美,并二女皆得幸於太子。時人勝之曰:『託庸才於主第,進豔婦於春宮。』」今不取。〕
27右補闕辛替否上疏,以為:「自古失道破國亡家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覩;臣請以陛下所目覩者言之。太宗皇帝,陛下之祖也,撥亂返正,
〔用太史公撥亂世返之正語意。〕
開基立極;官不虛授,財無枉費;不多造寺觀而有福,不多度僧尼而無災,
〔觀,古玩翻;下同。尼,女夷翻。〕
天地垂祐,風雨時若,
〔若,順也。〕
粟帛充溢,蠻夷率服,享國久長,名高萬古。陛下何不取而法之!中宗皇帝,陛下之兄,棄祖宗之業,徇女子之意;無能而祿者數千人,無功而封者百餘家;造寺不止,費財貨者數百億,度人無窮,免租庸者數十萬,所出日滋,所入日寡;奪百姓口中之食以養貪殘,剝萬人體上之衣以塗土木,於是人怨神怒,眾叛親離,水旱並臻,公私俱罄,享國不永,禍及其身。陛下何不忝而改之!自頃以來,水旱相繼,兼以霜蝗,人無所食,未聞賑恤,
〔賑,津忍翻。〕
而為二女造觀,用錢百餘萬緡,以供無用之役乎!陛下族韋氏之家而不去韋氏之惡,
〔去,羌呂翻。〕
忍棄太宗之法,不忍棄中宗之政乎!且陛下與太子當韋氏用事之時,日夕憂危,切齒於兇;
〔群兇,謂韋溫、宗楚客等。〕
今幸而除之,乃不改其所為,臣恐復有切齒於陛下者也。然則陛下又何惡於群凶而誅之!
〔復,扶又翻。惡,烏路翻。〕
昔先帝之憐悖逆也,
〔帝追廢安樂公主為悖逆庶人,故稱之。悖,蒲內翻,又蒲沒翻。〕
宗晉卿為之造第,趙屐溫為之葺園,
〔為,于偽翻。〕
殫國財,竭人力,第成不暇遊,而身為戮沒。今之造觀崇侈者,必非陛下、公主之本意,殆有宗、趙之徒從而勸之,不可不察也。陛下不停斯役,臣恐人之愁怨,不減前朝之時。人人知其禍敗而口不敢言,言則刑刃隨之矣。韋月將、燕欽融之徒,先朝誅之,惟陛下察之。」上雖不能從,而嘉其切直。
28御史中丞和逢堯攝鴻臚卿,使于突厥,
〔臚,陵如翻。使,疏吏翻。〕
說默啜曰:「處密、堅昆聞可汗結婚於唐,皆當歸附。可汗何不襲唐冠帶,使諸胡知之,豈不美哉!」默啜許諾,明日,襆頭、衣紫衫,南向再拜,稱臣,
〔樸頭、紫衫,唐三品已上之服也。襆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太宗時,馬周上議,以禮無服衫之文,請加欄袖褾。幀說,輸苪翻。襆,防玉翻。衣,於既翻。〕
遣其楊我支及國相隨逢堯入朝,十一月,戊寅,至京師。逢堯以奉使功,遷戶部侍郎。
29壬辰,令天下百姓二十五入军,五十五免。
30十二月,癸卯,以興昔亡可汗阿史那獻為招忍十姓使。
31上召天台上道士司馬承禎,〕臨海記:天台山超然秀出,山有八重,視之如一,高一萬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又有飛泉,垂流千仞。時屬台州唐興縣界。我朝太祖建隆元年,始改唐興縣為天台縣。其山在今縣西二十餘里。〕問以陰陽數術,對曰:「道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安肯勞心以學術數乎!」上曰:「理身無為則高矣,如理國何﹖」對曰:「國猶身也,順物自然而心無私,則天下理矣。」上歎曰:「廣成之言,無以過也。」
〔廣成子居崆峒之上黃帝立下風而問道。〕
承禎固請還山,上許之。
尚書左丞盧藏用指終南山
〔程大昌曰:終南山橫亙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澈藍田,凡雍、岐、郿、鄂、長安、萬年相去且八百里,而連綿峙據其南者,皆此一山也。毛公曰:終南,周之名山中南也,中南即終南也。關中記曰:言居天之中、都之南也。〕
謂承禎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天台!」丞禎曰:「以愚觀之,此乃仕宦之捷徑耳!」藏用嘗隱終南,則天時徵為左拾遣,故承禎言之。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上
〔諱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此諡,廣德元年所定。〕
先天元年(壬子、七一二)是年八月方改元先天。〕
1春,正月,
〔考異曰:新紀、表:「壬辰,以陸象先同中書門下三品。」太上皇、。睿宗實錄、舊紀皆無之。不知新書何出,今不取。〕
辛巳,睿宗祀南郊,初因
【章:十二行本「因」作「用」;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諫議大夫賈曾議合祭天地。
〔歐陽修曰:古者祭天於圓丘,在國之南,祭地於澤中之方丘,在國之北。所以順陰陽,因高下,以事天地,以其類也。而後世有合祭之文。則天天冊萬歲元年,親享南郊,始合祭天地。至是曾議曰: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夏后氏禘黃帝而郊鯀,郊之與廟,皆有禘也。禘於廟則祖宗合食於太祖,禘於郊則地祇群望皆合食於圓丘,以始祖配享;蓋有事之大祭,非常祭也。三輔故事:祭於圓丘,上帝、石土,位皆南面。則漢嘗合祭也。時皆曾言為然。〕
曾,言忠之子也。
〔言忠見二百一卷高宗總章元年。〕
2戊子,幸滻東,
〔水經註:霸水北歷藍田川,又左合滻水。滻水逕長樂坡西,是後韋堅引為廣運潭,在京師苑城之東;此地又在滻水之東。〕
耕藉田。
〔藉,在亦翻。〕
3己丑,赦天下;改元太極。
4乙未,上御安福門,宴突厥楊我支,以金山公主示之;既而會上傳位,婚道不成。
5以左御史大夫竇懷貞、戶部尚書岑羲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6二月,
〔考異曰:太上皇實錄云:「命皇太子送金山公主往并州,令幽州都督裴懷古節度內發三萬兵赴黑山道,并州長史薛訥節度內發四萬兵於汾州迎皇太子,右御史大夫 朔方大總管解琬節度內發二萬兵赴單于道。太子既親征,諸軍一事以上並取處分,按以軍法從事。」他書皆無此事。按太子送公主與突厥和親,安用九萬兵!又豈得 謂之親征!今不取。〕
辛酉,廢右御史臺。
〔武后光宅元年,改御史臺為肅政臺,分左、右。神龍元年,為左、右御史臺。〕
7蒲州刺史蕭至忠自託於太平公主,公主引為刑部尚書。
〔考異曰:舊傳及劉餗小說,皆云「自晉州刺史入為尚書。」今從太上皇、睿宗錄。〕
華州刺史蔣欽緒,其妹夫也,謂之曰:「如子之才,何憂不達!勿為非分妄求。」
〔分,扶問翻。〕
至忠不應。欽緒退,歎曰:「九代卿族,一舉減之,可哀也哉!」
〔引左傳衛太叔儀之言。至忠,蕭德言之曾孫,故云然。〕
至忠素有雅望,嘗自公主 第門出,遇宋璟,璟曰:「非所望於蕭君也。」至忠笑曰:「善乎宋生之言!」遽策馬而去。
8幽州大都督薛訥鎮幽州二十餘年,
〔按武后聖曆元年,薛訥方自藍田令擢為安東道經略。〕
吏民安之,未嘗舉兵出塞,虜亦不敢犯。與燕刺史李璡有隙,
〔武德六年,自營州遷燕州於幽州城中。燕,因肩翻。璡,將鄰翻,又即刃翻。〕
璡毀之於劉幽求,幽求薦左羽林將軍孫佺代之。
〔佺,此緣翻。〕
三月,丁丑,以佺為幽州大都督,徙訥為并州長史。
9夏,五月,益州獠反。
〔獠,魯皓翻。〕
10戊寅,上祭北郊。
11辛巳,赦天下,改元延和。
12六月,丁未,右散騎常侍武攸暨卒,
〔卒,子恤翻。〕
追封定王。
13上以節愍太子之亂,岑羲有保護之功,
〔節愍之難,冉祖雍誣帝及太平與太子連謀,賴羲與蕭至忠保護得免。〕
癸丑,以羲為侍中。
14庚申,幽州大都督孫佺與奚酋李大酺戰于冷陘,
〔貞觀中,奚酋可度者內附,賜姓李,後遂以李為姓。酋,慈由翻。酺,音蒲。陘,音刑。考異曰:上皇錄云「甲子」,今從睿宗錄。〕
全軍覆沒。
是時,佺帥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發兵二萬、騎八千,分為三軍,以襲奚、契丹。
〔帥讀曰率。驍,堅堯翻。騎,奇寄翻。契,欺訖翻,又音喫。〕
將軍烏可利諫曰:「道險而天熱,懸軍遠襲,往必敗。」佺曰:薛訥在邊積年,竟不能為國家復營州。
〔營州陷見二百五卷武后萬歲通天元年。為,于偽翻。〕
今乘其無備,往必有功。」使楷洛將騎四千前驅,遇奚騎八千,楷洛戢不利。佺怯懦,不敢救,
〔將,即亮翻。懦,奴臥翻,又奴亂翻。〕
弔兵欲還,虜乘之,唐兵大敗。佺阻山為方陳以自固,
〔陳,讀曰陣。〕
大酺使謂佺曰:「朝廷既與我和親,今大軍何為而來﹖」佺曰:「吾奉敕來招忍耳。楷洛不稟節度,輒與汝戰,請斬以謝。」大酺曰:「若然,國信安在﹖」全悉斂軍中帛,得萬餘段,并紫袍、金帶、魚袋以贈之。
〔高宗永徽二年,在京文武職事官五品巳上,並給隋身魚袋。天后垂拱二年,諸州都督並準京官帶魚。唐六典曰:隨身魚符,所以明貴賤、應徵召,其制左二右一, 太子以玉,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云芋位姓名,並以袋盛。其袋三品已上飾以金,五品巳上飾以銀。〕
大酺曰:「請將軍南還,勿相驚擾。」將士懼,無復部 伍,
〔復,扶又翻,又如字。〕
虜追擊之,士卒皆潰。佺、以悌為虜所擒,獻於突厥,默啜皆殺之;楷洛、可利脫歸。
15秋,七月,彗星出西方,經軒轅入太微,至于大角。
16有相者謂同中書門下三品竇懷貞曰:公有刑厄。」
〔相,息亮翻。〕
懷貞懼,請解官為安國寺奴;
〔雍錄曰:安國寺在朱雀街東第四街之長樂坊。唐會要:景雲元年,敕拾潛龍舊宅為寺,便以本封安國為名。〕
敕聽解官。乙亥,復以懷貞為左僕射兼御大夫、平章軍國重事。
〔復,扶又翻。〕
17太平公主使術者言於上曰:「慧所以除舊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變,
〔帝座在中宮華蓋之下。心三星,中星為明堂,天子位,前星為太子。彗,祥歲翻,又音歲,又音遂。〕
皇太子當為天子。」上曰:「傳德避災,吾志決矣。」太平公主及其黨皆力諫,以為不可,上曰:「中宗之時,群姦用事,天變屢臻。朕時請中宗擇賢子立之以應災異,中宗不悅,朕憂恐數日不食。豈可在彼則能勸之,在己則不能邪!」太子聞之,馳入見,
〔見,賢遍翻。〕
自投於地,叩頭請曰:「臣以微功,不次為嗣,懼不克堪,未審陛下遽以大位傳之,何也﹖」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災,故以授汝,轉禍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辭。上曰:「汝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後即位邪!」
〔柩,音舊。〕
太子流涕而出。
壬辰,制傳位於太子,太子上表固辭。
〔上,時掌翻。〕
太平公主勸上雖傳位,猶宜自總大政。上乃謂太子曰:「汝以天下事,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禪禹,猶親巡狩,
〔舜既禪禹,南巡狩而崩於蒼梧;引此為據也。〕
朕雖傳位,豈忘家國!其軍國大事,當兼省之。」
〔省,悉景翻。考異曰:「太上皇錄全以為上皇之意。睿宗錄云:「太子既為太平公主所構,或唯遣皇帝知三品以下除授及徒罪,其軍國大務并重刑獄,上仍兼省之,五日一受朝于太極殿。」今兩取之。〕
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上皇自稱曰朕,命曰誥,五日一受朝太極殿。皇帝稱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於武德殿。
〔朝,直遙翻。〕
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決於上笪,餘皆決於皇帝。
18壬寅,上大聖天后尊號曰聖帝天后。
19甲辰,赦天下,改元。
20乙巳,於鄭州北置浡海軍,
〔莫縣,自漢以來屬涿郡,唐屬瀛州。景雲二年分置鄭州,開元十三年復單用莫字。〕
恆、定州境置恆陽軍,
〔杜佑曰:恆陽軍在恆州城東。恆,戶登翻。〕
媯、蔚州境置懷柔軍,屯兵五萬。
〔媯,居為翻。蔚,紆勿翻。〕
21丙午,立妃王氏為皇后;以后父仁皎為太僕卿。仁皎,下邽人也。戊申,立笪子許昌王嗣直為郯王,真定王嗣謙為郢王。
22初,河內人王琚預於王同皎之謀,
〔謂中宗神龍元年王同皎謀殺武三思也。〕
亡命,傭書於江都。上之為太子也,琚還長安,選補諸暨主簿,
〔諸,暨,越王允常故都也,自漢以下為縣,屬會稽。〕
過謝太子。琚至廷中,故徐行高視,宦者曰:「殿下在簾內。」琚曰:何謂殿下﹖當今獨有太平公主耳!」
〔用范睢故智,為此言以淚發太子。〕
太子遽召見,與語,琚曰:「韋庶人弒逆,人心不服,誅之易耳。
〔易,以鼓翻。〕
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無比,大臣多為之用,琚竊憂之。」太子引與同榻坐,泣曰:主上同氣,唯有太,平言之恐傷主上之意,不言為患日深,為之柰何﹖」琚曰:「天子之孝,異於匹夫,當以安宗廟社稷為事。蓋主,漢昭帝之姊,自幼供養,有罪猶誅之。
〔事見漢紀。蓋,古盍翻。供,居用翻。養,羊尚翻。〕
為天下者,豈顧小節!」太子悅曰:「君有何藝,可以與寡人遊﹖」琚曰:「能飛煉、詼嘲。」
〔飛煉,謂飛丹砂以鍊丹也。舊書載琚之言曰:「飛丹煉砂,詼諧嘲詠,可與優人比肩。」〕
太子乃奏為詹事府司直,
〔唐六典:詹事府司直掌彈劾官寮,糾舉職事。〕
日與遊處,
〔處,昌呂翻。〕
累遷太子中舍人;
〔唐六典曰:太子中舍人,木本漢、魏太子舍人也。晉惠帝在儲宮,以舍人四人有文學才美者,與中庶子共理文書。至咸寧三年,齊王攸為太傅,遂加名為中舍人,與中庶子共掌禁令,糾正違闕,侍從左右,儐相威儀,盡規獻訥。〕
及即位,以為中書侍郎。
〔考異曰:鄭綮開天傳信記云:「上於藩邸時,每戲遊城南韋、杜之間,因逐狡兔,意樂忘返,與其徒十數人,倦甚,休息於封部大樹下。適有書生延上過其家,甚貧,止於村妻、一驢而已。上坐未久,書生殺驢拔蒜備饌,酒肉伨霈。上顧而奇之。及與語,磊落不凡,問其姓名,乃王琚也。自是上海遊韋、杜間,必過琚家,琚所諮議合上意,上益親善焉。及韋氏專制,上憂甚,獨密言於琚。琚曰:『亂則殺之,又何疑也!』上遂納琚之謀,戡定禍難,累拜為中書侍郎,實預配享焉。」今從舊傳。〕
是時,宰相多太平公主之黨,劉幽求與右羽林將軍張暐謀以羽林兵誅之,使暐密言於上曰:「竇懷貞、崔湜、岑羲皆因公主得進,日夜為謀不輕。若不早圖,一旦事起,太上皇何以得安!請速誅之。
〔考異曰:舊傳云,「幽求自謂功在朝臣之右,志求左僕射兼領中書令。俄而竇懷貞為左僕射,崔湜為中書令,幽求心甚不平,形於言免,乃與張暐請誅。」按幽求素盡心於玄宗;湜等附太平,非幽求因私忿而害之也,今不取。〕
臣已與幽求定計,惟俟陛下之命。」上深以為然。暐洩其謀於侍御史鄧光賓,上大懼,遽列上其狀。丙辰,幽求下獄。有司奏:「幽求等離間骨肉,罪當死。」上為言幽求大功,不可殺。
〔列上,時掌翻。下,遐嫁翻。間,古莧翻。為,于偽翻。〕
癸亥,流幽求于封州,
〔封州,漢廣信封陽縣地,梁置成州,隋改封州,唐屬廣州都督府。舊志:封州去京師水陸四千五百一十里。〕
張暐于峰州,光賓于繡州。
〔舊志:峰州,隋交趾郡之嘉寧縣,武德四年置。峰州去京師七千七百一十里;繡州去京師六千九十里。〕
初,崔湜為襄州刺史,密與譙王重福通書,重福遺之金帶。
〔遺,于季翻。〕
重福敗,湜當死,張說、劉幽求營護得免。既而湜附太平公主,與公主謀罷說政事,以左丞分司東都。及幽求流封州,湜諷廣州都督周利貞,使殺之。
〔封州,屬廣州都督。〕
桂州都督王
【章:十二行本「王」上有「景城」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晙知其謀,留幽求不遣。
〔晙,子峻翻。〕
利貞屢移牒索之,
〔索,山客翻。〕
晙不應,利貞以聞。湜屢逼晙,使遣幽求,幽求謂晙曰:「公拒執政而保流人,勢不能全,徒仰累耳。」
〔累,力瑞翻。〕
固請詣廣州,晙曰:「公所坐非可絕於朋友者也。晙因公獲罪,無所恨。」竟逗遛不遺。幽求由是得免。
24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25辛卯,立皇子嗣昇為陝王。
〔陝,失冉翻。考異曰:睿宗實錄作「甲申」,太上皇錄作「甲午」。今從玄宗實錄。〕
嗣昇母楊氏,士達之曾孫也。
〔楊士達仕隋,官至納言。〕
王后無子,母養之。
26冬,十月,庚子,上謁太廟,赦天下。
27癸卯,上幸新豐,獵於驪山之下。
〔驪,加知翻。〕
28辛酉,沙陀金山遣使入貢。沙陀者,處月之別種也,姓朱邪氏。
〔使,疏吏翻。種,章勇翻。邪,音耶。處月居金娑山之陽、蒲類之東,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考異曰:薛居正五代史後唐太祖紀曰:「太祖姓朱邪氏,始祖拔野古,貞觀中為墨離軍使。太宗平薛延陀,分同羅、僕骨之人,置沙陀都督府,蓋北庭有磧曰沙陀,因以名焉。永徽中,以拔野古為都督。其後子孫五世相承,曾祖盡忠,貞元中繼為沙陀府都督。」歐陽修五代史記曰:「李氏之先,蓋出於西突厥,本號朱邪,至其後世,別自號曰沙陀,而以朱邪為姓,拔野古為始祖。其自序云『沙陀者,北庭之磧也。當唐太宗時,破西突厥諸部,分同羅、僕骨之人於此磧,置沙陀府,而以其始祖拔野古為都督,且傳子孫數世,皆為沙陀都督,故其後世因自號沙陀。』然予考于傳記,其說皆非也。夷狄無姓氏,朱邪,部族之號耳。拔野古與朱邪同時人,非其始祖而唐太宗時未嘗有沙陀府也。唐太宗破西突厥,分其諸部置十三州,以同羅為龜林都督府,僕骨為金微都督府,拔野古為幽陵都督府,未嘗有沙袉府也。當是時,西突厥有鐵勒、薛延陀、阿史那之類為最大,其別部有同羅、僕骨、拔野古等以十數,蓋其子者也。又有處月、處月朱邪孤注從賀魯戰于牢山,為契苾何力所敗,遂沒不見。後百五六十年,掌憲宗時,有朱邪盡忠及子執宜見于中國,而自號沙陀,以朱邪為姓矣。蓋沙陀者大磧也,在金莎山之陽,蒲類海之東,自處月以來居此磧,號沙陀突厥。而夷狄無文字傳記,朱邪又微不足錄,故其後世自失其傳,至盡忠孫始賜姓李氏。李氏後大,而夷狄之人遂以沙陀為貴種云。」今從之。〕
29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萬騎寇漁陽,幽州都督未璟閉城不出,虜大掠而去。
30上皇誥遺皇帝巡邊,西自河、隴,東及燕、薊,選將練卒。
〔燕,因肩翻。薊,音計。將即亮翻。〕
甲午,以幽州都督宋璟為左軍大總管,并州長史薛訥為中軍大總管,朔方大總管、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
31十二月,刑部尚書李日知請致仕。
日知在官,不行捶撻而事集。
〔捶,止橤翻;下同。〕
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
〔忘,巫於翻。〕
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
〔索,山客翻。〕
既而謂曰:「我欲篲汝,天下人必謂汝能撩李日知嗔,
〔撩,落蕭翻,取動也。嗔,昌真翻。〕
受李日知杖,不得比於人,妻子亦將棄汝矣。」遂釋之。吏皆感悅,無敢犯者,脫有稽失,眾共謫之。
開元元年(癸丑、七一三)是年十二月方改元。〕
1春,正月,乙亥,誥:「衛士自今二十五入軍,五十免;羽林發騎並以衛士簡補。」
〔騎,奇寄翻。〕
2以吏部尚書蕭至為中書令。
3皇帝巡邊改期,所募兵各散遣,約八月復集,
〔復,扶又翻。〕
道不成行。
4二月,庚子夜,開門然燈,
〔按舊書嚴挺之傳: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請夜開門燃千百燈。〕
又追作去年大酺,
〔元年,受內禪,不及賜天下酺,乃追為之。酺,音蒲。〕
大合伎樂。上皇與上御門樓臨觀,或以夜繼晝,凡月餘。
〔帝之侈心蓋已發靈於此矣。伎,其綺翻。〕
左拾遺華陰嚴挺之上疏諫,以為:「酺者因人所利,合醵為歡。
〔醵,其虐翻,合錢飲酒也。〕
令乃損萬人之力,營百戲之資,非所以光聖德美風化也。」乃上。
5初,高麗既亡,
〔高麗亡見二百一卷高宗總章元年。〕
其別種大祚榮徙居營州。及李盡忠反,
〔李盡忠反見二百五卷武后萬歲通天元年。風俗通:大胜,大庭氏之後;大款為顓帝師。按禮記曰:大連善居喪,東夷之子也。蓋東夷之有大姓尚矣。種,章勇翻。〕
祚榮與靺鞨乞四北羽聚眾東走,阻險自固,
〔靺鞨,音末曷。〕
盡忠死,武后使將軍李楷固討其餘黨。楷固擊乞四北羽,斬之,引兵踰天門嶺,逼祚榮。
〔新書:天門嶺在土護真河北三百里。〕
祚榮逆戰,楷固大敗,僅以身免。祚榮遂帥其眾東據東牟山,築城居之。
〔東牟山在挹婁國界,地直營州東二千里,南北(與﹖)新羅以泥河為境,東窮海,西契丹。帥,讀曰率。〕
祚榮驍勇善戰,
〔驍,堅堯翻;下同。〕
高麗、靺鞨之人稍稍歸之,地方二千里,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
〔勝,音升。〕
自稱振國王,附于突厥。時奚、契丹皆叛,道路阻絕,武后不能討。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張行岌招慰之,
〔岌,魚及翻。〕
祚榮遣子入侍。至是,以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勃海郡王;以其所部為忽汗州,令祚榮兼都督。
〔靺鞨自此盛矣;始去靺鞨,專號勃海。〕
6庚申,敕以嚴挺之忠直宣示百官,厚賞之。
7三月,辛巳,皇后親蠶。
〔舊制:有皇后祀先蠶親桑之禮。後周制,皇后衣十二等,採桑服鴇衣。唐制,皇后親蠶服鞠衣,黃羅為之。考異曰:玄宗實錄脫此年二月、三月事。祀先蠶詔,及三月丁卯也,而唐曆承其誤,云「正月辛巳,皇后祀先蠶。」太上皇錄云:「三月辛巳,皇后親蠶,自嗣聖、光宅以來,廢闕此禮,至是重行。」太上皇、睿宗實錄、舊本紀皆云「辛卯」。按制書云:「以今月十八日祀先蠶。」是月甲子朔。今從玄宗實錄。〕
8晉陵尉楊相如上疏言時政,其略曰:「煬帝自恃其強,不憂時攻,雖制敕交行,而聲實舛謬,言同堯、舜,迹如桀、紂,舉天下之大,一擲而棄之。」又曰:「隋氏縱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願陛下詳擇之!」又曰:「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惡佞邪,
〔好,呼到翻。惡烏路翻;下同。〕
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親,以至於覆國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誠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順指,積忤生憎,積順生愛,此親疏之所以分也。明主則不然。愛其忤以收忠賢,惡其順以去佞邪,
〔忤,五故翻。去羌呂翻;下除去同。〕
則太宗太平之業,將何遠哉!」又曰:「夫法貴簡而能禁,罰貴輕而必行;陛下方興崇至德,大布新政,請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過。小過不察則無煩苛,大罪不漏則止姦慝,使簡而難犯,寬而能制,則善矣。」上覽而善之。
9先是,脩大明宮未畢,
〔先,悉薦翻。〕
夏,五月,庚寅,敕以農務方勤,罷之以待閒月。
〔閒月,謂農功畢入之後。〕
10六月,丙辰,以兵部尚書郭元振同中書門下三品。
〔考異曰:六月,辛丑,郭元振同三品。下註曰:舊紀在丙辰,今從睿宗實錄。據考異,則通鑑正文當改「丙辰」為「辛丑」。〕
11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勢,擅權用事,與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門。
〔考異曰:唐曆曰:「宰相有七,四出其門;天子孤立而無援。」新、舊傳皆云:「宰相七人,五出主門下。」按是時竇懷貞、蕭至忠、岑羲、崔湜、與主連謀,其不附主者,部元振、魏知古、陸象先三人也。薛稷太子少保,不為宰相,或者新、舊傳并象先數之,唐曆不數象先耳。〕
文武之臣,太半附之, 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晉、
〔雍,於用翻。〕
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 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卿唐晙、及僧慧範等謀廢立,
〔晙,子峻翻。〕
又與宮人元氏謀於赤箭粉中置毒進於上。
〔陶夕景曰:赤箭,亦是芝類,莖赤如箭簳, 葉生其端,根如人足,又如芋魁,有十二子為衛。其曲為粉,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沈括曰:赤箭,天麻曲也。根則抽曲徑直而上,曲則結子成熟而落,返從簳中而下,至土而生。赤箭則言曲,用之有自表入裡之功。天麻則言根,用之有自內達外之理。本草圖經曰:赤箭,莖中空,依半而上,貼莖微有尖葉,梢頭生成穗,開花結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郤透虛入莖中潛生土內。〕
晉,德良之孫也。
〔德良,長平王叔良之弟,武德初封新興王。〕
元楷、慈數往來主第,相與結謀。
〔數,所角翻。〕
王琚言於上曰:「事迫矣,不可不速發。」左丞張說自東都遣人遺上佩刀,意欲上斷割。
〔遺,于季翻。君臣之禮,當言獻佩刀。此因舊史成文,失於改定耳。斷,丁亂翻。〕
荊州長史崔日用入奏事,言於上曰:「太平謀逆有日,陛下往在東宮,猶為臣子,若欲討之,須用謀力。今既光臨大寶,但下一制書,誰敢下從﹖萬一姦宄得志,悔之何及!」上曰:「誠如卿言;直恐驚動上皇。」日用曰:「天子之孝在於安四海。若姦人得志,則社稷為墟,安在其為孝乎!請先定北軍,
〔北軍,謂左右羽林、左右萬騎也。〕
後收逆黨,則不驚動上皇矣。」上以為然,以日用為吏部侍郎。
秋,七月,魏佑古告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
〔考異曰:上皇錄云:「公主謀不利於上,與今上更立皇子,獨專權,期以是月七日作亂。今上密佑其事,勒左右禁兵誅之。」按是月壬戌朔,玄宗以三日甲子誅之。今從玄宗錄。〕
令元楷、慈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
〔時上於武德殿受群臣朝,故欲突入為變。〕
懷貞、至忠、莠等於南牙舉兵應之。
〔西內以太極殿為正牙,自北門言之日南牙。〕
上乃與岐王範、薛王業、郭元振及龍武將軍王毛仲、
〔景雲初,以右萬騎與左、右羽林為北 門四軍,置左、右龍武將軍,以領萬騎,位從三品。〕
殿中少監姜皎、太僕少卿李令問、尚乘奉御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
〔乘,繩證翻。內給事屬內侍省,從五品 下,掌判省事;元正、冬至,群臣朝賀中宮,則出入宣傳;凡宮人衣服費用,則具其品秩,計其多少,春秋二時,宣送中書。〕
困毅李守德等定計誅之。皎,謩之曾孫;
〔姜謩見一百八十四卷隋恭帝義寧元年。〕
令問,靖弟客師之孫;
〔李客師亦有戰功。〕
守一,仁皎之子;力士,潘州人也。
〔潘州,古西甌、駱越地,漢屬合浦郡界。江左置定州郡,隋廢郡為縣,唐武德四年置南宕州;貞觀八年改潘州,以潘水為名。〕
甲子,上因王毛仲取閑貛馬及兵三百餘人,自
【章:十二行本「自」上有「與同謀人餘。」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無。】
武德殿入虔化門,
〔西內太極殿北曰朱明門,左曰虔化門,右曰肅章門;虔化之東曰武德西門,門內則武德殿。〕
召元楷、慈,先斬之,擒膺福、猷於內客省以出,
〔四方館隸中書省,故內客省在焉。中書省在太極門之右。膺福、猷皆中書省官也。〕
執至忠、莠於朝堂,
〔東西朝堂在承天門內,分左右。朝,直遙翻。〕
皆斬之。
〔考異曰:玄宗實錄作「乙丑」。按僉載,「七月三 日誅常元楷」。今從睿宗、上皇實錄。唐曆、新、舊本紀、舊王琚傳,「琚與岐王範、薛王業、姜皎、王毛仲等並預誅逆,以鐵騎至承天門。時睿宗聞鼓譟聲,召郭 元振升承天樓,宣詔下關,令侍御史任知古召募數百人於朝堂,不得入。頃間,琚等從玄至樓上。」太上皇實錄:「公主期以是月七日令常元楷以羽林兵自北門入,竇懷貞等於南衙舉兵應之。今上密知其事,登時勒左右禁兵出北門,召常,元楷、李慈,即斬於闕下。還至承天門,執岑羲蕭至忠,斬於朝堂。」舊蕭至忠傳曰:「至忠遽遁入山寺,數日,捕而伏誅。」蓋誤以太平公主事為至忠事。今從玄宗實錄。朝野僉載曰:「羽林將軍常元楷三代告密得官,至失天二年七月三日,楷以反逆誅,家口配沒。」玄宗實錄云:「上誅凶逆,睿宗恐宮中有變,御承天門,號令南衙兵士以備非常。郭元振帥兵侍衛,登樓奏曰:『皇帝前奉誥誅竇懷貞等,惟陛下勿憂。』睿宗大喜。」今擇其可信者取之。〕
懷貞逃入溝中,自縊死,戮其尸,改姓曰毒。
〔縊,於計翻。〕
上皇聞變,登承天門樓。郭元振奏,皇帝前奉誥誅竇懷貞等,無他也。上尋至樓上,上皇乃下誥罪狀懷貞等,因赦天下,惟逆人親黨不赦。薛稷賜死於萬年獄。
乙丑,上皇誥:「自今軍國政刑,一皆取皇帝處分。
〔處,昌翻。公,扶問翻。考異曰:舊本紀云:「七月三日,誅懷貞等。睿宗明日下詔,軍國政刑,並取皇帝處分。」新本紀云:「乙丑,始聽政。」唐曆亦無乙丑下誥;唯玄宗實錄云丙寅。今從諸書。〕
朕方無為養志,以遂素心。」是曰,徙居百福殿。
〔唐六典曰:兩儀殿之右曰宜秋門,宜秋之右曰百福門,其內百福殿。〕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于家,
〔考異曰:新傳云,「三日乃出」。太上皇實錄曰:「公主聞難作,遁入山寺,數日方出,禁錮終身,諸子皆伏誅。」 今從新、舊傳,睿宗實錄。〕
公主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薛崇簡以數諫其母被撻,特免死,
〔數,所角翻。〕
賜姓李,官爵如故。
〔崇簡,即崇暕。〕
籍公主家, 財貨山積,珍物侔於御府,貛牧羊馬、田園息錢,收之數年不盡。慧範家亦數十萬緡。改新興王晉之姓日厲。
〔姓譜本自有厲姓,漢有魏郡太守義陽侯厲溫。〕
初,上謀誅竇懷貞等,召崔湜,將託以心腹,湜弟滌謂湜曰:「主上有問,勿有所隱。」湜不從。懷貞等既誅,湜與右丞盧藏用俱坐私侍太平公主,湜流竇州,
〔舊志:竇州至京師水陸六千一百二里。〕
藏用流瀧州。
〔瀧,閭江翻。〕
新興王晉臨刑歎曰:「本為此謀者崔湜,今吾死湜生,不亦冤乎!」會有司鞫宮人元氏,元氏引湜同謀進毒,乃追賜死於荊州。
〔舊志:荊州,京師東南一千七百三十里。〕
薛稷之子伯陽以尚主免死,流嶺南,於道自殺。
初,太平公主與其黨謀廢立,竇懷貞、蕭至忠、岑羲、崔湜皆以為然,陸象先獨以為不可。公主曰:「廢長立少,
〔宋王成器長也。長,知兩翻。少,詩照翻。〕
已為不順;且又失德,若之何不去!」
〔去,羌呂翻。〕
象先曰:「既以功立,當以罪廢。
〔言上平內難有大功,於天下國家無罪,不可廢。〕
今實無罪,象先終不敢從。」公主怒而去。上既誅懷貞等,召象先謂曰:「歲寒知松柏,信哉!」
〔論語孔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時窮治公主枝黨,當坐者眾,象先密為申理,所全甚多;
〔治,直之翻。為,于偽翻。〕
然未嘗自言,當時無知者。百宮素為公主所善及惡之者,
〔惡,烏路翻。〕
或黜或陟,終歲不盡。
丁卯,上御承天門樓,赦天下。
己巳,賞功臣郭元振等官爵、第舍、金帛有差。以高力士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
〔監,古銜翻。〕
初,太宗定制,內侍省不置三品官,
〔內侍省,內侍四人,以久次一人知省事,從四品上。〕
黃衣廩食,守門傅命而已。天后雖女主,宦官亦不用事。中宗時,嬖倖猥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餘,人,然衣緋者尚寡。
〔嬖,卑義翻,又博計翻。衣,於既翻;下同。〕
上在蕃郵,力士傾心奉之,
〔力士,馮盎曾孫也。聖曆初,嶺南討擊使李千里上二閹兒,曰金剛,曰力士,中人高延福養為子,故冒高姓。既壯,為宮闈丞。帝在潘,力士傾心附結。〕
及為太子,奏為內給事,至是以誅蕭、岑功賞之。是後宦官稍增至三千餘人,除三品將軍者浸多,衣緋、紫至千餘人,宦官之盛自此鈶。
〔衣,去聲。〕
12壬申,遣益州長史畢構等六人宣撫十道。
13乙亥,以左丞張說為中書令。
14庚辰,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陸象先罷為益州長史、劍南按察使。
〔使,疏吏翻。〕
八月,癸巳,以封州流人劉幽求為大射、平章軍國大事。
15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楊我支來求婚;丁巳,許以罷王女南和縣主妻之。
〔妻,七細翻。〕
16中宗之崩也,同中書門下三品李嶠密表韋后,請出相王諸於外。
〔相,息亮翻。〕
上即位,於禁中得其表,以示侍臣。嶠時以特進致仕,或請誅之,張說曰:「嶠雖不識逆順,然為當時之謀則忠矣。」上然之。九月,壬戌,以嶠子率更令暢為虔州刺史,
〔唐六典曰:漢率更令、丞主庶子、舍人更直,職似光祿勳;晉率更令掌宮殿門戶之禁、郎將屯衛之士;北齊率更令掌周衛禁防、漏刻鍾鼓。更,工衡翻。〕
令嶠隨暢之官。
18丙戌,復置右御史臺,督察諸州;
〔去年春廢右御史臺。復,扶又翻。〕
罷諸道按察使。
〔使,疏史翻。〕
19冬,十月,辛卯,引見京畿縣令,
〔唐京城兩赤縣為京縣,畿內諸縣為畿縣。京縣令正五品上,畿縣令正六品下。見,賢遍翻。〕
戒以歲饑惠養黎元之意。
20己亥,上幸所豐;癸卯,講武於驪山之下,徵兵二十萬,旌旗連亙五十餘里。
〔亙,古鄧翻。〕
以軍容不整,坐兵部尚書郭元振於纛下,將斬之。劉幽求、張說跪於馬前諫曰:「元振有大功於社稷,不可殺。」乃流新州。
〔舊志:新州去京師五千五十二里。〕
斬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絕,以其制軍禮不肅故也。上始欲立威,亦無殺紹之意,金吾衛將軍李邈遽宣敕斬之。上尋罷邈官,廢棄終身。時二大臣得罪,諸軍多震懾失次。
〔懾,之涉翻。〕
惟左軍節度薛訥、
〔時講武分左右軍,以訥為左軍節度。〕
朔方道大總管解琬二軍不動,上遣輕騎召之,皆不得入其陳。
〔解,戶買翻。騎,奇寄翻。陳,讀曰陣。〕
上深歎美,忍勉之。
甲辰,獵于渭川。
〔此即新豐界之渭川。〕
上欲以同州姚元之為相,張說疾之,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之,
〔彈,徒丹翻。〕
上不納。又使殿中監芏皎言於卜曰:「陛下常欲擇河東總管而難其人,臣今得之矣。」上問為誰,皎曰:「姚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上曰:「此張說之意也,汝何得面欺,罪當死!」皎叩頭首服,
〔首,式又翻。〕
上即遣中使召元之詣行在。
〔使,疏吏翻。〕
既至,上方獵,引見,
〔見,賢遍翻。〕
即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考異曰:世傳升平源,以為吳兢所撰,云:「姚元崇初拒太平得罪,上頗德之。既誅太平,方任元崇以相,進拜同州刺史。張說素不謟,命趙彥昭驟彈之;不許。居無何,上將獵於渭濱,密召兀崇會於行所。初,元崇聞上講武於驪山,謂所親曰:『準式,車駕行幸,三百里內刺史合朝覲。元崇必為權臣所擠,若何﹖』參軍李景初進曰:『芋有兒母者,其父即教坊長入內,相公儻致厚賂,使其冒法進狀司達。』公然之,輒效。燕公說使姜皎入曰:『階下久卜河東總管,重難其人,臣有所得,何以見賞﹖』上曰:『誰邪﹖如愜,有萬金之賜。』乃曰:『馮翊太守姚崇,文武全材,即其人也。』上曰:『此張說意也。卿罔上,當話。』皎首殷萬死。即詔中官追赴行在。上方獵于渭濱,公至,拜馬首。上曰:『卿頗知獵乎﹖』元崇曰:『臣少孤,居廣成澤,目不知書,唯以射獵為事。四十年方遇張憬藏,謂臣當以文學位將相,無為自棄,爾來折節讀書。今雖官位過忝,至於馳射,老而猶能。』於是呼鷹放犬,遲速稱旨;上大悅。上曰『朕久不見卿,思有顧問,卿可於宰相行中行。』公行猶後,上縱轡久之,顧曰:『卿行何後﹖』公曰:『臣官疏賤,不合參宰相行。』上曰:『可兵部尚書、同平章。』公不謝。上顧訝焉。至頓,上命宰臣坐,公跪奏:『臣適奉作弼之詔而不謝者,欲以十事上獻;有不可行,臣不敢奉詔。』上曰:『悉數之,朕當量力而行,然定可否。』公曰:『自垂拱已來,朝廷以刑法理天下;臣請聖政先仁義,可乎﹖』上曰:『朕深心有望於公也。』又曰:『聖朝自喪師青海,未有牽復之悔;臣請三數十年不求邊功,可乎﹖』上曰:『可。』又曰:『自太后臨朝以來,喉舌之任,或出於閹人之口;臣請中官不預公事,可乎﹖』上曰:『懷之久矣。』又曰:『自武氏諸親猥侵清切權要之地,繼以韋庶人、安樂、太平用事,班序荒雜;臣請國親不任臺省官,凡有斜封、待闕、員外等管,悉請停罷,可乎﹖』上曰:『朕素志也。』又曰:『比來近密佞幸之徒,冒犯憲網者,怕皆以寵免;臣請行法,可乎﹖上曰:『朕切齒久矣。』又曰:『比因豪家戚里,貢獻求娓,延及公卿、方鎮亦為之;臣請除租、庸、賦稅之外,悉杜塞之,可乎﹖』上曰:『願行之。』又曰:『太后造福先寺,中宗造聖善寺,上皇造金仙、玉真觀,皆費鉅百萬,耗蠹生靈;凡寺觀宮殿,臣請上絕建造,可乎﹖上曰:『事誠當然,有何不可!』又曰:『自燕欽融、韋月將獻直得罪,由是諫臣沮色;臣請凡在臣子,皆得觸龍鱗,犯忌諱,可乎﹖』上曰:『朕非唯能容之,亦能行之。』又曰:『呂氏產、祿幾危西京,馬竇、閻、梁亦亂東漢,萬古寒心,國朝為甚;臣請陛下書之史冊,永為殷鑒,作萬代法,可乎﹖』上乃潸然良久曰:『此事真可為刻冗刻骨者也。』公再拜曰:『此誠陛下致仁政之初,是臣千載一遇之日,臣敢當弼詣之地,天下幸甚!天下幸甚!』又再拜蹈舞稱萬歲者三。從官千萬皆出涕。上曰:『坐公坐於燕公之下。』燕公讓不敢坐。上問,對曰:『元崇是先朝舊臣,合首坐。』公曰:『張說是紫微官使,今臣是客宰相,不合首坐。』上曰:『可紫微宮使居首座。』」果如所言,則元崇進不以正。又,當時天下之事,此此十條,須因事啟沃,豈一旦可邀!似好事者為之,依託兢台,難以盡信,今不取。〕
元之吏事明敏,三為宰相,皆兼兵部尚書,
〔姚崇始相武后,後相睿宗,今復為相。〕
緣邊屯戍斥候,士馬儲械,無不默記。上初即位,勵精為治,
〔治,直之翻。〕
每事訪於元之,元之應答如響,同僚唯諾而已,
〔唯,于癸翻。〕
故上專委任之。元之請抑權倖,愛爵賞,訥諫諍,卻貢獻,不與群臣褻狎;上皆納之。
〔此即前所獻十事之二三也。〕
乙巳,車駕還京師。
21姚元之嘗奏進郎吏,
〔考異曰:此出李德裕次柳氏舊聞,不知郎吏為何官。若郎中、員外郎則是清要官,不得云秩卑;恐是郎將,又不敢必,故仍用舊文。〕
上仰視殿屋,元之再三言之,終不應;元之懼,趨出。罷朝,高力士諫曰:「陛下新總萬機,宰臣奏事,當面加可否,柰何一不省察!」
〔朝,直遙翻。省,悉景翻。〕
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當奏聞共議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煩朕邪!」會力士宣事至省中,
〔唐世,凡機事皆使內臣宣旨於宰相。〕
為元之道上語,
〔為,于偽翻。〕
元之乃喜。聞者皆服上識君人之體。
左拾遣曲江張九齡,
〔曲江縣,漢屬桂陽郡,江左置始郡,唐武德四年置番州,尋改東衡州,貞觀元年改韶州。〕
以元之有重望,為上所任,奏記勸其遠諂躁,進純厚,
〔遠,于願翻。躁,則到翻。〕
其略曰:「任人當才,為政大體,與之共理,無出此途。而曏之用才,非無知人之鑒,其所以失溺,在緣情之舉。」
〔溺,奴狄翻。〕
又曰:「自君侯職相國之重,持用人之權,而淺中弱槙之徒,已延頸企踵而至,諂親戚以求譽,媚賓客以取容,其間豈不有才,所失在於無恥。」元之嘉納其言。
新興王晉之誅也,僚吏皆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撝步從,
〔從,才用翻。唐制,諸州功曹司功參軍事掌考課、假使、祭祀、禮樂、學校、表疏、書啟、祿食、祥異、醫藥、上筮、陳設、喪葬。〕
不失在官之禮,仍哭其尸。姚元之聞之,曰:「欒布之儔也。」
〔欒布哭彭越。〕
及為相,擢為尚書郎。
22己酉,以刑部尚書趙彥昭為朔方道大總管。
23十一月,乙丑,劉幽求兼侍中。
24辛巳,群臣上表請加尊號為開神武皇帝;從之。戊子,受冊。
〔上,時掌翻。〕
25中書侍郎王琚為上所親厚,群臣莫及。每進見,侍笑語,逮夜方出;或時休沐,往往遣中使召之。或言於上曰:「王琚權譎縱橫之才,
〔見
,賢遍翻。使,疏吏翻。譎,古穴翻。縱,子容翻。〕
可與之定禍亂,難與之守承平。」上由是浸疏之。是月,命琚兼御兼御史大夫,按行北邊諸軍。
〔行,下孟翻。考異曰:朝野僉載曰:「琚以諂諛自進,未周年為中書侍郎。其母氏聞之,自洛赴京弁之曰:『汝徒以諂媚險詖取容,色交自達,朝廷側目,海內切齒,吾嘗恐汝家墳隴無人守之,』琚慚懼,表請侍母。上初大怒,後許之。」按舊傳,琚未嘗去官侍母。今不取。舊傳又云:「使琚按行天兵以北諸軍」。按五年始置天兵軍於并州。蓋琚傳追言之耳。〕
26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
〔改元開元。〕
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監;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長史為尹,司馬為少尹。
〔隋以京守為牧。武德初,因隋置牧,以親王為之,或不出閤,以長史知府事。至是改為府,升長史為尹,從三品,專總府事。魏、晉以下,州府皆有治中,隋文帝改為司馬,煬帝改為贊理,又為丞,武德改為治中,永徽避高宗名,改為司馬,至是改為少尹,從四品下。雍,於用翻。〕
27甲午,吐蕃遣其大臣来求和。
28壬寅,以姚元之兼紫微令。元之避開元尊號,復名崇。
〔姚元之本名元崇,武后長安四年命以字行;今復舊名,而省元字。復,扶又翻。〕
29敕:「都督、刺史、都護將之官,皆引面辭畢,側門取進止。」
〔東內有左右側門,左右側門之外,即金吾左右仗。〕
30姚崇既為相,紫微令張說懼,乃潛詣岐王申款。
〔款,誠也。〕
他日,崇對於便殿,行微蹇。上問:「有足疾乎﹖對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問其故。對曰:「岐王陛下愛弟,張說為輔臣,而密乘車入王家,恐為所誤,故憂之。」癸丑,說左遷相州刺史。
〔考異曰:松窗雜錄:「姚崇為相,忽一日對於便殿,舉右足不甚輕利。上曰:『卿有足疾邪﹖』崇奏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因前奏張說罪狀數百言。上怒曰:『卿歸中書,宜宣與御史中丞共按其事。』而說未之知。會朱衣吏報午後三刻,說乘馬先歸崇急呼御史中丞李林甫以前詔付之。林甫語崇曰:『說多智謀,是必困之,宜以刻地。』崇曰:『丞相得罪,未宜太逼。』林甫又曰:『公必不忍,即說當無害。』林甫止將詔付於小御史,中路以馬墜告。說未遭崇奏前旬月,家有教授書生,通於說集兒無緩急用人,胡靳靳於一婢女邪﹖』說奇其言而釋之,兼以侍兒與歸。書生跳跡去,旬餘無所聞知。忽一日直訪於說,憂色滿面而言曰:『芋感公之恩,當有謝者久矣。今聞公為姚相所構,外獄將具,公不之知,危將至矣。某願得公平生所寶者,用計於九公主,必能立釋之。』說因自歷指狀所寶者,書生皆曰:『未足解公之難。』又凝思久之,忽曰:『近有以雞林郡夜明簾為寄信者。』書生曰:『吾事濟矣。』因請說手筆數行,懇以情言,急趨出。逮夜,始及九公主郵第,書生具以說言之,兼用夜明簾為贄,且謂主曰:『上獨不念在東宮時思必始終恩加於張丞相乎﹖而今反用快不利張丞相者之心邪!』明早,公主上謁,具為奏之。上感動,因尼命高力士御史臺宣前所按獄事,並宜罷之。書生迄亦不再見於張丞相也。」此說亦似出於好事者。又元崇開元四年罷相,林甫十四年始為御史中丞。今從新傳。〕
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劉幽求亦罷為太子省保。甲寅,以黃門侍郎盧懷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龙衮
(清)曹庭栋
太公金匱
(明)沈德符
清·徐昌治
(宋)吕颐浩
明·朱权
(清)杨捷
清·徐葆光
孔尚任
清·张咏
韦居安
(唐)罗隐
宋·王得臣
宋·王贶
宋·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