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五-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五
唐紀四十一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盡屠維協洽(己未)七月,凡五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
大曆九年(甲寅、七七四)
1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於京師。
〔田神功入朝見上卷上年。〕
2澧朗鎮遏使楊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州,詔聽入朝。猷遂泝漢江而上,
〔澧,音禮。使,疏吏翻。朝,直遙翻。泝,蘇故翻。下,遐稼翻。上,時掌翻。〕
復州、郢州皆閉城自守,
〔復、郢二州皆濱漢,此時蓋為山南東道巡屬。守,式又翻。〕
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發兵備之。
3二月,辛未,徐州軍亂,刺史梁乘逾城走。
〔徐州,治彭城。〕
4諫議大夫吳損使吐蕃,留之累年,竟病死虜中。
〔吐,從暾入聲。損出使見上卷六年。〕
5庚辰,汴宋兵防秋者千五百人,盜庫財潰歸,
〔汴,皮變翻。考異曰:唐曆作「十日己酉」。按長曆,是月庚午朔。十日,乃已卯也。今從實錄。〕
田神功薨故也。己丑,以神功弟神玉知汴宋留後。
6癸巳,郭子儀入朝,上言:「朔方,國之北門,中間戰士耗散,什纔有一。今吐蕃兼河、隴之地,雜羌、渾之眾,
〔朝,直遙翻。史炤曰:羌,党項之屬。渾,吐谷渾也。〕
勢強十倍。願更於諸道各發精卒,成四、五萬人,則制勝之道必矣。」
7三月,戊申,以皇女永樂公主許妻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之子華。
〔樂,音洛。妻,七細翻。嗣,祥吏翻。〕
上意欲固結其心,而承嗣益驕慢。
〔吏言狼子野心,不可以恩結。〕
8以
【章:十二行本「以」上有「戊午」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澧朗鎮遏使楊猷為洮州刺吏、隴右節度兵馬使。
〔澧,音禮。使,疏吏翻。洮,土刀翻。洮州時已陷吐蕃,楊猷特領刺吏耳。〕
9夏,四月,甲申,郭子儀辭還邠州,
〔子儀自邠入朝,今還。還,從宣翻,又音如字。考異曰:唐曆作「癸未」。今從實錄。〕
復為上言邊事,
〔復,扶又翻。為,于偽翻;下為己、仍為同。〕
至涕泗交流。
10壬辰,赦天下。
11五月,丙午,楊猷自澧州入朝。
〔是年正月已書楊猷離澧州,沿江泝漢,今方至京師。朝,直遙翻。〕
12涇原節度使馬璘入朝,諷將士為己表求平章事。
〔璘,離珍翻。將,即亮翻。〕
丙寅,以璘為左僕射。
〔璘,離珍翻。〕
13六月,盧龍節度使朱泚遣弟滔奉表請入朝,且請自將步騎五千防秋;上許之,
〔泚,且禮翻,又音此。將,即亮翻,又音如字。騎,奇寄翻。〕
仍為先築大第於京師以待之。
14癸未,興善寺胡僧不空卒,贈開府儀同三司、司空,賜爵肅國公,諡日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尚。
〔釋典云:佛在多羅柰,最初為五人說契經修多羅藏。佛在羅閱祗,最初為須那提說毗眉藏。佛在毗舍離獼猴池,最初為跂耆說阿毗曇藏。五百羅漢夜集阿毗曇,相續解說經,此為三藏學。又,三藏學,經、律、論也。卒,子恤翻。藏、徂浪翻。〕
15京師旱,京兆尹黎幹作土龍祈雨,自與巫覡更舞。
〔覡,刑狄翻。更,工衡翻。〕
彌月不雨,又禱於文宣王。上聞之,命撤土龍,減膳節用。秋,七月,戊午,雨。
16朱泚入朝,至蔚州,有疾,
〔蔚,紆勿翻。此自幽州西出山後,取太原路入朝。宋白曰:蔚州,西南至代州四百六十里。〕
諸將請還,俟間而行。
〔待病間而行也。將,即亮翻。間,讀如字。〕
泚曰:「死則輿尸而前!」諸將不敢復言。
〔復,扶又翻。〕
九月,庚子,至京師,士民觀者如堵。
〔安、吏亂後,河北諸帥阻兵不朝,朱泚之來長安,士民以為美事。〕
辛丑,宴泚及將士於延英殿,
〔盧文紀曰:上元以來,置延英殿,或宰相欲有奏對,或天子欲有咨度,皆非時召見。程大昌曰:高宗初刱蓬萊宮,諸門殿亭皆 已立名。至上元二年,延英殿當御座生玉芝。則是初有大明宮,即有延英殿。顧召對宰臣,則始於代宗耳。代宗以曲晉卿年老,蹇甚,聽入閤不趨,為御延英,此優禮也。按六典,宣政殿前西上閤門之西,即為延英門。延英門之左,即延英殿。故陽城欲救陸贄,約拾遺王仲舒守延英殿上疏,伏閤不去也。〕
犒賞之盛,近時未有。
17壬寅,回紇擅出鴻臚寺,白晝殺人,
〔紇,下沒翻。臚,陵如翻。〕
有司擒之;上釋不問。
18甲辰,命郭子儀、李抱玉、馬璘、朱泚分統諸道防秋之兵。
〔璘,離珍翻。泚,且禮翻,又音此。〕
19冬,十月,壬申,信王璿薨。乙亥,梁王璿薨。
〔二王皆玄宗子。信以州為國名。璿,戶盲翻,又音皇。璿,似宣翻。〕
20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誘昭義將吏使作亂。
〔使,疏吏翻。嗣,祥吏翻。誘,羊久翻。將,即亮翻。〕
十年(乙卯、七七五)
1春,正月,丁酉,昭義兵馬使裴志清逐留後薛崿,帥其眾歸承嗣。
〔帥,讀曰率。〕
承嗣聲言救援,引兵襲相州,取之。
〔相,息亮翻;下同。〕
崿奔洺洲,
〔洺,音名。〕
上表請入朝,許之。
〔上,時掌翻。朝,直遙翻。〕
2辛丑,郭子仪入朝。
3壬寅,壽王瑁薨。
〔瑁,亦玄宗子;音莫報翻。〕
4乙巳,朱泚表請留闕下,以弟滔知幽州、盧龍留後,許之。
5昭義裨將薛擇為相州刺史,薛雄為衛州刺史,薛堅為洺州刺史,皆薛嵩之族也。
〔相、衛、洺,本皆昭義巡屬。〕
戊申,上命內侍魏(
【章:十二行本「魏」作「孫」;乙十一行本同;下同;退齋校同。】
知古如魏州諭田承嗣,使各守封疆;承嗣不奉詔,癸丑,遣大將盧子期取洺州,楊光朝攻衛州。
6乙卯,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數萬於西山,
〔吐,從暾入聲。〕
斬首萬級,捕虜數千人。
7丙辰,詔:「諸道兵有逃亡者,非承制敕,無得輒召募。」
8二月,乙丑,田承嗣誘衛州刺吏薛雄,雄不從,使盜殺之,屠其家,盡據相、衛四州之地,
〔相、衛已陷於承嗣,磁、洺雖未下,而承嗣已據其地。相、衛二州自此屬魏博。〕
自置長吏,掠其精兵良馬,悉歸魏州;逼魏知古與共巡磁、相二州,
〔磁,疾之翻。〕
使其將士割耳剺面,
〔剺,力之翻。〕
請承嗣為帥。
〔帥,所類翻;下同。〕
9辛未,立皇子述為睦王,逾為郴王,連為恩王,溝為鄜王,
〔郴,丑林翻。鄜,芳無翻。〕
迅為隨王,造為忻王,暹為韶王,運為嘉王,遇為端王,遹為循王,
〔遹,余律翻。〕
通為恭王,達為原王,逸為雅王。
〔諸皇子皆以州為王國名。〕
10丙子,以華州刺吏李承昭知昭義留後。
〔華,戶化翻。〕
11河陽三城使常休明,
〔河陽縣,本屬懷州,顯慶二年,分屬河南府。城臨大河,長橋架水,古稱設險。此城,後魏之北中城也。東、西魏兵爭,又築中潬及南城,謂之河陽三城。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東京,李光弼以重兵守河陽。及雍王平賊,令魚朝恩守河陽,乃以河南之河清、濟源、溫四縣租稅入河陽三城,使河南尹但禮領其縣額,尋又以汜水軍賦屬之。使,疏吏翻。〕
苛刻少恩。其軍士防秋者歸,休明出城勞之,
〔少,詩沼翻。勞,力到翻。〕
防秋兵與城內兵合謀攻之,休明奔東都;軍士奉兵馬使王惟恭為帥,大掠,數日乃定。上命監軍冉庭蘭慰撫之。
〔監,古銜翻。〕
12三月,甲午,陝州軍亂,逐兵馬使趙令珍。
〔陝,失冉翻。考異曰:唐曆:「三月二十八日辛卯,陝州軍亂」。實錄、唐統紀云「甲午朔」,今從之。〕
觀察使李國清不能禁,卑辭,徧拜將士,乃得脫去。
〔陝,失冉翻。將,即亮翻。〕
軍士大掠庫物。會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入朝,過陝,
〔朝,直遙翻。過,古禾翻。〕
上命忠臣按之;將士畏忠臣兵威,不敢動。忠臣設棘圍,令軍士匿名投庫物,
〔設棘四圍周之,令投所掠庫物於其中。〕
一日,獲萬緡,盡以給其從兵為賞。
〔緡,眉巾翻。從,才用翻。〕
13乙巳,薛崿、常休明皆詣闕請罪,上釋不問。
14初,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皆為田承嗣所輕。
〔使,疏吏翻。淄,莊持翻。嗣,祥吏翻。〕
寶臣弟寶正取承嗣女,在魏州,與承嗣子維擊毬,馬驚,誤觸維死;承嗣怒,囚寶正,以告寶臣。寶臣謝教敕不謹,封杖授承嗣,使撻之;承嗣遂杖殺寶正,由是兩鎮交惡。及承嗣拒命,寶臣、正己皆上表請討之,
〔上,時掌翻。〕
上亦欲因其隙討承嗣。夏,四月,乙未,敕貶承嗣為永州刺史,
〔永州,漢零陵郡,隋廢郡為永州。〕
仍命河東、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陽、澤潞諸道發兵前臨魏博,若承嗣尚或稽違,即令進討;罪止承嗣及其姪悅,自餘將士弟姪苟能自拔,一切不問。
〔令,力丁翻。將,即亮翻。〕
時朱滔方恭順,與寶臣及河東節度使薛兼訓攻其北,正己與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五月,乙未,承嗣將霍榮國以磁州降。
〔磁州,滏陽郡,本漢廣平縣地,隋廢郡,於滏陽縣置磁州,治滏陽,本漢成安縣地。將,即亮翻。降,戶江翻;下同。磁,牆之翻。〕
丁未,李正己攻德州,拔之。
〔德州自此屬平盧軍。〕
李忠臣統永平、河陽、懷、澤步騎四萬進攻衛州。
〔統,他綜翻,俗讀從上聲。〕
六月,辛未,田承嗣遣其將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以其眾降李寶臣。甲戌,承嗣自將圍冀州,寶臣使高陽軍使張孝忠將精騎四千禦之,寶臣大軍繼至;承嗣燒輜重而遁。
〔重,直用翻。冀州,治信都縣。將,即亮翻,又音如字。騎,奇寄翻。高陽軍,當置於瀛州高陽縣。兵志:橫海、北平、高陽等軍皆屬平盧道。蓋安、史之亂,以兵授張孝忠統制,而屬於李寶臣,因授高陽軍使耳。〕
孝忠,本奚也。
〔張孝忠,奚人,世為乙失活部酋長。〕
田承嗣以諸道兵四合,部將多叛而懼,秋,八月,遣使奉表,請束身歸朝。
〔嗣,祥吏翻。將,即亮翻。使,疏吏翻。朝,直遙翻。〕
15辛巳,郭子儀還邠州。
〔入朝而還所鎮。還,從宣翻,又音如字。邠,卑旻翻。考異曰:汾陽家傳作「丁丑」,今從實錄。〕
子儀嘗奏除州縣官一人,不報,僚佐相謂曰:以令公勳德,奏一屬吏而不從,何宰相之不知體!」子儀聞之,謂僚佐曰:「自兵興以來,方鎮武臣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常委曲從之;此無他,乃疑之也。今子儀所奏事,人主以其不可行而置之,是不以武臣相待而親厚之也;諸君可賀矣,又何怪焉!」聞者皆服。
〔史言郭子儀忠純。〕
16己丑,田承嗣遣其將盧子期寇磁州。
〔將,即亮翻。磁,牆之翻。〕
17九月,戊申,回紇白晝刺市人腸出,
〔紇,下沒翻。刺,七亦翻。〕
有司執之,繫萬年獄;其酋長赤心馳入縣獄,
〔酋,才申翻。長,知兩翻。〕
斫傷獄吏,劫囚而去。上亦不問。
18壬子,吐蕃寇臨涇,
〔吐從暾入聲。臨涇,漢縣,屬安定郡。隋大業初,改曰湫谷縣,尋復曰臨涇縣,唐屬涇州。〕
癸丑,寇隴州及普潤,大掠人畜而去;百官往往遣家屬出城竄匿。丙辰,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奏破吐蕃於義寧。
〔隴州華亭縣,大曆八年置義寧軍。〕
19李寶臣、正己會于棗強,
〔棗強縣,前漢屬清河郡,後漢省;晉復置,屬廣川郡,魏、隋以來屬冀州。〕
進圍貝州,田承嗣出兵救之。兩軍各饗士卒,成德賞厚,平盧賞薄;既罷,平盧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為變,引兵退,寶臣亦退。李忠臣聞之,釋衛州,南渡河,屯陽武。
〔陽武縣,屬鄭州,本原武城,武德四年置陽武縣,北至衛州五十許里。〕
寶臣與朱滔攻滄州,承嗣從父弟庭玠守之;
〔從,才用翻。〕
寶臣不能克。
20吐蕃寇涇州,涇原節度使馬璘破之於百里城。
〔吐,從暾入聲。使,疏吏翻。璘,離珍翻。考異曰:汾陽家傳:「九月,吐蕃略潘原西而還。八日,至小石門白草川。十八日,下朝那川。二十三日,至里城營、支磨原,入華亭。十月,公遣渾瑊、李懷光等與幽州、義寧、汴宋軍會于故平涼縣。三日詰朝,大破之。」今從實錄。〕
戊午,命盧龍節度使朱泚出鎮奉天行營。
〔泚,且禮翻,又音此。〕
21冬,十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22盧子期攻磁州,
〔磁,牆之翻。考異曰:舊李寶臣傳作「攻邢州」。今從實錄。〕
城幾陷;
〔幾,居依翻。〕
李寶臣與昭義留後李承昭共救之,大破子期于清水,
〔按新書田承嗣傳,「清水」作「臨水」。晉置臨水縣於滏口之右,屬廣平郡,後魏及隋屬魏郡。唐初省,永泰元年,薛嵩表於臨水故城置昭義縣,屬磁州。〕
擒子期送京師;斬之。河南諸將又大破田悅於陳留;
〔陳留,漢縣,後魏廢,隋開皇六年復置;時屬汴州。九域志:在州東五十二里。將,即亮翻。〕
田承嗣懼。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承嗣囚之,至是,禮而遣之,遣使盡籍境內戶口、甲兵、穀帛之數以與之,曰:「承嗣今年八十有六,
〔嗣,祥吏翻。考異曰:按承嗣卒時年七十五。此云八十六者,蓋欺正己。〕
溘死無日,
〔溘,口答翻,奄也。莊子曰:溘然而死。謂奄然也。〕
諸子不肖,悅亦孱弱,
〔孱,士山翻。〕
凡今日所有,為公守耳,
〔為,于偽翻。〕
豈足以辱公之師旅乎!」立使者於庭,南向,拜而授書;又圖正己之像,焚香事之。正己悅,遂按兵不進。於是河南諸道兵皆不敢進。承嗣既無南顧之虞,得專意北方。
上嘉李寶臣之功,遣中使馬承倩齎詔勞之;
〔勞,力到翻。〕
將還,寶臣詣其館,遺之百縑,
〔遺,于季翻。〕
承倩詬詈,擲出道中,寶臣凓其左右。
〔為承倩詈辱,顧見左右而自慚也。詬,許候翻,又古候翻。〕
兵馬使王武俊說寶臣曰:
〔使,疏吏翻。說,式芮翻;下客說同。〕
「今公在軍中新立功,豎子尚爾,況寇平之後,以一幅詔書召歸闕下,一匹夫耳,不如釋承嗣以為己資。」寶臣遂有玩寇之志。
承嗣知范陽寶臣鄉里,心常欲之,
〔寶臣本范陽內屬奚,范陽將張瑣高畜為假子,因冒其姓,歸唐,又賜姓李。〕
因刻石作讖云:「二帝同功勢萬全,將田為侶入幽燕,」密令瘞寶臣境內,
〔讖,楚譖翻。瘞,於計翻。〕
使望氣者言彼有王氣,寶臣掘而得之。又令客說之曰:「公與朱滔共取滄州,得之,則地歸國,非公所有。公能捨承嗣之罪,請以滄州歸公,仍願從公取范陽以自效。公以精騎前驅,承嗣以步卒繼之,蔑不克矣。」
〔令,力丁翻。說,式芮翻。騎,奇寄翻。〕
寶臣喜,謂事合符讖,遂與承嗣通謀,密圖范陽,承嗣亦陳兵境上。
寶臣謂滔使者曰:「聞朱公儀貌如神,願得畫像觀之。」滔與之。寶臣置於射堂,與諸將共觀之,曰:「真神人也!」滔軍於瓦橋,
〔將,即亮翻。瓦橋,古易京之地,在莫州北三十里,唐置瓦橋關。宋白曰:涿州歸義縣瓦子濟橋,在涿州南,易州東,當九河之末,舊置瓦橋關,後周置雄州。〕
寶臣選精騎二千,通夜馳三百里襲之,戒曰:「取貌如射堂者。」時兩軍方睦,滔不虞有變,狼狽出戰而敗,會衣他服得免。
〔衣,於既翻。〕
寶臣欲乘勝取范陽,滔使雄武軍使昌平劉怦守留府。
〔怦,普耕翻。〕
寶臣知有備,不敢進。
承嗣聞幽、恆兵交,即引軍南還,
〔嗣,祥吏翻。恆,戶登翻。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使謂寶臣曰:「河內有警,不暇從公,石上讖文,吾戲為之耳!」寶臣凓怒而退。
〔考異曰:舊王武俊傳曰:「代宗嘉其功,使中貴人馬承倩齎詔宣勞。承倩將歸,止傳舍,寶臣親遺百縑,承倩詬罵,擲出道中。王武俊勸玩養承嗣以為己資。寶臣曰:『今與承嗣有釁矣,可推腹心哉!』武俊曰:『勢同患均,轉寇讎為父子,欬唾間耳。若傳虛言,無益也。今中貴人劉清譚在驛,斬首送承嗣,承嗣立質妻孥矣。』寶臣曰:『吾不能如此。』武俊曰:『朱滔為國屯兵滄州,請擒送承嗣以取信。』許之。」按承嗣方求解於寶臣,何必擒滔以取信!且承倩尚在傳舍,武俊何不勸斬承倩而斬清譚乎!寶臣自以承嗣誘之共取幽州,故襲朱滔,非因承倩之辱也。今從唐紀。〕
寶臣既與朱滔有隙,以張孝忠為易州刺史,使將精騎七千以備之。
〔史言田承嗣凶狡過於諸帥。宋白曰:易州,東至幽州二百一十四里。將,即亮翻。又音如字。騎,奇寄翻。〕
23丙寅,貴妃獨孤氏薨,丁卯,追諡貞懿皇后。
〔諡,神至翻。〕
24十一月,丁酉,田承嗣將吳希光以瀛州降。
25嶺南節度使路嗣恭擢流人孟瑤、敬冕為將,
〔考異曰:鄴侯家傳作「敬俛」,今從舊傳。〕
討哥舒晃。瑤以大軍當其衝,冕自間道輕入,
〔間,古莧翻。輕,墟正翻。〕
丁未,克廣州,斬哥舒晃
〔考異曰:舊嗣恭傳曰:「嗣恭平廣州,商舶之徒,多因晃事誅之,嗣恭前後沒其家財寶數百萬貫,盡入私室,不以貢獻。代宗心甚銜之,故嗣恭雖有平方面功,止轉檢校兵部尚書,無所酬勞。」建中實錄曰:「自兵興以來,諸軍殺將帥而要君者多矣,皆因授其任以苟安之。其王師征討,不失有罪,始斯役也。既而有謗其收南海府庫,閱上不實,不得用久之。」按代宗以嗣恭附元載,遺載琉璃盤,惡之,故不用耳,事見鄴侯家傳。或當時亦有人迎合,以匿貨謗嗣恭,不可知也。今不取。李肇國史補云:「路嗣恭初平五嶺,元載奏言嗣恭多取南人金寶,是欲為亂,陛下不信,試召,必不入朝。三伏中,追詔至嗣恭不慮,請待秋涼以脩覲禮。江西判官柳渾入,雨泣曰:『公有功,方暑而追,是為執政所中。今少遷延,必族滅也。』嗣恭懼曰:『為之柰何﹖』渾曰:『健步追還表緘,公今日過江,宿石頭驛,乃可。』從之。代宗謂元載曰:『嗣恭不俟駕行矣。』載無以對。」按嗣恭素附元載,載誅,賴李泌營救得免,事見鄴侯家傳。載豈有譖嗣恭,云欲為亂之理!蓋載已被誅而召嗣恭,適在三伏,渾有此疑,時人因以為渾美事耳。今不取。余按去年命路嗣恭為嶺南節度使,討哥舒晃。嗣恭既誅晃而平廣州,則當在廣州。柳渾若以江西判官從嗣恭,亦當在廣州。今諫嗣恭請奉詔就道,乃言過江宿石頭驛。石頭驛,在豫章江之西岸。嗣恭自江西觀察赴召,可言宿石頭驛;自嶺南節度赴召,安得宿石頭驛哉!亦可以明李肇之誤。〕
及其黨萬餘人。
嗣恭之討晃也,容管經略使不翃遣將將兵助之;西原賊帥覃問乘虛襲容州,
〔姓譜:梁有東寧州刺史覃元先。則蠻中有覃姓尚矣。〕
翃伏兵擊擒之。
26十二月,回紇千騎寇夏州,
〔考異曰:此事出汾陽家傳,實錄、新、舊紀皆無之。按實錄,明年二月,加朔方戍兵以備回紇,則是回紇嘗入寇也。〕
州將梁榮宗破之於烏水。
〔烏水,在夏州朔方縣。貞觀七年,開延化渠,引烏水入庫狄澤。將,即亮翻。〕
郭子儀遣兵三千救夏州,回紇遁去。
〔夏,戶雅翻。紇,下沒翻。〕
27元載、王縉奏魏州鹽貴,請禁鹽入其境以困之。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縉,音晉。〕
上不許,曰:「承嗣負朕,百姓何罪!」
28田承嗣請入朝,李正己屢為之上表,乞許其自新。
〔嗣,祥吏翻。朝,直遙翻。為,于偽翻。上,時掌翻。〕
十一年(丙辰、七七六)
1春,正月,壬辰,遣諫議大夫杜亞使魏州宣慰。
〔使,疏吏翻。〕
3二月,庚辰,田承嗣復遣使上表請入朝。
〔復,扶又翻。〕
上乃下詔,赦承嗣罪,復其官爵,聽與家屬入朝,其所部拒朝命者,一切不問。
2辛亥,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四節度及突厥、吐谷渾、氐、羌群蠻眾二十餘萬,斬首萬餘級。
〔吐,從暾入聲。厥,九勿翻。〕
3二月,庚辰,田承嗣復遣使上表請入朝。
〔復,扶又翻。〕
上乃下詔,赦承嗣罪,復其官爵,聽與家屬入朝,其所部拒朝命者,一切不問。
4辛巳,增朔方五城戌兵,以備回紇。
〔朔方先統三受降城并振武、豐安、定遠,為六城。時三受降城屬振武軍。使朔方統豐安、定遠、新昌、豐寧、保寧,謂之塞下五城。紇,下沒翻。〕
5三月,戊子,河陽軍亂,逐監軍冉庭蘭出城,大掠三日。庭蘭成備而入,誅亂者數十人,乃定。
〔監,古銜翻。〕
6五月,汴宋留後田神玉卒。都虞候李靈曜殺兵馬使、濮州刺史孟鑒,北結田承嗣為援。
〔汴,皮變翻。卒,子恤翻。使,疏吏翻。濮,博木翻。嗣,祥吏翻。〕
癸巳,以永平節度使李勉兼汴、宋等八州留後。
〔汴、宋、曹、濮、兗、鄆、徐、泗八州。濮,博木翻。〕
乙未,以靈曜為濮州刺史,靈曜不受詔。六月,戊午,以靈曜為汴宋留後,遣使宣慰。
7秋,九
【章:十二行本「九」作「七」;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月,田承嗣遣兵寇滑州,敗李勉。
〔滑州,永平節度治所。敗,補邁翻。〕
8吐蕃寇石門,入長澤川。
〔長澤川,後魏置闡熙郡,隋廢郡為長澤縣,屬夏州。吐蕃寇原州,遂北入夏州界也。宋白曰:長澤縣,漢朔方郡三封縣之地。三封故城,赫連勃勃據之,築為統萬城。又按原州北有長澤監。吐,從暾入聲。〕
9八月,丙寅,加盧龍節度使朱泚同平章事。
〔考異曰:實錄:「閏八月己亥,遣朱泚如奉天行營。」按去年已云泚出鎮奉天行營;至此,又云;明年九月,又云。蓋泚每年往奉天防秋,至春還京師。但實錄不載其入朝耳。〕
10李靈曜既為留後,益驕慢,悉以其黨為管內八州刺史、縣令,欲效河北諸鎮。甲申,詔淮西節度使李忠臣、永平節度使李勉、河陽三城使馬燧討之。淮南節度使陳少遊、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皆進兵擊靈曜。
汴宋兵馬使、攝節度副使李僧惠,
〔少,始照翻。考異曰:汾陽家傳作「李思惠」。今從舊傳。〕
靈曜之謀主也。宋州牙門將劉昌遣僧
【嚴:「僧」改「曾」。】
神表潛說僧惠;僧惠召問計,昌為之泣陳逆順。
〔將,即亮翻。說,式芮翻。為,于偽翻。〕
僧惠乃與汴宋牙將高憑、石隱金遣神表奉表詣京師,請討靈曜。九月,壬戌,以僧惠為宋州刺史,憑為曹州刺史,隱金為鄆州刺史。
乙丑,李忠臣、馬燧軍于鄭州,
〔汴,皮變翻。鄆,音運。〕
靈曜引兵逆戰;兩軍不意其至,退軍滎澤,
〔隋分滎陽縣置滎澤縣,唐屬鄭州。九域志:在州西北四 十五里。〕
淮西軍士遺去者什五六。鄭州士民皆驚,走入東都。忠臣將歸淮西,燧固執不可,曰:「以順討逆,何憂不克,柰何自棄功名!」堅壁不動。忠臣聞之,稍收散卒,數日皆集,軍勢復振。
〔史言李忠臣因馬燧以成功。復,扶又翻。〕
戊辰,李正己奏克鄆、濮二州。壬申,李僧惠敗靈曜兵于雍丘。
〔濮,博木翻。敗,補邁翻;下敗永同。〕
冬,十月,李忠臣、馬燧進擊靈曜,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屢破靈曜兵;壬寅,與陳少遊前軍合,與靈曜大戰於汴州城西,靈曜敗,入城固守。癸卯,忠臣等圍之。
田承嗣遣田悅將兵救靈曜,敗永平、淄青兵於匡城,
〔少,始照翻。匡城,漢長垣縣,隋開皇十六年,更名;時屬滑州。〕
乘勝進軍汴州,
【章:十二行本 「州」下有「乙巳」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無。】
營於城北數里。丙午,忠臣遣裨將李重倩將輕騎數百夜入其營,縱橫貫穿,
〔縱,子容翻。 穿,尺絹翻。〕
斬數十人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營中大駭;忠臣、燧因以大軍乘之,鼓譟而入,悅眾不戰而潰。悅脫身北走,將士死者相枕藉,不可勝數。
〔譟,則緖翻。枕,職任翻。藉,慈夜翻。勝,音升。〕
靈曜聞之,開門夜遁,汴州平。重倩,本奚也。丁未,靈曜至韋城,
〔隋分白馬縣置韋城縣於古韋國之墟,故曰韋城;時屬滑州。九域志:韋城縣,在滑州東南五十里。〕
永平將杜如江擒之。
燧知忠臣暴戾,以己功讓之,不入汴城,
〔將,即亮翻。汴,皮變翻。〕
引軍西屯板橋。忠臣入城,果專其功;宋州刺史李僧惠與之爭功,忠臣因會擊殺之;又欲殺劉昌,昌遁逃得免。
甲寅,李勉械送李灵曜至京师;斩之。
11十二月,丁亥,李正己,李寶臣並加同平章事。
12涇原節度使馬璘疾亟,以行軍司馬段秀實知節度事,付以後事。秀實嚴兵以備非常,丙申,璘薨,
〔使,疏吏翻。璘,離珍翻。考異曰:實錄:「庚寅,璘薨。」段公別傳曰:「十二月十三日景申,馬公薨。十二年正月八日,奉制除涇州刺史、知節度事。」實錄又云:「丁酉,以段秀實知河東留後。」按時馬璘新薨,秀實涇原留後,備禦吐蕃,豈可輟之使攝河東!蓋奏報未至,有斯命。尋聞璘薨,遂除涇原耳。亟,紀力翻。〕
軍中奔哭者數千人,喧咽門屏,秀實悉不聽入。命押牙馬拐治喪事於內,
〔拐,徒歷翻。治,直之翻。〕
漢惠接賓客於外,妻妾子孫位於堂,宗族位於庭,將佐位於前,牙士卒哭於營伍,百姓各守其家。有離立偶語於衢路,輒執而囚之;
〔記曲禮曰:離立者不出中間。註云:離,兩也。〕
非護喪從行者無得遠送。致祭拜哭,皆有儀節,送喪近遠,皆有定處,違者以軍法從事。都虞候史廷幹、兵馬使崔珍、十將張景華謀因喪作亂,秀實知之,奏廷幹入宿衛,徙珍屯靈臺,補景華外職,不戮一人,軍府晏然。
〔自高仙芝喪師於大食,段秀實始見於史。段秀實始見於史。其後責李嗣業不赴難,滏水之潰,保河清以濟歸師;在邠州,誅郭晞暴橫之卒;與馬璘議論不阿,及治喪,曲防周慮,以安軍府;最後笏擊朱泚,以身徇國:其事業風節,卓然表出於唐諸將中。〕
璘家富有無算,治第京師,甲於勳貴,
〔以功勳致貴顯,故曰勳貴。治,直之翻。〕
中堂費二十萬緡,他室所減無幾,
〔幾,居豈翻。〕
其子孫無行,
〔行,下孟翻。〕
家貲尋盡。
〔史言殖貨無厭者,適以為不肖子孫之資。〕
13戊戌,昭義節度使李承昭表稱疾篤;以澤潞行軍司馬李抱真兼知磁、邢兩州留後。
〔使,疏吏翻。磁,牆之翻。〕
14庚戌,加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同平章事,仍領汴州刺史,治汴州。
〔李忠臣破李靈曜,得汴州,即以與之。汴,皮變翻。〕
十二年(丁巳、七七七)
1春,三月,乙卯,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鳳翔、懷澤潞、秦隴節度使李抱玉薨,
〔尚,辰羊翻。〕
弟抱真仍領懷澤潞留後。
2癸亥,以河東行軍司馬鮑防為河東節度使。防,襄州人也。
3田承嗣竟不入朝,又助李靈曜,上復命討之。承嗣乃復上表謝罪。
〔嗣,祥吏翻。朝,直遙翻。復,扶又翻。上,時掌翻。〕
上亦無如之何,庚午,悉復承嗣官爵,仍令不必入朝。
〔令,力丁翻。〕
4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元載專橫,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橫,戶孟翻。〕
黃門侍郎、同平章事王縉附之,二人俱貪。載妻王氏
〔載妻,王忠嗣之女。縉,音晉。〕
及子伯和、仲武、縉弟、妹及尼出入者,爭納賄賂。
〔尼,女夷翻。〕
又以政事委群吏,士之求進者,不結其子弟及主書卓英倩等,無由自達。上含容累年,載、縉不悛。
〔悛,丑緣翻。〕
上欲誅之,恐左右漏泄,無可與言者,獨與左金吾大將軍吳湊謀之。湊,上之舅也。
〔吳湊,章敬皇后弟也。〕
會有告載、縉夜醮圖為不軌者,庚辰,上御延英殿,命湊收載、縉於政事堂,
〔政事堂,在東省,屬門下。自中宗後,徙堂於中書省,則堂在右省也。按裴炎傳:故事,宰相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故長孫無忌為司空,房玄齡為僕射,魏徵為太子太師,皆知門下省事。至中宗時,裴炎為中書令,執政事筆,故徙政事堂於中書省。載,祖亥翻,又音如字。縉,音晉。〕
又收仲武及卓英倩等繫獄。命吏部尚書劉晏與御史大夫李涵等鞫之,
〔尚,辰羊翻。〕
問端皆出禁中,
〔問端,猶今言問頭也。〕
仍遣中使詰以陰事,載、縉皆伏罪。
〔使,疏吏翻。詰,去吉翻。〕
是日,先杖殺左衛將軍、知內侍省 事董秀於禁中,乃賜載自盡於萬年縣。載請主者:「願得快死!」主者曰:「相公須受少污辱,
〔相,息亮翻。少,詩沼翻。〕
勿怪!」乃脫穢韈塞其口而殺之。
〔韈,勿伐翻,足衣。塞,悉則翻。〕
王縉初亦賜自盡,劉晏謂李涵等曰:「故事,重刑覆奏,況大臣乎!且法有首從,
〔首,謂罪首。從,謂從坐。從,才用翻。〕
宜更稟進止。」涵等從之。上乃貶縉栝州刺史。
〔宋白曰:栝州,晉為永嘉郡,隋改處州,尋為栝州,因栝蒼山為名。劉昫曰:京師東南四千二百七十八里。〕
載妻王氏,忠嗣之女也,及子伯和、仲武、季能皆伏誅。有司籍載家財,胡椒至八百石,
〔嗣,祥吏翻。本草曰: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調食用之,味甚辛辣。徐表南中記曰:生南海諸國。〕
他物稱是。
〔稱,尺證翻。〕
5夏,四月,壬午,以太常卿楊綰為中書侍郎,禮部侍郎常袞為門下侍郎,並同平章事。綰性清儉簡素,制下之日,朝野相賀。郭子儀方宴客,聞之,減坐中聲樂五分之四。
〔朝,直遙翻。坐,徂臥翻。〕
京兆尹黎幹,騶從甚盛,
〔騶,仄尤翻。從,才用翻。〕
即日省之,止存十騎。中丞崔寬,第舍宏侈,亟毀撤之。
6癸未,貶使部侍郎楊炎、諫議大夫韓洄、包佶、
〔佶,巨乙翻。〕
起居舍人韓會等,
【章:十二行本「等」下有「十餘人」三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皆載黨也。炎,鳳翔人。載常引有文學才望者一人親厚之,異日欲以代己,故炎及於貶。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
洄,滉之弟。會,南陽人也。上初欲盡誅炎等,吳湊諫救百端,始貶官。
7丁酉,吐蕃寇黎、雅州;
〔武后大足元年,以雅州之漢源、飛越,巂州之陽山,置黎州。吐,從暾入聲。〕
西川節度使崔寧擊破之。
8元載以仕進者多樂京師,惡其逼己,
〔樂,音洛。惡,烏路翻。〕
乃制俸祿,厚外官而薄京官,京官不能自給,常從外官乞貸。楊綰、常袞奏京官俸太薄;
〔貸,他代翻,又土得翻。俸,扶用翻。〕
己酉,詔加京官奉,歲約十五萬六千餘緡。
〔唐會要:開元二十四年,敕百官料錢宜合為一色,都以月俸為名,各據本官,隨月給付:一品三十千,二品二十四千,三品十七千,四品十一千,五品九千二百,六品五千三百,七品四千五十,八品二千四百七十五,九品一千九百一十七。至大曆十二年,加京官俸:三師、三公、侍中、中書令每月各一百二十貫文,中書、門下侍郎月各 一百貫文,東宮三太、左、右僕射各八十貫文,東宮三少各七十貫文,尚書、御史大夫、太常卿各六十貫文,常侍、宗正卿、太子詹事、國子祭酒各五十貫文,左、 右丞及諸司侍郎、給、舍、中丞、賓客、殿中、祕書監、司農等卿、將作等監各四十五貫文,太子二庶子、太常少卿各四十貫文,諫議、諸司少卿、少監各三十五貫 文,國子司業、內侍、東宮三卿各三十貫文,郎中、侍御史、司天監、少詹事、諸王傅、國子博士、諭德、中允、中舍、殿中、祕書、太常、宗正丞各二十五貫文, 殿中侍御史、著作郎、大理正、都水使者、總監、內常侍、內給事各二十貫文,員外郎、通事舍人、起居、王府長史各十八貫文,監察御史、臺主簿、補闕、王府司 馬、司天少監、太子典內、太常博士、主簿、宗正主簿、門下錄事、中書主書各十五貫文,拾遺、司議、太子文學、祕書著作佐郎、國子、太學、四門、廣文博士、 大理司直、詹事府丞及諸寺、監丞、謁者監、中書、門下主事各十二貫文,洗馬、贊善、諸寺、監主簿、詹事府司直各十貫文,評事八貫文,諸校正各六貫文,諸奉 御、九成總監、諸王諮議、友、諸陵令各六貫二百文,城門、符寶、國子助教、六局郎、王府掾屬、太常侍醫、文學、錄事參軍、主簿、記室、諸衛及六軍長史、兩 市令、諸副總監、武庫署令、太公廟令各五貫三百文,太子通事舍人、東宮三寺丞、太學、廣文助教、內坊丞、諸直長、內寺伯、千牛衛及諸率府長史、諸陵丞、諸 陵署、諸王府判司、司竹、溫泉監、尚書都事、都水及諸總監丞、司天臺丞、太子侍醫、諸司上局署令、王府國令、苑四面副監、公主邑司令各四貫一百一十六文, 國子、四門助教、律、醫學博士、協律郎、內謁者、諸衛、六軍左、右衛率府等衛佐、諸王府參軍、大農、都省、兵、吏、禮、房考功主事、春坊錄事、司竹副監、諸司中局署令、都水主簿、諸司上局署及監廟司丞、司天臺靈臺郎、保章、挈壺正、太常針醫及醫監、尚醫局司醫各二貫四百七十文,太祝、奉禮、省中諸行主事、門下典儀、御史臺、殿中、祕書、內侍省、春坊、詹事府主事、諸寺監、諸衛、六軍諸司錄事、諸司中局署丞及大理獄丞、諸司監作監事、諸率府錄事、殿中省醫佐、食醫、奉輦、司庫、司廩、奉乘、鴻臚寺掌客、司儀、太僕主乘、內坊典直、司天臺司辰、司曆監、內侍 省宮教博士、東宮三寺主簿、太常太樂、鼓吹丞、醫正、按摩、菷禁、卜筮博士及針、醫、卜助教、國子書、算博士及助教、諸王府國丞、尉、諸總監主簿各一貫九 百一十七文。武官:左右金吾大將軍各四十五貫文,六軍大將軍、左右金吾將軍各四十貫文,諸衛大將軍、六軍將軍各三十貫文,諸衛將軍各二十五貫文,諸衛及六 軍中郎將、諸率府率、副率各一十貫五百六十七文,諸衛及六軍郎將、諸王府典軍副各九貫二百文,諸衛及六軍司陛、千牛及左右備身各五貫三百文,諸衛及六軍中 侯、太子千牛各四貫一百六十六文,諸衛及六軍司戈、太子備身各二貫四百七十五文,諸衛及六軍執戟及長上各一貫九百一十七文。京兆及諸府尹各八十貫文,少 尹、兩縣令各五十貫文,奉先、昭應、醴泉等縣令、司錄各四十五貫文,畿令各四十貫文,判司、兩縣丞各三十五貫文,兩縣簿、尉、奉先等縣丞各三十貫文,奉先 縣簿、尉、諸畿令各二十五貫文,畿簿、尉各二十貫文,參軍、文學博士、錄事各一十貫文。應給百司正員文武官月料錢外,檢校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每月一百二十貫文;內侍省監,每月四十五貫文:每年約加一十五萬六千貫文。〕
五月,辛亥,詔自都團練使外,悉罷諸州團練守捉使。又令諸使非軍事要急,無得擅召刺史及停其職務,差人權攝。又定諸州兵,皆有常數,其召募給家糧、春冬衣者,謂之「官健」;差點土人,春夏歸農、秋冬追集、給身糧醬菜者,謂之「團結」。自兵興以來,州縣官俸給不一,重以元載、王縉隨情徇私,
〔俸,扶用翻。重,直用翻。載,祖亥翻,又音如字。縉,音晉。〕
刺史月給或至千緡、或數十緡,至是,始定節度使以下至主簿、尉俸祿,
〔緡,眉巾翻。使,疏吏翻。自是年定俸之後,至于會昌,則又倍之。 節度使三十萬,都防禦使、副使、監軍十五萬,觀察使十萬,諸府尹、大都督府長史、都團練使、副使、上州刺史八萬,節度副使、中下州刺史、知軍事七萬,上州 別駕五萬五千,長史、司馬五萬,觀察、團練判官、掌書記五萬,諸大都督府司錄參軍事、鴘赤縣令四萬五千,節度推官、支使、防禦判官、上州錄事參軍、畿縣上 縣令四萬,諸大都督府判官、赤縣丞三萬五千,觀察、防禦、團練推官、巡官、鴘赤縣丞、兩赤縣主簿、尉、上州功曹參軍以下、上縣丞三萬,畿縣丞、鴘赤縣簿、 尉二萬五千,畿縣上縣主簿、尉二萬。由會昌以前,其間世有增減,不可詳也。按類篇;鴘,翻阮切,鷹二歲色。新地理志,唐京兆有赤縣、次赤縣。諸負郭,亦皆為次赤縣。鴘赤,字義不可曉,蓋次赤也。〕
掊多益寡,上下有敘,法制粗立。
〔粗,坐五翻。〕
9庚午,上遣中使發元載祖父墓,斲棺棄尸,毀其家廟,焚其木主。戊寅,卓英倩等皆杖。英倩之用事也,弟英璘橫於鄉里。
〔璘,離珍翻。橫,戶孟翻。〕
及英倩下獄,
〔下,戶嫁翻。〕
英璘遂據險作亂;上發禁兵討之,乙巳,金州刺史孫道平擊擒之。
10上方倚楊綰,使釐革弊政,會綰有疾,秋,七月,己巳,薨。上痛悼之甚,謂群臣曰:「天不欲朕致太平,何奪朕楊綰之速!」
11八月,癸未,賜東川節度使鮮于叔明姓李氏。
〔使,疏吏翻。〕
12元載、王縉之為相也,上日賜以內廚御饌,可食十人,
〔饌,雛戀翻,又雛晥翻。食,祥吏翻。〕
遂為故事。癸卯,常袞與朱泚上言:「餐錢已多,
〔餐錢,蓋所謂食料錢也。泚,直禮翻,又音此。上,時掌翻。〕
乞停賜饌。」許之。袞又欲辭堂封,同列不可而止。
〔唐制:堂封,歲三千六百縑。興元後纔千一百,德宗尋復舊。〕
時人譏袞,以為:「朝廷厚祿,所以養賢,不能,當辭位,不當辭祿。」
〔朝,直遙翻。〕
臣光曰:君子恥食浮於人;袞之辭祿,廉恥存焉,與夫固位貪祿者,不猶愈乎!
〔夫,音扶。〕
詩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詩伐檀之辭。〕
如袞者,亦未可以深譏也。
13楊綰、常袞薦湖州刺史顏真卿,
〔大曆元年,真卿以攻元載,貶峽州別駕,尋改為吉州司馬,遷撫、湖二州刺史。〕
上即日召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甲辰,以為刑尚書。
〔尚,辰羊翻。〕
綰、袞又薦淮南判官汲人關播,擢為都官員外郎。
〔唐都官郎,掌配役隸、簿錄俘囚,以給衣糧、藥療,以理訴競雪冤,凡公私良賤必周知之,屬刑部。〕
14九月,辛酉,以四鎮、北庭行營兼涇原、鄭潁節度副使段秀實為節度使。
〔考異曰:段公別傳曰:「自授鉞三五年間,西鄰無烽燧之警。」又曰:「戎帥論乞力陀慕公清德,不敢侵陵我疆。」舊傳亦曰:「三四年間,吐蕃不敢犯塞。」按是月吐蕃寇原州。十二月,朱泚拒吐蕃,自涇州還。明年九月,吐蕃逼涇州。云三四年間不敢犯塞,蓋史家溢美之辭耳。〕
秀實軍令簡約,有威惠,奉身清儉,室無姬妾,非公會,未嘗飲酒聽樂。
15吐蕃八萬眾軍於原州北長澤監,
〔蓋長澤川,唐舊置馬監於此。吐,從暾入聲;下同。〕
己巳,破方渠,
〔方渠,漢縣,屬北地郡,後省。中宗神龍三年,分馬嶺置方渠縣,屬慶州。宋白續通典:靈州方渠鎮,宋初置通遠軍,秦長城在城北一里。〕
入拔谷;郭子儀使裨將李懷光救之,吐蕃退。庚午,吐蕃寇坊州。
16冬,十月,乙酉,西川節度使崔寧奏大破吐蕃於望漢城。
〔吐蕃築城於西山以望蜀,因名望漢城。使,疏吏翻。〕
17先是,秋霖,河中府池鹽多敗。
〔河中府管下安邑、解縣,皆有鹽池。先,悉薦翻。〕
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滉恐鹽戶減稅,丁亥,奏雨雖多,不害鹽,仍有瑞鹽生。
〔度,徒洛翻。滉,呼廣翻。宋白曰:大曆初,韓滉進漫生鹽,以為靈瑞。後又奏乳鹽生。〕
上疑其不然,遣諫議大夫義興蔣鎮往視之。
〔義興,漢陽羨縣地,晉置義興郡及縣,隋廢郡存縣,以屬常州。〕
18吐蕃寇鹽、夏州,又寇長武,
〔邠州宜祿縣有長武城。時郭子儀遣李懷光築長武城,據原首,臨涇水,俯瞰通道,吐蕃自是不敢輕犯。宋白曰:長武鎮,在鳳翔府麟遊縣界,西至涇州四十里。夏,戶雅翻。〕
郭子儀遣將拒卻之。
〔將,即亮翻。〕
19以永平軍押牙匡城劉洽為宋州刺史。
〔考異曰:舊劉玄佐傳云:「李靈曜據汴州,洽將兵乘其無備,徑入宋州。」按劉昌以宋州牙門將說李僧惠歸順,則是僧惠先已為靈曜守宋州,朝廷因授宋州刺史耳。若僧惠未降,則洽不能得宋州;已降,則不敢取宋州。蓋僧惠已為李忠臣所殺,洽因引兵據宋州耳。舊傳欲以為洽功,故云然,其實非也。永平軍、治滑州。〕
仍以宋、泗二州隸永平軍。
20京兆尹黎幹奏秋霖損稼,韓滉奏幹不實;上命御史按視,丁未,還奏,「所損凡三萬餘頃。」渭南令劉澡
〔渭南縣,唐初屬華州,時屬雍州。宋白曰:郭緣生述征 記云:渭南縣,夷狄所置,謂苻、姚也。〕
阿附度支,
〔謂阿附韓滉。度,徒洛翻。〕
稱縣境苗獨不損;御史趙計奏與澡同。上曰:「霖雨溥博,豈得渭南獨無!」 更命御史朱敖視之,損三千餘頃。上歎息久之,曰:「縣令,字人之官,不損猶應言損,迺不仁如是乎!」貶澡南浦尉,
〔後魏分朐鉄縣置漁泉縣,後周改曰萬川,隋改曰南浦,唐帶萬州。〕
計澧州司戶,而不問滉。
〔澧,音禮。滉,呼廣翻。〕
21十一月,壬子,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恭奏破吐蕃萬餘眾於岷州。
〔使,疏吏翻。吐,從暾入聲。〕
22丙辰,蔣鎮還,奏言「瑞鹽實如韓滉所言」,仍上表賀,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上,時掌翻。〕
請宣付史臣,
【章:十二行本「臣」下有「并置神祠」四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錫以嘉名。上從之,賜號寶應靈應池。
〔賜號者,安邑池也。〕
時人醜之。
23十二月,丙戌,朱泚自涇州還京師。
〔朱泚自幽州入朝,遂留京師,因遣防秋而還。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24丁亥,崔宁奏破吐蕃十馀万众,斩首八千馀级。
25庚子,以朱泚兼隴右節度使,知河西、澤潞行營。
26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先有淄、青、齊、海、登、萊、沂、密、德、棣十州之地,及李靈曜之亂,諸道合兵攻之,所得之地,各為己有,正己又得曹、濮、徐、兗、鄆五州,因自青州徙治鄆州,使其子前淄州刺史納守青州。
【章:十二行本「州」下有「癸卯,以納為青州刺史」九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亦無。】
濮,博木翻。鄆,音運。考異曰:實錄,此年二月丙戌,以納為青州刺史,充淄、青留後。至此又云為青州刺史。舊正己傳云:「正己自青州徙居鄆州,使子納及腹心之將分理其地。」納傳云:「正己擊田承嗣,署奏留後,尋遷青州刺史。」今從之。〕正己用刑嚴峻,所在不敢偶語;然法令齊一,賦均而輕,擁兵十萬,雄據東方,鄰藩皆畏之。是時田承嗣據魏、博、相、衛、洺、貝、澶七州,
〔澶州,漢東郡頓丘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頓丘置澶淵縣,唐改曰澶水,避高祖諱也。武德四年,分黎州之澶水、魏州之頓丘、觀州置澶州,貞觀元年,州廢;大曆七年,田承嗣表以魏州之頓 丘、臨黃,復置澶州。嗣,祥吏翻。相,息亮翻。洺,音名。澶,時連翻。〕
李寶臣據恆、易、趙、定、深、冀、滄七州,各擁眾五萬;梁崇義據襄、鄧、均、房、 復、郢六州,有眾二萬;相與根據蟠結,雖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
〔恆,戶登翻。朝,直遙翻。〕
官爵、甲兵、租賦、刑殺皆自專之,上寬仁,一聽其所為。朝廷或完一城,增一兵,輒有怨言,以為猜貳,常為之罷役;
〔為,于偽翻。〕
而自於境內築壘、繕兵無虛日。以是雖在中國名藩臣,而實如蠻貊異域焉。
十三年(戊午、七七八)
1春,正月,辛酉,敕毀白渠支流碾磑以溉田。
〔碾,尼展翻。磑,五對翻,磨也。公輸班作磑,後人又激水為之,不煩人力,引水激輪,使自旋轉,謂之水磨。史炤曰:碾,磨也。磑,也。〕
昇平公主有二磑,入見於上,請存之。
〔見,賢遍翻。〕
上曰:「吾欲以利蒼生,汝識吾意,當為眾先。」公主即日毀之。
2戊辰,回紇寇太原,河東押牙泗水李自良曰:
〔紇,下沒翻。唐節度使置都押牙,牙前重職也,即今制置使司帳前都提舉之職。泗水縣,屬兗州,漢之卞縣也。隋時分西界為汶陽縣,於卞縣古城置泗水縣。〕
「回紇精銳遠來求鬬,難與爭鋒;不如築二壘於歸路,以兵戍之。虜至,堅壁勿與戰,彼師老自歸,乃出軍乘之。二壘抗其前,大軍蹙其後,無不捷矣。」留後鮑防不從,遣大將焦伯瑜等逆戰;癸酉,遇虜於陽曲,
〔將,即亮翻。宋白曰:陽曲,漢舊縣;後漢末,移理木井城,今縣是也。〕
大敗而還,死者萬餘人。回紇縱兵大掠。二月,代州都督張光晟擊破之於羊武谷,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紇,下沒翻。晟,成正翻。九域志:代州崞縣有陽武寨。〕
乃引去。上亦不問回紇入寇之故,待之如初。
3己亥,吐蕃遣其將馬重英帥眾四萬寇靈州,
〔吐,從暾入聲。帥,讀曰率。〕
奪填漢、御史、尚書三渠水口以弊屯田。
〔史炤曰:三渠,謂填漢渠、御史渠、尚書渠也。填,讀曰鎮。〕
4三月,甲戌,回紇使還,過河中,朔方軍士掠其輜重,
〔朔方軍士之留屯河中者。使,疏吏翻。過,古禾翻,又古臥翻。輜,莊持翻。重,直用翻。〕
因大掠坊市。
5夏,四月,甲辰,吐蕃寇靈州,朔方留後常謙光擊破之。
6六月,戊戌,隴右節度使朱泚獻貓鼠同乳不相害者以為瑞;
〔泚,且禮翻,又音此。乳,如住翻。〕
常袞帥百官稱賀。
〔帥,讀曰率。〕
中書舍人崔祐甫獨不賀,曰:「物反常為妖。貓捕鼠,乃其職也,今同乳,妖也。
〔妖,於驕翻。〕
何乃賀為!宜戒法吏之不察奸、邊吏之不禦寇者,以承天意。」上嘉之。祐甫,沔之子也。
〔崔沔,開元名臣。沔,彌兗翻。〕
秋,七月,
【章:十二行本「月」下有「壬子」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以祐甫知吏部選事。祐甫數以公事與常袞爭,由是惡之。
〔為袞奏貶祐甫張本。選,須絹翻。數,所角翻。惡,烏路翻。〕
7戊午,郭子儀奏以回紇猶在塞上,邊人恐懼,請遣邠州刺史渾瑊將兵鎮振武軍,
〔邠,卑旻翻。瑊,古咸翻。將,即亮翻,又音如字。振武軍,在單于都護府城內,秦、漢之雲中郡城也。宋白曰:振武軍,即漢定襄郡之盛樂縣也,在陰山之陽,黃河之北。〕
從之。回紇始去。
8辛未,吐蕃將馬重英二萬眾寇鹽、慶二州,
〔重,直龍翻。〕
郭子儀遣朔
【章:十二行本「朔」上有「河東」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方都虞候李懷光擊卻之。
9八月,乙亥,成德節度使李寶臣請復姓張,許之。
〔寶臣賜姓見二百二十二卷寶應元年。使,疏吏翻。〕
10吐蕃二萬眾寇銀、麟州,略党項雜畜,
〔吐,從暾入聲。銀州,漢西河郡圁陰縣地。麟州,漢、新秦中之地。党,底朗翻。畜,許救翻。〕
郭子儀遣李懷光擊破之。
11上悼念貞懿皇后不已,
〔貞懿皇后,獨孤妃也,十年薨。〕
殯於內殿,累年不忍葬;丁酉,始葬于莊陵。
〔莊陵,在京兆三原縣西北五里。〕
12九月,庚午,吐蕃萬騎下青石嶺,逼涇州;
〔青石嶺在涇州保定縣西。宋白曰:臨涇城,直涇州西北九十里,其界有青石嶺。騎,奇寄翻。〕
詔郭子儀、朱泚與段秀實共卻之。
13冬,十二月,丙戌,以吏部尚書、轉運、鹽鐵等使劉晏為左僕射,知三銓及使職如故。
〔尚,辰羊翻。射,寅謝翻。歐陽修曰: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為三銓,尚書、侍郎分主之,尚書掌其一,侍郎分其二。〕
14郭子儀入朝,命判官京兆杜黃裳主留務。李懷光陰謀代子儀,矯為詔書,欲誅大將溫儒雅等。黃裳察其詐,以詰懷光;
〔朝,直遙翻。將,即亮翻。詰,去吉翻。〕
懷光流汗服罪。於是諸將之難制者,黃裳矯子儀之命,皆出之於外,軍府乃安。
15以給事中杜亞為江西觀察使。
16上召江西判官李泌入見,
〔泌,毗必翻。李泌出佐江西,見上卷五年。見,賢遍翻。〕
語以元載事,曰:「與卿別八年,乃能誅此賊。賴太子發其陰謀,
〔此歸功於太子耳。語,牛倨翻。〕
不然,幾不見卿。」對曰:「臣昔日固嘗言之。陛下知群臣有不善,則去之;
〔幾,居依翻。去,羌呂翻。〕
含容太過,故至於此。」上曰:「事亦應十全,不可輕發。」上因言:「朕面屬卿於路嗣恭,
〔屬,之欲翻。〕
而嗣恭取載意,奏卿為虔州別駕。嗣恭初平嶺南,獻琉璃盤,徑九寸,朕以為至寶。及破載家,得嗣恭所遺載琉璃盤,徑尺。
〔遺,于季翻。程大昌曰:漢西域傳:罽賓國有琥珀、流離。師古註曰:魏略云: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青、綠、縹、紺、紅、紫十種流離。此蓋自然之物,采澤光潤,踰於眾玉。今俗所用,皆消冶石汁,加以眾藥,灌而為之,虛脆不耐,實非真物。按流離,今書附玉旁為琉璃字,師古之記是矣,亦未得其詳也。穆天子傳:天子東征,有釆石之山,凡好石之器于是出。升山取釆石,鑄以成器。註云:釆石,文釆之石也。則鑄石為器,古有之矣。顏氏謂為自然之物恐不詳也。北史大月氏傳:魏太武時,月氏人商販京師,自云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釆礦於山中,即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自是琉璃遂賤。用此言推之,則雖西域琉璃,亦用石鑄,無自然生成者。兼外國奇產,中國未始無之,獨不聞有所謂真琉璃也。然中國所鑄,有與西域異者。鑄之中國,色甚光鮮,而質則輕脆,沃以熱酒,隨手破裂。其來自海舶者,製差鈍樸,而色亦微暗。其可異者,雖百沸湯注之,與磁銀無異,了不復動,是名蕃琉璃也。蕃琉璃之異於中國,其別蓋如此,而未嘗聞以石琢之也。余謂路嗣恭所獻者,蓋師古所謂大秦琉璃自然之物。否則代宗何以謂之至寶哉!程大昌考之不詳耳。〕
俟其至,當與卿議之。」泌曰:「嗣恭為人,小心,善事人,畏權勢,精勤吏事而不知大體。昔為縣令,有能名;
〔路嗣恭始名劍客,為蕭關令,連徙神烏、姑臧二縣,考績為天下最。玄宗以為可嗣漢魯恭,因賜名。〕
陛下未暇知之,而為載所用,故為之盡力。陛下誠知而用之,彼亦為陛下盡力矣。
〔為之,亦為,于偽翻。〕
虔州別駕,臣自欲之,非其罪也。且嗣恭新立大功,
〔即謂平嶺南之功。〕
陛下豈得以一琉璃盤罪之邪!」上意乃解,以嗣恭為兵部尚書。
〔邪,意耶。尚,辰羊翻。〕
17郭子儀以朔方節度副使張曇性剛率,謂其以武人輕己,銜之;
〔曇,徒含翻。銜,戶緘翻。〕
孔目官吳曜為子儀所任,
〔諸鎮州皆有孔目官,以綜理眾事,吏職也。言一孔一目,皆所綜理也。〕
因而構之。子儀怒,誣奏曇扇動軍眾,誅之。掌書記高郢力爭之,子儀不聽,奏貶郢猗氏丞。
〔猗氏縣,屬河中府。宋白曰:本郇國地,猗頓於此起富,故曰猗氏。〕
既而僚佐多以病求去,子儀悔之,悉薦之於朝,曰:「吳曜誤我。」遂逐之。
〔史言郭子儀過而能改。朝,直遙翻。〕
18常袞言於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
〔泌,毗必翻。〕
昔漢宣帝欲用人為公卿,必先試理人,請且以為刺史,使周知人間利病,俟報政而用之。」
〔太公治齊,五月而報政。伯禽治魯,三年而報政。常袞用此語也。〕
十四年(己未、七七九)
1春,正月,壬戌,以李泌為澧州刺史。
〔澧,音禮。〕
2二月,癸未,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薨。
〔使,疏吏翻。嗣,祥吏翻。〕
有子十一人,以其姪中軍兵馬使悅為才,使知軍事,而諸子佐之。甲申,以悅為魏博留後。
〔為田緒殺悅張本。〕
3淮西節度使李忠臣,貪殘好色,將吏妻女美者,多逼淫之,悉以軍政委妹伲節度副使張惠光。惠光挾勢暴橫,軍州苦之。忠臣復以惠光子為牙將,暴橫甚於其父。
〔好,呼到翻。橫,戶孟翻。復,扶又翻。將,即亮翻。〕
左廂都虞候李希烈,忠臣之族子也,為眾所服。希烈因眾心怨怒,三月,丁未,與大將丁暠等
〔暠,古老翻。〕
殺惠光父子而逐忠臣。忠臣單騎奔京師,
〔騎,奇寄翻。〕
上以其有功,
〔吐蕃寇京師,忠臣先諸鎮赴援,又有平李靈曜之功。〕
使以檢校司空、同平章事留京師;以希烈為蔡州刺史、淮西留後。
〔為李希烈以淮、蔡畔援張本。〕
以永平節度使李勉兼汴州刺史,增領汴、潁二州,徙鎮汴州。
〔永平軍本治滑州。汴,皮變翻。〕
4辛酉,以容管經略使王翃為河中少尹、知府事。河東副元帥留後部將凌正暴橫,翃抑之。
〔使,疏吏翻。翃,戶萌翻。少,始照翻。帥,所類翻。將,即亮翻。橫,戶孟翻。〕
正與其徒乘夜作亂,翃知之,故縮漏水數刻以差其期,賊驚,潰走,擒正,誅之,軍府乃安。
5成德節度使張寶臣既請復姓,
〔去年寶臣請復姓張。〕
又不自安,更請賜姓;夏,四月,癸未,復賜姓李。
〔復,扶又翻。〕
6五月,癸卯,上始有疾,辛酉,制皇太子監國。
〔監,古銜翻。〕
是夕,上崩于紫宸之內殿,
〔上年五十二。紫宸殿在東內宣政殿之北,蓬萊殿之南。〕
遺詔以郭子儀攝冢宰。癸亥,德宗即位,在諒陰中,動遵禮法;嘗召韓王迥食,
〔迥,德宗弟也。〕
食馬齒羹,不設鹽、酪。
〔馬齒,莧也。酪,音洛;乳酪也。〕
7常袞性剛急,為政苛細,不合眾心。時群臣朝夕臨,
〔臨,力鴆翻,哭也。〕
袞哭委頓,從吏或扶之。
〔從,才用翻。〕
中書舍人崔祐甫指以示眾曰:「臣哭君前,有扶禮乎!」袞聞,益恨之。會議群臣喪服,袞以為:「禮,臣為君斬衰三年。
〔為,于偽翻。衰,倉回翻。〕
漢文權制,猶三十六日。
〔事見十五卷前漢文帝後七年。〕
高宗以來,皆遵漢制。及玄宗、肅宗之喪,始服二十七日。今遺詔云,『天下吏人,三日釋服。』古者卿大夫從君而服,皇帝二十七日而除,在朝群臣亦當如之。」祐甫以為:「遺詔,無朝臣、庶人之別。
〔朝,直遙翻;下同。別,彼列翻。〕
朝野內外,莫非天下,凡百執事,孰非吏人!皆應
【章:十二行本「應」下有「三日」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釋服。」相與力爭,聲色陵厲。袞不能堪,乃奏祐甫率情變禮,請貶潮州刺史;上以為太重,閏月,壬申,貶祐甫為河南少尹。
初,肅宗之世,天下務殷,宰相常有數人更直決事,
〔更,工衡翻。〕
或休沐各歸私第,詔直事者代署其名而奏之,自是踵為故事。時部子儀、朱泚雖以軍功為宰相,皆不預朝政,袞獨居政事堂,
〔唐初,政事堂在門下省。裴炎自侍中遷中書令,乃徙政事堂於中書省。三省長官議事於此。〕
代二人署名奏祐甫。祐甫既貶,二人表言其非罪,上問:「卿向言可貶,今云非罪,何也﹖」二人對,初不知。上初即位,以袞為欺罔,大駭。甲辰,百官衰絰,序立于月華門,
〔程大昌曰:按六典,宣政殿前有兩廡,兩廡各自有門。其東曰日華,日華之東則門下省也。西廊有門曰月華,月華之西則中書省也。衰,倉回翻。〕
有制,貶袞為潮州刺史,
〔潮州,去京師五千許里。〕
以祐甫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聞者震悚。祐甫至昭應而還。
〔昭應縣,本新豐縣,垂拱二年,改曰應山;神龍元年,復故名;玄宗更名昭應;隋新豐治古新豐城北;天寶昭應縣治昭應宮北。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既而群臣喪服竟用袞議。
上時居諒陰,庶政皆委於祐甫,所言無不允。初,至德以後,天下用兵,諸將競論功賞,故官爵不能無濫。及永泰以來,天下稍平,而元載、王縉秉政,四方以賄求官者相屬於門,
〔將,即亮翻。論,魯昆翻。載,祖亥翻,又音如字。縉,音晉。屬,之欲翻。〕
大者出於載、縉,小者出於卓英倩等,皆如所欲而去。及常袞為相,思革其弊,杜絕僥幸,四方奏請,一切不與;而無所甄別,賢愚同滯。
〔相,息亮翻。僥,堅堯翻。甄,稽延翻,察也。別,彼列翻。〕
崔祐甫代之,欲收時望,推薦引拔,常無虛日;作相未二百日,除官八百人,
〔考異曰:舊紀云:「祐甫作相未逾年,凡除吏幾八百員,多稱允當。」今從建中實錄。〕
前後相矯,終不得其適。上嘗謂祐甫曰:「人或謗卿,所用多涉親故,何也﹖」對曰:「臣為陛下選擇百官,
〔為,于偽翻。〕
不敢不詳慎。苟平生未之識,何以諳其才行而用之。」
〔諳,烏含翻。行,下孟翻;下同。〕
上以為然。
臣光曰:臣聞用人者,無親疏、新故之殊,惟賢、不肖之為察。其人未必賢也,以親故而取之,固非公也;苟賢矣,以親故而捨之,亦非公也。夫天下之賢,固非一人所能盡也,若必待素識熟其才行而用之,所遺亦多矣。
〔夫,音扶。行,下孟翻。〕
古之為相者則不然,舉之以眾,取之以公。眾曰賢矣,己雖不知其詳,姑用之,待其無功,然後退之,有功則進之;所舉得其人則賞之,非其人則罰之。進退賞罰,皆眾人所共然也,己不置豪髮之私於其間。苟推是心以行之,又何遺賢曠官之足病哉!
8詔罷省四方貢獻之不急者,又罷梨園使及樂工三百餘人,
〔使,疏吏翻。梨園事始二百一十一卷玄宗開元二年。程大昌曰:梨園,在光化門北。光化門者,禁苑南面西頭第一門。〕
所留者悉隸太常。
9郭子儀以司徒、中書令領河中尹、靈州大都督、單于、鎮北大都護、關內、河東副元帥、朔方節度、關內支度、鹽池、六城水運大使、押蕃部并營田及河陽道觀察等 使,
〔河中、靈、夏皆有鹽池。朔方塞下有六城。單,音蟬。帥,所類翻。使,疏吏翻。〕
權任既重,功名復大,
〔復,扶又翻。〕
性寬大,政令頗不肅,代宗欲分 其權而難之,久不決。甲申,詔尊子儀為尚父,
〔太公望為周師尚父。說者謂可尚可父,天子師也。〕
加太尉兼中書令,增實封滿二千戶,月給千五百人糧、二百馬食,子弟、諸伲遷官者十餘人,所領副元帥諸使悉罷之;以其裨將河東、朔方都虞候李懷光為河中尹、邠寧、慶、晉、絳、慈、隰節度使,以朔方留後兼靈州長史常謙光為靈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遠、天德、鹽、、夏、豐等軍州節度使,振武軍使渾瑊為單于大都護、東、中二受降城、振武、鎮北、綏銀、麟勝等軍州節度使,分領其任。
〔將,即亮翻。邠,卑旻翻。長,知兩翻。降,戶江翻。夏,戶雅翻。渾,戶昆翻,又戶本翻。瑊,古咸翻。〕
10丙戌,詔曰:「澤州刺史李鷃
〔鷃,烏諫翻。〕
上慶雲圖。
〔上,時掌翻;下得上、上言同。〕
朕以時和年豐為嘉祥,以進賢顯忠為良瑞,如卿雲、靈芝、珍禽、奇獸、怪草、異木,何益於人!
〔卿雲,即慶雲也。〕
布告天下,自今有此,無得上獻。」內莊宅使上言諸州有官租萬四千餘斛,上令分給所在充軍儲。先是,諸國屢獻馴象,凡四十有二,
〔令,力丁翻。先,悉薦翻。〕
上曰:「象費豢養而違物性,將安用之!」命縱於荊山之陽,
〔此禹貢所謂「導汧及岐至于荊山」者也。唐屬京兆富平縣界。〕
及豹、貀、鬬雞、獵犬之類,悉縱之;
〔貀,似豹,無前足,音女滑翻。史炤曰:貀,似狸,蒼黑,無前足,善捕鼠。〕
又出宮女數百人。於是中外皆悅,淄青軍士,至投兵相顧曰:「明主出矣,吾屬猶反乎!」
〔淄,莊持翻。〕
11戊子,以淮西留後李希烈為節度使。
〔使,疏吏翻。〕
12辛卯,以河陽鎮遏使馬燧為河東節度使。河東承百井之敗,
〔謂去年鮑防之敗也。按東都事略張齊賢傳:柏井,在并州城北四十里。宋朝徙并州城於陽曲縣。〕
騎士單弱,燧悉召牧馬廝役,得數千人,教之數月,皆為精騎。
〔騎,奇寄翻。〕
造甲必為長短三等,稱其所衣,
〔稱,尺證翻。衣,於既翻。〕
以便進趨。又造戰車,行則載兵甲,止則為營陳,或塞險以遏奔衝;
〔陳,讀曰陣。塞,悉則翻。〕
器械無不精利。居一年,得選兵三萬。辟兗州人張建封為判官,署李自良代州刺史,委任之。
13兵部侍郎黎幹,狡險諛佞,與宦官特進劉忠翼相親善。忠翼本名清潭,恃寵貪縱。二人皆為眾所惡。
〔惡,烏路翻。〕
時人或言幹、忠翼嘗勸代宗立獨孤貴妃為皇后,妃子韓王迥為太子。上即位,幹密乘轝詣忠翼謀事;事覺,丙申,幹、忠翼並除名長流,至藍田,賜死。
14以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滉為太 常卿,以吏部尚書劉晏判度支。
〔度,徒洛翻。滉,呼廣翻。尚,辰羊翻。〕
先是晏、滉分掌天下財賦,
〔先,悉薦翻。大曆六年,韓滉判度支。分掌財賦,當在此 時。〕
晏掌江
【章:十二行本「江」作「河」;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南、山南、江淮、嶺南,滉掌關內、河東、劍南,至是,晏始兼之。上素聞滉掊克過甚;
〔掊,蒲侯翻。〕
故罷其利權,尋出為晉州刺史。
〔晉州,治臨汾縣,古平陽也,京師東北七百二十五里。〕
至德初,第五琦始榷鹽以佐軍用,
〔事見二百一十九卷至德元載。琦,音奇。榷,古岳翻。〕
及劉晏代之,法益精密。初歲入錢六十萬緡,末年所入逾十倍,而人不厭苦。大曆末,計一歲
【章:十二行本「歲」下有「征賦」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所入總一千二百萬緡,
〔緡,眉巾翻。〕
而鹽利居其太半。以鹽為漕傭,自江、淮至渭橋,
〔此東渭橋也。〕
率萬斛,傭七千緡,自淮以北,列置巡院,擇能吏主之,不煩州縣而集事。
15六月,己亥朔,赦天下。
16西川節度使崔寧、永平節度使李勉並同平章事。
〔使,疏吏翻。〕
17詔:「天下冤滯,州府不為理,
〔為,于偽翻。〕
聽詣三司使,
〔所謂三司使,即御史中丞、中書省舍人、門下省給事中也。三人者,各以一司官來朝堂受詞,故謂之三司,非五代時理財之三司使也。〕
以中丞、舍人、給事中各一人,日於朝堂受詞。推決尚未盡者,聽撾登聞鼓。
〔唐時登聞鼓,在西朝堂之前。撾,側瓜翻。〕
自今無得復奏置寺觀
〔復,扶又翻。〕
及請度僧尼。」於是撾登聞鼓者甚眾。右金吾將軍裴諝上疏,
〔諝,私呂翻。〕
以為:「訟者所爭皆細故,若天子一一親之,則安用吏理乎!」上乃悉歸之有司。
18制:「應山陵制度,務從優厚,當竭帑藏以供其費。」
〔帑,他朗翻。藏,徂浪翻。〕
刑部員外郎令狐峘上疏諫,
〔令,力丁翻。峘,胡登翻。上,時掌翻。〕
其略曰:「臣伏讀遺詔,務從儉約,若制度優厚,豈顧命之意邪!」
〔邪,音耶。〕
上答詔,略曰:「非唯中朕之病,
〔中,竹仲翻。〕
抑亦成朕之美,敢不聞義而徙!」峘,德棻之玄孫也。
〔令狐德棻,事太宗。棻,扶分翻。〕
19庚子,立皇子誦為宣王,謨為舒王,諶為通王,諒為虔王,詳為肅王。乙巳,立皇弟迺為益,傀為蜀王。
〔諶,氏壬翻。傀,口猥翻,又公回翻。皆以州名為王國名。〕
20丙午,舉先天故事,六品以上清望官,雖非供奉、侍衛之官, 日令二人更直待制,以備顧問。
〔新志曰:初,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門下兩省,以備訪問。永徽中,命弘文館學士一人日待制於武德殿西門。文明 元年,詔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章善、明福門。先天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隨仗待制。永泰時,勳臣罷節制,無職事,皆待制於集賢門,凡十三人。崔祐 甫為相,建議文官一品以下更直待制。其後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宋白曰:時祐甫奏准元敕文官一品以下更直待制,其待制官,待奏事官盡,然後趨出,便於內廊賜待進止,至酉時然後放。令,力丁翻。更,工衡翻;下同。〕
21庚戌,以朱泚為鳳翔尹。
〔泚,且禮翻,又音此。〕
22代宗優寵宦官,奉使四方者,不禁其求取。嘗遣中使賜妃族,還,問所得頗少,
〔使,疏吏翻。還,從宣翻,又音如字。少,詩沼翻。〕
代宗不悅,以為輕我命;妃懼,遽以私物償之。由是中使公求賂遺,無所忌憚。
〔遺,于季翻。〕
宰相嘗貯錢於閤中,每賜一物,宣一旨,無徒還者;
〔相,息亮翻。貯,丁呂翻。〕
出使所歷州縣,移文取貨,與賦稅同,皆重載而歸。上素知其弊,遣中使邵光超賜李希烈旌節;希烈贈之僕、馬及縑七百匹,黃茗二百斤。
〔茗,莫迥翻;茶之晚取者。〕
上聞之,怒,杖光超六十而流之。於是中使之未歸者,皆潛棄所得於山谷,雖與之,莫敢受。
23甲子,以神策都知兵馬使、右領軍大將軍王駕鶴為東都園苑使,
〔東都園苑使,唐初苑總監之職也。〕
以司農卿白琇珪代之,
〔琇,息救翻。〕
更名志貞。駕鶴典禁兵十餘年,權行中外,
【章:十二行本「外」下有「詔下」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上恐其生變;崔祐甫召駕鶴與語,留連久之,琇珪已視事矣。
24李正己畏上威名,表獻錢三十萬緡;上欲受之恐見欺,卻之則無辭。崔祐甫請遣使慰勞淄青將士,
〔使,疏吏翻。勞,力到翻。將,即亮翻。〕
因以正己所獻錢賜之,使將士人人戴上恩;又諸道聞之,知朝廷不重貨財。上悅,從之。正己大凓服。天下以為太平之治,庶幾可望焉。
〔治,直吏翻。幾,居衣翻。〕
25秋,七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26禮儀使、吏部尚書顏真卿上言:「上元中,政在宮壺,始增祖宗之諡;
〔尚,辰羊翻。上,時掌翻。壺,苦本翻;宮中道也。按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改元上元,是日追尊高祖、太宗。政在宮壺,謂武后專政也。〕
玄宗末,姦臣竊命,累聖之諡,有加至十一字者。
〔按天寶十三載,加祖宗諡號并廟號皆為九字。而群臣上玄宗尊號凡十四字。未知顏真卿所謂加至十一字何帝也。諡,神至翻。〕
按周之文、武,稱文不稱武,言武不稱文,豈盛德所不優乎﹖蓋群臣稱其至者故也。故諡多不為褒,少不為貶。
〔少,始紹翻。〕
今累聖諡號太廣,有踰古制,請自中宗以上皆從初諡,
〔初諡,高祖太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高宗天皇大帝,中宗孝和皇帝。〕
睿宗曰聖真皇帝,玄宗曰孝明皇帝,肅宗曰宣皇帝,以省文尚質,正名敦本。」上命百官集議,儒學之士, 皆從真卿議;獨兵部侍郎袁裃,
〔裃,昌含翻,又七感翻。〕
官以兵進,奏言:「陵廟玉冊、木主皆已刊勒,不可輕改,」事遂寢。不知陵中玉冊所刻,乃初諡也。
〔按唐陵中玉冊,自睿宗聖真皇帝以上所刻皆初諡。然玄宗諡冊曰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肅宗諡冊曰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袁裃所謂木主、玉冊皆已刊勒,有見 乎此耳。〕
27初,代宗之世,事多留滯,四夷使者及四方奏計,或連歲不遣,乃於右銀臺門
〔使,疏吏翻。右銀臺門,在東內宮城西面。又北,則九仙門。〕
置客省以處之;
〔處,昌呂翻。〕
及上書言事
【章:十二行本「事」下有「孟浪者」三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
失職、未敘,亦置其中,動經十歲。常有數百人,并部曲、畜產動以千計,度支廩給,其費甚廣。
〔度,徒洛翻。〕
上悉命疏理,拘者出之,事竟者遣之,當敘者任之,歲省穀萬九千二百斛。
28壬申,毀元載、馬璘、劉忠翼之第。
〔載,祖亥翻,又音如字。璘,離珍翻。〕
初,天寶中,貴戚第舍雖極奢麗,而垣屋高下,猶存制度,然李靖家廟已為楊氏馬貛矣。及安、吏亂後,法度墮弛,
〔墮,讀曰隳。〕
大臣將帥
【章:十二行本「帥」下有「宦官」二字;乙十一行本同。】
競治第舍,各窮其力而後止,時人謂之木妖。
〔將,即亮翻。帥,所類翻。治,直之翻。妖,於驕翻。〕
上素疾之,故毀其尤者,仍命馬氏獻其園,隸宮司,
〔宮司,掌宮禁園禦者也。〕
謂之奉成園。
〔雍錄:奉成園,在安邑坊。自丹鳳門南出,東街第六坊,為安邑坊。〕
30庚辰,詔回紇諸胡在京師者,各服其服,無得效華人。先是回紇留京師者常千人,
〔紇,下沒翻。先,悉薦翻。〕
商胡偽服而雜居者又倍之,縣官日給饔餼,
〔熟曰饔,生曰餼,餼,許既翻。〕
殖貲產,開第舍、市肆,美利皆歸之,日縱貪橫,
〔橫,戶孟翻。〕
吏不敢問。或衣華服,
〔衣,於既翻。華服,中華之服也。〕
誘取妻妾,故禁之。
〔誘,羊久翻。〕
31辛卯,罷天下榷酒收利。
〔唐初無酒禁,乾元元年,京師酒貴,肅宗以廩食方屈,乃禁京師酟酒,期以麥熟如初。二年,饑,復禁酟。廣德二年,定天下酟戶以月收稅。榷,古岳翻。〕
32上之在東宮也,國子博士河中張涉為侍讀,
〔太宗時,晉王府有侍讀,及為太子,亦置焉。〕
即位之夕,召涉入禁中,事無大小皆咨之;明日,置於翰林為學士,
〔翰林故事曰:翰林院者,在銀臺門內,以藝能、伎術召見者之所處也。玄宗初,置翰林待詔,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又以詔敕文告悉由中書,多壅滯,始選朝官有才藝學識者入居翰林,供奉別旨,然亦未定名。制詔書敕,猶或分在集賢。開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稱學士,別建學士院於翰林苑之南,俾專內命。其後又置東翰林院於金鑾殿之西,隨上所在。凡學士無定員,下自校書郎,上及諸曹尚書,皆為之。入院一歲則遷知制誥,未知制誥者,不作文書。久次者一人為承旨。〕
親重無比。
〔為張涉以贓賄得罪張本。〕
乙未,以涉為右散騎常侍,仍為學士。
〔散,悉亶翻。騎,奇寄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李叔同
(清)上海毛祥麟对山
邓析
(清)了缘子
宋·黄庭坚
(清)李鶴田
清·张缙彦
宋·晓莹
(元)蔣正子
苏轼
唐·齐己
明·董其昌
清·潘永因
方汝浩
清·姚锡光
五代·李光玄