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四-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紀三十
〔起閼逄閹茂(甲戌),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八年。〕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中
開元二十二年(甲戌、七三四)
1春,正月,己巳,上發西京;己丑,至東都。張九齡自韶州入見,
〔見,賢遍翻。考異曰:唐紀,「二十六,日戊子,至東都;己丑,張九齡至自韶州。」今從實錄。〕
求終喪,不許。
2二月,壬寅,秦州地連震,壞公私屋殆盡,吏民壓死者四千餘人;命左丞相蕭嵩賑恤。
〔壞,音怪。賑,津忍翻。〕
3方士張果自言有神仙術,誑人云堯時為侍中,於今數千歲;多往來恒山中,
〔恒山時屬定州恒陽縣界。誑,居況翻。恒,戶登翻。〕
則天以來,屢徵不至。相州刺史韋濟薦之,上遣中書舍人徐嶠齎璽書迎之。
〔相,息亮翻。璽,斯氏翻。〕
庚寅,至東都,肩輿入宮,恩禮甚厚。
4張九齡請不禁鑄錢,三月,庚辰,敕百官議之。裴耀卿等皆曰:「一啟此門,恐小人棄農逐利,而濫惡更甚。」
〔自武后以來,民間多惡錢,官不能禁。〕
秘書監崔沔曰:「苦稅銅折役,則官冶可成,計估度庸,則私鑄無利,易而可久,簡而難誣。
〔沔,彌兗翻。折,之舌翻。
易,以豉翻〕
。且夫錢之為物,貴以通貨,利不在多,何待私鑄然後足用也!」右監門錄事參軍劉秩曰:
〔唐十六衛府皆有錄事參軍,正八品下,掌受諸曹及五府之外府事,句稽抄目,印給紙筆。監,古銜翻。〕
「夫人富則不可以賞勸,貧則不可以威禁。若許其私鑄,貧者必不能為之;臣恐貧者益貧而役於富,富者益富而逞其欲。漢文帝時,吳王濞富埒天子,鑄錢所致也。」
〔事見十四卷漢文帝五年。濞,匹備翻。埒,力輟翻。〕
上乃止。秩,子玄之子也。
〔劉子玄,即知幾,避帝嫌名,以字行。〕
5夏,四月,壬辰,以朔方節度使信安王禕兼關內道采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十二州。
〔處,昌呂翻。〕
6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數,深結宦官及妃嬪家,伺候上動靜,無不知之,
〔伺,相吏翻。〕
由是每奏對,常稱旨,上悅之。稱,尺證翻。時武惠妃寵幸傾後宮,生壽王清,諸子莫得為比,太子浸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於惠妃,願盡力保護壽王;惠妃德之,陰為內助,由是擢黃門侍郎。
〔考異曰:舊傳云:「初,侍中裴光庭妻武三思女,詭譎有材略,與林甫私。中官高力士本出三思家,及光庭卒,武氏銜哀祈於力士,請林甫代其夫位;力士未敢言。玄宗使中書令蕭嵩擇相;久之,以右丞韓休對。玄宗然之,乃令草詔。力士遽漏於武氏,乃飲林甫白休。休既入相,甚德林甫,與嵩不和,乃薦林甫堪為宰相,惠妃陰助之,因拜黃門侍郎,玄宗眷遇益深。」按光庭妻,一寡婦耳,豈敢遽引所私代其夫為相!韓休正直,雖得林甫先報,必不至薦之為相。今不取。〕
五月,戊子,以裴耀卿為侍中,張九齡為中書令,林甫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為李林甫得權、太子廢張本。。顏真卿疏曰:「天寶已後,閹官袁思藝日宣詔至中書,玄宗動靜必告林甫;林甫先意奏請,玄宗驚喜若神,以此權柄,恩寵日甚。」〕
7上種麥於苑中,帥太子以下親往芟之,
〔帥,讀曰率。芟,所銜翻。〕
謂曰:「此所以薦宗廟,故不敢不親,且欲使汝曹知稼穡艱難耳。」又徧以賜侍臣曰:「比遣人視田中稼,多不得實,故自種以觀之。」
〔種藝之事,天有雨暘之不時,地有肥磽之不等,而人力又有至不至,故所收有厚薄之異也。若人君不奪農時,人得盡其力,則地遺利矣,豈必待自種而觀其實哉!〕
8六月,壬辰,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大破契丹,
〔使,疏吏翻;下同。契,欺訖翻,又音喫。考異曰:實錄:「守珪大破林胡。」按會要,契丹事,二十二年,守珪大破之。蓋實錄以契丹即戰國時林胡地,故云然。〕
遣使獻捷。
9薛王業疾病,上憂之,容髮為變。
〔為,于偽翻。〕
七月,己巳,薨,贈諡惠宣太子。
10上以裴耀卿為江淮、河南轉運使,
〔考異曰:舊紀云:「充江、淮以南回造使。」令從舊食貨志。〕
於河口置輸場。八月,壬寅,於輸場東置河陰倉,西置柏崖倉,
〔高宗咸亨二年,於洛州河陽縣柏崖置倉,開元十年廢,今復因舊基置之。〕
三門東置集津倉,西置鹽倉;鑿漕渠十八里以避三門之險。參考新、舊志,乃是鑿山開車路十八里,非漕渠也。〕先是,舟運江、淮之米至東都含嘉倉,僦車陸運,三百里至陝,率兩斛用十
【嚴:「十」改「千」。】
錢。耀卿令江、淮舟運悉輸河陰倉,更用河舟運至含嘉倉及太原倉,自太原倉入渭輸關中,凡三歲,運米七百萬斛,省僦車錢三十萬緡。
〔按舊志,東都含嘉倉積江淮之米,載以大輿,運而西至于陝三百里,率兩斛計庸錢千,此耀卿所省之大數也。「十錢」誤,當從「千錢」為是。先,悉薦翻。僦,即就翻。陝,失冉翻。更,工衡翻。考異曰:舊志云「四十萬貫」。今從耀卿傳。舊志又云:「明年,耀卿拜侍中,蕭炅代焉。」按耀卿二十一年建此議,今年為侍中,始置河陰倉,後三年方見成效;則非作侍中時解此職也。〕
或說耀卿獻所省錢,說,式芮翻。耀卿曰:此公家贏縮之利耳,柰何以之市寵乎!」悉奏以為市糴錢。
〔糴,徒歷翻。〕
11張果固請歸恒山,制以為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厚賜而遣之。後卒,好異者奏以為尸解;
〔解,佳買翻。仙家所謂尸解,譬猶蟬蛻,蟬飛而蛻在也。卒,子恤翻。好,呼到翻。〕
上由是頗信神仙。
〔明皇改集仙為集賢殿,是其初心不信神仙也,至是則頗信矣,又至晚年則深信矣。史言正心為難,漸入於邪而不自覺。〕
12冬、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13乙巳,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斬契丹王屈烈及突千,傳首。
〔考異曰:舊守珪傳「屈烈」作「屈刺」。契丹傳來年正月傳首。今從實錄。〕
時可突干連年為邊患,趙含章、薛楚玉皆不能討,守珪到官,屢擊破之。可突干困迫,遣使詐降,守珪使管記王悔就撫之。悔至其牙帳,察契丹上下殊無降意,
〔降,戶江翻;下同。〕
但稍徙營帳近西北,密遺人引突厥,謀殺悔以叛;悔知之。
〔近,其靳翻。〕
牙官李過折
〔考異曰:舊契丹傳作「遇折」。今從實錄及守珪傳。〕
與可突干分典兵馬,爭權不泣,悔說過折使圖之。
〔說,式芮翻。〕
過折夜勒兵斬屈烈及可突干,盡誅其黨,帥餘眾來降。
〔帥,讀曰率。〕
守珪出師紫蒙州,
【章:十二行本「州」作「川」;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據晉書載記:秦、漢之間,東胡邑于紫蒙之野。唐書地理志,平州有紫蒙、白狼、昌黎等戍。蓋平州之北境,契丹之南界也。〕
大閱以鎮撫之。梟屈烈、可突干首于天津之南。
〔梟,堅堯翻。〕
14突厥毗伽可汗為其大臣梅錄啜所毒,
〔厥,九勿翻。伽,求迦翻。可從刊入聲。汗,音寒。啜,陟劣翻。〕
未死,討誅梅錄啜及其族黨。既卒,子伊然可汗立,尋卒,弟登利可汗立,
〔卒,子恤翻。舊史曰:登利,華言果報也。考異曰:舊傳,「伊然立,詔宗正卿李詮弔祭,冊立伊然,為立碑廟。無幾,伊然病卒,又立其弟為登利可汗。」按張九齡集敕登利可汗書云:「今又遣從叔金吾大將軍佺弔祭。」又云,「建碑立廟,貽範紀功。」然則告喪時登利已立矣。實錄「詮」亦作「佺」。〕
庚戌,來告喪。
15禁京城伹者,置病坊以廩之。
〔時病坊分置於諸寺,以悲田養病,本於釋教也。伹,古太翻。〕
二十三年(乙亥、七三五)
1春,正月,契丹知兵馬中郎李過折來獻捷;制以過折為北平王,檢校松漠州都督。
〔考異曰:實錄云「同幽州節度副大使。」舊傳云「授特進、檢校松漠州都督」。按過折雖有功,唐未必肯使為幽州節度使。今從舊傳。〕
乙亥,上耕藉田,九推乃止;
〔杜佑曰:是年親耕,有司進儀注:天子三推,公卿九推,庶人終畝。帝欲重耕藉,遂進耕五十餘步,盡隴乃止。推,吐雷翻〕
公卿以下皆終畝。赦天下,都城酺三日。
〔都城,謂東都城。酺,音蒲。〕
上御五鳳樓酺宴,觀者諠隘,樂不得奏,金吾白梃如雨,不能遏;
〔隘,烏懈翻。梃,待鼎翻。〕
上患之。高力士奏河南丞嚴安之為理嚴,
〔唐赤縣丞從七品。理,治也;唐諱「治」,改曰「理」。〕
為人所畏,請使止之;上從之。安之至,以手板繞場畫地曰:「犯此者死!」於是盡三日,人指其畫以相戒,無敢犯者。
時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今各帥所部音樂集於樓下,各較勝負。
〔帥,讀曰率。〕
懷州刺史以軍載樂工數百,皆衣文繡服箱之牛皆為虎豹犀象之狀。
〔詩大東曰:晥彼牽牛,不以服箱。註云:服,牝服也。箱,大車之箱也。疏云:兩較之間謂之箱。甫田云:乃求萬斯箱。書傳云:長幾充箱。是車內容物之處。丘氏曰:服箱,猶言駕車也。衣,於既翻。〕
魯山令元德秀惟遣樂工數人,連袂歌于蒍。
〔魯山,古魯縣,夏孔甲時,豢龍氏劉累所遷之地。漢為魯陽縣,屬南陽郡,後魏置魯陽郡,隋復為魯縣,屬汝州。唐為魯山縣,以縣有魯山,故名。于蒍者,德秀所為歌也。蒍,韋委翻。考異曰:明皇雜錄作「于蒍」,新傳作「于蒍于」。未詳其義。今從雜錄。〕
上曰:「懷州之人,其塗炭乎!」立以刺史為散官。散官,無職事。散,蘇旱翻。〕德秀性介潔質樸,士大夫皆服其高。
2上美張守珪之功,欲以為相張七齡諫曰:「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賞功之官也。」上曰:「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職,可乎!」對曰:「不可。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左傳記孔子之言。〕
且守珪纔破契丹,陛下即以為宰相;若盡滅奚、厥,
〔奚、厥,謂奚與突厥。厥,九勿翻。〕
將以何官賞之﹖」上乃止。二月,守珪詣東都獻捷,拜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賜二子官,賞賚甚厚。
〔賚,來代翻。〕
3初,殿中侍御史楊汪既殺張審素,
〔事見上卷十九年。〕
更名萬頃。
〔更,工衡翻。〕
審素二子鮖、琇皆幼,
〔鮖,戶盲翻,又音皇。琇,音秀。〕
坐流嶺表;尋率歸,謀伺便復讎。
〔伺,相吏翻。〕
三月,丁卯,手殺萬頃於都城,繫表於斧,言父冤狀;欲之江外殺與萬頃同謀陷其父者,至汜水,為有司所得。
〔汜,音祀。議者多言二子父死非罪,牦,直利翻。〕
張九齡亦欲活之。裴耀卿、李林甫以為如此,壞國法,
〔壞,音怪。〕
上亦以為然,謂九齡曰:「孝子之情,義不顧死,然殺人而赦之,此塗不可啟也。」乃下敕曰:「國家設法,期於止殺。各伸為子之志,誰非徇孝之人!展轉相讎,何有限極!咎繇作士,
〔咎,與皋同,古勞翻。繇,與陶同,餘招翻。〕
法在必行。曾參殺人,亦不可恕。宜付河南府杖殺。」士民皆憐之,為作哀誄,牓於衢路。
〔為,于偽翻。誄,魯水翻。〕
市人斂錢葬之於北邙,恐萬頃家發之,仍為疑冢數處。
〔多作冢以疑之,使莫知其所葬之的處。〕
4唐初,公主實封止三百戶,中宗時,太平公主至五千戶,率以七丁為限。開元以來,皇妹止千戶,皇女又半之,皆以三丁為限;駙馬皆除三品員外官,而不任以職事。公主邑入至少至不能具車服,
〔少,詩沼翻。〕
左右或言其太薄,上曰:「百姓租賦,非我所有。戰士出死力,賞不過束帛;女子何功,而享多戶邪﹖且欲使之知儉嗇耳。」秋,七月,咸宜公主將下嫁,
〔咸宜公主下嫁楊洄。〕
始加實封至千戶。公主,武惠妃之女也。於是諸公主皆加至千戶。
5冬,十月,戊申,突騎施寇北庭及安西撥換城。
〔騎,奇寄翻。〕
6閏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考異曰:舊紀作「十一月,壬申朔」。按長曆,十一壬子朔。今從實錄、唐曆。〕
7十二月,乙亥,冊故蜀州司戶楊玄琰女為壽王妃。
〔為帝納妃於後宮以亂國張本。考異曰:實錄載冊文,云「玄伷長女」。按陳鴻長恨歌傳云:「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楊玄琰女於壽邸。」舊楊貴妃傳云:「玄琰女早孤,養於叔父玄伷。」又云:「或奏玄琰女容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太真。」新傳云:「始為壽王妃云云,遂召內禁中,即為自出妃意者,伹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娶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舊史蓋諱之耳。〕
玄琰,汪之曾孫也。
〔楊汪見一百八十三卷隋煬帝大業十二年。〕
8是歲,契丹王過折為其臣涅禮所殺,
〔涅,奴結翻。考異曰:舊傳,過折為可 突千餘黨泥裏所殺,不云朝廷如何處置泥裏。今據張九齡集有此賜契丹都督涅禮敕,又有賜張守珪敕云:「涅禮自擅,難以義責,而未有名位,恐其不安,卿可宣示 朝旨,使知無他也。」蓋泥裏即涅禮也。〕
并其諸子,一子剌乾奔安東得免。剌,盧達翻。乾,音干。開元二年移安東都護府於平州。〕涅禮上言,過折用刑殘虐, 眾情不安故殺之。上赦其罪,因以涅禮為松漠都督,且賜書責之曰:「卿之蕃法多無義於君長,長,知兩翻。〕自昔如此,朕亦知之。然過折是卿之王,有惡輒殺之,為此王者,不亦難乎!但恐卿為王,後人亦爾。常不自保,誰願作王!亦應防慮後事,豈得取快目前!」突厥尋引兵東侵奚、契丹,涅禮與奚王李歸擊破之。
二十四年(丙子、七三六)
1春,正月,庚寅,敕:「天下逃戶,聽盡今年內自首,有舊產者今還本貫,無者別俟進止;踰限不首,
〔首,式又翻。〕
當命專使搜求,散配諸軍。」
〔使,疏吏翻。〕
2北庭都護蓋嘉運突騎施,大破之。
〔蓋,古盍翻,姓也。〕
3二月,甲寅,宴新除縣令於朝堂,上作飲長新戒一篇,賜天下縣令。
〔朝,直遙翻。長,佑兩翻。〕
4庚午,更皇子名:
〔更,工衡翻。考異曰:舊紀、唐曆:「二十三年,七月, 景子,皇太子、諸王皆改名。」今從實錄。〕
鴻曰瑛,潭曰琮,浚曰璵,洽曰琰,涓日琬,涺曰琚,濰曰璲,
〔璲,音遂。〕
澐曰伷,
〔伷,公了翻〕
。澤日璘,清 日瑁,
〔瑁,音冒。〕
洄曰玢,
〔玢,方貧翻。〕
沭曰琦,溢曰環,沔曰理,
【嚴:「理」改「鮖」。】
泚曰玼,漼曰珪,澄曰珙,潓曰瑱,
〔瑱,他甸翻。〕
漎曰璿,
〔璿,從宣翻。〕
滔曰璥。
〔璥,居影翻。〕
5舊制,考功員外郎掌試貢舉人。有進士李權,陵侮員外李昂,議者以員外郎位卑,不能服眾;三月,壬辰,敕自今委禮部侍郎試貢舉人。
6張守珪使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討奚、契丹叛者,
〔擊使,疏吏翻。驍,堅堯翻;下同。〕
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夏,四月,辛亥,守珪奏請斬之。祿山臨刑呼曰:
〔敗,蒲萬翻。呼,火故翻。〕
「大夫不欲滅奚、契丹邪,柰何殺祿山!」守珪亦惜其驍勇,
【章:十二行本「勇」下有「欲活之」三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乃更執送京師。張九齡批曰:「昔穰苴誅莊賈,
〔史記:齊景公使司馬穰苴為將,穰苴曰:「願得君之寵臣以監軍。」景公使莊賈往。賈素驕貴,穰苴與之約,日中會于軍門;夕時乃至。穰苴以賈後期,斬之,以令三軍。批,匹迷翻,判也,今人謂之批判。〕
孫武斬宮嬪。
〔孫武以兵法見吳王闔廬,吳王曰:「可以勒兵小試於婦人乎﹖」曰:「可。」於是出宮中美女百八十人,分為二隊,以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約束既布,三令五申,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行,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斬左、右隊長以徇,用其次為隊長而復鼓,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繩墨規矩。於是吳王知孫子能用兵,以為將。〕
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上惜其才,敕令免官,以白衣將領。
〔將,即亮翻。〕
九齡固爭,曰:「祿山失律喪師,於法不可不誅。且臣觀其貌有反相,不殺必為後患。」
〔喪,息浪翻。相,息亮翻。〕
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識石勒,枉害忠良。」
〔晉石勒年十四,隨邑人行販洛陽,倚嘯上東門。王衍見而異之,顧謂左右曰:「向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馳遺收之,會勒已去。〕
竟赦之。
〔考異曰:玄宗實錄:「四月,辛亥,張守珪奏祿山統戎失律,挫敗軍威,請依軍法斬決;許之。祿山臨刑抗聲言曰:『兩蕃未和,忍殺壯士!豈為大夫謀也!』守珪以祿山嘗捷於擒生,聞其言,遂捨之,以聞。」肅宗實錄云:「祿山為互市牙郎,盜羊事發,守珪怒,追捕至,欲擊殺之。祿山大呼曰:『大夫不欲滅奚、契丹兩蕃邪!而殺壯士!』守珪奇其貌,壯其言,遂釋之。」姚汝能作祿山事迹,其盜羊事與肅宗實錄同。又云:「二十一年,守珪令祿山奏事。中書令張九齡見之,謂侍中裴光庭曰:『亂幽州者此胡也。』又云:「二十四年,祿山為平盧將,討奚、契丹失利,守珪奏請斬之,九齡批曰:『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行令,亦斬宮嬪。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玄宗惜其勇銳,但令免官,白衣展效。九齡執奏誅之,玄宗曰:『卿豈以王夷甫識石勒,便臆斷祿山難制邪!』竟不誅之。孫樵作西齋錄,其序曰:「張守珪以安祿山叛者何﹖貸刑咈教,稔禍階也。祿山乃張守珪部將,嘗犯令,張曲江令守珪斬之,不從,果使亂天下;故書曰:『張守珪以安祿山叛。』舊張九齡傳云:「張守珪以裨將安祿山討奚、契丹,敗衂,執送京師,請行朝典。九齡奏劾曰:『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教戰,亦斬宮嬪。守珪軍令必行,祿山不宜免死。』上特捨之。九齡奏曰:『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誤害忠良。』遂放歸蕃。」新傳語裴光庭事如事迹,執送京師事如舊傳,舊祿山傳盜羊事事迹,而無失利請斬事;新傳亦然。舊傳仍云:「二十年,守珪為幽州節度使,祿山盜羊事覺。」按裴光庭二十一年卒,是年冬,九齡乃為相,云與光庭語,誤也。孫樵云「曲江令守珪斬之」,尤為失實。實錄,二十一年,守珪猶在隴右與吐蕃立分界碑,未至幽州。舊傳云「二十年為節度」,亦誤也。按祿山若始為互市牙郎,守珪安能知其終亂天下,釋而不殺!孫樵豈得遽以叛罪加之邪!若如舊九齡傳,守珪執送京師,玄宗自赦之,則守珪何罪而時人咎之也!若謂盜羊喪師,兩次當死,則祿山豈祗用辭而得免兩死邪!若如玄宗實祿,守珪奏請行法,得報聽許,感其一言,輒舍之,則守珪必不敢輕易反覆如此。且九齡何從得見其面,而云面有逆相邪!若云守珪未嘗奏請行法,則張九齡集有賜守珪敕云:「祿山等輕我兵威,曾不審料,致令損失,宜其就誅;卿既行之,軍法合爾。」又賜平盧將士敕云:「安祿山之誅,緣輕敵太過,勿因此畏懦,致失後圖。」是當時曾許之行誅矣。若云守珪自捨之,非玄宗意,則又賜守珪敕云:「祿山勇而無謀,遂至失利,衣甲資盜,挫我軍威,論其輕敵,合加重罪。然初聞勇鬬,亦有誅殺;又寇戎未滅,軍令從權,故不以一敗棄之,將欲收其後效也。不行薄責,又無所懲,宜且停官,令白衣將領。卿更審量本狀,亦任隨事處之。」今以諸書參考,蓋祿山失律,守珪奏請行法,故前敕云:「卿既行之,軍法合爾。」又云:「祿山之誅,緣輕敵太過。」似謂守珪已誅之矣。既而守珪感其所言,惜其驍勇,欲殺則不忍,欲捨則先已奏聞,且恐不能厭服將士之心,或者報未到,故執送京師,使上自裁之,冀上見其材力而赦之,亦猶陳平執樊噲,衛青囚蘇建耳。上因是欲赦之,而九齡執奏云:「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是并劾守珪不斷於閫外,乃更執以諉上之辭也。九齡因此見之,而云「面有逆相」,上終欲赦之,故九齡不得已草敕云:「卿更審量本狀,隨事處之。守珪得此敕,即捨之,以聞。如此則與玄宗實錄相應,而於人情差似相近。〕
安祿山者,本營州雜胡,初名阿犖山。其母,巫也;
〔新書曰:祿山本姓康。其母居突厥中,禱于軋犖山,虜所謂戰鬬神者,而生祿山,故以為字;從母冒姓安氏。阿,烏葛翻。犖,呂角翻。〕
父死,母攜之再適突厥安延偃。會其部落破散,與延偃兄子思順俱逃來,故冒姓安氏,名祿山。又有史窣干者,
〔窣,蘇骨翻。〕
與祿山同里閈,先後一日生。
〔考異曰:舊傳云:「思明除日生,祿山元日生。」按祿山事迹:「天寶十載正月二十日,上及貴妃為祿山作生日」,今不取。〕
及長,相親愛,皆為互市牙郎,以驍勇聞。牙郎,駔會也:南北物價,定於其口,而後相與貿易。〕張守珪以祿山為捉生將,祿山每與數騎出,輒擒契丹數十人而返。狡猾,善揣人情,
〔將,即亮翻。騎,奇寄翻。揣,初委翻。〕
守珪愛之,養以為子。
窣干嘗負官債亡入奚中,為奚遊弈所得,欲殺之;窣干紿曰:「我,唐之和親使也,
〔紿,湯亥翻。〕
汝殺我,禍且及汝國。」遊弈信之,送詣牙帳。窣干見奚王,長揖不拜,奚王雖怒,而畏唐,不敢殺,以客禮館之,
〔館,古玩翻。〕
使百人隨窣干入朝。窣干謂奚王曰:「王遣人雖多,觀其才皆不足以見天子。聞王有良將瑣高者,何不使之入朝!」
〔瑣高者,蓋奚中酋豪之號,非人名也。前已有李詩瑣高。將,即亮翻。朝,直遙翻。〕
奚王即命瑣高與牙下三百人隨窣干入朝。窣干將至平盧,先使人謂軍使裴休子曰:「奚使瑣高與精銳俱來,聲云入朝,實欲襲軍城,宜謹為之備,先事圖之。」休子乃具軍容出迎,至館,悉阬殺其從兵,執瑣高送幽州。
〔使,疏吏翻。先悉薦翻。從,才用翻。〕
張守珪以窣干為有功,奏為果毅,累遷將軍。後入奏事,上與語,悅之,賜名思明。
〔安、史事始此。〕
7故連州司馬武攸望之子溫噔,坐交通權貴,杖死。
〔帝平韋氏,武攸望貶死。噔,時刃翻。〕
乙丑,朔方、河東節度使信安王禕貶衢州刺史,廣武王承宏貶房州別駕,涇州刺史薛自勸貶澧州別駕;皆坐與溫噔交遊故也。承宏,守禮之子也。
〔豳王守禮,章懷太子賢之子。〕
辛未,蒲州刺史王琚貶通州刺史;坐與禕交書也。
8五月,醴泉妖人劉志誠作亂,驅掠路人將趣咸陽。
〔妖,於喬翻。趣,七喻翻。〕
村民走告縣官焚橋路以拒之,
〔斷,音短。〕
其眾遂潰,數日,悉擒斬之。
9六月,初分月給百官俸錢。
10初,上因藉田赦,命有司議增宗廟籩豆之薦及服紀未通者。太常卿韋縚奏請宗廟每坐籩豆十二。
〔縚,土刀翻。,坐徂臥翻。〕
兵部侍郎張均、職方郎中韋述議曰:「聖人知孝子之情深而物類之無限,故為之節制。人之嗜好本無憑準,宴私之饌與時遷移,故聖人一切同於古。屈到嗜芰,屈建不以薦,以為不以私欲干國之典。
〔國語:楚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曰:「國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饋,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魚炙之薦,籩豆脯醢,則上下共之,不羞珍異,不陳庶侈,不以其私欲干國之典。」遂不用。芰,奇寄翻。蔆,一名芰。說文曰: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今俗但言蔆芰。武陵記: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蔆。好,呼到翻。去,羌呂翻。〕
今欲取甘旨肥濃,皆充祭用,苟踰舊制,其何限焉!書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書成王命君陳之言。〕
若以今之珍饌,平生所習,求神無方,何必泥古,則簠簋可去而盤盂案當在御矣,韶濩可息而箜篌箏苖當在奏矣。
〔舜樂曰韶,湯樂日濩。箜篌,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或云侯輝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舊唐書曰: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絃,豎抱于懷,用兩手齊奏,俗名「擘箜篌」。鳳首箜篌有項加軫七絃,鄭善子作,開元中進,形如院咸,其下鈌小而身大,旁有小鈌,取其身便也。一曰:箜篌乃鄭、衛之音權輿,以其亡國之聲,故號空國之侯,亦曰坎侯。風俗通云:漢武帝時,丘仲作笛。按周禮,笙師掌教箎篴。又云,起於羌人,後漢馬融所賦橫笛,空洞、無底,剡其二孔,五孔一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註,七孔今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橫笛耳。太常鼓吹部中所謂橫吹,非融所賦者。融賦:「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沉約宋書亦云,京房備其五音。周禮笙師註:杜子春云:篴乃今時所吹五孔篴。以融、約所記論之,則古篴不應有五孔,子春之說,亦未為然。今三禮圖畫篴亦橫設而有五孔,不知出何典據。篴,與笛同。簠,音甫。簋,居洧翻。〕
既非正物,後嗣何觀!夫神,以精明臨人者也,不求豐大;苟失於禮,雖多何為!豈可廢棄禮經以從流俗!且君子愛人以禮,不求苟合;況在宗廟,敢忘舊章!」
太子賓客崔沔議曰:「祭祀之興,肇於太古,茹毛飲血,則有毛血之薦;未有麴蘗,則有玄酒之奠。
〔司烜氏以鑒取明水於月為玄酒。蘗,魚列翻。〕
施及後王,禮物漸備;
〔施,弋智翻。〕
然以神道致敬,不敢廢也。籩豆簠簋樽罍之實,皆周人之時饌也,其用通於宴饗賓客,而周公制禮,與毛血玄酒同薦鬼神。國家由禮立訓,因時制範,清廟時饗,禮饌畢陳,用周制也。
〔如簠簋、籩豆、鉶羹之類。饌,雛戀翻,又雛睆翻。〕
園陵上食,時膳具設,遵漢法也。
〔如叔孫通請薦含桃之類。上,時掌翻。〕
職貢來祭,致遠物也。有新必薦,順時令也。苑囿之內,躬稼所收,蒐狩之時,親發所中,莫不薦而後食,盡誠敬也。若此至矣,復何加焉!中,竹仲翻。復,扶又翻。但當申敕有司,無或簡怠,則鮮美肥濃,盡在是矣,不必加籩豆之數也。」
〔自此以上,諸人之議,皆因舊禮而申之。〕
上固欲量加品味。
〔量,音良。〕
縚又奏每室加籩豆各六,四時各實以新果珍羞;從之。
縚又奏:「喪服『舅,緦麻三月,從母、外祖父母皆小功五月。』外祖至尊,同於從母之服;姨、舅一等,服則輕重有殊。
〔姨,即從母也。從,才用翻。〕
堂姨、舅親即未疏,恩絕不相為服;舅母來承外族,不如同爨之禮。竊以古意猶有所未暢者,請加外祖父母為大功九月,姨、舅皆小功五月,堂舅、堂姨、舅母並加至袒免。」
〔五服止於緦麻,此外有袒免之服。袒者,偏脫衣袒而露其肩;免者,以布廣一寸,從項中而前交於額上,又卻向後繞於髻。袒,音但。免,音問。〕
崔沔議曰:「正家之道,不可以貳;總一定義,理歸本宗。是以內有齊、斬,
〔齊,音咨。〕
外皆緦麻,尊名所加,不過一等,此先王不易之道也。願守八明旨,一依古禮,
〔崔沔所謂詔旨,見二百十二卷七年;曰八年者,通帝即位先天之年數之也。〕
以為萬代成法。」
韋述議曰:「喪服傳曰:『禽獸知母而父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等
【章:十二行本「等」作「筭」;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矣;傳,直戀翻。禰矣;
〔傳,直戀翻。禰,奴禮翻。〕
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聖人究天道而厚於祖禰,繫族姓而親其子孫,母黨比於本族,不可同貫,明矣。今若外祖與舅加服一等,堂舅及姨列於服紀,則中外之制,相去幾何!廢禮徇情,所務者末。古之制作者,知人情之易搖,恐失禮之將漸,別其同異,輕重相懸,
〔易,以豉翻。別,彼列翻。〕
欲使後來之人永不相雜。微旨斯在,豈徒然哉!苟可加也,亦可減也;往聖可得而非,則禮經可得而隳矣。先王之制,謂之彝倫,
〔彝,常也。倫,道理次敘。〕
奉以周旋,猶恐失墜;一紊其敘,庸可止乎!請依儀禮喪服為定。」
〔紊,音問。〕
禮部員外郎楊仲昌議曰:
〔唐禮部郎掌五禮,舉其儀制而辯其名數。〕
鄭文貞公魏徵始加舅服至小功五月。雖文貞賢也,而周、孔聖也,以賢改聖,後學何從!竊恐內外乖序,親疏奪倫,情之所沿,何所不至!昔子路有姊之喪而不除,孔子曰:『先王制禮,行道之人,皆不忍也。』子路除之。
〔見記檀弓。〕
此則聖人援事抑情之明例也。記曰:『毋輕議禮。』禮器之言。〕明其蟠於天地,並彼日月,賢者由之,安敢損益也!」
敕:"姨舅既服小功,舅母不得全降,宜服缌麻,堂姨舅宜服袒免。"
均,說之子也。
〔說,讀曰悅。〕
11秋,八月,壬子,千秋節,群臣皆獻寶鏡。張九齡以為以鏡自照見形容,以人自照見吉凶。乃述前世興廢之源,為書五卷,謂之千秋金鏡錄,上之;
〔上,時掌翻。〕
上賜書褒美。
12甲寅,突騎施遣其大臣胡祿達干來請降,許之。
〔騎,奇寄翻。降,戶江翻。〕
13御史大夫李適之,承乾之孫也,以才幹得幸於上,數為承乾論辯;甲戌,追贈承乾恒山愍王。
〔承乾廢見一百九十七卷太宗貞觀十七年。數,所角翻。為,于偽翻。恒,戶登翻。〕
14乙亥,汴哀王璥薨。
15冬,十月,戊申,車駕發東都。先是,敕以來年二月二 日行幸西京,
〔先,悉薦翻。〕
會宮中有怪,明日,上召宰相,即議西還。裴耀卿、張九齡曰:「今農收未畢,請俟仲冬。」李林甫潛知上指,二相退,林甫獨留, 言於上曰:「長安、洛陽,陛下東西宮耳,往來行幸,何更擇時!借使妨妨於農收,但應蠲所過租稅而已。
〔蠲,圭玄翻。〕
臣請宣示百司,即日西行。」上悅,從之。過陝州,以刺史盧奐有善政,題贊於其聽事而去。
〔稱人之美曰贊。陝,失冉翻。聽,讀曰廳。〕
奐,懷慎之子也。丁卯,至西京。
16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節用度,勸職業,倉庫充實,器械精利;上聞而嘉之,欲加尚書。張九齡曰:「不可。尚書,古之納言,唐興以來,惟舊相及揚歷中外有德望者乃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
〔事見上卷十五年。相,息亮翻。使,疏吏翻。〕
今驟居清要,死羞朝廷。」上曰:「然則但加實封可乎﹖」對曰:「不可。封爵所以勸有功也。邊將實倉庫,修器械,乃常務耳,
〔將,即亮翻。〕
不足為功。陛下賞其勸,賜之金帛可也;裂土封之,恐非其宜。」上默然。李林甫言於上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於尚書!九齡書生,不達大體。」
〔考異曰:舊林甫傳曰:「林甫以九齡言告仙客,仙客翌日見上泣讓官爵。」按時不聞仙客在京。今從唐曆。〕
上悅,明日,復以仙客實封為言, 復,扶又翻。九齡固執如初。上怒,變色曰:「事皆由卿邪﹖」九齡頓首謝曰:「陛下不知臣愚,使待罪宰相,事有未允,臣不敢不盡言。」上曰:「卿嫌仙客寒 微,如卿有何閥閱﹖九齡曰:「臣嶺海孤賤,
〔九齡,韶州人。〕
不如仙客生於中華;
〔牛仙客,涇州人。〕
然臣出入臺閣,典司誥命有年矣。
〔九齡歷司勳員外郎、 中書舍人。〕
仙客邊隅小吏,目不知書,若大任之,恐不愜眾望。」
〔愜,苦謟翻。〕
林甫退而言曰:「苟有才識,何必辭學!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十一月,戊戌,賜仙客爵隴西縣公,食實封三百戶。
初,上欲以李林甫為相,問於中書令張九齡,九齡對曰:「宰相繫國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異日為廟社之憂。」上不從。時九齡方以文學為上所重,林甫雖恨,猶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與九齡善,林甫并疾之。是時,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
〔伺,相吏翻。中,竹仲翻。〕
上之為臨 淄王也,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皆有寵,
〔帝置六儀,德儀其一也。〕
麗妃生太子瑛,德儀生鄂王瑤,才人生王琚。及即位,幸武惠妃,麗妃等愛皆弛;惠妃生 壽王瑁,寵冠諸子。太子與瑤、琚會於內第,
〔時太子、諸王皆居禁中。冠,古玩翻。〕
各以母失職有怨望語。駙馬都尉楊洄尚咸宜公主,常伺三子過失以告惠妃。
〔咸宜公主,武惠妃之女,故楊洄黨於惠妃。〕
惠妃泣訴於上曰:「太子陰結黨與,將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上大怒,以語宰相,欲皆廢之。語,年倨翻。九齡曰:「陛下踐阼垂三十年,太子諸王不離深宮,
〔離,力智翻。〕
日受聖訓,天下之人皆慶陛下享國久長,子孫蕃昌。
〔蕃,音煩。〕
今三子皆已成人,不聞大過,陛下柰何一旦以無根之語,喜怒之際,盡廢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輕搖。昔晉獻公聽驪姬之讒殺申生,三世大亂。
〔左傳,晉獻公殺其世子申生,立驪姬之子;里克殺之。公子夷吾、重耳及子圉爭國,三世大亂。〕
漢武帝信江充之誣罪戾太子,京城流血。
〔事見漢紀。〕
晉惠帝用賈后之譖廢愍懷太子,中原塗炭。
〔事見晉紀。〕
隋文帝納獨孤后之言黜太子勇,立煬帝,遂失天下。
〔事見隋紀。〕
由此觀之,不可不慎。陛下必欲為此,臣不敢奉詔。」上不悅。爻甫初無所言,退而私謂宦官之貴幸者日:「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上猶豫未決。惠妃密使官奴牛貴兒謂九齡曰:「有廢必有興,公為之援,宰相可長處。」九齡叱之,以其語白上;上為之動色,
〔處,昌呂翻。上為,于偽翻。〕
故訖九齡罷相,太子得無動。林甫日夜短九齡於上,上浸疏之。
〔考異曰:明皇雜錄云:「林甫請見,屢陳仙客實封,九齡頗懷誹謗。于時方秋,上命高力士以白羽扇賜之。九齡惶恐,作賦以獻。」新傳亦云然。按實錄,仙客加實封在十月。 而九齡集白羽扇賦序云:「開元二十四年夏盛暑,奉敕使大將軍高力士賜宰相白羽扇,九齡與焉。竊有所感,立獻賦」云云。敕報曰:「朕頃賜羽扇,聊以滌暑,佳 彼勁翮,方資利用,與夫棄捐篋笥,義不同也。」然則上以盛夏遍賜宰臣扇,非以秋日獨賜九齡,但九齡因此獻賦,自寄意耳。〕
林甫引蕭炅為戶部侍郎。炅素不學,
〔炅,古迥翻。嘗對中書侍郎嚴挺之讀「伏臘」為「伏獵」。〕
挺之言於九曰:「省中豈容有『伏獵侍郎』!」由是出炅為岐州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
〔李林甫時以禮部尚書相〕
。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暱。」挺之素負氣,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坐贓罪下三司按鞫,挺之為之營解。林甫因左右使於禁中白上。上謂宰相曰:「挺之為罪人請屬所由。」
〔造,七到翻。更,工衡翻。蔚,紆勿翻。下,遐嫁翻。為,于偽翻。屬,之欲翻。〕
九齡曰:「此乃挺之出妻,不宜有情。」上曰:「雖離乃復有私。」
〔復,扶又翻;下無復同。〕
於是上積前事,以耀卿、九齡為阿黨;壬寅,以耀卿為左丞相,九齡為右丞相,並罷政事。以林甫兼中書令;仙客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領朔方節度如故。
〔考異曰:唐曆曰:「宰相遙領節度,自仙客始。」按蕭己嵩已遙領河西,非始此。〕
嚴挺之貶洺州刺史,
〔舊志,洺州,京師東北一千五百八十五里。〕
王元琰流嶺南。
上即位以來,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喜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紘、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九齡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無復直言。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視聽,自專大權,明召諸諫官謂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烏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
〔塞,悉則翻。去,羌呂翻。唐舊儀,每日,尚乘以廄馬八匹分為左右廂,立於正殿側宮門外,候仗下即散。若大陳設則馬在樂懸之北,與大象相次,進馬二人,戎服執鞭,侍立於馬之左,隨馬進退。〕
補闕杜璡嘗上書言事,
〔璡,資辛翻。上,時掌翻。考異曰:唐曆作「杜珽」。今從新書。〕
明日,黜為下邽令。
〔唐制:上縣令從六品上,補闕從七品上。以此言之,則非黜也。蓋唐人重內官,而品之高下不論也,況遺、補供奉官,地居清要乎!〕
自是諫爭路絕矣。
牛仙客既為林甫所引,專給唯諾而已。
〔爭,讀曰諍。唯,于癸翻。〕
然二人皆謹守格式,百官遷除,各有常度,雖奇才異行,不免終老常調,其以巧諂邪險自進者,則超騰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窺其際。好以甘言啗人,而陰中傷之,不露辭色。凡為上所厚者,始則親結之,及位勢稍逼,輒以計去之。
〔行,下孟翻。調,徒弔翻。中,竹仲翻。去羌呂翻。〕
雖老姦巨猾,無能逃於其術者。
〔如韋堅、楊慎矜、王錤之類是也。〕
二十五年(丁丑、七三七)
1春,正月,初置玄學博士,
〔崇玄學,習老子、莊子、文子、列子、亦曰道舉。〕
每歲依明經舉。
2二月,敕曰:「進士以聲韻為學,多昧古今;明經以帖誦為功,罕窮旨趣。自今明經問大義十條,對時務策三首;進士試大經十帖。」
3戊辰,新羅王興光卒,
〔卒,子恤翻。〕
子承慶襲位。
4乙酉,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破契丹於捺祿山。
〔使,疏吏翻。契,欺訖翻,又音喫。捺,奴刺翻。〕
5己亥,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襲吐蕃,破之於青海西。
初,希逸遣使謂吐蕃
【章:十二行本「蕃」下有「邊將」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無。】
乞力徐曰:「兩國通好,今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請皆罷之。」乞力徐曰:「常侍忠厚,
〔吐從暾入聲。崔希逸蓋帶散騎常侍鎮河西,故稱之。使,疏吏翻。好,呼到翻。捉,仄角翻。〕
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專以邊事相委,萬一有姦人交鬬其間,掩吾不備,悔之何及!」希逸固請,乃刑白狗為盟,各去守備;於是吐蕃畜牧被野。
〔朝,直遙翻。去,羌呂翻。被,皮義翻。畜,許救翻。〕
時吐蕃西擊勃律,勃律來告急,上命吐蕃罷兵,吐蕃不奉詔,遂破勃律;上甚怒。會希逸傔人孫誨入奏事,
〔傔,苦念翻。傔從也。唐制:凡諸軍鎮大使、副使以下,皆有慊人。別奏以為之使。 大使慊二十五人,別奏十人;副使慊二十人,別奏八人。〕
自欲求功,奏稱吐蕃無備,請掩擊,必大獲。上命內給事趙惠琮與誨偕往,審察事宜。
〔唐內侍省有內給 事十人,從五品下,掌承旨勞問,分判省事;凡元日冬至,百官賀皇后,則出入宣傳;宮人衣服費用,則具品秩,計其多少,春秋宣送中書。〕
惠琮等至,則矯詔令 襲之。希逸不得已,發兵自涼州南入吐蕃二千餘里,至青海西,與吐蕃戰,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乞力徐脫身走。惠琮、誨皆受厚賞,自是吐蕃復絕朝貢。
〔復,扶又翻;下而復同。朝,直遙翻。〕
6夏,四月,辛酉,監察御史周子諒彈牛仙客非才,引讖書為證。
〔薛居正五代史曰:天后朝,有讖辭云:「首尾二鱗六十年,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鬬血成川。」當時好事者解云:「兩角犢子」,牛也;必有牛姓干唐祚。監,古銜翻。彈,徒丹翻。〕
上怒,命左右佂於庭,
〔佂,蒲角翻,擊也,又匹角翻。〕
絕而復蘇;仍杖之朝堂,流瀼州,至藍田而死。
〔瀼,如羊翻,又而章翻。藍田縣,漢、晉屬京兆,後魏真君七年,併入霸城,太和十一年復,後周置藍田郡,隋廢郡為縣,屬京兆府。九域志,在府東南七十里。考異曰:舊紀云:「子諒以妄陳休咎,於朝堂決殺。」實錄此月則曰:「子諒彈奏仙客非才,引妖讖為證。上怒,召入禁中責之。左右拉者數四,氣絕而蘇。」及仙客傳則云:「子諒竊言於御史大夫李適之:『牛仙客不才,濫登相位。大夫國之懿親,豈得坐觀其事!』適之遽奏子諒之言。上大怒,廷詰子諒;子諒辭窮,於朝堂決杖,配流瀼州,行至藍田死。」舊仙客傳亦然。今從此月實錄及舊紀。柳宗元周君墓碣云:「有唐貞臣汝南周氏諱某字某。」又曰:「在天寶年,有以諂諛至相位,賢臣放退。公為御史,抗言以白其事得死于墀下。」宗元集此碣雖無名字,然其事則子諒也;云在天寶年,誤矣。〕
李林甫言,「子諒,張九齡所薦也。」甲子,貶九齡荊州長史。
7 楊洄又奏
【章:十二行本「奏」作「譖」;乙十一行本同。】
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云與太子妃兄駙馬薛鏽潛搆異謀,
〔鏽,息六翻,又息救翻。考異曰: 新傳曰:「二十五年,洄復搆瑛、瑤、琚與妃之兄薛鏽異謀。惠妃使人詭召太子、二王曰:『宮中有賊,請介以入。』太子從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謀反,甲而來。』帝使中人視之, 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議,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決,乃廢瑛等。」按瑛等惠妃相猜忌已久,雖承妃言,豈肯遽被甲入宮!又按廢太子制書云:「陷 元良於不友,誤元良不友,誤二子於不義。」不言被甲入宮也。蓋洄譖瑛等云欲害壽王瑁耳。今從舊傳,但云「潛構異謀」。〕
上召宰相謀之。李林甫對曰:「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上意乃決。乙丑,使宦者宣制於宮中,廢瑛、瑤、琚為庶人;
〔於宮中廢之,用李林甫家事之言也。考異曰:獨孤及作裴稹行狀云:「公為起居郎,三庶人以罪廢;壽王以母寵子愛,議者頗有奪宗之嫌。道路憫默,朝野疑懼。公乃從容請間,慷慨獻諫,上述新城之殷鑒,下陳戾園之元龜,謂興亡之由,在廢立之地。天子感悟,改容以謝,因詔以給事中授公。公曰:『陛下絕招諫之路,為日固久;今臣一言而荷殊寵,則言者眾矣,何以鍚之﹖』上善其敏而多其讓,乃止不拜,尋除尚書祠部員外郎。」按稹,光庭之子。當是時,周子諒杖死,張九齡遠貶,稹若敢為太子直冤,則聲振宇宙,豈得湮沒無聞,而諸書皆不言此事,蓋出於及之虛美耳。〕
流鏽於瀼州;瑛、瑤、琚尋賜死城東驛,鏽賜死於藍田。瑤、琚皆好學有才識,死不以罪,人皆惜之。
〔好,呼到翻。〕
丙寅,瑛舅家趙氏,妃家薛氏、瑤舅家皇甫氏,坐流貶者數十人,惟瑤妃家韋氏以妃賢得免。
8五月,夷州刺史楊濬坐贓當死,上命杖之六十,流古州。
〔夷州,漢牂柯地,其後為徼外。隋開置綏陽縣,屬明陽郡,武德四年置夷州於思州寧夷縣,明陽屬焉。而綏陽屬義州,貞觀元年廢夷州,而明陽、寧夷屬務州;四年復置夷州於黔州都上縣,尋又自都上移於綏陽。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夷、獠,置古州,屬容州都督府。〕
左丞相裴耀卿上疏,以為「決杖贖死,恩則甚優,解體受笞,事頗為辱,止可施之徒隸,不當及於士人。」上從之。
9癸未,敕以方隅底定,令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量軍鎮閒劇利害,審計兵防定額,於諸色征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務加優恤。
10辛丑,上命有司選宗子有才者,授以臺省及法官、京縣官,敕曰:「違道慢常,義無私於王法;修身效節,恩豈薄於他人!期於帥先,勵我風俗。」
〔帥,讀曰率。〕
11秋,七月, 己卯,大理少卿徐嶠
〔考異曰:舊紀作「徐岵」。今從刑法志、通典。〕
奏:「今歲天下斷死刑五十八,大理獄院,由來相傳殺氣太盛,鳥雀不栖,今有鵲巢其樹。於 是百官以幾致刑措,上表稱賀。
〔斷,丁亂翻。幾,居依翻。上,時掌翻。〕
上歸功宰輔,庚辰,賜李林甫爵晉國公,牛仙客豳國公。
〔考異曰:實錄:「七月,戊寅,有司奏囚減少,上歸美宰臣,制曰:『斷獄五十,殆至無刑,』遂封二人。」又:「十月丙午,上因聽政,問京城囚徒,有司奏有五十人;怡然有喜色,下制曰:『日者叢棘之地,烏鵲來巢。今結諸刑名,纔逾五十,其刑部侍郎郊少微等各賜中上考。』」二者未詳其為一事、二事。今從舊紀。〕
上命李林甫、牛仙客與法官刪脩律令格式成,九月,壬申,頒行之。
12先是,西北邊數十州多宿重兵,
〔先,悉薦翻。〕
地租營田皆不能贍,
〔贍,而豔翻。〕
始用和糴之法。 有彭果者,因牛仙客獻策,請行糴法於關中。戊子,敕以歲稔穀賤傷農,命增時價什二三,和糴東、西畿粟各數百萬斛,
〔東畿,都畿也。西畿,京畿也。糴,他歷 翻。〕
停今年江、淮所運租。自是關中蓄積羨溢,
〔羨,延面翻。〕
車駕不復幸東都矣。
〔復,扶又翻。〕
癸巳,敕河南、北租應輸含嘉、太原倉者,據李泌傳,太原 倉在陝州西。皆留輸本州。
13太常博士王璵
〔璵,音余。考異曰:舊傳不言璵鄉里世系。新傳云「方慶六世孫」。又新舊傳皆云:「抗疏請置春壇,因遷太常博士。」不知其本何官也。新表,「王方慶五世孫璵事肅宗」。按方慶長安二年卒,距此才三十六年,不應已有五世、六世孫能上疏,恐璵偶與之同名,實非也。今不取。〕
上疏請立青帝壇以迎春;從之。冬,十月,辛丑,制自今立春親迎春於東郊。
時上頗好祀神鬼,
〔好,呼到翻。〕
故璵專習祠祭之禮以干時。上悅之,以為侍御史,領祠祭使。璵祈禱或焚紙錢,類巫覡。
〔漢以來喪葬有瘞錢,後世俚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使,疏吏翻。覡,刑狄翻。〕
習禮者羞之。
14壬申,上幸驪山溫泉。乙酉,還宮。
15己丑,开府仪同三司广平文贞公宋璟薨。
16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贈諡貞順皇后。
17是歲,命將作大匠康繮素上言:「毀之勞人,請去上層,
〔去,羌呂翻。〕
卑於舊九十五尺,仍舊為乾元殿。」從之。
18初令租庸調、租資課,
〔調,徒弔翻。〕
皆以土物輸京都。
〔西京、東都租庸調,高祖、太宗之法;租資課必開元以來之法。〕
二十六年(戊寅、七三八)
1春,正月,乙亥,以牛仙客為侍中。
2丁丑,上迎氣於滻水之東。滻,音產。
3制邊地長征兵,召募向足,自今鎮兵勿復遣,
〔復,扶又翻。〕
在彼者縱還。
4令天下州、縣、里別置學。
5壬辰,以李林甫領隴右節度副大使,以鄯州都督杜希望知留後。
〔鄯,時戰翻,又音善。〕
二月,乙卯,以牛仙客兼河東節度副大使。
〔牛仙客先已領朔方,今兼河東。〕
6己未,葬貞順皇后于敬陵。
〔武惠妃諡貞順皇后。敬陵在京兆萬年縣東南四十里。〕
7壬戌,敕河曲六州胡坐康待賓散隸諸州者,聽還故土,於鹽、夏之間,置宥州以處之。
〔徙六胡州見二百十二卷十年。今併六胡州之地以為宥州。舊志:宥州去京師一千一百里。夏,戶雅翻。處,昌呂翻。〕
8三月,吐蕃寇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破之。鄯州都督、知隴右留後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為威戎軍,
〔鄯州星宿川西北三百五十里有威戎軍。考異曰:舊傳作「威武軍」,今從實錄。〕
置兵一千戌之。
9夏,五月,乙酉,李林甫兼河西節度使。
〔已領隴右,又兼河西。〕
丙申,以崔希逸為河南尹。希逸自念失信於吐蕃,
〔以背乞力徐之盟也,〕
內懷愧恨,未幾而卒。
〔幾,居豈翻。〕
10太子瑛既死,李林甫數勸上立壽王瑁。上以忠王璵年長,且仁孝恭謹,又好學,意欲立之,猶豫歲餘不決。自念春秋浸高,三子同日誅死,繼嗣未定,常忽忽不樂,寢膳為之減。高力士乘間請其故。
〔數,所角翻。長,知兩翻。好,呼到翻。樂,音洛。為, 于偽翻。間,古莧翻。〕
上曰:「汝,我家老奴,豈不能揣我意!」
〔揣,初委翻。〕
力士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對曰:「大家何必如此虛勞 聖心,但推長而立,
〔長,知兩翻。考異曰:統紀敘力士語云:「但從大枒,」註:謂肅宗也。「大枒」,語不可曉。今從新傳。〕
誰敢復爭!」
〔復,扶又翻。〕
上曰:「汝言是也!汝言是也!」由是遂定。六月,庚子,立璵為太子。
11辛丑,以岐州刺史蕭炅為河西節度使總留後事,鄯州都督杜希望為隴右節度使,太僕卿王昱為劍南節度使,
〔考異曰:舊傳作「王昊」,今從實錄、唐曆。〕
分道經略吐蕃,仍毀所立赤嶺碑。
〔立碑,見上卷二十一年。〕
12突騎施可汗蘇祿,素廉儉,每攻戰所得,輒與諸部分之,不留私蓄,由是眾樂為用。
〔樂,音洛。〕
既尚唐公主,又潛通突厥及吐蕃,突厥、吐蕃各以女妻之。蘇祿以三國女為可敦,又立數子為葉 護,用度浸廣,由是攻戰所得,不復更分。晚年病風,一手攣縮,
〔妻,七細翻。復,扶又翻;下而復同。攣,閭緣翻。〕
諸部離心。酋長莫賀達干、都摩度兩部最 強,
〔酋,慈由翻。長,知兩翻。考異曰:會要作「莫賀咄達干」。今從實錄。新傳作「都摩支」。今從實錄、舊傳。〕
其部落又分為黃姓、黑姓,互相乖阻,
〔突騎施種人自謂娑葛後者為黃姓,蘇祿部為黑姓。〕
於是莫賀達干勒兵夜襲蘇祿,殺之。都摩度初與莫賀達干連謀,既而復與之異,立蘇祿之子骨啜為吐火仙可汗以收其餘眾,與莫賀達干相攻。莫賀達干遣使告磧西節度使蓋嘉運,
〔磧,七迹翻。〕
上命嘉運招集突騎施、拔汗那以西諸國;吐火仙與都摩度據碎葉城,黑姓可汗爾微特勒據怛邏斯城,
〔碎葉川長千里,西屬怛邏斯城。其城初屬石國,石常分兵鎮之。蓋,古盍翻。可,從刊入聲。汗音。怛,當割翻。邏,郎佐翻。考異曰:唐曆作「恒邏斯」。今從實錄。〕
相與連兵以拒唐。
13太子將受冊命,儀注有中嚴、外辦及絳紗袍,
〔唐制,皇帝大祀致齋之日,晝漏上水一,刻侍中版奏外辦,乘輿乃出朝會,諸衛立仗,百官就列已定,侍中亦奏外辦,不請中嚴。皇帝將出,駕發前七刻擊一鼓為一嚴,前五刻擊二鼓為再嚴。侍中版奏請中嚴,有司陳鹵簿,前二刻擊三鼓為三嚴。諸衛以次入立于殿庭,群官立朝堂,侍中、中書令已下奉迎于西階,侍中奉寶,乘黃令進路於太極殿西階南向,千牛將軍執長刀立路前北向,黃門侍郎立侍臣之前,贊者二人。既外辦,太僕卿攝衣而升,正立執轡,乘輿出升路。太后、皇后亦有中嚴、外辦,皆尚儀版奏。皇太子中嚴、外辦,左庶子版奏。皇帝冠通天冠,則服絳紗袍,冬至受朝賀、祭還、燕群臣、養老之服也。太子冠遠遊冠,亦服絳紗袍,謁朝還宮、元日朔日入朝、釋奠之服也。〕
太子嫌與至尊同稱,表請易之。左丞相裴耀卿奏停中嚴,改外辦曰外備,改絳紗袍為朱明服。秋,七月,己巳,上御宣政殿,冊太子。
〔考異曰:元載肅宗實錄云:「二十七年月壬辰,行典禮。」之從玄宗實錄。〕
故事,太子乘輅至殿門。至是,太子不就輅,自其宮步入。是日,赦天下。己卯,冊忠王妃韋氏為太子妃。
14杜希望將鄯州之眾 奪吐蕃河橋,築鹽泉城於河左,吐蕃發兵三萬逆戰。希望眾少不敵,將,即亮翻,又音如字。鄯,音善,又時戰翻。吐,從暾入聲。少,始紹翻。將卒皆懼。左威衛 郎將王忠嗣帥所先犯其陳,所向闢易,殺數百人,虜陳亂。
〔將,即亮翻。嗣,祥吏翻。帥,讀曰率。陳,讀曰陣。〕
希望縱兵乘之,虜遂大敗。置鎮西軍於鹽泉。
〔鎮西軍在河州西百八十里。〕
忠嗣以功遷左金吾將軍。
15八月,辛巳,勃海王武藝卒,子欽茂立。
16九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17初,儀鳳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據之,
〔初,劍南度茂州之西築安戎城戌之,以迮吐蕃南鄙,生羌導吐蕃取之,因守之,遂并西洱河諸蠻,東與松、茂、巂接。〕
其地險要,唐屢攻之,不克。劍南節度使王昱築兩城於其側,頓軍蒲婆嶺下,
〔新書作「蓬婆嶺」,其地在雪山外,杜甫詩所謂「次取蓬婆雪外城」是也。〕
運資糧以逼之。吐蕃大發兵救安戎城,昱眾大敗,死者數千人。
〔考異曰:舊傳,「將士數萬人,皆沒于賊。」今從實錄。〕
昱脫身走,糧仗軍資皆棄之。貶昱栝州刺史,再貶高要尉而死。
18戊午,冊南詔蒙歸義為雲南王。
〔水經註:雲南郡本雲山縣地也,蜀劉氏建興二年置郡。自唐戎州開邊縣而南七十里至曲州,又二千五百里至雲南城。〕
歸義之先本哀牢夷,
〔哀牢夷,漢明帝之時內附。〕
地居姚州之西,東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蠻語謂王曰詔,先有六詔:曰蒙舍,曰蒙越,日越析,曰浪穹,曰樣備,曰越澹,
〔考異曰:新書「六詔曰蒙巂、越析、浪穹、邆晱、施浪、蒙舍。」今從竇滂雲南別錄。〕
兵力相埒,莫能相壹;
〔埒,力輟翻。〕
歷代因之以分其勢。蒙舍最在南,故謂之南 詔。高宗時,蒙舍細奴邏初入朝。細奴邏生邏盛,邏盛生盛邏皮,盛邏皮生皮邏閤。
〔朝,直遙翻。邏,郎佐翻。考異曰:新傳云:「蒙氏父子以名相屬,細奴邏生 邏盛炎,邏盛生炎閤。武后時,邏盛炎身入朝,妻方娠,生盛邏皮,喜曰:『我又有子,雖死唐地足矣。』炎閤立,死。開元時,弟盛邏皮立,生皮邏閤,授特進, 封臺登郡王。炎閤未有子時,以閤羅鳳為嗣;及生子,還其宗,而名承閤遂不改。」按邏盛炎之子盛邏皮,豈得云以名相屬!既有炎閤,豈得云「我又有子,雖死唐地足矣」!今從舊南詔傳及楊國忠傳、雲南別錄。又舊南詔傳「閤」皆作「閤」。今從新傳。〕
皮邏閤浸強大,而五詔微弱;會有破渳河蠻之功,
〔渳河即西洱河。渳,音乃吏翻。〕
乃賂王昱,求合六詔為一。昱為之奏請,
〔為,于偽翻。〕
朝廷許之,仍賜名歸義。於是以兵威脅服群蠻,不從者滅之,遂擊破吐蕃,徙居大和城;其後卒為邊患。
〔南詔事始此。其先烏蠻別種。夷語山陂陀為和,故謂之大和城。卒,子恤翻。〕
19冬,十月,戊寅,上幸驪山溫泉,壬辰,上還宮。
20是歲,於西京、東都往來之路,作行宮千餘間。
21分左右羽林置龍武軍,以萬騎營隸焉。
〔騎,奇寄翻。〕
22潤州刺史齊澣奏:「自瓜步濟江迂六十里。請自京口埭下直濟江,穿伊婁河二十五里即達揚子縣,立伊婁埭。」從之。
〔埭,音代。按舊書本紀,齊澣開伊婁河於揚州南瓜州浦,則今之瓜洲運河是也。但揚子縣今為真州治所,安能二十五里即達揚子縣!若自瓜洲達揚子橋,則二十五里而近。今之揚子橋,或者唐之揚子縣治所,橋以此得名也。〕
二十七年(己卯、七三九)
1春,正月,壬寅,命隴右節度大使榮王琬自至本道巡按處置諸軍,
〔昌,呂翻。〕
2群臣請加尊號曰聖文;二月,己巳,許之,因赦天下,免百姓今年田租。
3夏,四月,癸酉,敕:「諸陰陽術數,自非婚喪卜擇,皆禁之。」
4己丑,以牛仙客為兵部尚書兼侍中,李林甫為吏部尚書兼中書令,總文武選事。
〔蓋令牛仙客總武選,李林甫總文選也。選,須絹翻。〕
5六,癸酉,以御史大夫李適之兼幽州節度使。
幽州將趙堪、白真妷羅矯節度使張守珪之命,使平盧車使烏知義擊叛奚餘黨於橫水之北;
〔橫水當作「潢水」。新書作「湟水」,舊書張守珪傳作「潢水」,今從之。潢水在遼國,今臨潢府界。志云,自營州度松陘嶺北行四百里至潢水。使疏吏翻。將,即亮翻。〕
知義不從,白真妷羅矯稱制指以迫之。知義不得已出師,與虜遇,先勝後敗;守珪隱其敗狀,以克獲聞。
事頗泄,上令內謁者監牛仙童往察之。
〔內謁者監,唐正六品下,掌內宣傳及諸親命婦朝會所司,籍其人數送內侍省。〕
守珪重賂仙童,歸罪於白真妷羅,逼令自縊死。
〔縊,於計翻。〕
仙童有寵於上,眾宦官疾之,並發其事。上怒,甲戌,命楊思勗杖殺之。思勗縛格,杖之數百,刳取其心,割其肉啗之。
〔啗,徒濫翻,又徒覽翻。〕
守珪坐貶括州刺史。太子太師蕭嵩嘗賂仙童以城南良田數頃,李林甫發之,嵩坐貶青州刺史。
6秋,八月,乙亥,磧西節度使蓋嘉運擒突騎施可汗吐火仙。
〔磧,七迹翻。蓋,古盍翻。〕
嘉運攻碎葉城,吐火仙出戰,敗走,擒之於賀邏嶺。分遣疏勒鎮守使夫蒙靈詧與拔汗那王阿悉爛達干潛引兵突入怛邏斯城,擒黑姓可汗爾微,遂入拽曳建城,取交河公主,
〔交河公主事始二百一十二卷十一年。〕
悉收散髮之民數萬以與拔汗那王,威震西陲。
7壬午,吐蕃寇白草、安人等軍,
〔白草軍在蔚茹水之西。又,鄯州星宿川之西有安人軍。蔚茹水在原州蕭關縣,此時吐蕃兵不能至;疑「白草軍」當作「白水軍」。〕
隴右節度使蕭炅擊破之。
〔炅,火迥翻。〕
8甲申,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先是,祀先聖先師,周公南向,孔子東向坐。制:「自今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釋奠用宮懸。」
〔先,悉薦翻。被,皮義翻。周禮,王宮懸,諸侯軒懸,卿大夫判懸,士特懸。註云:宮懸,四面懸,象宮室四面有牆,故謂之宮懸。軒懸三面,其形曲。判懸又去其一面;特懸又去其一面。〕
追贈弟子皆為公、 候、伯。
〔顏淵,兗公;閔子騫,費侯;冉伯牛,鄆侯;仲弓,薛侯;冉有,徐侯;季路,衛侯;宰我,齊侯;子貢,黎侯;子游、吳侯;子夏,魏侯;曾參,成 伯;顓孫師,陳伯;澹臺滅明,江伯;宓子賤,單伯;原憲,原伯;公冶長,莒伯;南宮适,郯伯;公簒哀,郳伯;曾點,宿伯;顏路,杞伯;商瞿,蒙伯;高柴, 並伯;漆雕開,滕伯,公伯寮,任伯;司馬牛,向伯;樊遲,樊伯;有若,卞伯;公西赤,邵伯;巫馬期,鄫伯;梁鱣,梁伯;顏柳,蕭伯;冉孺,郜伯;曹恤,豐 伯;伯虔,鄒伯;公孫龍,黃伯;冉季產,東平伯;秦子南,少梁伯;漆雕斂,武城伯;顏子驕,琅邪伯;漆雕徒父,須句伯;壤駟赤,北徵伯;商澤,睢陽伯;石 作蜀,郈邑伯;任不齊,任城伯;公夏首,亢父伯;公良孺,東牟伯;后處,營丘伯;秦開,彭衙伯;奚容箴,下邳伯;公肩定,新田伯;顏襄,臨沂伯;鄡單,銅 鞮伯;句井彊,洪陽伯;罕父黑,乘丘伯;秦商,上洛伯;申黨,召陵伯;公祖子之,期思伯;榮子期,雩婁伯;縣成,鉅野伯;左人郢,臨淄伯;燕伋、漁陽伯;鄭子徒,滎陽伯;秦非,洴陽伯;施常,乘氏伯;顏噲,朱虛伯;步叔乘,淳于伯;顏之僕,東武伯;原亢籍,萊無伯;樂欬,昌平伯;廉潔,莒父伯;顏何,開陽伯;叔仲會,瑕丘伯;狄黑,臨濟伯;邦巽,平陸伯;孔患,汶陽伯;公西與如,重丘伯;公西箴,祝阿伯。〕
9九月,戊午,處木昆、鼠尼施、弓月等諸部先隸突騎施者,皆帥眾內附,
〔帥,讀曰率。〕
仍請徙居安西管內。
10太子更名紹。
〔更,工衡翻。〕
11冬,十月,辛巳,改脩東都明堂。
〔按舊書帝紀,即東都乾元殿改脩明堂。〕
12丙戌,上幸驪山溫泉;十一月,辛丑,還宮。
13甲辰,明堂成。
14劍南節度使張宥,文吏不習軍旅,悉以軍政委團練副使章仇兼瓊。
〔據舊志,上元後置團練使。余考唐制,凡有團結之地,則置團練使。此時蜀有黎、雅、邛、翼、茂五州鎮防團結兵,故置團練副使;安、史亂後,諸州皆置團練使矣。〕
兼瓊入秦事,盛言安戎城可取,上悅之。丁巳,以宥為光祿卿。十二月,以兼瓊為劍南節度使。
15初,睿宗喪既除,祫于太廟;自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是歲,夏既禘,冬又當祫。
〔祫,疾夾翻。〕
太常議以為祭數則瀆,
〔數,所角翻。〕
請停今年祫祭,自是通計五年一祫、一禘;從之。史言如此乃合於五年再殷祭之義。
二十八年(庚寅、七四○)
1春,正月,癸巳,上幸驪山溫泉;庚子,還宮。
2二月,荊州長史張九齡卒。上雖以九齡忤旨,逐之,
〔卒,子恤翻。忤,五故翻。〕
然終愛重其人,每宰相薦士,輒問曰:「風度得如九齡不﹖」
〔不,讀曰否。〕
3三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4章仇兼瓊潛與安戎城中吐蕃翟都局及維州別駕董承晏結謀,使局開門引內唐兵,盡殺吐蕃將卒,使監察御史許遠將兵守之。
〔將,即亮翻。監,古莧翻。〕
遠,敬宗之曾孫也。
〔永徽、顯慶之閒,許敬宗以姦佞致位公輔;安、史之亂,遠乃能效死節似報國,史故著其世以勉為臣者。〕
5甲寅,蓋嘉運入獻捷。上赦吐火仙罪,以為左金吾大將軍。嘉運請立阿史那懷道之子昕為十姓可汗;從之。
〔考異曰:舊傳云:「嘉運欲立懷道之子昕為可汗以鎮撫之,莫賀達干不肯,曰:『討平蘇祿,本是我之元謀,若立史昕為主,則國家何以酬賞於我!』乃不立史昕,便令莫賀達干統眾。二十七年,嘉運詣闕獻俘,仍今將吐火仙獻于太廟。」會要:「二十九年,以解瑟羅之孫、懷道之子昕為可汗,遣兵送之。天寶元年,昕至碎葉西南俱南城,為莫賀咄達干所殺。三年,安西節度使馬靈詧斬之,更立其酋長為伊地米里骨咄祿毗伽可汗。」按實錄:「開元二十八年,三月,甲寅,蓋嘉運俘吐火仙來獻;四月辛未,冊十姓可汗阿史那昕妻李氏為交河公主;十二月乙卯,突騎施可汗莫賀達干率其妻子及纛官首領百餘人內屬。初,莫賀達干與烏蘇萬洛扇誘諸蕃叛于我,上命蓋嘉運宣恩招諭,皆相率而降。」新傳云:「達干不肯立昕,即誘部落叛;詔嘉運招諭,乃率妻子等降,遂命統其眾。後數年,復以昕為可汗,遣兵護送。昕至俱蘭城,為莫賀咄所殺;莫賀咄自為可汗,安西節度使夫蒙靈詧誅斬之。」若如舊傳所言,嘉運便以莫賀達干為可汗統眾,則莫賀不應復叛。且立可汗當須朝廷冊命,嘉運豈得擅立於塞外也!若未以為可汗,則實錄十二月不應謂之突騎施可汗莫達干也。若如會要所,言二十九年始立昕為可汗,則實錄二十八年四月不應已謂昕為十姓可汗也。蓋嘉運既平突騎施,即奏立昕為十姓可汗,故莫賀達干不服而叛。明皇乃以莫賀達干為小可汗,止統突騎之眾,使嘉運招諭之,故來降;然昕為十姓可汗,兼統諸部,故明皇遣兵送之,而為莫賀達干所殺,事或然也。但實錄脫略,疑不敢質;故略采諸書所見,存其梗概書之。〕
夏,四月,辛未,以昕妻李氏為交河公主。
6六月,吐蕃圍安戎城。
7上嘉蓋嘉運之功,以為河西、隴右節度使,使之經略吐蕃。嘉運恃恩流連,不時發。
〔蓋嘉運恃其邊功以昵於人主,是從流於上也。在京師以酒色自娛而不即赴鎮,是從流於下也。史以流連二字言之,旨哉!〕
左丞相裴耀卿上疏,
〔上,時掌翻。疏,所去翻。〕
以為:「臣近與嘉運同班,觀其舉措,誠勇烈有餘,然言氣矜誇,恐難成事。昔莫敖忸於蒲騷之役,卒喪楚師;
〔左傳:楚莫敖屈瑕既敗鄖師於蒲騷,復代羅。鬬伯比送之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遂見楚子,楚子入告夫人鄧曼。鄧曼曰:「莫敖忸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君若不鎮撫,其不設備乎!」莫敖果不設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忸,女九翻。陸德明曰; 騷,音蕭,又音縿。卒,子恤翻。〕
今嘉運有驕敵之色,臣竊憂之。況防秋非遠,未言發日,若臨事始去,則士卒尚未相識,何以制敵!且將軍受命,鑿凶而出;今乃酣飲朝夕,殆非憂國愛人之心。若不可改易,宜速遣進塗,仍乞聖恩嚴加訓勵。」上乃趣嘉運行。
〔趣,讀曰促。〕
。已而嘉運竟無功。
〔蓋嘉運小器易盈,志氣惰矣,安能有功!〕
8秋,八月,甲戌,幽州秦破奚、契丹。
9冬,十月,甲子,上幸驪山溫泉;辛巳,還宮。
10吐蕃寇安戎城及維州;發關中彍騎救之,
〔騎,奇寄翻。〕
吐蕃引去。更命安戎城曰平戎。
〔更,工衡翻。〕
11十一月,罷牛仙客朔方、河東節度使。
12突騎施莫賀達干聞阿史那昕為可汗,怒曰:「首誅蘇祿,我之謀也;今立史昕,何以賞我!」遂帥諸部叛。上乃立莫賀達干為可汗,使統突騎施之眾;命蓋嘉運招諭之。十二月,乙卯,莫賀達干降。
〔帥,讀曰率。降,戶江翻。〕
13金城公主薨;
〔金城公主事始二百八卷中宗景龍元年。〕
吐蕃告喪,且請和,上不許。
14是歲,天下縣千五百七十三,戶八百四十一萬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萬三千六百九。西京、東都米斛直錢不滿二百,絹匹亦如之。海內安富,行者雖萬里不持寸兵。
〔以開元之承平,而戶口猶不及漢之盛時,唐興以來,治日少而亂日多也。〕
二十九年(辛巳、七四一)
1春,正月,癸巳,上幸驪山溫泉。
2丁酉,制:「承前諸州饑饉,皆待奏報,然始開倉賑給。
〔承前,猶今言從前也;然始,猶今言然後也。〕
道路悠遠,何救懸絕!自今委州縣長官與采訪使量事給訖奏聞。」
〔長,知兩翻。使,疏吏翻。量,音良。〕
3庚子,上還宮。
4上夢玄元皇帝告云:「石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里,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
〔有宋大中祥符之事,皆唐明皇教之也。〕
上遣使求得之於盩厔樓觀山間。
〔盩厔縣,漢屬扶風,後魏併入武功,尋復。後周為周南郡,隋廢郡,以盩厔縣屬雍州,唐屬岐州。蘇軾曰:樓觀山,今為崇聖觀,乃尹喜舊宅,山腳有授經臺,尚在。使,疏吏翻。〕
盩厔,音舟窒。觀,古玩翻;下同。夏,閏四月,迎置興慶宮。五月,命畫玄元真容,分置諸州開元觀。
5六月,吐蕃四十萬眾入寇,至安仁軍,
〔「安仁軍」,當作「安仁軍」。〕
渾崖峰騎將臧希液帥眾五千擊破之。
〔騎,奇寄翻。將,即亮翻。帥,讀曰率。考異曰:舊傳作「盛希液」,今從唐曆。〕
6秋,七月,丙寅,突厥遣使來告登利可汗之喪。初,登利從叔二人,分典兵馬,號左、右殺。
〔從,禾用翻。〕
登利患兩殺之專,與其母謀,誘右殺,斬之,
〔誘,音酉。〕
自將其眾。
〔將,即亮翻。〕
左殺判闕特勒勒兵攻登利,殺之,立毗伽可汗之子為汗;俄為骨咄葉護所殺,更立其弟;
〔伽,求迦翻。咄,當沒翻。更,工衡翻。〕
尋又殺之,骨咄葉護自立為可汗。
〔考異曰:舊傳云:「左殺自立為烏蘇米施可汗。」唐曆、新傳皆云「判闕特勒子為烏蘇米施可汗,天寶初立」;今從之。〕
上以突厥內亂,癸酉,命左羽林將軍孫老奴招諭回紇、葛邏祿、拔悉密等部落。
〔紇,下沒翻。邏,郎佐翻。〕
7乙亥,東都洛水溢,溺死者千餘人。
〔溺,奴狄翻。〕
8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傾巧,善事人,人多譽之。
〔譽,音余。〕
上左右至平盧者,祿 山皆厚賂之,由是上益以為賢。御史中丞張利貞為河北乎訪使,至平盧,祿山曲事利貞,乃至左右皆有賂。利貞入奏,盛稱祿山之美。八月,乙未,以祿山為營州都督,充平盧軍使,
〔考異曰:實錄此年「八月乙未,以幽州節度副大使安祿山為營州刺史,充平盧、渤海、黑水軍使。」舊紀:「以幽州節度副使安祿山為營州刺史,平盧兵馬使帶幽州節度副使之名耳。實錄衍「大」字也。天寶元年,始以平盧為節度,會要誤也。〕
兩蕃、勃海、黑水四府經略使。
〔唐謂奚、契丹為兩蕃。〕
9冬,十月,丙申,上幸驪山溫泉。
10壬寅,北分庭、安西為二節度。
11十一月,庚戌,司空王守禮薨。守禮庸鄙無才識,每天將雨及霽,守禮必先言之,已而皆驗。岐、薛諸王言於曰:「邠兄有術。」上問其故,對曰:「臣無術。則天時以章懷之故,幽閉宮中十餘年,
〔守禮幽閉事見二百四卷武后天授元年。〕
歲賜敕杖者數四,背瘢甚厚,將雨則沈悶,
〔瘢,蒲官翻。沈,持林翻。〕
將霽則輕爽,臣以此知之耳。」因流涕霑襟;上亦為慘然。
〔為,子偽翻。〕
12辛酉,上還宮。
13辛未,太尉寧王憲薨。上哀惋特甚,曰:「天下,兄之天下也;兄固讓於我,
〔事見二百十卷睿宗景雲元年。惋,烏貫翻。〕
為唐太伯,常名不足以處之。」
〔處,昌呂翻。 〕
乃謚曰讓皇帝。其子汝陽王璡,
〔璡,資辛翻。〕
上表追述先志,謙沖敢當帝號;上不許。斂日,
〔斂,力贍翻。〕
內出服,
〔天子之服也。〕
以手書致於靈座,書稱「隆基白」;又名其墓曰惠陵,
〔惠陵在同州奉先縣西忠十里。〕
追謚其妃元氏曰恭皇后,祔葬焉。
14十二月,乙巳,吐蕃屠達化縣,
〔達化,古澆河之地,後周置達化郡及縣,隋廢郡,以縣屬廓州,縣西百二十里有澆河城。〕
陷石堡城;蓋嘉運不能禦。
〔果如裴耀卿之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王维撰
清·俞达
孔子
清·青华老人
(清)李清馥
(南朝齐)萧子良著
(清)吴炽昌
清·谢泰阶
清·周曾锦
梁·陶宏景
太公金匱
(清)金埴
(清)翁洲老民 撰
宋·陈傅良
五代·王朴
清·刘仕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